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5:02
序論:在您撰寫建筑大學畢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鋼筋混凝土多層、多跨框架軟件開發
2.項目研究背景:
所要編寫的結構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結構的設計,建筑指各種房屋及其附屬的構筑物。建筑結構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構件,即組成結構的單元如梁、板、柱等,連接而構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稱荷載)的平面或空間體系。
編寫算例使用建設部最新出臺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xx,該規范與原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相比,新增內容約占15%,有重大修訂的內容約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規范內容的部分約占50%,規范全面總結了原規范實施以來的實踐經驗,借鑒了國外先進標準技術。
3. 項目研究意義:
建筑中,結構是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節能節材、滿足建筑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業化水平密切相關,對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由于結構計算牽扯的數學公式較多,并且所涉及的規范和標準很零碎。并且計算量非常之大,近年來,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緊張以及商業競爭的激烈化,更加劇了房屋設計的復雜性,許多多高層建筑不斷的被建造。這些建筑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勞動量上,都客觀的需要計算機程序的輔助設計。這樣,結構軟件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棟建筑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結構體系、結構布置、構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強度等級以及主要機構構造是否合理。這些問題已經正確解決,結構計算、施工圖的繪制、則是另令人辛苦的具體程序設計工作了,因此原來在學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將被運用到具體的程序代碼中去,精力就不僅集中在怎樣利用所學的結構知識來設計出做法,還要想到如何把這些做法用代碼來實現,
4.文獻研究概況
在不同類型的結構設計中有些內容是一樣的,做框架結構設計時關鍵是要減少漏項、減少差錯,計算機也是如此的。
南都訊 記者劉黎霞 實習生 陳炫瑛 通訊員 王麗霞 產后第7天,她走下病床回校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產后第35天,一家三口一起參加學位授予儀式!這位母親叫白麗吉,塞舌爾籍,前日她與丈夫帶著1個月大的女兒來參加中山大學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引來同學們好奇的眼光。
白皙粉嫩的小家伙,在媽媽懷里使勁地蹬著腿,睜著一對藍眼睛東看看西瞧瞧,十分可愛。當校長黃達人叫到“白麗吉“的名字,小家伙居然心靈感應地“嘔奶”了!
白麗吉是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微生物專業碩士畢業生,丈夫伯納德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景觀設計專業碩士畢業生,夫婦倆都是塞舌爾籍,都在今年夏季領到學位證書。不過白麗吉拿到證書可比普通學生辛苦得多,今年5月28日,白麗吉在紅十字會醫院剖腹誕下女兒鳴霞,女兒的出生比預產期早一個多月,白麗吉在產房里一邊給孩子喂奶,一邊準備自己的畢業論文。
關鍵詞:畢業論文;指導課程;土木工程
基金項目:江西科技學院校級教改課題“基于CIDO模式下《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編號:JY1504)。
1 前言
畢業論文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大學本科教育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課程的全面總結,也是對之前各個教學的繼續深化與拓寬[1]。畢業論文的完成情況不僅能反映出每個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科研思維的方法、寫作水平的高下,也能折射出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2]。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教學實踐中,大量的畢業設計出現雷同情況,學生的能力培養欠缺,出現大批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而設計、施工單位卻尋覓不到合適人才的狀況。
針對此種情況,本文從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問題及如何提高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兩方面加以分析,為進一步提高《畢業論文指導》課程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2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問題
2.1 選題單一或脫離實際
題目決定畢業設計的內容,課程概念多、實踐性強。但土木工程學院學生畢業論文題目大多集中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預應力簡支T梁上部結構設計,或者輔以施工組織設計,沉降觀測等。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又以3-4層多層框架結構為主。主要是因為畢業設計要求本科生結合4年所學專業知識,所以基本以手算為主。而結構又必須考慮地震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只有底部剪力法可通過手算完成。反應譜振型分解法及時程分析法均需靠電腦才能完成。只有框架結構屬于剪切變形為主,符合底部剪力法的適用條件。所以這也就是畢業設計以框架結構設計為主的原因。
2.2 大多數學生專業知識沒學好,畢業設計難于入手
學生基本都是根據教師提供的任務書進行結構設計并繪制施工圖。但很多學生建筑圖紙部分就耗費大量時間。后面的結構布置已經喪失信心,能簡便則簡便。
至于結構設計中的重難點,學生往往更難把握。樓板設計及次梁設計屬畢業設計的次要內容。水平荷載及豎向荷載作用下內力計算是畢業設計的重點。很多學生往往對力學基礎課程掌握不扎實,對于彎矩二次分配法的應用更是無從下手。
同時,荷載效應組合及梁柱截面設計通常是畢業設計的難點。如果學生能堅持手算到最后,那么內力組合也就會通過請教與自學來完成此次畢業設計任務。
2.3 施工圖紙不符合現行規范標準
很多學生在進行冗長的手算完成后,往往還是對自己所做的論文題目缺乏清晰的思路。所以圖紙也只是仿造同學的圖紙,修改開間進深的尺寸及配筋。其中有很多不合規范之處。而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就在于圖紙的質量。
2.4 指導教師水平有待提高
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論文指導能力直接影響本科畢業論文工作,從指導選題、寫作到答辯,指導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選題是畢業設計的源頭,畢業論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取決于選題方向。但現在許多指導教師給的選題方向偏大、任務過重,還存在偏難,或者與專業不對口的問題,超出本科生畢業設計能力水平。加之指導教師本身教學與科研任務繁重,無法分擔太多精力指導學生,學生自己在摸索過程中容易犯錯,致使學生在畢業設計寫作過程中與指導教師溝通不暢或者教師指導不力的情況發生。
3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建議
3.1 選題多元化。
根據指導老師的課題研究方向或是工程實際項目,或者參考學生畢業實習崗位,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畢業設計題目,盡可能真題真做。同時題目難易程度也應適中,能夠體現目前研究發展的主要方向及前沿問題,能夠對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充。
3.2 嚴格要求學生并認真指導
畢業答辯前對學生進行預答辯,或者階段性審查。及時發現學生畢業設計中的問題并督促其整改。對檢查不過關或是預答辯不過關的學生,推遲其答辯時間或是取消答辯資格,整體學風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同時,指導老師也應加強督促,并定期追蹤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進展情況。如果所帶學生數較多,還應集中指導所有學生,并合理規劃各學生進度。對設計能力較強的同學,可要求更嚴格后期準備推優。對進度較慢的同學加強檢查力度,加大檢查頻率。主要教會學生理清設計思路,運用正確的設計理論及設計方法,教會學生學會參考規范及查閱相關資料能力。
3.3 參考國家標準規范制圖
國家分別制定了《建筑設計制圖標準》及《結構設計制圖標準》,很多按自己制圖習慣繪圖的習慣應督促其整改。甚至有些同學動手能力較弱,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尚欠缺。教師不可能手把手進行指導,應充分發揮組員團隊合作能力,采取幫扶政策,引導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幫助動手能力較弱的同學。
4 結論
目前,大學畢業生流行“畢業就失業”,主要是學生在大學四年沒有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很多學生大學四年混混沌沌、迷迷茫茫中度過,平時課堂也難以集中注意力。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優勢,并鼓勵學生深層探究,大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畢業前的3年里學有所獲,不至于畢業設計無從下手。
本文主要從3方面闡述了目前土木工程本科畢業設計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整改建議。畢業設計是體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最后環節,也 學校本科評估的主要支撐材料,學校及學生均應引起重視,并提高畢業設計完成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麗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實踐探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2] 陳蘭.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若干問題剖析[J].東南大學學報,2012(14):24-27.
[3] 周紅星,李兵,趙瑞芬.應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12):177~178.
[4] 劉正遠,段玉璽.本科畢業論文選題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9,(03).
[5]季民,馬德剛.建立畢業設計管理體系提高畢業設計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7(05).
[6] 歐孝奪.基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實踐與探索[J],廣西大學學報,2005(30),16~19.
[關鍵詞]畢業設計;經管專業;頂峰體驗;過程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2.4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2-0012-03
畢業設計(論文)模式最初由前蘇聯引進。從1952年起,中國開始學習前蘇聯模式的高等教育改革,其中前蘇聯關于高等教育的環節:講授、課堂討論、習題、答疑、實驗、實習、課程設計(論文)、畢業設計(論文)等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1]
目前,國內高校從高職高專、獨立學院(民辦學院)到普通本科學校在大學生最后階段基本都開展畢業設計(論文)課程。2004年,國家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中指出了高等學校開展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意義及加強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管理、指導教師管理及學風建設等意見。[2]但是早在2001年就有復旦大學的一項關于“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否應該取消”的調查,結果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應該取消。而關于畢業設計(論文)存廢之爭的激烈論辯,主要集中出現在2004年和2009年。[3]這兩次論辯都是由某個特定事件引起的,網上辯論雙方針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意義和缺點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但是關于其存或棄仍然是眾說紛紜。[4]雖然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成果質量堪憂,但筆者認為,畢業設計(論文)的存在仍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和不足,這是導致其質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一、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意義以及存在的缺點和不足
早在1983年,王廣生等就認為畢業設計(論文)不同于課堂教學,其所學的內容是書本上找不到的,是需要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創造性思維去探索和發現的。[5]劉繼紅認為,畢業設計(論文)是一項包括學習、探索、創新相結合的綜合教學環節,是大學期間檢驗學生知識技能的手段,并且能為學生將來工作做準備[6];劉秀紅認為,畢業設計(論文)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其培養了學生運用各方面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自學的能力[7];肖翔認為畢業設計(論文)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次重要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實踐和創新技能。[8]
筆者認為,畢業設計(論文)本身就是一個小的系統,其包含系統內部及外部環境:系統內部是利益相關者(高校、教師、學生)之間的組合及連接,外部環境是系統所處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等。關于畢業設計(論文)的意義及不足可以從系統的角度出發來進行探討。本文分別從外部環境角度、高校角度、教師角度、學生角度等四個視角分析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意義及不足之處,并將其總結如表1所示。
鑒于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王宇提出“在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畢業設計這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模仿前蘇聯的辦學方式是否會有所變化,有待于進一步實踐探索”。[14]美國作為眾所周知的全球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在長期教育實踐發展過程中,也經歷了一系列的困境和反思,其與畢業設計(論文)類似的頂峰體驗課程的開設和歷次改革對我國的畢業設計培養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思路和啟示。
二、 借鑒美國頂峰體驗經驗構建畢業設計(論文)新模式
“capstone”(頂峰體驗)一詞最初是指建筑物上的“拱頂石”或者“壓頂石”。當建筑物上放置“capstone”時,預示著工程的完結。因此,“capstone”引申為事業、工作等達到圓滿時的頂點。在教育行業中,頂峰體驗課程被認為是通往一段學業、研究行將結束時所提供的課程[15],它主要是針對大學準畢業生在大學階段能夠將所獲得的知識進行應用的課程或者經歷[16],其含義與“大四研討會”無二。頂峰體驗的形式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可以是一段實習經歷、制作關于專業發展的報告、在校外發表的會議論文,等等。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頂峰體驗課程的內容不是通用的,頂峰體驗課程應該可以為學生提供系統化學科知識技能的實踐活動,以使得他們在將來能夠把知識應用于真實的環境。
自從我國開展廣泛的教學改革以來,許多高校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踐,而且有些在實踐過程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教學改革源于在教學過程中的總結和反思。頂峰體驗課程在美國作為一種教學體系的設置,在我國也得到了廣泛的借鑒研究。頂峰體驗課程在我國很多高校的文科類、工程類專業中有不少的研究借鑒,它還應用于實踐教學、教學體系設置及畢業設計改革等方面。
由當前畢業設計(論文)的缺點和不足可以看出,畢業設計(論文)總體上存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課程目標和評價標準不一致以及忽視畢業設計(論文)后的跟蹤反饋情況等問題。國內學者在針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管理方面也有不少的研究。桑玉軍將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融入畢業設計(論文)過程管理,提出構建畢業設計(論文)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并且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7]施小平從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出發,結合具體實踐,探討畢業設計(論文)全面質量管理的策略。[18]本文在借鑒頂峰體驗課程管理的基礎上,構建如圖1所示的畢業設計(論文)全過程管理模式。
畢業設計(論文)全過程管理模式就是在課程目標的指引下,高校投入必要的資源(教師、財物、時間等),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和管理。畢業設計(論文)開始之前召開動員會,確定整個畢業設計(論文)流程,對指導教師進行培訓和指導,根據學生主觀能動性、個人興趣愛好、將來職業發展方向等優化選題方案,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計算機技能及寫作方法論等方面的指導。在畢業設計(論文)進行過程中,學校畢業設計(論文)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督管理,通過中期檢查等手段獲知畢業設計(論文)進展、師生信息溝通等方面的信息,有效調控畢業設計(論文)的時間、資源等方面的投入。在畢業設計(論文)最后的檢驗和評價階段,畢業設計(論文)主管部門應通過與目標和標準的對比,科學合理的評分,及時總結經驗,將整個流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經驗反饋到下個年度的畢業設計(論文)實踐過程中。
[ 參 考 文 獻 ]
[1] 佟君.關于畢業設計與頂峰體驗課程的比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
[2] 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R].2004.
[3] 江勝清.論“本科畢業論文存廢之爭”對當前地方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影響[J].宿州學院學報,2012(4):93-96.
[4] 時偉.大學本科畢業論文的棄與存[J].中國高等教育,2010(7):45-47.
[5] 王廣生,張立群,王如泉. 應當重視畢業設計這一教學環節[J].高等教育研究,1983(4):15-18.
[6] 劉繼紅.談高校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滑坡及其提高的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0(3):83-84.
[7] 劉秀玲.強化畢業論文的教學與指導[J].中國高等教育,2000(9):35-36.
[8] 肖翔,馬忠,屈波.研究型大學管理類畢業論文設計模式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3):27-29.
[9] 楊天怡,霍丹群,何敏.新形勢下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0(11):72-73.
[10] 韓玉志.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 中國高教研究,2000(9):78-79.
[11] 劉波粒,劉澤軍.淺析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7(7):89-90.
[12] 陳艷嬌.高校本科生畢業論文改革設計方案新構思[J]. 江蘇高教,2011(5):93-94.
[13] 張寶春.重視與加強對高職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J].中國高教研究,2002(5):65.
[14] 王宇.清華大學畢業設計的調查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5(2):43-49.
[15] Smith L D. CAPSTONE COURSES C AN OVERVIEW[R].Stellenbosch University,2011.
[16] Holdsworth A,Watty K,Davies M. Developing capstone experiences[R].IEEE,2009.
關鍵詞:畢業設計;工科教育;工程實踐
作者簡介:仇中柱(1969-),男,山東嘉祥人,上海電力學院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陳小江(1989-),男,貴州安順人,上海電力學院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本科生。(上海 20009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上海電力學院重點教改項目、2011年上海高校重點教學改革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4-0094-02
畢業設計(論文)在工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畢業設計(論文),讓學生把各科專業知識聯系起來,強化專業知識,鍛煉學生綜合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學生對本專業認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如今,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成為當前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畢業設計(論文)這一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成為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畢業設計(論文)培養環節現狀分析
1.畢業設計(論文)題目質量不高
因為高校擴招,師生比例大幅度提高,但是根據一人一題、三年的畢業設計(論文)題目不能重復的要求,每個教師每年都要出大量題目,客觀上保證每個題目都具有高質量有一定難度;相當部分教師本身實踐經驗欠缺,工程經驗少,科研工作開展的不多,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和實踐脫節,甚至部分題目是綜述性題目。以上造成了“假題真做”、“真題假做”、“假題沒有興趣做”等等不好的現象;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十幾年不變甚至幾十年不變,題目陳舊,不能與時俱進,學生沒有興趣;在工程實踐能力方面得不到鍛煉。
2.畢業設計(論文)全部由教師擬訂題目,限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從以往的熱動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來看,課程設計的題目都是由教師出題,這些題目都是教師比較熟悉的,加上每年都要出題,題目都會有所相似。學生這時就找來學長以往的設計資料,大大簡化了畢業設計(論文)的工作量,也就達不到通過畢業設計(論文)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效果。此外,教師出的畢業設計(論文)題目難度也有差異,這就造成學生選題比較集中的現象。教師指導很多學生搞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量大,且效果也不好,同時學生間抄襲的現象也會存在。
3.畢業設計(論文)與就業的矛盾
大學四年結束,學生意味著就要走向社會,找工作成了大四學生最重要的事情。這時候就有單位到學校招聘,一些學生忙于面試和找工作,從而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投入不夠。而用人單位這時候招聘,看不到學生最后的畢業設計(論文)成績,主要看的還是學生三年的學習成績,這也就讓學生覺得畢業設計(論文)是找到工作后的事,從而輕視畢業設計(論文)。這時候,找的工作的學生只等順利畢業到單位報道,畢業設計(論文)能混過畢業就行,可見用人單位提前到校招聘,忽視學生最終畢業設計(論文)的成績,讓學生滿于現狀,不思進取,也就缺少了最能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機會。
4.學生對大學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對畢業設計(論文)不夠重視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大學學習還是停留在應付考試上,學習態度不端正,對待每門課都是只求通過考試,學生對待畢業設計(論文)也只是當成一個大型作業,教師都會給過,從而不重視畢業設計(論文)。與此同時,學生靠考前突擊,通過考試的心態造成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缺乏廣泛的認識,課后學生也沒有興趣去了解電廠實際生產過程和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就沒有疑問,也就難有創新的想法,也就不會去解決問題,這也就是創新和實踐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原因,這種現象的存在對于提高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是很不利的。當然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是優秀的,他們有對知識的求知欲,對畢業設計(論文)也有興趣,然而其中的學生缺乏做課題的經驗,雖然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已經確定,但具體到該怎樣做,學生還是不知道如何開展。這些問題都是現實教學中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解決辦法
1.實踐中尋找課題,努力做到“真題真做”,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實踐中尋找課題可以從電廠等單位的生產實踐,也可以從教師的科研活動中提煉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性,講授課程理論知識的同時給學生舉出專業知識實際應用的例子,或是電廠實際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擴展到應用本專業知識的領域中,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產生疑問,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全面了解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生在有了興趣之后就會主動去查找相關的知識,只有當專業知識全面后學生才會有疑問和想法。學生有了疑問后才會產生新的思路,這樣就為尋找畢業設計(論文)題目打下基礎。
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導師制或教師的科研項目,跟著教師做科研,通過做的過程不但學到專業前沿的知識,同時也了解做課題的過程,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而這一過程也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新的想法和思路,從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2.建立學生自擬題目機制,提高學生參與度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來源打破以往只有教師指定的慣例,分為教師制定和學生自主選題(教師把關)兩種情況。學生自主選題即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自擬題目,然后教師對題目的方向、工作量和難度等方面提出建議,進行把關,最后確立題目,形成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的設計(論文)題目商討建立機制。體現畢業設計(論文)環節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學科組成立學生自擬畢業設計(論文)題目指導小組,學生填寫《自擬畢業設計(論文)申請表》,在指導小組學生的申請表把關提出修改意見后進行完善,最終確立畢業設計(論文)題目,體現畢業設計(論文)環節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
3.設立探索創新型題目
采取鼓勵和引導措施,鼓勵和引導教師設立或學生自擬探索創新型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把教師制定和學生自擬的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劃分成“探索創新型”、“理論研究實驗輔助型”、“實驗研究理論輔助型”、“工程設計型”、“工程實踐型”等類型。對于每種類型的題目都要強調重視創新和工程實踐的內容,并提出針對不同題目的不同指標要求。
4.改進成績評定方案
成績評定方面,采取措施,鼓勵和引導教師設立或學生自擬探索創新型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并提出創新和工程實踐具體指標要求,建立不同類型課題的成績評定方案具體要求。
三、取得的效果
現從幾個典型例子來看以上措施取得的效果。比如上海電力學院熱動專業2009屆郭愛同學的畢業設計題目“300MW循環流化床的床溫控制”是從上海西屋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承擔的工程任務中提煉出來的。為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上海電力學院、上海西屋控制系統有限公司、郭愛同學簽訂了三方協議,由上海電力學院和上海西屋控制系統有限公司分別指定一名教師和工程師作為其指導教師,郭愛同學參加了工程實踐,完成了自己的論文,既對該工程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提高了自己的工程實踐能力,積累了寶貴的工程實踐經驗,為就業奠定了工作經驗基礎。
再如,2010屆董振同學的畢業論文“蜂窩汽封流場及泄漏特性的計算”,2011屆劉彬同學的畢業論文“國電銅陵電廠600MW機組鍋爐排煙熱損失原因分析及對策”,他們的畢業論文題目都是從指導教師的橫向科研項目中提煉出來的,企業也為這名同學指定了指導教師。該同學參加了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既完成了教師的科研項目,又幫助老師為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同學自己既完成了畢業論文,體驗到了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愉快,還積累了工程經驗,實現了畢業論文活動的三豐收。
在自擬題目方面,典型的例子是2010屆王偉同學、張雷同學、陳明同學。他們三人對一種既能發電又能作為普通外窗的“光伏窗”技術很感興趣,就向老師提出畢業論文準備研究該技術。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圍繞該技術的三個不同角度,自己擬定了“建筑光伏一體化組件透過率優化的研究”、“建筑光伏一體化組件的朝向適應性研究”、“光伏窗氣候適用性研究”三個題目,分別研究光伏窗在不同透過率、不同氣候條件的城市、敷設在不同朝向的墻體時的節能特性進行研究。因為是自己擬定的題目,學生的興趣很濃,畢業論文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好,還制作了光伏窗樣機。
采取了以上改革措施以后,上海電力學院熱動專業2009、2010、2011連續三屆85.2%以上的畢業論文題目為工程實踐類題目,53.3%以上有教師的科研項目或者企業的技術問題背景,自擬題目在4.8%以上。通過以上改革措施,增強了同學對畢業論文的興趣,同學們得到了工程實踐鍛煉,為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提高了畢業的質量。
四、結束語
創新和實踐能力已成為當前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創新,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工程實踐能力成為當前教育的主旋律。大四學生在臨近畢業時,由于就業壓力比較大,學生們在忐忑不安中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視不夠,積極主動性差。通過上述的改進,積極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實踐環節上鍛煉他們的工程實踐能力,提早為畢業設計(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探索新型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培養模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在教師的幫助下自行選題,激發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積極主動性,從而通過畢業設計(論文)達到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雪景,魏立明.高等院校工科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09,(21):128-129.
[2]彭熙偉,王向周,鄭戍華.關于提高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4):115-116.
[3]陳志賢.工科院校畢業設計現狀分析及對策[J].高教研究與評估,
2011,(12):85-86.
關鍵詞:文脈文化符號形式符號結構意義
設計中的文脈主義,在建筑中一直是個頗多爭議的話題,尤其是國粹主義者手中的一柄利刃,砍向諸多的現代設計。它亦曾為政府官員所青睞有加,這一點北京的諸多頭頂“青皮小帽”的建筑便是佐證。筆者并非建筑界內人士,斷不敢發“無知者無畏”式的議論,但有感于近來國內產品設計的不斷異化與盲目的拼貼、移植既往事物中的文化屬性,并簡單的冠之以“文脈”的冠冕,故試圖在產品設計的領域探討一下什么是文脈,為什么需要文脈以及如何表現文脈。
什么是文脈(What)--文脈的解釋
所謂文脈,英文即Context一詞,愿意指文學中的“上下文”。在語言學中,該詞被稱作“語境”,就是使用語言的此情此景與前言后語。更廣泛的意義上,引申為一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與他事物的關系。設計中譯作“文脈”,更多的應理解為文化上的脈絡,文化的承啟關系。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對于每個人來講都似乎是個很熟悉的東西。比如儒家文化,瑪雅文化,飲食文化,酒文化,甚至廁所文化,地鐵文化等等。文化似乎是一件萬能的魔衣,任何生活瑣事只要套上它就會顯示出莊嚴的法相。但文化似乎又很陌生:我們不能象把握“蘋果”這類“物詞”一樣,因為文化在這世上找不到它的對應物;我們也不能羅列一些“性質”詞來描述它的屬性;當然,盡管西安的兵馬俑,北京的紫禁城,巴黎的盧浮宮,中國的筷子,西方的刀叉都屬于文化,但是文化也不是個集合名詞,因為那樣,文化便會是一個堆滿人類歷史上所創造的一切事物的雜貨鋪。在歷史上,許多智者哲人試圖給文化一個“精確”的定義,從人類學家泰勒到哲學家康德,自1871-1951年80年間關于文化的定義有164種,但似乎都不能表述文化的全部內涵。既然我們對文化的剖析是為了理解文脈的概念及其功用,那么在這一點上,卡西爾的文化觀似乎更有幫助。
卡西爾認為:人有超越自然世界的一面,那就是文化的世界?!叭耸俏幕膭游铩比祟惖娜课幕际侨俗陨硪运约骸胺柣钡幕顒铀鶆撟鞒鰜淼摹爱a品”,科學、藝術、語言、神話等都是這個“產品”的一部分,而它們內在的相互聯系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類文化。這也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真正本質,也就是在創造文化的活動中必然的把人塑造成“文化的人”。今天的人類不僅生活在一個自然的世界中,更生活在“文化的世界”中。這個世界是人類歷史上所創造的“人為事物”的總和。從居住的建筑到使用的器物,從抽象的道德到具體的法律,從藝術宗教到科學技術?!拔幕褪悄愕纳罘绞健?,文化的概念如此之大,所以只有在宏觀上才能真正把握它的本質定義。
關鍵詞: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 職業能力 改革與建設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等學校最為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通過外出調研、資料查閱、與導師交流等環節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它是對學生四年所學專業知識的總結、夯實和應用。因此,畢業設計(論文)不僅僅是取得成績獲得學分,而是一個綜合的實踐過程,它不光是專業知識的應用,更體現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職業能力的提高。
關于職業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的定義,包括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三個大的方面。其中一般職業能力是指人自身具備的基本能力,如學習能力、文字和語言運用能力等;專業能力主要是指從事某一職業的專業能力,也就是所學的專業知識;職業綜合能力包括跨職業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等幾個方面,如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和善于溝通的能力等。[1]其中,大學畢業生最為欠缺的就是協作、交往、溝通的職業綜合能力,有調查顯示,目前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大學畢業生缺乏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認為對于學生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學校教育做得比較少。[2]如何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加強學生的交往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使他們更快速地融入今后的工作崗位,是擺在各位教學管理人員和指導老師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目前畢業設計(論文)在對學生的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高校普遍重視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已得到穩步提高,但是論文質量的提高僅僅代表學生專業知識的鞏固,并不意味著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在選題、指導培養和管理方式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3,4]
1.部分選題陳舊,嚴重脫離實際。
學生人數驟增,每位教師指導的學生數太多,教師設計的題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部分題目陳舊,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些舊知識、舊問題,設計成果沒有實用價值。
2.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主觀能動性較差。
傳統的畢業論文多以實驗室實驗為主,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科技論文寫作能力。隨著社會對畢業生能力要求的逐年提高,以及學生就業去向的多樣化,單一的論文形式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和提高工作能力的需求,對學生就業幫助也不大,學生學習熱情不高。
3.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存在盲點。
盡管各高校在畢業設計管理中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但院、系、教研室、教師之間職責往往不夠明確。各級管理部門檢查過于形式化,大多只檢查論文格式、重題等,不能深入論文內容,即強調過程管理有余,實施目標管理不足。有的教師對學生實施保姆式管理,雖然完成了任務,但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二、建設畢業設計(論文)新體系的宗旨
學生專業知識的鞏固和夯實,以及職業能力的鍛煉和提高,這是畢業實訓新體系構建的宗旨所在。這需要教學管理人員及指導老師從思想上形成共識,管理上搭建平臺、指導上具體深入,這樣才能達到其目的。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設符合崗位實踐要求的畢業實訓教學體系。
2.堅持以社會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以及做人、做事、做學問協調發展,把畢業生職業能力的提升貫穿到畢業實訓的全過程中。
3.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幫助畢業生適應工作、成就事業,實現人才的可持續發展。[5]
三、建設畢業設計(論文)新體系的創新舉措
作為指導老師,我們要采取新的舉措建設畢業設計(論文)實施體系,包括從選題、調研(實習)、研究的展開到作品的完成,最后答辯的縱向進程鏈。具體的創新舉措有以下幾點。
1.豐富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方式,鼓勵具有現實意義的跨專業、跨學科的交叉選題,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畢業論文選題對發揮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起著極大的作用。那些既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系,又符合學科發展前沿方向的選題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在選題方式上注重教師擬題與學生自主選題相結合的模式,尊重學生意愿,以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工作為原則,避免因盲目地追求高新科技知識,而忽視實際工作的需要,使學生感覺學而無用,喪失興趣和信心。跨專業、跨學科的交叉選題可以開拓學生的視界,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在未知領域自主探索學習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畢業生快速適應陌生的工作環境。同時注意因材施教,因為不是每位學生都有同樣的學習素質和知識水平,針對不同的對象,確定難易不同、形式不同的課題任務,才能使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所學所長,有利于學生信心的樹立。
2.與選題相結合的前期調研,深入企業(工作)實際,培養學生的表達溝通、人際交往能力。
我們可打通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環節,組成所謂的“畢業實訓”教學環節。讓學生帶著已確定的課題深入企業在崗實習,避免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實習。這樣針對性的在崗實習,使學生感受到企業的管理方式與學校的不同,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鍛煉工作能力,更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學生的交流范圍由同學、師長擴充為同事、領導,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及處事能力,這無疑對學生有莫大的好處。
3.組建導師工作組,指導相應的學生團隊,既傳授本專業知識,又注重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組織協調等素質,可謂一舉多得。
現代工作中,每件事情都不是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需要他人的合作,所以良好的團隊精神是實現工作目標的重要保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teamwork)和領導才能(leadership),在國外是考查學生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目前很多畢業論文課題都是來自于教師的科研課題或者實際工程,而這些實際的項目往往涵蓋了多學科的知識。在實現了跨專業交叉選題后,我們可根據課題的需要,組建由不同專業的教師構成的導師組,實行“導師負責、聯合指導”的培養模式。[6]由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導師組組長,負責統籌規劃,其他導師分工指導、各取所長。這樣學生不再以專業為單元,而是以課題為單元構成學生團隊,接受導師組的統一指導。
這樣的師生團隊模式,從形式上類似企業中的“部門”、“項目組”結構,有助于培養學生在組織中的合作精神,學會如何在組織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從效果上來看,每位學生接受來自不同專業的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同時還有組員的互相切磋,實踐效果必將事半功倍。
4.實施公開答辯,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自我表達的信心、能力。
不論學生今后從事管理工作還是技術工作,在政府機關還是民營企業,都能夠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講述事實,表達觀點,能夠條理清楚地撰寫計劃、總結、公函等文書,是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畢業論文的撰寫訓練了文字表達能力,實施公開答辯則可以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進行公開答辯,同學們現場觀摩,接受答辯委員會的提問和評分,能夠強化他們的競爭意識。在良好的競爭氣氛中,同學們能從答辯環節中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從而為今后在工作中展示自己樹立信心。
5.把握好對學生的管理策略,強化目標管理,培養學生完成工作的主動性和自治能力,以使學生適應企業對員工的管理模式。
能主動承擔工作、自覺高效完成任務的員工才會受企業歡迎。走上工作崗位的職業人,必須能自覺遵守規則、自己設定工作目標,實現自我管理。而學校面對眾多的學生,責任重大,往往實施的是日常保姆式的督促,不利于其成長。
作為畢業論文的指導者,導師應該放棄對學生保姆式的管理,強調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四年來學習的匯報,是自己必須完成的任務,鼓勵學生自己主動去獲取知識和技能,最終達到目標。[7]在此過程中導師提供所需要的技術支持和學術指導,階段性地要求學生匯報成果,而不是形式上的檢查。借助畢業論文環節,使學生盡快適應企業對員工的管理模式和要求。
參考文獻:
[1]M.V.Karicli,K.Papakonstantinous,N.Stefanis,etc.Occupational a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scale Reliability-validity assessment factor analysis.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05(40):417-424.
[2]付曉容.淺談大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8,5:164-165.
[3]曹業玲,蔣彥龍.“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資訊,2008,21:170-171.
[4]張為堂.環境工程專業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中國電力教育,2008,7:132-133.
[5]牛潤明,石現峰,張德瑩.高等工科院校本科畢業設計環節的改革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8,8:143-144.
[6]楊平,馬進明,王志萍.工科學士畢業設計過程管理和指導模式的創新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8,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