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0:30
序論:在您撰寫專業經濟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缺乏適宜教材
教學內容隨意,與專業銜接不緊密目前,市面上經濟法教材大致分為兩類:一類適用于法律類專業,如楊紫烜主編的《經濟法》,這類教材的編著往往匯聚不同學者的觀點,注重理論知識的陳述和法律問題研究;一類適用于財經類專業,如趙威主編的《經濟法》,這類教材的編著注重財務經濟的適用性,以經濟法領域內的財經實務操作為主。而完全適宜非法學專業使用的教材則幾乎沒有。缺乏適宜教材成為制約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實效的因素之一。基于經濟法課程本身包含較多單行法,教育者在教學中往往重視全面性,面面俱到地對所有單行法逐一講授,導致非法學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學習內容繁重、重難點難以把握,時間緊、內容不易消化,法律實務能力培養更是難以實現等問題。同時,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內容脫離專業的培養目標,不能與專業課程之間有效銜接,也直接影響著教育效果。
(二)教學對象存在差異
開課設置不合理非法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一般會在第一、二學期的通識教育模塊開設《法律基礎》或《法學概論》課程,完成法律基礎知識的學習。而經濟法課程往往安排在第五、六學期的專業方向模塊開設,導致法律基礎課程與經濟法課程開設間隙時間過長,知識銜接不緊密。非法學專業學生本身對法律知識的掌握不夠系統全面,這樣的教學對象和課程開設現狀,導致學生在學習經濟法課程時已經遺忘了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者要么重復復習占用教學時間,要么跳躍講授,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三)教學方式單一
實踐教學不足經濟法課程的任課教師大致也分為兩類:一類是法律專業科班出身的教師;一類是其他專業出身,后來兼任經濟法課程教學的教師。法律專業科班出身的教師在教學中多采用講授法,注重理論闡述與科學研究引導,專業術語的過多使用,學者的眾多觀點,課程內容的面面俱到,導致課堂沉悶,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非法學專業教師理論功底薄弱,基礎知識講解不清,案例教學針對性不強,真實案例分析解答能力不足等,同樣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同時,由于受到課時量的限制,教師缺乏對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
二、非法學本科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方向
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是整個教學的核心,依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一)明確課程定位
確定課程教學目標非法學專業開設的經濟法課程定位應不同于法律類、財經管理類專業。課程教學目標決定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決定教學方法,只有在準確的課程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合理選擇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才能實現教育實效。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應考慮以下兩方面:1.依據專業培養方案確定課程定位。經濟法課程在非法學專業開設,首先要明確其課程定位,即屬于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哪個模塊,與該專業其他課程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只有準確地把握了課程定位,才能確定課程教學目標,最終實現專業培養目標。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例,經濟法課程建議設置在法律方向模塊中;其他專業同樣建議設置在方向模塊中,作為全校公選課設置。2.結合專業培養方案確定課程教學目標。經濟法課程無論是作為專業選修課或專業方向課開設,其目的均是為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服務。因此,確定經濟法課程的教學目標,首先要結合課程所在專業的培養方案,如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結合專業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經濟法課程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為培養學生法律意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而不能等同于法學專業以培養學生法律科學研究能力或金融學專業以具備經濟領域法律知識及相關實務操作能力為教學目標。
(二)合理選用教材
符合時代需要課程教材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資料,選取得當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把握教學的重難點,而且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谑忻嫔喜]有針對非法學專業編著的經濟法教材,作為非法學專業的教育者,在選用教材時應注意以下兩方面:
1.緊跟時代步伐,選擇優秀教材。經濟法課程包含較多單行法,而法律本身具有易變性,社會法律現象的變化即引起法律條文的變化,因此在選用教材時應注意出版時間,避免教材內容滯后于現行法律,或不能反映最新法律動態、法律精神。選擇教材時,出版社也非常重要,建議教育者選擇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或國家規劃教材。
2.依據專業特點,選擇適合教材。非法學專業開設經濟法的目的是為專業培養目標服務,就其經濟法在專業中的定位而言,其教育目標并非培養高層次法律人才,而是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經濟法知識,更好地為專業培養目標服務。因此,在選用教材時應避免理論性、研究性過強的法學專業大家編著的教材,這類教材僅概念就列舉十幾個學者的觀點,加大了受教育者的學習難度,影響教育效果;也應避免選用財經實務操作性過強的財經類教材,這類教材側重財經實務能力的運用,如稅收法中大量的減免稅計算,與專業相關度不高導致學生學習厭倦。建議教育者在選用教材時選擇理論知識闡述清晰,案例針對性較強,章節前有重難點提示,章節后有問題設置,同時每章有推薦自學篇目的教材。
(三)取舍教學內容
優化課程學時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計劃課時量較少,多則56學時,少則32學時,而教學內容涉及單行法近20門。要想有效實現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置尤為重要,建議教育者可分模塊確定教學內容。
1.課堂教學模塊。課堂教學是完成教學內容的主陣地,針對課程內容繁多、總學時數不足等特點,課堂教學模塊中要注意處理好經濟法所涉及的各部門法之間的取舍關系,切忌面面俱到。應依據專業選擇講授章節,如廣告法在廣告設計專業中應作為重點內容增加講授學時,而在思政教育專業中則可選擇自學進行。合理地取舍講授內容,才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完成教學內容。
2.社會實踐模塊。經濟法課程實踐性較強,單純的課堂教學并不能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要合理安排社會實踐。建議教育者可帶領學生去司法機關旁聽或組織模擬審批。此類實踐性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法律意識,而且能夠有力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
3.自主學習模塊。經濟法課程教學內容繁重,教育者應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自學完成部分教學內容。自學的內容應結合專業選擇,如前面所提及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對于廣告法的內容就可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但在自學模塊中,教育者需要注意布置合理的作業引導學習,并抽取時間檢驗學習效果,如自學作業完成后應組織討論并分析講解。
(四)豐富教學方法
提升教育實效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及經濟法課程特點,教學中應積極采用多元式教學方法,提升教育實效。
1.穩步推進講授法。講授法作為傳統教學方法,在經濟法課程中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非常適用。教育者可采用講授法,完成概念、原則、特點等基礎知識的教學。
2.積極倡導案例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積極采用案例討論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法律意識。教育者既可自己編撰具有針對性的案例,也可選取真實發生的典型事件作為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教學。編撰案例具有針對性,適用于具體知識點的學習,原則上應簡單明了、層次清晰;真實案例聯系實際具有說服性,適用于綜合性復習。讀書指導法主要適用于自主學習模塊,教育者通過布置、檢查作業等方法引導學生自學部分課本內容或查閱相關學術論文。這一教學方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法律意識,同時幫助其及時掌握學科前沿信息。
一、經濟法實踐課教學國內研究現狀
總體上,我國的相關研究得出的結論都是經濟法學課應開展實踐教學。但是,學者們對法學課程的任務驅動法研究甚少,有研究者也僅限于刑事案件處理能力訓練、公司法方面,而對合同法、經濟糾紛解決、財稅法、市場秩序法等方面還沒涉及。雖然近年來市場上也出現了《法學實踐性教學與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課題以及《經濟法實務》方面的教材,但是這些研究大多是針對法學專業學生而言的,而且大多是建構在實訓基地建立、模擬法庭、法律診所、校外實習、實地觀摩、義務法律咨詢等層面上,實訓的設計及組織等問題談及較少。學者們通過研究非法學領域方面的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及它帶來的正面影響,進而將非法學的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應用于公司法、刑事訴訟法、環境法法學課的教學過程中。這是對法學領域實踐教學模式的一大創新。但是,這一創新對非法學專業(主要是經濟類專業)學生法學教育的合理性和實效性值得商榷。首先,這種將任務驅動法應用于法學課堂的研究都只是理論,沒有付諸實踐。其次,法學課的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是照搬別的學科的任務驅動法的設計方式進行的,而對是否適合經濟類專業學生沒有研討。再次,法學知識能否用任務來驅動以及實際效果如何值得商討。
二、對經濟類專業學生經濟法教學的思考
本研究試圖將這些純理論教學或大篇理論教學的模式用任務驅動方法進行替代,進而詳細分析任務驅動法與經濟類專業學生經濟法課程的適用性與實效性以及如何實施等問題。特點是:(1)以實訓為重點,重新組合經濟法教學內容;(2)在實踐的方式上不拘泥于模擬法庭、法律診所、實習實訓、實地觀摩等方式,而是以任務驅動為主線,有效結合“案例導入、問題引出、分組討論、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根據所學知識特點靈活運用這些方法;(3)在學生知識的獲取上,與時俱進,結合經濟前沿新現象或典型案例,爭取每塊知識都能用線條直觀地表現出來。為此,本課題重點要研究的是適應經濟類專業學生的經濟法課程內容設計以及經濟類專業學生經濟法課程的教學方式改革兩大問題。課題組成員通過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專家咨詢等多種方式進行調研,以學生“有所學、有所用、有所悟、有所知”為目標,以“合理、適度”為原則,設計經濟法課程教學內容為以下四大模塊:(1)企業法模塊:主要包括企業設立實訓、企業機構治理實訓、企業合同管理實訓、企業用工管理實訓;(2)財稅法模塊:主要包括政府預算實訓、政府采購實訓、企業涉稅(繳稅實務與節稅實務)實訓、基礎會計記賬實訓、審計實訓;(3)市場秩序法模塊。主要包括競爭法實訓、產品質量法實訓、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訓;(4)經濟糾紛解決模塊。主要包括談判實訓、調解實訓、仲裁實訓、民事訴訟實訓、行政復議實訓、行政訴訟實訓。教學方式確定為:以“針對性、實踐性、靈活性”為原則,以“任務驅動”為主線,“案例導入、問題引出、分組討論、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相結合的方式。實訓的組織行式是:大模塊情景假設/問題引入———子模塊之間的關系———子模塊實訓環節(認識子模塊———子模塊情景假設———學生討論———法律分析———角色扮演———實訓評價———作業回顧)———總結大模塊所學知識。
作者:祝華 單位:云南經濟管理學院
(一)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該教學法在運用過程當中注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它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而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合作學習。它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在探討交流中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本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宗旨,將精心選取的案例帶進教室,通過案情展示,啟發式提問,再通過師生、學生之間的雙向和多向互動交流研討,提出問題解決方案。這一過程有助于深化學生所學的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三)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業務水平
要想上好一堂案例討論課,案例的選擇至關重要。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和已具備的知識結構,對案例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以達到教學效果。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考量。在運用案例進行教學中,教師要對案例所涉及的法律法規熟練運用,要對學生的意見進行及時正確的點評,要引導學生思維,帶動課堂氣氛。因而案例教學的成功運用有助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業務水平。
二、案例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不高
在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我發現,經常出現教師講得興致昂揚,但學生興趣索然,不積極參與。本該熱烈討論的課堂變成了一言堂的尷尬局面。這樣一來,教師精心準備的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針對不同的法律內容,學生的感興趣程度也不一樣。對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合同法等與學生生活聯系較為密切的教學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參與案例討論的興致要高一些。但諸如公司法、金融法、企業法、專利法等內容,則因離學生生活較遠而導致學生參與積極性與熱情大為減弱。
(二)教師對案例教學課堂把握不到位
在案例教學的課堂當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要對整個案例的進展,課堂氣氛把握控制到位。部分教師在案例討論的過程當中沒有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容易出現冷場,或是討論拖沓偏題的情況。而且由于長期以來受滿堂灌式的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有的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簡單地采用講授法,本該師生互動的教學變成了教師獨角戲的個人分析,嚴重背離了案例教學的實質與精髓,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調動起來,其自我研修、合作探究、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及創新能力也沒有得到提升。
三、案例教學改革建議
(一)精心選擇教學案例
要想提起學生參與討論的興趣,案例的選擇要恰當。首先,所選案例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使他們有一種現實感和求知感。其次,案例的選擇上要注重時效性。教師要跟緊時代,不斷更換補充新案例,最好涉及時下的熱點問題。案例的來源渠道有很多,教師可以從《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等電視媒體上收集;可以從專業的法律網站上收集,如中國法律信息網、中國民商法律網;還可以多多關注發生在校園里和校園周邊地區的事件。再次,教學案例應帶有目的性和針對性,能融會貫通所學的相關法律,便于學生集中精力地加以學習并深入領會教材的重點知識。
(二)運用多種案例教學模式
1.案例導入法
將案例導入教學的方式有幾種,一是在講新課前,拋出案例,引發學生思考,這種方法關鍵在于案例的選擇上要有一定的吸引力,最好能讓學生有討論的空間。二是講授過程中插入,通過典型案例的講解和討論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重點、難點的掌握。三是講授后運用案例進行歸納總結。在此階段,教師選用的案例覆蓋的知識點要全面些,具有一定的難度,通過這個案例能將學生的所學知識梳理一遍,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講授內容的不同和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來正確選擇案例導入的方式,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導入案例引發學生討論時,教師要注意有效組織課堂、調節課堂氣氛。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若發現個別學生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進行點名提問。對認真討論的學生,教師要用適當的語言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若學生在討論時出現不同見解發生爭論時,教師不必馬上給出答案,而是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地啟發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從而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2.課堂演講法
課堂演講法是將課堂交給學生。在學習法理相對淺顯易懂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尋找相關案例,分組制作PPT,推選代表上臺來進行演講。比如,在講《產品質量法》時,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分組選取以往“3.15”的打假案例,針對一項生產者、銷售者的責任和義務為主題進行演講,其他組的學生可以提問或進行辯論。這種方式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充分準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極大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諸多能力。
3.模擬實務法
模擬實務法是讓學生扮演角色,參與到案例當中去。例如,在學完《企業法》后,教師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創業的熱情,讓學生分組,選擇感興趣的創業模式??梢允情_公司,或是創辦一家合伙企業。讓學生在企業中各司其職,撰寫公司章程或是合伙協議,準備申請材料。其他學生扮演工商局的工作人員,評判小組成員所填寫的文件以及章程、協議的合法性,并對不合法的或不適當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見。在這期間,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做,對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很有好處。而且大家因為共同完成任務會給每個人帶來一定的成就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4.多媒體影像教學法
1.課程本身的特點經濟法的教材體系一般包括經濟法基礎理論、市場主體法、市場規制法、宏觀調控法、社會保障法和仲裁與訴訟等內容,教師授課時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根據商科專業的需求,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點,同時考慮到學生將來工作生活的需要,選擇最實用的教學內容?;谝陨显瓌t,主要選取經濟法的基礎理論知識、公司法、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仲裁與訴訟法等內容,即使如此也可以看出教學內容仍然是比較繁多的,對學生而言短時間內掌握這么多內容壓力很大。
2.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從目前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來看,他們主要面對的是一些企業,客觀上需要學習公司法、合同法等內容。部分高職學生欠缺學習主動性,對經濟法內容更是知之甚少,而且,一些同學認為學習法律只是對法律條文的機械記憶,枯燥乏味。教師在授課時必須采取課堂講授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單純的案例教學不能滿足需要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案例分析一直是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僅僅將案例作為一個個小故事來聽,并不能真正進入案例所創設的情境中,無法用法律思維分析案例,導致老師辛苦準備的案例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用。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融入到教學中。
二、關于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
基于以上原因,經濟法課程教學必須進行改革。那么如何進行情境創設,把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銜接,并讓學生真正參與,就是最關鍵的問題。概括而言,總的思路就是設計一條線,將分散的教學內容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具體操作來講,就是讓學生分組模擬設立企業,并讓其模擬運營,對運營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對商科專業而言,這個環節都是在介紹完經濟法的基礎理論之后開始進行的。下面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進行詳細說明。首先,在設立環節,我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市場主體法,知道如何規范地組建公司,可以要求學生分組模擬設立一家物流公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公司的設立條件和程序、公司的組織機構、股東的權利和義務等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公司法的明確規定,單純由老師講解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就會達到很好的效果,這是在教學實踐中已經驗證過的。
比如,一個規范的公司名稱應包括4個部分,但真正在給自己設立的公司起名稱的時候,很多小組都會出現問題。通過教師指導、小組之間互相糾錯,可以大大加深學生對此問題的掌握。另外,不同的物流公司有不同的經營范圍,經營范圍不同會導致公司設立的條件有所差異,比如要從事危險品的運輸和倉儲,則須取得相應資質,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融入相應的教學內容。其次,在運營環節,我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市場行為法及市場規制法,可以融入合同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部分的內容。比如某小組設立的物流公司主要業務是運輸服務,教師可以將相關的貨物資料、運輸的要求等內容事先告知學生,然后要求小組成員以此信息為基礎擬定一份運輸合同,引導學生學習合同如何訂立,合同應該包含的主要條款,違約的處理等內容,讓學生了解如何通過規范地簽訂合同,最大限度地預防風險發生,從而維護自身權益。當前,知識產權保護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視,請小組成員思考作為公司要不要創自己的品牌,應該如何設計、注冊自己的商標,引導學生學習商標的種類,商標注冊的條件和程序,商標權人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商標權的保護等內容。
另外,在公司運營中必然有競爭對手,如何正當競爭,避免觸犯法律的底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讓學生樹立維護社會公平競爭秩序的良好意識。再次,糾紛的處理。市場經濟中,即使雙方都沒有惡意,糾紛的發生也在所難免。如何快速、有效地解決糾紛,就是我們在這個環節想讓學生了解的知識。假如客戶沒有按約定支付運費怎么辦,大部分學生首先想到的辦法就是去告,但是打官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糾紛解決的主要方式;介紹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讓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糾紛解決途徑。不同的專業在創設情境時,會有商科專業差異,比如市場營銷商科專業,市場主體部分和糾紛解決與物流管理商科專業一致,但運營環節除了合同法之外,還需添加消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的相關內容。而商科專業則相應地添加稅法、票據法的相關內容。在每個階段的教學過程中,都必須重視學生的參與度,每個小組都要有至少一次的展示機會。
三、實踐中碰到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1.學習主體的特殊性
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經濟法課程,學生作為課程學習的主體并沒有多少相關法學背景知識。大多數高校的經濟法課程都是安排在大二、大三階段,與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律基礎知識課程有一段間隔,且任課教師多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師,在教學時弱化法律基礎這部分課程內容,導致學生在學習經濟法課程時與法律基礎知識無法很好對接。同時,在學生對經濟法課程的認知、學習熱情、學習方法、學習效果等方面,較法學專業學生也有一定的差距。但由于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經濟學、金融學等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反而對經濟法課程的部分內容比較容易理解。因此,課程內容的選取應該更多地考慮到適時原則、量力原則和滿足原則。
2.經濟法課程內容的特殊性
近年來經濟法作為一個部門法已經在學界達成基本共識,經過多年的研究也確定其內容主要包括經濟法基礎理論、宏觀調控法以及市場規制法。但多年來由于受“大經濟法”觀點的固有影響,經濟法課程內容除了上述三個方面外,還包含民法、商法、訴訟法等內容。就學生的未來應用角度,經濟法學以外的民商事法律可能更貼近實際,但是因此也造成了學界的經濟法學和所謂“經濟法課程”內容產生沖突,實屬不該。同時,經濟法相關教材五花八門,有針對法學專業的經濟法教材,也有針對各種考試的經濟法教材。單看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適用的經濟法教材,體例多種多樣,包含法律法規眾多,品質參差不齊,內容設置缺陷也是不一而足,以民商法內容為主已經不甚稀奇,有的教材放棄了經濟法基礎理論部分直接用民法基礎理論取而代之,有的教材混淆相關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教科書很可能就是他們了解經濟法這門課程的主要渠道,如果產生了錯誤的第一印象,學習了錯誤的知識,后果將會很嚴重。
3.教師要求的特殊性
經濟法課程的學習主體以及課程內容的特殊性也對教師本身提出了特殊要求。除了法學相關知識要深厚、保持與法學前沿問題接軌,教師的知識面也一定要廣博。法學是注重邏輯思維的一門學科,如果只按照法學教育的思路去面對非法學專業的學生,不一定能夠取得相同的結果。教師應該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知識與思維也要有所涉獵,與經濟法學知識相互結合,才能在經濟法教學中游刃有余,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教師的責任心也要更強,如面對學生對經濟法課程學習熱情不高的情況,不能對課程敷衍了事,充分的課前準備、情緒飽滿的課堂表現、細致耐心的課后輔導,都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僅是傳道授業,也是引領者、示范者。尤其是法學教師,對于法律精神的弘揚,對法的信仰,遵循法律的謹慎態度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學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以學術和道德為重,對學生尊重、用心,學生自然會感受到,進而親近教師,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反過來促進課程教學。
二、非法學專業經濟法教學實踐的策略
1.激發學習興趣,間接開展法制教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不竭動力,也是非智力因素最重要的構成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越來越傾向于功利性,認為理論性的知識沒有實際用途,并且枯燥乏味,需要死記硬背,往往以期末突擊作為應付考試的方式。在經濟法教學中首要考慮的問題應該是如何激發學生對經濟法課程的學習興趣,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在興趣的帶動下,學生往往會變被動為主動學習,深入思考。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突破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換位思考,創設情境,將課程內容帶入到日常生活中,以小見大,使學生充分領略經濟法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設計要堅持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系統性與循序漸進相結合等原則,由講授為主轉向指導學生獨立學習與研究。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摒棄沉悶的灌輸式教學,用活潑幽默的語言將經濟法課程知識輕松地展示出來,循循善誘,先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解決問題。改變以往對法學類課程就是“催眠”課的成見,使知識富有魅力,提高課堂實效。第三,激發學生對知識的高層次追求。人的好奇心都是與生俱來的,對知識的渴求也是一種天性。但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學生開始信奉“讀書無用論”,或將學習視為追名逐利的工具。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知識觀,用知識的吸引力感召學生,弘揚正能量。使學生體會學習與不斷探索的樂趣,培養受益一生的學習習慣。多數經濟管理類專業在整個大學期間,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與法律基礎和經濟法之外,再無其他法學類課程,在法律基礎逐漸被弱化的背景下,經濟法課程便間接承擔了普及法律常識、培養法律信仰和樹立法制觀念的作用。經濟法教學中經常涉及各個法律部門的一些基礎知識,介紹給學生時可以同時進行懂法、守法的法制教育,培養學生對法律的尊重和信仰。
2.因材施教,注重實用性
經濟法課程涉及法律法規眾多,但一般高校開設的經濟法課程均為一個學期,課時較少,無法容納全部課程內容。針對經濟管理類的不同專業在課程設置上要有所區別。比如對財會類專業要注意結合相關資格考試;對經濟學類專業要側重宏觀調控法和市場規制法的內容;對于管理類就應該將合同法、企業法和社會保障法等作為學習的主要內容。使課程內容安排各有側重,詳略得當。同時對本科和??茖W生,即使是相同專業的經濟法課程也要有所區別,課程內容安排方面,??茖W生課程的難度以及理論所占的比例都要比本科學生低,應保留重要的知識點,向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目標傾斜,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另一個要點就是注重實用性。與法學專業不同,非法學專業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需要過深過難,經濟法課程知識與非法學專業知識的結合點多體現在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當中。理論知識不能完全摒棄,但要把握深度,理論的學習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立法原意,掌握相關知識點,進行實際應用。教學中切忌本末倒置,過于強調學理知識,激起學生的厭煩和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
3.選取適合教材
對于不同專業的本科、專科學生,不同的理論和實踐要求,對教材的選用也是不一樣的。選好教材,是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一環。針對目前市面教材的混亂現狀,選擇教材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一是教材內容能夠反映我國當前經濟法律制度的最新進展;二是教材難易適中,體例明晰,重點突出,便于學生學習,減少額外的筆記,將注意力集中至教師的課堂講解;三是穿插典型案例,帶有課后練習題。非法學專業的學生并無法學思維的訓練,如果在學習中輔以案例,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之后有配套的習題作為課后訓練,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課堂實效,實現教學目標。
4.教學、考核方法得當
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除了傳統的講授法,更應靈活加入案例教學法、互動教學法以及實踐教學法等。在眾多教學方法中,多數教師都非常推崇案例教學。誠然,案例教學在法學教育中的優越性無可比擬,能夠將枯燥繁瑣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手段。但由于非法學專業學生往往不具備相關法學背景知識,在案例的選取上不能夠采用法律專業性較強的綜合性案例,會喧賓奪主,于課程學習無益,還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案例在教學中只要剛好能夠說明知識點就可以。案例可以在課堂知識學習之前作為導入,也可在學習之后作為知識的鞏固,也可以典型案例的分析作為學習知識的方式。無論哪一種,都要注意整體比例,如果一味安排案例,會打亂課堂情境創設,使學生陷入目不暇接、囫圇吞棗、知識學習出現半生不熟的狀況,事倍功半。
三、結語
一直以來,經濟法被學界戲稱為“大雜燴”。法學部門的劃分,一個主流的標準就是調整的社會關系的不同。而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它和其他學科存在一定承擔的交叉,比如經濟法主體包括國家經濟管理機關、經營主體、消費主體和社會中間層,其中國家經濟管理機關涉及行政法內容,作為經營主體的公司涉及商法內容,作為經營主體的合伙企業涉及民法內容。而作為經濟法重要內容的勞動法又與社會保障相重合。經濟法作為國家調整經濟運行的法律規范,其內容十分龐雜,包括總論、經濟主體法、市場規則法、宏觀調控法和社會保障法,且不像民法、商法那樣法規集中,僅作為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保護法的土地部分就包括《國家建設征用土地辦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诮洕ㄕn程本身的特性,不同專業的教師應當對經濟法的課程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做到與專業相呼應,有的放矢。以筆者為例,筆者在給法律專業的學生講授經濟法時,必須做到緊扣司法考試,面面俱到。由于法律專業的學生有一定的民法和商法基礎,所以經濟主體法重點講授社會中間層,社會保障部分重點講授勞動法,其他內容簡單介紹一帶而過,市場規則法重點講授,宏觀調控法選擇講授。而筆者給會計專業的學生講授經濟法時,往往圍繞會計職稱考試內容,主要集中介紹公司法、合伙企業法、合同法、金融法、稅法等內容。
二、會計專業學習經濟法課程的問題
筆者作為專職老師長期活動在教學第一線,為我校醫事法律專業的學生講授經濟法。筆者曾受邀給其他院校的專業比如會計專業教授過經濟法,在講授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
1.培養目標不明確
對于一個專業來說,其所有的課堂設置都應當圍繞著專業本身來建設。這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么,要為社會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個專業設置了什么課程,課程在不同學期具體安排,所設課程對這個專業有什么意義,這門課程要達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教學效果,都應當是學校預設好的。所以,在講授前首先應當明確專業的培養目標,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應當根據其培養目標設計合理的授課內容。而一些高職院校培養目標并不明確,筆者在受到一次民營學院的教學邀請時,為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向其教務部門詳細詢問授課專業、授課學時、相關課程,而其教務部門覺得奇怪,他們認為只要是同一課程內容應該是一樣的。
2.法律基礎欠缺
筆者受邀給其他院校的會計專業教授經濟法時發現,學生對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識十分陌生。過去高等院校的《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是分別設置的,《法律基礎》在高等院校中的時間安排一般是30-40學時,而2006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大高等院校將這兩門課合二為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據統計授課時間還是30-40學時,以我校為例,總學時48學時,但理論課時僅有32學時,而法律基礎部分一般是8-10學時,類似基本的普法教育,所以學生大都只了解一些皮毛,對專業法律知識所知甚少,沒有積累法律語言,更沒有形成法律思維。筆者在講授經濟法時發現,學生對課堂上老師所提到的法律名詞十分陌生,光介紹一些基本的法律名詞就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教學時間十分緊張。
三、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安排
筆者認為,對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基于專業的特殊性,在經濟法課程的講授過程中應當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安排。
1.確定教學內容
對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經濟法是工具,學生應當靈活掌握未來職業過程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了解基本的規范,處理相關的問題。與此同時,經濟法是開啟未來職業資格的“敲門磚”。我國對會計職業資格有一定的要求,無論是初級會計職稱還是中級會計職稱,甚至高級會計職稱、高標準的注冊會計師等,經濟法都是其中必考科目之一,不容回避。比如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需要考兩門,其中一門就是經濟法基礎。由于學時有限,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安排較為緊張,整個課程圍繞會計職稱考試內容,以在章節中介紹重要知識點的形式進行,通過真題和練習題的輔助加深記憶。在教授中按照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大綱安排章節內容,今天包括總論、公司法、合伙企業法、合同法、金融法、稅法、反壟斷等內容。
2.明確教學目標
[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網上教學面授輔導利弊教學模式改革
一、網上教學的利弊分析
(一)課程教學中網上教學的優勢
1.網絡上信息量大,而且查找方便、迅捷網絡的出現給人們建造了一條“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很方便迅捷地獲取各種信息,電大作為一個系統,有著資源上的優勢,學生可以上本校的網站、省電大的網站及中央電大的網站,觀看vOD點播,利用網絡課件學習等。
2.突破時空限制
網絡學習不分時間、不論空間,突破時空藩籬,可解決學員的家學矛盾、工學矛盾。學員可以通過網絡查找資料、觀看VOD點播、利用課件學習,更可以在網絡上與其他學員進行討論,有問題還可以與教師利用BBS等方式進行交流。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為上班族們搭建了終身學習的平臺。
3、網絡教學方式更有利于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師生分離”和“教導分離”促使網絡教學方式從傳統的教師主導型轉向了學生主導型,客觀上推動了學生主體參與知識建構活動,使教學過程更趨科學、合理。
(二)課程教學中網上教學存在的問題
1.過于依賴學員學習的主動性
網上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必須具備明確的學習目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但是學員來讀書的目的是有差別的,對于那些主動性不強的學員來說,平時因為師生分離,他們可能很少自覺學習或根本不學,作業也可以抄襲其他同學的,再加上網絡上信息資源極為豐富,學員在學習中要進行信息的選擇,學生如果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強,很容易迷失在網絡中。長此以往,他們就無法達到學習目標。而且這樣的學員還可能影響到其他學員。
2.教師難以獲得面對面的信息反饋
單純依靠網絡來進行教學,學生與教師缺乏面對面的交流,情感上會產生疏離感。對于教師來說,如果每天對著錄音錄像的機器講課,而無法獲得當面的即時的反饋,怎么能做到因材施教呢?特別是一些課程中的難點問題,學生很難通過自學就掌握其中的要領,教師如果在教的過程中不能及時得到反饋,也很難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
3、學員在網上學習中難以獲得認同感和激勵
在傳統的集中面授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員進行及時的認可、鼓勵,讓學員感覺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在這樣的激勵中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但在網絡教學中,學員很難得到這種即時被認可的感覺,長期下來可能會喪失學習的熱情。
二、經濟法基礎課程中面授教學的利弊分析
(一)課程教學中面授輔導的優勢
1.學生可以獲得及時的激勵并實現師生情感的互動
面授輔導中學生與教師是面對面的直接交流,教師能夠給學生即時的表揚和鼓勵,使學員獲得被認同的感覺,提高他們學習的動力和熱情。而且課堂上學員相互之間、學員與教師之間,面對面的交流無疑對加強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動有著很大的好處。
2.便于教師獲得即時的反饋,特別是關于難點問題
集中面授輔導中教師與學生是面對面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獲得學生即時的反饋,從而得知該知識點學員的掌握情況,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實現一個互動的過程。特別是對于課程中的一些難點問題,不同的學員可能掌握的情況也不一樣,是否需要再講解或者需要再鞏固,這些往往很難從網上教學中獲得。
3.講評作業采用面授輔導的形式更有效
筆者在幾年來的教學過程中嘗試過不同的方式來講評作業,實踐證明,要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使他們對作業中的一些問題更明晰,還是通過面授的方式來講評更好。如果把答案直接放在網上,學生通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課程教學中面授輔導存在的問題
1.集中面授輔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工學矛盾、家學矛盾是成人接受繼續教育的最大桎梏,如果單純依靠面授,無法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就無法保證他們的學習時間,更無法達到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
2.單純的面授輔導由于時間有限,信息量不夠
學員能夠到學校來接受面授輔導的時間本來就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如果教師既要進行系統的講授,又要進行重點、難點的輔導,還要進行作業的講評,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在一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這些都是必要的,如果有所缺失,就無法完成教學目標。這些缺失的時間用什么來彌補呢?答案只能是通過網絡教學來完成這個任務。
3.難以適應不同學員的要求
學員所從事的工作、原本的專業基礎、學習能力都有所不同,面授輔導課很難適應這些不同基礎、不同能力的學員的需求,如果結合網絡教學,大家利用業余時間自主學習,那么就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各取所需。
三、財經專業經濟法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一)轉變自身觀念,也要引導學員轉變思想觀念
教師自己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注重引導學員更好地利用現有的資源進行學習,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滿堂“灌”。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員轉變思想觀念,告訴他們如何查找學習資源,引導并組織學員進行學習討論,逐漸幫助學員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不斷提高自己,結合課程特點,整合并建設相應的資源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開展其實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從信息的傳遞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師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去考慮組織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和安排有關細節,他們的工作包括建設相關資源、引導學生學習、組織學生討論課程內容、為學員解答疑難、批改學生作業和考試試卷、給學生的學習結果評分等,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水平,還應當具有比較高的課件制作能力、良好的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建設或者整合資源的時候,要注意結合本課程的特點,以經濟法基礎課程為例,筆者在實踐中注重在課堂中和課堂外針對實際情況,理論聯系實際來進行教學,比如每堂課最后都要進行案例討論,幫助學員鞏固學員的學習成果,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考慮到很多學員將來要參加本專業的職稱考試或者注冊會計師的考試,筆者搜集了一些以往這些考試的題目,放在課程網頁上,提高學員課后復習的積極性。
(三)根據需要安排必要的面授輔導,著重于難點的講解和作業的講評
對于難點的講解,面授教學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即時得到學員的反饋,并針對問題有所側重地講解。特別是在財經專業的經濟法基礎課程中,學員們大多對法律方面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概念缺乏了解,對如何應用法律規范來分析案例的方法還沒有掌握,所以對這些問題進行有側重的講解,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作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環節,學員在完成了作業后如果能夠集中進行講授,錯誤及時得到糾正,對于存在的問題就會印象更深刻。
(四)建立與學員的良好互動關系,并作好監控工作
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模式下,因為師生面對面的時間并不多,所以教師更需要與學員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比如用“公告牌”安排教學進度;決定教學進程的啟動、停止;授課和學生的相互活動,分組討論;對學員提出的問題迅速作出回應,并提出建議;定期瀏覽和回答學員的信件、網上“讀書報告”和學習計劃;保證學員的參與和交流暢通,鼓勵學生的團體學習精神等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學員的學習狀況,“開放”不等于“放開”,“自主學習”也不等于“自由學習”,只有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在此,強化形成性考核的作用,怎樣把形成性考核工作落到實處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定期收繳和批改作業,書寫評語,如有抄襲,及時指出,不參加形成性考核或者形成性考核成績不及格者不能參加期末考試。
[參考文獻]
[1]李雯“家里蹲”大學一國際網絡讓你在家拿文憑[J].世界教育信息,1999,(3).
[2]王漢瀾.教育評價學[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