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1:13
序論:在您撰寫教學技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廣泛應用帶來了教育信息資源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給傳統教育帶來了沖擊,促進了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育結構的變革,現通過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實例談一談現代教育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的重大變革。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傳統的教育觀念發生改變
現代教育技術對傳統教育觀念的沖擊,表現為人們對傳統的學校觀、教學觀、師生觀、教學媒體觀和教學方法觀在信息社會中發生改變。社會的信息化使人們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傳遞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學生可以在計算機上接受優秀教師的網上教育、網上輔導,參加網上學術活動,也可以隨意查閱世界各地電子圖書館的有關信息。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可以從學校轉移到家庭和工作單位,這一轉移所產生的開放式的遠程教育模式、遠程會診,可使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學生和教師,同時坐在“虛擬教室”、“虛擬診室”中進行學習、討論、交流,從而打破了“學校中心”、“課堂中心”和“教學醫院中心”的模式,成為真正意義的開放大學。這就迫切需要我們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如果學校不改革,就不能很好的適應這種信息社會的發展。隨著教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教材的多媒體化和教育的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以及網絡教育的不斷發展,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活動更加靈活多樣。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帶來了教育技術在知識表現這一基礎領域的重大突破,知識除了用文字、圖形外,還可以用動畫、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形式表現出來。目前,我們已應用于醫學教育的多媒體課件,可使學生通過聲畫并茂的多信道感知教學內容,以完美的形式達到直觀教學的目的。這樣不但使學生加速理解教學內容的速度,而且可以加深所學內容的印象。教學媒體也由原來教師講解的輔助工具轉變為幫助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既作為感知的對象又作為認知的手段。教育技術尤其是網絡教育應用于教學,不僅使自主教育成為現實,而且使教育社會化、學習生活化?;ヂ摼W使全世界學校、研究所、圖書館和其他多種信息資源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并使世界各地的優秀教師或專家從不同的角度提供了相同的知識素材和教學指導,而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在適宜的時間、地點從互聯網論文格式上自由的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按照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形成多對多的教學方式,使個別化教學模式、小組協作式教學模式、在職學習、在線討論都成為現實,打破了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式教學模式,從而使長期以來可望不可及的“因材施教”成為現實。現代教育技術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學生獲取知識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教師會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學生的個性、品格等良好心理的培養,增強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由原來處于中心地位的知識講解者、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能力、主體、個性、創造性和實驗能力建構意義的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建構的主體。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傳統的教學方法發生改變
現代教育技術使教學方法由原來單純的基于歸納、演繹的講解轉變為基于“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商討”和建構等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要求我們培養具有高度的創造能力、很強的自學能力、信息檢索、獲取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而不是傳統教育體制下培養的繼承型人才。同時,網絡教育給學生求知和發展帶來了諸多機遇和挑戰,網上學習要求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和對知識的探索精神,并使自己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育過程發生改變
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對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并為新的教學模式的產生提供了條件和依據,賦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廣泛的選擇余地和更豐富的創作空間,每個教師都可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授課對象特征、有關的學習理論、認知理論的一般原理去選擇、設計和決定適宜的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任務不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面對面的傳授給學生,而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為論文格式學生營造一個適宜的環境并組織、引導、幫助、督促學生在其中學習。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可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根據需要反復使用學習媒體,可對學習內容“下載”、加工、提取、編輯,供長遠使用,可了解針對同一課題的不同學術觀點,還可以通過超文體鏈接查閱更深入、更廣泛的背景資料。
【關鍵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教育;信息技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科技創新領域卻一直難于突破。因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成為當前教育的一個迫切任務。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創造想象能力。孩子們是富于想象的,因此在中學階段,學校要不失時機地培養中學生的創造想象力,以初步培育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是現代學校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與其他課程教學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更具有自身的鮮明特性。它為學生創設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思維、實踐的機會,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那么如何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呢?
下面就根據我對這門學科的教學經驗,談幾點創新教育的體會。
一、更新教學觀念,改革傳統教學模式
以傳道授業解惑為目標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沒有突出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培養創新能力要從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開始。明確素質教育核心問題,明確以培養中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完善科學的教育模式。
二、給學生自由思考,自由表達的權利,喚醒創新意識
自由思考,自由表達,是一個基本人權。落實這一天然的人權規則,必能激發人的無限創造力。這一原則,在傳統教學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首先從尊重的學生思想表達自由開始,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教學環境,給學生提供創新的條件。教師應啟發學生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具有創新的意識。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某個學生提出了與教師截然不同的見解,教師不應只是簡單的否定學生,而應引導學生審視其觀點,并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做可以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進行獨立學習及創新的自信心,使其創新思維處于活躍狀態。
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根據信息技術教育學科的特點,建立平等、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把和藹的微笑灑向全體學生,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和信任,從而營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好奇地問,自信地想和說,盡情地體驗。做到“多表揚、多鼓勵”,和學生進行的情感交流,以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來喚起學生創新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積極性,形成開放型的課堂,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鋪平道路。
三、激發探索興趣,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愛因思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多角方向,而集中思維能決定思維的途徑,同樣是創造思維需要的。因此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在培養學生集中思維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顯得尤為重要。
要在培養學生的集中思維之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首先就要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當學生對學習材料有了濃厚的興趣后,他的注意力就來得更集中,對學習內容的就有更強的探究欲望,有了較強的探究欲望,他就會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在電腦繪畫課的課堂教學中,利用電腦網絡展示優美的電腦圖畫,讓學生說一說每幅畫分別用了什么繪畫工具,你覺得按什么順序進行創作比較容易成功,你還有什么與別人不同的想法……,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再讓學生自己照著課本中的圖畫臨摹,并及時利用電腦廣播由教師或先學會的學生演示較難部分及不同形式的畫法技巧,刺激誘發學生思維。
鼓勵學生在完成課本中規定的圖畫時大膽創造,添上自己喜歡的部分,提倡并及時表揚那些在原畫基礎上有創新的同學;加強同學間繪畫作品的交流與相互評價,要求說一說別人畫的優點,再給別人提出你的建議。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繪畫再也不拘泥于范本,他們會在一座房子的周圍主動添上藍天白云、樹木花草,會在雨傘周圍畫滿雨滴、水洼,還會畫出撐傘的行人……等自己喜歡的景色。這樣一來,單一的圖形繪畫變成了有主題的情境畫。一節課中學生的電腦繪畫作品千姿百態,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內容,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通過電腦繪畫,為學生架設了創新思維的橋梁,培養了他們的發散思維,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四、設計探索過程,培養創新技能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應遵循:其一,要建立一個教學民主的學習環境。其二,引導全面發展和獨立思考相結合。其三,鼓勵在實踐中解放思想的教學三原則。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充分利用電腦多媒體技術創造的聲、色、形的動態多維立體逼真的情境,能自然而然地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去接受這一具有時空感的情境信息,并對這一信息進行加工和接受。具有了對新事物的認識,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有利于技能的轉化。例如,當學生認識了Windows的界面后,教學生學會桌面背景的設置后,要求學生自己根據電腦界面上的選項設置不同的屏幕保護程序,觀察效果。學生試著像設置背景那樣進行探索,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設置各種各樣的屏幕保護樣式。并且,由于屏幕保護程序的變幻無窮,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再如學習了創建文件夾、創建快捷方式、修改任務欄等的方法后,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時間,讓他們在自己的電腦上進行各種操作,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由驚奇和興奮伴隨,不知不覺中探索的潛能得到發揮,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正如托蘭斯在總結培養創造性最成功的做法時最后提出的那樣:要給予積極參加、實踐,以及和教師、其他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去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嘴、解放雙手、解放時間、解放空間。讓孩子們敢想、敢說、敢干,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和條件自學。在畫圖及文字處理軟件中文檔修飾部分的教學中,都可以實行嘗試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進行畫圖工具箱中工具的教學中,在學生學習了一、兩種簡單的工具后,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索其他工具的用法,而不必由老師一步一步地進行指導。再如在用word進行文檔修飾的學習時,設置看誰把自己的文檔修飾的更美觀更漂亮的學習任務,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學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探索能力,把文檔修飾的異常美麗。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同學間的相互的交流與模仿,學生的學習技能提高極快,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不僅學到了電腦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探索習慣與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技能。
四、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創新情感
中學信息技術課的操作訓練以其獨有的優勢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能夠充分調動不同階段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教學用CAI軟件的交互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設置不同的練習,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例如:在指法教學的過程中,當學生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學習內容進行選擇,既加強了自己較為生疏鍵的練習密度,又不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在這樣反復多次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逐漸養成了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設置學習進度的方法。與其他科目結合,讓學生的學習轉變成其他學科的工具,也可培養學生的創新情感。例如,在網絡模塊的學習中,與社會課結合,要求他們利用學校的虛擬網傳遞信息、查找資料,再將學習資料應用于社會課的學習中;運用電腦技能辦英語、語文小報,制作電子賀卡等形式,使他們對這種創造性地學習充滿了熱情,也對電腦的學習充滿了信心,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情感。
五、持之以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能積極改變自己、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和富于創造的科學態度,是由模仿到創造的轉化。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是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則占據主要地位。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把培養信息技術基本技能作為該課程的主要任務,而動手是領會、鞏固和運用知識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養技能的基本途徑。
實踐能力是形成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能力是將創新付之實現的精心設計和勇于實踐能力的總和,是創意與創新的橋梁。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想象、思維實踐的過程。只有親自動手實踐,才能使創新思維的結果物質化,同時可以看到自己創新成果,體驗創新快樂,進一步引發創新探究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首先多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掌握理論知識,深化理論知識,并運用知識去不斷解決新的問題。
關鍵字:通用技術實踐啟發創造
通用技術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在普通高中開設的技術課程,屬于通識教育范疇,是一門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科學探究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新型學科。它即不同于有些文科學科,重在對知識的記憶上,也不同于職業高中的勞動技術課,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難把握。比如:在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中,大量的篇幅介紹了與技術和設計有關的知識概念,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就成了教學生記住這些概念。技術設計是技術的基礎內容,是技術發展的關鍵。由于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生活的經歷少,活動的圈子小,對當前科技發展的先進成果知之甚少,更不用說去了解和應用這些技術成果。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動手、動腦的機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能采取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去年,我們學校增設了通用技術這門課,在開設的一年里遇到很多問題,通過第一輪的教學,我體會到我們技術教師的教學方式應適應技術這門課程的特點,大膽地變更自已的教學方法,去嘗試用不同的手段讓學生掌握要點。通用技術課程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它的教育價值正在日益凸現。
通用技術課程的設計,著力培養學生的技術思維方式,將學生的動手與動腦相結合,信息素養包括技術能力、交流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遵守道德與法律規則,形成社會責任感等,這些素養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任何一個社會成員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
通用技術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的課程,尤其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的聯系。在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首先是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出發,從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啟發他們創作的靈感。例如:相框的制作這個內容中,在教學之前,我把家里各種各樣的相框帶到班級教學,在教學前先讓學生們去發現各個相框的特點,并講出它們適應于什么地方,這樣可以讓學生體驗先去發現問題,從而去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有利于下一步的開展,這時我再拿出我自己動手制作的相框,這是一個懸掛式的,材料很簡單,只是用一些硬質紙和一些回行別針制作而成的,掛在墻上,解決了桌面空間不夠的問題,學生從這個小過程中得到很多的啟發,并激發他們的動手興趣,下課后還爭著來看我做的相框,促進學生們的學習樂趣。又如:硬塑料的切割是個難題,因為用普通的刀切割硬塑料十分困難,就算切割好了也要花上一段是時間.對于這個問題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設想:制作能發熱的刀就能快捷地切割出硬塑料,于是,有人設計制作出了“電熱快切刀”。此作品在切割硬塑膠時,能達到易而準且快的目的。然而此作品除了在建筑上能用來切割硬塑膠之外,還能用在普通家庭的廚房里,因為在家庭里,總有些肉類放進了冰箱凍得硬綁綁的,這時可以用本作品來為肉類解凍了。同學們在制作的同時,利用自己的頭腦和能力解決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小問題,充分體會到了創造帶來的巨大快樂。另外還有學生發明創造了“盲人安全電子眼”,“盲人遇水報警拐杖”,“全方位多角度萬能垃圾鏟”,“無塵自動擦黑板機”。這些東西看似簡單,但都較好的體現了“技術的價值”這一內容,同時對中學生都是一種既熟悉又新奇的東西,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濃厚興趣,而且老師本身所體現的技術素養和探究精神也會成為激勵學生的動力。
技術社會對人的生存有著雙面的影響。每個生存于技術社會中的人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即他用什么樣的技術去適應這個社會并贏得他生存所不能缺少的有限資源。一個人如果不掌握一門有效的技術,就會陷入一種尷尬的處境,好像他人都擁有綠洲而自己卻被圍困于一片沙漠之中,無助與激憤的情緒是難以揮之即去的。技術還有先進與落后、一般與專門、簡單與復雜的區別,簡單的、一般的和落后的技術并不能使人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優勢。技術手段的進步、新的發明的不斷出現,迫使人們不斷地學習,否則,落后的局面不僅會造成物質利益的損失,還會帶來心理上的傷害?,F實不僅迫使人們要掌握技術,而且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這里講的技術創新是廣義的,它不僅包括商業過程中的技術創新,還包括非商業過程的其他形式的技術創新,譬如一種繪畫的新技法的運用或者一項體育競技的新動作的嘗試等等,像這次的奧運會的開幕式就大膽地嘗試了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讓全世界為之驚嘆。
一、選用教學效果最優的現代化教學技術
所謂最優,是指在某一知識內容的教學中,幾種教學媒體都可用的情況下,選用教學效果最好的媒體。如《火燒云》一課,火燒云顏色和形狀是文章的重點、難點。我利用CAI設計了9種顏色的投影,將書上所描寫的顏色都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學生對于葡萄灰、茄子紫、半灰半百合色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加喜愛火燒云絢麗多彩的景色。而形狀方面,我根據文中所提供的材料制作了馬、狗、獅子等形狀的火燒云,并配以聲音。學生通過逼真的畫面,了解了火燒云變化多端,形態各異。這樣突破了重點,解決了難點。
將CAI技術引用課堂教學以后,電化教學的效果大為改觀。它具有特殊的魅力,可以解決傳統教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如古詩教學中,一般都強調通過學習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現在運用計算機教學,我們將詩上的畫面制作成一些動畫片,通過生動的畫面來取代教師枯燥的講解,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了概念。如教《小池》這首詩,我先讓學生自己想象一下小池那美麗的景色。然后打開計算機請學生欣賞一個小動畫: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從池塘那小小的泉眼中緩緩涌出細細的泉水,綠樹那茂密的枝葉遮住陽光,形成的樹蔭映在清清的水面上,荷葉剛剛冒出小小的尖角。這時飛來了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上面。為更深入地理解古詩內容,進行情感朗讀打下了基礎。
二、現代教育技術也要達到發展學生思維的效果。
現代教育技術要為現代教學服務,其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要具有發展的功能。所謂發展,是指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其智力同時得到開發。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去指導。不能是教師拉著學生走一條固定的路,為了學生的智能發展進行多媒體教學時要認真思考,設計計算機軟件時充分考慮學生思考的余地,按照各自的思維路線去發展、鼓勵創新,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這樣的教學媒體的使用就具備和發揮了發展學生思維的功能。
如教《那片綠色的爬山虎》時,將文中“陽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余暉下的爬山虎”設計成小動畫,讓學生進行對比思考、遞進思考、換位思考、總結思考,來深入地理解課文,明白了“綠綠的爬山虎”就是“我”在葉老的教導下,不僅懂得了怎樣作文,怎樣充實自己,而且懂得了要認真地、一絲不茍地做人。本文教學目標也得以全面實現。
由于煤礦生產條件的復雜性、多邊性,職工生活的多樣性、多工種之間密切協作性,職工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性等,迫使我們必須開展現場教學,滿足上述特點的需要,才能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就開展現場教學談以下幾點:
1.1正確對待現場教學和理論教學的關系
現場教學不是對以往教學模式的否定,尤其是理論教學,而是對教學模式的改革,根據各工種現場需要的不同和現場條件,應占到總學時的20一40%左右。這樣,既可以彌補課堂無法講授的內容,又可以使學員手腦并用,增強學員的學習興趣。在現場學習中,理解、掌握、鞏固理論知識,做到“知其所以然,更應知其然”。反之,理論教學課時的減少絕不是理論知識的減少和濃縮,而是在認真研究現場安全要點及安全操作技術所需或必備的理論知識基礎上,使之系統化,深人淺出,通俗易懂。既保證理論教學的需要,又能給現場教學以正確導向,為現場教學保駕護航。以正確的、了系統的、完整的理論知識和生動的現場感知,使學員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并掌握安全知識。
1.2建立教學實操基地及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
要實現現場教學必須建立現場教學基地,今年以來集團公司準備在安培中建立實操基地就是現場教學的很好例證。實操基地的建立和完善,能把安培中心辦成一個集生產、教學、科研、實踐為一體的單位。這就對老師素質有進一步的要求。既要能完成理論教學任務,還要能勝任現場教學,解決煤礦現場問題。這樣才能使教師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創新,刻苦鉆研業務,搞好煤炭科研,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促進煤礦的安全生產,促進現場教學的平穩推進,促進煤炭事業的健康發展。
1.3現場基地教學應建立相適應的考核制度
以往的一份試卷考核制度,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學員的學習質量,成績的真實性差,掩蓋了培訓質量的不足之處,嚴重挫傷了業務水平強、文化程度低這部分學員的積極性改變一份試卷考核制度,為理論考核和現場考核兩部分,并采用多學科積分制度。要完成這樣的考核,對學員來講,不論文化程度高低,個人經歷如何,業務水平怎樣,都必須認真學習是自己“真才實學”。對教師來說,必須深人現場,嚴把現場考核質量關,使考核反映出學員的真實水平。這樣才能找出差距,彌補不足,重復培訓時學有重點。是安全技術培訓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2.現場教學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現場教學是學員最喜聞樂見的方式之一
它直觀,簡潔地接觸實際,做到簡易易懂。雖然教學過程簡單,但知識含量高,且課堂無法講清楚的內容,在現場教學中能通俗易懂的體現出來,對學員講是一種“時間短,知識含量高,易理解,便操作”的極佳方式。例如:在綜采放頂煤技術中,主要需要講清楚的問題是煤研垮落的時空關系,合理的放煤步距和放頂煤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煤研垮落的時空關系,既要保證頂煤上方和后方的研石同時到達放煤口,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合理的放煤步距和熟練的移架技術上述內容,它是一個動態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只能靠掛教學圖,做動畫來反映出煤研垮落的時空關系,而用這種時空關系去確定合理的放煤步距和在移架過程應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將頂煤最大限度地放出,在課堂講解中則無章可循。而現場教學它是一個“動態”過程,能夠反映出最佳放頂煤的位置和在移架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而順理成章地確定出合理的放頂煤布局,解釋各個移架過程中注意的問題,使放頂煤的回采率達到理想效果。
2.2現場教學科增強各工種學習安全技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理論教學內容按照現場教學內容“按需選擇”,對職工的應知應會及安全問題進行現場講解,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現場教學科解決老工人文化程度低,課堂效果差,筆試不合格的缺陷。新工文化水平高,人動手能力差缺點。
3.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學科的發展,市場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動手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學習的內容仍停留在理論知識階段,不經過實驗或者實際應用,學生很難學以致用?,F有高校硬件和軟件的局限性使實驗教學的開展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課程的實驗內容比較陳舊,缺乏創新性和時代性,實驗課程與實際需求相脫節,限制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養成?,F有實驗教學多采用由教師講授相關理論知識,然后由學生驗證知識的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鍛煉,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農業物聯網專業的教學不但要求教師具備專業相關理論和知識,而且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特別是對傳感器部件、通信部件和射頻部件等焊接、控制和使用??墒乾F有高校師資隊伍中從事實驗教學的教師人員稀少,從事實驗的教師更是缺少參加培訓和國內外深造訪學的機會。因此,師資力量薄弱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學的開展。
(3)在課程的考核中對實踐動手能力未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僅僅單方面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上述教學安排和考核制度使學生普遍認為學習理論知識要遠比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要,對實驗教學給予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雖然有些高校嘗試用一些教學課件,比如圖片、動畫、影像資料等,但與實際項目聯系不密切,學習效果不理想,很難達到提高實際動手能力的目的。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建設以農業物聯網項目為載體的虛擬項目環境,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有效解決農業物聯網專業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難題。
2.虛擬現實技術在農業物聯網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對學習者的特征分析,我們設計了“基于VR”的教學模式,讓學習者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真實模擬農業物聯網所應用的傳感器及控制系統、傳輸系統、應用系統,在虛擬的農業物聯網場景中,通過學習者的探究,全方位了解這一新興行業,更好地掌握農業物聯網相關的知識。
(1)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參考教材和網絡,進行自主學習。
(2)課堂教學:教師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分析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和實驗任務。
(3)知識學習:學生利用虛擬現實系統學習各種知識。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應用:一是再現在課堂上無法觀察到的農業生產基地或事物的變化過程,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感性學習材料,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知識難點。例如,在學習傳感器的知識時,通過虛擬現實系統,將學生帶到農業智能大棚里,監控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和土壤濕度、土壤溫度、濃度等影響農作物生長的環境參數,通過信息化無線傳輸網絡把數據傳輸到系統進行智能化分析,同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控制大棚內的水閥、加熱、補濕、滴灌、噴灌、補光等設備;另一個應用是使抽象的概念、理論直觀化、形象化,方便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學習開放式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時,通過虛擬演示,讓學生觀察七層協議模型中數據的傳輸過程,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探索學習: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提出的各種假設進行虛擬,通過虛擬系統便可直觀地觀察到這一假設所產生的結果或效果。
(5)虛擬實驗: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建立各種虛擬實驗室。
(6)技能訓練:虛擬現實的交互性和沉浸性,使學生在虛擬的學習環境中扮演一個客觀角色,融入性更強,更有利于學生的技能訓練。
最終 目標是培養 學生 的信 息素養 ! 目 我 國大部分小 學展 開 前 了信 息技術教 學活動 , 各種 教學方法 形 式層 出不窮 , 但 是
運用信息技術 進行數字化 學習能力 的培 養 , 這是信息技 術課 程 以信息素養 為核心 目標 的體現 !因此 , 小 學信 息技術 教育
的課程安排思路應遵 循: 小學要培養學生 學習計算機 的興趣 , 并為今后進一 步的學 習奠定 良好 的基 礎 , 教 學的 內容要 以操 作技能的訓練和 益智游戲 為重點 , 如鍵 盤指法 漢字輸入
對整個 教學體系和 教學效果 的評價體系還 尚未建立 , 存在諸 多不足 , 還有許 多工作需要 我們去做 !信 息技術教學又有著 不 同于傳統學科 的特 點 , 因此 , 傳統評價方法 己經不 能勝任
信息技術 課程 的教 學評價 , 需要探 索一種新 的評 價方法 !本
文針對 于此 , 對現 階段小學信 息技術課程 的教 學評價體系進 行積極探索研 究 !
鍵盤 操作初步
輔導教學軟件的使用等 !
2 小學信 息技術課程學 習特征 分析
從小學生 的心 理特 點分析 可 以看 出: 小學生 渴望學 習知 識 , 但是感覺 趣的 知覺的無意性和 情緒性很 明顯 , 極 易被感興
一 相關研 究
1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 目 標分析
?中小學信 息技術 課程指 導綱要 (試行 ) 明確指 出小學 信息技 術課 程 的主 要任務是 : 培養 學生對信息技 術的興趣和 意識 , 讓 學生 了解和 掌握信息 技術 基本知識和技 能, 了解信 息技術 的發展及其應 用對人類 日常生活和科學技 術的深刻影
新穎 的內容所 吸引 : 從年 齡特點看 , 因年齡 尚小 , 注 集 中, 意志力 比較 薄弱 , 往 往憑興趣 去認識
意力 不易穩定
事物 , 感興趣 的愿 意去做 , 不感 興趣 的則心 不在焉 ! 小學生 辨 別能力較差 , 容易受新奇 的電腦游 戲和 不 良網絡信 息 的誘 惑 , 從而沉浸其 中荒廢 學業 , 所 以在 小學階 段的信息 技術教
學 中要根 據小學 生的這些特 點 , 遵循其 身心 發展 的規律 , 抓
住他們 的興趣 , 加 以正確 引導 !
響 !通過信 息技術課程 使學 生具有 獲取信息 技 術相關 的文化
傳 輸信息
處
理信 息和應用 信息 的能力 , 教育學 生正確認識和理解 與信息 倫 理和社會 等問題 , 負責任地 使用 信息技 術; 培養學 生 良好 的信息素養 , 把信 息技術 作為支持終身學習
和合 作學 習的手段 , 為適 應信息社會 的學習 工作和 生活打
由以上 分析 , 我們認 為在小學階段 的信 息技術教育 開始
要注重文字 語言能 力 邏輯思維能 力和道德 意識的培 養 , 視 聽信息 技術 計算 機 網 讀
以文字信 息技術
口語信 息技術
絡信 息技 術的學 習為主 ! 信息技術可 以提高文字 的認
下必要 的基 礎 !在新基 礎教育課程 改革中 , 信息技 術課程屬
于 # 綜合實 踐活動 ? 課程 , 是 以學 生的經驗與生活 為核心 ,
體 現學生對 知識綜合運用 的實踐性課程 , 與其他課程 具有等
寫
閱讀 理解 , 口頭 與書 面作文 , 數 學計算 , 繪 畫 , 學 習效
率與質量 ! 在小學信 息技 術課程 的教 學中 , 切 忌讓學 生死記 硬背枯燥 乏味的程序指令 , 宜 以興趣 引導 , 加 強游 戲性 學習
價 性與互補 性的特 點 !其 總 目標是 # 使學生獲得親 身參與實
踐 的積極體驗 和豐富經驗 ; 形成對 自然 在 聯系 的整體 認識 社會 自我之 間 內 對 自我 的
和 自主創作性練 習, 注重反饋激 勵 , 以提 高教學質量 !此外 ,
由于小學 生對 不 良信息 的識別力
中還應特別注 重凈化 法制教育 !
免疫 力差 的狀 況 , 在 教學
發展對 自然 的關 愛與對社會
優化 信息環境 , 加強信 息倫理道 德與
責任感 ; 形成 從周 圍生活 中主動發現 問題并獨立解決 問題 的 態度和 能力 ; 發展實踐 能力, 發展對 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 新
3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價 存在 問題分析
信息時代 的教學模式從教 學 目標 到教學評價 都發生 了根 本性 的改變 , 對學生素養 教師素養 都提 出了全新的要 求 ,
能力;養成合作
80
分享
積 極進取等 良好個性 ?!
從小學信 息技術課 的課程 目標與課程 性質可 以看 出, 我
顯然 , 只有更新 教育觀念 , 才 能深刻地洞察信 息時代教育教
學改革發展 的趨 勢與前景 , 才 能從根本上變革 學習模式與教 學模 式 ! ?中小學信 息技 術課程指導綱 要 (試行 ) 指出 , 中 }
程的過渡 !由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 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評價
應 當具有 的功 能包括 : 診斷教學 改革課程 促進課程整合 確 定預 期 目 是否達 到和估 計教育需要 ! 標
小學信 息技術課 程的教育 目 是培養學生 良 的信 息素養 , 標 好 把信 息技術作 為支持終身學 習和 合作學 習的手 段, 為適應信
息社 會的學 習 工作和生活 打下必要的基礎 ! 這就決定 了該 課程 的評價方式 不宜采用傳 統的評價形式 !傳 統教學評價左 右著 教學活動 的方 向, 誤 導教師教學 內容 的選 擇和教學過程
2 關于教學評價價值定位的思考
小學信息技術課 程的教學評價不 能偏離信息技術 教學 的 核心 目 , #我們萬萬不能把信息技術教育按照學 習這一 門學 標
科的老 辦法去講 去教 去學 ? (陳至立部長在全 國中小學信
息技術教育會 議上的報告 ) !我們應該 以先進的教育教學和評 價理論為指 導, 結合小學信 息技 術課程的特 點及 目標要求 , 建 立科學合理 的評 價方式 !應 該體現 發展性評價 理念 , 應該 有 效提高學生 的信 息素養 , 促進學 生的發展 , 注 重學生在實 際的 真實 的問題情境 中的表現 , 在重視個性化 發展的同時,
強調相互之間的合作 !
的設計 , 出現 圍繞考試 跳不 出應試 教育 的圈圈 !
測 驗而開展教學 的惡性循環 , 始 終
目前許多信息技術教師的教育觀念還沒有更新 , 在培養 學
生信息素養 方面 , 往往 比較注重信息技術方面的培養和訓練, 而對信息意識 態度層面和綜合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教育問題 的 創新能力層 面較為忽視 , 甚至片面地認 為掌握了信息技術, 學 生的信息素養就提高 了 !從調查的結果看 , 學生對課堂上學過
的知識和技能掌握不牢固 , 不 能應用于實際學 習生活 中 !不能
3 關于教學評價創新思路的思考 通 過 以上分析 , 我們認為傳統 評價 已經不 能勝任信息技
術課程 的教學 評價 , 必須探索 新的評價方式 ! 未來創新 的評
不說我們 的課 堂還缺乏對 學生進行應用 知識和技術解決 問題 意識 的引導, 缺乏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訓練 !因此 , 信息 技術教師不僅要 教給學 生信 息知識與技 能, 更要教會學生 獲
取 解讀信 息的策略和方法 !僅僅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 , 并不 能真正有效地 培養和提高學生整體的信息素養 !對于小學信息
價體系應 當包 括: 充分體現評 價內容的綜合性
充分體現評
價形式的多元 化 真正實現 #積效 ? #過程 ? 與 的結合 評 價要注 重應用 性和可觀測性和學習評價應具有開放性等特點 !
三 結束語
伴隨著教 學評 價的發展新動 向, 出現 了很 多新的評價方
技術教育來說, 通過教學評價 , 可以了解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技
能 意識 道德己達到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 , 分析學生學習成
式 , 目 國際比較流行 的是真 實性評定 , 其 中的表現性評價 前 和檔案 袋評價方法 己被 陸續介紹到 國 內 !臺灣 學者 硯h一n Fe e h t n 和 美國學者 M i hael A . M 即 l 提 出的將表現性評價和檔 c t rn 案袋評價結合 運用 的真實性評 價方法頗有建樹 !如何建立 一 個具體 的教學 評價 體系 , 將是作者 下一步 的研 究重點 !希望 本文所提 出的一些關于小學信 息課 程教學評價 的思考能為實
際工作提供一些有 意義的參考 !
功和 失敗的原因, 并據此確定具體的施教措施 , 以更好地設計
和調整教學 目標和 教學過程, 有助于教學內容的優選和教學過 程 方法 手段的改善 , 發揮教育導 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 , 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