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0:24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語文閱讀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承擔的是主人的角色,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就要從根本上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發揮主導作用,從教學實際狀況出發,把學生擺在教學工作的中心位置,從而讓他們能夠成為閱讀教學的出發點以及落腳點,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對于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就要保證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活動的安排及設計要能夠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閱讀需求,從根本上提升閱讀目標以及閱讀效率的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轉變學生的傳統閱讀方式,從較高的層次對閱讀教學內容要求進行理解。新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教學能夠從“技能與知識、方法與過程、情感、價值觀和態度”等不同的層面對教學目標進行設定。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對于各種閱讀教學內容的分析只是局限在知識解讀層面,對于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方法、能力、價值觀以及情感態度很少關注。這種傳統的文本閱讀習慣很容易導致原本生動豐富的文本變得枯燥和干癟,還可能導致教師以一種線性思維來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設計與選擇。另外,任何知識的生成以及發展都有著自己的特征,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對知識的生成進行認識,才能夠對閱讀教學的三維目標進行準確定位,從而保證學習方式的科學性。
二、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在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之上對新的因素進行運用,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導這些因素逐漸成熟,取得完善和發展,保證教學工作達到新的水平。閱讀教學要盡可能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行密切關注,并且實現學生的語文素養與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閱讀教學活動要能夠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盡可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意識,創造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還要給學生制定閱讀目標,通過領悟自得、示范點撥以及師生交流等活動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在各種多樣豐富的閱讀活動中,讓學生對自我學習效果進行評定和反饋,從而提升自主反思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對閱讀教學的流程要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包括解析文本內容、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定位閱讀教學目標、選擇閱讀起點、預設閱讀結果等。通過關注學生的實際閱讀體驗、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能夠實現良好的閱讀效果。
所謂高效閱讀,就是在盡可能少付出時間與精力的前提下取得盡可能好的閱讀效果。為實現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高效,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對文本基本信息的積累
學生在看到文本后,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須先了解相關資料,比如,可以從該文作者的寫作風格、相關經歷、文壇地位等入手。要想掌握這些信息,要靠平時的廣泛積累。常言道:“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睂W習語文也必須經歷一個積累的過程。語文教學,貴在識記積累。韓軍博士曾在甘肅省中小學課改研討會上用形象的例子解釋這個問題:為什么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會在一兩年時間內就學會說話?他用這樣一組數據明確解答:一天之內,嬰兒大概可以聽到多達一百句話,折合來算,一年之內則能聽到36000多句話,兩年便是72000多句話。按照這樣的積累量,嬰兒就能在短時期內學會說話,甚至一些復雜的字、詞、短句也能說出口。因此,對于一個專門學習母語的學習者,要學好語文,必須在識記和積累方面投入時間與精力。
(二)對文本進行分析
學生在這一環節要學會分析文本中重要的段落、句子、關鍵詞等所起的作用,對文本進行準確的理解和認識,從表層及深層辨析文本的含義。這種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學生挖掘文本蘊含的意境,感受作者在文字間所深藏的內心世界,慢慢地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只有掌握一定的語法,且積累詞語,才能完成這一環節的任務。
(三)對文本進行賞讀
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品讀鑒賞文本的內容與寫作手法的獨特之處,以及作者使用這些手法與內容所達到的效果。此外,還必須能夠找出文本的“糟粕”所在,即文本的缺點。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生應當能夠熟記并運用常見的寫作手法。
(四)表達自己的見解
高中生經過多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和感悟能力,通過對文本的仔細閱讀,學生會產生一定的見解與體會,在此基礎上他們能夠抒發自己的感想,也就是“悟讀”。因此,教師應將主動權適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獨自感悟、體驗、品味文本的意蘊。由于每個學生在生活經驗、知識水平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對于文本的感悟也不一樣。教師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感悟,可以使課堂教學更為多元化。學生充分表達見解的前提是必須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和深厚的閱讀積累。同時,生生之間還要進行廣泛討論,產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教師依據上述四個環節對學生進行反復訓練,有利于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教師在實施以上四步訓練時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抓主次法
在閱讀文本時,可以先省略文本中的引用、例舉、描述等部分,這樣便于學生抓住文本主干,找出關鍵句。關鍵句在文本中的存在方式多種多樣,有的關鍵句位于段落的開頭,起著引領段落的作用,有的位于段落的中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從表達特點來看,關鍵句在段落中常以抒情句或議論句的形式出現。
2.重點理解重要詞句
理解文本的關鍵是理解重要詞句,若對其理解充分就能把握好文本的主題思想,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加以分析,平時還應勤加練習,提高把握能力。
二、一些思考
發現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學習理論,最早是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明確提出來的。布魯納所說的“發現”,含義比較廣泛,他認為“:發現不限于那種尋求人類尚未知曉之事物的行為,正確地說,發現包括著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比毡敬髽蛘驅Πl現學習做了進一步的界定,他認為:“發現學習就是以培養探究性思維的方法為目標,以基本教材為內容,使學生通過再發現的步驟來進行學習?!卑l現學習就是在教學中,教師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現成的答案,而是創造一種探究的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和興趣,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的內容和教師提供的材料,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像科學家發現真理那樣去獨立思考,主動探究,自行發現知識的過程。簡單地說,發現學習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強調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法。所以說,發現學習法也叫問題法、探究法。發現學習法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為途徑,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目標的一種學習方法。從本質上說,發現學習法就是一種教會學生學習的學習方法。
2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引入發現學習的必要性
2.1教師主宰課堂,削弱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閱讀教學過分注重教師的教,輕視學生的學,認為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宰,而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教師以自己對文本的閱讀、認識和體驗,代替學生的閱讀和體驗,課堂上過多、過細、過濫的提問和回答代替了學生的誦讀、品味和感知,這從本質上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權利,僵化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边@些論述都指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的主體,閱讀是讀者與作品、作者的交流,閱讀教學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2.2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教,學生學,這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教什么,怎么教,皆由教師說了算,所以,傳統的課堂教學就演變成教師向學生單向地傳授和灌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了。當然,由于高中生面臨著高考,所以,師生自然而然地都把目光集中到高考上,這種功利意識使教師不由自主地關注高考,在課堂上潛意識地落實高考。備課時,教師更多關注的是考點、知識點;課堂上分析講解時,教師會不自覺地按高考試題的形式肢解文章內容,講解分析;課后根據高考考點,設計大量的練習題,通過題海戰術訓練學生的答題技能,卻忽視學生的主動性,輕視學生對文本的誦讀、感知和體驗。長此以往,不但會使學生喪失主動性,缺乏自主學習能力;而且會使學生的思維理性化,使學生不會感悟,不會思考,也不會理解,不會表達。使傳統的閱讀教學在重知識技能傳授的迷霧中迷失方向。
2.3解讀文本單一,壓抑學生的探究性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將教參上對作品的解讀奉為不二的法寶,在分析作品時,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教參的定論上。當學生的理解和認識與教參偏離時,便得不到教師的認可和肯定,似乎唯有教參上的理解和定論才是絕對正確的,這種單一化的文本解讀傾向,壓抑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忽視了學生的個性,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文本解讀本來是多元化的,應該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主張,敢于突破傳統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定勢,大膽向權威挑戰。學生本來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探究,獨立的思考和見解,有自己的判斷和認識,卻在這種單一化的文本解讀中被壓抑。
2.4閱讀教學程式化,限制學生的創造性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方法單一,形式死板,不管是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還是小說、散文、詩歌,一律按照“一導入、解題,二作者、背景,三概括段意、分析課文,四總結主題、分析寫法”的固定模式開展教學。教師一味地講解分析、灌輸注入,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不管同意與否,只能被動地接受。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即使是再優美的文本,也被教師肢解得支離破碎、索然無味。學生完全喪失了自己,泯滅了自己的創造性,成為被灌輸的容器、被填的鴨,學生完全失去了語文學習的興趣,厭惡語文,甚至是憎惡語文。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傳統的程式化的模式,使本應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語文課堂死氣沉沉;教師的肢解分析使語文課失去了應有的活力和魅力,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更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
3結束語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任何一個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都能夠創設情境。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有助于學生閱讀的教學情境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自主的探究性學習,有效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1.創設民主、和諧的探究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探究情境,使過去的單向交流方式轉變為多向交流方式,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例如,我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時,充滿感情地和學生討論交流如下這個問題:學習完本課后,大家也來談談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吧。在教師的倡導下,學生紛紛討論起自己的夢想,各抒己見,課堂氣氛變得熱鬧歡快起來。
2.教師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的“心境”,品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真摯的情感、深遠的意境。例如,我在教學《再別康橋》一文時,師生先共同對“柳樹”這個傳統的意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柳諧音是“留”,是中國文化中傳統的別離意象,古人早就有折柳送別以表依戀與牽掛的習俗。然后再分析此時的柳的意境,并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具體的情景中,實現知識的遷移。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能提高他們的能力,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利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我在教學《沁園春•長沙》這一課時,在課堂上播放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的一個片段,青年與同樣是熱血青年的同伴駐足于橘子洲頭,看船來船往,論古今國事,激情澎湃地喊出“看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通過讓學生觀看此視頻,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如,在教學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這一課的時候,我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根據這首詞的內容而創作的沙畫視頻,讓學生在沙畫中感受該詞的內容和情感,從而降低他們學習此詞的難度,這樣,學生也很容易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有效地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現代文閱讀在高考中占據31分,是僅次于作文的第二大分值區。現代文作品閱讀的失分狀況十分嚴重,訓練起來也無從下手,即使不斷強化,收效也甚微,由此現代文作品閱讀無從把握的心態也就見怪不怪了,學生也逐漸對現代文閱讀失去了耐心,缺乏系統的規劃和教學方案,做再多題也于事無補。做再多的閱讀練習,研習再多的答案,學生們只能被動的接受,無法內化成真正的閱讀能力。學生厭煩現代文閱讀,教師也嘗盡了機械性的強化現代文收獲甚小的苦頭,難道高考的現代文閱讀就要“聽天由命”?我們應該意識到,這種徒勞無功的機械訓練沒有讓學生真正領悟到閱讀的技巧和技能,只有將現代文作品的閱讀及其能力的形成當成一個系統的工程,逐步規劃,有層次的遞進才能逐漸培養起學生的閱讀能力。從出題機構來看,我們很難把握高考的考查內容,但是出題的數量和類型是有明確規定的,這一因素使得我們可以系統的總結,有目標的訓練,減少閱讀過程中的盲目性,使現代文閱讀的可操作性增強。
二、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訓練方法和教學啟示
(一)掌握閱讀規律
快速高效閱讀不僅是對文章本身進行肢解式分析,而是將課文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閱讀教學,閱讀教學總體來說是強調積累、感悟、快捷、高效,閱讀考察主要是運用提問、討論分析、概括、復述和品評等手段對整篇文章進行欣賞剖析,因此,筆者總結了幾種閱讀教學的策略方法。
首先,整體閱讀法。總的來說就是泛讀。學生在閱讀現代文時,往往是從頭到尾認真閱讀,反復咀嚼字句,但是高考時間緊迫,在現代文閱讀這個題目上,花費的時間只能是10到15分鐘,如果較多時間耽誤,則會讓整個語文試卷時間緊迫,反而影響總體成績。所以,整體性閱讀就是對文章的大體意思和脈絡進行把握,抓住關鍵詞和關鍵句子的教學設計思路,這樣既能快速閱讀,又能高效答題。
其次,拓展性閱讀。如果說整體閱讀法適合于考試,那拓展性閱讀法就是平時的積累訓練。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課堂容量,應該在課堂教學之外做適當的閱讀延伸,把思維伸向更廣闊的空間。譬如學生在文學名著節選課文教學方面,多加深對名著的理解,就能在理解其他文章時有側重點和入手點。面對紛繁復雜的“粵教版”高中語文現代文,具體在教材優化處理、課堂形式、文本意義等方面也體現了拓展性閱讀的思想。
再次,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在獨立閱讀和思維的活動中,受到的情感熏陶、思想啟迪是不一樣的,因此,創設個性化閱讀氛圍是十分有必要的,給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空間,交流思想和張揚個性的機會。具體說來,就是建立在教師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個人熱情,以學生自身的感受和認知對作品進行閱讀上的。這種以學生為主題的差異化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案,讓學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想象,開拓思維。
(二)注重學生的思考提問,熟悉答題技巧
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得明白學生的薄弱環節在哪里,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以傳授知識去消滅問題,而是在原來問題的基礎上引發更多更深層次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進步。對解答現代文閱讀,一般情況下,筆者采取三個步驟來完成。
首先,通讀全文,對全文的中心思想進行總結。通讀全文一來可以理清思路,把握文章脈絡,讓我們知道這篇文章是在講述什么;二是可以尋找關鍵詞句,一些觀點能反應作者立場和文章內容的過渡句,疑問句或開頭結尾的句子等,常常是命題者出題的高頻率地方。但是,通讀的意思不是走馬觀花,我們閱讀速度要快,但是也要學會把握重點。在拿到題目時不要急著去答題,應該速讀一遍文章,在關鍵詞語上作記號,回到問題中時,就可以在大段文字中找出關鍵詞,把問題帶回到文章中答題。
其次,認真閱讀題目,對答題范圍進行縮小,把握題干?,F代文閱讀的關鍵在于準確的審題,對題意分析得當,那整個答題思路是正確的,如果不能正確理解題目含義,那將會誤導接下來的整個做題過程。認真閱讀題目是解題最關鍵的一步,一般說來,命題者設置的題目會提示學生解答該題的關鍵內容在文本中的位置,有的題目甚至限定在了某一個句子中,這樣就能迅速的找到出題點,鎖定答題區域,認真揣摩文章的中心和詞段含義,得到正確答案。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閱讀變得輕松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文學作品的魅力。
首先,以表演形式把文章思想深入教學。對一些情節曲折,人物個性鮮明的文章,可以讓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引用其中的片段進行表演,讓學生們自己發揮想象,這樣既能更熟悉文章內容,又能讓學生們更加喜歡閱讀。
其次,運用多媒體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一些文學底蘊強,文章優美,音韻和諧的文章,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文章的視頻或音頻,比如《荷塘月色》,文章字句讀起來口齒留香,這種文章就應該讓學生們閉上眼睛,輕柔的音樂帶著優美的朗讀聲讓學生們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在閉上眼睛的時候發揮想象力,想象作者當時看到此情此景是什么樣一番畫面。最后,還可以從文章的字詞句入手,比如文章中的“這幾天頗不寧靜”,讓學生去了解文章這句話的含義,對作者的不寧靜作分析,如此來培養學生對閱讀的感情,以至于不畏懼閱讀,更加克服閱讀這個困難。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具有教學特別關鍵,教學周期較長,教學難度較大的特點,教師的出發點都是想讓每一個學生能完美的學習好語文閱讀,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僅憑借新的教育理念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要學會用情感對孩子心理進行干預性教學,讓孩子能夠主動的、感性的去閱讀文章,從而達到陶冶情操,提高閱讀學習能力的目的。
2高中語文閱讀低效的現狀
2.1教學目標過于模糊
當下很多教師對于教學目標的制定考慮過于廣義,過于注重全面,從而忽視了教學目標的重要意義,學生學習語文閱讀如“瞎子摸象”,不知道教學目標是什么,重點是什么,閱讀方法是什么,教師力求“面面俱到”,卻導致“面面不到”的結果,直接致使學生閱讀能力不夠,閱讀速度低下。
2.2教學思想過于刻板
一些教師認為新課改即是使用新的教育方法進行學,并未根據學生之間接受能力的差距、學生水平的高低進行調整教學手段,卻不知道思想守舊也是一種教育方式落后的表現,用傳統的思想套用新的教育理念,可以說是“畫皮畫虎不畫骨”,最終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
2.3授課沒有規律
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大肆引章用典、天馬行空,表面似乎有教學內涵,實質卻是一些與課堂無關或者關聯不大的知識,教學過程顛三倒四,未能及時將新的閱讀理念傳遞給學生,不但大大浪費了教學資源,又花費了過多的人力和物力,教學進度卻得不到改善。
2.4對于閱讀情感講解過少
有些教師因為要趕上當前的教學進度,對于閱讀方面的知識進行了一個單一的灌輸,以“讀代講”,只是在課堂上面無表情讀完全文,而并未對文中表達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心境情懷進行講述和分析,從而導致學生學習了這種不正確的閱讀方式,純粹為了解題應試來閱讀文章,無法對文章的深層內容進行挖掘和剖析。
3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3.1傳達情感,感性思考
教師要熟悉學生的心理以“良師益友”的方式通過學生心理的空缺切入,及時疏導學生在心理方面的顧慮,幫助他們擺脫困境,保證良好的感性認識和態度,必須忽視對年齡、身份、閱歷以及思想上的差距,比如在課堂上與學生互相交流閱讀經驗和閱讀方式,詢問學生閱讀時候思考的東西,并與學生交流和提出建議,告訴學生要感性去閱讀和思考,教師進行感性的全文誦讀或者播放文章閱讀磁帶,在學生心理上營造一個感性的環境氛圍,以便學生能夠盡快進入閱讀狀態。
3.2各方面創造閱讀情景,培養學生情感
為了讓學生閱讀時進行情感投入,也加強他們繼續閱讀下文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現今教學多媒體已經普及到中高等教育中,比較課本上有限的知識量,多媒體具有豐富的網絡資源,教師合理地應用多媒體的資源,根據當前教學內容,搜尋相關的圖片、文字或者影視歷史資料,并和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閱讀感受;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教學計劃前的情景劇編寫扮演,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生通過自身扮演的角色對文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今后帶著情感去閱讀;同時讓他們進行“如果我是作者”的代入性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將自身帶入到文中,從而更好的體會到寫作人當時的寫作心境和情感變化。
3.3注重實踐,培養真情實感
本著培養學生對實踐體驗和人文精神的目的,語文老師需要帶動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去提高自身對語文的熟練應用能力,包含閱讀角度、寫作角度、語言表達角度等等,語文閱讀知識不僅僅只是局限于課本,學生要分析和感受更多生活現象或者通過名篇著作上的思想進行分析和吸收,擴展自身的知識面,從而間接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而教師是學生的帶路者,要充分利用生活和社會資源,引導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的空間,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取之真切,用之真切”。
4結語
一、在名著閱讀中獲得真體驗
(1)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課外名著閱讀,興趣因素相當重要。閱讀既有認識和教化作用,也有娛樂作用。就一般人的閱讀經歷來看,多數是從興趣人門,才逐漸迷上讀書的。一上來就對學生大談作品的社會意義、藝術成就,很容易把學生嚇退。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要重視開局的讀物推薦。不但要根據大綱或我們向學生推薦的書目,更要針對學生的知識儲備、理解能力,幫助他們選擇那些思想性藝術性強,更要選趣味性強,與他們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情趣相適應的讀物。因此,讓學生先讀《三國演義》、《巴黎圣母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等。這些作品情節曲折,可讀性強,很容易吸引學生。當他們的閱讀積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賞水平也有了相應的提高之后,再指導他們讀《紅樓夢》、《吶喊》、《復活》、《老人與?!返仍⒁馍羁痰淖髌罚捅容^容易接受。
(2)可喜的閱讀成果。以一個課題實驗班為例,到高二上學期末,人均課外閱讀文學名著8.27部。學生的視野非常開闊。有10人讀過古典四大名著;42人讀過《三國演義》,36人讀過《水滸傳》,36人讀過《西游記》,27人讀過《紅樓夢》,26人讀過《簡愛》,24人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秶恰贰ⅰ逗魢[山莊》、《魯濱遜漂流記》、《傲慢與偏見》、《吶喊》、《家》、《儒林外史》、《子夜》、《老人與?!?、《漂亮朋友》等也都是閱讀人數比較多的。最受青睞的作家依次是魯迅、莫泊桑、雨果、海明威、托爾斯泰、莎士比亞、狄更斯、巴爾扎克、契訶夫、馬克·吐溫等。最受歡迎的都是思想內容積極向上,健康高尚,充滿人文主義精神的文學作品。很多學生不但熟知這些作品的故事情節,熟知書中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響熏陶。了解作品,熟悉文學掌故,崇尚正直、善良的性格,追求獨立自由的思想境界。表現出良好的文學素養和美好的精神風貌。
二、在古典詩歌閱讀中獲得真感受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璀璨瑰麗的珍寶。缺少有意設計的零星的詩歌學習對學生的影響非常有限,而自覺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多層面的詩歌教育,才更有意義。對學生進行詩歌教育,既強調分階段相對集中,更注意保持連續性,防止隨意的散亂的偶然行為。我們設計在高一品讀唐詩百首左右,高二品讀唐宋詞百首左右。品讀的詩作都經過精心選擇。盡量選擇那些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較高水平的經典詩歌作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形成由點連結成線,由線連結成網絡的文學史的觀念。注意量與度的把握。適量擴展,學生能夠接受消化,防止過多過濫,影響課本的正常學習。所選作品力求能實現思想性與藝術性兼顧的較高標準;同時還考慮到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欣賞偏好。對作品中一些不夠健康的情調,及時正面引導。
對學生進行詩歌教育,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內容和多樣的方法。
(1)正確積極的思想影響。我國古典詩歌的主流是健康的向上的,在各個方面都放射著人文精神的光輝。
在指導學生品讀這些詩作時,引導學生去發現這些美好的精神,汲取豐富的思想營養。引導學生從李白的《丁都護歌》,杜甫的“三吏”、“三別”等作品中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從楊炯的《古從軍行》,高適的《燕歌行》等作品中感受詩人熱烈澎湃的愛國激情,渴望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從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陳陶的《隴西行》,陸龜蒙的《新沙》等作品中體會詩人對統治者榨取萬民膏血,不惜敲骨吸髓,以供自己窮奢極欲醉生夢死,為炫耀武功而窮兵默武的強烈批判,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培養他們的平民意識和批判精神。從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李賀的《馬詩》中感受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深刻苦悶與強烈不平,感受詩人強烈而又獨特的個性追求。從雍陶的《題情盡橋》,陳玉蘭的《寄夫》等作品中感受詩人筆下深厚的親情,純潔的友情。從王維的《漢江臨眺》,孟浩然的《臨洞庭上張A相》等詩作中深人體會詩人所描繪的遼闊的山川風物,神奇的自然風光,感悟他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自然的博襟。從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王駕的《社日》等五七言小詩中感受詩人熱愛生活,悉心觀察細小生活場景的獨特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