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8:22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暑假實踐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這個漫長的假期里我參加了我村里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幾天的活動時間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獲得了鍛煉自己,并且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通過幾天的實踐活動,使我懂得了一些關于社會基層建設的心得體會。
在炎炎夏日列日當下,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才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參加實踐活動的決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惡劣的環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雙手和大腦維持自己的生活,同時,也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能,培養自己的耐性,更重要的是體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到,自己的能力能否得到社會上的承認。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的所在。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領導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中學不到的東西,汲取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艱苦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了解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在這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個正確的目標,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作為一名大學生,即將走上社會,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龍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而忽視實踐的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不是很理想!
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論文1500字一:
這個暑假,我走進了xxxx刑庭,進行了為期不長的兩周的實習。
雖然以前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也參加過刑審,但這一次,卻是如此真實地深入到庭審的背后,
期間,我的實習主要有以下內容:旁聽;填寫公安卷;發送達回證及判決書;裝訂檔案;打執行通知書及結案審結表;幫助書記員整理卷宗;查閱及復核卷宗。
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實習收獲及感悟:
一、無論所做的事情輕重緩急,到要做到謹慎細微
我到刑庭的第一天,是跟書記員。由于她所負責的法官的執行通知書及結案審結表比較急用,讓我也加入了其行列中。其實打這些文書,模版已經擬好了,關鍵是運用的計算機操作技術將犯罪嫌疑人的檔案資料填入其中。
書記員把需要注意的問題講述了一遍,如刑號、出生地、戶籍所在地、學歷、是否有前科、犯罪事實等等,最關鍵的是刑期了,若稍有松懈,正義和公平就會在這不經意的一剎那間被抹煞。
這關乎當事人的切身的人身權利也將因自己的疏忽遭受了損害。本以為這是簡單的手腳功夫,但真正做起來時,才發現,必須逐一校對,細致入微,方可保證無錯。而且,要真正地做到快、準、狠,還需些時日來訓練啊。
同時,我還發現,刑庭的電腦里面存有很多法律條文以及對應案件的資料,這在法庭是很方便的,真的大大提高了法庭工作的效率。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這個作戰武器是大有裨益的。
二、法院工作者人員應該樹立的中立地位
法院的每一項工作都牽動著雙方當事人及其利害關系人的心,他們每一雙注視焦急的眼睛都注視著事態的進展。作為一名法院的工作人員,包括我這樣的實習生,都深深地感到身上肩負起的責任。面對一件案情簡單的案件要作出一個判決或者裁定也許并不難,在電腦上修改的時間可能只消十來分鐘,但我們保證的是判斷的正確,符合內心的確信、法律的規定。
法院的責任在于重新分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它的角色是中立的,不可偏袒,一方當事人不管是被害者還是加害人,應該承擔的需要承擔,不需要的不能強加。主觀臆斷或者有感情傾向都不是一位裁判者應該具有的。
還記得第一次庭審的旁聽,是七位犯罪嫌疑人涉嫌綁架罪。其中年紀最小的初中未畢業,而父親,作為他的辯護人,在法庭上,竟難過得激動地流下了淚,或許是痛苦又心疼的淚吧。
看著淚痕印在他那滄桑的臉上,同情之情立馬燃起。他兒子年紀如此的小,肯定是被騙過去的了。然而,當看到法官那義正嚴辭的方臉時,心中警鐘即時敲響,作為法學人員,扶弱之心需有,但追求正義公平更需有一顆中立之心!
三、關于簡易程序審理刑事案運用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簡易程序在審理案件中的具體運用。這些案件案情清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基本與課本的條件要求符合。并且花都區法院也屬基層法院,符合簡易程序的條件。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審理時限很短,而且感覺開庭審理只是走下過場,法官對于此案如何判也早有結論。
然而,通過這幾起適用簡易程序的刑事案的審理,我看到雖然審理時限很短,必備的程序卻很完備的,準備工作也是不容疏忽的,而且法院在這方面控制得很好。幾件的案件在同時審理宣判,也大大地節省了法院資源,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關于綁架罪的認定
在書上學習時,只是抽象地認為,綁架罪就是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行為。當然必須考慮的是構成要件。而在實踐中,需做到實際的運用。如以勒索財物為目的,以強制手段違背被害人意志威脅及其他暴力手段來所取財物就是勒索財物了嗎?
當然不是。如果只是甲騙取了乙的手機,乙不平,以暴力手段實際控制甲,威脅其返還。這并不構成綁架罪,而為拘禁罪。只有當乙索取超過手機價值以外更多的財物才有可能構成綁架罪。
理論的知識真的需要通過實踐的運用,才可以說是屬于自己的。
五、關于社會人員的法律意識問題的認識
在實習過程中,從接觸到的案件中,發現有較多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因缺乏正確的法律意識才導致了犯罪。看來依法治國的方針,法律意識入人心的措施還未貫徹得好,公民的法律意識有待進一步的提高。特別是教育水平對法律意識的影響最大。
有很多的犯罪嫌疑人的學歷都是中小學的,還有就是未成年犯罪也越來越成熟,這些問題都不容忽視,需要深入思考。就目前而言,普法宣傳還需進一步地擴大深入。
實習的時間或許不長,但是卻讓我接觸并初步了解到實際的刑事審判工作及其程序,也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一步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鞏固了理論知識。同時也由此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希望能夠抓緊每一次的社會實踐機會,使得學習到的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全面提升專業能力。
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論文1500字二:
裴斯泰洛奇曾說: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時間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這說明知識和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在實踐中可以檢驗真理,也可以培養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效能,彌補不足。
為了開拓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走入社會,并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們四十三個人懷著同樣的夢想參加了這次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受益匪淺。
我們不僅下鄉帶去知識,還深入農村,了解當地的民情。參加這次的暑期三下鄉,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是能力上還是心靈上都有了更深一層的進步,同時也看到了自身的缺點和不足。
維持了十二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結束了,辛苦而充實,沉重卻又充滿欣慰。經過這半個月的旅程,受益匪淺。我們團隊四十三個人給茂名市高州高豐小學那群淳樸的孩子以及熱心的村民帶去了些微薄的幫助和淺顯的知識,卻帶回了多少錢也買不回的一種態度,一種責任,一種深刻,一種認識。
忘不了那田間垅上無處不氤氳著的迷人綠意;忘不了那滿山遍野的龍眼樹;也忘不了高豐小村農村留守兒童那天真稚氣的笑容,忘不了村里留守老人們那飽經風霜的臉和仁慈愛憐的眼神;更忘不了在期間我們四十三個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賴,相視而笑,相擁而泣。而這一切一切,將永遠珍藏在我們心底
學生心聲
為評獎淪為“網抄公”
現在,社會實踐成了很多高校的必備“科目”。除了定期組織學生參與“三下鄉”等社會實踐,部分高校還通過綜合加分和評獎獎金等制度,鼓勵更多的學生在冷暑假自主參與實踐。這些制度確實鼓勵了更多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但據記者采訪了解,當中也有不少學生為了加分評獎,以造假應付。
一位食品專業的學生告訴記者,為了學年綜合測評可以加分和爭取獎金,占一定分數比例的“科技進戶工程”必須要做,但自己缺乏農業方面的專業知識,只能形式上做一下,蓋個章,而所寫的調研報告就只能靠在網上搜資料,東拼西湊。
而華師的譚同學則透露,學校假期的社會實踐主要以社會調查的方式進行。但她們從調查問卷到調查報告幾乎全都是在網上下載的,東拼西湊就成了,而調查問卷也只是在網上隨便發幾份。這種情況,在廣州其他高校也同樣存在。
無關系無社會實踐?
“學校集體安排的社會實踐要學生會、團委有關系的才能往,不是我們這種‘平民百姓’有資格享受的。”一位大學生向記者報怨?!耙蠋煷蚝藐P系,要不然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會實踐活動,往往是途經教師辦公室,看到有實習活動的照片才發現。”
大學城某高校的一位男同學向記者抱怨,有些學生做的實踐論文只是隨便抄的?!皩W校社會實踐都是走馬觀花的,和往旅游沒有什么區別,還不如花錢往培訓班,至少還能學到一些技術,對以后工作有幫助?!?/p>
農村學生說
蓋章證實,自村人好辦事
冷假前,部分高校向學生派發先容信和表格供實踐單位蓋章證實。但記者發現,有一些學生并沒有參加實踐,但表格上依然蓋有實踐單位的印章。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都是在自己村里“完成”的,然后就蓋上村委會的章。有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透露,“誰真的會往做呢,到時往村委叫人蓋個章就可以啦,反正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又是大學生,他們應該會行個方便的?!?/p>
城市學生說
缺乏專業知識,難覓實踐單位
記者調查發現,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力軍幾乎都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在廣州,有部分農業高校在冷暑假時會布置學生往做“科技進戶工程”,但對于低年級還沒學到專業知識的學生,甚至是非農業專業的學生來說,就顯得困難了。
“很多同學不是農村的,不是很好開展?!北镜匾晃淮髮W生表示。有一些高校要求學生以向家鄉推廣學校的研究成果,或者以做一些調查的方式進行“科技進戶工程”。但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學生來說,尋找一個實踐單位實在不是易事,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特地跑往農村做一個調研。所以,一部分人選擇放棄,就算做了,寫論文還得依靠網絡。
高校教師說法
獎勵實踐有利有弊
學生心聲
為評獎淪為“網抄公”
現在,社會實踐成了許多高校的必備“科目”。除了定期組織學生參與“三下鄉”等社會實踐,部分高校還通過綜合加分和評獎獎金等制度,鼓勵更多的學生在寒暑假自主參與實踐。這些制度確實鼓勵了更多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但據記者采訪了解,當中也有不少學生為了加分評獎,以造假應付。
一位食品專業的學生告訴記者,為了學年綜合測評可以加分和爭取獎金,占一定分數比例的“科技入戶工程”必須要做,但自己缺乏農業方面的專業知識,只能形式上做一下,蓋個章,而所寫的調研報告就只能靠在網上搜資料,東拼西湊。
而華師的譚同學則透露,學校假期的社會實踐主要以社會調查的方式進行。但她們從調查問卷到調查報告幾乎全都是在網上下載的,東拼西湊就成了,而調查問卷也只是在網上隨便發幾份。這種情況,在廣州其他高校也同樣存在。
無關系無社會實踐?
“學校集體安排的社會實踐要學生會、團委有關系的才能去,不是我們這種‘平民百姓’有資格享受的?!币晃淮髮W生向記者報怨?!耙蠋煷蚝藐P系,要不然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會實踐活動,往往是路過教師辦公室,看到有實習活動的照片才發現。”
大學城某高校的一位男同學向記者抱怨,有些學生做的實踐論文只是隨便抄的?!皩W校社會實踐都是走馬觀花的,和去旅游沒有什么區別,還不如花錢去培訓班,至少還能學到一些技術,對以后工作有幫助?!?/p>
農村學生說
蓋章證明,自村人好辦事
寒假前,部分高校向學生派發介紹信和表格供實踐單位蓋章證明。但記者發現,有一些學生并沒有參加實踐,但表格上依然蓋有實踐單位的印章。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都是在自己村里“完成”的,然后就蓋上村委會的章。有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透露,“誰真的會去做呢,到時去村委叫人蓋個章就可以啦,反正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又是大學生,他們應該會行個方便的。”
城市學生說
缺乏專業知識,難覓實踐單位
記者調查發現,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力軍幾乎都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在廣州,有部分農業高校在寒暑假時會布置學生去做“科技入戶工程”,但對于低年級還沒學到專業知識的學生,甚至是非農業專業的學生來說,就顯得困難了。
“很多同學不是農村的,不是很好開展?!北镜匾晃淮髮W生表示。有一些高校要求學生以向家鄉推廣學校的研究成果,或者以做一些調查的方式進行“科技入戶工程”。但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學生來說,尋找一個實踐單位實在不是易事,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特地跑去農村做一個調研。所以,一部分人選擇放棄,就算做了,寫論文還得依靠網絡。
高校教師說法
獎勵實踐有利有弊
學生心聲
為評獎淪為“網抄公”
現在,社會實踐成了許多高校的必備“科目”。除了定期組織學生參與“三下鄉”等社會實踐,部分高校還通過綜合加分和評獎獎金等制度,鼓勵更多的學生在寒暑假自主參與實踐。這些制度確實鼓勵了更多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但據記者采訪了解,當中也有不少學生為了加分評獎,以造假應付。
一位食品專業的學生告訴記者,為了學年綜合測評可以加分和爭取獎金,占一定分數比例的“科技入戶工程”必須要做,但自己缺乏農業方面的專業知識,只能形式上做一下,蓋個章,而所寫的調研報告就只能靠在網上搜資料,東拼西湊。
而華師的譚同學則透露,學校假期的社會實踐主要以社會調查的方式進行。但她們從調查問卷到調查報告幾乎全都是在網上下載的,東拼西湊就成了,而調查問卷也只是在網上隨便發幾份。這種情況,在廣州其他高校也同樣存在。
無關系無社會實踐?
“學校集體安排的社會實踐要學生會、團委有關系的才能去,不是我們這種‘平民百姓’有資格享受的?!币晃淮髮W生向記者報怨?!耙蠋煷蚝藐P系,要不然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會實踐活動,往往是路過教師辦公室,看到有實習活動的照片才發現。”
大學城某高校的一位男同學向記者抱怨,有些學生做的實踐論文只是隨便抄的?!皩W校社會實踐都是走馬觀花的,和去旅游沒有什么區別,還不如花錢去培訓班,至少還能學到一些技術,對以后工作有幫助?!?/p>
農村學生說
蓋章證明,自村人好辦事
寒假前,部分高校向學生派發介紹信和表格供實踐單位蓋章證明。但記者發現,有一些學生并沒有參加實踐,但表格上依然蓋有實踐單位的印章。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都是在自己村里“完成”的,然后就蓋上村委會的章。有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透露,“誰真的會去做呢,到時去村委叫人蓋個章就可以啦,反正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又是大學生,他們應該會行個方便的。”
城市學生說
缺乏專業知識,難覓實踐單位
記者調查發現,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力軍幾乎都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在廣州,有部分農業高校在寒暑假時會布置學生去做“科技入戶工程”,但對于低年級還沒學到專業知識的學生,甚至是非農業專業的學生來說,就顯得困難了。
“很多同學不是農村的,不是很好開展。”本地一位大學生表示。有一些高校要求學生以向家鄉推廣學校的研究成果,或者以做一些調查的方式進行“科技入戶工程”。但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學生來說,尋找一個實踐單位實在不是易事,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特地跑去農村做一個調研。所以,一部分人選擇放棄,就算做了,寫論文還得依靠網絡。
高校教師說法
獎勵實踐有利有弊
關鍵詞:鍛煉 學生核心能力 思政教改
一、思政教改的必要性
為了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和對思政課程新教學模式的積極探索,高校教學的趨勢必然將會是將與課程改革相結合作為基礎.將與學生需求相結合作為目標,將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作為動力,同時高校教師積極推行精細化教學,其必要性重點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科學發展觀必然要求思政進行教改
科學發展觀是黨的創新理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方向指導作用.它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針對性增強的有力保障,從這一層面上來說,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2.教改是應對思政教育環境和對象變化的客觀要求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千變萬化,另一方面,“90”后走入大學校門,思政教育的對象也就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意義上的那種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已經無法適用于現實的教育環境,更無法被現在的教育對象所接納.思想政治教育逐漸走入死角,因而這些都要求高校進行思政教改。
因此,思政教改勢在必行,其重點為鍛煉高校學生的核心能力。
二、學生核心能力的界定
“核心能力”這一詞匯又稱為“關鍵能力”、“核心技能”等,但涵義基本相通。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首次使用“核心能力”,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提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八項核心能力,它們分別是:與人交流能力、數字應用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創新革新能力、外語應用能力等。按照主流觀點可以將學生的核心能力概括為與具體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無關,而是一種從事任何職業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它包括了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
三、通過思政教改來達到對學生核心能力的鍛煉
1、調整教學觀念,使其更加適用于現在的教育環境和教育對象。
現代教育理念更加要求素質教育,實現“思政課”教學模式的調整,成為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的重中之重。近幾年來我們深刻認識到在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高校的“思政課”教學必須把握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掌握教學的特殊性,根據教學需要,將那些脫離實際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淘汰,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高校教育的特點,構建和完善具有鮮明特色、符合實際需求的教學模式。
在調研學生思想狀況的過程中,針對當代大學生成長的環境變化,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形式多樣化,共同探討研究、解決時代、社會、人生中不斷面對的難點、熱點,具體表現為“研究型教學理念”,它包括問題意識、雙主體意識、開放意識、探討意識和能力培養意識等。高校老師上課要有鮮明的針對性、時代感,師生實現真正的雙向交流,取消“滿堂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教育方式,從而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能力教育為依托,重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2.堅持形式多樣的思政教改
堅持形式多樣的思政教改,要以講授理論教學、體驗理論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思政課堂多以講授理論的內容、理論形成的過程和理論的系統性為主,從而形成對理論、觀點的系統理解和學習。另外,社科部團委和政治教研室可以共同開發實踐教學,組織學生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政治理論課授課教師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實踐選題的確定、實踐理論與方法的提出、社會實踐論文的撰寫指導、社會實踐的具體指導和學生社會實踐論文分數的評定中。學生個人也可以根據暑期的社會實踐,撰寫社會實踐論文或實踐小結,規定一定的字數。并要求暑假結束后,每個班級在第一周內匯總實踐論文,上交實踐報告給授課教師,這部分也可以作為教師評價學生社會實踐部分得分的重要依據。
3.通過思政課程講授理論教學、體驗理論(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課外教學)對學生的核心能力進行鍛煉
思政課堂教學主要包括思政課程講授理論和體驗理論兩個環節。在思政課程講授理論課中,教師對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通過專題講授、研討等為手段,例如,教師關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行為規范”的專題講授,精講后,提出《大學生應該如何看待婚姻和愛情?》的問題,通過學生針對此在課堂上展開的研討,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核心能力。在思政課程體驗理論課中,學生按個人意愿組隊討論,對于教師講授的內容。在課堂上自選任意主題進行演講,配合放映學生自己制作的幻燈片,比如在班級開展以“大學生活之初體驗”的主題演講,通過這樣豐富的展示方式,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核心能力。
思政課外教學主要是指社會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課外時間到實習基地以及其他用人單位調研或者實習,之后上交調研報告或者實習報告取得學分。高校學生通過親自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職業素質的養成,熟悉職業環境,體驗企業對學生的最主要的要求:遵守企業規章制度、愛崗敬業、面對新問題能自我學習并加以解決、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等職業要求,這樣不僅能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與人合作的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核心能力,而且能讓學生更客觀地看待自己、明確就業方向。
小結:在新形勢面前,高校的思政教師要調整教學觀念、充分發揮思政課中講授、體驗、實踐結合的教學優勢,通過改變后的思政課程的課內課外教學來鍛煉學生的核心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思政教改學生核心能力 鍛煉能力
一、思政教改的必要性
為了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思政課程新的教學模式,以與課程改革相結合為基礎,以與學生需求相結合為目標,以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為動力,積極推行精細化教學,在分析和總結高校思政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思治課程教學進行探索,注重鍛煉學生的核心能力。
1.科學發展觀必然要求思政教改
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創新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是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的根本保證,從這一層面上來說,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勢在必行。[1]
2.教改是應對思政教育環境和對象變化的客觀要求[2]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對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是“80后”、“90后”。傳統的那種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已經失靈,思想政治教育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些都要求高校進行思政教改。
綜上所述,思政教改勢在必行,更要鍛煉高校學生的核心能力。
二、學生核心能力的界定
“核心能力”一詞在很多國家又叫“關鍵能力”、“核心技能”等,但是其涵義是基本相同的。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1998年的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并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于2003年年底提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八項核心能力:與人交流能力、數字應用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創新革新能力、外語應用能力。有學者認為,學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專業能力、適應能力、生存能力、創新能力”[3];有學者認為,學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4]。
綜合以上觀點,可以認為學生的核心能力是具體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外的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包括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
三、通過思政教改鍛煉學生核心能力
我院基于思政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效,以鍛煉學生核心能力為目標,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深化思政教改。
1.堅持多形式思政教改(理論講授、理論體驗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
思政課堂以講授理論的內容、理論形成的過程和理論的系統性為主,完成對理論、觀點的系統學習、理解;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開展理論體驗教學,理論體驗教學主要在晚上進行,共15學時,1學分;“概論”課教學還致力于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的改革。本課程實踐教學已納入教學計劃,占1學分,實踐成績占課程總評成績的30%。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由社科部政治教研室和團委共同組織。政治理論課教師參與暑期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社會實踐選題的確定、社會實踐理論與方法、社會實踐論文撰寫指導、社會實踐具體指導和學生社會實踐論文分數的評定。學生根據暑期的社會實踐完成3000字左右的社會實踐論文或實踐小結,每人一份。要求學生在暑假結束后的第一周內以班級為單位上交實踐報告給授課教師,教師以此作為學生社會實踐部分得分的依據。
2.通過思政課程理論講授、理論體驗(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課外教學)鍛煉學生核心能力
思政課堂教學主要包括思政課程理論講授和理論體驗兩個環節。在思政課程理論講授課中,教師通過專題講授、研討加強對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例如,教師專題講授“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行為規范”,精講后,提問:“大學生應該如何看待婚姻和愛情?”讓學生針對此在課堂上展開研討,這樣就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核心能力。在思政課程理論體驗課中,學生自由組合成組,針對教師專題講授內容,自選任一主題在課堂上進行演講,展示自己所作的PPT,比如學生演講“大學生活之初體驗”,這樣就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核心能力。
思政課外教學主要是指社會實踐環節。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到實訓基地或其他用人單位去實習或調研,并上交實習或調研報告取得相應學分。職業素質的養成與內化需要職業環境,高校學生通過親自從事社會實踐活動,體驗到企業對學生的第一層次要求,即愛崗敬業、能與人相處、遵守企業規章制度、面對新問題能自我學習并加以解決等,這些都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核心能力。
總之,面對新形勢,高校思政教師要充分發揮思政課程理論講授和理論體驗、社會實踐結合的教學優勢,通過思政課程的課內課外教學來鍛煉學生的核心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珂.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開封大學學報,2006,(12):40-42.
[2]郭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J].德育研究,2006,(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