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37
序論:在您撰寫歷史教育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班班通 歷史教學 情境 興趣 作用
1 “班班通”設備能讓歷史老師優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粉筆和黑板是主要的教學工具,其容量和呈現方式受到了嚴重的局限。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歷史知識,為了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教師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繪畫、板書,這都耽誤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教師在課堂上也很累。而現在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有著強大的存儲和調用功能,可以使用電子筆進行操作,呈現方式快,能面向學生進行,隨時可以關注學生的動向;可以大大增加課堂容量和教學密度,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真正實現高效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白板上隨意利用各種應用軟件,隨意的使用工具庫中的各種工具,如:手電筒、抹布、橡皮擦等,像在黑板上一樣可以自由的書寫和勾畫,對講授的重點內容進行拖拽、放大、旋轉、擦除、遮罩等手段。通過這些手段在白板上表現出來的新穎、形象、生動、直觀、有趣的知識內容,對聽課的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在開闊學生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進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 利用“班班通”引入有趣的歷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而在歷史課堂中運用趣味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途徑。“班班通”教學為沉悶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色彩,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使二者更易于建立共學或互學的關系,同時多媒體教學也給學生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多種可能,便于個性化學習成為現實。學生可以自主、自助從事學習活動,根據自我情況安排學習,而且可以通過互相交流、集體參與等實現合作學習,并在合作中提高學習興趣,通過貢獻智慧,分享成果,進而學會合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高校歷史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是研究的熱點與實踐難點。近年來,以講述歷史的方式,弘揚傳播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為目標與內容的央視節目《百家講壇》,自開播以來取得了巨大成功,這為高校歷史教學改革提供了積極的啟示。作為一所匯集各路精英教師(學者)的“開放式大學”及其“歷史科目”,其“教育教學”成功之處在于:
1.合理的定位。以講述我國著名的歷史內容為載體,在專家、學者和廣大百姓之間架起“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梁”,達到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
2.注重名人效應。講師們都是在學術界有著廣泛影響力的“學術大腕”,通過《百家講壇》,實現了日常普通老百姓聆聽到他們講座的心愿。
3.語言通俗易懂,表達幽默風趣,一改歷史語言中艱澀難懂的術語、文言。
4.選題的“可講性”,史文學類題材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時也突出時代性。
5.多種電視手段的綜合運用,講座提綱制作成課件,演講時投影演示,圖、文、語、手勢同步進行,立體感強。
電視節目和歷史教育教學固然有區別,但在如何有效地傳播歷史文化的宗旨上卻是一致的。因此,高校歷史教育應借鑒《百家講壇》的有效經驗,找準歷史教育的目標定位,從課程體系到治學態度、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進行積極的改革。一是要借鑒其合理定位,明確歷史教育的目標。要明確區分非歷史專業的歷史教育和歷史學專業教育課程的差異,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二是要借鑒其多元教學方式,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盡量減少照本宣科,多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將教學內容、引用的材料、圖片、文字、聲音等通過多媒體設備傳遞給學生,讓歷史知識“活起來”。三是要借鑒其“一家之言、百家爭鳴”,給學生創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F在高校的歷史教學,限定性的結論太多,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少,固定的結論又讓學生對歷史產生逆反心理。倡導學術自由,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在允許范圍內形成自己的觀點。
二、構建立體化的教育教學方法,推動高校歷史教育發展
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增強自主學習方式的運用。高校歷史教育教學方法中,最容易忽視的是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開發。因此,要增強自主學習方式的運用,鼓勵學生圍繞教學難點與社會熱點,從歷史的角度進行思考分析,豐富自身的歷史知識結構和邏輯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其性格、愛好、知識面等方面差異,自由組合、組建成不同的歷史學習小組,注重自主學習與分組合作學習的高度聯動。
2.利用網絡技術,增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F代化的網絡教育技術具有生動性、即時性等便捷性優點,這種手段在高校歷史教育教學的運用,從多個角度、跨越時空提供聲、像、文等信息的歷史“再現”,讓學生在課堂中也能領略到聲音、圖像帶來的歷史沖擊力和歷史厚重感,生動形象的圖片和歷史故事會鐫刻在學生的腦海里,使他們的歷史觀、想象力、知識面同步得到提升。此外,以網絡教育為依托,構建歷史教育網站、論壇等互聯網平臺,也有利于學生自我探索。
3.結合創新型人才培養,拓展研究性教學方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雖然能讓教師更好地傳播知識,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動力未能真正調動起來也是不爭的事實,導致大學生歷史意識和表達能力不夠。因此,要結合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鼓勵大學生在歷史教學與歷史體驗中,進行研究型的學習。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可以開設“歷史沙龍”、“尋根問底”、“以史為鑒知天下”等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研究型的學習,帶著問題、帶著任務、帶著思考去學習,進一步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提高自身歷文獻閱讀能力、質疑能力、論文寫作能力。
1.基于學生原有水平的原則。學生都不是空著腦袋來學習的,我們的教學不可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如果要清晰地看到學生知道了些什么,必須在課堂伊始就以學生的原有知識為基礎,基于學生的原有認知與經驗來闡述新的知識,知識生成才會不盲目。課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反思在本節內容學習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哪些與之相關的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知識基礎上存在著哪些差異,在新知識教學過程中要將知識內容分為幾個層次來設計,預計學生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怎樣的反應和解答。
2.教學相長的原則。課堂教學是師生和諧共建、交往共生的過程,筆者認為生成性課堂也要講究效率,為了促進學生自主生成知識、掌握經驗和方法,需要教師精心預設,并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給予實時的引導。師生交往與對話是促使學生自主生成知識的動力所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合作探究,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過程,在學生思維出現困惑或是價值觀出現偏差時及時地予以引導與矯正,提升知識生成的質量。
二、案例分析
人教版選修3第三單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面有個“探究活動課”,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就話題“世界大戰的啟示———戰爭給人類帶來了什么?”進行探究,從編者的目的來看,學習高中歷史不僅僅是為了認識歷史,對于戰爭史也是如此。讓學生討論對戰爭的看法,從討論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意義,促使正確的生命觀、戰爭觀與和平觀自然生成。當然,為了促進這些感受的生成,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筆者將教材中的內容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影響》這節課的內容進行重組,讓討論的主題更為明確———“對二戰的反思”,同時為了方便討論進一步分解為如下幾個小的課題:
(1)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了怎樣的災難?
(2)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社會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
(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外交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有哪些異同點?
關鍵詞:“治史”,模型,歷史學習,運用
一、關于“治史”的模型John Fines在《歷史教學實踐》一書中提出了學生可以借鑒歷史學家“治史”的模型來學習歷史。歷史學家“治史”的模型(見下圖):圖:“治史”的模型(A model for ‘doing history’)① 他認為學生應該以類似歷史學家的方法進行學習,原因有三:1、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歷史是這樣形成的,我們就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組科學的斷言,而這種科學的斷言,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死記硬背的歷史,只能符合測試者的利益,而在實踐中,它是不能用的,因而也是無用的。2、好的學習永遠都是積極的學習,在這種學習中,是學生,而不是老師,在做工作。學習處理證據的問題是具有挑戰性的,需要努力的,并是令人滿足的;而且,它能幫助理解正在學習的知識。積極的學習導向是理解歷史。3、使用原始資料、處理有關證據的問題,這些都給人一種真實感,這種真實感是第二手資料所不能給予的。處理從某一時代來的證據,所提供給我們對那個時代的許多方面的洞察力,并能幫助我們感知正在學習的主題。而第二手資料,則不能輕易激發我們的情感、想象力或我們的行為;相反,第一手原始資料,如果我們仔細處理的話,確實能給我們提供那種感覺會計畢業論文范文。①根據John Files的觀點教育教學論文,中學生應該、也有能力運用“治史”的模型來學習歷史。因為就中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尚處于培育階段,他們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與歷史學家相比,差距是明顯的。但只要他們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過的歷史知識,勇于突破教材所提供的知識范圍,充分運用“治史”的模型來理解歷史,汲取歷史智慧,開闊視野,可以增強歷史洞察力和歷史使命感。那么,如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得到貫徹實施呢?二、“治史”模型的闡述和運用1、 理論闡述這個模型圖可以從歷史認識論的角度來闡述。歷史學習的過程是學習主體對歷史客體再現的一個過程。當然這個過程不僅僅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而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索取。主體(知識人)認識客體(歷史事實),是通過中介質(史料)來認識的。我們可以這樣解釋:歷史學家(認識主體)憑著自己的經驗、技能和知識,在擁有了第二手資料,如史學專著、論文等;并在探究的過程中,提出了難易、深淺等不同的問題;問題提出后,需要找原始資料來證實(歷史資料);而面對原始資料,歷史學家根據自己的知識有不同的看法,找出了證實問題的不同證據,從而得出不同的結論(歷史客體);而這些結論又當作第二手資料或問題重新提出,又經過不同的解釋得出新的結論。由此可見,歷史的結論是無止境的,關鍵在于如何解讀原始資料,而這又取決于對歷史的理解能力。所以說,歷史的認識是相對的,它是歷史主體經過史料中介達到對歷史客體的本質的能動的反映。
主要責任;更有人從證據中得出李鴻章決不是賣國賊,而是一個愛國者。結論五花八門,如何能進一步理解呢?這涉及到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對史料的判斷、取舍來認識歷史;同時,還需要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見解的人合作學習和交流。通過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和交流,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應注意的問題中學生畢竟不能等同于歷史學家,在應用此模型的時候應揚長避短。學生的起點較低,我們無法改變這種起點,但我們可以通過歷史教學,使他們對歷史的理解得到擴展和提高。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合作學習,集思廣益,循序漸進,理解歷史,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學生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運用“治史”模型來學習歷史的意義1、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和分析歷史的能力歷史是指對過去的了解,學習歷史是為了發展并提升我們對過去了解的能力,也就是歷史的認知能力或歷史思維的能力。利用此模型可以充分的運用歷史原始資料,學生透過原始資料進行分析,增加對過去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這是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和重要目的?!稓v史課程標準》(普通高中,實驗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對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有一個要求,即“注重探究學習,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用“治史”的模型來學習歷史就是這一方法的很好體現。2、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教學上利用此模型,既增加學生的投入感,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運用原始資料,可以將時空的距離拉近。歷史是過去事實的記載,會使學生對悠遠迷離的史實不易理解,透過原始資料的一些文字描述如當時人的章程、見聞錄及報紙等或圖樣的示意感受當時人強烈主觀感情。所以即使歷史是不得直接觀察,學生頭腦中也會再現出某一事物的過程。這種“再現教學”使學生沖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將幾百年、幾十年中外歷史現象都能在想象中“看見了”,學生一同感受當時人的看法和感情,無形中增加學生對歷史的投入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3、有利于培養學生領悟歷史和創新能力歷史知識最顯著、最根本的特點就是過去性。因此,學生理解歷史必然有很大的難度,領悟歷史的能力較差,一知半解地死記教材現有結論,嚴重制約了歷史思維能力的發展。在此模型中,要求學生盡可能客觀的接觸和運用史料。史料能比較生動地反映歷史的本來面貌,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幫助學生準確地領悟歷史。教學中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歷史知識和第二手資料,思考提問,然后直接閱讀史料,接觸各種歷史文獻,可以使學生對歷史進行直接的探究,通過分析各種史料,思考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時間、為什么和怎樣做出的,其證據的可靠性、權威性和可信性如何?從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樣的觀點和背景?這些史料是對事件敘述的全部依據嗎?等等。學生經過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記硬背教材結論的弊病,加深對歷史的理解,促進學生歷史思維和創造力的發展。參考文獻
①模型譯自A.K.Dickinson &P.J.Lee ,History Teaching and HistoricalUnderstanding.
The Appliance of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LearningYe Hongfen(LuQiao Middle School,Taizhou 318050,Zhejiang,China)Abstract:Afterintroducing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theappliance of this model in students’ history learning,and how to put thistheory in history teaching practice with cases,we can conclude that it ismeaningful for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論文關鍵詞:獨立學院經濟學,雙語教學
所謂雙語教學是指將母語以外的另外一種語言直接應用于語言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的教學,使第二語言的學習與各學科知識的獲取同步。雙語教學實現了專業知識和外語學習的有效結合,以專業知識為主、外語水平提高為輔,滿足了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1]。在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尤其是加入WTO 的新形勢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模式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革,對學生外語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與外語能力,是擺在應用型技能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經濟學課程作為起源于國外的專業基礎課程在進行雙語教學改革中有著獨特的優勢。
一、獨立學院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的必要性
(一)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選擇
20世紀 90年代以來,國際化成為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化,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教育部高教司在相關文件中提出教育教學論文,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課程必須進行雙語教學小論文。雙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而在雙語教學課程的選擇上應更多的體現課程的廣泛應用性。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課程的基礎課,為學生學習和應用經管類專業知識做了良好的鋪墊。因而經濟學的雙語教學實踐是一種與國際經濟接軌的開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學內容上強調多元、開放、融合,在教學方式上強調靈活,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外語水平和教學藝術要求較高,在教學目標上注重培養學生用不同語言進行思維和創新的能力。同時,通過使用學界較為認可的經濟學外文教材、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雙語教學會有力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向規范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二)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社會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發展由“精英化”向“大眾化”過渡的產物,承擔著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培養大批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歷史重任。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獨立學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站穩腳跟,關鍵也在于能否培養出有別于研究型院校的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演進,應聘者在工作中既精通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掌握外語的技能越來越受到青睞。因而在對本科生的培養中運用雙語教學可提高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質,并使其更符合國際化人才的標準。
(三)經濟學課程本身的需要
經濟學本身源于國外成功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場經濟國家,而國內高校本科教學中講授的經濟學原理幾乎都是從國外著作中翻譯修訂而來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譯與原文表達的意思不完全一致,這對學生掌握和應用經濟學原理產生不利影響。此外,由于經濟學本身是一門發展較快的學科教育教學論文,使用翻譯修改而來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其教學內容無法體現經濟學發展的最新動態。借助經濟學雙語教學,一方面可使學生站在英語思維的角度,用英語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種經濟學原理,從而更好地把握經濟學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通過采用國外經濟學教材,可以增加學生的專業見識,使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吸收到經濟學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增強教學的時效性。[2]
二、獨立學院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改革模式
(一) 教學模式的選擇
根據授課時外語使用程度的不同,雙語教學可分三種不同模式:1、沉浸式雙語教學(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用學生所學第二語言/外語進行教學,本族語/母語不用于教學之中,乃至校內也不使用本族語/母語,以便讓學生沉浸于弱勢語言之中。[3]2、過渡性雙語教學(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在學生剛進校時,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語/母語教學;但一段時間之后,則使用所學外語/第二語言進行教學。因此,過渡性雙語教學即指開始前有―段非雙語教學作為過渡期,以避免學生剛進校因不適應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而產生許多困難,其目的仍是逐漸向沉浸式教學過渡。3、保留性雙語教學(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學生剛進校時用本族語教學,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語/第二語言,部分科目仍用本族語教學。
獨立學院的學生較普通高校的學生入學成績較低教育教學論文,英語水平相對較差,在課堂教學中應對其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因而我們在教學的第一階段可以主要采用“保留性雙語教學”模式小論文。在雙語教學實施的第一階段,為了不使學生在雙語教學模式下影響對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側重運用“保留性雙語教學”模式,即在注重學習專業知識和運用英語的同時,以母語來維持理解與交流過程并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經濟學專業英語詞匯的滲透,專業概念和理論模型公式的表達,以及部分英語釋義;雙語教學實施的第二階段,可啟用“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在第一階段取得成果的基礎上逐步在經濟類課程中推行雙語教學模式,不斷擴大獨立學院雙語教學課程的范圍,靈活地互用漢語和英語兩種主體語言,努力促進學生逐漸通過專業英語理解關。
雙語教學推行的第三階段,在總結經濟學雙語教學前兩階段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逐漸探索出符合獨立學院自身情況的雙語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在學生能夠基本通過英語關,掌握一定經濟學專業英語詞匯的基礎上,逐步推行英語沉浸式教學法,采用全英語授課或逐漸增加英語在經濟學課程中運用的比例。畢竟獨立學院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并不十分擅長因而具體模式還得視雙語教學實施前兩階段的效果和學生的接受情況而定。當然在使用“沉浸式”教學模式過程中,經濟學教師應注意運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教學教育教學論文,把復雜的經濟學理論和案例等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發音標準且語速較慢,使學生能順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和知識。
(二) 教材的選擇
選用合適的原版教材是開展雙語教學的基礎。雙語教學教材應當使用外文版的教材,在內容上直接與國外院校接軌,避免因間接引用而產生歧義。要選擇既緊密結合實際又符合時代要求的原版教材,在原汁原味的語言中了解另一種文化,掌握專業知識。目前多數進行經濟學雙語教學的院校把曼昆教授編寫的《經濟學原理》(第三版)作為固定教材使用。該書被美國百余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可見其全球影響力之大。此外,該教材的語言表達比較規范、簡單、用詞準確,內容更新穎,作者能站在經濟學初學者的立場,激發學生對經濟學的學習興趣,這也比較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知識的興奮點。但原版教材的選編思路和編寫形式與國內教材的風格完全不同。雖然國外教材知識較新,反映了學科前沿,但國外教材在一些內容上說明得過于詳細,與國內同類教材相比,內容相對較多而且比較零散。因此,教學中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篩選,抓住學生必須掌握并與國內教材主要內容相契合的部分進行學習,這樣有助于專業課程的學習。[4]而對于相關案例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
(三) 教學時間
根據教學計劃和各專業的實際情況教育教學論文,一般在大一下學期開始學習微觀經濟學,但是獨立學院大一學生的英語相對比較薄弱,開展雙語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大學英語一般開設兩年,
大二上學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已達到了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學生普遍有著較好的英語基礎,這時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采用雙語教學對學生來說困難相對要小些,可避免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畏難情緒。另外,從大學二年級上學期起開始連續、合理地部署和安排雙語教學,可延續英語學習,使英語學習四年不間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可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提高作用小論文。而且,可在基礎英語學習之后,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轉移到自己的專業上來。
此外,國外的經濟學課程一般是從高中開始,到了大學每學期只學習教材內容的幾個章節,將整個經濟學課程分散到大學的各個學期,更有助于學生的消化理解。而我國經濟學課程一般是針對經管類學生開設的,時間為一年左右,如果進行雙語教學的話應該考慮適當延長學時,以便于教師更好的準備課堂內容教育教學論文,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
(四)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雙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與學互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而高素質的師資是實施高質量雙語教學的保證。從近期實踐看,全國絕大多數的獨立學院是在母體普通本科高校的直接支持下,以母體高校的品牌、師資、管理和其他資源為依托而發展起來的,借助“母體”師資、外聘名校教師是獨立學院最常用的做法。但隨著獨立學院社會化的趨勢不斷發展,建設自己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已迫在眉睫。除了外聘歸國經濟學研究生外,獨立學院也應重視本院經濟學雙語教師的培養,一方面大力引進英語水平高、學科知識強的復合型教師,另一方面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特別注重青年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的培訓和提高。如可采取教師自費及學院委培相結合的形式選派英語基礎良好、經濟學專業知識扎實的青年教師赴國內外相關院校培訓。
參考文獻:
[1]白世貞,沈欣.素質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模式研究.物流技術.2010
[2]梁燕紅.微觀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探索.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
[3]李榕.我國高校雙語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08
[4]喬虹.“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探索.教育與職業.2008
(一)主體不同
舉例子的主體是教師,教師通過事例來論證觀點,加深學生印象,以便學生理解。而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它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要根據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思考和討論,通過學生自身的參與、開動腦筋,最終理解教育政策法規的基本知識和原理。
(二)地位不同
二者在教學中的地位不同,舉例子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而案例教學法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通過完整的案例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三)流程不同
舉例子沒有固定和程序化的流程,教師只要在某一個知識點講解之前或之后都可以隨時應用,一般用時比較短,而案例教學有完整的過程,包括案例呈現、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教師總結點評等基本的流程,因此耗時長,一般都在半個小時以上。
(四)作用不同
舉例子的作用雖然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但它沒有學生的參與,沒有凝結學生自身的智慧和思考,因此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欠缺。在案例教學法中,學生通過互動、研討、查閱等方式來獲得對知識和原理的理解。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理論加的理解及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評論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維和概括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與《教育政策法規》課程的契合性
《教育政策法規》課程是教師教育類的必修課程,這門課程主要是讓未來步入教師崗位的師范類學生,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學校、教師和學生等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理解教育法律責任和教育法律救濟等方面的主要觀點,通過理論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對生活中的教育法律問題及教育法律現象依法進行分析與評論,提高其依法執教的能力,逐步形成和提高教育法律意識,最終理解并確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執教的教育法學理念。該課程理論性較強,特別是對一些教育法律條款,學生并沒有最直接的感性經驗。因此,如果單純地用講授法進行知識講授,學生很難將知識內化,并且容易產生《教育政策法規》課程非??菰镫y懂的感受。不利于增強學生的教育法律意識,更不利于將所學轉化到教育行為中去。而案例是溝通理論和實踐的橋梁。通過案例教學法大大縮短了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中,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用教育法律原理分析教育法律現象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潛移默化地使其懂得了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并促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層面上樹立依法治教的決心。有位學生在《教育政策法規》課程快要結束時,這樣總結:一直以為教育政策法規是很空泛的,離自己很遙遠,其實不然,在教學過程中的很多鮮活生動而又震撼人生的案例無不牽動著我的心,于是,我開始思考,今后怎樣去做一個好老師,關心學生,保護孩子們的生命安全、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任重而道遠。
三、案例教學法在《教育政策法規》應用的四個基本點
(一)案例的選擇和呈現
關于案例的選擇,學術界普遍認為,在選擇案例時因注意案例的真實性、典型性、啟發性等。在《教育政策法規》課程中除了遵循這些基本的原則外,還會有意地從兩個角度進行篩選。一是最新發生的案例,二是身邊發生的案例。因為最新和身邊發生的案例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覺得教育法離自己并不遙遠,違反教育法的現象和行為就發生在自己的周圍,犯罪的都得到了嚴懲,這樣更有說服意義。另外,在教學實踐中,還應注意教育政策法規的案例應有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的結合。呈現一定的反面案例,有助于學生認識教育法律現象和問題,但如果過多地呈現反面案例,學生就只會注意到教育法律多么不完善,教育有多么黑暗,所以適當地加入正面案例能使學生在認識到現有教育法律不完善的同時,更能看到公平、正義和希望。在選好案例之后,要注意采用不同的呈現方式,可以教師自己閱讀該案例,可以讓學生自己來閱讀案例,也可以通過課件呈現,還通過視頻來呈現,也可以進行更創新的嘗試,比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現等方式??傊⒁飧鶕煌哪繕撕蛢热莅咐尸F的多樣化,以免總用一種方式呈現對學生造成單調刺激。
(二)精心設計問題
為促進學生對教育政策法規基本知識的理解和討論的有效性,問題的設計是需要仔細斟酌的部分,設計問題時要根據問題的理論進行科學的設計,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把問題分為不同的類型,以對問題回答的要求不同為例,可把問題分為四類:一是判別類問題:主要是對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詞語是:“是不是”?“對不對?”“、行不行、“”好不好?”“、能不能?”“、會不會?”等等。二是描述類問題:主要是對客觀事物加以陳述和說明。代表性詞語是“:是什么?”、“怎么樣?”等等。三是探索類問題:主要是對事物的原因、規律、內在聯系加以闡釋。代表性詞語是:“為什么?”“、你從中能發現什么?”“、你該如何?”等等。四是發散類問題:主要是從多角度、多方面、多領域去認識客觀事物。代表性詞語是:“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說說你的看法?”等等。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要僅僅局限在一個層面上,要善于從多種角度問問題。
(三)組織好討論
在討論環節,應完成兩個目標:一是任務目標,即根據教師提供的問題進行討論,最終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總結討論內容,并形成結論。二是社交目標,即加強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合作,包括表達、溝通、傾聽、分享技巧。因為從理論上講,案例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與人溝通的能力,但實踐中最終能不能培養出學生的團結、合作、交流、溝通能力,需要教師人為地設定社交目標。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教師普遍重視任務目標,忽視社交目標。教師在明確提出小組的學習任務和目標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向學生解釋小組活動的成功標準(例如,是不是每個人都參與了討論,是不是仔細聆聽他人的觀點等)。在討論中,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性。在每次小組討論時,可以指派小組組長,并且不同的討論問題小組組長輪流擔任。請小組組長對每位同學的發言做好記錄,最后由小組組長進行匯報。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機會不多,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講,自己聽,也習慣了不經歷自己的獨立思考,直接由教師給出答案,所以在使用案例教學時,起初學生是有些不適應的,不敢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適當地設置一些考核方式和獎勵機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小組討論。
(四)教師的反思
物理知識是比較抽象和理性的,學生的思維往往難以介入。物理學故事就不同了,它是感性的,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如有關“兩個鐵球是否同時落地”的命題,如果展開一點,把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懷疑,伽利略的思考論證方法,伽利略通過實驗證實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這些史實像講故事一樣講給學生聽,就能夠起到激發學生學習的作用。
二、梳理知識體系
沿著物理學發展歷程對物理知識進行梳理,是對物理知識進行體系化的一條捷徑。因為物理發現的歷程,常常是根據人們的認知規律發展的,是人們的認知規律在時間尺度的折射。認知的發展歷程一般是從感性到理性,從直覺到實驗再到思想實驗,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物理學的發展同樣如此。對物理知識根據物理學史的發展進行梳理,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各種概念、定理、定律的來龍去脈和發展過程,而且有助于根據學生認知規律來對物理知識進行系統化,同時讓學生認識到科學動態生成的歷史過程。
三、培育科學精神
1.細致觀察的習慣
歷史上的許多科學家,都善于通過不為人所注意的平?,F象,細心地觀察與思考,這些事例對學生是很好的激勵。
2.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物理學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和修正前人的認識,建立新認識的循環過程。這就要求物理學的探究者敢于挑戰權威,在科學事實基礎上提出新觀點、新理論。例如,亞里士多德從人們的日常經驗出發得出了一個結論: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此后兩千年時間里被奉為真理,而正是由于伽利略具有懷疑和批判的精神,才用理想斜面實驗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提出物體運動時并不需要外力來維持。
3.嚴謹求實的品質
科學不能有半點虛假,在科學問題上采取隨意甚至欺騙的態度,其后果往往是極其嚴重的。例如,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宣布,他們測量到了運動速度超過光速的亞原子粒子。這一消息曾令全球為之震撼,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被。然而事實是,他們在設計實驗裝置時的一個小失誤導致了這一事件。物理學史中的這類事件也有很多,在教學中適當引述,有助于培育學生嚴謹求實的學習作風。
4.百折不撓的毅力
要從事實表象直達物理本質,單靠興趣和靈性是不夠的,必須有百折不撓的毅力,能夠始終如一的堅持,才能有所發現。愛迪生研究燈絲,實驗了幾千種材料;俄羅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為得到石墨烯,用鉛筆和不干膠撕了一萬多次。物理學史中,這樣的事例很多,對培育學生科學研究工作的毅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訓練思維和研究方法
如前所述,物理發現的歷程,常常是根據人們的認知規律發展的,是人們的認知規律在時間尺度的折射。這就決定了科學探究過程與學生的認知過程的相似性。物理學家在發現、建立、檢驗、運用和發展物理規律過程中所采用和總結的思維和研究方法,也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思維和研究方法,惟其如此,才能使學生學會正確思維和研究方法。例如,觀察—提出假說—邏輯論證—實驗檢驗—修正推廣,這是科學研究的普遍過程,物理學史中的許多事例都證明了這一點。我們就應訓練學生以此為基本研究方法。再如,科學研究中使用類比、歸納、演繹的思維方法,在物理學史中都有描述,應提示學生,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訓練。
當前的教學中,往往把結論直接呈現給學生,卻隱去了曲折復雜的思維過程,這實際上是一種買櫝還珠的行為,因為學生對思維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掌握知識。物理教師要通過物理學史的滲透,讓學生理解科學的思維和研究方式,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