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5:42
序論:在您撰寫研究生醫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生源素質直接制約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由于研究生在本科階段接受培訓的差異性,以及近年來考研對本科實習階段的沖擊,很多研究生在臨床技能方面還存在很多缺陷,如何選拔優秀生源成了把好入口的關鍵環節。為此,我們申請了專項教學提高項目,一方面加大招生咨詢、宣傳力度,努力使考生增加對醫院的了解、對學校政策的了解。另一方面考慮到入學次年要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在招生中盡量避免非臨床專業跨專業跨學科考研現象,同時規范招生工作,加大復試中技能考核的權重,采取模擬人實際操作訓練考核,注重學生實際動手的能力。
2加強師資力量,實行導師、教研室團體培養模式
為加強我院研究生臨床輪轉的規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訓體系,保證研究生培訓質量和考核通過率,臨床階段以教研室為單位進行二級學科管理,每個教研室選派一名執行負責人,和研究生導師一起共同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研究生的臨床過程培養。學生按臨床輪轉時間表進入科室,接受科室業務培訓、考勤管理、規章制度管理和醫德醫風管理。作為研究生指導教師,應針對學校要求和學生特點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督促學生按要求進行臨床輪轉,培養學生的臨床科研意識,督促學生發表與臨床應用相關、符合畢業要求的科研論文,按期拿到學歷和學位證書。
3課程彈性化,加強臨床準入培訓課程建設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培訓時間為36個月,而研究生從入學到最終畢業實際參加輪轉時間一共不到34個月。在此期間還要進行理論課程學習,修滿一定的分數,如何有效利用時間保證研究生完成兩個層次的培養任務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學生的業余時間,實行彈性課程實習,盡量減少課程學習與臨床輪轉沖突,統一安排晚上和周末上課,同時優化課程體系、創建精品課程,提高課程的質量和專業覆蓋度。加強臨床準入培訓課程建設。目前我院開展了兩門崗前培訓課程,臨床綜合素質訓練課程和臨床通用技能訓練課程。前者主要包括醫德醫風教育、介紹醫院的規章制度,合理用藥原則以及醫患溝通技能等,后者主要是“三基”訓練,病例書寫質量、急救基本操作流程、醫療技術操作規范、護理相關知識等。使研究生對醫院在臨床工作中的要求有所了解,為臨床實踐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加強臨床輪轉環節的過程管理
抓好專業實踐的過程管理是確保專業實踐成效的基本條件。為推進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所有學生必須在合格的住院醫師基地內輪轉。切忌“流水式”管理和“跟班式”管理,入學之初,由教研室為學生制定輪轉計劃,一旦確定,不能隨意變更。如確須變更,應至少提前2周由學生本人提交書面申請及修改后的輪轉計劃,經由導師、教研室主任、教育處審批后方能執行。嚴格考勤制度,教研室指派教學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生負責帶教,并成立導師指導小組,充分發揮相關專業導師和導師組的群體指導作用。為保證教學時間和質量,一個帶教教師最多指導2名碩士研究生。積累臨床經驗必須有一定的工作量,對轉科時間和目標都提出不同的量化要求,應積極為學生創造實際操作機會。每月至少撰寫3份普通病歷,讓研究生參與到科室的業務學習和疑難病例討論,有意識安排研究生在實踐中多與患者溝通,在實踐中提高溝通能力,樹立“人性化服務理念”。臨床實踐培訓中應以病例教學及手術(操作)演示為主,以學生為中心,建立學習小組,開展情景式(PBL)教學,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提高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規范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監控機制
每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周期至少為3年,培養過程長、涉及專業、科室、帶教教師較多;只有統一標準、嚴格要求、把握好每個環節才有可能保證學生學業結束時能取得相關證書。因此要加強研究生在臨床培養過程中的管理與考核,其考核方式、標準要與住院醫師培訓考核要求相銜接。專業學位研究生完成第一年臨床輪轉后,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并注冊。日常考核:研究生應根據每天完成的臨床培訓工作如實填寫《研究生培訓登記手冊》,帶教教師審核并簽字,作為研究生輪轉出科考核的重要內容和參加階段考試的重要依據。出科考核:在研究生臨床培訓過程中,各專科培訓基地必須高度重視臨床技能規范化培訓,研究生在完成規定的每一科室輪轉培訓后,由??婆嘤柣刎撠熑私M織指導老師按照培訓內容及考核項目要求進行考核,檢查培訓內容的完成時間與數量、重點考核職業道德和臨床技能,將考核結果認真記錄在《研究生培訓考核手冊》中,作為參加住院醫師第一階段考核的重要依據。階段考核:專業學位研究生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要求完成臨床實踐培養后,于畢業當年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理論和實踐考試,合格者獲得北京地區??漆t師培訓合格證書。模擬考核:教學管理部門分學科選拔醫德高尚、醫術高超,有教學經驗的臨床醫學專家成立學科考核委員會,在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階段考核前各組織一次模擬考試,一方面旨在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大致客觀的了解,繼續強化自己的臨床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通過模擬考核,使教研室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修改或調整培養計劃,提高培訓效果,保證臨床培養質量。
6評教評學、制定合理的獎罰制度
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碩士階段已經進行了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博士階段的課程安排主要體現兩個特點:第一是“精”,把眼科重要基礎知識和相關臨床操作理論依據作為教學培養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常見病、多發病的基礎知識的傳授,力求在疾病和診療理論上筑構堅實的理論基礎。第二是“新”,增加以新理論、新知識為重點,貼近科學前沿,介紹技術創新的選修課程,以了解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科研動態及臨床醫療方面的進展。學習北京大學醫學部等院校的先進經驗,在專業基礎課上給予較大的自由度,采取不脫產上課方式,以保證臨床訓練時間。
2加強臨床技能訓練,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培養臨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是使之成為高水平的臨床醫學專家。但許多獲得臨床博士學位的畢業生仍不具備獨立進行臨床工作的能力,畢業后盡管按其資歷或學術成就很快晉升為高級職稱但仍需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工作,從住院醫師重新做起,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嚴格規范的技能培訓體系。將研究生納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制定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學分制考核方案,按主治醫師標準考核。根據眼科學專業培訓細則要求,明確提出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眼科學作為二級學科,又分為角膜病、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眼眶病、眼屈光及眼肌、眼科病理等三級學科。根據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的專業方向,制定重點突出、全面培養的科室輪轉計劃,明確在輪轉科室、??朴柧毱陂g,在理論和技能上應達到的要求,制定出臨床能力訓練的量化指標,如訓練時間、掌握病種、操作技能、主管病例數及手術例數等,要求研究生在臨床實踐中認真完成,既有利于保證臨床能力訓練的時間、內容和質量,又為臨床能力考核與評估提供可靠的依據。通過擔任或協助總住院醫師,對臨床常見病種的診斷治療充分掌握,保證臨床能力訓練的系統性。利用臨床技能訓練仿真模擬教具及實驗外科動物訓練,加強臨床操作技能培訓。導師對眼科治療和手術方式設計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實施研究生臨床準入制度,使研究生利用教具和實驗動物充分掌握操作技能后逐步參與臨床實踐。導師及指導小組負責為學生創造臨床實踐機會,落實各項技能的訓練及輔導,定期組織考核。定期進行教學查房、專題講座、病例討論、疑難病例討論、會診、競賽等臨床學術活動,訓練研究生的臨床思維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改變以往研究生參加討論時的被動狀態,為研究生提供表達觀點的機會,培養其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和敢于承擔的工作作風。
3開展以培養臨床科研能力為特點的科研訓練
隨著我國人才評價標準的變遷,對科研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科學研究是目前體制下衡量醫學人才水平的重要指標。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在實驗室進行基礎研究的時間和機會有限,為適應臨床工作的需求,加強研究生臨床科研能力的培訓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必由之路。具體方式包括:強化研究生公共衛生學基礎,訓練科學的臨床研究基本方法和技能,將研究生作為導師臨床課題的主要參與者負責課題的設計和實施??剖叶ㄆ谂e辦科研方法、課題申請、成果申報等系列講座及高水平學術講座,培養臨床科學思維能力。開展國際間學術交流,加快研究生教學國際化進程。通過臨床科研能力培養,研究生選擇臨床醫療實踐中出現的理論或技術問題為研究課題,利用已有的研究手段,進行臨床應用或臨床應用基礎的研究,從中學會臨床科學研究方法,從而掌握了從事眼科臨床科學研究的能力,同時可以促進臨床經驗的積累和提高。
4加強人文教育和自我修養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除掌握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有寬闊的知識視野、靈活的思維、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尚的人格情操、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不僅能應用自然科學方法來解決醫學問題,也能應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方法來研究醫學問題,為患者的健康服務。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導師在指導研究生做課題和科研的同時,要關心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將人文精神合理的滲透到專業課的學習中,引導其樹立醫學科學與人文科學并重的學習思想[9]。組織研究生開展“近視普查與防治教育”、“社區老年人白內障篩查”等社會實踐活動,使其在實踐中學會承擔責任與義務,掌握與人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更能激發其學習人文精神的積極性,引導其對人生價值、目的和意義的正確思考,使得個人素質得到提高。
1.1本科教育忽略學生實驗技能、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本科生學習模式中老師與學生基本是零交流,老師幻燈片教授已有現成的書本知識,學生接受、理解、記憶,完成考試即可。這種方式嚴重忽略了學生思考能力和創新力的培養,使其缺乏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意識習慣。而學生在面臨探索型科學研究時就似隔屋攛椽,無法勝任。
1.2本科教育學習環境簡單,缺乏必需的社交經驗醫學生的本科學習任務相對其他專業更加繁重,課業、考試壓力大,大學生實踐活動較少,缺乏豐富的人際交往經驗。而研究生學習環境相對復雜,需要處理好與導師、同門、廠家、其他實驗室之間的關系,存在一定的利益誘惑。一旦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如何適應這種環境的改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1.3研究生生源種類多,知識背景相差大目前研究生招生來源很多,甚至還會有跨專業報考的現象,所以知識背景相差很大。比如現代的醫學科學研究常常接觸到分子水平的實驗,本科為臨床醫學或護理學的醫學研究生比較缺乏。即使本科階段有一些相關基礎課,由于沒有認識到重要性,知識也比較薄弱;而本科為生物技術的研究生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掌握更多的分子生物學背景知識。研究生階段的教學是以自學為主,在參差不齊的背景下,如何讓醫學研究生迅速學習和掌握良好的科研技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2醫學研究生科研技能培養的模式探討
2.1加強本專業相關理論知識的積累并進行科研嘗試為彌補本科生理論基礎薄弱的情況,研究生一年級主要是進行理論學習以滿足將來的科研要求,如實驗動物學提供動物實驗的基礎知識,科學研究嚴謹的設計和分析需要統計學。但研究生導師的研究方向很多,對學生的要求也不一樣,已有的學校研究生課程無法滿足每個方向的不同要求。為此,重點學習相關專業的背景知識尤為重要。如對于生殖醫學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需要加強生殖醫學和生殖生物學的基礎知識,與其他方向的研究生要求略有不同。為了讓研究生學習生殖相關基礎知識,學校最近專門開設了生殖生物學選修課程,供生殖醫學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選修?,F在的醫學研究已經深入細胞和分子水平,需要用到多種大型儀器。儀器分析課程可以幫助研究生了解常見大型儀器的原理,如用于斷層掃描的激光共聚焦、細胞檢測和分選用的流式細胞儀、超高分辨率的電子顯微鏡等。通過這些理論課程的學習,研究生可以掌握常見大型儀器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將來課題的實驗設計。以上的努力仍然不能為每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開展課題研究提供足夠的理論知識。所以在已有的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通過組織相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深入學習專業相關的專著就很有意義。如本實驗室從事發生研究的研究生,就組織學習發生相關的英文專著,如HistologicalandHistopathologicalE-valuationoftheTestis和Andrology-MaleReproductiveHealthandDysfunction。研究生自學后以講座的形式,給其他同學介紹各個章節的內容。通過這種途徑,在學到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了自學能力和英文專著閱讀能力,鍛煉了總結、陳述、演示以及制作講解報告的能力,有助于開題報告和畢業答辯的順利完成。
2.2培養良好的實驗技能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本質、生命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與其他學科廣泛交叉滲透,是當前生命科學中迅速發展的前沿學科。醫學分子生物學是實驗性極強的學科,其實驗技術和方法已普遍應用到各個學科的研究中。除了分子生物學技術,其他如細胞生物學等技術也在科研中廣泛使用,這些實驗技能的培養對于其課題開展均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研究生數量多,教育資源有限,即使有實驗課程安排也無法實現讓每個研究生動手操作。所以研究生實驗技能的培養不能僅靠學校的研究生課程;再者醫學研究生一般來自于醫學專業如臨床醫學或者護理學等,本科教育沒有經過分子生物學理論和實踐培訓,所以研究生進入實驗室后,還需要進一步培訓。為此,本實驗室在培養模式上進行了一些嘗試。組織由多位教師、技術員和高年級博士組成的培訓團隊,以專題培訓的方式對實驗室基本科研技能進行短期培訓,包括RT-PCR、蘇木素伊紅染色、免疫熒光、Westernblot、流式細胞術、顯微鏡操作、文獻檢索等多種常規實驗方法和技術,目的是讓剛進入實驗室的研究生迅速掌握常用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技術以及常規實驗儀器和設備的使用。實驗技能培訓分為三個部分,首先介紹實驗的基礎理論,然后演示實驗操作,最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完成的實驗結果由老師統一評價。只有能獨立地完成每個實驗,才算順利通過培訓。我們深知理論是為了指導實踐,所以理論與實踐齊頭并進的模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基本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探索思考,形成邊動手邊思考、理論指導實踐的學習模式。本實驗室通過這樣統一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訓,幫助研究生在短時間內系統而迅速地掌握常用的基礎實驗理論和技術,為后續課題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嚴格實驗室規范管理實驗室是高校研究生科研實驗技能培養的主要場所,其建設和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研究生科研實驗技能的水平。比如一個實驗室通常有多個研究生,每個研究生在課題開展中一般會使用多種儀器設備。有的儀器設備比較貴重,操作不當可以導致儀器損壞,甚至威脅人身安全。如高速離心機使用時,轉子不蓋蓋子,高速旋轉時,轉子可以飛出離心機,導致財產或人身損傷。所以如何能保證儀器的正常使用和得到高質量的研究數據,有序的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以本實驗室為例,實驗過程中會有常見儀器,如pH計、天平等;有貴重儀器,如高速離心機、熒光顯微鏡、定量PCR儀等;還有一些大型的儀器,如電子顯微鏡、流式細胞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本實驗室采用如下管理方式:對于實驗室常見儀器,研究生通過培訓過后可以自由使用。而大型儀器一般都有分析測試中心集中管理,如電子顯微鏡、流式細胞儀等設備有工作人員操作,學生只需理解原理,按照要求準備樣本和學會分析數據。但有的大型儀器如激光共聚焦,學生可以通過專門的操作培訓,自己獨立操作。高速離心機、熒光顯微鏡等設備一般都有專人管理。在學生進入實驗室統一培訓時,會涵蓋這些設備的使用。如此,既使得實驗室儀器得到正常使用,又營造了嚴謹、有序和安全的實驗室環境,為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保證。
2.4培養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研究生在開展科研的準備過程中,完成了理論知識的儲備、實驗技能的掌握和實驗室管理的規范,還面臨著最關鍵的科研精神和習慣的培養,因為這與最終科研活動的完成并被接受認可密切相關。研究活動中,能拿到客觀的數據至關重要,而嚴謹的科研習慣恰恰決定了客觀數據的可信度,所以我們要培養研究生客觀詳實地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的習慣,也就是實驗記錄的撰寫。一份好的實驗記錄能讓人知道為何開展該實驗(實驗目的),實驗如何進行(實驗流程),實驗得出什么結果(實驗原始數據),這些結果提示了什么,其中有什么問題(結果分析)。所以實驗記錄的培訓是研究生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便于管理,本實驗室引進了Elab電子實驗記錄,學生通過電子實驗記錄,將實驗結果通過Word文檔或附件形式保存在數據庫中,導師可以及時對實驗結果進行評價,對研究生科研中存在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糾正,把研究生弄虛作假的現象消滅于萌芽,有效預防了研究生學術道德腐敗現象的發生。這些實驗記錄可以長期保存,彌補了紙質記錄保存期限的不足??蒲械膰乐斝赃€在于數據的客觀性。因實驗有一定的變異,人群或動物個體差異,實驗結果都需要重復,由統計學得出結論。所以要讓學生掌握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等基本的分析方法。在涉及人工計數的實驗,需要至少兩位同學分別統計,最后得到客觀的計量結果??茖W研究靠的是自身不懈的努力,更離不開團隊合作[5]?,F在科學研究涉及的技術方法越來越多,好的研究結果工作量也很大,常常不是由一個人獨立完成,需要多人互相配合協作,所以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團隊合作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相借鑒研究方法,甚至觸發研究思路和靈感。為此,本實驗室研究并實行“新老結合、以老帶新”的模式,以課題組為單位,讓高年級學生帶動低年級學生探索學習,如此不僅使得實驗技巧得以傳承并優化,更能通過不斷交流學習迸發更多科研想法和理念,實現雙贏。
質量的提高培養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初步具備獨立進行相應學科科研和教學能力,是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目標,這就要求基礎醫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畢業時,除了了解本學科領域的一些重要研究進展,還必須較為全面的掌握本學科專業知識。在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日常工作中,大多數是從事自己學科領域中某一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因此,學生對自己研究領域的研究進展了解較多,科研能力提升較為明顯,但學生對相應學科基本知識卻缺乏全面了解,基礎理論薄弱。比如,病理學的碩士研究生,其研究方向是呼吸道腫瘤,其對呼吸道相應腫瘤研究進展了解較多,研究方法也較熟悉,但對呼吸系統其他疾病病理乃至病理學的一些基本病理變化和病理過程則了解很少。因此,唯有通過參與病理學教學助教,在參加對本科生的教學過程中,才能相對全面的去進一步學習和掌握病理學的知識,使自身專業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由于未能充分認識到助教制度對培養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重要性,目前,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教育過分注重對其科研學習方面的考察,而忽視了對學生全面的學科知識的教育,導師普遍認為助教工作比較費時間,對提高學生科研能力沒有幫助,即便有些學生參加了助教工作,導師也疏于管理和指導,使學生在這一過程總并沒有真正有所收獲。因此,我們認為,必須充分認識助教制度對于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的重要性,不能單純強調對其科研能力的考察。在整個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強調培養其科研能力,同時對其教學能力的培養也同樣需要重視。在參與助教過程中,學生通過協助主講教師課堂教學、輔導答疑、查閱資料、組織討論、實驗準備、批改作業、監考等工作,可掌握專業知識、熟悉教學過程、學習教學技巧、獲取教學的相關技能,從而全面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研究生助教通常年紀與在校大學生相仿,有利于與本科生進行溝通,可以作為主講老師和本科學生之間的橋梁,更好地發現本科生學習當中的問題,增強“教”與“學”的互動,這也促進了本科生教學質量的提高。
2健全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助教制度,保證助教質量的提高
目前,在我國尚缺乏完善的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助教制度。一般而言,大多數學校安排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參加助教,并無嚴格的培養計劃,無明確的目標要求,導師亦無明確責任,學生也無積極性。研究生上崗前,缺乏正規的上崗前培訓,導師一般也很少在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等方面給予專門的指導,其后果是研究生本身參加助教工作收獲不大,同時,也會嚴重影響本科生教學質量。在國外,為確保助教教學質量,一些學校規定研究生助教上崗前,必須經歷至少1個學期的助教培訓階段以掌握教學方法、技巧、工具的使用并熟悉教學材料。美國一些著名大學都有較完善詳細的助教崗前培訓,日本大學的研究生助教在學期前也要進行專門的培訓。因此,有必要借鑒國外的方法,結合我國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對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建立助教上崗前培訓制度,通過講座或其他形式對其進行崗前培訓,并且在最后由課程主講教師對其進行考評,考評合格者才能獲得正式助教的資格,以保證助教質量。
3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全面提供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綜合能力
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各高校受師資力量、培養條件等制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式差異較大,不利于學生的培養。其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式應與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差別仍不夠突出[3]。學術學位研究生更強調其科研能力;專業學位研究生側重臨床素質培養,包括專業知識、臨床分析能力、臨床診療能力、臨床操作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等。
二、培養質量監督與考核體系不完善
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監督與考核體系尚需完善,缺乏系統全面的質量監督與評估機制,課程考核多采用課程論文形式,并不能有效地對研究生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全面評價,其教育模式尚未擺脫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傳統,側重科學研究,論文選題也與臨床工作實際聯系不緊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依靠導師培養和嚴格的過程管理,還需規范的評估機制及一系列規章制度來保證[4]。
三、提高培養質量對策
培養質量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加強質量監督與評估可以使研究生的培養步入規范化的軌道,重視過程管理,規范培養過程,保證培養質量,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注入全程培養觀念,即從研究生導師遴選到招生選拔,從制定培養方案到實施并進行考核評估及論文答辯的整個過程中,保證每個環節的質量,從而使培養質量得到保證。
1.不斷壯大高水準的導師隊伍,提高師資力量。在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師資隊伍方面,可通過以下方式解決:(1)通過“內培外引”等方式,努力構建結構合理的導師隊伍;(2)注重導師遴選,應重點考察其知識結構,尤其對本學科發展趨勢和臨床前沿的了解;(3)加強對現有學術型導師的實踐性培訓和考察,促進師資轉型;(4)增加專業學位導師的進一步深造和培訓機會,注重導師對研究生培養與管理的學習與交流,促進導師隊伍建設。
2.控制生源質量。注重口腔醫學研究生生源質量,嚴格控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獲得入學標準。除研究生招生所必備初試、復試的嚴格考核和把關外,專業學位研究生還需強調其臨床操作基礎,應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具有獨立診療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和較強的臨床操作能力。
3.確立培養目標及培養計劃。專業學位研究生所需的“臨床、科研”協同培育以能力和思維培養為中心,需因材施教、嚴格要求,同時,還要保障研究生培養計劃的實施,制定全面的培養流程[4]。(1)研究課題應與臨床緊密聯系,主要研究疾病診斷、治療與服務等臨床實際問題;(2)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計劃,使研究生培養根據課題選題、研究條件等有序進行;(3)科室應成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帶教老師為指導小組,全面開展臨床指導工作;(4)根據研究生培養要求提供相應的臨床病例和實踐操作機會,應用新技術,提高治療水平。
4.監督與評估培養環節。培養質量監控與評估是保證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5]。學位授予單位通過常態性的自我評估工作,及時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管理職能,確保培養質量。(1)理論課程:組織成立專家委員會,采取隨堂聽課,問卷調查,抽查考核等方式,對部分學位課程教學成效等進行督導,對存在問題提出意見和舉措;(2)培養環節:完善臨床訓練、中期考核相關機制,成立督導與考核小組,對研究生臨床訓練、中期考核等環節進行評估,口腔醫學臨床訓練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接軌,嚴格輪轉制度,建立培養檔案,確保培養質量[6]。
(1)大部分臨床醫學研究生是應屆本科畢業生或者有臨床經驗的基層臨床醫生,在入校前基本沒有科研基礎,對實驗室環境陌生。一年級的研究生課業繁重,學生往往沒有時間進入實驗室,得不到有針對性的科研素質訓練,因此等進入實驗室工作后,通常需要大量時間熟悉和學習實驗基本技能。臨床醫學研究生往往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在醫院科室進行相關臨床專業的學習,跟著導師做手術、上門診。
(2)臨床專業的導師大都是臨床醫生,由于醫生的工作量大,大多數醫生基本沒有時間到實驗室工作,對科研過程和實驗室技術都不熟悉,對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指導也是力不從心,研究生不能得到系統有效的訓練。另外,有一部分導師自身能力有限,業務繁忙,對學科學術前沿缺乏了解,導致其知識老化、知識結構不合理、綜合素質不高,無法很好地指導研究生,嚴重影響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3)研究生創新能力差是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中一個突出的問題?!皠撔率且粋€民族進步的靈魂”,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研究生對導師的科研方向、方法依賴性較強,缺乏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會嚴重阻礙其自身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生應該在臨床及科研過程中提出前人未解決的問題,并將之轉化為科研問題,進而進行科學設計,并輔以必要的科學實驗研究。只有敢于提出問題、挑戰權威,才能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并不斷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
(4)學校應該鼓勵創新,制訂相應的獎勵制度,調動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使研究生樂于超越自我、開拓創新??茖W創新是需要勇氣的,任何創新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因此,學校應制訂適當的獎勵制度激勵研究生。
2提高臨床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體措施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新形勢對醫療行業從業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新時期的臨床醫學研究生必須全面發展,因此,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需要探索新的出路。
(1)無論是科研思維的建立還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一個有利于研究生學習和鍛煉的環境。在研究生的教育和培養過程中,環境的影響甚至大于導師的影響。因此,建立一個結構合理、層次豐富、分工明確的研究生培養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將基地構建成一個包含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基礎醫學研究生、臨床醫生和基礎研究人員、實驗室技術人員在內的互助體系,使臨床醫學研究生與基礎學科的導師及研究生有常態化的交流。牛頓說過:“我之所以看得這么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比绻麤]有知識積累的高度,那么高水平的科學研究也就無從談起。扎實的理論知識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必要條件,臨床醫學研究生得到具有豐富學識的基礎學科導師的指導,使得自己的知識理論體系不斷完善,對學科學術的認識不斷加深,為科研活動的進行打下良好基礎,在遇到困難時也不會盲目。科研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手段,熟練掌握才能事半功倍。實驗技術人員可以幫助研究生尋找更科學合理的科研方法,創新科研思路。臨床醫學研究生與基礎研究生的交流能促進雙方共同進步。這樣,無論是課題的設計、實驗的具體實施,還是論文的撰寫,臨床醫學研究生都會覺得得心應手。
(2)在實驗基地內部創立一個有利于創新和求真的學術環境,以促進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高壓學術氛圍和不健康的學術攀比氛圍都不利于研究生的成長。實驗基地可以在小環境內提高畢業門檻,這對研究生來說是壓力也是動力;建立有效的正刺激和反刺激體制,調動研究生的積極性;設立創新獎勵基金;對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研究生進行獎勵,例如制訂留校優先和出國推薦等制度,創造一個鼓勵創新的環境。
隨著醫學日新月異的發展,傳統灌注式教育的不足日漸明顯,這種經驗式的教育方法已不能適應醫學發展的需求。循證醫學教學模式的提出,使醫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可培養他們的臨床創造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該教學模式可在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進行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病例,提出問題,針對提出的問題尋找科學的證據來解決問題,從而樹立醫學生嚴謹、科學、求實的工作作風。從基本的理論教學到病例討論,最后回到臨床解決實際問題,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臨床教學的效果,達到了很好的實踐教學目的。醫學生的培養,是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其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目前,許多國家都在探索適應醫學發展的教學模式和實施方法,強調循證醫學和以問題為基礎的自我教育式的學習方式。結合我國目前醫學生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兒科專業特點,在兒科研究生臨床學習階段引入EBM教育是可行的,其教學過程主要包括4個步驟:
⑴根據處理病人時遇到的情況提出臨床問題,即要找什么樣的證據;
⑵檢索回答相關問題的文獻,即如何發現證據;
⑶迅速評價所找到證據的科學性、適用性和準確性;
⑷把這些證據有效用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即用這些證據做什么。這4個步驟概括了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特色和創新之處,是該教學模式的精髓所在,順應了臨床教育的發展趨勢。
2循證醫學教學在兒科研究生培養中的應用
2.1在兒科領域應用循證醫學的必要性
兒童時期是人生的基礎階段。兒科學是一門特殊的臨床醫學學科,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兒童年齡及個體差異都非常大,不能用同一標準去衡量每一個兒童的健康和疾病狀態。兒科疾病特點是起病急、病情變化快、病死率高。如果搶救不及時、處理不當則會錯失搶救時機,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因此兒科醫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跨專業的臨床經驗,同時更應具有良好的臨床思維和不斷更新的專業知識及技能。隨著社會進步及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醫學變革的主流。循證醫學是評估醫學實踐的重要手段,在兒科專業人才的教學培養中應用循證醫學原理,使教、研、學一體化,有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促進學科發展。
2.2在兒科研究生培養中采用循證醫學教育的意義
兒科研究生一般掌握了初步的診斷及治療技能,但他們缺乏足夠的臨床經驗和應變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引導他們掌握正確學習方法、不斷總結,才能迅速提高診療水平。這就要求每一個兒科專業研究生必須不斷學習醫學知識,大量閱讀專業最新文獻及診治指南,從而用更科學、準確的臨床證據來指導患者的診治,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兒科醫師,而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為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彌補了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的不足。兒科研究生在本科學習階段都受過正規系統的醫學教育,積累了一定專業知識及技能,同時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和文獻檢索能力,但他們對循證醫學的理論比較陌生。傳統的臨床教學中,帶教老師往往只依據教科書或自身臨床經驗為依據指導他們去處理病人,而醫學專業技能的培養,不是單純的理論或臨床經驗的堆積。所以在醫學研究生專業學習中采用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可以將理論知識、臨床經驗與科學證據相結合來為患者作出最佳診療,使醫學生具備科學的臨床思維和扎實的專業技能,為今后的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打下良好基礎,更是為他們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兒科醫師創造有利的條件。此外,EBM強調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尊重病人的價值和愿望,充分體現了良好醫德醫風的基本要求,可培養學生以病人為主的人本主義思想。在循證醫學中,醫生有義務將診療方案及制定該方案的證據如實告知患者,使其參與臨床決策,幫助患者行使知情權及選擇權。這對醫學生確立醫患溝通的思想觀念及掌握溝通技巧非常關鍵,這也是醫學生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是研究生專業素質培養不可或缺的部分。
2.3循證醫學教育模式在兒科研究生培養中的實施
那么,在兒科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如何實施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呢?醫學研究生進入臨床實習后,邁出了他們??漆t師職業生涯的第一步,研究生不僅要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逐漸熟悉臨床工作流程,親自參加病人的診斷、治療、搶救及疑難危重癥的處理,還要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合理應用于臨床,完成理論聯系實際的過渡,因此他們每天都會面臨許多臨床實際問題。各級帶教老師不僅要定期給研究生講課,進行基礎及最新的專業知識培訓,還要帶領研究生進行日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及教學查房。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自覺應用循證醫學的理念,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探討及解決問題的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及效率,在鍛煉他們臨床技能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臨床思維及創新能力。從而真正體現了循證醫學利用科學證據解決實際問題的優勢所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實施,應在研究生進入兒科臨床工作階段即開始進行,在他們熟悉科室工作環境及流程之后,就應安排有循證醫學教學經驗的高年資醫師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講座,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該醫學模式的特點及其對日常臨床工作的重要性。在平時臨床帶教中除直接傳授經過EBM驗證的知識外,應鼓勵和引導研究生不斷閱讀國內外級別高、有價值的專業醫學文獻及疾病診治指南,并對這些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從社會、經濟、倫理的角度評價其可行性。培養他們進行循證醫學實踐及對專業的學習興趣。針對臨床典型疑難病例科室可進行集體交流,由主管住院醫師帶領研究生詳細詢問病史,搜集并總結第一手的臨床資料,結合病例特點綜合分析,提出問題,并要求他們通過查閱相關的書籍和文獻資料來解決問題,做出有理有據的臨床診斷,同時對相關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最后是診療計劃的制定、預后判斷。上級醫師指導整個過程并進行總結,同時介紹一些專業前沿知識,針對具體病例提出一些有科學依據的新觀點,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
2.4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應用效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