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24
序論:在您撰寫腹腔鏡手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手術過程中,腹腔中的氣體壓力應控制在1.7kPa左右。通過切口把套管針送入病人的身體中,并在該切口處把腹腔鏡儀器一并置入病人體內。先使用腹腔鏡儀器對病灶進行觀察,同時詳細檢視病人腹腔中的狀況。選擇身體兩髂骨骼的前上嵴內側大約5cm部位進行穿刺同時切開一個細微的手術切口,在選擇切口部位并進行穿刺操作時,要小心規避腹腔的血管,防止儀器刺破血管。取出2根套管針,并將套管針儀器通過切口送入病人體內,經由套管把醫療儀器一并送入病人身體并逐漸深入到盆腔處。完成上述操作后,醫師要找到病人的病灶并針對不同的疾病使用腹腔鏡詳細檢視病灶及其附近的狀況,確定情況之后采取針對性的手術處理方法。在實施手術時,醫生應按照需要運用不同手術儀器進行配合,并通過剪切方式或使用電凝儀器、電刀設備或吸收裝置幫助病人去除病灶。78例婦女中,接受肌瘤剔除治療的婦女病人為25例,接受腹腔鏡囊腫剔除方案的病人為19例,有25例婦女肌瘤剔除治療,在腹腔鏡輔助下進行子宮附件切除的婦女有7例,此外,有10例在腹腔鏡輔助下行輸卵管妊娠術、17例婦女接受切除子宮方案。手術操作全部完成后,取濃度適宜的NaCl溶液對病人的腹腔內部進行沖洗清潔。仔細對病人腹腔中的情況進行觀察,重點檢視腹腔中是否發生流血狀況,檢查無誤之后,沿著套管將病人身體中的腹腔鏡儀器和相關器械取出,并將手術部位的細微切口閉合。
2結果
2.1手術方案選擇
在78例婦女病人中,接受腹腔鏡囊腫剔除方案的病人為19例、有25例婦女肌瘤剔除治療、有10例在腹腔鏡輔助下行輸卵管妊娠術、17例婦女接受切除子宮方案、有7例在腹腔鏡輔助下進行子宮附件切除。
2.2手術相關情況
手術用時在76.6~104.5min之間,實施手術的平均用時為(82.6±10.4)min,手術中,婦女的失血量在67.8~113.6mL之間,平均失血(95.3±28.4)mL。手術完成之后,78例婦女身體的復原速率十分理想,最短留醫天數為3d,留醫天數最多的婦女為12d,手術后平均留院觀察6.7d。
2.3病人的復原情況
78例婦女中,有77例接受手術之后癥狀徹底消退,身體復原到健康狀態,其中僅1例婦女在復原階段出現肌瘤二次生成情況,需再次接受剔除手術。因此,痊愈概率為98.68%。
3討論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連續選擇2004年1~10月在我科住院行腹腔鏡手術的婦科患者160名,年齡18~60歲,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應用早期鍛煉法,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法。兩組患者所患疾病均為卵巢腫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原發不孕、繼發不孕等。其他相關條件(年齡、手術范圍、手術種類、內科疾?。┮酂o顯著差異。兩組患者均于術前l日18:00遵醫囑行肥皂水清潔腸道;21:00遵醫囑口服安定7.5mg;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
1.2方法實驗組:術后患者完全清醒后(約4小時),即進行床上早期鍛煉,至排氣、腹脹解除為止。1)上肢運動:未靜脈輸液的手進行握拳、松拳,反復5次:屈伸肘關節5次。2)下肢運動:屈伸左右膝關節5次,上抬雙下肢5次。3)翻身運動:未輸液的手捂住腹部小切口位置,左右翻身各5次。上述運動每2小時進行1次,直到排氣為止。對照組:按術后護理常規進行護理,術后第2天早晨拔除留置導尿管、更改護理等級后,進行床旁活動。
1.3觀察指標囑兩組患者和家屬記住術后患者最早排氣的具體時間,告訴護士并進行記錄。
1.4統計方法用stata統計軟件,對分類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檢驗水準α=0.01.
2.結果
檢驗結果顯示,P<0.01,實驗組比對照組的術后排氣時間明顯縮短。提示:早期鍛煉可以明顯縮短術后最早排氣時間,利于患者術后康復,體現了腹腔鏡手術的優勢。
3.討論
手術前進行腸道準備作為婦科手術常規已沿用多年,目的是保證術中腸道空虛,保障醫生術中視野清晰,預防麻醉和手術牽拉內臟導致患者嘔吐和誤吸。但術前腸道準備也影響了正常胃腸功能,減慢了腸蠕動速度,引起機體一系列生理變化。而術后胃腸道運動從抑制到完全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如何縮短這段時間,是促進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環節。
有資料報道,婦科腹部手術患者,術后恢復排氣和腸蠕動功能,一般在48~60h以上,個別在72h以上。有人用熱敷腰骶部背腧穴促進術后排氣,最短時間為18h:有人用術后按摩腰背部多個穴位促進術后排氣,最短時間為31h;還有人應用中藥復方湯劑促進術后排氣等。但上述方法均針對腹部開腹手術后患者。腹腔鏡手術在婦科手術治療方面體現了痛苦小、出血少、恢復快的優勢,而如何縮短最早排氣時間,減少患者術后腹脹痛苦,促進機體功能恢復,是在護理方面如何體現微創外科優勢的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1.1一般資料
對某醫院2160例婦科腹腔鏡手術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婦科腹腔鏡手術有4個級別,其中,I類主要是指附件手術(即腹腔異位妊娠、卵巢囊腫、盆腔炎癥),共有1586例,其還包括對不孕癥的檢查。II類主要是指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共有287例。III類主要是指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共185例。IV類主要是指腹腔鏡下婦科惡性腫瘤,主要包括宮頸癌的質量、子宮內膜癌以及卵巢癌的分期手術,共102例。該研究對2160例患者的年齡、體重、病種、病史以及身體狀況等信息進行了調查與記錄,這有助于分析出腹腔鏡手術并發癥以及相關影響因素。
1.2方法
在研究腹腔鏡手術并發癥以及影響因素時,需要對病例以及患者資料信息進行統計與分析,主要是分析患者的病種,手術的級別,是否有腹腔手術病史以及子宮內膜異位情況。如果患者的手術類別為惡性腫瘤分期,則增加了出現并發癥的風險。分析術后并發癥,首先需要觀察,觀察的內容主要有:穿刺及氣腹癥狀、血管損傷以及出血狀況、術后感染以及其他稀有并發癥等。有的患者在腹腔鏡手術后,會出現較為罕見的并發癥,比如神經受損、子宮破裂、電損傷等等,這些特殊的并發癥并不再該的研究范圍內,該研究主要對常見的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檢驗方法為χ2檢驗和Fisher精確概率法,數據表示方法主要是以平均數為計量參考,對呈正態分布的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的方式進行描述。應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式進行多組均數分析比較。在分析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影響因素時,研究人員選用了二分類Logistic回歸的方式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并發癥發生情況
并發癥總體發生率為3.33%(72/2160),其中氣腹及穿刺并發癥發生率為0.32%,皮下氣腫4例,皮下出血及血腫3例。術中并發癥發生率為2.31%,術中失血過多36例,發生率為72.00%,術中及術后給予輸血治療;泌尿系損傷3例;中轉開腹病例10例,其中2例術中冰凍切片檢查為惡性腫瘤中轉開腹;會陰陰道裂傷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0.69%,術后感染10例,占66.67%;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1例,溶栓治療及穿彈力襪等處理后治愈。
2.2不同腹腔鏡手術類型并發癥發生情況
I、Ⅱ、Ⅲ、Ⅳ類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其中Ⅳ類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最高。
2.3單因素Logistic分析運用
單因素Logistic分析分別對年齡、子宮大小、有無手術史、有無子宮內膜異位癥病史、手術類別、BMI6個因素進行分析,并計算出各自的回歸系數β、回歸系數標準誤(S.E),回歸系數Wald檢驗的χ2值和P值以及OR值和OR值95%的可信區間,對并發癥發生的相關因素的相對危險度進行判斷。
2.4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
以并發癥發生作為應變量(0=無,1=有),以年齡、子宮大小、子宮內膜異位癥病史、手術類別4種因素作為自變量,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計(LR)的向前逐步回歸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有2個因素進入Logistic回歸模型。
3討論
3.1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
我國引入腹腔鏡技術的時間并不長,在剛剛引入這項技術時,其應用的范圍比較窄,婦科腹腔鏡技術主要是應用在婦科病診斷以及輸卵管絕育手術中,這些疾病的危險性比較小,而且很少出現術后并發癥。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而且各項技術越來越完善,但是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也有所增加,尤其是泌尿系統的損失,出現的概率比較大。在對腹腔鏡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調查時發現,在17521個病歷中,所有并發癥出現的概率為3.2‰,而診斷性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出現的概率為1.1‰,復雜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出現概率為5.2‰。我國相關婦科腹腔鏡的報道顯示,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為2.98%,而嚴重并發癥出現的概率是0.43%,在所有并發癥中,術后失血過多以及感染最為常見。該研究中認為,婦科腹腔鏡手術中,患者可能會出現大量失血的現象,而且容易導致失血性貧血病癥的出現,這也是該類手術中,最常見的術后并發癥?;颊叱霈F失血的現象,可能是由于腹壁、盆腔、腹腔臟器等血管遭到了損壞。若是大血管損傷則很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失血性休克,從而威脅其生命。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醫護人員在進行穿刺操作時,一定要避開血管,在輔套管穿刺時,必須應用腹腔鏡技術,在腹腔鏡的監視下,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術中出現的概率。在惡性腫瘤切除手術中,由于技術難度比較高,所以對醫療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其必須多觀察腹腔鏡下血管的分支走向,在進行分離血管操作時,應避免使用電凝設備,以免引起更多的并發癥。泌尿系統損傷也是腹腔鏡手術常見的并發癥,其危害性比較大,在該研究的案例中,出現泌尿系損傷并發癥的概率為0.13%。腹腔鏡手術中,有時需要采用電凝方法對血管進行處理,由于這類設備的溫度比較高,而且會出現熱傳導效應,如果醫療人員操作不慎,會導致患者輸尿管損壞。在應用電凝技術時,出現熱損傷不易被發現,其在術后一段時間后才會慢慢出現。為了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醫療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還要掌握腹腔解剖的相關內容,尤其是輸尿管解剖,一定要避免發生輸尿管損傷問題。在解剖前,醫療人員要觀察輸尿管的走向,如果遇到較難處理的置管問題,要盡量減少使用電極電凝的處理方式,對一些有子宮內膜異位病史的患者,在選擇手術方式時一定要慎重,還要防止輸尿管出現解剖變異問題。在進行惡性腫瘤手術時,要防止分離輸尿管而損傷其營養血管問題的發生,在選擇鉗夾時也需要特別慎重,否則會造成輸尿管的損傷。
3.2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相關因素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患者85例,其中,男47例,女38例,患者年齡17~64歲,平均年齡48.3歲。手術原因:膽囊手術16例,胃腸手術24例,婦科手術20例,脾臟手術15例,肝臟手術16例,其他4例。ASA分級為Ⅰ~Ⅱ級。經患者知情同意,按照隨機數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2例),常規腹腔鏡手術治療,入室后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采用手術室護理路徑的方式護理,術后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及護理滿意度。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手術室護理路徑護理。方法如下。
1.2.1術前護理
術前常規檢查,確保患者可耐受手術,并排除手術禁忌癥,建立訪視單;進行必要的術前教育,緩解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情緒,囑患者密切配合。術前半小時查看所有手術所需儀器、設備,查對手術器械。
1.2.2術中護理
輔助患者上床,調整襯墊,并備好消毒用物。檢查腹腔鏡器械的齒、鉗端、軸關節處與各零配件,小螺帽的完整性、內鏡性能。常規消毒、鋪巾。根據術者需求調節光源,對白平衡,進入腹腔后調節氣腹機壓力至12~15mmHg。手術配合:先遞電源線、光源線、電子鏡、氣腹管吸引器并遞2把巾鉗分別固定。
1.2.3術后調節室溫,注意患者保暖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去枕平臥、留置導尿,必要時靜脈補液。患者在術后8h可進少量營養液。術后24h后可進行適當的輕微局部活動。術后頭低臀高姿勢可緩解肩部放射性疼痛。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圍手術期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待患者度過圍手術期后,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調查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護理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摘要]目的:探討、總結婦科腹腔鏡手術圍術期護理工作的經驗。方法:對婦科皮膚、會陰、腸道等術前準備工作進行改進。結果:在護理工作中體現了人性化關懷。結論:手術的成功離不開高質量的護理。
[關鍵詞]婦科腹腔鏡;圍術期;護理
我院自2005年2月開展婦科腹腔鏡手術以來,已成功完成手術110例,并發深靜脈血栓2例,膀胱損傷1例,都因及時發現及時處理而治愈。通過腹腔鏡手術圍術期的護理,逐漸掌握了腹腔鏡手術的護理要點及術后常見并發癥的種類、原因、臨床表現、好發時間及常規處理措施,合理制定護理計劃,及時觀察病情變化,縮短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1]。
1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患者的需求在疾病發生、發展,轉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得到重視[2]。無論何種手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如緊張、焦慮,對手術的治療效果持懷疑態度,因此心理護理應貫穿于整個護理治療過程中,尤其在術前2d,手術當天,歸入病區時都要主動和患者進行交流,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如在術前和患者進行心理溝通,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盡可能的解答,對腹腔鏡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術中感覺、術后反應等給予講解。并對患者進行正確的評估,針對患者不同需求及層次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有效降低患者應激反應,為手術創造一個良好條件。
2術前準備
2.1皮膚
婦科腹腔鏡比傳統開腹手術對臍部的要求更嚴,因為,臍部是腹腔鏡手術的一個重要路徑,該部位凹陷于體表,皮膚嬌嫩潮濕不易清洗,特別有利于細菌生長,常規的皮膚消毒法已不能滿足腹腔鏡手術的要求,我院已由原汽油酒精碘伏的消毒方法,改進為潤膚油肥皂水過氧化氫液碘伏清潔消毒的操作程序,盡量減輕棉簽對臍孔皮膚的刺激,保證術野皮膚的無損傷及無菌性[3],預防術后切口感染。
2.2會
為了預防陰道細菌進入腹腔,我院長期以來用陰道沖洗霧化、紅光上藥來解決這一問題,雖達到了術前要求,也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從2005年10月份起我們開始了術前3d用1%碘伏擦洗陰道,甲硝唑0.4g陰道上藥進行陰道準備,術前1d備皮效果良好,既減輕了患者的負擔又達到了消毒的目的,無一例發生感染。
2.3胃腸道
腸道準備的目的是為了刺激腸蠕動,軟化和清除糞便,排除腸內積氣,便于手術中充分暴露,保障手術順利進行,減輕術后腹脹不適,傳統的清潔灌腸操作煩瑣,既增加了護士工作量又給患者帶來不便和痛苦。我們采用了術前1d下午4點口服20%甘露醇250ml加等量溫開水,術前晚及術晨分別溫鹽水灌腸一次進行腸道準備,口服給藥法簡便,效果好,能減輕患者生理痛苦。術前進食12h,禁飲8h以減輕腸脹氣,防止誤吸。術前3d給予慶大霉素針劑8萬U口服,抑制腸道細菌繁殖,預防腸道感染。
2.4其他
患者排空膀胱留置導尿,術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g,魯米那0.1g。
3術后護理
腹腔鏡手術在CO2氣腹下進行,如果CO2殘留于人體疏松組織過多或吸收大量CO2易出現高碳酸血癥及血流動力學改變。術后應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連接心電監護,觀察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鼻塞給氧[4],初時4L/min,30min后改為2L/min,保持呼吸道通暢。有痰時及時吸出,惡心嘔吐時遵醫囑給胃復安、信法丁,常規進行會陰護理,觀察陰道出血情況,消毒陰道宮頸預防逆行感染,疼痛不適時,給予心理疏導必要時給止疼劑。
3.1術后傷口觀察
由于腹壁傷口切口小,各種腹腔液易從傷口滲出,影響傷口愈合,因此應密切觀察傷口滲血,滲液的顏色、量,并與術后出血相區別。傷口有滲出時及時更換敷料。
3.2導尿管的護理
術前放置留置尿管排空膀胱是為了使術野更清晰,避免誤傷膀胱、輸尿管等器官。術后要密切觀察尿量及顏色,保持導尿通暢,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后留置尿管1d~2d,單純附件,子宮肌瘤剔除術可于術后24h,液體輸完后拔除尿管,有膀胱損傷的患者應留置尿管72h,觀察尿液等恢復正常后拔除。
3.3及飲食
腹腔鏡手術以全麻為主,患者未清醒時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清醒后改半臥位,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恢復。在飲食方面,不主張清醒后即進食,雖然腹腔鏡手術系微創手術,對胃腸影響很小,但過早進食由于氣腹導致胃黏膜灌注不足、腹內脹氣,使胃腸蠕動恢復慢,易引起患者惡心、嘔吐,我們主張患者清醒6h以后視具體情況給予少量飲水,禁糖水、牛奶,恢復排氣后進少量流食、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食,以免因進食過早使胃腸道反應加重。
3.4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3.4.1內臟損傷
主要是膀胱、子宮、輸尿管、腸道的損傷。術后如出現逐漸加重的腸脹氣,腹膜炎表現,應警惕腸道并發癥發生的可能。
3.4.2血流動力學的改變
由于腹腔鏡在三孔氣腹下進行,取截石位、全麻、手術中轉開腹,致使手術時間延長靜脈血流緩慢,在瓣竇內形成渦流易致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尤其好發于左下肢。若術后發現患者下肢腫脹,疼痛和壓痛,淺靜脈擴張,皮溫體溫升高,Homens(+)應及時做出處理,囑患者抬高患肢,50%硫酸鎂濕敷,同時溶栓祛聚抗凝處理,以免靜脈性壞疽的發生和肺栓塞的形成。
3.4.3術后出血
密切觀察穿刺孔的滲血情況和生命體征的變化。患者如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傷口敷料滲血增加色澤鮮紅,是術后出血應及時搶救。
3.4.4肩背酸痛不適是因術中CO2氣體殘留膈下刺激神經反射所致,一般數小時可消失,護理中對腹壁輕輕加壓,將氣體盡可能排出,患者可取膝胸臥位,讓氣體向盆腔聚集減少對膈肌的刺激。
3.4.5皮下氣腫
由于腹腔內壓力增高,氣體從氣針處分散于皮下或氣腹時直接灌入皮下所致,壓之有捻發音,可給予被動運動,增加血液循環,一般2d~3d,可自動吸收。應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隨著腹腔鏡手術應用范圍的拓寬,操作難度的增加,腹腔鏡手術的并發癥不容忽視。術前充分的準備和術后精心的護理對預防和及時處理腹腔鏡手術并發癥,促進患者術后盡快恢復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愛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3):15.
[2]蔡偉萍,黃葉莉.婦科腹腔鏡臨床應用及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4,7:1143.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科2012年6月—2014年12月采取腹腔鏡手術患者172例為研究對象,排除手術過程不順利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依照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6例,觀察組患者年齡(44.8±16.4)歲,子宮肌瘤26例,卵巢管囊腫6例,卵巢囊腫24例,異位妊娠22例,宮頸癌前病變4例,子宮腺肌病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6.1±16.3)歲,子肌宮瘤26例,卵巢管囊腫9例,卵巢囊腫21例,異位妊娠23例,宮頸癌前病變3例,子宮腺肌病4例,二組患者年齡、癥狀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和健康宣傳教育工作,術前協助患者例行健康檢查,告知患者相關疾病知識、并發癥情況等。觀察組患者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包括以下幾方面。在術前護理中,接受手術患者會存在一定程度緊張、焦慮等保有量情緒,責任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分析患者心理變化,采用合適的語言鼓勵、安慰患者,有針對性的解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消除患者恐懼心理,使患者得到安全感,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準備工作中,教會患者清洗臍窩污垢,保證患者具有足夠的睡眠,必要時可以給予鎮定劑。術中護理。在術中護理中,調好手術室溫度,整理手術器械,給患者皮膚消毒,通過語言等安撫患者,協助醫生手段手術時間。術中注意監測患者心電圖變化,發現異常機制告知醫生。術后護理。為患者安排還手術病床,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減少人員走動,保持室內溫度室溫和濕度,定期對病房修善,注意保持床單整潔,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疼痛程度等,維持血樣飽和度,避免出現高碳酸血癥,患者取枕平臥位,代患者清醒后改為半臥位。在并發癥的護理中,術后患者會感到切口以及肩部疼痛感,針對疼痛難以忍受患者給予止痛藥物治療,適當按摩疼痛肩部,指導患者采用深呼吸緩解疼痛癥狀。在切口護理中,保持其干燥,切口滲血,立刻進行細菌培養,并采用相應的抗菌藥物治療,注意觀察患者尿量變化。在引流管護理中,護理人員保證引流管的通暢,注意觀察引流量顏色,及時更換敷料。尿管拔出后,及時指導患者下床休息。協助患者翻身,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時清理消毒留置尿管,以免引起感染。在飲食指導中,術后6h禁食,代患者恢復腸蠕動功能后可以先食用流質食物,嚴禁患者食用豆制類食物,腸排氣后鼓勵患者食用高熱量食物,排便后,飲食可以恢復到正常飲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食物,以免出現便秘。
1.3觀察指標
觀察二組患者情緒變化情況、疼痛變化、依從性以及腸鳴音回復時間等。患者情緒變化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得分越高患者情緒、疼痛情況越嚴重。依從性評價:患者完全接受醫護人員制定醫護方案,完成整個過程為依從性好;患者部分接受護理措施為部分依從;患者不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為不依從。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患者抑郁SDS評分、焦慮SAS評分、疼痛評分、腸鳴音回復時間以及下床活動時間等以珚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患者依從性采用計數資料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患者情緒變化分析
護理前,二組患者抑郁和焦慮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二組患者抑郁焦慮評分均明顯下降,觀察組患者抑郁SDS評分(36.19±4.37)和SAS評分(36.37±5.94)明顯低于對照組SDS評分(47.62±7.18)和SAS評分(48.61±3.82),P<0.05。
2.2患者疼痛程度分析
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觀察組患者術后2h,術后1、3、5d疼痛程度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患者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2.4患者依從性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患者依從性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一段時間護理,觀察組患者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腹腔鏡由于具有創傷小、切口小、利于恢復等優點,在婦科手術中得到廣泛使用,但是當前所采用的腹腔鏡技術無法杜絕并發癥情況,如惡心、出血等[7],采用合適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8],研究采用何種護理方法對患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優質護理服務將“以人為本”作為基本宗旨,多方面考慮患者生活習慣、病情進展以及心態變化等[9],為患者提供更加溫馨化、細致化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主觀能動性,提高護理依從性。傳統的護理服務模式僅僅是一種單項的信息傳遞,沒有考慮到患者的心理變化。不少研究表明在婦科手術護理中,采用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提高患者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2],最大程度降低醫療風險。方曉鳳]在分析優質護理服務的作用,指出與常規護理干預相比較而言,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更高得到患者的認可。在本研究中分析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服務作用,研究結果表明,與常規護理干預相比較而言,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抑郁SDS評分(36.19±4.37)、焦慮SAS評分(36.37±5.94)和疼痛程度評分(0.42±0.01)明顯小于對照組SDS(47.62±7.18)、SAS評分(48.61±3.82)和疼痛評分(1.42±0.63),并明顯縮短手術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等,并提高患者依從性,研究結果充分說明優質護理服務采取的疼痛教育工作非常有效,能夠提高患者對術后鎮痛的接受程度。在術后康復指導工作中,優質護理服務能夠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15,16],幫助患者建立康復信息,消除康復過程的盲目無助狀態,因此能夠縮短緩和康復時間、改善患者不良情緒。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婦科60例經腹腔鏡手術病人,年齡在25~42歲之間,平均為(33.6±4.3)歲;術前全部經過嚴格查體,均沒有患嚴重心、腦、肺等系統疾病。
1.2方法
對照組病人給予一般護理措施,實驗組病人給予心理護理,以下為詳細內容:
1.2.1術前準備
術前病人由于對手術治療知識沒有足夠了解,易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手術前后護士都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心理護理,及時發現問題,耐心細心照顧患者,觀察其恢復情況。我們于圍麻醉期給予病人相應心心理護理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圍麻醉期的應用效果張麗光(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內蒙古興安盟1374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護理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圍麻醉期的使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婦科60例經腹腔鏡手術的病人,將其隨機將均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在圍麻醉期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前提下輔以心理護理,對比兩組病人所得效果。結果經不同護理后,對照組的各項指標都差于實驗組,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實驗組在一般護理前提下輔以心理護理措施,有助于病人不良情緒的緩解與消除,降低并發癥出現率,提高病人滿意程度,使病人可以順利完成手術。所以,此措施應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使用。關鍵詞:婦科腹腔鏡手術;心理護理:病人滿意程度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28.199理指導和護理,且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護士負責。護理始于麻醉前,直到麻醉結束病人完全清醒。
1.2.2術前心理護理
術前因為病人了解自身的情況與手術要求,易出現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缺乏信心,會對手術效果造成影響。術前護理人員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病史、家庭背景、職業、性格等情況,且和病人進行溝通,通過熟練的操作技能與穩重的外表獲得病人的信任;認真為患者解說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方式、麻醉方法、手術過程、術中應注意事項、手術的安全性、麻醉效果和評估等,告知病人腹腔鏡手術的優點和特點,此外與不同病例進行比較,且說明腹腔鏡手術的局限性和缺點,讓病人對腹腔鏡手術有感性認識。告知病人手術后護理人員會盡量幫其緩解疼痛,可通過使用止痛藥來解除疼痛,激勵病人勇于面對,增強自身耐受力,消除對麻醉、手術的害怕、緊張等情緒。根據病人具體情況,為其講解相關知識,讓病人了解疾病發病機制、危險因素、治療方式與預后情況等。認真耐心傾聽病人訴說,盡可能為其排憂解難,從而降低病人的心理壓力,幫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正確對待疾病前提下,以輕松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術前幫助病人調整睡眠時間,為其補充營養等。
1.2.3麻醉恢復和術后復蘇期心理護理
麻醉恢復期是病人生命體征恢復的危險期,因為病人逐漸從無意識情況下復蘇,可能由于跳動、慌亂、掙扎等破壞靜脈留置針、掙脫插管等,導致復蘇危險,對病人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所以需強調心理護理對病人情緒的控制和穩定,盡量避免出現不良事故。而術前和入手術室時,因為病人對病情沒有足夠了解,或不熟悉周圍環境等,易出現害怕、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也需給予良好的心理護理措施從而降低病人心理壓力,增強其自信心,從而增強手術穩定性,提高預后。術后要做好保暖工作,醫護人員應避免交談,保持安靜。專職護理人員主要觀察病人肢體動作,發現病人意識有一點恢復后,即通過輕柔的語言指導病人,預防病人清醒后發現自身不適與不熟悉周圍環境而出現掙扎與躁動,對預后造成影響。專職護理人員要根據術前與病人溝通情況了解其性格特點,且通過輕柔的語言充分緩解病人不安情緒,使其平穩、安靜地復蘇,直到完全清醒。因為病人不能說話,護理人員可以用“是”或者“不是”向病人提問,告知病人通過眨眼來回答,從而了解病人的感覺和心理情況。病人清醒后,激勵且幫助其下床活動,起床時注意觀察病人的臉色和各項生命體征,避免出現直立性休克。特別要增強病人術后早期活動的宣傳教育和心理護理,由于術前沒有進行充足的宣教和指導,大部分病人不了解術后早期活動的意義和重要性,此外由于身體虛弱、切口疼痛、家屬不配合等因素,急診手術病人的術后活動比較遲緩,腸蠕動恢復較慢,所以要加大宣教力度,獲得病人的配合。
1.3統計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若P<0.05表明研究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評估治療前后兩組病人情緒變化:通過行SDS與SAS評分對照組的各項評分都差于實驗組,對比發現明顯差異(P<0.05),降低了并發癥出現率,提高病人滿意程度。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