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1:16
序論:在您撰寫住房改建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造成高層建筑自動消防設施存在火災隱患原因分析
(1)一些設計單位的設計人員不熟悉相關消防技術規范,未嚴格按照規范設計,單位內部未建立嚴格的設計審查制度。有些建筑設計單位不重視建筑防火設計,相關消防設計專業的技術人員缺乏,致使在設計中建筑自動消防設施設計不配套[3],加之一些建筑工程建設時間緊,設計周期短,各專業設計人員溝通協調不夠,致使建筑工程設計圖紙不全以及設計圖紙不能滿足施工要求,甚至有些建設工程邊設計、邊施工的,給建筑消防設施的安裝施工留下了隱患。
(2)部分消防工程施工隊伍人員素質不高,安裝施工水平低,不能滿足消防驗收的標準。一些施工安裝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對消防技術規范不熟悉,不掌握消防工程專業技術知識,不按圖或不按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和規范施工,擅自降低標準,造成安裝時留下火災隱患;有些施工安裝單位工程技術水平低,技術人員配備不到位,無相應消防設施工程施工方面的專業人才;有些消防工程公司承包到工程后臨時招聘施工人員,施工隊伍不穩定,無固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施工操作人員,施工質量無法保證;部分單位和個人借用或者掛靠有資質的單位承攬工程,造成消防工程施工水平低,無法保證消防工程施工質量;有些施工安裝單位在工程投標中故意降低工程量,壓低價格競爭投標,甚至墊資承包,造成工程建設資金嚴重不足,出現了以次充好、偷工減料、降低標準的問題,大大降低了建筑消防設施安裝施工質量[4];一些工程在多個施工安裝單位同時施工時,缺乏相互配合,出現問題后互相推諉,造成消防設施無法正常穩定工作、經常維修;還有施工現場許多產品安裝后,消防設備沒有采取防護措施,致使有些消防設備部件被污損,而無法正常使用。
(3)部分消防監督員對單位建筑消防設施監督不到位,未能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由于消防部門專業從事建審的人員少,各地工程項目又多,部分干部業務素質低,在對設計圖紙的消防設施進行審核時不能及時地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審核意見不全面、不準確;一些消防監督員對建筑工程的消防驗收不重視,對消防產品、消防設施不熟悉,在驗收中依賴中介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站對建筑消防設施的檢測[5]。部分消防監督員在平常對建筑消防設施的監督檢查中,由于對消防設施工作原理、操作規程不了解,走馬觀花的采取簡單手段來判斷消防設施的正常,未采用消防專業儀器設備進行測試,就不能發現建筑消防設施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些消防監督部門對使用單位在建筑消防設施維保中存在的問題執法不到位,對在檢查中發現了建筑消防設施方面存在的問題,只是發《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要求使用單位整改,沒有按照要求,責令維保單位整改并依法立案查處。
(4)建筑單位對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有待提高。有些單位工作人員職責不健全,消防設施操作維護規程不完善,未明確和規范各階段消防系統所需進行的維保操作內容,沒有履行好對消防設施的維保職責;一些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不了解掌握建筑消防設施知識,消控控制室操作人員不能及時發現處理建筑消防設施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造成單位的建筑消防設施不能正常工作;還有部分使用單位對維保單位提出的更換維修消防設施部件的正常維護費用不能及時解決,致使火災隱患長期不能整改。
提高建筑工程建筑消防設施質量的措施
(1)嚴把建筑消防設施設計審核質量關。設計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及相關國家消防技術標準和規范,不得隨意降低防火設計標準,設計單位應建立消防設計責任制,建立設計人員消防設計終身負責制。設計單位內部實行消防專篇和自審制度,消防專篇包括建筑、結構、電氣、暖通、給排水等方面的消防設計內容,開展設計圖紙自檢自審工作,法定代表人要對消防設計負管理責任,總工程師對消防設計進行審核,設計人員對消防設計負直接責任。同時設計單位人員必須與建設、施工單位人員經常交流協調,以減少在建筑設計與實際施工時的火災隱患。
(2)加強對消防設施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建筑消防設施的施工企業應具有相應的消防工程專業施工資質等級。消防設施的施工安裝單位必須重視施工安裝質量,嚴格按規程、標準、規范和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消防設施施工單位要有相對穩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及施工人員,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對施工操作人員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在施工安裝中要配備施工安裝質量檢查人員,對施工安裝質量檢查要全面、細致,逐步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加強對隱蔽工程施工安裝質量的監督,實行消防設施施工安裝監理制度,以對施工安裝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確保工程施工安裝質量。
1.“教”的內容與建筑設計相脫節
“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本科(五年制)教育評估標準”中對“建筑結構”方面的知識做出了具體的要求:了解結構體系在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適用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掌握結構體系與建筑形式間的相互關系,了解在設計過程中與結構專業進行合作的內容;掌握常用結構體系在各種作用力影響下的受力狀況及主要結構構造要求;有能力在建筑設計中進行合理的結構選型,有能力對常用結構構件的尺寸進行估算,以滿足方案設計的要求。[2]這些要求都是建筑學專業的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結構知識。但實際情況往往是知識的傳授與建筑設計和實踐嚴重脫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講授“建筑結構”課程的教師很少具有建筑學專業背景,無法將結構課程與建筑設計及建筑物實體結合起來,對于建筑學專業學生學習“建筑結構”的需求和興趣點也把握不夠準確,建筑結構課程就顯得僵化、呆板,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使得教師自身對于“建筑結構”課程的認識也多被定位為輔助的、配套的、邊緣的地位,所以對于建筑學專業“建筑結構”的教學和研究也缺乏動力。
2.“學”的過程中,學生“重藝術、輕技術”的觀念根深蒂固
成熟于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建筑學教育,帶著明顯的計劃經濟的烙印,學生在學校里主要進行方案能力的培養,空間、構圖、立面、色彩幾乎是建筑學專業教育的全部內容。一個形式豐富的方案,一手漂亮的徒手畫,一張完美的表現圖,就是建筑學優秀畢業生的標簽,順理成章,形式成了建筑學教育的重頭戲,重藝術、輕技術的觀念在建筑學教育中可謂根深蒂固。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建筑結構”課程對于建筑學專業似乎是可有可無的,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只要自己設計出有文化、有思想的建筑方案,自然就會有學結構的專業人員主動配合實現了。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但凡能成為優秀建筑師的人,對結構的知識往往都是非常豐富的,美國建筑大師賴特正是因為有著豐富的建筑結構知識,才在約翰遜制臘公司行政樓中創造出無梁樓蓋的奇特景觀,而同樣是他設計的東京帝國飯店在經歷大地震之后卻依舊巋然不動。學生們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藝術高”的指導思想下學習建筑學,其結果導致學生刻意追求超凡脫俗的藝術才思的同時,卻喪失了嚴謹求實的技術頭腦。
二、“建筑結構”教學方法的改革從“教”和“學”兩個方向同時開展
1.引入建筑學專業背景的建筑結構教師,增加形象思維的內容
具有建筑學專業背景的建筑結構教師對于“建筑結構”的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他們在掌握建筑結構專業知識的同時,了解、熟悉建筑設計與結構相關的知識點,以及能夠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和課堂實踐。在“建筑結構”教學中,盡量引入形象思維和建筑藝術實體,例如在框架結構的講授當中,引入中國古代木構的原理和形象。中國古代木構的代表構件斗拱,從受力原理上來講,與框架結構基本相同。從斗拱的構建和邏輯來講述框架結構的懸挑原理,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圖1所示。由于建筑學的學生對于中國古代建筑的木構以及斗拱本身就具有非常鮮明的印象,在“建筑結構”課程中引入該形象,首先從教學內容上能夠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其次,從木構及斗拱的受力與框架結構的受力邏輯的對比也使得學生對于抽象的框架結構邏輯的學習,增加了形象思維的內容。同樣,在講授拱結構的受力特點時,課堂上用萬神廟和路易斯康的印度經管學院進行對比。萬神廟(圖2)的穹頂結構側推力是用連續的墻體來抵抗的,同時,為了減輕墻體的自重,將墻體局部挖空,形成壁龕,所以建筑形象也是相對完整和封閉的。而同樣是抵抗拱結構的側推力,路易斯•康的印度經管學院(圖3),無論是解決跨度的拱結構,還是砌筑在墻體中的拱結構,都利用起拉結作用的鋼筋混凝土梁來抵抗拱結構的側推力。由于抵抗拱的側推力時,鋼筋混凝土梁主要處于受拉狀態,所以梁截面尺寸較小,建筑形象與萬神廟也大相徑庭。學生在進行建筑結構專業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引入學生感興趣的經典建筑形象,使得建筑結構和建筑藝術之間自然而然地聯系起來。
2.增加建筑結構學習的連續性,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雖然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對于只有48學時或者64學時的“建筑結構”課程,一個學期的內容,如果不能與其他課程融會貫通,不能在其他課程的學習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建筑結構”的學習,留給學生的可能只是一次考試或者一個成績。為了增加建筑結構學習的連續性,將“建筑結構”課程與建筑設計課程緊密結合起來,建筑結構的教師參與到每一個設計題目當中。讓學生從結構理性的角度對自己創作的建筑方案進行結構合理性評估。在以往的教學中,結構專業的教師,參與到建筑設計課中并非沒有先例,很多學校也都做了這方面的嘗試。但是據對學生調研的結果來看,以往結構教師臨時性的參與,對于學生建筑結構知識的理解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且結構教師不可能有很多時間全程參與建筑設計的教學,所以這個作用就更是大打折扣。在建筑設計教學中引入建筑結構的相關內容,嘗試用一種啟發性的自我評價的學習方法。實際操作是首先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結構理性的思考和判斷,在學生做出結構思考的嘗試并得出一定的結論之后,結構教師再具體介入,根據學生對自己方案結構的自我評價,進行有針對的指導和干預。這種學習方法,使得學生不僅進一步深化了建筑結構的學習,也讓學生對于自己方案的結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甚至還能起到開闊思路,啟發創作靈感的作用。自我評價的方法要求結構教師課前科學合理地制訂教學方法,具體體現在針對不同的年級和設計內容,提出具體的建筑結構評價指標。如下表所示分別是針對《專家工作室》和《大學生活動中心》兩個方案的結構評價指標。上述兩個表格中,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建筑結構知識相對較少,表1的設定,主要是提醒學生注意,在建筑設計的同時,要考慮建筑方案的結構可能性,并從老師那里學習建立最基本的建筑結構的基本知識框架;隨著專業學習的深入,學生的建筑結構知識和對建筑整體把握越來越強,表2中增加了兩項內容,目的是使學生在進行建筑方案的設計中既要考慮到結構合理性,同時也應從建筑結構的制約和啟示中開拓設計思路。學生通過完成結構評價指標這項任務,會主動去關注和學習相關的結構知識,這種情況下適時引入結構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都明顯提高。
三、“建筑結構”教學方法改革的啟示
建筑學專業目前很多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脫節、重復等現象,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課程看似很成體系,但是實際操作過程卻是各自為政,課程之間的銜接存在著很多問題。導致建筑學專業的畢業生,普遍情況是知識結構不完整,尤其缺少嚴謹求實的技術頭腦。[3]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應該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建筑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實現手段主要就是以“建筑設計”這門專業課為核心展開各門建筑理論與技術課程的學習。[4]本文探討將建“建筑結構”與“建筑設計”有效地結合起來,嘗試將建筑結構知識至始至終地在建筑設計課中得以應用,而且盡量做到知識結構與學生能力相結合,循序漸進,讓學生感覺到相關知識學有所用,激發學生學習建筑結構知識的熱情和主動性,從而為學生打造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
四、結語
關鍵詞:消防;應急照明;電源;蓄電池:分散供電
一、引言
近年,各地新落成了不少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體育、文化場館等,這些建筑都是人群高度集中的開放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和斷電等事故,容易發生疏散混亂、相互踩踏造成傷亡事故,提高應急疏散照明的可靠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由于一些技術規范未能及時修改和統一,設計時依據不同,設計思想有很大差別,無法滿足實際需要,需加以完善。本文對應急照明技術規范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作個簡要分析,以引起從業者的足夠重視。
二、有關技術規范
(一)《民用建筑電器設計規范》JGJl6—2008第3.1.9.1條:“一級負荷應由兩個電源供電,當一個電源發生故障時,另一個電源應不致同時受到損壞。一級負荷容量較大或有高壓用電設備時.應采用兩路高壓電源。如一級負荷容量不大時,應優先采用從電力系統或臨近單位取得第二低壓電源,亦可采用應急發電機組,如一級負荷僅為照明或電話站負荷時,宜采用蓄電池組作為備用電源”。
(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第10.1.2條:“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指示標志可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源,但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20min”。
(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第10.1.3條:“消防用電設備應采用單獨的供電回路,并當發生火災切斷生產、生活用電時,應能保證消防用電,其配電設備應有明顯標志”。
(四)《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第10.2.8條:“……其疏散走道和疏散門,均宜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
(五)《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第6.3.1.8條:“消防控制室在確認火災后.應能切斷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并接通警報裝置及火災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標志燈”。
(六)《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l修訂版)第9.2.6條:“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可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源,且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20min”。
三、火災中應急照明電源的損壞分析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太幅提高,大型公共建筑一般按高規要求,按一級負荷進行消防電源設計。目前大多都采用柴油發電機作為消防應急電源,發電機啟動信號取自市電斷路器上端,一旦市電失電,在30秒內發電機自動啟動,對消防設備進行供電。
在火災中,由于供電線路和用電電器首先受損,引發短路、過載等,一般很短時間內就會發生局部以致全面跳閘斷電,包括應急回路。另外,在實踐中,大型公共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多采用水作為滅火介質,為了防止救災人員和現場其他人員發生觸電危險,也需要人為切斷電源(包括消防電源)再進行滅火;水淋濕開關線路也會引發短路和漏電,引起跳閘斷電。這些都與消防設備的供電需要存在一定的實際矛盾。
在火災發生時,即使備用發電機能及時啟動,也會由于線路受損或設備短路過載等故障,大多也無法恢復現場照明供電,這時,通常采用的雙回路供電應急照明是無法發揮作用恢復供電的。所以,備用發電機只能向一般設計在安全隱蔽處的消防水泵和大功率的消防設各等消防設各供電,火災現場的疏散照明由發電機供電顯然是不可靠的。
所以,應急照明的電源是極為重要的,國家《消防應急燈具》對這類應急照明燈具的供電作了明確規定,這類燈具應由蓄電池作為后備電源供電,且供電時間不少于30分鐘,但《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規定是20分鐘,存在不統一的情況。
四、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踐中,許多設計單位在設計大型公共建筑時,依然按照一級負荷由雙回路市電供電,設自動互投.以發電機作為應急電源。在兩路市電都失電時,發電機自動啟動,通過互投母聯柜,向包括應急疏散照明、疏散指示牌、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及其他消防設各進行供電。在相關設備的選用上,只是安全出口指示牌、疏散指示牌采用了自帶蓄電池,疏散通道的應急照明燈具仍然是普通燈具,只是采用末端自動切換的雙回路應急回路供電而已。這種設計思路基本符合相關技術規范.幾十年來一直沿用。
從上面摘抄的技術規范中也可以看出,國家并沒有強制要求應急照明采用自帶蓄電池的應急燈,只是“可采用”。從文字表述看,似乎以蓄電池作備用電源的比發電機作備用電源的要低級別。
一些地方政府建設主管單位領導在建設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時也持同樣的觀點作為指導思想:發生斷電事故或火災事故時.如果一路市電斷電,可以通過互投母聯柜。由另一路市電自動恢復供電;兩路市電都斷電時,發電機會自動啟動,通過互投母聯柜恢復向應急照明線路供電。滿足人員逃生和救災的需要,完全可以做到萬無一失。而且也認為以發電機作備用電源的應急照明供電方式比自帶蓄電池的應急燈要高級,要可靠。
但從上面的分析中得知,發生火災時,這種傳統的設計已經無法滿足應急照明的需要。“應急照明”,也叫“事故照明”,其實質就是“事故照明”,要充分考慮到發生火災時的具體情況,而不是僅僅是非火災突然斷電時的情況。而且,從大量的實際火災案例看,由于應急照明的缺位造成人員踩踏造成的致死致傷的人員數量之多,足以引起我們對火災中應急照明的重要性進行重新認識。
在實踐中,近年落成的一些大型公用建筑,屢屢出現這樣的事情:建筑消防報建時,按照傳統雙回路應急電源設計規范進行設計,用發電機組作應急電源,圖紙可以順利通過政府消防主管部門的審核,也能順利通過建筑消防驗收;但在投入使用時,負責消防日常監督管理的政府區域消防管理單位,卻對應急照明提出異議,要求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消防設備房等重要區域,安裝自帶蓄電池供電的雙頭應急照明燈或筒燈,滿足實際需要,對所謂雙回路供電保證應急照明說法不屑一顧。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一些設計單位沒有充分考慮到實際需要,缺乏實踐經驗,加上一些建設單位也認為,應急照明燈影響美觀,無法與日漸高檔的裝修標準相適應,沒有必要。另外國家規定應急照明燈具的使用范圍也偏小,相關技術規范沒有把應急照明采用自帶蓄電池方式和備用發電機方式兩者之間的級別差異明確表述,存在不明確的情況,設計人員認識不深刻,無法滿足大型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需要。在這個問題上,負責消防日常監督管理的政府區域消防管理單位人員,顯然具有更豐富的工作經驗,更了解火災發生時,供電線路和設備的損壞情況,以及應急照明的正常工作對于救生和救災的重要性,這樣的要求應該說是完全正確的。
所以,在一些大型公用建筑上,就會看到這種無奈的現象:已經竣工投入使用的高檔建筑,在疏散通道、疏散樓梯、安全出口、電梯廳、消防設備房、大型功能房等重要區域,以線槽或線管明敷的方式,加裝了必要的自帶蓄電池的雙頭應急照明燈,外觀上與其它暗敷的電氣線路很不協調。
這種事后的改進,既不美觀,也由于重新施工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和浪費。而且,視管理單位和設計單位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同,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也有很大區別。設計單位往往認為設計依據充分,大型公共建筑往往又是綜合性的,并非功能單一的建筑,在歸類上有分歧,因此拒絕變更改進,造成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此項改造工作困難重重,留下了明顯的消防安全隱患。
五、改進建議
鑒于應急照明在火災逃生中對拯救生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以“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為指導思想,在我國的經濟水平已發生根本飛躍,經濟實力已大大提高的前提下,建議提高應急照明電源的可靠性和降低對供電線路完好的依賴性,把滿足最惡劣情況下的需要,作為應急照明的依據來進行設計。把原來應急照明電源以集中供電的形式,改為單個燈具獨立分散供電,采用自動充電的蓄電池這種最簡單,也最可靠的應急供電的方式。這樣就可以擺脫由于供電線路受損等造成應急照明電源斷電的限制,在極端情況下亦可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疏散的照明供電需要。
在推廣上,可以對應急照明的電源作單獨規定,滿足實際需要,不再作為一級負荷中的重要負荷來處理。在實踐中,單個應急照明燈具所需功率都不大,完全可行;為兼顧美觀,可以選用現已大量生產的簡燈式應急照明燈。
作為更徹底的解決之道,建議對技術規范作些修訂,把公安部頒布的原適用范圍較窄的《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中的第十一條事故應急照明條款.經過適當修改后,寫進《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及其它相關技術規范中,把應急照明燈具的使用范圍擴大到所有大型公共建筑,不僅僅明確規定公共娛樂場所才必須使用。這樣可以統一執行這個技術規范,減少這類建筑的建設浪費和消除此類消防隱患,為群眾創造一個更安全和諧的環境。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認識也在不斷地發展和提高。只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在遵循現有的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的基礎上,消防安全工作也要不斷發展和完善。在這方面,同樣需要廣大從業者發揮創新精神,把社會的實際需要,貫徹到公共建筑的設計建設中去,共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筆者從課程自身特點、授課學時、學生及老師等方面剖析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1課程特點
本門課程的涵蓋內容較廣,包括民用建筑設計和工業建筑設計兩大篇,為學生重點講解的是民用建筑設計,主要介紹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設計內容及設計方法,建筑物的六大構件組成(基礎、墻、樓地面、樓梯、屋頂和門窗)、各構件所起的作用,及每一構件具體的構造方式。比如屋面構造,不僅要知道所選擇的面層材料,還必須了解每層的做法,包括厚度、砂漿的比例等等。課程結束后還要給學生安排設計任務,進行一至兩個星期的課程設計。這種教與學的模式沿襲多年,有一定的特點和優勢。但是,學生在學習期間,常常覺得這門課學起來很容易,但真正理解課程中的一些專有名詞、構造方法等內容時卻往往感到難以理解,考試時也很難答出理想的考試成績。
1.2授課學時
根據“厚基礎、寬口徑、重素質”的原則,分配給房屋建筑學課程的課堂教學課時大量縮減,而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內容卻紛繁雜多,學時和教材內容之間互相矛盾,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大綱要求的內容,做到統籌規劃、重點突出,是教師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1.3學生
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一方面,學生認為授課的內容淺顯易懂,沒有什么難度;另一方面,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雖然見過不同的建筑類型,但在運用房屋建筑學課程中的一些知識,諸如平、立面的單元及組合方法,線條的處理方法,如何體現建筑形體的美感、質感的時候,沒有相應的典型建筑實例現場演示,即使依靠最詳細、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也是無法體現不同類型的建筑外觀的,學生們自然而然會因缺乏想象而感到枯燥乏味,產生厭學情緒。
2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基于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實踐,對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一些設想。
2.1教學內容精煉化
課堂教學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內容上應進行“精挑細選”,刪掉老舊重復內容,強化技術應用性與時代性。如《房屋建筑學》教材里的墻和基礎構造這一章里,有專門的一節內容涉及3~4個篇幅來介紹實心粘土磚,包括它的制備工藝、組砌方式、施工方法等,而現實中,在我國多數地區,這種粘土磚因會消耗大量土地中的粘土資源被政府頒發明令禁止使用,而以符合環保要求的各類砌塊來代替,但從目前出版的各類教材來看,仍普遍存在以實心粘土磚為講解重點,而對其他砌塊卻介紹很少的局面上。諸如此類的情況,在教材中還會找到很多,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可能已經過時,而教學大綱中不做要求的內容,可能已經成為建筑工程中的主流,所以如何選好授課內容,與時展相并進,是確保學生將來學有所用的關鍵。
2.2教學方法多樣化
通過尋求多樣化、豐富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自主能動性。
2.2.1教師授課和課堂討論相結合教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采用課程講授、提問和討論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對某一問題的講解告一段落后,針對基本概念對學生進行提問,并引導學生就某些問題或某一建筑工程展開課堂討論,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不斷的互動、信息往來,聽取學生們的想法、反饋意見,及時發現學生們理解薄弱的地方,從而適時的調整課程內容,這對于老師能夠自始至終的牽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都大有裨益。
2.2.2傳統教學和現代化教學相結合
在經濟日新月異的今天,各種大跨、超高、新穎、奇特的建筑結構日益增多,這些結構形式很難通過敘述表達清楚,只能通過搜集圖像資料,加入文字、影音、動畫等內容,制作成教學幻燈片呈現給學生,采取這種教學手段會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生動的學習感受,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對各種建筑結構在國內外應用現狀、今后發展方向及研究動態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外,在《房屋建筑學》課程授課之初,教師可將自己的電子信箱告訴學生,以便學生隨時將學習課程時遇到的問題反饋給任課教師,教師可以及時答疑解惑,并在授課時有針對性詳細講解這方面的知識。通過將傳統的板書教學和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就可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量,給學生打下較扎實的專業基礎。
2.2.3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
各種建筑構件相互連接的方式錯綜復雜,頭腦中需要很強的空間想象力,若能將現場實際工程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如講解“屋蓋支撐”這一節時,只憑教材上的圖形學生很難理解各種支撐布置情況,這時可帶學生到屋蓋施工現場進行教學,通過實際物體,讓學生了解各種支撐及其布置情況,以及各種支撐的作用。這樣通過屋蓋結構現場教學,學生對屋蓋結構就不再陌生,對屋蓋與各種構件的連接也會有較深的認識。
2.3實踐教學要強化
實踐教學環節要不斷加強課程設計。通過課程設計環節,學生們會對民用建筑在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設計過程有全面而具體的了解,因此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命題多樣化、工程化。給出多組接近工程實例的課設選題,最好每人一題,學生們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方向自主選題,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加強過程管理。設計前,為學生進行設計專題報告,內容包括設計過程、規范、構造及建筑制圖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制定詳細的工作進程表。課程設計期間,加強培養學生使用各種規范、查閱手冊和資料的能力。指導教師可隨時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展情況,對每名學生的學習態度、工作進程和設計能力都要有所記錄;(3)科學的考核方法。指導教師應制定科學、公平、合理的考核方法,對每名學生的表現進行考量,結果應能反映出每名學生在設計期間的綜合表現,例如課設成績可從設計計算書的內容、施工圖紙的繪制、平時表現、答辯情況等多個方面全面評價、綜合考量。
3結語
1.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房屋建筑學》教學內容包括民用建筑與工業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前所用的教材內容往往滯后于現代建筑工程需要,構造做法也不能跟上時代潮流,教材內容無法跟上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速度。隨著現代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劇增,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高層建筑大量涌現,高層建筑設計的內容在書本中明顯欠缺,加上構造做法變化很快,即使采用最新版本的教材,也存在部分內容滯后的問題。如何解決教材滯后這一問題?教師要避免照本宣科,及時學習新的規范、新的構造做法,做到除舊補新,結合工程實際講授構造做法,一些落后、過時的內容不講或可以在教學中簡單帶過,不做深入講解。教師授課內容在保證課程內容連續性的情況下,自己適當調整重點和非重點內容,同時加強對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2.教學內容改革具體做法。教學中優先選用新出版,編寫質量好的教材,保持教材內容的時代性,是培養社會要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基本所在。針對教材內容滯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優化教學內容,合理補充新知識,例如添加和介紹國家推廣的節能建筑的設計知識和構造做法,學習和更新建筑設計規范的內容,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最近這幾年的學生就業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學生是去生產第一線從事結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造價等工作,從事建筑設計的人幾乎沒有,所以建筑設計理論要求不太高,學生只要掌握一般房屋的建筑設計,重點放在建筑構造上,一般要求學生能夠選擇合理的建筑構造方案,并繪制相應的建筑施工圖。教學內容還應包括講授新規范、新標準的要求和控制,教師針對不同類型建筑實例布置學生查閱與運用設計工具書,以此培養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應用規范、標準的能力,比如在講解建筑平面組合設計的時候,結合現行的走道式組合設計中走道的設計,查找建筑規范中對走道具體的寬度、長度的要求,安全疏散距離的規定。
二、教學方法改革
1.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傳統的灌輸式授課方式下,中國學生從小到大都采用填鴨式教學,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不去多加思考,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差,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到了大學,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多學生就對上課提不起興趣,有些學生上課是人到心不到,喜歡睡覺、玩手機,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差,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教學方法改革的具體做法。①采用啟發式、提問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傳統的教學常常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啟發式教學方法課程安排上,教師起到一個啟發的作用,教師上課的時候應盡量深入淺出,知識的講授由容易到復雜,課堂上注意學生的情緒,調整自己講課進度,經常對學生提問,讓學生回答問題,積極參與到上課教學中來,體會到課堂學習是一種互動,不是單方面的輸入和輸出。教師還可以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提前布置預習,給學生留幾個問題課后思考。如在講解屋面設計,可先以兩坡屋面設計詳細介紹,然后讓學生思考四坡屋面該如何設計,再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繪制出兩種屋面平面圖,進行對比性分析,分析出相同部位、不同部位,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提問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舉一反三,知識量增加,培養學生勤動手、勤思考的習慣。②討論式教學。討論式教學要求教師進行組織,可以將班上的學生分成4~5組,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在上課時布置下一次討論課的教學內容,針對教學內容布置出需要討論的問題,讓學生課后通過圖書館和網絡查閱資料、親自去觀察周圍已經建好的建筑物構造做法、尺寸設計等內容,寫出相應的調查報告。在討論課上各組派代表發言,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補充發言,做到各抒己見,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做出學習內容總結。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授南方隔熱做法的種類時候,就布置同學去調查實際生活常用隔熱的方法有哪些,具體怎么做法,上課的時候請同學講解。建筑工程做法很多,教師不可能全部地講解,由于建筑具有共性,只要弄懂工程做法的原理,總結規律,遇到不同問題就能很快找到解決方法。教師在教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如何解決工程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是大學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學生今后在工作中解決難題找到方法和途徑。
三、教學手段的改革
1.教學手段存在的問題。我院《房屋建筑學》課時安排為48課時而課程內容的涉及面廣,圖片內容特別多時間短,需要傳輸的信息量大,如何在短的課時內講授這么多的內容,就需要改革教學手段。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和畫需要的時間多,也無法多角度靈活地反映建筑的空間關系。講授建筑節點詳圖,建筑平面布置工程案例如果采用在黑板上繪圖不僅浪費時間,速度慢,而且學生短時間內很難理解和掌握,黑板一擦黑,就無法再現。由于房屋建筑學課程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如果不添加一些案例分析和講解,學生會覺得書本知識過于枯燥、乏味,要吸引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興趣,這就靠教學手段的改革。
2.教學手段改革的具體做法。多媒體教學已經在我校普及,采用多媒體教學好處顯而易見,傳遞的信息量大,大量的圖像讓學生一看直觀明了,加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與藝術效果,使教學更加生動精彩,教師把圖片、文字、圖像及動畫制作成課件,使課堂教學更生動、靈活。房屋建筑學中的建筑構造有大量節點詳圖和建筑設計案例可以通過課件準確的表達出來,時間短,效果好。課件不但在課堂上可以使用,學生也可將這些知識拷貝在自己的電腦上,反復學習。房屋建筑學課程知識實踐性很強,與工程密切相關,教師在沒有條件帶學生去工地的條件下還可結合錄像、模型、實物照片等多種輔助教學手段,條件允許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進行現場教學,通過帶領學生參觀已建好的建筑物、在建建筑物,由專業教師和現場技術人員共同指導講解,直接接觸各種構造節點的做法、分析實際工程建筑施工圖紙與工程實例的對應關系,鞏固學生對建筑構造和建筑設計的理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我在講授樓梯間設計的時候,對已建的工程的樓梯不同部位一一照相,再利用照片對照進行講授,具體到樓梯凈寬設計、平臺寬度設計、踏步高度、寬度設計、梯井寬度設計,這樣的教學手段就比僅靠嘴來講授,清楚明了得多,學習效果好。
四、考核方法改革
1.傳統考核方法存在的問題。房屋建筑學課程的考試一般采用完全閉卷考試,重點放在學生對建筑基本理論和構造方法的掌握上而考察學生設計動手能力的試題較少,原因有兩點:一是考試時間短,設計題目不易做完,二是設計題目涉及的內容較多,讓學生全部熟記是難以做到的。分析得出結論,單純靠閉卷考試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存在一些問題,開卷考試又會使學生放棄對一些知識機械記憶,忽視本課程的學習。房屋建筑學課程既需要必要的理解性記憶,還需要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需要找到一種理想的考核方法。
2.考核方法改革具體方法。我們針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特點的考核內容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閉卷考試成績占期末總分數的60%。第二部分教學過程布置的小設計,例如外墻身剖面設計、樓梯設計、屋面設計等占期末總評20%。第三部分平時出勤情況占期末總評20%。第一部分著重考核學生理論知識記憶和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第二部分為應用知識部分,重點考核學生的運用所有知識進行設計的能力和繪圖水平,第三個部分是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這樣的方法可以全面地考核學生。與西方的大學相比,他們部分平時的考核比例可以達到60%,期末的考核只占40%,我們覺得考核方法還可以進一步深化,應針對本課程的特點,將考試方式綜合運用,這樣才可以擴大考試內容的覆蓋面,避免學生的只靠臨時記憶知識點應付考試,綜合的考核方式可以考核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設計能力。
五、結論
1.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
《房屋建筑學》教學內容包括民用建筑與工業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前所用的教材內容往往滯后于現代建筑工程需要,構造做法也不能跟上時代潮流,教材內容無法跟上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速度。隨著現代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劇增,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高層建筑大量涌現,高層建筑設計的內容在書本中明顯欠缺,加上構造做法變化很快,即使采用最新版本的教材,也存在部分內容滯后的問題。如何解決教材滯后這一問題?教師要避免照本宣科,及時學習新的規范、新的構造做法,做到除舊補新,結合工程實際講授構造做法,一些落后、過時的內容不講或可以在教學中簡單帶過,不做深入講解。教師授課內容在保證課程內容連續性的情況下,自己適當調整重點和非重點內容,同時加強對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2.教學內容改革具體做法。
教學中優先選用新出版,編寫質量好的教材,保持教材內容的時代性,是培養社會要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基本所在。針對教材內容滯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優化教學內容,合理補充新知識,例如添加和介紹國家推廣的節能建筑的設計知識和構造做法,學習和更新建筑設計規范的內容,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最近這幾年的學生就業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學生是去生產第一線從事結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造價等工作,從事建筑設計的人幾乎沒有,所以建筑設計理論要求不太高,學生只要掌握一般房屋的建筑設計,重點放在建筑構造上,一般要求學生能夠選擇合理的建筑構造方案,并繪制相應的建筑施工圖。教學內容還應包括講授新規范、新標準的要求和控制,教師針對不同類型建筑實例布置學生查閱與運用設計工具書,以此培養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應用規范、標準的能力,比如在講解建筑平面組合設計的時候,結合現行的走道式組合設計中走道的設計,查找建筑規范中對走道具體的寬度、長度的要求,安全疏散距離的規定。
二、教學方法改革
1.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灌輸式授課方式下,中國學生從小到大都采用填鴨式教學,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不去多加思考,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差,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到了大學,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多學生就對上課提不起興趣,有些學生上課是人到心不到,喜歡睡覺、玩手機,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差,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教學方法改革的具體做法。
①采用啟發式、提問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傳統的教學常常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啟發式教學方法課程安排上,教師起到一個啟發的作用,教師上課的時候應盡量深入淺出,知識的講授由容易到復雜,課堂上注意學生的情緒,調整自己講課進度,經常對學生提問,讓學生回答問題,積極參與到上課教學中來,體會到課堂學習是一種互動,不是單方面的輸入和輸出。教師還可以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提前布置預習,給學生留幾個問題課后思考。如在講解屋面設計,可先以兩坡屋面設計詳細介紹,然后讓學生思考四坡屋面該如何設計,再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繪制出兩種屋面平面圖,進行對比性分析,分析出相同部位、不同部位,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提問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舉一反三,知識量增加,培養學生勤動手、勤思考的習慣。②討論式教學。討論式教學要求教師進行組織,可以將班上的學生分成4~5組,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在上課時布置下一次討論課的教學內容,針對教學內容布置出需要討論的問題,讓學生課后通過圖書館和網絡查閱資料、親自去觀察周圍已經建好的建筑物構造做法、尺寸設計等內容,寫出相應的調查報告。在討論課上各組派代表發言,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補充發言,做到各抒己見,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做出學習內容總結。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授南方隔熱做法的種類時候,就布置同學去調查實際生活常用隔熱的方法有哪些,具體怎么做法,上課的時候請同學講解。建筑工程做法很多,教師不可能全部地講解,由于建筑具有共性,只要弄懂工程做法的原理,總結規律,遇到不同問題就能很快找到解決方法。教師在教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如何解決工程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是大學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學生今后在工作中解決難題找到方法和途徑。
三、教學手段的改革
1.教學手段存在的問題。
我院《房屋建筑學》課時安排為48課時而課程內容的涉及面廣,圖片內容特別多時間短,需要傳輸的信息量大,如何在短的課時內講授這么多的內容,就需要改革教學手段。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和畫需要的時間多,也無法多角度靈活地反映建筑的空間關系。講授建筑節點詳圖,建筑平面布置工程案例如果采用在黑板上繪圖不僅浪費時間,速度慢,而且學生短時間內很難理解和掌握,黑板一擦黑,就無法再現。由于房屋建筑學課程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如果不添加一些案例分析和講解,學生會覺得書本知識過于枯燥、乏味,要吸引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興趣,這就靠教學手段的改革。
2.教學手段改革的具體做法。
多媒體教學已經在我校普及,采用多媒體教學好處顯而易見,傳遞的信息量大,大量的圖像讓學生一看直觀明了,加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與藝術效果,使教學更加生動精彩,教師把圖片、文字、圖像及動畫制作成課件,使課堂教學更生動、靈活。房屋建筑學中的建筑構造有大量節點詳圖和建筑設計案例可以通過課件準確的表達出來,時間短,效果好。課件不但在課堂上可以使用,學生也可將這些知識拷貝在自己的電腦上,反復學習。房屋建筑學課程知識實踐性很強,與工程密切相關,教師在沒有條件帶學生去工地的條件下還可結合錄像、模型、實物照片等多種輔助教學手段,條件允許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進行現場教學,通過帶領學生參觀已建好的建筑物、在建建筑物,由專業教師和現場技術人員共同指導講解,直接接觸各種構造節點的做法、分析實際工程建筑施工圖紙與工程實例的對應關系,鞏固學生對建筑構造和建筑設計的理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我在講授樓梯間設計的時候,對已建的工程的樓梯不同部位一一照相,再利用照片對照進行講授,具體到樓梯凈寬設計、平臺寬度設計、踏步高度、寬度設計、梯井寬度設計,這樣的教學手段就比僅靠嘴來講授,清楚明了得多,學習效果好。
四、考核方法改革
1.傳統考核方法存在的問題。
房屋建筑學課程的考試一般采用完全閉卷考試,重點放在學生對建筑基本理論和構造方法的掌握上而考察學生設計動手能力的試題較少,原因有兩點:一是考試時間短,設計題目不易做完,二是設計題目涉及的內容較多,讓學生全部熟記是難以做到的。分析得出結論,單純靠閉卷考試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存在一些問題,開卷考試又會使學生放棄對一些知識機械記憶,忽視本課程的學習。房屋建筑學課程既需要必要的理解性記憶,還需要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需要找到一種理想的考核方法。
2.考核方法改革具體方法。
我們針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特點的考核內容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閉卷考試成績占期末總分數的60%。第二部分教學過程布置的小設計,例如外墻身剖面設計、樓梯設計、屋面設計等占期末總評20%。第三部分平時出勤情況占期末總評20%。第一部分著重考核學生理論知識記憶和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第二部分為應用知識部分,重點考核學生的運用所有知識進行設計的能力和繪圖水平,第三個部分是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這樣的方法可以全面地考核學生。與西方的大學相比,他們部分平時的考核比例可以達到60%,期末的考核只占40%,我們覺得考核方法還可以進一步深化,應針對本課程的特點,將考試方式綜合運用,這樣才可以擴大考試內容的覆蓋面,避免學生的只靠臨時記憶知識點應付考試,綜合的考核方式可以考核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設計能力。
五、結論
2、將句子黏貼進論文修改助手的第一個編輯框內。
3、點擊右邊的”修改“按鈕。
4、這時候就會生成四個修改后句子。
5、選中一個你認為合理的句子,復制到WORD中替換自己原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