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0:16
序論:在您撰寫人際關系心理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學籍管理復雜煩瑣,工作量巨大,很多高校在學籍管理工作人員基本是配備三個人,有些甚至只有一個人,當然這跟在校生的規模也有關系。學籍管理工作量大,具有重復性,工作人員配備不足,直接導致工作過于集中,準確率降低。成人高等教育在學籍信息化管理投入明顯少于普通教育,管理軟件系統開發及服務器都是一筆不少的經費投入。高校在經費不能增加的情況下,肯定會優先考慮普通教育方面的投入。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不高也是高校學籍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各高校學籍管理干部隊伍中大部分是對學籍管理業務很熟悉,但是用計算機來處理相關的學籍信息,就不那么熟門熟路了。工作人員沒經過專業培訓,不懂數據庫轉換、導入導出、數據錄入、核對等基本操作,導致工作過程不順暢,卡在某個點上,一念之下,最終又恢復到傳統手工模式。在大規模的數據處理情況下,傳統模式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更加無法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2、管理不規范,過程不嚴謹
學籍管理的不規范最明顯體現在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確,管理人員有意無意地在工作中參入個人意愿;分工不明確就會導致工作人員相互“踢球”,缺少監督,責任心不強;工作中參入個人意愿就會導致學籍信息出現誤差,同樣的情況,處理結果卻不一樣。管理不規范還體現在技術方面,沒有建立固定而全面的數據庫格式,數據內容也沒有形成統一的表達方式。這樣直接管理數據混亂,資料不完整,時間一久,原先的工作人員離崗,新接手的人員根據原先的數據開展工作,最終就影響到學生的切身利益。作為管理人員,面對千千萬萬條學籍數據信息,錯一個字,漏一行數據,都不會影響數據全局,可以說成出錯率控制在0.05%(舉例數,不作為實際參考,下同)之內,但是這0.05%對學生本人來卻是100%。錯誤的學籍信息會包含到學生的個人檔案里面,這個錯誤的信息對學生的工作及生活都會帶來無法估計的影響。由此可見,學籍管理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管理水平、技術水平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本人。
3、成教學籍信息化管理的發展對策
3.1改變觀念,從實際出發,獨立管理。作為管理者,一定要不斷學習最新的管理理念,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還得樹立“以生為本”的服務意識。隨著成人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廣東地區,成人教育在校生規模越來越大,高校基本都已經成立成人高等教育處或繼續教育學院等獨立行政部門,獨立管理成人教育在校生。但是一些在校生規模小的高校,還是會把成教生和普教生放在一起管理。很多高?,F有的學籍管理系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不少缺陷,首先是適應性不強,亦可以說是在開發系統前并沒有做充分的需求分析。從而導致開發出來的系統功能不完善,不能適用到學籍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且系統本身已有功能之間缺乏有機的連接。其次是數據接口性較差,不能實現真正的數據共享,學籍管理部門數據與學校其他部門的相關數據不能在內部實現真正的數據共享。在學校的管理經費充足的情況下,學校應該根據成人教育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獨立的管理系統。高校學籍管理信息化基于教育部屬下的學信網學籍學歷管理系統平臺和各高校自身在運行的學籍管理系統兩個平臺,兩個管理系統平臺下的學籍維護工作具有很多的重復性。高校應該著力開發出既能符合自身實際情況,又能讓兩個平臺相互對接的管理系統,使學籍管理工作人員在本??梢酝ㄟ^系統接口方便快捷地將本校學籍管理系統下的學籍維護信息更新到學信網學籍學歷管理平臺中。由于高校學籍信息化管理基于兩個平臺,高校學籍管理部門每學年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學籍數據時,從本校學籍管理系統中導出的數據格式與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的標準格式并不能完美結合,總是需要再加工。高校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要以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平臺的數據管理為出發點,按平臺的要求進行管理對接,高校學籍信息系統的數據庫應可直接用于學信網的導入導出,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3.2補充人員配備,提高人員整體水平,保證管理質量。學籍管理工作人員群體是該項工作的主體,是學籍工作的主要執行者。他們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管理質量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教學工作運轉是否暢順和教學質量好壞。建設一支具備現代化管理理念的學籍信息化管理隊伍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經常性地組織學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學習,熟知并準確把握學籍相關的政策規定。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知識,結合工作實際情況,摸索研究適合本校學籍信息化管理的技術手段,做到基本能解決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傳統學籍管理工作人員學習軟件知識、計算機應用知識;讓系統軟件開發人員學習學籍管理知識,讓學籍管理工作與軟件開發充分的結合起來。要完善用人機制,充分調動學籍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建立學籍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員培養、引進,開發特別通道,構建專業、認真、負責的工作團隊,采取更加開放、靈活的用人方式,適當增加學籍管理人員年底全校評優教師比例,吸引更多其他的專業人員加入學籍管理部門,補充和豐富學籍信息化管理人員資源。
3.3建立管理制度,規范管理。要建立在校生學籍電子注冊制度。在校生學籍電子注冊是對新生學籍電子注冊的進一步規范和延伸,通過學信網管理平臺的在校生管理模塊,對經新生學籍電子注冊的在校生完成升、留(降)級,轉專業、轉學、休學、復學、保留學籍、退學、開除學籍等學籍異動和操作處理。建立學歷證書電子數據網上注冊制度,杜絕學歷造假情況。建立學籍學歷電子注冊管理促進制度,以學信網為基礎,促進高校學籍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和改革,讓高校的學籍管理更加規范。建立網絡安全制度,嚴格管理規范,保障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有一定規模的高校,學籍管理數據庫已擁有數十萬條學籍信息,并且數據量在逐年增加,涉及龐大的人才信息、辦學規模、專業設置等重要信息。學籍管理平臺系統受到攻擊及數據庫受到竄改的情況時有發生。數據信息時時受到威脅,加強數據庫安全建設刻不容緩。要培養學籍管理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及保密意識,嚴格設置各個級別管理人員的操作權限,提高管理人員對信息系統維護的技術水平。
4、結束語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的專業研究非常欠缺。根據中國知網文獻檢索,從1979至今以“學籍管理”為主題的文章和論文共計1327篇,其中以“成人學籍管理”為關鍵詞的只有100篇,僅占13.27%。而近10年的學籍管理類論文中以學籍管理文獻就有933篇,其中以學籍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研究為核心的論文期刊205篇,而令人遺憾的是,在這205篇文獻中只有8篇是特別針對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系統研究的文獻。這充分說明,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一線教育管理教師,對成人學籍管理的信息化研究有待加強。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管理舉步維艱的另一個原因在于許多傳統高校對成人學生的管理工作重視不足,沒有在思想意識上充分重視成人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由于成人教育學生不同于普通全日制學生,他們家庭事務多,工學矛盾大,人員流動性大,而受教育時間主要在周末和晚上的業余時間,平時不在學校,人事等相關檔案并不歸學校管理。所以,成人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成人學生的學籍檔案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參考保存價值。它不僅包括學生個人的詳細信息,還包括學生在學期間形成的學業成績、操行評語??梢哉f,成人學生的學籍是學生學習的原始性和憑證性的重要依據。學校各級領導必須高度重視成人學籍的管理工作,把其放到重要位置。加強領導對管理工作進行決策、監督、執法、調控的力度,真正使大家認識到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教師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有待加強。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包括:新生入學與入學資格復核、學籍電子注冊、考核與成績評定、學籍異動(轉學、轉專業、休學與復學、退學)、紀律與考勤、獎勵與處分、畢業與結業學位資格審核、學歷學位電子注、打印發放相應證書、及時各種學籍信息等[1]。可想而知,把這一項系統而繁雜的工程實現信息化,需要的團隊必須既具備高層次的教育管理水平,又要有高水平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但是,許多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大多忽視了學籍管理隊伍的建設,學籍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偏低,專業結構不合理,并且隨著近幾年成人學生的大量擴招,管理人員的配備明顯不足。
2如何實現成人高校學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議
首先,實現成人高校學籍管理的信息化的關鍵不僅在于思想上重視成人學生的學籍管理問題,更要結合自身院校的實際問題建設一套適合成人學生的學籍管理信息化平臺,以滿足學校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各高校領導要充分重視成人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的,給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上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積極鼓勵自主研發先進的學籍管理軟件。各高校要結合新形式,不斷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規章管理制度,明確各級學籍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保證各級學籍管理人員的穩定性。使每位管理教師能夠充分掌握各種學籍管理規章制度并準確地傳達給學生、熟練掌握教務管理系統的應用[2]。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的最終實現有賴于學籍管理工作者職業素質和水平的提高。一線管理教師要不斷充實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技能,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靈活運用計算機教學技術進行成人的學籍管理工作,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系統。所以,高校成人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不能忽視,要多給一線管理工作者創造學習的機會,并對其定期進行相關職業培訓,努力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學習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素質。學校應鼓勵成教學籍檔案管理人員堅持參加繼續教育和本專業業務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培訓,以獲得新知識、跟上新形勢,具有堅實的業務知識基礎和專業技能[3]。
3實現成人高校學籍管理信息化的具體措施
3.1加強人員的專業培訓,選拔高層次的學籍管理人員
隨著全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成人學籍管理工作從最初的手工管理,逐步過渡到現在的網上錄取、計算機管理學生學籍,畢業數據網上交驗等,這一系列成人學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特征,促使對管理人員的教育管理水平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加強學籍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學籍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學籍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不僅需要對在崗人員嚴格執行“先培訓后上崗”的規定,還需要嚴格把好入職選拔工作,保證人員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從入職之處就提高對成教學籍管理工作的思想重視。
3.2加強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各高??梢园研律娮幼院透叩冉逃龑W生信息網的學籍管理平臺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基礎,加大開發力度,進行功能優化,根據本校成人教育學籍管理的特點,建立一個包含學生信息管理、課程注冊管理、成績管理、畢業審核等功能模塊的學籍管理系統。結合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相關文件的要求,充分利用計算機查詢和統計功能,設計教學計劃、安排在??荚?靈活適應成人學生對學習信息的分類查詢,教師對相關工作上午統計報表、導入導出、數據處理等方面的運用,在提高成人教育學籍管理的服務水平與質量的同時,加快成人學籍管理的信息化步伐。
3.3和其他高校的合作
1)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突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大學生正在逐年增加,調查中47%的大學生存在輕微心理問題。而且我們發現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紛繁復雜的,產生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再單一化。2)獨生子女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我們的調查中,獨生子女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明顯高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壓力相對于非獨生子女要大得多。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易出現心理問題。
2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1)焦慮。有大約47%的大學生出現過焦慮的情況,比例較大。大三和大四的學生更易出現焦慮。大一新生主要是由于入學的適應問題而產生的焦慮。大二的學生較少出現焦慮,適應較好。大三的學生會出現焦慮是因為要面臨很多抉擇,為就業做準備還是為考研而準備,他們處于人生的重要關口,對未來很迷茫。大四會有更多人焦慮,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畢業大學生有680多萬,就業壓力是他們焦慮的主要原因。2)人際關系敏感。本次調查發現有21.3%的大學生存在人際關系敏感的情況。女生中人際關系敏感的多于男生,所有年級中大一的最多。從性格上說,大部分的女生是比較內向的,男生一般熱情開朗,外向、活潑。因此在交流的時候男生一般都比較主動,也敢于與新的同學交流。3)強迫、恐怖、敵對。由調查結果分析發現,有16.9%的大學生有強迫、恐怖、敵對的狀況,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單親家庭、童年的痛苦經歷、自卑心理等。4)偏執??傮w上大學生人群中有偏執癥狀的有40.6%,大學生的個人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對此都有影響。社會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社會主流文化日漸衰微,非主流文化卻肆意蔓延,當今社會太多的人過于追求個性,過于標新立異。這些都導致了大學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迷失,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5)抑郁。此次調查有5.1%的大學生存在抑郁癥狀,造成大學生抑郁的原因主要為:①學習壓力。大學里的知識浩如煙海,科目繁多,繁重的學習讓不少大學生身心憔悴。②情感問題。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大學生們正處于“歸屬和愛的需要”這一階段,離開父母后,很多學生在“心理斷乳期”不適應。還有就是不少大學生談戀愛,很多大學生失戀之后,沉溺于失戀的痛苦之中無法自拔,情感的糾葛讓他們對現實失去希望,從而造成了他們的抑郁。③家庭與社會的壓力。中國的父母歷來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期望過高,使得不少大學生感覺喘不過氣來。社會的壓力主要是就業問題,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就要面臨就業的激烈競爭,沒有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們自然會為此而擔憂。
3宿舍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有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學的宿舍就像一個家庭,在宿舍里大家友好相處會讓彼此情同兄弟姐妹,宿舍這個集體會給每一位成員歸屬感,滿足大學生們對歸屬感的需要,也會滿足成員們對愛的需要。同時宿舍也是一種社會支持,在必要時給予成員鼓勵。2)宿舍內人際關系的和諧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及時發現與治療。在此次調查中很多人在室友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困難時,都會主動幫助并傾聽室友的心聲,這不僅使得宿舍內更加和諧,也使得室友的心理問題得以早發現。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近年來有相當多的案例說明了,宿舍內的“團體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團體治療”就是需要宿舍內的所有成員參與,配合有心理疾病的大學生進行治療。同一個宿舍的室友彼此間朝夕相處,相互了解較深,這是心理咨詢師不容易做到的,且心理咨詢師不能時刻在患者身邊,但患者的室友可以。
4大學生心理健康對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
1)心理健康為宿舍內的人際交往提供了一個好的基礎。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他會尊重理解身邊的每一位人,遇到問題他也會冷靜理性,這使得他能夠平等對待他人,善意的與人交往。2)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學生人際交往融洽。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寬容,心胸狹隘或是對他人有敵對的心理,難免產生沖突。在我們的調查中心理健康狀況較好的學生更能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他們也很少與室友產生矛盾。
5對策
5.1學生①提升個人修養。提升個人修養包括對我們內心境界的培養,要時刻關注自己內心的情感的變化,要保持內心的平和,追求心靈的和諧,待人溫和。②拋棄以自我為中心?,F在的大學生人群中,獨生子女有60%至65%。很多學生在家里是“小公主”或“小皇帝”,這必然會使得他們總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很難從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想一想周圍人的感受,學會體諒他人。③尊重他人,學會交流。在宿舍內我們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交流是人際交往的第一步,交流會化解矛盾,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交流促進和諧。④遇到困難要主動尋求幫助。不管是個人的煩惱還是宿舍內的問題,我們都可以向輔導員、老師、或者是學長學姐請教,他們的經歷比我們多,自然會為我們指出明路。很多大學生對于情感問題不敢向輔導員和老師請教,怕被批評,其實輔導員與老師是很樂意為學生們排憂解難的。如果感覺壓力過大,心情極其煩躁,內心無法平復,也應該及時找心理輔導老師或者心理咨詢師,不要以為去看心理咨詢師的學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⑤進行心理咨詢,學習心理學知識。學生們對心理咨詢普遍存在誤解,特別是大一新生,他們認為看心理醫生一定有心理疾病,很多高年級的學生也有這些想法。而且在有些學校,一方面是學校資金有限不能開設心理課程,另一方面老師和學生們不愿花時間自學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大學生學習心理學的知識,不但會使自己變得博學,也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的心理問題,自己調節減壓,放松心情。
5.2家長①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調查發現,9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的相關書籍,有50.3%的家長不知道心理學。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度不夠,家長們只是考慮到孩子在學校能不能吃好、穿好,在學校習不習慣,很少問到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作為家長應該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很多心理問題對大學生的傷害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大,帶來的痛苦也更深。所以家長們必須認識到,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②關心孩子的學習,但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孩子上大學了,家長們也要轉變過來,不能還像高中那樣,要多給子女一些自由的空間。當然也不能對子女不聞不問,只是滿足孩子的經濟需求,還是要督促子女在大學學習更廣博的知識,開拓視野。在平時家長應該多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引導子女們自發的去奮斗,主動學習,不對子女施壓多一些寬容。③關心子女的人際交往。家長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在大學里有沒有談戀愛,對于孩子們在宿舍的人際關系,關注度也有待提高。家長們在與孩子的溝通中要關心子女的宿舍人際關系,當子女遇到問題時,家長也要及時引導,對孩子進行教育。④學習心理學知識。家長們學習心理學的知識,主要是預防子女出現心理問題,如果發現有問題,家長們的關愛是其他人無法代替的。另一方面,如果子女真的有心理疾病,家長也可以更好的配合心理咨詢師。
溝通技巧也是需要我們尤為關注的,這也是使病人滿意,讓治療工作更加順利所不可或缺的。在溝通過程當中,應當盡量注意語言的親切得體,給患者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同時,應當充分考慮到病人的自尊心,在回答和詢問過程當中,用語應當包含同情和關心,用禮貌而熱情貼心的話語拉近與病人的關系,反之,生冷、硬、粗俗的話收到的則是完全相反的結果。[2]自然坦誠的和病人交談,不裝腔作勢,不模凌兩可,言語的通俗易懂往往能夠收到較好的交談和溝通效果。其次,對非語言溝通技巧如各種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等也都可以有效的促進和病人之間的溝通,面部的微笑可以讓病人感覺到親切,握手和輕輕拍肩等動作同樣可以使得病人感受到護士的關懷,以此減輕病人在患病期間的孤獨感,配合治療。充分考慮到病人的需要,將服務進行于病人開口之前,給病人以更為貼心的感覺,這些都是護士在工作當中所需要關注的要點和努力的方向。
二、生活護理是關鍵
伴隨著臨床護理技術的不斷提升,生活護理則應當成為護理過程中的所需要尤為關注的地方,也是整個護理的關鍵所在。根據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病人特點,在飲食當中應當符合低脂低鹽的治療性飲食要求,部分老年人對此持反對態度,尤其是對于已經習慣吃較咸食物的農村病人尤為反對。這時就需要我們根據病人的病情對其進行耐心細致的講述,讓他們了解低脂低鹽飲食的重要性,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能夠積極配合醫生和護士的治療,早日康復。另外,由于年齡原因,老年人都存在味覺減退和牙齒松動等情況。所以,在老年人的飲食提供上,應當盡量保證食物的柔軟,為老年人提供易消化和咀嚼且飽含纖維的多樣化食物。同時還應根據老人情況適當的使用緩瀉劑,達到防止便秘和促進糞便軟化排出的目的,針對心梗病人還應當對其加強囑咐,讓他們排便不宜用力,避免對病情的加重。在強化生活臨床護理的同時,我們還應當對病人用藥之后的各種反應做出密切觀察和記錄,心血管系統疾病藥物對中年和老年患者來說有較多的區別,因此,我們應當根據老年人的腎功能減退等等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嚴格控制劑量,仔細觀察變化,重視老年患者的生活護理,從而實現輔助其早日康復的目的。
三、健康指導是輔助
“人人要健康,健康為人人”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一句話,對病人實施各方面的健康教育也是臨床護理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3]為了讓健康教育發揮作用,輔助治療和康復,我們應當將其融入整個護理工作當中并持之以恒的開展,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據病人的健康需求和患病情況,我們可以就具體情況采用示范教育、文字教育以及口頭和形象教育等,也可以將多種教育結合起來以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通過這樣的教育過程,讓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老年患者也能夠充分的了解到自身患病相關的一些醫學知識,這不僅有助于他們在住院期間的配合治療,同時這些簡單醫療知識的普及對病人出院后對疾病的良好防范也有了極大的效果,減少了相關疾病的復發率,實現保護健康的目的。
本文將對超個人心理學理論體系中具有重大意義的并居于中心地位的問題加以探討,弄清這幾個問題的是非得失以及其如何導致整個理論體系的最終效果。這幾個問題是:超個人心理學的人生意義論,超個人心理學的意識論以及其科學觀。正是在這幾個關鍵性的問題上,超個人心理學都有所突破和貢獻的,然而同時,為了將其所主張的思想推向極致,超個人心理學在這幾個方面都犯了嚴重的錯誤,從而導致其理論上的根本錯誤。
一、超個人心理學的人生意義論
超個人心理學十分重視人生的意義或價值,并認為對人生意義的研究、探討是心理學無可逃避的責任。
人本主義心理學堅持人生的意義并認為心理學應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例如,馬斯洛就曾多次批評過傳統心理學的“脫離價值、價值中立的科學模式”,認為心理學如不涉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就不會為培養真正健康的人格(成員)發揮作用[1](p171)。超個人心理學堅持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這一主張,并加以。這種發展使人本主義心理學所理解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變得更為廣大、永恒和崇高。正如李安德在其《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范》一書中所說的那樣:“多虧人本心理學的努力才把價值與意義重新引進心理學研究范圍,超個人心理學不僅肯定這一發展趨勢,還把價值與意義放在人類生活的中心地位。此外,超個人心理學特別強調超越個人興趣的價值與意義,并且打破傳統的忌諱,研究終極的價值與意義[2](p204)。
超個人心理學實現自己的這一主張的第一步是對當前流行的個人主義的自我觀念與相應的價值觀念的批判,認為社會上的許多問題都是由這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所引起的。李安德特別認真地列舉了前后曾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七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對流行的個人主義價值和意義觀點的嚴厲批評。這七位心理學家包括有:詹姆斯、墨菲、斯密斯、阿爾波特、羅杰斯、馬斯洛和堪拜爾(Campbell)。這些人大都批判了從個人主義來理解人生意義和價值的錯誤和危害,主張從超脫個體的更廣闊的范圍來理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雖然這些人并非都是超個人心理學的同道者和支持者[2](p319-324)。
應該說,到這一步為止,超個人心理學家們的主張、立論都是正確的和無可厚非的。但在其努力的下一步即如何擴展對人生意義的理解上卻發生了重大的問題。
從其具體講,所謂人生意義不外是指人的生活活動所造成的結果和,一般說是指其積極方面的影響而言的。從此就可以分析出所謂意義的成分或構成要件。其中除了這種結果和影響本身以外,還有兩個方面的要件,即這一影響的始發者或制造者以及這一影響的承受者和評價者。由于人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因此,影響和意義的發生常是人的有意識活動的結果。但它卻不以有這種意義的制造的目的者為限,因為無此目的的活動依然有其意義存在。意義的存在還依賴于這種影響的承受與評價者的存在。影響而無其承受者不成其為意義,其理極明。而如果沒有評價者,沒有對這種影響的覺察、審視和評價,也不會成其為意義。因為對于沒有覺察、評價能力的東西來說,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影響,但卻是談不上意義的。另外,還需要指出,上述的影響雖屬客觀存在之物,但隨其制造者與承受者及其間關系的變化,它的作用也會有極大的不同。
正是上述三個方面的差異造成了人生意義的差異。而在這三者之中,可以認為,正是影響的制造者與承受者兩個方面的差異對人生意義的差異有更大的影響。例如,對影響和意義的承受者所理解和認定的范圍,就對人生意義的大小和時間的持久性有重大的影響:當把影響和意義的承受者只設想或限制于其制造者個人本身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就會是極其狹小的或在時間上極其短暫的,如超個人心理學家所批判的極端個人主義者或我國上楊朱派所主張的那樣;而當把它擴展到他人、制造者所屬的群體乃至人類全體時,人生的意義就會更為廣大并在所經歷的時間上大為延長,如果進一步把它理解為和推廣到超出人類之上的某種精神實體時,則不僅人生的意義會得到無限擴大,在時間上也成為永恒的東西了。而從影響和意義的制造者一方來看,如果把它僅歸結為個體的某種偶然的行為,則其意義就會顯得平凡而不足稱道;而如果能使之歸屬為人類的某種普遍本性(如弗蘭克爾的“意義意志”),它就會顯得更為高尚和圣潔;而如果能把這種制造意義或影響的行為與某種超越人類的精神力量聯系起來作為其作用的結果,則這種行為及其所體現的人生意義,就將成為無上神圣的了。
超個人心理學的倡導者們就是從這種思路出發來行事的。超個人心理學者提出要求人類“從小我歸向大我”。他們認為,除了我們通常所體驗到的自我之外,還有一個超乎個體之上的高層的我。它也可以被稱之為“大我”、“宇宙我”或“普遍我”,它是我們自己以外的存在的“全體”。這種“宇宙我”或“大我”與我們的個體自我同樣具有有意識的性質,具有個體我所具有的那些優美的品性,只不過它具有更為廣大、根本和原初的性質。兩者相比,個體之我不過只是它在意識之中的殘缺不全的倒影,個體我的一切思想行為都是在它的指令或感召之下發生和實現的[2](p317-318)。經過這樣的一番提升工夫,個體之我也就成了這種具有意識性的宇宙大我的一部分,個體我對影響和意義的創造行為與承受評價等,都成了這種無所不包的永存的大我的意志和愿望的表現,因而人生的意義也就可以提升到無限寬廣、永恒和至高神圣的境界了。
這種作法是有效的,但也給超個人心理學帶來損失,使之受到理所應得的責難。因為,作為與宇宙同在的超人類的精神的、意識的本體是不可能存在的,而這種主張的提出是與整個科學發展所積累的事實相沖突的。同時,這種主張也使超個人心理學淪入與宗教為伴的境地。雖然超個人心理學家不斷申言自己與宗教的區別,強調相信來世和再生的只是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但是這種辯解只能是徒勞的。因為,承認一個超越整個人類之上的有意識的本體(如詹姆斯所稱為的宇宙意識流)的存在,這個有意識的本體不是宗教中的神又是什么?教人們相信一個超自然的、永恒的有意識的力量的存在及其對人的一切思想和行為的支配作用,其社會作用與一般的宗教宣傳有什么差別?因此,對某些超個人心理學家來說,即使他們不公開宣揚宗教中的人格神的作用,也不能使他們擺脫其為宗教的親密伙伴的尷尬局面。這樣,為了提升人生意義的廣闊性、永恒性和神圣性,而不得不放棄對其現實性上的要求。
在當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學家中,弗蘭克爾要算是最重視對人生意義的研究了。因此,他的名字和言論也就極常為超個人心理學的有關的著作所引用。但是,弗蘭克爾與超個人心理學之間是有同又有異。弗蘭克爾與超個人心理學家同樣重視人生意義的研究并將它置于自己心理學理論的中心位置上,這一點使人們有理由把他們同樣地稱為意義心理學家;但是,他們關于人生意義的理解和說明卻有根本的不同。弗蘭克爾也將影響和意義的承受者從其創制者的個人加以擴延,但他所擴及的只是他人、個人所屬的人群以至全人類為止,并未擴展到一個超人類、超自然的精神實體;在人的有意義的思想和行為的內在依據方面,他也只是達到了人類本身所普遍具有的“意義意志”,并未提到其背后的超人類超自然的宇宙精神實體。而如果一切都還停留在“全人類”本身,就不可能有超個人心理的被推出并加以宣揚和推崇,因為作為整體的“全人類”是不能離開人類的個體存在的,完全沒有必要和可能引申出超個人,超出個體的腦,身體和心理的[3](p18、20-21、220)。從這些看來,弗蘭克爾并不是原本意義上的超個人心理學家,而頻頻地引用弗蘭克爾,也終將無助于超個人心理學擺脫其理論上的真正困境。
二、超個人心理學的意識論
超個人心理學理論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其關于意識的理論。意識理論同樣是其整個理論的支柱,但與其關于人生意義理論的作用有異。如果說后者主要的只是為其整個理論提出的緣起的話,前者的作用則在于為其理論提供某些重要的例證和依據。
超個人心理學是以反對還原主義為號召而建立其意識理論的。因此,反對還原主義的有關理論闡述及其中的是非得失也無不在其有關意識的理論中留下深刻的影響。
2015年10月自考衢州市本級報名工作將于7月7日-10日進行。新考生首次報名,須持本人身份證(含軍人證、戶口本等),在規定時間內,到南區荷花中路129號衢州市自考辦現場報名??忌柽x擇專業,填寫《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名登記卡》,拍攝數碼相片,辦理《準考證》(準考證考前一周領取);續考生持《準考證》或以往報名核對單、考試通知單前來報名即可。詳細開考專業及開考課程請查閱浙江教育考試網(zjzk.cn)自學考試版塊。
考生須考完專業的8門以上課程,方可報考實踐、論文。報考實踐的考生須在《老生報名表》上填寫實踐課程的代碼、名稱和考生的聯系地址、電話、郵編;報考論文的考生須在浙江省教育考試網(zjzk.cn)“自學考試”欄目中的“報考簡章”上點擊“2015年10月實踐課”查詢到論文選題。
本次自考報名,同時接納教師心理健康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兩門課程的報考。
報考費用:理論48元/課;新生準考證15元/人;實踐、論文10元/人次。 其他縣(市、區)具體報名時間請咨詢當地自考辦。
一、人際關系研究綜述
1.人際關系相關概念界定
(1)從廣義看,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社會中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切方面”。顯然,此種定義沒有解釋出人際關系的特殊性。從狹義看,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交往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關系,它反映了個人或群體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它的發展變化決定于雙方社會需要滿足的程度”[2]。人際關系就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方式進行接觸,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發生相互影響,從而在交往的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3]。
(2)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人際適應。人際交往是一種主動的、活動的過程,是“個體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溝通信息、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協調行為的互動過程”[4]?!巴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并且在相對平衡的過程中,又相互促進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聯系”[5]。人際適應是“個體在進入新的生活環境時。主動調適自己的心理觀念和行為模式去適應新的社會群體,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過程。相應的,人際適應不良的產生是由于個體無法根據變化的社會環境主動地應對變化了的人際關系”[6]。
2.人際關系研究現狀
(1)研究內容。人際關系的思想、觀點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而真正對人際關系進行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那時對人際關系的系統試驗研究,主要側重于分析人們生產活動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產生的原因,以便調節組織中的人際關系,據此來提高勞動生產率?,F有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的質量對兒童青少年的社會技能、自我意識、學業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促進兒童青少年的社會技能、自我意識的發展及學業成績的提高。[7]
(2)研究方法,對人際關系的研究始于實驗法,即霍桑實驗。實驗法的最大缺點是人為控制性,難以真正考察到人的心理狀況,實驗結果推廣度不大,研究者繼梅奧之后主要是進行理論建構,有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類需要層次論,麥格雷戈的X―Y理論,以及勒溫的團體動力學理論,等等。這些理論建構為人際關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推動了人際關系研究的發展。
二、大學生人際關系研究綜述
1.大學生人際關系研究現狀
人際關系是所有大學生都必須面對的直接的、現實的關系,所以自然也就成為影響或制約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溫海芳認為:“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的必要條件,也是其獲得知識,開創事業,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可靠保證。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和水平,是素質教育重要內容之一。”[8]人際關系狀況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相關。[9]國外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夠促進學業的進步;不良的人際關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如:焦慮、空虛、心情壓抑、抑郁,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協調的人際關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有多種人際關系、有親密聯系的人最長壽;人際關系的崩潰與自殺、精神反常有密切聯系。
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的處理過程中所面對的主要焦慮與困惑有以下幾種。
(1)交往與學業發展的平衡、學習與發展智力,長期以來被視為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這種觀念自然也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為數不少的大學生在觀念中常常不自覺地把交往與學業發展對立起來,擔心過多的交往和復雜的人際關系會影響學業的發展,因而缺乏處理人際交往與關系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競爭與人際關系的協調。大學生一方面在青年人所特有的理想情懷的導引下渴望著純潔的友誼與情感,另一方面又面對著由于無法避免的競爭而深恐加劇人際關系的緊張與復雜程度。這種復雜而矛盾的心態,使得當代大學生在人際關系與交往處理過程中躊躇不前。
(3)交往傷害與自我保護等。在人際關系中,交往者的身份、背景、動機,以及交往目的都必然會滲透到交往的過程之中而影響人際交往的結果,并對交往者的心理帶來重大的影響。這種日益復雜并極有可能造成交往者情感損傷的人際交往,會使大學生在交往與自我保護之間產生一定的焦慮與困惑。
三、研究結果
1.性別與大學生人際關系
男生人際交往的質量明顯好于女生,可能與社會環境、傳統文化對性別角色的不同預期,以及男女生的性格特點有關。我國傳統觀念認為男性是獨立的、有理性的、積極勇敢的、進取的、不屈不撓的,而女性則易感情用事,是消極被動的,有依賴性和順從性,因此在人際交往中男生往往處于主動地位,而女生則比較被動。另外,女大學生普通有這樣的性格特點:依賴性強,理想化色彩濃郁,在人際關系中總希望對方遷就自己多一些;情感易外露,喜怒哀樂形于色;情緒體驗深刻細致,環境的細微變化、他人一句不經意的話都會反復思量想得很多很遠,甚至傷感痛苦;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并常常以他人為鏡評價自己,做出消極的判斷;由于心眼小、喜歡夸張地評價人或事,相互之間就會產生誤解,不良情緒因此進一步加深,導致了同學之間存在隔閡,形成更深層次的孤獨和痛苦;情緒穩定性不夠。同時由于女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轉化負性情緒的時間較長,因此容易發愁、心煩、自卑、憂慮,這些情緒反過來再影響人際關系的處理,形成惡性循環。[10]
2.專業與大學生人際關系
文科的大學生人際關系普遍好于理科大學生,原因可能在于:理科學生的課程任務一向很重,空閑時間少,學生平時接受的大多是邏輯推理訓練,思維嚴謹,而平時參與的活動不多,與人交往的機會較少,活躍性和創造性則顯得不足。因此,他們在交往中顯得有些過于自我保護,獨來獨往的現象多一些。有時即使參與了一些活動,也大多是在配合別人在做。相對于理科學生,文科學生學習任務輕,平時參與的活動多,接觸同學、朋友的機會多,逐漸積累了許多人際交往技巧,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3.年級與大學生人際關系
年級這個維度在人際關系中起著重要作用。大一學生在人際調控方面占優勢,大二學生在人際知覺因子上得分最高,大四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最強,總體上看大二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發展的頂端。大一的學生剛剛從高中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走出來,可以說沒有任何人際交往經驗,自然在人際關系方面有欠缺,但對于本調查“大一學生在人際調控方面占優勢”的原因還有待深入探討。大二學生基本適應了大學生活,并且大多數在大一、大二這兩學年參加了不少活動,結交了許多同學朋友,親身體會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必須有寬容之心,因此在人際知覺方面有了較好的發展;另外大三、大四學生學習任務加重,平時活動減少,因此大二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發展的黃金時段。大四學生經歷了四年的大學生活,人際交往技巧有了經驗上的積累,另外隨著身心的發展,在處理人際矛盾方面更加成熟,因此人際交往能力達到一個較高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翔,樊富珉.大學生人際沖突行為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2:364-367.
[2]郝唯貌.人際交往與現代人才素質的關系.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97-99.
[3]鄭全全,俞國良.人際關系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4]張亞寧.中學生控制源、自尊與人際關系發展的研究.山西大學碩士論文,2004.
[5]馮正直.大學心理素質教育.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3.
[6]馬慧霞,沈德立.人際心理素質探討.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