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1:24:08
序論:在您撰寫養生保健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自懂事以來我的胃就一直不好,曾患過好長時間的十二指腸潰瘍,于是對這個論題很感興趣,以前也看過一些老中醫,吃些不知名的湯藥,因不算嚴重自己始終也不太重視,唯有對他們說的“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印象深刻?,F在,半學期的藥膳與養生保健課程就要結束了,其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感興趣但又不了解的東西,也懂得了養生保健的重要性,便萌生了自己研究對于胃病怎樣進行食療的想法,下面是我針對患胃炎或胃潰瘍病的病人,如何利用藥膳預防或改善的一點學習體會。
首先了解一下胃潰瘍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病。潰瘍病以反復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為臨床特點,常伴有暖氣、返酸、灼熱、嘈雜等感覺,甚至還有惡心、嘔吐、嘔血、便血。在胃腸局部有圓形、橢圓形慢性潰瘍。上腹痛多次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是典型消化性潰瘍的主要來的就是癥狀。
其次說說胃潰瘍的傳統治療
現代醫學認為,胃酸分泌增加和胃、十二指腸黏膜防御機能受損,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兩個主要因素。治療胃病的傳統藥物作用機理大多為治胃養胃,比如吃殺菌消炎,中和胃酸,強化胃動力等等。吃藥治胃病,雖然可以使胃病癥狀得到暫時的緩解,但是大多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而患者多數反反復復,久治不愈。一般藥物往往只是將表面癥狀減輕,只針對胃部疾病多種發病臨床表現做應急處理,人們往往忽視病情。在病情稍微緩解時就不再繼續治療,表現為不痛了、不酸了、不脹了、不吐了就以為病好了,不再管它了。這樣就造成胃病反復發作,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慢性胃病。
而傳統的中醫理論認為,胃潰瘍屬于中醫胃脘痛的范疇。分為胃寒、胃熱、氣滯、血瘀等證型胃病可分脾胃虛寒、脾胃郁滯、脾胃陰虛等癥狀。主要還是靠慢慢調理,宜少食多餐,以軟食為主。
至此,我對胃病有了些最粗淺的認識,也終于明白那“三分治七分養”意義了。
針對患胃潰瘍病的病人,如何利用藥膳預防或改善
藥膳是藥材與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于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
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且春季機體代謝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種種,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更易引起或誘發潰瘍病。潰瘍病人除了應勞逸結合、保證睡眠、防寒保暖、穩定情緒之外,更應該合理膳食,于是查閱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的理解與體會,整理出以下一些小“藥方”【1】,基于藥膳與養生保健的理論基礎,用食療法進補養胃,飽口福的同時解決困擾多年的胃病,何樂而不為呢。
1、雞蛋殼焙黃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溫水送服,主治胃潰瘍。
2、紅茶5克,放入茶杯中加沸水沖泡10分鐘,調入適量蜂蜜、紅糖飲服1日1-2次主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3、牛奶250克,煮沸調入蜂蜜30克,溫熱飲用,1日1-2次,主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4、豆漿1碗,加飴糖15克,煮沸后晨起空腹服,主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5、每日飯前1個香蕉(以未成熟者為好),主治胃潰瘍。
這些都是些常見易得且美味的食物,適合長期食用。此外,我平時喜食湯、粥,對此也特別關注,現也整理出一些,以供參考。
1、 蟲草百合鴨肉湯【6】
原料:冬蟲夏草3克、百合25克、鴨肉100克。
制法:先將鴨肉燉30分鐘,然后加入冬蟲夏草、百合再燉20分鐘,調味后飲湯并食蟲草和鴨肉。
功效:健脾養胃并潤肺補腎。適應:脾胃虛弱、肺腎不足,元氣虧虛的患者。
2、 牛奶粥 【7】
原料:大米100克,牛奶500克
制法:大米淘洗干凈,加水旺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煮成粥時,倒入牛奶攪勻,繼續用小火熬煮約40-50分鐘即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據口味加糖或鹽。
功效:補益氣津養胃生肌。
適應:適合氣陰不足的胃病,即氣短、乏力、口干、內熱的胃病患者,也適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3、雙魚湯【6】
原料:花膠100克,鮮魚腥草100克
制法:花膠用水泡半天,切成細絲,加入1500毫升水,旺火燒開后,改小火熬煮約50分鐘,再加鮮魚腥草滾10分鐘即可,調味后食花膠飲燙。
功效:清胃生肌止痛。
適應:胃熱患者,即經常感覺胃里有灼燒感,及因熱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4、胡椒豬肚湯【6】
原料:新鮮豬肚一個,白胡椒15克
制法:將胡椒打碎,放入洗凈的豬肚內,用線扎緊豬肚切口,放入沙鍋內慢火煮至爛軟,湯中放入少許芫荽調味,將豬肚撈起,棄肚內胡椒,食肚肉飲湯。
功效:溫中健脾、和胃正痛。
適應:胃寒患者,如經常因為吃涼的食物而腹瀉的患者。
5、養胃佛手粥【6】
原料:佛手柑10-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
制法:將佛手柑煎湯去渣,再加入粳米、冰糖同煮為粥。
適應:肝郁、胃脹的患者。
6、桂圓松子仁湯 【7】
原料:桂圓40克,松子仁2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桂圓去殼后洗凈,松子仁洗凈,兩者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用中火燒開,改用溫火煮10分鐘,加白糖,過約10秒鐘關火即成。
功效:桂圓肉能補脾益胃、養血安神、益心補氣。松子仁能滋陰、熄風、潤肺。兩者共食,更能起到養胃滋補的作用。
7、香菇粥 【7】
原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
制法:先煮小米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
每日服3次,持續服用有效。
功效:大益胃氣。適用于氣虛食少,有開胃肋食用。
要把養胃當成一項長期的保健事業
保持身體健康是進行一切學習、工作的前提,不要等身體不適時才知健康的可貴,才想到治療與養護,日常飲食中就該多多注意,現介紹一些養胃食物及相關藥膳:
1. 五谷雜糧:梗米、玉米、粟米、高粱、小麥、蓮子、蕎麥、甘薯等
1)蓮肉糕 【7】
原料:糯米500克,蓮心肉、白糖適量。
制法:蓮肉洗凈去心,煮熟壓爛碎,糯米與蓮肉渣泥拌勻,加水適量,蒸熟,待冷后壓平,切塊,上盤后撒白糖一層即可。
功效:主治慢性胃炎。
2. 肉蛋類:豬肉、豬肚、牛肉、狗肉、雞肉、鵪鶉等
1)蔥姜養胃肚條【6】
原料:蔥50克,熟豬肚500克,生姜50克,植物油9克,鹽3克,料酒5克,味精1克
制法:把豬肚切成細條,蔥切成段,姜切成絲,鍋中注油燒熱,爆香蔥段,姜絲,烹入料酒,加入肚條翻炒均勻,加入鹽燒熟,加味精即成.
功效:適用于胃寒,胃下垂,潰瘍病患者
3.水產品類:草魚、鯽魚、鱔魚、黃花魚、帶魚等
1)鯽魚糯米粥 【4】
原料:鯽魚1~2條,糯米50~100克,調料適量。
制法:魚去腸雜,與粳米煮粥,粥熟后將魚骨刺去掉,加入調料即可服食。
功效:主治胃病,慢性胃炎。
4.蔬菜類:番茄、紅蘿卜、白蘿卜、生姜、大蒜、大頭菜、蓮藕、南瓜等
5.水果類:蘋果、香蕉、橙子、木瓜、甘蔗、大棗等
1)白玉木瓜汁 【7】
原料:玉米、白扁豆各60克,木瓜15克。
制法:將玉米、白扁豆與木瓜加水煎汁飲服。
功效:主治胃炎。
6.其它類:菌類、蜂蜜等
1)蘑菇養胃菜心【7】
原料:青菜心500克,干蘑菇50克
制法:把蘑菇用溫水洗凈,菜心根部十字劈開,洗凈,炒鍋加植物油至六成熱放心菜心翻炒,加鹽,鮮湯,白糖等佐料繼炒至軟熟撈出置盆內,再將蘑菇.料酒入鍋加鮮湯煮沸加鹽.味精.色薄芡,盛入菜心盆上,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胃炎,潰瘍病患者適用.
2)淮山蜂蜜煎 【6】
原料:淮山30克,雞內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雞內金水煎取汁,調入蜂蜜,攪勻。日1劑,分兩次溫服。
功效: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虛弱,運化不健之食積不化、食欲不振等。
對于患有胃潰瘍病的病人,無論是治還是養,平時還要多注意調理,一是要放松生活節奏,二是把好飲食關,三是適當進行運動。長期堅持健康正確的生活方式,對于胃潰瘍的防治是非常有好處的。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
【2】《胃病診斷與中醫治療圖譜》作者:姚保泰 郭之平 呂霞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時間:2005-09
【3】好大夫在線:haodf.com/
【4】《家庭醫生報》
【5】《求醫不如求己3》 作者:中里巴人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8-11-1
關鍵詞: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商業存在;貿易壁壘
與傳統中醫的診療服務不同,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更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和優勢,容易為東道國成員所接受,因此,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是中醫藥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在市場準入方面遭遇了諸多貿易壁壘。
一、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市場準入概述
(一)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模式
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的提供模式主要有四種: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在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中,其服務提供模式往往不是單一的。在全球化和信息時代,商業存在日益成為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貿易的主力軍,成為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在海外得以長久存在的主要戰略支撐。
(二)市場準入面臨的非關稅壁壘
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市場準入,是指一國允許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進入本國的條件、門檻和制度。由于服務貿易的無形性,一國為保護本國的服務市場,通常會采取一些非關稅壁壘措施,消除或降低對本國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市場準入的限制。
(三)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民眾對養生保健開始越來越關注,再加上國際上“回歸自然”浪潮的興起,中醫養生保健在世界范圍內正備受矚目。現階段,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在商業存在模式下有以下特點:1.服務機構數量有限: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是傳播中醫保健服務的有生力量,但是目前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數量有限,能夠走出國門的中國養生保健服務機構更少。規模相對較大,如瑞士蓮福中醫藥集團,在瑞士和美國開設了21家連鎖醫療中心,開展針灸,推拿服務,并創建“聯中藥廠”為其所屬診所提供重要保健品和養生藥茶。這樣的機構并不多見。2.從業人員輸出規模小:近年來,世界中醫學聯合會和瑞士中醫集團、洛桑中醫診所、歐洲中醫基金會以及阿曼蘇丹國開展中醫醫療、保健、教育等開展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建立了一些長期合作關系的中醫人才派出渠道。總體上,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從業人員輸出規模較小。
二、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市場準入壁壘問題
服務貿易的無形性和不可儲存性決定了其壁壘表現形式只能是非關稅壁壘,一方面是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在市場準入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對從業人員資質及其跨國執業方面的法律規制。
(一)市場準入壁壘
以澳大利亞為例,目前澳大利亞有5000多家診所,其中中醫診所比較少。中醫保健、針灸等是西醫從業人員的輔助治療方式,目前有3000個西醫診所內設立針灸治療項目。澳洲政府近年來通過語言、專業對中醫、針灸師開始啟動注冊,限制了相關保健醫師從業資格,影響了一些中醫診所的正常營業。
(二)從業人員市場準入壁壘
1.澳大利亞對中醫養生從業人員市場準入限制:作為“補充醫學”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近年來在澳大利亞受到了一定限制。據統計,澳大利亞約有4500名針灸、中醫師,雖然中醫針灸服務在澳洲已經被廣泛認可,但是自2012年7月1日開始,澳洲通過對境內的中醫、針灸師頒發許可證來限制醫師的行醫范圍和對象,這使得近90%中醫難以在澳洲獨立行醫。澳洲醫學會對上千名會員統計,目前通過注冊者僅為13%,有條件注冊者為87%,其中限制注冊者為25%。對中醫、針灸師的法律限制將阻礙中醫養生保健從業人員在當地醫院、診所的執業。2.美國對中醫養生從業人員的市場準入限制: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在美國是補充和替代醫學(以下簡稱CAM)。近年來,美國接受CAM治療人數正逐年增加。據調查1997-2002年5年間,CAM療法呈穩步增長趨勢,最長用的有肌肉松解療法(14.2%)和按摩療法(7.4%)。隨著中醫保健在美國市場的不斷升溫,美國各州開始針對中醫保健醫師的從業資格進行一定考核。目前美國50個州中有44個州對針灸師通過按期完成繼續教育學分的方式頒發針灸執照。美國成立的東方醫學資格認定委員會,對相關中醫保健從業人員資格進行認定管理。這些管理活動對中醫養生保健從業人員構成了間接限制。
三、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市場準入壁壘在GATS框架下的分析
在GATS框架下,服務貿易的兩道關卡是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兩者聯系緊密,市場準入是適用國民待遇的前提,國民待遇又是市場準入的保證。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的市場準入,主要是“開業權”和服務提供者資格的問題。
(一)市場準入
在商業存在服務模式下,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壁壘主要表現為限制服務機構設置和限制服務提供者資格及流動等。前者主要表現為設置較高的門檻或限制開業權等。這種壁壘涉及到養生保健服務提供商在本國的存在及允許參與的程度;中醫養生保健外籍雇員市場準入方面的壁壘主要為對從業人員入境手續和就業許可方面的限制等。為了減少貿易壁壘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GATS限制成員方在服務貿易中設置市場準入方面設立壁壘。市場準入在GATS并非一般性義務,而是根據承諾表承擔特定的義務。具體到健康保健服務領域,一成員方在市場準入方面所做的承諾,涉及到該成員方是否允許其他成員的健康保健服務和服務提供者進入本國服務市場及進入程度問題。合法管理與市場準入壁壘有時候難以區分,構成市場準入的主要障礙。非關稅壁壘通常規定在各國對國際服務貿易的管理性法規之中,并且經常以合法管理的名義出現。以澳大利亞為例,對中醫保健服務人員進行從業資格管理,影響到了從業人員的正常執業。看似合法的管理措施,使得近90%中醫難以在澳洲獨立行醫。如此大比例中醫保健從業人員的失業,也很難說不是澳洲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從業人員設置的貿易壁壘。
(二)國民待遇
與市場準入相同,國民待遇也不屬于GATS成員國的普遍義務,而是特定義務。各成員國須在自己承諾開放的健康保健服務部門中給予外國保健服務和保健服務提供者以國民待遇。國民待遇方面的壁壘主要體現為服務主體進入一國市場后采取的限制措施。在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領域,表現為對保健服務從業人員的歧視性措施。例如,征收更高的稅費,以及對外籍保健從業人員要求更高級別的專業證書等。
四、減少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市場準入壁壘的對策
(一)加強國際談判減少壁壘
推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減少貿易壁壘是關鍵。具體來說,一方面可以在GATS框架下,擴大各國具體承諾義務來限制健康保健領域壁壘,另一方面也可以尋求國際法方面的保護,通過國際條約保護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1.通過談判擴大成員方具體承諾:按照GATS的規定,一個成員對市場進入的具體承諾,均需經過談判,逐項列入“具體承諾表”中。具體承諾是成員方按不同的服務提供方式,就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及其他影響服務貿易的措施,在服務部門或分部門的適用范圍和條件所做的承諾。例如,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主體資格的認定方面,鑒于實踐操作中承認服務提供者資格的復雜性,如涉及保健機構從業許可證、營業執照以及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等問題,GATS規定可通過雙邊或多邊協議解決或成員自行單方面宣布完成。因此,在GATS框架下,加強成員各方之間的雙邊或者多邊談判,有助于確立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主體資格的統一標準,擴大各成員方在中醫養生保健主體市場準入方面的承諾義務。2.通過談判加強國際立法:中醫養生健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需要在國際法律層面予以支持和保護,可以通過簽署多邊國際條約、諸邊國際條約或雙邊國際條約實現。中國作為經濟和政治大國,與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存在著密切的貿易和投資關系,簽訂了大量的雙邊、諸邊貿易和投資條約。我國各主要相關部門有必要在國際重要談判和條約中,有意識地通過條件互換或其他形式,為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進入其他國家開辟合法通道。
(二)積極推進中醫養生保健國際服務標準建設
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減少各國在市場準入方面的壁壘,需要有一個國際通行的服務標準?!懊鞔_、統一、確定、可驗證”的服務標準,成為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的核心問題之一。在我國國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三級標準體系下,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企業應團結一致,推動有關國際標準的出臺。此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的影響,中國中醫養生保健管理部門和行業組織應當積極參與中醫養生保健國際標準體系的制定,為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標準建立國際標準,消除分歧?!耙粠б宦贰睘橹嗅t養生保健服務的國際談判和標準制定帶來了契機。在中國與澳大利亞、匈牙利等國的雙邊談判中,簽訂了新的中醫藥合作協議;通過各國談判協商,國際標準化組織《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的國際標準。中醫養生保健國家管理機構及相關部門應積極參與到各國及區域間的雙邊及諸邊談判中去,為確立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標準努力。
綜上所述,在商業存在模式下,解決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的市場準入法律問題,需要中醫藥界和法律界、政府和民間、外交和經濟部門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作者:楊逢柱 王 芳 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喻文迪.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現狀及發展趨勢探析.世界中醫藥.2009(2).
[2]黃建銀.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戰略選擇的探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醫藥國際服務需求曲線模型.中醫藥管理雜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國中醫養生保健發展的現狀及思考.中醫研究.2013,26(7).
[4]劉薇.WTO對法律服務貿易的規制及中國應對.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0.
[5]木泉.中國國際旅游服務貿易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關鍵詞:生物多樣性原因可持續利用保護對策
引言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基礎,也是當今國際社會環境和發展的研究熱點問題之一。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種數量約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地區。但是由于自然、人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國的生物多樣性正遭受著嚴重的損失和破壞,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過對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設性意見,以資探討。
1.生物多樣性概述
1.1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含義
1992年6月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各國簽署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二條對生物多樣性作如下解釋:
所有來源的形形生物體,這些來源除其他外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
1994年我國政府制訂并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對生物多樣性作如下概念:
所謂生物多樣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構成的綜合體。
但上述對生物多樣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準確性和簡練性,故本文將生物多樣性定義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組成部分的綜合體。
生物多樣性包含三層含義,即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三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遺傳多樣性是指某個物種內個體的變異性;物種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機體的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指生物圈內生境、生態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內生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三者之中生態系統多樣性是基礎,而物種多樣性是關鍵,遺傳多樣性含有的潛在價值最大。
1.2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每個層次生物多樣性的都有著重要的實用價值和意義。物種的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了大量野生和養殖的植物、魚類及動物產品;遺傳多樣性則對培育新品種、改良老品種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人們可利用一些農作物的原始種群、野生親遠種和地方品種培育高產、優質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態系統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維持生態平衡。因此生物多樣性不僅能為人類提供豐富的自然資源,滿足人類社會對食品、藥物、能源、工業原料、旅游、娛樂、科學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維持生態系統的功能、調節氣候、保持土壤肥力、凈化空氣和水,從而支持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和其它活動。此外生物多樣性直接影響著中國的文化多樣性.
1.3我國生物多樣性現狀
我國在1987年公布的《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第一期中,公布的瀕危種類有121種,受威脅的158種,稀有的110種,共計389種,其中一類保護植物8種、二類的157種、三類的22種。另據中國紅皮書的估計顯示,超過1/10即500多種脊椎動物物種和15%~20%即400~500種高等植物已經受到威脅。而我國對境內的物種及其數量尚無確切的統計數字,尤其對瀕危物種的調查尚不全面。出現的問題是有些國家未列入瀕危物種名錄的物種面臨生存威脅,有的甚至瀕臨滅絕,而另一些則由于人為的保護、繁育、利用而使種群數量有所增減,因而有必要調整其保護級別或劃出、劃入保護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藥用動植物,如黃草,急待保護。
此外,近年來野生生物貿易已經對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產生了較大影響。由于糧食、中醫藥、服裝等對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動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劇增長,對幾種瀕危動植物物種以及一些沒有列入國家保護名單之內的動植物物種數量已經構成威脅。如:藏羚羊。
2.生物多樣性損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既有自然發生的,也有因自然發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類活動(特別是近兩個世紀以來)無疑是生物多樣性的損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別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則是引起損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種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其一是物種的形成與滅絕是一種自然過程,化石記錄表明,多數物種的限定壽命平均為100~1000萬年。其二是物種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或變異性、適應性比較差,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難以適應,因此而面臨滅絕的危險。如大熊貓,其瀕危的原因除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以外,與其本身食性狹窄、生殖能力低等身體特征有關。二是環境突變(天災),如地震、水災、火災、暴風雪、干旱等自然災害。
2.2人為原因
由于人類對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同時又過多的重視經濟發展,而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淡薄,從而導致生境破壞時有發生;對生物資源開發過度,有些甚至是掠奪式的開發;環境污染嚴重;對外來物種入侵問題重視不夠以及制度的不健全,這些都是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喪失、片斷化、退化
棲息地破壞和片段化已成為我國一些獸類數量減少、分布區縮小和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國生境被破壞的兩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減少直接威脅到從苔蘚、地衣到高等物種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導致森林火災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國在過去25年內因森林火災共損失了860萬公頃的森林。以農業和建設為目的的占用森林、濕地和草原則是生境破壞的另一個原因。據估計,中國目前農田的1/3本來是處女林,這一問題在中國熱帶地區尤為嚴重。而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沿海濕地的一半左右已經發生改變,高原湖泊周圍的濕地也損失嚴重。另外,1950~1980年間中國湖泊面積減少1/10。
生境的片斷化是指一個面積大而連續的生境被分割成兩個或更多小塊殘片并逐漸縮小的過程。多種人類活動都可能導致生境的片斷化。如鐵路、公路、水溝、電話網絡、農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動的分隔物,和自然保護區內修筑公路等人為設施。特別是由于這些人為設施的建立,使得動物的活動受到限制,從而影響其覓食、遷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種子的散布也會受到影響。因而引起動植物種群數量下降并引起局部滅絕。同時由于生境的片斷化,陽光、溫度、濕度及風的變化,也會導致一些物種瀕危、甚至滅絕。另外生境的片斷化有助于外來物種的入侵,進而威脅到原由物種的生存。
生境退化則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經濟發展、過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場退化嚴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機能衰退,從而對其生存構成威脅。
草原的退化。
2.2.2掠奪式的過度開發
許多生物資源對人類具有直接的經濟價值。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業化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人類對之的需求隨之迅速上升,其結果導致對這些資源的過度開發并使生物多樣性下降。
而當商業市場對某種野生生物資源有較大需求,通常會導致對該種生物的過度開發。典型的實例是人類對海洋鯨類的獵捕活動與鯨類數量的消長之間的關系。我國許多藥用植物,如人參、天麻、砂仁、七葉一枝花、黃草、羅漢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經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導致滅絕。其中偷獵、濫挖走私野生動物行為對生物的多樣性威脅最嚴重。
2.2.3環境污染
2.2.3.1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能夠對水生生物(特別是魚類)生命周期的任何發展階段,產生亞致死或致死作用,影響他們的捕食、尋食和繁殖。其中亞致死的水體污染對水體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更為突出、普遍、久遠。在這種環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長緩慢或者死于環境脅迫有關的疾病。而水體富營養化能使水體生物多樣性顯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會使當地植被退化,甚至變成不毛之地,同時土壤動物也會變的稀少甚至絕跡,其生物多樣性比未受污染區顯著下降。如礦區、尾礦堆積地一、礦區廢棄地以及垃圾填埋廢棄地都少有樹木生長。
2.2.3.3空氣污染
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的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均能對生物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失,并對生態系統構成危害。經各種途徑進入空氣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殺死生物。來自冶煉廠廢氣中的有毒金屬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所引發的溫室效應等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損害、減少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和重視,特別是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變暖和酸雨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2.2.4外來物種入侵
外來物種入侵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很大威脅。其入侵方式有三種:一是由于農林牧漁業生產,城市公園和綠化、景觀美化、觀賞等目的的有意引進或改進,如在滇池泛濫的水葫蘆、轉基因生物;二是隨貿易運輸旅游等活動傳入的物種,即無意引進,如因船舶壓倉水、土等帶來得新物種;三是靠自身傳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傳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區危害深廣的紫莖澤蘭、飛機草。在全球瀕危物種植物名錄中,大約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來物種入侵引起的。2002年來自南美洲亞馬遜河的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在我國掀起軒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達到一定規模時,可能會大量屠殺其他魚類,給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帶來危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3制度原因
雖然我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績,但由于制度特別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樣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損失。主要表現在:雖然國家已把環境保護的成效納入政績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納入工作計劃;對生物多樣性有影響的重要部門(如農業、林業、漁業、科研機構等)對此重視夠,缺少相關具體實施細則、行動及專業人員。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物種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國已建立數目眾多的保護區,但相對與國土總面積而言是不夠的,而且部分保護區管理混亂、土地權屬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雖已實施《自然保護區條例》多年,但畢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階較低,調整面窄,處罰力度不夠,故需要進行新的立法以保護自然保護區、物種及其生境。而在外來生物入侵問題上,雖有一些法規涉及,如《進出境動物檢疫法》但沒有專門法規對此做相應調整,法律漏洞較大。
此外,由于經濟發展;新的城鎮、水壩、水庫、礦區的開發、建設;旅游活動以及國際合作不充分也會對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
3.保護對策
保護生物樣多性不僅需要加快治理環境污染,把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更重要的是在生態系統水平上采取保護措施,傳統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護,通過排除或減少人為干擾來保護生態脆弱區,在一般情況下,確是保護某些物種或生態系統的有效途徑。但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過立法的途徑解決,主要是對自然保護區進行立法。鑒于外來物種對生物樣多性的影響日益嚴重,而我國卻沒有專門立法保護措施,故建議建立外來物種管理法規體系。而且隨著人口和用地的不斷增長,被動的保護已很難真正達到保護的目的,為此提出可持續利用生物資源。同時生物多樣性對全人類都有著深遠的意義,需要各國政府和人民的積極參與,故特別強調國際合作和加強國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護區和制定《自然保護區立法》
自然保護區是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雙重性質,并且是一定的空間范圍的區域。在我國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惜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和具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地的陸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據《世界資源》1997年的統計,全世界已建立較大面積的保護區1.04萬個多,其無論在保有物種、遺傳、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還是在保護物種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國也意識到,由于缺法相關法律保護,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混亂,保護區內開發與保護矛盾突出,亂砍、濫挖偷獵行為時有不斷,造成一些自然保護區破壞嚴重。
因此,許多國家對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進行了專門立法。如,英國《國家公園和鄉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園法〉澳大利亞的國家公園與野生生物保護法》加拿大的《國家公園法》,韓國的《自然公園法》等。另外,一些國家制定了自然保護區或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綜合性法律,并將自然保護區納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蘭的《自然保護法》、韓國的《自然環境保護法》等。這些法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無論是按國際通行做法還是從我國國情出發,都有必要抓緊制定一部《自然保護區法》,對由于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建設、管理、開發和利用而產生和存在的社會關系進行調整。建議在原有法規中法律制度:如審批制度、分級分區制度、管理制度、檢查應急制度的基礎上,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如分類性保護和管理制度、監督管理體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鑒國外相關先進經驗,創設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區劃制度和社會影響評價制度。
3.2防止外來物種和建立外來物種管理法規體系
外來物種入侵不僅對當地生物構成威脅,同時對經濟和人體健康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一些國家對此進行了立法。如美國先后頒布或制修訂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外來物種預防和執行法》、《國家入侵生物法》、《外來有害生物預防和控制法》、《聯邦有害雜草法》等;新西蘭《生物安全法》等。
我國雖有一些法律法規涉及外來物種管理,如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1988)農業和林業局分別建立了水生和陸生野生動物引進審批制度;《野生植物保護條例》(1996)、《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動物防疫法》和《植物檢疫條例》。但是目前尚無針對外來物種入侵的專門法規?!吨袊锒鄻有员Wo行動計劃》涉及到外來入侵物種物種,但未制定專門針對外來物種入侵的行動計劃,所以中國急待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以確保生態安全和保護本國生物多樣性。如設立引種許可證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外來物種入侵預警機制。
另外,對外來物種進行普查和有計劃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護中持續利用生物資源
雖然全世界已建立眾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多形式保護方法方式,但相對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護的生物多樣性是有限的。因此人們認識到,有效和長期可信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是持續利用生物資源。指對生物資源的利用應以使生物多樣性在所有層次上得以保護、再生和發展。對保護而言,沒有合理利用也就沒有保護。利用自然保護和發展旅游業就是一例。不但有經濟效益,實際上也是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從而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這本身就是社會效益的體現,也是自然保護的價值體現。
另外建議對生物多樣性有影響的重要部門(如農業、林業、漁業、科研機構)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并將其納入他們的生產計劃中,鼓勵生物的資源利用方式的多樣化。包括根據當地資源的實際情況實施傳統的農業和林業措施;推進科研與教育;采取必要的辦法使保護區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和進行遷地保護。
3.4國家合作與行動
在生物多樣性問題上,世界各國的共識是生物多樣性問題不是局部的、地區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問題。聯合國有關組織、世界科學界和各國政府部門認為國際合作是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國政府應積極的參與國際合作加入協定,聯合打擊跨國非法貿易與捕獵。加強科研協作,但要注意與產權問題。
我國已加入的公約協定有《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國際捕鯨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熱帶木材協定》、《關于保護特別水禽的重要濕地公約》等等,為了更好的保護我國生物多樣性,應積極的開展國際合作,并制定相關的實施計劃與細則,在必要的情況下制定相關行政法規或法律。
3.5加強環保教育
從整體和局部看,國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好壞,大量資料表明,凡是受環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國家和地區,通常生態環境破壞頻率越高、程度越深、問題也越多。而對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社會問題來說,除發展外,更多的應加強民眾教育,廣泛、通俗、持之以恒地開展與環境相關的文化教育、法律宣傳,培育本地化的親生態人口。特別值得重視和提倡的是利用當地文化、習俗、傳統、信仰、宗教和習慣中的環保意識和思想,如民族地區的龍山、鳳水,進行宣傳教育。另建議在中小學中專門開設環境課程或在自然、化學、生物、地理及中進行環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視的是課外活動。
此外,加快對全國生物多樣性的清查;根據實際情況變更動植物保護級別;恢復破壞的生態系統;及對一些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進行人工繁育和擴群工作,也很有必要。總之,一個物種的消亡往往不是單個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是一件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參與,不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眾;不僅需要單個學科,更需要多學科;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而是全球的共同參與與合作。
參考文獻:
[1]王羲國際環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韓德培主編環境保護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態環境可持續管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劉劍平全球環境問題與對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5]伊武軍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環境生物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7]中國外來物種黑名單科學生活2004(3)
文獻標題:基于CNKI的中醫養生保健文獻計量學分析
參考文獻:
[1]劉敏.北京市公務員和科技人員亞健康及生活狀況調查[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
[2]于琦,李敬華,高宏杰,等.中醫養生數據庫建設[J].中國數字醫學,2015,10(8):73-75.
[3]薄智云.亟須系統構建“治未病”學科[N].中國中醫藥報,2015-05-29(3).
[4]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國養生保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策略研究[J].中醫研究,2014,27(9):4-7.
[5]朱吉,賈楊,陸超娣,等.上海市長寧區醫療機構與社會養生保健機構聯動下的“區域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平臺”建設[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5):13-15.
[6]袁尚華.中醫健康體檢在“治未病”中的作用[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1):8-10.
(收稿日期:2015-11-10)
(修回日期:2015-12-10;編輯:向宇雁)
附1: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市場準入法律問題研究
參考文獻:
[1]喻文迪.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現狀及發展趨勢探析.世界中醫藥.2009(2).
[2]黃建銀.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戰略選擇的探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醫藥國際服務需求曲線模型.中醫藥管理雜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國中醫養生保健發展的現狀及思考.中醫研究.2013,26(7).
[4]劉薇.WTO對法律服務貿易的規制及中國應對.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0.
[5]木泉.中國國際旅游服務貿易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6]石靜霞.WTO服務貿易法專論(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6.
[7]吳益民主編.國際服務貿易法學(第1版).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
附2:芍藥谷景區發展中醫養生旅游產業市場分析
參考文獻
[1]苑慶磊.中國芍藥花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1.
[2]宋煥芝,于曉南.中西方芍藥花語及其景觀應用_宋煥芝[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1002-1003.
附3:中醫養生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方法研究
參考文獻
[1]邸朝華.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J].教育科技資訊,2010,(23):210.
[2]伍婷.簡論文化中的情緒養生[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01):5255.
附4:中醫養生儒家思想探討
參考文獻:
[1]毛淳.論儒家思想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6,(03).
[2]徐正德.中醫養生理論與實踐[D].南京中醫藥大學,2010.
[3]彭昊.與道家思想[D].湖南大學,2010.
[4]張時.中醫個體化運動養生體系的構建[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1.
[5]魏勝敏.中國傳統導引養生術的方法論特征及其當代價值[D].福建師范大學,2012.
對于養生防衰老,我的感悟是:養生的根本是平衡,如心態平和、飲食平衡;養生的核心是適度。不過度;養生的重點是生活細節,良好的生活方式:養生的關鍵是堅持,要持之以恒。下面,我著重談談日常生活中養生保健、延緩衰老的一些共同要領。
一要有個好心態,快樂每一天。愉悅歡樂的心情是健康的基礎,健康才是長壽的根本。只有心情快樂,才有健康的身體;只有強壯的體魄、身不患病,才能延年益壽。所以,我們要做個開心老人,天天有個好心情,笑口常開,快樂每一天。要想做到老有所樂,就應主動尋找快樂??鞓凡皇莿e人施舍的,而是靠自己去創造和尋找的。快樂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積極參與適宜的活動,如書法、繪畫、攝影、唱歌、跳舞、集郵等,就能時時、處處找到興趣,獲得快樂,使心情舒暢,消除煩惱,增進身心健康。
二要常動腦動筆,腦醒防先衰。人老腦先衰。為了預防腦先衰就要經常動腦學習、思考,動筆寫寫東西。寫文章是一種鍛煉大腦的好辦法。因此。我經常動腦動筆,寫些衛生科普文章。十幾年來,我在國家級、省級10多種醫學專業衛生科普雜志上發表了10多篇論文。2007年,我將公開發表的論文和養生保健的其他文稿編輯成《醫學保健科普論文集》一書(約25萬字,內部發行),贈送給老年朋友,受到了他們的稱贊,我自己內心也感到十分欣慰和喜悅。至今。我腦子還靈活,大概就得益于經常動腦思考和寫些文稿。
同時,閱讀書報,調劑晚年生活。書報中知識豐富多彩。從中可獲得衣食住行的生活新知、養生保健長壽的經驗、防治疾病的方法等。讀書還能調整心態,有較強的解除抑郁和宣泄煩惱情緒的作用。我在閱讀報刊時還注意收集資料,剪輯精粹,分類成冊,現已有20多本。
三要合理用膳,吃出健康來。平衡膳食是老年人保持健康和延緩衰老的基礎。因此,我們老年人要管住嘴,合理用膳,吃出健康,延年益壽。平衡膳食要遵守以下原則:
(1)少細糧,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粗雜糧,多品種搭配著吃。也可干稀搭配著吃。
(2)少吃油脂多的紅肉類食物,多吃些魚、蛋、奶、豆制品,保證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每天達到60-70克。
(3)少吃鹽和糖,食鹽每人每天6克以內,多吃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鮮蔬菜水果,做到多品種、多色彩輪換著吃,堅持每天吃10種以上的蔬果。
(4)少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動物油,多吃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但每天每人食油不宜超過25克。
此外,還要注意飲食習慣和烹飪方式。做到飲食有節,定時定量,細嚼慢咽,三餐比例適當,每餐七八分飽;多吃煮、燉、蒸的食物,少吃油炸、燒烤的食物。不偏食、不貪吃、不吃生冷食物。
另外,每個人還可根據體質情況、健康狀況以及季節時令,選擇合適的食物和中藥材一起烹制、熬湯服用,進行食補,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強身健體,防病治病。
同時,應注意補充水分,每天應喝6-8杯水,以溫白開水及綠茶水為最好。
四要適量地運動。最好是走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式就是走路。走路有消除動脈硬化斑塊,改善高血糖,降低血壓、血脂,減輕體重等作用。適量的運動處方是“三五七”,即一天步行30分鐘,一次走路3公里,一星期至少步行5次:運動強度是運動后心率+年齡=170。每個人也可根據自我感覺來制定運動處方。運動中不出現呼吸急促、氣短現象。運動后感到輕松、舒適,睡眠好、不疲倦乏力,就是合適的運動量。
老年人做些家務也是很好的運動。打掃衛生。下廚做飯……這些家務活,或站或動,可使手足及腰部肌肉、筋骨都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有條件的老年人還可搞些園藝活動,如種菜、養花、養鳥,同樣對健身防衰老多有好處。
五要運用中醫養生。強身增壽。老年人學點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好處良多。首選是自我穴位按摩,經絡養生。穴位按摩簡便易行,具有舒通氣血、經脈,保養五臟,增強機體免疫力及防病祛病、健身抗衰老的功效。老年人日常養生法還有:常梳頭、擦面、揉耳、叩齒、摩腹,睡前用溫水泡腳,點按涌泉、太溪、太沖等穴位。點按這些穴位有補腎、潤肺、護心、疏肝、健脾的功效。當今,在老年人中盛行一種叫“三一二經濟鍛煉法”,即每天堅持點按合谷、內關、足三里3個穴位,快步走半個小時和常做腹式呼吸。這種鍛煉法對強身和益壽同樣有效。
六要積極防治疾病。自我保健。老年人患病對健康長壽影響極大,患病會加速衰老。老年人易患的疾病有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慢阻肺、骨關節炎等。因此,老年人要十分重視防病,做好自我保??;經常調控不良情緒,做到生活起居有序,保證充足睡眠和休息,養成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合理飲食,講究衛生,讓疾病無以生發:還要堅持每年體檢,有病早發現、早治療。
(湖北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65)
摘 要:截至2013年,武漢市老齡化程度高達17.7%,遠超國際7%的標準。而當前武漢市社區老年群體預防干預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建立,進一步發揮老年群體“知、信”的傳統中醫藥保健養生、未病先防、“簡、便、廉、驗”的特色優勢,減輕家庭、社會醫療費用負擔勢在必行。通過隨機抽樣調查武漢市青菱鄉社區和百步亭社區約500名老年群眾,了解到當前老年群眾普遍通過電視媒介關注中醫養生保健知識,但真正了解者卻極少;老年群眾養生方法多集中于飲食養生,希冀社區中醫文化推廣站建立,獲得切實可靠的中醫衛生服務等相關現狀,并提出相應建設性對策,為社區開展老年衛生保健服務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2.023
*基金項目:2012年湖北中醫藥大學科研項目“本土中藥日化企業品牌營銷策略研究”
收稿日期:2014-10-21
當前,大力開展基層社區醫療保健服務工作已成為我國基層醫療改革的一項重要戰略性舉措。特別是在社區衛生醫療工作中,積極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和“末病”的優勢,已成為國家政府和各專家的共識。當前,在國家政府及各相關部門、機關的大力支持下,中醫藥相關服務已逐步走進社區,各系列醫療養生保健服務作為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愈來愈受百姓青睞。而社區老年群體作為醫療保健中的脆弱人群,也是開展中醫養生保健的主要服務對象,研究其老年群體當前中醫養生保健現狀,分析相關影響因素,加強老年人疾病預防管理,做到未病先防、即病防變、病后調護、瘥后防復,對進一步促進社區養生保健工作發展,合理配置相關醫療資源具有重大意義。
1 社區養生保健相關概念及研究
中醫養生是指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通過調節飲食、保養精氣、調適寒暑、活動形體等各種手段,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社區中醫養生保健通常指的是在中醫藥基礎理論指導下,面向社區人群施加于人體的一種簡易有效的預防手段,其內容形式豐富多樣,包括食療、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藥浴、氣功、八段錦等養生保健。
現階段,國內相關專家學者為解決國內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對簡、便、廉、驗的社區中醫藥服務寄予厚望。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加重,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醫療衛生資源進行老年人醫療保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質量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研究的熱點問題。張敏、陸慶榮、韓禮婉早在2003年就指出:目前我國中醫養生社區衛生服務項目形式簡單,宣傳途徑及內容不完善,缺乏科學系統的中醫養生規劃與評價;石碧霞、方麗鴻、劉登蕉等學者于2010年通過研究發現城市社區老年人對中醫養生保健認知程度較為匱乏;黃艷、黃衛東則于2011年提出經濟水平和知識水平影響著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行為等觀點;孫曉晶、段功香、張穎杰同年調查發現預防骨質疏松、防治高血壓病及頸肩腰腿痛的知識指導、日常生活中飲食注意事項和常見疾病飲食指導等是社區最受群眾喜愛和歡迎的5項中醫保健服務;李明今、馮應強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社區人群對中醫藥知識及相關技術行為態度面臨著“低利用度,高需求度”的尷尬局面。
目前,盡管國內學者對有關社區老年人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的鉆研較多,但大多都體現在中醫藥養生保健技術或手藝等“硬件”在人群中的“知、信、行”問題,而輕視了當今群眾,尤其是老年群體對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的指導咨詢、健康教育等“軟件”的需求。隨著現代社會疾病譜和死亡譜的根本性改變,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的“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興起。2009年在北京召開的首屆醫學高峰論壇上,各醫療專家就“臨床治療與平時預防保健”問題達成《北京共識》并強調:醫學必須有較大改變,必須提供平常預防保健,要特別照顧到老年、婦幼、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另從地域角度分析,武漢市地區關于此方面的研究較廣州、北京等一線城市偏少,而截止到2013年,武漢老年人口數高達146萬,老齡化程度高達17.7%,已遠遠超過國際標準7%。同時人們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素質每況愈下,疾病隨之而來,進一步加重了家庭、社會的醫療費用負擔。如何進一步發揮我國傳統中醫藥老年保健養生、疾病預防特色優勢,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弊端,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本研究旨在通過相應的調查,認知武漢市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現狀,并剖析相關原因,提出相應策略,以便為社區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提供相關科學依據。
2 對象與方法
2.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隨機選擇武漢市青菱鄉社區和百步亭社區進行抽樣調查。共計500余名老年人參與調查,調查于2013年7-8月進行組織實施。
2.2 調查方法
2.2.1 問卷調查
通過對500名老年人開展相應調查問卷,針對部分文化水平低或不識字的老年人,由調查人員逐條詢問并如實填寫。本次調查共發放5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87份,問卷回收率達97.4%。問卷分為個人相關信息和老年人對中醫養生保健相關資訊關注、了解程度,養生方法、了解途徑等9個條目。
2.2.2 文獻研究
通過查閱30余篇相關論文和大量閱讀系列文獻,大致了解武漢市社區老年人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需求脈絡,設計訪談提綱及問卷。
2.2.3 個人訪談
通過與20余名老年人交流訪談,了解社區老年人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的普遍心理體驗意向和加強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解決途徑,大力挖掘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研究盲點。
2.3 統計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通過Epidata3.1建立相關數據庫,進行處理及相關分析。
3 調查結果分析
3.1 樣本概括
本次調查共收集487份有效調查問卷,樣本在性別、年齡、健康狀況等項目進行了相關描述統計,具體見表1。
3.2 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現狀
3.2.1 面臨“高關注,低了解”尷尬局面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健康與醫療一直是人類最強烈且是無法避免的最基層的需求,是人們行為的強大動力。調查發現,67%的老年人處于亞健康的狀態,20%的老年人處于疾病的狀態,特別是老年人普遍深受慢性疾病病因不明、病程長、恢復慢的侵擾,健康水平直接決定著老年人對醫療健康知識的關注。而中醫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和沉淀,特別在疾病的預防上面凝聚了自身獨有的特色。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中醫對老年人的影響也是極大的,大部分老年人已接受中醫養生保健理念并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了部分來自中醫的保健經驗。調查中,在回答“老年人對養生保健知識關注程度”這一條目時,所有老年群體普遍表示關注。但當問及“老年人對養生保健知識了解程度”這一條目時,僅有37.37%的老年人表示了解,17.04%老年人表示不了解,1.44%的老年人表示完全不了解。關注程度和了解程度成了“鴛鴦火鍋”一般冷熱不一,說明大力傳播中醫藥文化和知識勢在必行。
3.2.2 養生保健方法,感興趣養生知識普遍集中于飲食養生
自古“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根植于中華名族血液里,廣為流傳的飲食三字經正好說明這一關系。人到老年,身體機能逐步弱化,對健康的需求也愈來愈大,而食療作為一種較易獲得方式一直深受廣大老年群眾的歡迎。在調查中,79.47%受訪人群表示了解飲食養生,另外動形養生,進補養生也是老年人較為熟知的養生方法。在回答“愿意選擇哪種養生方法”條目時,66.12%選擇飲食養生,這正好可以說明老年人養生保健方法普遍集中于飲食養生,另外動形養生、靜神養生、進補養生也是老年人樂于接受的養生方法。
不僅如此,在調查感興趣養生保健知識中,61.6%受訪老年人表示喜歡了解飲食養生知識,拔罐、針灸占57.29%,推拿按摩占51.54%排在其后。
3.2.3 了解途徑多通過電視節目
目前老年人了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途徑多通過電視節目,約有66.94%老年人在回答“當前了解中醫養生保健途徑”條目時,均認為是電視節目。這與中國老年健康服務促進大會(2014)的《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模式研究》課題研究結果“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獲取的主要渠道以電視為主”相符。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電視也作為一種普通家電走進了千家萬戶。老年人的娛樂生活與電視有著緊密聯系,電視已成為當今老年人生活消遣、資訊獲取的主要渠道。另外,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健康愈來愈重視,養生類節目應運而生并大行其道,電視養生節目眾多。全國20多個省市的上星電視節目中,基本上都有養生保健節目,如中央電視臺有諸如《健康之路》等3套養生節目,山東電視臺、河南電視臺、湖南電視臺等電視臺也有類似《養生堂》相關養生健康保健欄目。
3.2.4 希冀社區駐地宣傳
通過對老年人獲取中醫養生保健知識途徑對比可以發現(見表2),老年人目前多通過電視節目獲取,其次是口耳相傳,占44.35%,社區宣傳僅占23.61%,排在7種獲取途徑中第6位。而在老年人希望的知識獲取途徑中,電視節目憑借著64.89%的支持率仍居榜首,社區宣傳(46%)從第六一躍成為第二獲取渠道,增長幅度高達22.39%,增長幅度獨占鰲頭,而電視節目反而略下降2.05%,說明老年人在肯定電視媒介重要性的同時,內心希望在居住地社區周圍能夠了解、獲取到相關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另外,手機短信、收聽廣播、上網搜索也是老年人現希望擴寬的的獲取途徑。
4 討論
作為祖國傳統醫學,中醫藥參與社區衛生服務體現了我國衛生服務的特色,是發展現代社區衛生服務的有益嘗試,并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傳統醫學的優勢。但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武漢市社區老年人養生保健中也面臨著一些瓶頸問題,社區在開展相關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時可以考慮下面幾點。
4.1 立足社區,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宣傳
通過調查發現,老年人普遍希冀通過社區宣傳就近了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建議各衛生單位、政府部門在社區成立中醫文化推廣站。在本次調查中,調查人群對所住的社區有中醫文化推廣站的建立,希望的占65.98%,一般的占26.49%,認為可有或可無的占8.21%。數據顯示群眾對于中醫文化推廣站的建立還是持積極態度的,也表明群眾意識到中醫文化推廣站的建立能切實地給他們帶來好處。對此,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能充分利用中醫文化推廣站大力宣傳國家相關中醫藥方針政策,宣傳普及中醫藥常識,特別是針對老年群體常見病、多發病、易發病,推廣老年人易接受、易操作、有明顯療效的中醫藥適宜技術,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知識需求。亦可以通過舉辦專家社區義診、健康教育、文體表演、健身鍛煉、知識競賽、科普游藝等活動擴大中醫藥在當地影響力,樹立良好的社會印象,進一步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調查發現,老年人養生保健方法及感興趣養生知識普遍集中于飲食養生,社區在開展老年人養生保健服務時,應以老年群眾需求為導向,側重加強飲食養生知識的傳播。
4.2 加強養生保健類電視節目等規范化管理
調查發現,目前老年人了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途徑多通過電視節目,約有66.94%老年人在回答“當前了解中醫養生保健途徑”條目時,均認為是電視節目。筆者在與老年人面對面訪談時發現,電視媒介在老年人獲取健康知識特別是飲食保健知識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不可忽視的是,當今電視廣播養生保健類節目雖然繁多,節目質量卻良莠不齊。有一些制作人為片面追求高收視率,大力包裝節目,將正常的中醫知識描述得天花亂墜,使得健康類節目逐漸變得娛樂化。其中更有一些所謂的類似“張悟本”的“排毒教父”、“養生教母”、“太醫”堂而皇之登上電視節目,兜售那套“治病神術”,誘使觀眾受騙上當。筆者建議相關單位應努力加強養生保健產品媒體市場監管和規范,特別是飲食養生類電視節目管制,凈化電視廣播,防止認知度低的老年群眾上當受騙。另外建議相關部門聯合媒體單位自制食療、生活保健類節目,傳播各醫療單位特色醫療實惠項目,努力做到一方面使得中醫養生保健等健康知識得以快速傳播,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效緩解當前老百姓看病難的現狀。
4.3 加強建設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當前,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嚴重不足,現有社區中醫養生保健隊伍整體素質低,服務水平不高,已無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缺乏足夠的中醫藥人力資源已嚴重影響到社區衛生服務與中醫藥知識與技術的融入。各相關部門單位應積極引進中醫、健康醫學、全科醫學類人才,開展中醫養生等健康教育課,并把它作為重要環節和切入點,以提高養生保健服務質量。如聯合各中醫藥院校定向培養專業人才,加大資助力度引進人才;加強和各醫療單位合作開辦養生保健的系列教育;對社區現有人員提供崗位專業培訓和技能操作培訓,建立各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成立養生保健協會,確定養生保健技術標準和產業標準,提高養生保健從業人員理論水平及實踐技能。
5 結語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重,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是當前無法回避的重大挑戰。結合老年人身體特點與養生需求,在社區積極開展中醫養生保健系列服務,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獨特優勢,將是今后社區衛生事業發展的重點工程。各相關部門和社區在開展相應衛生保健預防服務時應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宣傳,提高養生保健產業的管理水平,加強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為中國養老事業和衛生醫療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鄭麗維,鄧麗金.內科門診病人對中醫養生的認知需求調查[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9(5)
2 張敏,陸慶榮,韓禮婉.用中醫理論在社區開展健康教育初探[J].中國全科醫學,2002(9)
3 石碧霞,方麗鴻,劉登蕉.100例老年人對社區保健需求的調查[J].海峽藥學,2010(10)
4 黃艷,黃衛東.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J].護理研究,2011(8)
5 孫曉晶,段功香,張穎杰.社區中老年人中醫保健知信行現狀及需求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1(13)
6 李明今,馮應強.社區中醫藥知識與技術認知、應用及需求調查研究現狀[J].亞太傳統醫藥,2010(2)
7 鄔紅波.武漢老齡人口去年陡增8萬 2020年或成重度老齡化城市[N].楚天金報,2014-02-21
8 董梅娟.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J].社會醫學雜志,2007(1)
9 夏姍姍.老年人保健品滿意度不足一成[N].北京商報,2014-04-16
10 武樹紅,袁建民,王光榮,等.推進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5)
近日,本刊記者特地采訪了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養生專家張國璽教授,請他專門談談人們日益關心的養生保健問題。
忽視健康,壽命打了折扣
“張教授,人真的能活120歲嗎?”記者急于想知道這個很多人都關注,可是一直沒個肯定答案的問題。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的第一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明確指出人類的自然壽命應該是超過百歲。而現代醫學對人類壽命的認識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動物和人的壽命與其生長期有關,壽命應為100~175歲。第二種觀點認為動物與人的壽命與性成熟期有關,壽命應為110~150歲。第三種觀點是美國學者海爾弗利于1961提出來的,是以胚胎細胞傳代的次數來推算壽命,應為100~120歲。目前絕大多數老年醫學學者都認為人類的最長壽命應該是110~120歲。”張教授微笑著說。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現代人類平均壽命這么低,特別是中年人非自然死亡率逐漸上升呢?”
對于這個問題,張教授解釋道:“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人類健康與長壽因素進行系統地分析后宣布:每個人的健康與長壽,60%取決于自己,15%取決于遺傳因素,10%取決于社會因素,8%取決于醫療條件,7%取決于氣候環境的影響。WHO的分析結果已經說明,影響人類健康與長壽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個人因素(占60%),換句話說每個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都是影響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張教授笑著說:“所以我們認為,人的壽命不能達到百歲,不能怪別人,主要得怪自己不注意養生保健?!?/p>
張教授給我們出示了一份最近的資料,資料記載,北京一家醫院進行 “知識分子健康調查”發現:現在50歲左右的中年人死亡率上升最快。中青年人猝死或過勞死亡時有發生,就是由于他們中很多人因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自己的健康,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透支著健康和生命。正所謂“前30年拼命賺錢,后30年拿錢保命”,還不一定保得住。
教育家陶行知說:“忽視健康,就等于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我們的新聞媒體在宣傳先進人物的時候,往往是過分強調他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態度,很少宣傳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對人民大眾有一定的誤導作用。應該說,我們的社會更需要心身健康的好干部和科技精英,我們希望他(她)們長命百歲。
養生保健,從日常做起
有人認為保健沒多大意思,還有人想保健,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對此,張教授說:“養生保健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那些自身健康意識比較強的人才能夠長期堅持。WHO的總干事曾說過:只要采取預防措施,能減少一半的死亡。許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無知??梢娫谌粘I钪?,要經常注意自我的養生保健,才能夠有益于健康長壽?!?/p>
張教授指出,目前人們對養生保健的認識和理解常常存在著不少的誤區,有時不但會影響健康,甚至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誤區一:認為養生保健是中老年人的事,與青少年沒有關系
許多人會說,青少年正是生長發育的時期,生龍活虎的還需要什么養生保健。其實,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中老年時期的健康與否和青少年時期的養生保健做得如何,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因為養生保健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小抓起,在這里套用小平同志的一句話,叫做養生保健“要從娃娃抓起”。
誤區二:希望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就能夠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人體的健康長壽與遺傳、社會環境、氣候環境、醫療條件和個人的生活方式均有關,所以不是一兩種養生保健方法就能保證自己健康長壽的。就個人因素而言,最少要通過五種養生保健的方法才能做到:
一是要心態平和,處世樂觀。 二是要起居有常,生活規律。
三是要飲食有節,合理營養。 四是要適量運動,持之以恒。
五是要根據體質,適度滋補。
前四種適合于所有的人,后一種針對體質虛弱的人群。只有綜合性地進行養生保健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誤區三:被廣告宣傳所誤導
有的人認為,吃保健品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其實,保健品是不能亂吃的。在人體基本正常的情況下,根本不需服用保健品,只要做好精神、起居、飲食、運動等方面的養生保健就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當然,身體虛弱的情況下,根據自己體質的具體情況可以合理地進行滋補。
用現代科學解讀傳統養生
張國璽教授從事養生保健工作已有20余年,在這20余年里,他深感我國傳統醫學和養生學的博大精深。同時也發現,雖然歷代的中醫藥學家和養生學家積累和總結了許多養生保健經驗,并著有大量的養生學專著。但現在能讀到和讀懂傳統醫學著作,并且能正確使用的人很少,由于方法的貧乏,不能正確使用,繼而造成對傳統醫學和養生學的懷疑。
張教授說,經常有人向他咨詢如何服用補益中藥的問題,他也經??吹綖E用人參等補益藥而引起副作用的報道,這使他感到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養生學,正確使用補益中藥的必要性,否則老百姓不但白花了錢,而且還添了新病。于是,他在工作之余撰寫《益壽羊皮書》系列叢書(包括中藥、飲食、精神、運動、起居5個方面)。他在書中結合中西醫理論的特點,用現代醫學理論解讀傳統養生的理論和方法,讓大家學會如何正確進行養生保健。
在他看來,傳統養生學是我國本土發展成長起來的,具有文化背景上的優勢,其養生方法易于被國人所接受。而現代醫學則重視養生保健方法的科學性和客觀性,有利于進行總結和提高。
他說:“雖然中西醫的理論體系不同,學術觀點各異,但如果仔細地對中西醫理論進行分析,兩者常常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中醫的靜神養生法與西醫的心理或精神療法、食養養生法與飲食營養學相類似,起居養生法與正確的生活方式、動形養生法與運動鍛煉基本相同,藥餌養生法與保健藥品的區別只是應用中藥和西藥的不同,調氣養生法與心理療法、固精養生法與性生活保健也有相似之處?!?/p>
《益壽羊皮書》中藥部分《一罐飄香》問世以后,受到廣大讀者朋友的歡迎。書中所介紹的中藥、中藥復方和食療方服用安全、療效可靠,對于亞健康人群、慢性疾病的患者及身體虛弱的中老年人來講,是非常實用的自我治療和養生保健的指導手冊。
對于外界的評價,張國璽教授卻謙虛地說:“我做的這些工作,對于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醫學和養生學來說,是很膚淺的,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不斷提高。推出我個人的養生觀,也只是為了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以引起同仁們的關注,并且讓大眾對傳統養生學有所了解?!?/p>
最后,張教授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大家重視養生保健,不要等到重病纏身、臥床不起的時候才后悔沒有早點預防。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