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5:52
序論:在您撰寫主科醫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提問是最好的反饋方式
通過提問所接收到的語言反饋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饋信息具有準確性、具體性、即時性和簡潔性。它可以使教師當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及時地調控教學程序,改變教學策略,使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提問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腦中只有一個學習興奮中心,聽課效果就比較理想。學生在答問時精力集中,而在聽講時有時散漫。教師光靠靜講、維持課堂紀律來保證學生的注意力是達不到要求的,而應以授課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用一個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問號"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把學生的思維鉗住,激發學習興趣,賦予學習動機。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提問可以讓學生發現不足
對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學生往往以為自己能復述就算懂了,其實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現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針對概念提出一些題意明確清楚的實際問題,誘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克服盲目的自滿情緒,這樣對提高學習效率、突破教學難點很有用。特別是在學生一般認為理當如此的地方,可提出與常規看法相悖的問題,展開深入討論,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獨特性和創新意識。同時引導學生對已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題目的本身提出疑問或變換題目的條件,來拓寬學生的視野,誘發學生發散思維,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四、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總是和語言分不開的,課堂提問便是培養學生正確地掌握學科語言表達能力的契機。如在教師做演示實驗的過程中,采用邊做邊提問讓學生回答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提問學生和由學生發問,可以通過對話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設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冷靜考慮,合理處置。
通過提問,教師可直接表達關心學生的思想情感。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和發現的喜悅,有利于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信息交流。通過提問,能夠發現作業、考試中的抄襲現象,以便在教學中及時解決。
五、提問中常出現的一些誤區及對策
有些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在提問方面可能存在這樣一些誤區:(1)整堂課只管自己講,不提一個問題,"滿堂灌"。(2)什么都要問,低級的、重復的、漫無邊際的、模模糊糊的問題。(3)所提問題與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距離較遠,偏離了主題。(4)只提好學生,不提差生;專提一小部分學生,冷落了大多數學生;或對差生進行懲罰性提問,給學生難堪。(5)提問沒有層次性,難易問題無階梯。(6)提問表達不言簡意賅,有時不知所云,學生無法回答。(7)對學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對學生的提問不理不睬。(8)提問隨意,東拉西扯,越扯越遠。(9)不能靈活應變,針對課堂氣氛、學生的回答和反應,追問下去,擴大戰果。等等。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提問中應處理好這樣四個關系:(1)點與面的關系。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提問應有較大的輻射面。既要照顧點又要照顧面,以點帶面,培養優生,轉化差生,達到共同提高。(2)難與易的關系。教學內容有難有易,提問應當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對于較難的問題應力求深入淺出、化難為易,切忌過深過難而造成冷場。(3)曲與直的關系。提問題不能只問"是什么"、"對不對",問題要富有啟發性,否則學生會感到單調乏味。(4)多與少的關系。授課時不在于多問,而在于善問、巧問。教師切不可為提問而提問。提問過多過濫,學生應接不暇,沒有思考的余地,必然會影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興趣。提問過少,難以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勢必造成學生厭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六、提問常采用的幾種具體方式
同一物理問題,可以從不同側面提出,提問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樣。課堂上,教師若能根據具體的情況形成各種不同的問題情境,就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現象、專題或概念上來,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目的。
"設疑式"可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獨立思考;"逗趣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深思;"對比式"可以誘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共性、區別個性、加深理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刨根式"能幫助學生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促使學生對問題認識的深化;"比喻式"能幫助學生發生聯想、想象,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提高;"輻射式"能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分析解決問題,有利于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求同式"能引導學生從相異的事物中,找出相同的特征,有利于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伏筆式"能鋪路架橋,暗示出事物的途徑或方向,為研究新理論留下伏筆;"自成靶子式"的提問,會使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警戒"的敏銳狀態,從而從反面鍛煉了其思維的判斷能力,培養了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一次提問能否獲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問、怎樣問。"層遞式"提問是指對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問題進行分層次由淺入深的提問方式。通過一環扣一環、一層進一層的提問,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通過層層剖析、循序推進、最終到達解決問題的彼岸和釋疑明理的高峰。"分割式"提問是指把整體性較強的內容分割成幾個并列的或遞進的小問題來提問的方法。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范圍太大,學生不容易回答完整,教師可以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的分割式提問,把一個個小問題解決了,整個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擴展式"提問是指把現在所學內容與相關內容聯系在一起提問的方法,能夠起到以新帶舊、溫故知新、融會貫通的作用。"直問"是指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以便直接尋找答案,可使學生迅速進入思考狀態,使教師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曲問"是一種迂回設問的方法,問在此而意在彼,針對學生疏漏、模糊處,抓住關鍵詞為突破口進行曲問,會使學生番然醒悟,從而對正確的結論印象更深。
課堂提問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和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設計提問時要注意經常變換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個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個內容,在不同的場合下進行提問,也要注意轉換角度,讓學生有一種新鮮感。要能使學生看到老師是如何提出問題的這對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七、提問對象的選擇和時機的把握
[關鍵詞]課堂提問;學生主體;教學;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808(2010)08-0043-03
“在理論上,沒有人懷疑學校培養學生優良思維習慣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這個看法在實踐上不如在理論上那么為人們所承認。此外,就學生的心智而論(即某些特別的肌肉能力除外),學校為學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養他們思維的能力?!睂W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容易引發問題的情境,這就需要學生養成問題意識,主動地進行課堂提問。波茲曼(N.Postman)等指出,“一旦你學會了如何問問題,你就學會了如何學習”,它能造就“一種迥然不同、更為大膽、更富有潛力的理智”,也是生存于這個飛速變化時代的重要工具。歐美各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了課堂提問主體的轉換。在我國的實際教學中,教師依然掌控著課堂提問話語權,很少甚至從未自覺思考如何使學生敢問、愿問、善問,學生的問題意識得不到培育,求知的天性正在消逝。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不僅能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而且能推動其高級思維和社會屬性的發展。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觀念的變革,學生提問將日益受到重視,師問生答的單一模式不應繼續延續,倡導課堂提問的學生主體轉向具有重要的教學論意義。
一、學生提問促進知識觀的轉型
傳統教學中,教師不鼓勵學生對被認為是客觀真理的知識提出質疑和猜測,學生只要掌握了書本知識或間接經驗就被看作達到了教學目標;學生能夠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完全掌握課本知識就是一名優秀學生。這本質上是典型客觀實在論知識觀在教育教學中的體現。從斯賓塞的“什么知識最有價值”到17世紀客觀的理性主義認識論占絕對統治地位,都將知識的性質看成是“客觀性”“普遍性”和“價值中立”的,是獨立于人類經驗之外的規則、既定的程序和不可質疑的真理。接受這種真理式知識觀教育而成長為教師的人,在教學中,不僅忽視了自己作為教育實踐主體的主觀判斷能力和專業自力,而且也忘卻了在教學中思考如何讓學生擁有打破知識客觀性、權威性的意識,如何讓學生積極建構個人生活經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內在生命化的個體知識以及如何讓學生富有質疑文本知識以切實發揮主體能動性的勇氣。
伴隨建構主義、后現代主義思潮的興起,人們的知識觀發生了顯著變化,開始對知識“客觀性”“普遍性”“價值無涉”進行反思,進而承認知識的文化性、境域性、價值性,認為知識的產生與獲得并不是對客觀現實本身的真實反映,而是來源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個體在認識過程中總是以其特有的經驗和方式對現實進行選擇、修正并賦予現實以獨特的意義。由此,知識可以分為公共法定知識和個體主觀知識或者過程性知識和結論性知識,個人經驗勝的主觀知識開始發起對公共法定知識這一客觀主義知識的挑戰并占有一席之地。而產生個體主觀知識的過程性知識也開始備受關注,不再一味強調法定的結論性知識,因為人們逐漸認識到過程性知識的習得能夠產生更多的結論性知識,結論性知識正在由過程性知識不斷創造。
盡管知識觀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轉型,但在教育領域中,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獲得,依然停留在對結論性知識的記憶中,忽視對過程性知識的意義建構與體悟;公共法定知識依然排斥著個體主觀知識,學生的問題意識難以激發,被動地接受知識依然代替著學生主動提問,個人知識不被認可。
“所有的知識都是社會建構的,換句話說,所有的課程都反映了某些社會群體的利益?!薄白鳛闄嗔刂飘a物的客觀課程知識理應允許批評和質疑,而且知識觀的轉型承認了知識的非絕對客觀性,那就意味著學生可以對部分知識進行質疑,學生能有自己的發現,運用個體知識來解釋、建構客觀知識?;谧陨砩罱涷?、文化背景、價值取向的學生主動提問既是樂于求知的具體表現,也是對封閉的客觀知識的質疑,是不同的學生根據自身需要和已有認知圖式在互動對話中進行自主選擇和積極建構的過程,這一過程使我們看到知識的客觀性、普遍性、價值中立性開始隱退,知識的開放性、多元性、建構性加速顯現,人文知識開始滲透進課堂,生活經驗知識開始融入教學。當學生成為課堂提問主體時,我們會看到學生以知識的鑒賞力、判斷力與批判力為標志的內在發展,而非以追求知識的記憶、掌握與運用為標志的外在發展,他們將賦予知識以新意義、新價值。
二、學生提問促進教學觀的嬗變
課堂教學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傳遞人類文化知識,這些知識多指間接知識、書本知識或理論知識,它不給學生的直接知識以一定的地位。在“教學是一個以獲得間接知識為主的過程”這一觀點影響下,課堂教學成了不顧學生直接知識的間接知識傳授過程,這樣,教師教學就是教書,學生學習等同于讀書。教學就是解決好“如何有效地呈現這些有價值的知識”和“如何有效地掌握這些有價值的知識”的問題。其隱含的假設是:教學可以將知識單向地傳遞給學生,教學就是讓學生接受既定的知識真理,學生的批判與創新被認為毫無必要,甚至是對教師和權威的公然對抗。這種教學觀的弊端在于重結論輕過程、重理性輕感性、重同一輕個性。我們不禁追問:如果知識完全可以單向傳遞,為什么教師不讓所有學生獲得同等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接受相同資源但效果不同,這說明知識的傳遞要同化為個體知識,既需要教師和課程資源的傳授,又需要學生自己建構,兩者不能對立或割裂。
而在現實教學中教師占據著絕對話語霸權,教師提問代替了學生思考,只有師授生受的單向教學過程,沒有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互動過程。忽視個體情感和獨立思考的傳統教學強調客觀真理性知識、結論性知識,作為課堂提問唯一主體的教師,將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知識,把教材視為圭臬,不會也不愿去挖掘教材中存在的空白點和學生興趣的激發點。這樣,課堂上沒有質疑,沒有創新,沒有生命活力,致使教學在過度強調知識汲取的同時,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注。學生對文本知識掌握的非常好,提取和儲存速度很快,但卻沒有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創新思維的能力。當學生也成為課堂提問主體時,他們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必將拓展教學內容,促使教師不斷開發利用新的課程資源以提升學生思維的縝密性,而學生的生活經驗、個體智慧等則會成為教學內容的重要來源之一,這就確立了個體主觀知識的合法地
位,也將使課堂教學的過程實現預設與生成的統一,讓教學成為煥發生機活力的探究過程、動靜結合過程。
在動態教學中,不僅需要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也呼喚學生的主動提問,教師的有效課堂提問應為學生的主動提問創設條件并與之思維碰撞。學生求知的過程就是求問的過程,成為課堂提問主體的學生,不再只是單一地接受知識,而是會主動探究、積極參與、活躍思維,將線性的、確定性的、控制取向的知識傳遞過程重構為掌握基本知能、關注動態生成、注重個體體驗的意義建構過程,使對話與互動的教學過程成為現實。學生的主動提問產生的深層互動和對話,使知識與學生的經驗世界、成長需要溝通,與發現、發展知識的人和歷史溝通,也就是使知識恢復到鮮活的狀態,與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關,使它呈現出生命態。學生成為課堂提問主體時,他就是一個反思者、批判者、生成者、加工者,其邏輯思維能力、系統語言表達能力、元認知能力都將得到發展。雖然他不會把學習看成是一個決樂的過程,但在他成為課堂提問主體的教學過程中,會經歷許多學習本身所帶來的榮耀和快樂的事。學生提問促進教師觀的更新
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決定了教師作為知識傳遞者和社會代言人的合法身份,教師的作用在于將所要傳授的知識盡可能牢固地儲存在學生的大腦中。弗萊雷(P.Freire)認為,在這種“儲存式”教育中,教師是作為學生的對立面出現的,教師的任務是“把自己認為能構成知識的信息存儲物‘灌輸’給學生”。這種教育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對灌輸的知識存儲越多,就越不能培養出其作為世界改造者對世界進行干預而產生的批判意識”。因此,弗萊雷主張進行提問式教育,使人們形成批判性認識他們在這個世界的存在方式的能力,能通過對世界進行改造而把自己的創造注入這個世界。在提問式教育中,不僅有教師的提問,還要引導學生的主動提問,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的“解放”“批判”和“發展”,才能改造世界和創造自己。正是有了學生的主動提問,教師由權威者轉變為對話者,不再把對方作為客體去改變,而是通過交換看法,把對方視為知識的可能性源泉,從各自原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學會闡釋、學會傾聽,通過平等、相互接納的學習氛圍,在經驗共享和探索未知中成就雙方的主體性,實現雙方的更新與發展。
在對話的交互關系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和給予者,而是通過對話啟迪學生的智慧,因為對話是探索真理和自我認識的途徑?!巴ㄟ^對話,學生的老師和老師的學生之類的概念不復存在,一個新名詞產生了,即作為老師的學生或作為學生的老師。在對話過程中,教師的身份持續發生變化,時而作為一個教師,時而成為一個與學生一樣聆聽教誨的求知者。學生也是如此。他們共同對求知過程負責?!睂υ挷⒉环裾J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只是認為教師的地位要從絕對主體轉向師生交互主體,讓學生也成為課堂提問的主體。當學生也成為課堂提問的主體時,教師將從“真理”擁有者的“圣壇”上走下來,其不可動搖的話語權威將得以消解,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以“產婆”的身份樂于與學生開展對話,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發表個人見解。學校教育也就達成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社會品質的目標。
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經驗和生存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創新精神,努力使學生成為課堂提問的主體,讓學生擁有課堂話語權,進而促使教師主動對教學內容加工和創新,實現主體地位的回歸。作為對話者的教師將從依靠制度等因素而獲得的“外在”權威,走向依靠自身品質和人格魅力而獲得的“內在”權威,師生之間將從?!皩αⅰ弊呦颉皩υ挕?。在這種尊重差異、包容多元的多向、平等、富有成效的師生關系中,作為對話者的教師能夠更好地發現蘊藏在學生身上的創造性潛能,讓學生實現自身作為生命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和價值。
四、學生提問促進評價觀的拓展
知識傳遞式教學觀下,作為權威的教師將學生是否掌握客觀真理性知識、是否達成預期目標作為學生評價標準。這種評價過分注重教學目標的結果,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課堂互動情況。在這種目標取向的評價觀指導下,評價功能僅僅局限于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情況的甄別和分等,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評價內容僅僅強調教材中的客觀知識,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表現以及不斷建構的個人知識;評價方法也僅僅追求絕對的量化,忽視了對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的質性評價。課堂提問學生主體轉向的提出,在推動知識觀、教學觀、教師觀轉型的同時,必將促進學生評價觀的拓展,特別是評價時間和評價內容的拓展。
在評價時間上,新的評價不再只局限于結論性評價的教學結束時期,而是以過程性評價貫穿教學全程,不僅重視學生是否獲得正確結論的評價結果。在過程性評價中,教師將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與學生真實的生活和學習情境相聯系,對學生思考推理過程、對話互動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過程進行動態的全程評價。只有在過程中,我們才能發現學生是否真正有學習的興趣、獨立思考的欲望、質疑批判的勇氣、主體參與的意識,才能看到學生批判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也才能在真實的課堂中捕捉到學生能力的真實表現并準確評價學生的發展狀況。
【關鍵詞】主體意識;價值判斷;文科生;后現代主義;建構主義;對策
Liberal arts students body awareness train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Liu Xiang—na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education student awareness also get attention. Liberal arts talent need to strengthen the body awareness, to recognize the self—subjectivity and things to make a unique judgment.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his new division: "I — my sen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I — the world's relationship factual judgment and value judgment i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culture. But liberal arts students and science students have a different emphasis on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culture, liberal arts students should be more emphasis on the value judgment ability, and based on the ideology of constructivism culture of liberal arts students body awareness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Body awareness; Value judgment; Liberal arts students; Postmodernism; Constructivism; Countermeasures
學校以學生主體理念,“主體教育”的實施也使“主體意識”成為了關注點。在現實中,高?!爸乩磔p文”現象仍然存在,我們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文科生。培養這種文科人才要從主體意識開始,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主體性進而能進行自我判斷并能提出一些新觀點。一般地,文科就是指人文社會科學,包含以人類社會獨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為研究對象的學科。而文科生主要就是從事這些學科研究學習的高校學生。
1. 主體意識新界定 “主體意識”的內涵有多種界定,簡單來說,“主體意識就是人對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自覺意識,以及在此基礎上對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覺認識和改造的意識”。[1]它是主體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的表現,包括主體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自我意識指主體對于自身,社會及自然界有著自己的認識,對于事物有自己的判斷與選擇。對象意識指主體意識到發揮自己的能動對客觀世界及主觀世界進行改造,這樣才能實現自身價值。[2]
個體存在于“自我世界”與“外部世界”之中,“自我世界”就是主體自身的內在世界;“外部世界”是主體所生活的社會及自然界。主體有主體意識,
也就是要在這兩個世界中樹立主體性觀念。
基于這兩個世界,我們可以對主體意識進行新界定,即:“我—我”關系意識和“我———世界”關系意識。“我—我”關系意識就是在“自我世界”樹立主體觀念,指主體對自身能力,地位和價值的認識,并有改造和完善自我的信念?!拔摇澜纭标P系意識是在“外部世界”中的主體觀念,是主體對生活于其中的社會與自然界的認識,而且將改造世界作為實現主體價值的目的。
認識是實踐的基礎,樹立正確觀念和認識才能改造世界并有所創造,因而培養主體意識首先要形成正確認識。一般地,我們將認識分為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
所謂事實判斷,就是要原本地再現客觀事實,清除以主體為轉移的成分,清除主體的需要和干擾等,解決的是“是什么”的事實真理問題,獲得“關于實際事情的知識“;而價值判斷要以主體自身需要作為評價的依據,其內容自然不能排除主體,理所當然地以主體的需要為轉移,解決的是“應該是什么”的價值取向問題,獲得“應然性的知識”。[3]兩者也相互聯系,價值判斷要以事實判斷為基礎,進而作出自己的選擇;事實判斷是價值判斷的手段。
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能力是形成主體意識的基礎與關鍵,只有主體能對自我和外部世界做出正確判斷才能加強其主體意識。
一、論文的基本構成
1、封面(標題、中英文內容摘要、目錄)
2、內容摘要(3、正文
(1)引言
(主要說明選題的由來和意義、主要概念的界定、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創新之處、章節安排等。可借用開題報告中的相關內容。)
畢業論文不同于一般論文,要在前言中交待必要的問題。讀者往往先閱讀論文的內容摘要、前言、結束語,就能初步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否則,論文都比較長,怎么看得完?
這是一種學術規范,方便后續的研究。
(2)文獻綜述
(首先陳述現有相關問題文獻研究的方法、觀點和結論,然后對現有研究進行評述,指出其研究不足或局限。如果文獻內容不多,可以不必單列為一章,并入引言即可。注意文獻的引用方式:張三(xxxx)、、、)
(3)正文主體部分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政策建議;問題、模型、政策建議)
(4)結束語
(結束語部分是對全文的簡要概括和總結,提出研究的不足和后續研究的方向。) 參考思路:先概述一下論文的思路,然后說明主要的觀點和結論,最后提出研究的不足和后續研究的方向。
4、注釋(按照要求的格式)
5、參考文獻(按照要求的格式)
6、致謝(如果你有需要感謝的人)
注意:內容摘要、前言、結束語很重要。內容摘要中的語言可以與正文重復,是前言和結語的綜合。
二、論文寫作常見錯誤及注意事項
?
?
?
?
?
?
? 常見的語句錯誤:無主語、我們、我 語句無邏輯 論文所有部分合并在一起,每次提交修改稿時依次標號1、2、3、、、 嚴格遵照學校畢業論文要求:組成部分、格式(字體、注釋、參考文獻) 亂copy文章,牛頭不對馬嘴,前后文之間沒有邏輯關系,出現斷層現象。 繞彎太多:在、、、之前先談談、、、 口語嚴重:一共
?
?
?
?
?
?
?
文學語言、抒情語言 口號性、政治性語言 病句太多:無主語、無連接語、逗號太多 目錄三級標題即可 點面結合 標題宜采用名稱性詞組 頁碼設置不當、致謝不是真情,落款時間應為2014.4.25。
三、論文提交時間
開題報告:根據學校規定的時間,以組為單位統一提交打印稿。
論文初稿:不遲于2014年3月15日,將電子稿傳到我的郵箱(wang_hc@163.com)。 修改稿:按修改批示,及時提交修改稿。
定稿:2014年4月25日前。
注意:
1. 每次回復修改搞,請將文件名按0張三、1張三、2張三、、、的形式傳給我。
2. 郵件的主題上標上姓名。
3. 傳過來的文件應是完整的畢業論文版式,不要分為封面、目錄、正文等幾個部分。
四、溫馨提醒
? 后工作論文的寫作及學術研究打下基礎)
? 如果不按要求去做,我不會在論文上簽字。
? 1、認真通讀全文,修訂可能存在的錯別字、筆誤、病句等問題。
樹立科學教學觀,必須堅持有序原則。“有序”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坝行颉笔沟萌藗冊诨顒又幸鈭D明確、態度堅決、動作實際。堅持有序原則,既能充分體現人的理智性,克服實踐活動中行動或行為的隨意性,是實現教育必然的關鍵,科學實現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習慣養成和強化。
1.1有序教學注重過程和過程控制能實現教與學兩者關系的良好把握,能防止學生的精神疲勞,有效化解厭學情緒,對學生注意力提升具有直接的養成作用,對課堂具有久遠而積極的推動作用。
1.2有序教學實現能力培養,又不忽視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既強調教學創新,又不忽視常規基本要求,在適應課程特點、學生差異,而不斷升級教學模式優化教育教學結構能讓學生注意力的積極性能更大激勵。
1.3有序的教學實現了師生關注點更清晰,課堂互動更從容,保證了課堂的條理性和連續性,是學生注意力的重要的邏輯聯系關鍵因素,是教師提高效率地重要前提之一。
實踐證明教學越是有序,其越能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
2不斷完善科學的教學方法
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有效的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途徑,培養學生那個課堂注意力,就要不斷改變原始單一的教學手段,必須改變總是依靠老師講而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法。
2.1教學方法必須科學。在一定的基礎上和實踐的過程中的課堂教學的內容越能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就越符合學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加集中,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2.2除了直接培養學生的直接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外,教師還不能忽視其它學生興趣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采取合理形式、必要的媒介的豐富而成熟的教學方法能與學生興趣共鳴,實現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轉貼于中國論文
3盡可能提升教育教學技能
學生注意力培養關鍵必然是教師,在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教學實踐中,為豐富和成熟教師技能要做到:
3.1教師知識儲備要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努力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平常的備課必需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地把新教材同學生已有的知識結合起來,從學習的量的方面扎實“蘋果”的吸引力,高層次影響學生的注意力。
3.2構建豐富教師人格。只有教師人格不斷的完善和豐富,保護好這一知識的明珠的純潔與人格魅力,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才是溫馨的、輕松和諧的課堂,才是富有魅力的綠色課堂,實現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孕育和成熟。
1.1對象
選取2013年6月—2013年11月在寧波市某三級??漆t院兒內科3個病區實習的某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60名全日制護理專業高職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每個兒科病房每輪實習學生4人,實習4周,共5輪完成兒科實習。病房的選擇根據病房總帶教老師對以學生為主體的床旁教學的把握程度確定。其中2名學生因身體原因延遲實習。實習生全部為女生;獨生子25人(43.1%),非獨生子33人(56.9%);省內生源52人(89.7%),省外生源6人(10.3%),年齡(20.21±0.70)歲,在校成績(80.29±6.59)分。
1.2方法
1.2.1形成性評價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查房中的實施
每個科室的4名學生組成兩個小組,每組2人,分別在實習的第2周和第4周各舉行1次查房,第2次查房時兩組學生的角色互換。整個護理查房由學生準備和主持,以其中一組學生所分管的患兒作為床邊查房對象,過程涵蓋采集患兒病史、護理體檢、健康教育、現場專科操作等環節;另外一組學生以PPT形式匯報患兒主要病情,提出護理問題,制訂護理計劃和措施,然后采用學生自己、同伴和科室總帶教老師分別現場反饋的方式,反饋內容為本次查房的組織管理,學生的知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對患兒的人文關懷,參與和合作程度,體檢和操作的規范性,病例分析準確性,PPT匯報材料的制作質量等查房中表現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最后由科室總帶教老師組織學生填寫教學查房質量評價表評價本次學習質量。
1.2.2評價方法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教學查房質量評價表,共25個條目8個維度:教學準備(3個條目)、病史匯報(2個條目)、護理評估(4個條目)、護理問題(3個條目)、護理計劃(4個條目)、護理效果評價(2個條目)、綜合能力(2個條目)、教學效果(5個條目)。問卷輔以相應的指導用語,運用Likert5級計分法,4分為很好,3分為較好,2分為一般,1分為較差,0分為差。問卷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查房質量越高。經檢驗,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7,內容效度由5名副高及以上職稱的護理教育專家(1名學院老師,4名醫院主管護理教學老師)2輪評定,CVI為0.98。每次查房完成后請學生填寫,兩次共發放評價表116份,回收有效表格116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
1.2.3統計學方法
數據輸入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因收集的教學查房質量評價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M±Q)表示,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討論
2.1形成性評價能促進學生形成結合病例深入分析的臨床思維
Rolfe等強調,形成性評價目的是為了幫助或促進學習,注重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以學生為主體的床邊教學查房是針對臨床真實病例展開的教學活動,需將實踐、講解、討論緊密地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全面護理患兒的學習機會,這是學生在院校學習期間所無法學到的,學生剛接觸臨床,查房既是對學生能力的鍛煉,又難免會存在各種問題。為及時指出和糾正本次查房過程的不足,彌補學生知識的不全面,在查房結束后安排學生、同伴和老師進行現場反饋,以確保學生查房的質量,達到最優化的學習效果?,F場反饋緊緊圍繞所查病例展開,讓學生對自己剛才的表現做出積極主動的反思和回顧,清楚自己當前的表現與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之間的差距,同時從其他同學身上學習和借鑒一些好經驗,同伴評價能幫助對方發現錯誤,老師則憑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對學生沒有發現的問題或未提及的內容進行補充指導。表1顯示,前后2次查房質量中護理評估、護理問題、護理效果評價、教學效果和總得分差異經Z檢驗,有統計學意義?,F場反饋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明確的反饋,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病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學生深入分析的臨床思維能力。
2.2形成性評價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2.2.1護理評估技能不熟練
面對一個不是十分合作的小患兒和關切的家屬,學生在床邊容易出現緊張、不自信,表現為體檢時手法的不熟練,如囟門大小的定位不清楚,聽診時痰鳴音和濕啰音難以區別等。解決措施:引導學生在4周兒科實習中跟著老師學做體檢,譬如在吸痰前后聽診呼吸音的變化,判斷腹瀉患兒的脫水程度等。另外,在醫生收治新患兒時盡量讓學生跟隨查房,傾聽醫生如何向家屬了解病史,觀察醫生如何做全面體檢等。護理評估技能也作為學生出科操作考試項目,督促學生平時就要有意識的多看多問多做,不斷提高護理評估能力。
2.2.2尋找護理問題準確性不夠
某肺炎病例查房時體溫已穩定3d,“體溫過高”仍作為護理問題提出來顯得不合適;某患兒咳嗽有痰但無氣急癥狀,提出護理問題“氣體交換受損”不妥,存在過分依賴教科書,未與實際病例緊密結合現象等。解決措施:護理問題是針對具體病例目前的健康問題提出的,告訴學生并不是每個患兒都按書上所寫的癥狀、體征而發病的,應根據該病例的臨床表現提出相應的護理診斷及措施,當患兒部分癥狀或體征經過治療已經穩定或消失,要及時予以效果評價,不能繼續作為當前的護理問題。
2.2.3健康宣教內容太籠統
如學生指導家屬給10個月齡腹瀉患兒的飲食要清談,家屬日常照料中會難以具體執行。解決措施:健康宣教活動可以增加患兒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促進康復。反饋時提醒學生,今后對腹瀉患兒家屬宣教清淡飲食時一定要具體說出來可以喂養的食物,如白粥、爛面條、餛飩皮等,便于家屬選擇和喂養,而且平時要多關注患兒的實際進食是否與醫囑相符。
2.2.4獲取新知識能力不足
查房需要補充臨床新進展,但學生的知識局限于學過的??平滩模既粫阉鞴娋W站,對哪些專業網站或數據庫可查找醫學文獻基本不知曉。如霧化吸入是肺炎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學生不能解讀各類霧化藥物作用機制。學生在本次查房中利用和獲取信息資源嚴重不足,與王麗娟的調查一致。解決措施:對每批新來實習生介紹本市圖書館開放的醫學信息檢索免費網絡資源,并提前3d確定查房病例,便于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檢索文獻,要求教學查房中有反映醫學文獻中最新的相關護理研究成果與動向的內容。高質量的形成性評價能夠及時發現學生查房中的各種問題,反饋的內容做到清晰、專業、相關,并針對問題采用措施進行糾正,便于接受者理解和改進將來的學習和工作。Cotter等指出,學生的自我評價技巧和高質量的教師反饋可使整個評價更加完整。同時,帶教老師在現場反饋時要做好引導,既要發現問題,又要鼓勵學生多捕捉其他同學的每一點進步,避免互相評價氛圍太緊張,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不減。
3小結
樹立科學教學觀,必須堅持有序原則?!坝行颉笔且环N科學的方法?!坝行颉笔沟萌藗冊诨顒又幸鈭D明確、態度堅決、動作實際。堅持有序原則,既能充分體現人的理智性,克服實踐活動中行動或行為的隨意性,是實現教育必然的關鍵,科學實現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習慣養成和強化。
1.1有序教學注重過程和過程控制能實現教與學兩者關系的良好把握,能防止學生的精神疲勞,有效化解厭學情緒,對學生注意力提升具有直接的養成作用,對課堂具有久遠而積極的推動作用。
1.2有序教學實現能力培養,又不忽視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既強調教學創新,又不忽視常規基本要求,在適應課程特點、學生差異,而不斷升級教學模式優化教育教學結構能讓學生注意力的積極性能更大激勵。
1.3有序的教學實現了師生關注點更清晰,課堂互動更從容,保證了課堂的條理性和連續性,是學生注意力的重要的邏輯聯系關鍵因素,是教師提高效率地重要前提之一。
實踐證明教學越是有序,其越能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
2不斷完善科學的教學方法
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有效的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途徑,培養學生那個課堂注意力,就要不斷改變原始單一的教學手段,必須改變總是依靠老師講而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法。
2.1教學方法必須科學。在一定的基礎上和實踐的過程中的課堂教學的內容越能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就越符合學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加集中,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2.2除了直接培養學生的直接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外,教師還不能忽視其它學生興趣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采取合理形式、必要的媒介的豐富而成熟的教學方法能與學生興趣共鳴,實現學生的注意力提升。
3盡可能提升教育教學技能
學生注意力培養關鍵必然是教師,在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教學實踐中,為豐富和成熟教師技能要做到:
3.1教師知識儲備要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努力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平常的備課必需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地把新教材同學生已有的知識結合起來,從學習的量的方面扎實“蘋果”的吸引力,高層次影響學生的注意力。
3.2構建豐富教師人格。只有教師人格不斷的完善和豐富,保護好這一知識的明珠的純潔與人格魅力,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才是溫馨的、輕松和諧的課堂,才是富有魅力的綠色課堂,實現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孕育和成熟。
歷史學家紀連海,長得并不讓人賞心悅目,但他在百家論壇的節目里投入的解說,他的繪聲繪色,他的滔滔不絕,他對歷史知識的嫻熟和獨到的見解,深深吸引了他的學生,反饋到課堂后,無疑會對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得到良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