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8:54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學課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課程管理權的變革是課程改革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課程管理權涉及課程的設里權、課程內容的選擇權、課程的組織權以及課程的評價權等一系列問題。當代課程改革中這些權力的變革無不與知識觀的變革有著密切的關系。后現代知識觀時現代知識觀的挑戰構成了其中這些權力演變的重要理論基拙。從知識觀演變的角度出發來審視當前語文課程管理權的變革,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作為課程的一個重要門類,語文在中國教育史上一直居于絕對的主流地位。而中國語文教育的發展軌跡也與人們的知識觀息息相關。其中現代知識觀與后現代知識觀對語文教學改革影響極其巨大。
一、兩種知識觀的比較
近代知識觀呈現出客觀性、中立性、確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建立在上述特征基礎上的近代知識觀念呈現出強烈的獨斷性和專斷性。
1.客觀性、中立化的知識觀念排除了認識主體在知識生成過程中的地位。真理成為了一種單純的符合論,只有與外在客觀本質相符合的認識才能被視作真理。無疑,這種知識觀念假定了一個超驗本質領域的存在,它是紛繁復雜的現象背后隱藏著的永恒不變的本質。這樣真理的獲得無非是一種鏡式的反映過程。
絕對主義真理觀念必然導致專斷主義和精英主義意識??陀^化的真理觀念要求真理的“發現者”祛除掉價值關切,以完全中立化的立場來客觀地認識世界,發現現象背后的本質。然而,蕓蕓眾生卻難以擺脫自身的一己私利和偏見。這樣,真理的掌握大權便責無旁貸地落到了社會少數精英身上。精英主義的真理意識排斥了普通民眾對真理的分有權利。在絕對主義真理觀念之下,現實社會分化成為全知的圣人與無知的民眾之分。在此,具有嘲諷意味的事情出現了:主張客觀性、中立化的絕對主義真理觀卻受到了權力等級話語的無情浸染。也正因為絕對主義真理觀念的虛偽性,后結構主義者??抡J為知識是與權力控制分不開的。亦即“任何時期的·知識型’同時就是權力機制”?;诂F代知識觀的客觀性、中立性、確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后現代知識觀明確提出反價值中立性、反本質主義、反唯科學主義原則。
2、后現代主義認為科學是與利益、權力密切相關的,科學甚至已經成為了意識形態。美國后現代主義哲學家大衛·格里芬認為,社會對科學造成的影響是實質性的。他指出:“科學是一個相當偏私的參與者,利用自己的地位使某些社會、政治和經濟力量合法,而使另一些力量非法。法國后現代主義思想家??聞t認為,科學與權力之間具有一種內在的互動關系:科學亦施行權力,權力亦能產生知識?!翱茖W同樣也施行權力,這些權力迫使你說某些話”??茖W和權力相互交織,所謂的科學價值中立只不過是人們一廂情愿的事情。
后現代主義認為,現代知識觀力圖建構一種總體性的知識,但這種努力有近乎癡情妄想。它認為,外在世界處于一種破碎的狀態,“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客體支離破碎的時代,那些構筑世界的磚塊業已土崩瓦解……我們不再相信有什么曾經一度存在過的原始總體性,也不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有一種終極總體性在等待著我們”。不僅如此,主體也在經歷著一個碎裂過程,沒有任何恒久的、穩定的東西存在,一切都是短暫的。這表明,試圖依靠被肢解的主體在支離破碎的世界當中尋求內在本質的努力都將不可避免的失敗。
這樣,在后現代主義知識觀看來,沒有什么西是確定的、一成不變的,沒有什么東西具有絕對的權威。所謂的權威、圣賢都不過是人們一廂情愿主觀杜撰出來的東西而已。在當代課程改革中,這種知識觀反映得異常明顯。通過課程選擇權與評價權的變化,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其內部隱含著的知識觀的變革。
二、課程選擇權:由“封閉”到“開放”
歷史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學校課程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進人到課程當中去,這是因為,課程是知識中的精華部分,進人課程的知識必須經過一定的選擇和過濾,也就是說,只有符合一定標準的知識才能進人到課程體系當中去。但是,究竟什么樣的知識最有價值?不同的知識觀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這也就導致了課程選擇標準的差異性。
課程選擇問題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來的:(1}誰擁有課程選擇的權力?(2)課程選擇的標準是什么?(3)課程的選擇范圍有多大?遵循上述思路,我們也可以從兩個方面對這次語文課程改革進行追問:(1)語文課程的設置主體有什么變化?(2)語文課程內容的選擇向度有什么變化?
(一)課程設置主體:由“國家壟斷”格局,轉為多層次共同開發課程的新模式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管理體制中,國家在語文課程的制定中扮演的是主導性角色。1985年前,我國基礎課程教材建設,基本上采用的是國家統一管理的單一模式,全國實行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這種全國上下“大一統”的局面盡管有利于國家對教育的控制,但很難適應各個地區的差異,造成了實際教學中的很多困難。
針對這種情況,在原國家教委199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中首次提出了“國家安排課程”和竺地方安排課程”,實現了建國以來課程管理政策的較大突破。但地方安排課程的比例依然很小,留給各地管理課程的余地還不大。以1992年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中課程計劃》為例,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家課程”達9 458課時,占總課時(10 162課時)的93.1%,“地方安排課時”只有704課時,僅占總課時的6. 9%,而學校安排課程則完全沒有。也就是說,盡管80年代以后,國家對課程設置的權限有所放松,但是地方與學校的參與仍然是微乎其微的,國家仍然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在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教基[2001]17號)中,對課程管理的“國家主導”模式進行了較大改動,而是突出強調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并且明確規定了各級管理者的任務,即教育部主要負責總體規劃基礎教育課程,地方則擬訂國家課程的實施計劃,規劃地方課程,而學校則獲得了明確的課程開發的權利:“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
我們可以看出,這次的語文課程改革非常注重打破語文課程設置的一元化,賦予了地方和學校課程開發及管理的權力,力圖讓多種力量參與其中,以求設計出符合教育實際的語文課程。
文課程改革的這些舉措表明,地方和學校正在由課程設置的“象征性主體”轉向“參與性主體”,語文課程的設置正在由“完全國家課程”走向“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共存的格局。當然,在課程設置的三個主體之間的權力不是同等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必須符合國家的宏觀課程政策。
(二)課程內容選擇:從單一的“學科向度”到學科、社會、人本的“多元向度”
傳統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非常注重“雙基”,即語文基礎知識與語文基礎能力,在選擇向度上極其關注語文學科本身的知識體系及邏輯順序,并嚴格按照語文的知識體系編排教材。這種“學科向度”的選擇方式的結果是,語文教材內容嚴格遵從學科邏輯系統,從而呈現高度的穩定性。這樣做的所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是,語文教材漠視社會的發展變化,漠視學生的興趣愛好,以至于本來應該豐富多彩的語文課程變成了語文知識的組合,學生對語文學習毫無熱情。
在語文課程新標準中,力圖改變語文課程這種只面向學科自身的封閉狀態,恢復語文課程的人文色彩,面向不斷發展的社會,面向學生個人價值的提升。在教材的選文方面,新課程標準強調:
教材內容安排應避免煩瑣化,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選文要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可見,這次語文課程改革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向度上也有多元化的趨勢,即力圖避免完全的“學科向度”,而要兼顧“社會向度”與“人文向度”,既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又要促使學生關注身邊的社會,提升自己的整體素養。
從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通過這次語文課程改革,語文課程的設置主體、選擇向度、選擇范圍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并且這種變化呈現出一種一致性:它們都在由一種“封閉”的特征轉向“開放”,即開放課程的設置主體,開放課程的選擇向度,開放課程的選擇范圍。
語文課程的選擇之所以會呈現出這樣一種由“封閉”到“開放”的態勢,這可以從知識觀向度加以闡釋。從知識觀角度而言,傳統語文課程選擇的“封閉”特征是與現代科學主義知識觀對“絕對真理”的推崇分不開的。絕對主義知識觀具有精英主義氣質,它剝奪了普通民眾對真理的分有權。絕對主義的真理觀反映到國家對課程的選擇上,便表現為,只有少數的專家、學者才是某一個知識領域的權威人物,才可能接受國家的委托制定課程。而真正的教育實施者和接受者,教師與學生對于課程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他們必須絕對地相信課程的制定者,相信課本的知識就是本學科的精華,是最客觀的、最有用的知識。而他們自己的個人經驗和個人知識在教學大綱以及教材面前是絕對微不足道的,是不應當進人到課程中去的。
后現代知識觀對這種所謂的“專家知識”提出了質疑:是否專家的知識就意味著絕對的真理?在后現代知識觀這里,“真理”的客觀性并不存在,它所看到的是知識與權力的結合:真理只是一種話語上的霸權而已。傳統知識觀以“真理”的名義把知識進行了分等:最具有客觀性的、可證實的自然知識在知識王國中具有最高的地位,而那些難以達到客觀性的、帶有個人的主觀色彩的知識則是沒有科學價值的,或者是次級的知識?,F代知識觀的這種認識直接導致了課程設計中的專家霸權,導致了對生活世界和社會真實的遺忘。不管愿意接受與否,在實踐當中,原有的課程設計方式在事實上壓制了差異性,漠視了知識的分立性和個人性存在。
這樣,課程內容應當是開放的,整合的,變革的,沒有固定的、不可逾越的框架與結論,沒有誰應當包攬課程的制定,也沒有誰能夠為課程內容設置一個固定的選擇尺度。賦予地方、學校課程開發與管理的權利,也有助于使課程更加符合各地的實際情況。而課程內容選擇向度和選擇范圍的擴大,也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多向度”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語文課程標準對傳統語文課程的改革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三、課程組織權:由“緊密”到“松散”
所謂課程組織,即選入課程的知識以何種方式加以組織和實施。在傳統的課程改革中,人們關注更多的往往是對內容的改革,而很少把目光投向課程的組織問題。但是,近年來,隨著新教育社會學派等的崛起,人們逐漸開始關注這個問題。而在本次語文課程改革當中,也十分注意在課程知識的組織方面進行改革。在語文課程新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方面的陳述。這種改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組織重心由“微觀”走向“宏觀”
原有的語文教學大綱對語文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詳盡而又細致的規定,并且對教師執行教學內容的過程也有嚴格的控制。在20世紀50-60年代的教學大綱中,甚至對每個年級的教學篇目、課文的中心思想都有明確的“規定”。教師在教學中更多R的是“被動執行”,甚至,在“應試教育”盛行的背景下,教師必須對教學大綱具有絕對的“忠誠”,因為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與考試是息息相關的。
與教學大綱相比,語文課程的新標準在對課程組織的控制上要明顯寬松許多,課程標準的重點是對國民素質的基本要求作出規定,因此,對教材的編寫、教師教學和學業評價的影響是間接的、指導性的、彈性的,給教材、教學與評價的選擇余地和靈活空間都很大。從課程標準的內容上看,它所著力的部分主要是從“課程理念”與“課程目標”、“實施建議”的宏觀角度展開闡述,而很少就細小的類目進行規定。這樣一來,學校與教師在課程設置和實施中的權力明顯增大了。這也是語文課程所推行的“三級課程”的基本精神的反映,即要改變國家對語文課程的絕對主導地位,而讓學校、教師等多種主體參與進來。
(二)打破學科本位,提倡學科之間的開放性
在過去的課程組織組織中,是以“分科課程”為基本理念的。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分科課程有助于突出教學的邏輯性和連續性,有助于組織教學和評價,但是,“分科課程容易導致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容易導致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容易導致將學科與學科之間割裂,從而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為了改變這種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學科之間缺乏整合的現象,新課程標準非常注重在保留語文學科特色的基礎上,使語文課程向其他學科開放。
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課程標準強調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這些表述表明,語文課程標準已經對過去的完全學科本位的課程設計有了完整的認識,因而比較注意強調語文學科向其他學科的開放,以培養學生完整的語文能力。
(三)注重生活化和實踐性,首次提出“語文課程資源”的概念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圍繞一本語文教材而展開,語文課程的實施也主要是在課堂中進行,在充滿權威性的教材面前,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教材之外的知識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課程的組織幾乎從未將它們考慮在內。但是,在語文課程新標準中提出了“課程資源”這一概念?!啊n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應該說,這個概念的提出大大擴大了課程的外延。新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意識”的強調也是顯而易見的: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等等,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課程資源”概念的提出意味著課程組織理念的一個重大轉變:日常生活知識和語文學科知識的界限正在趨于模糊或融合之中。這樣,生活知識的地位得到了認可,大大豐富了語文學習的空間。這些現象表明,對語文知識進行嚴密區分與組織的理念已經被淘汰,課程組織呈現出由“嚴密”轉向“寬松”的趨勢。新課程標準已經認識到,傳統語文課程的“科學化”傾向正是語文課程不受歡迎的原因,作為一門人文學科,顯然,只有在生活世界當中,語文課程才能找回自己的價值。
四、課程評價權:從“一元”到“多元”
由于現代知識觀確立了知識的客觀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認識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評價出現了一元化、單向度的特點,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得不到張揚,內在的豐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氣壯的表現,這也正是傳統教育被斥為“應試教育”備受譴責的深層原因之一。本次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是革除傳統教學評價的這些弊端,并明確提出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在這個體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既保留了傳統評價理念的一些要素,同時也將后現代評價觀的合理要素融人了其中,體現出了二者相結合的特色。概括地說,新課程教學評價體系體現了教學評價的下列走向:
1,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傳統教育評價中,“評價內容仍然過多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而忽視了實踐能力、心理素質以及情緒、態度和習慣等綜合素質的考察”。這表明新課程改革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工具理性主義泛濫給教育評價所帶來的危害,因此,明確指出,評價既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也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使學生在情感世界和認知世界內獲得同步發展。
2,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與結果并重。評價要“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終結性評價面對的是學生的“過去”,關注的是結果,只求學生能提供問題的答案,而對學生究竟是如何獲得這些答案漠不關心,“學生獲得答案的思考與推理、假設的形成以及如何應用證據等,都被擯棄在評價的視野之外”。因此,新課程的評價更為關注學生求知與探索的過程,要求教師深人了解學生的發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探索精神,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3、教師評價、家長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新課程要求打破被評價者的被動地位,并傾聽來自多方面的聲音,建立學生、教師、家長、管理者和專家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饋信息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這樣,在評價學生的發展上,各個評價主體都有發言權,既保證了評價的全面性,同時也有利于被評價者的自我反思、自我改進。
隨著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提高生產率或效率的技術、方法還會繼續增多和更新,現代IE的內容也會隨之不斷充實、變化。正是由于IE學科在目標層次上的穩定性和技術創新層次上的可創新性,保證了這一綜合性應用工程強大的生命力和越來越廣泛的實踐指導意義。
1.IE的研究對象是生產性系統。但是,這種生產性系統越來越不局限于制造類企業或物質生產部門,還涉及服務性的運作系統,也就是說IE從研究工廠活動逐步擴展為一般性的運營組織活動,進而有可能擴展、研究更廣泛的人文社會活動。例如,人機工程在工業設計中的拓展中,其研究對象出現新的內涵,認為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在設計、制造和使用人造物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人機關系[7];此外,針對人機工程的教育問題出現了“人機工程教育學(Educationalergonomics)”的理論,針對人機工程學方法和原則如何有效應用于實際的課題,則產生了“參與式人機工程學”(ParticipatoryErgonomics)的理論與方法[8]。
2.IE的目標是提高運作效率。盡管現代生產運營系統越來越強調對市場應變能力(效力)的研究,但提高效率仍然是經濟活動基礎性的永恒主題,IE正是在關注不同的效力問題的基礎上研究相應的效率提高課題,從而形成諸多的發展主題和方向,并得到持續地發展動力。對于人文社會系統及其實踐過程,社會性活動效率的持續改進和效力的設計以及適時跨越也是其關鍵議題,效力問題將更被關注。
3.IE的本質是持續改進,強調不斷挖掘潛力、堅信“最好”的工作方法和關注最大整體效益。永不滿足的精神在更廣泛社會活動的推廣,將有利于有益人文活動的保持和改善以及效力系統深入的、持續的創新。
4.IE提供了一套規范性很強的專用圖表工具,能夠幫助工業工程師記錄和分析要研究的事實提供了標準的表達形式和語言基礎,這是IE得以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在社會行動領域有必要構建類似的、但適應自身特點的圖表表達和模型工具,除了對社會問題的描述和分析之外,更應該成為對龐雜社會科學知識進行調用的創新機制。
二、工業工程傳統在社會領域的拓展
工業工程關注的主要是生產性活動,這些活動是涉及人的社會性活動的特例,并具有某些類似的特點,但相對于單純的生產性系統,社會人文活動呈現更為復雜的特點?;谝陨系姆治?,工業工程的研究和應用傳統有可能進行社會科學領域的拓展,在借鑒其某些研究的框架的同時,還具有自身的特點。對人類社會人文活動或者稱為社會交際行動的應用性研究,類似地會涉及人-技術-環境的分析框架,見圖2。當然,研究的目標、重點以及涉及的領域知識、工具方法的發展等,具有很大的區別。圖2影響社會活動效果的因素首先,相對于生產性運作活動的研究,一般社會往活動的研究除了關注活動的效率,更強調社會交際活動的效用/效力,所以,需要將社會性活動研究的目標定義為社會活動的有效性,包含活動效率和效力優化的雙重目標。在積極引入工業工程的圖表表達和模型工具的基礎上,發展對活動效用的描述、測量和分析的工具,會成為研究的重要方向。
對行動效用的關注,使得社會交際活動的研究更傾向于問題驅動型的分析思維,即首先分析面對什么樣的問題,然后在已有的知識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區別于IE工具單純的對所需解決問題的描述和分析,社會人文活動的研究工具更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既是問題分析工具,還是有關問題解決的知識庫,包括對各類專門知識的積累、總結和簡化,以及還是一個知識的搜索和確認機制。文獻[9]就嘗試將人因工程學的專門知識納入到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沖突問題解決機制中,提高了人因工程學的運用性,有關研究具有很強的拓展價值。發展這樣的問題分析和解決工具對于解決持續涌現的、紛繁復雜的社會人文和交際問題具有啟發性,并有利于運用龐雜的社會科學知識。借鑒創新方法的理論,利用這樣的工具解決社會性問題的過程可以概括為見圖3。此外,在社會性活動的研究中,技術因素具有更廣泛的涵義,或者可以稱之為器物因素。這類因素不僅指一般意義上的工程技術因素,還包括社會性技術因素,例如,經濟機制、政治平衡機制、文化傳遞機制、沖突博弈機制、系統涌現機制等等。并且器物因素的分析具有相對的意義,也就是說某一因素屬于器物因素還是屬于人(參與者)或者環境因素的分析,需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如果有關分析只局限于參與者行為分析的范圍,則屬于人的因素;如果涉及到交際促進機制的研究,則需要歸于器物的因素;如果牽扯到有關環境和氛圍的分析,則屬于環境因素的分析。這樣,在社會交際環境/氛圍的研究中,既包括硬性的環境、機器和工作研究,更包括軟性的社會機制、氛圍的研究。而且,社會性活動效果的研究所涉及的有關知識,既包括科學、技術工程的知識,更涉及到各門類社會科學專門知識的運用,特別是在社會交往機制的設置研究上。
三、結語
關于怎樣處理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問題,有學者認為現代社會工作的發展歷程中,在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上,一直存在著某種注重經驗性實踐活動,輕視系統性理論抽象的傾向。有相當一部分社會工作者認為,社會工作主要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在具體的社會服務中主要依賴于實踐的經驗而不是理論的指導。這種傾向長期影響著現代社會工作的健康發展和社會功能的充分發揮,更影響著社會工作教育的學科建設。更多的學者則強調要重視實踐,認為中國的社會工作有著與西方不同的特點,西方是先有實踐再有理論,中國則是從理論開始,帶動實踐的展開,所以一直存在重理論教育輕實務的不足,因此,社會工作尤以實踐為教育的目標與致力方向。對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其實是社工專業的畢業生,不管他們在學校里是接受理論教育多些,還是做實務多些,他們能不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最能說明問題。為此,筆者對該專業畢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學校理論課程教學的看法,從而為社會工作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調查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發放問該卷該給專業已經畢業并正從事社會工作的學生,通過這些學生再尋找其他符合條件的調查對象,共回收問卷148份。接受調查的對象還有部分在讀的研究生,以及部分沒有在高校接受過社工的專業教育但從事該項工作的人??紤]到在讀的研究生在本科時接受了社工的專業教育,現在可以站在更高層次對該專業的理論教學進行反思,他們填寫的問卷計算在有效問卷內。目前從事社會工作卻沒有高校社工作教育經歷的不符合調查條件。剔除不符合條件的問卷,獲得有效問卷128份,最后利用SPSS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如下:128人中,性別構成為60名男性,68名女性。學歷構成為11名研究生,108名本科生,11名??粕究飘厴I生是這次調查的主體,占總調查對象的82.8%。畢業學校為湖南農業大學、深圳大學、黑龍江工程學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廣西師范大學等43所高等院校。開始從事社工的時間從2007年到2013,其中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這四年開始從事社工的最多,分別是29人、26人、25人、21人。所在的崗位既有機構社工、也有項目社工,從事的具體工作有社區社工、學校社工、企業社工、家庭社工、青少年社工、老年社工、婦女社工、殘障社工、社會工作行政、機構管理或項目管理等等。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被調查者所從事的工作涉及到社會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領域,從事社會工作最長的已經滿了六年,最短的不足一年。從開始從事社工的畢業生,正處于角色的轉換期,在學校所學的理論能不能幫助他們迅速地適應工作崗位他們的感受最直接,而已經從事社工幾年的畢業生他們的工作經歷讓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感受更加深刻,因此本次調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工專業畢業生對該專業理論課程教學的看法。
三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課程學習的收獲及重要性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對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課程設置的看法,第三部分是對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課程課堂教學的看法,第四部分是對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課程教學的建議。
(一)對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課程學習的收獲及重要性的認識
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在學校里理論課程的學習很有收獲,認為學校里的理論學習對現在的學習和工作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能使自己更快地掌握技術。具體情況如下:33人認為在學校理論課程的學習很有收獲,占被調查對象的25.8%;59人認為比較有收獲,占被調查對象46.1%;35人認為有一點收獲,占被調查對象的27.3%,有1人認為完全沒有收獲,占被調查者的0.8%。20人認為在學校的理論學習對現在的學習和工作影響很大,占被調查對象的15.6%;70人認為比較有影響,占被調查對象的54.7%;36人認為有一點影響,占被調查對象的28.1%,有兩人漏填。17人完全贊同理論知識學好了,在實踐中可以更快地掌握技術,占被調查對象的13.3%;52人比較贊同,占被調查對象的40.6%;50人有一點贊同,占被調查對象的39.1%;有5人完全不贊同,占被調查人數的3.9%,4人漏填該題。有1人認為理論學習比實踐重要,15人認為實踐比理論重要,112人認為理論學習和實踐一樣重要,占被調查人數的87.5%。
(二)對課程設置的看法
問卷中的十門課程是參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輯出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分別是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保障概論、社會政策概論、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行政。對于課程設置,被調查對象認為高校社會專業理論課程設置很完善的有1人,占0.8%,比較完善的21人,占16.4%,一般的49人,占38.3%,不太完善的51人,占39.8%,很不完善的6人,占4.7%?;卮鹨话慵耙韵碌娜耸菍φn程設置不滿意的,這樣就有106人認為高校社會專業理論課程設置是不完善的,占了被調查者的絕大多數。認為有必要針對特定實務領域設置相應的理論課程有124人,占被調查對象的96.9%。關于在實踐中用得最多的理論課程(這一題為多選),被選擇排前三位的課程是個案工作86.72%(111人)、小組工作82.03%(105人)、社區社會工作62.5%(80人),其余的則是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60.94%(78人),社會心理學54.69%(70人),社會工作概論41.41%(53人),社會學概論26.56%(34人),社會工作行政23.44%(30人),社會政策概論16.41%(21人),社會保障概論6.25%(8人)。關于理論課程在各學期的教學時間安排,4.69%(6人)認為很合理,44.53%(57人)認為比較合理,43.75%(56人)認為一般,7.03%(9人)認為不合理,考慮到被調查者來自43所高校,各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在理論課程時間設置上不統一,這個數據的參考價值不大。問卷中設計了一個題目了解被調查者對各門理論課程在時間安排的看法,但從調查結果來看,綜合各學校情況看,同一門課程在各個學期開設的都有,而且分布比較均勻,這說明在這個問題上并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
(三)對理論課程教學方法的看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是為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當老師的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教學,只有當學生認同了、滿意了,這樣的教學方法才有效果。被調查者對學校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課程的課堂教學滿意程度不高,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要學好專業理論課主要在于授課教師對實務的熟悉程度,絕大多數被調查者希望采用實訓法進行理論教學。具體情況如下:在對理論課程課堂教學的滿意程度上,7人表示很滿意,占被調查對象的5.5%;49人感到比較滿意,占被調查對象的38.3%;48人覺得一般,占被調查對象的37.5%;23人不太滿意,占被調查對象的17.69%;1人很不滿意,占被調查對象的0.8%。對于怎樣學好專業理論課,17人認為主要是學生努力,占調查對象的13.4%;27人認為老師好的教學方法,占調查對象的21.1%;8人認為老師要有高的理論水平,占調查對象的6.2%;74人認為老師要對實務熟悉,占調查對象的57.8%,有1人沒填。關于最適合的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方法(這一題是多項選擇),具體情況如下:54.7%(70人)選擇“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54.7%(70人)選擇“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86.7%(111人)選擇“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50.0%(64人)選擇“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如放映電影和案例等;53.9%(69人)選擇“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四)對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課程教學的建議
建議采用的是開放式的問題,有60個被調查者寫出了對策和建議,具體可以分為以下的幾個方面:
1.在理論課程設置上,被調查者建議除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列出的10門課程外,還應該開設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等課程。有人建議理論課程可以不分科目,不要分門別類地上各門課程,而是整合各種理論及實務開設綜合性課程。在理論課程教學時間先后安排上,被調查者建議不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學習西方社會學、社會學概論等相對枯燥難懂的理論,應當先接觸一些通俗易懂的理論,等學生有了興趣和一定的了解,再去學習更專業、理論性更強的知識。
2.在教學方法上,有人提出理論課程比較枯躁,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講課之前先花10到15分鐘玩熱身游戲。有人提出讓學生去講課,而不是老師講學生聽,將教學內容布置成各種專題,讓學生去查閱文獻資料,以小組研究結果的方式向其他同學進行教學講解。更多的建議強調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關于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又有以下的建議:借鑒國外及香港協青社老師們的教學方法,以輕松、幽默、搞笑的教學風格,多分享老師們的實務經驗,在案例分享的過程中穿插相關的理論知識。多與學生互動、交流,采用案例模擬、情境假設、角色扮演等方法。到機構探訪和交流。
3.對專業老師的建議,建議者提出因為社會工作理論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其中有著多樣化的流派和相齟齬的理論觀點,并未有一套固定的標準或者教學方法,理論學習的目的是具體的社會工作實踐中的理論引導和反思,因此,老師不能僅空講理論,而要與具體實踐經驗和理論反思相結合。這對于老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理論功底要扎實,二是相關的實務經驗要充足。教師就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積極關注國內外最新的理論或者是對理論新的解析,把新的思想觀念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的理論水平符合現在社工發展狀況的需要。積極參與專業社會工作的學習和培訓,比如到有經驗的高教調研,以及參加權威專家對社工的培訓。積極參加實務。要用踏實、努力、負責態度去影響學生。
四結語
實驗課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觀察與分析社會心理現象能力,提高學生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實驗教學的設計運用了知識可視化理論和探究性學習理論的研究成果,利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場景設計成現場實驗,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實驗內容,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心理學實驗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這種方式能夠精準地傳遞信息,使心理學理論具現化,并能激發學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社會心理現象的興趣。實驗教學的課程安排是按照循序漸進、分段目標原則,構建出三個層次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依次為基礎實驗、提高實驗和創新實驗,分別對應培養學生的研究素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和綜合運用能力。實踐課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整合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能力,提高社會心理學專業學生服務社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的設計為避免人文社科實踐類課程缺乏監管考核,流于形式的不足,采用了課堂實踐和課后實踐等多種教學形式,并納入最后的成績考核中。課堂實踐教學依據項目式教學理論,安排學生有序進行項目選題、制定項目計劃、開展項目研究、進行項目成果交流和項目評價與考核等步驟來完成整個實踐教學內容;課后實踐是指社會觀摩和社會實踐,例如到監獄、戒毒機構、醫院、社區、中小學進行社會調研和社會義工實踐,提高學生利用心理學知識和技術服務社會的能力。
二、借鑒國內外先進教學理論
1.知識可視化理論。
知識可視化于2004年由國外學者EplerMJ和BurkardRA提出,是指抽象復雜知識或程序性知識(如,技能學習)的構建和傳達可以采用圖形、圖像等可視性手段達成。知識可視化的直觀性、發散性等特點,不僅能幫助他人正確地重構、記憶和應用知識,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視覺素養、學習興趣以及創造性思維都有很大幫助。知識可視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幼兒看圖學數字、高中幾何畫的草稿圖、地理中的色彩表示法、多媒體教學、思維導圖等等,都是知識可視化的表現形式。
2.探究性學習理論。
1909年杜威在美國科學進步聯合會的發言中,提出探究性學習觀點,指出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或方法。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步驟為體驗情境、產生問題、提出假設、作出推論、試驗并驗證。美國著名教育家施瓦布建議,在介紹正規的科學概念和原理之前應該先讓學生到實驗室里做實驗,用實驗的證據來解釋和深化教材中的內容,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識。為了使探究性學習有更好的學習效果,老師要搭建共同交流的平臺,使學生進行充分而深入的探究交流和知識共享,還要讓學生得到權威(專家教師或者書籍資料)必要的指導。
3.項目式教學(PBL)理論。
項目式教學(Project-Based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中心、以實踐為主線的教育模式,要求學生圍繞某一個具體的學習項目組成小組,通過他人(同伴或教師)的協助或指導,利用廣泛的學習資源,在實踐中體驗、在探索中創新,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從而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項目式教學一般可分為選擇項目主題、制定項目計劃、開展項目研究、進行項目成果交流、項目評價與反思等幾個階段。從這幾個階段看,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自主完成。因此,PBL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合作創新精神。
三、雙實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
管靜、萬義平在對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討中,提出了“一個目標、兩個保證、三個結合、四個層次”實踐教學體系方案。“一個目標”是培養財務管理應用能力。“兩個保證”一是實踐計劃保證,二是實踐教材保證。“三個結合”是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茖W建構雙實教學體系,就要提出針對性的雙實教學目標,科學設計雙實教學計劃,策略落實雙實教學安排,多渠道提供教學效果評價與反饋。
1.雙實教學目標。
教學總體目標是科學系統地構建實驗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心理學人才;教學子目標是促進理論教學與實驗和實踐的整合;促進觀察與分析社會心理問題實際能力的提高;提高心理專業學生服務社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將子目標細化明確,我們編制了具體的社會心理學課程技能項目清單。在設計編寫該實驗實踐類技能項目清單時,遵循了“兩性一論”原則,“兩性”是指一方面要掌握研究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還要掌握將社會心理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技能,“一論”是指技能條目的設計要以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論為基礎。
2.雙實教學安排。
國外大學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都在時間上有明確規定。比如英國社會工作專業訓練的實習占全部課時的50%;美國社會工作碩士生兩年課程中每周有三天到機構實習、兩天在校內上課,實習時間超過50%。我國教育部規定大學本科生四年期間實踐與實習時間不少于一年,多數學校人文社科專業實踐教學占總學時的比例為1/3左右,個別專業比如藝術類專業可以達50%。借鑒國內外實踐教學經驗,雙實教學時間大概占整個課程教學時間的50%,考核占40%。教學安排如下圖,按照問題導入—理論探討—心理實驗、社會實踐的模式進行教學。問題導入部分是讓學生在開課階段初期集中地提出并在其后隨時提出有關社會心理的實際問題,結合于講授教材的有關章節,準備相關案例分析。正式上課時,結合案例以及近期新聞和社會熱點,作為引入。并在學生討論后,對案例和事件進行深入評論,將實際聯系到本堂課程的知識理論。通過這種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中來又回到學生中去的做法,達到有的放矢解決學生學習問題,增強學習興趣。理論探討部分以教師講授展示為主,向學生系統傳授經典的社會心理概念、實驗、理論和前沿進展,為全員參與的形式;采用課前社會心理學前沿報告、小組討論促使學生通過相互討論和深入分析,豐富相關知識的支架,加深理解,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習的理論解釋現實話題,促進社會心理學知識向學生個人知識體系的轉化,并且能夠形成社會心理學的思維方式和應用能力。同時,雙實教學改革還豐富了教學手段,引入課前社會新聞心理評析、小組討論、社會心理學實驗和社會調查、社會實踐、觀摩學習、自我分析報告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前三種方法針對課程實驗,側重對理論知識的系統和深入理解;后四種方法應用于社會實踐,側重于社會心理學應用能力的培養與自我心態的調節。
3.雙實教學模式的評價反饋。
一、會計制度設計課程的特點
會計、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一般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會計核算課,主要包括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等課程;二是會計管理課,主要包括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兩門課程;三是綜合會計課,僅有會計制度設計這門課程。會計制度設計課程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完善會計規范體系;優化會計組織結構,規范企業會計行為;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強化企業經營管理制度;提高會計工作效率;保證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信息使用價值。會計制度設計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對會計核算知識和會計管理知識能夠全面地運用,而且還要求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專業課知識進行綜合、深化和升華。
二、當前用人單位對會計、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要求
在財務管理工作發展相對成熟的美國,從事基礎會計工作的人員占比僅為10%,大部分財務工作者從事的都是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管理會計等工作。我國目前的會計人才結構嚴重失衡,從事記賬、報賬等煩瑣日常性實務的會計占會計總人數比例的90%,所以當前的情況是記賬、算賬和報賬的會計人員多了,而既能記賬、算賬和報賬,又能從會計角度參與企業管理的會計人員太少了。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會計人員不能只具備基本會計理論和業務技能,還應該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會計人員不僅要會記賬、算賬和報賬,還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企業,參與經營管理,制定或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堵塞管理漏洞。企業需要適合他們要求的會計人員,而對高校來說要考慮怎樣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會計人員的問題。應用型本科院校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我們需要在學生已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礎上,開設能夠明顯提高畢業生綜合能力的課程,為畢業生就業打好基礎,而會計制度設計課程就是一門這樣的課程。
三、會計制度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該課程不夠重視。會計制度設計課放在大三的第一學期,考查課,課時每周2課時,使學生主觀上感覺這門課程不重要,這也使得授課內容不能得到全面、詳細的講解,因而影響到教學效果。從學生學習的情況來看,他們對該課的印象不深,學得不扎實。(二)教學方法單調。目前《會計制度設計課程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還是教師按章節順序講授課本基礎知識為主。教師講、學生聽,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強調規則要求怎樣,而忽視創新性教學、忽視案例教學、忽視實踐教學、忽視訓練學生職業判斷和決策控制能力的教學,很難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很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也不容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三)考核方式單一,考核內容缺乏靈活性。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制度設計課程課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閉卷考試為主,內容大多數為單選、多選和問答題。這種考評方式的主要特點在于:重記憶、輕理解;重理論、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早已遠遠不能夠滿足該課程的教學目標。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本知識,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不用動腦動手搜集資料、深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四、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制度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一)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計制度設計課程課程的理論性很強,主要圍繞著“設計原則”“設計流程”“關鍵控制點”等內容,而面對的學生缺乏會計工作經驗,難以理解這些內容,而且這門課程有的內容在以前其他課程中講過,如果僅僅按照課本順序來講,學生會缺乏興趣,因此該課程要注重趣味性。比如,引入各種鮮活的小案例由學生分析,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分析近年來國內外有影響的案件,提高學生對現實經濟生活的關注度,啟發其觀察問題的廣度和深度。(二)運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是對實際發生情況的描述,一般涉及某個組織里一個人或者多人面臨的決策、挑戰、機會、問題或爭論等。案例教學法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在20世紀初首創的,它是一種啟發式、討論式、互動式的教學形式,是按一定的教學目的,以案例為素材,讓學生通過案例背景資料的閱讀、理解、分析及分組討論,使其置身在其中,如臨其境地解決問題,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方法和過程。會計制度設計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迫切需要案例作為支撐。在教學中應充分使用案例教學法,盡量將內容案例化,將案例理論化。一方面,搜索大量案例,既包括早期的經典案例(如巴林銀行、銀廣夏、中航油),也包括最新的重大案例(如張裕、綠大地、獐子島);另一方面,對較好的案例進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教學手段是一支粉筆、一張黑板,單一的講授式教學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采用案例教學,可引入討論法、演示實驗法、實習指導法、研究指導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通過聲音、文字、圖像和演示等多種信息要素,形象生動地說明某個會計事項的操作過程及方法,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三)建立會計制度設計課程案例庫。會計制度設計課程采用案例教學法需要有大量的案例,如果沒有案例就無法實施案例教學。因此,需要建立內容豐富的會計制度設計教學案例庫。獲取案例資源可通過多種渠道:一是教師到企業專職調研,深入企業收集實際工作中的案例;二是建立高校之間的合作,互相交流教學案例;三是建立校企聯合,以企業的實際案例作為教學案例。平時可以通過網絡、期刊、報紙等途徑收集真實案例。在我國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2800多家,這些公司中有許多鮮活的案例,如“雙匯瘦肉精事件———采購環節的反思”“萬福生科財務造假”“博元投資成違法退市第一股”等。常用網站包括:和訊網、上海證券交易所、新浪財經、東方財富網、中國證券報、深圳證券交易所等。收集到案例后要進行加工,描述公司背景、事故或事件發生經過及后果、原因分析、經驗教訓等,并標明案例的出處,經過一定時期的積累,可形成一個資源豐富的教學案例庫。(四)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建議采用開卷考試的形式,讓學生不再受死記硬背的束縛,不再滿足于“背會了”某些知識,而是促使學生深入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實際問題,提高會計制度設計能力,從而考察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題型采用案例設計題,給出企業某一方面管理的需求或存在的問題,要求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沒有唯一答案,只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個人的理解力、洞察力。平時測驗還可以采用專業小論文和專項報告的形式,來提高學生信息搜集、新設企業會計政策設計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主動利用網絡資源,更多關注最新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更多利用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五)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輔導。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便于學生學習。在會計制度設計課程教學中,可以通過學校的校園網絡平臺,或者會計、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自己的QQ群,來進行網上教學和網上輔導、網上作業、網上測試、網上師生交流等。在運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輔導時,教師是指導者、學習組織者,也是一名學習者,學生是學習者、教學資料提供者,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相互學習的關系,比課堂教學更加靈活,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王春福 金淑紅 單位:滄州師范學院 滄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滕曉梅.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J].財會通訊,2014,(7):56-57.
[2]趙文超,成克惠.基于就業能力導向型的高職《會計制度設計》課程改革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164-166.
隨著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提高生產率或效率的技術、方法還會繼續增多和更新,現代IE的內容也會隨之不斷充實、變化。正是由于IE學科在目標層次上的穩定性和技術創新層次上的可創新性,保證了這一綜合性應用工程強大的生命力和越來越廣泛的實踐指導意義。
1.IE的研究對象是生產性系統。
但是,這種生產性系統越來越不局限于制造類企業或物質生產部門,還涉及服務性的運作系統,也就是說IE從研究工廠活動逐步擴展為一般性的運營組織活動,進而有可能擴展、研究更廣泛的人文社會活動。例如,人機工程在工業設計中的拓展中,其研究對象出現新的內涵,認為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在設計、制造和使用人造物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人機關系;此外,針對人機工程的教育問題出現了“人機工程教育學(Educationalergonomics)”的理論,針對人機工程學方法和原則如何有效應用于實際的課題,則產生了“參與式人機工程學”(ParticipatoryErgonomics)的理論與方法。
2.IE的目標是提高運作效率。
盡管現代生產運營系統越來越強調對市場應變能力(效力)的研究,但提高效率仍然是經濟活動基礎性的永恒主題,IE正是在關注不同的效力問題的基礎上研究相應的效率提高課題,從而形成諸多的發展主題和方向,并得到持續地發展動力。對于人文社會系統及其實踐過程,社會性活動效率的持續改進和效力的設計以及適時跨越也是其關鍵議題,效力問題將更被關注。
3.IE的本質是持續改進,強調不斷挖掘潛力、堅信“最好”的工作方法和關注最大整體效益。
永不滿足的精神在更廣泛社會活動的推廣,將有利于有益人文活動的保持和改善以及效力系統深入的、持續的創新。
4.IE提供了一套規范性很強的專用圖表工具
能夠幫助工業工程師記錄和分析要研究的事實提供了標準的表達形式和語言基礎,這是IE得以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在社會行動領域有必要構建類似的、但適應自身特點的圖表表達和模型工具,除了對社會問題的描述和分析之外,更應該成為對龐雜社會科學知識進行調用的創新機制。
二、工業工程傳統在社會領域的拓展
工業工程關注的主要是生產性活動,這些活動是涉及人的社會性活動的特例,并具有某些類似的特點,但相對于單純的生產性系統,社會人文活動呈現更為復雜的特點。基于以上的分析,工業工程的研究和應用傳統有可能進行社會科學領域的拓展,在借鑒其某些研究的框架的同時,還具有自身的特點。對人類社會人文活動或者稱為社會交際行動的應用性研究,類似地會涉及人-技術-環境的分析框架。當然,研究的目標、重點以及涉及的領域知識、工具方法的發展等,具有很大的區別。首先,相對于生產性運作活動的研究,一般社會往活動的研究除了關注活動的效率,更強調社會交際活動的效用/效力,所以,需要將社會性活動研究的目標定義為社會活動的有效性,包含活動效率和效力優化的雙重目標。在積極引入工業工程的圖表表達和模型工具的基礎上,發展對活動效用的描述、測量和分析的工具,會成為研究的重要方向。對行動效用的關注,使得社會交際活動的研究更傾向于問題驅動型的分析思維,即首先分析面對什么樣的問題,然后在已有的知識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區別于IE工具單純的對所需解決問題的描述和分析,社會人文活動的研究工具更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既是問題分析工具,還是有關問題解決的知識庫,包括對各類專門知識的積累、總結和簡化,以及還是一個知識的搜索和確認機制。文獻[9]就嘗試將人因工程學的專門知識納入到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沖突問題解決機制中,提高了人因工程學的運用性,有關研究具有很強的拓展價值。發展這樣的問題分析和解決工具對于解決持續涌現的、紛繁復雜的社會人文和交際問題具有啟發性,并有利于運用龐雜的社會科學知識。此外,在社會性活動的研究中,技術因素具有更廣泛的涵義,或者可以稱之為器物因素。這類因素不僅指一般意義上的工程技術因素,還包括社會性技術因素,例如,經濟機制、政治平衡機制、文化傳遞機制、沖突博弈機制、系統涌現機制等等。并且器物因素的分析具有相對的意義,也就是說某一因素屬于器物因素還是屬于人(參與者)或者環境因素的分析,需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如果有關分析只局限于參與者行為分析的范圍,則屬于人的因素;如果涉及到交際促進機制的研究,則需要歸于器物的因素;如果牽扯到有關環境和氛圍的分析,則屬于環境因素的分析。這樣,在社會交際環境/氛圍的研究中,既包括硬性的環境、機器和工作研究,更包括軟性的社會機制、氛圍的研究。而且,社會性活動效果的研究所涉及的有關知識,既包括科學、技術工程的知識,更涉及到各門類社會科學專門知識的運用,特別是在社會交往機制的設置研究上。
三、結語
【關鍵詞】社會學 實踐教學 方案設計 社會學干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001-03
社會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文科專業,它需要學生具備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技能以及文理交融的專業知識,該專業的學生還需要具有使用社會學理論、研究方法以及專門的社會學知識進行分析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為了實現該培養目標,教育部社會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指導性專業規范”中提出了相應的專業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總體框架,而其中包括了專門的實踐教學和訓練,具體有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社會調查與研究、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以及專業實習,這些實踐教學內容具體都由各高校的社會學系自己設計并實施。本文以華僑大學社會學專業為例,探討如何進行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并在融入社會學干預理念的基礎上,實現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 實踐教學方案設計目標
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是為了滿足培養方案的需要,培養出能夠達到培養目標的專業人才。因此,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目標是建立起能有效培養學生相應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這樣的體系應同已有的理論課程體系有機結合,著重培養學生使用基本知識和方法技能的能力,包括使其能具備一定的觀察社會、分析社會的能力,具備提出問題、設計問題、解決方案、應用方案的專業技能。該目標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意義。首先,在培養方案中設置實踐教學環節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培養目標,培養出合格的專業人才。根據教育部社會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參考意見,設置一定量的實踐教學內容是開設社會學專業的基本要求。目前華僑大學的社會學專業已設置了必要的實踐教學內容,但需要進一步的統籌優化,并對實踐教學進行適當的改革。其次,現行的社會學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實踐教學內容應該適時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完善、補充、優化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使實踐教學環節發揮出真正的作用,才能使學生綜合運用理論和方法的能力得到有效鍛煉,才能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二 實踐教學方案設計思路
實踐教學方案設計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可行的思路。針對社會學專業的特點,我們認為設計思路是:首先,要確定不同環節的實踐教學內容該如何設計;其次,搞清諸環節的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再次,統籌諸環節實踐教學的銜接方式;最后,將該方案整體用于教學實踐并接受反饋以做出相應調整。此外,為了保證實踐教學方案能夠有效實施,也需要對現有的課程體系(理論講授為主的課程)提出改革優化方案,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而這種優化方案需要符合教育部社會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參考意見,并且也符合本專業目前的實際教學條件。
三 實踐教學方案設計理念
社會學實踐教學方案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導向、清晰的設計思路,但僅遵這些設計原則并不夠,還要有核心設計理念,是實踐教學方案設計的靈魂。該項設計原則是以往教學改革,特別是實踐教學改革不太提及的,但這一點很重要。有了理念,實踐教學方案設計的具體內容才能具體實在而不流于形式。結合社會學專業特點及社會學理論,我們提出將“社會學干預”作為實踐教學方案設計的核心理念。
何謂“社會學干預”?它是法國著名社會學家阿蘭·圖海納的“行動社會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圖海納在其著作《行動者的歸來》中提出不同于功能主義的觀念,即個體所具有的主體性使其不再是被決定的個體,而是可通過自身的社會行動來作用于我們的社會和歷史時代。那么個體如何發揮這種作用呢?圖海納提出了行動社會學的方法,即社會學干預(或翻譯為“社會學式介入”)。這一方法對我們進行實踐教學方案設計有極大的啟發:首先,“行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不只是社會學研究中傳統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技術。它本身就不僅是一種“研究方法”,它還是一種改變社會的方式,一種幫助我們產生社會知識的途徑。以往我們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主要目的就是收集跟某個社會問題有關的數據或資料,然后進行理論和實證分析,雖然有時也嘗試提出解決方案,但這并不是大家所認為的社會學專業的主要目的之一。當然,這種認識是同傳統的社會學觀念分不開的,社會學研究講求客觀、價值中立,所以并不強調社會學者能做什么,或能通過自己的行動改變什么。而“行動社會學”的思想豐富了我們對社會學研究的認識,非常契合社會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理念。其次,可獲得真正的社會學知識,或者說認識到社會學知識的真正起源。學生在進行社會實踐時,通過使用已學的方法收集資料,通過使用已學的理論進行分析,在此過程中學生只是套用現成的理論和方法再次確認或否認書本上的知識,事實上并沒有發現新的知識,從而也就無法真
正實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因為分析并解決問題其實也是一個知識創造的過程?!靶袆由鐣W”的方法告訴我們,社會學知識不僅是或者根本就不是社會學者的工作成果,它其實是社會學者與社會行動者之間共筑的結果。這種認識可以幫助我們反思以往社會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以及具體的內容設計。
四 實踐教學方案設計內容及體系
在明確方案設計目標,理清方案設計思路,并找到有效的方案設計理念之后,可開始設計實踐教學方案的具體內容并使其形成體系。這里體現出實踐教學方案設計思路的三個方面:(1)搞清諸環節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2)確定諸環節的實踐教學內容設計;(3)統籌諸環節的實踐教學銜接方式。
1.諸環節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
教育部社會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性專業規范”中提及的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社會調查與研究、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以及專業實習是實踐教學的五個方面,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首先,社會調查與研究注重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重在鍛煉學生綜合使用社會調查方法、數據資料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它是整個實踐教學的基礎性內容。其次,在掌握基本能力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在此過程中檢驗其掌握已學技能的實際水平,并發現和總結出現的問題。再次,為了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學生應撰寫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通過論文寫作,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也是在社會實踐中鍛煉培養起來的,并為后續的專業實習奠定能力基礎。最后,學生在專業實習中綜合應用實踐教學中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反思實習過程??梢哉f,上述五個方面的實踐教學能滿足社會學類專業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它們構成了相輔相成、互為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2.諸環節實踐教學的內容設計
實踐教學的內容設計需要達到實踐教學方案設計的目標,而且要能體現出實踐教學方案設計的理念。目前華僑大學社會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包括兩次各為期4周的社會調查、學年論文、各為期12周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四個主要環節,另有不占學時的寒暑假期間的社會實踐。在設計這些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時,我們嘗試將社會學干預的理念融入其中。
第一,社會調查的設計安排。社會調查是社會學專業固有的實踐教學內容,它是最基本的實踐教學形式之一。我們共安排了兩次各為期四周的社會調查,它們擔負著不同的功能。第一次社會調查安排在第四學期,學生主要將《社會研究方法》中所學的調查研究知識和技能用于實踐,側重于定量調查方法和技術的練習。調查的主題原則上由指導教師統一安排,學生需要根據既定的主題擬定調查問卷并利用問卷收集資料,然后嘗試進行統計分析,鼓勵學生將數據分析結果寫成調查報告或小論文。第二次社會調查安排在第六學期,側重于定性調查方法和技術的練習。調查的主題仍由指導教師擬定但不指定,學生可從中自由選擇感興趣的研究主題。學生要根據選定的研究主題擬定訪談提綱,還要選取合適的研究對象進行個案訪談,最后要對訪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并寫出分析報告。兩次社會調查涉及社會學研究方法中定量和定性兩種研究路徑,這樣安排可保證學生得到全面、系統的社會調查練習。需說明的是,兩次社會調查的時間安排既考慮了兩次調查練習的難易程度,也兼顧了課程教授的實際。學生在學習完《社會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社會科學統計軟件應用》后從事定量調查練習,學完《定性研究方法》后從事定性調查練習,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第二,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的設計安排。這一環節屬于全校性的素質教育內容,需我們結合社會學專業的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學生可利用寒暑假的時間,自主選擇社會實踐和服務的主題或領域,根據需要選擇人員組成團隊來實施。我們鼓勵學生將實踐和服務結合起來,突顯社會學干預的理念。如學生選擇流動人口的子女教育這個主題,可選定若干個外來人口子弟學校,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以收集所需的資料,然后綜合運用定量和定性的資料分析方法找出問題,最后就本次調查對象所出現的問題嘗試給出解決方案,并身體力行。最終的目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研究對象的現狀。這個環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技能,也磨煉了學生的身心意志,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第三,研究論文的設計安排。該環節包括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兩者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學年論文安排在第七學期,由學生自主選題,按照學術論文的格式規范撰寫。此時的學生已完成了兩次社會調查和一次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具備了初步的實踐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撰寫學年論文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研究步驟和寫作要領,我們特別開設了專業選修課《學術研究與論文寫作》,本課程通過對范文的評析以及適當的寫作實踐,使學生逐步了解論文選題的原則,掌握查閱信息與文獻資料的方法,熟悉論文的基本格式和寫作規范,培養對論文寫作的興趣。而且通過該課程的學習還可幫助學生將已學的理論類課程、方法類課程、數據統計分析等課程知識打通,形成統一整體。學生在修完該課程后撰寫學年論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學生可選擇學年論文的主題及研究方式,但我們要求學生進行實證研究并寫作論文,因為社會學的學科特征就是實證性,而且只有撰寫實證分析類的論文才能真正鍛煉學生全方位的研究技能。畢業論文雖然也是撰寫學術論文,但它與學年論文的定位不同。首先,它是“命題作文”。學生只能在指導教師給予的論文主題中選擇,這樣就增加了研究和寫作的難度。其次,它的要求更高。它是檢驗學生掌握社會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的重要環節,學生只有在達到畢業論文的既定標準后才能獲得學位??梢哉f,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反映了學生研究和寫作能力的不同階段。
第四,專業實習的設計安排。設置專業實習的目的是檢驗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并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并為就業做好準備。學生可自主選擇適合的實習機構,也可以在學校統一安排下進行實習,但都要按照擬定的實綱和實習計劃施行。學生可從事咨詢和公關策劃、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市場調查、媒體編輯與評論、社會組織工作、社區工作等領域的實踐實習。在該實踐教學環節中,我們仍然可以融入社會學干預的理念。專業實習不同于單一的社會科學研究,除了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外,還要嘗試找出可能的問題解決之道。在此過程中,社會學干預方法可得到很好的應用和發揮,且學生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可嘗試尋找可行的社會學干預途徑。
第五,其他實踐教學的安排。除了上述幾項教學計劃內的實踐教學內容外,我們還積極利用“第二課堂”進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這些科技項目或比賽可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實踐感”,學生可獲得一定的研究資助,且通過比賽的形式,可激發學生投身學術研究的熱情。適當利用好課外比賽的機會,既是鍛煉培養學生能力素質的機會,也是檢驗學生實踐能力的試金石。
3.諸環節的實踐教學的銜接方式
在搞清諸環節的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以及確定不同環節的實踐教學的內容設計后,我們可統籌優化諸環節的實踐教學的銜接方式。第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實踐教學是課堂教學、理論教學的延伸,為了實踐教學有效開展,在理論教學方面要做好相應的課程設計。第二,課內教學與課外比賽的銜接。課內教學的目的在于技能的掌握,而課外的學生項目和比賽是最好的應用場合。第三,調查研究與實踐實習的銜接。調查研究重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而實踐實習還需在此基礎上解決問題,強調社會學干預理念。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銜接,社會學諸環節的實踐教學可以成為有機的整體,發揮出良好的人才培養效力。
五 實踐教學方案設計效果
通過對現有社會學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和體系的調整、優化,我們重新設計了實踐教學方案。該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應用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夠真正有所收獲,能夠將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技能用于實際。在社會調研、學年論文、畢業論文上的表現有較大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大提高,學生應用專業知識的信心也有所提高。學生能夠積極參加課內外的學術比賽活動,并且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如我專業的學生獲得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福建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和優秀獎,這就充分證明了這套實踐教學方案的有效性。當然,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不是一勞永逸的,它還需要根據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市場需求的調整而調整。此外,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要重視設計理念的融入,我們認為社會學干預的理念對社會學專業來說恰如其分。
參考文獻
[1]周桂林.“實踐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及其對實踐教學的啟示[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1):143~144
[2]張紅主編.社會學專業綜合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M].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3]馮波、季蕾、陳文玲等.社會學專業實踐教學計劃的設計原則和實施效果[EB/OL].http:/// channel/shehuixuexi/view/241
[4]〔法〕圖海納.行動者的歸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