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16
序論:在您撰寫電氣自動化畢業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 要:在專業建設過程中人才培養方案與核心技能課程是專業建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深入廣泛的專業調研,分析電氣自動化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從工作過程出發, 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主要崗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剖析,歸納得出相應的工作領域,并轉換為對應的專業核心技能課程,構建基于工作過程與職業崗位對接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設計以能力為核心、以素質為本位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從而提升高職學生的競爭力。
“十二五”時期國家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因此,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也正在加快改革與發展的步伐,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為就業服務,培養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敬業創新的優秀人才。由于種種原因職業院校設置的專業往往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存在偏差,一方面有的專業畢業生過剩,有的急需人才缺乏相應專業的培養,出現“產銷不對口”現狀;另一方面畢業生所具備的職業能力與其就業崗位的要求相差甚遠,不能與職業崗位進行很好的對接。
我校是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高職示范院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是國家重點示范建設專業之一,在示范和后示范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過程中非常重視專業的內涵建設,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重新進行了審定,把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模式和打造專業特色作為重點,以對接產業為切入點,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促進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
1 通過專業調研明確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
1.1 深入市場調研分析人才需求
人才需求分析是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通過制訂詳細的調研計劃,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進行深入和廣泛的專業調研?!白叱鋈ァ本褪欠峙沙鰧I調研組到相關企事業單位、院校、畢業生就業單位進行實地走訪,“請進來”就是聘請企業的專家和技術能手到學校進行研討。了解畢業生在哪些單位、哪些崗位從事哪些工作,這些崗位需要什么職業資格證書和等級;了解專業發展狀況及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要求,以及社會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評價等。針對調研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明確畢業生就業崗位及崗位群,找出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偏差,從而確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專業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與質量標準,為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提供依據。
1.2 面向就業崗位和職業證書要求準確把握進行專業定位
通過專業調研匯總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就業崗位分布來看,近50%的學生從事電氣自動化設備及系統的安裝、調試、運行與維護等工作,近30%的學生從事電工、電子類產品質量檢驗監督等工作,有近15%的學生從事生產管理工作,其余5%的學生從事產品銷售或其他工作。因此,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要面向企業生產第一線培養具備專業職業能力和技能,具有較強的繼續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較強法律意識的高技能人才。由于行業準入制度對職業資格證書的嚴格要求,畢業生在畢業前至少應該獲取對就業有幫助的一種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如電工上崗證、電氣設備安裝工證等。
2 基于崗位工作過程分析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2.1 以崗位工作任務為導向設置專業核心課程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從產業、行業、企業、職業調查入手,廣泛聽取企業專家、技術能手、企業兼職教師、下企業鍛煉教師、頂崗實習學生和畢業生及家長的意見,對專業主要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剖析,得出工作崗位的業務范圍,通過歸納得出相應的工作領域,并轉換為對應的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如“工業自動化工程師助理”工作崗位的職務范圍是從事自動化設備及系統設計、選型、系統編程、系統集成和維護等工作,其工作領域為電氣工程制圖、成套電器控制柜安裝調試、PLC自動化系統設計和維護,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試及維護、工控網絡設備及系統的安裝與維護,在課程設置中轉換為相應的核心課程。
2.2 以職業技能培養為核心構建模塊式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分析相同專業在不同崗位的工作過程,分析學生畢業后所從事工作任務和應具備的職業能力,突出企業需求和學生自我發展,從知識、能力和態度3個方面,設計“融素質教育與業務培養為一體,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為一體”的模塊式專業課程體系。由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專業基本技能課程、專業核心技能課程、職業拓展課程、頂崗實習等模塊組成專業課程模塊。使之具備:基礎性—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和專業基礎;針對性—以職業核心技能課程為主干,培養學生的技術與技能;實踐性—加強實踐操作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的崗位勝任力;實用性—技能訓練針對學生的崗位設置;拓展性—相同專業不同崗位能力的培養,滿足企業崗位能力需求,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增強就業競爭力。
2.3 以工作過程為主導設計項目化課程
對于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和職業拓展課程模塊,打破傳統學科性“理論+實驗+實習”的課程體系結構,把圍繞核心能力培養和職業適應性的原有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重新分解整合,設計了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結構,確定了本專業7門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和4門職業拓展課程,不再單獨設置實驗和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在項目化課程標準中引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行業標準、技術規范,教學內容中精選實際工程案例并經教學化處理形成學習型項目,每個項目又分解為若干個對應的學習型工作任務,將知識點、技能要求融入到各個項目和任務中,并將職業資格鑒定考核與課程考核相融通,以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3 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的創新教學模式
3.1 靈活、可操作性強的教學組織設計
在教學設計上采取“3+2+1”的教學組織形式,第1~3學期主要學習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和專業技能基本課程,在培養學生掌握專業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融入基本職業技能訓練,學會表達、交流、溝通的方式和方法,具備基本職業素養;第4、5學期安排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培養學生具有必備的職業(崗位)技能,同時組織開展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使學生獲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第6學期進行畢業前的綜合職業技能實訓,安排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實習結束后完成論文撰寫及答辯,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不僅易于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而且易于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有利于學生融入社會。因此,在整個教學組織過程中應貫穿、覆蓋適應社會能力、職業能力的教育與訓練。
3.2 貫穿職業能力培養的遞進式課程教學模式
針對不同的課程模塊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專業基本技能課程以校內學習為主,采用“理論+實訓+實習”的教學模式,基礎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精講多練。實踐教學中將“指導書”更改為“任務書”,采用“實踐與創作”相結合的方式,按照任務書的要求,學生自主完成方案設計、儀器設備選擇、制作、測試,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感知體驗、觀察探究,在培養職業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養成獨立思考、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
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和職業拓展課程實行分段集中強化訓練的教學模式。在實訓室以單班為單位采用項目化課程組織教學,如2010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4個班在同一時間分別進行4門專業核心技能課程的教學,根據學期教學計劃每門課程4~5周,依次輪換。課程教學在實訓室以學習型項目為載體,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組織實施,經過強化實踐訓練師生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在“教、學、練、做”有機融合的一體化教學過程,實現職業(崗位)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達到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
3.3 “課程考核+職業技能認證”的考核方式
按照課程類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職業核心能力課程的考核以校內為主,引入國家職業核心能力測評標準,主要考核“與人交流、與人溝通、信息處理、自我學習、解決問題、數字應用”等6項職業核心能力。專業技術基礎課程以校內考核為主,采用過程考核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素質養成,也對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進行考核。
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和職業拓展課程考核關注學生的素質培養,采用“課程考核+職業技能認證”的方式。課程總成績由課程考核成績和技能認證成績兩部分組成,二者各占一定的比例。課程考核采用百分制按項目分別考核然后匯總,每一個項目均從知識、技能、態度3方面考核,知識考核重在考查知識的應用和相關的操作規程,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現場實際操作方式,態度考核則重在對學生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評價。職業技能認證有理論和實操兩部分組成,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對應的課程,在課程結束后可直接參加國家職業資格認證考核;另一種是課程結束后,參照國家職業資格考核標準由學院統一組織進行考核。
4 結束語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經過幾年的重點建設,在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訓條件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專業建設的整體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也積累了一些建設經驗。深刻體會到專業建設必須堅持校企合作,只有深入企業,才能了解企業的需求,把課程體系切實融入職業崗位要求,將專業技能標準與職業標準相融合,將考核與評價和職業資格認證相銜接,強化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培養出企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 許戈平.專業與企業崗位對接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3):62-63.
[2] 李斯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需要厘清的若干問題[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7-9.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標注相應頁碼。
引言(或序言)。內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參考文獻和注釋。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號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注明來源和出處。
高等職業院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
摘要:為了響應《中國制造2025》綱領的號召,及時了解并適應市場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合理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揚州地區電氣類相關企業進行了人才需求情況調研。通過調研,找準了高等職業院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的定位,總結了企業對于專業人才培養的意見建議,為后續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和保障。
關鍵詞:中國制造2025高職教育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結合了多個學科和技術,專業口徑較寬,適用范圍廣泛,就業方向靈活。為了明確企業對于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情況,找準定位,確定目標,真正體現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的辦學方針,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地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需要有針對性的對江蘇揚州及周邊地區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
1專業人才培養的社會背景
《中國制造2025》為我國制定了走向制造強國的行動綱領,而人才培養是實現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前提,《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出了“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要求要加快培育制造業發展急需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這就給高等職業教育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與此同時,《中國制造2025》也提出要堅持市場的主導地位,因此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也應當堅持以企業、市場、社會乃至國家的需求為標桿。只有以《中國制造2025》為綱領,以崗位、企業和社會的需求為準繩,進一步推動改革,深化落實,全方位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才能培養出企業需要、社會認可、國家滿意的具有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背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專業人才培養的區域與行業背景
隨著揚州市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目前已建成了半導體照明、綠色新能源、智能電網、數控金屬板材加工設備、汽車及零部件共5個國家特色產業基地??偼顿Y80億元產能為30萬輛的上海大眾汽車第三大生產基地落戶揚州儀征,濰柴集團亞星客車有限公司、揚州江淮汽車公司、大洋造船等大型國企民企也紛紛搶灘揚州沿江區域。與此同時,擴大至整個江浙地區,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電子通信和交通設備制造業等均為該兩省的支柱產業?!吨袊圃?025》提出的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共十大領域,其中大部分領域均涉及到了各種電氣類裝備制造。由此可知,揚州地區乃至整個江浙地區的支柱產業與《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重點發展領域是高度統一的。因此,未來幾十年內,在揚州乃至整個江浙地區,企業、市場和社會對電氣類人才需求量將與日俱增且有增無減。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畢業生可就業于各類工礦企業,如制造、石油、化工、電力、紡織、制藥、食品、輕工等行業,從事電氣自動化系統及設備的操作監控、安裝調試、運行維護、技術升級改造、故障搶修等工作,或從事工廠供配電設備管理、維護、操作等工作,或在技術服務型公司,從事技術合作項目的安裝、調試和后期技術服務工作,也可在中央控制室、自動化產品營銷等部門工作。
由此可見,具有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背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具有廣闊的就業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3企業對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建議
我們對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江蘇牧羊集團、揚州新大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縱橫蘇天網絡發展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揚州及周邊城市的30家企業進行走訪調研,調研結果表明,企業對具有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背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巨大,但同時,企業還對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
3.1人才培養模式有待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必須與行業的實際保持緊密聯系,以及時滿足市場、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培養模式必須形成有機的、統一的整體,讓學生抱著濃厚的興趣,實現學中做、做中學,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讓學生可以將所學到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熟練的實踐動手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還應當大力開展各類校企合作項目,推進聯合辦學,進一步與企業維持一種持久深入且具有系統性的共贏合作,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主動發現,仔細分析,準確解決未來實際工作崗位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做到實現知識技能的融會貫通,將內化的知識應用于實踐,造福企業乃至社會。
3.2專業課程設置有待改進電氣自動化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的概念和體系已經基本形成。自動控制技術、電子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等多門學科高度融合和交叉,企業對具備以上綜合知識技能的復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課程設置要進一步拓寬,要有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技術、設備制造與加工、機械與電力傳動及的基礎知識,并且盡可能多的介紹各類控制對象和控制方法。與此同時,還應當讓學生了解最前沿的電氣自動化新技術,以此達到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創新意識的目的。
3.3非智力因素培養有待加強企業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必備的專業文化知識和技術技能外,還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敬業精神,擁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協作共贏的團隊意識和經濟安全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具備較強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并能夠及時快速的適應新環境、接收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達、溝通協作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除了傳授科學知識和鍛煉專業技能,還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4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策略和實踐措施
4.1以行業為標桿,改進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機制應當以企業需求為準繩,以實用為根本,以就業為目標。該專業定期組織教師和專家深入相關企業,進行崗位需求與知識、能力等其他素質方面要求的相關調研,根據企業的具體崗位需求和相關基本素質要求,有針對性地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動態地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從而保證以此為依據培養出的學生符合行業要求和企業需求。
該專業創新性的提出并實踐了“1+1+1專業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該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專任教師的導學、導能和導業的作用,積極與企業進行溝通交流與合作,為每一位同學配備一個專業背景的班級導師和企業導師,企業導師定期進課堂、辦講座,既傳授了基本的科學理論知識,又鍛煉了企業實際需要的動手實踐的操作能力,從而為其畢業后的順利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和依據。借此人才培養模式,將專業教師的傳授和企業導師的指點充分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能夠及時有效的根據企業的動態需求實時進行調整和改革,充分發揮行業需求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引領作用。
4.2以實踐為宗旨,調整課程體系建設本專業以企業崗位素質要求為標準,以培養專業技能為主要目的,以實際工程項目為中心,以具體教學情境為載體,進一步完善和改進課程體系,加強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相互滲透和彼此融合。因此本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重點選擇具有較強實踐性和實用性的課程。
4.3以項目為導向,大力推進理實一體為了滿足國家對于高等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要求,有針對性的進行實踐教育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方法,加大再造力度,該專業教師基于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結合來自相關合作企業的反饋和建議,與企業工程師合作,從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出發,以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案例為載體,以具體實踐項目為依托,針對主干課程編寫了相應的項目化教材。截至目前為止,該專業教師已主編與參編了《生產過程控制系統的設計與運行維護》、《先進組態控制技術及應用》、《傳感器檢測與應用》、《PLC應用技術圖解項目化教程》等共18部適用于高職高專教學的項目化教材??茖W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緊密融合貫穿于每個具有實際背景的典型案例之中,逐步突破重點難點,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際動手操作鞏固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理解并鍛煉其實踐操作的能力。有利于畢業生更快的適應具體崗位的實際工作,鍛煉培養了其利用學校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去發現、分析并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的能力。
4.4以素質為終極,加強非智力因素培養《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以創新為驅動,要提高國家制造業的創新能力,這就為該專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指明了方向,即要大力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本專業成立若干導師工作室,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合理搭配并分組,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積極性,讓學生在專任教師的引導和帶領下,基于理論知識基礎和熟練的實踐動手能力,自主設計研發,制作專業創新作品,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申請創新發明專利。通過組建學生科技創新社團和創新創業中心,鼓勵學生基于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和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勇于創新,自主創業,借此加強學生對新技術新產品的敏感度和開發新市場的敏銳度,為其未來的發展開辟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業的新領域。
5結論
在《中國制造2025》的社會背景下,根據企業與社會的要求,相應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革和完善已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偨Y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建議后,應當采取相應的改革措施,應當以行業為標桿,改進人才培養模式,以實踐為宗旨,調整課程體系建設,以項目為導向,大力推進理實一體,以素質為終極,加強非智力因素培養。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只有始終堅持以《中國制造2025》為綱領,以滿足企業需求為目標,動態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改革,積極采取應對的實踐措施,才能培養出基本知識功底扎實,實踐動手技能高超,同時具有卓越的科技創新思維和突出的職業能力素質,廣受企業的好評并深受社會的認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陶濤,花良浩,高寧.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分析[J].科教導刊,2015(12).
[2]李俊秀,馬應魁,王瑾.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1).
[3]周奎,成建生,高文忠.“雙主體”視角下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3(17).
[4]陳亞娜.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6).
一 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隊伍
該項目具有能力較強的研究隊伍,課題組成員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合理,掌握教學規律和授課藝術,同時具有較高的專業能力和學術水平,并具有多項研究成果。課題組老師均擔任電氣自動化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有著較深的認識,這些都有利于課題開展。參加本課題研究的老師,都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經歷過其他課題的研究,并且針對所研究的課題,他們大多數人有相關的研究經驗,有數篇論文在各級評比中獲獎或發表。其次,實施人才培養教學過程中的老師,專任教師中同時具有技師資格證和高校教師資格證的“雙師”素質教師占100%。專任教師中有企業工作經歷5年以上的占50%。研究隊伍的構成,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研究的正常進行和實現預期目標。
二 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過程
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過程按照“調研、方案設計、實踐、成果”研究方案進行。第一階段為初步研究階段。研究教育部高職教育教學綱領文件;開展職業崗位調研、畢業生跟蹤調查、人才需求調查工作;根據調查結果,整理出人才需求調查報告。第二階段為人才培養方案擬定階段。根據前一段的工作總結,提煉出典型工作任務并進一步優化;擬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完成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的轉化;成果形式為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及相應課程的課程標準。第三階段為實踐與修訂階段,通過三年人才培養改革實施實踐,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建設核心課程資源,改革教學方法,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第四階段為形成成果階段。完善并形成最終“基于就業導向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交專業建設委員會審批;確定教學條件建設方案;完成研究報告;并建成電氣自動化專業院級、省級精品課程。
三 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方法
該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主要采用由外到內、由宏觀到微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運用調查法、比較法、文獻檢索法、行為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進行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和方案研究工作。在具體操作上,以學校開設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班級為研究對象,進行循環招生、循環教學、循環試驗,在實踐中構建和完善符合崗位要求、滿足就業競爭力需求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四 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內容
該人才培養方案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1 人才需求與學生就業取向調查分析
針對京津冀、山東省內、長三角經濟帶的多個廠家和參與各個工作崗位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做了大量調查,得出調查結論,明確人才培養改革的緊迫性。
2 基于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對所調研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得到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就業的職業領域和主要就業崗位群,最終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掌握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與本專業未來工作崗位相適應的職業素質、較強的職業發展能力、較強的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和自動控制技術應用能力,能夠從事自動化產品的電氣系統安裝調試、自動化生產線的運行維護、自動化工程設備升級改造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3 構建基于就業導向的“平臺+模塊”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構建過程采用六步法完成:(1)通過市場需求調研確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職業崗位或崗位群;(2)通過崗位分析確定各個崗位的工作任務;(3)歸納出典型的工作任務;(4)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專業應具備的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5)通過職業能力分析確立學生應具備的知識、技能、態度;(6)最后完成從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的轉換,即從教學內容歸納出課程體系。
在構建時,組織專業教師、企業的一線專家等組成分析小組,在課程設計專家的指導下,引入創新教育理論,采用能力/素質分析的方法,根據能力解析表和專業教學目標,提出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考核評價標準,通過這種方式篩選出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最終確定了“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
該課程體系的具體構成包含公共基礎課程平臺、專業群課程平臺、專業課程平臺、專業方向課模塊、選修模塊(包括專業拓展課程和公共選修課)、素質拓展模塊、專業集中實踐模塊等,構建了“三平臺+四模塊”的課程體系。
學生職業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的培養主要通過寓于課程體系全過程來實現。
4 開發提升就業競爭力的“做、學、教一體化”教學
在教學團隊指導下,采取邊開發邊實踐再反饋的思路,開發一體化課程。在一體化教學實施過程中,按照圖1的方法進行分階段教學。制定了合理的一體化學習效果評價方案,加強過程性評價。
五 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成效與特色
人才培養方案從改革研究到最終方案實施,已經經歷了五屆畢業生,從企業的反饋到畢業生的評價,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企業的認可度都非常好。其成效具體表現在:第一,形成了與區域產業發展相融合,與企業需求密切銜接的電氣自動化人才培養方案。第二,提升了高職自動化專業學生就業能力,提高了畢業生好評率。第三,建立了以符合企業需求、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第四,構建了職業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第五,建設了院級、省級精品課程群。第六,打造了一批高水準的師資團隊。
該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又具有以下幾個特色和創新點:
1 參與人員廣泛是人才培養方案研究與實踐成功的保證
在人才的培養的各各環節,除了優秀專職教師的傾心付出,學院還聘請、引進了企業中經驗豐富的專家、工程師和一線的技術人員。這一點上突破了原來只是聘請企業專家的做法,而是通過更廣泛的人員的參與,更加真實地了解了企業崗位的設置、人才需求、人才類型等許多的信息。
2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
通過實習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綜合改革,先后與包括亞太集團、皇明集團等多家公司簽定了共建協議,投資上千萬元,在實驗實習、畢業生就業、科技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建設了設備先進、能滿足教學、科研、實習等需要的實訓基地。該項目已經運作兩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建成的省級精品課程群是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的重要成果
構建自動化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院級、省級精品課程,是課題組及專業建設委員會的初期目標,而在幾年的課題研究實踐中,最終也實現了這一目標。精品課程的建設,完善了專業課程資源,是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實施的重要依據。
5 以大賽為抓手,促進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是創新途徑
教學團隊的成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如山東大學生機電創新設計大賽、山東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省職業技能比賽等,這些比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同時,這些競賽用到了許多的工程和企業常用的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六 結語
基于就業為導向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踐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這些成果可以直接應用到教學中去,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確定了指導方向,對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相關專業的教學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鐘波,等.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
索與實踐[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
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作為制造大類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是中國著力打造世界制造業基地的緊缺專業之一。電氣自動化技術方面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市場需求潛力巨大。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面向企業自動化生產線的供配電系統、電氣工程、電氣控制設備、自動控制系統和計算機測控系統安裝、調試及運行維護,機電設備公司的設備銷售、安裝及維護、樓宇智能化及交通智能化設備的安裝、調試及運行維護,電力系統的設備運行及維護等。
電氣自動化課程一般都開設《自動控制原理》等關于電氣自動化技術基礎方面的課程, 課程內容除了一些有關自動化系統的基礎理論外,其課程中所講述的電氣自動化技術、裝置與器件,大多數都與當前工業現場使用的技術、裝置與器件有脫節。顯然,這樣的教學,無論是內容、方法及水平、都已大大落后于技術的發展,脫離了職業崗位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緊密結合產業發展,深化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改革,在辦學過程中,電氣自動化專業逐步構建起了“校企融合、能力遞進”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工學結合”的模式校企共同培養本專業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方向的學生。既突出崗位技能,又注重人文素質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強,從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
根據本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對高技能專門人才的實際需求,基于電氣自動化專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將中(高)級維修電工、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師、機電一體化工等職業資格認證課程內容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以電氣控制系統的運行維護及技術改造;自動化生產線的組裝與調試、維護和維修及電子線路的設計與維修等3大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體系。有專業指導委員會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恰當的定位;根據培養目標,設計培養規格;根據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擁有科學的理論、實踐教學有機整合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根據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與培養方案,以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載體,采用“任務驅動、實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學訓交替”等多種工學結合適合職業教育目標的課程組織模式。通過畢業生的社會反饋,畢業生適應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電氣自動化技術課程的設置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在保持原來開設的電氣自動化基礎課程基礎上,將當前通用的電氣自動化技術插入到傳統技術課程中,如將 PLC技術或變頻調速技術穿插到電機控制、接觸器/繼電器控制等技術中,以解決電氣自動化技術課程不足的問題。二是單獨開設自動控制原理、傳感器、PLC、單片機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變頻調速技術、供配電技術、工業網絡、組態技術等都課程,由于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電氣自動化領域中的應用日益廣泛,要求我們必須改革原有課程體系中陳舊的內容,并根據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增加新的教學內容。
強調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專業”結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隨著教學改革新形勢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學校制定和修訂人才培養計劃,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教學基本規律,主動適應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固化學校已經取得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借鑒、吸收外校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體現學校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反映學校辦學特色。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堅持整體優化,科學地處理好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關系;堅持共性與個性的充分結合,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突出人才培養特色,滿足行業發展需求,構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以及終身教育需求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及綜合素質培養。
優化實踐教學環節,推進實踐教學改革,建立科學系統的實驗教學體系,增加綜合性、設計性、應用性、創新研究性實驗的比例,使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達到實驗課程總數的30%以上;五是第二課堂.著重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主要有各類大學生競賽、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校院兩級各類科技學術節活動、文體競賽活動、社會實踐和社會工作;在校內的實訓基地營造職場氛圍,利用實訓室先進的設備,進行系統的設計、安裝和調試,重點培養學生對現代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維護維修能力。每學期末設置綜合性的實踐應用型項目,給學生分組布置任務,讓學生查找資料、設計、仿真、裝配、調試、檢測、合作完成,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通過開放“創新實訓室”、定期舉辦“電氣技術設計競賽”,以及創新激勵制度的實施, 使各門課程在教學環節中,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已蔚然成風。從“技術改造和小發明”為起點,到內容復雜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循序漸進地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電氣自動化,即利用電子裝置和技術,實現生產機械過程中的自動控制的一門多學。其目標是培養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實現相關技術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電氣自動化的應用使企業的生產率得到了大的提高,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一個復合型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就業比較的廣泛,且隨著現代服務業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社會對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但在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中,結合社會崗位的特點,進行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促使人才培養的進一步實現,是非常重要的。
一、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
(一)三段式專業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
1. 專業核心課程
作為專業教學的核心,專業技術課程的教學,能夠體現學生的技能基礎與知識結構,其課程的設置主要有單片機控制技術、PLC 應用技術、電力電子技術、AUTOCAD 應用技術、工廠供配電技術、電力拖動、電機與變壓器等。而面對這些專業的課程,要能夠很好地進行教學,就需要我們對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教師進行組織,并按照專業的不同層次,進行課程標準的編寫,選修與必修內容也要做到相互統一,才能為專業的教學和人才的培養打好堅實的基礎。
2. 專業實訓課程
要體現學生崗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要專業實訓課程進行良好的教學和實施。其不僅融合了考工鑒定模塊的技能要求,也融合了考工鑒定模塊的技能范圍。電氣自動化專業,其實訓模塊主要有數控機床電氣維修實訓、機電一體化 MPS 實訓、電力電子技術實訓、變頻器綜合實訓、機床電路控制實訓、繼電與電機控制實訓、照明電路實訓等。對于專業實訓課程的安排,其可以依照實訓周的模式進行課程的開展,每學期的實訓可以約為4~5 周,其次,專業實訓課要能夠以模塊為單元,并對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進行組織,促使實習課程標準有效地編寫出來,從而實現對實習課堂教學的規范。
3. 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
作為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生,在近將走出校門的前一年,要進行3個月的實習安排,在相關的進行企業頂崗實習,而頂崗實習的專業方向主要為:第一,可以從事自動化設備的輔助開發與設計、調試、安裝、維護工作;第二,可以從事供配電系統的維護、運行、調試、安裝工作;第三,在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中,可以從事電氣設備的維護、運行、調式、安裝、設計等工作;第四,可以從事組裝調試、開發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工作,并進行相應的售后服務。如果技能層次較高的學生,則需要完成頂崗實習后,返回學校完成技師鑒定的考核,在充分結合頂崗實習的課題,高效的完成技師畢業論文的答辯與設計。
(二)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
在進行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時,要能夠依據實驗課程的教學要求,不斷完善專業核心課程改革和實踐。目前,許多學校都建立了液壓與氣動實驗室、模電及數電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PLC 實驗室、電工電子基礎實驗室。而依據專業實訓課程教學的要求,有建立了模擬配電房、普通機床與數控機床維修實訓室、單片機實訓實驗室、機電一體化MPS 實訓室、電子技術實訓室、變頻器與PLC綜合實訓室、機床電路與電力拖動控制實訓室、電工基礎實訓室。依據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及要求,許多學校有建立了比較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如南京技師學院就與三向教學儀器、龍貞自動化有限公司、通力電梯、天正容光達電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進行了緊密的聯系。
(三)優秀教科研團隊的建立
電氣自動化專業是一個知識覆蓋面廣、學習內容多、口徑寬的專業,而言實現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化和發展,就需要優秀的教科研團隊作為專業發展的基礎力量。各大院??梢栽诖诉M行學生興趣小組活動及課題研究的開展,來不斷的促使學生和教師,使他們成為專業的技術團隊,并有效地完成技能大賽的訓練和實訓課題的開發。通過優秀教科研團隊的建立,不斷的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促使電氣自動化專業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滿足。
二、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
(一)對于人才的培養,無論是服務、就業,還是技能培養方面,都離不開市場,也只有充分的了解市場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確定人才培養的方向和內容。在培養人才的實踐活動當中,服務是培養的宗旨,就業使培養的導向,技能是培養的核心,綜合起來也就是人才培養的方向和原則??偟膩碚f,市場定位和調研的準確便是專業建設的基礎。我們在實施人才培養時,要能夠充分的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配合電氣自動化專業的特點,進行新思路的探索。目前,很多教學單位都在不斷的進行教學的改革,有一些教學單位實行了“校企合一、產學一體”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培養了人才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又為人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這一教學的實現促使了崗位群的確定,而依據崗位群又對人才的培養進行了課程的改革。可以看出,依據專業人才的崗位群特點,能夠非常準確的尋求與電氣自動化專業相關的企業,并與之進行合作。其次,依據生源的特點,可以對教學的教材進行新的制定,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此外,電氣自動化專業的特點非常的豐富,在其設備安裝、維修的領域中,包含著電器產品的設計、開發和電器開關設備的安裝、維修。為此,在電氣設備的安裝、維修中,逐漸的突出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實現計算機的全程控制,也是進行人才培養的另一內容。
(二)對于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而言,其是要能夠培養出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而在這一內容中,職業教育則成為最重要的一個培養環節。在進行職業教育的活動中,教學的實踐非常的重要,如何實現教學體系的改革,進行實踐教學時間的分配、教學內容的整合、自動化專業特點的突出、職業技能要求的滿足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但對于電氣化專業而言,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東北地區電氣自動化專業的高職教育的背景并不是非常的明顯,其與模具、數控等專業不同,其沒有明顯的行業可供畢業生們來依托,職業教育進行起來,也是相當的困難。在黑龍江省,由于哈大齊的建設,個當地的老工業基地帶來了復蘇的生命,這也無疑為電氣自動化人才提供 了很好的就業平臺,電氣自動化專業的職業教育也就更加的廣闊起來。為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和變化,促進經濟的發展,就要不斷地轉變專業教學的思路,擴充、調整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使得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夠得到有效地實現。
三、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發展
當今的社會競爭非常的激烈,為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就要不斷地進行業人才的培養。對一個企業而言,通過自身的綜合實力,對企業的員工進行專業技能的培養,促使企業創造能力的生成,不斷培養未來的骨干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非常的重要。一方面,經過人才的培養,就不易出現員工跳槽或被挖走的現象,員工也能夠對企業充滿更多的激情與熱情,竭盡所能的為企業進行服務;另一方面,企業能夠讓得到培養的員工帶動新的員工,實現全體員工的共同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就現實而言,目前的企業在進行員工的招聘時,都會要求入職的員工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對那些剛剛走出學校的畢業生,他們往往視而不見,這樣一來,社會的發展就會出現斷鏈,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雖然說這些初入社會、沒有經驗的人不易迅速的為企業帶來利益。但他們的工作熱情,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在加上企業內部的培養,定會使他們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生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應該充分的立足于社會和市場,不斷完善教學的體制和人才培養的方案,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需求。為此,只有通過教學實踐的具體改革,不斷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更多的培養出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應用型人才,為企業和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周艷惠,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2).
[2]宋書中,葛玻,盧秉娟,高職高專自動化類專業發展戰略研究[J].洛陽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0,(12).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改進
作者簡介:張勵(1981-),女,湖北武漢人,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電力電子工程系,講師。(湖北 武漢 43007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5-0266-02
隨著全球科技信息化的迅速發展,世界范圍內電氣自動化專業人員之間的技術交流越來越頻繁,社會對電氣人才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開設了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課程,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針對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的特點,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改進方法。
一、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技術資料都是用英語通過互聯網傳播的,電氣工程類的絕大部分專業資料和信息也都是以英語形式出觀。專業技術人員的研究成果展示,例如申報國家獎項、申請專利、發表學術論文等,80%以上的科技資料都是以英語形式出版的。國際交流合作也需要專業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英語表達、聽說、應變能力。所以,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英文專業文獻的閱讀、聽說和翻譯等綜合能力而開設的課程,對于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可持續發展,如碩士入學考試、工作面試、閱讀和翻譯實際工作中遇到的英文專業文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筆者對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2006屆~2012屆電氣自動化畢業生的調查回訪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現在都在國外從事水電站的建設與技術支持工作或者經常要閱讀國外進口電氣設備的產品說明書,他們普遍認為在學校學習專業英語是十分必要的。
二、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對象
由于高等職業院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所以學生們的基礎英語水平不高。再加上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大多數是理科生,在高中時英語基礎就不牢固,不識音標,不會讀單詞,記不住單詞,不敢說,看不懂,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較差。在教學時碰到有些學生反映,由于高中時嚴重偏科,英語基礎不好,在大一時的大學英語課堂上也聽不懂教師說什么,到了大三對于專業英語就更恐懼了,有破罐子破摔的厭學心理。
2.學校和專業教師的重視程度
隨著近幾年來“工學結合”、“項目教學法”等理論思潮在我國高職院校的興起,有些高職院校盲目跟風,認為工學模式結合就是強調操作技能,根本不開設專業英語課;有的甚至把電氣專業英語當成了選修課,可開可不開;有的雖然開設,但在課時安排上很不合理,學時太少,無法做到深入細致的詳細講解。另外,在電氣專業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沒有像對待其他專業課那樣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教師認為電氣專業英語教學的重點就是翻譯,備課講課不如其他專業課認真,也沒有像其他專業課那樣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教學計劃去授課,導致電氣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隨意性。
3.師資力量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學生數量的劇增,教師隊伍數量的相對不足已經成為制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很多專業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平均每周16個學時以上,有的教師一學期承擔了兩到三門的專業課的教學任務,導致學校缺少專門的電氣專業英語教師。很多學校要么是聘請英語基礎較好的專業課教師來教授專業英語,要么直接由基礎英語教師教授專業英語。專業課教師一般專業知識技能較強,但英語水平相對一般,上課欠缺生動;而基礎英語教師的英語基礎雖然良好,但又缺少電氣專業知識。如fuse一詞,普通英語翻譯為“融化”,而電氣專業翻譯為“熔斷器”;又如step一詞,普通英語翻譯為“腳步、臺階”,但在專業英語中,它常用來表示階躍信號,用在step esponse短語中,表示“階躍響應”,所以直譯原文會導致很多專業文獻翻譯不準,影響教學效果。
4.學生自身的認識
大學基礎英語有全國英語三級、四級等考試,而且還與學生的畢業證掛鉤,對其學生都比較重視,但學校對專業英語并沒有任何要求,所以大多數學生沒有專業英語學習的壓力和動力。另外,如果專業英語教師不能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學習電氣專業英語對于他們將來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很多學生會認為專業英語屬于非專業主干課程,自然就放松了對專業英語的學習。再加上大學生課余社團活動多,實習也多,學生們由于時間、精力有限就更顧不上好好學習專業英語了,上課隨便聽聽,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草草應付,只要考試及格即可。
5.教材與教學內容
目前高職電氣專業英語所使用的教材內容大多是選用國外原版專業書籍的一些章節、科研文獻等,教材或講義難度深淺不一,對三年職業教育專業課的覆蓋度不夠,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還有一些學校選用的是本科教材,定位偏高,學生學習有困難,教師只能放慢教學速度,如果中途碰到實習實訓,專業英語的教學任務更難以完成。從教學計劃的安排來看,大部分學校的電氣專業英語安排在三年級的上或下學期,專業英語的安排與專業課的教學進度不協調,導致學生相應的專業課還沒學就要學專業英語了,學生很難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改進方法探討
1.重視專業英語教學
教師自身要加強教學責任心,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培養要求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電氣專業英語對于未來工作和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針對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的特點,要從基礎的教學生認識音標,讀準音標,根據音標讀單詞做起;然后學習基本語法,掌握簡單句、復合句、關連詞。教學中要以閱讀理解為主,避免過分地強調聽、說、讀、寫;重點掌握基本的專業詞匯和詞意。由于高職院校學生普遍缺乏自信,教師在授課的同時,也要在思想上多給學生們鼓勵,學習上教會他們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通過漸進性和階段性的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專業英語水平。
2.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
第一,專業英語注重語言的實用性,教師在上課時不能采用直接翻譯全文、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精講多練,少講空洞理論,加強師生的討論與互動??梢越梃b專業課中的案例教學法,例如教師可以就某個變電站主接線圖講解電氣設備,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討論,最后由各組代表用英語進行設備的符號、用途、結構的講解。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或電子書將設備圖片等呈現在課堂上配合電氣專業英語的教學,或者播放一段電力系統事故的英文視頻,讓學生分組討論事故的原因和解決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們學習專業英語的學習興趣。
第二,教師在課堂組織教學時應以實踐為主,側重技能訓練,要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實踐機會,盡可能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與專業英語密切相關的實習等。如果條件允許,教師最好帶學生到校辦工廠或企業實習車間參觀,面對電氣設備實物講解名稱和結構,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記住重要的專業英語詞匯,而且還鞏固了專業課知識。
第三,電氣教研室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其他專業課一樣,建立專業英語教學網站,制作電氣專業英語精品課程,積極豐富和更新相關內容,方便學生們自學。有條件的院??梢圆捎镁W絡教學,也可以用QQ群、微信群等現代語音軟件讓學生與教師在線交流和答疑,檢測、提高學習效果。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針對目前高職電氣類專業英語教師欠缺的現狀,一方面要提高專業教師的英語水平。可以采用對教師在崗培訓、長期培訓和集中短期培訓相結合,個人進修和公派進修相結合的方式,鼓勵教師積極進修深造,提高專業課教師的英語水平,使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專業課教師經過培訓提高后承擔電氣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另一方面可以從電氣專業的外資企業中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專家擔任電氣專業英語教學的專職或兼職教師。同時要求任課教師要充分備課,嚴格執行大綱計劃,在課堂中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
4.精心選擇教材,積極開發數字教材
專業英語教材的選取要盡量符合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文章要難度適宜,與高職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相匹配。內容上要注意反映新技術、新材料,符合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教材編排結構要合理,篇幅較短,且自成體系,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職業教育和企業對接緊密,行業新工藝不斷誕生,決定了高職教材不能一成不變。學??梢愿鶕嶋H需要,及時更新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開發教學資源,在編寫專業英語教材時可以組織教師去相關專業的企業進行調研,了解該專業所需要涉及到的專業英語信息,然后進行總結和編寫。還可以開發靈活的專業英語數字教材,引入iPad等軟件進行專業英語的教學,制作“電子書”。因為在現代社會,如果學生只掌握紙質出版,缺乏電子書出版知識,已經不能適應行業發展需求,所以數字教材就像一本“活頁本”,可根據行業新動態隨時添加知識,學生的學習積極提高了,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四、結論
在實際的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很多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問題,為此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隊伍建設等多方面進行改進,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專業英語變為主動學習,使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以便吸收更多的最新技術情報,跟蹤和了解電氣自動化領域的世界前沿,為今后的工作和學習創造更多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吳紅兵.高等職業教育工科專業英語教學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09,(9).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教學改革;多層次教育模式
電氣自動化,即利用電子裝置和技術,實現生產機械過程中的自動控制的一門多學。其目標是培養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實現相關技術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電氣自動化的應用使企業的生產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一個復合型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就業比較廣泛,且隨著現代服務業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社會對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但在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中,結合社會崗位的特點,進行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促使人才培養的進一步實現,是非常重要的。
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作為專業教學的核心,專業技術課程的教學,能夠體現學生的技能基礎與知識結構,其課程的設置主要有單片機控制技術、應用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等。而面對這些專業的課程,要能夠很好地進行教學,就需要我們對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教師進行組織,并按照專業的不同層次,進行課程標準的編寫,選修與必修內容也要做到相互統一,才能為專業的教學和人才的培養打好堅實的基礎。
專業實訓課程。要體現學生崗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要專業實訓課程進行良好的教學和實施。其不僅融合了考工鑒定模塊的技能要求,也融合了考工鑒定模塊的技能范圍。電氣自動化專業,其實訓模塊主要有數控機床電氣維修實訓、機電一體化MPS實訓等。對于專業實訓課程的安排,其可以依照實訓周的模式進行課程的開展,每學期的實訓可以約為4-5周,其次,專業實訓課要能夠以模塊為單元,并對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進行組織,促使實習課程標準有效地編寫出來,從而實現對實習課堂教學的規范。
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作為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生,在近將走出校門的前一年,要進行3個月的實習安排,在相關的進行企業頂崗實習,而頂崗實習的專業方向主要為:第一,可以從事自動化設備的輔助開發與設計、調試、安裝、維護工作;第二,可以從事供配電系統的維護、運行、調試、安裝工作;第三,在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中,可以從事電氣設備的維護、運行、調式、安裝、設計等工作;第四,可以從事組裝調試、開發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工作,并進行相應的售后服務。如果技能層次較高的學生,則需要完成頂崗實習后,返回學校完成技師鑒定的考核,在充分結合頂崗實習的課題,高效地完成技師畢業論文的答辯與設計。
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在進行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時,要能夠依據實驗課程的教學要求,不斷完善專業核心課程改革和實踐。目前,許多學校都建立了液壓與氣動實驗室、模電及數電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PLC實驗室、電工電子基礎實驗室。而依據專業實訓課程教學的要求,又建立了模擬配電房、普通機床與數控機床維修實訓室、單片機實訓實驗室、機電一體化MPS實訓室、電子技術實訓室、變頻器與PLC綜合實訓室、機床電路與電力拖動控制實訓室、電工基礎實訓室。依據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及要求,許多學校有建立了比較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優秀教科研團隊的建立。電氣自動化專業是一個知識覆蓋面廣、學習內容多、口徑寬的專業,而言實現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化和發展,就需要優秀的教科研團隊作為專業發展的基礎力量。通過優秀教科研團隊的建立,不斷地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促使電氣自動化專業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滿足。
對于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而言,其是要能夠培養出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而在這一內容中,職業教育則成為最重要的一個培養環節。在進行職業教育的活動中,教學的實踐非常重要,如何實現教學體系的改革,進行實踐教學時間的分配、教學內容的整合、自動化專業特點的突出、職業技能要求的滿足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但對于電氣化專業而言,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東北地區電氣自動化專業的高職教育的背景并不是非常的明顯,其與模具、數控等專業不同,其沒有明顯的行業可供畢業生們來依托,職業教育進行起來,也是相當的困難。在黑龍江省,由于哈大齊的建設,給當地的老工業基地帶來了復蘇的生命,這也無疑為電氣自動化人才提供了很好的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探討本文對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進行了探討,不斷促使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形成和專業教學改革的實現,從而推動電氣自動化專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
采取多層次的教育方式,培養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知識產權人才本身就是一種復合型人才,針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知識產權教育更應采取多樣的教育方式,充分滿足重慶乃至整個西南地區對知識產權人才的旺盛需求。以重慶知識產權學院為例,目前的培養模式有三種:一種是2+2模式,即面向已具有2年理工科專業基礎的大二學生招生,對之再進行2年的知識產權專業教育;第二種是3+2模式,即選拔具有3年理工科專業背景的??茖W生,對之再進行2年的知識產權專業教育;第三種則是知識產權普招班。當前,面臨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并存,城鄉區域差距大的市情,重慶還有一大批已經從事知識產權職業的各種人才,為此,重慶市理工科院校應積極推行教育方式創新,加強對在職人員的有針對性的知識產權專業理論培訓,舉辦各類的短期培訓,吸納大批優秀的在職人員,提高他們處理復雜的知識產權事務的能力,切實培養復合型的知識產權人才。
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模式,培養應用型知識產權人才目前國內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主要以知識產權法學為主,針對一線的科研機構和企業需求的應用型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相對有些供不應求。重慶理工科院校,知識和技術資源相對較文科院校集中些,因此,為社會培養亟需的應用型知識產權人才,理工科院校責無旁貸。
產學研合作模式對培養具有較高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知識產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模式,為科技企業、科研院所和各個理工科院校之間搭建良好的合作平臺,科技企業走進學校、科研院所,科研院所和學校深入到優秀的企業廣泛調研、深度的合作,共同教育、培養知識產權人才,達到既能推進技術創新、為企業創造利潤,又能夠加快人才培養的互利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