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5:04:32
序論:在您撰寫改革開放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改革開放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焖俳洕鲩L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以加入WTO為標志,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
(5)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政府主導、大力投資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高于世界經濟增長水平。
(6)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兌換1.53元人民幣匯率計算,約合149美元。2007年中國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8)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30年間增長了16.7倍。
(9)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
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提高不但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也意味著社會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10)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
改革開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至今是我國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穩定拓展階段。結束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殘疾人事業被納入其中,并也要努力爭取實現同步小康。這一階段的殘疾人教育政策開始關心到一部分細節問題,包括師資力量的培訓、特殊教育學校的藝術人才培養、對優秀特教老師和殘疾學生的獎勵、殘疾人職業學校的設置標準、扶貧助學工程、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的調查等,例如《關于舉辦全國盲人電腦師資培訓班的通知》、《關于“江民特教園丁獎”評選工作的通知》、《中國殘聯、教育部關于印發<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的通知》、《教育部、文化部、廣電總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舉辦第五屆全國盲、聾、培智學校學生藝術匯演的通知》等。宏觀方面的政策也作為指導方針得到適時的頒布,例如《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等等,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首次將特殊教育單列一章,作為教育改革發展任務之一,標志殘疾人教育事業發展被納入國家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大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殘疾人教育政策發展特點小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殘疾人教育政策的制定遵循著從基本法規到宏觀規劃與方針,再到具體措施的發展軌跡。這樣的發展特點也符合社會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實現事物的不斷改善與進步。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的發展軌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綜合以上對各階段政策的分析,筆者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殘疾人教育政策發展的特點有以下三點:第一,每階段都有明確側重點。我國殘疾人事業起步較晚,因此在初期無法避免地會出現行事無章的情況,但總體來看,政策的制定根據實際情況還是有各階段的不同側重點。第二,注重大方向的把握。自從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建立開始,每五年都會有一個規劃綱要,各方面的法律法規也逐漸齊全,在殘疾人事業發展總的走向上進行了準確的把握。第三,涉及范圍越來越廣。從最初的手語規范等小范圍的政策,到現在囊括殘疾人教育的師資、經費、獎勵等多個方面,體現了政策制定全面性的提升。
二、現階段中國殘疾人教育政策存在的問題
注重提出大體要求,實現途徑較為模糊。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推動我國殘疾人事業與世界的接軌,殘疾人教育作為殘疾人事業的關鍵點逐步得到重視。在法律保障、工作引導等方面,政府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回應:《殘疾人教育條例》《中國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等等。這類大方向上的政策文件給我國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了法律保障的同時,也提出了大體要求,每階段也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務和指標,但對于具體的實現途徑卻鮮有提及,文件頒布之后也沒有用其他較為細致具體的實施政策或者行動指令進行另外的補充,這對于下級單位來說就成為了一個需要自行琢磨的難題。政策制定較為分散,少有系統性的專攻。在每階段的政策分析中,可以發現后期政策的覆蓋面呈擴大的趨勢,包括了師資、經費、體制等各個方面,然而針對一個方面的政策往往是孤立的狀態——例如,對于優秀特教園丁的評比,政策僅圍繞評比作出了選拔和授予的通知,而忽略了交流會等形式可能讓榜樣對其他特教教師產生的帶動效果,所以就沒有作出后續的宣傳等政策支持;通知舉辦了盲、聾、培智學校學生的藝術匯演,沒有在前期出現在藝術培養方面的政策支持,也沒有在后期出臺針對表現優秀的團體或個人的宣傳交流。在殘疾人教育的其他方面,類似情況還有許多,都體現了已有政策的分散性。政策更新還未完全跟上殘疾人現實需求。現階段我國殘疾人教育事業相較于剛起步之時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發展,但要做到完全和國際接軌,還有一段距離。對于殘疾人來說,義務教育是基本要求,高等教育也是對自身做出的更高要求,但真正的需求其實遠不止這些:不是能夠進課堂就夠了,而是能夠更好地學習,學習得更好。例如在高校中,沒有無障礙通道的教學樓比比皆是,圖書館沒有盲文書籍,宿舍大部分都是為健全學生設計的,沒有相應設施的幫助,殘疾學生基本無法自理生活。政策做到了讓殘疾學生進入大學讀書,但卻沒有考慮到僅僅“踏進校門”是不夠的。如何能夠讓殘疾人在教育方面真正做到“無障礙”?這將是我國殘疾人教育事業下一階段發展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三、推動中國殘疾人教育事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各項改革。我們必須要以改革的思維審視檔案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以改革的思維審定新的發展方向和舉措,以改革的思維破除一切發展中的思想障礙和體制障礙,讓一切在改革的春天里煥發出新的生機。一是思想要解放。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認真分析制約檔案事業發展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對檔案的價值、檔案工作的性質與作用,檔案事業發展思路與出路等,樹立新的工作理念,開拓新的工作領域,研究新的方式方法,確定新的工作目標,尋找改革的突破口,使檔案工作在不斷改革中實現新的發展。二是體制上要理順。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下力氣解決檔案事業發展中存在的不協調、不可持續體制機制問題。必須用改革的思維,打破機制障礙,建立流動的、透明的、全覆蓋的檔案管理、開發、利用體制,從體制機制、數字化轉換、網絡平臺建設、檔案服務模式等方面入手,加以改革,整體協調推進。三是結合上要緊密。在新的形勢下,檔案工作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找到結合點。要打破“只有辦結材料才是檔案”等傳統理念,以改革的精神,確立“前移”、“反推”的工作思路,通過“前移”監督指導環節,“反推”中心工作。要建立“大檔案”概念,從搭建以史資政、以文輔政等方面入手,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歷史依據,使檔案工作真正成為重大戰略、各項政策、重點項目制定出臺的參與者,真正做到黨委政府決策用得上檔案,群眾維護權益查得著檔案,化解矛盾糾紛靠得住檔案。同時,將工作一線提供服務的各類業務材料都納入監督指導范圍,使專業檔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等各個環節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展開,確保檔案工作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相互促進。
二、要以法治的思維促進檔案工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讓我們迎來了法治的春天,我們必須要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要求和總體部署,依據《檔案法》加快檔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使檔案工作步入法治化軌道。一要完善檔案法規體系。要依據《檔案法》,協調省人大積極適應全省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依據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意見》對《甘肅省檔案條例》進行修訂和完善。各市州要根據當地實際,制定檔案地方規章,確保檔案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各單位要進一步增強依法管理檔案的意識,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各項制度,使之成為人人遵守的法律依據,不斷提高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二要依法落實責任主體。去年8月中旬,國家檔案局對我省2011年以來貫徹執行《檔案法》情況進行了檢查,指出了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是我省各級國家檔案館建設水平相對滯后。14個市州級國家檔案館中,只有蘭州市達到國家標準,沒有新建檔案館的10個市州,平均面積只有1449平方米,不到國家標準最低限的22%。86個縣區級國家檔案館中,沒有新建館的50個縣區,平均面積只有720平方米,僅有國家標準最低限的60%。嚴重制約了檔案館“五位一體”功能發揮。這說明我們在檔案館建設上差距還很大。今年各級黨委政府每年至少要聽取一次檔案工作匯報,黨委要有一名常委分管檔案工作,政府要確定一名負責同志聯系檔案工作,對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要切實將檔案事業發展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力爭把不達標的市級國家檔案館納入本地“十三五”規劃,縣區級國家檔案館要納入“十三五”國家支持中西部建館項目,各地要做好相關配套工作。要把檔案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保證各項經費的落實。三要依法強化治理能力。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把行政執法貫穿于檔案工作的全過程,依法收集、依法保管、依法利用。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法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各項檔案事務,依法履行監督指導職能,適時開展檔案行政執法檢查,嚴厲查處檔案違法行為,不斷提高依法治檔的能力和水平。對違反《檔案法》的行為要敢于追究、敢于查處,解決政策落實不到位、依法移交檔案不及時和損毀丟失檔案等違法現象,切實提高檔案行政執法的實效。
三、要以創新的勇氣謀劃檔案工作
創新是發展的原動力,是事業興旺的保證。新的時代、新的潮流、新的需求,都要求檔案事業創新。一要在觀念上創新。任何工作的跨越和創新,都必須有一個嶄新的有創意的思想觀念作前導。要破除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許多思維定式,解決檔案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不緊密,檔案工作者在繼承和創新關系上的猶豫彷徨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唯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前提下,大膽試,大膽闖,才能在探索中前進,創新中發展。二要在管理上創新。檔案工作從收集、整理、鑒定、保管到利用,都有一整套緊密相聯的工作流程,每一程序的科學性、技術性都很強。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檔案載體己呈現出多樣性的趨勢。如何解決電子檔案收集、鑒定、使用、管理、保密和安全等諸多方面的新問題,主動適應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需要,實現計算機和手工管理兩種方式,融合發展問題等,都需要同志們下力氣解決。三要在服務上創新。創新服務手段、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為社會提供社會化、專業化的檔案服務,更好地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去,融入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間。
四、要以隊伍的強化保障檔案工作
檔案事業要發展,人是關鍵。要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建班子、帶隊伍、強素質。一要突出班子這個核心。要著眼高素質、精謀劃、有朝氣、善作為的標準要求,把各級領導班子打造成領導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強、團結協調好、工作業績佳的一流班子,成為政治堅定、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優政的堅強領導集體。二要抓住隊伍這個關鍵。要促學。學習是開啟干部隊伍思想寶庫的鑰匙。干部必須學懂弄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懂弄明法律法規,學懂弄精專業業務知識,否則,就不能勝任本職工作。要以建立學習型干部、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社會為切入點,健全制度,嚴格措施,使干部做到主動學習、自覺學習、善于學習。要交責。要堅持用制度管干部,強化干部責任感,調動工作積極性。堅持一級抓一級,形成抓干部帶隊伍的互動協調機制,做到常抓常新,不斷增強隊伍的凝聚力,讓干事創業、成事成業的干部有平臺、有機會,使處理問題會上手,面對困難敢上手,遇到事情快上手,對待工作勤上手的干部真正能夠脫穎而出。要交心。注意關心和解決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營造團結奮進、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三要強化能力這個重點。著力打造善于領導檔案事業科學發展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繼續開展大規模、多層次培訓干部,創新干部教育培訓形式,使干部提高素質、增長才干。要立足多崗位鍛煉,著力在重點工作和艱苦環境中錘煉考驗干部,采取橫向交流、縱向幫帶等方法,提升能力、培養才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行業改革發展歷程大致走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9~1992年)是金融機構多元化、金融體系初步建立的階段。這一階段的改革主要是中央銀行和專業銀行的分離,包括四大國有銀行的重新組建或分設,以及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十余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先后成立;在金融開放方面,開始接納外資金融機構在國內部分地區設立代表處。
第二階段(1992~1997年)是以商業化改造為核心的銀行體制改革的階段。這一階段的改革主要包括把中國人民銀行轉型為現代中央銀行,把國有專業銀行轉變為國有商業銀行等。并以市場化發展為導向,建立商業銀行自身“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現代化經營機制,完善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制度,實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風險管理和加強內部控制的內部建設等。
第三階段(1998年至今)是以推進股份制改革、完善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為核心的階段。在金融開放方面,我國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致力于為在華外資銀行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由于這一階段的改革觸及到以產權為核心的改革,也引起了理論界和實踐層面的熱烈討論。
十年前,海外經濟學界對我國銀行業的發展持有一種“技術破產論”的悲觀論斷。1997年底,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大約是3.5%,遠遠低于巴塞爾協議最低8%的要求。1998年底,四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32.34%,賬面反映需要注銷的呆賬貸款約占全部貸款的2.9%。在這種形勢下,當時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我國主要的商業銀行呆、壞帳數目龐大,有些銀行的賬面資產已為負資產,從技術層面上講,銀行已經處于破產的狀態。進入新世紀的短短幾年內,我國銀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2006年,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了14.05%、13.59%和12.11%,資本回報率也分別達到了15.37%、14.06%和15.00%,不僅自身經營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也保持了與國際大銀行同樣的經營穩健度和盈利能力。因此,盡管存在很多爭論,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是不容否定的,我們必須充分肯定我國銀行業改革的歷程和取得的成績。
(二)我國銀行業改革開放后的主要經驗
從宏觀層面上看,我國銀行業改革開放最主要的經驗有兩條:
第一,銀行業改革的成功離不開中國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金融作為經濟的命脈,與宏觀經濟是密不可分的。商業銀行的運營績效與發展前景都與宏觀經濟形勢息息相關。銀行業的發展不僅受制于經濟發展周期,而且往往比經濟周期運行軌跡來得更加顯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長速度,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加了近34倍,居民人均儲蓄存款增長到2007年的1.2萬元。200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到52.6萬億元,已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210.8%。公眾與國外投資者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信心,穩定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是支撐我國商業銀行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證。
第二,銀行業的改革始終堅持市場化的方向,一邊對內改革,一邊逐步開放,在開放中求安全,在改革中求穩定。改革者從一開始就堅信市場的力量,堅信開放會給我國銀行業帶來的空間和機會,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首先用財政注資的辦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接著用股份制改造的方法培育出產權較為清晰的市場主體,然后逐步開放金融市場。從根本上說,優化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我國銀行業改革開放取得的最成功、最重要的方面。辜勝阻教授認為,在開放過程中,我國銀行企業吸收借鑒了外國先進的技術、管理方法和經驗,有效地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的“文化”,優化了銀行治理結構,增強了競爭力。健全的銀行公司治理結構有利于銀行集約化經營,有助于降低金融風險,提高金融市場潛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心。
我國銀行業改革開放的發展方向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銀行已經達到并超過了國際標準,公司治理機制的框架初步建立,金融管理得到很大的改善,競爭力大大提高。雖然銀行業的改革開放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但是作為生產要素市場重要組成部分,銀行業市場化程度仍然相對較低,銀行業市場結構單一,市場主體面臨著公司治理、運營效率與金融創新等方面的難題。我國銀監會有關人士認為,我國銀行業綜合競爭力仍然相對較弱。國內銀行本身內控機制和激勵機制還不夠完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管理體系仍需要進一步健全,金融機構專業化水平還有待提高。因此,我國銀行業的改革開放依然任重道遠。對于我國銀行業未來的發展,辜勝阻教授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我國銀行業對外改革開放的下一個焦點應該是以自身功能性開放為主,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積極構建一個穩健合理的銀行體系和競爭有序的市場結構。在未來我國銀行業改革發展的方向上,應該堅持從完善體系、強化功能、保障安全三個方面著手,具體來說:
(一)逐步放寬行業限制,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
銀行業既要對外開放,更要引導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促進了我國的體制轉型。然而在金融領域,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仍然困難重重。2007年,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五家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資產占全部銀行業總資產的54.28%。正如辜勝阻教授指出的,在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銀行體系中,民營中小企業不僅受到國有銀行“重大輕小”的“規模歧視”,還要受到“重公輕私”的“所有制歧視”。調查顯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了城鎮就業人口75%以上的就業機會,研發新產品超過全國的八成,但獲得的貸款數額只有全部貸款的10%左右。北京大學徐滇慶教授甚至認為,應當相信民間具有極大的制度創新能力,開放民營銀行是我國經濟改革的關鍵戰役。引入民營銀行這一富有活力的因素,在給儲戶和投資者提供更多理財和投資機會的同時,勢必能逐步消化吸收金融系統內的風險,促進競爭,減緩國有銀行壟斷局面所帶來的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問題。本文認為,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是一個“雙贏”的策略:從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角度看,中小銀行在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方面具有比較優勢。辜勝阻教授認為,社區銀行或中小銀行由于資金少,無力為大企業融資,更愿意為中小企業融資。更重要的是社區銀行體制更加靈活,具有為本社區中小企業融資的信息優勢,更了解當地中小企業的情況,能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大力發展中小民營銀行,有利于解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從有利于銀行業自身發展的角度看,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有助于增加產權清晰的市場主體,完善銀行的公司治理,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有助于提高配置儲蓄資金的效率,有利于防范金融風險。當前形勢下,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途徑有兩條:引進民營資本參與現有商業銀行的改造;放寬民營資本設立中小社區銀行的限制。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背景下,并考慮中小企業貸款困難的現實狀況,辜勝阻教授對開放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給出了兩個可供參考的具體方案:優先在高新技術開發區鼓勵民間資本試辦社區銀行,化解科技型創業企業融資難問題;在高新區外民營經濟發達地區,應放松金融管制,引導民間非正規金融發展成社區銀行,從制度上緩解中小企業創業融資難問題。至于如何實現民營銀行的市場準入,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前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教授則規劃了一條可行的路徑:可以讓一些做得好的信用擔保公司升格成民營銀行。國家可以考慮由國有銀行或者政策性銀行給予一些批發貸款,由小額貸款公司貸給中小企業。如果做得好的話,短期內可以讓其升格成民營銀行。
(二)堅持市場化改革,銀行業改革要以自身功能性開放為主
對于企業個體而言,自身功能開放(organicgrowth)也稱為內涵式發展,即通過財務狀況的改善、資產質量的提高、組織架構的調整、勞動生產率的提升等來提升銀行企業競爭力。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功能性開放不同于股權開放,前者是指鼓勵外資銀行在國內增設分支機構,引導外資銀行在國內提供多樣與創新的金融服務,而不是放開外資金融跨境的資本流動。我國銀行業的改革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才能完成制度轉型,采取功能性開放策略來主動尋求改革,用進一步的開放來促進變革,具有現實可行性。對外資銀行實行功能性開放,至少有以下優勢:外資銀行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更好地服務于境內企業,提高國內儲蓄資金的配置效率;引入外部激勵與競爭,有效彌補國內銀行業改革的“制度需求不足”,從而推動和促進國內商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加大了管理、技術、人員的“外溢效應”,有利于為國內商業銀行吸收引進高水平的金融人才,有利于國內商業銀行吸收和學習外資銀行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相關技術。清華大學王一江教授與上海財經大學田國強教授認為,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是提高銀行業效率、降低體系轉型風險、加速銀行業的改革進程的必由之路。
(三)構建合理的銀行體系和競爭有序的市場結構,保障金融穩定與安全
在金融業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既要堅持銀行業的開放方向,又要重視金融安全,在開放中求安全,在改革中求穩定。合理的銀行結構指國有銀行、民營銀行與外資銀行相互競爭,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相互補充;有序競爭指各個銀行都在有效監管的環境中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有經濟學家認為,一個國家的金融安全需要有三個層次的保障:國家的金融政策;要有功能比較完善、運作規范、健康穩定的金融體系;國家對有影響力、單個的金融機構保持控制。銀行穩定是金融穩定的核心,完善的銀行體系是金融安全的基石。在全球化過程中,作為經濟安全、國家安全的基礎,金融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金融的安全就沒有經濟的安全,沒有經濟的安全也就沒有國家的安全。
辜勝阻教授強調,和經濟領域的改革開放形成以國企為主,國企、民企和外企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相比,我國銀行業仍然處于國有資本“一股獨大”的局面。如果不改變這種局面,銀行體系就不是穩健、安全的。對外堅持開放和對內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有助于改變金融風險高度集中的局面,形成結構合理、競爭有序的金融體系,也有利于保持國家對金融的控制。只有運行穩健、效率良好和結構合理的金融體系,才能增強我國銀行的發展能力、抗風險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金融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辜勝阻.民營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探索[M].科學出版社,2008
2.楊再平.中國銀行業需在開放與安全之間尋找戰略平衡[J].財經界,2008
3.徐滇慶.金融改革的路徑選擇[J].經濟,2003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進入到發展的新時期。在發展過程中,由于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資源,農村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立足實際,學者們認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兩大方面。
1.農村環境污染根據污染源的不同,學者們對農村環境污染進行了分類。有學者將農村環境污染分為農村廢棄物污染、化肥農藥污染、鄉鎮企業工業污染和礦產資源開采造成的污染。還有學者認為農村環境污染是在農村現代化過程中產生的。我國農村現代化包括生產方式的集約化和工業化、人口分布的城鎮化以及經濟體制的市場化。據此,進一步將農村環境污染分為現代化農業生產手段的過度使用帶來的污染、農村聚居點因缺乏規劃和環境管理滯后造成的污染,鄉鎮企業和集約化養殖場布局不當、污染治理不夠導致的污染。根據污染域的不同,學者們對農村的各種污染進行了具體研究。農村水污染嚴重。農村水污染主要指水體富營養化和有機污染,其污染源主要來自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早在1989年,就有學者考察了鄉鎮企業對農村水環境的污染。有學者則以太湖流域污染為例,論證了太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為種植業污染和養殖業污染。還有學者指出,農村生活垃圾會隨雨水進入河流,進而對農村生態環境構成較大的威脅。農村土壤污染嚴重。有學者指出,化肥、農藥、農用地膜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污染加劇、土壤環境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還有學者指出,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農業集約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土壤污染日趨嚴重。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土壤污染面積只有幾百萬公頃,而目前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000萬hm2,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農村空氣污染嚴重。與水、土污染類似,各種來源的有害物質隨著物質循環和流動會進入到大氣之中,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另外,針對農村獨有的秸稈焚燒問題,有學者結合實證指出,農業秸稈焚燒綜合各種不利自然條件,會導致空氣嚴重污染,進而影響到周邊地區甚至更廣泛區域的空氣質量。
2.農村生態破壞對農村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從而導致包括人在內的各種生物的生存條件發生惡化。對于農村生態破壞,學界基本取得共識,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耕地質量下降。耕地質量下降主要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導致。有學者指出,我國耕地資源自然質量不高。隨著農田集約化利用程度的提高,農用化學品的大量投入和大型機械的使用,又引發了不少新生土壤問題。有學者則進一步指出,農村傳統農業區和草原地區存在著不同的耕地質量下降問題。植被破壞。20世紀90年代,就有學者指出,我國天然林覆蓋率低,宜林地因各種占用還在大量減少,林木資源面臨著亂砍濫伐、開發破壞和污染的威脅。同時,草地退化率也在逐年上升。進入21世紀,有學者指出我國農村依然存在森林覆蓋率低,草地資源破壞嚴重的問題。生態植被破壞是導致水土流失、自然災害頻發的重要原因,直接威脅著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的安全。水土流失面積增大。學者普遍認為,中國水土流失一直呈發展趨勢,面積不斷擴大,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面對如此嚴峻現實,有學者指出,水土流失也是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另外,水土流失會加劇土壤干旱、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導致耕層淺薄和土壤沙化,這已成為我國耕地持續利用的一大制約因素,嚴重地影響著農業生產水平和經濟水平的提高。
二、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對于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學術界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概而言之,已有分析基本從表層原因和深層原因兩大方面進行。
1.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表層原因學界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表層原因的探討,來自于對各種環境污染源和生態破壞源的分析。鄉鎮企業不科學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但是,其在發展中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而忽視了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課題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鄉鎮工業環境污染與鄉鎮企業生態破壞經濟損失自1978年逐年增長,1988年的損失占全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總損失值的1/4。時至今天,鄉鎮企業發展質量提升,但是,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依然存在。城市污染蔓延。自20世紀90年代,城市工業污染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引起學界關注。有學者考察了沈陽市區1980~1989年的“三廢”排放情況,指出農村是城市“三廢”的主要排放場。有學者以上海為例,談及城市垃圾運往農村形成的垃圾之災、堆場之災。農藥和化肥濫用。有學者以農業大省河南為例,論證了其80年代化肥和農藥高施用量的嚴峻情況。進入21世紀,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亦是高居不下,成為全國農村的普遍問題。大量化肥和農藥的不合理施用,不僅造成農田、水體和食物的嚴重污染,對人民的健康產生巨大威脅,還對整個生態系統極為不利。其它原因。如礦產資源無序開采、農業地膜濫用、生活垃圾隨意處理、農村養殖場布局不當等。
2.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在對各種污染源和破壞源進行總結之后,學界進行了深入地理論分析,探討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生產方式不科學。有學者指出,農村環境問題的產生與農業生產方式休戚相關,認為現代農業大量采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在提高農業產量的同時,也進一步破壞了生態環境。有學者亦認為農村生產活動、農村發展與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密切相關。消費模式不合理。有學者認為,當前我國農村的消費模式不合理,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的惡化,更不利于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一些學者亦指出生態環境問題同農村消費模式有關。認為農村總體消費水平偏低,消費所面臨的環境約束日益顯現。環境管理不力。有學者認為我國農村的環境管理體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業污染防治為目標建立起來的。因此,當前農村的環境管理不到位。有學者認為由于農村環境管理缺位,造成環境系統運行缺乏有效引導。另有學者認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是由于未建立起系統的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體系所致。農村環境資本濫用。有學者指出,農村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中有人口和自然歷史條件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資本濫用造成的。亦有學者認為,資源利用制度和產權管理制度存在弊端是行為短期化的根源,也是生態破壞、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根源。其它原因。如農民生態和環保意識缺乏、村民利益共同體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能動性與自治功能欠缺、現代化轉型過程中農民價值觀偏差等。
三、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路徑
基于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以及原因的分析,學術界為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轉變發展觀念。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需要轉變不合理的發展觀念,提升生態環保意識。有學者認為要抓好環保宣傳教育,特別要注意強化以農民和農村環?;鶎庸ぷ髡邽閷ο蟮男麄鹘逃ぷ?。有學者認為,要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注重農民的價值觀轉換。有學者認為,農村生態倫理建設是農村可持續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轉變生產方式。為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轉變不合理的生產方式。有學者提出要發展生態產業,使物質、能量能多級利用、高效產出,資源、環境能系統開發、持續利用。有學者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最有效途徑。針對鄉鎮工業發展忽視環境保護,有學者則提出要按經濟規律和生態規律發展鄉鎮工業。轉變消費模式。有學者認為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必須轉變不合理的消費模式,包括農村的生產消費模式與生活消費模式,形成適度性、可持續性、全面性的生態消費模式。有學者亦認為應該轉變農村消費模式,實現生態消費。完善環境管理政策和制度。有學者認為,農村環境管理應當借鑒城市的經驗,逐步形成符合農村特點的環境保護政策和管理制度。有學者亦提出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快速發展。農村生態系統建設。有學者認為,農村是以農業經營為主體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因此,應該運用生態學原則建設農村,實現農村生態化。有學者從農村復合生態系統結構多樣性的角度,提出了農村生態系統結構設計的新思路。還有學者基于對農村生態系統的認同,提出要充分發揮農村生態系統的功能,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技術支撐。有學者提出,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建設農村生態環境。隨著認識的深化,有學者提出為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要注重技術的系統組合,進行生態工程建設。加強制度建設。有學者提出,為了徹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必須改革現存的不合理的資源利用和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資源產權制度,制定并完善資源稅費,貫徹有償使用制度。還有學者從公共環境意識、經濟手段、所有權、行政領導責任制,立法和執法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國農村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的對策。
四、農村生態環境指標體系
究竟什么樣的生態環境才是良好的生態環境?學界基于不同視角,對構建農村生態環境指標體系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谵r業競爭力的農村生態環境指標。一些學者在構建現代農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時提及生態環境競爭力,體現了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視。有學者在構建生態農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時涉及到了農村生態環境指標內容,其中包括資源利用率指標、生態功能效益指標、經濟功能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還有學者在構建農業現代化指標時,涉及到水土質量和產品質量水平、森林覆蓋率等內容。這些研究都不是專門針對農村生態環境指標的研究,但是也反映了農村生態環境指標的一些重要方面?;谵r村生態環境質量的指標。有學者們初步探討了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指標體系,并對云南省元謀縣生態環境質量進行了評價。一些學者則具體探討了黑龍江省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及標準。還有學者分析了福建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并構建了福建農村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評價指標體系。另有學者則從空間結構、生態功能、協調度三個方面構建了農村生態環境指標體系,用以評價農村地區的生態化程度?;谵r村復合生態系統的評價指標。有學者將農村視為一個社會、經濟和自然復合生態系統,認為農村生態復合系統結構的評價應該從系統的競爭能力、共生能力、再生能力、自生能力四個方面進行。
五、總結
一、注意學生的參與度,即有學生的全員參與、全程參與
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是學生在學習,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幫助。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現有知識結構設計高效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親自實踐、合作探究。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參與的原動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將學生身邊的事例引入課堂,使學生所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喚起學生興趣,激發求知的內驅力。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身邊的現實問題組織教學,全面落實課程目標。如在講“勞動與就業”的內容時,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在當前形勢下,一方面就業相當嚴峻,另一方面卻是很多工種找不到人干,出現了“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的現象。我們應如何看待這些問題?這樣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創設問題情境是引起學生認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將學生引入到問題之中,通過“設疑”使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疑問,出現心理的不和諧狀態,進而激發其學習的內部動機。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有很多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想吸引學生情感的參與,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可能地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矛盾。筆者就學生常遇到的一些實際例子,結合現場模擬創設問題情境。如在講市場秩序的內容時,我帶了兩瓶品牌不同但外觀類似的“老干媽”辣椒醬走進教室,讓學生陷入問題情境,接著就舉了湖南“老干媽”辣椒醬模仿貴州“老干媽”欺騙消費者的案例,進而引出了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運行不可缺少的條件。
二、注意師生的親和度,即師生之間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
政治課堂教學過程應成為師生追求主體性、獲得自由和解放的過程。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愉快的溝通與交流,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達到這一點,政治教師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做起:
(一)尊重學生人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原則。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的,彼此之間是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的和諧關系。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學生看作天使,教師便生活在天堂;把學生看作魔鬼,教師便生活在地獄”。其次,創造寬松的教學環境。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強調升學率,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校園活動少。學生淪為考試的機械人,個性與愛好被抹殺,從而導致個性叛逆。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下,構建師生平等的對話平臺,學生可以盡情的表達意見,表現個性,有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知識資源與見解的共享。
(二)教師有寬廣的知識面,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說話藝術
有時一個故事,一句幽默的話語,甚至一句耐人尋味的廣告詞,都可能增加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講到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的內容時,可以引用一句廣告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學生聽了之后,都笑了起來,增加了和諧的情感氛圍,并從笑中領悟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真正做到“大家好”,實現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的,也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力所在。一堂課有寬松的氛圍、濃濃的激情,很容易產生師生間的親和力,形成良好學習的環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注意知識的延伸度,即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的延伸
(一)實現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
讓思想政治課堂融入生活,應以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為立足點,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周圍的真實故事進行討論,增加參觀、訪問、調查等實踐活動,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把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學科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結起來,引導學生在思考、解決問題中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學生的心靈感受,讓學生在現實中領悟知識,在體驗中掌握理論,并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使之具備創新知識和能力。
(二)實現課堂教學內容向時事熱點問題的延伸
一、應對金融危機與對外開放的關系
從經濟運行的角度看,在貨幣信用制度下,產品供給與產品需求的脫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為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爆發提供了可能性。不管是實體經濟的供求失衡,還是虛擬經濟中的資產價格泡沫,只要蓄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的爆發。經濟學已經對產生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根源做出了深刻的解釋。
從大歷史觀的角度看,金融危機是人類經濟運行不可或缺的周期性調節機制,是緩和或化解全球經濟基本矛盾的重要渠道。在當今產品過剩和買方市場的格局下,全球經濟存在著生產能力過度擴張與全球消費有限增長之間的基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給方,即限制供給的過度增長。在供求矛盾積累過程中,要么通過并購來約束生產能力的過度擴張并淘汰部分以落后工藝技術所支撐的生產能力,以緩解矛盾;要么通過金融危機來強行消滅部分生產能力,并大規模集中淘汰過時陳舊的技術,為下一輪技術創新創造條件。顯然,前者只能治表、但社會成本很小,后者調整力度很大、社會成本高昂。可見,金融危機是強制性地緩解經濟矛盾的一種方式。
正因如此,盡管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演化為全球金融危機,具有了廣泛而嚴重的全球影響,是在各國經濟聯系不斷加強、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一國的經濟矛盾向其他國家轉嫁和擴展的結果,但把全球金融危機歸因于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卻是站不住腳的。全球化只是使金融危機具有了新的表現形式,但全球化和對外開放并不是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
如果沒有經濟全球化,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當然不會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也不會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受到沖擊。但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發展的表現。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國際分工的深化,社會總資源的配置必然要通過世界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商品、資本和勞動力的流動跨越國家的界限,市場經濟日益具有國際性,國際貿易不斷擴大,跨國投資不斷增加,包括銀行貸款、票據融資和債券發行在內的國際金融市場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生產力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全球化促進了國際分工在廣度和深度上的發展,加速了商品、資金、信息和勞動力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加快了知識和技術傳播與擴散的速度,密切了各國和各民族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提高了全世界資源配置的效率,導致了社會財富的日益增長。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它們更多地獲得資金尤其是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加快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有利于它們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有利于它們更快地得到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發揮后發優勢,實現技術跨越。對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如能加以正確引導和駕馭,可以促進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社會的穩定。因此,盡管當今世界的經濟全球化在本質上是資本的全球化,但經濟全球化代表了人類社會的光明未來。我國也是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主要受益者。
不僅把全球金融危機歸因于經濟全球化是錯誤的,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排斥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也是沒有出路的。排斥對外開放,可以規避金融危機的影響,但同時也必然阻礙發展,陷入落后與貧窮。只有完善對外開放管理體系,建立有效管理全球化經濟的制度體系,才能最大限度減少金融危機的沖擊;各國只有在加強國際協調合作中,協同行動,避免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維持多邊貿易規則的正常運行,才能盡快恢復國際貿易的活力,避免包括出口需求在內的社會總需求深度下滑,早日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
二、保增長與保就業、發展加工貿易的關系
在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出口需求下滑,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抬頭,我國出口由人世后2002~2007年年均增長27.5%下降到一位數的增長甚至零增長,而目前為出口進行生產的勞動力已經超過1億人,就業競爭更加激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企業大量撤離、關閉,內地也有一些企業開始裁員,失業壓力不斷上升。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2008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但這并未包括城鎮未登記失業的情況,更沒有反映農民失業情況。前不久,由農業部組織的抽樣調查中,根據農民工輸出較多的15個省、150個村的情況看,全國外出打工的1.3億農民工中,返鄉率38.5%,60.4%是正常的春節探親,39.6%失業回鄉,失業比例15.3%,有2000多萬人。金融危機不僅使大量農民工失業,加劇農村失業問題,而且許多城鎮的企業在收縮業務、調整職能部門中裁員,城市的失業問題也同樣在加劇。在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的過程中,保就業理應成為社會最關心的問題,也應該成為政府干預的首選目標。
保增長應該作為增加就業機會的手段,而增長本身不是目的。一般而言,通過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率,可以提供一些就業機會。奧肯定率描述了經濟增長與失業之間存在替代關系,經濟增長率提高可以降低失業率,但“奧肯定率悖論”也比比皆是,高增長與高失業并存的現象并不鮮見。這是因為: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同樣的投資對就業的需求就不一樣,資本有機構成越高,對勞動力的需求越少;資本有機構成越低,對勞動力需求越大。如果經濟增長主要是由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增長拉動的,增長對就業的貢獻就小。伴隨著社會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會產生擠出就業的效果,如果擠出就業大于新增就業,不僅不會增加就業,反而會在經濟增長中伴隨失業率上升。另外,投資、消費和出口的增加反映為增長,但在經濟危機、企業庫存超出正常水平的情況下,投資、消費和出口增加往往是企業消化庫存、庫存下降的過程,企業不會馬上增加雇員。
為了降低失業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不僅要保增長,更應該考慮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嚴重沖擊的條件下,要放棄理想主義的主張——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附加值低,限制其發展,人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潤率,逼迫其轉型,而應該幫助其度過難關,在財稅、金融信貸政策上繼續給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業;應該大力發展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資本技術構成較低,同量資本如果投資于若干中小企業,會比投資于資本技術構成高的大企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應該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民營經濟的經營目標單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勞動力價格便宜的條件下,它會選擇使用勞動力替代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對就業貢獻更大。還應該運用財政稅收、信貸政策等,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幫助城鎮失業者創業;鼓勵企業縮短工時、減少裁員。
從長期看,一方面,中國每年還有約600~700萬的農民從土地上走出來進入非農產業就業,形成龐大的、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的供給,這一過程至少還要持續十到十五年,即務農勞動力僅需1.8億左右,上億農民需要轉移出來。在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的過程沒有結束之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礎就不會改變,人為排斥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的政策就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在我國工業化加速發展過程中,必然伴隨著企業競爭加劇、市場集中度提高、社會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而企業的兼并、重組,以及技術進步,又會不斷擠出就業。在我國大部分產業還沒有形成企業適度規模經營和適當集中的市場結構的情況下,失業問題就構成我國的長期問題。因此,在經濟發展中尋求降低失業率,應該成為我國的長期戰略性課題。
三、擴大內需與擴大外需的關系
受金融危機影響,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放慢,甚至出現下滑。據IMF1月28日的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僅能增長0.5%。發達國家下降2%,其中,美國下降1.6%,德國下降2.5%,日本下降2.6%,法國下降1.9%,英國下降3.1%。唯一增長的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增長速度降為3.3%。全球將會出現5100萬人失業。
由于全球經濟增長下滑,我國主要的貿易伙伴歐盟、美國、日本經濟衰退,全球失業上升,海外市場需求明顯下降,全球貿易增長放緩,我國的出口增速迅速回落。在我國出口依存度已經超過35%的情況下,出口增速下滑使出口對社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下降,吸收就業的能力減弱,加劇國內經濟困難。為了彌補外需下滑,擴大內需是不可或缺的選擇。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
內需包括國內投資需求和居民最終消費需求兩個方面。增加投資可以擴大內需,但投資的增長必須與最終有效需求相適應,否則,又會造成投資過剩。因此,擴大內需的根本在于擴大國內居民的最終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終有效需求的增長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購買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錢消費,消費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須增加居民的稅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須減輕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改善居民的風險預期,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我國擴大居民有效需求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200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8.4%、8.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比上年同期增加4.8個百分點。但居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預期普遍不樂觀,2008年人民幣存款增幅快速上升,居民儲蓄存款增加4.63萬億元,與2007年相比增長4倍。而居民儲蓄存款快速上升蘊含著潛在消費轉冷的壓力。改善居民的風險預期困難不小,仍需政府長期努力。
另外要看到的事實是:長期以來,在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我國投資、出口的增長率一直高于消費增長率,這被許多人稱為消費增長乏力。但近五年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2004年增長13.3%,2005年12.9%,2006年13.7%,2007年16.8%),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已經增長21.6%,明顯高于出口的增長。盡管仍然存在擴大國內居民消費需求的余地,未來也仍然有一定空間,但兩位數以上的消費增長已經不能稱是太慢,提高居民消費需求增長率的空間并不是很大。我國還必須高度重視出口的增長。應把擴大內需與爭取外需增長結合起來。
擴大內需與發展出口貿易、擴大外需并不是對立的。我國不僅在擴大出口中獲得大量直接的比較收益,而且因為開拓了海外市場,形成有效的國際市場供給,大量閑置的資源,包括勞動力、資本、土地及其他生產資料結合起來,形成實際生產力,有效帶動了我國經濟增長,這是我國三十年來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動力。海外依存度高是我國現實經濟條件決定的。在當今國際金融危機面前,海外需求萎縮,擴大出口難度增加,積極擴大內需是應對金融危機的現實選擇;即便金融危機過后,我國的長期發展也離不開擴大內需。但不能把擴大內需與開發海外市場、擴大出口對立起來,不能把擴大內需理解為排斥發展對外貿易。無論是應對金融危機,還是謀求長期發展,中國都應該繼續把擴大外需作為重要支點和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
四、保增長與深化改革的關系
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利用財政政策,擴大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是見效最快的政府干預手段,可以避免由于海外市場變化導致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過快下滑。
在中央政府出臺兩年內增加投資4萬億元的政策后,地方政府立即響應,提出增加總額達18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充分顯示出我國政府動員資金、主導投資的能力。一時間,政府投資、政府選項目,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內容。正因為如此,在政府配置資源的過程中,極容易導致對市場力量排斥和對市場機制的扭曲,使市場取向的改革進程放慢,造成舊體制復歸。
政府投資充其量只是誘致性投資,其根本作用在于產生乘數效應,帶動民間投資增長,從而拉動經濟增長和就業,而不是要替代民間投資,更不能產生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在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資的同時,還應該實行減稅的政策。減稅,同樣可以產生刺激投資、消費需求的乘數效應,而且不至于產生對民間需求的擠出效應。更重要的是,為了避免舊體制復歸。在擴大財政投資過程中應該積極謀求改革。如提高財政投資透明度,加強財政預算披露,強化財政投資監管;在財政投資中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和增加公共產品供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分配體制,在增加財政投資中謀求縮小個人收入差距和地區差距;進一步改革計劃管理體制、投融資體制,把保增長與推進改革結合起來。
五、保增長與調整經濟結構的關系
在應對金融危機中,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三線并舉,是把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結合起來的做法。但顯而易見,保增長、擴內需與調結構之間并非沒有矛盾,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顧此失彼、雞飛蛋打。
擴內需是保增長的手段,既是在金融危機影響深重條件下的急迫選擇,也是長期經濟發展戰略調整的需要。擴大投資和居民消費,可以彌補外需下降造成的不利影響。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在需求擴張中,一些本該淘汰的生產能力又有了市場需求,過剩的鋼材、水泥、建材、家電、副食品等又有了銷路,企業調整產品結構、投資結構和創新的壓力減弱,市場出清過程被延長,使社會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放慢;在保增長中,政府出臺的一系列企業救助、產業救助措施,可以維持企業利潤水平,避免企業大量倒閉,但同時也意味著在競爭中一些企業生存危機解除,調整產品結構、謀求技術創新、開拓新的生存空間的動力減弱,這又容易導致企業繼續維持原有的增長和擴張方式,忽視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調整,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社會經濟結構的進程放慢。反過來,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一批企業必然要退出生產,這又會使社會投資放緩,經濟增長放慢,失業增加。
保增長,不是維持落后生產能力和落后生產方式的生存,也不是通過簡單維持落后的生產技術條件和經營模式換取經濟增長。必須把保增長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結合起來,把保增長與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創新能力結合起來,果斷壓縮高污染、高消耗和嚴重的資源依賴性產能。
六、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