時間:2023-03-29 09:25:27
序論:在您撰寫專題化實驗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產學結合是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推行專業實體化是產學合作教育形式的具體體現,因此,結合專業實體化的實踐,分析專業實體化的必要性、原則與效果具有現實意義。
高職教育追求的目標是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零距離”,學生能力與就業崗位“零適應”,要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僅靠學校的課堂教育是不夠的,必須依靠大量的社會實踐。產學結合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推行專業實體化是產學合作教育形式的重要體現,是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的有效形式。
所謂專業實體化是指高職院校在現有專業基礎上,根據本專業人才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崗位的工作要求,把本專業技能訓練的實驗室、實訓場建成具備經濟功能的企業、公司等專業實體,成為具備教學、科研、生產、經營、服務、管理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組織,即將專業辦成教學實體、經濟實體和管理實體,實行教學、生產、經營、服務一體化。在專業實體中,教學管理上采取專業系負責制,教學組織上依托實體基地將與專業教學有關的生產、經營、服務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融為一體,師生共同承擔實體的生產經營服務任務。師生既是教學人員,又是生產、經營、服務人員,教師既傳授知識,又實地指導學生從事生產、經營與服務,學生既學習知識,又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以此達到突出實踐教學環節的目的。
實行專業實體化的必要性
有利于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是高職教育的首要問題,只有通過對職業崗位群的工作內容進行分析與提煉才能形成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將專業辦成實體后,這些專業實體必然要在經濟建設主戰場上承擔生產經營任務,履行法人職責,從而將本專業第一線的職業崗位要求與素質要求及時提供給教學部門,為教學部門制定與調整符合實際的人才培養目標提供第一手資料,并據此為調整專業教學目標和構建課程體系提供有力支持。
有利于專業建設在課程體系構建和課程設置上,根據專業實體在實際運行中提供的人才培養規格、能力等信息,可以有效地指導并及時、科學地做好教學內容的調整與整合;在理論教學上,實體運作的過程和階段成果案例即為教學內容,可使理論教學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在實踐教學上,實體可為學生崗位實踐提供場地和環境,在教師的指導下直接從事業務工作,將所學知識直接運用到生產、工程實踐與服務中去,提高實訓教學效果;在師資培養上,由于教師就是實體的員工,具有教師和工程師雙重身份,在實體的業務發展中,可以為培養“雙師型”素質的教師提供實踐鍛煉機會;在實訓手段建設上,為滿足實體生產經營服務的需要,必然要配置最先進的儀器、設備與設施,客觀上也可加強學生實訓手段建設。
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能力從對就業市場的調查中可以看到,90%以上的企業在招聘人員時都提出了“具備工作經驗”的要求,在同等條件下,具備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就業率明顯高一些,這對于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求職的重大障礙。實行專業實體化后,學生在專業實體中進行學習和實訓,可以將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就是實體中的員工,在真刀實槍的業務發展中,學生實踐經驗的獲取和積累居于重要位置,可以獲得在企業和公司等法人實體的工作經歷,畢業后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專業實體化的原則
人才培養第一,兼顧效益選擇適合于從事經濟活動的專業辦成實體,首先,其目的應滿足本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實體的經營服務活動,為教學和產學結合提供有力的支持,讓廣大教師、學生在真刀實槍的社會經濟活動中得到實踐鍛煉和提高;要利用實體的經濟活動,為教學提供人才市場需求信息,為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改進教學效果提供依據。其次,既然是經濟活動實體,必然要按經濟實體進行運作,追求贏利,這是一切經濟實體的共性,但贏利行為要為人才培養服務。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專業實體化應根據學院的主體專業基本情況因地制宜,有選擇、有目的地穩步推進。第一,實施實體化的專業必須適合從事經濟活動,專業教學內容與實體中的生產、經營、服務性內容應有較多的一致性;第二,實體必須具有基本穩定的生產、經營、服務市場,且能基本贏利;第三,專業實體化要有足夠的硬件條件支持,如應有合格的專業實體負責人,有配套的實體設備、場地和數量足夠的“雙師型”教師;第四,在專業實體化進程中涉及固定資產的投入與工商登記注冊等內容,要求有較大的資金投入?;谏鲜鏊膫€方面的考慮,專業實體化不能操之過急、搞“一刀切”或為了實體化而實體化。
科學預測,準確定位專業實體化必須結合學校主體專業的優勢,對專業實體所面向的職業崗位變化趨勢做出科學、準確的預測,要具備一定的超前性,對具有長遠發展前景和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專業實施實體化,保證實體對教學支持的有效性和穩定性。專業實體的定位應能對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實體化的運作中,應結合實際,建立和完善有關評價制度及配套措施,通過指導、協調、評估等手段,引導實體正確處理好教學與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的關系,鼓勵與支持實體盡可能以贏利“反哺”教學。
專業實體化的實踐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公路與橋梁專業、公路工程造價專業是我院的主體專業,也是湖南省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為進一步探索產學結合的新路子,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與培訓,我院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將上述三個專業所在系的教學職能加以擴充,建立集教育、教學、科研、開發、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實體,先后在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建立了“湖南新中皇交院汽車維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皇汽車公司)”,在公路與橋梁專業建立了“湖南順通公路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通公司)”,在公路工程造價專業建立了“湖南眾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智公司)”。三個專業實體建立后,在產學結合培養人才、促進專業建設、加快“雙師型”教師培養、實現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經驗和成果。
實訓教學手段得到了明顯加強按照汽車專業維修省級一類企業建立的中皇汽車公司,是全國汽車行業協會理事單位,擁有汽車功率、安全、舒適性能檢測儀、NHD-6101型全自動前照燈檢測儀、MT3500發動機分析儀、日本四氣體分析儀、美國“戰神”四輪定位儀等省內最先進的檢測與維修設備,其先進的設施吸引了眾多企業,中皇汽車公司先后成為長沙市政府公務車定點維修單位、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湖南分公司事故車輛維修推薦廠、獵豹(三菱)汽車長沙特約維修站。順通公司擁有公路工程試驗檢測中心和先進的土工、瀝青材料、水泥砼等化學分析與物理試驗設備,能夠滿足各類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試驗和測試的需要。眾智公司是公路工程造價服務機構,擁有編制審核建設項目建議書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投資估算審計報告、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報告、提供工程造價監控及工程索賠業務服務、公路工程監理咨詢及工程設計咨詢所需要的服務設施和設備。三個專業實體具有完備的設備、設施、場地,既滿足了企業經營、服務、對外承接業務的需要,又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實訓場所和場地。
學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三個專業實體化的實施,給學生技能培養提供了理想的場所和更多的實習機會。中皇汽車公司日常在線維修的各類車輛有10余臺,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學生可在實習指導教師的帶領下,直接到公司承接和參與各類事故車輛維修、車輛保養、車輛損失估價與汽車保險實務訓練。公路與橋梁專業的學生可直接到順通公司的實體工地進行測量、放線、施工等方面的現場教學,學生先后參加了107國道加輔工程,湖南長永、新田、沅陵和廣東連山公路工程,澧水大橋危橋改造工程,湘耒高速公路第九標段等工程的監理、勘測工作。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參加了湖南教育電視臺演播大廳工程標底編制、長沙市婦幼保健中心工程標底編制、湖南中興健康城工程1/500地形圖勘測與湖南白鷺湖工程1/500地形圖勘測等工程。通過在公司實體的現場教學,許多較抽象的、在課堂上需花費較多時間才能講清的專業理論問題,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后,輕而易舉地得到了解決,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經過在實體的實習與訓練,學生熟悉了企業的管理和技術操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專業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在課程體系構建方面,我院十分注意了解與收集實體運作中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科學地設置課程,整合課程內容,把有關知識綜合成專業技術知識體系,如公路與橋梁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的所有課程均由專業理論、專業計算和專業制圖三門課程加以覆蓋,這種以實踐定向的課程設置,精減了課程內容,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復,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避免了教學的不協調性和學習的盲目性,可使學生用較短的時間獲得必需的知識;在開展科學研究方面,結合實體的運作,教師帶領部分學生先后完成了交通部青年科技基金項目《全風化的花崗巖路基動態特性及穩定性研究》、省交通廳交通規劃課題《流化劑作用機理及流態混凝土的應用》等6項省級以上課題的研究;中皇汽車公司主動與企業合作,研究企業發展中的應用技術問題,主持研究的“摩托車發動機的氣門間隙自調式配氣機構”獲得了國家專利,主持的“DGQ吊管機應力測試研究”得到了企業重獎。
我院的專業教學改革在省級試點專業教學改革中期檢查中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由于我院的學生在實體的服務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實現了與崗位要求的“零適應”,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0%以上,被評為湖南省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
參考文獻:
[1]王林.論高職專業教學改革的若干問題[J].職教論壇,2004,(11).
[2]樓一峰.關于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3,(10).
[3]王林.高職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4,(12).
[4]孫中范.關于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高等技術教育研究,2002,(3).
1. 選題意義
選擇“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與空間布局研究”為題,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參與的“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課題涉及到對長沙市公共文化設施體系的研究。通過對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級配體系和空間布局的研究,結合長沙市中心城區現狀,對其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出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文化功能在空間上的發展規律,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薄弱環節,促進薄弱地區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的優化策略建議,進而引導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價值
中國快速城市化已經持續30多年,物質財富已得到一定的積累,人們已從只追求物質滿足到逐漸重視精神層面的享受。文化作為精神文明的代名詞,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往往處于不夠重視的地位。公共文化設施作為城市文化建設、乃至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硬件支撐,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和改善人們的文化生活中都舉足輕重。如何對各級給類公共文化設施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如何讓公共文化設施在空間布局中既便利人們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總體發展戰略?
本次研究結合城市規劃空間研究的學科特長,擬將空間分析概念以及空間數據分析引入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為拓展區域城市規劃研究方法的一種有益嘗試,為相關地區的同類研究和實踐提供借鑒。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1. 國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1)從“文化政策”到“文化規劃”的進展研究
20世紀中葉,由于西方國家陸續開始了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許多城市面貌顯露出了許多衰敗的跡象——荒廢的工業區、破敗的港口區、廢棄的老城區,并由此給西方城市社會帶來了諸多問題。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規劃理論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西方社會認為,要使得城市的發展在全球經濟秩序中立于不敗之地并能夠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須塑造高品質的文化環境和優越的生活環境來吸引高層次人才,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讓城市開始重新展現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發展背景和現實問題的驅使,西方社會開始了“文化規劃”,并在北美、歐洲及澳大利亞等地區掀起了熱潮。
mereer(XX)指出當時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勵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通過專辟文化產業區,建設高檔的文化設施項目等將城市營造成一個強調體驗和參與性的文化消費的天堂。但由于產生的文化設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檔消費空間和消費階層之上的假象,結果是破壞了原有的社區文化根底,沒有所謂體現了當地文化生活的個性特征。因此,在這種現實問題的驅使下,西方開始重視文化規劃。mills等(XX)指出城市規劃中,要將文化融入到城市整體的發展思考當中,進而制定出綜合的規劃,需要進行扎實的研究。規劃思想要從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規劃”的層面,從城市側重于簡單的建設大型文化設施發展到注重城市軟環境的建設,完善設施的網絡化建設,構建整體的宜居環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費產業的大規模設施復興建設,給城市帶來的是短暫的繁榮,卻造成了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進一步加劇,甚至還破壞了原有社區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XX)指出“文化規劃”應該將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聯系起來,結合城市設計,通過對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城市區域的更新發展、公眾對文化規劃的參與,將規劃設計藝術同人們的文化需求結合起來。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開發
西方文化設施的多用途開發與建設最早出現于美國對文化設施的綜合性布局與開發。斯內德科夫(XX)在他所著的書中介紹了世界各地文化設施綜合性開發的成功案例。例如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開發模式是通過將文化設施與辦公室、零售、餐飲、娛樂整合,通過商業收入可以維持自身的運轉,這類建筑綜合體的出現可以提升城市整體的環境。同時,也可以結合房地產開發將圖書館、音樂廳、展覽館等與其他設施整合在一個屋檐下,向基層社區闡述文化藝術的重要性。
書中還指出文化設施綜合布局與開發是一項非常復雜的開發過程,由于規模大,設計相關設施較多,各種用途之間需要相互協調,這就意味著開發風險更大。但作為城市經營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顧各方利益,促進一個區域的繁榮。
綜上所述,西方國家對文化設施的開發與建設非常注重保護本國的名族文化和社區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事業。政府出臺大量政策保證大型文化設施的建設,激發城市的活力,實現城市的復興。同時也會盡力豐富基層民眾的文化藝術活動設施,使整個社會充滿文化藝術氣息。對于西方國家100多年來對城市文化設施規劃布局與建設的成功經驗,有助于本論文對本國文化設施布局規劃的研究。
2. 國內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l)側重于現狀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研究,特別是大城市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研究。
張秋景 (XX)著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設施建設布局現狀,將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進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從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開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過研究發現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在不同時期展現出不同的特點,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間布局上存在著如下問題,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現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軸線,同時對優化文化設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議。魏宗財(XX)等通過利用arcgis和spss專業分析軟件,針對文化設施布局進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設施的分布特征,結果認為區際差異大,總體上呈現以特區內為核心,特區外為邊緣地帶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進一步分析得出區域經濟、人口分布、交通區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現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終得出了深圳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的結論。段成榮(XX)主要通過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即參照國內和國外同類城市及相類似城市比較有價值的城市經驗,指導寧波城市新區公共文化設施規劃。論文主要選取了國內外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設施的建筑密度,最終構建出寧波市新區文化設施的配套指標。
(2)側重于特定類型文化設施的空間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等文化設施。
于紹璐、張景秋(XX)通過對北京市博物館、體育館和展覽館空間分布現狀和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這三類文化設施的分布具有較為明顯的南北、內外和城區間差異。這些空間因素影響了文化設施的利用,同時還提出了非空間影響因素的概念,這兩類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不同地區居民在享受文化設施過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較為明顯的供求不匹配現象。在此分析基礎上,對北京市文化設施布局與建設提出了若干建設性意見。李國新等(XX)系統的研究了公共圖書館的規劃布局與建設,從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的編制背景與主要作用、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基本原則、公共圖書館的規模分級和分級指標、公共圖書館的布局與選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對城市公共圖書館的布局發揮了科學的指導作用。
(3)與文化設施布局相關的理論也日益受到相關領域專家的深入探討。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文化產業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設施作為當下文化產業的物質載體,受到文化產業布局的影響。王偉年(XX)運用地理學、文化學、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對城市文化產業的區位因素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探討了城市文化產業的地域組織問題。劉展展(XX)以深圳市特區內文化產業為研究對象,運用gis空間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理論的指導下識別了深圳市特區內文化產業在城市空間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趨勢明顯,與文化設施分布密切相關,區際差異顯著,向商業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響文化產業空間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設施因素、多樣性因素、市場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術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內容
1 研究目的
借鑒國內外相關案例,分析并確定適合長沙市中心城區的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并進行設施需求預測,對其進行空間優化布局,探討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導城市各層次規劃編制中對公共文化設施的落實。
2 研究內容
第一章 緒論
1.1選題背景
1.2研究意義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對象
1.5論文內容與框架
1.6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布局相關理論研究
2.1相關概念辨析
2.2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第三章 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體系構建
3.1現行設置標準
3.2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的基本原則
3.3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分類體系的確立
3.4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分級體系的確立
3.5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體系構建
第四章 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需求分析
4.1總體目標
4.2設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研究
5.1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現狀
5.2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現狀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原則與方法
5.4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優化
第六章 結論
6.1 論文主要結論
6.2 論文創新之處
6.3 不足及可進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課題在學術方面的創新和預期成果
1. 創新點
1)不僅在宏觀層面,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的布局符合城市總體戰略要求,在微觀層面,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設施在規劃中的控制與落實。
2)探索出不同級別、不同類別的公共文化設施的設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與用地結合,對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中關于公共文化設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2. 預期成果
2.1 階段成果
1)對國內外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相關研究進行對比分析,理清脈絡,界定公共文化設施的相關概念,形成對公共文化設施布局理論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長沙市公共文化設施現狀,結合相關標準和理論研究形成關于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體系與空間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課題過程中的一些階段性材料和結論,形成以公共文化設施為基礎的關于長沙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研究。
4)制作調查問卷,并實地考察、探訪,并完成相關數據統計和分析,得出相關結論。 2.2 最終成果通過整合以上各個階段性成果,征詢導師的指導意見,形成《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與空間布局研究》論文。
五、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進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調查方法
查閱文獻。廣泛查閱有關設施空間分布理論實踐的相關資料及各類文獻,為本次研究提供理論與方法支撐。
資料調查。調查長沙市規劃局、文廣新局以及相關部門的相關統計資料。 交流訪談。與城市規劃建設、經濟區劃等學科方面的專家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訪談,聽取建議并指導。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運用數學或統計學的方法對文化設施進行量化評估,通過建立量化指標進行分析,主要通過spss16.0軟件運用相關性分析來分析文化設施空間布局與經濟、人口的相互關系。
空間分析法。基于地理對象空間布局的地理數據分析技術,通過發現隱藏在空間數據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規律,獲取科學地描述和認知空間數據理解。
地理信息系統分析法。運用系統工程和信息科學的理論,對具有空間內涵的地理數據進行各種處理和有效管理,達到對研究對象進行描述、模擬和預測的目的,同時運用arcgis軟件繪制簡單的示意圖。
2. 進度安排
1)第一階段
時間: XX年 9 月—XX 年12 月 內容:文獻資料收集、分析和完成開題報告
2) 第二階段
時間: XX 年 1 月—XX 年6 月 內容:完成調查問卷及其分析,完成論文初稿
3) 第三階段
時間: XX 年7 月—10 月 內容:論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階段
時間: XX 年 11 月 內容:打印上繳論文
5) 第五階段
時間:XX 年 12 月 內容:論文答辯
六、已有基礎(分與本項目有關的工作積累和已取得的成績、已具備的條件、尚缺少的條件及解決途徑)
1. 工作積累和已取得的成績
在xxx實習期間參與完成《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并獲得長沙規劃管理局審批通過,成為相關地區控規修編的參考性資料。
2. 已具備條件
1)在xxx實習期間,接觸了許多長沙市區的項目,了解了長沙市發展的動態和趨勢,熟悉了相關規劃設計的規范和城市設計方面的優秀方案,閱讀了一些相關資料和專業書籍。
2)xxx公司能擁有豐富的關于公共文化設施相關資料來支持完成這篇研究性論文。
3)《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課題中參與完成的圖紙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條件及解決途徑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國性的數據,這個將通過咨詢有關部門、查閱相關書籍并利用網絡來解決。
2)缺乏對公共文化設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統知識,這個將通過認真閱讀相關書籍和案例加以解決。
七、經費預算
八、指導和輔導、論文撰寫(試驗)的教師
九、指導教師意見:
十、教研室(科研所)審查意見:(對選題報告作出評價,提出是否通過的建議)
【關鍵詞】導師制;畢業論文;材料化學;本科
本科生畢業設計是高校本科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教學形式,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能分析、研究、解決問題能力,是對大學生本科四年學習成果的階段性總結和審核,同時也是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最初嘗試。
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學生在大學階段普遍缺乏系統的從事科學研究的經歷,因此,有必要經過本科畢業設計這樣一個過程的系統訓練為以后繼續深造從事科研或者服務社會打下基礎。同時,本科生畢業設計對于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及獨立工作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門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完成本科畢業論文是每個大學生畢業的基本條件[1-2]。
1 材料化學本科畢業論文的現狀及原因
材料化學專業是研究從制備到廢棄全過程中材料的化學性質,其研究范圍很廣,既包含了整個材料領域,又包括各類應用材料在有機和無機等多領域的化學性能,它是一門應用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解決在工業化生產中與化學和材料有關的問題的學科。它既是材料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又是化學學科的一個組成部分。材料化學跨越了材料和化學兩大類學科。是一門既具有交叉邊緣學科性質又含有應用理學性質的綜合性學科。同時,正由于材料化學學科的交叉性和復雜性,從而導致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凸顯出相對于其他傳統學科所不同的教學難點和盲區。這就給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提高了難度,也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此同時,由于近年來高校的擴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不斷的轉變,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在逐年下降。高校教師指導的學生和畢業論文的數量大幅增加,從而導致每個學生得不到足夠的指導。并且在考研、就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很多大學生無法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于畢業設計方面的工作,對畢業論文持應付態度,得過且過,導致論文質量普遍不高。畢業論文工作易流于形式有的選題偏大或選題落后于當前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水平;有的理論與實踐不相符,內容空泛,缺乏現實依據和說服力,更沒有從理論到實踐轉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的試驗設計和研究技術路線不合理,試驗數據錯誤;有的畢業論文僅僅是羅列了相關的文獻內容,簡單概述他人的成果與現狀,并沒有提出自己的理念和想法,甚至存在著抄襲論文的惡劣行為。在這樣的背景下,盡管學生完成的畢業論文已經達到了所需的某些硬性要求,但其論文的質量并沒有實現質的變化。因此,改變本科畢業論文的現行狀況,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已經成為當前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3]。
2 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幾點對策
2.1 提高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本科畢業論文不僅僅是一個常規的本科教學環節,它是高校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輔助手段,是本科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首要環節,是學生對四年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化和升華的重要過程,是學生進入社會前的綜合技能訓練。要想提高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首當其沖的是要提高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不僅僅是對學生,同時也是對老師的要求。通??梢圆扇訂T大會、學術論文大賽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從而使教師、學生乃至管理人員認識到畢業論文工作是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科研能力、實踐能力、信息檢索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過程,是其他教學環節無法取代的。
2.2 加強過程管理,實施質量監控
畢業論文設計的全過程需要學生、指導老師和組織協同配合,以學生為畢設主體,指導老師為主導,組織管理提供保障。從畢業論文的實施過程來看,主要包括從選題到答辯等諸多環節,每一個部分都需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和要求,從而使畢業設計的管理更加合理規范。具體到每個環節,首先應嚴把命題關,完善選題管理辦法,所選題目應具有時效性。其次要明確指導教師的資格,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和教師的指導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最好畢業論文的組織撰寫,教師應明確各階段的要求,檢查進行情況,并及時總結出現的問題加以指導。畢業論文在經過指導老師和的審查合格之后,學生才可進行畢設答辯,同時成績的評定標準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
實施質量監控機制也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監控機制主要包括初期檢查、中期檢查和后期檢查三個部分。由校、院、系三級共同承擔整個機制的運行和管理,對畢業論文工作的每個環節實行跟蹤監督,結合本科教學評估的標準和要求,強化過程管理,嚴格執行和落實各項制度,保證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
2.3 全面實施導師制,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指導教師作為畢業設計全過程的主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建立指導教師的篩選機制,保證指導教師隊伍的高質量,形成一支責任心強并且科研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隊伍,這是提高畢業論文指導質量的強有力保證。在學校鼓勵學生進行學術探索和課題申報的大環境下,應盡快確定本科生指導老師,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指導老師的研究課題。在科研實踐過程中,學生發現新的問題,分析并解決了這些問題,在不斷的發現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而且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應有的訓練,使其科研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這些不僅可為后期的畢業論文的開展奠定基礎,為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更為以后繼續深造從事科研或者服務社會打下基礎。
3 科研導師制的特點
科研導師制是多層次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模式之一[4-5]。以科研作為紐帶,充分利用教師的科研能力讓學生參與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在育人中的主導作用。本科生導師制度不同于研究生階段實行的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度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以學生為本,師生積極互動
實行科研導師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高校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出、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在科研方面的思維和能力。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須在實施群體化教育的同時適時的提供個性化學習的機制,以個性化教育的實施有效的補充群體化教育所帶來的在個體方面的不足。
3.2 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在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現行模式下,絕大多數的學生依然將大部分的精力停留在書本上,缺乏獨立開展開學研究的能力和實踐訓練,也很難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和創新應用于實踐。但在科研導師制的模式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目標、有步驟的進行科研研究,既可以將自己的創新思維付諸研究實踐,又能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導師也可以全面深入的了解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專長,從而制定出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案,使學生在研究實踐的整個過程中,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都能得到不斷的提高[6]。
3.3 操作性、實踐性較強
科研導師和學生之間通過一個有價值的科研課題相聯系,圍繞著這個課題雙方展開交流和溝通??蒲袑熞胍龑W生深入課題進行研究,產生獨到的見解,富有創新性,實用性,就必須加強實踐環節。只有深入到實踐中去,才可以讓學生對課題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
3.4 工作具有延續性
通過本科生導師制度的建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制定科學的專業學習計劃,確立明確的專業發展方向。在校四年期間,除常規教育之外,學生還接受了導師從科研到工作、從思想到行為各個環節全方位的教導,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4 科研導師制在本科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本科畢業論文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既有學生主觀上的原因,也有教學和管理上的客觀原因??偟膩碚f,所反映出畢業生科研意識淡薄、科研態度不夠端正、科研能力低下等問題是相當突出的。導師制有利于培養本科生的科研意識,端正科研態度,提高科研能力。為畢業論文指導工作提前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有效地解決畢業論文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對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本科生導師制實行的根本目標不在于提高學生從事科研的能力,而是旨在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開拓其眼界,并同時使其科學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可以讓學生多層次領域學科的學習成為可能。這種教育模式也為大學生對自身潛能的在開發提供了機遇。同時,學生較早的參與到科研活動中去,在科學實踐中學生可以不斷的發現和提出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科生導師制也是一種教學相長的過程,在科研之余,導師同時要負擔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些都要求導師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自覺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以身作則,從而更好的發揮引導和榜樣的作用。
本科生導師制也是對我們現有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補充。隨著網絡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強大沖擊,以及大學生對新事務接受能力強但分辨能力弱的特點,更需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學生與導師之間、同學之間開展積極的思想交流,要求學生提出并論證自己的觀點,并能夠接受他人建設性的批評和建議。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業,而且還有助于通過遷移培養學生的其他能力。
綜合分析以上情況,本研究項目擬探討將本科生導師制工作與學生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結合起來,本科生從低年級就開始參與到導師的科學研究工作中來,改變現有學生在大三下學期甚至大四才著手畢業論文工作的運行模式,改善現有導師制的運行狀況和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作為探索專業發展特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新運行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田春生.目前我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4):63-67.
[2]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4]14號[Z].
[3]高慧,涂道伍.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7):77-78.
[4]方小玲,肖文.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6.
1.現行化學實驗課設置所存在的問題
1.1化學實驗課依附于理論課
現行化學專業理論課開設從大學一年級至大學四年級順序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化工基礎、教材教法等。與之相對應地開設同名實驗課。二者相呼應、相匹配。這雖然有利于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對化學原理的驗證,但這不利于拓寬學生實驗操作技能訓練,致使學生重視化學理論學習,輕視實驗技能動手能力的訓練,與高師院?;瘜W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不相適應。
1.2照方抓藥,缺乏創新性
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寫預習報告,告訴學生實驗題目、實驗原理、所用儀器、實驗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并且教師把溶液的配置、標定,怎樣安裝調試實驗儀器及裝置。這種教學方法屬于服從型、照方抓藥型,不能調動學生的探索實驗的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性。如果出現前面做過.的實驗,后面與之重復內容只看別人做實驗而自己不動手,重結果輕過程,使學生實驗操作技能訓練單調、零散、重復、缺乏系統性。
1.3驗證性實驗多,綜合設計性實驗少
現行化學專業所開實驗課絕大部分是模仿驗證性實驗,多次實驗操作內容重復、單調,不能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操作的興趣,結果使學生僅僅驗證化學實驗知識的內容的對與錯,只會在限定時間內按照實驗方案進行模仿,而對整個實驗過程中設計構思、方法選擇、儀器使用組裝、結果分析評價等不進行探討,不能使具體實驗技巧在實驗中應用。而綜合設計性實驗既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又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還能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流暢性、深刻性、多思路性等品質。
2.實驗課程體系改革
2.1調整實驗課程體系
目前,各門課都感到學時不夠。理論課改革首先要研究各門課之間的內在聯系,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以及相關實驗課為主線進行合并、歸納與抽提,至少要做到刪繁就簡,減少重復,如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中的溶液的化學平衡,有機化學(包括有機分析)、儀器分析和波譜分析中的四大光譜部分等。與此相對應的實驗課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大塊:第一部分實驗:以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為主,如實驗室規則,玻璃儀器的洗刷與使用,簡單玻璃工操作,天平稱量與使用,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與配制,有效數字與偏差,元素、無機物、有機物性質實驗等。第二部分實驗:以合成技術和定量分析為主,包括無機合成和有機合成中難度較高的操作技術,這既是化學實驗中的難點也是重點部分。第三部分實驗:利用光、熱、電、磁等物理信號的測量進一步揭示物質的內在性質,學習現代測試儀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并掌握各類波譜與物質內在結構的關系。第四部分實驗:實踐性實驗,根據學生在前三年的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中學實驗,本地區農業生產的需要,教師科研項目等,學生自己提出課題,設計實驗方案,論證合格后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
2.2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為了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對中學教師的需求,必須對高師現開設化學實驗課程體系進行改革。針對目前高師化學實驗課存在的問題,按照高師教育目標、化學實驗教學培養目標、化學基礎實驗課內容、學生掌握化學實驗技能程度,打破常規實驗課附屬理論課程設置,調整化學實驗課程體系,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將有利于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提高和學生實驗技能的訓練。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中學體育特長生專業訓練與文化成績的協調發展為研究對象,以重慶市10所中學的體育特長生以及教練為調查對象。
2.結果分析
2.1體育特長生目前發展狀況分析
經過對體育特長生的調查我們知道了,有65%的特長生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就是覺得升學的壓力太大了怕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學,所以就會有很多的學生體育加試來達到順利考上大學的目的,但是還有70%的人根本就對學院開設的體育方面的專業不理解;還有就是在調查中了解到有90%的學生文化成績事非常不理想的,還知道的就是他們對于老師的評價是非常在意的;93%的學生對體育專業類學生的就業情況持悲觀態度,對前途表示迷茫。調查中得出在體育特長生訓練與學習之間存在很大的學訓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訓練都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有80%以上的學生認同體育訓練對文化學習的影響。
2.1.1思想品德現狀對于體育特長生學校對他們的管理是比較輕松的,這樣就使得體育特長生的交際范圍比其他的學生要廣一些,而且相對來說也是更復雜一些。還有就是體育特長生的情緒容易波動,會常常因為一件小事而有很大的反應,甚至還會與人打架,造成不良的后果。
2.1.2心理現狀之所以體育特長生的文化成績不理想,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訓練辛苦損失了很多的精力,這樣就造成了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低下,也會導致情緒緊張,自卑等的心理方面的問題。
3.結論
3.1體育特長生的專業訓練與文化成績發展不平衡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分析后得出體育特長生的專業訓練和文化成績之間的發展是很不平衡的,許多體育特長生的文化成績都比較差。
3.1.1體育特長生的文化成績普遍較低,且在思想上不夠重視。
體育特長生在學校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小群體,他們的文化成績都比較低,在長期的體育專業訓練中他們損失了很多文化學習的時間,大量的體育訓練使他們承受很大的心理和生理壓力,這樣導致他們出現長期的文化學習的“欠賬”,長期的這種積累使他們對自己的文化學習失去信心,在思想上不再重視文化學習,這樣的惡性循環使體育特長生文化成績普遍呈現較低的現象。
3.1.2體育特長生文化學習單一,專業技能較強,在學習文化知識與體育專業訓練上重體育專業訓練而輕文化學習。
在學校里,體育特長生一般都是被老師忽略的群體,他們在學習上不受老師的關注,不像其他學生那樣,老師都要求他們文化成績優秀,且要學了語數外以外的其它科目。這樣導致體育特長生對學校開設的一些科目不再重視或直接放棄。長期下了,體育特長生的文化學習就顯得很單一。他們經常把這些空出來的時間花在體育專業訓練上了,這樣就導致體育特長生的文化學習單一,成績低下,體育專業技能較強,呈兩極化發展趨勢。
3.2造成體育特長生綜合素質發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造成體育特長生綜合素質發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自身原因和社會因素兩個大方。
3.2.1體育特長生綜合素質發展不平衡的,造成這種狀況的自身原因包括:學生自己對文化學習在思想上不重視;由于長期的文化學習基礎差而造成文化學習掉隊,于是就對文化學習失去信心,這樣造成他們的文化成績與體育專業訓練呈兩極化發展,即體育專業成績越來越好,文化成績越來越低下。
3.2.2體育特長生綜合素質發展不平衡的有很多社會因素,從在思想上忽視了他們的發展;重“機械管教”輕“情感教育”的方式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僵化,影響其和諧發展。
4.體育特長生專業訓練與文化學習協調發展的對策
4.1明確文化教育的目標、指導思想、任務
我們應該向體育特長生說明文化學習與訓練的關系,他們是缺一不可的,相互聯系的,只要有了文化知識接受的訓練和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就會越高,在訓練就會比平時輕松容易很多。一樣的道理,只要您的運動方面的能力提高了,你才會學習得更好。
4.2形成思想工作、學習、訓練一體化管理
形成思想工作、學習、訓練一體化管理,應建立各種制度和措施,定期檢查,特別是文化課跟不上中等水平的學生,應停止訓練,讓其補課。學校領導既要重視體育特長生的體育訓練,又要重視他們的文化學習,要把體育特長生的文化成績與教練員、任課教師、班主任的工作成績掛鉤;班主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要摸清每個體育特長生的學習底子,建立學習檔案,要與任課教師、教練員、家長緊密配合,齊抓共管;教練員要為體育特長生將來的升學、就業考慮,制訂訓練計劃,定期召開運動隊領導組會議,聽取情況,及時處理。
4.3合理利用課外時間
抓緊訓練工作,提高訓練質量,為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應盡量少占用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時間,合理利用課外學習時間,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與訓練的效率。綜上所述,體育特長生文化課學習與專業訓練是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矛盾的關系。只有解決了這一主要矛盾,學生才能在文化課學習和專業訓練上取得更好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以文化課的學習為基礎,全身心的投入到訓練中去,發揮教師的模范作用,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體育特長生的學習和訓練工作搞好,讓體育特長生取得文化課學習和運動成績的雙豐收,做到真正的全面協調發展。(作者單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黃玲輝.體育特長生成材率低的成因和對策[J].寧德師專學報,2001,(4):36-39.
關鍵詞:理論性 理論文著 價值特性
一、引言 理論、理論性的經驗把握與“精神垃圾”泛濫
對“理論”的通常理解為“概括地反映現實世界的概念和原理的體系。它是系統化了的理性認識的結果”[1],“理論是對事物本質及其的認識,是由一系列有內在聯系的概念、原理組成的觀點體系”[2]。對“理論”含義的理解似乎沒有太大的分歧,不過是措辭上帶來的理解角度的差異。然而,從“理論”到“理論性”則不象望文生義的理解那樣簡單。“理論性”一詞借用一種源于文學的表達形式,可以稱得上“熟悉”的“陌生詞”,初看起來感覺似乎是再熟悉不過的“理論”具有的特性罷了。但稍一細究,就會覺得要具體、準確地說明其含義倒也頗費周折。
一般辭典或資料無法找到“理論性”的具體解釋。事實上,由于從模糊把握的理論相關性狀印象來看,應當與文章有著密切關聯。畢竟在較為規范的文字出現以前,即便存在以口頭形式呈現的某種理論性的思維,對較為準確意義下的理論性含義沒有實質性,從而可以忽略。這樣,直覺地看待理論性的文本含義,應當是針對以文字為依托的文章而言的,尤其是文章中以涉及各種理論探討為核心內容的理論文章、著作(以下簡稱理論文著),換言之,要獲得對理論性含義的深入理解、探究,需先行對文章進而對理論文著進行解析,是符合邏輯的。
一般辭典對文章的解釋為“統稱獨立成篇的有組織的文字”,顯然這是廣義的文章涵義。按照《文章學史》的編撰觀點,“所謂文章,大體上包括古文、駢文、辭賦,不包括詩歌小說、戲劇”[3]。這里的文章已經是狹義的文章了。本文的理論文著,泛指文章中涉及各類學科偏重理論闡述,而非實用說明、指導或者評說事理的漫談、隨筆,以及直接針對具體世界進行虛構、描摹的各種文藝性文本。
迄今為止,人類思想精華的展示、傳播,最主要的渠道仍然是理論文著形式。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盡管幾乎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理論文著在刊登、出版,但除了就學科領域進行分類外,無論就廣義或狹義而言,理論文著有具體哪些類別,尤其是如何認識其理論價值——亦或關于理論性,并沒有公認的規范定論。換言之,刊登、出版理論文著的選擇、錄用過程——及其理論性判別,很大程度上不過是經驗化的模糊把握。這樣,在風氣存在欠缺、出版發行體制存在漏洞的境況下,各種人情關系、權錢交易等等不正之風,難免乘虛而入。
于是,低級重復、粗制濫造、毫無理論價值甚至漏洞百出的所謂“理論文著”,充斥、泛濫于書架、報刊?;蚺鸟R屁,以愉悅上司、師長、親朋;或塞職責,以應對上級布置、科研項目要求;或裝門面,以撈取職稱、學位;如此等等,或騙名或撈利,林林總總比比皆是。正所謂“在論義的評價中,各種各樣的丑惡思想和精神垃圾也是存在的。例如有的利用論文評價搞‘關系學’,弄虛作假;有的出于門戶之見及妒忌之心,倚勢壓人;有的在與獎勵中摘‘平衡’,送入情……”。[4]
當然,對于理論文著及其價值判斷缺乏應有的評判標準而缺乏充分認識,應當是主要原因??陀^地說,充斥、泛濫毫無理論價值甚至誤導、貽害的“理論文著”,既嚴重浪費社會資財,也嚴重耗費甚至毒害讀者腦力,“精神垃圾”也確乎是其最恰當的稱謂。
不難想見,精神垃圾的產生與一定社會風氣下的學術品德缺失有巨大干系,但根本原因似應歸于對理論文著本身缺乏相應的甄別規范。本文試圖對理論文著內涵、一般類型及其價值特性做出初步探析,并在此基礎上對理論性的含義進行新的探索。
二、關于理論文著的認識缺憾
在中國古代關于文章寫作的宏觀認識方面,有一定代表性的專門論述,當推墨子“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5],意即立言、著文要本于上古圣王,察于百姓耳目,用于國家民眾。其“察之”、“用之”的境界,至今仍然難以逾越,但過于迂腐的“本之”即便行文形式上在引用各種“語錄”、“指示”、“講話”作為指導方針,但思想上將其遵從為“凡是”的已經成為。
清人來裕恂《漢文典》中關于文章寫作的觀點,已經顯得更為現代、更為寬泛、更為深刻: “蓋文也者,有陶情淑性之功用,有移風易俗之功用,有愛國新民之功用者也”[6]。如果再補充思想創新方面的內容,則已經基本涵蓋了古今文章的精微要旨。
至于對純理論文著進行系統分析基本上源于現代。在“文章”理論有一定代表性的現代著述有趙建中編著的《文章體裁學》(南京大學出版社),張會恩、曾祥芹主編的《文章學教程》(上海出版社),夏紹臣著的《文章原理》(人民日報出版社)等書。在上述主要是就廣義的文章理論進行論述的書中,難得以“理論文著”為專門論題的,只有趙建中編著的《文章體裁學》。
按照《文章體裁學》的觀點,論著文體涉及“文學評論、報告文章、畢業論文、實驗性論文”[7],并歸結了若干主要特征“論文專著要求對各自領域中的某些問題進行科學的和探討,其共有的主要特征是科學性、獨創性、系統性、專門性和客觀性”[8]。細究之下,上述觀點在邏輯劃分嚴謹性方面,明顯存在值得商榷的問題。如“畢業論文”完全可能是“文學評論”或者“實驗性論文”,“文學評論”也很難一概而論地標稱“科學性”[9]或者“客觀性”。
類似值得商榷的代表性觀點還有:
論文的共同特性有:探索性、論理性、鮮明性、科學性、實用性;[10]
論文類型“按任務和持點分:專題論文、綜述式論文、駁論式論文、工作研究式論文、雜文式論文、體會式論文、書信式論文、資料式論文、科普式論文、學年論文、學位論文、小品式論文、要論式論文、述評式論文、論證報告式論、散文式論文、故事式論文、對話式論文、日記式論文、“六性”式論文、科幻式論文、畢業論文、寓言式論文”;[11]
“論文‘六性’的內涵是什么呢?就是:創新性、理論性、可讀性、實用性、精粹性、科學性”。[12]
“學術論文有著自己特殊的寫作要求,這些要求表現在科學性、創見性和平易性這三個方面?!盵13]
上述引文及同類論著,對理論文著的認識,除了在劃分、定性的邏輯性上存在明顯值得商榷之處,最根本的缺憾則是,這些認識基本上都屬于從外延層面對理論文著分類及其特點進行的論述。探求理論文著外延性正確認識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僅偏重于外在形式的區別仍實現對其本質的深層認識。
三、理論文著內涵性辨析
考察各種理論文著的構成內容方面的屬性,可以將其概括為創新、補益兩大類。創新類,是指通過文本形式,在理論、方面提出全新或重要補充性觀點,包括新論創立、方略建言及實驗論析三種;補益類,是指通過文本形式,對既有理論、方法的觀點給出證明、駁斥、考證、評述、釋疑等,包括猜想證考、綜說辨疑及事理評鑒。[14]
1、新論創立
新論創立,是指在某一領域提出以一系列新的概念、原理為依托的理論、推測。根據提出新理論原創程度,新論創立存在三種情形:或者全新創立新的理論、推測;或者對已經存在的理論、推測,提出實質性變更加以補充、完善,但仍然屬于原有理論框架;或者對業已存在的理論、推測,重新組合、歸納而獲得實質性差異的理論價值。
第一種情形的例子,在“地心”說理論一統天下的年代,哥白尼系統地提出“日心”理論,全面改觀了人類對宇宙世界的認識;在牛頓的“絕對時空”力學理論一統天下的年代,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理論,全面改觀了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認識。
第二種情形的例子,“克羅齊(B.Croce 1866-1952)不僅時意大利新黑格爾主義的首要代表,也是本世紀以來西方影響最大的家之一”[15],他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歷史觀不僅與唯物史觀根本對立,也和黑格爾的歷史觀有很大差異”,但他“并不是否定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而是指責黑格爾的容忍歷史規律的存在”[16]。
第三種情形的例子,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辯證法中的“合理內核”,拋棄了其唯心主義的外殼;批判地吸取了費爾巴哈唯物主義中的“基本內核”,拋棄了它的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的宗教倫理雜質,創立了和過去一切哲學在性質上有根本區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鑒于創立理論過程的歷史繼承性,有時三種情形難以明確劃分。盡管提出純粹原創的理論固然富含獨創精神,但補充、完善乃至重新組合而獲得新的內涵頁同樣功不可沒。
2、方略建言
方略建言,是指針對理論、實踐活動存在的欠缺、謬誤提出新的運作模式、途徑、理念等理論策略指導性方式、方法。這里的方略建言是狹義地作為理論文著性的,以著重于理論闡述,而非技術指導為要義的。純技術指導性文章、著作,相當于說明書的功能,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理論文著,如《電影演員表演入門》、《街舞基本技巧》一類書籍。而理論闡述性文著,更側重于在思想意識層面進行引導、分析,如《論電影演員的修養》、《論街舞文化》等等。
一如哲學意義上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存在相互融合難分涇渭的現象,一般理論、技術方法以及理論文著、純技術文章、書籍有時也難以完全區別。
3、實驗論析
實驗論析,是指在較為規范的實驗、調查統計等相關手段獲得資料的基礎上,提出分析結論、猜想或經驗公式,以形成歸納性理論。最通常的實驗論析形式是物、化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實驗報告,以及社會學、心理學、醫學等學科的調研、統計報告。按照實驗報告、調研報告、統計報告的一般要求,應當對所涉及內容在實驗、調研、統計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并進行成因分析,這些內容是其自身價值的根本體現,也是實驗論析性文章、著作之所以成為理論文著的根本原因。
【關 鍵 詞】開放型;校本教研;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4-0122-02
校本教研以校為本,教師要以積極陽光的心態,主動加強學校與外界、教師個人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通過教育專家、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一般教師等的有效整合,才能創新性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針對當前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現狀,根據教育科學原理、理論和方法,下面筆者就當前借助校園網開展開放型校本教研的深入探討工作提出如下策略:
1. 主題研討式。為了鞏固新課改成果,切實構建“研訓一體”的校本研究機制,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我們組織開展“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創造學生最喜歡的課堂”為主題的“月末相約新課堂”教研活動。在活動中分別先由骨干教師和新上崗教師進行獻課,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示新、老教師的教案設計和課堂教學風格。通過這樣的活動,加強骨干教師與骨干教師、骨干教師與新教師、新教師與新教師之間的研討活動,進一步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澄清了模糊概念,促進教師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更新,從中激發教師教研的靈感和教學智慧,達到了小問題教研與“專題研討式”相融共濟的目的。
2. 骨干帶動式。在縣教研室的專家以及一些市、縣級骨干教師的引領下,組織學區樣本班、學區學科教研中心組的骨干教師對新課程實施中的重、難點問題集體攻關,逐步形成一些可操作的教學策略,及時在網站典型案例、課堂實例、課后反思,使區屬各校能有所借鑒,促進全學區校本教研水平的提高。
3. 課題研究式。為了敦促學校持續不斷地開展課題研究,我們在校園網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園地”欄目,設置了“課題簡介”、“校本培訓”、“研究進展”、“典型教案”、“自制課件”、“實驗論文”、“特色網頁”、“校內交流”、“實驗成果”等子欄目,為每一位教師開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展示的空間,促進教師形成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
4. 實驗論壇式?!坝行У男1窘虒W研究既需要教師個人的獨立思考并發表自己的意見,也需要教師同伴之間以及教師與校外專家之間的合作”。因此,我們充分發揮網站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交互性好的特點,創建了一個互動交流欄目──“實驗區建設論壇”。這一欄目主要由“新課程改革實驗論壇”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論壇”兩大版塊組成。各教研組輪流組織論壇,承擔版主職責,論題主要來自于各教研組在校本教研中發現的問題或困惑;各校教師也可以根據各自課改實踐中遇到的困惑自由發帖子,提出討論主題。其他教師在規定時間之內回帖。這樣一來,此欄目成為教師校本教研交流的平臺。
5. 名師引領式。名師與協作片學校的青年骨干教師結對教研,攜手同行。骨干教師隨時聽名師上課;名師每月至少一次深入骨干教師的課堂進行指導,共同提升。同時,名師還要為片區教師作公開課教學展示或專題講座至少一次。名師的課給人以啟示,普遍得到了一線教師的認可與欣賞。
6. 學科整合式。我們開展了虛擬環境下的“新課大家上”活動。教研員在每周聽課中選擇典型課例在網站上的“新課大家上”論壇,全區各校實驗教師一起就同一節課來參與評課、研討,提出意見,再由執教教師修改教案,將自己的二次備課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學科教研組將優秀“電子學案集”在網上,其中收集了部分教研成果。包括學校教師教研論文集、課后反思集,形成了充足的資源庫。網站中“校本教研”欄目中,有教研員的引領步伐的印證材料(含論文、經驗、模式等),還有校本研究主體──教師的前進足跡、感悟交流、“一堂課大家談”的留言,更主要是有一些專家學者的講座等,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很多可操作的具體做法。
7. 走進課改式。在進行校本教研時,有專業人士指出:“要引導教師學會理性地思考教學問題,不要小看理論思維”?!袄碚摰闹笇谴龠M教師專業提高的有效保證,這種理論學習,更加指向實踐中發生的真實問題”。為此,我們在“走進新課程”欄目里下設了“理論之窗”、“他山之石”、“樣本班對話”、“感悟交流”等子欄目,為學校開展校本研究提供和推薦學習資料,及時傳遞課改信息。學校可以通過“理論之窗”組織教師們學習新課程改革的前沿理論;通過“他山之石”了解其他地區課改先進經驗;通過“樣本班對話”、“感悟交流”欄目,與本縣教研員或其他學校教師進行虛擬對話、交流。可以說,這一欄目成為教師們走進新課程的“領路人”。
8. 分組教研式。教師是教育問題的直接研究者和解決者,他們的工作與教材的發展、課堂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學生學習的評價等方面緊密相連。通過開展分組的活動,時刻關注課堂的教學過程,及時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就顯得十分必要。如,數學學科分成: “問題中心教學模式”研究小組、“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與實踐活動”研究小組;語文學科分成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益”研究小組與“訓練和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交際能力”研究小組。這也是一種最有效的行動研究素養的培養,是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總之,我們借助校園網的優勢,形成了多向、民主、開放、快速、高效、共享的校本教研機制,改進和完善了學校校本教研制度,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學情況的傳播效率,為研究者相互交流、合作研究和信息共享提供了良好環境,實現了信息的交換、經驗的共享、深度會談和專題研討,從而真正使開放型校本教研的深入探討工作植根并服務于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工作,帶動了全校校本教研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柯東林.校本教研模式與網絡化校本教研機制策略談 [J].中小學電教,2009,(9);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11).
[2]李青.課程改革需要教研重心下移[J].人民教育,2003(4).
[3]陳軍令,楊志現.聚焦教研 集慧網絡——網絡環境下的校本教研[J].中國電化教育,2008,(1).
[4]孫文海.關于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