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0:22
序論:在您撰寫跨文化知識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跨文化廣告傳播跨文化培訓
企業界的跨國跨文化背景自從20世紀80年代晚期以來越發明顯,商業領域的理念大戰、意識大戰,其實質都是文化大戰。當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全球成為統一的大市場,世界貿易與世界交往日益頻繁,不同文化的遭遇也越來越多。這個趨勢同時也使跨文化廣告傳播日益頻繁,挑戰日益嚴峻。廣告公司要充分認識到進行跨文化廣告傳播的關鍵是對廣告人員進行培訓,將一種新型的文化植根于企業成員之中,實行全員的跨文化管理,真正實現跨文化廣告傳播的目的。
一、跨文化傳播與跨文化廣告傳播的含義
跨文化傳播,顧名思義,是指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之間的信息傳播與交流活動??缥幕瘡V告傳播是指企業在進行廣告傳播活動時,與企業有關的不同文化群體在交互作用過程中出現矛盾和沖突時,加入對應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決這種矛盾和沖突,從而高效地實現傳播目標。如中國某一產品要打入國外市場,需在國外作廣告宣傳,廣告如何實現與外國人順利溝通,便是一個跨文化傳播的問題。
二、廣告人員跨文化培訓的必要性
在世界多元化并存的大背景下,研究跨文化廣播傳播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的產品要走向世界市場,對外進行廣告宣傳,就必須了解廣告地的廣告規范、風俗和消費者的心理特點,才能更好地實現不同的文化群體的溝通,有效地傳達廣告信息,發揮廣告的作用,實現廣告的目的。反之,國外企業進入中國也要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消費者,才能順利地溝通,有效地占領市場。
這對廣告公司,尤其是廣告人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倘若固守著基于本土文化的傳統的廣告意識和模式不變,不進行其內部培訓與提高,就無法指導全球化廣告的創作。所以,對廣告人員的跨文化培訓是一項不可忽略的任務。
三、廣告人員跨文化培訓途徑
1.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文化是人類思想和行為的指南。兩種不同的文化可以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思維方式,以及對家庭、國家、經濟制度甚至人本身的不同看法,而這些文化差異必將產生相互對立和相互排斥的現象。研究表明,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失敗80%是由于管理者對國際市場和文化的不了解,這種對跨文化管理不重視所導致的代價是沉重的??缥幕庾R就是人們對不同文化間存在的差異有較深的理解和認識,并做到包容和尊重。廣告行業的每一位員工同樣應該重視并樹立跨文化學習和應用的意識,否則無法創作出適應不同國家文化和消費者心理、能將本國產品打進國外市場的成功廣告。跨文化執行力形成的關鍵在于跨文化意識的強弱,而跨文化意識在跨文化管理中成為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意識培訓是企業跨文化培訓的基礎,只有員工的意識和觀念改變了,行為才會隨之改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語言與翻譯培訓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語言溝通的橋梁,語言溝通與交流是提高不同文化適應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而廣告人員扎實的語言功底與翻譯能力則是做好跨文化廣告傳播的前提條件。除了要使員工掌握中外語言(如通過組織課堂教學或讓員工與來自東道國的留學生和工作人員有更多接觸和交流的機會等),還要開設部分語用學課程使其具備一定的翻譯技巧,因為廣告文案創作單靠字典釋義是不行的,語言文字應地道,能得到當地民族國家的認可。如一般英美人說公雞用rooster而不用cock,因為cock是臟話。CUE是美國一個牙膏的牌子,而在法語俚語中是“屁股”的意思?!癋itisbest”是美國一句對稱、有力度和美感的廣告詞,若翻譯成“合適的就是最好的”就大打折扣了。由此可見,要進行有效的跨文化廣告傳播,廣告翻譯應在遵循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力求做到選字不俗卻順口易記,靈活變通卻務真務實,入鄉隨俗卻不失立場。
3.文化培訓
其實,語言與翻譯的學習不可能脫離文化背景,即廣告語言必須反映文化特征。文化培訓是跨文化廣告傳播中人員培訓的關鍵所在。跨文化廣告傳播面對的是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的消費者,政治、經濟、文化環境都與本土有著巨大的差異,而所有差異中對傳播影響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是文化的差異。如果不懂或忽視這些在信息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文化差異,廣告的可能性和廣告傳播的效果就可能受到極大的影響和沖擊。這就是有許多產品在國內銷路很好,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卻遇到了困難,甚至慘遭失敗的原因。文化培訓可以從環境關系、價值觀念、人的本質、宗教習俗、道德規范以及時間和活動的取向等方面進行。比如,玉蘭油和寶潔在針對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做廣告時就采用了不同的命名。而食品廣告語則更需要嚴謹了解當地文化,因為吃喝習慣通常受區域、口味和信仰的約束。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飲食習慣也會反映在廣告中。麥當勞在攜著美國通俗文化風行世界的時候,卻做到了在不同的國家配有不同的菜單:在法國配有香檳,在英國配有威士忌,在德國有啤酒,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有果味奶溶,在中國則配有紅茶,而印度德里的巨無霸,居然是咖喱雞做成的,因為印度教不吃牛肉,這充分體現了麥當勞文化融合的能力。再如,“高露潔”牙膏在馬來西亞開拓市場時,廣告訴求一再強調其增白的功能,而該地區卻以牙齒黑黃為高貴的象征,且通過咀嚼檳榔來使牙齒變黑,顯然這則廣告是在幫倒忙。廣告人員如果僅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去看待他人的文化習慣,所做出的判斷可能恰好觸犯了文化禁忌。因此,能被廣告受眾接受,適應文化和亞文化的習俗和狀況的廣告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達到促進銷售、繁榮市場的目的。
4.政策法規培訓
不同國家關于廣告實施的政策法令相異,這直接限制影響著跨國廣告的進行,廣告創作前必須先調查了解清楚。廣告公司應對員工此方面進行細致培訓,使其牢記異國法規,既達到廣告目的,又繞開政策限制。比如許多國家的廣告法都禁止在電視廣告中使用兒童形象。又如,德國禁播比較式廣告文案,意大利廣告對廣告選詞文明度有要求,日本對每則廣告的時間有嚴格限制,而瑞士和美國則相當寬松,等等。
5.跨文化管理能力培訓
廣告公司面臨著跨文化廣告傳播的任務,因此廣告公司對部門經理除了要要進行意識、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培訓,還要加強其跨文化管理和執行能力的培訓,培養目光長遠、能應對各種文化沖突的經理人員。一般采用在職培訓和崗前培訓相結合的辦法來取得跨文化管理技能??梢酝ㄟ^出國留學、國內文化熏陶等手段增進對異域文化的了解,然后通過跨文化團隊建設的方式,訓練其在多元文化團隊中實施管理的技巧。也可以聘請跨文化管理顧問對經理人進行專門指導,增強他們的跨文化執行力,從而實行積極有效的全員跨文化管理,形成共容的企業文化。
四、培訓注意問題
首先,跨文化意識培訓不要導致刻板印象。對文化或民族的概括和結論不應誤導員工在片面經驗和描述的基礎上給整個群體套上一種單一刻板的看法。如當地的習俗和文化很容易使廣告人員對各國人產生刻板印象,從而造成廣告創作中的背景與事實相悖。其次,在對員工進行語言翻譯能力培訓時,要注意語言差異對培訓效果的影響。培訓中,語言的表述應盡量使用母語,如果不加分析處理就直接應用于培訓,就會造成受訓員工的誤解和不適應。培訓材料和方法也必須考慮國人的學習習慣,并在中外文化之間達成平衡。第三,要注意文化培訓中員工的反應。有時由于價值觀的不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會對相同的內容產生不同乃至相反的反應和理解。最后,跨文化培訓除了進行文化學、心理學、傳播學、語言學、公關等基本的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外,還要針對某項廣告任務,對客戶部成員和廣告創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從而根據特定的市場文化的特點創作有效的廣告。總之,跨文化培訓不是一時一地的一次性培訓,而是一個過程。
在分析中職英語教育過程中跨文化意識培養重要性的基礎上,在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明確英語的學習目的和豐富課堂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當中強調多文化教育方式。
1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進行國際交流和溝通,而暢通高效的交流和溝通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認知之上的,可見英語跨文化知識的掌握非常重要,因此中職英語教育,需要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糾正學生應付等級考試的學習動機,避免耗費太多的時間背誦單詞、詞組、句型,而忽略英語讀、寫、聽技能的同步提升。筆者認為中職英語學習,應強調教材的文化內容,中職英語教材中,包括諸多的跨文化內容,在實際學習中,這些文化很容易被忽略。英語教育過程中培養跨文化意識,需要重拾對相關跨文化內容的重視程度,將相關文化內容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譬如某段英國社會文化對話內容的學習,有必要講解對話內容所對應的文化背景內容,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對話內容的含義,也便于從中汲取有用的文化知識。
2豐富課堂的教學方式
當前中職英語教育的授課方式,大多圍繞老師的講解,學生課堂學習相對比較被動,即便教材有精彩的文化內容,也可能被老師輕描淡寫地帶過。筆者認為,跨文化涉及到各個國家的文化內容,譬如國家的建筑文化、科學文化、服裝文化等,這些內容均可通過形象的聲像表現出來,如果通過多媒體的方式授課,將文化以圖片、視頻、聲音等方式表達出來,自然可以加深學生對文化內容的印象,英語知識的掌握也能夠得以進一步鞏固。另外很多英語影視作品,同樣蘊含著寶貴的英語文化知識,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或者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觀看英語影視作品,這樣一來,既可以大大提高課堂學習的趣味性,還能夠讓學生同步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文化。
3采用多文化教育方式
很多學生將英語文化的學習,局限于英國與美國兩個國家,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圍繞更多國家的英語文化內容,實行多文化教育方式,糾正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片面見解。多文化教育方式,要求學生把握各個文化范疇的知識點,著力提升學生多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強英語學習的寬容性和敏銳性,尤其是文化差異問題的處理能力,這樣方可適應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滿足國際交流的實際需求。英語教師應盡快摒棄“語言文化二元論”的落后教育理念,除了需要講解英語發音、翻譯、語法和句式,還應該讓學生透徹理解英語的文化內涵,將語言和文化完全融合起來,這樣反而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所需知識的印象。
二結束語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 跨文化意識培養 教學觀念 學習興趣 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6-0105-02
一、引言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中職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學生只有具備了跨文化意識,他們才能更好的學習英語,理解英語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文章結合中職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了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策略,希望能夠引起教學工作者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關注,能夠對教學實際工作發揮指導作用。
二、中職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必要性
中職英語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它的必要性表現在以下兩點:
1.新教學大綱的要求。新的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落實大綱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通過英語的學習,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并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2.現實交往的需要。中西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對西方文化缺乏了解,往往會因為理解和翻譯的錯誤而給交往帶來尷尬的局面。一方面,一些學習英語很多年的學生根本沒有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勇氣,這與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相背離的。另一方面,與外國人交往中由于用語不當而造成尷尬的局面。例如,一見面就問別人的年齡和收入,這在西方往往被認為是很不禮貌的方式甚至是侵犯隱私的行為,會引起對方的反感。而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對西方文化缺乏相應的了解,缺乏跨文化意識。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必須重視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三、中職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策略
在教學實踐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相關策略:
1.更新教學觀念,強化文化交際意識。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首先必須做好引導工作,更新教學觀念,重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提高語言運用意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多接觸外國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并將其很好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水平。另一方面,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外國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對文化的鑒賞能力和運用能力。
2.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如果缺乏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必然會影響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必須營造良好的氛圍,創新教學方式,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才能加強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巧妙的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并滲入文化教學,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視頻、音頻、圖畫等將英美文化圖文并茂的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在濃厚的英美文化氛圍內體驗中西文化的差異,并從文化的角度來學習語言,增進對英美文化的了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使他們更好的學習英語,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3.重視內容導入,培養文化交際能力。第一、詞匯教學。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和含義之外,還應該充分挖掘詞匯的文化內涵,例如,在學習“龍”這個單詞的時候,在英美國家龍是罪惡的象征,而在中國龍是吉祥的象征,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解釋詞匯的文化內涵,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他們能夠準確的運用所學詞匯進行交際。第二、口語教學。要積極創設各種情境,構建真實的交流氛圍,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體驗到不同文化的差異,了解西方國家的風俗人情,掌握正確的與人交流的規則,避免問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問題,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得體的交流,提高跨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第三、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文化信息的導入和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這樣不僅能夠消除學生閱讀上的障礙,還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4.組織課外活動,提高學生文化意識。教學實踐表明,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除了課堂教學之外,要想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還必須認真組織課外活動。例如,開設選修課程,讓學生閱讀英文原著,收聽英美廣播,觀看英文原聲電影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將學生置于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化環境中,有利于增加學生對英美文化的理解,能夠真實感受東西文化的差異,在無形中會更多的學習西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識。此外,還可以組織一些課外活動,比如英語演講、英語競賽、話劇表演、英語廣場等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這些活動中來,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對外國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跨文化意識和語言交際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后在教學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策略,注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全方位的向學生進行文化意識培養的教育工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他們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雪.淺談中職英語教學與跨文化意識培養[J].華章,2012(17)
[2]李淑紅.淺談中職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J].教師, 2012(17)
[關鍵詞]跨文化比較學習模式 文學概論課程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3-0204-01
本文主要探討在多元文化匯集與本土文化認同的背景下,如何建立高等學科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概論課程之跨文化比較學習模式。所謂“跨文化比較”,是指通過中外(主要為中西方)相互比較的方法,以文學的基本命題為討論核心,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學理論觀點。通過這種新方法,不僅能匡正目前文學概論教學中的西方化傾向,且有利于復蘇中國傳統文論,提升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一、確立跨文化比較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跨文化比較不僅對學術研究具有方法論意義,在文學概論課程教學中也有其獨特的價值,因此有必要在教學中加以實踐,其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兩點:
其一,將文學理論納入到多元文化視野當中,試圖還原“文學”這一概念的本民族意義。長時期以來,中國文學理論界均為一個問題所困擾,即文學基本問題闡釋角度的單一化,或者說是全盤西方化。高校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個現象,教、學兩方面在理解文學基本規律時僅限于西方話語,而忽略了中國傳統文學理論。誠然,文學理論的學科設置體系源自于西方世界,然而在面對中國文學作品、文學創作活動之時,借助本民族傳統文論思想應更利于對文學規律的把握。因此,將中國與西方的文藝理論共置于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中,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視野,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其二,借助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實現該課程的理論具象化、實踐學理化的創新范式。文學概論課程旨在解釋文學活動的基本規律,其學理性較強。因此,借用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成為了一種必須。
二、跨文化比較學習模式的構成與措施
跨文化學習模式主要由宏觀理論研究與微觀實踐操作兩部分所構成:
第一,宏觀理論研究。該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比較學習模式,梳理近些年文學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的新思路,并總結出該課程跨文化比較學習模式的學理背景與實踐可能。
第二,微觀實踐操作。此部分包括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兩個環節的培訓。具體而言,課堂教學環節可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對常規性教學進行改革。著重講解文學理論的基本命題,突出文學一般發展規律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面貌與不同特征,并指導學生展開課堂討論。其次,借助專業選修課提高學生對文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另外,加強多媒體課件在日常性教學當中的作用,充分展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與時代性。通過文字、聲音、圖片等物質媒介,訴諸視覺、聽覺等感官,呈現給學生一個形象化、多樣態的文學世界。同時,還要有意識地選擇當代作家觀點、文學作品,也能彰顯文學理論的時代性,強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就課外實踐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其一,要求學生進行閱讀筆記的寫作。閱讀筆記主要指針對教材所涉及的核心理論觀點,以及學生課外所習得的文學理論展開介紹、品評等工作,數量為每學期四至六篇。通過撰寫閱讀筆記,能創造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其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科技創新與文學活動。利用課堂所獲得的文學理論知識去解釋現實生活中的文學現象,是科技創新活動的主旨。因此,通過該項以調查、研究為主要內容的競賽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三、跨文化比較學習模式的創新之處
首先,將跨文化比較學習模式納入到文學概論課程教學中,這是一種具有開創性的教學理念。就目前國內高校教學改革的相關資料而言,本論文所涉及到的某些改革方案雖已采用,但呈現出零散、缺乏系統性的態勢。因此,通過跨文化學習模式,架構起文學概論課程的新型學習模式,為本課程教學改革適應新時展提供了一種可能。
其次,利于對文學基本問題的深入理解。以“跨文化比較學習模式”為教學核心,著意于各種教學實踐、教學手段的改良,這有助于學生全面理解文學發展的核心問題。
再次,提升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能力。借助跨文化的比較方法,使得學生在掌握文學理論知識的同時,能自覺地總結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提高認識水平。
最后,促進人文素質教育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文學即為“人學”。由此,通過文學理論問題的解答與人生話題的探討,不僅便于學生全面掌握文學理論知識,而且還能鍛造大學生多思考、勤觀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8月.
關鍵詞: 英語教學 跨文化知識 滲透 方法
近年來,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已成為語言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外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知識教學,而且更應包括文化知識教學。不少有影響的外語教育家都認為,是否把跨文化知識的滲透納入外語教學內容是區別傳統外語教學和現代外語教學的主要標志。美國外語教學協會在其提出的外語能力要求中,已經把文化列入交流能力的重要內容。交流能力包括五個方面,即四種語言運用能力(聽、說、讀、寫)加上文化素養(社會文化能力)。
一、文化知識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語言是文化的特殊組成部分,是人們彼此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亦是人與文化融為一體的媒介。中學英語中的文化是指使用英語的人民的生活方式總和,包括社會歷史、風土人情、傳統習慣、民間傳說、寓言故事、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F行中學英語教材中,西方文化的內容比比皆是,為我們進行跨文化教學創造了條件。因此,英語教師應把文化教學融人語言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進而發展成為一種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外語教學專家認為,交流中的錯誤主要有兩種:語言錯誤和文化錯誤,且認為后者的性質更為嚴重。如果一個人缺乏相應的語言運用規范常識,缺乏對對方文化背景的了解,那么他的跨文化交流活動的失敗就越慘痛。重視文化知識的滲透,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之間的差異,對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鑒別力,在跨文化交際中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使交流與溝通不至于受到影響,以達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二、文化滲透的方法與技巧
文化教學方法和技巧可以借鑒如下方法:文化滲透(包括詞義挖掘法、語法提示法、翻譯對比法);文化旁白(即在上語言課或其他課程時就有關內加入文化的介紹和討論);文學作品分析;文化片段;異同比較法(比較本國與目的語國家文化之間的異同)。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采取以下具體做法來進行文化知識的滲透,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英語詞匯文化內涵的滲透
在影響語言的因素中,文化的影響是最明顯的。一個民族的文化中有什么概念,這個民族的語言中就會有什么詞匯指代這個概念。因此,我們可采“滲透”的辦法來旋行詞匯教學。例如: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對christmas(圣誕節)的概念不同,因為英國人生活在北半球,圣誕節時值冬季,圣誕假期在他們心里意味著寒冷的冬天,灰色的天空和溫暖的壁爐;澳大利亞人生活在南半球,圣誕節時值夏季,圣誕假期在他們心里意味著炎熱的夏天,湛藍的天空和遼闊的海灘。盡管“圣誕節”和中國的“春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匯,但在“家庭團聚”、“節前餐”、“送孩子禮物”、“全社會放長假”等方面文化涵義上都差不多
2.英語語法文化內涵的滲透
語法主要描述詞的曲折變化、詞在句子中的相互關系及詞法和句法規則。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語法規則。一種語言的語法不僅有邏輯形結構,而且是語言在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自然受到語言使用者在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影響。英語教師在教學上應注意英語語法,并且讓學生懂得一些特殊的表達方式和慣用語。例如:漢語說“我想周教授明天不去昆明” ,英語中要說“i don’t think professor zhou will go back to kunming tomorrow.” 而不能說‘‘i think professor zhou won’t go back to kunming tomorrow.” 再如:別人問你“you didn’t win the football game yesterday,did you?” (你們昨天沒有贏那場足球賽,是嗎?),如采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要回答“yes,w
e did”(不,我們贏了),而不是“no,we did”。英語這種否定的表達方式與漢語的截然不同。這就充分說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維方法不同,語言表達不同,句法結構也隨之不同。
3.英語對話和課文中文化內涵的滲透
在跨文化交流中,談話的內容、話題的選擇是產生交流失誤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一個文化中人們習慣交流的話題,可能是另一個文化中人們設法回避的話題;一種文化人們常常涉及的內容,可能構成對另一個文化中隱私的侵犯。因此,在教對話的過程中,英語教師應讓學生知道話題的選擇和禁忌。教學英語課文時,我們可采取“文化旁白”的方法。例如:在abraham lincoln一課,英語教師可以介紹有關美國內戰及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講的情況,讓學生知道美國的一些歷史及林肯本人的一些情況,特別是林肯對美國的偉大貢獻。另外,英語教師可采用“文學作品分析”的方法來教和欣賞教材中的文學名篇,引導他們隨時隨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學生在習得語言的同時,拓寬自己的文化視野。
4.文化片段滲透
非語言交際的表達方式,如手勢、體態、衣飾、對時間和空間的不同觀念等等(即描述跨文化交往中一個引起沖突或誤解的具體事件,然后給出多項選擇,針對這一事件作出解釋,讓學生選出正確答案)
綜上所述,中學英語教學,在新世紀的中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一定要大膽探索文化教學,做到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初步跨文化交流能力。
>> 中國石油公司與跨國石油公司國際化比較研究 中國石油公司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研究 論石油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制度創新 建立HSE信息管理系統,在高效快捷中提升中資石油公司的國際化承包商形象 國際石油公司甲方物資 國際石油公司:上游投資變局 國際石油公司資金管理分析與啟示 論石油公司體制下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論康菲石油公司項目安全管理的特色及實際應用 新常態下C石油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重塑實踐 淺析海外石油公司的HSSE管理 跨國石油公司碳資產管理啟示 大型一體化石油公司投資策略比較 教育國際化趨勢下高校師資管理制度的創新與轉型 開自己的“石油公司” 分析石油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制度創新 石油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制度創新探討 石油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制度創新解析 淺談石油企業文化建設融入管理制度中的措施 新形勢下石油公司如何做好企業文化宣傳工作的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以后,“文”與“化”合成一個詞,指一種教化的制度。如《說苑?指武》中講:“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http:// /view/688009.htm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文選http:///view/138025. tm?補之詩》中記載:“文化內輯,武功外悠”。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成為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寬廣的多維概念。1952年,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合著的《文化――有關概念和定義的回顧》一書,列舉了西方學術界從1871年到1951年80年間出現的各種“文化”定義160余種。1965年,在莫爾的著作《文化的社會進程》里出現了關于“文化”的250種說法。之后,俄羅斯學者克爾特曼在從事文化定義的對比研究時,發現文化的定義已逾400種。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http:///view/51376.htm在《原始文化》一書中將文化定義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边@個定義對學術界所產生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魯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一書中指出:“文化由外顯的和內隱的行為模式構成;這種行為模式通過象征符號而獲致和傳遞;文化代表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它們在人造器物中的體現;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傳統的(即歷史地獲得和選擇的)觀念,尤其是它們所帶來的價值;文化體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活動的決定因素?!边@一定義為當代文化界所接受,影響深遠。
制度的含義:制:制定、規定。度:程度、限度。《詩經》有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則”。說的是“有人群就必有規則,有制度”?!蹲髠?昭公三年》,“公室無度”,《漢書?元帝紀》中講:“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之”。指政治上的規模、法度。在《辭?!分校贫鹊牡谝缓x是指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按統一程序辦事的規程。概括而言制度的基本涵義可以歸納為:一種行為規范,一種活動必須遵循的法則。
2.文化與企業管理制度的關系
文化與制度之間是一種蘊含與互動的關系,文化中蘊含著制度,制度中也體現了文化。文化通過制度反映出來,制度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形成制度,即文化觀念是制度形成的依據,制度要反映文化的要求;制度強化文化,即制度對文化觀念特別是對新文化的鞏固與發展有重要作用。好的制度是充分考慮到了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制定的。
企業管理制度具有指導性和約束性,對相關人員做些什么工作、如何開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導,制度對實現工作程序的規范化、崗位責任的法規化、管理方法的科學化等起著重大作用。公司規章制度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凸顯,因而公司對管理制度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除了必須以有關政策、法律、法令為依據之外,還應該充分考慮文化因素。對于“走出去”的國際化石油大公司,在跨文化的背景之下,建立有利于實現企業經濟目的的管理制度,必然也必須應是在充分考慮了跨文化沖突中的各種因素基礎上去制定。
二、國際化石油公司制度建設要實現跨文化的平衡
1.跨文化沖突理論
跨文化沖突的存在已經被當今社會廣為認知??缥幕瘺_突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間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過程。美國學者亨廷頓在其著作《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當今社會存在三大文化核心,分別是基督教世界、伊斯蘭世界和儒教世界。在基督教世界里,形成了以美國為核心國家的圈層;中國作為核心國家加上周邊國家,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裔,構成了儒教世界;由阿拉伯國家為主形成的伊斯蘭世界。亨廷頓認為未來的沖突就是這樣的三大板塊之間的沖突。
2.跨文化沖突對企業管理制度建設的利弊
跨文化沖突成為跨國企業經營過程中實施成長戰略所不能回避的核心問題。企業的跨國經營很容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由于政治、經濟、個人信仰、價值觀等的不同,產生矛盾和沖突。既包括跨國企業在他國經營時與東道國的文化觀念不同而產生的沖突,又包含了在一個企業內部由于員工分屬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而產生的沖突。
相對于單一文化背景下的企業管理,跨文化背景之下的文化沖突為企業國際化經營中的管理帶來更多的風險:文化沖突將可能帶來對信息誤解、誤判,造成決策的準確性和效率降低。忽視文化差異所形成的偏好或禁忌,不但不能有效地實施自己企業的管理制度,進而不能高效地實現企業的經濟目的,還往往會使企業及其經營管理活動遭到當地員工和消費者的抵制,甚至還可能遭受所在國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限制和制裁。
但是,跨文化沖突對企業績效也是一個機遇,如果能妥善的處理和協調好跨文化沖突,企業的績效會被提高。正如Berey(1986)在研究跨國公司的過程中發現,跨國企業需要擁有多元化的慣例以應對多元化的世界,跨國公司甚至可以通過并購文化差距較大的公司來占有更廣泛的有潛在價值的慣例。Morosini、hane & Singh(1998)分析了52家意大利和英國企業在1987年~1992年間的跨國并購,指出有些民族文化差異甚至提高了跨國并購的業績。
跨文化背景之下,企業管理制度的設計能否為企業成員所接受與該制度是否與員工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相沖突密切相關。這要求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面對跨文化沖突的風險,對國際企業的跨文化沖突進行成因分析以及沖突的解決方案的制定,并根據文化背景的多元化而對企業自身的制度建設內容做出調適。跨國公司的經營管理基本上就是一個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樣性結合起來而進行統一管理的問題。面對企業在跨國經營中所受多重文化的挑戰,減少由文化摩擦而帶來的交易成本,必須要把公司的運營放在全球的視野中,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建構自己的跨文化管理制度,從而實現企業跨國經營的成功。
三、國際化石油公司在企業制度建設中如何平衡文化沖突
企業國際化進程中如何實現國家、企業、團隊、個人的目標,有賴于充分考慮文化差異的因素,并制定符合我們企業利益的管理制度。國際化公司管理的關鍵是要制定這種充分考量了文化差異因素的制度。對于文化差異因素的考量要結合中國文化與資源國文化的平衡考慮:
1.要有文化的敏感性
如上所述,跨國經營己經成為石油公司拓展海外市場的必不可少的戰略手段,而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要想取得經營的成功,就要能在跨文化環境下靈活地面對異域文化因素的影響。當跨國石油公司由一種文化背景進入另一種文化背景之中時,會碰到各種各樣陌生的行為和方式,并會產生文化沖突。能否正確理解接受特定文化影響的員工的特點,就成為異域文化中治理者成功駕馭文化沖突的要害所在。對此,首要的一條就是要有文化的敏感性,要解決差異,就必須首先承認差異和認識差異。要善于發現文化的差異點,對不同文化中的一致性和各自具有的不同的邏輯加以領悟和判斷。無論是適應對方的文化還是對它進行變革都需要首先客觀的判斷和知曉具體的文化差異在哪里。并進一步深刻了解跨文化沖突產生的原因以及影響跨文化沖突的因素,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2.要具備包容的態度
文化沖突是一種客觀現象,誰都無法回避也無法制止。同時,文化沖突也促進著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實現文化的交融,使人類不斷取得進步。因此,從哲學的角度來講,其負面效應遠遠小于正面效應。[4]也可以說,文化沖突與文化融合是統一的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文化融合是化解文化沖突的必然邏輯,是實現人類進步的階梯。進行跨文化治理,是利用跨文化優勢,消除跨文化沖突,企業成功跨國運營的戰略選擇??鐕凸镜墓芾碚弑仨氄_認識和評估文化差異及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采取包容、尊重的態度學習并吸收其他文化,以及其中有助于本企業發展的內容。要客觀地承認文化是存在差異的,并尊重和接受這種差異,而不要試圖回避這種差異,或是簡單地用一種文化凌駕于另一種文化之上。
3.要區別對待,整合文化
跨國公司經營管理者要客觀地進行文化分析,認真剖析本國文化和他國文化的差異。區分文化沖突中的核心與非核心要素。具體分析哪些差異是我們堅決不能妥協的,哪些差異是可以不強調的。對于我們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不能變。在此基礎上,對于普適的價值我們要贊同。差異化對待文化沖突的不同類型,為進行適應國際化經營的制度建設建立合理的依據。進而,在堅持了核心價值觀不能動的情況下,進行文化重構,在制度建設中吸收跨文化的差異因素。讓不同文化互相尊重、互相補充、協調和滲透,提煉出共同的價值和思想,使這種價值和思想能夠減少文化沖突。
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在跨國石油公司內創造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氛圍,圍繞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那些核心價值理念并結合國際化經營的戰略規劃,根據環境的要求和經營戰略的需要對原來單一文化背景下的企業管理制度進行自上而下地調整。從不同文化中的共通點出發,圍繞企業核心價值理念塑造共同的價值取向,創造性地綜合各種文化因素后,精心設計管理制度。
“所謂創造性地綜合,即不止于合二者之長而已,更要根據兩方之長加以新的發展,完成一個新的事物”,這樣創造出來的新穎的、超越各種文化既定行為模式、具有協同作用的方案,對于各種文化來說既是全新的,又是可以接受的。企業創造性地將文化差異平衡后的因素加入制度建設中,每個員工都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同公司的經營業務和宗旨結合起來,建立起融合各方之長的合作關系,企業的競爭力就得到了大大的增強。
參考文獻:
[1] 韋森.文化與制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15.
[2] (美)亨廷頓著、周琪等譯.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華出版社, 2010.6-7.
[3]李江天、甘碧群、蔡云.國內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文化準備研究[J]. 商場現代化,2007(16):1-2.
[4](英)泰勒著、連樹生譯.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325-328.
[5]范黎波.跨文化管理的無中生有[J].商學院,2006(5):2.
關鍵詞: 五年制高職 跨文化交際意識 教學原則 教學策略
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新時代環境下的新型蓬勃發展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根據《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五年制高職的英語教學目標定位于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將語言基礎能力與實際涉外交際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滿足21世紀經濟發展對五年制高職人才的要求。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已經撲面而來,五年制高職學生即將面對越來越多的跨文化交際活動,而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將得到考驗。因此,在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含義
“‘跨文化意識’是提出的概念(Hanvey,1979),指的是理解和承認人類具有各自創造其獨特文化的基本能力,社會不同,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各異”①。我認為,跨文化交際意識包含以下內容:對外國文化與本國文化差異的敏感度,使用外語時根據目的語文化來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以及促使目的語文化和本族語文化相互融合的積極的意識。
二、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目標
美國語言學家(Robert G.Hanvey)將跨文化意識分為四個層次。在第一個層次,外語學習者對于異族文化中表面的明顯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但認為它奇特而不可理解。在第二個層次,外語學習者通過文化沖突的某些場合,了解到某些與本民族文化明顯不同的微妙而有意義的文化特征,但他們對此的反應仍然是不理解。在第三個層次,學習者通過理性的分析,了解到那些微妙而有意義的文化特征,從認知的角度認為可以理解。在第四個層次,學習者通過深入體驗目的語文化,學會了設身處地從對方的立場出發來感受其文化,達到感其所感的理解。
根據《標準》,學生應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跨文化交際的基本能力,具備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形成健全的情感和態度,為就業做必要的準備,為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目標要求總結如下表:
結合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層次理論,《標準》對五年制高職英語文化交際教學方面的要求便可以轉化為讓學生從第一、二層次努力達到第三、四層次。而當學生具備了較高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層次后,這種意識對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從而真正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目前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的現狀
結合自身的經歷和總結,我發現目前在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非常淡漠,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甚少,在實際英語交流中喜歡套用母語的思維方式和使用習慣去理解英語,他們往往不知道什么場合該說什么話,不能進行有效的、得體的交際,交流中的誤解和障礙時有發生??缥幕浑H教學并沒有融入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教師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重視度不高。為了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水平,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語言中的文化內涵,重視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和養成。
四、培養五年制高職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教學原則
(一)教師需要系統規劃跨文化交際教學內容,做到循序漸進。
學校在確定英語課程授課計劃時,必須以課程標準為基礎,結合英語教材,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設定相應的跨文化交際教學內容,使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相輔相成,最終達到在英語教學中融入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意識到學生的學習是分階段、分層次增長的,認知水平也是不斷提高的。這也就要求教師在安排跨文化交際教學內容時做到循序漸進,兼顧層次性和一致性,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年齡特征、認知能力、心理狀況和語言水平等因素,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讓學生逐漸理解并接受英語語言文化。
(二)教師要實施適用、實用的跨文化交際教學。
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結合教材合理有效選擇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內容、容量和教學方法,強調日常交際所涉及的功能項目及單元話題密切相關的文化內容,摒棄過于抽象和捉摸不定的文化現象,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
(三)教學中文化對比必不可少。
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時,由于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贊揚、表示關心、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讓學生進行文化間的對比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指導學生在進行跨文化思考時自覺地轉換文化立場,在跨文化交際中有意識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擺脫自身原有文化的積淀和約束,將自己置于另一種文化模式中,在主動的對話和平等的欣賞中達到如實地感受、領悟和理解另一種文化的目的②。然而,在比較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文化平等觀和語言平等觀,既不自高自大,在語言與文化上搞民族中心主義,又不自我貶低,認為英語國家的文化比我們的優越,甚至否定我們的民族文化。
五、培養五年制高職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教學策略
目前,雖然五年制高職英語的跨文化交際教學尚處起步階段,在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和測試等各個教學環節上還缺乏系統性、完整性,但在當前情況下,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確實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一)適時加入“文化旁白”。
“文化旁白”是加拿大的外語教學法專家斯騰(H.Stern)在1992年提出的方法,它要求教師挖掘語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對相關的文化知識進行介紹,并利用課堂中的機會有機結合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風土人情、價值觀念、等。教師應以教材為依托,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民族、宗族、制度、飲食習慣等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全面認識、了解英美等國家。將人類優秀的文化、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情操,通過英語課堂教學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比如,我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經常會把“Britain”與“England”等同起來。碰到此類情況,我便會向學生介紹英國的全稱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并說明英國分為4個部分:Scotland,England,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這樣學生就明白了,也不會弄錯了。
(二)加強“文化對比”。
英漢文化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差異。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了解這兩種文化的差異,這是幫助學生提高跨文化交際敏感性所必需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已有的思維定勢和偏見意識使他們從本民族的視角來看待英語文化,而這種母語文化的干擾勢必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的不理解或者誤解。通過比較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寬容性也會隨之提高。教學中,小到一個單詞大到一個話題,存在文化差異的地方處處都有:詞匯涵義的差異、世界觀的差異、語言行為的差異、非語言行為的差異等。只要有文化差異的地方就應當為學生提供作比較的機會,讓學生充分了解它們的相似處和不同點。比如,中西方人的價值觀是有差異的:中國自古以來都有崇尚天人合一的觀念,整體觀念比較強,集體重于個體。而西方則更重視個體,講究個性,講究獨立奮斗。再如中西方思維文化的差異:西方人的分析性抽象思維,而中國人的綜合性形象思維,等等。再如涉及外國人的稱呼時,外國人的名和姓與中國人的名和姓的不同點就要做細致的比較。通過對比,學生可以避免在交際活動中的錯誤和尷尬,并且可以準確地接收對方信息和及時準確地發出信息,提高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三)多方位進行“文化導入”。
在英語教學中,導入跨文化交際內容的方法是多樣的。在考慮學生的特點、教材的內容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靈活地選擇導入的方法:實物、圖片、錄音、錄像、電影、網絡等。這些導入方法都能很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跨文化交際知識的興趣。
(四)積極創設“跨文化交際語境”。
教師在課堂可以根據所學內容運用各種課堂活動來創設豐富多彩的跨文化交際語言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結合起來。我通過教學實踐發現,游戲、小組競賽、角色表演是受五年制高職學生歡迎的課堂活動。教師在創設跨文化交際情景教學時,可多采用這些課堂活動方式來提高學生對文化學習、實踐的興趣和效率。例如:老師要向學生講授有關如何應邀到英國人家里吃飯時,就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在進行前學生可在課外準備好,也可以即興表演,表演完后讓大家進行評論是否符合英國人的習慣或者直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正確的待客場景讓學生進行對比:客人必須按時到,最好提前幾分鐘,主人先讓客人到客廳喝飯前酒,再去進餐,就餐時中國客人應學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通過這類角色扮演活動,學生可以更快地掌握語言知識,積累交際經驗,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五)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
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播放多媒體資源,如原版電影、電視、廣播、錄像網絡等。這些多媒體資源以圖、文、聲、像并茂的活潑而新穎的形式為學生提供生動而逼真的跨文化交際活動情景和環境。學生能通過真實的畫面和音頻直觀地體驗到利用英語進行的交際活動,進而置身其中。通過看、聽這些視聽材料,學生能夠從中了解英語國家的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了解和學到許多與英語文化有關的語言交際的方法和手段,并深入認識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F代化教育技術已成為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行之有效的教學媒介。
(六)開展多種跨文化交際外延活動。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僅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它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結合教材進行跨文化交際知識的訓練,而且要在課外最大限度地創設跨文化交際氛圍,引導學生自覺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課外閱讀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教師在課外指導他們閱讀一些英美文學作品、英語報刊雜志或者一些富有英語國家文化習俗的書集和文章,并提醒他們在閱讀時主動去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甚至是風光等的知識。這將十分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跨文化交際專題講座、英語配音、短劇表演、研究型學習、市民英語角等。這些活動能有效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得體的語言,加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
(七)加強教師自身學習。
英語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效果,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文化素養,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做好全面的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游刃有余地駕御教學內容,從而完成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目標。
六、結語
在當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際將越來越頻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適應“地球村”的需要。教師需要努力將語言教學置于跨文化交際環境中,要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中的文化要素,幫助他們逐漸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層次,主動去理解掌握英語文化的內涵,進而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乃是一個新興的課題。本文對此作了分析和論述,并期待與從事英語教學的同仁們共同探討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對策,從而進一步研究有助于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辦法。
注釋:
①畢繼萬.跨文化交際研究與第二語言教學.語言教學研究,1998,(1):19.
②黃宏姣.跨文化交際中的心理意識準備.學術交流,2004,(9):131.
參考文獻:
[1]Guo-Ming Chen,William J.Starosta.跨文化交際學基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Stern,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畢繼萬.跨文化交際研究與第二語言教學[J].語言教學研究,1998,(1).
[4]黃宏姣.跨文化交際中的心理意識準備[J].學術交流,2004,(9).
[5]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