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1:24:15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心理咨詢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確立一套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并用此診斷大學生出現的相應心理問題,是探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發展心理學指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認知能力正常;意志健全;情緒健康;人格完整;社會適應良好;人際關系良好;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以這一標準作為參照,可以將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突出表現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人際關系緊張,缺乏人際交往技巧和對他人的信任;神經衰弱焦慮,其中學習焦慮和就業焦慮表現得尤為突出;情緒困擾,消極情緒體驗過多,自我調節情緒能力較弱;迷茫與困惑。在大學階段一些學生會有困惑叢生、無所適從的心理狀態。這些心理問題在社會轉型期有加劇的趨勢,依靠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是不能夠完全予以解決的,這就要求我們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個體咨詢方法介入就是其中之一。
二、個體咨詢介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運用個體咨詢介入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幫助大學生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其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促使個體咨詢的介入。大學生離開家庭開始學校生活,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長久以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總是以教育者為中心,僅僅采取灌輸的方式,督促大學生無條件地服從。例如僅僅講授教育知識,很少與學生的具體生活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相對落后,教育者單純地講解,大學生單純地聽受等等。這些不足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個體咨詢介入法則強調社會工作者與工作對象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這些對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有重要啟示,可以積極借鑒。其二,大學生不斷產生新的心理健康問題,使得個體咨詢介入成為必須。有的教育模式在解決心理問題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運用個體咨詢有助于克服這種局限性,更好地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運用個體咨詢個別化的原則和溝通會談的技巧,能更好地幫助大學生解決學習問題、情緒和行為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等。具體到個體咨詢的治療模式包括:一是工作者運用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有關理論和技術,把使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心理和社會因素結合起來。二是運用理性情緒治療模式的有關理論和技術,使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誤區,使大學生自己幫助自己宣泄情緒。三是運用行為修正模式的有關理論和技術,利用放松療法、系統脫敏等幫助大學生改正不良行為。
三、個體咨詢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運用的可行性分析
個體咨詢介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擁有很好的推廣運用前景。首先,“以人為本”的理念為個體咨詢以學生為主體提供了基礎。以人為本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節,提高自己的能力。大學生心理問題僅僅依靠工作者很難得到全面的解決,這就需要大學生自己學會調節的能力,發揮自己的能動性,開發自己的潛能。大學生在解決自己問題的同時使個人價值得到了體現,從而促進了大學生更好的發展。其次,個體咨詢的目標和功能為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提供了基本前提。個體咨詢的目標是幫助人們解決各種心理問題,協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個人與環境的關系,其基本功能是預防心理疾病、恢復心理健康、穩定和發展心理功能。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不僅要滿足其精神世界發展的需要,還要促進其全面的發展。再次,個體咨詢的實踐過程為全面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提供了指導。個體咨詢致力于工作對象做出改變的過程,需要遵循一套工作程序??茖W的工作程序有助于提高工作的實際效果。大學生心理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其解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個體咨詢從預估到最后的評價,其程序是非常完備的,遵循這一過程可以深入地挖掘到導致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從而尋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結語
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怎么寫呢?我們在論文的寫作當中所提供的文獻信息必須是公開的出版物,也要精選出國內外最新的相關文獻。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
[1]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二級)[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基礎理論)[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249-315。
[3]姚芳傳、王克威主編.精神科查房手冊[C].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4]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三級)[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5]王長虹、叢中主編.臨床心理治療學[C].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
[1]勞動和社會保障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與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4-137.
[2]勞動和社會保障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與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4-42.
[3]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418-426.
[4]樊富珉主編.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集[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58-108.
[5].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6].郭念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7].郭念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
[1]心理咨詢師(二級)。中國就業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心理咨詢師(三級)。中國就業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關鍵詞:成人教育,心理,原因,對策
成人教育是我國繼續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人教育是指通過業余、脫產或半脫產的途徑對成年人所進行教育的社會活動,是學校教育的繼續、補充和延伸。成人教育教學對象不同于傳統的學校教育,主要為在職人員或離開學校以后的成人,不受文化程度和年齡的限制,來自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其組成是復雜的,他們的社會經驗、學識水平、心理狀況等都有別于普通大學生。面對在生理、心理、環境等諸多方面與普通大學生都存在很大差異的成人學習者,成人教育心理學的問題應更加引起關注。因此,對成教學員的心理進行分析,對成教教師的教學工作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成人學生心理問題原因探析
(一)“學”與“混”的矛盾難以統一
成人教育學生生源來源范圍較廣,有的是為圓曾經的大學夢的成年人,有的是為了適應社會需要繼續深造和提升學歷的學生,有的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技能和知識面而選擇攻讀第二學歷的學生。其共同的特征是他們大多內心深處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都十分的渴望自己的價值可以得到社會及自己所處環境的認可。當然,不排除其中也有部分人存混文憑心理。這部分人有的是因為家長的要求不得不學習,有的是為了尋找其他出路或是為了謀求職業,才不得不選擇成人教育這條出路。這部分人的學習目的和動機都不明確,行為比較自由散漫,自我約束力較差,缺課逃課現象嚴重,考試舞弊現象十分普遍,對學校的認同感不強。總之,“學”與“混”的心理矛盾在成人大學生中體現得十分明顯。
(二)失落感與自卑感同時存在
社會心理學家曾指出,個人對自己的價值是通過與他人的能力和條件的比較而實現的。心理學家柯里也指出,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就是自我評價的一面鏡子。與普通大學生相比,成人學生在自我認知上總覺得不如別人,自我價值低。一是成人學生很多年齡較大,普遍認為自己過了學習的最佳年齡,有的是在高考時失利,曾經失敗的陰影一直沒有抹去,接受成人教育只是因為曾經無緣普通教育之后的無奈選擇;二是社會上普遍的一種觀點認為“成人教育文憑不如正規文憑含金量高”,這種社會輿論的消極影響也容易使成教學生產生自卑感。很多高校對普通大學生和成人學生實行兩種管理方式,致使用人單位對成人教育的畢業生更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很多成教學生長期處在這種觀念的壓抑下,“危機感”日漸強烈,在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找不到歸屬感,容易產生偏激性格,甚至引發心理問題或者心理疾病。
(三)成教學生角色壓力大,心理問題時有發生
成教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同時成教教學要求相對較低,入學要求門檻不高,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短。教育部在2007年曾文件要求各成人高校在分省計劃編制過程中,要體現成人高等教育為在職從業人員服務、以業余學習為主的特點,盡可能減小全日制脫產學習的在校生規模。但是,目前的狀況是很多成教學生用的仍然是普通本、??粕滩?學習任務繁重,學習難度較大,心理壓力較大。很多成人學生肩負著更多的家庭、社會、工作三者之間的責任,工作、生活、學習的多種角色衍生出多種壓力,使成教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此外,成教大學生同樣面臨著交友、戀愛、婚姻等人生的重大選擇,有的要面臨經濟拮據的窘境,甚至遭遇價值觀念的沖突等等,不一而足。論文參考,對策。
二、成人教育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一)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成教學生普遍學習任務較重,且在校學習時間較短,很多學校認為其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應該盡量充實其專業知識,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無法納入課程體系,而僅僅是以一些板報、標語的宣傳替代了事,在個別高校在成教學生中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課時少得可憐,教師只能作一些基本的理論傳授和簡單心理測試,根本無法進行系統的心理素質訓練,心理健康育的活動性與可操作性特點也無從體現。
(二)心理咨詢形式化
一般高校都設有心理咨詢機構,但成教學生很少也很難利用,因為大部分高校將成教學生的面授時間安排在寒暑假或節假日,而學校的心理咨詢機構在些時間不開放,各高校函授站(點)則沒有條件設立心理詢機構。論文參考,對策。同時,學術界對成教大學生心理咨詢的研究一直處在邊緣化的狀態。雖然目前研究高校心理咨詢的理論成果不少,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針對高校普通大學生而言的,專門關注成教大學生的心理咨詢幾乎沒有。盡管很多成人大學生與普通大學年齡相仿,但經歷、閱歷、學習環境不一樣,甚至發展空間及前途也會很多差別,因此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如果套用普通大學生的心理咨詢的方法恐怕收效甚微。
(三)日常管理程序化
當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大多實二級管理模式,即成人教育學院或繼續教育學院負責招生、學籍、教學計劃制訂、教學站(點)審核等工作,各(系)主要負責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安排、學生的日常管理,其他相關部門負責后勤、黨團等工作,分工協作是這一管理式的最大特點。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經常碰的是分工容易協作難的尷尬局面。很多高校的教務、黨、團、學工部門很少參與成人教育管理,教師往往臨時聘請或者臨時抽調,輔導員或者班主任都是兼職的,并且黨團組織不健全,才財務部門只負責收費,后勤部門及學生寢室管理部門會因宿舍緊張而安排成教大學生時租住在校外,有的學校甚至不負責安排學生住宿,高校內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當然難覓成教學生的蹤影,成教大學生似乎總是高校的一個匆匆過客。這主要是因為很多高校認為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打產業,成人教育只是學校創收的一種手段;或者認為成大學生有工作單位的保障學校不應過多操心。于是,從繳費、上課、考試、畢業成了成人學生活的全部,程序化的管理非但無法撫平成教學生昔日的失落感,并且由于與普通大學生相比較而催生了新的落差感,甚由于這種落差而逆反、怨恨、自暴自棄。
三、成人教育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為學生構建心理健康的平臺
所謂“教書育人”,教和育應同時存在,“育人”是目的,“教書”只是手段,而要“育人”,首先必須“育心”。論文參考,對策。這樣看來,教育教學過程應該是個“育心”的過程,即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對于成教學生而言,“育心”的工作顯得艱巨而迫切。第一,迫切需要專門的成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乏針對性強的教材,成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舉步維艱。因此,根據成教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體系,編寫出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學參考文獻的。論文參考,對策。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科教學之中,各科教師應善于發現并利用學科知識中有關心理教育的具體內容,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論文參考,對策。
(二)利用網絡心理咨詢,關注成教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問題
網絡心理咨詢是在吸取傳統心理咨詢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借助現代網絡技術,通過在線即時服務、BBS論壇、E-mail郵件等形式進行的心理咨詢。網絡心理咨詢具有開放性,成教大學生不會因為時空的限制而吃“閉門羹”;網絡具有隱蔽性,來詢者可以逃脫熟人的眼光,傾訴平時難以啟齒的問題,釋放心中的壓抑、苦悶,在咨詢人員的幫助下走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礙。隨著現代遠程教育的興起,網絡成了成教大學生接受教育的新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當然也應做到網上。值得一提的是,筆者曾在所教成教大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聽說過網絡心理咨詢”的不到被調查者的15%,一些學生錯誤地將網絡心理咨詢等同于網絡聊天。在了解了網絡心理咨詢的相關情況后,近40%的學生表示,“如果有心理幫助的需要會考慮網絡心理咨詢”,但他們對于咨詢的效果表示“沒有明確把握,試試看再說”。這說明相對于傳統心理咨詢而言,網絡心理咨詢的諸多優點使它更容易為成教大學生所接受,因此,對于這一全新的事物,我們一方面要適當宣傳,避免誤解;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強心理咨詢網站的維護和管理,咨詢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利用網絡這一平臺達到“助人自助,化痛為通”的目的。
(三)實施人本化的管理
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學校的各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協作精神,像對待普通大學生一樣關心和愛護成教學生。論文參考,對策。如財務部門體諒部分學生的經濟困難,在當前成教大學生無法享受國家助學貸款的情況下緩收或減免特困學生的學費;任課教師注重與學生的課后交流,學生輔導員經常深入學生當中;就業部門嘗試為成教大學生構筑就業的平臺,用真摯的愛心和無私奉獻精神為學生排憂解難,撫平他們的自卑感,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學工部和團委既要健全成教大學生的班級管理制度,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又要吸引和組織成教大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同時可將校園文化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使他們在積極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中陶冶情操,發揮特長,展現自我,樹立自信,克服自卑,優化心境,讓成教大學生學會“用勇氣去改變一切可以改變的,用平靜去接受一切不可以改變的,用理智去區分可以改變與不可以改變的”,成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3.高本義.葉忠海成人高等教育概論
4.杜群英.成人學習動面的培養和激發[J].成人教育,2004(6).
主辦單位:
北師大心理咨詢與測量研究室
北京市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
北京講心堂心理咨詢中心
課程設置:
培訓特色:名師薈萃、實操課程、針對性強、典型示范觀摩與交流
培訓地點:北京師范大學
會議時間:2008年6月9日報到,6月10~ 12日參加培訓
培訓費:98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證書費,食宿費用自理,會務組協助安排)
證書:由北京市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頒發培訓結業證書
聯系方式:010-58806777
E-mail:
網站:
報名方式:參訓者可通過電子郵箱、電話等多種方式報名,報名回執請在上下載。為了保證課堂與交流質量,限額50名,接受提前預約報名,額滿為止。
論文評獎:
參加會議的老師可以提交800字以上的論文、心理輔導個案或心理健康課摘要,大會將編制論文集。論文截止時間為2008年5月31日。
本次會議期間,優秀論文頒發證書,名單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上公布,并推薦在該刊上發表。參評人需要在5月31日前將電子稿發至,同時郵寄評審費50元。
專家介紹:
吳武典 教授
美國肯塔基大學哲學博士(學校心理學),臺灣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系名譽教授及校務顧問。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等五種國際學術期刊編輯顧問或副主編。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團體輔導的研究,相繼出版了《團體輔導手冊》、《團體輔導》、《青少年問題與對策》等多部著作,并從事多年心理輔導的教育普及工作,已在大陸和港臺地區進行過數百場講座和互動式培訓,是團體輔導培訓方面的一流專家。
鄭日昌 教授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測評師資格認證專家委員會主任。積極倡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促進了我國學校心理輔導制度的建立。代表作有《心理測量》、《學校心理咨詢》、《心理咨詢與治療》等。
中圖分類號:R39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8)008-0588-06
日本的心理健康專業服務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是學習美國的經驗,以后隨著社會的變化和日益增長的需要,逐漸進入專業化的培訓。近年來,日本心理健康服務中有一種明顯的發展趨勢和強烈的呼聲,就是心理學各個相關學會正在聯合,倡導認定心理學從業人員的“基礎資格”和“職業資格” [1]。到目前為止,日本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專業人員資格認證還沒有國家統一的標準,資格認證主要來源于各種學術團體。在日本與心理健康和咨詢服務相關的學會有近40個。不同的學會有自己的資格認證體系。但是最有影響的專業資格主要有:臨床心理士,注冊心理咨詢師,學校心理士,大學心理咨詢師,產業心理咨詢師。
1 日本心理健康專業服務領域與機構
日本的心理健康服務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日本就有專門針對神經癥治療的心理治療森田療法。但是普及意義上心理健康服務應該從戰后50年代開始。1951年美國著名的心理咨詢專家、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威廉遜到日本講學,推動了日本高校的心理咨詢發展,東京大學是第一家設立學生心理咨詢中心的大學。50年代中期,日本電信電話公司導入產業心理咨詢師制度,國際電信電話股份有限公司也設立了產業心理咨詢師崗位。產業心理咨詢備受關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經濟高度增長給社會大眾帶來了種種心理問題。如青少年中的欺侮、逃學、自殺,中年人的憂郁、酒精依賴、身心疾病等帶來的危機,老年人的疏遠感和對死亡的恐懼,這些都成為心理健康服務的主要課題。
日本心理健康服務的領域主要包括教育、醫療、司法、社會福利、產業、社區等。教育領域的心理健康服務對象主要是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從幼兒到大學生、研究生。文部科學省從1996年開始派遣學校咨詢師到中小學去工作,派遣人數逐年增加[2]。日本的大學大多數都設有心理咨詢中心這樣的心理健康專業服務機構,平均每個中心專職咨詢師1.3人 [3]。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積極開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對有心理困擾的學生邀請咨詢,擴大心理健康的宣傳和推廣活動。
醫療機構的心理健康服務主要在綜合醫院和??漆t院。綜合醫院的精神科、精神神經科、小兒科等都有心理治療人員。醫療心理健康服務對象從兒童到老人,從患者到家屬,范圍廣泛,工作包括協助精神科醫生對患者進行心理測驗及評估,開展個別和團體心理治療。對于非精神疾患的病人,需要心理治療的也很多,例如老年人的臨終關懷、癌癥病人的心理重建等。司法領域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主要設在家庭裁判所、少年鑒別所、少年院、保護觀察所、監獄等機構中。福利領域很寬泛,包括從幼兒到老年的服務。社會福利領域有多種國家資格的專業人員,例如社會福祉士、精神保健士等。作為專業的心理服務,在福利機構有心理評估員、心理咨詢師、臨床心理士、心理治療師。他們活躍在兒童咨詢服務機構、身心殘障人士服務機構、老年福利機構。產業心理咨詢是為所有勞動者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在企業的保健管理室、員工咨詢室、職業咨詢所等領域活躍著產業心理咨詢師的身影。
2 日本心理健康專業服務人員的資格認證與管理
2.1日本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員的資格
在日本,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員的資格認定和培訓還沒有國家資格和標準。許多在醫院、學校、企業從事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相關工作的人員強烈企盼國家資格認證制度。2005年的國會上,提出了由國家認定臨床心理士和醫療心理士的議案 [4]。目前日本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人員的資格主要由各專業學術團體認證,比較有影響的專業資格有十種:臨床心理士(1988年開始認證)、產業心理咨詢師(1992年開始認證)、注冊心理咨詢師(2002年開始認證)、大學心理咨詢師(2002年開始認證)、學校咨詢師(1989年開始認證)、學校心理士(2004年開始認證)、家庭心理咨詢師(1992年開始認證)、臨床發展心理士、健康心理士、藝術治療師。其中法人協會認定的臨床心理士和日本產業心理咨詢師協會認定的產業心理咨詢師影響最大[5]。
2.2臨床心理士資格認證與管理
臨床心理士是日本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領域中發展最早、影響最大的專業資格。從1988年9月開始資格認證工作,目前日本已經有約17000人擁有臨床心理士資格,也是唯一需要心理學碩士學位才能獲得的資格。臨床心理士的培養主要是依靠大學和研究生院的專業訓練,而其他資格則主要通過各個協會或者學會的培訓。臨床心理士的申請條件是指定大學的心理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到2006年5月1日為止,日本全國一共有156所大學通過了指定審查。這156所大學具有較完善的臨床心理士的教育和訓練系統和設備。臨床心理士的工作主要有能夠選擇和運用各種心理測驗技術進行心理評估,學習各種心理治療的理論,提供有效能的心理治療[6]。臨床心理士必須學習的知識包括:(1)心理測試(包括問卷法和投射法)。(2)心理治療(主要包括精神分析、榮格分析心理學、來訪者中心療法、行為療法、家庭治療、游戲療法、心理劇、箱庭療法、繪畫•藝術療法、催眠療法、團體治療)。(3)基礎心理學(包括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學習•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家庭心理學)。(4)哲學•文化•宗教。(5)精神醫學。臨床心理士資格認定機構是日本臨床心理士資格認定協會,該協會是由日本16家心理學和心理咨詢治療學會聯合而成的。臨床心理士資格申請和審查流程見圖1[6]。
獲得臨床心理士認證后,每5年需要重新審查。在這5年期間,臨床心理士必須獲得15分以上才能重新更新資格。這15分中必須含有以下(1)和(2)中任何一個項目,并跨越3個不同的項目:(1)協會舉辦的臨床心理士研修會和心理健康會議;(2)協會主辦的全國大會,以及各個地區臨床心理士會主辦的培訓;(3)協會承認的相關學會主辦的活動;(4)協會承認的和臨床心理學相關的工作坊和培訓;(5)協會承認的督導經歷;(6)協會承認的和臨床心理學相關的研究論文以及著作的出版。
2.3注冊心理咨詢師
認定心理咨詢師即注冊心理咨詢師,是由成立于1967的日本心理咨詢學會認證的專業資格,日本心理咨詢學會有會員6000多人,是日本最大的心理咨詢學術組織。從1989年開始的資格認證已經有1000多人獲得此項資格。日本心理咨詢學會認定的注冊咨詢師每7年需要再次審查。這樣的制度是為了促進獲得專業資格認證的人繼續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專業技能,提供有質量的服務。日本心理咨詢學會注冊咨詢師資格認證申請及審查過程見圖2[7]。
2.4產業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與管理
日本從1992年開始實行了產業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認證,并得到勞動省的支持和勞動大臣認可。產業心理咨詢師主要以個人服務為主,必要的時候需要擔負預防的職責,承擔起對一般員工進行教育訓練的職責。產業心理咨詢師需要掌握包含心理咨詢各種技法在內的心理治療能力,而且要開展各種預防、保護工作,還需要擔當教育培訓管理監督者和初級產業心理咨詢師的工作。產業心理咨詢師資格分為產業咨詢師(初級)、資深產業咨詢師(中級)、高級產業咨詢師(高級)。對于產業心理咨詢師考試合格的人員,社團法人•產業心理咨詢師協會將給予登記并頒發合格證書,授予產業心理咨詢師稱號。產業心理咨詢師認證的三級體系見圖3[8]。產業咨詢師考試(初級)內容見表1[9]。
2.5大學心理咨詢師的資格和管理
日本學生相談學會成立于1955年,經過40多年的發展,1999年5月14日,在學會第18次大會上正式決定建立大學心理咨詢師資格認證制度。又經過3年多的努力,終于在2002年建立了由學會認定具有專業知識的大學心理咨詢師資格認證制度,目的是確立學生咨詢的專業性,被認定者的名單將送到全國各大學、高等??茖W校的校長手中,從而使取得認證資格的心理咨詢師在學校的咨詢活動能夠得到領導的推動和支持。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學會會員的專業水平,為大學生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服務和成長指導。
2000年6月文部省高等教育局出臺的《關于充實大學生活的方案――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創建我們的大學》文件中,強調心理咨詢對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要使咨詢師的資格專業化、專職化。也就是說,從事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的人員必須是具有專門知識的專業人才。為了推進學校內部的心理咨詢工作,必須建立相應的資格認證制度。學會在關注其他心理學資格認證的同時,必須要建立起學會的特別資格認證。目前擁有大學心理咨詢師資格的人數100多人。其申請條件和流程見圖4[10]。
取得大學心理咨詢師資格后每5年需要申請資格更新,即重新登記,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在取得資格的5年間仍然是本協會成員。(2)在5年中3年以上的時間在學生咨詢機構從事以心理問題為中心的對學生學習、生活的援助工作。(3)取得資格的5年間,滿足以下3條:①撰寫與學生咨詢有關的著作、論文、案例報告、翻譯文章等取得2分以上的分數;②在本協會主辦的大會上口頭發言1次以上;③參加本學會主辦的研修會、演講會、研究會等30學時以上。如果從事督導工作5次以上算作20學時。
3 日本心理健康專業服務人員的培訓
在日本從事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人員培訓主要有三條渠道,第一是大學和研究生院的職前培訓,也稱學歷教育,主要包括畢業于臨床心理學、咨詢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專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等;第二是由學會及學術團體提供的在職專業培訓,如由日本心理咨詢學會等相關機構通過培訓班、工作坊、講座、學術會議等形式進行的培訓;第三是由民間心理咨詢培訓機構提供的專業培訓。下面介紹這三類培訓的具體培訓要求、課程設置。
3.1學歷教育
日本現有大學中設有心理學科系的有106所,其中國立大學37所,公立大學4所,私立大學65所 [11];設有培養臨床心理學研究生學位的學校有98所。從心理健康服務的專業要求看,學歷教育應該是主流。
3.1.1 臨床心理學專業培訓及特點
以名古屋大學為例來說明臨床心理學專業的培訓特點[12]。名古屋大學教育學部擁有8個專業,在全國國立大學中規模最大。精神發展臨床科學專業是其中一個。從本科開始學生就要學習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心理測評、學習指導、態度形成•態度改變、生涯發展、意欲•動機形成、認知•思考、性格形成、人格變化等內容,并要完成畢業論文。畢業以后期望成為臨床心理士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學生,在本科的時候就可以選修投射法基礎、臨床面談法、臨床案例研究法等課程,并進入研究生院心理發展科學專業。心理發展科學專業是文部科學省在1990年設置的學科,這個學科以人類的發展(幼兒、兒童、青年、成人、老年)為縱軸,空間的擴展(個人、家庭、學校、工作單位、地域社會、跨文化)為橫軸,培養心理臨床的實踐家,以及以臨床為特長的學者。心理發展科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如下:1. 發展臨床心理學特論(必修)、發展臨床心理學研究演習Ⅰ、發展援助臨床學研究演習Ⅱ、發展援助臨床學研究實習(必修)(注:在“特論”中主要學習國內外最新的理論性研究,“演習”中主要通過案例研究學習,而在“實習”中則是自己一邊接受督導,實際接待來訪者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2. 家庭發展臨床學特論(必修)、家庭發展臨床學研究演習Ⅰ、家庭發展臨床學研究演習Ⅱ、家庭發展臨床學研究實習(必修)。3. 生涯發展教育學特論、生涯發展教育學研究演習Ⅰ、生涯發展教育學研究實習。4. 跨文化臨床教育學特論、跨文化臨床教育學研究演習、跨文化臨床教育學研究實習。
附屬的臨床教育設備:名古屋大學在1985年通過文部科學省的批準,繼京都大學和九州大學之后,建立了日本第五個大學附屬的“心理教育相談室”。由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數十名成員構成的咨詢室,不僅完成了對研究生的訓練和培養,還每年向社會以及社區提供數百次的心理測評、心理咨詢和治療服務,并實行收費。研究生在這里持續地接受教授以及校外心理臨床專家的督導,使得自己的技術逐漸熟練,專業水平不斷提高。在名古屋大學心理臨床訓練要求嚴格,通常開始的半年只能在單面鏡下見習,給教授以及高年級學生做咨詢紀錄,總結咨詢報告,然后再在教授的陪同下逐步接觸案例,并總結咨詢報告在案例研討會上匯報。督導制度很完善,第一年督導由指導教授擔任,第二年以后需要自己付費找學校指定的督導師,督導需要定期匯報督導情況給學校。每周都有一次案例研討會,案例研討會分3-4個會場,每個會場都有數名教授以及校外的督導師參加。研究生們輪流發表自己的案例,接受集體督導。碩士研究生畢業以后大多工作于精神病院、兒童咨詢所以及學校心理咨詢室。博士研究生雖然大多成為大學老師,走上學者的道路,但是他們都從事于研究和臨床兩方面的工作。
3.1.2咨詢心理學專業培訓特點
以筑波大學為例來說明咨詢心理學專業的培訓特點[13]。筑波大學人間學類(相當于學院)包括心理學、教育學、心身障害學的三個專業。心理學專業又分為實驗心理學(知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習心理學,言語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兒童心理學、青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咨詢心理學)五個領域,由三十多名教授構成,進行教育、研究和臨床實踐。
心理學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是實驗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概論、心理統計、心理統計實習、心理學研究法、畢業論文等等。如果希望以后從事心理臨床的學生還需要選修心理診斷、心理療法、咨詢心理學、性格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演習、咨詢心理學演習、臨床心理學實習和臨床心理學特論等科目。
進入研究生院以后,碩士研究生的主要課程是學校心理咨詢、教育咨詢、臨床心理學特講、演習、學生指導論、學生理解等。此外,臨床心理學實習和督導將占去研究生們的大部分時間。筑波大學擁有附屬心理相談室,對外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并從1992年開始收費。研究生將在這里一邊接受教授的督導,一邊完成他們的心理咨詢和治療的臨床訓練。
在筑波大學,心理臨床訓練分成4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在單面鏡下見約半年,給教授以及博士研究生做咨詢紀錄,總結咨詢報告。第二階段,在教授的陪同下接觸案例,并總結咨詢報告在案例研討會上匯報。第三階段,自己一個人能夠進行咨詢,每做完一個咨詢就要報告給督導。第四階段,可以陪同下級生作咨詢,并給與指導。每周有一次案例研討會,研究生們輪流發表自己的案例,接受集體督導。畢業生大多就職于家庭裁判所,少年鑒別所,保護觀察所,兒童相談所,教育相談所,還有企業的心理咨詢中心以及人事部等等。
3.2 在職培訓(包括學術機構的培訓和民辦機構的培訓)
3.2.1 民間培訓機構
在日本有一些注冊的心理咨詢培訓機構,例如財團法人關西心理咨詢中心就設有專門的咨詢師培訓系統。他們在專家的指導和支持下,長年從事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的培訓。
3.2.2 學術團體培訓
3.2.2.1 日本心理臨床學會對臨床心理士的培訓
獲得臨床心理士資格以后的持續教育,主要由日本臨床心理士資格認定協會,日本臨床心理士會以及各個地區的臨床心理士會主辦多種培訓來完成以外,每年定期召開的日本心理臨床學會也作出很大的貢獻。日本心理臨床學會的會員數,截止到2007年10月31日是20,778人,遠遠超過日本心理學會的會員總數,是日本最大的心理學術組織。日本心理臨床學會的專業人員培訓主要通過工作坊,案例報告•公開督導方面。工作坊的內容全面,有適合初學者的,也有適合心理咨詢師在工作中的各種需求的。而每一個案例報告•公開督導計時一個半小時。報告者有經驗淺的咨詢師,也有從事心理臨床二三十年的老前輩。由于心理咨詢和臨床的特殊性,從案例報告和督導中學到的知識、技巧和積累的經驗是最重要的。
3.2.2.2日本學生相談學會大學心理咨詢師的培訓
日本學生相談學會也就是大學心理咨詢學會,作為大學心理咨詢師認證基礎,專門制定培訓的內容。按照認定規則,《大學心理咨詢師培訓課程》涉及學生咨詢總論、咨詢的理論與學習、案例評估、大學生諸問題、大學教育與學生咨詢、調查研究6個領域,通過學會主辦的培訓班、講演會、研究會等形式,確立大學心理咨詢師的專業性所涉及的必要內容 [14]。
3.2.2.3 產業心理咨詢師的培訓
產業心理咨詢師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①除了進行心理測驗、心理治療等工作外,還需要從事與相關人員的聯系、環境的調整、善用社會資源等工作。②必須對系統內的咨詢師和同行咨詢師以及管理監督者進行咨詢、建議和指導。③必須開展為了維護員工心理健康而組織的、由管理者和員工雙方共同參加的教育活動。④必須對下一級產業心理咨詢師的工作進行支持和指導。⑤需要把握不同職場勞動管理的特色,根據職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訓練,并且具備為了解員工的需求進行調查的能力。⑥實施根據勞動安全衛生法第70條第二項規定的“建設快樂的職場”的要求,把尊重個性作為根本原則。勞動者的個性形成除了受到性別、年齡、體力、技能、生理機能的影響,也受到心理機能的影響。此外,為了建設快樂的職場,做到快樂工作,產業心理咨詢師需要具備和不同職種之間的團隊合作與協調能力。
產業心理咨詢師(初級)培訓總學時169小時,分成三部分:理論學習48小時(必修的科目共四門,其中產業心理咨詢概論18小時,心理咨詢理論與技法12小時,人格理論9小時,職場心理健康9小時);心理咨詢實用技巧訓練81小時;小論文和對話分析等40小時。中級產業心理咨詢師除了對人生、職場的學問、經驗有自身獨到的見解,在具備必要的心理咨詢理論和技法的基礎上,還應當了解包含心理健康內容的勞動管理、勞動法的知識,企業、組織和其中人員的產業心理學知識,人際關系理論等多方面的知識和理論[15]。
4 日本心理健康服務的發展趨勢
日本作為一個世界經濟強國,其社會發展需要心理健康服務。日本文部科學省提出要在全國1萬所初中配備專職的學校心理咨詢師,厚生勞動省也提出5年中培養5萬名職業咨詢顧問的政策[16]。同時,文部科學省和厚生勞動省正在為推進育兒心理咨詢師的發展合作。但是總體來看,社會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而訓練有素,經驗豐富,具有良好信譽,專業服務水準高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人員還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臨床和咨詢心理學專業人員的培訓不可能采取短平快的培養方式,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專業訓練。近年來,日本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發展迅速,培養專業人員的大學和研究生院不斷增加,但是師資跟不上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正是目前日本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界正在探索之中的議題。
參考文獻
[1] 松原達哉.編著.心理カウンセラになるための本.ナツメ社,2006:16.
[2] 松原達哉.編著.心理カウンセラになるための本.ナツメ社,2006:56.
[3] 大利,林昭仁,三川孝子,等.2003年度學生相にする.學生相研究, 24(3):269-304.
[4] 松原達哉.編著.心理カウンセラになるための本.ナツメ社,2006:17.
[5] 松原達哉.編著.心理カウンセリング.ナツメ社,2004:202-223.
[6] 日本臨床心理士資格認定協會.臨床心理士になるために.誠信書房,1988.
[7] 樊富珉.主編.心理咨詢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40.
[8] 樊富珉.主編.心理咨詢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41.
[9] 日本的產業カウンセラ.社團法人日本產業協會,2005:67.
[10] 鳴澤實.大學カウンセラ制度の發足.學生相談ニュス,2002:2.
[11] 松原達哉.日本の心理カウンセリング•心理法のと狀.國際心理治療與危機干預學術會議主題報告,2006.
[12] 田治.名古屋大學,床心理士入.日本社,1995:10.
[13] 佐々木雄二.筑波大學,床心理士入.日本社,1995:25.
[14] 鳴澤實.大學カウンセラ制度の發足.學生相談ニュス,2002:3.
[15] 日本的產業カウンセラ.社團法人日本產業協會,2005:33.
【關鍵詞】心理污名;求助行為;責任推斷;羞恥感
1.問題提出
人們往往對有心理問題乃至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持有偏見,認為他們在生理、心理、道德、行為上存在缺陷,視其為“精神病”“瘋子”、“變態”,從而歧視、拒絕、回避這些人群。早在1963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Coffman就將“污名”一詞引入心理學領域,Vogel等人將“心理污名”定義為尋求心理幫助的個體感到自我和社會不可接受的受損身份,由于污名使人們對求助者持有負面印象,這就導致了個體不愿意暴露他們的心理困擾,并且逃避心理咨詢或治療。隨著高校擴招和就業壓力的逐年增加,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高校普遍都建立了一定規模的、具有專業資質的心理中心,用來加強心理知識的宣傳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盡管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問題會給個體的生活、學量消極的影響,并且心理咨詢和治療會有積極的療效,但是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的大學生比例仍然很小,對專業性研究機構,如綜合醫院心理治療科、校心理中心的使用率并不高,由寧波某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有的統計數據可見,主動尋求心理幫助行為的大學生占心理關注對象比例很低,而相關研究均表明大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愿意尋求心理咨詢幫助的只占1.46%,持模糊、矛盾態度的占40.6%,另有4.8%的學生明確表示“否”。為什么“潛在的求助者”難以成為“現實的求助者”,其主要阻力在于社會長期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問題的混淆、歧視與偏見,使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詢的大學生擔心他人的負面評價的“心理污名”。因此探索“心理污名”如何影響大學生尋求心理幫助行為,以及如何減少“心理污名”對求助行為中的責任推斷,羞恥感的影響將對高校心理工作尤其是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2.研究設計
本研究首先采用《心理求助污名量表》和《心理求助行為量表》進行問卷調查,探究心理污名對大學生心理求助行為的影響,并在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建立污名對心理求助行為影響的關系模型;其次,根據實驗得出的結構模型,引入角色扮演、情境w驗、經驗分享、演講等多樣化形式,改革固有的團體活動形式,建立團體干預方案,并利用專家訪談,最終確定團體干預方案;再次,使用RCT實驗設計(隨機對照組實驗設計),對已有的方案進行實驗組、對照組前后測實驗,評估干預方案對求助行為改善的水平,進行總結歸納,完成干預實驗;最后,查找相關資料,在已有的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為降低心理污名對求助行為的影響提供應對策略,改進目前狀態下單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實驗結果
通過對污名影響的相關分析和路徑分析,可以得到污名影響求助機制的四條路徑:一是污名直接對求助的影響,即污名心理求助;二是污名通過責任推斷間接對求助產生影響,即污名責任推斷心理求助;三是污名通過羞愧間接地對求助產生影響,即污名羞愧心理求助;四是污名通過責任推斷和羞愧的共同作用對求助產生影響。
對污名、責任推斷、羞愧、求助傾向的效應分解上面分析,對求助傾向的直接負面影響效應是最大;污名通過責任推斷和羞愧兩因子對求助產生的間接負面效應大于污名分別通過責任推斷和羞愧因子對求助傾向產生的負面間接效應;污名對責任推斷因子的直接正面效應大于污名對羞愧因子的直接正面效應。
在個體在求助源的選擇傾向上,當問及被試自身的心理問題時,其選擇求助傾向排在第一位的是向朋友和同學求助,接下來依次為向心理老師求助、根本不求助、向班主任求助和嘗試以別人的名義求助。
4.干預方案
參考樊富珉等人團體設計活動,引入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經驗分享、演講等模式,設定多個內容,邀請在心理學專業研究和教學上具有10年以上、博士學位的心理學專家進行專家訪談,圍繞心理污名對求助行為有重要影響作用的內容設置團體干預方案:
活動目的1:提高大學生對心理幫助需要的自我認知
活動方案:活動之前兩個星期給學生布置作業,要求準備1000字演講稿,演講內容主要圍繞以下三個問題:(1)心理咨詢主要幫助人們解決什么問題?(2)什么樣的人需要心理咨詢?(3)什么問題需要進行心理咨詢?
A熱身階段:連環自我介紹,并進行分組
B討論階段:“奇葩議會”,各組對各自觀點進行辯論會,分成正方和反方,對“去心理咨詢就是有病”這個主題進行辯論。
C演講階段:“超級演說家”,每一個組在已有的認識基礎上,推選一位必須結合他人的觀點和想法進行超級演說家比賽,與全班分享觀念,在此過程中,如果有遺漏,必須讓第二個人補充,第二個補充的同學必須在第一個同學的基礎上,說出第一個同學表達的所有觀點,再補充剩下的。、
D總結階段:老師對大學生目前普遍存在的認識不足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
活動目的2:提高大學生人際開放性
活動方案:
A熱身階段:小兔子跳
B自我表露階段:用公開量尺讓學生在永遠保密――隨時公開選擇事件寫在尺上,(1)最怕發生的事情(2)最不敢想的事(3)最不容易忘記的事(4)從未告訴過別人的事
C總結階段:填寫自我隱藏表,并對案例進行分析和總結,小組進行討論。
活動目的3:減少大學生對尋求心理援助的污名
活動方案:
A熱身階段:OH卡片進行故事聯想
B角色扮演階段:對4個已經設定的關于心理求助的案例進行角色扮演。
C討論階段:角色扮演結束,通過交流理清學生思路,討論遇到問題時,你會怎么辦。
活動目的4:提高對心理咨詢的信任
A熱身階段:尋找你覺得的優秀的心理咨詢師應該具備的品質有哪些
B討論階段: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將大家達成共識的10大優秀品質得出,然后選代表進行解釋。
C總結階段:小組做成小論文形式,將咨詢師特質、咨詢過程相聯系。
通過RCT實驗設計后,結果表明,此干預實驗是有效的。事后比較發現,實驗組被試的尋求專業性心理幫助的污名量表得分較對照組顯著下降,而尋求專業性心理幫助的行為意向、態度、應對效能和預期效用量表的得分較對照組顯著上升。
5.建議
采用多種宣傳方式讓學生了解心理學,曾在咨詢屆流行一句話:中國社會不是民眾不懂心理咨詢,而是他們不懂心理學,所有在基本的心理問題的解讀上要專業,同時通過新媒體進行宣傳,拓寬心理健康教育手段,開設豐富有趣的心理活動內容,讓大家啊了解學校心理咨詢的本質是發展人,而不是治病。同時,應該加強學校心理咨詢機構人員的專業素養培訓,建立高度的信譽和正面形象,通過培訓合格的咨詢人員,鼓勵咨詢師進行專業培養等,推廣優秀,善解人意的咨詢師形象來為學校心理工作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實踐教學;主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8-0171-02
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實踐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盵1]心理學作為一門研究人的行為及心理現象的學科,是和生活實踐緊密聯系的學科,也是應用型的學科,這就注定了應用心理學專業培養的學生僅僅具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和技能。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在應用心理學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過程中,圍繞培養目標,對學生進行專業意識教育、實踐能力培養以及專業技能培訓的各種教學、實踐環節與教學活動的有序運行體系。
一、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開展的依據
(一)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后簡稱《綱要》)中提道:“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2]任何人的成長和發展都離不開主客觀兩方面的相互作用。教育能否對個體產生積極的作用,關鍵要看個體是否有積極的意愿。教育的內容固然體現了社會對個體的要求,但在教育過程中,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和興趣,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設置實踐教學內容時,不能是為了實踐而進行的實踐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設置的實踐活動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重視其動手操作和情感體驗。只有通過實際操作,學生才能把理論和實踐知識融入生活中。只有投入了感情的活動才是有生命的活動,才能夠為學生的成長發展創造條件,也才能夠保障實踐教學的成效。
(二)服務社會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基礎,也是實踐教學的目的
《綱要》中還提道“增強社會服務能力。高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全方位開展服務……”[2]服務社會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檢驗所培養人才的標準之一。教育要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須走出校門,同社會接觸。從這點出發,開展實踐教學就必須要找準同社會的接觸點――實踐單位。選擇實踐單位,不僅要與本專業相關,更要關注學生在這個單位中是否能做一些具體的工作,是否真的能鍛煉了能力。社會上普遍存在這種心理――害怕實習生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即便一些單位接收了實習生,也只是讓他們做些打字發文件之類的工作,同專業相關的業務是插不上手的。這就要求學校必須了解社會的真正需求,以服務社會為目的,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有針對性,在進行實踐教學時,能夠踏踏實實融入工作,而不認為僅僅是在參觀。學生只有深入接觸社會,才能了解到心理學真正的魅力。學校只有服務社會,才能換來實踐教學更大的空間,也才能體現實踐教學的目的。
二、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
顧秉林先生在清華大學第22次教育工作討論會上指出,實踐教學是指圍繞教育教學活動目的而開展的、學生親身體驗的實踐活動,它既包括為認識探索自然規律、掌握技術知識而開展的科學實驗、生產實習等必要的驗證性實驗,也包括為解決實際的生產和社會問題,提高創新能力而開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還包括以了解社會和國情、提高全面素質為宗旨的社會實踐[3]。根據這一界定,綜合相關院校的辦學經驗,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社會的需求,陜西理工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心理學實驗。根據特定的目的,運用心理學儀器設備等研究工具,對研究的某些變量進行操縱或控錨,以探求心理現象及行為的發展變化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既包括傳統的認知類實驗,也應當包括新興的行為研究實驗。目前,本專業已經建立起兩大心理學實驗室,即基礎心理學實驗室和行為研究實驗室,包括基礎實驗室、行為觀察室、沙盤室、心理測評室、團體輔導室、心理咨詢室等。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加大了對學生和社會的開放力度。如,心理咨詢室還負責提供全校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低年級學生可在此見習、幫助咨詢教師安排活動,高年級學生在取得咨詢資格之后,也可進行咨詢活動;對心理學社的學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沙盤室固定時間開放,利用沙盤游戲讓學生進行自我剖析;心理測評室則承擔過地方單位員工的心理健康評估等等。這些實驗室的建立和開放利用,不僅改善了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的條件,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心理學實訓。心理學實訓是心理學職業技能實際訓練的簡稱,是指在學??刂茽顟B下,按照人才培養規律與目標,有計劃、分步驟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學職業技術應用能力訓練的實踐教學活動。這部分共開展了三項,分別是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訓練、心理咨詢技能訓練和數據處理技能訓練。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訓練主要任務是訓練學生的教學設計及教學技能;心理咨詢技能訓練要讓學生了解心理咨詢的類型、基本手段、方法和技巧,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術,初步具備在不同情景下進行心理咨詢的能力;數據處理技能訓練則主要讓學生掌握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并具備數據分析能力,從而更好地為心理學研究和應用服務。
科研活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課內外的科學研究活動(教師的科研課題或學生自己研究的課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方面,學校設有“挑戰杯”等學術科技競賽活動,會對有價值的課題立項,并對學生的科研工作進行評比獎勵。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教師和學生每年都會就社會或校園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申報,采用查閱資料、訪談、調查、數據分析等方法進行調研,如“陜西理工學院校園規劃的人文價值”“陜西理工學院大學生網絡消費心理研究”等等。此外,還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幫助教師進行問卷施測、錄入數據分析,討論結果等等,這些既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勤于思考的科學意識,也鍛煉了相應的實踐能力。
職業培訓。根據國家相應的職業標準或行業的知識、技能的等級標準,培訓學生相關的職業能力,以獲取相應職業技能乃至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為目的的實踐教學活動。根據專業培養計劃,應用心理學專業主要分為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和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前者有心理咨詢師證件考核,后者有人力資源管理師證件考核。對于心理咨詢師,畢業時學生約有60%持有三級資格證,相較而言,人力資源管理師報考率低些,畢業時持有率約30%。此外,還有一些同學從就業的方面考慮,會參加會計資格認證、秘書資格認證等考試。
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學年論文在大三上學期進行,目的是為了培訓學生查閱資料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為畢業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畢業論文是指心理學專業學生在完成學業前,在老師的指導下,個體獨立從事心理學研究并撰寫相應的研究論文。每年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同教師商議,確定選題。在為期8周的論文寫作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專業知識的應用,可以說是對學生的一次終極考核。
專業見習和實習。這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就是在實踐中學習,學生在學校統一組織和老師的指導下,根據應用心理學的職業方向,在校內外實習場所等真實工作環境中進行參觀或從事相應的實際工作,以獲得有關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實踐活動。實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職業心理品質。見習一般從大一第二學期一直持續到大三第一學期,專業見習的時間為三周。見習的場所為漢中市精神病院、漢中市第三監獄、漢中市三二零一醫院和陜西理工學院的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專業見習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心理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生應用心理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增進學生對于心理學專業課程的興趣,為下一步的專業實習奠定了思想基礎。陜西理工學院的專業實習在第三學年開始,截止到大四上學期,總時間為一年半,在大四上學期還會專門安排兩個月的時間讓學生以正式工作者的身份進駐各實習點,進行咨詢技能的繼續學習鞏固。實習的地點有漢中市勞教所,漢中市第三監獄,漢中市精神病院、學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漢中市的部分心理咨詢機構以及各中小學實習基地。專業實習主要解決專業技能中兩大技能的形成問題,即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能的形成。學生把學到的專業應用型技能知識由輸入到輸出,應用型操作技能由模仿到熟練進行,經過不斷訓練,使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能得到不斷提高[4]。
三、未來建設的重點
盡管現在的實踐活動形式較多、訓練內容較豐富,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也是我們未來建設和發展的重點。
首先,關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活動較少。陜西理工學院位于中國西部陜西省漢中市。漢中市位于巴山和秦嶺之間,交通不便,工業經濟一直比較落后,具有一定規模的常規企業較少,因此,可聯系正規的實踐單位比較少。雖然嘗試在民營企業中進行實踐,但由于民企的經營及管理隨意性較大,感覺實踐效果不佳。建立適合的企業實踐基地將是學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關注的重點之一。
其次,關于師資隊伍的建設問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專業建設水平的關鍵。而實踐教學對師資的要求更高,既需要教師對本學科的理論知識有深入的研究,又需要教師具備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豐富經驗,兩者缺一不可,這正是制約許多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發展的瓶頸。雖然學校在建設專業實踐基地的過程中,邀請部分實踐基地的骨干人員擔任校外實踐導師,但仍然未能有效地解決此問題。如何豐富教師的實踐經驗,也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鮑謐清,韋洪濤.論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J].繼續教育研究,2011(5):134-136.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N].新華社,201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