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4:14
序論:在您撰寫比較文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話語體系,有了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研究領域和卓有成就的成果,得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較文學的“危機”“死亡”中活得很好,也得到了國際比較文學界的認可。如美國學者大衛•達姆羅什曾經指出:“過去幾十年里,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個比較文學研究項目與學術組織的持續增長。但沒有任何地方的增長能比中國更為強勁……”
二、建構中國比較文學話語體系體現了一種學術創新
這種創新是研究者對中國和國際比較文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提出新原理,或建構新的理論體系或新學派。中國比較文學話語體系的形成體現在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術語、概念、范疇和言說體系。如“比較文學”“世界文學”“變異學”“譯介學”“比較詩學”“可比性”“闡發研究”以及比較文學的認識論、本體論和方法論等核心術語、概念、范疇等都是中國比較文學研究者的關注點,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理論表述。這里僅以“比較文學”、“世界文學”和“變異學”為例加以說明。比較文學自它誕生以來,不斷出現的“比較文學”的定義之爭也訴說了它的學科發展史。法國學派和美國學派各有自己的定義,而中國比較文學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定義。季羨林、錢鐘書、孫景堯、樂黛云、陳惇、楊乃喬、曹順慶、王向遠和方漢文等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比較文學”的內涵加以界定。如目前在高校中使用較廣的楊乃喬主編的《比較文學概論》對這一概念的界定為:“比較文學是以跨民族、跨語言、跨文化與跨學科為比較視域而展開的研究,在學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體的比較視域為安身立命的本體,因此強調研究主體的定位,同時比較文學把學科的研究客體定位于民族文學之間與文學及其他學科之間的三種關系:材料事實關系、美學價值關系與學科交叉關系,并在開放與多元的文學研究中追尋體系化的匯通?!边@一概念明確了比較文學的“四個特性”“三種關系”“一個本體”和研究客體,受到了學界的認可。方漢文立足于全球化時代比較文學研究的對象特性給出了“比較文學的新定義”:“比較文學是跨越不同文化體系的,通過同一性與差異性的比較來研究世界文學的發展規律與聯系的學科。”這個界定充分肯定了“世界文學”作為比較文學這門學科的研究范圍與具體對象,重視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的比較的意義。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逐漸深化,“世界文學”的概念被再一次成為關注的焦點。本來,作為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世界文學應該有特定的涵義。但是自從歌德提出這個概念以來,關于它的內涵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近年來,國外研究者如大衛•達姆羅什、克里斯托弗•普倫德加斯特、帕斯卡爾•卡薩諾瓦、弗蘭科•莫萊蒂等先后提出自己的理解。國內學者王寧、楊乃喬、方漢文、曹順慶等也對“世界文學”提出了新的闡釋。如王寧從世界主義的角度指出,世界文學可以被描述為:“
(1)各民族優秀文學的經典之總匯;
(2)一種用于從總體上研究、評價和批評文學的全球的、跨文化的和比較的視角;
(3)不同語言中的文學生產、流通、翻譯和批評性選擇的發展演變過程?!睏钅藛虅t認為,“世界文學共含有五個層面的意義:總量上的世界文學,歐洲中心主義的世界文學,作為經典的世界文學,歌德理想中的世界文學以及借助翻譯在語際傳播、折射與閱讀的世界文學?!笨梢钥闯?,這兩個界定中都避免了直接下定義的方式,從不同側面對“世界文學”給以了界定,也不難看出大衛•達姆羅什的影子,因為在他看來,“
1、世界文學是各種民族文學的橢圓形折射;
2、世界文學是在翻譯中有所獲益的文學;
3、世界文學是一種閱讀模式,而不是一系列標準恒定的經典作品;是讀者與超乎自己時空的世界發生的間距式距離?!倍綕h文則從辯證理性的角度重新定義了“世界文學”:“世界文學就是各個民族和國家文學差異性的同一性的交合與融新?!边@種界定凸顯了世界文學中的民族文學的差異性和同一性的辯證統一?!白儺悓W研究”是曹順慶近年來致力建構的一個領域。在《比較文學學》(2005)中,他首先提出“變異性”的話題。2006年,他對“變異學”給出了明確的界定:“比較文學變異學將比較文學的跨越性和文學性作為自己的研究支點,它通過研究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學現象交流的變異狀態,以及研究沒有事實關系的文學現象之間在同一個范疇上存在的文學表達上的異質性和變異性,從而探究文學現象差異與變異的內在規律性所在。”此后,他又發表了一系列相關論文,系統闡釋變異學的理論背景、理論核心、研究范圍(跨國變異研究、跨語際變異研究、文學文本變異研究、文化變異學研究和跨文明研究)和價值意義等,在國內外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中國比較文學話語體系的形成除了體現在核心概念、術語以外
在學科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領域也頗有創新。中國比較文學研究者結合本國的比較文學實踐,積極探索全球化時代跨越東西方文化研究的比較文學新觀念和新理論。例如樂黛云等著的《比較文學原理新編》(1998)立足于文化和文學多元差異性的觀念,率先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引入比較文學研究中來,倡導“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互存與互補觀念,主張東西方文學要、互識互補、和諧相處來促進世界比較文學的共同發展。另外,方漢文的《比較文學高等原理》(2002)從“新辯證觀”的視角提出了比較文學認識論與方法論的統一、中國話語體系建構、比較文學的新定義等論題,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在該書2011年的修訂版中,作者提出了“創建比較文學的中國化新理論體系的初步構想:包括比較文學的本體論、文本論和批評實踐等構成部分?!睏钅藛讨骶幍摹侗容^文學概論》對比較思維和比較文學的本體論等構成的劃分顯示了新世紀以來比較文學研究的新模式。曹順慶等所著《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2002)探討了跨越東西異質文化(文明)間比較文學研究的問題。他主編的《比較文學教程》(2006)“打破了歐美比較文學學科理論體系,概括出一個新的學科理論范式,明確提出了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一個基本特征與四大研究領域,一個基本特征即‘跨越性’,這包括跨國、跨學科與跨文明;四大研究領域即‘實證性影響研究’、‘變異研究’、‘平行研究’與‘總體文學研究’。”
該書還深化了“跨文明研究”的表述。其中的“變異研究”是作者提出的頗有創新性的觀點,它關注文學交流與傳播的過程中由于文化過濾、文學誤讀、譯介、接受等作用而發生的變異情況,并由此探究文學變異的內在規律。在研究方法方面,中國比較文學在歷史實證(影響研究)和邏輯美學(平行研究)兩種方法論的基礎上,將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向前推進了一步,業已形成以跨文化研究為主的研究方法,為世界比較文學研究注入了新鮮血液,使得它能一次又一次地絕處逢生,走出“危機”,以致于國內不少學者一直在呼吁建立“比較文學中國學派”,并充分肯定其貢獻。我們認為,中國學派仍在建設中的表述更為妥當。對建設中的“中國學派”而言,獨特的方法論應是它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學理依據。20世紀90年代末期,曹順慶曾經指出:“……中國學派則將以跨文化‘雙向闡發法’,中西互補‘異同比較法’,探求民族特色及文化根源‘模子尋根法’、促進中西溝通‘對話法’及旨在追求理論重構‘整合與重構法’等五種方法為支柱,正在和即將構筑起中國學派‘跨文化研究’的理論大廈。”五種研究方法是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基于自身的理論思考和研究實踐提出的。新世紀以來的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累累碩果證明了這些方法的可行性。在研究領域方面,中國比較文學涉及到學科理論建設、翻譯研究、文學人類學、中外文學關系、比較詩學、比較文化、流散文學、海外華人文學、中華民族文學關系、文學符號學、海外漢學等,并已經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不過,國內研究者的側重點各有不同。限于篇幅,這里難以細述,僅論及翻譯研究、文學人類學和中外文學關系研究。
翻譯研究的繁榮,尤其是翻譯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出現是比較文學和翻譯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這是因為翻譯研究一直是比較文學研究的傳統領域,也是翻譯文學、翻譯文學史和譯介學的研究對象。文學翻譯不僅要轉換文字符號,而且要傳遞和重塑文化觀念。翻譯文學離不開譯者的文學再創造。翻譯家不僅要創造性地再現文學作品的原意,而且還要在無法交流之處創造出交流的可能。謝天振的《譯介學》(1999)、《譯介學導論》(2007)等著作為比較文學的翻譯研究奠定理論基礎,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白g介學”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是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亮點之一。文學人類學新學科的建立。文學人類學是文學與人類學兩種不同學科的交叉與結合,是近年來中國比較文學跨學科研究中的最具個性的分支學科。到目前為止,該學科已經出版了兩套大型圖書:一套是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化的人類學破譯系列”,包括《〈楚辭〉的文化破譯》《〈詩經〉的文化闡釋》《〈老子〉的文化解讀》等。另一套是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文學人類學論叢”,包括《性別詩學》《文學與治療》等。另外,“神話學文庫”叢書也正陸續由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推出。中外文學關系研究。嚴格說來,中外文學關系的研究是國際文學關系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年來關于中外文學關系研究的最大進展,是將20世紀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探討,全面研究20世紀中國作家所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繼承與西方文化影響的互動。這開辟了中外文學關系史研究的新研究領域,顯示了中國比較文學實證研究的得天獨厚。主要成果如15卷“跨文化溝通個案研究叢書”(2005)的出版,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中國文學在國外的研究,也有了長足的進展,8卷本的“跨文化叢書:外國作家與中國文化”(2002)無疑是20世紀一部重大的學術成果。
四、結語
一、論文的書寫格式規范化要求
論文本身由論文題目、作者、中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幾部分組成。
1.論文題目:簡明、確切地表述研究的對象和內容,一般不超過25個字,可分兩行書寫。
2.作者:處于論文題目正下方,須寫明院系、專業、年級、班別、學號、姓名。
3.摘要:摘要應反映文章的主要觀點,重點表述研究內容及結論,必須重點突出、文字簡練,中文摘要字數不超過300字。
4.關鍵詞:要符合學科分類及專業術語的通用性,并注意與國際慣例一致,中文關鍵詞限制在3~8個。
5.正文:論文的主體。論文須符合學術論文的格式,正文要標明各級標題,設計合理,文稿中應采用規范化名詞術語。
6.參考文獻:必須是本人真正閱讀過的,應選用公開發表的資料。以近期發表的學術期刊文獻為主,圖書類文獻不能過多,且要與論文內容直接相關,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引用出現的順序列全。
二、論文的排版格式規范化要求
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
2.裝訂位置:左面豎裝,裝訂位置距左邊界0毫米。
3.版芯位置(正文位置):按照a4紙張默認格式。
4.頁碼:采用頁腳方式設定,采用五號timenewroman,處于頁面下方、居中。
5.論文題目:三號黑體,居中。
6.作者:論文題目下隔一行,居中,采用小四號仿宋體,
7.中文摘要和中文關鍵詞:用五號仿宋體、兩端對齊方式排列。
8.正文文本:宋體小四號、標準字間距、行間距為1.25倍行距、所有標點符號采用宋體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采用半角的要求排版,采用多級符號版式。如:一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1、2、3……)標引,采用四號黑體并縮進4個字符排列;二級標題縮進4個字符并用阿拉伯數字(1.1、1.2、1.3……)標引,字體采用小四號黑體。
9.文中圖表:所涉及到的全部圖、表,不論計算機繪制還是手工繪制,都應規范化,符號、代號符合國家標準,字體大小與正文協調,手工繪制的要用繪圖筆,圖表名稱和編號準確無誤。
10.參考文獻:位于正文結尾后下隔2行,“參考文獻”四字左對齊,采用宋體小四號加粗;具體參考文獻目錄按五號宋體、靠左對齊、阿拉伯數字標引序號([1]、[2]……)的方式排列。
三、論文書寫、排版、打印規范化要求樣式
論文題目(采用三號黑體,居中)
(隔一行)
(仿宋體小四號,居中)院系專業名稱年級班別學號學生姓名
(隔一行)
中文摘要:(仿宋體五號)關于高等教育改革體制問題的思想觀念問題,……。
關鍵詞:(仿宋體五號)
(隔一行)
(正文用宋體小四號)當前,在教學領域中,……。
1教學思想(黑體四號,左對齊)
1.1有關關系的處理(黑體小四號,縮進4個字符)
(正文用宋體小四號)在知識傳授與能力和素質培養的關系上,樹立注重素質教育,融傳授知識、培養
比較文學論文范文欣賞:淺探比較文學形象學研究與文學變異
摘要:形象學研究一直未能合理地解釋兩個本質性的問題,一是文本意義上的他國形象與現實社會、歷史文獻有異;二是接受過程中讀者所還原的形象與作家所塑造的形象有異。本文認為形象在塑造、傳遞過程中產生了多重變異現象,變異的深層原因是不同文化語境的影響與制約。
關鍵詞:形象學;法國學派;集體想象物;文學變異
傳統意義上的比較文學形象學發展于1880年代的歐陸諸國,由卡雷創立,經巴柔、莫哈、基亞等人的不斷努力,當代已成為比較文學領域頗具擴張力的學科。然而,傳統的形象學研究局限于歷史研究方法,一味強調事實關系,囿于文本,繁瑣考證,將鮮活的文學文本當做純粹的歷史文獻,忽視文學形象的美學價值,比較文學研究中的狹隘民族主義、歐洲中心主義等,都限制了形象學研究的發展。
事實上,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形象不只是文本意義上的形象,它是作家主體情感與思想的混合物,也是民族集體無意識的反映,是一種文化形象,代表了一國對另一國的態度和看法。異國形象的建構包含了作者對異國文化的總體認識,同時在潛意識中又代表一個群體對異國文化的精神觀照,是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言說。另一方面,形象本身與形象建構,也透露出作家和本國人的心態,“他者”形象是反觀“自我”形象的一面鏡子。正如當代文藝理論家佛克馬所指出的那樣,“赫胥黎的《海島》中對東方的描寫受到賽義德的批評,因為這部作品所表現的東方實際上是構想出的東方?!?/p>
一集體想象物如何實證
比較文學法國學派在形象學研究上是求“同”的,其基本方法是實證,本文認為形象學是“異”的研究,異國形象是想象,是集體想象物,image就是somethingimagined,所以形象學研究就是辯“異”。具體問題有三個:一是描述形象之“異”的具體表現。文學作品中的他國人物形象,相對于“原型”有什么不同的特點。二是考察“異”是如何發生的。形象的生成、傳遞、接受是一個多重變異的過程,作家是如何塑造的,讀者是如何解讀、還原的。三是思考“異”何以會發生,集體是如何想象的,深層的文化原因何在。
早期的形象學研究即已包含了變異的因子,正如后來巴柔所說:“比較文學意義上的形象,并非現實的復制品(或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視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組、重寫的,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存于形象。”這里的“重組”、“重寫”意味著這種形象是一種變異的形象,這是從實證研究求“真”的現象考證向理性主義求“異”的本質探求作出的可貴努力。形象是對文化現實的描述,是情感與思想的混合物,一切形象都是個人或集體通過言說、書寫而制作、描述出來的,但這種描述并不遵循真實的原則,即并不會或不能忠實地描繪現實中客觀存在的那個“他者”。
作家對文學形象的創造與讀者的接受,不可避免會產生二度變異,所以運用實證的方法很難對形象學進行研究。形象學研究的實質就是變異,法國學派在最早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中就已提到文學作品中的“他國形象”問題,證明他們早已涉足非實證性變異學領域的研究,只是自己還未察覺,因而也沒能從學科理論的高度加以總結。
正如山人畫筆下怒目圓睜的鳥是對自然鳥的變異,“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觀眾對藝術形象接受、還原的變異,他國人物形象的創造與接受,正是這樣一個多重變異的過程,其學理性亦可以從保爾?利科等人的想象理論中找到理論根據。保爾?利科將休謨那種把想象物歸諸感知的理論命名為“再現式想象”,將薩特那種認為想象物“基本上根據缺席和不在場來構思”的理論命名為“創造性想象”。
巴柔認為:“他者形象是在文學化,同時也是社會化的過程中得到的對異國認識的總和。”所以形象學所關注的是文學和文化互動中生成的形象,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闡釋他者形象,就必須將其置于擴展了的社會、歷史、文化等領域去考察,擴大的“新的視域要求研究者不僅考慮到文學文本,其生產及傳播條件,而且要考慮到人們寫作、思想、生活所使用的一切文化材料”。
新批評的那種將文本作為完全獨立的對象進行研究的文本分析法則因此而受到質疑,因為這種形象不僅是作家個人嘔心瀝血的產物,而且是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闡釋和想象,它要求研究者的重心不再局限于文本、修辭、話語,而要將他者形象納入到總體分析的框架之中,既考察文學文本中他者形象生產、傳播、接受的條件,又將這種文學形象與同時代的報刊、影視及其他媒介的描述進行比較,這種比較會使更多的材料和證據加入到接受的文學研究視野中來,從而使文學研究與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民俗學、人類學等領域交匯,通過跨學科的研究將其聯系起來。通過對這種聯系的探究,研究者可以發現作家與集體想象物之間種種密切而又復雜的關系。
考察他者形象與他者現實之間的關系,重點應在于注視者,在于注視者一方的文化模式,因為變異是肯定的,當下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作家這一創造主體,是如何接收、注視、創作、塑造異國異族形象的,作家的潛意識中集體是如何想象他國想象的,如近代“西方人的話語表現了西方對東方文化的漠視,貶低和拒斥,歐洲中心主義通過把歐洲以外的世界再現為愚昧、落后、懶惰,成為東方的同義詞,因而需要歐洲的介入而界定為落后的從而服務于殖民主義事業”。其次是關注自我形象與他者形象之間的互動關系。所以,形象學討論的重點自然不是異國形象描寫的真實抑或失實,而是考辨作家何以塑造出那樣的形象,追溯異域形象作為一種知識與想象體系在當時的語境下是如何生成的。
異國形象與現實中的異國之間,他者形象的真實程度并不能決定這一形象的審美價值。考察他者形象與他者現實之間關系的重點在于對注視者一方文化模式的產生、發展、傳播與影響的探尋。席勒創作的《杜蘭朵》中,“杜蘭朵對于自由、壓迫、自我價值等觀念的認識,就那個時代的中國而言,不僅作為一個女人的意見,即使作為一個男人的意見也是不可思議的”。因而,“作為理解《杜蘭朵》的歷史背景的應是歐洲思想史,而不是歷史上的中國?!?/p>
二形象傳遞中的變異機制
法國學者梵?第根認為:“比較文學的對象是本質地研究各國文學作品的相互關系。”他認為比較文學的特質就是要把盡可能多的、來源不同的事實歸納在一起,使“比較”二字擺脫美學的含義,獲得一個科學的含義。法國學派的主要理論家馬?法?基亞稱:“比較文學并非比較。比較文學實際只是一種被誤稱了的科學方法,正確的定義應該是:國際文學關系史?!笨ɡ滓仓赋霰容^文學是實證性的關系研究:“比較文學是文學史的一個分支,它研究拜倫與普希金、歌德與卡萊爾、瓦爾特?司各特與維尼之間,在屬于一種以上文學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構思以及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間所曾存在過的跨國度的精神交往與實際聯系?!睆男蜗髮W的各要素分析,它主要是指一部作品、一種文學中表現出的他國形象?!八麌蜗笫且环N社會集體想象物?!?/p>
然而,文學形象的傳遞是非常復雜的,宏觀來看至少有兩個方面的變異(literaryvariation),一是作家創作時與原型的變異;二是讀者接受、還原時與文本形象的變異。就文本而言,又有語言層面的變異,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翻譯過程中的變異,在1930年代,為了便于國人接受,“milkyway”被譯為“銀河”,而不是“牛奶路”、“神奶路”,就是明證。也有文學層面的變異,不同的作家寫作同一題材的作品,主題、手法各異。具體而言,形象的變異現象發生在四個層面。
一是文字層面的變異。
屬于翻譯學或譯介學研究的范疇,在進行研究時將文學的變異現象作為首要的研究對象,把注意力從語詞翻譯研究轉向語詞的變異本身。我國翻譯界曾有這樣一個特例,不懂外文的林紓竟然成為一代翻譯大家,康有為在《琴南先生寫萬木草堂圖題詩見贈賦謝》中贊其“譯才并世數嚴林”,錢鐘書也著文《林譯小說研究》探討林紓的翻譯問題。
從翻譯技術層面看,林譯小說許多都走了樣,甚至可以說很多地方是選譯、節譯,或者隨意刪改,更有甚者,寫人寫景的許多地方都有想象的成分。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個現象?這就是文學變異的問題,為了照顧中國讀者閱讀小說的習慣,譯者不得已而為之,將外國人的名字歸化,去掉大量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部分,以突出故事情節,將外國的現代語言換成簡明、雅潔的中國文言。
文藝理論家敏澤先生認為,美國的意象派詩人龐德的意象詩是從中國學過去的:“當時的西方意象派詩人們掀起了學習和翻譯中國古典詩歌的熱潮,他們在研究和翻譯漢詩的過程中對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豐富性、含蓄性、生動性、鮮明的形象性和動態美贊嘆不已,而他們對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研究和翻譯也在客觀上促進了西方意象主義的發展。”
趙毅衡先生在《遠游的詩神》中也提到了意象詩的源流問題,認為“龐德是新詩運動中的大詩人,他是先接觸日本徘句,然后轉向中國詩的。觀察這個變化過程,對于考察中國古典詩歌對美國新詩運動的影響是很有意義的”。龐德從漢字中受到啟發,認為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意象,如東方的“東”由一個“日”和一個“木”組成,以太陽掛在樹梢上指稱方位,這種由象形到抽象再還原為情景的語意現象,其深處有一個形象的文字層面和文學層面的變異問題。
二是文學作品中他國形象的變異。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文學形象學,從形象產生到還原有一個變異的過程,我們應從文化或文學的深層次人手,分析其規律。比如我們考察中國近現代文學作品中的“洋人”形象時會發現,其形象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流變,(一)近代文學作品中的洋人形象特點是“奇”、“怪”,深層理由是長期閉關鎖國造成了國人無知、恐懼的心理,表現為對洋人形象丑化、妖魔化。(二)現代文學作品中洋人形象的演變情況是,大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相對于“原型”大多“變”、“異”,深層的文化原因是“師夷長技”的學生心態,手法大多是將之美化、烏托邦化;港、臺作品中的“洋人”形象相對“本”、“真”,因為作家身處殖民主義環境,可以近距離地觀察、書寫。
三是相同的文學主題和文類在不同的語境下發生變異的問題。
中西小說寫作目的不同,所以敘事模式亦不同,西方小說治目宜閱讀,中國小說治耳宜講說;西方小說常鴻篇巨制,動輒萬字,而中國古典小說多為章回體,更像連續劇。
四是文化語境不同造成的接受方面的變異。
由于文化模式的不同造成文學現象在跨越文化集團時,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過濾背景下的誤讀現象,比如《格列佛游記》是飽寓諷刺和批判的文學杰作,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讀了不下六次,他說:“如果要我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格列佛游記》列入其中?!笨墒钦l會想到該書在世界各國的流傳中卻成了受婦孺喜愛的、單純的少兒讀物。唐朝僧入寒山的詩在中國實在沒有多少人知道,可是在1950年代的美國,他確是反主流文化青年們的偶像。而三仙姑的形象在性格外向、好表現的美國人看來可不像在中國這么負面。
三形象研究要走中國化之路
我國的形象學研究要走學科本土化之路,需要克服學術上的殖民心態。形象學是法國人所創,然而其中的文化沙文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傾向和過分強調考據而忽視美學思考的弊病顯然是存在的,中國學者應勇于推陳出新,不能老跟在西方學者后面學步,比起西方的“中國人形象”研究,如果研究中國近現代文學作品中的西方人――“洋人”形象,很顯然,我們具有文獻方面的優勢,事實上其結論也應該是更有理據的。
多年來,比較文學研究已經打通了比較文化的學術通道,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開展了以對話、溝通,尊重、理解、共建人類多元文化為宗旨的各種學術活動。1990年代以來中國學者的理論著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能從時代的全球化和文化轉型的新角度,在融合多元文化視野的基礎上創建比較文學學科的新未來,也反映了中國學者對于比較文學學科建設第三階段的地位、作用和走向的看法。
中國學者擺脫比較文學的傳統觀念,沖破比較文學“歐洲中心論”的藩籬,不斷更新比較文學的觀念、方法,以新觀念、新眼光,通過跨學科、跨文化、跨民族、跨語言的文學研究,開展與世界各國、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對話,促進互識、互補,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以期改進人類文化生態和人文環境,共建全球的多元文學和文化。
形象學研究所涉及的內容復雜多樣,學科的發展與深化呼喚理論的思維,比如學科的本土化問題。面對新世紀的形象學研究,中國學者要有為世界文學研究作出自己的貢獻、力爭學術獨立的勇氣。有理由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挖掘到中國古今文論中有關形象學研究的理論資料。同時,我們的優勢在于中國近現代文學史料的豐富,應該揚長避短,著眼于國內的文獻,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搞外國文學中的中國人形象研究。
二是研究視野的問題,我們的研究應該更開闊一些,形象研究至少有五個方面的內容值得探討:
(一)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外國人形象,如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猶太人形象、《簡?愛》中的南美人形象,歐美人長于此項;(二)外國文學中的中國人形象,如賽珍珠作品中的中國農民形象,這方面的工作漢學家做得比較多;
(三)中國文學作品中的外國人形象,這方面的研究應該是我們的主戰場,如留學生散文中的導師形象,客觀地說,外國人做這方面的研究,但無論在史料占有,抑或是文本解讀上,都不可能趕得上我們;
(四)華人自塑形象,如老舍《二馬》中的馬氏父子、曹桂林《北京人在紐約》中的王啟明等人,張藝謀電影中的近代國人形象等;
(五)外國人的自塑形象,如美國人寫的《丑陋的美國人》,日本人寫的《丑陋的日本人》等。
三是學科發展的綜合性問題,形象學涉及的領域眾多,其研究必然是多指向、多維度和多領域的,與其他學科和領域有著剪不斷的關系。形象學研究可以根據學科的需要與心理學、歷史學、文化地理學、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結合,拓寬新的形象研究領域,展現新的生命力。
形象學研究尚有一些關乎學科發展的問題,如仍然局限于影響研究。本文認為,學科建設目前有“三個轉向”和“一個注意”的工作要做:
(一)轉向對“主體”的研究。理解異族與認識自我是密不可分的,一國作家塑造的異國形象,是將異國作為一個他者來看待的,這個他者是認識自我、反觀自我的一面鏡子,研究他者是有意義的,而審視自我、發現自我、建構自我更有意義。
(二)轉向總體分析。文學作品所包含、傳播的文學形象與歷史、社會、文化語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形象研究不能夠將文本閱讀簡單化,不能局限于文本研究文學形象。形象研究必須考察一個民族對異國看法的總和,即由感知、閱讀,加上想象而得到的有關異國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個層面的看法的總和。形象是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比如要想更深刻地理解俄羅斯文學,首先就一定要了解、熟悉并領會他們的文化和信仰,研究具體的作家、作品更是如此,否則,我們的視野將會很狹窄,論斷亦將不免偏狹。
1.曹順慶先生如何培養比較文學博士生
2.全球化時代海峽兩岸比較文學的對話——"2007年復旦-輔仁比較文學博士論文學術交流論壇"綜述
3.第三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筆談——關于比較文學博士養成的淺見
4.關于比較文學博士養成的淺見
5.中國比較文學教學的新篇章──熱烈祝賀北京大學設立比較文學博士點
6.臺大比較文學博士班簡介
7.“一帶一路”語境下的比較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
8.中國比較文學泰斗季羨林——季羨林比較文學思想論略
9.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就業的關系
10.第三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筆談——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就業的關系
11.關于比較文學:約書亞·司哥德爾教授訪談(英文)
12.上海高校比較文學專業創設"博士沙龍"
13.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兼論第四種比較文學觀
14 論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關系
15 比較文學形象學
16 跨文明比較文學研究——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轉折與建構
17 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發展的三個階段
18 移動的邊界:比較文學的百年學科發展定位
19 學科調整與理論重構——從“外國文學”到“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20 比較文學與第三種文學批評——兼論比較文學介入當代文學研究的可能性
21 近年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概述
22 比較文學美國學派的理論視域及文學理論研究性質
23 比較文學“危機說”辨
24 比較文學研究的目的論向度分析
25 比較文學的訴求:全球文學史觀與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
26 重新規范比較文學學科領域
27 跨越性、可比性、文學性——論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
2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學科命意及發展趨向
29 二十一世紀比較文學反思
30 外國文學就是比較文學
31 “譯文學”之于比較文學的作用與功能
32 中國比較文學百年史整體觀
33 中國學派:比較文學第三階段學科理論的建構
34 從現代文學到比較文學
35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建構建設性的跨學科關系
36 比較文學研究方法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和價值
37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全球本土化”歷程及其走向
38 作為學科的比較文學之精神基礎——論勒內·艾田伯的“比較文學是人文主義”
39 跨學科:比較文學成功的對策之一
40 比較文學可比性的再探討——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反思
41 第二屆“北大—復旦比較文學學術論壇”推薦書目
42 比較文學變異學的學術背景與理論構想
43 比較文學學術系譜中的三個階段與三種形態
44 國際比較文學發展的新理論與新格局
45 比什么?不比什么?——比較文學的差異性研究范式通論
46 比較文學的互文性與創造性文本的生成
47 比較文學危機及出路之我見
48 比較文學:在退守中求得生機
49 比較文學研究在中國的發展及其意識形態功能
50 中國比較文學30年的主題學研究
51 論比較文學翻譯研究
52 比較文學、傳統與創新:馬歇爾·布朗訪談錄(英文)
53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建設的三種運行模式
54 比較文學研究的現狀和前瞻
55 海外華文文學的比較文學意義
56 比較文學中國學派三十年
57 對“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名稱的質疑與再論“比較文學”的定位
58 比較文學:影響研究、平行研究與文化研究之爭——論20世紀比較文學方法論的危機及其化解
59 比較文學學科的“死亡”與“再生”
60 比較文學跨學科研究:紛紛擾擾30年
61 比較文學研究方法論上的五大難題
62 文學間性:比較文學學科存在的前提
63 關于比較文學研究的九個命題和三條建議
64 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比較文學的“再生”與發展
65 比較文學和比較美學生態范式的發展
66 比較文學:再次處于十字路口
67 跨族群對話:中國比較文學的雙重路徑
68 比較文學視野中文學傳播模式的歷史嬗變與當下態勢
69 修辭學與比較文學研究(上)——一個現代方法論的考察與古代“哲學對話”的實例分析
70 “世界文學”的命運與比較文學的前景
71 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前景
72 中日比較文學研究之現狀與未來
73 當代美國比較文學的反思
74 變異學: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重大突破
75 對中國比較文學教材觀的反思——兼及王向遠與夏景之爭
76 當代文化研究對比較文學的挑戰與彼此的互補
77 比較文學的人文主義傳統
78 論比較文學研究中自我和他者的關系
79 當前比較文學的危機與出路
80 全球化語境下比較文學學科定位的再思考
81 比較文學的教學與比較視域的培養——評楊乃喬主編的教材《比較文學概論》
82 互動認知(Reciprocal Cognition):比較文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83 比較文學的立場問題——以榮格與衛禮賢的立場為例
84 超越“國別文學”的“世界文學”:比較文學的理論形態和學科變遷
85 戴望舒翻譯梵·第根《比較文學論》的緣由及意義
86 對比較文學跨學科研究的再探討
87 比較文學學科中的影響變異學研究
88 比較文學作為文學批評:學理、范例和批評
89 “宏觀比較文學”與本科生比較文學課程內容的全面更新
90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體系化與本土化
91 比較文學未來發展之路——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變異學
92 譯介學:淵源、性質、內容與方法——兼評比較文學論著、教材中有關"譯介學"的論述
93 比較文學·比較詩學·人文之道
94 建構比較文學學科研究新范式
95 比較文學視野下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回顧與瞻望
96 再論楊周翰的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研究
97 論高校本科比較文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文學史化”
98 全球化、文化研究和中西比較文學研究
99 比較文學平行研究中的變異問題
100 網絡時代的比較文學·世界文學的理念(筆談)
101 比較文學變異學學科理論體系的新建構
102 “比較”的超越性與比較文學的可比性
103 比較文學在當代中國的復興與發展(1978-2008)——在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九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學術總結報告
104 喪鐘為誰而鳴——比較文學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105 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中國視野——在17屆國際比較文學年會上的發言
106 流散文學與比較文學:機理及聯結
107 文化經典、文論話語與比較文學
108 樂黛云教授在比較文學學科重建中的貢獻
109 中國當代比較文學三十年——尋找文學性原點
110 比較文學概念的語言分析及五種相關學科概念的界分
111 四川比較文學三十年
112 試論比較文學的“超文學研究”
113 學科交叉與比較文學學科建設
114 全球化語境下比較文學教學改革的可行性芻議——兼論比較文學學科的生存空間
115 從方法論看中國比較文學百年史
116 跨越性與比較文學學科定義的界定
117 變異學——世界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的突破
118 從“比較文學”定義之爭看比較文學的學科特征
119 比較文學學科的“死亡”與“再生”
120 “漣漪式”發展的比較文學研究之路——曹順慶先生的比較文學研究
121 跨類還是在分類系統中言說——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另一種陳述
122 比較文學:理論、界限和研究方法
123 2013年中美比較文學學術期刊評介
一、《老人與?!吩谥行W語文教材及教學中的現狀
縱向上從整個12年的教學規劃中,對于《老人與?!返墓澾x在篇幅和教學深度上,都伴隨學生社會閱歷、人生體悟程度的增加呈現遞增趨勢;橫向上從不同版本來看,《老人與?!愤@類外國小說,或是除此之外的戲劇、散文、通訊等,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占的比重仍然較低,重視程度和發展前景仍然呈現低迷狀態。
二、從比較文學視角看《老人與海》的優勢意義
就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來講,其自身的優越性在于:“比較文學的研究框架內納入了異質的文化修養。可用置換的視角和態度來重新審視和闡釋文學”,就《老人與海》來說,我國現有的教參中對這篇文章的分析大概分為如下幾個方面:形象、語言、意象等,課程安排的輕視,致使學生從文本中能學到的知識無非是簡單掌握《老人與?!愤@篇文章,節選中的好詞好句積累起來可以活用在自己的寫作中,除此之外不會留下更多的印象,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中考、高考必考的文本上,形成了一種為了應付考試而死學的狀態。老師則會為了出成績,將更多的備課授課時間放在文言文、中國小說等上面,使教學意識停滯在中國文學范圍內,忽略了外國文學作品,看不到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只是固定在一個絕對靜止的層面上機械教學。比較文學可以通過自身跨民族、跨文化、跨語言和跨國家的學科特點,使東西方文學進行建設性的對話,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三中,除了教學目標中提到的學習范圍,可以運用比較文學學派———美國學派提倡的“平行研究”方法(可以是“主題、題材、情節、人物、文體風格、藝術手法及其他形式問題的比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學類型、思潮、流派的比較研究”)將《老人與?!分械纳5蟻喐缟娴摹昂!迸c《林黛玉進賈府》中黛玉即將入住的“賈府”、《祝?!分邢榱稚┥畹摹按迩f”進行平行研究,通過情節、語言、人物,剖析環境對人物在性格、作為、思想上的影響。以上的教學方法,就可以為中小學語文在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方面提供新穎的視角和教學的科學性、廣闊性。除此之外,通過運用比較文學的教學方法,會激發學生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積極性。就《老人與?!穪碚f,學生通過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學習到桑迪亞哥這一“硬漢”男人的勇氣、果敢和堅決,并有興趣更進一步深入閱讀《老人與?!返钠渌糠?。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不僅符合課標在教學目的中提到的“重視培養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引導學生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更能在閱讀過程中,形成一種開放的思考方式,在閱讀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個體優勢,不再將思路只局限于課本和老師的講解當中,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使中國的語文教育不再是“全中國式”的,而是從一個世界范疇的大視角來學習語文。《老人與海》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證明其自身具有深遠的價值,但在教學上對它的不重視,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運用比較文學的視角,對《老人與?!返韧鈬膶W作品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學習研究,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每個單元的學習中逐漸形成整體意識,還可以挽救現有語文教學機制的僵死狀態,為語文教學提供新的動力。
作者:劉璇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高校本科生大規模擴招后,急劇增加的學生人數對各個專業的師資力量配置、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重新調整與組合都提出了挑戰。目前,我院外國文學教研室的本科基礎主干課有3門,即“歐美文學史”、“東方文學史”和“比較文學”。其中,“東方文學史”和“比較文學”只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課,每屆人數約為5060人;而“歐美文學史”的授課對象卻包括6個專業的所有本科生,每次上課人數基本在250人以上,同時,我們還要為全校本科生開設4~5門大選修課??颇繑翟诖蠓黾?,但每科的課時數卻被急劇壓縮,這就造成了教師和學生間雙向的難分重點與顧此失彼。首先,學生所學專業不同,素質不一,使得其對教學程度的要求、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存在著很大差異,教師也缺乏明確的標準來解決這種眾口難調的尷尬局面。其次,目前,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還不夠豐富,小課堂和大課堂沒有區別,導致在小課堂上很難充分發揮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學術潛力,而在大課堂上又受限于面積和人數,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次,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很難協調,課程配置急需改進。針對不同的課程要求,誰來講、講什么、怎么講都是我們必須面對和盡快解決的問題。面對新形勢下的教學環境,我們創造性地提出了外國文學總課程的“三分法”建設目標,即“分型、分層、分流”教學。教育的重要規律之一是因人施教,即使是相同的課程,面對不同的接受對象,也要采用不同的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所謂“分型”就是要把“外國文學”課程拆分為必修課、選修課、雙語教學三大類型,制訂各自可行、可循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完成具體而系統的課程建設;所謂“分層”即根據授課對象所學的專業和素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所謂“分流”即根據課堂大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輔助教學手段。如“歐美文學史”是校精品課,也是各專業必修課,我們就將其列為教改重點,重新確定教學大綱與授課重點;“東方文學史”和“比較文學”是選修新課,為了保證專業基礎知識的平衡延展,我們就在小課堂上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強化對學生學術素質的培養;校選修課屬于“通識教育”,需要深入淺出,我們就在課件和教學輔助手段上下功夫,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文學基礎常識為目的。
二、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的改變
我教研室在進行廣泛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利用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時間,針對當前教學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新的教學目標。21世紀是一個新的文化轉型時期,跨文化與跨學科的文學研究已處于人文精神的最前沿。在講授主干課時,如果繼續拘泥于單個學科和單種文化的界限,不僅會造成學術方法的枯燥單一,也無法充分滿足當今學生日益復雜、深化的學術需求。為此,在教學研究與實踐中要大膽革新,打破課程壁壘,以“總體文學”的新觀念將3門主課融為“一體三段”,在保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基礎上,創造一種以東西文學史為底、以比較原理為綱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橫向思維,開拓他們的學術視野,在自由的學術氛圍中完成異質文化間文學的互識、互證和互補。明確的目標確定下來后,我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教學內容的重新確定與調整。因為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20世紀90年代左右出版的教材,受時間和觀念所限,其不能充分反映近十幾年來的學術變化與熱點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秉持一種合理、純粹的學術立場,有意識、有目的、有選擇地引進一些新的學術理論與內容,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補充教材的不足之處。例如,在講授古典歐洲文學史時,從對英國“湖畔派”的階級性否定轉變為對其藝術性、唯美性的公允肯定;在對《簡·愛》等世界名著的講解過程中,引進女權主義文學批評等西方先進的理論方法;在近現代歐美文學史部分,增加過去被忽略的黑人文學、猶太文學等亞文學流派。
三、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現代化
第一,利用并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我教研室的青年教師在講授“歐美文學史”時利用集文字、圖片、聲音、動畫于一體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第二,系統使用PowerPoint文稿展示功能。“歐美文學史”為多專業共修課,授課人數經常在百人以上,必須在階梯大教室進行授課,許多學生反映上課時聽不清老師的聲音,看不清老師的板書。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先進設備,全程使用PowerPoint展示教案板書,這樣既避免了上述的尷尬局面,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也保證了教師上課流程的連貫性。第三,利用互聯網進行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ヂ摼W在大學的迅速普及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條件,我們抓住這一新的時代產物,將專業講授與學習從傳統的班級授課轉變為講課與網上答疑、輔導相結合,促進了師生間深層次的溝通與互動。第四,利用錄像、展覽等手段記錄、展示教學成果。我們用錄像機將教改過程記錄下來,以便對教改方法的優缺點進行有的放矢的具體分析。此外,我們還發動學生將師生互動的教改課程布置成可觀、可感的平面展覽,在教學樓內巡回展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我們圍繞創新人才的培養這一中心積極地探索,在教學方法上也做到了不斷推陳出新,成功實驗了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比較文學”課堂上廣泛應用了討論參與法,從學生求知創新的促進者和合作者的立場出發,改變傳統教育中“惟師是從”的專制師生觀,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師生互動。有的教師在“歐美文學史”課堂上采用表演式學習方法,發揮文科學生的藝術水平,讓他們親自演繹所學名著中的場景,以加深理解,如講解《圣經》時,要求學生分組自由選擇《圣經》中的精彩典故進行表演。而校選修課的教師們專門抽出自己的業余時間,在周末或晚上為學生放映與歐美文學相關的戲劇、電影名片,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嘗試都收到了很好的反饋。
可比性的兩種聲音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并不是一種新出現的理論,但是這一研究在比較文學學科理論體系中還沒有真正得到學理上的梳理與完善。如由法國比較文學學者馬利•伽列(又譯卡雷)給出的法國學派比較有代表性和最明確具有權威性的定義:“比較文學是文學史的一個分支:它研究在拜倫與普希金、歌德與卡萊爾、瓦爾特、司各特與維尼之間,在屬于一種以上文學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構思以至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間所曾存在過的跨國度的精神交往與實際聯系?!币约坝擅绹鴮W者亨利•雷馬克提出的美國學派最有概括性的定義“:比較文學是超出一國范圍之外的文學研究,并且研究文學與其他知識和信仰領域之間的關系,包括藝術(如繪畫、雕刻、建筑、音樂)、哲學、歷史、社會科學(如政治、經濟、社會學)、自然科學、宗教等等。簡言之,比較文學是一國文學與另一國或多國文學的比較,是文學與人類其他表現領域的比較。”可以說,上述兩派關于比較文學的界定均不涉及跨越異質文明的內涵,法國學派關照的視野往往局限在歐洲各國之間,而美國學派雖進一步拓展了學科的范圍,但其視域的投射依舊集中在西方文明的領域內。因此,這樣一種傳統的西方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其研究的觸角僅僅局限在自身單一的文明圈內,并沒有討論跨文明的可比性問題。不過,隨著東方比較文學的繁榮發展,以及比較文學學科自身的演進,逐漸有西方學者意識到長期被西方文明掩蓋或忽視的其他文明的存在,開始在比較文學領域內思考關于跨越異質文明的問題。而縱觀中外不同學者對于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可比性的思考,我們會發現有兩種聲音較為突出并富有代表性。
(一)不具備可比性
20世紀90年代,著名的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出版了他頗具時代意義的專著《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提出了極具爭議的“文明沖突論”。他在此書中曾這樣討論到:“政治和經濟發展的主導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國際議題中的關鍵爭論問題包含文明之間的差異。權力正在從長期以來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轉移。全球政治已變成了多極的和多文明的?!薄霸谶@個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險的沖突不是社會階級之間、富人和窮人之間,或其他以經濟來劃分的集團之間的沖突,而是屬于不同文化實體的人民之間的沖突?!憋@然,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指出了不同文明之間必然存在著異質性,并且由于這樣一種差異帶來了彼此的矛盾與沖突。而正是他忽略了文明間可能存在共通性的看法暗含了比較文學學界內關于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可比性的一種代表觀點———不具備可比性。關于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不可比”的看法,最具代表性的可以說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學者韋斯坦因所提出的觀點:“我不否認有些研究是可以的……但卻對把文學現象的平行研究擴大到兩個不同的文明之間仍然遲疑不決。因為在我看來,只有在一個單一的文明范圍內,才能在思想、感情、想象力中發現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維系傳統的共同因素。”可以看出,韋斯坦因開始意識到跨文明研究的問題,這對于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更新和發展無疑是有推進意義的,但是他的“遲疑不決”也表達出他對于跨文明研究的態度是消極的。他認為,比較文學一旦越出單一文明的范圍,開始涉及異質文明之間的比較將不再具有合理性。因此,不同文明雖然客觀存在,但是跨文明研究卻沒有必要開展,比較文學學科的實踐應該堅守西方單一文明圈的陣地。又如雷馬克在《比較文學的定義和功能》一文中探討平行研究可行性時所提到的作家和作品名單“:赫爾德和狄德羅、諾瓦利斯和夏多勃里昂、繆塞和海涅、巴爾扎克和狄更斯、《白鯨》和《浮士德》、霍桑的《羅吉•摩爾文的葬儀》和特羅斯德-烏爾肖夫的《猶太山毛櫸》、哈代和霍普特曼、阿座靈和法郎士、巴洛耶和斯丹達爾、漢姆遜和基奧諾、托馬斯•曼和紀德”??梢哉f,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以雷馬克為代表的一批西方學者關于跨文明研究不具備可比性的看法。
(二)“求同”的可比性
相異于上述跨文明研究不具備可比性的看法,比較文學學界內還有另一派的聲音認為跨文明研究是可行的,其可比性是建立在“求同”的基礎上。美國比較文學學者韋勒克曾明確提出,比較文學應該“研究各國文學及其共同傾向、研究整個西方傳統———在我看來總是包括斯拉夫傳統———同最終比較研究包括遠東文學在內的一切文學之間,會產生相互影響?!倍遥谒伎急容^文學與總體文學之間的關系時也曾提到,“無論全球文學史這個概念會碰到什么困難,重要的是把文學看做一個整體,并且不考慮各民族語言上的差別,去探索文學的發生和發展。”可以說,韋勒克是認同跨文明研究的,他認為比較文學應該將研究的視野拓展到異質文明之間,在尋求不同文明的共性方面積極探索。而法國學者艾金伯勒也曾提出與韋勒克相似的看法,認為不同文明之間具有“求同”的可比性。他“批評了比較文學中的狹隘地方主義、沙文主義、政治干擾等等傾向,進而提出‘比較文學是人文主義’的觀點,主張把各民族文學看做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看做相互依賴的整體,以世界文學的總體觀點看待各民族文學及其相互關系;把比較文學看做能促進人們的相互理解、有利于人類團結進步的事業”。正如錢鐘書在《談藝錄》的序言中所說的:“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彪m然時代與民族等文化特性會深深地印染在文學作品中,但是超出這一切因素之外的人類情思卻有著驚人的相同之處。不管時代與民族等文化上存在怎樣的歧異,人類的最崇高的情思是能夠互相了解的。人性共通的前提使得異質文明之間存在了溝通的可能性,跨文明研究也因此確立了一種“求同”的可比性。
二、:變異學視域下
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的可比性縱觀上文所提及的關于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可比性的兩派看法,雖然體現了不同學者對于該問題所進行的有益探索,但是這兩種觀點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局限性。如果我們在變異學的視域下考察這一問題,會發現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的可比性必然存在,并且其可比性的內涵又比單純的“求同”要更為豐富。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不具備可比性”的觀點其局限性所在。認為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不可比的相關論述中,韋斯坦因的看法較有影響力和代表性。不可否認,他的觀點具有一定的時代合理性。因為當時的比較文學領域,由于以雷馬克為代表的美國學派大力倡導被法國學派拋棄的平行研究,使得比較文學的邊界無限擴大。所以,韋斯坦因在權衡了法國學派過于狹窄的研究視野以及美國學派過于寬泛的研究范疇之后,采取了這樣一種“中間道路”。但是,這個所謂的“中間道路”卻把中國的比較文學研究整體置于“窮途末路”之中。因為反對跨異質文明的比較文學研究,所以自誕生之日起就天然具備了跨文明性質的中國比較文學,其合法性幾乎被完全顛覆。我們熟悉的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錢鐘書的《管錐篇》等等一大批優秀的比較文學研究都將失去學理上的合法性,成為一種“亂比”之作。顯然,這是一種無稽之談,中國比較文學百年的探索不可能是一種“天真的游戲”。相反,它是在大量實踐與探索中積聚起深厚學理基礎,具備成熟合理因素和凸顯自身特色的一門大學問。因此,我們要以韋斯坦因為代表的片面觀點,明確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具備可比性,并且這種可比性是建立在充分的學理基礎與實踐經驗之上的。然而,揭示了“不具備可比性”這一派觀點的片面性后,并不代表將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的可比性建立在單純“求同”之上的第二派觀點就完全正確。
一味地“求同”,忽視異質文明之間的差異,將會引發嚴重的話語失衡問題。作為跨文明研究思潮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薩義德在其著作《東方學》中有過這樣的認識:“東方學的策略積久成習地依賴于這一富于彈性的位置的優越,它將西方人置于與東方所可能發生的關系的整體系列之中,使其永遠不會失去相對優勢的地位?!币簿褪钦f,長期以來,我們“對東方事物富于想象的審察或多或少建立在高高在上的西方意識———這一意識的核心從未遭到過挑戰,從這一核心中浮現出一個東方的世界———的基礎上”。因此,透過薩義德的分析,我們應該意識到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世界上所認為的東方,更多是西方話語霸權下被扭曲了的東方,而其真正的面貌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揭示。表面上西方文明看到了東方文明等非西方文明的存在,但這樣一種在話語覆蓋下的關注,恰恰是更深層次的忽略。而且,這樣一種“走樣”的東方文明,不僅不能彰顯東方文明真正獨特的價值所在,甚至連東方對自身文明的感知和把握也因此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法國著名學者弗朗索瓦•于連就曾對此說過:“我們正處在一個西方概念模式標準化的時代。這使得中國人無法讀懂中國文化,日本人無法讀懂日本文化,因為一切都被重新結構了。中國古代思想正在逐漸變成各種西方概念,其實中國思想有它自身的邏輯……如果忽略了這些,中國思想的精華就丟掉了?!毖@樣一種思路,于連曾明確對錢鐘書、劉若愚等學者的研究提出批駁。他認為,錢鐘書在進行跨文明研究時那種“東海西海,心理攸同”的“求同”方法是值得反思的,“他的比較方法是一種近似法,一種不斷接近的方法:一句話的意思和另一句話的意思最終是相同的。我覺得這種比較收效不大?!币簿褪钦f,于連覺得錢鐘書只看到不同文明之間的相同之處,沒有將更有價值的異質性凸現出來,這樣的跨文明研究并不全面。而對于劉若愚在中西比較詩學方面的研究,于連批駁的力度更大?!拔艺J為他的出發點錯了,他試圖用一種典型的西方模式考察中國詩學,這種方法得出的結果沒有什么價值?!彼踔琳f,劉若愚套用西方詩學模子的“求同”研究,只能使中國詩學“貧乏化”。因此,從于連的上述觀點我們可以看出,他所理解的跨文明研究,除了要追求一種“求同”的意義以外,還應該彰顯出不同文明異質性的價值所在。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意識到不同文明之間的異質性,只是一味用西方單一話語體系覆蓋其他文明的話語體系,那么非西方文明將會“被死亡”,從而進入一種“假死”狀態。譬如,當我們完全套用西方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來考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中國傳統文人的創作風格時,其結論往往是標簽化的、平面化的。因為浪漫主義的李白不是真正的李白,現實主義的杜甫不完全就是杜甫,白居易的風格也不能單以浪漫主義或現實主義就能簡單概括。若我們的研究僅僅停留在這樣的層面,無疑是對中國文學的曲解,使其原有的旺盛生命力逐漸喪失。又譬如中國文論的失語癥問題,傳統的中國文論并沒有西方現代文學理論意義上的“批評”概念,如果依舊保持現代以來全盤西化的文論話語,將使得中國批評史,變成“中國批評死”。所以,跨文明研究不僅要關注“同”的一面,還要明確關注不同文明之間的“異”。其實,有許多異質文明間的要素也體現出承認異質性是必然的選擇。如中國文明體系中的中醫、圍棋等等,這些與其他文明體系存在絕對異質關系的文明成分,是無法用他者的文明體系去透析的,一味“求同”的思路只會使研究走進“死胡同”,使得真正的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無法全面開展。至此,我們不妨引入中國學者葉維廉在思考中國比較文學實踐時所提出的“模子”理論來總結一下上述的分析。
他認為“,要尋求‘共相’,我們必須放棄死守一個‘模子’的固執,我們必須要從兩個‘模子’同時進行,而且必須尋根探固,必須從其本身的文化立場去看,然后加以比較和對比,始可得到兩者的面貌。”也就是說,在進行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的時候,對于不同文明間的差異是不能忽略的,異質性是比較的價值得以彰顯的關鍵。所以,唯有確立了“”的比較思維,跨文明研究才能在一種正常的文化生態中全面而深入地開展。但是,僅僅確立了這樣一種“”的可比性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借助中國學者曹順慶所提出的變異學理論來進一步分析其可比性的深層內涵。所謂比較文學變異學,其定義是“:比較文學變異學將比較文學的跨越性和文學性作為自己的研究支點,它通過研究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學現象交流的變異狀態,以及研究沒有事實關系的文學現象之間在同一個范疇上存在的文學表達上的異質性和變異性,從而探究文學現象差異與變異的內在規律性所在?!彼裕瑢⒆儺悓W理論引入比較文學學科體系中將使其原有的可比性進一步豐富為:同源性、類同性、變異性、異質性與互補性。從上述分析中我們清楚地了解到,跨文明研究的關鍵在于跨越異質文明,也就是說“異質性”是其核心概念。而由于這樣一種異質性,文明交匯之處就必然會有“變異性”因素存在。變異的終點又往往指向文明間的相反相成,體現出一種“互補性”。因此,變異學理論一方面將比較文學的研究范圍由單一文明拓展到了跨越異質文明的層面。另一方面,這一理論也使原有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單純“求同”的局面被打破“,求異”的部分得到彰顯。而這兩方面的理論創新都為跨文明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進一步確立起跨文明研究“”可比性的合法性。另外,正是在變異學理論的指導下,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的可比性體現出了更為深層次的內涵:“求同”不是“同化”,“存異”不是“孤立”。所謂“‘求同’不是‘同化’”是指:我們承認影響趨同的同時,不排斥這一過程中的變異因素;在揭示共同詩心、文心的時候,不同于原有研究中的話語覆蓋,而是保留異質特征。而“‘存異’不是‘孤立’”則是指:彰顯異質性不是一味地追求差異,更不是一通亂比;相反,異質性可比的內涵是建立在原有同源性和類同性的基礎之上,這不僅可以更好地進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而且文明間的對話預示著新因素的產生。
三、結語
全球化對于各個方面的影響都是不容忽視,不可避免的,全球化對于比較文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全球化伴隨著全球文化交融的過程,在此背景下,文學領域出現更大范圍的融合,從而推動比較文學更高層次的發展。比較文學就是一門在全球領域對于文學進行比較研究的學科,因而全球化真正推動了比較文學的發展。
1.1全球化經濟對于比較文學研究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給文學研究領域帶來不可磨滅的福祉,給比較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經濟、技術以及人力支持。經濟全球化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經濟的發展也給比較文學帶來促進作用。比較文學的研究需要資金技術支持,只有具有足夠的資金才能促使全球比較學者更進一步的交流和探討比較文學的研究。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發展都離不開經濟,經濟全球化是促進比較文學發展的特快列車,給精神層面也增加了光輝的一筆。經濟全球化普及了各國比較學者的研究成果,使比較學者的先驅成果得到后人的認識研究。經濟發展也給比較學者的學術著作的出版提供了有利條件,可以使著作譯成各國語言,讓各國學者學生和廣大人士閱讀研究。各國經濟的頻繁往來,也使得各國文化交流頻繁。經濟全球化不僅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文學文化領域的推動力。
1.2全球化政治對于比較文學研究的影響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國政治領域的交流和合作也逐步加強,政治的開放性加強,對于比較文學的發展也具有有利影響。在文學起步初期,各國政治對于文學發展具有很強的阻礙和限制。全球化使得政治的局限性大大減小,對于文學的政策也相對寬松,更有利于比較文學在各領域發揮作用,為比較文學的發展和各國交流提供相對穩定的環境。政治環境的變化會促使文學發生不同的改變。眾所周知,以前政治對文學會有一定的打擊作用,大多數的文學都是為了推動政治的發展而服務的,這樣就會促使文學發生本身質的變化,不能真實闡述作家學者自身的思想觀念,也就阻礙了文學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比較文學作為文學領域的一支,同樣受到沖擊,不能突破重圍。全球化使政治放松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文學的開放性和作家學者的自由性增強,使比較文學可以自由全面發展,使比較文學被扭曲程度大大降低。
1.3全球化文化對于比較文學研究的影響
全球化使各國文化交流大大加強,也讓比較文學在世界各地嶄露頭角,不再單純局限于歐洲和美國等地,也向亞非拉美國家大力傳播,讓世界學者對比較文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研究。比較文學是跨民族、跨文化的多元研究學科,文化全球化無疑對于比較文學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文化全球化讓文化得以在全球范圍傳播和擴散,讓更廣范圍的世界人民知曉其他各國的文學,更深入促進對文學的比較,從而使比較文學在全球范圍發揮作用。全球化使得文化更加開放,文學的內容和形式互相借鑒,互相交融,這其中比較文學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比較文學讓人們更加清晰不同文學作品間的內容、形式和文化內涵的異同,令比較學者分析本國文學和外國文學的優劣之處,以便取其優點,發揚優秀文學傳統,進一步完善比較文學的理論。
2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