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1:23
序論:在您撰寫中職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職業素養培育的針對性有待增強
當前,廣大中等職校認真圍繞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標準。但人們還缺少針對具體專業類型,培育學生職業素養的研究。由于不同專業、不同崗位職業素養的內涵豐富、特征明顯,如果人們不能密切聯系具體專業類型,對接學生未來職業崗位或職業崗位群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最終將影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2.職業素養培育的層次性有待明晰
當前,人們普遍認為需要加強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人們對職業素養內涵認識存在差異,既有抽象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行為和習慣等認識,也有具體的工作責任心、耐心,嚴謹、踏實作風,公平法制觀念等非常具體的認識。因此,人們對職業素養培育的認識五花八門,導致職業素養培育的層次性不清晰,影響了職業素養培育的成效。人們需要建立整體的職業素養培育架構,明晰職業素養培育范疇,同時要明晰面向具體專業、具體職業、具體崗位的職業素養內涵。
3.職業素養培育的實效性有待提高
當前,人們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普遍開展職業素養培育,課堂教學、頂崗實習、校園活動等多途徑、多渠道展開,但職業素養培育的實效性有待檢驗與反思。雖然職業素養培育的理想目標是促進學生職業活動中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以合適的方式,講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但實際上,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對學生全面的、綜合的考驗,需要職業教育過程長期的、反復的培育。因此,職業學校要注重校內教育教學活動為學生奠定職業素養基礎;要注重引導學生在頂崗實習、實際職業活動中勤學苦練、自我修煉、主動提升,最終達到理想的境界。
4.職業素養培育的時代感有待對接
當前,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互相協調,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行各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也發生重大變化,如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廣大中職生走向社會,面向的往往是全新的世界,陌生的天地。因此,職業學校在學生職業素養培育過程中要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高職業素養培育的時代感,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
二、基于專業類型培育中職生職業素養的對策
針對當前職業學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積極地、主動地尋求職業素養培育的對策,切實提高廣大中職生職業素養培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
1.加強專業類型研究,明晰職業素養培育目標
當前中等職校開設的專業一般都對接市場需求,努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我們需要通過加強具體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實施、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課程教學目標設計等諸多環節,深入研究具體專業的特征,努力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在人才培養目標設定中,我們要全面貫穿學生職業素養有效培育宗旨。事實上,面對具體專業類型,我們要明晰的職業素養培育內容,目標越具體越好,越細化越好。通過職業素養培育目標的確立,促進學生樹立職業素養所需的觀念意識,形成職業素養所需的情感態度,建立職業素養所需的思維方式,養成職業素養所需的行為習慣。
2.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夯實職業素養培育基礎
中等職校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需要具備諸多方面的客觀條件。一是要加強校園實習實訓條件建設,對接企業真實工作場景建設專業實訓基地,為加強學生專業實習,促進學生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準備物質條件;二是要加強理實一體化技能教室建設,加強現代信息化手段應用,如多媒體教室、理實一體教室、電子錄播系統等現代教學設施,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三是豐富校企合作形式,通過引企入校、引廠進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體化合作形式,搭建培育學生職業素養平臺。
3.加強企業學習調研,深化職業素養培育對接
職業教育需要實現學校與企業、課堂與車間、課程與崗位對接,中等職校廣大教師要主動走進企業調查研究、學習參觀,更新教育教學內容、教育教學觀念,提高專業課程教學對接市場需求的吻合度。同時要加強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選擇課程教學內容,全面優化學生職業知識結構、職業技能結構,更要把企業優秀文化吸納到學校教學過程。加強企業調研,既要選擇規模較大、技術領先、管理先進的企業調研,也要選擇廣大職校生最可能就業的行業企業調研,切實提高職校生職業素養培育與企業的對接程度。
4.加強全員育人實踐,充實職業素養培育力量
為切實提高廣大中職生職業素養,中等職校要建立全員化育人隊伍,行政管理干部隊伍、班主任隊伍、任課教師等是責無旁貸的培育學生職業素養的主力軍。而宿舍生活指導老師、車間實習指導老師、食堂工作人員、校園安保人員等,也要參與到學生職業素養培育過程中。全員化育人實踐,首先是要以己為范,率先垂范,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其次要有意識、有目標地教育與引導學生提高職業素養,修煉職業素養,涵養職業素養。
5.加強有效途徑探索,提升職業素養培育實效
中等職校培育學生職業素養是比較艱難的事情,一是由于職業素養內涵豐富,學校難以面面俱到,二是學生對象眾多,中等職校學生規模少則幾百人,多則幾千人,培育的工作壓力比較大。因此,中等職校要積極尋求有效的途徑,以整體性職業素養架構為引領,既要注重公共職業素養培育,也要密切聯系專業實際加強行業職業素養培育、崗位職業素養培育。要充分利用公共基礎課程點滴式培育學生職業素養,專業技能課程浸潤式培育學生職業素養,實習實訓課程仿真式培育學生職業素養,頂崗實習實境式培育學生職業素養,明方向、選途徑、增實效。
6.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濃郁職業素養培育氛圍
會計的任務是根據會計的職能和作用而規定的,它取決于社會生產的目的和經營管理的要求。在現階段,會計的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會計核算,真實、完整、正確地提供會計信息
加強會計核算是會計的首要任務,企業是通過會計核算來反映資金活動情況的,所以計算各項收入和支出要準確,要嚴格掌握成本和開支,合法、真實、準確、完整地核算經營成果,使其一方面能滿足企業內部經濟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滿足企業外部各個方面的信息使用者需要。
(二)嚴格會計監督,維護會計法規,控制生產經營的全過程
會計核算要按照經營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對經濟活動和全過程進行控制。要對經濟活動是否真實、合法進行審核;對企業的各項收入、費用和利潤的實現情況進行控制;對企業的經濟資源和其他的財產的完整進行保護;對違反會計法規、財務制度的收支行為進行制止;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維護所有者權益和債權人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三)加強考核分析,發揮會計核算在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
提高經濟效益是企業組織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根本宗旨,也是會計核算的主要任務。會計人員除了按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以外,還應參與擬訂經濟計劃、業務計劃,考核、分析預算和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以發揮會計工作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同時,財會部門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參與擬訂計劃,分析比較和考核企業的經營成果,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運用良好的會計核算方法
(一)設置科目和賬戶
如現金支付是十分頻繁的收支項目,必須設立一個“庫存現金”科目,并開設“庫存現金”賬戶分別進行登記,以便隨時取得現金收支的情況。通過設置科目和賬戶,把各項業務內容都分別開來記錄,會計核算就能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
(二)復式記賬
通過復式記賬可以相互核對監督,弄清來龍去脈。如企業以銀行存款支付購買材料款,一方面要登記“銀行存款”賬戶的減少數,另一方面要登記“原材料”賬戶的增加數,兩者金額相等,就可以相互進行對照,并全面反映資金的增減情況。
(三)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
在會計審核中以會計憑證作為核算的依據,可以保證會計記錄的完整、真實和正確,是保證會計核算質量、明確經濟責任的一種專門方法。如企業以銀行存款購進材料時,必須根據購貨發票填制進貨憑證,經審核無誤后與銀行付款憑證一并登記入賬,這樣就可以保證付款的合法性,也明確了付款人的責任。(四)編制財務報告編制財務報告是指定期總結地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種方法,有利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并為有關單位提供投資的決策依據。
三、培養學習會計的興趣
要培養學生對會計專業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電教片、專家講座、學者論壇等喚起學生的心理興趣,使他們逐漸了解、熟悉、研究、領會這一學科的特點。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就會有一種昂揚、奮發、不怕學習困難的斗志,就會把學習會計學習看成是一種樂趣,達到“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的效果。
中職學生有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還沒有學會如何有效獲取、利用和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資源,也缺乏正確評價信息的判斷能力,不能有效組織、管理和交流所得信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開展信息素養教育,能有效幫助他們了解信息的檢索方法,學會管理和利用多種渠道的信息資源,并了解相關法律、倫理道德等問題,使他們能夠合理、合法地檢索和利用信息資源。
二、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手段
(一)加強中職圖書館的信息職能
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各專業不僅要組織學生了解本專業課程結構和實習實訓,也要進行圖書館入館指導,讓新生了解圖書館書刊借閱流程,學會使用校園電子閱覽室瀏覽和閱讀書籍,向學生宣傳要向圖書館獲取知識和技能,充分認識到在圖書館可也獲取各種信息資源,進而學會從各種資源中搜索和獲取所需信息加以管理和利用,提高學習效率,提高自學能力。
(二)加大信息素養教育的投入力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中職校園里努力營造良好的信息素養氛圍,促進信息素養教育的開展,提高信息素養能力,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化校園日趨成熟,圖書館、辦公室、實訓室等將以自動化、智能化管理手段為亮點,提升我校校園文化建設水平。例如實施智能化的圖書館自動信息管理系統,使借閱手續的智能化,提高借還工作的效率和準確率,滿足師生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另外還與附近高校圖書館合作建成電子閱覽室,購買數字圖書、電子期刊等,不斷豐富共享數字資源,快速地、極大地增加了我校圖書館圖書資料的館藏量,滿足學校多專業發展的需要,更好的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三)增設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的選修課
提升信息素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開設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之類的課程。目前中職學校沒有專門開設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那么我們在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的時候可側重信息檢索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掌握,使學生進校后能夠很快地了解圖書館,知道在圖書館可以獲取各種信息資源,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興趣,培養他們獲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在以后增設的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的選修課中,規定該課程的學分標準,根據不同的年級設置分層教學,對學生進行所學專業工具書和檢索信息能力進行較系統的信息素養教育,完成相應學分,培養學生自覺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將有利于促進中職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提高。
(四)增強教職員工的服務意識
自古以來就稱頌教師甘為人梯和蠟燭,作為教師所能做到的就是為學生搭建成長的臺階。老師們在校園各種適合的場所帶頭組織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信息素養教育活動。例如學校通過圖書館邀請專家或老師來進行文化交流和讀書交流活動,或開展深受學生歡迎的講座,營造信息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信息素養意識;各專業還可開展與本專業文化相關的專題信息檢索比賽、信息搜索PK賽、信息素養知識搶答賽等。通過豐富多彩的各種信息素養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等素養能力,充實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拓寬了學習空間和學習手段。
(五)檢驗信息素養教育的系統保障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信息素養教育成果與否還需通過實踐來驗證。首先,通過老師指導和教育學生掌握信息檢索的相關技能,正確獲取和管理所需信息資源,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提高信息能力。中職圖書館應充分保證電子閱覽室的開放時間,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安排計算機檢索的相關實踐操作,并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其次,通過在學校圖書館的網站建立網絡信息防火墻,過濾垃圾信息,引導學生正確閱讀,文明、綠色上網,幫助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水平。
三、結語
怎么樣看待中職生,乃至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視角,“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關于心理健康相關學科,按照西方學者的說法,其研究主流依舊是以消極、被動、補救和治療為特征的一種病理傾向。在這種背景下,積極心理學于20世紀末興起,最早可以追述到人本主義,甚至榮格。其倡導者Seligman等人認為積極心理學的力量,是如何促進個人與社會的發展,激發與開掘人的積極力量,幫助人們走向幸福。面對傳統心理健康研究的消極病理傾向,積極心理學主張關注人類積極的品質,挖掘人類的潛能使人們走向幸福和成功。對于心理健康,積極心理健康的核心理念是,心理健康不僅要關注人的各種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還要更多地關注人的積極品質或積極力量。人的積極品質或積極活力的培養過程就是一個克服各種心理問題的過程。面對傳統以病理假設和問題假設以基礎的中職生心理健康研究,積極心理學也為中職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本研究將運用心理測量法和調查法,對鄂爾多斯市400多名中職生進行研究,并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對測量和調查結果進行解讀.
二、研究一:某市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
1.研究方法
用SCL-90對該市三所中職學校不同專業和年級的460名學生進行分批團體施測。最后回收得到有效問卷403份。并將測量結果與劉恒等人(2004)制作的SCL-90中國中學生常模進行比較,并進行t檢驗。
2.研究結果量表的得分高于全國的中學常模
但是,考慮到常模里面包含了一半的初中生,而有文獻證明,高中生的SCL-90量表的得分高于初中生;將這個結果與林東等人對廣西的普高生研究比較可以發現:某市的中職生在敵對方面得分顯著高于廣西普高生,但是在人際關系和恐懼方面得分低于廣西的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沒有統計上的差異;而與康延海等人對??诘钠崭呱难芯勘容^發現,某市中職生在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方面得分顯著高于??诘钠崭呱?,而在人際關系方面得分顯著低于??诘钠崭呱E懦龜硨Ψ矫娴牡梅?,其它分項某市中職生的SCL-90得分與文獻中提到的高中生互有短長,所以,除了中職生有更強的敵對性,可以認為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沒有本質區別,這說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同齡學生中不具有特殊性。
三、研究二:良好的人格對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積極作用
1.研究方法
對研究一中的被試,進行大五人格簡化版(NEO-FFI)測驗。并將測驗到的各維度與SCL-90各分項作相關。
2.研究結果
大五人格中神經質、外傾性、宜人性、嚴謹性與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的關系,換個角度也可以看出,良好的人格可以提高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中,通過培養的中職生的積極人格,可以對他們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這個結果與康延海等人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四、討論與分析
1.對研究方法與工具的討論
資料表明SCL-90一共有10個維度,本研究只用了9個維度,還有一個表示睡眠和飲食的“其它”維度沒有使用,原因是,為了方便與劉恒等人2004年制作的SCL-90中國中學生常模進行比較,而這個常模里面不包括“其它”這一維度,查文獻發現,中學生的SCL-90量表中,缺少有關“其它”維度的常模數據。本研究采用被試內研究,對同一批被試的兩種參數作出相關。這種做法有利于更一進步的了解影響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為了更直接的說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中學生中屬于正常存在,本應該選擇一批某市的普高被試與本研究的被試比較,然而,由于諸多原沒有選擇普高被試。這是本研究進一步完善這個研究的增長點。
2.對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前人研究中職生心理問題時,多懷著病理假設。本研究,放棄了傳統的病理假設,轉用了積極心理學視角。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上,積極心理學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示,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積極心理學興起的價值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設和規則,而在于在于它為心理學、為人類、為社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和認識的視閾,拉開了心理學為人類命運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大幕,其內在的意義在于詮釋了從社會、人性等角度出發,以穩定、始終不變的追求正向價值的立場作為其真正主題和趨向,引領和幫助人類從問題假設病理假設的深淵中擺脫出來,使更多人能夠過上相對幸福、有尊嚴、有意義和高貴的生活。本研究也并未在中職生心理健康上有什么新發現,和其它研究一樣,也發現中職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些問題,甚至相對于同年齡的普高生,中職生的在SCL-90中的敵對維度表現出更強的陽性。然而我們應該怎么去看待和解決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3.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討論
1.1主觀、保守的認知
一般來說,中職生是由那些中考無法考上理想高中的或者成績低根本無法就讀普高的初中畢業生組成,他們普遍存在學習能力差、厭學等特點。而“90后”的成長環境對他們的成長更是不利,到處都是電子產品、虛擬網絡。網絡的虛擬性、理想化使本就認知薄弱的“90后”中職生更加沉迷于幻想世界,變得主觀、保守、自我。
1.2冷漠、憂郁的情感
“90后”中職生由于年輕缺少生活經驗,又對長輩的意見有所抵觸,所以對待一些突發的事件往往表現出不冷靜、悲觀絕望、憂郁不知所措的一面。當生活中出現一些激進事件時,因沒有良好的心理準備而情緒波動過大,產生緊張焦慮、悲觀憂郁的情緒。所以說“,90后”中職生通常容易受環境支配而心神不定,不能妥善應付生活上所遇到的阻撓和挫折;他們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引發對現狀的不滿,對未來也缺乏應有的自信心;他們情感淡漠冷酷,忽視感情與文化修養。他們通常是三分鐘熱血,做事缺乏耐心,不能保持平和的心境總是情緒不寧、緊張憂郁、情感冷漠。
1.3肓從、失調的人際
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出能夠直接適應社會的“需求型”人材。然而“,90后”中職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過分自我的認知特點,冷漠、悲觀的處事風格直接影響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各企事業單位所需求的是能夠獨立思考、團結協作并具有一定職業素養的職業人“。90后”中職生雖然生性好動,喜歡群體活動,但遇事過分計較個人得失,總會想“為什么我和他不一樣?”從而造成人際關系失調。決策時,又不愿承擔責任,喜歡附合眾議,盲目跟從。
1.4好強、敢為的意志
絕大多數的“90后”中職生屬于獨生子女,從小在家長的百般呵護下長大,父母過度溺愛縱容的現象非常普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形中促成了“90后”中職生性格固執己見,爭強好勝。他們喜歡控制他人意愿,不愿被支配,遇事膽大敢為,藐視權威。
2對“90后”中職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探索
2.1抵制校園低俗文化,弘揚愛國主義教育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社會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均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和德觀念是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些因素將給本就思想不成熟的“90后”中職生學生帶來負面影響。抵制低俗文化和非理性文化傾向,引導正確校園文化氣氛,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從愛國主義教育做起。我校經常利用一些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事情對學生們進行實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觀的教育。例如:每周一舉行全校升國旗儀式,并且每周選派一名優秀黨員干部或優秀教師進行國旗下講話;每學期還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周大掃除,目的就是讓學生體驗勞動的不易,珍惜生活,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已成為“90后”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
2.2戰勝消極因素影響,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面對“90”后中職生這一特殊群體,公開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負面思維影響已經勢在必行。消積思想不僅對“90后”中職生的思維方式有所腐蝕,更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傷害。所以,我校經常開展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同時,校團委設置心靈驛站幫助有需要的同學進行心理輸導。
2.3融入集體生活模式,接受團隊協作教育
針對“90后”中職生喜歡群體生活,但又不愿為集體付出、不愿承擔責任的性格特點,我校經常組織學生們參加一些諸如體操比賽、拔河比賽等集體性質的活動,并由班主任安排一些學生成為團體的負責人。在這些集體活動中學生們不僅親身體會得失,得到成長,更深刻的領悟到“團結就是力量,協作才能共贏”的道理。
2.4撕掉低素質標簽,加強道德素質教育
社會學、心理學研究表明,母愛、父愛對子女的身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失掉任何一方,就會使子女的情緒波動并處于內心不安寧狀態中,常常表現為空虛、寂寞、惶恐不安和焦慮,感情沖動好斗,導致一系列不正當的行為的發生。這些學生入學初期往往是把自己封閉起來,極不愿與老師和同學交流。那么做為一名中職德育教師,應該如何化解和消除這些不良情緒呢?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愿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總歸是可笑的”。師生關系的優化是學校教育的保障,要求教育傾心關愛而切忌放任自流,適度的要求而切忌拔高。有的教師總喜歡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師道尊嚴,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態,使得學生敬而遠之,這樣不僅不會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往往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把自己封閉的更嚴,使人難以接近。2010年擔任口腔護理班班主任工作時,發現學生姜某行為表現封閉,通過側面了解到他家庭條件特殊,三個月大時父母離異,父親再婚。我經常找他談心,關注他的細微變化,讓他覺得老師時時都在關注他的成長,一段時間后我們無話不談的朋友。記得一次升旗儀式上,他理的“草坪”被主管校長發現,讓他重新去理發,他頭一歪說“沒帶錢,不去。”校長走后,我剛要說話,他馬上就說“老師我剪頭去”。我拿出十元錢讓他快去快回,他邊跑邊說:“老師,我帶錢了!”。由此可見,優化師生關系法對于解決這類問題是相當有效的。
二、運用榜樣示范法,培養學生自信的優良品質
社會的變遷使得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現在家庭離婚率大幅度上升,父母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由此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學校中的雙差生,父母離婚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創傷,打破了他們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帶來他們行為上的偏差。走進中職學校后,學生往往表現為對環境缺乏安全感,對老師和同學不信任,對自已沒有正確評價,對前途喪失信心。那么做為一名中職德育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自信的優良品質呢?首先從點滴小事做起,給學生樹立榜樣。2010年8月新生入學之際,了解到班級中有11人來自單親家庭。我當時的心情特別沉重,一直在不停的思考著如何給學生上好入學的第一堂課,正好入學第一周是封閉軍訓,我想這應該是個好機會。軍訓的第一天,僅有兩名同學沒有叫苦請假,其他同學都有偷懶現象。我抓住時機利用晚上總結軍訓情況時,大肆表揚了這兩位同學,并獎勵給他們一人一個蘋果。第二天,情況有了變化,整個一天都沒有一個人跟我請假休息。一周下來,成為全校唯一沒有學生掉隊的班級,在軍訓總結大會上受到了表彰。記得當時學生都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又抓住時機,對他們說,這是咱們班級得到的第一項榮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以后在我們班級就是整個學校的榜樣,你們都是優秀的。由此可見,通過榜樣示范法建立學生自信,使學生熱愛生活。
三、運用優化情境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單親中職生缺少父母的照顧,不僅生活習慣差,學習習慣也存在問題,因此走進校門后在學習和生活中往往表現為懶惰,散漫。他們往往沒有理想,沒有報負,得過且過。試想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的教育將會是失敗的。在幾年的教育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優化情境法能較有效的解決這類問題。德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各項活動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如學校開展技能標兵比賽,生活禮儀比賽等。德育教師還要充分利用班集體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如禮儀誠信主題班會,文明寢室評比等,積極主動實施心理引導,你會發現在潛移默化中,他們變得陽光了,有自信了。記得在2011年9月校運動會中,班級中的劉某就來自一個單親家庭,他私自做主,找來了體校的學生替跑,結果班級成績被取消,同學們都認為我會大發雷霆,可我沒有提及此事,我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到了主題班會時間,我提前找來團支書擬定班會題目《誠實守信———從我做起》,在班會中沒有直接批評學生的錯誤,而是讓他們自已去發現,大家爭先恐后表達自已的看法,班會結束做總結時,看著學生的眼神我感到這次班會是成功的。由此可見,運用優化情境法可以較有成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結語
此次調研主要是采取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為主,同時輔以資料查閱。針對不同調研對象,課題組設計了不同類型的調研問卷。調研對象主要分為三大類:在校學生、任課教師及班主任、實習醫院。針對學生的問卷設計,主要針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及就業觀兩個模塊進行調研。在日常行為習慣模塊,主要就學生遲到課堂表現、參加集體活動、文明禮貌等11個問題進行設計;在就業觀模塊,主要就學生的工作薪資期望、畢業后選擇的城市等問題進行設計。我校2013級護理、助產等四個專業的部分學生參與了此次問卷調研活動。此次發放調研問卷255份,回收232份,其中有效調研問卷220份,達94.8%。針對教師的調研問卷,主要從學生課堂紀律、道德品質及社會能力三個模塊進行問題設計,其中課堂紀律模塊從學生遲到、曠課、課堂參與度、學生積極性、學習態度、教室衛生情況等七個方面進行內容設計;道德品質模塊涉及禮儀禮貌、誠實誠信、助人為樂等九個方面的內容設計;社會能力模塊涉及自我約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社會交往和適應能力等五個方面的內容設計,調研對象主要是我校2013級任課教師及班主任,發放調研問卷32份,回收32份,達100%。針對醫院實習單位,問卷涉及職業道德素質方面十四個指標,如工作責任心、實習積極性、敬崗愛業、社交禮儀、職業認同感、職業道德素質綜合評價等方面。實習單位涉及廣西區內市、縣等各級醫院,其中有柳州市中醫院、宜州人民醫院、融水縣人民醫院、三江縣人民醫院等25個實習點,發放調研問卷25份,回收25份。
二、研究結果分析
(一)行為習慣方面
通過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調研,結果顯示:在學習習慣方面,75%的學生有過上課遲到現象,31.2%的學生有過曠課經歷,91%的學生有過上課玩手機的情況,58%的學生幾乎沒有參加過課堂發言,而僅有18%的學生上課經常發言,67.8%的學生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在衛生習慣方面,62%的教室衛生不盡如人意,學生有隨手亂丟果皮紙屑、隨地吐痰的行為;另外,從學生和老師個別訪談中了解到,學生有翻墻外出的行為,有的與社會閑雜人員交往密切,甚至會引發校園暴力事件。
(二)思想道德方面
78%的教師對學生基本禮儀禮貌方面持“基本滿意”態度,認為學生平時見到教師大多會禮貌性問好,但是反映學生在教室及宿舍喜歡說粗話,喜歡在公共場合高聲喧嘩。在“誠信意識”、“奉獻精神”、“吃苦耐勞”等方面認可度不高,尤其是“誠信意識”不滿意度高達71%,反映學生喜歡編造各種理由請假,考試有作弊動機,抄襲作業現象比較嚴重,24%的學生有考試作弊行為,91%的學生有欺騙過家長和老師的經歷。在“團結協助”方面,48%的學生不喜歡參加學校或者班集體組織的各項活動。
(三)職業素質方面
實習醫院對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綜合評價”滿意度不高,80%的實習醫院對學生的總體評價為“一般滿意”,20%的實習醫總體評價為“基本滿意”;對學生“敬業愛崗”、“吃苦耐勞”、“進取精神”、“自我學習能力”方面“不滿意”評價率比較高,主要體現在部分學生找各種理由請假,上班期間隨意性接聽電話;與帶教老師溝通較少,工作主動性不夠,被動接受帶教老師的安排,甚至許多基本專業的臨床知識,如小兒劑量的算法等都不會,不愿意主動學習。在“職業認同感”方面,78%的學生選擇學醫是因為就業前景好,僅12%的學生因為自己的興趣,10%的學生是父母的要求。大部分實習單位對學生“職業認同感”為“一般滿意”,認為學生對醫護這個職業需要的態度尚未完全具備。
(四)就業觀方面
調研顯示,大部分學生都愿意選擇到縣城以上的城市工作,僅有5%的學生選擇愿意到本地鄉、鎮、村工作,在畢業薪資待遇方面,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就業現狀,大部分期望比較高的薪金;在就業地區選擇原因方面,沒有學生選擇“回報家鄉”,83%的學生選擇的原因是“工作待遇好”、“工作條件好,工作穩定”。
三、中職生隱性職業素養缺失原因分析
由以上調研結果可以了解到,目前醫學類中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不容樂觀。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筆者認為中職生隱性職業素養缺失主要是由社會、學校及家庭三方面造成的,具體原因如下:
(一)社會原因
1.入學門檻低
由于近幾年來中等衛生學校招生沒有分數線的限制,只要有初中畢業證,身體健康都可以讀衛校,導致生源素質普遍下降,且中職生年齡大多在十五、六歲左右,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侵蝕,缺乏一定的自律性,無視學校規章制度,不遵守課堂紀律,遲到、早退、曠課等習以為常,酗酒、打架斗毆時有發生,嚴重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2.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世界觀隨之改變。受金錢至上、拜金主義的影響,社會生活中愛憎不明、善惡不辨、是非不分、損人利己、見利忘義、違法亂紀、驕奢逸等不良社會風氣越演越重,使本來就缺乏分辨能力的部分中職學生受到侵蝕,在不知不覺中偏移思想道德規范的正確航線,使他們正在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扭曲,自我意識膨脹,利己思想抬頭,從而限制他們對遠大理想和崇高信念的追求。
(二)學校教育的缺失與錯位
由于職業教育片面追求就業率,因而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往往偏重專業知識傳授與專業技能培訓,盡管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應教育部的要求開設了相應職業道德課程,如《職業道德與法律》、《就業指導》、《哲學與人生》、《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但職業素養教育成效微乎其微,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由于教學課時有限,大部分職業道德課程的課時不能得到正常保障,或被刪被減,或因為各種原因取消;二是由于教師時間精力有限,職業道德教育大多滿足于傳統課堂教育,教師采用的還是傳統的說教教學,理論多,實踐少,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三是真正從事職業道德教育研究的專業教師較少,大部分職業道德課程都由其他專業教師擔任,有些學校的職業道德課程主要安排一些課時不滿工作量的其他教師任教,缺乏專業指導。四是中職生認為到學校是為了學技能的,所以重視專業課而忽視文化基礎課,對考試等只是應付了事。
(三)家庭教育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