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8:35
序論:在您撰寫醫療衛生機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綜合當前影響醫療保險費用現狀,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處理醫療保險參保人因素和醫療衛生機構因素之外,醫療保險服務機構也是影響醫療保險費用的一個因素。當前出現的醫療保險費用過高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醫療保險服務機構方面的影響,從醫療保險服務機構的角度進行分析,其在日常的工作中過重的看重服務工作,而忽視了服務監督工作,所以實際的工作中,醫療服務監督工作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而出現這樣、那樣的醫療保險費用問題。在以上三方面的影響因素中有很多子因素,例如患者的住院天數、患者疾病治療使用的藥物、患者的年齡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患者就診治療中所花費的醫療費用。
二、解決影響醫療保險費用因素的途徑
從當前的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服務工作現狀進行分析,在醫療衛生服務中,醫療保險費用受到的影響還有很多種,這些影響因素會對醫療保險費用產生不同的影響,有醫療保險費用過高的問題,也有醫療保險費用的支出問題等,因為在醫療衛生服務中出現了這些問題,進而對醫療保險費用產生著影響,同時也影響醫療保險機制在醫療衛生機構中的有效運行。這些影響因素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作用,雖然國家針對醫療保險費用實施了控制措施,但是依然存在醫療保險費用問題,例如中國沒有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的實施醫療保險制度,不利用醫療保險費用的管理;醫療保險費用相關工作的監督力度不夠等,均影響著醫療保險費用的管理、控制。當前國家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為了將影響醫療保險費用的因素消除,提高醫療保險費用控制治療和效率,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第一,加強監督指導。在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為了有效的控制醫療保險費用,需要將其影響因素消除或者是改善,加強對醫療保險費用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服務人員的培訓,促進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分配、利用,最大化的發揮其作用,將醫療衛生水平提高。為了有效的控制醫療保險費用,還需要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力度,促進醫療衛生結構資源的合理利用,將醫療保險費用不合理的現象改善。第二,加強藥品監管。醫藥費用是醫療保險費用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醫藥費用的高低,對醫療保險費用有較大的影響,為此需要加強藥品的監管,有效的控制藥品的使用,將藥品的不必要流通途徑切斷。政府需要針對醫療衛生機構的藥品制度加強監管,合理的進行藥品價格的調控,控制藥品的價格,促進醫療衛生機構在給患者進行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做到合理用藥,讓患者少花錢將病看好,控制患者的醫藥費用。第三,建立健全醫療保險費用結算體系。在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醫療衛生技術、醫療衛生水平等不斷的提高,為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部分的相關制度和體系也需要不斷的完善。在當前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醫療保險費用結算體系,為醫療保險制度在醫療衛生機構的有效實施提供一個保障,促進醫療保險費用結算工作的簡化,提高結算效率以及簡化醫療保險費用。第四,完善管理制度。在當前的醫療衛生機構醫療保險費用中存在的問題,是多種影響因素共同產生的結果,制約著醫療保險費用有效管理和控制,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需要相關部分加強管理,針對醫療保險費用中出現的不良現象和行為加強懲處,規范就診行為。完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減少住院時間等,有效的控制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的日常管理,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就診治療環境,并將醫療保險費用制度實施中存在的騙保行為找出,給予嚴厲處罰,明確醫療衛生機構的宗旨是為患者服務,努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并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醫療保險費用。
三、結語
傳統的會計電算化只是單純地用計算機取代紙張成為信息記錄的工具。實質上仍需要手工會計的核算,數據的核算缺乏簡便性和準確性,而會計信息化則是利用信息技術,既確保核算的迅速、準確,又加強信息的關聯性,整體性,對現代會計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信息化雖然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是仍然處在發展階段,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1.忽視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
目前醫療衛生機構對財務部門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長期以來,我國的醫療衛生機構多以公立為主,計劃經濟時代的殘留以及醫療的社會公益效益使得醫療衛生機構的資金來源多依賴于財政撥款,資金籌措并不成問題,而在支出方面,國家對資金的使用也多有限制,因此,傳統的醫療衛生工作中,財務部門的工作都十分不起眼,自然得不到重視;第二,單位領導的財務意識淡薄,醫療衛生機構總是將絕大多數的資源投入到一線的診治工作當中,而對相關的配套機構重視不足,得不到資源的支持,會計信息化自然就無從談起,不僅降低了會計工作的效率,更是造成了資源的流失。
2.會計信息化人才匱乏
會計信息化的建設需要一支既掌握信息技術,又要懂會計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在醫院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多數是從原先手工做賬的財務人員過渡而來的,他們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不高,雖然接受了會計電算化的培訓,但距離實際操作的業務水平還有相當一段距離。而新招入的財務人員雖然接受了良好的計算機培訓,但會計核算中的實際工作經驗欠缺,尚不能獨當一面。與此同時,醫療衛生體系的招聘也不能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會計信息化的需求。公共醫療衛生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招聘側重于醫學專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招聘較少,招聘到財務人員的醫療機構也多是大型公立醫院,能夠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高素質財務人員寥寥無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急需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財務人員隊伍。
3.會計信息化孤島現象嚴重
醫療機構會計信息化是一個具有高度關聯性的系統,而不是一個孤立的財務軟件。目前,醫療衛生機構已經基本全部采用了會計核算軟件,但是,會計核算軟件并沒有與醫院的信息系統對接,與收費系統、醫療保險軟件、物資管理軟件相互獨立,數據并未實現共享,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會計信息系統成為孤島。日常的基礎工作的數據不能上傳、交換、共享,導致數量龐大的一線數據無法整合,仍需財務人員手動錄入會計系統,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力成本,也難以保證工作的準確性,沒能發揮會計信息化聯網互動的特點,削弱了實際工作當中采用會計信息化所帶來的效益。
4.重核算,輕管理
目前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使用財務軟件時普遍注重核算,忽視管理。在以往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財務人員的職責多是報賬,使用會計軟件的總賬、工資、固定資產等核算內容較多,因此會計軟件公司根據實際工作的反饋,在后續的軟件開發中,日漸忽視管理功能的更新。而根據新醫院財務制度,與以前相比,新制度中增加了負債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內容,更加注重收入、支出的管理,管理的方向性更加明確,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能力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傳統的重核算,輕管理的會計軟件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工作需要。
5.會計信息化制度不健全
會計信息化不是簡單地使用計算機進行記賬,而是管理工作體系的更換,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許多相關配套措施需要跟進。會計信息化帶來的不僅是效率的提升,它改變了整個工作的流程和模式,傳統制度已經不適應新的工作實踐,而目前的會計信息化制度還有許多不能覆蓋的方面。首先,會計信息化建立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之上,網絡安全問題一直是困擾世界各國的一大難題,近年來,信息泄露等新聞不絕于耳,對網絡安全運行敲響警鐘。因此,如何保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網絡安全運行是管理制度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然而現實情況卻是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部門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管理,沒有相關的安全軟件的保護,沒有專門的安全技術人員進行維護,財會人員也缺乏基礎的安全意識和理論知識,更加沒有接受安全操作培訓,會計數據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差,安全隱患極多。對信息的備份、恢復等沒有相關規定,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沒有保障。其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基礎薄弱,缺少嚴密的管理制度或者有章不循,致使日常工作存在漏洞。而會計信息化的實施則更加劇了這一問題,舊制度與新的工作內容銜接上出現問題,使會計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順利運行,導致手工會計核算與計算機核算長期并行,沒能起到會計信息化應有的效果。
二、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信息化不足的解決對策
1.重視會計信息化的實施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遭社會詬病的話題,如何有效的開源節流是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必須面對的問題。會計信息化是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的產物,是會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會計信息化的實施有利于減少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各級主管部門應加大對會計信息化的宣傳力度,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使會計信息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并提高基層財務工作人員的技能,掃除會計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盲區。此外,應制定各種配套政策,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積極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如對實施會計信息化的機構部門進行政策傾斜,優先享受優惠政策,在年底績效考核時予以鼓勵。
2.加快建設會計信息化人才隊伍
會計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迫在眉睫,醫療衛生機構的現代財務人員有兩個來源:一是內部培訓、選拔,對在職的財務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大膽啟用年輕的高校畢業生,他們大多掌握了計算機、會計和管理知識,但實踐經驗匱乏,與經驗豐富的老一輩財務工作人員形成搭檔,形成傳、幫、帶的合作局面,優勢互補,加強各機構之間的人才、技術交流;二是外部招聘,增加對財務專業人員的招聘,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由于所處地理位置、薪金待遇、發展前景等自身缺陷,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相關部門應當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到基層去。
3.系統整合,資源共享
會計信息化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其高效性的發揮依賴于信息的集成、共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靠計算機和互聯網工具,建立會計信息化網絡管理系統,建立一個集合財務、物流、人員、醫患、醫療保險等信息的工作平臺,信息的錄入、運算、輸出統一經過平臺,保證資金預算、決算、收入、支出的系統化和規范化。這就需要一個可以對接多個軟件的通用型平臺,既要滿足已有的工作軟件,還要考慮未來可能會使用的軟件??梢杂缮霞壷鞴懿块T委托實力雄厚的軟件公司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也可以采用招標的形式,制定統一的標準,要求各種軟件提供商按照醫療衛生體系的要求設計軟件。
4.重視管理功能
新的醫院財務制度中強調了預算管理、收入、支出管理,因此,會計信息化不能滿足于簡單地處理賬務這類的事后記錄,而要發揮其實時監控的特點。既要對財務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熟練使用財務軟件進行管理的技能,還要與軟件開發商保持長期合作,不斷就工作實踐進行反饋,幫助其對軟件進行改進。
5.加強會計信息化制度建設
信息安全的問題是應當放在重中之重的。信息的高度集約化加劇了信息泄露的風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制度,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設置密碼、權限等,限制接觸信息的途徑;第二,利用安全技術手段,使用安全軟件、防火墻等措施;第三,配備專門的安全技術人員,專門負責網絡安全的維護;第四,對財務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和責任劃分,保證他們安全操作軟件,同時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避免其信息泄露。完善會計信息化下的運行機制,加強內部控制,做好會計檔案保管工作。首先要建立科學完善的內部組織,形成相互稽核、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局面;第二,設置分工清晰的操作權限制度,明確職責,工作順序和工作范圍,保障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轉;第三,制定會計檔案保存的相關規定,確定人員,確定細則,如存放地點要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塵,采用磁性介質保存的會計檔案要定期檢查、備份。
三、結束語
1.1預算編制。1.1.1支出預算編制。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對于人員支出,應參照年度平均職工數量、社會保障以及薪資政策等編制計算。對于藥品與材料的支出參照總業務量、工作計劃等編制計算。對于其它經費支出應參照年度平均職工數量、平均支出標準、總業務量等編制計算,在這一過程中,應遵循借助收入評判支出、收入和支出平衡的原則。對于財政補貼基礎建設支出應參照相關文件和資料編制計算。1.1.2收入預算編制。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療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據著重要的比重,因此,核算醫療收入的過程中,應全面考慮功能定位、服務范疇、社會經濟條件、人們看病需求、技術與服務水平等多種因素,系統考慮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實時關注藥品作價政策??蓞⒄找酝T診業務量、住院業務量和增長率,科學預算本年各項收入,還可依據計劃門診數量、計劃人均收費水平,合理預算門診收入,依據計劃病床所用天數、計劃人均收費水平,科學預算計算收入。
1.2預算執行。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審批后的預算是評判核算工作效果的主要參考依據,也是履行基本醫療服務職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全面落實預算工作,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增加收入,降低支出,增強預算束縛力,掌控預算實施情況,科學分析預算收入實施率以及支出執行率,加大對實施過程中的監控力度。在年終應科學分析預算實施情況,對比預算收支和實際收支,合理評判預算實施效果,提升預算管理水平。
2.資產負債管理
2.1凈資產管理。固定基金、專項基金、國家財政補貼剩余、事業基金以及沒有填補的虧損構成了凈資產,加強凈資產管理,全面協調安排,充分利用,有效提高資金利用率。
2.2資產管理。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等構成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資產,其中流動資產又包含貨幣資金、日常存貨、代收款額、預付款額等多項內容。日常存貨是指低值易耗品、藥品等,它是具體的事物,可為醫療衛生活動的開展提供物質保障,并在流動資產中的比重較大。2.2.1在日常存貨管理中,應堅持計劃采購、靈活周轉、供需結合、定額管理的原則,核實物資數量和金額,保證充足的儲備數量,避免不必要的閑置,充分利用庫存資產,減小庫存定額,縮減資金占用率,增加資金的使用效益。2.2.2加強待收款額、預付款額管理,構建科學的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待收款額,縮減收款時間,針對代收款額開展合理的賬齡分析,有效催收,降低壞賬損失程度。2.2.3特定設備、一般設備、建筑物和其余公共構成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固定資產。在新財務會計制度背景下,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有所提升,其定資產提升幅度較大。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科學分配固定資產,協同財務部門針對固定資產開展清查工作,切實保障固定資產的安全性和健全性,并科學分析固定資產使用,規避限制現象,最大限度地利用固定資產,實現固定資產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3.收支結余管理
3.1支出管理。醫療衛生服務活動支出、財政基礎設施建設補貼支出和其它構成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支出。在支出管理中,應堅持科學開支、認真核算的原則。在支出活動中應嚴格參照相應標準,加強成本管理意識?;鶎俞t療衛生機構肩負著衛生服務的重擔,其中衛生服務主要包含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在原有的財務會計制度中,并沒有進行明確的界定。在新財務會計制度中,要求針對這兩種服務進行相應核算,對于不屬于這兩種服務支出的,可將其列入到待攤支出行列中,再參照科學的標準將其分解到以上兩種服務支出的具體科目中,攤銷時遵循關聯性、經濟成本效益關聯以及重要性原則。
3.2收入管理。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收入主要包含醫療服務收入、財政補貼收入、上級部門資助收入和其它。在收入管理過程中,應堅持及時收繳、嚴格合算的原則。伴隨著基本藥物制度的不斷推進,基本藥物采用零差率銷售,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藥品收入,且動搖了藥品收入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主要收入來源的地位,新財務會計制度,撤消了藥品收入一級具體科目,并將其列入到醫療收入中來核算。醫療衛生收入作為其收入來源的主要構成部分,應嚴格遵循國家物價政策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活動,參照相關標準收取看病費用,并按時結算,堅持今日發生,今日入賬的原則。財政補貼包含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設備采購補貼、人力補貼、公共衛生服務補貼,在接受財政補貼時,確定補貼事項,清晰界定基本與項目支出補貼,并認真開展會計核算。
3.3收支結余管理。收支結余從字面上來理解便是日常支出與收入抵消后的剩余額項,主要包含日常業務結余以及政府補貼結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結余應參照相關規定列入單位預算。在這一過程應注意,對于結余中規定某種用途的不對其進行結余,而沒有規定用途的部分在為正數時,參照國家相關規定用作事業和專項基金,若為負數,則應從事業基金中挪用進行補充,不再分配。
4.結語
1.1農村醫療設備非常落后
大部分農村衛生醫院設備全部是20世紀70、80年代的淘汰醫療設施,根本不能滿足臨床要求,致使病患外流嚴重。而且衛生醫院自身和社會力量均無投資基礎建設積極性,任其嚴重滯后,根本無法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從而在群眾心中也失去了地位和信任。
1.2醫務人員素質相對較低
在農村當前醫務人員之中,具備大專學歷以上的只占百分之幾。中專學歷以上的雖占有一定比例,但大部分是沒有臨床經驗的新任人員,大部分就醫人員并不具備相適應的學歷要求,并且平均年紀較大,技術水準落后,與服務對象對醫療品質需求相差甚遠,尤其是相當部分農村衛生醫院連正規檢驗、放射人員都沒有配備。
1.3村醫療衛生經費極為不足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原有衛生體制被打破。醫療單位也把自我經濟利益放在重要地位,盡管國家每年針對衛生事業投入都在持續加大,但農村衛生部分根本得不到多少利益可運用。因此,鄉鎮衛生醫院經濟狀況普遍都不景氣,很多鄉鎮衛生醫院拖欠職工工資是常見現象。這種經費嚴重不足將導致醫療設備落后、醫生工作積極性不高、醫療水準跟不上等不良后果。
2對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隊伍培養的分析
2.1積極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除了要了解相關儀器專業知識和運用外,還要掌握生物工程和有關醫學知識。作為醫療人員要培養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能力,提升醫護人員動手實踐能力,做到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同時,要與臨床醫生進行緊密配合,充分運用儀器設備功能,讓醫療設備發揮應有社會、經濟效益。加強團隊意識,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交流,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既發揮群體智慧,又在互相學習中強化理解,充分發揮個人特長。
2.2積極參加有關學術交流
鼓勵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積極參加學術溝通,通過各種形式了解相關醫療新動態,緊跟相關學科發展前沿,更新知識、開闊視野;了解當今最新醫療發展趨勢,學習先進醫療設備管理方法,研究學術交流實踐中遇到疑難問題,探索現代醫療器械管理方法,總結經驗,動手撰寫有關論文,提升自我,為進一步提高醫學造詣奠定基礎。
2.3創造進修條件,爭取脫產學習
脫產學習是繼續教育中較為普遍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其最大優勢在于可暫時擺脫工作勞累,到院校專心學習或培訓,并滿足不同技術層次人員的需求。院校是新知識、新技術的培養和傳播基地,許多新知識、新技術通過院校能夠傳播和發展。通過院校學習讓理論知識扎實、技術精湛,為今后在工作中處理疑難雜癥打下堅實基礎。還要求鼓勵專業人員到社會上考取等級證書或單科結業證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為參加培訓學習的醫務人員提供時間和經濟上的支持和鼓勵。
2.4緊抓良好機遇,引進高端人才
在當前這一階段,部分醫療機構已開始招收相關的醫療人員,尤其在缺少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的醫院,可采取這種招收形式從地方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中引入有關專業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舒緩部分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短缺、技術滯后、知識不能及時更新的矛盾和壓力。
3如何培養適應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的人才
3.1繼續學習專業醫療知識,適應社會經濟需求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伴隨生產力水準提升,現展更需要寬、專、多能的綜合型醫療人才,以往那些單能型工作職位已出現下降走勢,純體力勞動的工作是要被智力工作所替代的,以智力支持為主的智能工作崗位已成為21世紀人才市場的主流,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應繼續學習專業醫療知識,更好為社會經濟和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服務。
3.2工作之余繼續學習,跟上知識更新步伐
21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知識更新最快時期,在知識量上不斷進行翻番更新,很多學者將這種知識快速增長和社會進步效應稱之為知識革命,所以,特別強調終身教育的重要性。知識創新和老化總是在不斷交替中進行,不加強學習而只靠經驗一樣是會落后的。專業知識學習、技術素質提升可通過多種方式,聽取專家授課、積極參與各類社會調查活動、和老師共同從事科研活動等均有助于專業知識的繼續學習和醫療能力提升。
3.3培養拓展創新精神,推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進展
作為一名合格的醫學專業人員,定要把眼光放在學科的發展高端,要敢于為人之先、勇于打破舊傳統觀念和習慣束縛,要大膽設想、積極探索、努力實踐。要依照當前新形勢、新情況和新問題,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解決問題,通過創新求發展、求進步、求提升。只有具備開拓創新思想,才能推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長足發展。
關鍵詞:新醫改;基層醫療機構;成本控制
在近年來,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基層醫療機構也逐漸開始建設與發展。同時,由于基層醫療機構作為醫改政策推行的前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為了能夠實現新醫改背景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對其發展中存在的成本控制問題進行研究,并制定積極的解決措施,從而不斷完善基層醫療機構財務管理體制,有效的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一、新醫改背景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首先,因為政府的財政投入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有重要的影響,在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時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實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的工作中,由于政府的財政投入不足,且在區域內存在資金分配模式不均的現象,這往往就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生存與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發展的積極性與生存上存在較大的問題。一些地區為了能夠保證各醫療機構不出現虧損對其資金進行分配,但是往往就會形成大鍋飯的局面,醫護人員的積極性較差,醫療服務的質量較差。其次,有很大一部分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尚未形成系統的成本預算編制工作。在新醫改背景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其建設發展中應用了“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機制。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由于財政投入不足,且相關的工作人員與領導的成本控制意識不強,甚至在一些醫院,其財務系統的成本控制的工作人員是醫護人員承擔的,這就使得成本控制的相關數據的采集也存在一定的誤差,對成本控制造成影響。最后,尚未形成明確的成本核算觀念。在大多數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進行成本核算往往是對其實際工作中產生的成本和費用進行管理與控制,但是尚未形成明確的成本核算觀念與體系。在基層醫療衛生結構建設發展中,科學的成本控制與核算,可以提升對已有資源的使用效率,并減少消耗,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基層醫療機構的領導在其管理中重視收入,尚未認識到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的重要性,尚未在其內部構建起合理的成本核算機制,這也使得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相關工作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比較薄弱,這往往也會造成鋪張浪費的現象。
二、新醫改背景下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本控制的對策
(一)加強成本預算編制工作,實現全面預算。在新醫改背景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中,為了能夠加強成本控制工作,需要不斷加強其成本預算編制工作,在其財務管理中能夠推行全面預算,對其建設發展中的財務活動進行約束與管理。細化預算編制工作,推行全面預算管理。而且就目前推行的《基層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制度》中的第七條來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預算是根據其發展管理中的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構成。為了能夠加強其成本控制,就需要管理層認識到加強預算對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能夠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責、發展建設計劃以及各項財務活動計劃,尤其是費用支出等編制合理的預算[2]。并保證制定的預算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執行,將預算應用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活動的各個項目與環節,避免其流于形式,失去約束作用,產生不必要的成本。(二)加強醫院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加強成本核算。在新醫改背景下,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中相關條例,要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實現“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基本財務管理制度。因此,就可以在其財務管理時通過對某一區域內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統一的管理。對該區域內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收入、支出、固定資產以及流動資金進行細化與規范。還要在其內部建立起完善的預算執行情況監督部門,避免出現預算執行不力的現象。同時還要建立起與之匹配的考核制度與獎懲制度。這樣就可以較好的保障將成本控制管理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各個科室與崗位都進行考核與監督。這可以促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的工作人員能夠樹立起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識,并在其工作中盡可能的規避與杜絕不必要的支出。(三)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資產管理。在新醫改背景下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成本控制,需要不斷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就我國目前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其在成本控制管理中仍舊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可以通過不斷加強其流動資金的管理,保證其資金周轉的安全性與合理性對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往往是承擔基本的醫療服務,為了對其進行成本控制,就可以對某一地區內的相關醫療業務進行規范。例如可以要求該地區的幾家公司向其提供定向的業務,這樣不僅可以使其采購等業務更加簡化,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也能更好的管理其成本,也能避免藥品、器械等出現囤積與過期的現象,降低儲備的數量,減少對資金的占用,可以將結余資金用于其他業務的發展,從而有效的降低其成本,加強成本控制。這就要求政府能夠定期對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的固定資產進行鑒定,并能對其財產內的相關設備進行報廢批復?;鶎俞t療衛生機構在其購置相關的儀器設備的時候,還需要參考實際需要與可能產生的社會效益,避免盲目的投入,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四)加強對相關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首先就要求醫院的財務管理人員能夠不斷提升成本控制的意識,能夠認識到加強成本控制在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建設中的重要性,醫院與相關的政府部門可以加強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使其專業知識得到更新與發展,使其能夠學習先進的成本控制與管理的知識。在日常的資金管理中能夠樹立起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識,并能與實際結合起來。在面對新醫改背景下出現的新現象與新問題要進行積極的分析,從而能夠解決遇到的成本控制問題,從而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基層衛生機構的資金管理質量與服務質量,更好的滿足社會的發展。
新醫改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為醫院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對醫院的資金管理、成本控制都提出了更加詳細與具體的要求。在醫院的資金管理中,成本控制是管理的重點與中心,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醫院的發展,需要根據新醫改政策的變化與醫院的發展需要,及時的對成本控制工作進行改進與調整。這樣才能促使醫院更好的適應時代的變化與發展。醫院也要不斷加強醫院的成本控制意識與成本控制工作管理技能培訓,從而不斷提升醫院的成本控制質量,促使醫院實現其社會效益的同時也能實現其經濟效益。
作者:陳穎 單位:北碚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核算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管理層來自于醫院的業務管理人員,對基本醫療的風險評估管理相對較好,對基本醫療的風險進行識別,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建立一系列醫療核心制度等風險降低措施,也采用購買“醫療責任險”進行風險分擔的方法。但是對于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另一主要職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風險評估比較薄弱,對風險控制目標、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大都是被忽視的狀態,國家也沒有像“醫療責任險”一樣的風險應對制度安排。
二、基層醫療機構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業務風險控制活動的不足
1.社會責任風險控制方面社會責任風險表面看來其范疇比較大,緊急程度不那么高。但是這些風險一旦發生,對單位的經濟利益流出可能性更大、利益流出的量也可能更大,且影響到居民的信任度、滿意度,也影響其他業務的開展。2.業務安全風險控制方面管理層對業務安全風險認識不足,沒有建立相應的管控制度,主要風險有:(1)業務信息安全風險?;竟残l生服務涉及到健康、身份、住址、職業等居民隱私信息,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過程參與人員比較多,哪個環節都有泄露的可能。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進一步推廣使用,電子信息還面臨著系統漏洞被“黑客”攻擊的風險、系統數據不穩定的風險等。(2)職工權益的保護風險?;竟残l生大都要上門服務,需要控制的人身安全風險點也比較多,主要有:交通安全風險,上門服務的交通工具有限,基本上沒有汽車等比較安全的交通工具。為了工作的便利性,電動自行車等成為出行的主要工具,這給交通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人身安全風險,工作人員上門服務也有一系列的人身安全風險。如提供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服務時,面臨受到精神病人的攻擊;衛監協管中對非法行醫和非法采血等監督協管的工作人員,就容易受非法者的攻擊或打擊報復;女性工作人員更易受到攻擊和侵犯等。在對傳染病人管理時,保護措施的不足容易受到傳染的風險。公共秩序安全風險,聚眾做健康教育講座,或者義診服務等服務項目,就隱含了公共秩序安全的風險,例如人員密集發生踩踏、天氣炎熱中暑等。3.服務質量風險方面(1)信息質量風險。大部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圍繞著健康信息開展的。工作人員收集、更新信息的工作量比較大,市民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還有不了解和不配合的情緒,這些影響到健康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2)與醫療相關風險。臨床醫療風險的應對一般都有多年積累起來的經驗和方法,但針對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與醫療相關風險管理比較少,特別是上門服務時產生醫療業務應急事件的處理風險。比如,老年人管理或者慢病管理服務對象的疾病都容易急性發作,有疾病突發不適處置不當的風險。4.收支業務控制風險方面(1)收入管理和票據管理風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全免費服務,部分服務僅由一兩個人上門提供,存在不用收費而“被收費”的風險。在服務對象需要超出基本公共服務之外服務確需收費的,有存在超范圍收費、收費不提供票據等風險。(2)項目資金管理風險。國家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供了大量的項目資金,基本上整個機構的部門都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都需要使用項目資金。對項目資金管理的面廣而復雜,對支出的控制稍有不嚴就容易違規使用資金。5.資產管理風險上門服務需要攜帶醫療設備設施,藥品、衛生材料,移動終端等辦公設施設備,這些資產經常處于不規律的運動之中,與一般財產物資管理安全風險不同。一般財產物資管理的歸口管理、限制接觸等控制措施都難于實施,資產在運動過程容易流失、使用不恰當、人為損壞和維修維護不夠及時等。6.合同控制風險有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需要外單位協作完成,比如由衛生站派發通知、計劃免疫查漏補種等。大部分外協業務都是口頭協議,沒有正式簽訂相關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質量要求、考核驗收、勞務計價和支付等。
三、對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業務內部控控制制度的建議
(一)加強人員培訓,強化內部控制責任
加強對全體員工內部控制基本理論的培訓和《行政事業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等法律法規的學習,特別對是管理層的培訓。讓管理層明白其在單位內部控制中應負的責任,讓機構負責人深知其是單位內部控制的第一責任人。單位上下職員都應樹立良好的內控意識,單位負責人應真正的重視和支持單位內部控制的實施。
(二)建立相應的組織,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成立專門的內控職能部門對基層醫療機構不現實,應指定財務部門或者其他部門為內部控制的牽頭部門,建立包含各業務部門在內的協調機構。合理分配各部門的內控職責,使各部門能夠形成有效的制衡。由牽頭部門組織風險評估或者配合好中介機構做好風險評估。
(三)對業務進行全面梳理,系統評估業務各環節風險
組織人員對單位的業務進行全面綜合的梳理,逐個環節進行風險點的識別、分析,單位在相關法律法規和主管部門規定的框架下設置風險目標,選擇風險應對措施。但內部控制觸及的內容非常全面,工作量大,風險評估也應注意實效性和漸進性。
(四)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規范單位的經濟行為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是對單位內部控制有效實施的根本保證。但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廣泛,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既要實現制衡原則,又要充分考慮到基層醫療機構人力資源狀況;既要實現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又要注意控制成本原則。內部控制制度應抓住各環節關鍵風險點,我們認為建立制度的重點有:1.在現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制度基礎上進行修訂完善,使之符合內部控制的原則要求確實可行有效。目前的項目管理制度僅保障了服務項目的指標完成,而基本沒有考慮內部控制的需要,需新建目前基本處于忽視狀態的社會責任風險控制等相關制度。2.修訂現有的資產物資管理制度,特別關注處于不規律運動狀態資產的管理。建立例如團隊(部門)資產管理總負責人制度,落實總負債人的資產管理責任;資產外運的審批制度,資產流轉臺賬登記制度,設備搬運保障制度,消耗物資的流向登記制度等。加大對資產物資的盤點清查頻度。關鍵控制點是資產外運的申請和審批分開,資產(物資)的使用與歸還(核銷)分開,物資的使用與保管分開。3.修訂現有的收支管理制度(1)鑒于外帶票據的管理風險,應修訂或廢除對現有票據管理制度不適用部分,增加外帶票據使用、交接、復核的管控制度,增加對外出服務執行物價的監管制度。關鍵控制點是外帶票據的申請與審批分開、票據的開立與復核分開、票據的使用與核銷分開。(2)修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的管理,把預算細化到每個服務大項。加強項目經費支付流程控制,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例如利用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預算指標管理、支付審核功能,來加強對每筆項目經費支出的管理。特別注意支出申請與審批崗位分開,完善預算與執行控制、會計系統控制、信息系統控制。4.建立業務合同管理制度,制度應包括需要合同簽訂的情形、合同談判、簽訂權限、合同的審核、合同保管、合同履行和合同糾紛處理等。
(五)建立對內部控制執行的監督、評價機制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低值易耗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56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0-00-02
加強低值易耗品管理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讓管理工作更科學、更高效,有利于維護機構各項制度的落實,而基于全局視野來看,加強該項工作的質量,更能保障新醫改機制在基層的順利落實和運行。低值易耗品管理缺失是多年來我國舊醫療體制弊端下的產物,2009年之前的醫改一直致力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構建和普及,而忽略了對其內部管理機制的調整;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實施難度的增大,導致其內部控制混亂,內部管理不足,為基層醫療事業的發展制造了風險。因此,加強低值易耗品管理是當務之急。對此,本文立足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當前該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的優化。
1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低值易耗品的特點
低值易耗品管理是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構成部分,更是關系著基層醫療機構發展的一個重點環節。我國于2015年2月重新修訂了《醫藥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旨在規范和完善醫用耗材管理機制,構建更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其中,對于低值易耗品的規定,一般為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下的設備和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下的專業設備,或其單位價值達到了固定資產的價值標準,但使用期限較短或易于損壞需要經常補充和更新的物品。而從管理方面來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低值易耗品管理主要涉及了3個層面:①通過財務管理的介入來規范低值易耗品采購、管理和庫存,加強成本控制;②管理工作應受相關制度的監督保障;③構建制度維系下的數量登存,對于易損、易耗以及可能造成污染破壞的低值易耗品,嚴控庫存數量,定期盤點登記。從目前來看,具體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低值易耗品的主要包括聽診器、血壓計、容器器皿、手術器材、桌椅、櫥柜、被服等。由此可見低值易耗品的品種繁多,涉及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藥品等,管理工作不僅難度大,而且專業性強。
2 當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低值易耗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采購制度不健全,審核手續不嚴格
低值易耗品的采購關系到了產品質量,進而影響著醫療安全,因此,嚴控低值易耗品的質量,健全采購制度,加強對低值易耗品的審核,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從目前來看,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低值易耗品采購管理存在的兩個弊端。
一是定點采購。目前,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擇取耗材供應商方面,往往采用“定點”的方式,這種方式會促使醫用耗材市場形成新的市場割據和壟斷格局。同時,定點采購還嚴重削弱了采購程序的透明度,許多采購項目都是通過供求雙方的電話聯系,其間缺乏監督環節,缺乏對耗材質量的檢驗。
二是高價采購。低值易耗品雖然價格低,但用量大,因此,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核算和成本控制也產生著較大的影響。但從目前來看,這項工作極易出現高價采購,個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招標負責人與投標方責任人采用協議的方式抬高耗材價格,其間差價的一部分會成為院方相關人員所謂的“好處費”,這種高價采購形式在產生巨大浪費的同時,也降低了耗材采購的透明度,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經營帶來了風險。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執行不嚴格
當前,有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低值易耗品的會計核算采用“一次攤銷法”,即在領用時一次計入支出或成本,這種核算方法顯然過于簡單。在實踐中,有些低值易耗品能夠反復使用,而一次計入支出或成本,會導致會計信息不準確,財務賬面無法準確反映低值易耗品的庫存數量、使用情況和成本占用,如此,則極易為會計工作帶來風險。相對來說,目前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缺乏相應的制度對該項工作進行制約,或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制度,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不進行定期的盤點,不進行報廢審批,不進行日常維護,使各部門的低值易耗品管理游離于監控之外,形成賬、物管理工作脫節,造成資產流失和浪費。
3 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低值易耗品管理的措施
3.1 深化低值易耗品采購機制改革
在新醫改背景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立足于自身現狀,摒棄傳統的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式,積極探索低值耗材機制改革的新路徑。首先,要改革采購管理模式,建立領導班子高度統一的一體化管理體制,實現耗材集約化、模式化管理,在采購、價格、質量和人員配置等方面實行全方位監管,優化采購流程,嚴控產品質量,增強耗材采購的透明度。其次,要增強對采購項目的管理,建立多級建項審核機制,從低值易耗品短缺到采購項目的確立,實施全程監督審查,以增強采購項目的透明度,提升采購項目的可行性。為避免因監審手續煩瑣、過程過長所導致的耗材采購項目落實困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采用“提前報”和縮減審批環節的措施,按照耗材管理制度,確立耗材的最低限量,實行信息化審批程序,將監審過程通過互聯網來傳遞,以確保低值易耗品采購項目盡快立項并盡快實施。
3.2 建立低值易耗品綜合管理機制
低值易耗品綜合管理機制的建立主要體現在四個層面。一是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平臺,立足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供應鏈的實際情況,以計算機互聯網作為聯系機構內部與外部之間的紐帶,同時對低值易耗品實施信息化市場調研、計劃管控、運輸、驗收、結算、儲存和配送等運作機制,全面實現信息化運營模式,使低值易耗品管理機制更透明、運行更順暢。二是要加強內部制度建設,讓制度來加強對低值易耗品管理的監管,確保各項工作實現制度維系運行和規范化運作管理。三是要增強庫存控制,庫存過量或是過低都會影響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為避免因庫存問題而加大管理難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將庫存控管納入制度建設中,配合制度建設,增強庫存管理。四是要建立低值易耗品管理檔案庫,將日常管理活動的所有細節錄入檔案庫,以備查閱并為以后的管理制度變更和發展決策提供依據。
3.3 以優化會計核算來加強低值易耗品管理
嚴格來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低值易耗品管理與會計核算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與耗材保管相輔相成。因此,優化會計核算,是降低成本風險,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舉措。從目前來看,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算管理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低值易耗品收付實現制,而真實全面的反映財務狀況又需要采用權責發生制,然而實踐證實,兩者在現實中是存在沖突的。由此,在新會計制度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要找到一種既能滿足預算管理、又能真實反映低值易耗品占用成本狀況的有效方法。
首先,對于日常關于低值易耗品的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的方法,期末進行數據調整,以盡可能的滿足預算管理的需求。權責發生制是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投入產出應當歸屬的時段作為標準,來確定當期(月、季、年)收入和費用的方法,其優勢在于能簡化會計核算流程,提高低值易耗品的利用效率。
其次,針對權責發生制的弊端,為了期末能夠更加準確的反映關于低值易耗品的財務狀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采用“雙軌制”會計核算辦法,即日常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期末同時生成預算報告和財務報告,同時將預算報告作為財務會計報告的一部分來進行審核處理。如此,則能夠有效消除權責發生制的弊病,大幅提升預算管理效率,并增強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4 結 語
低值易耗品管理機制的建設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實踐中,機制建立的主旨并非僅僅為了加強管理質量,更重要的是通過機制建設,能夠幫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時發現該項工作中的問題,從而為消除風險,并為解決問題提供依據。因此,推進相關制度建設已刻不容緩。
主要參考文獻
[1]俞吉波.勿以事小而不為――論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易耗品管理[J].中國經貿,2016(6).
[2]譚小玉.醫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方法――配給制[J].基層醫學論壇,2013(32).
[3]楊俊.加強醫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J].醫療裝備,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