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5:42
序論:在您撰寫政治社會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素質
社會實踐活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符合新課程改革形勢的發展要求,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強調了學生的主動參與與親身經歷,能夠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素質。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教學容易束縛學生思維,使學生放不開,尤其是政治課堂,大多是一些道德的說教,對學生而言十分無趣。而課外社會實踐活動更注重實踐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也會激起參與欲望,產生學習興趣。
(三)有利于優化教學目標
知識如果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那么是不容易掌握的,也是毫無意義的,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時,才能達到預設目標。課堂教學就是理論,社會實踐活動就是實踐,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走出課堂,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聯系實際生活,升華課堂教學,優化教學目標。
二、如何加強初中思想政治實踐活動
(一)合理安排實踐活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什么事都是一樣的,都要事先做準備,只有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才有成功的可能,而反之不去準備、計劃,就會把事情搞砸。對于社會實踐活動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提前不做計劃,盲目地帶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就會使活動十分低效,學生也不能從實踐中學到什么。而提前做好計劃,如何組織,活動的目的,活動的地點,活動的步驟……都胸有成竹,有計劃、有組織,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高效地完成實踐活動。
(二)注重活動內容和方式的選擇
與實踐活動息息相關的就是活動的內容與方式,選擇正確,可以使學生感興趣,使活動更有效,選擇失誤,會使活動低效甚至無效,同時又浪費了學生的時間。我們在設計活動內容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與課題相關的、有趣的、熱門的事件。比如,3.15之前,我們組織了關于保護消費者權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去超市、商場進行調查、采訪,并且與當地的文化、司法部門掛勾,建立固定的活動課基地,共同開展好活動課。根據當地的環境、文化傳統等條件因地制宜開展活動,使活動課與國情、區情和本地的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從中得到更深的感悟。
(三)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實踐
社會實踐的活動內容十分豐富,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我們一定要堅持一點: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組織實踐活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課《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時,開展正確行使“公民基本權利之一:批評建議權”教學探究活動。對于公民享有批評建議權,有言論自由等政治權利,學生已經理解,但是讓他們對國家事務進行批評與建議,對農村學生來說有些力不從心。我為他們設計的活動內容是“給校長的一封信”,讓他們以網名給校長信箱投信,談談自己對學校管理的看法,提出批評與建議。學生有感而發,針對學校的食堂管理、伙食狀況、作息時間、課程設置和老師評價紛紛發表意見,暢所欲言,盡管意見不是很成熟,但是通過這次活動學生都體會到了“主人翁意識”——公民可以依法通過合法的途徑有序參與政治文明建設。
(四)靈活安排實踐活動的時間
對于社會實踐活動,很多老師會說,“現在學習壓力這么大,哪有時間組織實踐活動?。?rdquo;并以此為借口不去開展實踐活動。其實,實踐活動不一定非要在課上騰出時間進行,也可以在周末的時候,或者在寒暑假的時候,或者選擇剛開學學生沒有進入正軌的時候,這樣靈活組織安排,就會使時間比較充裕,也會使學生能保證足夠的學習時間。比如,學習完《珍愛生命》以后,了解長假,我就要求學生在假期時學校的安全教育,觀看安全教育視頻,并根據自己長假期間的經歷來制作手抄報,題材可以是防火、防觸電、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制作完成之后,等到開學拿到課堂上來,進行評比。這次活動,既讓大家互相學習安全知識,又寓教于樂,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一份份精美的手抄報體現了學生獨特的視覺和個性。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體現了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統一,改變了其原來認為思想品德課就是灌輸道理的錯誤認知。
三、結語
與實踐活動息息相關的就是活動的內容與方式,選擇正確,可以使學生感興趣,使活動更有效,選擇失誤,會使活動低效甚至無效,同時又浪費了學生的時間。我們在設計活動內容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與課題相關的、有趣的、熱門的事件。比如,3.15之前,我們組織了關于保護消費者權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去超市、商場進行調查、采訪,并且與當地的文化、司法部門掛勾,建立固定的活動課基地,共同開展好活動課。根據當地的環境、文化傳統等條件因地制宜開展活動,使活動課與國情、區情和本地的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從中得到更深的感悟。
二、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實踐
社會實踐的活動內容十分豐富,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我們一定要堅持一點: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組織實踐活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課《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時,開展正確行使“公民基本權利之一:批評建議權”教學探究活動。對于公民享有批評建議權,有言論自由等政治權利,學生已經理解,但是讓他們對國家事務進行批評與建議,對農村學生來說有些力不從心。我為他們設計的活動內容是“給校長的一封信”,讓他們以網名給校長信箱投信,談談自己對學校管理的看法,提出批評與建議。學生有感而發,針對學校的食堂管理、伙食狀況、作息時間、課程設置和老師評價紛紛發表意見,暢所欲言,盡管意見不是很成熟,但是通過這次活動學生都體會到了“主人翁意識”——公民可以依法通過合法的途徑有序參與政治文明建設。
三、靈活安排實踐活動的時間
對于社會實踐活動,很多老師會說,“現在學習壓力這么大,哪有時間組織實踐活動??!”并以此為借口不去開展實踐活動。其實,實踐活動不一定非要在課上騰出時間進行,也可以在周末的時候,或者在寒暑假的時候,或者選擇剛開學學生沒有進入正軌的時候,這樣靈活組織安排,就會使時間比較充裕,也會使學生能保證足夠的學習時間。比如,學習完《珍愛生命》以后,了解長假,我就要求學生在假期時學校的安全教育,觀看安全教育視頻,并根據自己長假期間的經歷來制作手抄報,題材可以是防火、防觸電、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制作完成之后,等到開學拿到課堂上來,進行評比。這次活動,既讓大家互相學習安全知識,又寓教于樂,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一份份精美的手抄報體現了學生獨特的視覺和個性。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體現了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統一,改變了其原來認為思想品德課就是灌輸道理的錯誤認知。
四、結語
如果深入分析階級社會的基本結構時,我們就會發現所有類型的階級社會都具有相同的社會政治結構,即特權階層和非特權階層。無論這些社會中的特權階層或非特權階層的歷史承載主體如何變化,其社會發展的基本政治結構,即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始終沒有改變。
(一)二元化政治結構及其基本特征
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動態地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特權階層統治和支配非特權階層;而另一方面則是非特權階層企圖成為特權階層,從而有機會統治和支配新的非特權階層。兩個階層之間相互依存而又相互替代,構成了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特權階層與非特權階層之間的相互依存性,主要體現在兩者在生產結構中承擔著兩種不可或缺的職能,即生產管理者的職能和生產要素的職能。因此,它們之間只有在生產過程中相互合作,才能創造出基本的生存與共生條件。正是這種相互依存性使得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成為可能。而它們之間的相互替代性,主要體現在兩者在宏觀上的生產關系或者微觀上的分配關系中的不同地位。兩個階層為獲取生產或分配上的支配地位而展開的競爭和替代,使得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具有了一定的社會張力。
(二)二元化政治結構的內在不穩定性
從階級分析的視野考察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的基本矛盾,我們發現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非常容易被簡單而重復性的階級或階層競爭的表象所掩蓋。特權階層的人即社會治理者,有時候會完全和他們同流合污。因為這樣他們的地位就不會受到直接的威脅。但這樣一來,他們又面對著非特權階級或階層的譴責甚至仇恨。因而他們不得不給非特權階級或階層最低限度的特權階級或階層可以容忍的好處,以間隔性的緩解這種來自非特權階級或階層的政治壓力。而作為社會治理者在為非特權階級或階層服務的時候,也要時常關照特權階級或階層的社會訴求。這種超越階級或階層競爭的政治意識和藝術,決定了社會治理者必須能夠在特權與非特權階級或階層之間進行全面的權衡,積極促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政治的治理局面,為社會發展提供所必須的治理結構。由此看來,企圖完全馴服甚至特權階級或階層,為非特權階級或階層的發展在政治上掃清道路,并不能最終解決社會深層的治理問題。因為非特權階級或階層將來也會走向和特權階級或階層相同的道路,成為新的特權階級或階層。因而這不是哪一個階級或階層的對錯,更不是打擊或扶持哪一個階級或階層的問題,而是一個普遍的社會政治結構問題。這種簡單的階級或階層競爭顯然無助于社會矛盾的最終消解。因為無論是特權階級或階層還是非特權階級或階層都是社會發展所必須的兩個階級或階層。無論哪個階級或階層受到打壓,另一個階級或階層都要承擔由此引發的社會后果。這是因為,它們在生產結構中的不可替代的合作關系,決定了它們的共生性,也決定了二元化政治結構的相對穩定性。問題是它們在生產關系尤其是分配關系中的競爭與替代關系,卻往往成為引發階級競爭或階層競爭的全部理由。因此,理性的政治家或社會治理者應該消除階級或階層偏見,重塑兩個階級或階層的階級或階層屬性,強化特權階級或階層的生產管理專業職能,平衡特權階級或階層在生產關系或分配關系中的地位,突出非特權階級或階層在生產關系或分配關系中的地位。在社會和諧與社會張力之間謀求社會政治力量的平衡,而不是試圖消滅或打壓一個階級或階層從而為另一階級或階層轉化為對方創造條件。倘若社會治理者沒有保持這種平衡,那么受到冷落和打擊的階級或階層就會尋找新的人以改變自己的階級或階層地位。因此,作為社會治理者必須擁有一種調節和整合社會階層矛盾的能力。惟有如此,社會才可能從二元化國家政治結構進入和諧共生的社會治理結構中。
(三)二元化政治結構的形式穩定性
在特權階級或階層與非特權階級或階層的相互依存與替代中,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得以維系和更新。特權階級或階層總是利用自身在生產關系中所獲得的支配地位自覺或不自覺地傾軋非特權階級或階層。當這種階級或階層傾軋不斷地破壞著彼此在社會生產領域上的合作時,兩者便共同走向消亡。而已有的階級競爭歷史或階層競爭經驗及文化又進一步塑造著新的特權階級或階層和非特權階級或階層。二元化政治結構在間斷性的階級競爭或階層競爭的災難中不斷獲得生命力,社會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維護社會長期穩定的更加審慎的選擇是尋找一種更穩定的社會政治結構,而多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似乎是一種更切實際的政治選擇。一方面,可以通過不斷健全和完善官僚組織或公共管理組織作為平衡或改善特權階層與非特權階層或者官民關系的組織平臺,強化二者作為社會管理者與社會生產要素的專業性特征,調節二者在分配關系中的矛盾沖突。另一方面,可以積極探索政府向市場和社會廣泛分權的基本模式,培育更多的社會權力中心。除了國家官僚階級或階層之外,積極發展非政府組織,完善私人市場,培育市民社會等,將非特權階級或階層廣泛納入各種社會權力中心,謀求政府、市場與社會等各個權力中心在框架內的多元化平衡。這樣既可以轉移過多的階級或階層矛盾與能量,又在客觀上廣泛而深刻地促進社會分工和生產力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二元化社會政治的治理結構
在二元化的社會治理結構中,特權階級或階層與非特權階級或階層一方面在生產領域中存在合作與共生關系;另一方面在生產關系尤其是分配關系上存在著競爭與替代關系。顯然,分配關系的水平與程度必須以生產合作關系的水平與程度為基礎。因此,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的穩定與效率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產合作系統與分配關系系統各自的專業化程度以及兩大系統之間的耦合程度。
(一)以政治資源占有為基礎的政治權力循環運行結構
在二元化社會政治治理結構中,對于特權階級或階層來說,通過對傳統政治特權的承襲與強化可以低成本的獲得在分配系統的競爭優勢。這種有效性反過來會進一步激勵他們在特權的獲取上進行專業化的社會資本積累。因此,偶然性的權力獲得或晉升,在特權觀念支配下,會借助其在社會政治上的身份、資歷、家庭與宗族關系等非理性化的因素得以鞏固和強化,從而使得社會政治權力的發展在獲得歷史與現實合法性的基礎上,失去了專業化和技術化的發展面相,停留在了低水平的“分封-權勢”的權力發展模式上。這種“分封—權勢”的權力發展模式具有以下特點:一方面,它具有從特權階級或階層看來的高度穩定性。這會促使社會政治資源圍繞“特權—保護—特權”的權力發展邏輯來配置,整個社會政治的發展圍繞著權力中心來進行。另一方面,為實現權力的效率性,它會適度向權力分權,其限度以不損害分權中心的絕對社會政治利益為界限。它通過設置嚴格的等級制度來實現這一點。這種嚴格的等級制度在設計上以權力中心的絕對穩定為最高目標,其運行特點表現為,下一層級所擁有的全部社會政治資源不足以使其躍遷到上一層級,從而使得這種分權具有高度的等級封閉性,從而達到絕對的穩定性。這使得社會政治資源的流動性及其配置效率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這種社會政治資源相對低效的流動,使得很多社會政治資源的流動現象借助于偶然的因素或制度外的因素得到表達,從而強化了權力下層暴力革命或權力競爭上的非理性意識和權力上層在權力穩定與保護上的特權主義。這種雙向強化的結果是將社會政治資源禁錮在了這種“特權—分封—權勢—保護—特權—斗爭—革命—特權—分封……”的模式上,社會政治的發展沉入死寂,進入歷史的死胡同。中國上千年的封建帝制便是這種權力結構的衍變。
(二)以社會資本積累為基礎的政治經濟發展結構
二元化社會政治的微觀結構的形成過程是以社會資本的積累與耗散為基礎。由于特權階層保護意識的存在,政治資源的流動及其配置無法通過規范化或專業化的社會制度渠道得以進行,因而依附于傳統的家庭、宗族等社會人際關系網絡得以積累,客觀上激勵了制度外非專業化的制度渠道的發展。這使得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在微觀上深深根植于傳統社會組織的土壤之中,從而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性。當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經歷了這種政治社會化的選擇后,便具有了相當強的社會基礎和倫理基礎,而非專業化的政治基礎。因而具有很強的歷史適應性。這導致二元社會政治的專業化、制度化和技術化的發展面相的普遍缺失,社會政治無法獲得高效的發展形式。這種建立在傳統社會組織基礎上的非專業化的政治發展模式,其穩定性與效率隨著權力中心社會資本積累與耗散的程度,表現出歷史周期性。雖然如此,但由于其微觀結構的歷史適應性,從而使得其結構能夠在一定的國家或區域空間范圍內表現出相當的穩定性。當受到外來沖擊時,人們才發現這種千百年來超穩的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所提供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功能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家庭、宗族以及自然的人際關系網絡等社會組織所凝聚的政治資源非常有限而且表現出非專業化的低效率。承擔社會政治資本積累的家庭、宗族以及自然的人際關系網絡等社會組織,最終還是要從這種社會資本的投資中獲得超額的政治收益,以維護這種模式的存在和發展。然而,這種政治發展上的非專業性注定無法提供出超額政治投資回報率,從而注定建立在非專業化的社會組織基礎上的二元政治發展模式表現出固有的歷史周期性,難以達到社會政治的長治久安。
(三)以家庭、宗族等原始社會組織為基礎的政治倫理結構
延長政治周期的基本做法往往是政治的倫理化,即政治中心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迎合和滿足社會基本組織所需要的包括政治在內的所有需求,以完成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功能,達到親民效果。而作為二元化社會政治治理下的政府根本無法在政治系統內部高效的提供政治功能以外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等諸多其他功能。由于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沒有為經濟、社會和文化預設出既定的理性化的制度渠道,導致政府不得不通過、極權、壟斷等諸多程度不同的集權方式集中包括政治資源在內的所有社會資源以滿足民眾的需要。而作為政治系統,它在提供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其他功能時,又是非專業化的,注定這種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等需求的滿足是非常有限和非專業化的,從而難以滿足民眾的需要。當民眾付出了所有的社會資源換來的卻是這種極其低下的制度和產品供給時,則政治系統的合法性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政策調整、改革甚至革命等政權更迭形式不斷上演以緩解著矛盾。除非這種變革在思想上或肉體上消除了已經積累起來的矛盾,否則對這種社會矛盾的調節都于事無補。
(四)以傳統歷史文化表象為基礎的政治文化認同結構
承上所述,要相對低成本的解決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所積累的內在矛盾,只有通過思想意識形態,對社會各個主體在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中的既有歷史文化地位不斷進行強化,使得人們無法在足夠的文化視野中體察到這種對既定身份與命運自我認同背后的人為設計,從而將二元結構所積累起來的既有矛盾成功地轉移到了人們對相對狹隘的文化思想的反復體認中。而一旦人們在思想上失去了對這種社會矛盾深刻來源的積極探索后,我們就都成了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的歷史表象。因此,無論是統治者或被統治者都無關緊要,即使統治者當時快意,也難保其后代子孫不落入歷史窠巢,淪落受難。即使是被統治者,也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歷史遐想,以待風云際會。而這些都無非是二元社會政治結構所產生的或善或惡的表象。當人們深陷歷史現象的迷夢時,我們一起成為了歷史材料,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被同樣是歷史材料的后來者偶然的歷史情懷或激情所回憶和追溯,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便萬壽無疆了。而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的發展則被禁錮在了這種二元社會政治結構所提供的有限低效的功能選項中。
三、二元化社會政治的演化結構
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由于存在著上述諸多局限,也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局限性更加凸顯。顯然,通過革命或強制的手段回到一元化的政治結構只能是一種歷史倒退。那么,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的合理演化趨勢又是什么呢?
(一)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的局限
在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中,由于政治直接獲得了社會倫理基礎,滿足了政治自身追求合法性的目的,從而使得制度、法律以及經濟市場、社會合作等這些需要理性精神支撐的結構要素無法在二元化的社會政治結構中得以持續發展,成為社會結構的功能要素。即使是政治要素,也由于在二元社會政治結構中承擔了過多的社會、經濟以及文化功能而無法得到相對專業化的發展。傳統儒學的高度發達便是這種政治倫理化的長期文化認同的結果。不僅如此,傳統社會中的重農抑商思想以及嚴格的等級制度的不斷強化,極大的限制了專業化、制度化和技術化等理性精神的成長和發展,使得系統結構文化、制度文化與技術文化等理性文化無法彰顯。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教育文化成為了在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的歷史表象,無法獲得高效發展。
(二)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傳統的二元化政治結構由于缺乏專業化和效率基礎,從而使得政治系統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不斷整合來自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系統的發展資源,直至全部社會資源耗竭殆盡。因此傳統的二元化政治結構本質上是一種耗散性系統結構,它無法獲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資源支持,從而難以擺脫殘酷的政治周期的選擇。不僅如此,這種社會結構經常性的表現出一種間歇性的社會性精神官能癥,不但無法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而且使得社會生產力在周期性的社會階級斗爭中不斷遭到破壞。“革命與戰爭”抑或“和平與建設”的雙重歷史變奏曲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辯證法中周期性的穿插與交織進行著。然而社會生產力發展所需要的原始資本卻無法在這種政治結構中得到不斷積累,反而被周期性的毀滅殆盡。這使得原始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惟一資本形式,社會經濟發展長期停留以土地等自然資源為基礎的低效而粗放的發展模式上。
(三)二元化社會政治結構演化的基本趨勢
如何將現性精神內嵌于傳統二元社會政治結構中,使得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等諸多結構功能要素能夠在各自相對獨立的系統中,實現專業化和技術化的高效自由發展,同時又能使得這些功能系統彼此有機結合,在國家的層面得以有效統合?這是實現二元社會政治結構向現代多元社會政治結構演化的關鍵。因此,要改變傳統的二元政治結構,必須改變傳統政治結構的資源配置方式,向二元化政治結構中引入專業化和技術效率因素,提高政治系統的發展和創新能力,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首先,合理構建具有負反饋機制的政治系統,重視民主的修錯功能,實現政治系統的制度效率。其次,積極提升政治系統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政治系統的技術效率。最后,借助民主與效率機制,積極釋放政治系統的矛盾,降低政治系統運行的熵值,維護政治系統的穩定和社會的長治久安。當政治系統的發展獲得相對獨立后,社會生產力發展所依賴的資本就可以得到長期不斷的社會化積累,從而為生產力的高效發展提供了可能。以此為基礎,不僅政治系統會獲得充裕的發展資源,而且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等系統都將獲得專業化發展所需要的充裕資源,從而高效的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需求。
四、結語
人類之所以能形成一個社會,就是由于人能夠不斷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在這個過程中,認識社會是最基本的前提。所以為了建設更好的社會,正確的認識社會是十分必要的。對社會的認識,源于對社會的感官認識,我們看到的以及聽到的,在腦海中形成對社會的感官認識,這種認識是基礎,也是片面的,必須通過感官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才能更好的改造世界,對社會做出貢獻。這就是培育社會認知能力的意義所在。
二、在政治教學中對社會認知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社會認知思維培養。
當前的初中政治教學仍然采用考試對學生政治方面的知識進行考核,這種方式使得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著重以應試作為教學的目的,導致政治教學失去了原有的教育意義。在針對應試教育的政治教學開展過程中,老師傳授的僅是應試技巧,并注重學生的習題演練過程,對學生的要求僅限于背誦知識點,為考試取得不錯的分數做充足的準備。這會使學生錯誤地認為政治的重要性僅限于考試,而忽視了政治學習中自我社會認知能力的提升,學生所接受的有關思想品德的教育,本身就具有實用性,不僅幫助學生正確地認知社會,并能使學生培養出很好的為人處世能力,在待人接物方面能處理得更加得當。因此政治教學要潛移默化將社會認知思維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使得學生將書中的正確且符合道德的行為付諸于生活中出現的類似情形,為以后遇事能做出明智的舉動打下基礎,為以后很好地適應社會做準備。
(二)延伸教學內容,注重認知能力的培養。
對學生的社會判斷力和社會認知力的培育,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為此,老師們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本,教材只是對于社會骨架的概括,幫助學生形成對社會的宏觀認識,并不能滿足學生對社會進一步認識的需求,因此需要大量的課外材料。老師應該通過課外教材補足課本所具有的缺陷,引領學生學習課本以外的資源,讓學生在這些資源中吸收更多的養料。從而學會明辨是非;學會和善待人;學會團結合作;學會正確認識自己的人生。對教材進行的補充教授,應該從兩個方向開始,第一個由課本的知識開始,進行對課本知識的補充,讓學生充分了解課本,充分吸收課本帶來的養分,從而更為全面的理解思想政治;第二個方向是由身邊發生的每件代表事件和時事開始,補充學生這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分析事件的本質,讓學生養成分析事件的習慣,同時又能使學生更加關心國家大事,從而具有更強的社會認知能力。
(三)運用實踐提高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
政治教學不能處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需要轉向一個更廣闊而空間,即課堂教學不能很好的達到政治教學的目的,需要在課堂外挖掘更好的教學方法。這個教學方法就是實踐,讓學生通過社會這個大課堂,進行社會認知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社會會直接地對學生進行教導,這種方式貼近生活,易于接受。例如歷史紀念館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歷史,銘記歷史。影像資料館,以放映影像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政治相關事件。這些都能有助于政治教學的實踐教學方式。真實的體驗過程,會讓學生印象深刻。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知思維將會不斷地在其腦海中出現。比如去歷史紀念館,可以讓學生根據紀念品和紀念碑來深刻記憶歷史事件,這些記憶和體會都能強烈的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對愛國教育更加深刻。
三、結語
思想政治工作的我教育使人們會認識到,一個發展的社會需要合法有效的社會管理,一個發展的社會需要良好的思想保證,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社會管理的優勢,我們必須將這個優勢繼續發揮。讓思想政治工作體現其閃光點。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社會管理功能中的作用
1.思想政治工作是社會管理的有效方式、重要保障、具有導向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為社會管理提供思想保證,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國家才能健康有序的發展。思想政治工作社會管理功能具有導向作用。現如今社會在高速的發展,社會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思想文化,在多元化思想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引領主流意識形態,引導人們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著力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和宣傳工作,形成先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良好局面,保證人們的利益,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時,在堅持主流意識時,倡導形成包容、多元、互補的文化氛圍,為創新社會管理提供思想保證。
2.發揮社會教化功能,讓社會擁有良好的氛圍
思想政治工作應充分發揮其社會教化功能,不斷凈化社會風氣,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讓各種工作高效運轉。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提高社會效率,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文化多元給管理社會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當代的年輕人更加追求新鮮事物的刺激與享受,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因此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發揮其教化功能,教育引導年輕人的心態,減少人們因為價值取向、價值判斷上的差異所帶來麻煩摩擦,減少社會問題。
3.思想政治工作能提高社會管理的應變性
社會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是人,每一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個性,性格特點,在社會中每個人之間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差異,不同人的生長環境,文化教育程度高低,思想水平狀態都會影響人的社會行為。而社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強制性,思想教育恰恰相反,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相對比較柔和。思想教育是將良好的社會觀念,社會觀、人生觀、價值的判定在無形中傳播給人們,讓人們自己先進行判斷什么是對與錯,這樣無形中的傳播不會讓人反抗。而且也可以填補社會管理中規章制度所帶來的局限性。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就像是一把尺子,能很好的丈量社會道德,社會規范。思想教育能提升人們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人們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才能更好的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回報社會,讓社會良好運轉,不斷發展。
4.思想政治工作能促進社會管理的公平公正
我國擁有廣大的人口數量,人是社會動物,在一起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中社會公平、公正是最主要的,要想社會正常發展,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每一個人的追求,人人都希望可以受到平等公正的對待。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發展中階段,部分體系可能還在完善當中,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時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大,普遍讓人們情緒無法得到有效的緩解。這時候就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讓人們從認知思想上得到根本的改變,提升人們對于生活的幸福指數,讓人們擁有幸福感,不會出現消極的態度,所以必須由思想政治工作推進社會的公平、公正。
5.思想政治工作在社會管理中協調社會關系
社會的長治久安,長遠發展,必須有長久的眼光,從全局出發,不能僅僅只局限于一隅,看問題不能片面。思想政治工作會拖動社會管理的有序運行,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從實際存在的問題出發,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提升科學文化水平,發展經濟,發展科技,了解國家各個地區的經濟生活,民俗現狀,尊重不同地區的不同的價值觀念,調整發展的方向及目標,讓人民的利益得到最大化體現。同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深入貫徹落實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完善到社會的機制當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滿足人們對于社會當中存在的一些事情的訴求,從而使社會高速有效地運作,讓社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總結
當前,基礎教育面臨著一輪新的課改,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有效的推動了中學政治課教育和教學方式的變革,并獲得理想的成績。可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教法長期以來較為單一,一些教師仍堅持“注入式”或“滿堂灌”的教法。所以,形成了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的現象;大多數學生主觀認為政治課學習只需要投入少量的時間來讀讀、背背、考試前臨陣突擊即可過關的錯誤認識;少部分學生根本不重視學習政治課,對教師單元復習時劃出的學習范圍或歸納的不同類型的習題也抱著應付的態度。
二、關注現實問題,實施初中政治課教學的策略分析
(一)選用相關新聞報道來導入新課
政治課和時政是密切相關的,若政治課堂脫離了時政,單純的進行思想理論的教授就失去了政治教學的意義,學生也很難產生興趣。所以選用相關的新聞報道來導入新課無疑能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授《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這節時,教師可選用《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等時政來引發學生對這類信息的關注,從而對本課產生期待和興趣。與社會現實題材相關的視頻短片可以憑借其獨有的直觀性和形象性能在瞬間巧妙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關注現實,重視選材貼近學生生活,增加政治學習的親切感
政治課的教學效果評價標準是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內化程度,促進學生達到知行合一。為此,有效的手段是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行為,將道德知識理論轉化為道德實踐,關注社會現實生活,并嘗試用自己所學知識來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研究。如在《改革開放成果輝煌》這一節教學時,可實現設計改革前后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或衣食住行等項目的對比表格,引導學生通過走訪周圍的親戚好友,在他們具體的生活經歷的前后變化的記錄整理來增強學生的創新、探究意識,豐富其社會生活的經驗,促進其學會交流合作、培養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三)關注現實社會問題,更新充實思想政治教學內容
要將政治課和社會的現實生活向結合,教師就要增強二者的聯系,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結合社會現實問題來培養學生的信心和樂觀心態。社會現實的問題中其實蘊含了豐富的理論和知識,教師要對其挖掘利用,關注社會現實問題,可以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引導學生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對于教材內容就有了更主動和深刻的理解。
三、關注社會現實問題,實施初中政治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重視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對社會的現實問題投以關注,將初中的政治課上好,要求學生從教材章節的主題著手,親自訪談、調查、搜集相關數據、圖文資料和事例等,在此基礎上,使活動更加富有意義、更加充實。此外,要求教師精心備課,從內容到活動、從活動的過程到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應對的措施、注意事項等,均需做到胸有成竹。
(二)確保形式靈活,切忌死板教條
政治教學實踐活動要有創意、靈活多變,切記墨守成規、在教室或學校內搞“閉門造車”。可選用社會調查、社區服務和送科技下鄉等活動,也可組織公益勞動、志愿者活動的那個,重要的是能被學生喜聞樂見,調動其參加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在切身體驗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提高認識。
(三)倡導學生對社會現實的問題投以關注
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現實問題,利用它來開展初中的政治教育,這是很重要的。教師要準確把握課堂的節奏,有理有據有度地對其進行適時總結,避免學生討論偏離了主體。在活動結束的時候,教師應及時總結,嚴禁走馬觀花、難以深入,特別是三分鐘的熱度更要嚴防。還可在活動展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談收獲、說感想、講打算,將“明理導行”落到實處。
四、結論
一、政治資源及其配置
盡管中西方學者對政治資源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⑤]但就其內涵和外延而言并無實質性的不同,即都認為政治資源本質上是政治行為主體實現政治利益的工具,是政治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道理很簡單,由于利益是“基于一定生產基礎上獲得了社會內容和特性的需要”,只有在社會中借助一定的工具才能實現。政治資源的手段性和“可用于影響他人行為”的潛力,使政治資源天然地成為人們獲取政治利益的工具,也成為政治系統維持的基礎。
政治資源作為一種工具,本身沒有價值傾向。但是政治資源存在一定的目的指向,當它被政治行為主體運用于不同的政治目的時,就具備了不同的價值傾向。政治資源的價值傾向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因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社會需求的內容和性質不同,政治資源所涵蓋的內容不同,政治行為主體的目的指向也不同。就我國現階段而言,政治資源的主導價值必須與“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一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相契合,其前提和基礎是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而政治資源配置的公平程度取決于政治資源配置的機制,包括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個配置體系。
恩格斯指出:“辯證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頭腦中的反映時,本質上是從它們的聯系、它們的連結、它們的運動、它們的產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盵2]
政府配置體系[⑥]的核心結構是權力結構,其主要方面是中央和地方關系。我國是單一制中央集權制國家。“在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上,憲法確定兩個原則,一是確保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堅持地方服從中央,下級服從上級;二是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盵3]在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不同的經濟背景下,這兩個原則的重要性和優先性存在著差異,決定了政治資源配置的內容和方式也存在不同。
計劃經濟體制下強調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政治資源配置幾乎完全依賴于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這一時期,中央政府運用行政手段將全國的資源集中于中央,由中央制定全國統一的計劃以決定資源的配置,然后以指標的形式按部門、按地區加以分解,用指令方式層層下達到基層,由基層政府執行。地方政府沒有政治資源配置權,掌握的政治資源也十分有限,僅僅滿足于實現中央政府的指令。同時,由于國家的工業化戰略,一是在政治資源的獲取方面,政府從農村汲取資源用于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資源由農村不斷流向城市;二是在政治資源的配置上,實行城市和鄉村兩種體制。比如,在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城鎮逐步建立了社會保障、社會救濟、社會福利“三位一體”的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但在農村地區社會保障體系仍很薄弱甚至是空白。體制的障礙使政治資源的配置更加不公平,造成了城鄉差距,這是政治資源不公平配置的第一個方面。由于發展的鎖定效應,[⑦]這一差距不但沒有彌合而且日益擴大。
****以后,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強調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關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一時期的分權與計劃經濟時代的分權有著本質的不同,它不僅僅是行政性分權,而且更是經濟性分權。”[4]地方政府獲得極大的經濟管理權,也獲得了發展地方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相對獨立的自。由此,地方政府掌握的政治資源不斷增加,政治資源的配置權限也日益擴張,政治資源的配置方式逐漸由中央集聚統一分配式向地方自主裁量擴散式轉變。而且由于政治利益的驅動,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欲望日趨強烈,地方政府之間的經濟競爭不斷加劇,地方政府擁有的政治資源及配置權限遠遠超過了與其權責配置相一致的限度。中央政府的財力下降,宏觀調控職能無法發揮,而且又缺乏對地方政府有效監管機制,中央與地方政府關系逐步失衡,影響了政治資源配置的公平。
1992年實行市場經濟之后,特別是實行分稅制以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又出現了新的格局。分稅制逐步提高了中央級財政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明確了穩定的事權范圍和稅收體系,中央重新集聚政治資源。這一次政治資源的集聚不同于計劃經濟時期,因為80年代鼓勵地方政府之間經濟競爭的做法以慣性在延續。由于改革理念[⑧]和政策傾斜[⑨]的影響,政治資源、發展機會不斷向東部沿海地區傾斜,而且由于市場經濟的“馬太效應”,政治資源配置的區域差距不斷擴大。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自利性造成了其在追求社會公平時制度創新動力不足,這引起了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為了實現政府目標而為本地企業爭利?!盵5]這形成了地方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分利聯盟,市場體制中的政治資源更多的流向地方政府和受地方政府庇護的企業。在政府配置體系的主導下,政治資源配置的不公平又呈現出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資源配置的區域差距日益擴大;二是財富向政府及其庇護的企業集中,表現為政府財政收入和公司盈利的超常增長和弱勢群體的不斷擴大,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拉大。
英國經濟學家博蘭尼指出:中國的市場經濟是鑲嵌在中央和地方層級權力結構中的。[⑩]因此,市場經濟在政治資源配置中的協調作用受政府、政策、體制的約束。市場經濟的興起和個人產權的確立,培育了獨立的經濟主體,增強了人民的權利意識;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的規律,完善了市場競爭程序,使競爭意識深入人心,市場在政治資源配置中的協調作用逐漸顯現。
“中國公民社會正隨著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發展而迅速崛起,并且對中國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產生日益重要的影響?!盵6]社會配置體系可以約束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這要求將權力逐步下放給社會[11],把權利真正賦予給人民。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直接受害者是公民,公民有強烈的公平訴求,因此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需要以公民為主體的社會約束。但是,目前公民權利無法有效保障,群眾缺乏控制政府的有效手段;公民社會剛剛興起,民間組織的力量弱小分散、發展很不平衡,無力對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產生有效的約束。
上述可見,以政府為主導的政治資源配置體系,缺乏市場體系的協調和社會體系的約束,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日益強烈,主要呈現三種趨勢:農村日益貧困,城鄉差距不斷擴大;資本向東部地區集聚,區域差距不斷擴大;財富逐漸向少部分人集中,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二、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導致社會的斷裂
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造成了社會中的三大差距。這三大差距同時存在,交互作用,形成一種破壞力導致了社會的斷裂。[12]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城鄉差距不斷擴大造成了城市與鄉村的斷裂
我國正在有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艾F在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果一個社會不能夠順利實現這種轉變,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形。從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如果不能夠順利的實現這種轉變,也將不會繼續保持一個以農村為主的社會,而會形成一個斷裂社會。”[7]城市與鄉村的斷裂主要表現在生產與價值兩個方面。
1、從生產角度而言,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不斷降低,城市對農村的依賴程度日益減弱。在農村,以家庭聯產承包為基礎的農業小規模經營無法適應產業化生產,低下的生產力和落后的家庭經營只能維持簡單的生產循環,農民無法從農業生產中獲利。如果計算農民從事農業生產付出的機會成本,再考慮農業物資(比如化肥、農藥)價格的影響,農民投入的生產成本大于甚至遠遠大于其生產收益。于是,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打工、大量土地拋荒。在城市,隨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開發、廠區建設等不斷蠶食農村和農民的生存空間:主要是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計劃經濟時期,城市需要農村的糧食和資本用于工業建設和和城市發展,農業承擔著工業發展資本積累的任務,農業生產及農業社會對整個國民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市場經濟時期,城市只需要農業有限的土地和廉價的勞動力,大量耕地變成了工業用地、大量農民變成了農民工,農業生產和農村社會遭到破壞,農民日益邊緣化。
(2)就價值而言,進城務工的農民無法獲得身份認同和價值認同,不被城市社會所接納。工業化過程往往伴隨著農村勞動力和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是由于我國戶籍制度的限制,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往往帶有很多規定性的限制,比如須持有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準遷證明、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等。改革開放后,允許農村居民進城務工或經商,但農村居民仍然沒有在城市定居的權利,只是實行暫住證制度。暫住證制度在弱化城鄉間壁壘的同時,也強化了城市與農村戶口之間的隔離。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些城市和地區(比如云南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取消“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的差別,統稱“居民戶”,但這只是從形式上試圖緩解城鄉之間的斷裂。就身份認同和價值認同方面來看,城鄉斷裂不斷加劇。從稱謂來看,進城務工農民被稱為“農民工”。“農民”代表的不是一種職業的差別,而是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的差別。進城務工的農民不但被排斥在主流勞動力市場之外,而且被排斥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之外。他們的權利得不到制度的保障,身份得不到社會的認同,價值得不到城市的承認。他們雖然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但始終游離在城市之外。
(二)區域差距不斷擴大造成了東部與中西部的斷裂
(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總量和經濟實力大幅度提高;但同時區域發展差距卻出現了日益擴大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GDP總量和人均GDP分化加大,二是三次產業結構變化較大,三是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斷擴大。[8]這種不平衡的區域發展趨勢在相互的交流與合作中表現出經濟發展特性的分離。由于經濟發展的鎖定效應,在市場空間二元結構中,東部地區經濟增長出現乘數式擴張,中西部地區在經濟格局中卻處于被動和依附狀態,很難擺脫落后局面。如果這一狀況始終得不到改觀,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中會出現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斷裂[13]。
在經濟發展層面,東部和中西部地區間的經濟聯系出現削弱的傾向。改革開放初期,由于改革理念和政策傾斜,政治資源配置傾向于東部沿海地區,由于當時開放程度的限制,國家為了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需要集中資本和資源用于區位環境和基礎條件更好的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積極支持國家的發展戰略,在資本和資源集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改革開放初期,沒有中西部的支持,就沒有東部的優先發展。但是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市場化的推進,而且由于出口導向性戰略和東部巨大的市場潛能的影響,東部地區的貿易自由化程度和投資流入量逐年提高,在資金、生產、流通等各環節東部地區與國際市場的聯系愈加密切?!坝捎谖鞑康貐^市場落后,投入要素更加稀缺,更加稀缺的投入要素與經濟增長收縮機制粘合在一起,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就會出現乘數式收縮?!盵9]不但東部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不斷擴大,它們之間的經濟聯系也逐漸減弱,出現了斷裂的傾向。
就社會發展層面來講,這是經濟發展區域差距的結果,主要表現在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斷拉大。據國家統計局資料,1992年,東部地區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中西部地區高30%;到2004年,已經比其他地區高出40%。[10]可支配收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進而影響人們的社會滿意度和社會認同感。區域差距過于懸殊影響中西部地區人們的滿意度,同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卻由于居住地不同而無法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他們的社會認同感會逐漸減弱,直接或間接影響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
(四)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造成了社會各階層間的斷裂
社會學上通常采用經濟資源、權力資源和文化資源的擁有量指標來進行社會的階級階層劃分。[11]經濟資源、權力資源和文化資源都可以用來謀求政治利益,因此,它們本質上可以看作是政治資源的不同形態。也就是說政治資源的擁有量是社會階層劃分的標準。依據這一標準,劃分出了我國社會的十大階層[12]。這十大階層在勞動分工、權力等級、生產關系和制度分隔中處于不同的位置,影響了他們政治資源的擁有情況。
政治資源的擁有量決定了人們獲取政治利益(權力和權利)的能力,獲取政治利益的能力又影響人們獲取經濟利益的水平,獲取經濟利益的水平造成了人們個人收入的差別,個人收入的差別不斷擴大出現各階層之間的貧富差距?!柏毟粦沂獾谋澈笫遣煌后w在表達和追求自己的能力上失衡的結果?!敝饕憩F為各階層政治權利的失衡,也就是政治資源配置的不平等。
政治資源配置的不平等一般分為累積性不平等和彌散性不平等。根據羅伯特·達爾的論述:累積性不平等更多的出現在農業社會,但是“隨著收入和大眾消費的持續提高,技術、識字、教育、富裕和大眾傳播也進一步擴散”,農業社會逐步向工業社會過渡,“它們成了較少累積性、更為彌散性的了”。[14]而我國的情況卻與此不符。改革開放初,我國政治資源配置呈現彌散性不平等的趨勢,進入90年代特別是推行市場經濟以來,彌散性不平等的趨勢逐漸減弱,累積性不平等卻日益強化,呈現“較少彌散性,更為累積性”的特征。
改革開放初,在體制轉型的推動下政治資源不斷擴散,農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權、公民有了自由經商的權利、基層政府和企業獲得了更多的經營自和可供支配的資源。社會的各部分雖然擁有的政治資源的性質不同,但是都可以利用自己擁有的政治資源為自己謀求相應的利益,政治資源配置呈現出彌散性不平等。進入90年代特別是推行市場經濟以來,彌散性不平等的趨勢逐漸減弱,累積性不平等卻日益強化。階層的分化造成了貧富差距,權利的失衡加劇了政治資源配置中的累積性不平等。如農民雖然擁有相應的法定政治資源(權利),但是由于自身的貧困和保障制度的缺失或執行中的梗阻,他們無能力或無機會享有法定的政治資源(權利)。這更加劇了他們的貧困。而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使政治資源配置更趨向不公平,農民更無能力保護自己的權利,導致惡性循環。
我國政治資源配置呈現“較少彌散性,更為累積性”特征。“更為累積性”使得社會上擁有重要政治資源的個人或階層,擁有更多的其他資源,即“強者愈強”。比如擁有權力和資本的個人或階層比其他個人或階層更容易獲得社會榮譽和社會尊重。“較少彌散性”使得擁有其他資源的個人或階層,依賴自己擁有的資源獲取社會上重要資源的機會越來越少、難度越來越大,即“弱者愈弱”。比如現代的大學生雖然擁有知識資源,利用這一資源獲取工作機會的難度卻越來越大。據社科院2008年社會藍皮書報道:去年500多萬大學畢業生,約有100萬未順利實現就業。[15]我國政治資源配置的“較少彌散性,更為累積性”特征使得“強者更強,弱者更弱”,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緊張度不斷提高,社會各階層間斷裂趨勢不斷加劇。
當代中國社會的斷裂已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圍內成為現實。這不僅體現在客觀的經濟社會地位方面,同時也逐步顯現在價值文化態度方面。這種內化于心的社會不公平意識,會造成社會的疏離感加強、社會預期值下降、社會群體的自我認同感減弱,這會激化各階層的沖突傾向和沖突意識。根據有關學者的調查顯示,“當前大多數中國人(大約2/3)都具有階層利益沖突意識?!盵13]目前,“中國的社會結構正在由總體性社會向分化性社會變遷,整個社會出現了劇烈、持續、深刻的分化,表現為社會異質性的增加、社會不平等程度擴大和不和諧因素的增長。”[14]社會的斷裂既是社會結構變遷的原因,也是社會結構變遷的表現。
三、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
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導致了社會的斷裂,社會斷裂的傾向和由此產生的不斷增強的社會沖突意識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邏輯起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基礎。從這一個因果鏈條中,可以發現: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是引起社會不和諧的根源性原因。因此,如何實現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政治資源如何配置又取決于由政府、市場和社會構成的政治資源配置體系。因此應在明確政府、市場和社會在政治資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構建由“市場體制、服務政府和公民社會”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
(一)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之市場體制
所謂市場體制,就是“不通過中央指令而憑借交易方式中的相互作用,以對人的行為在全社會范圍內實現協調的一種制度?!盵15]市場體制是約束人的行為、實現社會協調的一種方法,也是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市場體制具有保持穩定和實現合作的重要作用。
1、保持社會穩定
穩定的社會秩序是政治資源公平配置的前提,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外部環境。(1)經濟發展為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建立,推動了經濟的建設,發展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物質財富?!拔镔|財富是政治資源的根本?!盵16]物質財富不斷增加,人民的收入不斷增長,一方面為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一方面減少了社會摩擦、緩解了社會沖突,維護了穩定的社會秩序。
(2)市場體制的交易規則限制了人們需求的限度。資源是稀缺的,但人的需求卻是不斷增長的。任何階層,任何組織,只要有機會,都有壟斷政治資源的傾向。因為資源是稀缺的,一個階層想壟斷政治資源,都必須損害其它階層的利益。如果損害的程度超過了其承受限度,必然會引起矛盾,導致社會不和諧。市場體制通過人們提供有價值的商品而能獲得的貨幣總和,限制個人或階層的需求限度。也就是說市場體制實行的等價交換規則限定:一旦達到了貨幣擁有量的上限,每個人只好確定自己具體的需要。即每個人的貨幣支付水平決定了其需求的層次。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人們依靠沖突、暴力等手段來滿足需求。
2、實現社會合作
為了認識市場體制的社會合作功能,需要考察人的行為。人們的行為是為了實現自身需要的滿足,但是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和人們生產能力和生產工具的制約,人不能單獨進行生產,而必須與他人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在這種聯系與關系中實現合作生產。市場體制就是“這種聯系與關系”的一種形式。市場體制中每一個參與者通過合作與其他成千上萬的人發生聯系,“市場體制將合作的細枝末節都組織起來了,將成千上萬的任務準確的傳達到每一個具體角色”。[17]
市場體制組織了合作,但它不是為了實現合作而存在的。市場體制服務于每一個參與者的各種各樣的目的,每一個參與者之間的合作都帶有自我滿足的動力基因和目的指向。單靠市場體制無法實現合作中的公平,“所有被提到的合作,都需要有大量來自政府的幫助?!盵18]政府不但在實現社會合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它在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中也居于主導地位。
(二)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之服務政府
1、服務政府
服務政府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型或管理型政府?!胺招驼窃诠癖疚?、社會本位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公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服務責任的政府?!盵19]服務政府需要市場的協調和社會的合作,以公民為中心,建設職能有限的責任政府。
服務政府是公民政府。服務政府以公民為中心,向公民負責。這就要求服務政府成為公共利益的鮮明代表,不分階層團體、身份地位,為市場體制和公民社會的全體參與者提供一視同仁的服務;努力實現社會公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注重關懷弱勢群體;努力實現依法行政、科學決策,通過合法的程序和科學的手段,為全社會提供公平性、制度性和可持續性的公共服務。
服務政府是責任政府。責任政府包含個體、集體和制度三個層次。[16]個體意義上的責任,就是要求領導者必須有行為準則,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集體意義上的責任,就是在明確角色的基礎上,讓政府官員和(或)政府組織權責一致;同時,政府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受制度安排的影響。
服務政府是職能有限政府。服務政府職能的范圍取決于市場體制和公民社會的需要。在我國,市場體制的需要是指彌補市場自身固有缺陷和由于市場發育不完善而出現的功能缺陷;公民社會的需要是指人們對社會的渴求和建設公民社會良好制度環境的需要。同時,政府能力也是制約服務政府職能的范圍的重要因素。
2、服務政府是實現政治資源公平配置的主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
(1)服務政府在政治資源公平配置中占據主導地位。服務政府要求以公共服務為主旨重構中央和地方關系,實現政治資源配置格局的公平化。服務政府要求以公共產品提供為重點完善財政體制,合理劃分財權、事權,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實現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財權與公共服務職責相對稱、財力與公共支出相對稱。這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的方法、方式上進行改革,通過職能轉變和制度創新,實現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2)服務政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服務政府在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由政府職能決定的。政府職能是指“政府作為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在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其他社會事務的管理中所應履行的職責及其所應起的作用?!闭穆毮懿粌H僅包括政治職能和經濟職能,還包括社會職能,即文化教育職能、社會服務和保障職能。[20]政府在維護政治統治、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應該加強社會的建設與管理,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推動社會健康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這是政府的職責所在。
政府既是政治資源配置的主體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這種雙重身份,有利于政府協調政治資源的配置與和諧社會構建之間的關系,實現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完善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政治資源公平配置體系之公民社會
市場體制和服務政府都是政治資源配置體系的組成部分。市場體制立于個人需求的滿足和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它無法避免市場的壟斷、無法有效提供公共產品、無法有效約束個人的極端自私行為,出現市場失靈;服務政府擁有公共權力,權力具有無限擴張的特性,如果公共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會出現不合理增長及一定程度的失控,導致政府失效。為了避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效,政治資源的公平配置體系還需要公民社會的有效約束。
公民社會的有效約束途徑是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肮裼行蛘螀⑴c是公民在認同現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為促進國家與社會關系良性互動、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務的能力與績效而進行的各種有秩序的活動”。[21]但是由于分散的公民與有組織的政府之間政治資源擁有嚴重不對稱,公民的政治參與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這要求把分散的公民在基于一定利益共識的基礎上組織起來,建立代表各種不同利益需求的民間組織。民間組織是公民社會的基礎和主體,民間組織的發展代表著公民社會的興起。公民有了更多的參與渠道、更多的政治資源影響政府決策。政府決策趨于民主,政治資源的配置也趨于公平。市場體制、服務政府的發展以及公民社會的興起與完善導致了社會權力的不斷發展。社會權力的不斷擴展形成了對政府權力的有效制約,限制了政治資源的不公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