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1:22
序論:在您撰寫基礎課程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設計基礎課程素描色彩色彩構成藝術的思維與表現
一、藝術設計基礎教育課程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設立藝術設計專業的大專院校已經達到1400多所,每年畢業生數量約10多萬人,面對如此龐大的發展數量,中國需要什么樣的設計人才引起了我們的思索。我們一定要根據各院校特點,利用豐富的藝術資源,注重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注重學生本身的整體素質的培養,突出實驗性與前瞻性。學生真正要適應社會,真正培養的實際上是他的心理要適應社會,而不是技術要適應社會,技術要高于社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首先接觸到的幾門基礎課——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構成往往抹煞了藝術與設計的關系和培養有較強的個性表現力、創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較高的文化藝術素養這層功能。三門課程的教學實驗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點是都強調造型和技術能力的培養。除去這兩點外,還應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認為這才是真正解決現存問題的關鍵。什么才是高于單一課程,貫穿藝術設計教育的本源問題?毋庸置疑,是藝術審美。藝術審美引領著藝術設計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識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構成課程除卻造型、技法以及單一的色彩配比以外,還能通過“藝術的思維與表現”給設計專業的學生提供最直接的藝術審美訓練的平臺。而恰恰設計專業的學生的藝術思維與表現能力的高低,對能否實現現時代設計教育的目的與要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門基礎造型課程,在全國各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中體現為兩大傾向:一種是強調“設計性”、理性化的教學,其弊病是缺乏對學生藝術審美修養的培養,容易養成學生膚淺的形式主義觀念和漠視設計藝術性的匠人品位,對學生造型創新思維的培養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層面。二是脫離設計特殊性,強調造型表現的技術性,造成學生思維禁錮,審美僵化,使之較難與后續課程鏈接。兩種傾向都容易導致課程內容偏缺與方法盲目。“藝術視覺思維的訓練”“藝術表現語言的審美體驗”往往被忽略掉,恰恰這是設計專業學生理解設計與技術的關系、設計與藝術的關系、藝術設計與社會的關系的橋梁。這也理應是這些基礎課課程所要承載的教學內容,而并非要到進入設計專業課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領會藝術的思維與表現
世界上極具前衛地位的加利福尼亞藝術學院的研究生說:“花了這么多錢和時間,我們學到了如何思想?!边@反映出美國藝術教育的重點是突出觀念和思維,這也是西方現代藝術教育的重點。如何訓練學生學會思想,成為西方現代藝術教育者研究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90年代開中國藝術教育界也因此開展了系列學術爭鳴。中央美術學院由周至禹教授領軍,率先對本部設計基礎課程進行改革,并已成體系。強調設計的學科特點,圍繞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組織課程的建設。
眾所周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現代的藝術教育——尤其是設計教育,是極其強調“思維訓練”的。而設計基礎課同樣強調“思維”訓練,不同的是根據課程特點,偏重于對“藝術的思維”訓練,而且是在“藝術的表現”過程中去領悟,以達到教學目的。整個過程中“藝術的”這個前綴非常重要,因為在整個設計教學體系中,沒有哪門課能如此直接地把學生領入與“藝術表現語言”對話的語境,并讓學生迅速進入“藝術思維”的狀態。在此過程中,老師對學生審美廣度與深度的引領,很容易讓學生步入一個全新的藝術審美高度,學生對造型以及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個性化的。最終,達到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育的全部教學目的。
三、教學的具體內容與方法
1.在“藝術的思維與表現”的體驗過程中,強調藝術審美素養的訓練。審美的覺悟需要通過感官對環境和客體的體驗、思維對視覺的想象,最終由手準確地在載體上表達出來,觀看、想象和構繪三者構成了視覺思維的全過程。根據所授基礎課程的自身特點突破傳統設計基礎教學的單一思路,強調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藝術與設計雙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學目的、課程內容,以及與后續設計課程之間的良好銜接關系。有助于啟發和引導學生創造性理解藝術與設計的關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規律的基礎之上注重學生的藝術審美素質的培養、藝術視覺思維能力的訓練和藝術語言表現規律的體驗,并通過基礎課學習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造型與色彩之間的高級和諧。最終實現學生藝術視覺洞察力與藝術思維創造力以及藝術語言表現力的和諧進化。
2.從目標式教學轉型為過程性教學,更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理解力、領悟力及藝術個性和創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設計系實驗教學叢書《過渡——從自然形態到抽象形態》中寫道:“重要的仍然是過渡過程中的思維訓練,用腦畫畫,啟發心智,用創造性的設計思維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種可能性,其意義甚過了局部作業的完整性?!?/p>
傳統基礎課是目標式教學方式,有礙學生感性認知的發生、發展。另外,主觀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構成教學的重要內容。以往的教學實踐,主要以手繪形式表現“色彩聯想”和“采集重構”作業。其訓練的單一性很難完成學生對色彩的真實感受和更高級透徹的理解。而“藝術的思維與表現”看重教學中的過程,對學生藝術審美素質和表現能力的培養,是通過啟發視覺洞察力、開拓視覺思維想象力、體悟藝術表現語言這些階段過程性課題實現的。異是萌發學生藝術個性和藝術創造力的原動力,過程性教學,更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個性及創造力。超級秘書網
顯然,培養學生的個性表現力、創新能力、及較高的文化藝術素養、社會責任感,是設計專業基礎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德)約翰內斯·伊頓《色彩藝術》杜定宇譯世界圖書出版司1999.6
[2](英)弗蘭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鶴譯三聯書店2001.12
[3]視覺同盟網.中國藝術設計教育大型系列訪談專題,2006.
1.1課程定位不準
目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定位不夠準確、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院校認為學員在中學已學過信息技術,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簡單,學不學都無所謂。作為公共基礎課,只學習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導致部分學員學習熱情不高、興趣不大。
1.2學員水平參差不齊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學員計算機水平有明顯提高,但由于地區差異造成學員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通過對廣州指揮學校2012級學員的調查,我們發現2%的學員未接觸過計算機,51%的學員進行過網頁瀏覽、即時通訊、網絡購物,41%的學員使用過Word排版、Excel處理、PPT制作,6%的學員能進行Photoshop圖片處理、Flas制作、程序設計。
1.3教材內容滯后
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計算機知識也隨之更新,但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的內容明顯滯后。例如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Windows7操作系統和Office2010辦公軟件,而教材內容還是WindowsXP和Office2003。教材內容的滯后讓學員感覺課程與現實脫節。同時,與部隊聯系緊密的計算機知識很難在市面上找到合適的教材,造成教材內容與實際應用脫節。
1.4專業結合不緊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已廣泛滲透到各個領域,不同學科對計算機的要求不同。計算機基礎教學處于知識普及型向服務專業應用型的轉型時期,多數院校沿用以“計算機文化基礎+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為基本框架的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在知識分層和專業分類教學方面體現專業應用需求的導向不夠明確。部隊院校對不同專業開設的計算機基礎公共課幾乎與地方院校相同,教學內容設置上忽略了不同專業對計算機的需求,造成教學缺乏針對性。
1.5教學模式陳舊
隨著信息技術在部隊院校的推廣,雖然多媒體課件代替了傳統板書,但教學模式改變不大,學員主動參與教學較少,教學效果不佳。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課程學時的關系,學員只是照搬教員講授的方法,不能舉一反三,缺乏自主思考。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利于培養學員的創新意識,不利于學員的可持續發展。
2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
2.1明確課程地位
《基本要求》提出進一步強化“計算機基礎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正確認識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要性,明確課程地位,對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計算機基礎是計算機科學教育的前導課程,是培養學員實踐動手能力的基本途徑,是自然科學的素質教育課。其目標是培養學員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員利用計算機查找、處理數據能力,培養學員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其他學科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對學員科學素質的培養起到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部隊院校的校領導、系領導、任課教員都應該充分認識到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要性,并引導學員認識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要性。
2.2轉變教學理念
“學習金字塔(ConeofLearning)”由美國著名的學習專家埃德加•戴爾(EdgarDale)1946年率先提出;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TrainingLaboratories)做過類似研究,提出學習金字塔(LearningPyramid)理論,結論與戴爾相似;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用數字形象顯示了學習者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在兩周以后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從“學習金字塔”模型可看出,用聽講的方式,學員兩周后只記得5%,這是最被動的學習方式,學員的參與度也最低。從第一種到第四種都是被動的學習方式,學員參與度低,學習保持率無法超過30%。從第五種到第七種都是主動的學習方式,學員參與度高,學習保持率超過50%,最底端的學習方式保持率高達90%。從“學習金字塔”模型可看出,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地位,讓學員積極參與教學,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果學員有機會把學習的知識立即應用,或讓學員當小教員,效果非常明顯。學員以小教員的身份對他人進行教學,不僅要對內容相當熟悉,同時也要通過語言的邏輯來進行溝通。學員在進行教學之前,必須經過獨立思考,將內容轉化為讓他人能理解的表達形式,同時也提升了自身潛在智能的發展。
2.3差異性教學
《基本要求》提出不斷探索“以培養目標為導向的分類、分層次教學模式”。由于專業差異,導致各專業對計算機的要求各不相同。如果在教學內容上不區分專業差異,容易讓學員誤解計算機基礎課程是“萬金油”,對自己的專業課程作用不大,導致學員學習動力不足。在課程規劃上,通過對非計算機專業能力需求和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調研,按照“以培養目標為導向”將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為“知識普及型”課程和“專業應用型”課程?!爸R普及型”課程是計算機文化基礎,面向所有專業的學員,可安排在大一授課;“專業應用型”課程是根據專業特色量身定做,面向不同專業的學員,可安排在大二、大三授課。由于學員個體差異,在學習中會產生“吃不飽”和“吃不消”的現象。教員如果忽略這種情況,采用同一起點授課,造成基礎好的學員不想聽,產生厭學情緒,計算機水平無明顯提高;基礎差的學員跟不上,產生畏難情緒,喪失學習動力。在教學安排上,參考新學員計算機水平問卷調查的結果、遵循自愿原則,利用課程測試將學員分為免修“知識普及型”課程和必修“知識普及型”課程兩類。例如利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來測試免修“知識普及型”課程的學員,如果考試合格即可免修“知識普及型”課程;如果不合格則必修“知識普及型”課程。鼓勵免修“知識普及型”課程的學員選修自己感興趣或與專業相關的“專業應用型”課程來學習,激發這部分學員興趣、讓基礎好的學員有新的學習動力。對不能免修的學員則認真地講授“知識普及型”課程,通過測試后繼續選修自己感興趣或與專業相關的“專業應用型”課程。通過將課程分類來解決學員“吃不飽”和“吃不消”的問題,做到因材施教。同時,教員根據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采取興趣小組、第二課堂的形式來開展差異性教學,既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又豐富課程內容,使學員對計算機課程保持濃厚興趣。我們在2012年通過開展興趣小組和第二課堂,提高了學員興趣,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
2.4改變教學模式
傳統以教員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極大約束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學習金字塔”模型中可以看出高效的教學模式應建構以學員為中心,由教員組織、指導教學過程的實施,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動力,讓學員主動、積極、愉悅地學習。
2.4.1加強實踐教學
第十六次全軍院校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大實踐教學比重。計算機基礎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上機實踐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痘疽蟆穼τ嬎銠C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加強“以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與教學環境建設”的要求。教員根據教學內容確定具體的上機實踐任務,讓理論教學結合實踐教學,開展以學員為主體的互動式實踐教學,做到精講精練。廣州指揮學校2012年通過增加上機實踐學時,同時在機房增加輔助教員,讓學員能及時與教員交流上機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4.2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是以建構主義為基礎,以學員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式。教員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并提出任務,學員在教員的指導下,對提出的任務進行探索、分析、研究并設法完成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員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具體任務,要考慮學員的實際情況,只有學員在進行探索、分析、研究之后才能完成任務,這樣才達到任務驅動的效果。例如在學習Word排版時,讓學員設計一份個人簡歷;在學習Excel時,讓學員用函數來統計打靶成績。
2.5優化考核模式
計算機基礎是理論結合實踐的課程,傳統考試不能體現學員真實水平,應側重于動手實踐能力考核。優化考核模式可進一步促進計算機教學改革,避免學員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注重培養學員團隊協作和創新意識,提高學員綜合能力。我們將學員成績評定分為4個部分:平時成績、小組成績、上機成績、筆試成績,比例為20%、20%、30%和30%。平時成績體現對學員的嚴格要求,讓學員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小組成績體現學員的團隊協作、創新和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員指導下,以小組的形式,綜合運用和發揮所學知識,完成一份具有實際意義的小組作業設計;上機成績體現學員上機操作技能;筆試成績體現學員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3結語
1.1積極引導中職生快速切人設計主題在講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設計時,要想確保中職生可以快速地領會設計教學的內容和思想,就要求教師要以最快的速度切人到設計課的主題上來,而在布置給中職生學習任務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對這些任務進行細化,如有可能,應量化成為中職生每天完成的工作程度和詳細步驟。舉例說明:對于減速器的課程設計,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形式讓中職生先參觀減速器,以對它形成一個直觀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將設計的思路、方法以及步驟進行反復地講解,同時充分地運用著課程的設計指導書這一輔助材料來幫助中職生逐步地完成前期化的設計工作,進人到設計的主題中來。中職生要嚴格地按照設計任務書當中的規定任務按時地完成。在后期的設計過程中,盡量確保時間的充裕,避免出現時間分配不合理的現象,更要防止因時間緊迫而出現剿竊、抄襲的情況,從而使設計質量得到全面保證。
1.2全面提高中職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整體設計過程當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地針對不同中職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分組設計的模式,在各個小組內部認定一名組長,這名組長組織本組學生相互討論和學習,如果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先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給予解決,這種模式的優點就在于可以提升中職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能夠將自我觀念和認知全面融進到整個的設計當中,取長補短。小組當中無法得以解決的問題可以拿到最后的大討論當中來給予解決。這樣,雖然學生人數多,但是在小組討論中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教師指導起來針對性就會加強。在設計過程中,學生的思考問題能力和綜合設計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鍛煉和提高,為以后的機械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1.3鼓勵創新,大膽設計中職生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激勵他們進行大膽的想象,不怕想象錯誤,只怕中職生沒有想法。教師在對中職生設計的評價過程中,時刻對于那些有著創新思想的學生給予積極性的鼓勵,這些都是為了確保中職生能夠真正地形成獨立創新的能力,這些能力的養成對于他們未來的生存、工作和發展都具有實際化的幫助和意義。
2小結
《遠程教學系統》是在Internet/Intranet環境下實現的,是典型的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服務器以WindowsNT4/2000Server為操作系統平臺,MicrosoftSQLServer7.0為RDBMS,客戶端通過瀏覽器訪問系統提供的服務。系統不允許匿名訪問,它要求用戶提供帳號/密碼,通過驗證后才能進入系統主頁,以此追蹤用戶身份。本系統將用戶分為三類:系統管理員、教師、學生,他們都有各自的主頁,訪問系統的權限也不相同。其中權限最高的為管理員,其次為教師,最低為學生。權限高的能訪問其下級所能訪問的所有資源,反之則不然。例如教師能進入學生主頁,而學生則不能訪問教師主頁所提供的功能(布置作業、批改作業等)。本系統可同時為不同課程的多組教師/學生(上一門課的教師及其學生為一組)提供服務,它們之間既有一定的隔離性(例如某個教師帳號不能批改屬于另一個教師的學生的作業等),又有資源的共享性(例如公共作業、試題的共享等),很好地解決了本單位各個教師負責不同班級,課程也有所不同的問題。《遠程教學系統》體系結構按用戶角色的不同,劃分如下:
圖1《遠程教學系統》體系結構
2.1管理員模塊
由于《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可同時為多組教師/學生提供服務,各組間的課程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學生組間應具有一定的隔離性。例如一門課程的教師對其學生具有管理權,但不能對屬于其它教師的學生進行管理、某個學生只能訪問其教師的作業等。因此系統主頁需要教師或學生均以帳號/密碼登錄后才能訪問,以此追蹤用戶訪問系統資源的身份。而用戶帳號的開設與刪除、教師與學生的對應關系、課程名稱、學生人數等信息,由系統管理員負責管理。這里,我們將系統資源訪問帳號作為操作系統帳號開設,由WindowsNT和Web服務器IIS負責進行用戶驗證。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操作系統的安全機制,使操作系統與數據庫服務器(SQLServer)無縫集成;二是可同時為用戶提供其它輔助服務,如:電子郵件、個人主頁、FTP服務等。使系統應用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學生在應用系統的使用過程中可進一步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2.2教師模塊
教師模塊中包含了教師授課所需的各種功能。如:網上實時授課廣播、布置作業、批改作業、出試卷、評卷、考試結果統計分析、網上答疑、課程資料(素材)制作、學生帳號管理(修改學生密碼)、設置聯機會議等。系統使用組件對象模型(COM)以及OfficeAutomation技術自動批改《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業并登記成績。教師可對作業結果進行查詢、統計。教師可利用OutLook向系統請求聯機會議,以此進行網上答疑、群體或個別輔導。
2.3學生模塊
學生模塊包含查看教師布置的作業、(在網上或本地)做作業、測驗(考試)、教師授課視頻廣播收看、點播、網上答疑、課程資源瀏覽、輔助服務等。學生使用瀏覽器訪問系統主頁時,需要提供帳號/密碼進行用戶驗證,通過驗證后,在瀏覽器關閉之前,均以該帳號身份訪問系統資源。《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作業可直接在瀏覽器中完成并提交,對于《C語言》課程作業,為學生提供Web界面,完成作業程序的編輯、編譯、鏈接、運行,一氣呵成。遠程考試功能既提供選擇題形式的傳統筆試試題,也提供實際操作形式的試題。考試通過WWW界面進行,有時間限制。學生在規定時限之前完成考試內容時可通過"交卷"按鈕提交試卷;若考試時限到達時學生仍未交卷,則系統自動將考生當前的考試結果提交。試卷的批改、考試結果的統計均由程序自動完成。自我測驗功能則提供測驗試卷,不限時間,由學生自主選擇進行,測驗完畢后系統立即評卷并給出成績及學生測驗時的選項與正確答案的對照表,以便學生查閱。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網絡的應用能力,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本系統為每位使用《計算機公共課遠程教學》系統的學生和教師提供Email、FTP、個人主頁、BBS、聯機會議(在線聊天Chat、應用程序共享、白板)、等功能。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以及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另外,本系統還配備資源庫,內置與教學內容相關或與網絡應用相關的多媒體資料,供學生課外瀏覽、學習。
3《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的特點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功能涵蓋了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用戶界面完全由瀏覽器提供,維護方便。其中采用了多項現時多媒體和網絡的最新技術,如下所述:
3.1組件對象模型(COM)技術
組件對象模型(ComponentObjectModel,簡稱COM)是一個軟件規范,它是基于對象的編程模型,只要遵循COM規范,應用程序和組件對象之間就可實現二進制代碼級別上的重用,解決了對編程語言和環境的依賴。COM是Microsoft其它許多技術的核心,它允許用某種語言編寫的位于二進制代碼中的對象,為其它語言所訪問(或稱二進制兼容)。COM技術已經滲透到Microsoft的各個產品中,如:WindowsNT/2000、SQLServer、VisualStudio、Office97/2000、BackOffice等。《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使用C++或ASP腳本、Perl腳本作為編程語言,其中大量采用了基于COM的技術,例如:
3.1.1ADO(ActiveXDataObject)
ADO是數據庫訪問組件,應用程序通過ADO訪問數據庫的原理如下:
圖2ADO存取數據示意圖
上圖中OLEDB是Microsoft繼ODBC后新的數據訪問機制,它不但可以訪問數據庫數據,而且還可以訪問其它非數據庫類型的數據,如Email、目錄服務(LDAP)等。ADO是位于OLEDB上層的應用程序接口,操作較為簡單。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中作業、試卷、考試結果等信息都是保存在SQLServer數據庫中,系統使用ASP腳本通過ADO對象訪問數據庫以及電子郵件、進行全文索引,如下圖所示:
圖3《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數據存取示意圖
3.1.2OfficeAutomation對象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利用OfficeAutomation對象,使教師利用程序自動批改學生提交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Word、Excel)的作業,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3.1.3ADSI
ADSI(ActiveDirectoryServiceInterface)是WindowNT/2000活動目錄接口。利用該接口對象實現操作系統帳號的管理(開帳號、刪除帳號、帳號屬性設置)以及訪問權限設置,簡化帳號管理任務。
3.1.4DeveloperStudio對象
Microsoft的VisualStudio相信是廣大程序員喜愛的開發工具,但大家都不太注意其中的DeveloperStudio對象:
ApplicationDebugger
BreakpointProject
使用他們,可以使程序的開發達到一定程度的自動化。許多在VisualStudio集成環境下通過菜單完成的命令或功能,都可以用DeveloperStudio組件對象的屬性或方法來實現,如程序的語法分析、編譯、鏈接、調試、表達式求值等。而這些都是教師批改C語言作業所要進行的操作。我們使用這些對象輔助教師批改C語言作業,減輕教師負擔。
3.2視頻流技術
在Internet/Intranet環境下,文字、靜態圖像信息的傳輸是不成問題的。對于視頻/音頻信息的傳送,則由于網絡帶寬等原因,需要進行特殊處理。而遠程教學系統中的授課功能就要求在Internet/Intranet環境下傳送大量視頻/音頻數據,以便實現教師授課的實時廣播和視頻點播(VOD)。在有限的網絡帶寬資源的限制下,視頻/音頻數據必須經壓縮處理后才在網絡中傳輸。以往多采用MPEGI等壓縮技術,其特點是用戶必須等待壓縮文件完全下載到客戶端后再播放,增加了客戶等待的時間。目前,視頻/音頻數據采用經特殊算法處理的流技術,使視頻/音頻數據邊下載邊播放。流技術的典型代表是Microsoft的MediaTechnologies(Netshow)和RealNetwork的RealVideo/Audio?!队嬎銠C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主要采用了MediaTechnologies壓縮技術,使用其Multibit功能在一個流文件中壓縮適合多種網絡帶寬(從28.8Kbps~3Mbps)的視頻/音頻流(最多6個)。由視頻服務器根據客戶訪問時的實際網絡傳輸能力選擇其中一種帶寬流向客戶傳輸。另外,還根據Netshow和RealVideo/Audio支持多播(Multicast)的特點,在網上對教師授課場景進行直播(廣播)。在授課功能中,單是教師的授課圖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配有同步的教師授課演示文稿(Powerpoint或HTML網頁),真正將課堂搬到網上。
圖4同步視頻點播
3.3網上實時交互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網絡環境下通過文字、視頻、音頻的實時交互,以此實現課堂討論、教師操作示范演示、學生個別輔導等功能。教師通過瀏覽器或Outlook向系統發出聯機會議(OnlineConference)請求,在聯機會議持續時間內,學生可通過瀏覽器加入會議,并使用系統提供的聊天(文本)、白板(圖畫)功能與與會者進行討論;教師可通過應用程序共享功能向全體與會者演示某個程序的操作過程,或(通過語音)要求指定學生完成某個操作(個別輔導)??蛻舳耸褂肗etMeeting,還可以實現一對一的視頻/音頻交互、聊天、白板、文件傳輸等。
4結束語
1.1應試教育下的影響
就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而言,應試教育是十分嚴重的,計算機等級考試也無法避免應試教育體系下所造成的各種負面影響。首先,目前各高校為了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而將計算機等級考試作為衡量學生學習好壞與老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甚至有些高校還將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作為老師評選優秀教師的硬性規定,從而導致了老師在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中只一味地注重等級考試時的通過率,并且在教學中以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作為學生計算機基礎學習的重點。不僅造成了學生在學習計算機基礎時的局限性,同時由于教學內容都是按照考試大綱來制定的,而非學生真正的需求,從而很容易造成一些學生由于接受能力較差而逐漸對計算機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在這種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的應試教育下,是與各高校設立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初始目的相違背的。
1.2計算機等級考試內容死板造成的影響
除計算機專業學習的等級考試外,其它非專業性等級考試普遍只是為了考查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應用水平,同時也是學生今后學習更深層次計算機理論的重要依據。目前來講,計算機做為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無論對任何專業學科來講都是必不可缺的一門課程,而相對于不同的專業所要掌握學習的計算機基礎也是大不相同的。而就目前全國性計算機等級考試而言,所出的題目都是統一制定編排的,老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考試中通過就必須強化考試內容,從而造成了某些專業的學生所學的計算機基礎在今后的工作中是毫無用處的。另外,通過幾年來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分析來看,每一年計算機理論知識和上機操作的題目都無太大的變化,學生只需將歷年來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題多練、多操作就可以得到較高的分數,從而使學生在計算機基礎學習的缺乏主動思考空間,限制了學生在計算機基礎學習中的主動性。
2計算機等級考試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的改革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分析計算機等級考試與計算機基礎教學之間關系的目的在于優化計算機等級考試結構,改革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使兩者在發展的過程中相互促進。
2.1改革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堂教學方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演變,計算機應用及其它方面也隨之不斷地進行著改革與創新。因此,為了能夠更加適應新時代下計算機發展的需求,老師在教學中首先要隨計算機的發展提高自身的水平及教學能力。同時,老師要對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充分認識到計算機基礎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老師在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時,在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教學的基礎之是增加新的教學內容,老師在教學中還可以根據生活中的真實事物與計算機基礎教學相結合進行授教,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計算機基礎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老師在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前要充分了解學生對于計算機學習的興趣所在,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匯到一起,以此來引發學生對計算機基礎學習的探知欲望,促使學生開發出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學習成績。
2.2改革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領導重視程度及師資隊伍建設
要想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并使其取得預期的效果,加強高校計算機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國家對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要求是必須通過率達到百分之八十,并且要求在校學生必須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中的初級才能順利畢業,這種新型式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大大穩固了計算機基礎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就目前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形式而言,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受到了高校領導的充分重視,并要求全校計算機教學老師必須要首先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水平及教學能力,以確保教師所掌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能夠緊跟時展的步伐。另外,各高校也對外加強計算機教學老師的隊伍建設,將計算機優秀的人才都納入到高校師資隊伍中,以保證教學質量。
3結束語
(一)教材整體結構不夠合理
目前的基礎會計教材內容除了會計要素、賬戶、會計等式等基本理論外,重點介紹了憑證、賬簿到報表的賬務處理流程和主要的經濟業務核算,整體來看,還是側重于理論,理論體系較完整,但有關實踐的應用還沒有很好的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度不夠,特別是沒有做到與專業崗位的對接與融合,這就與應用型本科淡化學科,突出專業崗位能力的要求有了一定的差距。需要對教材的內容作一些結構性的調整。
(二)內容安排與后繼課程不匹配
早在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就明確了會計計量屬性的概念,提出了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五個計量屬性,目前緊跟基礎會計開設的財務會計課程隨著會計學科的發展,在金融資產、固定資產和長期負債部分的計量已不再是完全采用歷史成本,而是涉及到了公允價值、攤余成本及現值等概念,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普遍感到難度較大,不好理解,這說明基礎會計課程的內容安排有缺失,作為入門的專業課程,內容已不能滿足會計學科的日益發展。
(三)與實踐環境聯系不緊密
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要求培養的人才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職業能力,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提出了更高要求。會計是與企業內外部各部門聯系緊密的部門,發生的經濟業務牽扯各個方面,要更好的理解會計事項處理的原則、意圖,做出恰當的職業判斷,需要對會計事項本身具有完全的了解。目前的基礎會計教學內容大多僅僅局限在會計核算范圍內,對與之相關的經濟業務環境和業務處理流程的介紹較為缺乏,影響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二、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準確定位
有了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才能合理的安排課程教學內容。對于眾多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非會計類)而言,學習基礎會計學的目的是理解各類會計信息的含義,明白這些信息所展示的經濟內涵,并能夠利用這些信息做與出生產、銷售、籌資、投資等活動相關的經濟決策。對于會計類專業學生而言,雖然基礎會計是一門入門課,但美國會計學會早在1986年就提出會計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把學生訓練成會計師,而在于培養其未來成為會計師應具備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那么其教學目標也不能僅僅是會記賬、算賬,而是要求學生在掌握核算的基本技能基礎上,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遇到實踐問題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因此,無論是否會計專業的學生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都不能僅僅是掌握會計的核算方法,成為一個記賬員,而是要培養會計意識,并利用會計知識去進行管理的能力。結合不同專業及應用型本科的定位考慮,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使學生在了解會計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理解會計準則要求,掌握報表等會計信息含義,具備運用信息對企業經濟實踐活動進行分析、預測、決策的能力。
(二)調整結構,以崗位設計內容
應用型本科教育強調專業崗位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遵循這一理論,將教學內容與工作崗位能力相結合。傳統的基礎會計教材理論體系較完整,但沒有體現出崗位應用能力,可打破教材原有框架,對教材內容做出結構性的調整。按照會計工作崗位設計教材內容,突出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在教學中可按企業各財務崗位設置教學內容,并由學生角色扮演,感受真實工作環境,使理論與實踐相互交織,用所學理論來指導實踐,再通過實踐來感悟理論,訓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但可增加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還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學習完會計要素、會計等式等基本理論后,就可按照出納崗位設置來學習收付款憑證和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的登記、庫存現金的清查等內容;可按庫管、會計、會計主管等崗位設置來學習憑證的傳遞和賬簿的登記等內容。之,要由各財務工作崗位的任務進行驅動,根據各崗位的工作任務設定教學內容,學生完成各項任務既具備了專業實踐應用能力。
(三)協調課程關系,增加資金價值內容
一般院校先開設財務會計課程,在學習財務會計的基礎上開設財務管理課程,學生才能更好的運用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判斷、決策,深入理解財務管理的內涵。但隨著會計學科的不斷發展,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不斷交融,傳統的財務會計核算越來越多運用了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作為資產等要素賬務處理時的計算依據。如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計量、分期付款購入固定資產和應付債券等的核算都涉及到了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中資金時間價值部分,許多同學學到這里都不甚理解,導致教學效果較差,往往需要教師補充部分有關資金時間價值理論的內容,才能收到教學效果,給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建議在基礎會計的教學內容中,加入貨幣的資金時間價值內容,既解決了后繼課程的教學問題,也使得基礎會計的內容更加完善,更加名副其實,真正可以包含兩大會計分支的基礎內容,而不是還僅僅局限于傳統財務會計的基礎內容。
中專專業課教材所要求的教學目標是針對有繪畫基礎的學生而制定的,但是學生的基礎水平不一樣,就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達到同一個教學目標。要靈活的調整教學目標從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開始,從最簡單的作畫規范一步一步的教學生怎樣用正確的姿勢畫畫,怎樣正確使用各種工具,怎樣觀察,怎樣構圖等等。一定要照顧到所有的學生的需求,耐心細致的指導學生逐步習慣比較規范的作畫方法和步驟,這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一步。教學目標固然重要,但是針對不同的學生一定要調整適當的教學目標,降低教學難度。學生學習和適應的過程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幫助學生。
二、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問題并找出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操作步驟。
學生有時候完成不了作業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因為沒能掌握正確的操作步驟,學生缺乏這方面的鍛煉,沒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一個比較有難度的作業覺得無從下手。記得剛從美院國培回學校就接手工藝美術班的班主任,一直在想要通過一種什么方式讓學生既喜歡上專業又能對我比較信服。我就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以古詩為主題的寫字活動。我先示范寫了一張給學生看,學生當時都覺得他們自己根本就完成不了這么大難度的作業,一點兒頭緒都沒有。通過我一步一步的耐心輔導,最后大部分的學生都完成了一張特別出色的作業,當我把學生的作業都貼在教室的墻上的時候可以感覺到他們對于自己的作品也很驚訝和高興。在給學生上圖案課的時候,我給學生統一購買了白卡紙和黑卡紙,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步驟完成作業,學生一開始很不習慣這么嚴格的要求,但經過了幾張的訓練之后發現這樣按部就班畫出來的作業質量非常高。當學生們看見自己的一張一張干凈漂亮的作業的時候,學生們非常有成就感,就逐漸接受和習慣了這樣的方法。最后學生們把每一張自己的作品都裱在黑卡紙上,再用金屬環將黑卡紙裝訂成冊,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一本屬于自己的作品集,雖然是小小的成績但對學生卻是大大的鼓勵。通過這樣的活動能讓學生明白有些看似很復雜的作業只要通過正確的方法和步驟再加上一點兒耐心和細心就能做得很好,既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養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幫助學生建立了自信。
三、采用靈活多變教學形式,充實擴展豐富教學內容。
美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本身就是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大可不必只拘泥于課本上的東西,可以變換教學形式,抓住學生感興趣的東西進行教學,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名中專教師兼班主任在教學上有許多優勢,給自己帶的班級上課時學生比較聽話,課堂秩序也比較好,教學任務都可以順利的完成。也是基于這樣的考慮,除了做好日常的教學工作外,結合班級管理和學生的專業特點組織了許多的活動,比如我們開展的數字油畫比賽,元旦的賀卡設計制作活動,為裝飾學校教學樓進行的裝飾畫制作活動等等。這些活動看起來都很簡單,但是學生卻從這些活動中獲得很多,除了各種專業知識以外,更多的是學會了一種如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以及自信心。從班級管理的角度看,這些活動更有意義,通過競爭與合作培養了同學的團隊精神,使學生更加適應集體生活。在從教十年的工作經歷中常常會覺得對學生的耐心是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只有耐心的指導每個學生成長的的每一步,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只要是學生需要就不厭其煩的幫助他們。當學生信任你了,并感覺到了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的時候,他們也會信服于你的專業,在課堂上也會很好的配合你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也正是“親其師信其道”所要說明的道理吧。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