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9:53
序論:在您撰寫化工大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是堅持早晚自習、陽光晨讀,健全考勤制;二是堅持“考前預警,考中監督,考后總結”,用好“學風監督團”,確??荚囌\信;三是堅持建立健全學業預警機制,通過學業困難學生信息庫的建立,及時更新及保存學生、班委、化學化工學院、家長四方聯系記錄,最大限度幫扶學習困難學生;四是堅持“人機分離”,凈化課堂環境;五是堅持“一對一”幫扶結對子,努力營造勤奮刻苦、篤學好問的良好學習氛圍;完善《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生學風建設管理辦法》,確?;瘜W化工學院學風良性發展。
二、以制度為約束,完善學生工作隊伍建設
隊伍建設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決定一支隊伍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組織保障,關注學生成長的貫徹落實,與隊伍建設密不可分,而隊伍建設則要以工作實效為目標,以講學習、練素質、塑形象、做表率為重點,充分調動干部隊伍的積極性。化學化工學院制定了《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生“導師制”實施辦法》,突出“六看”:一看是否用心,二看是否主動,三看是否負責,四看是否有效,五看是否被學生認可,六看是否有突出貢獻。較好地發揮了導師心理疏導、學業指導、生活引導等作用;通過學生干部素質拓展訓練和學生干部培訓班,在學生干部中開展“作風建設月”,強化學生干部的服務意識,提升綜合素質;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踐行學生干部“六要”要求,強化化工精神,盡職、守紀、做好服務;出臺《化學化工學院團委學生會部門考核制度》,完善學生工作制度體系,形成了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長效機制。
三、以品牌活動、科技創新為依托,強化素質教育
綜合素質是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化學化工學院以宣傳引導、經費支持、業績激勵幾個方面著手,推動了品牌活動、科技創新活動的蓬勃開展,強化素質教育。化學化工學院持續開展“新生趣味運動會”“陽光宿舍”“化工之星”“化工達人秀”“家長教師寄語進宿舍”等品牌活動,保持活動主旨,創新活動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其中,達到在活動中感染人、教育人、鍛煉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并借助學校心理健康活動月等平臺,鼓勵并指導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各具特色的主題團日活動及創新黨日活動;依托《化學化工學院科技創新管理辦法》,掛靠化學化工學院科研部,吸納更多的人參與到挑戰杯科技創新競賽、化工設計大賽、大學科技園創新項目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中;加快化學化工學院“一院一品”工作的推進;落實“理論加實踐,四年不斷線”的職業發展課要求,爭取與更多的單位確立社會實踐基地。
四、做好九項工作,深化四項教育,落實服務保障工作
1.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包裝工程專業大學化學課程安排在大學第一學期開課,學生剛剛獨立外出學習,心理上仍處于不完全成熟階段,對未來工作學習目標不明確[3],對自己的專業沒有很多的了解,有的甚至對于包裝工程專業所具有的學科綜合性更是一無所知,因此,有很多學生認為大學化學與自己的專業離得太遠,認為學習化學用處不大,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自然也不理想。這就提醒我們,在化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告知學生學學化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和學習的積極性。
2.教學重點不突出。培養應用型人才是地方工科院校打造特色教育的著眼點?;瘜W與材料、生物、金屬、能源、機電、電子技術等學科相互滲透[4]。包裝工程是一個綜合性的科學與技術,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等學科對包裝工程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而目前大學化學的教學內容還是遵循非化學研究類、非化學生產類的學生普遍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并沒有很好的跟包裝工程專業要求掛鉤。
3.教學方法陳舊。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根據現在大學生的培養目標,要求教學內容涉及面要廣,而且教學內容要新,要能解決一些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突破傳統,建立現代教學理念,應用現代教育手段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4.成績考核方式單一,考后總結不到位??荚囀墙虒W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手段,各類各級考試的目的都是為了對學生所學知識和能力進行評價,考試應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于大學化學課程,考核方法還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現在很多高校的考核方法還是采取期末卷面考試的傳統考核方式,這種考試方法雖然能夠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也導致學生為應付考試而對相關的理論知識死記硬背,出現“高分低能”現象,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創造能力,這與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是相悖的。同時,學生考試完后,教師只根據卷面成績對考試結果進行分析,考試情況分析顯示學生的成績符合正態分布,就說明該方式能夠有效地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5]。而考后并沒有根據考試情況具體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考試結果,考試只是為了考試,分析只是為了分析,并沒有對下次的教學起指導作用。
二、教學新方法探索
1.從專業學習角度讓學生意識到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大學化學課程是包裝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師必須在第一堂課就跟學生強調大學化學課程與包裝工程后續專業課的聯系。例如,大學化學課程與包裝材料學、包裝防護原理、涂料學等專業必修課有密切聯系。讓學生在明白大學化學在該專業中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讓大一新生了解了一些自己專業的相關信息(部分學生對于包裝工程到底學些什么并不太清楚,高考填志愿也是比較盲目的)。這樣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立足本專業,突出教學重點。我校包裝工程專業大學化學課程是在2007年培養方案調整時,將無機及分析化學和有機化學合并而成的。但因為國家教委對大學生四年的總學時有嚴格的規定,包裝工程專業大學化學課程的課時并不是以前兩門化學課課時的總和,而是相當于以前一門課的課時量。大學化學理論教學40學時,實驗課16學時。針對大學化學存在內容多學時少的問題,根據包裝工程專業特點、培養目標和為后續課程服務的原則,我們在《大學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上做了相應調整。
3.教學方法改進。(1)了解學生知識背景,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由于包裝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高中階段化學教育背景存在較大差異,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有必要在開課前對學生的知識背景進行摸底調查。就此,我們以問卷的形式調查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認知程度、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對本課程學習后獲得知識能力的期望等。通過分析總結調查問卷的結果,從而對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學習心理有了明確清晰的認識,將教學設計和學生實際情況與需求結合進行課程教學。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掌握教學內容。(2)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我自己并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興趣才是學習的本質動機。講課時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這樣學生就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要求學習。(3)理論與實驗相互促進的教學方式。大學化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教學中不僅需要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注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例如,理論課上講述沉淀平衡時可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理論知識解答下面的問題:某溶液中含有0.01mol•L-1的Cl-和CrO42-,當逐滴加入Ag+時哪種離子先沉淀?同時,可以安排類似的實驗,通過動手操作,讓同學們對沉淀平衡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在金屬防腐部分,理論學習后,可以安排綜合型實驗,自己選擇一種金屬防護方法處理金屬表面,測定其耐腐蝕性。該實驗的安排既加強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跟包裝工程專業后續的學習密切相關。
【關鍵詞】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
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形勢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著重點和創新點。高校應大力推進以文明、和諧、求知向上為核心的公寓文化建設,不斷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凈化學生的精神家園,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充分發揮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學生公寓文化的主要內涵
所謂高校學生公寓文化,是在學生公寓特定的環境中,宿舍全體成員依據宿舍客觀條件,參與各種可能的活動,所表現出來思想觀念、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包括宿舍的整體布局、衛生狀況、人際關系、道德水準、學識智能、審美情趣、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生活習俗等方面。
從內容上來說,高校學生公寓文化是以高校學生為主體,以宿舍為載體,以物質、意識、制度建設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四個層面。它是一個具有多元素、多層次的有機復合體。
二、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高校公寓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規范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優化育人環境,促進學生文明養成,提升學生素質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良好的公寓文化能激勵大學生自覺培養重集體、講道德的高尚情操,促使大學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思想意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塑造完美的人格,保持朝氣蓬勃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
2.建設優良校風,維護校園穩定的客觀需要
一方面,學生公寓是學校的細胞,是學生學習、生活、社交、娛樂的主要場所,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重要環節。高校通過積極正面的教育引導、嚴格規范的校紀校規、典型的正面示范、良好的輿論導向、有力的獎懲措施等手段,教育引導和影響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并增強集體主義信念、對公寓寢室、學校和社會產生歸屬感,在思想和行為上與集體成員相一致。因此,建設好高校大學生公寓文化是創建優良校風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維護高校安全穩定的客觀需要。穩定壓倒一切,縱觀我國高校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高校通常是各種思潮與社會穩定的晴雨表,一些社會思潮往往是首先在高校中敏感地表現出來。大學生思想活躍、社會責任感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然而他們社會經驗少,對事物的認識和自身的情緒容易受到相互的影響和感染,好多“集體創意”都直接或間接的出自于學生公寓。因此建設好大學生公寓文化對維護高校乃至整個社會安定秩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凸顯其育人功能。新形勢下,主動占領學生公寓這塊育人陣地,大力加強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對于促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健康全面成長意義重大。在長期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實踐中,我校從學生公寓工作體制的創新入手,突出學生公寓精神文化的感染力、制度文化的約束力、行為文化的示范力、環境文化的熏陶力,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初顯成效。
1.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創新學生公寓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
為適應新時期對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進一步理順學生公寓管理體制,我校學生公寓主要采取的是學生工作處傳統管理模式與社會化物業管理模式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學生工作處主要負責對公寓園區學生的養成教育、常規管理、床位管理、開展一系列公寓文化活動,并對物業公司進行監督考核等;社會化物業管理主要負責衛生保潔、安全保衛、設施維修等服務性項目。
為了加強對學生公寓的組織領導,我校貫徹執行分管校領導、學工處副處長負責制,直屬于學生工作處的職能部門宿管辦代表學校行使學生公寓管理職能。我校學生公寓管理規范、科學、高效,按照“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工作理念,積極倡導“服務管理”模式,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同時,更注重服務學生、教育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和服務功能,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住宿環境。我校學生公寓分為兩個公寓園區,宿管辦干事分工明確,一名負責a公寓區女生教育和對物業公司的監督考核,一名負責b公寓區男生教育和對物業公司的監督考核,一名負責b公寓園區女生教育、全校床位管理、公寓文化建設。
同時,健全了公寓學生管理組織,拓寬了民主管理渠道。成立了校宿管部,并下設公寓自治管理委員會,各樓棟有棟長,各樓層有層長。在宿管辦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開展宿舍衛生檢查、安全隱患查處、文化氛圍營造、學生宿舍聯誼、公寓信息傳達、學生意見反映、先進典型建樹等工作,進一步強化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意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宿舍的民主管理與服務的熱情、積極性,使學生公寓真正成為學生的家園,學生成為公寓的主人。
2.推進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創新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方法和手段
我校公寓文化建設在實踐中探索前進的道路,也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大膽的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四個因素有力的糅合在一起,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動,提高公寓文化的品位,使公寓文化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知識、增長才干、提高素質、陶冶情操、錘煉品德,為早日成才打下基礎。
①推進優秀文明寢室建設,創建節約型公寓
為了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學生公寓的步伐,加強學校學生的文明修養,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學工處宿管科自2007年以來,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推進文明寢室建設,共建節約型公寓”主題教育活動。此類活動以推進學生公寓文明建設為主題,以充分體現學生寢室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陣地作用為主要內容,積極發揚優良傳統,增強節約意識,共創節約型公寓。
“優秀文明寢室”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宿管科對全校學生寢室進行全面檢查,對內務衛生優秀、學習風氣良好、晚就寢按時熄燈、不使用大功率電器、節約用水用電、愛護公物的寢室進行通報表揚并予以“優秀文明寢室”掛牌;對一學年度連續3次以上被評為“優秀文明寢室”的寢室評為“五星級寢室”;在“優秀文明寢室”、“五星級寢室”的寢室長中評選出“十佳優秀寢室長”等。
為了保證評比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學工處宿管科制定了《學生住宿管理規定》和《優秀文明寢室評比細則》,嚴格規范宿舍檢查程序和考核標準,并接受全校師生的監督。
②建設“示范性”公寓,打造環境友好家園
園區“示范性樓棟”創建活動,即先選擇一棟公寓作為試點,繼而全面鋪開。活動旨在加強對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要求每個宿舍每天自行將生活垃圾帶出公寓,放在指定地點,杜絕亂扔、亂丟、亂吐現象的發生,共同打造和諧、潔凈、舒適的生活環境。
活動的主要內容有:
(1)所有同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杜絕亂扔、亂丟、亂吐行為的出現,并請大家相互監督。(設有舉報電話)
(2)請寢室長安排好衛生值日表,每天由值日生將各寢室的生活垃圾帶出公寓,丟在指定的垃圾桶內。
(3)請勞動課任務區分在各樓棟的同學按質按量地完成每一次勞動任務。
(4)請各寢室的同學自覺維護好宿舍門口的衛生,勤掃勤拖,齊心協力,共同打造潔凈、和諧的美好家園。
活動的宣傳方式:
(1)學工處宿管辦在各公寓園區利用櫥窗進行了前期活動宣傳,并統一制作精美的宣傳標語張貼在各個公寓樓層。
(2)經過前期多層次組織,召開動員大會,向各系宿管干部、學生公寓自治管理委員會干部將活動的宗旨和意義宣講透徹,通過干部向每一個寢室宣傳。
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各樓棟的同學們正在逐步適應這一新的管理模式,我校學生公寓的樓道(尤其是女生公寓)呈現出干凈、明亮的局面,公寓公共環境明顯好轉,生活垃圾基本已經帶下樓。
3.舉辦“寢室文化節”,豐富寢室文化生活
大學生寢室是校園文化的窗口,寢室集體作為大學生基本群體組織相對于其他學生組織有著獨特的功能和影響。寢室成員長期的共同生活影響著每個成員的生活方式、學習態度、行為規范、價值理念和理想信念,形成獨特的寢室文化。為了進一步推進寢室文明建設,營造溫馨舒適的寢室環境,校學工處、宿管辦每兩年舉辦一次寢室文化節,更好地加強我校學生的文明修養,提高宿舍文化的品位,陶冶學生情操,創造綠色環境,營造溫馨氣氛,營造健康、活潑、文明的生活氛圍,豐富大學生寢室文化生活。
迄今為止,我校已成功舉辦三屆“寢室文化節”,均由學工處主辦,宿管辦承辦,各系協辦。第一屆“寢室文化節”以“我愛我家”為主題,第二屆以“溫馨、和諧、個性”為主題,第三屆以“弘揚美德、增進團結、美化環境、展現自我”為主題。通過開展動員大會、寢室形象設計大賽、寢室文化生活作品征集大賽、寢室趣味運動會、“紅色之星”黨員先進模范寢室創建活動、“十佳宿管干部”評選、“優秀寢室長”評選、“活動組織工作先進個人”評選、寢室文化節頒獎晚會等九個涉及文化、體育、娛樂、藝術、生活等的一系列活動,有效地推進了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和寢室文明建設。
總之,當前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既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這給公寓文化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如何更好地構建新型高校公寓文化,進一步發揮高校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朱志猛,張顯偉.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模式[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0,8(5).
[2]陳益飛.高校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報,2010(10).
[3]郭黃金.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路徑探索[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0(5).
關鍵詞:大學文化;育人功能;大學人
一、大學文化的內涵
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中,“文化”一詞是由“人文化成”轉化而來,出自《易經?賁卦》。“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通過人文“推行教化庶民”和“促使昌明天下”,主要指對人加以教育,并將其培養成為有教養、有素質的文明人的過程??梢?,文化本身即含有教育的功能。
“文化的最大特質是具有極強的滲透性、持久性,像空氣一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能夠以無形的意識、無形的觀念,深刻影響著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現實,深刻作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中?!痹跉v史悠久的中國,文化的影響作用更為明顯,滲透、浸染于中華大地的每個角落、每個時段、每個民眾,文化的作用可見一斑。
“文化的創造在于立人,文化的發展在于發展人。”作為我國先進文化的傳承者、發揚者、創造者,大學文化通過文化傳承和文化啟蒙把個體從自在自發的生存狀態提升到自由自覺的生存狀態,同時以自覺的文化創新去推動社會的文化進步,乃至社會的各個方面。
大學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培養目標、辦學傳統、校風、學風、校園文化活動風格、師生的行為方式及其價值觀念,蘊涵了大學的靈魂和精髓,是社會大文化系統的亞文化形態。具體來說,大學文化是以大學為載體,通過歷屆師生的傳承和創造所積累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
二、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品位的大學文化是培育高素質大學生的基本保證,在幾年的大學生活中,對學生影響最大的,當屬這所大學的文化底蘊、精神面貌、學術氛圍、治學態度。大學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僅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和示范性,而且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易于被學生接受,更能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我們在強調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同時,必須牢固樹立大學文化育人的理念,把文化育人體現在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各方面之中。具體來說,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價值導向功能
大學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導大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秉承一定的價值取向。大學文化中所蘊涵的價值觀念,深深地熔鑄在大學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中,體現在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一定的文化氛圍和精神環境使生活在其中的個體無形中在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諸方面對現有的文化價值產生認同,從而實現對個體精神、心靈、人格的塑造,是每一個學生深層次的精神追求和嚴格要求的行為準則。
2.目標激勵功能
文化是一種黏合劑,大學文化一旦被大學人認同,就會從各個方面、各個層次,把大學人團結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大學建立起高度和諧、信任、理解、互尊的群體關系,形成大學主體共同的責任意識、群體意識。同時,大學文化氛圍中的種種誘因激發大學人產生并維持積極的行為動機,使大學人保持高昂的情緒和奮發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通過積淀一旦穩定形成,就成為激勵大學人勤奮學習工作、用于拼搏的強大內驅力。
3.行為規范功能
大學文化為每一個大學人在評定各自的道德品質、行為方式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提供了內在的尺度,并用這種內在尺度規定每一個大學人的言行舉止。大學文化的行為約束功能最主要體現在大學的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中,如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健康的校風、教風、學風、班風會對大學行為主體產生一種無形的約束和支配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受其影響,自覺地去維護、遵守和執行。
4.提升素質功能
知識、素質和能力是大學人在大學生活里所需要的寶貴財富。大學文化不僅能夠傳承知識,提高大學人的知識含量,而且大學文化在提升大學人綜合素質和能力方面具有顯著功效。特別是人性里深層次的東西如智商、情商等不能靠專業學習得到,大學文化在這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亭臺樓榭、師生的言行舉止等,大學里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學術、文體等,陶冶了大學生的情操,培養了他們多方面的素質修養,同時也有助于大學生充分展示多方面的才能,引導大學生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三、拓寬大學文化育人的途徑
大學文化是以大學人為主體,在長期辦學實踐基礎上積淀和創造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大學有不同的辦學理念,從柏拉圖的“哲人治國”理念到英國紐曼的“大學是純教學機構,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從德國洪堡的“大學的教學與科研相統一”,到美國的“融入社會,多元開放”,都反映了大學理念的深刻變化。雖然大學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受到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但是以學校校長、教師、學生、管理人員為主體的大學人是大學文化的主要積淀者、創造者、傳承者。
1.發揮大學校長對大學文化的影響作用
揚州大學化學工程領域從2009年至今累計招收全日制工程碩士94人,畢業26人,其中90%以上進入蘇、浙、滬大中型企業,部分畢業生已成為企業技術骨干。通過5年來的摸索,化學工程領域已經實現了學術型人才和專業型人才分類培養的格局,完成了針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工作和校外工程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基本形成了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強化工程實踐為落腳點的人才培養模式。2013年揚州大學在化學工程領域開展了以學科內在關聯性為基礎,以多學科交叉為紐帶的“大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力圖通過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制藥工程、環境工程等工程領域的交叉融合,培養出能綜合運用多個工程領域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具備適應多種工程研究工作和解決多樣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大化工”人才,實現人才培養由“單一工程領域的狹窄對口”變為“多個工程領域的廣泛適應”。
二、“大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1.重新定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
揚州大學圍繞“大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改革,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對化學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進行重新定位,提出:培養面向行業、面向未來的高層次復合型“大化工”人才應該具備寬廣的知識背景、良好的創新思維、較高的實踐能力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具有扎實的化工、材料、制藥、環境等學科基礎知識,能綜合運用化工過程、綠色工藝、工業催化、材料制備、藥物合成和環境化學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備獨立從事化工-材料類、化工-制藥類、綠色化工-環境保護類等多個大類方向的研究工作和解決多樣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學校按照“方案寬口徑、培養個性化、出口多方向”的基本原則,重新制定了化學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方案。
2.構建基于多學科交叉的“模塊化雙螺旋”課程體系
針對化學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新的培養方案,學校在充分發揮自身辦學特色和整合學校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由化學工程領域牽頭,校內多個工程領域協調配合,改革了傳統的層次化課程體系,見圖1,構建了基于多工程領域學科交叉的“模塊化雙螺旋”課程體系,見圖2。實現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多鏈交匯,有效解決了傳統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互脫節的問題。對相關課程進行模塊化處理,使得課程內容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加上多工程領域學科交叉的理論課程平臺和多元化實踐課程平臺所整合的多種教學資源,能夠最大限度滿足“大工程領域”人才培養的需要。其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模塊化”的課程內容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
通過設置模塊能夠實現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多鏈交匯,有效解決了傳統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互脫節的問題。對相關課程進行模塊化處理,使得課程內容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加上多個工程領域學科交叉的理論課程平臺和多元化實踐課程平臺所整合的多種教學資源,能夠最大限度滿足“大工程領域”人才培養的需要。
(2)“雙螺旋遞進式”的課程排布更加貼合人的發展規律
“雙螺旋遞進式”的課程排布,既保持了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相對獨立性,又確保了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的內在聯系性,使得各模塊之間呈現了從掌握多學科基礎知識———構建基本工程技能———建立初步工程概念———獲得多領域工程科研訓練———親歷工程實踐———實現“大工程領域”的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提升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完全符合人的發展規律。
(3)多元化的實踐課程平臺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需要
學校多元化的實踐課程平臺由校內和校外兩部分組成。校內教學實踐資源包括揚州大學國家級測試中心、江蘇省環境材料與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揚州大學藥物研究所、揚州市材料性能強化技術中心、揚州大學聯環生物化妝品研究所、揚州大學超分子化學研究所、揚州大學高分子化學與材料研究所、揚大-中化精細化工研究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室、藥物合成專業實驗室等;校外教學實踐資源包括揚州市化工園區、高郵市電纜材料科技園區、大學科技成果孵化園、泰州醫藥城、江蘇油田、揚農集團、長青農化、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聯環藥業等多家單位,以及50多家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近70家校企聯合培養基地,能夠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興趣愛好和個人能力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多工程領域應用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效支撐,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需要。
3.打通相關工程領域的課程設置“大工程領域”的課程設置
應該摒棄傳統的學科主義色彩,充分體現實用主義的根本訴求。學校通過打通相關工程領域的課程設置,將多工程領域學科交叉的構思細化落實到相關課程之中,重點開展了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1)少而精地設置學位課程
學位課程主要包括政治類課程、外語類課程、工程數學類課程以及相關工程領域所共用的最基礎的課程。最基礎的課程并不強調學科系統性,而是以“必需、夠用”為度對相關課程和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和優化,旨在為學生提供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
(2)有針對性地選取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首先要重視其學科交叉性、寬廣性、應用性和實踐性,重視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要能反映本工程領域和相關工程領域的前沿知識,使學生熟悉多個工程領域科研的最新動向,增強科研興趣;此外還要有針對性地將企業生產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或工程案例引入教學內容,使學生對企業工程應用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增強學生對工程問題的分析能力;最后課程內容的選取還要考慮系統性,做到與后續課程和課題研究的有效銜接,減少學生課程學習的盲目性。
(3)充分發揮選修課的靈活性
選修課的設置除了相關工程領域的專業課程外,還要設置大量的交叉學科課程,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研究能力在全校開設的研究生課程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解決知識結構單一化的問題,適應不同類型研究方向的需要,促進學生的自由發展。
(4)加大實踐課程的學分比重
“大工程領域”課程體系設置中,實踐課程學分占到1/3左右,實踐課程的內容將不僅僅局限于本工程領域的教學內容,更多是要提供多個工程領域的實踐教學內容。而且,實踐課程體系的設置還將貫穿于全日制工程碩士的知識學習、科研選題、工程實踐,以及延伸至對論文寫作階段工程應用性的指導。同時,還要重視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內在聯系,提高知識學習與工程應用的轉化效率,強化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培養。
4.科學合理地配備師資“大工程領域”的課程在師資配備上
除公共課及部分專業基礎課外,主要采用“三三制”,即多個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講授課程占總課程的1/3,企業及研究單位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講授課程占總課程的1/3,院內有企業工作背景及長期與企業有業務合作的教師講授課程占總課程的1/3。尤其對于實踐課程的師資配備則要充分體現“工程背景”,可以是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校內教師,也可以是擁有一定數量面向企業橫向科研項目的校內教師,或是來自企業具備一定教學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同時,積極嘗試采用多教師串講的授課形式,例如:在化工—材料類課程中醋酸纖維的生產和應用這部分內容,將安排三位老師進行串講和指導,兩位校內教師一位主講化工工藝與設備,一位主講材料的制備及功能化,而邀請的企業高級工程師則講解醋酸纖維的應用及市場行情分析。從而實現了多學科知識配置—市場認知—企業應用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教學目標。
三、結語
學習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尤其是機械工程專業,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是一環扣一環,結構緊湊和合理,因此,課程和課程之間聯系很大。但是,傳統的機械工程專業,似乎并沒有涉及到化學這一學科,更多的是涉及到數學和物理。其實,機械工程和化學關系也很大,理解到這一點,還可以把本課程作為機械制造課程群的基本課程之一。如《工程材料》課程:材料的結構涉及到化學的物質結構內容,不銹鋼涉及到電化學腐蝕內容,化學熱處理更是直接和化學有關;《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各種熱加工都不開化學熱力學知識,冷加工離不開表面工程和摩擦學知識;《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鋼材表面的預處理、表面成形的工藝確定、表面質量的確定、各種熱處理工序的安排、各種先進制造工藝等都離不開化學知識;《再制造》課程:由于機械零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損、腐蝕、斷裂三種,因此,零部件的再制造技術離不開表面工程、摩擦學、電化學、納米技術等化學知識。由于本課程理論較深,偏科學,機械工程學科相關課程實踐性較強,偏技術。事實上,理論和實踐、科學和技術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一般而言,它們存在兩種基本模式:一是由于生產實踐需要創建了技術,然后提高到理論上來,再反饋到技術中去,促進技術更一步發展;二是在實驗室中揭示了某些基本規律,建立了比較完成的理論體系,然后再在生產技術中創建全新的技術部門。比較化學學科和機械學科的關系,也有助于理解科學和技術的辯證關系。
2結合專業實際,闡明化學基本原理
在講解教材主體部分的時候,應適當結合機械工程專業特點,這樣講解起來學生印象較為深刻,同時又可以讓學生在大一階段逐步滲透機械工程學科思想。如講解物質結構部分,化學的結構是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各種結合鍵結構、晶體結構等,這些內容純粹是化學知識,其實,結構的范圍很大,機械工程也有宏觀的結構。如軸上有鍵槽、軸肩、擋圈等,連接結構有螺栓、雙頭螺柱、螺釘等,機構結構有平面連桿、凸輪、齒輪機構等。這些都是結構,只不過和化學的結構從內容上不一樣,但從結構決定性能的角度看,實質是一樣的,只不過結構的尺度不一樣,一個偏微觀,一個偏宏觀,現在很多科學研究都是跨尺度研究。再比如化學的合稱,在材料界稱為制備和加工,在機械上就是機械制造,名稱上有差別,實際各自的角色都差不多。學院除了機械工程專業以外,還有三個專業,分別是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交通運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學生應對一個學院的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在講解反應部分,這部分熱力學知識涉及到能量的改變,在學院這幾個專業里面,都要涉及到能量的轉化,機器和汽車涉及到電能、化學能、機械能等相互轉換,而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有專門傳遞能量的過程工程;同時,該部分和過程裝備制造工藝密切相關,過程設備殼體制造的準備工序第一道就是鋼材的凈化處理,以清除材料表面的銹、氧化皮和熔渣等;講解電化學部分,也可以結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某些過程機器防腐蝕的特點來講解。事實上,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以前是化工機械專業,是化學工程各機械工程兩大學科結合起來的。
3結合寧夏地區實際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但同時大學也要服務社會,從這個角度講,老師應了解本地的相關企業,對于學生而言,也要清楚自己的專業和所學課程和當地社會的關系。,在講解熵變時,可以聯系能源的開發前景和利用效率,找到更加清潔與高效的新能源,如燃料電池、太陽能等[2],可以結合國電寧夏太陽能有限公司的主導產品來講解;講解溶液部分,涉及到滲透壓概念,純粹的講解概念學生肯定感覺到太學術,不清楚和身邊的事物有何關系,如果能結合寧夏地區的鹽堿地實際情況,了解到鹽堿地不容易種莊稼就能很深刻的理解滲透壓這一概念;講解溶液的凝固點下降時,可以參考寧夏共享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鑄鐵的非鐵元素含量較高,從而凝固點要比鑄鋼低,所以共享集團的鑄鐵溫度要比鑄鋼溫度低;在講解電解池部分,可以結合寧夏青銅峽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電解鋁、寧夏天元錳業集團電解錳來講解;在講解化學和環境這一部分,可以結合銀川污水處理廠采取的水處理流程環節;講解表面工程與摩擦學的時候,可以結合西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公司的軸承保持架均要采取磷化處理,區內其他機械公司的機械產品均離不開摩擦學知識。這樣學生既學習了知識了,又了解了當地的企業主導產品。
4激發學生興趣
任何學習,要有一定的熱愛才會學好,學起來才有主動性。因此,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化學發展歷史,化學與諾貝爾獎,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學科前沿等有趣的典故、故事。如人們利用掃描納米探針技術進行原子、分子尺度上的機械刻蝕,操縱單個的分子、原子,將單細胞核酸分析技術用于疾病的早期診斷,目前已經能夠進行乳腺癌特異性RNA中某種結構的測定[3]。以及向學生介紹化學理論已經取得的成就,這些成就為社會、生活的進步帶來的貢獻,化學的面臨的難題等[4]。讓學生知道化學學科不再枯燥,嚴密的化學學科也存在娛樂性的一面,還讓他們清楚化學學科和社會、生活都有關,更別說機械學科了。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理解自然科學發展的共性規律,增加科學素養和情操。
5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人才培養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掌握思想、知識和技能?;诖怂枷耄菊n程設置了三個專題:化學與材料,化學與能源,化學與環境。這三部分主要由學生講解,原則是學生要講清楚知識點,講清楚化學與這些主題的聯系,并且一定要聯系寧夏地區實際講解。把班級學生分成三組,每組講解一個專題,每組確定一位組長,讓組長給組成員分工,主要包括查資料、作PPT、演講者等。任課老師首先把每個專題涉及到的知識點和需要查詢的書籍、期刊文獻、圖片、網站等給學生交代清楚。講解的時候,該組學生全部坐在前面,講解完后,其他組學生自由提問,由本組學生負責解釋和回答。
6考核方式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自然科學素養,讓學生在工程實際中會運用化學基本原理解決具體工程問題。因此,考核方式與機械工程其它課程有所差異。課程考核采取全程考核,多種方式并存,期末考試考試采取閉卷考試。考核方式如下:(1)在三個專題講解環節要求是每個學生參入,但是分工不同,有的查資料,有的做PPT,有的講解,而且課堂有問答互動。本環節,我給每位學生的起點成績為60分,讓每個參與的學生保證及格。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實際情況,給分工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分數。(2)小論文環節該環節是每個學生自己完成的環節,在上述各小組分組講課之后,根據現場講解及師生互動情況,每位學生把專題講解總結成小論文,小論文角度不限,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理解,但要兼顧本地區、本專業等基本原則,要求內容正確,層次清楚;圖標規范,語言通順;論證合理,思路清楚;參考文獻等要有出處,是網絡來源,要寫清楚網址。這為學生以后寫科研論文也打下了基礎。(3)期末考試環節本環節采取閉卷考試,學生作答。本環節不僅是考學生,也考老師自己。由于本課程的實際情況,試卷中盡量少出現計算、推導等試題,大部分試題側重運用化學原理解決工程實際。因此,作為任課老師,一定要知識點豐富,了解各個學科(如物理、化學、力學、材料、生物、尤其是機械學科等)的內在聯系和交叉、銜接情況,也要清楚本地區相關企業的實際情況。
7結論
1.1以同一專業同一教學班及作為單元教學環境下的學生分層
我校是典型的民族院校,基于相對多元化的生源情況,化學工程實驗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等,結合各種測試手段將學生大致分成三個層次:將專業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自覺性強的學生劃分為第一次層;將專業知識基礎一般但是學習態度積極、成績中等水平的學生劃到第二層;將專業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能力欠佳、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劃為第三層。學院根據學生的層次對同一實驗項目對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對于第一層的學生要求他們深刻理解原理,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尋求不同解題途徑,培養發散思維,挖掘潛在能力;對于第二層和第三層的學生則制定相對低一些的教學目標,B組層我們一般要求學生完整順利地實驗操作過程,培養相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C層學生要求能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理解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完整完成實驗步驟,達到專業實踐學習的基本目標。同時實驗室次用遞進的方式,鼓勵下一層的學生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逐步進入上一層的學習目標。
1.2以同一專業學生不同年級學生作為單元教學環境下的學生分層
學院對于大一、大二的低年級學生,注重培養其基礎實驗能力;對于高年級學生注重其開拓性和創新性的綜合培養,另外由于我校少數民族學生較多,考慮到一些學生語言(如:維吾爾族、藏族學生)等各種障礙原因,我們合理增加最新化工學科動態和工程實踐創新性實驗內容,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自身體驗式的學習,避免因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教師之間思維方式的不同造成學生學習障礙的問題;而對于基礎扎實過硬,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學院則提出“科研帶動教學”,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中來,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科技思維能力、工程意識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盡早了解、學習化工相關學科發展動態,為滿足社會發展新的需要做好儲備。
1.3層層細化,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口味”
我院在基礎學生分層的基礎上,又根據學院各專業特點,針對不同的專業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技能訓練。近年來,我院以環境、高分子、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為試點,基于化工原理和反應工程只是作為這兩個專業基礎知識的要求,實驗室開設了環境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工原理、制藥工程化工原理的基礎理論驗證型實驗,讓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自身體驗式學習”。需要強調的是,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的分層只是暫時的、流動的,分層的標準也是靈活的,會隨著學生的進步程度而變動。同時分層也是遞進的。分層教學不是為了拉開學生學習起點,而是協助學生挖掘自身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不斷地修正學習目標,持續地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無論基礎好與壞、能力強與弱,都可以在自己的原有程度和能力上有所進步。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針對工科實驗特點,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的內評估體系
當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是基于“投入-產出”的方法開展高??冃гu價的,但對于工科實驗課程用這種“投入-產出”的二次化分析的評定方法仍舊存在不合理性,不能有效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真實實驗水平。我們對西北各高校實驗教學進行調研后發現,很多高校綜合評定學生的實驗課成績評定方法都是也一樣的,即學生期末卷面考試成績和平時實驗報告成績的百分比簡單結合,但對于實踐性很強的實驗室課來說,卷面考試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這樣的考核需要進一步整合和完善,而學生平時的實驗報告成績評定存在著一定的隨機性。我院針對實驗教學存在的諸多障礙,結合專業共同體理論,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的院內評估體系。
2.1立足于學生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把實驗教學的主動權歸還學生”的實驗教學理念。對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敢于大膽放棄,嘗試探索出符合學院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采用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注意理論課與實驗課之間的聯系,使兩者構成一個螺旋上升的、具有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
2.2以專業特性為導向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作為有機化工、無機化工、工業化學、石油化工等多個化工衍生專業的基礎專業課程,因此,建立具有化工特色,能夠兼顧基礎和創新教育的實驗教學新體系,對化工院校來說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
2.3促進創新,以學生創新求學院整體發展的需要,大膽改革傳統守舊的實驗教學管理方式,部分專業設立了開放性實驗室,建立學生興趣實驗室。設置學生創新實驗項目,本著“強調學生全面發展,鼓勵自主創新”的原則,由學生自發組員為創新團隊主體,專業實驗教師和理論教師參與的前提下,確定若干科學、可行的實驗創新項目,再由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操作分析和撰寫總結。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