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5:50
序論:在您撰寫藝術與生活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與其他教育相區別,藝術教育旨在提高人們對美的感受和理解,培養藝術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藝術教育的實質就是用藝術的手段引導教育,藝術與生活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這也使得藝術教育需要聯系現實生活。因而,想要實現藝術教育與生活接軌,就要將兩者進行綜合考慮,如此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藝術教育為何要與生活相聯系以及藝術教育如何走近我們的生活。
一、藝術教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這是藝術與生活的對應關系。將藝術化的手法應用于實際教學,這便使得藝術教育有了實質化的現實意義,因而藝術教育與現實生活也就有了相通的辯證關系。一方面,藝術教育的目的是為美化生活而服務,它以一種藝術的眼光加以發現和發掘生活中的不足,然后運用藝術化的教育手段進行引導和規范,企圖將藝術教育的理念帶入日常生活,從而創造出具有藝術美感的生活??梢哉f,藝術教育是現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我們欣賞音樂、電影、畫作的過程都有藝術教育的身影(這是廣義上的藝術教育),藝術教育是無法脫離生活而談論的。另一方面,藝術教育同樣制約著現實生活。無論是開展具有藝術性質的教育活動,或是創造性的發現藝術的行為,都需要藝術教育的規范。在生活中,不具備藝術教育意義的這些活動或行為都是無力的,往往給人的印象是抽象的、不具有感染力。一旦將藝術教育用來規范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么藝術教育也就有了實際的價值。
二、藝術教育聯系現實生活的方式
既然我們已經對藝術教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有所了解,那么我們就應當思考如何才能實現兩者的聯系。而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要從藝術教育本身展開分析,因為藝術教育是藝術活動的前提并且藝術教育程度反映了藝術活動的優劣。從藝術教育的角度來看,藝術教育聯系現實生活的方法是多樣的。
1.藝術教育的形式傳統的藝術教育將眼光停留在課堂教育、書本教育的應試教育形式。伴隨著現代科技文化的提升,已有的藝術教育的教育形式顯然無法滿足現代人的要求,教育形式已然與現實生活相脫節。人們希望接受的藝術教育應該是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教育形式,從這點來說藝術教育應當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網上學習等來豐富藝術教育的形式,從而使其更加貼近生活。
2.藝術教育的內容藝術教育的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時代進步的同時也賦予藝術教育新的內容。因而,藝術教育要貼近現實生活,就必須從藝術教育的教學上增加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內容。一旦那些具有時代特征的藝術活動成為藝術教育的內容,這將打動學習者,使其深切地感悟到藝術教育的真實。
3.藝術教育的目標可以明確地說,任何事物的存在、發展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藝術教育作為一種實質性的教育更是如此。藝術教育希望通過藝術化的教育對人們的認知進行塑造。這便是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而實現這一過程就必須將藝術教育緊貼現實生活。唯有具有現實生活的真實感,藝術教育的目標才顯得更加具體化,教育的意義也就因此而體現。
4.人性化的藝術教育當代藝術教育聯系生活必然需要人性化的思考?,F實生活離不開人這一主導因素,藝術教育想要走進生活就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情懷,就要以人為出發點設計能夠與生活相適宜的藝術教育。
三、開展藝術教育的必要性
與其將藝術教育看成一種充滿藝術氣息的教育形式,倒不如將其視為一種對生活的規范、態度。因此,藝術教育不能遠離生活而存在,將藝術教育聯系現實生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藝術教育與生活的關系決定了藝術教育需要在現實中得到革新。缺少藝術教育的生活不僅缺失了藝術化的美感而且喪失了最根本的教育意義,而將藝術教育落實在日常生活對于提升藝術教育的品質有著顯著的作用。其次,藝術教育為現實生活提供藝術美的教材的同時也宣揚出一些具體的價值觀念,藝術教育的一些價值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到應用和體現。這便使得藝術教育應當明確自身價值,然后盡其所能在現實生活中將這些價值呈現。最后,當生活中的那些藝術教育被人所賞識,藝術教育的意義也因此得到應用,這將不僅僅讓個人的藝術審美能力有所提升,還將引導社會風向的發展,使藝術教育向著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藝術教育有著走向現實的必要性。這不僅關系到藝術教育能否與現實生活相適應,更直接與人的全面發展休戚相關。探究藝術教育走向現實生活的過程,也是逐步深入了解藝術教育的過程。這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藝術教育的魅力,而且逐漸認識到藝術教育對生活的重要性。探究藝術教育走向現實生活的過程,會讓我們重新審視藝術教育,為我們進一步的探究提供參考和經驗,而已經成型的探討理論想必會為現有的藝術教育發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豐子愷.藝術與人生[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
教學中應注意的一點問題是引導要適當、適度,不可隨意主導課堂教學的發展。教學中,教師應精心組織語言,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問題的思考與探索中去,從而掌握知識,發展智能。而不可只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卻忽視了教學的初衷。執教《認識乘法》一課時,出示了一個十分漂亮的Flash課件的情景圖,教師讓學生觀察畫面并提問,若是老師在開始之初這樣組織語言的話:師: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發現?生1:我發現有大樹、白云、河流、小橋。生2:我發現白云飄動著,象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生3:我發現小白兔在開心地跳動,可是它是要到河這邊來還是要過去呢?生4:我發現小雞的頭在一動一動,它是在啄米還是吃蟲子……就這樣,學生意猶未盡,幾分鐘過去了,還不斷有新的發現,數學課便成了看圖說話課、想象作文課,扭轉了數學學習的性質,本末倒置,最后使得課堂呈現出一種無序狀態,難以完成教學目標。但如果教師開始之初這樣問:圖上有幾種可愛的小動物?(2種,即母雞、小兔)它們各是幾只在一起的?(每2只小兔、3只母雞在一起)這樣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觀察要求,使學生能有重點、有順序的觀察事物,教師再注意引導學生2只2只、3只3只地數,突出“幾個2”“、幾個3”,再讓學生想辦法求它們各是多少。這樣一來,情境中的非數學信息就不會干擾學生的數學學習,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捕捉有效數學的信息,初步感知“幾個幾”的數學情境問題(生活現象),為以后的乘法學習奠定基礎。
二、注重語言的簡練性,突出重點
生活化數學語言還必須簡潔精煉有層次,這樣可以突出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最大限度地獲取新知。生活化數學語言的結構及一些專業用語,有別于日常用語,學生難于理解。因此我們應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去繁就簡,將專業化術語轉化成學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化語言,將有關的事情、各種數量關系交代清楚,學生理解起來就相對容易得多。像是教學第二冊“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時,便可就地取材,設計了練習題。我們班有男生15人,女生10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這種語言與日常用語接近,生活就是教育,學生了解了事情的對象———男生15人,女生10人,明白了男生和女生的數量關系———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是低層次的生活化數學教學語言;隨后,我告訴他們,這句話可以用更簡潔的方式表達:15比10多多少?這句話比剛才的應用題多了一些概括性和抽象性,是深一層的生活化數學教學語言;最后告訴學生可以用算式“15-10=5”來計算。這樣對學生進行分析應用題的訓練,幫助學生慢慢體會生活化數學教學語言的簡潔性、層次性,同時,這個過程也恰恰是學生分析、推理、概括、抽象等能力的提高過程。
三、趣味性的交流語言,喚起學生的求知熱情
關鍵詞:中國早期;儀式生活;舞蹈藝術
舞蹈是一門古老的身體語言藝術,具有悠久的傳統。從其產生看,其產生在尚沒有文字的遠古時代,是伴隨先民圖騰崇拜和祭祀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場合表演,成為先民祭告神靈、傳達神意、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現存各民族民間舞蹈中,有許多舞蹈就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極強的儀式性特點,這是各民族早期思維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遺存。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舞蹈的社會功能和文化性質也不斷地發生變化,成為一種具有極強審美價值的欣賞性藝術,具有娛樂、表演、抒情等多種藝術特性,但是這些特性都是從舞蹈最早存在的儀式性中漸漸衍生出來的。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舞蹈的根本屬性是儀式性。
一、何謂儀式
郭于華在其《儀式與社會變遷》一書中說:“儀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傳統所規定的一整套行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動。這類活動經常被功能性地解釋為在特定群體或文化中溝通(人與神之間、人與人之間)、過度(社會類別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強化秩序及整合社會的方式?!奔o蘭慰認為“儀式就是通過一定的時間、地點、對象、形式再現社會習俗(生活)的一個過程;通過歲歲重復、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儀式行為,實現某一時刻儀式所意味著的一切?!鼻罢咧饕獜膬x式的社會功能角度對其進行定義的,后者主要從儀式的過程性角度定義的。雖然側重點不同,但皆揭示了儀式的基本內涵,即儀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說文》曰:“儀,度也。從人,義聲?!蹦印ぬ熘尽罚骸爸么艘詾榉?,立此以為儀,將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譬之猶分黑白也?!庇帧墩f文》曰:“式,法也,從工,弋聲?!薄对姟ご笱拧は挛洹贰俺赏踔?,下土之式。”毛傳:“式,法也?!笨梢姡皟x”和“式”的本義皆是法度、準則、規矩的意思。中國古代“禮儀”連稱,其實就是指各種禮俗儀式,這是古代早期儀式的主要內涵。儀式行為者往往通過姿勢、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動和對象、場景等實物性安排營造一個有意義的儀式情境,并從這種情境中重溫和體驗這些意義帶給他們的心靈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個儀式,就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是一個用感性手段作為意義符號的象征體系。所以,象征人類學家特納認為,和動物的儀式化相比,人類儀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儀式中的象征符號具有組合和重組的類似語言的能力,儀式就是“一個符號的聚合體?!眱x式符號大致有:(1)語言形式的符號,如頌辭、詩文、韻白、咒語以及歌詞等;(2)物件形式的符號,如道具、服飾、用品、繪畫、塑像、樂器等;(3)行為形式的符號,如行動、姿勢、手勢、舞蹈、歌唱行為、演奏行為以及儀式角色的扮演等;(4)聲音形式的符號,如呼叫聲、吶喊聲、吟誦聲、歌唱聲、響器敲擊聲、舞蹈節奏聲、音樂演奏聲等??梢?,舞蹈是儀式符號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它既可充當行為形式符號,還可充當聲音形式的符號。
二、先秦儀式的文化內涵與社會生活
中國上古時期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是以禮俗儀式為核心展開的?!岸Y”之本義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為祭神的宗教儀式,再而后才泛指人類社會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儀式?!墩f文解字·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所謂“豊”,《說文》曰:“行禮之器,從豆,象形。”可見,禮是淵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動的。孔子曰:“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引)可見,禮俗儀式在早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歷代王朝建國之初最重大的文化舉措莫過于制禮作樂,也說明禮樂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從本質上說,禮是為了從自我約束的層面讓人們去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從制度的層面來維護社會等級。而禮的外在形式則是儀式,即通過各種儀式行為和過程規范社會的各種秩序,再現禮的精神內核。祭天祭祖、歲時祭典和其他政治儀式決定著國家的政治秩序;禮儀中的等級規則決定了集體內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儀式及其他各種人生禮儀和節日慶典儀式決定著人們的生活秩序;春祈秋報及其相關節候性祭典與各類生產儀式,構成了農業社會中的經濟秩序。由此可見,儀式是上古時期生產生活各領域的中介環節,也是社會秩序的表征性符號和文化事項的聯結點。它表征著上古時期整個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節奏。儀式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體現為儀式使生產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開展;另一方面,儀式還承載著集體意識如生命觀、死亡觀、倫理觀、禁忌觀等民族文化的深層心理內涵。三、中國早期的儀式及其類型
意大利學者維柯《新科學》認為每個民族的誕生和發展中大致經歷了互為銜接的三個時代,即神的時代、英雄時代、人的時代,我國早期先民的認知觀念和儀式活動也可從維柯所分的這三個時代進行分析。
所謂神的時代即人類的史前社會。從現存文獻記載和考古學成果證明,中國早期的儀式活動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山頂洞人已經有鬼魂崇拜觀念和與此相關的喪葬巫術儀式,新石器的仰韶時代已經有社祭的考古遺存,龍山時代已經有祭祖的考古遺存。夏朝之前的顓頊、堯、舜、禹等方國時期,從大量而成套的祭祀儀器的出土可見,此期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祭祀禮儀。這些禮儀是原始宗教的產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圖騰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進行的。早期先民對這些看不見的力量或以臣服與膜拜的方式進行祭祀,或借助某種神力進行干預、制服以達到目的,于是產生了巫術思維和巫術儀式。
所謂英雄時代即夏商時期。這時候的祭祀儀式是圍繞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進行的。夏禹治理水患當為中華民族英雄崇拜觀念最早的表現。他死后被奉為社神,人們制禮作樂歌頌其功德,《大夏》樂舞就是為祭祀夏禹而作的。當然,大禹還具有祖靈的性質。商代祖先崇拜觀念占據主導,現存甲骨卜辭中有相當數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記錄?!抖Y記·表記》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币笕怂鹬瘢匀簧?、英雄神以外,還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樣,不是后來抽象意義上的帝,而與“祖”的意義是相同的?!洞鬄C》樂舞就是表彰商湯滅夏之功的祭祀儀式樂舞。
所謂人的時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離和以德配天的祭祀儀式。西周重人事而輕神事。其宗族崇拜觀念強調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傾向于人事和倫理的經營。其祭祀儀式無論祭祖還是祭天,都有意識突出禮儀制度的性質,其《大武》、《大象》樂舞,是這種觀念在意識音樂中的體現。
以上勾勒了中國古代早期儀式發展的基本面貌和特點。下文對中國早期的儀式類型作簡要勾勒。
1、巫術儀式
巫術是人類童年時期,對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認識還處于蒙昧狀態時對神秘的異己力量有所感受和體驗的時候,自然產生的言辭和行為,并使其固定化的結果。原始時代的人們相信人與自然存在著的某些神秘聯系的觀念,幻想人可以通過某種特殊的方式影響自然和他人,于是產生了巫術。巫術儀式一般包括巫術行為和與此相關的一整套巫術觀念。通常形式是通過一定的儀式表演來利用和操縱某種對象影響人類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滿足一定的目的。巫術的儀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種據認為賦有巫術魔力的實物和咒語。中國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氏族社會圖騰崇拜的出現,也出現了相關的神話和巫術。中國早期巫術涉及古人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除個體巫術外,還有公共巫術,如禳災巫術有《山海經》中的驅旱魃巫術,《呂氏春秋》中的湯禱桑林的止旱求雨巫術;順祝巫術有《呂氏春秋》祈求農業豐收的“葛天氏之樂”;詛咒巫術有《尚書·牧誓》中的克敵巫術等。2、占卜儀式
占卜儀式起源于原始范疇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們相信事物發展的趨勢與一些特定的事象諸如氣候、天象、夢境、卜兆等出現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這樣便產生了根據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結果的占卜儀式。主要有龜卜、筮占、謠占、夢占等儀式?!妒酚洝敳吡袀鳌吩唬骸奥劰盼宓廴?,發動舉事,必先決蓍龜。……自三代之興,各據禎祥:涂山之兆從,而夏啟世;飛燕之卜順,故殷興;百谷之筮吉,故周王?!薄抖Y記·表記》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數民族現在還保留著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儀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貴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種占卜儀式。
3、祭祀儀式
史前社會的祭祀儀式種類繁多,說明祭祀儀式在中國早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儀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儀式當屬蠟祭、社祭與祖祭。張光直先生認為:“仰韶時期農村里最要緊的儀式是祈豐收,拜土地;在他們儀式用的器皿上畫幾個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紋樣,正說明我們祖先祭祀時的虔誠,并吐露作為這片誠心之原動力的耕作生活之艱苦。這就是后來的蠟祭。所祭之神有八種,又稱八蠟,是在十二月時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農業豐收。社祭是對社神的崇拜儀式,源于史前時期對土地的崇拜,后來演變為人格化的土地神靈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農業神與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儀式最早可能在龍山期新石器時代就產生了。在仰韶村(龍山時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據張光直先生推斷,這是中國史上拜“祖”的最早實證。他認為:“中國古代的‘祖’字,本來是個性器的圖畫,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
4、儺儀式
“儺”據說產生于黃帝時,儺祭開始時只限于宮廷,謂“大儺”、“國儺”。逐漸遍及于鄉村,謂“鄉人儺”。殷商時起就可見此宗教儀式,周代舉行最為盛大。傳說方相氏可以驅鬼逐疫,最遲在漢代,驅儺已與蠟祭發生聯系,在蠟祭前一日,宮廷中要舉行大儺。《后漢書·禮儀志》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記載。舉行儺祭時,巫師就要裝扮成方相氏,身上穿著熊皮,頭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邊開路,一邊喊:“儺!”率領十二個戴著面具、裝扮成各種野獸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戲劇性已為人們所公認,后跟一百多個扎紅頭巾、穿黑衣服、手執撥浪鼓的少年兒童,到宮室、房舍、各處跳躍、呼喊,并合唱祭歌《趕鬼歌》以驅逐“疫鬼”,最后,把鬼趕到河里,把火炬丟進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們歌唱、舞蹈、打斗,場面甚為壯觀,也極其富于戲劇性。據《論語·鄉黨》記載,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舉行儺祭儀式時,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階,觀鄉人儺”。
5、人生儀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從一個階段過度到另一階段的重要標志,通過儀式強化人生轉折時期的標志,表明先民對人生的獨特理解和對生命的珍愛。有誕生儀式、冠禮、葬禮等。其中,冠禮最重要。冠禮源于氏族社會的“成丁禮”或“入社式”。
以上僅簡要羅列了中國早期社會儀式生活的發展演進和最為重要的幾類儀式生活。
可見,上述儀式內容已經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體現了先民的生活內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維觀念,而這些儀式大多數都要借助樂舞的形式進行。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舞蹈藝術是伴隨著早期先民的各種儀式而產生的藝術形式,其直接目的是為先民的儀式活動服務的,也是整套儀式活動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張本楠先生所說:“原始宗教儀式的進行過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創作和表演過程,原始宗教儀式的發展歷史就是原始舞蹈的發展歷史。無妨說,原始舞蹈就是宗教儀式?!?/p>
參考文獻:
郭于華:《儀式與社會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紀蘭慰:《論民俗舞蹈的儀式》,民族藝術研究1999年版。
薛藝兵:《儀式音樂的符號特征》,中國音樂學,2003年第2期。
《維柯·新科學》朱光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頁。
張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中國考古學論文集》,三聯書店1999年版。
關鍵詞:中國早期;儀式生活;舞蹈藝術
舞蹈是一門古老的身體語言藝術,具有悠久的傳統。從其產生看,其產生在尚沒有文字的遠古時代,是伴隨先民圖騰崇拜和祭祀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場合表演,成為先民祭告神靈、傳達神意、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現存各民族民間舞蹈中,有許多舞蹈就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極強的儀式性特點,這是各民族早期思維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遺存。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舞蹈的社會功能和文化性質也不斷地發生變化,成為一種具有極強審美價值的欣賞性藝術,具有娛樂、表演、抒情等多種藝術特性,但是這些特性都是從舞蹈最早存在的儀式性中漸漸衍生出來的。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舞蹈的根本屬性是儀式性。
一、何謂儀式
郭于華在其《儀式與社會變遷》一書中說:“儀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傳統所規定的一整套行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動。這類活動經常被功能性地解釋為在特定群體或文化中溝通(人與神之間、人與人之間)、過度(社會類別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強化秩序及整合社會的方式。”[1]紀蘭慰認為“儀式就是通過一定的時間、地點、對象、形式再現社會習俗(生活)的一個過程;通過歲歲重復、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儀式行為,實現某一時刻儀式所意味著的一切?!盵2]前者主要從儀式的社會功能角度對其進行定義的,后者主要從儀式的過程性角度定義的。雖然側重點不同,但皆揭示了儀式的基本內涵,即儀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墩f文》曰:“儀,度也。從人,義聲?!蹦印ぬ熘尽罚骸爸么艘詾榉ǎ⒋艘詾閮x,將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譬之猶分黑白也?!庇帧墩f文》曰:“式,法也,從工,弋聲?!薄对姟ご笱拧は挛洹贰俺赏踔?,下土之式。”毛傳:“式,法也。”可見,“儀”和“式”的本義皆是法度、準則、規矩的意思。中國古代“禮儀”連稱,其實就是指各種禮俗儀式,這是古代早期儀式的主要內涵。儀式行為者往往通過姿勢、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動和對象、場景等實物性安排營造一個有意義的儀式情境,并從這種情境中重溫和體驗這些意義帶給他們的心靈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個儀式,就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是一個用感性手段作為意義符號的象征體系。所以,象征人類學家特納認為,和動物的儀式化相比,人類儀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儀式中的象征符號具有組合和重組的類似語言的能力,儀式就是“一個符號的聚合體?!眱x式符號大致有:(1)語言形式的符號,如頌辭、詩文、韻白、咒語以及歌詞等;(2)物件形式的符號,如道具、服飾、用品、繪畫、塑像、樂器等;(3)行為形式的符號,如行動、姿勢、手勢、舞蹈、歌唱行為、演奏行為以及儀式角色的扮演等;(4)聲音形式的符號,如呼叫聲、吶喊聲、吟誦聲、歌唱聲、響器敲擊聲、舞蹈節奏聲、音樂演奏聲等。[3]可見,舞蹈是儀式符號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它既可充當行為形式符號,還可充當聲音形式的符號。
二、先秦儀式的文化內涵與社會生活
中國上古時期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是以禮俗儀式為核心展開的?!岸Y”之本義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為祭神的宗教儀式,再而后才泛指人類社會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儀式?!墩f文解字·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彼^“豊”,《說文》曰:“行禮之器,從豆,象形?!笨梢?,禮是淵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動的??鬃釉唬骸岸Y,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引)可見,禮俗儀式在早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歷代王朝建國之初最重大的文化舉措莫過于制禮作樂,也說明禮樂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從本質上說,禮是為了從自我約束的層面讓人們去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從制度的層面來維護社會等級。而禮的外在形式則是儀式,即通過各種儀式行為和過程規范社會的各種秩序,再現禮的精神內核。祭天祭祖、歲時祭典和其他政治儀式決定著國家的政治秩序;禮儀中的等級規則決定了集體內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儀式及其他各種人生禮儀和節日慶典儀式決定著人們的生活秩序;春祈秋報及其相關節候性祭典與各類生產儀式,構成了農業社會中的經濟秩序。由此可見,儀式是上古時期生產生活各領域的中介環節,也是社會秩序的表征性符號和文化事項的聯結點。它表征著上古時期整個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節奏。儀式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體現為儀式使生產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開展;另一方面,儀式還承載著集體意識如生命觀、死亡觀、倫理觀、禁忌觀等民族文化的深層心理內涵。
三、中國早期的儀式及其類型
意大利學者維柯《新科學》認為每個民族的誕生和發展中大致經歷了互為銜接的三個時代,即神的時代、英雄時代、人的時代,[4]我國早期先民的認知觀念和儀式活動也可從維柯所分的這三個時代進行分析。
所謂神的時代即人類的史前社會。從現存文獻記載和考古學成果證明,中國早期的儀式活動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山頂洞人已經有鬼魂崇拜觀念和與此相關的喪葬巫術儀式,新石器的仰韶時代已經有社祭的考古遺存,龍山時代已經有祭祖的考古遺存。[5]夏朝之前的顓頊、堯、舜、禹等方國時期,從大量而成套的祭祀儀器的出土可見,此期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祭祀禮儀。這些禮儀是原始宗教的產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圖騰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進行的。早期先民對這些看不見的力量或以臣服與膜拜的方式進行祭祀,或借助某種神力進行干預、制服以達到目的,于是產生了巫術思維和巫術儀式。
所謂英雄時代即夏商時期。這時候的祭祀儀式是圍繞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進行的。夏禹治理水患當為中華民族英雄崇拜觀念最早的表現。他死后被奉為社神,人們制禮作樂歌頌其功德,《大夏》樂舞就是為祭祀夏禹而作的。當然,大禹還具有祖靈的性質。商代祖先崇拜觀念占據主導,現存甲骨卜辭中有相當數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記錄?!抖Y記·表記》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還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樣,不是后來抽象意義上的帝,而與“祖”的意義是相同的?!洞鬄C》樂舞就是表彰商湯滅夏之功的祭祀儀式樂舞。
所謂人的時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離和以德配天的祭祀儀式。西周重人事而輕神事。其宗族崇拜觀念強調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傾向于人事和倫理的經營。其祭祀儀式無論祭祖還是祭天,都有意識突出禮儀制度的性質,其《大武》、《大象》樂舞,是這種觀念在意識音樂中的體現。
以上勾勒了中國古代早期儀式發展的基本面貌和特點。下文對中國早期的儀式類型作簡要勾勒。
1、巫術儀式
巫術是人類童年時期,對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認識還處于蒙昧狀態時對神秘的異己力量有所感受和體驗的時候,自然產生的言辭和行為,并使其固定化的結果。原始時代的人們相信人與自然存在著的某些神秘聯系的觀念,幻想人可以通過某種特殊的方式影響自然和他人,于是產生了巫術。巫術儀式一般包括巫術行為和與此相關的一整套巫術觀念。通常形式是通過一定的儀式表演來利用和操縱某種對象影響人類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滿足一定的目的。巫術的儀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種據認為賦有巫術魔力的實物和咒語。中國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氏族社會圖騰崇拜的出現,也出現了相關的神話和巫術。中國早期巫術涉及古人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除個體巫術外,還有公共巫術,如禳災巫術有《山海經》中的驅旱魃巫術,《呂氏春秋》中的湯禱桑林的止旱求雨巫術;順祝巫術有《呂氏春秋》祈求農業豐收的“葛天氏之樂”;詛咒巫術有《尚書·牧誓》中的克敵巫術等。2、占卜儀式
占卜儀式起源于原始范疇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們相信事物發展的趨勢與一些特定的事象諸如氣候、天象、夢境、卜兆等出現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這樣便產生了根據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結果的占卜儀式。主要有龜卜、筮占、謠占、夢占等儀式?!妒酚洝敳吡袀鳌吩唬骸奥劰盼宓廴酰l動舉事,必先決蓍龜?!匀d,各據禎祥:涂山之兆從,而夏啟世;飛燕之卜順,故殷興;百谷之筮吉,故周王?!薄抖Y記·表記》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筮之用?!蔽髂细魃贁得褡瀣F在還保留著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儀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貴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種占卜儀式。
3、祭祀儀式
史前社會的祭祀儀式種類繁多,說明祭祀儀式在中國早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儀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儀式當屬蠟祭、社祭與祖祭。張光直先生認為:“仰韶時期農村里最要緊的儀式是祈豐收,拜土地;在他們儀式用的器皿上畫幾個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紋樣,正說明我們祖先祭祀時的虔誠,并吐露作為這片誠心之原動力的耕作生活之艱苦。[6]這就是后來的蠟祭。所祭之神有八種,又稱八蠟,是在十二月時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農業豐收。社祭是對社神的崇拜儀式,源于史前時期對土地的崇拜,后來演變為人格化的土地神靈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農業神與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儀式最早可能在龍山期新石器時代就產生了。在仰韶村(龍山時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據張光直先生推斷,這是中國史上拜“祖”的最早實證。他認為:“中國古代的‘祖’字,本來是個性器的圖畫,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儺儀式
“儺”據說產生于黃帝時,儺祭開始時只限于宮廷,謂“大儺”、“國儺”。逐漸遍及于鄉村,謂“鄉人儺”。殷商時起就可見此宗教儀式,周代舉行最為盛大。傳說方相氏可以驅鬼逐疫,最遲在漢代,驅儺已與蠟祭發生聯系,在蠟祭前一日,宮廷中要舉行大儺。《后漢書·禮儀志》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記載。舉行儺祭時,巫師就要裝扮成方相氏,身上穿著熊皮,頭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邊開路,一邊喊:“儺!”率領十二個戴著面具、裝扮成各種野獸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戲劇性已為人們所公認,后跟一百多個扎紅頭巾、穿黑衣服、手執撥浪鼓的少年兒童,到宮室、房舍、各處跳躍、呼喊,并合唱祭歌《趕鬼歌》以驅逐“疫鬼”,最后,把鬼趕到河里,把火炬丟進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們歌唱、舞蹈、打斗,場面甚為壯觀,也極其富于戲劇性。據《論語·鄉黨》記載,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舉行儺祭儀式時,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階,觀鄉人儺”。
5、人生儀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從一個階段過度到另一階段的重要標志,通過儀式強化人生轉折時期的標志,表明先民對人生的獨特理解和對生命的珍愛。有誕生儀式、冠禮、葬禮等。其中,冠禮最重要。冠禮源于氏族社會的“成丁禮”或“入社式”。
以上僅簡要羅列了中國早期社會儀式生活的發展演進和最為重要的幾類儀式生活。
可見,上述儀式內容已經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體現了先民的生活內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維觀念,而這些儀式大多數都要借助樂舞的形式進行。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舞蹈藝術是伴隨著早期先民的各種儀式而產生的藝術形式,其直接目的是為先民的儀式活動服務的,也是整套儀式活動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張本楠先生所說:“原始宗教儀式的進行過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創作和表演過程,原始宗教儀式的發展歷史就是原始舞蹈的發展歷史。無妨說,原始舞蹈就是宗教儀式。”[8]
參考文獻:
[1]郭于華:《儀式與社會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2]紀蘭慰:《論民俗舞蹈的儀式》,民族藝術研究1999年版。
[3]薛藝兵:《儀式音樂的符號特征》,中國音樂學,2003年第2期。
[4]《維柯·新科學》朱光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頁。
[5]張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中國考古學論文集》,三聯書店1999年版。
關鍵詞:中國早期;儀式生活;舞蹈藝術
舞蹈是一門古老的身體語言藝術,具有悠久的傳統。從其產生看,其產生在尚沒有文字的遠古時代,是伴隨先民圖騰崇拜和祭祀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場合表演,成為先民祭告神靈、傳達神意、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F存各民族民間舞蹈中,有許多舞蹈就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極強的儀式性特點,這是各民族早期思維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遺存。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舞蹈的社會功能和文化性質也不斷地發生變化,成為一種具有極強審美價值的欣賞性藝術,具有娛樂、表演、抒情等多種藝術特性,但是這些特性都是從舞蹈最早存在的儀式性中漸漸衍生出來的。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舞蹈的根本屬性是儀式性。
一、何謂儀式
郭于華在其《儀式與社會變遷》一書中說:“儀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傳統所規定的一整套行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動。這類活動經常被功能性地解釋為在特定群體或文化中溝通(人與神之間、人與人之間)、過度(社會類別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強化秩序及整合社會的方式?!奔o蘭慰認為“儀式就是通過一定的時間、地點、對象、形式再現社會習俗(生活)的一個過程;通過歲歲重復、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儀式行為,實現某一時刻儀式所意味著的一切?!鼻罢咧饕獜膬x式的社會功能角度對其進行定義的,后者主要從儀式的過程性角度定義的。雖然側重點不同,但皆揭示了儀式的基本內涵,即儀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墩f文》曰:“儀,度也。從人,義聲?!蹦印ぬ熘尽罚骸爸么艘詾榉?,立此以為儀,將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譬之猶分黑白也?!庇帧墩f文》曰:“式,法也,從工,弋聲。”《詩·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泵珎鳎骸笆剑ㄒ?。”可見,“儀”和“式”的本義皆是法度、準則、規矩的意思。中國古代“禮儀”連稱,其實就是指各種禮俗儀式,這是古代早期儀式的主要內涵。儀式行為者往往通過姿勢、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動和對象、場景等實物性安排營造一個有意義的儀式情境,并從這種情境中重溫和體驗這些意義帶給他們的心靈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個儀式,就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是一個用感性手段作為意義符號的象征體系。所以,象征人類學家特納認為,和動物的儀式化相比,人類儀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儀式中的象征符號具有組合和重組的類似語言的能力,儀式就是“一個符號的聚合體?!眱x式符號大致有:(1)語言形式的符號,如頌辭、詩文、韻白、咒語以及歌詞等;(2)物件形式的符號,如道具、服飾、用品、繪畫、塑像、樂器等;(3)行為形式的符號,如行動、姿勢、手勢、舞蹈、歌唱行為、演奏行為以及儀式角色的扮演等;(4)聲音形式的符號,如呼叫聲、吶喊聲、吟誦聲、歌唱聲、響器敲擊聲、舞蹈節奏聲、音樂演奏聲等。可見,舞蹈是儀式符號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它既可充當行為形式符號,還可充當聲音形式的符號。
二、先秦儀式的文化內涵與社會生活
中國上古時期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是以禮俗儀式為核心展開的?!岸Y”之本義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為祭神的宗教儀式,再而后才泛指人類社會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儀式?!墩f文解字·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彼^“豊”,《說文》曰:“行禮之器,從豆,象形?!笨梢?,禮是淵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動的??鬃釉唬骸岸Y,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引)可見,禮俗儀式在早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歷代王朝建國之初最重大的文化舉措莫過于制禮作樂,也說明禮樂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從本質上說,禮是為了從自我約束的層面讓人們去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從制度的層面來維護社會等級。而禮的外在形式則是儀式,即通過各種儀式行為和過程規范社會的各種秩序,再現禮的精神內核。祭天祭祖、歲時祭典和其他政治儀式決定著國家的政治秩序;禮儀中的等級規則決定了集體內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儀式及其他各種人生禮儀和節日慶典儀式決定著人們的生活秩序;春祈秋報及其相關節候性祭典與各類生產儀式,構成了農業社會中的經濟秩序。由此可見,儀式是上古時期生產生活各領域的中介環節,也是社會秩序的表征性符號和文化事項的聯結點。它表征著上古時期整個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節奏。儀式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體現為儀式使生產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開展;另一方面,儀式還承載著集體意識如生命觀、死亡觀、倫理觀、禁忌觀等民族文化的深層心理內涵。三、中國早期的儀式及其類型
意大利學者維柯《新科學》認為每個民族的誕生和發展中大致經歷了互為銜接的三個時代,即神的時代、英雄時代、人的時代,我國早期先民的認知觀念和儀式活動也可從維柯所分的這三個時代進行分析。
所謂神的時代即人類的史前社會。從現存文獻記載和考古學成果證明,中國早期的儀式活動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山頂洞人已經有鬼魂崇拜觀念和與此相關的喪葬巫術儀式,新石器的仰韶時代已經有社祭的考古遺存,龍山時代已經有祭祖的考古遺存。夏朝之前的顓頊、堯、舜、禹等方國時期,從大量而成套的祭祀儀器的出土可見,此期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祭祀禮儀。這些禮儀是原始宗教的產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圖騰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進行的。早期先民對這些看不見的力量或以臣服與膜拜的方式進行祭祀,或借助某種神力進行干預、制服以達到目的,于是產生了巫術思維和巫術儀式。
所謂英雄時代即夏商時期。這時候的祭祀儀式是圍繞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進行的。夏禹治理水患當為中華民族英雄崇拜觀念最早的表現。他死后被奉為社神,人們制禮作樂歌頌其功德,《大夏》樂舞就是為祭祀夏禹而作的。當然,大禹還具有祖靈的性質。商代祖先崇拜觀念占據主導,現存甲骨卜辭中有相當數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記錄?!抖Y記·表記》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币笕怂鹬?,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還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樣,不是后來抽象意義上的帝,而與“祖”的意義是相同的?!洞鬄C》樂舞就是表彰商湯滅夏之功的祭祀儀式樂舞。
所謂人的時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離和以德配天的祭祀儀式。西周重人事而輕神事。其宗族崇拜觀念強調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傾向于人事和倫理的經營。其祭祀儀式無論祭祖還是祭天,都有意識突出禮儀制度的性質,其《大武》、《大象》樂舞,是這種觀念在意識音樂中的體現。
以上勾勒了中國古代早期儀式發展的基本面貌和特點。下文對中國早期的儀式類型作簡要勾勒。
1、巫術儀式
巫術是人類童年時期,對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認識還處于蒙昧狀態時對神秘的異己力量有所感受和體驗的時候,自然產生的言辭和行為,并使其固定化的結果。原始時代的人們相信人與自然存在著的某些神秘聯系的觀念,幻想人可以通過某種特殊的方式影響自然和他人,于是產生了巫術。巫術儀式一般包括巫術行為和與此相關的一整套巫術觀念。通常形式是通過一定的儀式表演來利用和操縱某種對象影響人類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滿足一定的目的。巫術的儀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種據認為賦有巫術魔力的實物和咒語。中國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氏族社會圖騰崇拜的出現,也出現了相關的神話和巫術。中國早期巫術涉及古人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除個體巫術外,還有公共巫術,如禳災巫術有《山海經》中的驅旱魃巫術,《呂氏春秋》中的湯禱桑林的止旱求雨巫術;順祝巫術有《呂氏春秋》祈求農業豐收的“葛天氏之樂”;詛咒巫術有《尚書·牧誓》中的克敵巫術等。2、占卜儀式
占卜儀式起源于原始范疇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們相信事物發展的趨勢與一些特定的事象諸如氣候、天象、夢境、卜兆等出現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這樣便產生了根據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結果的占卜儀式。主要有龜卜、筮占、謠占、夢占等儀式。《史記·龜策列傳》曰:“聞古五帝三王,發動舉事,必先決蓍龜?!匀d,各據禎祥:涂山之兆從,而夏啟世;飛燕之卜順,故殷興;百谷之筮吉,故周王?!薄抖Y記·表記》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筮之用?!蔽髂细魃贁得褡瀣F在還保留著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儀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貴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種占卜儀式。
3、祭祀儀式
史前社會的祭祀儀式種類繁多,說明祭祀儀式在中國早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儀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儀式當屬蠟祭、社祭與祖祭。張光直先生認為:“仰韶時期農村里最要緊的儀式是祈豐收,拜土地;在他們儀式用的器皿上畫幾個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紋樣,正說明我們祖先祭祀時的虔誠,并吐露作為這片誠心之原動力的耕作生活之艱苦。這就是后來的蠟祭。所祭之神有八種,又稱八蠟,是在十二月時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農業豐收。社祭是對社神的崇拜儀式,源于史前時期對土地的崇拜,后來演變為人格化的土地神靈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農業神與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儀式最早可能在龍山期新石器時代就產生了。在仰韶村(龍山時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據張光直先生推斷,這是中國史上拜“祖”的最早實證。他認為:“中國古代的‘祖’字,本來是個性器的圖畫,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
4、儺儀式
“儺”據說產生于黃帝時,儺祭開始時只限于宮廷,謂“大儺”、“國儺”。逐漸遍及于鄉村,謂“鄉人儺”。殷商時起就可見此宗教儀式,周代舉行最為盛大。傳說方相氏可以驅鬼逐疫,最遲在漢代,驅儺已與蠟祭發生聯系,在蠟祭前一日,宮廷中要舉行大儺?!逗鬂h書·禮儀志》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記載。舉行儺祭時,巫師就要裝扮成方相氏,身上穿著熊皮,頭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邊開路,一邊喊:“儺!”率領十二個戴著面具、裝扮成各種野獸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戲劇性已為人們所公認,后跟一百多個扎紅頭巾、穿黑衣服、手執撥浪鼓的少年兒童,到宮室、房舍、各處跳躍、呼喊,并合唱祭歌《趕鬼歌》以驅逐“疫鬼”,最后,把鬼趕到河里,把火炬丟進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們歌唱、舞蹈、打斗,場面甚為壯觀,也極其富于戲劇性。據《論語·鄉黨》記載,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舉行儺祭儀式時,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階,觀鄉人儺”。
5、人生儀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從一個階段過度到另一階段的重要標志,通過儀式強化人生轉折時期的標志,表明先民對人生的獨特理解和對生命的珍愛。有誕生儀式、冠禮、葬禮等。其中,冠禮最重要。冠禮源于氏族社會的“成丁禮”或“入社式”。
以上僅簡要羅列了中國早期社會儀式生活的發展演進和最為重要的幾類儀式生活。
可見,上述儀式內容已經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體現了先民的生活內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維觀念,而這些儀式大多數都要借助樂舞的形式進行。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舞蹈藝術是伴隨著早期先民的各種儀式而產生的藝術形式,其直接目的是為先民的儀式活動服務的,也是整套儀式活動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張本楠先生所說:“原始宗教儀式的進行過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創作和表演過程,原始宗教儀式的發展歷史就是原始舞蹈的發展歷史。無妨說,原始舞蹈就是宗教儀式?!?/p>
參考文獻:
郭于華:《儀式與社會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紀蘭慰:《論民俗舞蹈的儀式》,民族藝術研究1999年版。
薛藝兵:《儀式音樂的符號特征》,中國音樂學,2003年第2期。
《維柯·新科學》朱光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頁。
張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中國考古學論文集》,三聯書店1999年版。
一、插花形式與技巧
插花藝術在不同人的創造下產生不同的形態,即呈現出多種美感。插花根據人們的喜好及創造產生多種形式,常見的形式有:花束、花籃、新娘捧花與頭花等。其中花束在形式上比較自由,有一定支撐力度的枝條、葉、藤或非植物材料做成的插花支撐架,經過錯落有致的插花搭配,產生具有層次美感的插花組合,該種插花形式比較適合演出。而花籃在中國人的活動中常見,多為暖色調,搭配比較協調,應用到演出、探親、喜宴等諸多場所中。而花籃的形狀可以設置為水平型、扇形、三角形、L型、圓形等。新娘的捧花、頭花可以采用半球形、球形,頭花的花型一般根據發型而定①。插花具備一定的技巧才能通過素材的科學搭配產生較好的視覺效果。常見的插花技巧有:水平型、三角形、扇形、L型、倒T型、橢圓型,等。其中水平型的插花藝術,關注的水平衡向的視覺效果延伸,追求的是從左向右的優雅線條的設計,在實際設計環節中以中央稍微隆起為主,應用到茶幾、餐桌中。三角形的插花以15度、45度、75度為基礎,將插花設計為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或是等腰三角形。在扇形插花結構設計中,從中心呈現放射狀態構成扇面形狀,在中央常以大朵的花卉為主題渲染氣氛②。
二、插花藝術創造
由于大部分插花素材為植物,在某種意義上,插花藝術屬于一種快文化產物,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次性的消費。這是因為與畫像、雕刻、盆景等相比,插花作品保留時間比較短,缺乏回味性。那么如何消除插花藝術該種弊端,是插花藝術發展的目標。插畫作品的設計需要具備強烈的視覺感,有所蘊藉,在人的內心給人以安慰,并且為欣賞者提供想象想的空間。那么,在插花作品創作當中,藝術家應當是具備敏銳的思維和審美,從普通事物上捕捉到驚心動魄的東西,實現美的創造。同時,插花藝術能夠直接賦予植物第二次生命,使得他們在特殊的組合下展現出人工創造美。從人的內容進行分析插花藝術,好的插花作品,實際上也是人的內心深處的一種感覺,也是水到渠成的體現。插花藝術與現代人生活的美感息息相關,如果可以的追尋插花技藝完美,將會導致插花作品不能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③。
三、插花藝術與美的結合
插花藝術作品在不同場所中的應用,其應用方式不同,其與美的結合方式也不同。插花藝術與美的結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會議插花的美感.會議插花應用對于環境氛圍的裝飾效果較好,如,在會場布置上能夠起到較好的渲染氣氛效果,以達到錦上添花左右。在不同的會議場所中的插花含義不同。如,在典禮、演出、會議、婚禮、甚至廟會上都會應用到插花藝術,通過不同形式的插花作品應用,能夠使得現場環境變得溫馨、隆重、典雅。同時插花能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起到提升生活美感的作用④。(2)酒店賓館插花的美感.隨著社會經濟逐漸發展,酒店成為了社會發展關鍵組成部分,插花藝術作品在酒店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升酒店環境氛圍,和檔次。同時從視覺上是消除酒店的經濟消費感,為客人提供賓至如歸的感覺。(3)家居裝飾插花的美感.插花在現代家居裝置中的應用最為普遍,家庭主人根據個人喜好進行插花,其所設計的作品能夠與室內環境相符,并且營造溫馨的室內環境。室內插花既滿足了現代人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還通過小小的創意應用改變室內環境。如今插花已經成為了室內裝置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也是現代人審美提升具體表現。(4)個體品位與插花藝術的美感.插花藝術除了對于不同環境場所的裝飾,同時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很多人的精神寄托。人們在投身于插花藝術環節中,能夠將插花作為一種能夠與人的靈魂溝通的事物。人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創設出不同的插花作品,或妙不可言,或可傾可訴。從思想意境上分析,插花藝術能夠向外界傳遞一種美麗的遐想,將將思想與視覺相互結合,產生最為美好的藝術作品。
綜上所述,插花藝術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遍,在人們的生活品質逐漸提升的基礎上,對于插花藝術的重視程度也顯著提升。插花藝術除了能夠裝飾環境之外,還能夠為人們提供遐想的空間。插花藝術與現代生活之美聯系密切,插花藝術來源于生活,并其提升了生活事物的美感。而現代生活也是插花藝術產生的背景。因此,在本文中對于插花藝術與現代美感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提升插花藝術美。
注釋:
①朱迎迎.中外插花藝術比較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8.
②張菲,鄭國生.淺談現代插花藝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6(12):43+45.
數學教學內容應緊密聯系幼兒實際生活,如果教學過程中缺少生活性,幼兒所學數學知識得不到充分的應用。幼兒教師給幼兒學習“認識圓形和正方形”,在介紹到圓形和正方形的時候,借助了多媒體,給幼兒展示了什么是圓形,什么是正方形,分給每個幼兒一張紙,上面是圓形和正方形的各種圖形,讓幼兒進行操作分類。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反映出教學內容與幼兒生活實際脫節的現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插入一個環節,讓幼兒想一想實際生活當中哪些是圓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這樣既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又密切結合了現實生活的內容。所以本人深刻反思出這一次的教學過程中缺少了一定的生活性。
二、挖掘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幼兒處在邏輯思維萌發及初步發展的時期,也是數學概念初步形成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幼兒還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但并不是說他們就不可能學習數學。對于幼兒來說,學習數學同樣具有理智訓練和實踐應用兩方面的價值。除此之外,數學學習作為幼兒最早接觸到“學術性”學習活動,能夠給他們一些早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的訓練,使他們將來能更好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
三、挖掘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數學教育
(一)從幼兒經常接觸的區域活動中挖掘出數學教育內容
1.益智區:積木、積塑
孩子在操作活動中,通過搬、堆積、擺放、平衡等可以感知尺寸、形狀、重量、空間關系、體積等基本概念。比如在玩積木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認識幾何圖形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看能發現什么,再引導幼兒主動去探索,這樣教師的教學形式不會單一,而且發揮了幼兒豐富的想象,也在游戲中認識了幾何圖形,可見數學活動變得生活化,我們便可以容易地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數學教育活動。
2.角色游戲區
幼兒可以通過在娃娃家里分配餐具、食物當中可以挖掘出數學教育活動內容是練習一一對應、一和許多;在開餐館、雜貨店等游戲中買賣東西,可挖掘出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是物品分類、認識人民幣(到銀行取錢,拿取5元錢)、10以內加減運算學習(買兩樣東西用了多少錢?你還剩多少錢?)這些都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教育內容。
3.美工區
(1)橡皮泥可以用來捏各種物體,在給物體造型的動作過程中,幼兒可以感知結構、形狀、硬度、質量。在把不規則形狀的物體滾成一個球體,把一大團粘土捏成好多小球,再把小球團成一個大球等過程中,幼兒可以獲得很多關于體積、形狀、重量的經驗。(2)繪畫、折紙、用廢舊物品自制一些小玩意、拼圖等這些活動,都為幼兒提供了感知對稱、結構、空間關系以及辨認和分類的機會。這些當中潛含著許多的數學教育內容,只等教師加以引導,就可以使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數學教育更加豐富。
(二)從幼兒進行主題活動中挖掘出數學教育內容
1.戶外主題活動
幼兒在戶外可以更多地通過身體動作來感知速度與方位。例如,通過攀登腳手架體會方位;通過爬梯子體會速度以及上、下方位;通過排隊感知前后、左右等。
2.講故事主題活動
例如,一位教師在講《小兔做客》時,講道:小兔今天來我們班做客,她帶來了很多禮物,準備送給小朋友,是什么禮物呢?教師邊講邊出示實物:一張紙,兩本書,三盒蠟筆……教師就可以引導:故事里面講到兔子要送我們幾張紙、幾本書、幾盒蠟筆等等。當中很自然地就可以挖掘出數學教育的內容。
(三)從日常生活活動中挖掘數學教育內容
1.入園
在接待來園時,教師與幼兒閑聊:“你早上在家都做了些什么?早上起來你高興嗎?昨天晚上你看動畫片了嗎?”看則無心,實則有意,教師通過與幼兒的交談有意將其生活經驗與時間概念聯系起來,這些就是被挖掘出的數學教育內容。
2.進餐、吃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