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5:14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類議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明確藝術類聽障大學生綜合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
第一,培養聽障學生思維活躍、創新能力。第二,培養聽障學生掌握合理的知識結構,要求培養聽障藝術學生具有橫向和縱向專業知識的統一、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統一。第三,培養學生具有團隊精神,有主動溝通、善于表達的素質。掌握藝術專業的知識和方法,要求學生視野開闊、思路敏捷,善于在群體的協同工作中解決問題。
2.教學改革措施
第一,打破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界限,使兩者在教學實施中融匯于項目案例中。第二,以藝術專業應用性強、實踐性強的特征為出發點,強調在課題型教學模式中教學成果的積累。第三,根據聽障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充分應用特殊教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第四,通過課題的導入,建立聽障學生與行業的溝通和聯系,擴大學習發展的可能性。第五,綜合多種教學方法。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傳遞方式,如視覺、觸覺多途徑運用。教師要有層次地解讀專業知識要點,貫穿課題實踐的主線,在任務前提的帶動下,有步驟地對專業知識進行分解、講授、實施和總結,使學生多角度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彌補聽覺缺失。
二、實施過程及產生的結果
在研究開展中,研究者選擇了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兩個專業3屆共6個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廣告張貼設計課程導入課題型教學模式,教學改革的實施重點有以下內容:
1.劃分課題類型
課題的正確選擇是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關鍵,針對聽障學生的學習特征,課題任務除了與課程內容息息相關,包含課程內容的基本理論和主要知識點外,更要求立足于行業,工作量飽滿、階段工作劃分鮮明,師生的互動溝通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廣告招貼設計課在選擇課題時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1)校外競賽課題。競賽涵蓋國內外不同層次和級別。廣告招貼設計課程選擇的競賽,如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國家)、懷柔杯廣告大賽(北京市)、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大賽(校級)等。課題優勢在于鼓勵學生通過競賽形式鞏固知識,將競賽機制引入到課程實踐階段,對培養聽障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獨立思維能力很見成效。如兩年舉辦一次的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競賽定位準確,適合大學生參加,通過教師帶動學生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討論、創意和設計,學生在獲得名次的同時,學習積極性大大提升,并有效增強了殘疾學生的專業信心。
(2)校內真實課題。此類項目主要包括校內舉辦的各項活動所產生的委托設計,如名師講座廣告、學生作品展覽廣告、社團活動宣傳設計、學院宣傳廣告主題競賽等。學生身處校園環境中,衍生的各類委托項目更易于學生參與其中。此類課題應用于課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企業委托課題項目。此類型課題主要來源于校外合作企業或教師引進的真實設計項目。項目以委托設計的商業形式引入到課堂實踐教學中。此類項目的特征是保留了商業競爭的機制,要求學生按時按質完成,對學生熟悉設計工作流程、體驗真實工作環境有很大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大設計引導,在設計制作的各個環節中有效監控,保證課題完成質量和教學效果。此外,此類課題的特色還包括學生在教師帶領下與企業在設計各個環節的互動,企業對設計的信息反饋是殘疾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推動力。
2.組織教學
實施前的準備:基于本專業培養目標、課程大綱和就業特點,成立若干項目設計組(一般不超過4人,多為2~3人一組),班長協助教師按學習能力、交往能力、動手能力等綜合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發揮每一個人在小組中的特長,并選出組長(一般安排有一定溝通能力的學生)。實施中的組織:教師明確各階段課題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和結合課題所要完成的實際內容及要求,組長負責組織實施、分階段研討,組員分工協作,既獨立完成各自的任務,又要共同協調相關問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責任心、交流與合作能力。學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養了殘疾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團隊精神,實現自我獲取經驗、自我構建應用知識的目的。教師在課程講授之初,下達課題任務書,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知識。課題任務的內容與教學大綱的階段內容同步。設計工作過程由學生組長進行詳細的工作記錄。任務結題時教師匯總多方面反饋的設計效果(教師、設計委托方、學生小組評議),通過細節把握好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環境和教學場所不僅是普通教室,還應包括計算機房、設計實訓室、實習基地和校外的企業現場等,將職業情境和生活情境結合起來??己诵问剑撼煽冊u定形式采取實時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結合的方式。課堂考核分數由平時階段考核和項目終期考核兩方面成績匯總。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分階段指導、檢查課題完成質量和進行評定。終期匯報時學生使用PowerPoint軟件,針對設計分析、調研、設計過程、設計效果、總結等方面制作匯報文件,集體總結答辯,根據項目情況請企業參與答辯并反饋意見。教師綜合各項成績作為評定學習成績的依據,改變期末一張設計方案決定成績的做法,更確切地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如果項目委托方確定使用設計方案,在評定時對該組予以加分,以資鼓勵。
3.課題型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課題型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本身必須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教學模式實施中,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因此,特教教師的職業技能和師德風范等都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優秀的教師職業道德和工作作風。
(2)扎實的教師職業能力,特別是要加強特殊教育職業能力,如熟練使用手語與學生溝通的能力等。
(3)較強的專業素質和行業實踐背景,以能力帶動學生。
4.結論
論文關鍵詞:遷移;整合;聯想;拓展;頓悟
“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蹦撤N意義上說通過“教”就是要使學生達到布盧姆所提出的“為掌握而學”的遷移目的。所謂學習遷移,就是原有的認知結構在新條件下的重新建構,重新建構的過程中涉及知識的意義與應用范圍兩個方面,通過知識意義來促進對知識的應用。所以學生在閱讀寫作中能成功進行學習遷移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最佳途徑。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若通過知識之間的相關聯系和相互整合讓學生學會類比遷移,那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類比遷移理論的具體運用。
一、縱橫采擷,整合文本
奧蘇伯爾研究發現:在學習新的知識點時,若提供的相同例證太少,學習遷移的效果就差。心理學的研究也說明,孤立的知識比較容易遺忘,系統化了的知識相對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對教材縱橫采擷,優化組合,進行橫向縱向的聯想類比,就可以提高原有起固定作用的知識點的清晰性和穩定度,從而使學習全過程保持積極的學習定勢,使學生提高解決相同類問題的能力。
蘇教版教材分冊次按單元縱向安排教學內容,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統籌規劃”,要改變傳統的單篇教法,以單元為教學單位,將單元中的同類例子作比較分析,做到融會貫通;橫向分析各冊及各單元的聯系,必要時根據文體、風格等知識點的相近性對教材內容重新取舍組合,做到觸類旁通。
以必修五的“直面人生”單元為例,專題分為三個板塊:“生存選擇”、“真的猛士”和“苦難中的尊嚴”。三個板塊互相補充,層層深入,形成一個整體。本專題內涵可整合為正視人生的苦樂順逆,勇于面對生活的選擇和考驗;提取類比遷移的關鍵詞:苦難。所以我把必修一的第一單元內容也一起融入這個單元的教學設計?!吧孢€是毀滅”,史鐵生的苦難是可感的,但真正能做選擇的只能是他自己,哪怕他的母親也只能做一個默默的“旁觀者”,當然,最后史鐵生選擇了“直面人生”,而且成功叩開了寫作生涯的大門;底層的老藝術家貝爾曼先生的苦難是現實的,但在熏天的酒氣中,陰暗的潮氣中,生活還得繼續,但他選擇了一種壯烈的“毀滅”——用畢生的杰作挽救了年輕姑娘瓊珊的生命;既聾又啞,海倫凱勒的苦難是悲摧的,但她選擇了做生活中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而且走出了人生的精彩和輝煌。而勞倫斯筆下的“鳥啼”不正是受著苦難的蕓蕓眾生的寫照嗎?人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不僅要面對死亡而且必須要承受死亡的一個苦難歷程,但鳥兒依舊高歌,我們的人生也得一路歌行!這樣通過已有的知識和這個專題內容的融合可以深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相關聯想,拓展文本
這里我提倡語文教師必須做一只“獺”,一只“祭魚的獺”,做一只勤奮又挑剔、敏銳又靈活的獺。獺是一種喜歡吃魚的動物,在驚蟄時節,經常將所捕到的魚擺在岸上,古人覺得這情形很象是陳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稱為獺祭魚或獺祭。后來,有人用獺祭魚來比喻寫作上的喜歡翻書用典。據說李商隱作詩必大量地用典,每每將一大堆古籍擺至案頭,就如水獺祭魚。做一個語文老師就需要眾多的“魚”,來充實豐富并拓展我們的文本,且多多益善。至于如何“吃”,是整條魚生吞,還是啄兩口就棄之,這都不是很重要。關鍵是“有魚”你上課才會“有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掉書袋”,語文老師就是要把我們的“書袋”擺動起來,在“本”的基礎上展開相關聯想,使各種各樣的“魚”游入書袋,這樣才會信手拈來,有的放矢。通過老師對相關知識的的拓展,引導學生進行由此及彼的合理聯想,在短時間內快速建立知識之間的溝通與內在聯系,這無疑會起到加深對所學作品的理解,提高文學欣賞品位的作用。 轉貼于 譬如在講授上面“直面人生”專題時,我還不吝時間向學生詳細介紹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睹藗鳌酚韶惗喾摇⒚组_朗基羅和托爾斯泰三人的傳記組成,三人的人生都充滿了種種艱難和挫折,但三人始終都未向命運低頭,直面人生,乃至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撓地抗爭著,最終分別在音樂、雕塑、文學方面成就了不朽的篇章。其實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在如今這個絕大多數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中三位巨人的生涯無疑是我們現代人的一面明鏡。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斗的勇氣”。也許這對我對學生都不啻為一種精神上的“洗禮”。
我們還學習了王蒙的《人生三境》,也許不是偉人的我們更多地處于“俗境”之中,但我們可以努力去奮斗使我們的人生變得“不俗”。另外,我還推薦了我自己很喜歡的兩本書:《飄》和《平凡的世界》,讓他們通過熟悉一些經典人物的經歷去認識到苦難的多樣化表現和思索人生的意義,并思考如何來走好自己的人生。
三、類比遷移,創新文本
類比遷移是對相關知識點作橫向縱向聯想和比較,把某一知識點的某種特性遷移、融合到另一知識點上去,或者從某一知識點升華出另外新的知識點,從而使新舊知識之間形成內在聯系,實現知識的系統化,以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點并在此基礎上成功遷移。所以在具體的閱讀、探究和寫作中,我們要在已知和新知之間架上橋梁,激活已知的知識點,來達到“頓悟”。用格式塔心理學家的觀點來講,遷移的關鍵就是學生頓悟兩種學習情境的共同關系,所以教學中要激活文本知識,啟發和激勵學生更快更準地找到“頓悟”的那個點。
如遲子建的《暮色中的炊煙》一文,其中有一考點是:文章記敘了一個俄羅斯老太太在中國的悲劇命運,為什么以“暮色中的炊煙”作標題?由“一個女人的悲劇命運”,相關聯想到《祝?!分械南榱稚?,激活已知文本做類比分析:本文開頭三段均重點描述暮色中的炊煙,又以暮色中的炊煙作結,中間俄羅斯老太太的死也是通過暮色中的炊煙來發現的;《祝?!放c之何其相似,始于祝福,結于祝福,文中又提到祝福。答案從遷移中至少可明確:“暮色中的炊煙”是本文的線索,暮色中的炊煙寧靜祥和的氛圍反襯了俄羅斯老太太的悲劇性。當然這個頓悟點可以是我們以前學過文本的主要內容,當然也可以是類似的時代背景、作者風格、寫作手法等等。
我們最好教會學生能“隱性地獺祭魚”,能活學活用,不生搬硬套,把自己的學習與現成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眼光要犀利獨到,胃液要豐富,要善于吸收消化,能化腐朽為神奇,用他人的思想印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拾人牙慧,這樣也就達到了遷移的上乘境界,學會了創新。如高考作文中,以“幸福生活與思維方式”一題,滿分作文《哀痛者與幸福者》就是由《紀念劉和珍君》一文演繹而來,“他人期望與自我認識”一題的滿分作文《獨上高樓》就選取莊子、李白、陶潛的歷史人物的故事闡釋了古人對生命價值的看法及對生命意義的追求,論述了古人張揚的個性。
由于藝術類職業學校與普通中學培養目標的不同,課時的安排也不同。以我們學院為例,專業課程占大多數,文化課時間相對比較少。每周的語文課只有三到四個課時。在這么有限的課時內,要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教學任務,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我們藝術職業學校的教師教學就不能像中學一樣細致,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只能給每一課“立主腦”,以“一事之始終為一課”,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所教文章內容的特點,教授每篇課文中最精要和最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每節課上都學有所得。例如,在學習梁實秋先生《雅舍》這篇散文時,我以培養學生的情感為目標,先引導學生認識“雅舍”不雅,再引導學生認識“雅舍”不俗,然后,比較“不雅”與“不俗”,最后說明創作背景,引導學生認識梁實秋先生是在戰亂之際,只能住陋室,但他偏偏稱之為“雅舍”,體會梁先生通過以清貧為樂,以簡樸為美,對自己生活環境幽默詼諧的調侃,表現了開朗樂觀的心態和曠達超脫的情趣以及處變不驚、溫文爾雅的名士風度,引導學生用美的心靈去審視世界,培養學生在逆境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關于這一課的其他目標,如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以及一些經典的語句,則略講,或引導學生課外去品味。本人以為,這樣抓住重點,一課只講透徹一個知識點,重點培養學生一方面的能力,比眉毛胡子一把抓,字、詞、句、篇“一個也不放過”,課堂教學效果更好。清代戲劇家李漁在談戲劇創作時,主張“立主腦”“減頭緒”,抓住“一人一事”,突出主要矛盾,從而表現劇作者“立言之本意”。本人以為這一理論可以借鑒到我們藝術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來“,立主腦”即抓重點“,一人一事”即一課一事。這一理論,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在《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一文中也曾提出“,職業學校之課程,應一事之始終為一課”。“每課有學理,有實習,二者聯絡無間,然后完一課即成一事。成一事再學一事,是謂升課?!蓖ㄟ^課堂實際,本人深刻認識到“立主腦”,以“一事之始終為一課”的教學理念,能讓學生每篇課文都有所獲,并對所學知識有很深印象,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二、“投其所好”,聯系專業
根據在藝術職業學校3年的教學經驗,我認識到藝術類專業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有很高的熱情,也希望別人認同他們所學的專業,如果我們在上語文課時,提到他們的專業,并表現自己對他們專業的認同、欣賞,會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因此,我在課文導入,或中間舉例時,盡可能聯系學生專業,如此,能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到課堂上來,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例如,我在給黃梅戲表演班學生上《雅舍》一文時,是如此導入的:“大家看過黃梅戲《家》嗎?對劇中的大少爺高覺新有印象吧?”很多同學回答“:知道,侯長榮演的?!薄巴瑢W們一定看過傳統劇目《天仙配》,高覺新的家是成都高公館,可謂高門大戶,董永的家在哪呢?”我接著說?!昂G!”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用董永自己的話說‘:上無片瓦遮身體,下無寸土立足基’,同學們認為高家大少爺幸福,還是董永幸福呢?”(我故意說出《天仙配》中那兩句唱詞,表明自己對他們專業的興趣和認同)。有說高覺新幸福的,有說董永幸福的。此時,幾乎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了?!按蠖鄶低瑢W說董永幸福,可見家不在房子之大、之豪華,有愛的地方就有家。同學們,今天,我們去看看梁實秋先生的家,看看梁先生的《雅舍》?!蔽沂樟嗽掝},回到課文上來。從學生的反應看出,這一堂課的導入是很成功的。因此,我在平時上課時盡量聯系學生的專業,如講蘇軾的詞《赤壁懷古》,我會與學生聊到黃梅戲《小喬初嫁》;學習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我會聯想到徽文化,提到韓再芬的《徽州往事》;學習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會讓學生聯想越劇《祝?!分械陌c嫂等等。
三、創造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強項,使學生獲得自重感
藝術類院校的英語教學一直處于舉步維艱的瓶頸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藝術類專業招生是以專業課成績為主,文化課錄取分數明顯低于其他專業。這就造成了藝術類學生重視專業課,輕視文化課,尤其英語課的現象。從高中開始多數藝術類學生就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專業課的學習。進入大學階段,由于藝術類專業的特殊性,他們的課程安排主要以專業為主,而且占極大比例,課后作業負擔重,更是無暇顧及英語課。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在逐漸淡化,甚至對英語課產生了消極情緒。其次,大多數英語教師未能針對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的區別性特征運用恰當的教學模式,而習慣采用傳統單一的以“課本+粉筆+黑板”為主的教學模式,老師往往講得筋疲力盡,學生聽得暈頭轉向。整個課堂缺乏師生的互動與交流,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英語學習現狀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有的教師簡單地、長時間地使用PPT演示,造成學生視覺、聽覺疲勞,課堂上昏昏欲睡,灌輸式的教學實質并沒有改變。最后,在藝術類英語課堂上各班學生總人數常常高達五六十人,從而造成師生互動時間縮短,學生的語言操練機會減少。英語基礎相對較好、學習積極性較高的學生會為自己爭取機會,鍛煉自己,他們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互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而英語基礎較差、性格偏內向的學生則不肯主動發言,更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與交流,如何提高其積極性和課堂參與性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
2英語多模態教學模式的優越性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只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孕育動力的源頭,是引發學習動機的最好老師。多模態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方便快捷地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源,更有效地提高可理解性的信息知識輸入。Krashen認為充分的可理解性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前提。在多模態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現代技術提供美麗的圖片、幽默的簡筆畫、秀麗的環境介紹,同時采用背景音樂渲染氣氛,使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自覺、自主地學習,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2.2創設真實語境,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外語教學重在培養語言實踐能力,即學生在真實語境中的交際能力。由于技術和條件的限制,傳統教學雖然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來模擬交際語境,但缺乏環境的支持,實際語境只能停留在想象層面,學生依然體驗不到真情實景。在多模態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多媒體手段創設真實的語境,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刺激,使學生親身感受真實的目標語交際環境,既能有效地提高交際能力,又有利于克服“文化休克”現象。
2.3培養學生的多元識讀能力
傳統的識讀能力是以語言文字為中心的識讀認知能力,學生僅能學會從文字這種單一符號里獲取知識,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滿足學生對信息攝入的需要。而多元識讀能力不僅包含有傳統意義上的讀寫識讀能力,還包含有對文字、圖像、聲音、繪畫等多模態符號系統的分析、吸收、批判的能力。(胡雯,2011)多模態教學有助于學生學習和體驗多模態交際模式,更有效、更廣泛地獲取各類信息,迎接經濟全球化、語言文化多元化和交際技術多樣化的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3英語多模態教學模式設計
多模態教學模式是一種多元素、多角度的交互式教學模式,包括教師的多模態教學和學生的多模態學習。
3.1教師的多模態教學
多模態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某些教學環節中充分調用多模態獲取、傳遞和接收信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包括由文字、圖片、音頻、視頻、PPT、網絡等工具整合而成的多模態教學環境,給學生提供多模態認知和感知手段。(張莉,2012)以英語精讀課的教學為例,課前導入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課前導入部分,教師可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讓學生了解課文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在篇章講解部分,教師可有效利用手勢、動作、面部表情、語速語調的適當改變、空間移動、黑板書面語、PPT書面語等,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在課堂討論部分,教師可通過師生問答、模擬演講、辯論賽等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理解所學知識。此外,由于藝術類學生表現欲強,活波好動,比較感性,善于形象思維,記憶力好,模仿力強,具有很強的語言可塑性。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通過圖像、音頻、視頻等創設真實語境,開展諸如角色互換、情景表演、電影配音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體驗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模態信息表達,鍛煉學生接收和處理多模態話語信息的能力。
3.2學生的多模態學習
多模態學習指的是學生運用多模態觀察、分析、表述各類信息的認知能力。學生的多模態學習主要是通過教師課堂傳授和學生自主學習兩種方式進行。(章瑋,2013)英語精讀課的學習對學生的英語基礎有一定的要求。在課前,學生應按照教師的要求認知語篇信息,通過視覺模態進行教材文字識讀,找出疑點、難點。在課堂上,學生應積極配合教師的多模態教學以獲取語篇信息和非語篇信息,聽教師講解,回答教師問題,主動提問,觀看視頻片段,積極參加課堂討論,勇于交流和主動展現自己,達到課堂的高度互動。在課后,學生應依據教學要求,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學習方法,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與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資源來自主學習以加強鞏固當前所學知識。
(一)情緒波動易受環境影響,師生關系緊張藝術類學生雖然性格開朗外向,但社會對藝術類學生帶有的偏見,使這一部分學生對外界的刺激比較敏感,情緒波動大,易受環境的干擾和影響。遇事不冷靜,情緒易急躁,思想偏激;再者大學之前的學校生活中,由于藝術類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薄弱,加之自律性不強,任課教師對這部分學生帶有偏見,學生和教師之間抵觸情緒較強,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結果兩者之間的矛盾較大,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對教師的印象不好,甚至反感。
(二)人際交往障礙和心理問題嚴重大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身心健康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條件?,F階段藝術類學生的成長歷程較為平坦,沒有獨自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勇氣,所以抗挫折能力較差。進入大學階段后面對的基本都是帶有優越感的同學,父母的精心呵護、相對較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沒有經歷過太大的挫折和失敗,因此,遇到點小事就會情緒激動,抗挫折能力明顯不足,心理素質差,易產生焦慮、自卑、不合群、性格孤僻等問題,嚴重的會出現心理問題、心理障礙,更有甚者會產生輕生的念頭進而發生悲劇。民辦高校藝術類學生管理中遇到的這些問題,一直是困擾教育管理者的課題,筆者和同仁們在探討原因和解決這些難題的方法時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雖然在管理這類學生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都多多少少涉及到賞識教育的方面,并且都十分看重賞識教育在管理學生中所具有的顯著作用。
二、賞識教育概述
(一)賞識教育的內涵賞識教育的含義是指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和學生管理者在教學和學生管理中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展現的優點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能及時地予以表揚和贊許,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教育行為。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和實用主義哲學的先驅,美國心理學會的創始人之一詹姆斯認為,得到別人的認可、渴望以及被別人賞識是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洛扎諾夫、弗洛伊德及巴甫洛夫等人通過對人的可暗示心理的研究,皮格馬利翁、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實驗也從不同角度向我們揭示了“贊揚”“賞識”“暗示”所潛藏的教育魅力及其成功的依據。賞識教育在我國的應用也比較早。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其實質也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充實完善豐富了賞識教育的理論;周弘老師成功地將其聾啞女兒教育成才,成為推廣和實施賞識教育的“第一人”,同時也最早將賞識教育理論系統化并全面倡導。這些年來,賞識教育在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和重視下,在著名教育活動家歐陽維健及當代教育家楊瑞清等人的參與和幫助下,成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賞識教育成功興起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二)賞識教育的作用1.使學生樹立自信,感覺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注重人的主體性意識的覺醒,賞識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很多藝術類的學生從小生活在親人的包圍里,家長為孩子代勞了本應該自己完成的事情。加之較好的家庭條件,父母盡可能滿足孩子在金錢上的要求,導致藝術類的學生花錢大手大腳,沒有節度。進入大學生活自理能力差,厭煩學校的伙食,不會自己洗衣服,不能正常地進行人際交往,過度依賴他人。一方面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他們那里不能得到很好地發揮;另一方面過度重視專業技能導致對學習有一種恐懼心理,自信不足。賞識教育是把這一部分學生看成具有發展潛力和處在發展中的人,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意愿。不能看到藝術類學生在文化課領域弱,就片面地否定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更不能把藝術類學生當做材料來加工,當做工具來馴服。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藝術類學生,通過表揚的方式讓這部分學生感覺到滿足,使他們有成就感,在失敗時能找到新的希望,克服自卑心理,重拾自信。2.使師生關系融洽,建設和諧的校園氛圍。藝術類學生在課堂上相對于其他普通文理的學生有兩個極端,一是思維活躍,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二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個極端的形成主要是教師把藝術類學生積極踴躍的這種行為看成是擾亂課堂秩序,在課堂上冷嘲熱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對教師產生反感情緒,進而對學校有抱怨和抵觸心理,對學校的規章制度不能很好地執行。賞識教育鼓勵教師在課堂上走下講臺,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在各個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揚和鼓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發自內心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想法,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做學生也會更加親近教師。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教學過程同時也是育人的過程,把學校的價值觀和規章制度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理解學校是真心為學生考慮未來,這樣就緩和了兩者之間的矛盾,有利于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
三、賞識教育在藝術類學生管理中的運用
在當代學生的特點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對于藝術類學生的管理不能再沿用以前的老方法,要減少人治的成分和單純懲罰性的措施。賞識教育既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生管理方法。筆者通過研究發現,賞識教育在藝術類學生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一)用平等的心態去賞識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不存在有一樣想法的學生,學生的素質不可能如管理者所愿處于同樣的水平,藝術類學生由于其各自的特長所形成的性格更是千差萬別,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且無法避免的。每一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是藝術類的學生。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與欣賞學生的每一個亮點?!叭巳擞胁?,人人成才”出自我國著名教育家呂型偉的一句話,作為學生來講,藝術類的學生同樣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他們內心里也渴望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受到老師的關心,不在老師和同學異樣的眼光中生活學習。所以,作為學生工作管理者,更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因為他們是藝術類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差,自控力低,個性張揚就羞辱他們,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關心他們,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接受教育。
(二)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在實際的學生管理中,藝術類學生違紀,犯錯誤時有發生,作為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育人者,不能武斷地對學生的行為定性,更不能隨意打斷學生的思維,急于對學生進行主觀評價。任何行為的發生都有深層次的原因。在多年的學生管理中我們發現,藝術類的學生其實更懂得感恩。在他們看似大逆不道行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作為學生管理者都應該擁有良好的心態認真傾聽他們的看法。在學生看來,耐心的傾聽本身就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賞識與鼓勵。而管理者在傾聽中既能走進藝術類學生的內心世界,又能鼓勵學生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消除師生間的誤會,達到真誠溝通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孤芳自賞”的能力賞識教育是引導,是感染,不是去控制。賞識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管理者對藝術類學生賞識的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在自己的身上捕捉閃光點,認識自我優秀的一面便能夠學會賞識自我,即自我認可與肯定,具體做法是讓學生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在學習中的重要位置,從而將自己在學習上的潛能徹底激發出來。
1.1學習上努力認真,但基礎往往薄弱
醫藥類高校的學業特點決定學生學習壓力較大,不僅要求學生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有過硬的實驗技能。少數民族學生大多很珍惜大學的學習機會,有較為強烈的學習愿望,但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在中學階段是用本民族語言授課,入學后由于學習基礎薄弱,表現出學習吃力,學業成績與同專業漢族學生仍存在一定差距。
1.2交往中容易抱團,但渴望生活豐富
少數民族學生受到原生環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響較為深刻,加之語言、文化、信仰、飲食習慣等方面與漢族學生有明顯差異,除了一些民漢考、內高班漢化程度較高的學生,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在進入大學后更喜歡和本民族的學生聚集活動而形成較為固定的活動群體。但他們在主觀上還是渴望能和漢族同學有更多交往,融入校園文化生活。
2探索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2.1樹立“一個榜樣”,加強示范的引導性
少數民族大學生正處于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樹立典型和榜樣,發揮示范教育作用,既是他們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調動他們學習、工作、生活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一條重要途徑。高校可從少數民族學生中遴選出優秀分子,通過座談會、報告會等形式積極宣傳他們的優秀事跡,使少數民族學生親身受到感染,激發自身前進的動力。同時,積極發揮少數民族學生黨員的模范作用,鼓勵他們與少數民族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和聯系,與少數民族學生進行結對子,從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給予幫助。
2.2落實“一項關懷”,尊重文化的多元性
少數民族族別多,人數眾必然帶來多元文化的并存。因此,高校應充分尊重、認可每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并在遵從學校校紀校規基礎上關照各民族學生。每逢藏歷新年、古爾邦節、開齋節等少數民族重大節日,可組織漢族學生為少數民族學生送上節日問候,讓少數民族學生感受到來自身邊人的關懷和溫暖。同時,還可以舉辦如“少數民族文化節”等活動,鼓勵少數民族學生通過活動展示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加強與漢族學生間的交流,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2.3開展“一項實踐”,實現專業的延伸性
醫藥類高校要結合學科、專業特點,開展實踐性強的社會實踐活動,以提供少數民族學生接觸社會、服務社會的機會。作者所在學校針對此特點,精心組建了一支特色社會實踐團隊,團隊以“少數民族醫藥的傳承和保護”為主題,探訪少數民族醫生、了解和宣傳少數民族醫藥歷史和文化,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參與其中,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少數民族學生在此實踐中充分鍛煉能力,強化所學,實現了專業知識在課堂外的有力延伸和拓展。
2.4采取“一套措施”,提高服務的全面性
2.4.1全面關注,助力學業發展高校針對不同年級少數民族學生開展針對性教育,如對少數民族新生開展新生入學教育,走好大學生活第一步;針對畢業班少數民族學生開展職業導航教育活動;針對較高年級少數民族學生開展專業思想教育以及優秀校友講壇系列活動。此外,在各年級成立學習小組,幫助少數民族團員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2.4.2全面覆蓋,解決生活困難高校在困難補助和獎學金、助學金方面對少數民族學生給予傾斜,讓符合條件的少數民族學生能夠100%獲得各類助學金;勤工助學崗位優先安排家庭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同時在資助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注重資助、育人相結合,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責任意識,改變他們對學校的依賴意識,激勵學生自強、自信、自立,在助困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自我價值感。
2.4.3全面輔導,掃除就業障礙高校要盡早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就業規劃,了解他們的自身情況和就業意愿,幫助他們量身定做職業規劃;為每屆民族生單獨開設就業指導講座,幫助他們了解就業前景,并為路遠回家找工作的學生進行話費和路費補償。
(一)賞識教育的內涵
賞識教育的含義是指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和學生管理者在教學和學生管理中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展現的優點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能及時地予以表揚和贊許,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教育行為。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和實用主義哲學的先驅,美國心理學會的創始人之一詹姆斯認為,得到別人的認可、渴望以及被別人賞識是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洛扎諾夫、弗洛伊德及巴甫洛夫等人通過對人的可暗示心理的研究,皮格馬利翁、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實驗也從不同角度向我們揭示了“贊揚”“賞識”“暗示”所潛藏的教育魅力及其成功的依據。賞識教育在我國的應用也比較早??鬃犹岢龅摹耙虿氖┙獭保鋵嵸|也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充實完善豐富了賞識教育的理論;周弘老師成功地將其聾啞女兒教育成才,成為推廣和實施賞識教育的“第一人”,同時也最早將賞識教育理論系統化并全面倡導。這些年來,賞識教育在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和重視下,在著名教育活動家歐陽維健及當代教育家楊瑞清等人的參與和幫助下,成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賞識教育成功興起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二)賞識教育的作用
1.使學生樹立自信,感覺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注重人的主體性意識的覺醒,賞識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很多藝術類的學生從小生活在親人的包圍里,家長為孩子代勞了本應該自己完成的事情。加之較好的家庭條件,父母盡可能滿足孩子在金錢上的要求,導致藝術類的學生花錢大手大腳,沒有節度。進入大學生活自理能力差,厭煩學校的伙食,不會自己洗衣服,不能正常地進行人際交往,過度依賴他人。一方面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他們那里不能得到很好地發揮;另一方面過度重視專業技能導致對學習有一種恐懼心理,自信不足。賞識教育是把這一部分學生看成具有發展潛力和處在發展中的人,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意愿。不能看到藝術類學生在文化課領域弱,就片面地否定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更不能把藝術類學生當做材料來加工,當做工具來馴服。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藝術類學生,通過表揚的方式讓這部分學生感覺到滿足,使他們有成就感,在失敗時能找到新的希望,克服自卑心理,重拾自信。
2.使師生關系融洽,建設和諧的校園氛圍。藝術類學生在課堂上相對于其他普通文理的學生有兩個極端,一是思維活躍,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二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個極端的形成主要是教師把藝術類學生積極踴躍的這種行為看成是擾亂課堂秩序,在課堂上冷嘲熱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對教師產生反感情緒,進而對學校有抱怨和抵觸心理,對學校的規章制度不能很好地執行。賞識教育鼓勵教師在課堂上走下講臺,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在各個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揚和鼓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發自內心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想法,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做學生也會更加親近教師。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教學過程同時也是育人的過程,把學校的價值觀和規章制度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理解學校是真心為學生考慮未來,這樣就緩和了兩者之間的矛盾,有利于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
二、賞識教育在藝術類學生管理中的運用
在當代學生的特點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對于藝術類學生的管理不能再沿用以前的老方法,要減少人治的成分和單純懲罰性的措施。賞識教育既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生管理方法。筆者通過研究發現,賞識教育在藝術類學生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一)用平等的心態去賞識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不存在有一樣想法的學生,學生的素質不可能如管理者所愿處于同樣的水平,藝術類學生由于其各自的特長所形成的性格更是千差萬別,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且無法避免的。每一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是藝術類的學生。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與欣賞學生的每一個亮點。“人人有才,人人成才”出自我國著名教育家呂型偉的一句話,作為學生來講,藝術類的學生同樣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他們內心里也渴望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受到老師的關心,不在老師和同學異樣的眼光中生活學習。所以,作為學生工作管理者,更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因為他們是藝術類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差,自控力低,個性張揚就羞辱他們,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關心他們,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接受教育。
(二)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
在實際的學生管理中,藝術類學生違紀,犯錯誤時有發生,作為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育人者,不能武斷地對學生的行為定性,更不能隨意打斷學生的思維,急于對學生進行主觀評價。任何行為的發生都有深層次的原因。在多年的學生管理中我們發現,藝術類的學生其實更懂得感恩。在他們看似大逆不道行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作為學生管理者都應該擁有良好的心態認真傾聽他們的看法。在學生看來,耐心的傾聽本身就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賞識與鼓勵。而管理者在傾聽中既能走進藝術類學生的內心世界,又能鼓勵學生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消除師生間的誤會,達到真誠溝通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孤芳自賞”的能力
賞識教育是引導,是感染,不是去控制。賞識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管理者對藝術類學生賞識的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在自己的身上捕捉閃光點,認識自我優秀的一面便能夠學會賞識自我,即自我認可與肯定,具體做法是讓學生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在學習中的重要位置,從而將自己在學習上的潛能徹底激發出來。
(四)寬嚴相濟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