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23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農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市場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要求農村品的生產與銷售開始逐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這一現象的出現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發展趨勢。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平越高,這種發展趨勢也將越明顯。科技的不斷進步,使現代化技術不斷被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極大的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模式,使農產品的生產實現了規?;,F代科技的引入,使農村企業更加重視農產品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而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使農產品的銷售更加規模化,更有利于企業在生產與銷售上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2培育市場農業經濟實現農村經濟新跨越
2.1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
不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際市場上,農產品的質量與價格都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重點[3]。根據消費者的這一需求,應逐步規劃并建立一系列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在生產基地中,進行無公害農產品的培植,建立一個綠色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除了培植較為常見的品種之外,還可以在生產基地中培育一些因地域限制不易在室外存活的農產品品種。在農產品的招商方面,應給予潛在商家一定的優惠政策,讓商家能夠通過最小化的投入實現最大化的收益。同時,也為無業人員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2.2提高農業人才儲備
市場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在市場上投入更多的復合型人才與高素質人才。只有不斷提高農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才能提高農村企業的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高水平發展。在農業人才的選拔上,應實行競爭上崗制度,避免腐敗問題的發生。對于企業內部的高水平人才,應通過物質獎勵等方式進行激勵,遵循貢獻越高回報越高的原則。同時,對所有人才實行淘汰制,做到獎懲分明。企業內部應定期進行培訓,做到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人才儲備。
2.3建設龍頭企業
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使農村企業實現了產業化經營。農村工業化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方向[4]。因此,應按照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在農村企業成員中,著重培養一些龍頭企業,不斷推動農村經濟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不斷將先進的科技與一流的管理模式應用到龍頭企業的建設中,堅持企業自身的特色,提高企業在農業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企業的市場規模,也能獲得較好的市場效益。在龍頭企業的建設過程中,應建立農副產品的生產與加工基地,保證農產品與副產品投入市場的品質,使其受到市場的歡迎。
2.4制定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
我國在加入世貿后,市場的規范化使我國的市場農業經濟體系日趨完善。然而我國農產品的流通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5]。由于我國農產品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導致我國還沒有完善的農產品生產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標準的缺失,使市場無法對農產品進行有效的評級。同時,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農產品的經營與銷售進行規范。為了保證市場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應根據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完善我國市場農業經濟體制的建設,制定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規范農產品的銷售行為。
2.5結合市場需求
在市場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應圍繞市場,根據市場的需求開展農業生產,建立農業生產基地,實現農業生產的規?;c農村企業的集團化發展。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針對市場需求量比較大的農產品,應按照地域優勢規劃并建立一系列農產品生產基地。對于主導該農產品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建設企業的龍頭,推動企業集團化發展。農村企業的集團化發展,更有利于農產品資源的集中,實現農產品的規?;a,同時,也有利于農副產品的開發,實現農產品增值。此外,應不斷轉變思想,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及時對市場的消費能力做出預測。由于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依然受到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導致農產品生產者一味追求產量,而忽視了市場的消費能力。農業市場經濟想要獲得發展,企業就必須按照市場的消費水平來決定產量。
3結語
1.1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
不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際市場上,農產品的質量與價格都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重點[3]。根據消費者的這一需求,應逐步規劃并建立一系列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在生產基地中,進行無公害農產品的培植,建立一個綠色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除了培植較為常見的品種之外,還可以在生產基地中培育一些因地域限制不易在室外存活的農產品品種。在農產品的招商方面,應給予潛在商家一定的優惠政策,讓商家能夠通過最小化的投入實現最大化的收益。同時,也為無業人員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1.2提高農業人才儲備
市場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在市場上投入更多的復合型人才與高素質人才。只有不斷提高農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才能提高農村企業的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高水平發展。在農業人才的選拔上,應實行競爭上崗制度,避免腐敗問題的發生。對于企業內部的高水平人才,應通過物質獎勵等方式進行激勵,遵循貢獻越高回報越高的原則。同時,對所有人才實行淘汰制,做到獎懲分明。企業內部應定期進行培訓,做到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人才儲備。
1.3建設龍頭企業
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使農村企業實現了產業化經營。農村工業化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方向[4]。因此,應按照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在農村企業成員中,著重培養一些龍頭企業,不斷推動農村經濟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不斷將先進的科技與一流的管理模式應用到龍頭企業的建設中,堅持企業自身的特色,提高企業在農業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企業的市場規模,也能獲得較好的市場效益。在龍頭企業的建設過程中,應建立農副產品的生產與加工基地,保證農產品與副產品投入市場的品質,使其受到市場的歡迎。
1.4制定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
我國在加入世貿后,市場的規范化使我國的市場農業經濟體系日趨完善。然而我國農產品的流通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5]。由于我國農產品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導致我國還沒有完善的農產品生產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標準的缺失,使市場無法對農產品進行有效的評級。同時,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農產品的經營與銷售進行規范。為了保證市場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應根據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完善我國市場農業經濟體制的建設,制定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規范農產品的銷售行為。
1.5結合市場需求
在市場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應圍繞市場,根據市場的需求開展農業生產,建立農業生產基地,實現農業生產的規?;c農村企業的集團化發展。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針對市場需求量比較大的農產品,應按照地域優勢規劃并建立一系列農產品生產基地。對于主導該農產品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建設企業的龍頭,推動企業集團化發展。農村企業的集團化發展,更有利于農產品資源的集中,實現農產品的規?;a,同時,也有利于農副產品的開發,實現農產品增值。此外,應不斷轉變思想,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及時對市場的消費能力做出預測。由于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依然受到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導致農產品生產者一味追求產量,而忽視了市場的消費能力。農業市場經濟想要獲得發展,企業就必須按照市場的消費水平來決定產量。
2結語
按照可比性、系統性、可獲取性以及統計口徑一致性原則,盡量選擇能夠體現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的投入產出指標,見表1.所使用的指標數據主要來自2003年和2013年的《江蘇省統計年鑒》、《山東省統計年鑒》、《河南省統計年鑒》、《安省統計年鑒》,并運用Deap2.1軟件對這兩個時期的面板數據進行農業效率分析.
2結果分析
2.1農業經濟效率的總體特征
分別計算2002年和2012年淮海經濟區各地市農業經濟的各項效率指標.從兩個時期農業經濟效率總體測度結果看,淮海經濟區農業綜合效率總體水平較低,呈下降趨勢,2002年和2012年分別僅達到效率最優情況下的76.2%和73.6%;農業純技術效率水平也偏低,但呈上升趨勢;農業規模效率水平較高,但呈下降趨勢,表明總體農業規模效率的下降制約了地區農業綜合效率的提高.從變異系數(C)的計算結果可以發現,研究區效率指數相對差異不斷增大.同時,相同時期區域綜合效率變異系數均較大,規模效率變異系數均小于純技術效率變異系數,表明純技術效率是影響各地市農業綜合效率的主要因素.
2.2農業經濟效率的分異分析
2.2.14個片區農業經濟效率分異特征根據所屬省份不同,淮海經濟區可分為蘇北、魯南、豫東、皖北4個片區.受各省農業政策、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內部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其各自農業投入產出效率及其差異程度也各不相同,見表2.各地區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差異較大,且差距逐漸拉大.從時間序列上看(表2),蘇北地區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和純技術效率均大于魯南,魯南大于豫東,皖北最低的格局特征未變.從相對差異看(表2),2002年魯南和皖北是效率變異系數高值區,蘇北的變異系數最低;2012年魯南和豫東變異系數率的下降,而皖北農業綜合效率的下降則是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下降導致的.
2.2.2各地市農業經濟效率分異特征分別對淮海經濟區20個地市的2002年和2012年的農業經濟效率指數進行分解測算,并運用專題地圖進行空間可視化.
1)農業綜合效率.2002年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達到DEA效率最優水平的地市為萊蕪、日照和鹽城;2012年達到DEA效率最優水平的地市為萊蕪和鹽城.同時,從2002年到2012年,淮海經濟區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較高(>80%)的地市數有所增加,但低效率(<60%)的地市數也在增加,地區農業投入產出效率10年內呈下降狀態,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從綜合效率的地區分布看,2002年農業綜合效率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魯南北部、蘇北南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均地處淮海經濟區邊緣地區,成“半圓”型分布,形成了萊蕪、日照和鹽城沿海的高效率分布帶,而淮海經濟區其他大部分地區農業綜合效率較低,且效率水平大致相當;2012年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分異較為明顯,蘇北和魯南高效率地市數增加,且空間分布趨于集中,并呈現出“啞鈴”狀分布的格局.
2)農業純技術效率.2002年純技術效率最優的地市為萊蕪、日照和鹽城;2012年達到純技術效率最優的地市有所增加,分別為鹽城、濟寧、泰安和萊蕪.較之2002年,2012年純技術效率有所下降的地市僅8個,且效率下降幅度較?。畯牡貐^分布看,農業純技術效率的空間分布與農業綜合效率的分布大體一致.2002年農業純技術效率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蘇北和魯南,以鹽城為中心的蘇北地區由于受到長三角地區的影響,產業結構升級較快,農業科技人才儲備較豐富,農業技術水平較高;萊蕪和泰安等魯南地區北部受到膠州半島經濟圈的科技輻射,農業純技術效率較高.到2012年,農業純技術效率高的地區在蘇北、魯南地區擴展較多,而皖北、豫東地區的農業純技術效率普遍較低,從而形成了“東高西低”的差異格局.
3)農業規模效率.2002年達到規模最優的地市有萊蕪、日照和鹽城,而規模效率低于0.940的僅有濟寧,整體水平較高,有14個地市的規模效率是遞增的;2012年規模最優的地市有萊蕪和鹽城,規模效率低于0.940的地市增加到11個,有17個城市的規模效率是遞減的.雖然農業投入產出的規模效率水平依然較高,但出現明顯下降趨勢,說明區域內普遍存在生產要素投入規模和生產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制約了農業綜合效率的提高.從地區分布看,2002年農業規模效率除淮海經濟區中部的徐州、棗莊、濟寧、淮北和蚌埠等地市外,其他地區的普遍較高,形成了四周高、中間低的“凹陷”型分布格局;2012年各地市農業規模效率差異變大,效率較高的地市零星分布在淮海經濟區的邊緣地帶,低效率的區域范圍急劇擴大,規模效率整體水平下降明顯.
2.3農業經濟效率的問題
針對淮海經濟區農業綜合效率現狀,基于2012年的各地市指標,通過DEA-BCC模型計算出非DEA有效決策單元(地市)的農業投入冗余和產出不足的情況.不難發現,不同地市相同投入與產出的無效指標差異顯著,如連云港農業機械總動力的投入冗余比例僅占3.7%,而菏澤則高達74.1%;同一地市不同投入產出的無效指標差異也較大,如徐州農作物播種總面積投入冗余比例僅有4.4%,而化肥施用量冗余比例則有35.5%.此外,各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均未出現產出不足的現象,而農民人均純收入產出不足較為明顯,特別是阜陽農民人均純收入產出不足高達81.9%,說明各市農業總體產出水平較高,而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較低,相對于投入來講遠沒有達到最優回報.總體看來,淮海經濟區各市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基礎要素投入冗余較多,要素投入結構和規模不合理,導致產出嚴重不足,效率低下.因此,根據模型數據結果,各市可以整,合理規劃要素投入,減少投入冗余,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率,優化要素投入的規模結構,逐步提高淮海經濟區的農業經濟效率.
3結論
1生態子系統的協調度動態變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間,生態子系統協調度呈現出倒“V”字形的變化趨勢。1995—2003年,該子系統協調度基本表現為逐年升高的趨勢,協調度等級也由極度失調狀態逐步發展為中度失調、弱度失調,直到2003年發生質的飛躍變為弱度協調;但2004—2009年,該子系統協調度由前一階段的逐年升高的發展態勢變為持續降低的態勢,其協調等級也由弱度協調經低度失調下滑到中度失調再到極度失調狀態。1995—2003年系統協調度上升主要是由于造林面積及糧食單產的功效系數大幅度提高;2003—2009年間造林面積及糧食單產的功效系數雖然保持了上升的態勢,但播種面積、化肥用量、灌溉比例及農藥用量的功效系數都大幅度下降,導致整個子系統的協調度急劇降低。從生態子系統各指標的功效系數的動態變化可以看出,農業經濟系統存在如下生態問題:一是耕地資源日益緊缺,人均耕地面積自1995年以來持續下降,下降幅度達到11.11%。二是農田化肥投入量的快速增加,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面臨極大的農田面源性污染壓力。雖然農業生態經濟系統化肥用量離全國平均水平的上限426kg/hm2還有一定距離,但由于本區長期采用落后的施用方式導致化肥使用效率不高,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壓力。鑒于此,建議本區域內化肥的使用應該著眼于在現有施用量基礎上改進施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率。三是農田水利設施基礎相對薄弱,農田有效灌溉比例下降。1995—2009年間,灌溉比例功效系數呈現出波動下降的趨勢,體現出本區域農田灌溉比例大幅度下降的趨勢。數據表明,自治區農田灌溉比例由1995年的79.4%下降到2009年的66.27%,年均下降率為1.3%,其主要原因在于現有的農田水利設施大多年久失修,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綜上所述,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系統面臨資源逐漸短缺和生態安全性日益降低的問題,可持續發展能力也隨之降低。
2經濟子系統的協調度動態變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間,經濟子系統協調度由1995年的-1.2099增加到2009年的0.8114,表現為階梯式上升態勢;與此同時,協調等級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協調等級由1級躍升至9級,由極度失調變為高度協調狀態,反映出在研究時段內的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有著良好的發展態勢。1995—1999年經濟子系統協調等級為極度失調狀態,除鄉村勞動力、農村恩格爾系數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功效系數稍高以外,其余指標的功效系數都小于0.20,其中人均GDP、農機動力、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功效系數甚至都小于0.10,處于較低水平。2000—2003年間,該子系統各指標的功效系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別是農村恩格爾系數、農村非農收入比例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3個指標功效系數的快速增長使得協調等級由前一階段的極度失調發展為低度失調。2004—2009年,經濟子系統的協調度由0.6025波動上升到0.8114,協調等級也由低度協調波動發展到高度協調。其間,各指標的功效系數除農村非農收入比例的功效系數持續降低外,其余各指標的功效系數基本是持續升高的,其中鄉村勞動力、人均GDP、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農機動力及農業產值5個指標的功效系數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從經濟子系統協調度的動態變化可以看出研究時段內經濟子系統具有下述特征:一是農村經濟和農牧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1995—2009年間,人均GDP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快速持續增長,人均GDP由1995年的2358元增加到2009年的15295元,其功效系數也由0.0018增加到0.9883,增加了0.9865,年均增長速率高達3647.0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1995年的878元增加到2009年的3532元,其功效系數由0.0033增加到0.9869,增加了0.9836,年均增長速率也高達1987.08%。二是農牧民收入渠道有效拓寬,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有一定成效。如表3所示,農村非農收入比例由1995年的0.05%增加到2009年0.17%,即農牧民的收入來源中農業所占比重由95%逐步下降到83%,其功效系數也由0.0031波動升高至0.6963,以年均14.91倍的速率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期間農牧民的收入渠道有所增加,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有了一定成效,農村二、三產業有一定的發展。綜上所述,研究時段內特別是自西部大開發以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農牧民收入渠道增加,收入快速穩定增長,農村經濟結構有一定的改善,農村經濟已經具備良好的、和諧的發展態勢。
3社會子系統的協調度動態變化及分析由表4可見,1995—2009年15年間,社會子系統協調度及協調等級都表現為波動上升趨勢,協調度由最初的-0.3980升高到0.4766,協調等級由1級波動發展為5級,協調狀態相應地由研究初期的極度失調狀態波動變動為2009年的弱度失調狀態。1995—2002年該子系統的協調度表現為上升趨勢,2003年是社會系統失調與協調的轉折點,協調等級發生了本質轉變,由失調狀態轉為協調狀態。2003—2008年該子系統的協調度雖有小幅度的波動,但協調等級均維持在弱度協調狀態,2009年協調等級下降為弱度失調。從社會子系統不同指標功效系數的動態變化來看,該子系統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農產品人均占有量持續增加。除人均糧食占有量表現為波動下降趨勢外,人均肉類、奶類均表現為持續增加的態勢,其中人均肉類和奶類占有量迅猛增加,人均肉類占有量以年均6.00%的增幅從1995年的46.74kg快速增加到2009年的88kg,而奶類人均占有量也以年均2%的增長幅度從1995年的73.42kg波動增加到2009年的101.47kg;人均水果基本處于平衡狀態,功效系數變化不大。上述變化趨勢說明自治區政府近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的畜牧業有了較大較好的發展。與此同時,畜牧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本區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業經濟系統正向以農促牧、以牧促農、農牧復合協調發展方向轉變。二是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改善明顯。從千人擁有床位數、人均農村耗電量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的功效系數來看,1995年以來,農村無論是醫療保障程度還是住房條件都有了長足發展,農村耗電量也逐年上升,說明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有了較明顯的改善,農村公共產品量逐年上升。
4農業經濟系統的協調度動態變化及分析1995—2009年,農業經濟系統協調度基本表現為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協調等級由1995年的極度不協調變為2008年的弱度協調,2009年又降低為弱度失調,其中2003年是系統由不協調轉為協調的轉折點。從不同的時間段來看,1995—2000年農業經濟系統協調度持續升高,主要由于社會子系統和經濟子系統的協調度大幅度提高,生態子系統協調度雖也波動增加,但其貢獻率小于社會子系統和經濟子系統。2001年生態子系統協調度有所增加,但社會子系統和經濟子系統協調度均比上年降低,使得整個農業經濟系統的協調度比2000年低。2002年后盡管生態子系統協調度持續降低,但在其余2個子系統協調度波動上升的影響下,農業經濟系統的協調度仍然表現為波動上升的趨勢,協調度等級也相應提高。
二、小結
(一)缺乏專業農業技術人才
農業技術的創新和改革離不開優秀的人才,現代農業生產要求農業技術既符合綠色環保要求,又要保障農業產品的產量,來實現農業經濟增長目的,這使得我們農業技術正面臨著挑戰。目前我國缺乏農業人才,由于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從事農業科研的專業人員越來越少,給農業技術創新帶來了困難。并且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一直以來做的都不是十分理想,很多農業技術都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這和缺少專業的農業技術人才有著直接關系。缺少專業農業技術人才就導致了農業生產中缺乏專業人士的指導,因此產量并不理想,無法有效實現農業經濟的增長。
(二)缺乏投資
農業技術的開發和改革中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農業基礎改革創新需要耗費一定的財力物力,如先進的農業設備需要經過不斷的研發和科研實驗,不斷的實驗,最終才能投入使用,在這期間所產生的費用是巨大的,但由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后,我國更加側重工業發展,對農業技術科研并不重視,所以一直以來農業技術開發都缺乏經費和資金,因此我國農業生產大多數還停留在陳舊的農業技術階段。
(三)農業技術推廣力度不夠
農業技術推廣是將農業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將技術化為生產力的關鍵。目前我國能夠進行農業技術研發和推廣的單位較少,所以我國農業技術發展比較緩慢,農業技術得不到很好的推廣,并且農業技術推廣需要一定的經費支出和專利技術推廣費用。這使得我國農業技術沒辦法很好的推廣,幾乎沒有私人企業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投資。
二、改革創新農業技術實現農業經濟快速增長建議及思路
(一)加大投資力度
農業技術對農業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農業技術對農業產量和農業生產效率的效率意義重大。農業生產中加強應用先進農業技術能夠明顯提高產量,因此我國必須加強農業技術的改革和創新。想要保住農業技術的創新,必須加農業技術開發投資力度,保障農業技術科研經費的充足,以保障農業技術開發的順利進行。并且隨著投資力度的加強,農業技術的推廣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農業技術的推廣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幫助。
(二)培養優秀農業人才
只有符合現代農業生產需求的農業技術才能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業技術科研離不開優秀的人才,想要保證農業技術的創新和研發,必須加強有效農業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加強農業事業宣傳讓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農業事業中,并加強國外先進農業技術的引進,通過實踐改革,以此來創新我國農業技術。實現通過創新農業技術來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
三、結束語
農業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一: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
摘要: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設信息化的農業經濟管理對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信息資源
一、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對農業信息化不夠重視在我國目前階段的農村中,許多村干部甚至是負責農業經濟的會計人員對農業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了解,更加談不上實施和建設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體系了。我國農村中農業經濟的發展重點也不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領導和會計人員簡單地認為使用計算機就等同于農業信息化管理,這也導致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員缺乏對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熱情和主動性。
2.農業信息資源的開展受阻當前,我國農民對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的概念還比較陌生,這就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工作遲遲未取得成效,雖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國家的號召下建立了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專門部門,但缺乏對其運行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經驗,使得這些部門和管理機構都十分缺乏專業性,也導致了農業發展中的經費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國農村中還無法全面實現農業信息的共享,使得我國農業信息的數據庫建設受阻,無法指導農民獲得最新的農業市場信息。
3.審計人員對信息化技術的了解不夠專業我國基層農業中的從業人員,甚至是政府部門的一些政府職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都較低,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和指導,這就使他們對工作中的一些問題無法充分解決,尤其是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技術。在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一些審計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經濟管理培訓,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知識,甚至對計算機的知識都不是很了解,這就導致他們在工作中無法充分的應用信息化技術,也無法獲得高效、有用的信息,這也是阻礙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一個因素。
二、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中的要點
1.增加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向地方政府充分宣傳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知識,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并糾正他們對農業信息化認識的錯誤觀點。然后加大政府部門的宣傳力度,讓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走進農民當中,推動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建設,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為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2.對農業經濟信息化進行整合和共享建立全面科學的農業信息共享平臺,對農業信息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則,進而推動農業信息系統、網絡平臺的建設和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充分實現全國范圍內的農業信息共享。同時采用多種信息化傳播平臺進行農業信息的傳播和分享,將通信、電視廣播、新聞報紙等多個媒體平臺充分利用起來,提供更好的農業信息共享途徑。
3.加強對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人員的培訓農業信息化管理的整體建設水平取決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人員和管理人員,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手段越來越多樣,對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定期對地方政府的政府職員進行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尤其是涉及到農業經濟管理部門的審計和會計人員,以更好地建設我國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管理。
三、結語
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設信息化的農業經濟管理對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業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二:新時期強化農業經濟管理的策略
摘要:
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有重要影響。但是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農業發展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本文主要對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農業經濟;經濟管理問題;探討對策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視不斷加強,并且投入也逐年加大。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強新時期的農業經濟管理進行探討,內容如下。
2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不健全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水平不高,制約了現代農業經濟的進步。諸如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的不健全,經濟結構與發展速度不匹配,導致了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也給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了許多制約。特別是經濟管理活動中執行力差,管理體制存在不足等現象。這些不僅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在整體概念上也影響著國家經濟的全面進步[1]。
2.2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水平有限
對于農村經濟管理的主體主要是人才,而在現代農村經濟的改革中,農業經濟管理者水平有限,專業知識不高且缺乏培訓,導致他們在觀念上存在偏差,認識不到農業經濟對于國家主體經濟的重要作用,再加上本身的執行能力較差,缺乏相關經濟管理經驗等客觀因素,導致了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滯后[2]。
3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3.1管理理念日趨現代化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將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現代先進的管理模式必將替代保守落后的管理模式。當前,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理念已經滲透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農業經濟管理將越來越注重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3.2管理模式日趨信息化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改變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模式,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將成為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農業管理信息化便于收集整理農業生產和農業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不僅能夠為農業經濟、生產和管理提供服務,還能夠為農業經濟政策提供支撐。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農業科技的進步[3]。
4新時期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對策
4.1建立完善的農村經濟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農村經濟管理制度,是國家對于實現農業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真正實現國家惠民政策的根本保障。首先,農民對農村經濟產業發展期待值較高,但由于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導致了很多制約經濟進步的現象。所以,要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就要整合和優化農村農業資源。其次,建立民主決策機制,實現民主管理的自律機制是十分有效法方法。對于一些普通事務,可以由集體討論決定,而較重要的事務,由重要決策部門如監事會來決定,通過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充分整合各項資源[4]。
4.2因地制宜選擇發展模式
在發展農業經濟時,不但需要改革創新,還必須符合當地發展實際,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實踐證明,實現專業的集體合作是有效的發展模式。首先,這符合我國對于保證土地歸屬問題的政策規定,還可以實現資源整合。再次,這也符合農民的自身意愿,從而實現了土地規?;洜I,機械化生產,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產業化發展。
4.3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
人才的匱乏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引進或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強化對于農業經濟管理的相關人員培訓,不斷更新科學有效的管理理念,并根據每個人的自身能力進行針對性輔導,使其成為具備農業經濟管理高水平的人才,發揮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4.4強化科學技術的支撐的作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發展農業經濟產業過程中,重視科技的推廣和運用,加強對整體的農業經濟發展和產業規劃布局等進行指導。不但可以有效實行對于農業經濟的科學管理,而且還可以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力成本,提高單產質量,增加農業經濟收益[5]。
4.5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首先,要尋找一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吻合的基層組織建設模式,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其次,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實際發展農業經濟管理是,需要順民意,尊重民意、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基層組織的號召力,從而更好的指導農業經濟管理建設的工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重視人才作用,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并且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在新時期整體經濟引導下,重點關注現代化的農村農業建設,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艷麗.新疆扶貧開發中的農業科技創新問題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2.
[2]李俏.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3]盧金玲.農業經濟管理現狀與發展趨勢淺析[J].科技與企業,2014(17).
關于農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一:農業經濟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思考
農業是民生之本。農業發展關系經濟發展全局。作為百業之本,我國農業自從改革開放后政策變化就不太明顯。目前,隨著我國經濟供給側改革政策落實,我國正式提出了新的農業發展計劃,這必將帶動我國經濟的全局發展。工農經濟性質的變化以及新的發展趨勢這些都必然會倒逼我國的農業經濟格局新發展新變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在這樣的形勢下必然也要提升和發展,適應新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1]。便是本文索要討論的問題。
一、農業轉型期經濟新特點
(一)工農產業性質的變化
中國建國之始,效仿的是蘇聯以犧牲農業來發展工業這一模式,自開始到改革開放這種模式為中國工業發展帶來了莫大的好處,以至于在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農業地位從封建王朝的百業之本淪落為工業、服務業的附庸。盡管農業在這段時間跟隨工業快速發展的腳步,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農業想要真正發展還需要等待契機。隨著我國社會轉型期工農性質的變化,我國的農業經濟模式必須改變。農業經濟轉型改革,是為了平衡城鄉差距,也是為了更好的增強國家農業宏觀調控能力。目前經濟改革大趨勢下,我國農業轉型已經具備了條件,國家農業轉型期已經到來,農業轉型勢在必行。
(二)城鄉二元結構的變化
我國城鄉經過了四十年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形態,格局,經濟發展狀況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變化。城鄉之間的二元趨勢已經逐漸縮小,目前國家城鄉結構想要進一步得到優化,必須不僅要在經濟發展狀況、社會福利狀況和教育水平這些方面下手,更應該從農村發展之本農業經濟著手整理。農業的發展,關系到了農村人均收入、城鄉經濟人均收入差距、社會保障和經濟增速等方面的問題。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就必須要關注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也導致了農業經濟管理學科要必然與之變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必須在這樣的狀況下深入了解城鄉發展趨勢、差異,將城鄉之間的二元發展變成社會經濟一體發展。
二、經濟轉型期農業轉型新變化
(一)我國當前的工農性質變化為農業發展學科帶來的變化
農業經濟的重心應該不僅僅是簡單的農業生產,而應該更加緊密的關注國家工農業政策,國家工農業發展之間的聯系。目前,我國工業反哺農業趨勢正在不斷增強,打破了傳統的農業政策,其更加注重農業經濟生產全過程的研究。產品的深加工、綠色產品的發展、農產品產銷銷售鏈的發展、互聯網+與農業經濟一體發展、農產品的生產質量監察等方面都成為今后農業經濟研究的重點。
(二)城鄉二元結構變化為農業發展學科帶來的變化
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必須對這一問題傾注必要的、足夠的關注。隨著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發展,傳統的城鄉經濟正在一點點從量變向質變轉化,農業經濟結構在不斷提升優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重要性也隨之提升。伴隨城鄉一體化,城鄉經濟生產要素的生產、流通、銷售將成為當前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發展重點。
(三)農業現代化戰略性驅動為農業發展學科帶來的變化
農業現代化戰略性驅[2]動包含著農業生產、流通、銷售等多個方面,其政策為農業轉型提供了保障。農業現代化戰略性驅動將會深刻的影響農業經濟管理學科,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提升農業經濟管理學科走向生態化發展趨勢,農業經濟走向生態化是農業經濟提質提效的關鍵,實現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實質便是實現生態化。農業發展學科必然將會向著可持續發展方面發展,與新技術貼合性更強。其次農業現代化戰略性驅動必然會對我國目前農業發展緩慢、發展潛力不足、農業發展前景受限等方面問題進行解決,全盤提升農業經濟發展能力,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科學性,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將會更具備自己的部門獨立性,提升起產業聯系性,挺高農業產業國際化水平。
三、面對新特點、新變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新發展
(一)差異化學科戰略
農業經濟轉型期,是農業發展全方面的發展戰略。目前我國已經將農業4.0政策提上日程,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應該將培養專業的農業化人才提上日程,早日為國家工業4.0做準備。就農業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即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做好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人才培養。在此之外要提升學科的可持續發展性,通過農業學科獨立性提升來提升農業發展的獨立性、高效性和可持續發展性,培養可持續發展行的農業經濟管理學科。
(二)科研人才戰略
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想要做到轉型發展,最重要的是培養科研人才。人才是勞動力,只有提升勞動力素質,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才能持續發展,科學發展。我們的科研人才,要能具備吃的下苦,收的住心、忍受得了寂寞、愿意風險和付出的精神。目前,在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新變化引導下,其理論內容、教學內容、科研內容必然隨之變化,要適應得了變化,將提升自己與建設祖國的偉大理想聯系起來,提升科研人才比例,提高科研人員素質。
(三)學科互補性戰略
當前,我們所需要的人才不再僅僅是只懂得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人才,而是需要懂得國家經濟各個部門與農業經濟之間所有緊密關系農業經濟的人才。只有具備行業前瞻性,才能正確管理農業經濟發展,為農業經濟發展學科發展提供廣闊前景。這就是學科互補性戰略的意義之所在,命脈之所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業經濟轉型期對于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科研發展意義重大。要深刻了解農業經濟轉型,了解農業經濟轉型對農業經濟學科帶來的變化,培養農業學科人才,這才是當前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所應該做的。對政施措,這是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前提;眾籌廣議,這是農業經濟發展學科發展的基石。要發展好農業發展學科,為國家經濟轉型發展、農業經濟轉型發展做好準備,真正為三農服務,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馬維東.經濟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思考[J].吉林農業,2013,(22):15-15.
[2]李想,彭德遠.農業經濟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思考[J].消費導刊,2015,(6):145-145.
關于農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二:低碳經濟時代農業經濟發展策略探討
摘要: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改變著人們的意識和生活,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形式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長期以來,人們過度的重視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但卻忽略了環境問題,付出了高額且沉重的代價,為此要在發展中調整方式。低碳經濟講究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因此對于我國這個農業大國來說,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非常重要。文章主要從我國農業入手,分析了發展中的存在的弊端,對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錯略做了深入的探析,以期能夠為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農業經濟;低碳經濟;轉變;措施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關系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社會根基的穩固,影響著人民的生活的穩定。由于長期在經濟發展中沒有足夠重視對環境的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愈發惡劣,霧霾等生態問題逐漸凸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經濟增長的方式,以更加環保、健康的方式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核心在于技術和政策的創新,提倡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我國要將此作為農業發展的方向,調整農業經濟體系,才能確保我國農業走向健康、穩定的發展之路。
一、傳統農業發展的弊端
(一)環境污染
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民接受教育的水平相對較低,文化素質整體不高,因而在農業生產方面,很多人創新性不強,不愿意在農業生產中使用新技術、新科技,仍然沿用傳統的粗放式的生產方式,不僅導致生產效率不高,農產品農藥殘留量超標、重金屬含量超標,也導致環境污染、環境破壞比較嚴重。隨著工業的發展,一些企業開始在農村建立工廠,給當地土地帶來了很大的污染,一些農民由于認識不到污染的嚴重性和危害性,而繼續在污染的土地上進行農業生產,進一步加劇了糧食污染的程度。
(二)農業科技滯后
農村地區一般都偏僻落后,農民大多都依靠種地和外出打工生活,整體生活水平比較低,再加上農村教育發展程度不高,農民思想觀念落后,因此,很多農民的文化素質都比較低,對于新型農業科技認識不足,也不愿意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因此,在很多農村地區,農業科技推廣與實施效果不是很理想,農業機械化程度比較低,農產品科技含量比較低,極大地降低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的質量。
(三)農業產能偏低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都是二、三產業發展的基礎,為工業和服務業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撐,而且,國家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也將支持的重點放在了經濟效益比較顯著的工業和服務業上,從而導致如今農業經濟之后、農村地區落后的局面。盡管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力度,城市開始反哺農村,以促進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但是,因為農村地區廣闊,發展也需要一定的時日,因而,如今農村很多基礎設施,雖已有了很大的改觀,然而問題卻仍然存在,尤其一些落后、欠發達的中西部農村地區,其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比較滯后,土地生產能力不高。例如,農業必須的水利設施,很多農村地區仍然是沿用20世紀中期修建的那些,不僅灌溉能力不強,而且損壞嚴重,也影響了農業產能的提高。
二、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滲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低碳經濟相關概念是在21世紀初英國首次提出。不同的國家,對于低碳經濟的要求也不同。歐美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是減少碳排放絕對量,而發展中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是減少碳排放相對量。低碳經濟實現的是世界各國的長久的、可持續發展,每個國家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進行低碳經濟發展,以有效杜絕環境污染和氣候改變,做到節能減排并促進經濟發展。低碳經濟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是一種強調綠色、可持續的經濟形式。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滲透低碳經濟理念,將有助于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于土地、環境和大氣的污染,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同時,還能提高農民保護土地、環境的意識,以及生產創新的意識,從而促使他們自覺地采用新技術、新生產方式來進行耕作,這樣,不僅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也會提高,最終,將會從整體上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低碳經濟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措施
(一)轉變傳統發展模式,實行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
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不僅效率低,而且污染大,不利于農業經濟的長期發展??沙掷m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是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前提的,在確保人與土地、與自然、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基礎上,實現農業高效、高質地發展??沙掷m發展模式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新技術、新能源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少農產品污染。
(二)加強低碳經濟宣傳,提高低碳生產管理力度
目前,低碳環保理念在工業產業中,已經得到了大力的普及和宣揚,但是,在農業領域還沒有進行大力宣傳。農民對低碳經濟的認知和理解還不夠多,因此,在農村和農業生產中,要加大對低碳經濟的宣傳和推廣。在實行低碳生產的地區,要加強對低碳生產管理的力度,當地領導要從思想意識上重視,注意培養典范和標兵,讓更多農民認識到低碳生產的好處,這樣,將有助于低碳生產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三)提高對低碳農業的支持力度,促進低碳環保成本內在化
在推進農業生產低碳化的道路上,促進低碳環保成本內在化,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我國農業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此目標指導下,政府應在堅持市場調控的基礎上,加大對低碳農業發展的宏觀調控力度。根據農業生產實踐,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來優化農業資源配置,規范農業生產行為,以達到低碳環保的目的。例如,低碳環保稅就是一種有效的資源配置手段,它將環境污染的成本,融入到農產品生產成本中,利用經濟手段,從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環境破壞及資源浪費等行為,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有利于實現農業發展與保護環境和資源協調統一。
(四)強化文化教育,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人是生產的重要因素,在實行農業低碳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農民的文化教育,培養出一批文化素質相對較高、頭腦比較靈活、肯鉆研的帶頭人,在此帶領下,因地制宜地發展低碳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往往缺少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因而,培養出一批帶頭人,將有助于加快農業低碳發展理念的宣傳和推廣,農民也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對于快速推進農業低碳生產發展進程,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五)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對于農業低碳發展的問題,我國尚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為了規范低碳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國家必須要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只有以制度和法律作為發展的依據與參考,農業生產才會真正走上低碳發展之路。在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的時候,需要加強對農業實際的調查研究,使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切實符合農業發展的實際,符合低碳經濟的內在發展理念,這樣,才會從根本上實現農業生產的轉變和農業機構的優化升級,促進我國農業走上健康、良性發展之路。
(六)加強新技術指導和培訓,堅持走科學化發展之路
農業生產方式低碳化的目的,就是實現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協調統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因此,在實踐中,應當加強對農民的新技術指導和培訓,提高農民的技術素質,合理配置低碳農業發展的各項資源,以促進低碳農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最大化。國家積極倡導走科學化發展之路,實現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科技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力,在農業生產中,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生產方式,將能推進農業產業化進一步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使農業、農村、農民都獲得充分的發展進步。
四、結語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要改變傳統粗放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注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和平衡,大力開發和利用自然能源和太陽能等新能源,逐步的改善農村環境,做好產業結構及社會、發展、生態三方的協調發展,從而實現我國綠色、低碳、健康的現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周玉新.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探析[J].農業經濟,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