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59
序論:在您撰寫會計專業實踐性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會計專業;會計實踐;教學質量
據筆者走訪調查,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工作幾年,還難以勝任一般性的實務工作。用人單位均認為:這些畢業生只是“半成品”,還需“再加工”。學校方面對此也感到壓力巨大。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師資隊伍等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存在諸多急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現階段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的狀況
(一)會計學專業專科層次實踐性教學的現狀
會計學??粕呐囵B目標是應用性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但從目前的教學過程看,由于種種原因,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尤其是在實踐技能方面與社會需求相差甚遠,存在著以下問題:
1.在會計教育觀念、教育思想上,沒有完全脫離應試教育模式。受過去計劃經濟及其教育管理體制的影響,在會計課程的教學計劃上,仍然偏重理論性教學,輕視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課時太少,理論性教學課時偏多。
2.在會計實踐技能的訓練方式上,基本上采用封閉式的訓練方式,造成會計專業理論和實踐的嚴重脫節,既滿足不了社會需求,又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間。
3.現有教師隊伍的現狀,使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雙師”型教師偏少,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自身就沒有參加過會計實踐,動手能力較差,無法滿足實踐性教學的需要。
4.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有的學校的畢業生,三年的實習經費每人只有100多元,根本不能適應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需要。
(二)會計學專業本科層次實踐性教學的現狀
會計學本科生的實踐性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思想觀念上,片面強調理論教學,幾乎完全忽略了實踐性教學。有的學校,在第一至第七學期的教學中,基本上不安排學生的實習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而是將實踐性教學集中在第八學期,而且是“放羊式”的,使得本科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大大減弱。雖然有的學校也開展了會計模擬實驗,但由于會計模擬實驗室數量偏少,不能滿足所有學生實驗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會計實踐性教學的效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模擬資料“過于真實”或“過于虛假”,影響了會計模擬實驗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現在:在選擇模擬實驗資料時,過于強調“真實”,將某一企業某一時期的會計資料毫無遺漏地照抄照搬,缺乏代表性。有些學校的會計實驗資料與實際相差較遠,完全靠幾個教師憑空編造出一個虛假的企業和一些缺乏客觀依據的業務,其結果必然造成“模擬實驗就是會計作業的翻版”的現象,缺乏真實感,使學生失去興趣。
2.過分強調會計核算,忽視會計監督。目前的會計模擬實驗基本上都是要求學生完成“憑證——賬簿——報表”的循環,即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再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最后根據賬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省缺了“審核、監督”這一重要環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并非在學生,而是由于老師在準備模擬資料時,就沒有設計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供學生選擇,使學生從觀念上就沒有或淡化了這一重要的審核工作。
3.偏重于手工模擬,忽視了計算機模擬。目前,大多數企業均已全部或部分實現了會計電算化,會計知識和計算機知識成為會計人員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但好多學校在會計模擬實驗方面,還停留在手工模擬階段,應用計算機模擬實驗的較少,學生工作后,仍然要經過較長的適應期,才能勝任本職工作。
4.過分夸大模擬實驗的作用,忽視了社會實踐的積極意義。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都是會計教學的組成內容,二者缺一不可。在實踐環節,由于時間短、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少、實習單位容納人員有限以及實習經費緊張等原因,學校完全靠模擬實驗來代替在企事業單位的實際動手訓練。事實證明,再先進的實驗室也難以完全“模擬”出會計實際工作中的“真情實景”,完全取消會計社會實踐,不利于會計教學質量的提高。
5.模擬實驗的指導完全由會計專業的教師擔任,其指導缺乏真實性和權威性,因為他們中間有些教師對具體的業務環境也未親身經歷或經驗不足,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只能靠自己現有的知識和能力來應付教學,教師的水平不高,要想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談何容易!
二、提高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質量的對策
針對目前的現狀,我們認為,提高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質量應采取以下對策:
(一)修改現行的教學計劃,增大實踐性教學的課時比例
會計學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很強、實際動手能力較高的專業。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建議修訂現行的教學計劃,將學生實踐性教學時間較大幅度的增加;將原來的“放羊式”校外實習改為校內“仿真模擬實驗”和社會調研相結合;在會計專業本科各門主干課中均增加10%左右的實踐性教學時間,要從時間和內容上強化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訓練。特別是??茖W生的實踐性教學時間一定要達到教育部規定的一比一(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比)的基本要求,否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還是無法保證。
(二)加強會計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專業教師實踐性教學能力的培養
一位教育思想家曾說過:“只有不合格的老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币肱囵B出高素質的學生,首先必須要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為了提高教師的實踐性教學水平,筆者建議,對于會計實踐經驗少的老師應輪換著到廠礦企業的財會部門去實習、調研,以豐富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同時,在全體教師中開展“傳、幫、帶”活動,讓有會計實踐經驗的老教師幫助經驗相對缺乏的年輕教師,使他們盡快的成長起來,以適應實踐性教學的需要。
(三)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社會、認識社會、以便將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于社會
應試點“請進來”“走出去”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做法是:為了使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書本知識盡快的轉化為服務于社會的一種能力,學校應定期從有關廠礦企業聘請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一線”財會人員,來學校給學生講授會計實驗課,同時,利用寒暑假時間讓學生深入廠礦企業的財會部門調研實習,實習結束,每位學生將自己的收獲以調查報告形式在同學之間交流,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積極開展“多層次”“多環節”的實踐性會計教學法
所謂多層次、多環節實踐性會計教學法,就是指在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的不同層次、不同環節增加與之相適應的會計技能訓練,以便提高實踐性教學的質量。這種方法是針對目前會計專業課程由淺入深,由低級向高級,即初級會計、中級會計、高級會計這種現實存在的層次結構而提出來的。多環節是指在同一層次的不同階段開展與之相對應的會計實際技能訓練。具體的做法是:會計專業的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會計實踐性訓練由三個主要層次和同一層次的多個環節組成。
第一層次是在學生選擇了會計專業之后,首先給同學們以比較充分的專業介紹,并組織學生去參觀廠礦企業的財會機構,了解會計工作的基本程序、工作內容和對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對會計有一個感性認識和概括的了解。其二,是在學生學習基礎會計過程中,按照學習進度在每一個章節配備相應的實踐訓練內容。例如教師在講授原始憑證時,可以組織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有關原始憑證,如購買商品時的交款單、銷售發票、存款單、取款單等,讓學生對所收集的原始憑證進行審核,了解各種憑證的格式、內容以及填制要求,分析各種憑證具有的共性和個性,判斷哪些憑證是正式發票,哪些是非正式票據,哪些可以作為記賬的依據,哪些不能作為記賬的依據。對于學習過程中的主要章節都要如此對學生進行訓練,這就是第一層次學習過程中多環節的實踐性教學。其三,是在基礎會計學完之后,讓學生去收集一些上市公司或其他企業的會計報表,了解報表的結構、格式、內容和填制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編制出簡單的會計報表。通過練習使學生不但在兩個環節上有動手的機會,而且給學生創造了將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的條件,從而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初步的實踐技能。第二層次的多環節實踐性會計教學是針對中級財務會計而設計的。根據中級財務會計的內容,多環節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大體上包括學習前、中、后三個環節。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之前,讓學生將中級財務會計與基礎會計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了解二者在內容上的異同,二者的側重點及其特點,以溫故而知新。由于中級財務會計主要傳授的是各種會計要素的核算方法,在學習之前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各種會計要素的存在形式,例如固定資產,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工業企業的機器設備,生產流水線及其工藝過程等。也可以組織學生對學校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認識固定資產的特點、分類等,給學生建立基本的感性認識。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的過程中,也可以針對學生所要學習的每一項內容安排具體的、與之對應的模擬實踐和直接實踐活動。例如在向學生講授銷售收入的會計核算時,可以組織學生去當一天營業員,了解如何開列銷貨發票,如何收款,如何填寫交款單并將款項存入銀行,以及會計人員是如何將發生的收入業務和款項收交業務在賬簿上記錄的。通過這種連續不斷的實踐活動,使課堂所講的內容與實際銜接起來,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
第三層次的多環節實踐性會計學習訓練是針對高級財務會計而設計的。與中級財務會計的多環節實踐性會計訓練基本相同,學習之前可以讓學生將中級和高級會計進行比較,了解二者的異同。針對高級財務會計包括的內容如外匯業務會計,證券期貨會計,合并報表會計,資產重組會計等,可以組織學生去有關業務部門了解這些業務的內容、程序,以建立學生的初步印象和基本的概念。在學習高級財務會計的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習的每一章節和環節,設計配套的實踐訓練內容。例如證券期貨會計,可以組織學生去證券期貨公司進行實習,了解證券期貨的交易程序、操作過程以及有關事項的會計記錄,將課堂上所講的內容與實際內容進行對比,分析二者的差異和相同點,從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在學完高級財務會計后,可以讓學生按課程的內容去企業收集各種相關的資料和報表,分析各種業務是如何體現在報表和賬簿中的,它們是否符合有關會計制度的要求,并寫出分析文章,表明自己的觀點及看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筆者認為,在高校會計專業開展多層次、多環節實踐性的會計教學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通過多層次、多環節實踐性的會計教學,既可以增加學生對會計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學習會計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可以彌補青年教師教學實踐經驗少、會計實踐知識的不足,使他們在實踐教學中得到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實驗教程.張富堂等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三版.
[2]會計模擬實驗教程.黃明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關鍵詞:會計;轉軌;作用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3-0130-02
隨著國家經濟的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也在不斷深化和發展,會計工作置身于整個經濟管理中,應與經濟改革、深化企業改革保持同步,不能就會計論會計,而應該研究探討會計在管理職能和工作方法上的轉軌變型問題。這里的轉軌是指轉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變型是指以核算型為主轉向以管理型為主。其目的是充分應用經濟杠桿的調節和價值管理的特殊作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財會人員觀念的轉變是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條件
首先,財會人員要認識對國家負責和對企業負責的一致性。在過去單一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強調對財會人員領導的雙重性,往往反映在工作上對上級負責多,對企業負責少。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現代企業制度得到了實行,企業機制也發生變化,形成了按公司法規范的管理體制。所以財會工作也應適應這一變化,對企業公司負責并不是否定與對國家負責的一致性,財會工作始終要發揮監督這一職能,維護財經制度、財經法規和政策法令的貫徹執行。
其次,財會人員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有新的概念。過去單一計劃體制下的統取統支政策,形成了財會人員工作的依賴性,往往遇到新情況只是等文件,盼批示,缺乏主動性,而今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源配置、價格體制、銷售市場、資金籌措與使用等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物資供應中指令性計劃成份越來越少;產品價格將隨著供求而變動;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將受市場經濟所左右。面對新的經營格局,財會人員在思想上,工作上必須有很大的轉變,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對物資供應、生產安排和市場變化要進行超前預測;在各種資金籌措與使用上,甚至核算的全過程都要瞻前顧后,防患于未然。傳統的事前計劃、事后算帳的管理概念已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而預測和參與經營活動的職能顯得更加重要。
二、轉變會計職能、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
(一)管理會計系統應具有如下具體職能:
1、根據企業對國家或上級總公司經營和目標決策的需要,收集并反饋各類經濟信息,經過反復的量、本、利預測和可行性的分析,求出合理的產品產量、成本目標和盈利水平的最佳方案,參與企業決策,編制出企業目標成本、目標利潤計劃。
2、結合企業經濟責任制,與獎勵制度掛鉤,制訂有關劃小核算單位、內部結算的管理制度和辦法,以及有關資金費用采購成本等定額。
3、參與編制消耗定額、計劃價格等標準,為加強企業管理,完善控制,考核工作提供法定依據。
(二)責任會計系統應具有如下具體職能:
1、依據管理會計系統制訂的有關制度,定額辦法等標準,遵循經濟活動責任化、責任歸宿層次化、責任考核數據化、責權利獎一體化的原則,確定劃小核算單位、層層落實經濟責任指標。
2、建立責任會計核算,實施對各責任單位的控制和考核。建立費用控制體系,嚴格控制費用開支;建立資金控制體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利潤控制體系,考核內部利潤。
3、為企業領導提供所屬責任中心的業務控制和業績考核情況的信息。通過實際數與預算數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正確反映和考核各責任中心的工作成果和存在的問題,找出鞏固成績和改進不足的辦法,提高經濟效益。
(三)財務會計系統,應具有如下具體職能:
1、綜合匯總各責任會計核算的責任成本、報表等資料,核算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生產耗費的數量和價值,并進行分析、評價。
2、反映企業整個經濟活動情況,驗證企業目標任務的執行情況和完成情況,提出報告期內最終成果和信息資料,并及時反饋,為預測、決策、控制考核系統服務。編制會計報表、上報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
以管理會計為主體的預測、決策系統,以責任會計為主體的控制、考核系統以及以財務會計為主體的核算、分析系統,三者達到互相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必將使企業的會計工作,更能適應新形勢,開拓新天地。
三、完善會計管理模式,發揮會計的作用
(一)建立以總會計師為主體的會計管理中心。
根據會計法規定企業應建立和完善總會計師管理制度,為此可將管理會計系統作為總會計師的辦事機構,負責會計管理方面的工作,以此來改變企業財務管理的原有層次,建立決策層次、控制層次和反映層次。決策層次由總會計師辦事機構負責,控制層次和反映層次由財會部門負責。這樣,既能發揮總會計師的全方位管理功能,又能使財務會計部門以轉換職能,形成以總會計師為主體的經濟、價值形態的管理中心。
(二)建立責任會計制度及內部結算程序。
責任會計是企業深化改革后,會計核算向內部縱深發展的必然產物。大中型企業實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必須首先劃小核算單位,建立責任會計制度,對公司下屬生產部門考核目標利潤和責任成本。如此進行責任會計管理,就能夠加強自上而下的控制,以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要做好責任會計工作,必須把經營機制引入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經濟關系之中,建立一整套與責任會計相配合的制度。如建立企業內部經濟責任狀、經濟責任控制和考核等制度,以模擬法人之間的商品變換關系。
建立內部結算機制是企業內部配合責任會計核算的一種較好的管理形式。它是以企業經濟責任指標的層層分解與落實為基礎,形成的全部資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中心,要做到控制生產費用支出,控制流動資金定額,實行“小宏觀控制”,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三)建立審計制度,加強會計監督。實行經濟責任制最終要體現在提高經濟效果和經濟利益分配上面。會計的基本職能有三:一是反映信息;二是控制監督;三是參與決策。這些職能貫穿于資金運動和生產經營活動的始終,對于實行經濟責任制可能出現的問題,內部審計會計可以發揮一定的控制,監督和防范作用。
要真正發揮會計在實行企業經濟責任制中的監督作用,首先,要檢查是否把帳記好,算好,使財務信息發揮反饋作用,為領導調整決策服務,使經濟責任制更加完善。其次,要審查是否嚴格貫徹經濟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注意兼顧三者利益關系,避免四面八方互相爭利。還要檢查財會部門和人員是否忠實履行職責;檢查鋪張浪費、貪污盜竊等違反財經紀律和行為。
此外,建立審計制度,重要的一點是要端正對監督的認識,正確處理監督和服務的辯證關系。對內“放權”的同時,要掌握好放權的界限的適度性,做到該服務的要服務,該監督的要監督。
四、應用現代會計管理方法,改革成本核算與管理
(一)應用變動成本法,以加強企業內部的核算與管理。
變動成本法是以成本與產量(業務量)的關系把生產費用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大類,并把變動成本作為產品成本隨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流動而結轉,而變動成本以外的固定成本則不隨產品流動而結轉,而是在期間收益中列支。可見,變動成本法是以邊際貢獻為核心,依據本、量、利相關變量關系,進行成本管理,它已成為參與領導和經營決策的一種科學方法。為適應企業內部核算管理的需要,把變動成本法的優點融合到全部成本法中,必將實現對生產費用的核算與管理進行改革。
(二)推行目標成本管理,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
目標成本管理是企業目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實現目標利潤為目的,以確定的目標成本為依據,應用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對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實施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它對企業進行成本預測、管理控制、成果分析以及保證企業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經營成果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目標成本管理的過程主要包括:目標成本的預測與確定;指標的分解與落實;日常的管理控制與檢查;目標成本的考核與評價。
(三)開展質量成本核算,向質量要效益。
質量成本的通常解釋是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未達到質量標準而產生的一切損失。推行質量成本核算,應注意它與產品完全成本的劃分,最好設置“質量費用”明細科目,與“廢品損失”科目一起構成質量成本的內容。質量成本核算的結果應及時反饋給質檢部門和技術部門,配合和促進他們提出質量改進措施,以降低質量成本,確保目標成本的實現。
(四)改革流動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果。
一、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現狀分析
平頂山學院是一所后升本的全日制應用型二本院校。會計學專業作為學院第一批升本專業從定位與目標、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等方面全面提升。尤其是2014年學院加入應用技術大學聯盟邁出了轉型第一步。同時學校將迎來2018年教育部審核評估。轉型審核評估給學院明確了辦學和人才培養定位。強化實踐教學,強化會計學專業的技能和應用是今后辦學的方向。畢業論文作為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將成為會計學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抓手。那么,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的現狀如何?通過表1、表2可窺見一斑。
從表1、表2可以看出:2008級至2013級會計學專升本和2006年至2011年會計學本科優秀論文比例只占2.7%(其中專升本優秀論文占比為2.77%,本科占比為2.7%),所占比重少;良好占48.3%;中等占41.7%;及格占7.3%。與社會實際密切結合的畢業論文少,案例研究少,實證研究更少。整體來講畢業論文質量不高。
二、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選題
選題的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會計學畢業論文研究的成敗。從調查看,畢業論文選題空洞且大,教學科研與應用題目偏少。選題定位不準,學科交叉和創新性選題甚少。平頂山學院會計學專業升本后畢業論文選題的質量雖有所提高,但離學院轉型發展和審核評估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選題必須與科研課題、生產實踐和社會應用結合起來,體現技能和應用的需要。
(二)開題
開題環節存在的問題是:文獻的查閱處于敷衍狀態,簡單拼湊;對論文所選題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現狀理解不透徹;文獻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析與要研究的論文方案脫節;寫出的文獻綜述篇幅很短。有些學生甚至害怕與學生討論和與教師溝通,所參考的文獻層次較低且比較陳舊。因為會計事項紛繁復雜不確定性很大且日新月異,陳舊的準則及處理方法不能滿足實務工作的需要,更不能體現會計學畢業論文的培養要求。開題環節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對會計學畢業論文的認識不夠。所以將PDCA管理理念引入畢業論文整個教學過程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正確認識開題環節,把文獻查閱和大學知識的積累應用相結合,提出一個論文初步方案,約定時間廣泛聽取論證每篇論文的開題報告,充分醞釀補充意見,才能為下一步論文的寫作做好準備。
(三)指導
經過升本后幾年的實踐,指導環節的問題是:師生溝通次數少;包辦現象;沒通盤考慮研究過程;拖拉現象時有發生。部分學生在此過程中主動性差,等靠思想嚴重。教師為了考核評先評優的需要不得不包辦。有的只是零碎的思路,沒有通盤考慮會計學畢業論文的進度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法,缺乏對研究論文的可行性、一體性的系統思考。
(四)監督
監督過程存在監督不到位問題。根據我校的情況,師資力量不足,一位教師要指導10位以上學生的畢業論文,同時還要完成大量教學任務,需要相當的經驗水平和責任心,且沒有相當經費的支撐,難以保證教師對學生論文寫作的監督力度,沒有辦法保證論文質量。同時,學生方面自律能力差,各類考試的時間節點與畢業論文時間的沖突(公務員、碩士研究生、會計專業的資格證、教師資格證、金融系統的招考、選調生等考試)、實習找工作使學生準備畢業論文的時間大打折扣,這些原因都會給論文寫作造成不良影響。
(五)答辯
有部分學生認為沒必要也不參加答辯,沒有系統的邏輯思維方式,對知識和綜合能力在實務工作中的作用認識不夠。
三、PDCA理念指導下的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改革措施
所謂PDCA(Plan-Do-Check-Action),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采納,宣傳普及,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是有效進行一項工作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是質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轉型審核評估背景下將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的教學和實踐引入PDCA管理理念,從大一起進行“計劃-執行-檢查-行動”,貫穿四年大學生活的全過程。具體體現在開課計劃和日常教學工作中,大一、大二重在會計學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大二、大三重在各類活動中培養興趣,同時在課程設計上逐步思考畢業環節的研究方向;大四有了自己的設計,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探索。PDCA管理方法涵蓋本科畢業論文整個環節,貫穿會計學本科周期,達到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目標。筆者針對2015屆會計學本科和專升本畢業生共340名學生(2011級會計學本科95名和2013級會計學專升本245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在7學期第5周進行。發出問卷340份,收回有效問卷330份,設計問題10個,9個問題為選擇題,一個為文字描述。通過問卷從以下方面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向。
(一)學生對畢業論文的認識
在對會計學畢業論文的認知度上,有將近150名學生對畢業論文有正確認識,認為本科畢業論文是會計學本科生綜合能力的體現,有130名學生認為畢業論文是為獲得學士學位而為之,還有50名學生認為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應該取消。在對畢業論文的規范和認知度上僅有65%的學生表示清楚,有30%的學生表示完全不清楚。針對如此情況,必須將PDCA引入畢業論文的教學機制?!耙陨鸀楸尽保瑯淞€性化應用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學生“自我規劃中的主體作用”。具體做法:第一學期開設專業導論、專業導論與學業規劃等課程,讓學生感悟到大學學習生活既有專業課、專業基礎課還有重要的實習加漫長的畢業論文積累、制作、完成等環節。更應該明白的是畢業論文是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和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思想品德及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的一次全面檢驗。更是大學生學會生存、實現自我發展的初步鍛煉過程。
(二)參加創新、本科校級課題院級課題申請
學校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與課題申報工作,且對中簽的團隊給予適當的資助,同時院級、校級要分開,鼓勵學生的創新熱情、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
(三)選題
在學生選題方面,筆者對2006—2011級會計學340名畢業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統計,有效調查330名。學生喜歡的創新能力培養方式是:提前進入會計學實訓環節、參加創新活動,會計學及相關領域內的學術講座。最喜歡的畢業論文開題方式是在導師的指點下自由發揮;最喜歡的畢業論文選題方式是與會計學實務相結合。簡言之,對畢業論文選題要提前介入、雙向選擇、真實課題、自主選擇、到實習單位完成畢業論文。選題在第6學期必須開始,選題時間意愿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到,90%以上的學生愿意將畢業論文在第8學期之前選題并雙向選擇指導教師。第6學期完成此項任務的占40%。在指導教師的雙向選擇上,調查結果見表4。
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指導教師的選擇有3種態度:必要、不必要、無所謂??傮w上說是有主見的。首先看重的是師德,其次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第三希望師生互選。
(四)師生交流
在調研中,我們著重從交流的形式、次數、內容著手,并且對不重視畢業論文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5。
調研中可以發現通過師生交流,了解到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80%以上的學生認為;教師認真負責。只有1.5%的學生認為教師馬虎敷衍。同時除了畢業論文外還有35%學生接受了教師考研方面的幫助,46%的學生接受了教師就業方面的指導。PDCA循環理念引入之后,在分布分流的作用下,學生有充足時間準備論文工作。據了解學生主要利用寒暑假、課后、周末、期間長假、晚上開展論文工作。師生關系比較融洽,教師可進行個性化輔導。
(五)論文全程指導
通過調研,將PDCA管理理念貫穿畢業論文教學和實踐全過程改革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現在:第一,理念上的轉變。應用技術轉型使今后教學改革的系統工程,在此過程中,以生為本是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平頂山學院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應有戰略選擇。第二,應用綜合素質的提升。PDCA開課計劃和管理理念能實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在檢查、檢驗和反復總結經驗中逐步提升綜合素養,使學生從大一開始培養專業興趣,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根據學生共性及興趣性格及智力的差異,引導學生發現感興趣的專業點,且正確認識課程小論文與畢業論文的關聯與差異;對學生來講學校與教師盡力使學生的興趣與專業達到一致學生的潛能才能發揮到極致。認知還有畢業論文這個重要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具備專業境界的同時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通過開設專業導論和學業規劃課程,使學生對整個大學生活有一個系統了解。大學的學習過程不但有基礎課、專業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還有實訓、實習、設計、課程論文和畢業論文。
在學院轉型發展和改革的形勢下,學校加強了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會計學專業與會計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合作,與大型企業聯合,利用寒暑假具體到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參與企業一些項目,得到初步的科研訓練。通過PDCA在大學四年的循環和管理,學生有了一些成果,發表一些論文,參與一些課題,科研活動獲獎等,就會比較容易完成畢業論文各環節。
(六)答辯
經過學術不端檢測合格后,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進入答辯環節。根據學院轉型及審核評估的要求結合近幾年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的實踐探索,對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設置了7個答辯評量標準選題、文獻查閱及調研、論證分析、撰寫質量、論文價值、譯文及格式、任務書執行情況。本科畢業論文的成績包括平時成績、論文成績和答辯成績。以上7個標準僅為論文成績。具體評量內容及要素見表6。
平頂山學院近幾年對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實行的是實時評量,每位畢業生都要參加答辯。對往屆畢業生采取的是延時評審。隨著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改革實踐的深入,論文的抽取、送審和通報將成為必然趨勢。河南省教育廳從2015屆會計學畢業生中抽檢論文3篇,建議在轉型中的二本院校嘗試引入“雙盲”審核制度。
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的改革實踐與探索,是平頂山學院審核評估及轉型發展的一個有意義的嘗試,同時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貫穿會計學人才培養的方方面面。引入PDCA管理理念,嘗試會計學本科層次雙盲審核,補充完善評量和評審指標體系,是提升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會計學畢業論文順利通過審核評估的必要條件,是學校轉型評估的需要,也是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改革的新思路,同時也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會計實踐性教學是指通過會計模擬實驗或到單位實習等手段,將會計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教學形式。目標是使學生體驗會計工作環境,從中得到技能的培養和對理論的進一步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與能動性,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服務。會計實踐性教學包括課內實驗教學、模擬綜合實訓、校外專業實習、撰寫論文等,教師應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結合我校會計系的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作者認為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建設可從以下幾個實踐教學環節的完善著手。
一、課內實驗教學
課內實驗教學是指通過實驗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務,教師將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的教與學過程,它融合在日常專業課的教學之中,其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技能,并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業素質。課內實驗教學是實踐和理論聯系最緊的交匯點,這一環節是實踐教學的開始,也是實踐教學的關鍵一環。
在課內實驗階段應大力提倡案例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圍繞某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并通過課堂討論等學生主動參與的方式,使學生獲得實際動手能力,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同時案例教學又能包含盡可能多的信息,激發學生發散式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案例教學應融入各專業課的學習中,一般在會計實務操作的有關理論、程序內容結束,都應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財務案例。例如在成本會計學課程的教學中,可結合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紹,穿插企業的案例,使學生理解方法的實際運用,并了解企業的成本管理狀況。
二、模擬綜合實訓
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是讓學生在模擬的會計工作環境下,運用會計實務的操作方法對虛擬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處理的實踐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將教與學、學與用緊密結合起來,學生不但能獲得對會計學的感性認識,還能從中掌握會計人員進行實際操作的技巧。模擬綜合實訓是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論方法之上的技能訓練,是通過較集中的訓練使學生達到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目的,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模擬綜合實訓包括會計綜合業務實訓、會計軟件應用實訓、成本會計業務訓練、公司理財技能訓練、管理會計業務訓練、審計業務訓練等會計專業技能訓練。教師在此階段,主要起提示作用,向學生介紹模擬實習的目的、要求和任務,解說實習的操作過程。
為了較好的開展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應該在校內建立會計的模擬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的硬件構建要盡量做到仿真,包括實驗室的布局、實驗數據貼近實際。應建立以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業務為基礎的核算體系,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模擬企業會計實務處理以及相關的財務管理、審計等實務流程。同時軟件建設要盡量做到突出會計流程中各崗位操作要領與技巧,而不是企業財務軟件的流程演示。使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如同置身企業的真實業務環境中,達到鞏固理論知識,鍛煉實戰應用能力的目的。
三、校外專業實習
校外專業實習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企業單位參加會計實務工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外專業實習屬于綜合性實習,其實習內容涉及廣,包括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稅收等諸方面的業務,實習目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鍛煉和培養。具體做法是由學校統一制訂實綱和要求,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持學校介紹信聯系實習單位,完成大綱要求的實習任務,回校后提交有關實習材料及實習報告,由學校組織統一考核確定成績。為了保證校外專業實習的質量,高校應挖掘潛力,廣泛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聘請企業相關人員擔任實習導師,全程督導學生的實習過程,保障實習效果。
我校會計系安排了三次校外專業實習,分別在第一、二、三學年后的小學期進行,由于不同階段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程度不同,對各階段的實習要求也不一樣。例如第一階段學生剛初步接觸了基礎會計學知識,因此這一階段的實習目的是使學生在了解實習單位組織形式、經營特點、生產規模等內容的基礎上,側重了解會計主體各個職能部門與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之間的關系。第二階段的實習是學生在學習了相關會計理論及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目的在于通過實習了解會計理論與方法在實際工作單位的應用,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第三階段的實習是在學生已經基本學完會計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進行,因此要求學生通過實習對所學的專業課程有一個完整的實踐認識,在實踐中鍛煉會計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業務素質,為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以及畢業論文寫作奠定實踐基礎。
四、撰寫論文
目前,高等學校會計專業是培養我國應用型會計人才的主要途徑。據統計,在我國目前一千多所全日制公立大學中,有近九百所學校設置了會計專業,在校大學生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學習會計專業或相近專業。無疑,會計專業成了管理類的熱門專業,受到辦學機構和學生的追捧。越是這樣的熱門專業就越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越是要注重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國高校會計教育在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導致會計專業畢業生未能達到社會的要求,用人單位抱怨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才能委以重任。畢業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差,這無疑與其在校接受的實踐教學有關。因此,如何拓寬我國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途徑是提高我國會計教育質量的重要課題。
一、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對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國內高校提高會計專業教學質量的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從各地人才交流會、畢業生招聘會和互聯網上的人才需求信息中都強烈地感受到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這種普遍要求,即具備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或能力、較強的綜合素質等。很多招聘單位認為,我國會計專業的大學生理論知識基本上達到專業培養目標,但他們的實踐能力普遍很弱。可見,對于會計專業人員的實踐能力越來越引起用人單位的重視,社會迫切需要重視和加強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傳統的會計實踐性教學形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而且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這一環節上,這種實踐性教學與新時期要求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會計人才的目標是不相適應的。
二、我國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理論教學的延續、補充和深化。會計實踐教學具有直觀性、真實性、啟發性、實用性等特點,通過實踐教學可以起到親驗實際會計業務、規范基本操作技能的作用。目前我國傳統的會計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途徑主要包括校內和校外的模擬實驗。
2.校外實習基地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運用。會計是一個操作性較強的專業,僅僅通過在學校里的模擬試驗不能完全滿足會計教學的要求,學生利用自己在校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最終檢驗的標準還是進入企業中實習的結果,學校內部不能實現這個目標,因此,進行校外實習基地的實踐就成為我國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在公司、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單位建立會計學專業實習基地或者實踐創新基地,并建立和完善實習基地教學評估體系,提高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為學生提供較多的課外專業性實踐機會。通過實習基地的建立,教師可以很方便地組織實習小組(3~5人為宜)定期到企業的財務會計及其他業務部門實習,請現場的財務負責人講解企業或事務所里發生的各項業務。此外還可以邀請實務界精英來校講學,增加學生知識面,開闊視野。我國各大高等院校在會計學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發展方向并不相同。有的學校傾向于在事務所建立實習基地,有的學校則傾向于在工業企業建立實習基地。由于院校的學科背景不同,同樣是會計專業其實習基地建設的行業選擇也不盡相同??傊?,我國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在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要加大對學生實習方向的選擇,盡量使會計學實習基地和今后學生就業的行業聯系起來。當然,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這種完善必然是個長期的過程,也一定會隨著學校進一步發展而更加完善。
三、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保障機制
會計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需要各個方面的努力,除了上述的一些途徑以外,保障措施也尤為重要。保障措施是否有力直接影響會計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好壞,這些保障措施包括:
1.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實踐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經驗的多寡和能力的強弱密切相關。很多教師從校門到校門,博士畢業或者碩士畢業、發表過一定層次的學術論文,便順利地當上了會計專業的老師。他們從未從事過實際業務,很難具備相應的能力,無法從事實踐課的教學。針對高校教師這種脫離實際的現狀,各高校應與會計職業界建立起廣泛的聯系和交流機制。
2.有效的實踐性教學考評體系。隨著實踐性教學的規范與完善,必須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考核方式,用以檢驗實踐性教學的完成效果。實踐性教學的途徑比較多,內容比較豐富,因此對實踐性教學的考評也應是多樣化的??梢詮母母锍R幘砻婵荚噧热萑胧?,全面考核學生的簿記能力、核算能力、實際業務的理解能力、處理非常規業務的應變能力等,促進學生熟練技能、提升能力、提高素質。比如對于校內的模擬試驗,可以將會計工作過程分為若干段,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教師也可以利用考試軟件,自動生成考卷以提高對學生實踐能力考核的效率。對于校外實踐能力的考核,可以給企業發出調查表,反映學生真實的操作水準。
論文關鍵詞:會計學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途徑;保障機制
目前,高等學校會計專業是培養我國應用型會計人才的主要途徑。據統計,在我國目前一千多所全日制公立大學中,有近九百所學校設置了會計專業,在校大學生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學習會計專業或相近專業。無疑,會計專業成了管理類的熱門專業,受到辦學機構和學生的追捧。越是這樣的熱門專業就越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越是要注重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國高校會計教育在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導致會計專業畢業生未能達到社會的要求,用人單位抱怨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才能委以重任。畢業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差,這無疑與其在校接受的實踐教學有關。因此,如何拓寬我國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途徑是提高我國會計教育質量的重要課題。
一、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對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國內高校提高會計專業教學質量的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從各地人才交流會、畢業生招聘會和互聯網上的人才需求信息中都強烈地感受到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這種普遍要求,即具備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或能力、較強的綜合素質等。很多招聘單位認為,我國會計專業的大學生理論知識基本上達到專業培養目標,但他們的實踐能力普遍很弱??梢?,對于會計專業人員的實踐能力越來越引起用人單位的重視,社會迫切需要重視和加強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傳統的會計實踐性教學形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而且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這一環節上,這種實踐性教學與新時期要求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會計人才的目標是不相適應的。
二、我國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理論教學的延續、補充和深化。會計實踐教學具有直觀性、真實性、啟發性、實用性等特點,通過實踐教學可以起到親驗實際會計業務、規范基本操作技能的作用。目前我國傳統的會計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途徑主要包括校內和校外的模擬實驗。
1.校內模擬實驗。校內模擬實驗主要有《簿記能力訓練》、《會計實務能力訓練》、《成本會計能力訓練》、《財務管理能力訓練》、《納稅會計能力訓練》、《會計報表分析》、《審計學案例分析》、《會計與審計電算化能力訓練》、《會計綜合能力訓練》等。這些實踐課程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形式完成:(1)通過實物參觀,增強感性認識。在基礎會計學習過程中,往往要接觸到有關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相關知識。教材上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都是印刷在教材上的簡化表格,與真實的賬表存在一定的差距。(2)多媒體演示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用電腦制作音像、圖片、文字等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多媒體課件具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直觀效果,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感性認識,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藝術性和實用性,使學生快樂地接受所學知識。多媒體演示教學可以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也可以制作專門的演示課件(包括企業情景和人物情景)在專門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中使用。多媒體演示教學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壓縮課堂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節約教學資源,大大提高教學效果。(3)校內模擬實務操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企業越來越多地開始用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這就要求會計專業學生既要掌握傳統的手工賬的操作,還要熟悉在電算化條件下會計的賬務處理。①傳統手工賬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傳統的手工賬在會計實踐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教學一般分兩步進行。首先進行分步模擬實習,教師要安排好分步實驗的項目、內容,明確實驗的重點與難點。待主要會計業務都完成分步實驗之后,進入會計實踐教學的第二個步驟,進行綜合訓練。綜合訓練的目的是通過對一個生產企業、一個會計期間整個會計循環過程的會計核算,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會計操作技能。 學校通過開設手工會計實驗課程,以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實際會計事項為依據,以會計核算業務、會計核算程序、會計憑證在各會計崗位的傳遞程序作為模擬實驗對象,用傳統的手工方法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科目匯總表(或匯總記賬憑證)等,使學生更加直觀真實地會計業務的來龍去脈。規范的手工模擬實習,要有一套內容完整、業務真實的實習資料,還要有出納、成本、固定資產、工資、總賬等崗位,還應建立起與此相聯系的職能部門,如銀行崗位、稅務崗位等,明確各崗位責任制。在實踐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都能到相應崗位去鍛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實習的全面性,增強學生適應各崗位的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我們通過復制若干個企業某年12月份發生的全部會計業務的所有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報表等),將這些資料復印裝訂成若干份,并裝訂成與實際資料一樣形式,將學生分為2~4人一組,模擬各種崗位,進行實踐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②會計電算化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原有的手工會計信息系統已逐步為計算機和商用軟件所取代,而會計的管理、決策、預測等高層次職能也日趨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很多會計專業院校,為適應這種變化,開設了《會計電算化》和《審計電算化》課程。在實踐中,我們通過和一些財務軟件開發企業協調,獲得了軟件公司的支持和贊助,給學校機房裝上企業版的財務軟件。學生利用教師編制的模擬上機資料或者從企業獲得的真實資料,在計算機里模擬企業的會計流程,實現建立賬套、設計會計科目、編制記賬憑證、編制報表等實踐過程。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如同置身企業的真實業務環境中,從而達到實驗目的。利用會計核算軟件教學,能全面、形象地介紹會計核算的全過程。電算化的應用是多媒體實踐教學的延續,老師可以先進行多媒體演示,然后讓學生上機操作,這樣不僅可以全面的了解企業的操作程序,而且簡單快捷。另外,會計電算化的實踐更加接近企業的實務,學生在全面掌握這些技巧后,在業務能力上達到了學校和企業間的無縫對接。
2.校外實習基地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運用。會計是一個操作性較強的專業,僅僅通過在學校里的模擬試驗不能完全滿足會計教學的要求,學生利用自己在校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最終檢驗的標準還是進入企業中實習的結果,學校內部不能實現這個目標,因此,進行校外實習基地的實踐就成為我國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在公司、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單位建立會計學專業實習基地或者實踐創新基地,并建立和完善實習基地教學評估體系,提高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為學生提供較多的課外專業性實踐機會。通過實習基地的建立,教師可以很方便地組織實習小組(3~5人為宜)定期到企業的財務會計及其他業務部門實習,請現場的財務負責人講解企業或事務所里發生的各項業務。此外還可以邀請實務界精英來校講學,增加學生知識面,開闊視野。我國各大高等院校在會計學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發展方向并不相同。有的學校傾向于在事務所建立實習基地,有的學校則傾向于在工業企業建立實習基地。由于院校的學科背景不同,同樣是會計專業其實習基地建設的行業選擇也不盡相同??傊?,我國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在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要加大對學生實習方向的選擇,盡量使會計學實習基地和今后學生就業的行業聯系起來。當然,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這種完善必然是個長期的過程,也一定會隨著學校進一步發展而更加完善。
三、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保障機制
會計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需要各個方面的努力,除了上述的一些途徑以外,保障措施也尤為重要。保障措施是否有力直接影響會計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好壞,這些保障措施包括:
1.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實踐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經驗的多寡和能力的強弱密切相關。很多教師從校門到校門,博士畢業或者碩士畢業、發表過一定層次的學術論文,便順利地當上了會計專業的老師。他們從未從事過實際業務,很難具備相應的能力,無法從事實踐課的教學。針對高校教師這種脫離實際的現狀,各高校應與會計職業界建立起廣泛的聯系和交流機制。
論文關鍵詞:會計學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途徑;保障機制
目前,高等學校會計專業是培養我國應用型會計人才的主要途徑。據統計,在我國目前一千多所全日制公立大學中,有近九百所學校設置了會計專業,在校大學生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學習會計專業或相近專業。無疑,會計專業成了管理類的熱門專業,受到辦學機構和學生的追捧。越是這樣的熱門專業就越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越是要注重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國高校會計教育在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導致會計專業畢業生未能達到社會的要求,用人單位抱怨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才能委以重任。畢業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差,這無疑與其在校接受的實踐教學有關。因此,如何拓寬我國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途徑是提高我國會計教育質量的重要課題。
一、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對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國內高校提高會計專業教學質量的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從各地人才交流會、畢業生招聘會和互聯網上的人才需求信息中都強烈地感受到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這種普遍要求,即具備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或能力、較強的綜合素質等。很多招聘單位認為,我國會計專業的大學生理論知識基本上達到專業培養目標,但他們的實踐能力普遍很弱??梢?,對于會計專業人員的實踐能力越來越引起用人單位的重視,社會迫切需要重視和加強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傳統的會計實踐性教學形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而且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這一環節上,這種實踐性教學與新時期要求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會計人才的目標是不相適應的。
二、我國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理論教學的延續、補充和深化。會計實踐教學具有直觀性、真實性、啟發性、實用性等特點,通過實踐教學可以起到親驗實際會計業務、規范基本操作技能的作用。目前我國傳統的會計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途徑主要包括校內和校外的模擬實驗。
1.校內模擬實驗。校內模擬實驗主要有《簿記能力訓練》、《會計實務能力訓練》、《成本會計能力訓練》、《財務管理能力訓練》、《納稅會計能力訓練》、《會計報表分析》、《審計學案例分析》、《會計與審計電算化能力訓練》、《會計綜合能力訓練》等。這些實踐課程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形式完成:(1)通過實物參觀,增強感性認識。在基礎會計學習過程中,往往要接觸到有關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相關知識。教材上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都是印刷在教材上的簡化表格,與真實的賬表存在一定的差距。(2)多媒體演示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用電腦制作音像、圖片、文字等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多媒體課件具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直觀效果,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感性認識,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藝術性和實用性,使學生快樂地接受所學知識。多媒體演示教學可以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也可以制作專門的演示課件(包括企業情景和人物情景)在專門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中使用。多媒體演示教學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壓縮課堂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節約教學資源,大大提高教學效果。(3)校內模擬實務操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企業越來越多地開始用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這就要求會計專業學生既要掌握傳統的手工賬的操作,還要熟悉在電算化條件下會計的賬務處理。①傳統手工賬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傳統的手工賬在會計實踐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教學一般分兩步進行。首先進行分步模擬實習,教師要安排好分步實驗的項目、內容,明確實驗的重點與難點。待主要會計業務都完成分步實驗之后,進入會計實踐教學的第二個步驟,進行綜合訓練。綜合訓練的目的是通過對一個生產企業、一個會計期間整個會計循環過程的會計核算,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會計操作技能。
學校通過開設手工會計實驗課程,以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實際會計事項為依據,以會計核算業務、會計核算程序、會計憑證在各會計崗位的傳遞程序作為模擬實驗對象,用傳統的手工方法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科目匯總表(或匯總記賬憑證)等,使學生更加直觀真實地會計業務的來龍去脈。規范的手工模擬實習,要有一套內容完整、業務真實的實習資料,還要有出納、成本、固定資產、工資、總賬等崗位,還應建立起與此相聯系的職能部門,如銀行崗位、稅務崗位等,明確各崗位責任制。在實踐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都能到相應崗位去鍛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實習的全面性,增強學生適應各崗位的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我們通過復制若干個企業某年12月份發生的全部會計業務的所有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報表等),將這些資料復印裝訂成若干份,并裝訂成與實際資料一樣形式,將學生分為2~4人一組,模擬各種崗位,進行實踐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②會計電算化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原有的手工會計信息系統已逐步為計算機和商用軟件所取代,而會計的管理、決策、預測等高層次職能也日趨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很多會計專業院校,為適應這種變化,開設了《會計電算化》和《審計電算化》課程。在實踐中,我們通過和一些財務軟件開發企業協調,獲得了軟件公司的支持和贊助,給學校機房裝上企業版的財務軟件。學生利用教師編制的模擬上機資料或者從企業獲得的真實資料,在計算機里模擬企業的會計流程,實現建立賬套、設計會計科目、編制記賬憑證、編制報表等實踐過程。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如同置身企業的真實業務環境中,從而達到實驗目的。利用會計核算軟件教學,能全面、形象地介紹會計核算的全過程。電算化的應用是多媒體實踐教學的延續,老師可以先進行多媒體演示,然后讓學生上機操作,這樣不僅可以全面的了解企業的操作程序,而且簡單快捷。另外,會計電算化的實踐更加接近企業的實務,學生在全面掌握這些技巧后,在業務能力上達到了學校和企業間的無縫對接。
2.校外實習基地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運用。會計是一個操作性較強的專業,僅僅通過在學校里的模擬試驗不能完全滿足會計教學的要求,學生利用自己在校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最終檢驗的標準還是進入企業中實習的結果,學校內部不能實現這個目標,因此,進行校外實習基地的實踐就成為我國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在公司、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單位建立會計學專業實習基地或者實踐創新基地,并建立和完善實習基地教學評估體系,提高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為學生提供較多的課外專業性實踐機會。通過實習基地的建立,教師可以很方便地組織實習小組(3~5人為宜)定期到企業的財務會計及其他業務部門實習,請現場的財務負責人講解企業或事務所里發生的各項業務。此外還可以邀請實務界精英來校講學,增加學生知識面,開闊視野。我國各大高等院校在會計學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發展方向并不相同。有的學校傾向于在事務所建立實習基地,有的學校則傾向于在工業企業建立實習基地。由于院校的學科背景不同,同樣是會計專業其實習基地建設的行業選擇也不盡相同??傊?,我國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在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要加大對學生實習方向的選擇,盡量使會計學實習基地和今后學生就業的行業聯系起來。當然,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這種完善必然是個長期的過程,也一定會隨著學校進一步發展而更加完善。
三、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保障機制
會計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需要各個方面的努力,除了上述的一些途徑以外,保障措施也尤為重要。保障措施是否有力直接影響會計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好壞,這些保障措施包括:
1.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實踐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經驗的多寡和能力的強弱密切相關。很多教師從校門到校門,博士畢業或者碩士畢業、發表過一定層次的學術論文,便順利地當上了會計專業的老師。他們從未從事過實際業務,很難具備相應的能力,無法從事實踐課的教學。針對高校教師這種脫離實際的現狀,各高校應與會計職業界建立起廣泛的聯系和交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