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15
序論:在您撰寫本科體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該研究中主要涉及到“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與“課程設置”兩個主要的概念,因此,為了對研究有一個明晰、科學的認識,文章首先對著兩個概念進行了簡要的概念界定。首先是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際上最初稱為社會體育專業。在我國2007年制定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社會體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中,關于社會體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具體闡述如下,即: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掌握社會體育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勝任體育健身、休閑娛樂指導工作,并具有體育健身休閑娛樂業經營管理、體育社會工作等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但是在2012年,教育部為了更好的明確該專業的專業性質,將其改為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且在同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重新界定了社會體育指導與專利專業的培養目標,緊接著,在接下來進行的全國各大本專科高校在2012年下半年的招生中,也相應的將社會體育專業改為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而且各個高校還在此基礎之上,結合本校的辦學特點、辦學特色和地域特色,對人才培養目標也各自進行了完善,使得我國的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辦學特征。其次是課程設置。課程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最基本的一個單元,其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與此相對應的,課程設置也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關鍵性內容,是開展學科建設工作和專業建設工作的基礎。課程設置的目標是為了優化學校的課程教學內容、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推動學校的教學改革、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具體來說,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兩個關鍵點。其中,合理的課程結構,實際上指的就是所設置的各門課程之間的結構應科學合理,如: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應科學、不同課程之間的銜接應合理等等。而合理的課程內容,指的則是課程的內容安排要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要能夠反映學科的主要知識、主要的方法論以及學科發展的動態與趨勢。只有這樣的課程設置才是合理的、有效的、科學的。
2四川省高師院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與實踐現狀
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目前四川省高師院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在課程的體系結構層面來說,基本是一致的,普遍是由通識教育、專業教育以及綜合實踐教育三個主要部分構成,大多都是圍繞著《專業目錄》規定的“體育學、社會學、公共管理學”三大主干學科,而課程也普遍是以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任意必修課四大類為主。其中,專業教育是高師院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體部分,不同的學校在教學課程的設置上各有不同,但是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基本上都是以“體育學、社會學、管理學以及經濟學的相關理論課程,加上體育技術類課程,再加上方向課程”這三個部分來構成的,也有個別院校并沒有設置方向課程。如果從培養方向的層面來研究和區分,有的院校側重于社會體育的經營管理,有的院校側重于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卻均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目前多數開設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四川省高師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實際上仍然是體育教育課程體系內容的簡單增加或是減少,仍然沒有突破體育教育的課程構成模式。
3四川省高師院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與實踐現存的問題
概況來說,目前,四川省高師院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實踐,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培養目標的定位過于寬泛。
在2012年,教育部將社會體育專業改為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之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將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目標也重新界定為:培養具備社會發展需要,掌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在社會體育活動中從事健身咨詢、技術指導以及組織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但是,教育部關于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界定,實際上所規定的只是專業的一個大方向,開設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四川省高師院校,還分別對此專業的培養領域和課程設置進行了設定,雖然各個院校的培養方案彰顯了人才培養的特色和多元化,但是也突出反映了培養目標的定位過于寬泛這一問題。
(2)課程設置缺乏對學生需求的有效分析。
在我國,目前所進行的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建設工作中,由于對需求分析所具有的應用價值還沒有達成共識,因此,目前,多數開設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四川省高師院校所開展的課程設置與教學需求分析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社會需求分析的層面上,而卻很少針對學生的需求進行有效的分析,以至于所設置的課程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實際,影響了課程設置的科學性。
(3)專業方向的設置沒有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
這一點主要表現在,部分高師院校在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培養方案中,沒有明晰的方向劃分,而即使部分學校進行了明晰的專業劃分,但是其中部分方向的設定也常常存在于社會體育職業教育不存在緊密聯系的問題,例如:社會人文方向或是運動科學方向,設置中小學體育教育訓練方向等等,存在明顯的與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設置相混淆的問題。
4四川省高師院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與實踐的對策
針對目前四川省高師院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與實踐的現狀及現存的問題,特提出了以下幾點課程設置與實踐的對策。
(1)應重視專業方向的科學定位。
要確保專業方向定位的科學性,要注意與將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與其就業緊密聯系起來,通過考察和分析學生的就業渠道來進行深入的研究。例如:通過考察和分析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學生的就業渠道,可知,體育教育方向、運動科學方向等不屬于該專業的范疇,應剔除出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
(2)應重視學生的需求分析。
也就是說,在開展高師院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工作時,應在注意滿足社會體育對人才需求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的需求分析。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要注意科學地平衡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之間的關系,充分考慮社會和學生雙方的需求,并在此基礎之上,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在準確把握社會對于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的要求的前提下,科學合理的進行課程設置。
(3)應重視以專業方向為目標導向的課程體系構建和實踐教學的強化。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了調查研究的需要,將以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在采用文獻資料法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黑龍江省圖書館電子期刊文獻對關鍵字“教育實習”第二關鍵詞“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習”進行檢索,并查找湘桂資料的書籍為此論更好的理論基礎。
(2)調查法
本文通過實地走訪調查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大學生實習地點、以及實習時間了解學生在實習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
(3)專家訪談法
訪談本科學生實習管理方面專家,了解他們本科生實習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認識及建議。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實習的意義和作用
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本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經歷的環節之一,也是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好與不好將是學生以后是否能夠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強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實習能力,是學校通過學生了解社會需求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樣學校就能夠及時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生培養方案,培養一批更加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型高素質高水平人才,避免學生畢業之后沒有用武之地。加強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就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礎,就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保證。
2.2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本科學生的實踐不夠重視,大多數學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而輕技能的弊端。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找工作面試中存在理論與實踐不能相結合,出現學生只會講解不會做示范,有的學生只會做示范不會講解,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正確快速的學習新內容。
(2)課堂實踐教學對體育教育專業
本科學生專實踐能力培養不夠。課堂教學中講解起到理論灌輸的作用,以學生基本掌握所學內容為目標,忽視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技術實踐的結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造成學生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影響學生實踐的質量,有大部分學生實踐與理論不能融會貫通。
(3)體育教育專業
本科學生專業見習、專業實習、專業實踐較為薄弱。部分學校存實習基地不足、實習時間較短、實習管理較松懈、實習考核評分不嚴等問題,造成多數學生實習效果不佳,實習積極性帶動不起來,不能達到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培養的目標。
2.3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教育實習培養措施及方法
(1)體育教育的規模
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在壯大,而今天,體育教育專業也為社會體育培育了一批批體育專業人才,所以體育教育在社會上的位置也越累越重,然而由于他們在中學階段偏重于運動訓練成績的獲得,大部分時間在不同級別的運動隊訓練,使他們有著諸如文化理論知識欠缺、思想品格較為單純、理解性不足、脾性耿直、喜歡競爭、可塑性大等有別于其他專業的自身特點和其他區別。由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本身就個性張揚、不拘小節,所以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狀況直接關系到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將成為高等院校中的一個特殊性的群體。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的個性以及身體素質的高低安排體育活動,將學生的特長以及個性掌握好便于學生更好地發展,促使學生更喜歡體育活動。
(2)從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來看
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實習對于學生的學習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體育活動是一項身體心理相結合的運動,大多數活動不僅僅講究的是體力,更需要結合智力的配合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理論技術指導,可以使學生對該學科有更深刻的理性認識。積極穩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增強學生自信心,督促學生們不斷努力,是大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源泉;消極被動的思想狀況卻會使大學生迷茫、彷徨、消沉,最后導致學生沒有自信心,一事無成。
(3)優化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課程設置和考核體系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民辦本科逐漸成為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本科的學生作為其存在的教育對象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體育教育不可缺少。民辦本科的體育教育盡管十分重要,在實際教學當中,還是出現了大量有待解決的問題,如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僵化的教學模式難以獲得創新,這些都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帶來不利影響。民辦本科的民辦本科體育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子系統,其體育教學的每一項改革必須符合高等教育發展的宏觀政策,并與教育思想的要求相適應。
1、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1995年6月國務院《全民健身綱要》,主要明確了21世紀我國體育發展戰略問題。面向全國人民要求學校首先做到“對學生要進行終身體育教育,訓練學生體育鍛煉思想和技術、習慣?!币笕穸家骸懊咳嗣刻於家M行體育鍛煉,掌握二種以上健身技能?!睜幦〉?010年建設成為中國特色全民健身系統。
2、陽光體育運動
2006年12月,國家教育部、體育總局和三個部門聯合決定,全國范圍內自2007年開始學校全部推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全國各地學校中大力實行陽光體育活動。明確規定利用未來的三年時間,在全國85%的學校名全面推行《標準》,規定各級各類的學校學生每天要堅持體育鍛煉時間在一小時以上,學生體質要達到《標準》規定的及格等級以上,要求每名學生最少要掌握兩種以上運動技能,并且在平時也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斷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3、終身教育思想
20世紀60年代,在歐洲逐步形成終身教育思想,并且迅速得到了普遍推廣,成為21世紀很多國家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論。提倡者法國的P•倫格蘭德說“:教育應該貫穿于人的一生當中,是人不斷學習的過程,今后的教育應該是在人需要的時候將知識和技能提供給人們?!苯K身體育思想是終身教育理論的延伸,是終身教育思想不斷得到發展的結果。
4、素質教育思想
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而提出的,是教育工作人員在工作實踐中逐步積累形成的素質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方法。我國教育部在1995年7月發部《通知》起,規定了素質教育要作為一項基本教育政策,要求全國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推行。素質教育的實質就是“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學生,以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教育目的?!边@一思想的提出進一步使我國高等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內容等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二、如今民辦本科體育教育發展現況及應注意的問題
1、陳舊的教學理念和不完善的管理體系
民辦本科辦學中存在的主觀問題是,一些學校管理者及學生家長過多強調專業成績,而對體育教學則采取了漠視的態度,部分民辦高校甚至難以保證體育教學的課時。學生本身不重視體育鍛煉,應付體育課現象較為普遍,更沒有學生能夠做到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雖然有的學校也能夠開足課時,但應用的教材過于陳舊,教學模式過于簡單。民辦本科在體育教學中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健全的教學管理體系,從而影響到體育教學質量。例如,體育教學計劃存在隨意更改的現象,體育教師缺乏必要的人員配備,體育器材缺乏健全的管理措施,學校的體育場館被隨意占用等。自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我國民辦本科體育教育管理要想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改革。
2、體育教學評價單一主觀
在體育教育中教學評價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評價方法不能適應當前社會要求,只重視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意志品質。評價標準絕對性,而應該針對本身身體狀況和心理情況不能達標的學生,要制訂彈性評價方法,使全體學生對體育活動都能充滿興趣。重視學生體育考試分數,不應用橫向和縱向對比方法,不重視學生的進步現象。沒有注意到民辦本科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個體差異,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應用能力。評價方法過于主觀,只依靠教師的單純評價,所以在評價中要引入學生間的互評。
3、民辦本科體育教學缺乏特性
民辦本科也是重要的人才培養基礎,擔負著為社會提供合格建設者的任務。學生畢業后將面臨就業問題和擇業問題,這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要求。專業背景不同,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要求,對體育項目的興趣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若以統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利于學生發揮其專業特長和提高其綜合素質。
三、針對民辦本科體育教學的對策
民辦本科體育教師要全面分析不同學生特點,讓學生接觸體育理論學習和專業實用性體育鍛煉,對學生進行生理健康教育,創造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不斷提高學生自我鍛煉、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能力,同時根據當前學生的關注的熱點問題,培養學生自身體育規劃、講解體育裁判知識,培養學生組織能力,這些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可以在工作單位實際指導體育活動。使其成為未來企事業單位體育健身運動的有力骨干,促進全國體育運動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
1、挖掘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
在培養專業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過程中民辦本科體育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體育教師的責任更加重大,要求當前民辦本科體育不但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還要發展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和職業道德,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學內容不但可以促進學校體育改革的發展,而且可以樹立學校正面形象,有利于促進學校體育教學觀念的創新。民辦本科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助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體育課深受學生喜愛,這為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民辦本科體育教師不僅要言傳,更重要的是身教與德育,充分發現體育教學中與德育的關聯點,將德育觀念和民辦本科體育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比如,教師注重自身形象,穿著言行應大方得體,課堂上教師準時到位樹立“守時”的時間觀念,有條件的學??梢园才挪糠瞩倘赖恼n程,在跆拳道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們尊重比賽對手就是尊重自己“禮始”與“禮終”,養成良好禮儀習慣。進行隊列訓練時,重點對學生養成遵守紀律、聽從指揮、行動統一、顧全大局的優良品質。在太極拳教學當中,啟發學生“身心合一”、“排除雜念”、“心靜體松”,體會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使學生放松心情、排除煩惱、專心靜心緩解學習壓力。提高民辦本科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學生意志品質,培養他們誠實、勇敢、機智、積極進取優良品質作為教學目標,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為社會培養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
2、語言藝術在民辦本科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講解是在教授學生學習過程中運用清晰的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利用豐富的感染力勾起學生的想象,講解時語速的快慢和節奏能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對體育課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發展身體素質。體育教師必須做到備課充分、有理有據,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全體學生健康成長。集體授課方式在當前體育教學中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經常出現教師在上課時間只要求整體動作一致,缺忽視了利用體育教學語言來豐富課堂,盡可能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體育技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采取示范性的教學語言,而對體育技能接受能力稍弱的學生則多采取通俗易懂、樸實形象、淺明生動的教學語言。要使體育課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練習跳高時可以形容學生“身輕如燕”,練習太極拳時可以形容學生“穩如泰山,天人合一”,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合理利用語言藝術,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動機,積極啟發學生思維,鞏固教材與教法,增強學生體質,對完成教學任務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專本一體化的高職本科教育
高職教育可以在???、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層次上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我國高職教育還停留在??茖哟?,而“專升本”又面臨著上述諸多問題。因此,新推出的專本一體化育人模式有可能解決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專本一體化是指本科培養方案5年整體設計、分“3+2”兩階段實施、靈活出口的培養模式。由合作院校一起統籌制定前后既貫通又相對獨立的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技能訓練體系。高職3年與本科2年均有相對獨立的教學計劃,學生完成3年高職階段的課程后,能夠獲得大專生應該具備的理論知識和就業技能,可以畢業、就業;同時也具備可以進入普通本科院校完成下一階段學習的基礎和能力。學生通過2年本科階段的學習能夠獲得技術應用型本科生應該具備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對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各項要求,經審核準予畢業的學生,獲本科院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對符合本科學士學位授予條例要求的學生,授予相應的學士學位。學生在高職階段享受高職學生的各項待遇,在本科階段享受普通高等教育學生的各項待遇。專本一體化的本科教育屬于較高層次的技術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茖哟蔚母呗?。專本一體化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更側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主要特點:一是以培養工程實踐能力為主線,全面貫穿知識、能力、素質等多個方面;二是課程體系突出實踐性;三是與普通本科相比,實踐性教學環節所占比重加大;四是重視與業內相關企業的合作培養。[在3年的高職階段,應該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適應能力,不僅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而且擁有較好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掌握自主學習工程技術和相關知識的方法,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在2年的本科階段,不僅掌握更為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擁有更高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更強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并能將所學知識創新性地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采用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工程技術能力為核心,以創新、實踐能力教育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注重發揮產學研在人才培養中的協同作用。
二、課程設置與銜接
兩個階段的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要有機銜接,保證前后兩階段的專業理論知識課程和技能訓練課程銜接貫通,滿足學生進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的需要。課程教學大綱和基本要求要綜合考慮項目人才培養規格的特點和銜接要求。要整體設計,又要每個階段有相對獨立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保證學生學完高職的課程可以畢業、就業。實現高職本科銜接的關鍵是課程體系。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建設符合行業標準和規范的專本一體化課程體系。3年高職階段的課程體系,基礎理論知識適當比普通??埔訌娨恍琅f還是以應用型為主,突出工程技能的訓練,如圖1所示。以常州大學與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本一體化試點為例,為了與本科銜接,達到本科入學要求,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將“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大學計算機基礎”三門課程稱為接口課程,其中,英語課程定為240學時,貫穿3個學期。高等數學160學時,貫穿2個學期,并且采用本科教材,“高等數學”由常州大學負責出卷、閱卷等工作,而“大學英語課程”要求學生須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專業能力課程由專業綜合能力課程、專項能力課程和基本能力課程組成。以計算機專業為例,其中專業基本能力課程包括“C程序設計”“JAVA”“數據庫以及數據結構”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專業所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由于要配合后續本科的要求,因此這類課程的課時數會適當增加;專業專項能力課程包括“網絡與操作系統”“Android應用開發”“NET開發技術”“Linux操作系統”“軟件測試技術”等,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專業的基本技能;專業綜合能力課程包括C語言實訓、Web企業級項目實訓、專業綜合實訓等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專業的綜合實踐技能。2年應用型本科階段的課程體系一方面著重加強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的掌握,以期滿足本科教育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并使其具備更好的發展潛力。在專業技能方面,著重于專業技術以及適度的管理能力的提升。課程體系由“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實踐環節”組成。以常州大學計算機專業為例,專業基礎課針對高職學生的知識基礎,增加了“線性代數”“離散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等基礎類課程,而專業課程中則增加了“軟件需求工程”“系統結構”“高級軟件工程”“架構設計與設計模式”等課程,以期提升學生的知識層次,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計算機類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通過上述課程體系的建設,較好地實現了本??普n程的銜接,避免了專升本體系中出現的諸多問題,但在評價體系、考核體系以及更深層次的本??苹ハ嘟梃b功能互相滲透等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不斷進行實踐和探索。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是我國教育領域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專本一體化的職業教育模式應以工程實踐教育為主線,突出職業教育類型特點,更加科學地設計人才培養方案以及本??齐A段職業教育課程內容,推動本專科課程體系的銜接,更好地培養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各類工程應用型人才。
作者:侯振杰王暉林逸峰單位:常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能力的培養,是各個院校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1.專業實踐實習能力是學生今后能否順利進入工作角色的根本,是增強學生社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實習環節不僅能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還可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對于學生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增強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教學能力、課間活動組織能力、競技比賽的組織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體育課的重要性,使其能夠在社會上發揮更大的價值。同時,加強學生的教育實習工作,也是學校了解社會需求的一個重要手段,使學校能夠及時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生培養方案,從而培養一批更加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型高素質高水平人才,避免學生畢業之后沒有用武之地。
2.加強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在2006年的全國科技大會上,中央做出了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要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因此,加強對學生教育實習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礎,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要求。
二、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層面對學生的教育實習工作不夠重視
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而輕技能的弊端。而體育教育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對學生專業技能必須有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還要有更好的運動技術水平。學生的教育實習環節就是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學校對學生實習環節的忽視或走過場,會導致學生知識僵化,不能學以致用。
2.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專業見習、專業實習、專業實踐較為薄弱
部分學校存實習基地不足、實習時間較短、實習管理較松懈、實習考核評分不嚴等問題,造成多數學生的實習效果不佳,實習積極性帶動不起來,不能達到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培養的目標。還有很多學校將見習和實習都安排在大四進行,在這一階段里大多數學生都在準備畢業論文和找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來好好地完成教育實踐和實習,嚴重影響了教育實踐的效果、實習的質量。
3.課堂實踐教學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不夠
課堂教學中的講解只起到理論灌輸的作用,以學生基本掌握所學內容為目標,忽視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技術實踐的結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影響學生實踐的質量,有大部分學生的實踐與理論不能融會貫通。而在一些專業技能課的教學中,有些教師又將專業運動技能的學習與掌握放在首位,忽略了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技術與理論知識相脫節,導致部分學生只懂技術,而講解不到位,更有部分學生只講解不做示范。
4.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對教育實習的認識比較淺
現在許多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并沒有對實習給予高度的重視。學生在校期間的教育實習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較大的作用,使他們在體驗學生這一角色的同時,又能體會到教師所擔負的責任,但當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教育實習質量仍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教育實習的目的和任務不清晰,實習學校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指導不全面,導致學生不能更好地完成實習任務。學生不把實習放在自己的規劃之中,所以導致現在大學生的實習工作沒辦法順利完成,很多大學生的實習都是由學校強制約束完成的,而并不是自愿完成的。
三、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能力的途徑
1.優化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課程設置和考核體系,從制度上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課程設置中增加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技能課的時間和上課次數,給予學生專業技術實踐能力的學習時間上的保障,讓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只有大量地學習,不斷地實踐,才是提高專業實踐能力的根本途徑。要優化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課程的考核體系,將書面的考核和實踐能力的考核相結合,明確實踐能力考核在學生成績中的重要性,從而調動教師和學生教學實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2.根據學生自身的個性以及身體素質的高低安排體育活動
由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本身就個性張揚、不拘小節,所以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狀況直接關系到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是高等院校中的一個特殊的群體,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的個性以及身體素質的高低安排體育活動,把握住學生的特長以及個性,便于學生更好地發展,促使學生更喜歡體育活動。
3.加強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從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來看,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實習對于他們的學習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體育活動是一項身體和心理相結合的運動,大多數活動不僅僅講究的是體力,更需要智力的配合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理論技術的指導,可以使學生對該學科有更深刻的理性認識。積極穩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督促學生們不斷努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源泉;消極被動的思想狀況卻會使大學生迷茫、彷徨、消沉,最后導致學生沒有自信心,一事無成。
4.加強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工作,并盡快確定科學、合理、完善的評價方法
【關 鍵 詞】德育銜接/科學發展/精致化
【作者簡介】馬化祥,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北京 100871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5707(2010)07-0022-04
一、研究生與本科生德育銜接問題的提出
德育銜接是指德育在學生發展的不同階段表現出的有機聯系和持續發展?!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學校教育要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要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方面;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綱要》所提出的“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具體到高校德育工作,又突出體現為本科生德育與研究生德育銜接的問題。因此,在高等教育分階段發展的管理模式下,需要將不同階段的德育銜接作為關鍵環節來加以考量。如何實現高校本科生與研究生兩個德育階段之間的自然過渡與順利銜接,使整個德育過程體現系統性、階段性、層次性和發展性,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亟需探索與破解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
然而,當前高校不同教育階段的德育銜接問題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普遍關注。在為數不多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集中探討。有人從當前我國德育工作的內在因素出發,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成因,但在對影響德育銜接的外在成因論述上顯得比較單薄。[1]還有人從心理學、經濟學和德育本身等角度出發,綜合探討與分析了當前研究生與本科生德育銜接問題的深層次原因,但在提出的解決方法上仍失之簡略。[2]此外,許多從事研究生德育的工作者也認識到,當前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本科生到研究生過渡階段的德育工作不完善。綜合以上內容,關注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論研究者和具體開展德育工作的一線工作者已經在德育銜接問題上達成共識,初步形成一些理論成果和實踐探索,但大體都是在宏觀方法論和教育學原理基礎上進行的對策研究和方法論評述,其研究和探索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尚有待進一步提高。
本文旨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現有的理論研究為基礎,探究高校德育銜接工作的現實意義、具體成因和解決辦法,梳理德育銜接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力求在解決德育銜接問題、建立一體化的高校德育模式上形成認識突破。
二、研究生與本科生德育工作有效銜接的現狀分析
高校教育中,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續和發展,二者本應是有機銜接的兩個過程。但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高校德育工作往往將關注焦點集中于本科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科生到研究生過渡階段形成了“盲區”。由于教育目標上的短視,使德育在本科階段的許多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而遺留到研究生階段。因此,應當把整個大學德育視為有機整體,而不是依據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將其人為割裂、孤立看待,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不合理局面。
(一)人為割裂研究生與本科生教育,本應有機銜接的教育過程“各自為政”
許多高校在德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本科階段與研究生階段德育工作“各自為政”的現象,即把兩者割裂為相互獨立的教育工作領域,或者將研究生教育看成是本科生教育的簡單延續,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脫節”。出現這種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把高校學生簡單劃分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兩個不同的身份群體。這種表面化、符號化的判定,看似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質上割裂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兩者間的內在聯系,造成德育工作在學生的大學生涯中不能完整地貫徹實施。例如,部分理科院系的五年制直博生,其學業生涯本身就是由本科生階段和研究生階段緊密銜接組成,但相應的德育工作卻并沒有完全契合這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又如,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迅速轉換以及教育風格和內容的巨大變化,往往會導致學生出現認知失調、成長受挫等問題,也需要相應的德育工作加以疏導和緩和。
(二)本科生德育工作存在短視現象,德育內容體系缺乏可持續性
當前高校對于本科生的德育,往往只著眼于對學生四年本科學習生活的教育和引導,而缺乏一個在長時期內逐漸實施的人格、品德塑造機制。作為德育工作的受眾,本科生往往將德育簡單等同于接受“兩課”教育,將德育目標等同于在思想政治課程中取得高分。本科階段德育工作的簡單化設置,往往不能使受教育者認識到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涵養的形成需要持續努力和不斷學習,因此在思想上缺乏不斷進步的動力。這一問題存在明顯的后續影響,受教育者在研究生階段往往也無法對德育工作形成應有重視。因此,本科生德育工作往往不能在較長時期持續發展,缺乏砥礪學生品格、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長遠規劃和戰略眼光。這在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德育工作者對學生精神層面的培養與塑造,高校德育的整體育人環境和機制也容易趨于保守和僵化。
(三)對于本科生德育中的死角和空白,研究生德育缺乏應對措施
目前,部分德育工作者往往對研究生德育工作采取消極態度,認為研究生在思想觀念和人格養成層面已經趨于成熟,其主要任務是進行專業學習和科研創新,對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對于沒有在本科生階段獲得良好德育的研究生,只是一味責備和批評學生在本科階段缺失的精神指導與人格培養,而不重視在研究生階段適當補充相關的教育內容,因而導致部分研究生的道德意識淡薄等問題長期不被重視,德育工作也不能很好地實現全員覆蓋。在德育工作的實施方略上也缺乏具體有效的實施手段,以彌補本科生前期教育遺留下的死角和空白。
三、研究生與本科生德育銜接不暢的成因探討
(一)理論認識上,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論演進明顯滯后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現實發展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和研究型大學的建設進程,在校研究生數量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超過了在校本科生數量的增長水平,高校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分布比例呈現出“倒金字塔”式的發展趨勢。在研究生教育向大眾化發展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的認識高度、研究深度以及同現實工作的結合程度都還處于“低位徘徊”,明顯滯后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
(二)實踐發展上,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水平明顯滯后于本科生德育的發展水平
高校德育工作的重點始于本科生階段,并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積累和總結起相當豐富的經驗。相比之下,研究生德育工作起步晚、發展慢,受重視程度不高。我國于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高校本科生德育工作體系的起步構建從一開始就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1999年本科生招生規模開始擴大,2009年研究生招生規模開始擴大,高校本科生德育工作機制的成熟更是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2002年,碩士研究生學制全面改革,研究生學習年限由普遍的三年制變為兩年制。研究生教育模式經歷了較大程度變化,也使得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仍然處在探索階段,穩定性較弱,持續性較差,不容易形成一套相對固定的德育工作體系。這些都導致高校研究生德育的發展歷程短、步調慢、水平低,在發展模式上也往往陷入本科生德育工作的窠臼。
(三)教育效能上,研究生自身特點導致研究生德育難度大、見效慢、實效差,影響了教育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高校研究生群體的顯著特點是學生年齡較大,來源較廣,地域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性明顯,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其接受德育的自覺性不高、可塑性不強。[2]受教育者的這些自身因素,直接決定了研究生德育本身存在更大的難度,導致高校德育工作者容易將工作重點放在可操作性較強的本科生德育方面,忽視乃至放棄研究生德育工作,形成“避難就易”的工作傾向。
四、促進本科生與研究生德育科學銜接的應對策略
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過渡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時期,也是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過渡階段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適當增加銜接性的德育內容,創新德育方式,將會有效促進高校育人環境的整體效能,實現高校育人機制的一體化建設。最近幾年,北京大學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思想?!熬禄笔紫瘸珜А翱茖W管理”與“人本管理”的優勢互補,其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和內在價值;其次將德育視作動態發展的系統工程,強調不同教育內容的有機融合;最后將德育看作一種“過程教育”和價值追求,提倡教育者應當在德育過程中不斷自我激勵、積極進取。從教育方法論來看,“精致化”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探索出實現本科生和研究生德育工作順暢銜接的新路徑。
(一)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德育銜接,要堅持“以人為本”
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不是將受教育者看作一個個靜止孤立的“人”,而是將他們看作相互聯系、不斷發展的“人”。因此,要將本科生與研究生兩個階段作為緊密銜接的整體,從青年個體出發,促進本科德育與研究生德育的緊密銜接;要認識到青年學生是處在廣泛社會聯系網絡中的個體,要充分把握其豐富的社會背景和個性特征,增強德育工作的包容性和對不同背景學生的廣泛適用性,提高德育工作對青年學生的整體培養效能。
可以設計一套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一攬子”成長方案,應用于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整體求學過程,在德育理念和育人方法上實現可操作、重延伸。既為本科生作出宏觀規劃,關注發展需要,了解思想實際,又不劃定德育引導的時間邊界,為其在研究生階段的自我進步和品格提升留足發展空間,增強德育工作的延伸性和發展性,激發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原動力。
可以嘗試以畢業教育作為德育銜接的重點環節。目前在畢業教育中“一鍋端”的教育方式較為明顯,畢業教育的關注對象多集中于即將步入社會的部分學生群體,較少關注繼續深造的學生。與此相對應,畢業教育的主要內容往往是職業意識培養,較少關注繼續升學后的品德教育培養。在研究生教育普遍發展的形勢下,應當避免這種“片面化”的處理方式,對畢業教育進行“精致化”的菜單式設計,針對不同去向的畢業生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務。具體到由本科階段過渡到研究生階段的畢業生,應當設計包括研究生階段學習方法、學術誠信、與導師關系處理、職業發展觀等一系列配套的教育內容。此外,還應在本科畢業生群體中大力開展研究生階段的學生骨干培養,提早做好學生骨干代際傳承的工作準備。
(二)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德育銜接,要堅持科學原則
堅持科學原則,就是要使德育銜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符合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客觀規律,自覺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提升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實現高效率和高產出。
德育銜接的科學性,就是要使德育工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與較為成熟的、經實踐驗證的科學理論相符合,自覺運用過程教育、人生教育和導師教育等相關理論指導德育銜接的工作實踐。要深入貫徹“過程教育”的理念,認識到高校德育是一項具有長期性、系統性和復雜性的“過程教育”,其教育效果在短期內難以得到客觀評價和充分顯現,需要教育者將其視作人生使命,持續不斷地傾注全部智慧、激情和創造力,在整個過程中保證德育工作的力度和水平。要普遍貫徹“人生教育”的理念,認識到人生教育是關于人的生存與生活的教育,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進行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教育。[4]在“人生教育”的原則下,無論是研究生階段還是本科生階段,具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評判是每個人的正常教育需求,應當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秉持這種理念,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接受德育對于培育積極健康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狀態、進而提升人生整體幸福感的重要意義,從而使其在整個德育過程中增強受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5]要充分重視研究生導師的德育功能。研究生在研究型學習的起步階段最先接觸到的就是導師的教誨,導師在研究生最初的角色轉向和自我定位中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如果導師最初的引導教育得當、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順暢,則會在人際交往、道德養成方面給學生受用無窮的寶貴精神財富。導師在指導研究生進行專業學習和科學研究的同時,其思想品德、作風情操和學術水平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高校應當充分調動導師的積極性,使導師充分認識到教育與育人相結合的重要性,既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率先垂范、言傳身教,又要積極關注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引導研究生強化自我約束與管理,既在學術科研上高標準、又在思想道德上嚴要求。
德育銜接的高效性,就是要實現德育銜接工作手段的現代化。針對本科生與研究生過渡階段的學生,要大力加強學生信息化管理,為后續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基礎。例如,通過開發高校學生管理系統,建立學生信息平臺,為德育銜接工作的“精致化”創造良好條件。通過學生短信平臺系統,建立與廣大學生的良好交流溝通途徑,更好地實現信息有效傳播和德育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在輔導員中大力推廣使用校內BBS、人人網等交互式網絡工具,提高基層學生工作在學生中的認可程度,有效掌握德育工作的現代化手段。
(三)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德育銜接,要堅持全面、協調和可持續
堅持德育銜接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是實現德育工作科學發展的應有之義。在這方面,尤其要做好工作方法的推廣、成熟經驗的傳承和工作隊伍的持續建設。
在工作經驗的推廣延續上,要切實將好的教育經驗加以傳承和延續,保證德育銜接工作經驗的代際傳承。如北京大學工學院在直博生群體中探索開展的學生培養方案、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以宿舍為依托開展的德育工作等,都是在工作實踐中積累形成的成功經驗,應該得到延續和推廣。
在工作隊伍的梯隊建設上,要著力加強管理人才的專業化培養,促進新老德育工作者之間、本科生德育工作者和研究生德育工作者之間的良好交流和溝通,促進彼此感性認識和理性生經驗的共享,加強對德育銜接問題的共同研究和探討,保持德育工作隊伍結構的持續優化和整體工作水平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華榮.論研究生德育與本科生德育的銜接[J].懷化學院學報,2006,(11).
[2]董秀燕,等.研究生與本科生德育銜接問題芻議[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10).
[3]王強,等.淺析兩年制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教育(德育),2008,(2).
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本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經歷的環節之一,也是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好與不好將是學生以后是否能夠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強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實習能力,是學校通過學生了解社會需求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樣學校就能夠及時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生培養方案,培養一批更加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型高素質高水平人才,避免學生畢業之后沒有用武之地。加強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就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礎,就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保證。
2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1)有部分學校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實踐不夠重視,大多數學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而輕技能的弊端。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找工作面試中存在理論與實踐不能相結合,出現學生只會講解不會做示范,有的學生只會做示范不會講解,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正確快速的學習新內容。(2)課堂實踐教學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專實踐能力培養不夠。課堂教學中講解起到理論灌輸的作用,以學生基本掌握所學內容為目標,忽視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技術實踐的結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造成學生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影響學生實踐的質量,有大部分學生實踐與理論不能融會貫通。(3)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專業見習、專業實習、專業實踐較為薄弱。部分學校存實習基地不足、實習時間較短、實習管理較松懈、實習考核評分不嚴等問題,造成多數學生實習效果不佳,實習積極性帶動不起來,不能達到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培養的目標。
3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教育實習培養措施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