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40
序論:在您撰寫消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高層建筑,防火安全,室內消防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包括了建筑建筑設計、園林設計、以及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的物質要求和精神要求,進行內部環境設計,也人的生活有著親密的關系。以至于最近幾年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
但是很多人為了追求美觀和舒適度,大部分都忘了一個小環節,那就是消防設計。消防設計是:為保證電力工程安全生產,防止或減少火災危害,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采取的綜合性防火技術措施和應急消防裝備的統籌規劃和安排。在澳大利亞,美國,意大利等一些室內設計發展比較早的國家很重視這個環節,但在我國內的一些小城市還沒有被完全普及。,高層建筑。,高層建筑。目前只有大中型城市的一些娛樂場所、酒店、機場等大型工裝在室內消防設計這塊做的還比較完善,在我們家裝設計和園林還不大被人重視。,高層建筑。,高層建筑。大的園林和高層建筑更要注重消防設計。,高層建筑。,高層建筑。
建筑消防設計設計條件大致分為:
(一)、建筑部分
1、熟悉建筑資料,了解建筑性質及分類(該建筑屬于幾類高層建筑?主要作為消防系統設計依據);
2、熟悉建筑平面及功能布置,確定用水點(排水點)位置;
3、通過對整體建筑進行給排水(含屋面雨水)初步布置確定建筑布局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在那些部分需要修改(主要為設備間尺寸、管道井位置及數量、用水點盡量上下對齊、配電間移位等)?
(二)、電氣部分
1、根據建筑布置確定電氣系統(主要為總配電室和分層配電間)是否對給排水系統布置有影響;
2、對弱電系統采用同樣方法處理;
3、對建筑布置殊功能房間采用同樣方法處理;
4、如上述布置對給排水系統布置有影響應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見。
(三)、給排水部分
1、根據建筑條件選擇相關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
2、初步確定設備間布置地點(規格是否合理)?
3、根據建筑布置熟悉各給水點(生活冷水系統、熱水供應系統、消防給水系統等)位置;
4、根據建筑布置熟悉各排水點(生活污水系統、消防后事故排水系統、屋面雨水系統等)位置;
5、初步確定屋面(含各分區)生活或消防水箱設置位置;
6、熟悉或初步確定各管道井(盡量相對分散布置)位置。
二、設計步驟
(一)、建筑給水系統
1、確定建筑給水引入點(一般為兩點引入)及控制方式[一般為兩閥(閘閥、止回閥各一)一表];
2、根據市政給水資料確定采用市政給水余壓供水區間(一般為從建筑地下部分至上部三-四層);
3、根據建筑功能分區和用水點資料確定建筑上部生活給水系統分區(一般分區原則為按建筑高度35-60米分區,建筑要求供水等級越高則分區建筑高度越小;另外要考慮相同建筑功能的空間盡量在相同供水分區內);
4、確定屋面(含各分區)生活或消防水箱設置位置(水箱容積及形狀規格等根據計算結果確定);
5、根據給水分區對各用水點進行優化的給排水平面布置(各分區給水立管可以設置在一個管道井內方便檢修維護;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考慮分層給水計量;除特殊要求外一般應考慮分層給水控制;給水管線布置應水力條件良好;確定給水管線材質-方便水力計算查相應水力計算表);
6、標注給水立管編號并繪制管道井大樣圖,注意分層給水支干管應與相應分區給水立干管連接;
7、根據給水管線平面布置繪制給水軸測圖,編制給水水力計算表(注意是否有集中熱水供應;一般只需要對有代表性的給水管線進行詳細的水力計算,其它可以根據該計算結果參考確定流量、管徑、水頭損失等參數);
8、根據水力計算結果確定整個建筑給水系統的管徑(避免片面根據計算結果頻繁變換管徑);根據水頭損失計算資料確定建筑給水設備所需要的設計揚程(最上區應考慮屋面消防水箱采用生活水泵供水);根據流量計算資料確定建筑給水設備所需要的設計流量;
9、如建筑有設置中水系統要求其系統設計參考以上步驟;
10、圖紙完善及設計和計算資料整理。
(二)、建筑排水系統
1、根據市政排水資料確定建筑排水的總體走向(建筑污水匯集后一般通過局部污水處理構筑物-化糞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網,根據建筑規?;S池可以多處設置;注意室外排水檢查井設置間距要求和污水流經化糞池等構筑物存在局部水頭損失);
2、根據市政排水情況和建筑功能確定排水體制(即排水系統是否采用分流制-如建筑設置有中水系統則必須分流);
3、根據建筑給水系統布置進行優化的排水系統平面布置(排水系統一般不分區,一般需要設計專用或共用輔助通氣立管;排水立管應盡量上下取直貫通;排水立管中部、下部及出戶橫管處應設置專用消能管件;建筑中下部排水水封應安全可靠-一般選擇S型水封;排水管件一般選擇自帶檢查口型);
4、對建筑地下部分進行排水管線平面布置(除正常排水點外設備間等一般應設置集水井排可能出現的積水-采用潛污泵提升排除);
5、確定排水管線材質(一般選擇金屬管材或加厚塑料管,排水出戶橫管最好選擇金屬管-做加強防腐措施);
6、繪制排水系統軸測圖,進行排水系統水力計算(主要確定排水管徑、敷設坡度、專用通氣管管徑;排水管出戶標高應根據建筑的基礎結構資料和市政排水資料確定);
7、建筑室外排水系統的優化平面布置及水力計算(主要確定排水管徑、敷設坡度、埋設深度);
8、圖紙完善及設計和計算資料整理。
(三)、建筑雨水系統
參考建筑排水系統和雨水排除系統(教材資料)設計(屋面雨水經雨水斗收集后通過雨水立管排建筑戶外雨水井與室外雨水系統匯集,雨水立管一般設置在建筑室內專門雨水管道井內;注意暴雨強度公式選擇和重現期確定)。
部分普通高層建筑室內雨水系統一般由建筑專業考慮。
(四)、建筑消防系統
嚴格執行現行《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規范》。
根據建筑等級和功能要求進行消防系統設計(主要為建筑消火栓給水系統、噴淋給水系統、消防器材配置等,其它消防系統暫不考慮)。
高層建筑給水排水系統設計的要點就是將高層建筑進行經濟合理的分區,每個分區既相對獨立又存在有機聯系;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將該高層建筑理解為每一個分區就是一棟普通多低層建筑。
參考文獻
(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50016-2006
(3)《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T29-98
(4)《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GJ164-2002
(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
1.1隨著改革進程的深入和開放范圍的擴大,全社會對消防安全的需要會進一步增強,對消防安全服務方面的需求也必將進一步增加。這些需求有的是公共消防服務產品,如穩定的消防安全環境、健全的城市消防安全保障體系、快捷的滅火救災服務體系等;有的是混合公共消防安全產品,如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可靠的消防安全評估認證、便利的消防安全咨詢服務等;還有的是主要靠市場機制調節的私人消防安全服務產品,如質量可靠的消防器材和設備等。這些需求既是建設服務型消防的推動力,也是建設服務型消防的必要條件。
1.2建設服務型消防是政府轉變職能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主導地位日益突出,而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日趨成為政府職能的主要表現形式。這不僅符合國家職能的歷史演變發展規律,也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發展的需要。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各級政府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也指出:政府主要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集中精力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單純靠市場機制調節的經濟社會發展,容易產生“市場失靈”的問題,其中公共消防安全保障很可能就會因無利可圖而被市場機制忽略。因此,政府就必須把提供公共消防安全這樣的公共服務產品作為自己主要的職責予以切實履行。所以,消防安全服務作為基礎性的、基本性的公共服務內容,當然成為政府公共服務的應有之義,建設服務型消防自然成為政府轉變職能的必然表現。而消防部門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既是建設服務型消防的承擔者,更是推動者和組織者。
2當前建設服務型消防的現狀和問題
2.1建設服務型消防已經得到廣泛的實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個體、私營、股份等多種經濟組織形式的出現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來自社會經濟、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消防安全需求與日俱增,有力地推動了服務型消防的建設與發展。
1)消防安全服務的形式和手段多樣化。不僅政府將全社會消防工作的責任和義務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明確,各級政府、各類社會團體和法人組織結合自身消防安全需要,以ISO9000-18000等國際標準認證、HQE認證等形式,將消防安全管理納入生產、經營等經常性管理之中,在石油化工、城市管理、勞動密集型行業等實行了消防安全目標管理手段、項目規劃控制手段、許可審批手段,特別是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施行后,將搶險救援納入消防部隊重要職責,有效擴展了消防安全服務的領域和范圍。
2)各級消防部門普遍將服務寓于管理和執法當中,采取了警務公開、網上申報、窗口服務、現場辦公、特事特辦、簡化程序、縮短時間、提前介入、幫助協調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團體和組織的消防安全需要,并為達成這些需要,提供盡可能的便利。國務院先后兩次取消十項非必需的消防行政審批項目后,各地也分別取消了大量不方便群眾辦事和阻礙生產效率的地主性規定。借助每年的全國119消防宣傳日和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消防安全反思日等活動,集中性的消防宣傳與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與培訓深入學校、鄉村、工廠和社區,滿足了廣大群眾對消防知識的渴求。
3)消防安全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目前火災財產保險、消防產品質量檢測、消防工程建設、施工、裝飾裝修隊伍等中介服務組織和體系已初步建立,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火災損失估算、消防安全評估和咨詢等服務組織亦在各地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雖然這些體系發育尚不健全,但其發展方向體現了服務型消防旺盛的生命力。
2.2建設服務型消防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1)服務型消防理念尚未得到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樹立。受計劃經濟時期保姆式管制型消防的體制性、機制性的不良影響,公仆式服務型消防理念的深入和普及程度還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服務型消防就是方便群眾辦事的簡單化思維、服務型消防就是變暗箱操作為陽光作業的形式化做法,在一些領導干部和職能部門的具體運作中還較為普遍。
2)服務型消防的體制性、機制尚未完全破除。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消防安全需求是多樣性的,為滿足這些需求而提供服務的主體必然相應地是多樣性的。然而,由于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相對滯后,造成產生這些服務主體的體制性、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如對消防產品質量評價的非唯一性要求評價機構的非唯一性,在目前國家公安部的規定下就無法實現;再如因整改火災隱患而產生的資金需求,由于沒有貸款方的利益機制,目前尚無任何一家保險可融資機構愿意涉足這一領域;還如全社會對消防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沒有建立反映類似需求變化的信息機制的人才交流市場,使各類學校和勞動培訓機構不可能主動開展業務這方面的服務工作。
3)服務型消防的保障條件受到區域性經濟發展的限制。這個問題在經濟落后省份或經濟欠發達省份或地區尤為突出。由于地方財政的恩格爾系數偏大,地方財政基本上是“吃飯的”財政,無力在公共消防設施建立、滅火救援裝備改善及城鎮消防規劃、老城區改造等方面投入,造成公安消防部隊在提供緊急救援救助等公共消防安全服務方面無能為力,對部隊和政府的形象產生了不良影響。
3建設服務型消防的主要內涵
3.1服務型消防的基本概念。政府為解決社會公共消防安全問題,依據法律法規和相關要求,通過組織工作動員全社會力量,提供的公共消防安全產品的全部勞動和服務。
在這一概念表述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服務型消防歸根結底是全部公共消防安全勞動和服務;
2)它包括政府依法提供的,也包括政府組織社會力量提供的;
3)提供服務的主體不一定是政府,它可以是政府組織或動員的其它社會單位,如企業、學校、社團(非政府組織)、私人部門等。
3.2建設服務型消防的主要內涵。
1.1隨著改革進程的深入和開放范圍的擴大,全社會對消防安全的需要會進一步增強,對消防安全服務方面的需求也必將進一步增加。這些需求有的是公共消防服務產品,如穩定的消防安全環境、健全的城市消防安全保障體系、快捷的滅火救災服務體系等;有的是混合公共消防安全產品,如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可靠的消防安全評估認證、便利的消防安全咨詢服務等;還有的是主要靠市場機制調節的私人消防安全服務產品,如質量可靠的消防器材和設備等。這些需求既是建設服務型消防的推動力,也是建設服務型消防的必要條件。
1.2建設服務型消防是政府轉變職能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主導地位日益突出,而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日趨成為政府職能的主要表現形式。這不僅符合國家職能的歷史演變發展規律,也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發展的需要??偫碓谡ぷ鲌蟾嬷兄赋觯焊骷壵喂虡淞⒑驼J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也指出:政府主要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集中精力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單純靠市場機制調節的經濟社會發展,容易產生“市場失靈”的問題,其中公共消防安全保障很可能就會因無利可圖而被市場機制忽略。因此,政府就必須把提供公共消防安全這樣的公共服務產品作為自己主要的職責予以切實履行。所以,消防安全服務作為基礎性的、基本性的公共服務內容,當然成為政府公共服務的應有之義,建設服務型消防自然成為政府轉變職能的必然表現。而消防部門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既是建設服務型消防的承擔者,更是推動者和組織者。
2當前建設服務型消防的現狀和問題
2.1建設服務型消防已經得到廣泛的實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個體、私營、股份等多種經濟組織形式的出現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來自社會經濟、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消防安全需求與日俱增,有力地推動了服務型消防的建設與發展。
1)消防安全服務的形式和手段多樣化。不僅政府將全社會消防工作的責任和義務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明確,各級政府、各類社會團體和法人組織結合自身消防安全需要,以ISO9000-18000等國際標準認證、HQE認證等形式,將消防安全管理納入生產、經營等經常性管理之中,在石油化工、城市管理、勞動密集型行業等實行了消防安全目標管理手段、項目規劃控制手段、許可審批手段,特別是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施行后,將搶險救援納入消防部隊重要職責,有效擴展了消防安全服務的領域和范圍。
2)各級消防部門普遍將服務寓于管理和執法當中,采取了警務公開、網上申報、窗口服務、現場辦公、特事特辦、簡化程序、縮短時間、提前介入、幫助協調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團體和組織的消防安全需要,并為達成這些需要,提供盡可能的便利。國務院先后兩次取消十項非必需的消防行政審批項目后,各地也分別取消了大量不方便群眾辦事和阻礙生產效率的地主性規定。借助每年的全國119消防宣傳日和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消防安全反思日等活動,集中性的消防宣傳與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與培訓深入學校、鄉村、工廠和社區,滿足了廣大群眾對消防知識的渴求。
3)消防安全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目前火災財產保險、消防產品質量檢測、消防工程建設、施工、裝飾裝修隊伍等中介服務組織和體系已初步建立,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火災損失估算、消防安全評估和咨詢等服務組織亦在各地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雖然這些體系發育尚不健全,但其發展方向體現了服務型消防旺盛的生命力。
2.2建設服務型消防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1)服務型消防理念尚未得到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樹立。受計劃經濟時期保姆式管制型消防的體制性、機制性的不良影響,公仆式服務型消防理念的深入和普及程度還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服務型消防就是方便群眾辦事的簡單化思維、服務型消防就是變暗箱操作為陽光作業的形式化做法,在一些領導干部和職能部門的具體運作中還較為普遍。
2)服務型消防的體制性、機制尚未完全破除。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消防安全需求是多樣性的,為滿足這些需求而提供服務的主體必然相應地是多樣性的。然而,由于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相對滯后,造成產生這些服務主體的體制性、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如對消防產品質量評價的非唯一性要求評價機構的非唯一性,在目前國家公安部的規定下就無法實現;再如因整改火災隱患而產生的資金需求,由于沒有貸款方的利益機制,目前尚無任何一家保險可融資機構愿意涉足這一領域;還如全社會對消防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沒有建立反映類似需求變化的信息機制的人才交流市場,使各類學校和勞動培訓機構不可能主動開展業務這方面的服務工作。
3)服務型消防的保障條件受到區域性經濟發展的限制。這個問題在經濟落后省份或經濟欠發達省份或地區尤為突出。由于地方財政的恩格爾系數偏大,地方財政基本上是“吃飯的”財政,無力在公共消防設施建立、滅火救援裝備改善及城鎮消防規劃、老城區改造等方面投入,造成公安消防部隊在提供緊急救援救助等公共消防安全服務方面無能為力,對部隊和政府的形象產生了不良影響。
3建設服務型消防的主要內涵
3.1服務型消防的基本概念。政府為解決社會公共消防安全問題,依據法律法規和相關要求,通過組織工作動員全社會力量,提供的公共消防安全產品的全部勞動和服務。
在這一概念表述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服務型消防歸根結底是全部公共消防安全勞動和服務;
2)它包括政府依法提供的,也包括政府組織社會力量提供的;
3)提供服務的主體不一定是政府,它可以是政府組織或動員的其它社會單位,如企業、學校、社團(非政府組織)、私人部門等。
3.2建設服務型消防的主要內涵。
1)政府提供基本的或純粹的公共消防安全產品的公共服務。具體包括建立消防法規體系、保證社會消防安全穩步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和救災力量體系建設、災后救助、撫恤等福利政策、公民人身和財產消防安全的權利保護等。
摘要:本文分析了火災風險評估概念的內涵,綜述了以某一系統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研究及目的,介紹了國內外較新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關鍵詞: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
一、火災風險評估的概念
過去,人們往往依靠經驗和直觀推斷來做出決策。隨著計算機容量不斷擴大和模塊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riskassessment)和風險管理(riskmanagement)技術作為復雜或重大事項決策的必要輔助手段,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在決策分析、管理科學、運營研究和系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和應用[1]。
通常認為風險(risk)的定義為:能夠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它通過后果和可能性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體現。風險概念中包括三個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認知;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后果[2]。因而,火災風險(firerisk)包含火災危險性(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后果)雙重含義[3]。
現在,在文獻中可以看到的與“火災風險評估”相關的術語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災風險評估都是指:在火災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火災風險進行估算,通過對所選擇的風險抵御措施進行評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數據轉化為準確的結論的過程?;馂娘L險評估與火災模擬、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間有密切關系,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簡單地如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表,復雜的就會涉及到概率分析,在應用方面針對的風險目標的性質和分析人員的經驗有各種變化[4]。
較多的人傾向于從工程角度來定義火災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災風險(firerisk)?;馂奈:π灾福悍彩歉鶕延械馁Y料認為能引起火災或爆炸,或是能為火災的強度增大或蔓延持續提供燃料,即對人員或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任何情況、工藝過程、材料或形勢?;馂奈:π苑治鲈诓煌那闆r下有不同的針對性,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可預見性后果。這種設定的條件稱為火災場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間的布局、建材、裝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與相關后果有關的各種具體信息。目前在確定后果方面的趨勢是盡可能地利用各種火災模式,輔以專家判斷。此時,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風險評估的一個構成元素,即風險評估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權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系統特性和動態特性。風險實際上并非某一單一實體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屬于一個系統的特性。若系統發生變化,很容易就會使事先對風險所做的估算隨之發生變化?;馂娘L險評估模式包括:系統認定,即明確所要評估的具體系統并定義出風險抵御措施的過程;風險估算,即設定關于火災的發生幾率和嚴重后果及其伴隨的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或尺度,計算和量化系統中的指標的過程;風險評估,對該標準或尺度進行分析和估算,確定某一特定風險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風險發生變化的權重[5]。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的意義及發展概況
在消防方面,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建筑設計性能化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安全評估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消防協會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規”是一部關注火災中的人員安全的消防法規,與之同源的“NFPA101A確保生命安全的選擇性方法指南”,分別針對醫護場所、監禁場所、辦公場所等,給出了一系列安全評估方法,多應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評估方面[6]。
目前,我國在火災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業,或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小系統。例如,由武警學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方法及軟件開發研究”,以“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等消防規范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為基礎,設計了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采用線性加權模型得出煉油廠的消防安全評價結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價也比較多,如中國礦業大學周心權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災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因素集,并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進行了消防安全評價[8]。
與上述的安全評估不同,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火災風險級別,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導城市消防系統改造,指導城市消防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即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區域內所存在的對生命安全造成危險的情況、火災頻率、氣候條件、人口統計等因素,進而評價社區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風險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評估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情況是要關注社區從財政及其他方面為消防規劃中所要求的總體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綜合功能增強,在居住區商貿中心、醫院、學校、和護理場所增多,評估方法還會相應的改變?,F有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兩個目的:
(一)用于保險目的
在火災保險方面的應用的典型事例為美國保險管理處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災分級法,在美國已經被視為指導社區政府部門對其火災抵御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和自我評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區消防狀況分為10個等級,10級最差,1級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統一的指標來對每個社區的客觀存在的滅火能力進行評估,確定該社區的公共消防級別,這套指標來自于由美國消防協會和美國自來水公司協會所制定的各種國家規范。ISO對城市消防的分級方法主要體現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級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結構、用途、防火間距與公共消防情況(用公共消防分級數目表達)相關聯,再以統計數據加以調節后,來確定相應的火險費用。ISO級別僅被保險公司用作確定火險費用的一個成分。ISO分級系統雖然無法反映出消防組織的其他應急救援能力,但實際上也常用于各個區域的公共滅火力量的確定。
市政消防分級表從1974年開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區域的7個指標情況:供水、消防隊、火災報警、建筑法規、電氣法規、消防法規、氣候條件。隨著技術進步,該表也不斷改進。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對公共消防分級的方法,給出了修訂后的滅火力量等級表,指標只包括前3項。被刪除的指標或者確少區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評估時太過于主觀,而且74表格中包含許多評估標準是具體的規定,如果某一社區的情況沒有滿足這些規定,則歸屬為差額分,規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彈性范圍,無法正確評估情況和技術的變化。故而ISO分級表被視為越來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當今的消防組織和地方政府要擔負日益加重的安全責任,面對來自公眾的對抵御各種風險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調整消防機構人員、設備及其他預算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確認某一給定轄區內的具體風險和危險的等級。
具體地說,城市區域風險評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眾和消防員的生命、財產的預期風險水平與消防安全設施以及火災和其他應急救援力量的種類和部署達到最佳平衡。
關于火災風險對于滅火救援力量的影響,美國消防界對此的關注可以說幾經反復,其間美國消防學院、NFPA等都做了許多工作。直至20世紀90年代,國際消防局長協會成立了由150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國際消防組織資質認定委員會(theCommissionofFireAccreditationInternational,CFAI),經過9年的廣泛工作,制定了“消防應急救援自我評估方法”,和制定標準的社區消防安全系統。另外,NFPA最終還制定了NFPA1710和1720兩個指導消防力量部署的標準,分別幫助職業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和改進為社區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據NFPA最近的調查,NFPA1710將在全美30500個消防機構中的3300~3600個得到正式的應用,也推廣到加拿大有些地區[10]。
英國對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標準是依據內政部批準的“風險指標”,把消防隊的轄區劃分為“A”、“B”、“C”、“D”四類區域,名為“風險分級”系統。其目的是對消防隊的轄區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轄區內的各種風險區域,進而確定該風險區域發生火災后應出動的消防車數量和消防響應時間。1995年,英國的審計委員會了一份題為“消防方針”的考察報告,認為這種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建筑設施的占用情況、社區的人口統計情況和社會經濟因素,也沒有把建筑物內的消防安全設施納入考核范圍。故而由審計委員會報告聯合工作組與內政部的消防研究發展辦公室一起,設立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開發一套供消防機構劃分區域的風險等級,對包括滅火在內的所有應急救援力量進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設施的規劃并能解決上述問題的風險評估方法,再對開發出的方法進行測試。最后Entec公司開發出了計算軟件,并于1999年4月以內政部的名義出臺了“風險評估工具箱”測試版[11]。
三、國內外近期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一)國內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張一先等采用指數法對蘇州古城區的火災危險性進行分級[15],該方法的指標體系考慮了數量危險性,著火危險性,人員財產損失嚴重度,消防能力這四個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災平均發生率與城市人口密度﹑城區面積﹑建筑面積間的統計關系基礎上,選取建筑面積為主導參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積為單一因子的城市火災危險評價公式[12]。李華軍[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中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由危害度﹑危險度和安全度三個指標組成,用以評價現實的風險,不能用來指導城市消防規劃。
(二)美國的“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方法[13]
美國國家消防局與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評估”及“消防安全標準”的工作的基礎上,更突出強調了“火災科學”的“科學性”,開發出名為“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國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該方案,這是一個計算機軟件系統,包含了多種表格、公式、數據庫、數據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關的信息和數據,以確定和評估轄區內火災及相關風險情況,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決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機構和轄區決策者針對其消防及應急救援部門的需求做出客觀的、可量化的決策,更加充分地體現了把消防力量布署與社區火災風險相結合的原則。
該方法的要點集中于兩個方面:1、各種建筑場所火災隱患評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種數據元素,這些數據能夠通過高度認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觀的、定量的決策指導。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統共包括6類數據元素:建筑設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經濟價值。2、社區人口統計信息。用于收集轄區年度收集的相關數據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災損失總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員數目等數據元素。
該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響應規劃中得到應用。以蘇福爾斯消防局為例,它利用該方法把其社區風險定義為高中低三類區域,進而再考察這些區域的火災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高風險區域包括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區域,主要指人員密集的場所和經濟利益較大的場所;中等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區域,如居住區;低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較低的區域,如綠地、水域等,然后再把這些在消防救援響應規劃中體現出來。
(三)英國的“風險評估”方法[14]
英國Entec公司研發“消防風險評估工具箱”,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評估方法的現實性,是否在一定的時限內能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經過對環境、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門所使用的各種風險評估方法的進行廣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對這些方法加以適當轉換,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不同緊急情況進行評估。二是建立了表達社會對生命安全風險可接受程度的指標。
Entec的方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各類事故和各類建筑設施進行風險評估,這樣得到一組關于滅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設施規劃的國家指南。對于各類事故和建筑設施而言,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數據各不相同,所以對于國家水平上的風險評估設定了一個包括四個階段的通用的程序:對生命和/或財產的風險水平進行估算;把風險水平與可接受指標進行對比;確定降低風險的方法,包括相應的預防和滅火力量的部署;對不同層次的滅火和預防工作的作用進行估算,確定能合理、可行地降低風險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做好油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減少或者消除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從而減少安全隱患。
1.1控制人為因素。一方面就要加強相關的消防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消防意識,從而來正確地指導自己在平時工作中的行為。具體來說,就是要組織和開展油庫消防安全管理知識培訓或者是講座,對消防知識進行廣泛地宣傳和傳播,強化消防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將“安全第一,消防第一”的理念貫徹到實際的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就是要有效地控制消防人員的行為規范。這就需要制定相關的規定和措施,對不遵守規定的工作人員進行懲罰和批評,糾正不規范的行為。
1.2控制油品狀態。首先要科學地設計油罐,因為如果設計不合理會使油氣容易在油罐內部聚集,然后引發油罐的爆炸。因此,就要在油罐壓力允許的情況下,有效地控制油氣的發散和收集。其次要做好防靜電的措施,如果出現靜電的聚集,那么就會很容易成為火災或者是爆炸的源頭,另外還要做好防雷、防腐蝕等工作,保證油罐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儲放,盡可能地減少不安全因素。
2增強區域范圍內的軍警民聯合
在過去,一般發生火災主要是消防隊員的責任,警察和民眾更多的是“旁觀者”,這樣一來,消防滅火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因此,務必要聯合軍警民三者的消防力量,提高消防的效果。具體來講,首先由于消防部門自身消防設備和設施的不足,使得救災滅火工作不能及時地處理,那么如果聯合了警民這兩方的力量,就可以獲得公安消防和廠區消防中的專業消防隊伍的支援,從而解決油庫消防人員、設備不足的問題。通過軍警民三方力量的聯合,增強了之間的聯系,可以邀請消防部門過來參觀油庫,同時給油庫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意見,減少不安全的因素。
3結合先進的油庫消防安全管理方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方式也使多種多樣。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了計算機的應用,我們知道計算機已經在很多領域獲得了廣泛地運用,在油庫消防安全管理找工作中也逐漸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相關的油庫消防部門可以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網絡管理系統,通過這種系統來處理各種各樣的火災數據和資料,給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還能預測火災發生的趨勢等等,另外還能連接計算機來管理和控制自動化報警系統,甚至是自動滅火系統,減少安全隱患,但是這種計算機在油庫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檢驗。
4結語
消防行政執法內部監督的分類及特點
消防行政執法內部監督通常包括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濟三部分。事前預防可以理解為,在消防行政執法活動之前對執法機構、執法人員、執法裝備等物質條件的管理和監督。比如:對執法行為按照一定標準分別由支隊、大隊管轄,執法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執法資格,采取主責、協辦制度,配備相應標準的消防監督、火災調查裝備等是對消防行政執法的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可以理解為,在消防行政執法活動之中控制執法的程序、自由裁量、合理性、合法性,對消防執法實施的時間、地點、方式、步驟等動態的監督和制約。比如:執法過程中雙人執法、重大事項集體會審、自由裁量程度適當等。事后救濟可以理解為,消防行政執法行為結束后,通過一般的監督方式或專門的監督程序,由上級機關對執法過程及結果進行審視、評價,對不正當的執法行為進行糾正,救濟消防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以達到消防行政執法內部控制的本質目的。消防行政執法內部監督的內容不僅包括消防行政執法的合法性,而且包括對消防行政執法合理性的監督;不僅要對下級公安消防機構依法行使職權情況進行監督,而且要對下級公安消防機構履行法定職責情況進行監督;不僅包括消防行政執法廉政監督還包括消防行政執法效能監督。消防行政執法內部監督不僅要監督檢查消防行政執法活動是否合法適當,而且對違法失當的消防行政行為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糾正和補救。因此,它具有監督和補救的雙重作用。對公安消防機構來說,它是一種監督和檢查,而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行政相對人來說,它就是一種補救。從黑龍江省公安消防機構近5年(2007~2011年)的內部執法監督活動上看,內部監督活動共6萬余件,結案率、糾錯率100%,發揮了強大的監督功能,呈現出監督部門分工日趨精細、監督力度逐漸加大、監督效果明顯增強的特點。
加強消防行政執法內部監督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消防執法觀念
要防止在消防行政執法過程中出現的以權壓法、以情輕法、徇私枉法等問題,就要對消防行政執法人員加強思想教育,用正確的思想引導,筑牢思想防線,做到警鐘長鳴。一是樹立執法為民理念。通過教育培訓增強公安消防機構的執法為民意識。通過制度和機制的完善確保執法工作真正體現為人民服務的要求。二是樹立嚴格執法理念。公安消防機構要強化對法律責任的意識,在消防執法過程中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依法自由裁量,促進實現消防行政管理的公平和正義。三是樹立全程監督的理念。要有效防止濫用權力的發生就必須把權力置于眾目睽睽之下,消除人治因素,由依令行政轉變為依法行政,實行“陽光執法”。
(二)用科學的制度規范內部執法監督
固本方能培元,本在于消防行政執法主體,只有加強自身制度約束,才能正本清源、防微杜漸。一是完善消防執法責任制。制定并完善公安消防機構組織監督和個案監督程序,規范監督的內容、范圍、程序以及監督部門的權限內容,通過集體會審、紀委介入、掛牌督辦、及時公開等方式,確保執法監督能夠及時滲入到決策、執行的各個環節。二是實行調查、審查人員分離。為了保證消防行政執法內部監督工作公正、透明,應當將消防行政執法調查職能人員與行使裁決處理權的人員分開,以防止先入為主,防止滋生腐敗,防止忽視被監督人提出的證據和反駁意見。三是完善過錯責任追究機制。消防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是消防行政執法內部監督保持長效機制、煥發旺盛生命力、保證其健康運行的根本保證。加強消防執法內部監督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明確執法責任,并將其分解到每名消防監督員。通過進一步完善消防行政執法責任體系,完善消防監督員的個人執法檔案和單位執法檔案制度,把消防執法監督與消防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結合起來,實行誰辦理誰負責,誰審核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在實踐中,要制定合理的考評辦法,開展執法檢查,采取巡查、檢查、抽查、定期檢驗等方式,督促各執法單位和監督員建立執法檔案,記錄執法過程和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的主要依據。同時開展執法績效評估,對部門、個人消防行政執法投訴情況、案件發生比例、執法情況落實、行政管理相對人評價等內容開展考核,考核結果與實際利益掛鉤,對成績突出的要在晉職、晉級、晉銜方面優先考慮。
1.績效審計是消防部隊審計工作發展的必然階段。
消防部隊當前的各種審計業務類型,有的注重查錯糾弊,有的注重節約資金,有的注重規范程序。大部分審計工作注重的是過去和現在,對已發生和正在發生的經濟活動對將來的影響很少關注,這就必然導致現存審計業務模式與消防部隊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無法滿足部隊發展要求。而績效審計不僅關注到各種業務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同時還關注到經濟活動產生結果對未來的影響,它所能發揮的作用是其他審計方式不能替代的。因此,在當年審計工作逐年加強的趨勢下,開展績效審計是審計工作適應部隊發展要求的必經階段和必然產物。
2.績效審計是科學衡量消防部隊經濟管理情況的有效手段。
績效審計其主要特點是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對于消防部隊來說,經濟性就是要求以最低的經費、物資投入獲得一定的設備、物資購置或裝備、營房建設等成效;效率性是指在經費、物資投入或人力消耗一定的情況下,力爭取得最大建設成效或實現最大既定工作目標,或者是在實現一定工作目標時使所需投入經費、物資或消耗的人力最少;效果性是指既定的工作目標實現的程度或一項經濟活動對后續工作預期影響與實際影響之間的關系。通過績效審計的三個方面的考量,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部隊經濟活動及經濟管理的最為真實準確的情況,能夠有效促進各級消防部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經濟管理工作。
3.績效審計是科學評價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重要途徑。
在常規的經濟責任審計模式下,對領導干部的評價衡量多是從合規性、合法性方面衡量,缺少了效益性、效果性的評價,即使一些評價的規定制度對其有所涉及但也存在不夠全面、細致的問題,可操作性不強。績效審計的效果性評價恰好可以作為當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有效補充,通過效果性評價,能夠準確反映當前消防部隊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有關的決策和管理行為的后續影響,對正確評價其經濟責任提供有力證據和參考,避免了經濟責任評價中的片面性和主觀臆斷。
二、開展績效審計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1.績效審計標準制度未建立。
目前消防部隊還沒有有關績效審計的標準制度,績效審計的方法、程序,特別是評價標準無相關依據。又加上影響績效審計評價的因素較多,沒有統一可用的評價量化細則,不同的衡量標準,會導致評價結果產生較大差異,造成了制度難建、標準難出的現狀。
2.績效審計方法技術缺乏。
由于績效審計面對不同的審計項目需要不同的評價衡量標準,相對專業的方法技術也比較缺乏。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無法根據審計業務實際,選擇行之有效的審計方法。如在綜合評價被審計單位基本建設項目過程中,除采取常用的查詢、座談、分析等方法外,對項目建設效益、效果及其長遠影響沒有具體行之有效的方法去選擇,審計人員必須更多地采用政治的、經濟的、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來衡量,也導致審計的風險加大,給審計工作開展帶來了一定困難。
3.審計人員素質與績效審計要求不相適應。
績效審計不同于其他常規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除一般的財務知識外,審計人員更應當掌握當前消防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和部隊建設的發展方向,能夠更深刻地認識被評價審計項目在部隊整體工作中所占的地位和影響,能夠客觀中肯地判斷所審計項目的真實情況。當前消防部隊審計人員對績效審計相關知識、經驗缺乏,部分基層審計人員多數為“半路出家”,有的甚至不具備獨立開展常規審計業務的能力,開展績效審計的難度可想而知。
三、消防部隊開展績效審計的方法與對策
1.建立完善制度標準是開展績效審計的基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開展績效審計必須建立完善相關的規范制度和標準體系,規范審計工作程序,細化績效評價,使績效審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具備規范性又有可操作性。如在基本建設項目績效審計中,除對項目建設的規范性、合法性評價外,還可以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前期論證情況及其影響)及經費投與建設成效(主要考核其經濟性)、舉債情況與正常經費的比例及是否影響正常工作(主要考核長遠影響及效果)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評價考量建設效益。
2.探索完善審計技術方法是開展績效審計的關鍵。
消防部隊如開展績效審計,應當對不同的審計業務類型總結完善相對應的審計技術方法,以便審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對癥下藥”,避免出現失實評價。筆者認為,可結合當前經濟責任、預算執行、基本建設、物資采購、信息化建設等各類審計業務,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相關的審計方法技術,提高績效審計水平。如開展上述審計項目中,可結合審計項目實際,采取常規評價與后續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經濟活動或被審計對象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發現和糾正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偏差,提高績效審計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使績效審計結果最大限度地符合客觀實際。
3.提高審計人員業務素質是開展績效審計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