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6:40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政治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勞動觀念的基本要求
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勞動觀念要求不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只要是能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勞動都是值得提倡的,都應該得到肯定。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障。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勞動觀念是在堅持理論觀念下提出的,要求必須堅持三個代表推行的先進生產力的要求,滿足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和諧社會理念下勞動觀念的作用
1.和諧社會理念下勞動觀念的確立是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這一觀念的確立為全社會尊重勞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保障。2.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勞動觀念保障了社會群體之間的開放和平等,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流動體制,推動了和諧社會的發展。不同類型的勞動之間,制度性的障礙被消除了。
(三)和諧社會理念下勞動觀念的三個原則
和諧社會理念要求保障平等、和諧、互助互利的勞動關系,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堅持一下幾個原則。
1.勞動的平等原則
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勞動觀念使大學生形成了平等的勞動觀念,在和諧社會的背景下,一切能夠有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勞動都是平等的。
2.勞動的合作原則
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勞動觀念使大學生形成了合作勞動的觀念,勞動者之間的合作是實現社會大生產的重要條件,合作勞動的觀念可以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集體主義觀念。
二、和諧社會理念下的社會主義公平教育的理念
(一)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公平觀念
公平是經濟社會各種關系的重要體現,是人們對于社會以及發展的看法。和諧社會理念下公平的實現主要是依靠制度來實現的,制度的公平性保障了人人都可以平等去競爭,在進行社會資源分配時,主要是按照社會成員對其需要進行分配,沒有絕對的公平。制度下的公平是指人們可以平等地參與到競爭中,而強調結果的公平,則是強調社會資源的分配時平均的,結果的公平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諧社會理念就是滿足社會成員各得其所,和諧社會需要每一個人都盡一份力,制度的公平來確保自身的權利不被侵犯。
(二)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大學生公平觀念教育
在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制度公平保障了人們可以享受平等的權利,可以通過制度維護自身的權利,可以平等地參與到競爭中,避免不公平的競爭帶來不好的社會影響。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公平觀念可以解決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為社會主義市場競爭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大學生對平等觀念理解比較透徹,對資源分配的平等比較在意,而對制度公平卻沒有深入的了解。所謂的制度公平,必須實現按需分配,強調多勞者多得。在和諧社會理念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對公平觀念的教育,讓大學生對社會公平有新的理解,使大學生摒棄結果公平的想法,改善大學生對事物的判斷能力,樹立公平競爭的意識。只有在和諧社會大背景下,對大學生的公平觀念進行教育,才能培養出一批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協調的大學生,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大學生才能放平心態,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為社會作出貢獻。
三、和諧社會理念下的人生觀與創新理念的教育
(一)和諧社會理念體現了對大學生人生觀建設的要求
人生觀的形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大學生必須樹立以為指導,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培養愛國主義精神,以中華民族的復興為己任。尤其是在和諧社會的理念下,應該高度重視對大學生人生觀的培養,塑造大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促進人格的完善,保障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創新精神的教育
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培養大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運用新的方法處理問題,以創新的理念來迎接機遇和挑戰。
(一)微信對大學生造成的認知偏差
微信的時實對講功能包括短小錄音、表情、文字,極大地滿足了大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自由性,并且微信無需付話費,只需開通上網功能就可以通過聲音傳達信息,讓溝通更頻繁、更親近。大學生把這種溝通看作“潮流”,在對微信產生依賴后,將會對他們心理、人格、道德、認知等方面產生影響。在虛擬世界里,大學生很容易被誤導,甚至出現心理疾病。
(二)微信對大學生價值觀造成影響
以往大學生接受教師傳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觀都是通過面對面或文件的傳播模式。隨著微信時代的到來,大學生更愿意接受互播模式,通過微信的溝通使他們的人際往來更為頻繁,所接受的知識面更廣,但無疑會產生大學生接收的信息渠道多、種類雜、層次不齊等情況,使他們的價值觀念難以整合。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對自身約束力不強,很容易接受外來信息。如果學生接受的信息低級、直觀且生動,會逐漸影響和改變他們的心理結構和思維模式,增加大學教育對大學生價值觀導向的難度。
(三)微信使大學生癡迷網絡
學生通過微信不僅可以增加溝通,還可以向好友展示自己,這種一對多的朋友圈傳播方式滿足了大學生對自我空間的要求,同時又滿足他們表達自己情感的需要,拓展了他們交流的平臺,但也為微信網絡監控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跟風”心理使微信內容產生了趨同的局面,因此,在微信內傳播內容性強、激發自我意識的教育性問題,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偏激理念②。
二、應對微信帶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策略
(一)整合網絡
新媒體的誕生可方便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平臺,院校方面需要樹立積極向上的理念,讓傳播的信息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價值觀的建立。提高大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將大學生的思想主張進行正確引導,同時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全面跟進社會進步與發展③。
(二)走進學生、拉近距離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題是交流困難。為打破這種現狀,教師可將所想所感通過微信形式傳達給學生,進行一對一交流。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發出各種活動,將活動盡量與校園文化相結合,通過圖片、語言等豐富的表達形式吸引大學生的注意。此外,教師加強引導,利用微信使學生聚集網絡,在網絡上對他們進行適當的關懷,提升學生思想教育的吸引力④。
(三)資源共享、共同討論
微信的紅色標注功能使每位學生在看到新信息時基本上都會點開觀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功能,實現資源共享,進而讓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來,使他們各抒己見。
(四)安全互動
【關鍵詞】 政治文明 政治主體 政治素質
人類文明是一個大系統,大體上劃分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部分。物質文明構成人類文明的基礎內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構成人類文明的上層建筑內容。政治文明是人類改造社會所取得的所有的積極的政治成果,是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進步狀態。
政治文明對大學生政治素質的要求
1.大學生政治意識的現代化
對于人的現代化,有學者提出了12種意識或觀念:⑴自主意識;⑵民主意識;⑶參與意識;⑷競爭意識;⑸改革意識;⑹超前意識;⑺集體觀念;⑻科學觀念;⑼法制觀念;⑽時間觀念;⑾價值觀念;⑿效益觀念。[1]具體政治意識領域,我們認為大學生政治意識的現代化包括主體意識、權利意識、責任意識、參與意識、法治意識等。下面簡單談談前三種意識。
首先是主體意識。主體意識促是公民以主體身份參與到現代公共生活當中,共同解決公共利益問題。但是,目前部分大學生并未真正意識到或者并未真正理解主體意識,一方面受到臣民意識的束縛,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強;另一方面過分強調主人意識,依據自己不成熟政治認識,對政治現實進行非理性的批判,往往是只“破”不“立”。
二是權利意識。大學生不僅應當知曉自己享有權利、如何行使權利,還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權利。事實上,我國大學生并不缺乏權利意識,缺乏的是正確行使權利、正確主張權利的意識。我們知道,主張自身權利,不僅僅維護了自己的利益,也維護了法律的權威和社會的秩序。從這種意義上說,主張權利的精神是衡量大學生權利意識的重要標準。
三是責任意識。大學生應意識到履行與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適應的義務,在遇到有關國家政治和社會利益的問題時,必須自覺維護公共利益。大學生應該認識到自己在享有法律所規定的各項權利的同時,也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在現實生活中,盡管我國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權利意識、責任意識、參與意識、法治意識日益增強,但是,在實際參加政治生活時政治觀念與政治行為相脫節的現象還比較嚴重,這種現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與目前我們的各項制度還不健全,體制建設不完善有關,和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民主意識的缺失有關,同時也反映出我國大學生現階段政治素養與現代政治理性之間的差距。
2.大學生政治知識的全面化
政治知識是指公民對政治生活規范和準則的掌握情況,以及接受有關政治生活方面信息的程度。我們這里的政治知識既包括政治理論知識,也包括政治參與的技能知識。
首先,政治認同感依賴于對政治理論知識的掌握。對大學生來說,如果擁有較扎實的政治理論知識,他們對政治問題的興趣就不會隨形勢變化而多變,也避免了對政治問題認識的遲鈍和膚淺。大學生基于對國家政治活動價值理念的深刻理解,才會產生較強的政治認同感。
其次,政治參與技能有賴于對政治程序的熟悉。大學生如何靈活運用公民權利以保護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手段和方法,可能也對政治參與的有效性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目前我國大學生政治參與水平較低且目的性參與少和非制度化參與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足夠的參與知識、規則和技能,于是,高漲的政治參與熱情與低下的政治參與知識和技能就會發生沖突和矛盾,而這種沖突和矛盾又往往會給社會的政治發展和經濟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現代市場經濟逐步將政治世俗化、理性化、大眾化,傳統政治運作過程由過度經驗化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公開化。為適應政治文明這一發展趨勢,大學生應掌握較全面的政治知識。
大學生政治行為的理性化
大學生的政治參與無疑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積極推動力量,隨著民主政治的發展,大學生渴望運用手中的權利表達政治意愿和利益要求,借以影響國家政治運行尤其是政治決策。毫無疑問,這種趨向代表著社會的進步,有利于整個政治文明的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部分大學生在參與政治活動的過程中,也表現出一些非理性甚至非法的偏差行為,這突出表現為大學生政治行為目的的盲目性和行為方式的不規范性。這兩種偏差嚴重阻礙了政治行為文明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唯利是圖、自私自利等消極因素。因此,大學生政治行為的理性化應強調行為目的的理性化和行為方式的理性化。
首先,大學生政治行為目的的理性化。大學生的政治參與應是處于對某一政治問題真正關心的目的、運用扎實的政治知識對政治現實作出正確判斷后,自愿、主動的政治行為,而不是盲目的人云亦云、一哄而上。大學生在沒有準確把握社會的最高利益,沒有理解政治改革的最終目的,盲目地或以消極的心態進行政治參與,只會對民主造成破壞。
其次,大學生政治行為方式的理性化。政治活動是項理性的活動,只有激情和沖動無濟于事。因此,大學生應使自己的政治行為符合法律、制度和程序的要求,符合政治發展的要求。
政治行為的理性化如何,政治行為是否納入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軌道,政治行為的效能如何,與預期的效果、宗旨是否統一,這些綜合性指標便成為政治行為文明乃至政治文明不可缺少的要素。
參考文獻:
(一)從人的本質及人與社會的關系看價值觀培育
每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起初只是家庭關系和血緣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交往范圍的擴大,人進入一定的地緣關系、生產關系、政治關系、法律關系、道德關系之中。在這些社會關系的影響和制約下,人慢慢掌握一定的社會文化,學會參與社會生活,逐步由自然人轉變為扮演多種社會角色的社會人。這個過程就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也是人的本質形成和豐富的過程。因此,人在本質上是社會的存在物,每一個人的成長發展過程也是接受社會影響、教化的過程,同時人在改造社會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自己、塑造自己。“社會與人的這種不可分性決定了人不可能脫離社會,只能是先接受社會中已有的知識、觀念、價值體系,在此基礎上,從事獨立的社會生活實踐,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由此可見,價值觀教育無時無刻不滲透于人的活動之中,對人的價值觀發生作用。”[2]因此,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產物,人與社會不可分離,而價值觀教育滲透在人與社會的互動與交往之中。社會對人所具有的先在性特征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這種關系使得價值觀的培育具有可能性。
(二)從價值觀的形成過程看價值觀培育
列寧的灌輸理論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從經濟斗爭范圍外面”向工人灌輸他們原來不了解和不掌握的先進意識、政治意識;二是指“從工人同廠主的關系范圍外灌輸給工人”階級意識,使工人認識到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明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列寧的灌輸理論實際上是強調科學、系統的社會主義思想不可能通過自發的方式產生,而只能通過學習、宣傳、培育等自覺的方式才能掌握。盡管列寧的灌輸理論是在當時俄國社會發展階段和工人文化水平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但是灌輸理論并沒有過時。對于無產階級的每一個成員來說,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不可能不學而知、不教自會的,同樣需要進行各種不同形式的培育才能確立起來。但不能將灌輸理論簡單地與教育的具體方法等同起來,認為灌輸就是填鴨式、生硬說教。任何時代的科學的價值觀都是那個時代真正的時代精神,這種價值觀也不是自發的、自然的演進過程,要使之成為普遍的社會意識,為社會成員所接受,就必須進行科學的教育。因此,當代中國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也需要經過不同形式的教育才能形成。
(三)從中西方價值觀培育的實踐看價值觀培育
古今中外的價值觀培育實踐對當代中國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中國傳統社會非常重視價值觀的培育,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提出了“仁”和“禮”的思想,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克己復禮為仁”,把恢復周禮作為“仁”的目的,主張在政治上實行德政。這些思想成為儒家政治文化“三綱五常”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儒家文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不僅逐步豐富和發展其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還提出了一些培育核心價值觀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上,以“孝”為核心,講究孝親。在此基礎上由家庭到家族再到國家,形成完整的“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在個人修養上,以修身為本,強調克己和內省。為了培育封建統治階級的核心價值觀,統治者極力推崇《詩》《書》《禮》《易》《論語》《孟子》等經書。為了使經書的內容深入民心,為廣大群眾接受,歷代統治者還進行了核心價值的大眾化工作,編寫了《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等通俗易懂的書籍,傳播封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在西方,經過啟蒙思想家的理論探索和資產階級的社會實踐,自由、平等、博愛、民主、人權等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成為西方政治和道德的內在價值和基本原則。許多西方國家一方面通過立法確立核心價值觀的不可侵犯,另一方面通過國民教育對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普及和強化。在美國,道德教育經歷了從主張道德相對主義到提倡核心價值觀的轉變,這反映出西方學者對學校教育的反思和對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新認識。在英國,從2002年8月起,國家核心價值觀教育正式成為中學階段的法定必修課。英國劍橋大學戴維哈格里夫指出:“所有學校都應開設一種專為多元文化社會制訂的共同公民教育課。這種社會需要一些基本的共同價值觀以產生國家內聚力所必需的粘合劑?!保?]英國執行官員尼克塔特在《課程中的精神與道德》中指出:“道德相對主義應該被另一種觀點所取代,即我們認為社會中存在道德事實,一些道德事實是具有普遍性的,它們組成我們社會中的核心價值,這些核心價值應該傳授給青少年?!保?]在核心價值觀的普及方法上,許多西方國家都認識到以簡單機械的道德灌輸、知識學習的方式進行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效果較差,西方教育學的一些流派如價值澄清理論、人本主義教育理論、道德兩難判斷等將多種教育方法與品格教育結合起來,以增強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中心課程觀”和“知識中心課程觀”的消極影響
很長一段時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受到“社會中心課程觀”和“知識中心課程觀”的消極影響,過分注重社會因素和知識的作用,忽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主體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學科的發展?!吧鐣行恼n程論”重社會整體,輕個體。離開獨立的大學生個體抽象地談論社會,難免會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而“知識中心課程觀”以知識為重要支柱,片面強調思想政治理論間接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的需要、興趣和學生身心發展的差異??傊?,無論是“社會中心課程觀”還是“知識中心課程觀”,都從根本上忽視了人的發展,落后于時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從這種片面的課程觀中走出來,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也需要科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觀的指導。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目標存在缺陷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目標是教育目標的具體化,是教育目標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方面的具體體現。從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角度審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目標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對價值觀的關注程度不夠。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中,有四個是涉及世界觀方面的目標,對價值觀的關注程度不夠,這種課程目標不利于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第二,缺少人與自然的關系的相關價值觀目標。隨著資源的枯竭和環境的惡化,人類已充分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的價值觀容易被忽視,這一缺陷很顯然是與時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的。第三,缺乏審美價值觀方面的課程目標。隨著物質的豐富多彩,大學生對審美價值觀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這一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不夠。第四,缺乏對人類共同利益的關注。思想政治理論課缺少對全人類共同利益的關注和國際合作精神的培育,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的大形勢下,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這一方面的缺乏對中國來說是不利的。
(三)課程內容忽視差異,存在偏差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是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制定的,它體現了課程目標的要求。但從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角度審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不難發現存在下列問題。第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價值觀培育方面忽視了地區之間的差異性。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差異比較大,但國家統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忽視了各地區、各省市的特殊性和實際情況,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針對性不強。第二,課程內容比較注重課程自身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比較注重從理論層面闡釋問題,而在結合改革開放出現的新情況和在回應大學生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上,課程內容缺乏說服力和針對性。第三,從本科所開設的四門課程來看,部分課程內容有重復的現象。如《中國近現代史》與高中歷史就有很多重復的內容,同時與《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有不少重復。這些問題的存在,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有利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四)課程設計不夠科學,課時不夠課程設計就是根據一定的價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課程理念和目標,以特定的方式組織安排課程的各種要素和各種成分,形成課程標準和課程教材的過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由國家層面進行課程設計的,總體來看,這種課程設計的規格高、科學性強。但從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視角看當前的課程設計,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處理好大學與中學階段的銜接。在課程設計上,高中歷史和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內容上有重復,這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也不利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第二,課程設置與學時的分布不夠合理。在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理論教育課程設置了三門,為11學分,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只有一門,為3學分。課程之間的課時分配也不合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一百多年的歷史,只安排了2個學分,完成教學內容的難度很大?!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是由原來的兩門課程合并的,但只有3個學分,完成教學的難度也偏大。最后,教材內容理論性的知識過多,需要一定的專業背景知識才能理解,如《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有很多對理論的理解,但是在大專根本就沒有開設《基本原理概論》,學生對的理解不深,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三、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促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一)樹立育人為本的課程觀
思想政治理論課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樹立育人為本的課程觀。育人為本的課程觀強調以人才培養為根本出發點,把促進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品德的養成作為課程的中心。當前社會改革不斷深化,社會競爭也日趨激烈,改革創新成為這個時代的精神號角,時代呼喚著大學生的主體人格和創造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樹立育人為本的課程觀,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充分考慮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主動加強核心價值觀的修養,提升思想道德品質。
(二)健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目標建設
當代中國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要求我們從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目標的誤區中走出來,以育人為本的課程觀為指導,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加強課程目標建設:制定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方面的目標;設定人與自然關系價值觀方面的課程目標,引導大學生科學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制定審美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引導大學生提高審美素養;同時還要在課程中設定人與世界關系方面的目標,引導大學生關注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內容建設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質的基本要求。在課程內容的制定和修改過程中,學者們應該充分研究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不足和缺陷,在實踐中豐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構成。針對當前存在的重視思想政治、意識形態、世界觀、人生觀等,而道德教育、政治實踐、價值觀教育相對較弱,教材內容重復的現狀,改進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建設。而在教育過程中,教材內容出現的重復,更是需要聯合多個部分協同解決。
(四)增強課程設計的科學性
課程設計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的前提。因此,第一,必須深入調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知識儲備,弄清他們掌握了哪些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只有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的教學銜接問題。第二,在課程設計上應堅持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的統一。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培育人的活動,只有結合現實的社會條件,才能盡可能地促進人的發展。第三,課程設置與學時分配要科學。應適當增加思想政治理論課選修課的學分,讓大學生有機會根據自身的思想品德狀況選修課程。同時,應增加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學分,使之更加合理。在課程設計中應將以下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內容包括進去:一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價值觀教育,二是愛好和平的價值觀教育,三是科技價值觀教育,四是人權價值觀教育。
論文關鍵詞:淺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我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由計劃向市場的轉型期的完成,每一個大學生部面臨多種觀念的沖擊.形色兼備的網絡世界、人們的道德意識的淡薄、社會拜金意識增長,如不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糾正,會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更關系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是我國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力量之一,根據社會、家庭、學校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現狀,筆者探求史適合高職高專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愿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義
我們現在所談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總的來說,是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立足于高校實際,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構建和完善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體系,培養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二、目前高職高專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當前形勢來看,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情況不容樂觀,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
1.缺乏敏銳性政治論文,不能積極應對大學生的熱點問題。
一個時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著眼點比較多地放在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工作上,不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忽視理論研究和前瞻性探討。這主要表現在對社會環境影響的敏銳度不夠,不能對大學生指出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層次研究。
2.大學生自主、平等意識的增強,導致傳統的社會調控系統的失靈。
網上交往的虛擬性使人與人的交往變得自由、平等,虛擬條件下網民交往的角色是虛擬的,不存在上下級、長晚輩、地位尊卑的垂直型關系,但由此也帶來了各種問題——導致主導價值觀念、社會公共權威以及教育者權威的削弱,使得傳統社會訓控的功能在逐漸喪失。我曾在網上下載到這樣一份《電子空間的獨立宣言》:“我們沒有一個選舉出來的政府,我們也不愿意要這樣的一個政府。我宣布,我們正和建設一個全球性的社會空間,它與你們試圖強加給我們的各種專制體制完全不同。”“我們正在制造的世界,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進入的世界,它沒有特權,沒有因為種族、經濟權利、軍事力量或出身而形成的偏見,在這個世界中,任何人無論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表達他的信仰” 。“但愿它比你們以前的政府建立的世界更人道、更公正。”這樣的宣言對大學生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而臨的困境是信息系統不再被教育者全部掌控,不能對大學生的思想言行進行干預,更多地要靠大學生的自我判斷、自我選擇。
3.教育者人格魅力的下降,導致感召力、吸引力減弱。
08年筆者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學前系300名學生就“你喜歡什么樣的教師?不喜歡什么樣的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喜歡什么樣的老師
不喜歡什么樣的老師
細心、有耐心、平易近人97.5%
脾氣差、沒耐心95.2%
義務強、水平高80%
業務水平低、能力差83.4%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57.5%
教學枯燥、不負責63.2%
當代大學生未經過艱苦斗爭的革命年代的洗禮,意識不到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而往往缺乏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居安思危的意識,自身承受力與意志力薄弱。不少學生習慣于“兩耳與不聞窗外事”,諸事由家長“包辦”“代辦”,忽視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和環境適應能力訓練,甚或出現家長到學?!芭阕x”的現象。大學生在碰到困難挫折后垂頭喪氣、悲觀失望、無所適從,出現諸如失眠多夢、情緒低迷、精神不振等癥狀。這極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強化,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學習處事態度與堅強不屈、不畏艱難的生存勇氣。當代大學生德育觀上的種種不良表現,不僅影響我國的人才質量,而且影響國家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更影響“中國夢”的實現。因此,對大學生加強延安精神教育就不僅僅是個人成長成才的需要了。
二延安精神在當代大學生德育中應用的路徑
1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銜接
對大學生加強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幫助大學生端正理想信念態度,以解決大學生道德失范的方向問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是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傳和弘揚延安精神的主要陣地。進行德育教學時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教材中的有關延安精神的素材資源,將偉人故事、英烈事跡、紅色經典歌曲、宣傳影片等關于延安精神的內容銜接到系列教學內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課本、進課堂,從而幫助大學生了解并領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內涵。大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時,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觀念,樹立符合時代需求的新觀念,不僅學習本專業的知識,而且要涉獵其他專業的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揚棄的態度對待新思想,吸收精華,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2以榜樣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內涵
張力高校教師承擔著社會信息傳遞、知識傳播的重要任務,學校須以延安精神為指引抓師德師風建設,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舉措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始終把以學生為本、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理念貫徹到教育教學和管理各項工作中去。在滿足學生不斷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時,教師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學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學生、用廣博的學識影響學生、用求是的作風感染學生、用扎實的基礎教育學生,達到榜樣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老師的個人修為對德育水平影響直接,對學生群體的影響作用至關重要。這要求從事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者結合時展現狀以及大學生思想政治修養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存在的不足與疏漏,進行有針對性的全面分析與系統深入的調查研究,形成結構完善、論證嚴密的理論成果與學術著作等,從而為延安精神不斷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艱苦奮斗精神培育
大學生民族復興使命感我們黨革命歷程走的就是基層群眾路線并靠艱苦奮斗取勝的,我們的現代化建設事業也是靠全國廣大人民群眾不懈艱苦奮斗發展的。當代大學生身負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需摒棄“眼高手低”思想,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奮斗發展。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大背景下,大學生須進一步轉變就業觀念,面向基層,服務鄉村,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奮斗之路。在進行德育教育實踐中,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尤其是學生干部和黨員)在踐行延安精神活動中的模范帶頭作用,這不僅可以保持大學生干部和黨員道德思想的先進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夠最大范圍、最廣程度地影響更廣大學生的思想水準、意志品質、道德修養、價值追求等精神層面。通過大學生的基層群眾路線教育使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學生群體中得到根植與傳播,培育大學生的優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去。
4開拓德育教育新載體
(一)有助于更新傳統教育觀念,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
通過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綜合運用,能夠動態的突出教學知識重點,實現對感官的延伸功能,有利于大學生消化吸收突破學習難點,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率,可以在內容的知識性與發展性上下功夫,能夠增強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信心。整合研究將使教學內容擺脫封閉,實現開放,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上與課下的統一,在社會中自覺接受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教育,鼓勵大學生更多更好地接觸社會現實。將古老的歷史成果,輔助以網絡及信息技術,來增強歷史的厚重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大學生了解國情、黨情和民情,以此樹立他們的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賦予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
(二)有助于大學生向探究性、合作性學習,激發教師與學生主體的創造性
使大學生實現角色轉變,由被動變為主動。營造個性化學習環境和協作式學習氛圍相結合,為大學生提供更為開闊的分析問題的觀點和思路,實現教師教和大學生學的實際效果。這不僅可以適當緩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的繁重強度,還能夠確保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學業和科研能力的培養,這也有助于教師的自身能力素質的普遍提高。
(三)發揮情境教學的可設計性,延伸情景教學的空間與時間,使課程更生動有趣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材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豐富,特別是對大學生的探究活動的要求明顯增加,但是課堂教學的局限性,使有些探究驗證活動無法實施,這就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持,為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信息素材,將自由探究和自主學習相結合,變他人要我學為我要自己學的實踐的能力。教學環境也不再拘泥于課堂教學,而是實現與課下的網絡學習實踐的相結合,完成由封閉走向開放的教學過程,增強了大學生學習以及同教師交流的靈活性。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豐富多樣的信息素材,再配備以圖文并茂,音頻和視頻的有機結合,規避傳統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的不足,有利于激發學額生的學習興趣。
二、思想政治課程與網絡“信息素養”整合的主要途徑
(一)制定大學生網絡信息素養的權威標準
2003年,教育部就曾指出,信息素養主要涉及到五個方面:社會成員信息技術人文修養的表現;各種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的基礎掌握程度;社會成員能否自行利用信息解決生活、工作和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否持有客觀公正的信息技術價值觀;社會成員廣泛擁有良好規范的信息技術的使用習慣,特別是具有極強的社會責任感。我國大學生網絡信息素養標準可以借鑒國外大學信息素養教育的相關標準,例如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就曾經在《信息能力:創建學習的伙伴》中提出的學生信息素養九大標準。我們將其概括為獲取信息的快捷性、有效性、個體性,信息處理的批判性、及時性、道德性,信息使用的精確性、創造性、效益性。
(二)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信息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等學校開展
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知識講授和社會調查等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現有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依托科學的教學方法設計,實現信息技術的電子化應用,豐富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渠道,為提高課程教學改革效果開拓新的思路。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中的網絡信息素養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實現課堂網絡信息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可以增強大學生的直觀感性認識和普遍認同感。因此高等學校應圍繞網絡信息素養教育這一目標,形成切實可行的信息素養教育計劃,首先,從授課教師的網絡信息素養入手,使課程設計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層次,有針對性地開設課程;考慮學生學習的階段,合理地把課程安排在合適的時段,開設的方式應服從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并把網絡信息素養教育納入學校社會實踐教育的教學規劃。
(四)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信息素養辯證批判性思維教育
網絡信息素養需要通過哲學思辨性為依托,實現大學生群體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重視等發散思維。使大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去選擇、利用,自覺整理和加工網絡信息,通過去偽存真、去粗存精,正確評價、消化網絡信息,同時通過調查分析,獨立思考,最終吸收有效的網絡信息。
(五)開展高等學校網絡制度建設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需要有成熟的制度
建設為保障,以規范和強化文明的網絡行為管理機制,促使大學生自覺形成責任意識和遵紀守法的觀念,預防和減少網絡犯罪以及不道德行為的發生。如制定有關上網行為規章和制度、成立網絡教育管理領導小組、成立網絡信息教育宣傳聯絡隊伍、網絡文明協會等大學生社團組織,不斷增強大學生的自律意識,實現教育信息化目標,充分發揮大學生的道德主體作用。
(六)深入開展大學生網絡環境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咨詢選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