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1:23
序論:在您撰寫體育衛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這是在1877年《蒙學讀本》一書中,由南洋公學陳心治等對“體育”的文字解釋。可見體育與衛生之間的關系。因此體育鍛煉和衛生保健對還處于身體發育的基礎階段的中小學生尤為重要。《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分別指出“保證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加強學校衛生工作,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中小學體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體育運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中小學衛生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過老師的教導,促使中小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到達最好的健康狀況。根據體育教育的基本特征,依據人體衛生保健的相關知識,為中小學體育教師提供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的教學方法提供了依據。
二、將衛生健康融入到體育教育中的教學方法
(一)將衛生健康知識運用于體育教育課堂中當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做課程準備時,傳授學生相應的衛生保健知識,確保學生著裝干凈、透氣和舒適,指導學生做好之前的準備活動,防止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運動損傷。在體育課程進行過程中,教授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注意肢體衛生情況,避免碰觸到皮膚、五官受到感染,尤其是小學生比較調皮,很容易在體育活動時發生磕碰,在不衛生的情況下,發生感染現象。當結束了一堂體育課程,體育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體育活動之后的過程,調節身心,督促中小學生做好大量運動之后清潔衛生工作,防止在劇烈體育運動、身體疲勞后因衛生上的疏忽帶來的疾病。因此,將衛生健康知識帶入體育教學中尤為重要。
(二)將衛生健康知識運用于課外活動中中小學生在校課程輕松,這就形成了非常充裕的課外活動時間。體育教師將衛生健康知識帶到中小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去,培養中小學生自覺的在課外活動中遵守衛生健康知識,以保證在充分鍛煉后,全面的提高身體素質。
1.1為公共體育評價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思想
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來說,如何能夠進行合理、科學的評價是體育改革過程中最難的問題,對于學生的體育評價該以怎樣的標準和方式去評價教學是否成功。而“以生為本”的理念,是能夠有效解決此問題的重要方式,為促進高校公共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思想。
1.2確定了公共體育評價的改革目標
根據多年體育改革實踐過程可知,高校公共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已經從傳統的“增強體質”升華到目前的“健康第一”,這標志著目前對國內高校公共體育改革更接近體育發展的本質?!敖】档谝弧钡幕境霭l點是要堅持“以生為本”,是體育教學過程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由此可知,“以生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改革指明了方向,確定了改革的基本目標。
1.3加快了公共體育評價改革的步伐
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進行改革,是為了推動高校體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我國體育教育改革之所以能夠順利開展,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關鍵在于“以生為本”理念的提出。同時,在高校公共體育評價中堅持“以生為本”,建立全新的評價體系,既能夠有效推動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落實和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
1.4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
國家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茖W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將以人為本貫徹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項工作中,從具體實事、小事做起。在滲透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中,就是要堅持“以生為本”,建立全面、合理的全新公共體育評價體育,推動體育事業健康、穩定發展。
2現行公共體育教學評價“以生為本”缺失的具體表現
2.1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價值取向“以生為本”的缺失
目前,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價值過度重視體育教育評價管理功能,忽略對學生發展功能的評價,使得體育教育評價成為教育管理的工具。傳統教學評價體系過度重視教育的目標導向,忽略了對學生真正需要的評價,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難以被激發出來,相反讓學生帶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去學習,極大壓抑了學生的激情和創造性。
2.2公共體育教學評價內容“以生為本”的缺失
由于受到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國內體育教學內容通常以技術教學為主,通常采用競技運動的教材體系,競技內容在評價時所占成分重,比重高。目前高校公共體育對于學生的評價通常包括下述幾方面:平時成績、理論成績和技術成績,三者的分值分布比例分別為20%、20%及60%。由此可知,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是定量評價,技術評價比重很大,雖然進行了多次體育教學改革,然而這種評價方式仍然一成不變。由于評價過度重視技術動作的標準性、規范性和質量性,由于不同同學體育素質的差異,部分同學難以有效掌握和完成標準動作,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甚至出現了厭煩的現象。
2.3公共體育教學評價方法“以生為本”的缺失
隨著“健康第一”教學理念的提出,人們越來越多的更加這種教學理念,并積極對體育教學活動的各項內容進行改革,如體育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評價體系等。然而現實中體育教學實踐改革與“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仍然存在較大差別。大學生經過小學、初中、高中等時期的傳統體育教育,沒有形成對體育課強身健體及人文精神的追求,反而發展出一定程度的厭學及擔憂心理。然而在各類大型比賽中,大學生在電視屏幕前狂熱與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嚴肅形成了明顯的反差。究其原因,關鍵在于目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仍然圍繞體育考核進行,學生也是為了成績合理而被動學習,公共體育教學評價內容的不科學、不合理極大地打擊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興趣,學生對體育的狂熱和激情在“應試”模式中消失殆盡。由于目前國內公共體育教育評價仍然是采用應試教育的定量評價方法,表面看十分公平,但是評價方法單一,難以有效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尤其是對學生心理、態度、方法及創新能力等都缺乏詳實的判定。
2.4公共體育教學評價主體“以生為本”的缺失
教學評價的主體通常包括兩層意義:第一,體育教學課堂的主體性。傳統的體育課堂評價主體過于注重教師課堂效果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忽略?!耙陨鸀楸尽钡捏w育教學評價應該充分重視學生主體,確定對應的主體性的課堂評價標準,要同時重視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摒棄傳統教學評價僅注重教師的偏向性。第二,體育教學評價的主體性。傳統評價模式對于學生的評價通常由體育教師一人說了算,學生沒有任何自主性,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評價結果,也沒有參與評價的權利,一直都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
2.5公共體育教學評價標準“以生為本”的缺失
傳統的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通常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以標準化要求作為評價學生體育課的唯一手段,采取這種評價標準,限制了公共體育多樣化的發展,必然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壓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同時這種統一標準評價模式注重的多是結果,忽略了學生在公共體育學生過程的基礎、特長和努力的過程,極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以生為本”公共體育教學評價改革策略
3.1公共體育評價價值取向人本化
公共體育教育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屬于集體行為,與體育主管部門和領導者的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關系,教師和學生通常僅是教學目標的執行者。因此,公共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標準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相關部門和領導者在制定評價體系時,一定要認真組織,深入研究。在新的“以生為本”的理念下,教學評價必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不能走過場,流于形式。
3.2公共體育教育評價內容全面化
在對公共體育教育進行評價時,在堅持“以生為本”評價時,也要重視對教師和學校的評價。實現評價內容多元化。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也要評價學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體育理念、綜合素質的變化情況,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體現公共體育教學“以生為本”的基本理念,以便能夠從學生受教育的各個方面全面a對學生進行評價。除此之外,還要對學校和教師進行評價,對于教師的評價,既要評價教師的體育教學效果,還要評價教師的體育理念和體育素質;對于學校評價,既要評價學校的體育硬件設置,也要重視軟件建設,特別是對學校為學生提供的體育氛圍等。
3.3公共體育教育評價方法多樣化
公共體育教學的評價方法多樣化,要堅持“以生為本”,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興趣及風格等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注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改變傳統的單一考試及評價標準評價學生,應該根據具體的評價目標、內容等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成長記錄、活動報告等評價方法,同時有效地將這些評價方法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統籌運用。具體來說,可采取下述幾種評價方法:第一,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第二,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第三,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性結合的評價方法。
3.4公共體育教育評價主體多元化
目前對于公共體育教育評價都是以教師為主的單一性主體,這種評價方式相對片面,難以真實、客觀的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由于教師是管理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因此在體育教學評價中沒有主動權,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評價結果?;诖?應該讓學生參與到評價鐘來,通過學生參與評價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評,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還能促進師生的交流與溝通,形成民主、平等的評價關系,既確保了評價的合理性、真實性,也能使學生從心理認同評價結果。
3.5公共體育教育評價標準多元化
對于每個學生來說,由于成長的環境、背景、個性特長、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公共體育教學采用單一的評價標準難以客觀、全面的評價每個學生,因此,采取多元化標準對公共體育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更具完善、更科學。制定的評價標準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還要充分考慮公共體育評價標準設計的公平性、規范性、可操作性及不同學生個體差異的適用性等,建立合理、完善的評價標準,以使公共體育評價結果具有更好的可信度和公平度。
4結語
關鍵詞:體育教學主體認識實踐
傳統的體育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只強調統一目標,統一內容,統一標準,很少考慮學生的體育需要。這種施加影響、改造受教育者的過程,實際上是教師單一主體觀的影響過程,這種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念往往只注重教師主體作用,而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這個問題成了嚴重阻礙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絆腳石。
一、樹立正確的學生主體觀,增強學生主體意識。
1、傳統教學中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1)學生主體自主活動缺乏。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都比較注重自己的主體作用,對怎樣控制課堂、把握教學及怎樣講課都積累了豐富經驗。但是在教師主體作用得以發揮的背后,卻是忽視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和主體思維活動。
(2)學生主體之間交往缺乏。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狀態,課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師與全班學生的交流,而教師與學生個體、學生個體之間的交流就嚴重缺乏,由于學生主體性得不到重視,使本來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啟迪、探索樂趣的課堂變得嚴肅和沉悶,壓抑了學生活潑的個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們覺得體育課枯燥、呆板。
(3)良好的課堂氣氛缺乏。教師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總以一副高高在上、令學生敬畏三分的面容出現在學生面前,不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
二、在教學中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實踐
1、教師轉變角色,提高主體學習效能。
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傳授知識技能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幫助學生把體育課看作是自己的健身娛樂課堂,樹立學生學好體育的信心。做到:(1)備課時心中有學生;(2)在課堂上眼中有學生。要會創設情景使學生感到積極參與的價值。同時,讓學生分享教學的決策權;讓學生參與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利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
2、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關注學生在課堂上是否其樂融融;對學習是否積極;學習信心是否增強等。實踐告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的來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1)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把教師的角色定位于學生發展的合作者、鼓勵者和引導者;(2)充分發揚教學民主;(3)教師要善于調控學生情緒,并能用自己的積極情緒感染學生。(4)要創設條件和契機讓學生獨立自主思考、決策。
3、“讓學生扮演主角”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教學方法。
這種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學習活動形成有機聯系,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更好地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培養學習自主性。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要這樣想,甚至還會悟出不同方法的優缺點,這有利于知識技能的內化,并促進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與創造性。
三、正確處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
主體性教學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絕不能貶低和排斥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其發展程度主要取決于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響。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所掌握的體育理論知識、技術技能、教法手段、運動經驗、對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都要優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持和主導作用。體育教學既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被動接受式,也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純粹發現式,而是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探究式。
四、實現學生主體地位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
學生在體能、技能、愛好等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后天的學習上,而且與先天的因素有關。如:一個學生無需付出多大努力100m跑成績可達14秒,另一個學生費了九牛二虎也只能跑出16秒的成績。這就是客觀差異,這種差異往往是后天難以彌補的。如果我們在教學中用統一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評價方法對待具有個體差異的學生,對所有學生提出同樣的要求,就會造成有些學生獲益;另一些學生則可能遭受挫折或失敗。要在教學中實現學生主體地位,就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并把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看作是一種教學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力求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和成功的體驗,從而提高每一個學生參與學習和活動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要給學生創造自由展示的課堂時空
創造性來自個人智慧和潛能的自由發揮,因此,要培養創造性人才,就要給學生自由發展的天地,不能總用硬性的教學安排把學生捆綁住,要更多地注重學生的個人興趣,要留時間讓學生干一點自己喜歡干的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反之,過分強調有序、強調精細安排,就會僵化、會顧此失彼,無法面對千變萬化的學生,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
3、要重視并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多年來我們體育教師在教法上還是沿用前蘇聯的三段教學法。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主要是從技術學習的角度把教學設計成感知理解鞏固應用的模式。教學的落腳點是知識,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操作上采取由淺入深,從分解到完整的循序漸進方式。這種課堂結構的弊端是重教學內容輕教學對象,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教的過程輕學的過程,顯然,學生主體地位難以實現。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在教學中就必須重視并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讓教師從關注教材、關注知識,轉變為關注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體育課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舞臺。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
1.公共場所建設項目預防性衛生學評價審查的政策環境分析
2.我國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的教學改革
3.TBL教學法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程整合中的改革與應用
4.推動衛生學教學改革,培養實用型基層衛生人才
5.對氟作業現場進行的職業衛生學調查的分析
6.設計性實驗在環境衛生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7.新生兒洗浴游泳中心醫院感染危險因素與預防控制措施
8.分子生物學技能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分析
9.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
10.贛南醫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學科
11.全國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人力資源調查分析
12.治療室血液透析室環境衛生學標準的探討
13. 淺議醫學專業的預防醫學教育
14.南極勞動衛生學考察
15.全科醫生小詞典——預防醫學與臨床預防
16.八十年代軍隊刊物發表的部分衛生學文獻題錄索引
17.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中的應用
18.關于開展食品安全與衛生學雙語教學的幾點構想
19.環境衛生學的內容和當前的任務
20.斗山覆銅板工廠職業危害因素預防情況調查
21.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現狀及預防控制措施
22.濟寧市城鄉中小學校新建校舍及設備的衛生學調查
23.1998~1999年黑龍江省出口雞肉衛生學分析
24.醫學專業衛生學現場實驗教學
25.現代蘇聯的環境衛生學
26.中日勞動衛生學專題討論會簡況
27.蘇聯放射衛生學的基本總結和發展遠景
28.加強中等衛校預防醫學教育的設想
29.蘇聯對培養未來的衛生學家和流行病學家專業素質要求
30.貴州省首例人禽流感醫院感染預防控制
31.我國環境衛生學核心期刊初步調查
32.俄學者論現代軍隊衛生學的方法學問題
33.以案例為中心,培養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公共衛生思維的教學實踐
34.地下汽車庫空氣質量的調查與預防性衛生監督探討
35.加強護理管理有效控制與預防醫院感染
36.基于“標準預防”的維和二級醫院職業防護
37.蘇州工業園區托幼機構的預防性消毒效果
38.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39.加強院感知識培訓 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
40.關于預防性職業衛生監督
41.南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科人才建設實踐與思考
42.非預防醫學專業醫學生進行預防醫學考試反映出的問題初探
43.以學生為中心的環境衛生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思考
44.任務教學法在軍隊環境衛生學教學中的實踐
45.PBL教學法在預防醫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46.關于多重耐藥菌患者感染現狀及預防控制措施
47.某酒店客房層空調系統竣工驗收衛生學評價
48.啟發式教學在衛生學課程中的應用
49.做好疾病預防控制檔案開發利用工作的三個基礎
50.衛生學預評價在某醫院建設項目中的應用分析
51.預防醫學、衛生學核心期刊互引分析
52.針對預防醫學本科生環境衛生學課程教學設計的思考
53.構建預防醫學與放射衛生學實驗教學新體系的探討
54.校園暴力和公共衛生學預防
55.2006年-2010年中國部分地區高校預防醫學、衛生學二級學科科技論文統計分析
56.預防醫學專業環境衛生學教學改革與思考
57.省級精品課程《環境衛生學》建設對提高預防醫學本科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58.從期刊的文獻計量指標變化看預防醫學和衛生學期刊的進步
59.PBL教學模式在非預防醫學專業衛生學教學中的應用
60.預防醫學中環境衛生學教學實踐與體會
61.預防醫學專業環境衛生學教學改革初探
62.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和科研中培養預防醫學本科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
63.中華醫學會江蘇分會預防醫學學會兒少衛生學組成立
64.預防醫學專業“兒童少年衛生學”本科教材建設歷程與新版教材特點
65.浸取硫酸鋅預防砷化氫中毒措施的衛生學評價
66.預防醫學、衛生學核心期刊及檢索工具介紹
67.施工監督在預防性衛生監督中的衛生學意義
68.預防醫學衛生學英文文獻中有關詞語的漢譯探討
69.非預防醫學專業衛生學設計性實驗的實踐及效果分析
70.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71.用循證醫學思想指導非預防醫學專業的衛生學教學
72.2007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預防醫學與衛生學類期刊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排序表”
73.預防醫學、衛生學
74.預防性衛生監督信息管理與衛生學評價可視化系統的研制
75.南昌市建設項目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預防性衛生學評價分析
76.預防醫學、衛生學類核心期刊《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被引量分析
77.大連市某大型超市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竣工驗收預防性衛生學評價
78.啟發式教學在非預防醫學專業衛生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評價
79.公共場所預防性衛生審核及衛生學評價要點分析
80.《環境衛生學雜志》編輯部與《疾病預防控制通報》雜志編輯部合作交流
81.預防醫學與衛生學專利申請報導
82.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環境衛生學》實踐技能考核指標設計
83.關于預防性衛生學評價的探討
84.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進展
85.預防醫學專業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改革的實踐和探索
86.聯黎臨時部隊衛生學和野戰預防醫學的組織和實施
87.分析兒童少年衛生學在學校常見病預防中的重要性
88.預防醫學長學制學生對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實驗課程設置的調查研究
89.預防醫學本科《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實驗教學改革
90.談如何提高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學習《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興趣
91.非預防醫學專業《衛生學》教學效果的調查報告
92.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對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知識需求與課程設置的調查研究
93.非預防醫學專業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選修課教學及課程優化研究
94.公共場所建設項目預防性衛生學評價審查的政策環境分析
95.非預防醫學專業《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方法的探討
96.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環境衛生學》專業課程教學現狀調查
97.軌道交通公共場所預防性衛生學評價相關技術的研究
98.我國預防醫學與衛生學期刊引用網絡分析
德育過程即思想品德教育過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為目標,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的活動過程。沒有活動就沒有德育,活動使主客體發生聯系。在學校,活動是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感染的過程?;顒邮堑掠纳?。
我們過去對于校園中德育活動范疇的認識常常陷入一種誤區,以為它僅指那些課堂教學以外的專門組織的有很強政治性的活動,比如升國旗、聽報告、學雷鋒做好事等等。這些確實是必要的德育活動,但如果僅限于此,那我們實際上就等于放棄了德育活動的最主要的形式——課堂教學。學校中師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動就是課堂教學,一個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如果德育活動不和學生的主要實踐活——課堂學習相結合,就難以實實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這恐怕也是我們過去德育活動缺乏實效性的癥結之一。
一、教學活動就是德育活動
1.教學活動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學活動中,師生活動和交往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學活動中師生交往是最嚴密的、目的性計劃性最強的交往。課堂教學是神圣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它是一個整體的師生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是師生生命活動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強的教育性,這使得教學本身充滿了教育性,真正領會并貫徹每一門學科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會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同時,通過教學過程的嚴格訓練,培養學生刻苦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學科知識的規律性、嚴謹性,學習的氛圍,都是隱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育者——教師的人格魅力,高尚師德,他的言談、舉止、穿戴、情感(特別是對學生的情感)、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都將給學生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以至影響他們的一生。
2.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
教學活動包含三個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內容和方法。
傳統的教學觀念是將學生看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完成認識性任務是課堂教學的唯一目的,鉆研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是教師備課的中心任務,上課是執行教案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實際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師是“主角”,學生是“觀眾”與“聽眾”。它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使教學本身成為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因素,它忽視了作為獨立個體、處于不同狀態的有著巨大潛力的人的存在。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生命活動的一部分,課堂教學目的應全面體現培養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認識方面的發展。我們應該提出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學生看作是活動的主體,調動其積極性及學習興趣,使他們樂學、好學、會學,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情感。同時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合作能力,行為習慣及交往能力等等。這一切雖不是一節課上能夠完成的,但必須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每節課來實現,將其滲透在課堂教學全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才能體現出育人的本質。
二、課堂教學應定位在育人高度
1.從育人高度看課堂教學的德育過程
如果我們能把課堂教學活動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過程,我們就會自覺地將學生看作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個人只有作為主體,獨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識和活動,才可能是有個性的人。弘揚人的主體性,就是要發揚人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特性、創造性。文同志在《素質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文中談道:“促進人作為人而不是作為工具的發展,促進受教育者獨立人格意識與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性要求。無論是‘建設者’還是‘接班人’,他們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識的容器,也不是被動的任由教師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學習者作為人的全面主動發展,才算是抓到了實施素質教育的精髓所在?!苯逃叩娜蝿站褪且醇榷繕巳ヅ囵B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設法激活學生的內部動機,使他們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覺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藝術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圖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轉化為自己的要求,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2.站在育人高度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就必須具備如下的學生觀:學生是資源主體,是未開發的富礦,是有著巨大發展潛能和個別差異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中沒有潛能的學生是不存在的。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先天稟賦,它是學生的資源基礎,這個基礎決定其可以被開發成才。學生之間又是有差異的,這個差異表現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會對人才要求是多樣的,教師就要注意揚每一個學生之長,避每一個學生之短,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只要條件具備,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學生是有發展權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們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是學生生命力的表現。如何使學生處于主體能動狀態是使他們生命火花迸發出來的基礎,而學校的問題常常是忽視了他們的主體能動性。學校要為學生這個資源主體創造適合其開發生長的條件。學生的主要經歷是參與教學活動,教學活動就是這個資源主體開發的中心活動,提高學生主體素質是圍繞教學活動開展的。
(一)由“被動”向“主動”轉變
新課標體育要求突顯學生主體性、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因而應貫行新課標要求,由傳統體育教學學生被動去學向新課標主動去學轉變,打破傳統教學中強制方式或說教方式讓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以學生為主體,自主進行體育鍛煉。
(二)由“競技”向“健身”轉變
如今體育以由競技化面向全民化、全面化,體現出既重視健身,又重視通過體育鍛煉達到調節身心,培養學生尊師重道、嚴于律已、明禮守信的高尚道德情操。因而在體育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體育意志和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
(三)由“共性”向“個性”轉變
以往的體育教學時不顧學生的潛能差異,簡單進行單向灌輸,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效果都很難達到既定教學目標。在新體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應研究學生個體潛能差異,保障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特長,因材施教。
二、學生體育行為習慣養成方法
綜上所述,在貫行現有課標理念下,體育教學應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有層次進行學生體育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才能符合課表要求和學生發展需要。
(一)培養學生進取意識行為習慣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身體素質訓練必不可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記住動作要領、了解動作過程、抓住動作關鍵為標準;必要時讓學生重復教師要求,以達到增強記憶的目的。在學生訓練時,要培養學生的進取意識,在運動階段,看誰掌握的好,動作質量更高,誰的技巧更成熟、動作更優美。在每一個過程中,找出最佳學生進行示范講解,要求學生之間進行互比,共同促進進步,這樣學生有了良好的進取意識,整個教學效果就會明顯上升,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既定目標。
(二)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按照自己對技術的掌握程序進行理解聯系,進而發揮他們的自主鍛煉意識。比如,學生掌握了籃球投籃的各種方法之后,可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按照對各種方法的理解進行練習,教師督促指導。同時在課中準備及整理部分,讓學生輪流帶領其余學生,盡量多給學生進行獨立鍛煉和提高的實踐和機會,要放得開手讓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自覺培養體育自主鍛煉的行為習慣。
(三)培養學生良好學習行為習慣
教育的對象是作為主體性存在的人,人是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和不斷進行自我超越的主體,不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客體。受教育者有權在教育者的引導下發展自身的主體性素質和相關性素質,或者說發展自身的特殊素質和綜合素質,并通過綜合素質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主體性素質(特殊素質),在未來的社會活動中選擇適宜自己扮演的社會角色,通過自身的素質實現個人的價值并為社會做貢獻,促進社會的發展。我們認為這才是教育的本質內涵。就是說,教育本質上是促進受教育主體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外部環境和條件,是受教育主體選擇自身發展的指示燈、加速器,而不是把學生捆綁起來只允許他這樣發展卻不允許他那樣發展的無形的繩索。這不但會限制學生的發展,而且學生會因得不到充分的自我發展而阻礙社會的發展。如同德國著名哲學家、教育理論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所說:“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以人的年齡、教養與素質差別區分),教育環境不可缺少,因為這種環境能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價值定向和愛的方式的生成,然而現行教育本身卻越來越缺乏愛心,以至于不是愛的活動———而是以機械的、冷冰冰的、僵化的方式去從事教育工作?!虼?,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對靈魂的鑄造功能融合起來,成為人們對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钡诂F行教育學中,卻只承認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客體,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教師(包括學校領導)想把學生塑造成什么人,學生就應該成為什么人,而不是學生有可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并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么樣(當然對社會有價值)的人。教師就應引導和教育,為學生能夠成為什么人創造條件,促使他成為有可能成為的人才。也就是說,教師并沒有把學生當成主體性的人來看待,而是把學生當成了物,按照自己的意圖任意修理和改造的物,就像對待客觀自然物那樣。況且,自然物也有自己的本性,不是完全可以受人控制改造的對象。自然有機體也有自身存在的目的(合自然目的性),人不但改造自然,而且要順應自然,使自己的行為合乎自然目的性,否則它就會反過來報復人、制裁人。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體,而且是學校中主體的主體,正是他們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性存在,才產生了教師主體性的教育活動。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本質上不是一種主客體的關系,而是一種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系。教育是一種雙主體的活動,并在雙主體的活動中,應該是教師主體服務于學生主體,而不是相反的情況。因此,教師把學生當成客體,當成被動接受教育的對象,是對人與自然之間主客體關系的生搬硬套,是對學生主體活動的粗暴否定。
二、從教育主體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看,素質教育是學生主體本位教育
承認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實際上是對素質教育的承諾。因為它已暗含著主體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未來的社會活動中找準適宜發揮自身聰明才智的社會位置,扮演成功的社會角色,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這一切,除了必要的社會環境和條件之外,最終取決于主體的素質,而不是取決于他有多少知識和某種程度上社會的需要。就主體素質與社會需要的關系來說,主體的素質越好,越有利于社會的發展,也就從本質的意義上符合了社會的需要;如果主體的素質差,往往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社會位置,就會出現他需要社會,而社會卻不需要他;或者說他選擇了社會,社會卻沒有選擇他的現象。這才是人才與社會最本質的聯系。作為社會主體的人,都有自我發展的內在要求。就是主體自身這種發展自我的內在要求,構成了他不斷成長的內在動力。如果主體缺乏這種自我發展的要求,不論家長和教師出于多么美好的愿望,硬性地拔苗助長,恐怕都事與愿違,助而不長。這已使不少望子成龍的家長在對子女進行天資開發(學前教育)中嘗到了苦果。當然,這不是說不需要對兒童進行天資開發,而是說這要以兒童具有的天資為基礎,教育內容要讓其感興趣,使其感到不是外在的強制,兒童不但要學而且是發自內心地喜歡學。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教育不是“要我學,而是我要學”。就此而論,天資的開發實質上是一種天賦發現,而不是異想天開地認為每個兒童都有成為科學家、藝術家的天賦。一個人在孩提時代喜歡學什么、玩什么,不喜歡學什么、玩什么,這與其自身的天賦關系極大。如有的專家所說,一個人的智慧48%來自遺傳基因,52%來自環境的影響,天賦不完全決定一個人的智慧,所以有天才來自勤奮之說。但應該承認人的天賦是一個人自身素質發展的基礎。如果凡是勤奮的人都能成為“天才”,那天才就會遍天下,而不是寥若晨星。古希臘哲學家把哲學稱為“愛智慧”,而不是說哲學就是智慧,可謂抓住了智慧的真諦。智慧是人素質的內核,它是以先天的秉賦為基質、后天的教育為條件,內外互動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固的精神品質。
學術界關于素質的定義很多,但一般以先天遺傳和后天教化為結構形式。沒有先天就沒有后天,先天秉賦超群,而后天不足,也絕對不會成為天才。這既是人才成長的辯證法,也是教育的辯證法。主體自我成長是素質教育的前提和根據,環境(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是素質教育的條件,二者是一種內因與外因的關系。主體自我如何成長,即發展為具有何種素質的人,從主體方面講,取決于主體自身兩種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先天的秉賦,二是自身主體性的確立。前者具有潛在性,后者具有現實性。受教育者主體性的確立,是先天秉賦的實現形式,是本質意義上的自我完善。從環境條件來說,它是主體認識和實踐的客體,為主體提供素質內化的內容,構成主體精神素質的歷史文化特性,成為主體存在價值社會化的基本環節。人的先天秉賦之所以是主體素質形成的前提:一是源于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二是大腦的可塑性。二者決定了主體有著養成某種主體性素質或特殊性素質的可能性,這就為受教育主體未來成為某種特殊的人才提供了潛在性條件。就人的認知風格而言,人與人之間確實存在著不同。所謂認知風格,就是人們在與客觀世界進行信息交流時,往往具有某種個人的獨特風格,即在整個思維過程中,總是具有自己獨特的偏好和習慣。有的偏重于依賴左腦的功能處理信息,有的則偏重于依賴右腦的功能處理信息。正因為這兩種處理信息的方式各有特點,人們就把傾向于分析性和邏輯性的認知風格,稱之為“左腦(功能)型”的認知風格;而把傾向于視—空形象性的非邏輯化的認知風格,稱之為“右腦(功能)型”的認知風格。在實際生活中邏輯思維能力極強,或直覺能力極強者不乏其人,但不占據多數,大多數屬于兩者兼有的“綜合(功能)型”的認知風格。只是在“綜合型”認知風格中,一部分人偏于右腦型的認知風格,另一部分人則偏于左腦型的認知風格。因為受教育主體的認知風格不同,具有左腦型認知風格的人,經過對大腦的進一步開發和塑造,其科學文化精神就會得到進一步發揚,成為人們所說的具有科學頭腦的人,有希望成為未來的科學家。而具有右腦型認知風格的人,具有較強的空間知覺、形象識別、綜合、直覺、想象的能力,經過對其大腦的進一步開發和塑造,就可以養成良好的人文文化素質,使其更具有認知自我、表現自我的意識能力,以及理解社會角色、作出社會評價等處理社會關系方面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這種人經過進一步教育和社會實踐,就可能成為優秀的藝術家或社會活動家以及各種各樣的管理人才。承認兩種認知風格不同,以及不同認知風格的人可能有利于發展個體某一方面的素質,使其成為具有某種特殊素質的人才,這就對教育提出了更為嚴峻的任務。凡是人才都應具有特殊的素質,這是毫無疑義的,否則他就不能稱其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和學者。但特殊素質卻隱含著某種片面性,某一方面的素質過于突出,而其他素質過弱,其優勢就可能變為劣勢,缺乏對復雜社會生活的適應性。更為嚴重的是,片面強調特殊素質還會對個人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危害。
因為人的生理心理素質是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這種認知風格所表現出來的另一認知風格的缺憾,需要另一認知風格的優勢來補缺。這在人的創造性活動中表現得極為突出。就科學認知活動而言,它的主要任務是探索和發現真理,對真理的探索和發現當然離不開全面的觀察、冷靜的思考,透過現象窺見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并用極其嚴密的邏輯概念表達出來,它確實偏重于“左腦(功能)型”認知風格。但科學真理的發現本身就是一種富有靈氣的創造活動。人的創造性活動雖然離不開左腦的功能,但人的右腦則更能感知敏銳、突發奇想,打破知覺定勢和思維定勢,在截然不同的信息之間產生廣泛聯想,讓人在難以控制的思緒中,把自身的創造性推向頂峰,填補邏輯思維的空白,實現邏輯思考應想而不敢想、可發現而未發現的奧秘。所以愛因斯坦說,沒有靈感、沒有想象也就沒有偉大的科學發現。因而越是智力超群、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越需要自覺開發和利用自己右腦的功能,以便更好地發揮左右腦互補的優勢,啟迪自身的創造力。而具有右腦功能優勢的人,雖然具有填補左腦思維的空白和突發奇想的直覺性創造,但其直覺性也需要邏輯的檢驗,并把直覺轉換成令人可以接受的邏輯語言,形成另一種方式的優勢互補。這就是全面的素質教育的更深層的學理。我們分析了主體素質教育的生理心理根據,也就找到了進行素質教育的具體途徑。人的素質雖然有先天性,但它只是人的素質賴以生成的根,而不是人的素質。人的素質有生理性,就像人具有動物的特性一樣,但素質本質上不是生理的,而是社會的,是一種社會精神文化現象(除去人的體質),是社會文化的內在品質化、文化心理化。教育的最大功能就是發現受教育者潛在的素質及其類型,運用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促使其從作為生理心理現象的潛素質向社會文化現象的精神素質轉化,成為具有社會本質特性的素質。就近現代智力教育而言,它就以人的左腦是主管理性思維和語言表達的意識域的科學發現為依據,并適應了近現代社會對科學技術的需求,而人的右腦的功能優勢還沒有完全被發現,人們便自覺不自覺地把人的左腦視為優勢腦,加以大力開發和利用,這就形成了近現代科學主義的教育觀,促進了科學精神的發揚和科學技術的大發展,對近現代工業經濟形成和發展及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左腦的優勢在特定意義上就是它的劣勢,把科學文化推向極端,以它排斥人文文化,并把教育的主要功能規定為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而且借助政治的力量把科學意識形態化,從而造成了人的精神分裂和人的物化。也就是說,人們崇尚科學精神,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學和學習科學知識,是為了強化人自身的素質,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加強人自身的建設,以及運用科學技術造福于人類。但結果卻事與愿違,人發現的科學技術卻變成了對人自身的統治??茖W技術所造成的人自身的異化,在西方國家當然與資本主義制度密切相關,但科學技術失去人文精神的依托所導致的人自身精神生活的片面化、偏執化,則是造成人自身異化的更深層的原因。所以不少志士賢達和人文學者大聲疾呼科學出現了危機,科學精神應當灌注人文精神,還科學精神應具有的人自身的價值。既然人自身的物化,有其深層次的精神根源,而它的不斷強化又與教育密不可分,是教育在把人潛在的生理心理素質轉化為社會精神文化素質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對科學技術的精神本性進行深刻反思的時侯,也就不能不反思教育。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所深刻指出的:“很久以來,教育的任務就是為一種刻板的職能、固定的情境、一時的生存、一種特殊的行業或特定的職位做準備。
教育灌輸著屬于古舊范疇的傳統知識。這種見解至今仍十分流行。然而,那種想在早年時期一勞永逸地獲得一套終身有用的知識或技術的想法已經過時了。傳統教育的這個根本準則正在崩潰,現在不是已經到了尋求完全不同的教育體系的時候了嗎?”[3]108我國是一個經濟較落后的國家,比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更需要科學和技術,因而人的智力也就格外受到人們的重視,所以也就很容易把人才與智力和科學知識劃等號,人文文化往往被忽視,學校只給學生留下一片狹小的科學知識園地。這種教育態勢一旦形成,就是非科學性的教育,如語文教育也久而久之把洋溢著情感意識和韻味的文學藝術知識化,把富有靈性的精神消融于死板的概念性的主題思想和段落大意的分析之中,啟迪人的心靈的文學也變成了一種傳達知識的工具。正因為人們把知識的傳授變成了教育的一切,特別是編碼知識可以量化,通過理解性的記憶就可以掌握,于是傳統的教育也就往往把學生是否刻苦學習和掌握科學知識的多少作為評價學生優劣的標準。這就把我國的小學教育變成了一種“聽話教育”;把中學教育變成了一種“分數教育”“應試教育”;把大學教育變成了一種“知識教育”“職業性的專業教育”,整個社會教育被功利化、目的化了。片面的知識教育確實潛在著很大的危機,特別當人們把知識看作實現某種功利目的的手段時,它不但會損害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而且有可能導致人心靈的扭曲,“智高而德低”。這比“德高而智低”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更大。余秋雨曾在《智能的夢魘》一文中議論過“智滿而德缺”的現象。他說:“構思過度,對創作是一種危害,營養過度對健康是一種摧殘,而江河湖泊水質中的營養過度,實際上是一種污染,智能也是一樣,過分地運用在不恰當的地方,就會導向災難?!薄霸谶@處處講究智能的世界里,該如何來識別和對待各種各樣的人呢?我想,一個人最值得珍視的是仁慈的天性,這遠比聰明重要;如果缺乏仁慈的天性,就應該通過艱苦修煉來叩擊良知;如果連良知也叩擊不出來,那就要以長期的教育使他至少懂得敬畏,恪守規矩;如果連這也做不到,那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愚蠢和木訥了;如果他居然頗具智能,又很決斷,那就需要警覺,因為這樣的人時時進入一種可怖的夢魘,并把這種夢魘帶給別人”。[4]但這不是說智力教育就不重要,而是說不應該把它偏執化,應實行全面的素質教育。所謂全面的素質教育也不是要求科學家要有藝術家、道德家甚至政治家的素質;或者藝術家也被科學家化,科學家也被藝術家化,那科學家就不是科學家,藝術家也就不是藝術家了。因為這樣會使人顧此而失彼,既不合乎社會的需要,也不符合不同受教育主體的先天特性。我們認為,全面的素質教育是主體性素質與相關性素質的統一,或特殊素質與綜合素質的統一(不是一專多能,因為能力不等同于素質)。只有這樣,受教育主體才能既保持自身素質的優勢,又不因其他方面的素質不健全而使自身素質的優勢變成了劣勢。因為現在教育存在的嚴重問題是以智力教育取代或淹沒了其他方面的教育,特別是人文文化精神的嚴重缺失,導致了受教育主體的非正常發展,為了讓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一道長住校園,所以人們突出強調人文文化教育。這種強調,不但有糾偏的意義,更重要的是科學精神一旦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潤澤和澆灌,科學精神就失去了靈性,久而久之科學創造精神就會枯萎。如美國著名學者、發明家布萊克斯利在《右腦與創造》一書中所說:“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成功,多半還是依靠他的直覺方面曾得到過多大程度的意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