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9:49
序論:在您撰寫當代金融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作者:孫險峰 施維明 單位:大連民族學院國際商學院 大連民族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金融危機下金融支持遼寧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2006年到2008年,沈陽和大連兩地的金融機構貸款合計占到全省的58.16%、57.26%和57.48%,到了2009年該比值急升到64.18%。但是2009年沈陽和大連兩地的生產總值占全省比值只有50.64%,與其占用的金融資源明顯不成比例,說明遼寧省內金融資源分布極不均衡,而且使用效率明顯較低。另一方面,產業發展的差距也導致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大企業和壟斷行業,這種金融集中度的不斷提高正成為區域內一個突出問題。(二)經濟增長受到金融弱化的明顯制約在2007年金融危機前,遼寧省的GDP一直維持著較高的增長(圖1),但是從2007年到2009年,由于金融危機的滯后影響,導致了GDP有明顯的下降過程。2007年GDP增長15%,而2008和2009年分別下降到13.4和13.1%,這說明在金融危機影響下,遼寧的經濟增長速度受到抑制(圖2),GDP增長率變得不穩定,而且變動幅度較大,尤其是在國內外雙重危機背景下2009年GDP增長率的下降幅度非常大。(三)金融危機背景下信貸對遼寧經濟的支持度呈現不穩特征金融機構貸款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84.08%下降到2008年的78.44%,下降了6.04個百分點,而全國平均水平同期則僅從2007年的104.49下降到101.91%,下降了2.58個百分點,因此,遼寧省區域金融在2007年金融危機背景下,收縮發展,必然對該省經濟產生較為負面的影響。到了2009年,為了減弱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中央政府調動了4萬億的投資拉動,使得遼寧地區的貸款水平迅速回升,甚至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貸款占比,達到了91.36%。但是,進出口貿易卻比2008年下降了13.1%,說明信貸資金反經濟周期運行的效果不佳。(四)金融危機背景下金融業占比波動較大2007年末,遼寧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46%%,金融業增加值為386.34億元,同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為40.19%。2008年金融業增加值占比下降為3.33%,下降了0.13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占比為38.10%,下降了2.09個百分點。不過,金融業占第三產業的比值卻從2007年的8.61%上升到了2008年的8.74%,說明其占比低于第三產業整體下降的速度。(五)資金虹吸現象導致遼寧金融資源的流失由于遼寧省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于東部沿海地帶,導致遼寧地區的金融支持呈現不斷弱化趨勢。大型商業銀行從西北經濟帶大量撤出、郵政儲蓄銀行對落后地區資金的加快虹吸等因素一直制約著遼寧省內經濟的振興,甚至影響了新興產業帶———沿海經濟帶的發展。因此,分析金融危機背景下遼寧省區域金融資源在固定資產投資、銀行資金分配、開發性資金投向、民間資本的引導、外商直接投資的利用等方面的失衡發展,以尋求解決金融資源外流危及遼寧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問題的良好措施。
金融支持遼寧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主要措施包括:爭取傾斜性的金融政策;完善金融組織體系,以開發性金融組織彌補商業金融大舉撤出留下的空白;重點扶持西北經濟帶的資本市場發展,鼓勵企業充分利用證券交易市場,尤其是創業板市場,等等。建立制度的核心目的是吸引國外直接投資、省外金融資源和省內發達地區多余資金流向區域內的資金洼地,形成一個分工有序的金融市場體系,從而保障遼寧主要區域的經濟發展。(二)構建大連區域金融中心以促進遼寧區域經濟發展2009年7月,國務院通過的《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將大連建設成為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戰略定位。為了落實這一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大連市在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金融市場規模、金融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優勢,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期貨業為龍頭,投資、融資服務為主體,涉外金融和保險服務為兩翼,金融后臺服務和各類中介服務為依托,金融生態環境和人才建設為保障的金融中心發展格局,著力構建國際期貨交易中心、投資融資中心、國際結算與離岸金融中心、保險服務中心、金融后臺服務基地與金融中介服務中心,在建設東北地區金融中心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東北亞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大連區域金融中心的建設對必將對遼寧經濟質量的整體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三)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設遼寧省農村金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村金融機構營業網點較少,缺乏金融風險保障機制,資金外流數額逐年加大,資金缺口仍然較大。目前,更多農村資金需求是通過財政撥款和扶貧資金得到滿足的。但長遠來看“三農”的發展,還要依靠經濟自身的內在推動力。為了滿足新農村建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激活農村金融市場、改進農村金融服務,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積極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加快培育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促進農村金融創新,將城市資金引入農村,促進農村資金回流,解決目前城鄉金融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初次聽到胡總書記的“八榮八恥”論述時,我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就仿佛久旱逢甘霖一般,因為它解決了一個困擾在我心頭多年而又不知該如何去處理的難題。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初推出開放搞活理論以后,到現如今,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我國的經濟已經取得了飛躍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有了大跨步的提高。
但是就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幅度卻遠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這也就造成了現今社會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不正?,F象,例如:拜金主義、崇洋等等,嚴重地拖了經濟發展的后腿。胡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論述正確地把握了時代所產生的問題的癥結,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鮮明地區分了光榮和羞恥的界限,為全體公民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八榮八恥”中,我著重想談一談的就是“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這一條,因為如果說“八榮八恥”是正確的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榮辱觀的話,那么“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就是這個論述的總綱,所有的其它七條都是圍繞著這條展開的,如果做不到這條,那其它的也不可能做的到。
不過,我現在想提出這么一個問題,在現今的社會究竟怎么做才叫熱愛祖國呢?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忠君愛國”是每一個人首先要牢記的觀念;在時期,同仇敵愾,抗擊日寇的侵略就是熱愛祖國,但是在現今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和平年代,什么才叫熱愛祖國呢?從小學到大學,每一所學校都沒有間斷過對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一個個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兒女被我們牢記于心,不斷的激勵著我們。不過畢竟英雄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這些教育(-)對我們并不具有太多的現實意義,無法明確的指引現今的年輕人,從而也造成了現今社會中的兩種走極端的人,一種是以“憤青”為代表,他們極端的抵制日、美等國,是這些國家的東西就不讓使。應該這是不對的,畢竟人家的技術要比我們先進,我們應該引進來,從而加以學習和利用。另一種則是以“哈韓、哈日”一族為代表,他們瘋狂的追逐著這些國家的一切,連自己是哪國人都忘了,這些當然是更不可取。
其實在現今社會有很多行為都可以被稱國,例如:做好本職工作是愛國;為國家多繳稅,按時繳稅就是愛國;甚至在植樹節栽了一棵樹,也可以算是熱愛祖國的行為??偨Y起來,我覺得在現今時代的熱愛祖國應該體現為: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通過自身的努力,為祖國爭榮,不給祖國抹黑,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爭取早日使祖國騰飛,這是我們每一個國民都應該做到的。
事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并不容易?,F在有很多人都認為學歷高的人,素質也高,也就更知道愛國,但事實卻并不是這樣。我在這里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我有一個同學現在在美國留學,他在一家郵局打工,他的老板叫大衛,是個人很好的小老頭。來這個郵局的大多數人都認識他,有時候顧客的信忘記貼郵票,他都會自己出錢幫人家貼好寄走,是個樂于助人,并不執著于金錢的人。有一天早上上班的時候,郵局收到了一張明信片,是寄給以前住在大衛家的一個中國女孩的,但這個女孩去年十二月份的時候已經回中國了,不知道為什么最近突然有人寄這張卡片來。本來這類明信片只需要直接寫上“人已不在”投回郵筒就好了,但大衛卻突然生起氣來,我同學感到很奇怪,問他怎么了?接著大衛就開始跟他義憤難平的講了起來:
原來一年前這個女孩突然到郵局來,說想找工作。當時好像只有在郵局工作的另外一個中國女孩周惺在,于是周惺就跟大衛說有人來找工作。大衛以為這個女孩是周惺的朋友,于是二話沒說就讓她來上班了。工作了不久,女孩說想找房子住,因為要畢業了,想參加了畢業典禮再走,但是目前的房子合同到期了,幾個月短期的房子又不好找,問可不可以住在大衛家里面。大衛家里正好有一間房子空著,于是就讓這女孩住進來了。這個女孩看了房間以后,要求換床,換地毯……好像把大衛當房東看。大衛當時很困惑:為什么你開始要求住進來的時候把我當朋友看,一分鐘后我馬上就變成了你的房東,要幫你換這換那的。但大衛還是丟下工作馬不停蹄的買了新地毯新床……不過講好要收女孩的房租。但是更麻煩的事情卻在后面。女孩住進來后,就不斷對大衛指手劃腳,而且一點也不顧及別人,凡事只圖自己方便。舉個例子說,女孩跟大衛說需要冰箱空間放東西,于是大衛幫她騰了空間出來。女孩卻還質問大衛:為什么你要買這么多牛奶?!占了冰箱這么多地方?大衛心想:這是我的房子,我喜歡freshmilk,況且我還只買了兩瓶……。大衛說,住在他家里的另一個中國女孩子周惺都說,對這個女孩子跟大衛和他妻子說話的方式難以置信。這還只是很多事情中的一件,后來大衛和他妻子終于受不了了,于是要求這個女孩離開。女孩說可以,但是需要時間找房子,大衛同意了。這之后沒幾天,估計是禮拜一或二,這個女孩跟大衛說希望提前預支自己的工資,因為一般大衛付工資是在每周的最后一天上班的時候付,也就是星期六。大衛就提前開了一張支票給她,當天下午她就把支票存入了自己的賬戶。接下來第二天,當大衛下班回家的時候,發現這個女孩的屋子已經人去樓空,留下一堆垃圾,而且沒有付前面的房租。當大衛氣急敗壞的跑到銀行想要阻止那張支票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很多人在論文的寫作過程當中對參考文獻不那么用心,認為只要把論文寫的新穎就可以了,卻不知參考文獻對于論文來說是多么重要,讀者可以通過參考文獻來觀察作者在寫作當中閱讀了哪些相關的資料等。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采編的稅務會計論文參考文獻,希望在大家寫作當中帶來幫助。
稅務會計論文參考文獻:
[1]張轉玲.論我國企業稅務會計.現代商貿工業,2009(9)
[2]譚維慶.稅務會計在我國的發展應用研究.現代商業,2008(4)
[3]于長春.稅務會計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4]黃董良.稅務會計[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2
[5]王艷華.淺談稅務會計師在企業稅務工作中的作用及意義[J].財經界(學術版),2010,(12):415.
[6]王瑛.淺談稅務會計師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2,(06):218.
[7]李中鋒.關于稅務會計師作用分析[J].會計文苑,2012,(04):11-13.
稅務會計論文參考文獻:
[1]陳金英.淺析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與協同[J].現代商業,2012-08
[2]盧向東.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差異與協調分析[J].當代經濟,2010-01
[3]朱靜.淺析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與協調[J].中國商貿,2013-06
[4]史海鳳.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與協同探究[J].時代金融,2015-10
[5]林翰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分析及協調路徑[J].西部財會,2010-05
稅務會計論文參考文獻:
[1]王萌.對我國稅務會計模式的探討[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04:116-118.
[2]張惠群.關于我國稅務會計模式的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12:28-29.
[3]李娜.對我國稅務會計模式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0,29:160.
[4]冷琳.構建我國稅務會計模式的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09:23-24.
1.什么是金融
金融,顧名思義,“金”是黃金、資金,“融”是融通,即“資金融通”。金銀的易攜帶、易分割及價值大等特性使之成為充當貨幣的一般等價物――價值的代表,因此,金融是價值的流通。而隨著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金融的內涵也進一步拓展,不再局限于價值的流通,更多的傾向于經營的資本化、信用化以及杠桿化,更符合現代金融的發展要求。
2.什么是宏觀金融
根據金融主體行為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微觀金融和宏觀金融兩大類。一般地,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金融行為被歸類為微觀金融的范疇,主要包括資本的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而政府和貨幣當局的金融行為被歸類為宏觀金融的范疇,主要包括貨幣和金融制度的安排。宏觀金融是以宏觀平衡人類整體經濟利益關系為目的的社會金融行為,是人類的社會性金融活動。
3.什么是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方法論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方法論是指關于研究宏觀金融領域的一般方法的總稱,它為我們準確、有效地研究宏觀金融理論提供了組織、計劃、設計和實施研究的基本原則。
二、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方法論的重要性
聯系的普遍性――世界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系的,金融理論的發展過程也不是獨立存在于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當中,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領域密切相關。在二十一世紀之前,金融理論的發展是雜亂無章的,學者們僅從自身出發進行研究,各方向的金融理論研究層出不窮,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從而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宏觀金融理論的發展。
宏觀金融理論的發展從始至終都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完備、系統、科學的理論研究方法。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研究不需要經過科學的檢驗和檢測就能成功的觀點明顯違背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在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中,若要持續有效地發展就必須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并形成一套系統、科學的行為準則,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進而形成科學的“方法論”,以此來指導我們有效地進行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因此,在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領域中,形成一套系統的、科學的方法論十分重要,它關系到研究結果是否有效的問題。
三、 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理論方法和工具,如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數量模型分析、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等,促使著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向科學化、嚴謹化發展。20世紀20年代之前,學者們較為關注運用金融理論的知識去科學有效地解釋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通過案例分析來實現金融理論知識的合理運用。20世紀90年代之后,隨著計量經濟學學科的出現,論文就更傾向于應用數學模型來解釋經濟現象,以此來彰顯其理論研究的準確性和嚴謹性。然而研究者們對于這些數學模型并未深刻認知,有時過于追求模型論證而忽略其現實經濟意義。目前論文撰寫過程中,研究者大多未能正確認識金融工具與金融理論的關系,忽略金融工具的服務性作用,過于追求數學模型等工具而忽略金融理論。
2.研究成果普遍缺乏創新性
研究的創新性是為了通過研究者分析問題,提出觀點來推動金融理論的發展。而目前多數研究者忽略理論的探究,在廣泛閱讀大量現有成果的基礎上,自身的思考和研究略有欠缺,從而難以實現理論的創新。
四、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一些方法
一、本社除《當代財經》外, 尚有《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故本社將根據兩刊欄目設置等因素配置稿源。如不同意, 請您在來稿中注明專投哪一刊物。
二、為了更好地進行匿名審稿, 故請您投稿時務必同時投電子稿和紙面稿。請將作者信息單獨列在文章的首頁, 正文中將不再出現任何有關影響匿名審稿的信息。
三、為遵循社科學術期刊規范化要求, 請您注意論文的體式:
1. 論文依次由標題( 中英文) 、姓名( 中英文) 、作者單位( 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 中英文) 、摘要( 100- 200 字, 中英文) 、關鍵詞( 3- 8 個, 中英文) 、作者簡介( 姓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正文、注釋、參考文獻等組成, 請勿缺項。作者單位只列一個, 如有多個單位, 可在作者簡介中加以說明。摘要即文章觀點, 不加任何評論性詞句, 如“本文深入分析了⋯⋯”。文內計算公式及數據務必核對準確。
2. 若是省、部級以上立項課題的成果, 請在論文首頁左下角注明課題的立項者、名稱和編號, 并附立項復印件。
3. 準確區分注釋和參考文獻。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 在正文中用數字加圓圈( 如①、②) 按先后次序標注, 并與文后的排序格式一致; 參考文獻是寫作論文時所引用的文獻, 在正文中用數字加方括號( 如[1]、[2]) 按先后次序標注,并與文后的排序格式一致。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 用同一序號標注; 如頁碼不同, 請標明頁碼數( 如[1] 88) 。引文、數據必須標明出處。
4.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請按以下順序規范: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M( 專著) 、C ( 論文集) 、D( 學位論文) 、R ( 報告) 、J ( 期刊) 、N( 報紙) 、S ( 國際、國家標準) 、EB/OL ( 電子文獻) ]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頁碼; 或刊名, 年( 卷) , 起止頁碼; 或報紙名, 出版日期( 版次) .
關鍵詞:全球化;國際金融中心;金融體系極化效應
中圖分類號:F83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5-0073-02
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和發展的新趨勢
在過去30年里所加速推進的經濟全球化過程,仍在不可逆轉地使世界經濟發生著根本性變化。尤為重要的是,這一全球化過程是與運輸、通訊、企業組織技術和生產技術等一系列重大革命性變革相互滲透和耦合的,信息和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企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大幅提高,不僅導致了以跨國公司全球化擴張為主要載體的生產要素的大規??缇沉鲃雍驮谌虺叨葍鹊闹匦屡渲?,而且顯著擴展了貨幣和金融在全球跨時空“延展”和“壓縮”經濟活動的功能。
第一,在經濟全球化的加速推進過程中,隨著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亞經濟區)經濟的迅速發展,世界經濟運行方式和整體格局已發生重大改變[4],①實體經濟與金融業在更高的水平上實現了融合性發展,全球金融運行規則和標準逐漸明確和統一,單個金融中心對全球經濟運行的控制性影響相對減弱;但因在資產定價、風險控制、信息傳遞和資本集聚與擴散等領域所具有的難以替代的作用,國際金融中心仍是世界各國(地區)在經濟、金融等領域展開競爭的主要焦點之一。
第二,全球金融深化與金融發展的平均水平顯著提高,各國金融結構趨同化發展趨勢明顯,資本市場在國際金融中心競爭中的作用日漸突出。特別是金融結構傳統上以間接金融為主的國家,在金融自由化和放松金融管制背景下,更加注重直接金融的作用;相應地,資本市場在金融中心競爭中處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第三,雖然以經濟金融規模及其交易總量為基礎的金融集聚規律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地理區位仍是金融中心發展中的基礎性決定因素之一,但在金融自由化和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金融制度、金融結構和金融工具的完善和創新以及金融工具數量和種類的增長等基本因素的協同作用,已使國際金融中心向最大程度地節約交易成本和提供盡可能高的流動性的方向發展,信息生產能力和金融體系極化效應在金融集聚中的作用已顯著增強。這是當代金融發展導致金融集聚方式發生改變的一個重要特征。
第四,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傳統的形成路徑(由國內逐步向國際金融中心的過渡式發展)已發生某種程度的改變。
二、金融體系極化效應及其對當代金融中心競爭和發展可能造成的影響
金融體系是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場的統一體。經濟學家在解釋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時,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從機構的角度來解釋的,認為金融中介因市場上存在各種摩擦或因市場的不完備性而在金融市場上發揮作用。托賓(Tobin,1984)等經濟學家認為,金融中介機構是市場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性階段,其最終階段是一個涵蓋所有商品和所有意外事件(contingencies)的完整市場體,它們被稱為完全市場[12]。另一種觀點則從功能的角度,即從金融體系所提供的服務(如初創性、配置性、融資性等)的角度對金融中介的存在予以解釋[1~2]。
從金融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分布看,金融中介和金融工具越發達,則不同金融產品的價格越可能成為不同市場風險水平的連續函數,這種市場就越易于滿足具有不同風險偏好的資金供求者的需要[3~5]。當金融中介和金融工具所構成的網絡與不同的市場參與者的不同風險偏好形成一一對應時,不確定性的金融市場將轉變為一種便于風險定價的市場。這種市場所具有的風險甄別和提供廣泛流動性的能力,對金融交易會產生一種向內集聚和向外擴散的極化能力??紤]到金融體系作為一個廣義性范疇,涵蓋了金融中介機構、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場等諸方面,為方便起見,我們將這種效應稱為金融體系極化效應。在當代金融自由化條件下,這種效應成為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集聚金融資源的一種重要的內生機理。
我們的分析方法仍然只是把金融體系極化效應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而未明確地涉及金融產品和金融市場本身的結構和性質。為深化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明確地區分哪些金融產品或市場可能產生更強的金融極化效應。Clark 和O’Connor(1997)在分析金融業的地理集中性時,根據不同金融產品所具有的信息特征,將其區分為三種主要類型,并將其內在性質與金融業的地理集中性聯系起來。透明類金融產品交易量巨大,只有更大的金融中心才具有集聚這類產品的能力和效率,所以透明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成為金融體系最頂層的服務[6]。
從全球金融市場的實際發展情況看,近三十年來金融工具的數量和種類及其交易量的史無前例的巨大增長,主要與透明性產品的創新及其迅速增長的交易有關,并且它們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但是,對于半透明性和不透明性的金融產品,根據它們所具有的信息特性,其交易顯示出更多的地理性特征,這類產品的交易規模往往更多地與其所涉及的經濟區域的實體經濟規模具有密切的聯系。
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金融體系極化能力:相關經驗證據
我們可以從當代金融中心各競爭要素的作用中進一步觀察金融體系極化效應可能產生的重要影響。英國倫敦金融城在2007年度競爭力指數報告中,更加明確地將進入金融市場的成本和難易程度等因素(market access)作為影響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的五大基本因素之一,①它通過金融中心的證券化水平、股票和債券的存量及交易規模等關鍵性指標來反映[7~8]。
根據倫敦國際金融服務公司(IFS)2006年11月的統計數據,全球外國股票交易量的74%、外匯交易量的50%、交易所衍生品交易合約的40%、場外衍生品交易量的67%、對沖基金資產的87%、基金管理業的55%以及國際債券二級市場交易量的70%以上等重要的金融市場和交易,都集中在美國和英國兩個發達國家,其中,紐約和倫敦是這些市場和交易的主要集中地[9]。它們對全球金融資源的這種集聚和配置能力,顯然與其金融市場所產生的極化效應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
近二十年來,隨著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各類基金組織大量運用衍生金融產品以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無論是場內交易還是場外交易)獲得了迅猛發展;同時,金融中心的該類市場越是迅猛發展,其集聚和極化效應越是得到強化。倫敦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從2001年4月到2004年4月,全球場外(OTC)衍生品市場日均交易量從7 640億美元猛增到15 080億美元。此間,倫敦的市場領導地位不斷得到強化,其全球性市場份額從1995年的36%上升到2001年的36%,2004年則進一步上升到43%。需要強調的是,倫敦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處于全球市場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不斷地推出一系列金融創新產品,而這正是金融體系極化效應的本質所在。據英國銀行業協會估計,2003年在全球35 000億美元的信用類衍生品(credit derivatives)中,倫敦占有45%的份額,而這一地位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強大的金融創新能力──通過金融創新,使金融市場在深度和廣度上動態化地滿足具有不同風險偏好的市場參與者的需求。
四、結論
本文以經濟和金融全球化為背景,研究了國際金融中心的最新發展趨勢,重點研究了金融體系極化效應的作用機制及其對金融中心發展可能造成的影響。
根據本文的分析,金融中心的金融體系極化能力在較大的程度上與該金融中心的金融工具、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形態及其信息生產能力具有密切關系[10~11]。由于半透明、不透明性金融產品(如信貸和保險市場)的交易通常與特定的交易主體有關,其內含的信息具有顯著的地理性特征,跨越地理障礙的金融極化能力相對較弱。為突破這一障礙,實施跨境、跨地區的金融兼并或到金融中心設置分支機構成為解決信息不完全問題和產生金融集聚的重要方式。但是相對來說,透明性的金融產品和市場(如股票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由于便于標準化,有利于大幅降低國際化交易的信息成本,因而更易于產生金融極化效應,該市場越發達,則跨境、跨地區集聚金融資源的能力就越強,這也成為當代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全球金融資源的重要領域和方向。
參考文獻:
[1] [美]雷蒙德?W.戈德斯密斯.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英]邁克?巴克爾,約翰?湯普森.英國的金融體系: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3] [美]莫頓?米勒.金融創新與市場的波動性[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4] 張幼文.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開放戰略的升級[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工作論文,2008,(3).
[5] Allen,F and Santomero, A.M.(1998),“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1,1461-85.
[6] Clark, G. L. and O’Connor, K.(1997) The informational cont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global fiancé
industry, in K. Cox(ed.), Spaces of Globalization: Reasserting the Power of the Local New York: Guiford.
[7] City of London (2005):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London as a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cityoflondon.gov.uk/economicresearch.
[8] City of London(2007), “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 cityoflondon.gov.uk/economicresearch.
[9]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2006),“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 the UK”.
[10]Porteous,D.(1995),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Spatial 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ur”, Aldershot: Avebury.
[11] Porteous,D.(1999),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centers: Location, information externalitie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Martin R.(eds.)
參考文獻的寫作是論文撰寫的最后一步,論文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地方都要做上標注,然后在論文的末尾依次列出來,關注學術參考網可以查看更多優秀是參考文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企業文化建設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企業文化建設論文參考文獻:
[1]約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克特.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羅長海.企業文化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3]劉洪鐘,孫麗,劉紅.組織效率、企業文化與日本銀行業的興衰[J].當代金融家,2005,(6).
[4]蔣巒,謝衛紅,藍海林.企業競爭優勢理論綜述[J].軟科學,2005,(4):14-18.
[5]雷巧玲,趙更申,段興.企業文化的測度及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6):15-17.
[6]李成彥.企業文化對組織效能影響的實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
[7]陳萬寧,周雙喜,周敏李.企業文化測度與診斷實證研究[J].市場周刊.研究版,2005,(10):23-25.
[8]張勉,張德.企業文化測評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26):8.
[9]董麗麗.企業文化測度體系的構建及其管理[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8:28.
[10]占德干,張炳林.企業文化構建的實證性研究—對四個不同類型企業的調查與分析[J].管理世界,1996,(5):24-39.
[11]湯敏聰.學習型組織的特征及意義[J].中外企業文化,2003,(1):14-16.
[12]唐娜.迪普羅斯.企業間文化競爭優勢[M].重慶:重慶萬卷出版公司,2004年.
[13]趙建平.企業文化—管理的靈魂[M].北京:中國石油出版社,2002.
[14]賈強.文化制勝-如何建設企業文化[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2.
[15]黃育德,建立和諧發展的企業文化[J].冶金企業文化,2005,(2).
[16]范芳.傳統文化對我國企業文化的激勵作用[J].企業管理,2007,(9).
[17]張興華,吳敏潔.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科技創業月刊,2005,(1).
[18葉飛,陳春花.企業文化定量評價方法的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0.
企業文化建設論文參考文獻:
[1]倪東生.企業流程再造中的文化建設[J].經濟師,2002(01).
[2]賈蕾.美日企業創新的文化比較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企業經濟,2000(05).
[3]羅長海.企業文化要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8).
[4]黃靜.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M].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9).
[5]李勝.構建優秀企業文化提高市場營銷能力供電企業經營觀念的轉變[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3(04).
[6]李蓉,盧曉君.企業增長的文化動力[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6(04).
企業文化建設論文參考文獻:
[1]倪東生.企業流程再造中的文化建設[J].經濟師,2002(01).
[2]賈蕾.美日企業創新的文化比較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企業經濟,2000(05).
[3]羅長海.企業文化要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8).
[4]黃靜.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M].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