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2 20:39:05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學專業畢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 信息技術屬于新興學科,課時少,且目前學生因家庭、教育環境及個體的差異,信息技術基礎差異很大,因此,要想整體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使他們能在信息社會學會數字化生存并不容易。筆者認為,這需要教師采用恰當的教學模式、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優秀的教學過程設計?,F根據筆者近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和教研工作收獲談談體會。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實踐經驗
引言:
課堂是學生求知和成長的主要陣地,甚至可以說,課堂學習是學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新課程實施以來,由于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理解不到位、對新的教學方法應用不恰當等原因,信息技術課堂上一度出現了形式化和低效化的現象。福建師范大學的余文森教授將“提高學習效率、增進學習結果、強化學習體驗”作為考量學生學習有效性必須綜合考慮的三個要素。從這個角度出發,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想克服低效教學,讓學生在每堂課中都能有所收獲,就必須樹立“效益”意識,把握有效的策略,實現有效教學。
一 :全面改革傳統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每個人都不可能懂得所有的計算機知識,甚至對同一軟件的不同版本都難以做到熟知。學生對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渴望學習到新的知識,而由于課上時間限制,難以全部滿足學生的需求,甚至一些問題教師也未必能夠解答。這就要培養學生自己獲取問題答案的能力。在未來的社會中,自學必將成為每個人終身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自學需要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強烈的進取精神,這種能力和精神必須從小培養。
教學過程中,我首先給學生設置有興趣的任務,然后讓學生看書自己尋找答案并進行實際操作。有時,我還讓學生自己查閱軟件自帶的幫助,如在學習如何為POwerPoint演示文稿打包時,就比學生根據軟件幫助中的提示自己進行操作。經過長期的培養,學生學會自己查閱書本、軟件的幫助,上網,求助他人等自學手段后,就會把這種行為內化為習慣,進而升華為自學的能力,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1.理解教材,把握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等作用。只有牢牢把握課堂教學目標,并使所有的教學環節和師生活動始終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所有的教學策略都為教學目標服務,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如何有效地把握教學目標呢?首先,教師應樹立目標意識,深入研究并有效把握課程標準,并根據“學科目標—學年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的層級關系,確定課時目標的定位。其次,教師應注意對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調控。對于偏離教學目標的師生互動,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有效的方式調整回教學目標的范圍之內。最后,教師應發揮教學目標的評價功能。在教學結束時,教師應以教學目標作為標準來對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并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是否已達到教學目標,從而確保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2.設置合理情境,豐富課堂教學
“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教學情境設計的好壞是決定一節課成敗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熱情。
我們也應看到,課堂的時間是寶貴的,情境的創設合理、有度,才能真正為教師的教學服務,才能實現教學的優化。首先,創設的情境應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使其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能做好情感上的準備。其次,情境創設要體現整體性,教師應圍繞同一個主題綜合創設情境,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再次,實施情境教學應考慮效能問題。也就是說,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不能以犧牲教學目標的達成為代價。
3.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優化課堂氛圍
有效的教學還要求教師把握課堂結構,優化教學活動。一方面,信息技術課堂活動的設計要注意學生特點,做到動靜結合,并引導學生在動手、動腦過后,通過思考活動的過程和自己在過程中的體驗,從而得到更多的收獲。這樣,才能使每個活動是高效的。當一節課的每個環節都是高效的,這節課也自然會是優化的。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應自如運用各種形式來組織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活躍思維、提高能力,并且使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4.“民主平等”、“分層多維”地評價學生
學習的最大樂趣莫過于經過努力而獲得成功。此時教師正確的評價可以有效推動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正確的評價應該能針對學生發言的特點、學生發言所表達出來的思想觀點給予恰當的評定,讓學生能認識到自己對在哪里、錯在哪里。首先,正確的評價應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原則上,這是實施課堂評價的前提和基礎。其次,應該建立“分層多維”的評價標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尋找和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角度對學生做出不同層次的評價。最后,把握評價時機是實施成功評價的關鍵,適時到位的評價才能真正起到激勵和導向作用。
二:培養學生道德品質
在學習畫圖軟件《圖形的改變》一課時,我設汁了請學生用旋轉操作擺放好翻倒的凳子(圖4)的任務,設計了糾正違章等不文明行為的任務。通過這些任務,巧妙地融入了校園文明禮儀教育和社會公民意識教育。學生不會感到這是說教,反而產生了很高的興趣。
在學習制作PowerPoint時,以“關愛動物,保護環境”為主題,使學生不僅學會了軟件操作,學到了動物知識,還滲透了環保的思想教育。
學習Internet內容之前,我通過調查了解到,大部分學生上網都把很大精力浪費在游戲和沒有主題的隨意聊天上,很容易沉溺于網絡和形成網絡犯罪。于是,我在課上組織學生討論網絡的應用,從Internet的誕生到國外利用Internet進行電子商務的高級應用,到我國的網絡游戲和聊天,讓學生意識到網絡應用反映出了一個民族的科技素養,長期沉湎于聊天之類的網絡活動不僅危害個人的身心發展,甚至會消弱一個國家發展潛力。
三:改革德育課的評價機制
(一)以導向激勵為主:中職學校的學生德育評價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評定學生的德育水平,對學生的德育狀況有一個診斷,更重要的意義是通過德育的評價起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激勵作用。只有通過充分激發德育評價的激勵功能,才能使學校的德育活動自始至終處于一種積極活躍的最佳狀態之中。
(二)從“單一結果評價”向“多樣結果評價”轉變:當前,德育評價單一結果的評價形式越來越不能反映學生多樣化的狀況和不同的個體特點,在客觀上也不能適應中職學校素質教育的推行和社會對中職生多樣人才的現實需求。因此,德育評價在內容上要從單純重視道德認知成績的評定轉向對學生的“德”和“能”的綜合素質的全面考察。在結果上要從單一綜合定性等級評價轉變為客觀反映學生各類情況的多樣化的紀實評價,建立起綜合性的、多樣化的學生新型評價體系,積極推進學生德育評價體制的革新。
(三)“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在中職的育人過程中,教育者和學生都是主體,既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現實的學生德育評價過程中,學生往往處于較為被動的被評定的地位,學生德育評價往往注重“他評”,而忽視學生對自身德育狀況的“自評”,沒能充分體現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因此,要將德育評價 “他評”和“自評”有機的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學生把德育的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的動力,促使評價活動成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調節的有效載體。
(四)“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是指采用數學的方法,收集和處理數據資料,對評價對象做出定量結論的價值判斷;定性評價是指不采用數學方法,而是根據評價對象平時的表現,現實的狀態或文獻資料的觀察分析,直接對評價對象做出評價的價值判斷,以求得對學生更客觀和更全面的評價。在現實評價過程中,通過定量評價產生學生德育定性等級的辦法帶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同時,由于定量評價是產生學生德育定性等級的基礎,因此學生都十分注重各項指標的得分,這往往導致中職校學生德育評價由對學生德育的診斷與激勵變成學生對利益的追逐,所以,一定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結論:
創新德育教學需要依靠教師和學校方面的共同努力,有效地調動中職學生的內驅力,必須準確把握德育課的基本任務,使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心理成長規律,教學的評價機制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造就中職學生的人格品質,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思想政治素質好、專業業務精的受企業歡迎的技能型人才。
總之,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其有效性,是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都應該重視,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一問題也需要我們在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研究、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需要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課堂是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主陣地。它擁有高新的硬件設備和智能的軟件環境。學生面對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世界。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應該感到無比欣慰。面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只有多學習、多鉆研,真正成為文化素養高深、業務能力高強、教學藝術高超、師德風范高尚的現代化教師,才能使教學更有成效,才能使信息技術學科成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支柱。
參考文獻
[1]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
[2]馬思援.中等職業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首要位置[N].中國教育報.2004-10-29.
[3]包玉琴.德育觀念也要與時俱進[J].教育探索.2003年第3期.
[4]張宇.關于德育創新的幾點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5]陳細兵.淺談高校德育的創新[J].當代教育論壇.2009年第2期.
[6]楊?。畡撛煊行У慕虒W過程[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9期.
[7]李曉萍.德育創新之理性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第2期.
[8]戴仁?。W絡教學有效性的內涵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9年第2期.
[9]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新課程的視野[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10]戴仁?。畔⒓夹g環境下有效教學的實施[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年第18期.
[11]何曉文,蔣建國.創新人格培養與學校德育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2009年第8期.
[12]吳玉峰.新時期德育創新策略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13]余文森.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命脈”[N].中國教育報新課程周刊.2008,(4).
[14]祁永成.“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的低效應用及解決對策[J].天津電教. 2006,(6).
[15]許國武.解說有效教學策略.成長博客.2008,(9).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實 踐取向教育理念中,明確提出要“引導未來教師發現和解決實 際問題”,即要有研究意識和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队變簣@教 師專業標準(試行)》專業能力中的“反思與發展”維度中,明確 提出要求幼兒園教師具備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 反思,改進保教工作能力,以及針對保教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 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這意味著對未來幼兒園教師的 研究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是作為一名 幼兒園教師不可或缺的基本專業能力。
畢業論文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的 最終結果的綜合體現,也是教師教育學校實施《教師教育課程 標準(試行)》中“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這一課程目標 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基本途徑。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 文存在問題,提出畢業論文管理及教學環節改革建議,對實現 學校培養“具有_定研究能力”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 標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盡管畢業論文的重要性一直以來受到各高校的重視,但不可否認,近年來高職高專畢業論文抄襲現象越來越嚴重,論 文質量不斷下降,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對于學生主 觀思想而言,每個人都想有_篇屬于自己的高質量畢業論文, 學生畢業論文的抄襲現象反映出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困難重 重,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如,學生普遍認為在畢業論文寫作中 最大的困難主要集中在“選題困難”和“寫作能力差”兩方面。 上述現象,除了學生自身平時專業敏感性較差,缺乏從教育現 象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意識,缺少參與科研活動、獲得科 學地研究幼兒的經歷與體驗,以及平時缺少寫作練習的機會, 寫作基本功不扎實原因之外,學校在畢業論文管理及教學環 節存在的體制問題也不可忽視。
根據我校高中起點三年制大專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畢 業論文指導工作問卷調查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時間安排不怡當。根據問卷顯示,50.0%的學生認為 我校目前畢業論文時間安排不怡當。目前我校畢業論文時間 安排在大三上學期,從選題到提交最后定稿時間只有5個月 (因為下學期學生要到幼兒園實習),時間非常倉促,其中有1 個多月是在暑假期間,根據學生反映,這個時間學生在家查閱資料非常不便,影響了論文寫作質量。第二,指導老師分配不 合理。根據問卷顯示,65.0%的學生認為由學校調配給自己的 論文輔導老師專業與自己選題專業方向不_致。目前,我校對 于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分配原則是,在學生選題方向與指導 教師專業對口的基礎上,按畢業生總人數平均分配給全校具 有畢業論文指導能力的老師。但由于90.0%以上的學生選題方 向基本都集中在本專業的某一個點上,我校教育專業教師數 量有限,于是就存在很多學生選題方向與指導教師專業方向 不一致的現象,這也極大影響了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水平。 第三,平時教學缺乏對學生科研意識的培養及寫作能力的鍛 煉。45.7%的學生認為自己畢業論文質量差,主要原因是自己 的資料搜集能力差,寫作能力不強。寫作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是,在平時教學中,學生的書面作業一般都是照教材抄寫答 案,缺乏思考和創新思維的機會,類似論文寫作這樣的作業幾 乎沒有。
二、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管理體制及教學環節改革的策略
首先,加大畢業論文管理體制的改革。第一,加強畢業論 文的全程管理,規范畢業論文管理體系。學校各級領導應充分 認識到此項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將學生畢業論文工作納 入課程管理體系中,進行宏觀部署,統一安排。建議畢業論文 具體實施工作由教務科專人畢業論文工作負責,這樣便于從 上課程安排、指導教師的協調、學生見實習的安排、論文寫作 時間的調整等各方面整體協調;同時,對學生畢業論文寫作過 程及教師指導情況實施全程管理:從最初的對學生畢業論文 工作及指導教師的動員及培訓到過程的監管再到論文結果評審和反饋。此外,學校應制定完善的畢業論文管理規范和實施 細則。諸如,《畢業論文管理細則》、《畢業論文成績評定標準》、 《畢業論文撰寫規范》、《畢業論文輔導獎懲辦法》等管理規定。 第二,加大指導教師的指導力度。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高低,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的指導水平高低,指導教師的專業知 識結構和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因此, 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關鍵。指導 教師的專業知識面的寬和窄、深與淺及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的評審所能達到的 水平⑴。第三,合理安排畢業論文寫作時間,改善學校教學環 境。學生畢業論文寫作時間應盡早提前,將論文寫作時間放 長、論文提交時間靈活放寬,避免畢業論文寫作在時間與見實 習及學生畢業找工作等方面的沖突,比如可以在大二下期就 布置畢業論文任務,讓學生在思想意識中早做準備,在見實習 中注意積累相關素材。
其次,教學環節的改革。第一,將畢業論文環節延伸到 教學實踐中 ,注重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將畢業論文各環節 延伸到曰常專業教學實踐中,使學生在曰常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積累所學所思所想,形成問題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在人才培養實踐中,各科教師必須樹立“全實踐”理念。 加強教學環節的體制改革,將畢業論文環節滲透到各科教 育教學實踐中,即各科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統籌知識、技 能、能力的教學與實踐,引導學生將知識運用、技能應用與 能力提升有機結合。充分利用見習、實習機會,讓學生獲得 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為畢業論文的寫作提供最基礎的 素材。同時,專業課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其在幼兒園見、實 習過程中所經歷的一些實際教育問題進行合理分解,將其 與多個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相融合,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綜 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從低年級開始,各專業 課程的任課教師向學生介紹其所授課程的實際應用前景, 幫助學生盡早了解本專業特點,并根據自身興趣和所學專 長培養并確定對某個研究領域的興趣,在老師指導下對自 身后繼的學習做出合理規劃和統籌安排⑴。這樣就可以避 免學生在最后畢業論文選題上出現大面積雷同的現象。此 外,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鍛煉。如,每一門專 業課在每_學期要求學生至少寫_篇文章,如讀書體會、學 習心得、文獻綜述、調查報告等。通過多次寫作練習,達到提 高寫作水平的目的。增加寫作基礎知識的教學內容,結合專 業特點講授“論文寫作”知識[2]。第二,為學生提供參與科研 活動機會,豐富其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在加強教育 科研課程的建設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各種類型的科研活動, 獲得科學的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以強化學生科研 意識,提高學生科研能力。如,應盡早開設“教育研究方法” 課程,對于三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而言,建議在學生學習了 “兒童發展與學習”及“幼兒教育基礎”模塊課程后就可以開設該課程,以盡早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教育實踐的體驗。學生 在學習了科研方法、掌握了科研方法的理論知識后,有利于 其早日形成問題意識,培養其專業敏感性。此外,學校應鼓 勵教師積極申報各級各類課題,特別是與幼兒園教育教學 工作結合緊密的校級課題,鼓勵教師在做這些課題研究的 過程中多讓學生參與,或者直接帶著學生進行項目研究,學 生在歷經了項目研究的每個環節后,獲得研究教育實踐的 經歷和體驗。同時,為學生提供呈現研究成果的機會和平 臺。例如,充分利用學校的內部資料《河南幼教》雜志,專門 為學生開辟一個教育實踐研究欄目,刊登學生在見實習中 的所見、所聞、所感及對專業方面的問題思考。這樣,既給了 學生寫作鍛煉的機會,又增強了其論文寫作的成就感和自 信心,為其畢業論文的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楊雪萍
摘要:健康是人類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項最重要的社會目標。然而,對于什么是健康,人們的認識并不完全一致。在許多人腦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為身體沒病,體格健壯。這種單純的身體健康觀,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視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兒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兒身體保健教育,缺少幼兒心理衛生教育方面的內容,這種傾向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如何克服傳統健康觀的片面性,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完全將健康剝離到衛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圍,是當前我們工作中需要著重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概述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標志。具有文明意識的人都知道,對正常人來說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而且直接影響其勞動效率及對社會的貢獻,而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則會成為社會的一種負擔。古今中外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長。關注孩子長大后未來社會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長,不能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說到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我就不得不說說我認為的心理健康的意義了。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含義
在談到幼兒心理健康這個定義的同時,我們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這個概念。
究竟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個性健全,能適應環境,人際關系協調,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標準的心理狀態。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 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的長處、短處,自己的個性特點,都有一個現實的、正確的認識。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適合干什么;對于辦不到的事,也不會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發展的心理動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確的生活目標,有自我發展的驅動力。因此,在困難和逆境面前能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對待和處理各種復雜的問題,并不斷前進。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處,善于協調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的人,對人對事都能采取和睦相處、友好對待、克已讓人的態度;對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寬容的、公平的、有理有節的方式處理,容易與他人合作和相處。
④ 主動適應環境,順應社會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夠自覺地調整個人和環境的關系,不是環境順應自己,而是使自己適應環境。在任何復雜的環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個性上的特點;另一方面,又有揚長避短、適應環境需要的應變能力,無論是在艱苦的逆境中,還是在順利環境中,都能很好地發展自己。
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難用一個統一標準來衡量,所以一般學者認為,應以整個行為的適應情況為基準,而不要過分看重個別癥狀的有無。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內涵,就可以幫助判斷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狀況,并采取相應的心理衛生保健措施,從而達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兒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兒心理教育是以幼兒為本,也就是把孩子當成與大人有著平等人格的人來關照,老師在關心與愛護孩子的同時,切莫丟掉尊重與平等,這兩種當代人文意識,老師不僅僅是蹲下來與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將大人的架子放下來,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雖小,但卻完全可以感受到這一種來自老師母愛般的關照,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老師的溫情關照下健康的成長。
三:如何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幼兒人格完善的必要條件,是幼兒的精神與發展的內在基礎。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兒就可能有充分的發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兒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發展就有可能出現人格障礙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兒中存在著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經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順心就會哭鬧、發脾氣。第二、缺乏與人交往和應付人際事件的能力。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在家庭中凡事以他們為中心,而在集體中他們卻必須考慮到別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見,獨生子女的增多使越來越多的幼兒少有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導致在人際關系中無所適從,正如我國心理學家丁瓚教授所說:人類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交往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而來的。所以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更應該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從小抓起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標志。具有文明意識的人都知道,對正常人來說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而且直接影響其勞動效率及對社會的貢獻,而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則會成為社會的一種負擔。古今中外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長。關注孩子長大后未來社會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長,不能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我們認為至少應包括下面這五條: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
(3)能學會與周圍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與合作、尊重別人、樂于助人;
(4)能自我接納,有自制力,能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困難,適應環境;
(5)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的人格。
這五條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養,如何培養呢?我們不要忘記孩子的身心發展變化的特點,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過程中,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學會認知、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作為對孩子的終生教育的目標,點點滴滴、持之以恒,我們一定能把孩子培養成適應新世紀社會生活的棟梁之材。
而在現今社會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出現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認識不足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應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完備狀態,將心理與社會適應這 兩個重要內容作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當多的幼兒園中,目前對健康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生物醫學模式的水平上,還沒有實現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新模式的轉變,因此,明顯存在著重生理保健輕心 理保健的現象。這種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不夠,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普遍存在對幼兒心理健康知識的匱乏,在于對幼兒身心關系的認識模糊,在于沒有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許多人將幼兒心理的一些異常 表現看成為孩子成長中的自然現象,不去加以關注。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缺乏嚴密的系統性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沒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論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迄今為止,全國除了少量的幼兒心理衛生、行為與情緒問題等方面的書籍之外,尚未見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著;二是在全國為數不多的開設有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中,開設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課程 的極少;三是無論高校,還是幼兒師范,都沒有一本全國通用的幼兒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盡管《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了應做好幼兒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內容分散、零亂,大多體現在其他內容之中,如培養幼兒活潑開 朗的性格,引導幼兒個性的健康發展等。這些內容之間沒有一個內在的聯系系統和統一的觀念,而且還有許多有關幼兒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內容沒有納入到教育之中或沒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視。這導致我們在對幼兒實施心理 健康教育時,大多只能借鑒其他相鄰學科或中小學、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經驗,而且整合不夠。
三、理論與實踐的脫離
近年來,注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兒園日益增多,他們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而高校中不少 教師也開始重視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漸增多。但是,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脫離。一方面,高校中從事幼兒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較少深 入到幼兒園中去進行指導,更少去建立幾個點長期進行實驗;另一方面,幼兒園在開展此項工作時,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種對表面現象的認識,不能由現象認識其實質,因此,在很多時候,其工作的最終結果,只能是一種 經驗的總結,而難以使之得到更深的發展,主題難以深化,妨礙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進行。
四、教師缺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
教育活動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質、專業知識的結構及豐富程度。然而,在沿襲 已久的幼兒師范教育體系中,知識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勢發展的要求,這直接導致了幼兒園教師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的缺乏。而扎實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是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與此同時,如何 把握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與幼兒科學教育的關系,注意教育內容的整合,也影響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時下,在不少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與此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五、具體操作中的非科學性
1.違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則的問題。例如: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本屬于品行障礙,對于這一類行為的矯正 與教育應當堅持正面教育,樹立榜樣作用,或采用暫時隔離、減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兒教師在對待這一類孩子時,采用宣泄的方法來加以矯正,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讓其發泄憤怒的情緒。而研究表明,幼兒在宣泄 后習得更多的攻擊技能,可產生更強的攻擊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違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有些教師甚至在對待這類孩子時采取體罰的方法,這更加強化了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因為,體罰本身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園教育不同步的問題。在幼兒園中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兒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實施中如未注意與家長的密切配合,則可以使幼兒園的努力付之東流。某幼兒園幾年來一直堅持對幼兒進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目的在于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的交往、分享與合作、提高其社會適應力。但在具體操作中, 他們忽略了與家庭的聯系與合作,而有些家庭對其子女一向采用溺愛、放任的教育方式,結果導致幼兒園中所教與家庭所教的沖突,教育未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3.不能區分心理問題與道德問題。在部分幼兒身上,說謊這一現象是較為常見的。造成幼兒說謊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兒認知發展水平較低,在思維、記憶、想象、判斷等方面出現與事實不符時造成的說謊;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兒做錯了事,怕受到處罰,或由于老師、家長對幼兒的過分嚴厲所致。因此,我們對幼兒的說謊問題應全面分析,區別對待。如因認知水平低所致,則為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如因過于嚴厲的要求所致 ,則為教育方面的問題,但這些都與成人時期的說謊有本質的區別,無所謂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兒園中,防止一旦出現諸如偷竊、說謊等行為時,斥責幼兒品德不好,將心理問題與道德問題混為一談的現象并不少見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問題。由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一些幼兒園在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常常是借鑒中小學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和模式。這導致了在教育的過程中,對 幼兒的實際接受能力的忽視。如對一些有行為問題的幼兒進行心理矯正時,有些幼兒園的老師簡單地照搬一些行為治療的方法,而未考慮這種方法采用后,對幼兒會有什么樣的消極影響,結果導致行為問題未矯正,又出現了新的適應問題。
其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幼兒素質教育這個系統工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在這里,我們僅僅是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分析,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一方面有賴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與完善,另一方面,則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諸方面的共同努力。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而是關乎我們民族未來的大事。在這個方面,我們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氣魄和胸懷來投入其中,讓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沐浴著全社會呵護關愛的陽光下健康而快樂的成長,將來成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兒。
【摘 要】:
小學數學教材中孕育著豐富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法內涵,素質教育要求小學數學必須立足地通過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在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既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使自身素質得以完善和提高。
【關鍵詞】:
素質教育;智力因素;教育功能
小學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地位,素質教育要求小學數學必須立足地通過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我認為,這關鍵就是利用教材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所以小學數學教學所發揮的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下面我就小學數學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數學的教育功能
小學數學教材中孕育著豐富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法內涵.有許多有教育意義的理論知識和數學問題,比如實踐第一觀點是,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應逐漸領悟并逐步樹立的觀點之一。再如對立統一觀點.小學數學中的大與小、多與少、有限與無限、正比例與反比例等都是對立統一觀點的具體體現。大與小、多與少雖然是對立的.但兩者相互依存這就是統一。數學知識同客觀事物一樣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這就促成了數學知識的運動、變化和 發展.比如除法、分數、比三者的基本特征既有區別又相聯系、相互作用。數學就是在這種聯系和作用中得到了發展,由簡單到復雜,由不完全到相對全面??萍嫉陌l展.知識的更新加快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智力成為 現代化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它是由許多判斷組成的確定體系,這些判斷都是由數學術語和邏輯術浯來表述,并借助于邏輯推理.由一些判斷形成新的判斷。因而數學本身就蘊含了豐富的思維能力和培養因素。
數學的教育功能體現在多種方面.在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既要讓學生掌握扎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使自身素質得以完善和提高。
二、素質教育的實施
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現在的學生大都缺少這種意識。主要表現為書本與生活相脫節,在學生潛意識中知識都關在教室里.教室外面沒有數學,而實際情況剛好相反.客觀世界才是個大數學大世界,它不僅孕育了數學還是數學的歸宿。我們的孩子還不能把目光延伸到窗外。這與我們的教育有很大關系:多少年來從書本到書本的教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們天天與書本中的”克”、”千克”打交道卻掂不出一盒粉筆或一瓶飲料的大概重量。
原因何在?就是缺少對重量的實際感受.更可怕的是他們壓根就無意去獲取這種感受,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知漢全在教室里、書本上不在窗外豐富多彩的世界里。
2、注意力的培養
培養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和學習的一項基本任務,在小學階段以培養初步的形式邏輯思維能力為主。包括初步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比較能力、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所有這些都與培養良好思維品質密不可分,發展和培養思維品質是發展和培養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研究學生的思維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前提。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一般要經過感知、理解、鞏固、應用四個階段。其中感知和理解是掌握知識的重要階段.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尤為重要。3、重視非智力因素 發展
在教學中忽視培養和發展非智力因素無助于學生接收知識、發展智力。 教育心 理學認為: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活動與智力因素的活動是統一在學習活動中的。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興趣、情感、意志、性格始終發揮著作用:調動非智力因素能有效的促進知識的學習。
三、利用知識本身引起無意注意
隨著年齡和知識水平的增長,學生對知識逐漸對知識本身產生直接興趣,利用新舊知識矛盾,或知識不確定性等等都會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例如有時上新內容的課時,可以旗幟鮮明地提出,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或提出一個與舊知識相關,但全靠舊知識又無法解決的問題,引入新課,這些都有引起學生無意注意的效果。
四、適時揭示有用性,激起學生興趣
摘要:幼兒時期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對于人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的養成就像播種應該及時一樣,也有一個最佳期,如今大多數農村幼兒都屬于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寵著慣著滋生了很多不良的行為和習慣,要想引起家長對行為習慣的重視,就要轉變家長的思想和觀念,掌握正確的方法和策略,通過家園共育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來培養農村幼兒行為習慣。
關鍵詞:引導農村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和策略
如何引導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就要了解行為習慣包括的內容:愛祖國、懂禮貌、講衛生、正確的洗手入廁、文明進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說: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要想培養好農村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改變家長的思想和觀念。
一、轉變家長的思想和觀念
1.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如今的農村幼兒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特別嬌慣,只要孩子高興要什么給什么,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和缺點不給予及時的糾正,以至于帶入到幼兒園,在農村工作的幼兒老師特別難,班上孩子人數的超額工作量大,家長對老師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們關心的是孩子每天學了幾個字,謝了幾個字,算了幾道數學題,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根本不怎么重視,他們不明白孩子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長的重視必須要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中不是任意進行的,在教育過程中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什么樣的教育觀塑造出什么樣的孩子,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任性和無理取鬧時一定要說 不 ,同時要注意孩子的 第一次 因為這是良好習慣的開端,許多家長正是在教育過程中沒有抓住 一 字關,不但沒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反而給以后的教育帶來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來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邊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著,當時他年齡較小還不到3歲,長得很結實個頭也很大,第一天入園有些怕生,爺爺奶奶怕孩子嚇著輪流抱著一直到放學,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長不允許陪伴孩子,爺爺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師多抱抱他們的孩子,后來一個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經熟悉并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可他還是每天哭鬧著讓一位老師抱著,就是因為他我們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爺爺奶奶對他說 別的孩子都沒有抱,我們煒煒也很能干不需要抱 多給他一些鼓勵,更不會讓老師抱習慣,他肯定會和別的孩子一樣早點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長只有不輕易的放棄第一次的教育,才會杜絕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為的過程中,家長的責任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給予引導,在有準備的環境中耐心的培養,使他的一舉一動逐漸向良好的行為發展,家長良好行為可以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讓孩子自覺的接受,對于3到5歲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家長要做個有心人,要仔細觀察對他的良好行為及時表揚贊許形成習慣,對不良的行為要表示不滿幫助他學會識別的能力,而不要指責他,習慣的養成是行為積累的結果,孩子從某種行為中獲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會重復這種行為,從而變成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要從小開始,而且要從家庭開始。
3.發揮家長的榜樣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樣來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長,蒙臺梭利說: 在孩子的周圍,成人盡量以優美的語言,用豐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說話。 幼兒的行為習慣是在成人的影響和幫助下形成的,家長具備良好的行為習慣,那孩子就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從中熏陶,受到啟發,從而形成好的習慣,家長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必須以身作則,時時刻刻給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禮貌的行為、早睡早起的習慣、整潔清潔的習慣、喜歡看書的習慣等等,都跟家長的日常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俗話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幼兒時期是是模仿力最強的時期,由于他們的認識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出榜樣,正面誘導是很重要的。
這次在武漢 影子教師 跟崗學習中,永紅幼兒園小四班的孩子習慣培養特別棒,從入園到放學一日的生活中每個孩子每個環節都做的特別好,就連家長們也配合的很不錯,在開運動會之前老師要給家長開個會,老師在上面講活動的安排,沒有一位家長和孩子講話,家長很認真的聽孩子們也學著家長很耐心的聽。農村的家長也可以為孩子樹立榜樣,比如:忙了一天從農田回來收拾好農具,把手臉洗干凈,臟衣服不到處放,鞋襪擺放整齊,不要當著孩子面吸煙,不隨地丟垃圾,說話不要帶臟字等等,孩子受到這種行為的影響也會自覺的跟著學,長期堅持孩子就會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見榜樣對孩子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記簡單粗暴
在農村幼兒園一線工作的老師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某位家長和老師交流: 某某老師,我們家孩子特調皮不聽話,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兒園做錯了事情您盡管打他,我們家長不會介意的 。像這樣的家長我們可以理解,他是想通過打來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但他不明白對孩子來說,孩子喜歡鼓勵、夸獎,如果總是換來批評受指責和打罵,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會產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緒和更多不良行為。如果家長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對他的想法給予鼓勵、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誘導和啟發并堅持下去,良好的行為就會逐漸養成。
農村的家長應該多抽出一些時間注意創造機會,讓孩子重復好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必須貫徹始終才有成效。
二、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為農村幼兒工作者,除了加強家園溝通還必須有比家庭更為系統的專業的方法和策略,保證讓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首先幼兒園要建立一日常規進行系統化教育,3到6歲幼兒是個性品德形成的關鍵期,由于幼兒的可塑性很大,他們的個性品德在形成過程中會經常出現反復,所以教育內容應該做的到系列化,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情況,制定幼兒一日活動常規,常規規定了孩子們在一日活動學習中應做到的、應遵循的一些規則,確定幼兒時期在衣、食、住、行、與人交往等方面應有的文明行為和習慣的標準,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樣、飯后會收拾餐具、活動結束會整理好用品等; 三輕 說話輕、走路輕、放下東西也要輕;午餐要求做到 三凈 碗里干凈、桌上干凈、地上干凈;午睡時要求幼兒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領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學會的事情堅持做;還要對孩子進行各種節日的教育, 三八 婦女節愛媽媽的教育, 六一 兒童節的好兒童的教育, 七一 愛黨的教育等等。我們注重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對待性格怯懦的幼兒以培養勇敢品質為主,對待個性霸道的幼兒以培養寬容和諧與人為善的個性為主,對待貪占他人物品的幼兒以培養誠實品質為主等等。由于每個幼兒的家庭教育影響的環境和方式不同,他們對教師的教育方法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我們觀察了解幼兒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三、培養農村孩子良好習慣的步驟
要認識習慣的重要性,根據幼兒的思維具有形象性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故事中的人物特點來認識行為的好壞,了解成人的態度,多以正面的形象來使幼兒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是好的,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
與孩子一起討論制定行為規范(適合中大班幼兒),要讓孩子自己說 我需要養成什么好習慣 ,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使幼兒自覺地區遵守常規。
進行榜樣教育,用各種教育行動 杰出人物好習慣進行榜樣教育,身邊的成人也是幼兒的榜樣,包括家長、老師、還有身邊的小朋友,老師在工作中應該注意以身作則,同時要約束周圍的人,以正確的形象展示給幼兒,充分發揮榜樣的教育作用。
需要持久的訓練,一個行為的出現一定要堅持訓練,才能保持好習慣的養成。
老師和家長要及時評估表揚,及時的評價是能夠強化教育效果,才能使幼兒將行為逐漸地形成習慣。
要讓孩子的行為習慣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須建立起家庭、幼兒園聯合一致的教育網絡,通過家園聯系手冊,以書面的形式每月聯系,有什么事情隨時與家長溝通,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我們還要通過家長會,家園共育等活動,讓家長觀看了解參與幼兒園的教育,使家長自覺積極的配合我們的教育工作,只有讓孩子做到了在家與在園一個樣,良好習慣的養成才有真正的意義,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一種長期的、日積月累的、循序漸進的、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有許多工作還需要我們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結束語
作為一名農村幼兒老師這次有機會參加 20XX國培計劃 的學習,讓我不管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一個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武漢永紅幼兒園 影子老師 跟崗實習的一個月里讓我受益匪淺,永紅特別注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農村幼兒的教育也應該把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強和監督孩子堅持進行行為訓練,家長和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以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可以相信只要我們辛勤付出,在幼兒時期養成了好習慣,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更輕松。
參考文獻
2. XX地區優質幼兒園入園孩子家庭背景調查與思考
3. 高入園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區為例
4. XX地區幼兒教育資源配置公平性調研
5. XX地區推進幼兒教育均衡化調研
6. XX地區各社會階層的幼兒教育機會差距分析和對策建議
7. XX地區城鄉幼兒教育差距分析和對策建議
8.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意向調研以浙江師范大學為例
9. 幼師生教育實習與幼兒園教師的職后成長研究
10. 就職最初三年與幼兒園教師的生涯發展
11. 藝術素養在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地位
12. 幼兒園教師職業形象調查與分析
13. 幼教職業的德性價值研究
14. 幼兒教育中的小學化傾向與幼兒園教師的素質
15. 幼兒園男教師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與??粕诰吐毘跗诘谋憩F比較研究
17. 職業態度與職業能力在幼兒教育中的影響比較研究
18.兒童參與理念對學前教育改革的啟示
19.從繪本到活動------有意義教育活動設計策略
20.有效教學原理與學前教學活動的設計
21.學前兒童對繪畫作品評價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的啟示
23.美國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4.英國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5.加拿大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6.澳大利亞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7.新西蘭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8.幼兒園特殊教育個案研究(觀察與實踐)
29.當代中國學前教育理論的進展概念、功能、兒童觀、教育觀等選擇一個研究
30.幼兒園蒙氏教育生態的個案研究
31.災難事件后兒童心理的調試和康復
32.幼兒行為問題與父母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33.受忽視幼兒的成因及教育
34、兒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兒教師的三重身份家長、老師、朋友
36、幼兒圖畫書研究
37、幼兒語言教育的演進
38、語言學視野中的語言教學活動
39、閱讀研究與早期閱讀
40、圖畫書在學前教育中的功能、應用及發展前景(幼兒圖畫書教學實踐研究)
41、民間童話研究(建議結合文學、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重視角)
42、幼兒童話作家論
43、語言修辭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
44、幼兒園經典誦讀教育的探索與研究
45、幼兒文學作品教學研究
46、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研究
47、幼兒園文化研究
48、學前兒童英語教學研究
49、學前兒童英語教師培訓研究
50、幼兒英語故事教學
51、文化教育與幼兒英語教學的結合
52、杭州市幼兒園英語教學調查
53、關于幼兒第二語言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
54、兒童英語游戲教學法
55、英語特長帶班教師進行幼兒園日常教學之模式及策略個案研究
56、幼兒園網頁制作
57、幼師生人文素養調查
58、幼兒美育目標與途徑
59、幼兒園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發展前景及對策研究
60、信息技術與幼兒園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兒教師信息素養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
62、幼兒文學(中某體裁)研究的互文性視角
63、幼兒散文的符號轉換功能研究
64、技術發展對幼兒戲劇/影視劇發展的影響(各項技術,如工業技術)
65、幼兒體質與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兒體育活動研究
67、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幼兒園數學教育現狀調查
68、幼兒園數學教育幼小銜接現狀調查
69、幼兒數概念的認知發展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部分選題相關文章:
1.學前教育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2.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3.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寫作題目參考
4.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致謝詞
5.學前教育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經過多年的實踐,相比傳統的英語本科專業畢業學術論文寫作,目前的實踐性研究所倡導的行動研究,為電大英語專業學生帶來了多方面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在問題提出階段,學生們學會了自主地發現一個可控或可操作的教學現象的能力,同時掌握了如何在經過觀察、反思、參與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和提煉問題的能力。行動研究重視理論和教學實踐的參照作用,研究的問題或稱之為選題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研究過程注重初始調查。傳統意義上的教學研究中,實踐者是被研究者,是研究的客體或對象,而在行動研究中,他們成了研究的主體,具體體現在項目研究的第一階段中,選題的提出是研究者本人根據自身教學實踐自己提出來的,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學生就一個教學現象進行有感而發的敘述或者辯論。這個選題一定是困擾教學實踐者的一個難題,并且在實踐者可解決能力之內,具有可控制性和合理性。在問題歸因階段,學生們學會了運用科學方法開展調查研究的能力。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重視理論和經驗的啟發作用,并且使用實證的調查為最終的依據,以期找到導致問題或現象的原因,并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基礎或指明方向,學生們運用到的學習策略有觀察、實驗、探究、分析、綜合能力等。要求學生使用到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ana-lyticmethod)、蘇格拉底式對話法(Socraticdia-logue)、原因分析法(causeanalysis)、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觀察法(observation)和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學生在做問卷調查過程當中,充分使用行動研究策略,實踐環節指導教師要始終堅持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至少使用三種以上的方法,其中必須使用問卷調查法,每位學生至少要做兩個問卷調查表,其中一個是在研究進入第三階段前要求學生調查出導致問題的真正原因,另一份則是要求學生在項目實施階段調查出學生對于教學改革的反饋。在做兩個問卷調查時,學生必須實實在在地走進他們的學生當中、教學任務當中和教室當中,針對他們在上一個階段中所選定的課題,設計出問題以及若干個可能是問題答案的選項,那么,如何設計出切中問題要害的題干和盡可能覆蓋面廣的答案選項就成為行動研究的主要任務。比較成功的做法是,要求學生結合英語教學法的相關理論,以及學生自身在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觀察積累,先提出問題,然后,在設計答案選項時,真實地傾聽學生的困惑是什么,還建議學生真實地去走訪他們的同行,橫向地去了解這些問題的潛在原因。在方案設計及實施階段,即教學改革措施建立在調查歸因的基礎上,并體現在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的行動中,整個實踐活動注重收集日常教學活動,尤其是教學改革過程中學生和作為教學實踐者的教師的反響和變化,日常資料的收集包括課堂實錄、課堂筆記和學生日記。在課堂教學方案設計階段和項目實施階段,學生們借助行動研究實現了為行動而研究的目的,完成了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任務的實踐工作,做到了為實踐本身的改善而展開研究,而不是理論上的構建。通過行動與研究的結合,透過實踐行動來改善教學情境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并且關注問題的解決方案及其與之相隨的連帶問題的產生和應對策略。通過實際地去實施他們自己所設計教學改革方案,親身體驗改革進程、觀察改革中學生的變化以及記錄改革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實踐者們獲得了第一手的教學數據、直接感受到了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愉悅、主動地踐行了教學設計所體現的教學理念并且最終感受到了行動研究帶給他們的經驗和啟示。在評估反思及報告撰寫階段,學生們學會了如何在互動與交流環境、問題與解決環境、發現與反思環境、評估與提升環境中對自身所做的研究工作給予評價和反思的能力,以及如何在實證基礎上對措施和行動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和反思。實踐活動進行到第五階段時,要求學生對前面四個階段的研究任務做一個總結和反思。有一種公認的說法是,行動研究即指教師對具體教學情境所做的一種反思性研究,實踐證明,借助行動研究,學生的反思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面臨復雜多變的教學現象,他們依靠教育實踐中創造性研究和實踐,有意識地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主動去思考和解決教學難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教學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感知力,培養了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行動研究在開放教育本科英語專業教學設計中的實施效果
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教學模式的宗旨就是倡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學會轉變角色,教會學生如何自主學習、發現式學習、反思型學習等學習策略。學生們通過做教學設計,了解了行動研究的相關理論及其在英語語言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充分地實踐了自己在電大學習期間學到的英語語言知識以及英語教學法的相關內容,真實地體驗到了如何做基于課堂教學活動的科學研究,對于學生的教學職業生涯產生較大的實踐指導意義,并且對于他們日后的學習、科研和個人發展都具有相當明顯的促進作用。學生們給于教學設計中的行動研究更多正面的評價。對6個分校連續5屆157名畢業生進行的面對面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相比傳統的畢業作業或設計,將行動研究應用于英語專業教學設計這一模式得到了多數學生的肯定。問卷調查表數據顯示63%的學生認為通過實踐“我學會了科學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89%的學生認為“我學會了記錄教學過程”;79%的學生認為“我學會了從同行和學生中尋求思路以解決困難”;91%的學生認為“我學會了做問卷調查表”;74%的學生認為“我學會了根據學生需求設計教學活動”;88%的學生認為“我開始對教學研究感興趣了”。
三、總結與反思
(一)存在問題
盡管行動研究增強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自我意識,提高了教師的自我決策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不足:1.絕大多數學生對課堂教學行動研究不熟悉,容易和傳統意義上的學術論文寫作混為一談。2.有的學生選題太大,無法在規定時間和有限條件下完成;有的學生選題脫離課堂教學實際;還有些學生選題過分相似等等。3.部分學生未能就提出的問題做仔細分析和文獻綜述,因此也就不能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4.很多同學對于項目實施階段的跟蹤監控不夠,只是流于形式,導致對于項目研究的反思不夠深入、全面。
(二)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