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8:12
序論:在您撰寫成本會計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內,成本核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需要借助大量的資金來維持相應項目的運行和管理。但是成本核算管理工作體系不科學以及規范性不足的問題較為常見,具體的成本監督管理模式和管控流程不能得到有效落實,對后續成本資金管理效率的優化造成影響。
一方面,成本支出項目核算存在完整性較差的問題,少攤、多攤以及不攤的現象較為常見,核算中貸款利息核算資金以及固定資產折舊資金的結構不合理,嚴重制約整體管理效率的優化。
另一方面,在核算體系內依舊存在內部報賬人員素質不達標的問題,相關內容不能落實到位,影響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因為對成本報賬流程不熟悉,就會出現報賬填寫數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失衡的現象,制約成本會計核算的準確性[1]。
成本管理意識有待優化
在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管理工作流程中,因為市場經濟運行的限制,有部分工業企業對于生產成本和會計核算項目的完善意識依舊存在較多的問題,對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認知不足,制約了科學化發展進程。多數工作人員認為成本管理工作僅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內容,使其在財務人員進行成本核算時缺乏相關部門的輔助作用。最重要的是,企業成本管理體制不健全,制度監管體系也無法發揮其實際價值,因此會對價格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效果產生影響。
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管理改進措施
在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積極建立健全統籌性較好的管控機制,維護管理流程的實際效果,有效維護改進水平。在優化成本核算策略的基礎上,企業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問題建立對應的管控標準,從內部監管出發,有效強化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水平,并且營造出更加貼合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的管理氛圍,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創設良好的發展空間。
優化成本核算策略
在工業企業發展進程中,要結合企業發展現狀來建構系統化管控流程,并且制定更加順應市場運行的成本核算策略。
第一,企業要針對成本會計管理出現的問題建立對應的管控體系,保證成本核算的科學性和執行效果符合預期,并且積極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管理的成本核算控制流程。
第二,要充分融合信息技術,改良傳統的手工記賬方式,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登記和匯總,并且有效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相關問題進行判定,有效結合計算機信息存儲來共同完成數據分析,有效優化成本核算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2]。
強化人員隊伍建設水平
在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管理工作中,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相關工作的基本質量,就要積極建立健全完整的人才培訓機制,確保能優化人員隊伍建設水平,維護管理工作的實效性。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相關工作能力直接決定了工業企業成本管理的實際水平,需要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推薦閱讀《會計學碩士論文:成本會計相關理論論文兩篇》
第一,要注重會計人員的創新精神和綜合水平,積極采納相關人員的意見建議,并且借助新方法和新思想來合理性地提高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管理體系的實效性水平[3]。
第二,企業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考核機制,并且建立完整的運行體系,確保能應用合理化的晉升機制來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效維護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將業務發展、獎懲機制等項目進行明確的規范和管控,在一定程度上激發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并且確保企業成本會計管理工作的基本效率。
營造發展性管理氛圍
為了保證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價值,就要從發展性眼光出發,積極整合管控流程,并且創設良好的管理氛圍,合理化地提升企業發展水平和內部監管工作的基本效率,為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4]。尤其是在市場經濟運行進程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企業運營的經濟效益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的根本動力。
企業要結合市場需求的差異性對管控流程和管理要素予以判定,合理性地提升成本管控效果,順應市場競爭的發展需求,在樹立成本效益發展理念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經營管理氛圍,實現各個部門的聯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生產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并且為企業成本投入以及效益回報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
論文關鍵詞:成本會計 教學內容 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成本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論性強,方法、體系復雜且應用性突出的會計專業課。目前成本會計教材內容體系結構不完整,教學方法不完備,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難以適應急劇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因此,對成本會計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及建議。
1.現行成本會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成本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是繼《基礎會計》與《中級財務會計》后開設的又一門專業課。其理論性強,方法體系相對復雜且應用性突出的專業課程。現行成本會計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上都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必須加以重視并予以改進。
1.1 課程體系不完整。
現行成本會計是基于產品生產的傳統制造環境。所謂傳統制造環境主要是工人借助機器設備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生產出產品,產品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所占比重較大,制造費用所占比重較小,也就是以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為中心,對費用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歸集與分配,計算產品的生產成本,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成本的預測、決策和計劃,再對實施過程和結果進行成本控制,按照責任成本進行考核和分析。從成本會計教學內容上看,一般包括五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成本會計總論,主要提供成本會計概念基礎;第二層次是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第三層次是成本核算基礎,是第二層次的具體化,也是成本會計的重點內容。包括各項費用要素的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制造費用的分配,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的核算,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等。第四層次是成本計算方法。由于不同企業其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決定了企業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包括品種法,分步法、分批法、分類法與定額法;第五層次是成本報表。是向企業內部各管理部門提供成本信息的載體。十多年沒有變化的傳統成本會計教學內容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適應新的制造環境下產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因為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制造環境已發生變化,在新的制造環境下,機器和電腦輔助生產系統在某些方面已經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不斷下降,而制造費用急劇在增加,如果仍簡單地按傳統成本法歸集與分配費用,不僅不能公平地分配費用、計算和反映各種產品的成本,甚至會扭曲成本信息;第二,從教學內容上看,沒有制造業核算過程的介紹,學生對典型的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學生感性不足,認識不夠,不利于學生對工業制造業生產核算過程的把握,更不利于將成本會計知識體系應用于企業的具體實踐;第三,現行成本會計教學內容明顯滯后。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成本會計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同時成本會計又要適應會計環境的變化,及時掌握社會需求動態,不斷更新、補充、優化教學內容,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融為一體,以滿足培養既有理論深度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成本會計人才的需要和滿足企業日益發展的管理需要。然而目前成本會計教學中,往往只注重對傳統的成本計算原理和方法的講述,即使對于近年來國外在成本會計領域出現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也會因為課時的限制而僅僅作初步的介紹。這種傳統、狹窄的教學內容,即不利于培養多元化、全面掌握成本管理會計知識,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應用性會計人才,也忽視了與企業管理實踐的結合,忽視了滿足企業不斷發展變化的管理需要。
1.2 教學方法不完備。
目前,在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手段絕大多數還是依靠自然媒體(黑板和粉筆),還是采用“單純、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傳統而落后的教學方法很難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教學的需要,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教學方式單一,還是采用“單純、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任課教師主要講授書本理論知識,而學生則被動地接受新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著重于傳授知識,而忽略知識的應用,灌輸有余,啟發不足,復制有余,創新不足。這種呆板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帶來的是膚淺的教學效果,更無法培養出思維開闊并適應當前經濟環境的高素質會計人才;第二,實踐教學欠缺,影響學生對成本會計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通過課堂理論課的學習,確實可以把握成本核算過程中各費用的具體分配方法,但缺乏對工業企業生產過程的了解,又沒有實踐環節的訓練,很難將成本會計知識應用于企業的具體實踐,掌握的只是零碎的知識片段,難以將其整合運用,更無法對成本會計知識進行整體靈活運用;第三,教學手段落后。目前成本會計教學手段絕大多數停留在黑板和粉筆等自然媒體,而傳統的自然媒體的教學手段最大的問題在于限制教學容量,不便于按成本會計知識的內在實質進行結構化教學。因為成本會計主要是通過成本數據的前后鉤稽關系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這種數據的來龍去脈又主要是通過成本核算的有關表格反映的,為了講解一個完整的成本核算過程,不可能將所有的成本數據表格在黑板上板書,只能通過課本前后翻閱才能解決,使學生知識結構前后不能連貫且不成體系,不利于知識的消化和吸收,缺乏連貫和流暢性,學生極易產生厭煩情緒,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隨著客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成本會計課程本身的特點,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面臨著革新。
2.改革成本會計教學內容
2.1 在成本核算方面,增加作業成本法內容。隨著高新技術在生產領域的廣泛運用,使得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高度電腦化、自動化,改變了企業的產品成本結構,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比重下降,而制造費用比重卻大幅度上升。這樣,無論從提高產品成本計算的相關性,還是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來看,都要求把產品成本計算工作重點放在制造費用分配上,而傳統成本法下以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時、機器工時等作為制造費用分配標準分配費用已不能準確提品成本信息,甚至會造成成本信息的嚴重扭曲,作出錯誤決策。于是,一種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計算方法——作業成本法應運而生,并且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作業成本計算法與傳統成本計算法不同之處主要在于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費用分配標準,而傳統成本計算法采用單一標準分配制造費用,由此導致產品產量大、技術含量低的產品成本偏高,而產品產量小、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成本偏低,形成不同產品之間的成本轉移,造成生產經營決策的失誤。作業成本法是以“作業”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為中心,是將產品生產劃分為若干作業中心,按引起制造費用發生的各種成本動因進行分配,可以避免產品或勞務成本的扭曲。作業成本法在我國部分先進制造企業已逐步的推廣和應用,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一新的理念和計算方法,成本會計教學內容中應增加作業成本法。
2.2 在成本會計教學體系結構上,增加工業企業生產過程和成本會計知識整體應用兩個環節。
從現行成本會計教學體系結構上看,一方面沒有包括對工業企業生產過程進行了解這一環節;另一方面也沒有包括集成本會計工作組織、成本計算方法和成本報表于一體的成本會計整體應用層次。我們的學生都是從高中直接進入大學的,缺乏對工業生產的直觀了解和認識。而一般成本會計教學均以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為背景,學生對課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簡單的工業生產術語難以理解,不利于學生對以工業企業為背景的成本核算過程和成本計算方法理解,影響他們對成本會計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也不利于將成本會計知識體系應用于企業的具體實踐。所以,在原有的成本會計體系結構上,在第二和第三層次之間應增加一個環節,即工業企業生產過程概況,其目的是通過該環節的學習讓學生對典型的工業企業生產過程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有利于其后以工業企業為背景的成本核算基礎層次和成本計算方法層次的學習和運用。同時,在原有的第五層次后再增加一個環節,即成本會計知識整體應用。主要包括針對不同生產組織和工藝過程特點的具體企業如何組織成本會計工作、進行成本計算及編制成本報表等內容,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成本會計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強化成本會計知識的具體實際應用。
2.3 與管理接軌,推陳出新,教授幾個新知識點。
新的制造環境和管理理論與方法,要求成本會計體系必須提供與管理需要具有高度相關性和充分可靠性的信息,這就要求成本會計教學必須與生產管理實踐密切結合?,F代成本會計已不單純是成本的計算、歸集和分配,成本核算是為了做好成本管理,形成管理決策,所以,現代的成本會計必須與管理會計銜接。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成本信息是企業管理當局極為注重的信息,成本管理會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就成本論成本,就教材論教材,一定要將這些時代性的新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包括作業成本管理和質量成本管理的內容。
作業成本管理將作業作為成本計算的最基本對象,以成本動因為標準進行費用分配,強調的是直接追蹤和動因追蹤,利用的是產品消耗費用與成本分配標準之間的因果關系。作業成本管理從以“產品”為中心轉移到以“作業”為中心上來,通過對所有作業活動追蹤進行動態反映,通過優化“作業鏈”,促進“顧客價值”的提高,可以更好地發揮決策、計劃和控制的作用,也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代經濟社會,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產品或服務質量水平高低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因素。質量成為許多企業的基本戰略目標,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就會上升,市場份額也就隨之上升。質量成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重要因素。許多企業已實現了全面質量管理,這就要求成本會計人員在以往質量成本核算的基礎上,根據全面質量管理要求,實行質量成本決策、最佳成本模型和質量成本綜合控制等方法進行系統管理,同時要求在提供業績評價的信息時,提供一些非財務性的相關信息,如質量成本報告、質量成本趨勢報告和質量成本業績報告等。
在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的生產技術不斷變化,生產組織和管理要求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因而對會計信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成本會計體系應適應這種變化,把各種成本會計領域的新思想、新方法進行吸收與借鑒,并將其補充到《成本會計》課程中,做到成本會計教學內容的更新。
3.創新成本會計教學方法
成本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課。如果一味地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完善實踐教學方式,仍采用傳統的黑板和粉筆等自然媒體的教學手段,勢必會影響學生對成本會計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也無法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成本會計人才。因此,創新成本會計教學方式、實施多元化教學已勢在必行。
3.1 改革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方式,強化案例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灌輸式”的,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的比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判斷能力,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思維能動性。因此要適應現代成本會計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和嘗試各種與教學層次相適應的啟發式教學方法,以便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考與分析判斷能力。此外強化案例教學和模擬學習,將案例應用于教學,根據實際資料,設計具有代表性、綜合性的成本會計案例,通過教師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教師歸納總結等過程來實現教學目的。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性、實踐性,能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進行模擬,以便使他們加強理性認識。要想增強學生的成本會計意識,培養符合時展的會計人才,就必須加強成本會計案例教學。對教學案例進行設計時需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一要真實。成本會計案例必須來源于現實經濟生活,基本情節和數據真實可信,為學生展示近乎逼真的經濟事項情景,展示出會計事項的復雜性和矛盾性,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思維創新和熱烈討論;二要有針對性。每個教學案例,都應該能突破課程中的某些重點、難點,使學生在該課程的某些問題上有較深的理解;三要有互動性。會計案例的展示,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成為案例教學的“主角”,引導學生的思維和操作進入會計處理的情景之中,并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案例,讓老師的引導和學生的發言產生互動。
3.2 完善實踐教學方式,建立會計模擬實驗室。
在強化和完善理論教學的同時,逐步地完善實踐教學方式。可以建立會計模擬實驗室,配備多媒體、電腦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創造仿真的會計環境,將成本會計理論教學與實踐統一于教學中,從成本核算到成本的管理控制,通過精心設計,在模擬實驗過程中給學生分配角色、布置任務,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查閱教材,搜集資料,相互討論,尋求教師的幫助,進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對成本會計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如同在會計部門做業務一樣,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將課堂上的抽象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強化成本會計知識的具體實際應用。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走出校門,讓學生親自參加社會實踐,到實際工作中去演練,到業務部門到基層企業去搜集資料,發現問題,進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檢驗,而且有助于進一步幫助學生對會計工作的整體環境和整個工作過程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印象。總之,要創造條件,利用各種途徑進行實踐性互動式教學,使成本會計的教學能夠更加適應社會實踐的需要,使我們的學生能夠把掌握的會計知識轉化為強大的實踐能力,從而成為社會有用的應用性人才。
3.3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制作高質量的成本會計多媒體教學課件。
先進的教學工具不但可以增強教學效果,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領域的最新技術與發展趨勢的認知水平。成本會計有個特點:就是數據多,表格多,計算復雜,而且主要是通過成本數據的前后勾稽關系來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由于傳統教學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將所有的成本表格一一在黑板上板書進行講解,造成學生對各知識點不能有一個完整、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如果采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但能夠克服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法的不足,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信息量,還可以讓學生形象、直觀地掌握成本會計理論和技能,把枯燥無味的成本會計理論表現的生動有趣,再加上動畫、音樂和圖像,會營造一個非?;钴S的課堂氣氛。同時,成本會計多媒體教學系統能更突出地強調各種成本核算整體流程的講解,在重點講授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的概念、特點、適用范圍以及成本計算的有關問題的前提下,更突出的強調各種成本計算方法從要素費用到完工產品成本的整體核算流程的講解。而且,每種成本計算方法的講授都可以采用菜單程序式教學,將成本核算的程序固定到案例講解的菜單上,菜單的各個選項是有先后順序的,只有在前一個程序過程完成才能進行后程序的操作,使學生對各成本計算方法有一個完整、系統、結構化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隨著全球化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國的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在管理上的要求越來越高,適應這種需求,開放教育培養出的21世紀的會計人才應具有全面的成本管理會計知識、較高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中,應做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更新的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2] 黃世英、徐保華.對《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會計之友,2007,(14)
[3] 朱寶安.《成本會計》教學方法探討[J].時代教育,2008,(6)
中小型民營企業成本控制的途徑和方法的研究
1)說明本課題的理論、實際意義
理論意義:中小型民營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想生存和謀求發展壯大,除了技術領先,資金較充沛之外,管理在其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而成本控制恰恰是企業管理活動中永恒的主題??茖W的組織實施成本控制,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壯大。中小型民營企業成本控制有利于改善、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更好的適應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變化。不斷引進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是企業管理者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企業只有不斷進行成本控制創新,才能獲取競爭優勢,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
實際意義:成本控制的直接結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從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現今市場多數是買方市場,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有眾多企業競爭,而生產的往往是同質產品,差異不大,這時就要看哪家企業具有成本領先優勢,其中成本控制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關鍵的因素,企業只有不斷加強成本控制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獲利水平。中小型民營企業成本控制有利于企業進一步降低產品成本、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和提高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只有從企業產品的設計、生產、交貨等基本活動以及對產品起輔助作用活動等全方位分析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成本控制的創新可以改變陳舊落后的觀念,通過成本控制的創新來引進新的先進的成本管理和科學合理的核算方法,才能尋求更好的降低成本的途徑,為企業創造更多利益,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綜述國內外有關本課題的研究動態和自己的見解
國內研究動態:以來,在改革開放的總方針下,我國的成本控制工作得以迅速發展。二十余年來,我國成本控制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標志著我國成本控制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在觀念上有了很大的改變。人們開始慢慢認識到進行成本控制改革應該認真學習借鑒經濟發達國家的有效管理方法和突出經驗,打開眼界,為我所用,同時結合我國現行的國情,加以吸納和改進。第二是成本控制不斷加強技術進步,成本控制滲透到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我國一些企業在開展目標成本控制時把目標成本作為價值的目標,從而使成本控制目標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為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開辟了有效途徑。第三是成本控制推行了責任成本制度。責任成本制度是在企業內部通過劃分成本責任單位,實施責任目標成本控制,對企業內部各責任單位的可控成本進行核算、控制、監督與考核的一種內部經濟責任制度。第四是在成本控制中引入戰略控制思想形成戰略成本控制。中小企業開始重視制定競爭戰略,并隨時根據顧客需求與競爭者情況的變動,做出相應調整。這樣就進入了戰略成本控制階段。
國外研究動態:成本控制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一個較長時間,它從事后控制到事中控制,再到事前控制的邏輯演進過程。第一階段---以事后分析利用成本信息為主的成本控制階段。這一階段較為漫長,大約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第二階段---以事中控制成本為主的成本控制階段。這一階段大約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40年代末,其主要標志是標準成本控制方法的形成和發展。第三階段---以事前控制成本為主的成本控制階段。這一階段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初至今,這一階段形成的成本控制理論與方法主要有目標成本控制法、責任成本控制法、質量成本控制法、作業成本控制法等。
自己的見解:中小民營企業,在整個經濟體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中成本控制模式不夠科學,對成本控制不夠重視。而目前市場經濟又處在非常危險的金融危機中,成本控制仍然是企業獲得利潤和發展的重要話題,金融危機給中小型民營企業造成了嚴重的打擊,只有通過加強企業成本控制,最大限度的積累資本,建立合理有效地成本控制制度,抓住機遇,化危為機,從危機中突圍出來,使企業的成本控制不斷完善,這樣才能使企業廣泛參與競爭并不斷地發展壯大。
課題的主要內容:
一、成本控制的含義
二、成本控制對中小型民營企業的重要性
三、中小型民營企業成本控制的主要內容
(一)生產成本控制
(二)運營成本控制
四、中小型民營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和缺陷
(一)企業缺乏嚴謹的科學管理制度
(二)企業之間信息傳遞混亂
(三)成本控制的程序和機制存在不足
(四)成本控制范圍過窄,管理難以到位
(五)缺乏戰略眼光
五、加強中小型民營企業成本控制的方法和途徑
(一)建立嚴謹科學的管理制度
(二)合理設置并建立創新型的成本控制模式
(三)通過標準成本核算方法進行差異分析
(四)將成本控制范圍向企業整體價值擴展
(五)增強并使用新的競爭戰略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閱讀大量與成本控制有關的資料,結合自己學習的知識和對過去的研究進行綜合比較分析,借鑒其經驗,實施自己的創新研究。
2.比較研究法:通過往年的一些關于成本控制的經典案例進行對比分析,運用自己的見解,研究成本控制的途徑和方法。
3.舉證法,通過分析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在生產經營中的實際意義,得出成本控制在中小型民營企業中的重要性,運用成本控制來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利潤,使企業利益最大化。
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完成期限:
2012年6月10日—6月15日: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選題開題并撰寫開題報告
2012年7月10日—9月1日:完成初稿
2012年9月5日—2012年11月30日: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修改畢業論文,完成第三稿
2012年12月1日—2013年3月30日:畢業論文定稿,修改論文直至定稿
2013年4月25日:畢業論文答辯
采取的主要措施:文獻收集、閱讀期刊雜志、上網查閱資料
主要參考資料:
[1]陳冬妍.談企業成本控制[J].煤炭技術,2002;3
[2]任多魁,胡中艾.成本會計學[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5
[3]魯亮升.成本會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4]易佩富.淺談中小型企業的成本控制[J].資產與產權,2003;5
[5]侯雪筠.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及其會計制度建設[M].北方經貿出版社,2004;8
[6]杜曉榮,路慶春.成本控制與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7]于富生,王俊生.成本會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8]劉恩,秦書華.企業財務成本控制技術[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1)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手段落后
大多數成本會計課程還是采用教師講授為主的形式,學生被動聽講接受,課程氣氛沉悶、單調,學生參與度低,很難調動起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熱情,更不要說提高其綜合素質。不少課堂仍舊采用板書授課方式,效率低下,明顯限制課堂容量,無法有效展示數據之間的關聯關系。另一些改為多媒體授課,也并不盡如人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板書授課方式的局限性,但由于大多采用PPT形式,課件不能達到表格數據演示的要求、不能滿足課程講授的需求,精品很少。此外使用多媒體授課方式雖然加快了課程講授速度,提高了授課效率,但利用不當容易造成學生聽不懂又來不及記筆記,不利于其課下自學。
2)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
核算流程限于“紙上演算”,導致學生學數學的感覺大于學會計,賬證意識模糊。成本會計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但目前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對產品制造環境的介紹,僅靠老師口頭描述,學生看不到實物,對車間、生產線、工藝過程和生產步驟缺乏空間的概念。普遍存在把費用分配和產品成本核算視為純粹計算,無法將分配表的計算結果與記賬憑證對應,及掌握分配表、產品成本計算單與賬簿之間結轉對應關系的情況,學習完成本核算職能后,仍做不到針對不同生產組織特點和工藝類型的具體企業,開展成本會計工作、完成成本核算并編制、分析成本報表。對于學生來說產品成本只是算出來而已,至于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具備相關性,根本顧及不到,使成本核算往往脫離賬證,成為復雜計算題的演練,最終演變為單純的死記硬背。這不僅不符合成本會計課程的特點,更違背了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型會計人才的教學宗旨。
3)課時較少,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傳統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成本會計通常被認為是財務會計課程的附屬課程,它的開設也往往作為財務會計不足的補充,因此很多院校都對成本會計課程的內容進行了壓縮,減少了課時。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的職業考試主要為會計從業資格證和初級會計師考試,這兩個考試對于成本會計的內容涉及都比較少,很多學生以應試的有用性高低來判斷專業課程,導致思想上對成本會計課程不夠重視,分配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都遠遠不及其他專業課程。
2上述問題的解決措施
1)完善課程培養目標,對課程教學目標進行審視、明確
在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鏈中,成本會計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核算職能與財務會計有一定的交叉,管理職能與管理會計有一定的重疊。根據高職教育培養目標,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應以成本的核算及監督方法作為課程講授的核心內容,而將營業成本、期間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等內容劃歸為財務會計課程。這樣處理,一方面將兩門課程模糊重疊的內容界限清楚地進行了劃分,同時也規范了財務會計報告和成本會計報告中相關項目的內容。在確定課程內容時,還應參考會計核算的目標,力求提供的成本信息盡量兼顧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同時考慮現代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需要,適當增加成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分析和考核等職能的內容,使成本會計課程的體系內容更具完整性和實用性。對于和管理會計中難以避免的重復內容,建議授課教師之間增加溝通協商,使闡釋角度不同、各有側重。總之,我們將高等職業教育成本會計課程的培養目標定位為: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成本核算能力,一定的成本分析能力及掌握成本預測、決策、控制等管理職能的基本理論和技能。
2)豐富教學內容,以適應當前會計環境的變化
首先對教學內容的覆蓋面進行甄選。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內容應覆蓋成本會計的兩大核心職能:成本核算(成本耗費的正確核算與客觀反映)和成本管理(成本決策有用性的強化),這一點應得到充分地體現,以避免很多高職院校只介紹核算職能,對其他職能避而不談的做法。而這會導致學生管理意識缺失,無法正確理解會計管理的實質,以及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服務的本質。其次對教學內容的邏輯體系進行重塑。以市場這個大環境為出發點,從戰略的高度進行成本的事前和事后管理,不僅要增加成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分析和考核的內容,還要適度擴充成本管理領域的新概念、理論與方法,如成本控制戰略等,使課程內容更加緊密地貼合學科研究前沿和實務領域,更加具備前瞻性。
3)編寫適應成本會計課程改革需要的好教材
優秀的教材是搞好教學的關鍵,除了要能體現成本會計理論研究的最新結果,還要和企業的生產方式、生產核算程序緊密貼合,盡量包含實際工作中使用的真實的憑證、賬簿、成本計算單等,盡可能地展示實際工作狀態。同時配套高質量的實訓教材和實訓案例,完善體系、充實內容、強化系統性,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融合課程的基本知識、專業理論和職業技能,盡量做到覆蓋會計業務的全部流程,充分體現出成本會計實務的復雜性,同時也要照顧學生的理解程度,以便于學生自學。
4)改革教學方法,靈活、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實用性很強是成本會計課程的特點之一,缺乏實踐環節,僅僅采用灌輸式教學法,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會大大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以筆者多年的成本會計教學經驗,結合成本會計的特點,我們建議采用如情景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對比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在準備案例、項目時,盡可能地使情景、案例、項目具備真實性、啟發性和參與性,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由于成本會計對同一環節的核算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可使用對比教學法對同一環節的不同方法的特點、使用范圍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方法的理解。
5)完善教學手段,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質量
現在的學生習慣于電視、網絡等感性認識形式,對理性認識陌生甚至抗拒,因此使用多媒體演示企業生產過程和成本核算流程,可以減少學生對課程的陌生感,拉近學生與課堂教學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其深刻理解書本上的知識。區別于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法僅限于PPT教學,我們將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拓展為包含文字、圖形、表格、視頻、錄像、動畫、資料片等多種形式,通過圖、文、聲、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信息輸入。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建立導航圖,實現成本會計課程的結構化教學,體現出成本會計系統性強的特點,突出各種成本核算方法整體流程的特點,使學生對各成本計算方法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理解,并掌握成本核算數據的來龍去脈。配合增加電算化素材的作業和思考題,使學生熟悉利用現代化辦公手段完成成本賬表的計算與結轉。
6)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為目標,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成本會計是中職會計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會計專業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它是以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闡述的理論、方法和技能作為基礎。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又為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等課程的教學打下必要的基礎。成本會計課程實踐性、系統性強,強調理論聯系實際。要求學生全面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要求學生能夠根據企業具體情況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計算產品成本、編制成本報表和進行成本分析,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及時可靠的成本資料,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因此成本會計這門課程對教學的要求比較高。成本會計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會成本計算,而且是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熟練進行實務操作和成本分析、預測、決策等。在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中,教師比較偏重理論教學,注重知識的記憶,強化職業技能教學不足;成本會計教學與實踐脫節,學生動手能力差,不能適應實際成本會計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因此必須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達到企業對人才要求的標準。
2成本會計課堂有效教學案例展示———品種法教學案例分析
品種法是成本計算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種方法。教材以某企業一個基本生產車間和一個輔助生產車間一個月內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例,以多張表格的形式講述了品種法的應用過程。對于初次學習品種法的學生們來說,有較大的學習困難,連表格數據的來龍去脈都很難理解清楚,更別談實際操作了。本次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程度出發,以真實的招聘資料為教學案例創設情境。以品種法的計算程序為導向,從編制要素費用的會計分錄入手,逐步填制記賬憑證、審核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呈現完整的賬務處理流程,有助于學生理解品種法的應用程序。課堂教學采用情境教學、案例教學與任務驅動式教學相結合并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模式。以學生明確任務、實施任務、完成任務、展示任務為主線,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學會操作為目標,真正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2.1創設工作情境,發放資料,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廣州某企業2013年7月校園人才招聘筆試題:某企業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和一個輔助生產車間?;旧a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輔助生產車間是一個機修車間,為基本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等部門提供修理勞務,該輔助生產車間不設“制造費用”賬戶。企業采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要求根據所發生的經濟業務編制記賬憑證并完成甲、乙兩種產品明細賬的登記。該企業2013年10月份生產車間發生的有關經濟業務如下:1)領用材料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產品領用材料249600元,生產乙產品領用材料182400元。基本生產車間領用一般消耗性材料56640元,輔助生產車間領用一般消耗性材料57600元。2)分配工資基本生產車間生產工人工資192000元(按甲、乙兩種產品耗用的生產工時比例進行分配,甲產品的生產工時為28800小時,乙產品的生產工時為9600小時),基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工資38400元;輔助生產車間生產工人及管理人員工資共72000元;行政管理人員工資81600元,共計384000元。3)計提福利費按照工資費用的14%計提職工福利費。4)計提折舊費基本生產車間固定資產原值960000元;輔助生產車間固定資產原值為384000元,按月折舊率1%計提折舊。5)其他支出基本生產車間發生其他支出43584元,輔助生產車間發生其他支出29280元,共計72864元,均通過銀行辦理轉賬結算。6)10月份輔助生產車間(機修車間)共提供勞務43200小時,其中:基本生產車間提供38400小時,為行政管理部門提供4800小時,輔助生產費用按受益原則進行分配。7)基本生產車間的制造費用按生產工時比例在甲、乙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甲產品的生產工時為28800小時,乙產品的生產工時為9600小時。8)甲產品本月完工產品4800件,月末在產品1920件,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加工費用完工程度為40%。乙產品本月完工產品1600件,月末在產品500件,原材料投料程度為80%,加工費用完工程度為50%。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引用公司招聘考試資料,貼近學生實際。在當前就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每位同學都想在自己求職過程中能夠順利通過。因此,相對課本案例而言,資料可以滿足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激發學生們的挑戰欲。在學新知識之前,學生們就已經具備積極主動的心態了。這對于本次課的課堂教學而言無疑是開了個好頭。
2.2布置任務一:小組合作-分角色完成前7筆經濟業務記賬憑證的填制班級共36人,分為6小組,每組6人(分別是從1號到6號的同學,每組類推)。每組設出納一名,會計主管一名,其余同學都是充當會計角色。(4位扮演會計角色的同學都要自己填制憑證,由統一的出納蓋章,主管審核。)扮演會計角色的同學能夠很好地了解會計處理的流程,也是編制會計分錄、填制記賬憑證的一個很好的復習機會。扮演出納角色的同學,對于哪些憑證應該出納簽字,會有更清晰的認識。扮演會計主管角色的同學則可以深刻體會審核記賬憑證的嚴謹。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也更有利于同學們展開討論,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相比傳統的講授式課堂,學生學得更輕松,更主動。
2.3師生核對記賬憑證、精心設置搶答環節在各小組分角色討論、填制、審核完記賬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核對記賬憑證、分析經濟業務。其中第6、7兩筆經濟業務設置為搶答題。規則為在5分鐘內最快舉手的組員進行回答。回答正確,該組加5分。若回答不正確,其他每組說出自己的答案,正確的組加5分,不正確的組不加分。將第6、7筆經濟業務設置為搶答題,一是因為相對前5筆經濟業務而言,難度增加了,也有一定的綜合性。二是為了增強組間的競爭性,同時也調動學生的學習氣氛,增強集體榮譽感。
2.4任務一成果展示:老師隨機在各組抽查座位號相同的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如果把每組所有組員填制的憑證全部展示出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是不可能的。利用隨機抽取相同座位號的方式比較公平。將所抽取學生的記賬憑證用投影儀展示出來,全體同學一起觀看學生作品。師生一起對6位學生的記賬憑證打分(得分細則表包括:每張憑證日期、附件、摘要、會計分錄、畫線、金額、人民幣符號、記賬員簽字發、出納簽字、主管簽字)每張憑證滿分為10分,共7張記賬憑證。(第8筆經濟業務暫時不做)
2.5布置任務二:以品種法的計算程序為導向,學生自己完成第八筆經濟業務記賬憑證的填制招聘資料的設置很好地詮釋了品種法的計算程序。學生在編制記賬憑證時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筆經濟業務之間的聯系,絕大部分同學可以領悟其中的順序結轉過程。第8筆經濟業務比較綜合,是成本計算的最后一步。要將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采用約當產量法需分三個成本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分別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對于學生們來說,雖然前面第八章已經講過約當產量法,但與品種法結合起來運用學生還不熟練。我采取先讓學生思考,自己填制憑證的方式。
2.6任務二成果展示各組仍然會抽取一個座位號相同的同學上交作業,作為組內成果。在我巡視過程中同學們都在積極討論,學習氣氛很好。這說明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可以激發學生的挑戰欲和學習熱情。當然任務的布置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既不可太難也不可太易,才能有比較好的學習效果。大部分同學計算正確,并完成了記賬憑證的填制。
2.7布置任務三:第1-3小組完成甲產品明細賬的登記,第4-6小組完成乙產品明細賬的登記兩種產品都需要登記明細賬,由于受課堂教學時間的影響,我決定分組分別進行。第1-3小組完成甲產品明細賬的登記。第4-6小組完成乙產品明細賬的登記。明細賬的登記也是一個比較綜合的過程,需要思路清晰,謹慎仔細。小組同學通過討論可以正確填制完產品明細賬?,F場觀察來看,同學們學習熱情很高,都在進行激烈討論,集體榮譽感很強。
2.8任務三成果展示:甲、乙兩種產品明細賬各組上交產品成本明細賬。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分析兩種產品明細賬的登記過程,然后利用投影儀展示各小組產品成本明細賬。根據評分細則,師生一起對各組明細賬進行評分。由于之前各小組在登記明細賬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思考,現在老師再稍加點撥,同學們就能順利說出答案。從各組上交的明細賬來看,有2組全對,2組填錯了1個數字,1組填錯了2個數字,還有1組全錯。同學們掌握的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
2.9統計各組成績,對成績排前三名的小組進行獎勵在本次課的設計中,我將各個環節的評分做到具體可操作化。最后我們排出了名次表。對于前三名的小組,我們給予了物質上的獎勵。后三小組雖然沒有獲獎,但課堂上的表現也是很好的。
3教學反思
【關鍵詞】成本會計;教學手段;創新
一、傳統成本會計課程的演進
在20世紀80年代初,成本會計課程是從原《工業會計》課程中的工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部分分離出來的,當時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其教學內容沿襲了計劃經濟條件下會計模式的內容,主要體現在核算范圍上僅僅局限于工業企業生產成本的計算,而且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在會計報表體系上將成本報表作為對外報送的會計報表之一。然而,多年來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始終不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新型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環境。自動化的制造程序、電腦控制的材料處置系統被廣泛應用于生產、制造行業,有的企業實現了無人化管理。企業一旦實行自動化之后,生產力就會大幅度提升,人工成本不斷減少,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解決了市場對產品多樣化、精致化的需求。這樣,以傳統制造環境為背景、以產品生產成本為核心的成本會計教學,與社會現實需求很不相適應。為此,成本會計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現行成本會計教學面臨的問題
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會計也是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但是成本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及應用范疇,不同于其他會計學課程。成本會計是一門集知識、技能、技巧為一體的專業課,對于學生來說,雖有會計學的功底,但要想很好地掌握成本會計這門課,還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成本的計算方法,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不太容易。但是現行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成本會計教學內容體系滯后于客觀制造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完善,在企業中廣泛應用高科技已是大勢所趨,科學技術進步使企業制造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目前在我國會計實務界,普遍應用的制造成本法同樣面臨著變革的現實。而現代成本會計教學內容并沒有將這種變革納入其中,只是停留在讓學生了解企業的生產工藝過程和基本生產耗費,采用傳統的產品計算方法如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對產品的成本進行計算、編制成本報表。傳統成本會計教學內容體系,一是介紹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主要包括成本會計的涵義、內容、產生、發展和成本會計工作組織,但缺少成本會計的目標;二是成本核算,包括產品成本核算一般程序、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方法、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和成本報表編制方法。但缺少對產品制造環境的介紹,學生無法根據不同的制造環境和成本管理的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學生學完成本核算部分,仍不能針對不同生產組織特點、類型和管理要求組織進行成本核算并編制成本報表。產品成本只是算出來而已,至于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滿足管理當局的需要很少顧及。成本核算的教學也不符合成本會計課程應用性強的特點,違背了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的目標。
(二)成本會計教學手段限制教學容量
成本會計主要是通過成本數據的前后勾稽關系來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這種數據的來龍去脈又主要是通過成本核算的有關表格反映的。目前成本會計教學手段絕大多數停留在自然媒體階段,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課時和媒體等的限制,使得教學效果欠佳??梢?傳統的自然媒體的教學手段限制了教學容量,很難體現成本會計樹狀的非線性的知識結構,不便于按成本會計知識的內在實質進行結構化教學。(三)成本會計教學缺乏實踐教學環節
目前對成本會計的教學普遍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式、灌輸式教學方法,欠缺實踐環節,學生缺乏對制造業生產的直觀了解和認識。勢必影響學生對成本會計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應用。一般成本會計教學均以制造業成本核算為例講授,學生對課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簡單的制造業術語難以理解,影響他們對成本會計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如對生產工序和生產步驟的正確區分,對生產中投料方式和在產品轉移方式的了解,影響他們對分步法中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生產步驟的確定等問題的理解掌握。單純的理論講授方式強調成本核算過程中各費用的具體分配方法,沒有實踐環節很難將各費用分配方法的一些要點整合起來,形成完整的成本計算方法加以運用。所以,學生得到的是成本核算過程各環節的知識片斷,對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的掌握很不系統,難以對成本會計知識進行整體靈活運用。成本會計的實踐教學仍局限于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在財務會計的模擬實習中。教學過程沒有包括對制造業生產過程了解這一環節,不利于學生對以制造業為背景組織教學的成本核算過程和成本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沒有包括集成本會計工作組織、成本計算方法、成本報表編制和成本管理于一體的成本會計整體應用層次,不利于將成本會計知識體系應用于企業的具體實踐。
三、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
(一)構建合理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由于成本會計是在學習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的一門專業課程。它融入了多學科的知識,因此在設計培養方案時,應該從整體發展與綜合性出發,合理構建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使學生意識到基礎課程的重要性,掌握基礎課程的基本理論、方法,為成本會計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要注重其它學科知識在本學科領域中的應用,搞好整體優化。在課程內容的確定上,確立為滿足不同的目的而提供成本信息的思想,結合現代成本管理的需要,增加成本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的內容,在保留成本會計傳統體系中的理論與方法的同時,簡化過多涉及其他管理領域的內容,擴充成本控制戰略等成本管理領域的新概念和理論與方法,使成本會計的體系內容更具科學性、實用性和前瞻性。
(二)構建成本會計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系統
針對會計教育的特點,著名會計學家閻達五教授曾提出“會計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成為一種21世紀會計教學手段新模式”。多媒體教學:通過教學課件的使用,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直觀地演示教學內容,加深對理論教學的理解。多媒體技術在會計教學上的應用是會計教學現代化的需要和發展趨勢。成本會計教學應構建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在成本計算方法方面,強化成本計算全過程的整合,采用菜單式的程序教學。多媒體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系統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集中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以圖、文、聲、像并茂,直觀、具體、生動及信息量大和使用快捷、方便為特點。成本會計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系統,在重點講授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的概念、特點、適用范圍以及成本計算的有關問題的前提下,更突出地強調各種成本計算方法,從要素、費用到完工產品成本的整體核算流程進行講解。而且,每種成本計算方法的講授都應采用菜單程序式教學,將成本核算的程序,固定到案例講解的菜單上。菜單的各個選項是有先后順序的,只有在前一個程序過程完成后才能進行以后各程序的操作。這樣學生對各成本計算方法就有了一個完整、系統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網絡輔助教學系統還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進行交流,布置、提交和批改作業等,完成整個教學環節。
(三)構建完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方式
實踐性教學是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親身體會成本會計在不同行業中的操作與應用以及在經濟管理中的重要性。成本會計教學主要以制造業生產過程為例進行講解,而學生對企業生產過程沒有感性認識,因此應該讓學生對制造業的生產過程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實驗課程的開設,了解各種憑證的來源、去向,解決學生感性不足、認識不夠的問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并通過團隊合作可培養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最后,針對不同生產組織和工藝過程特點具體了解企業如何組織成本會計工作、進行成本計算、編制成本報表、進行成本管理等內容的綜合實踐教學,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成本會計整體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對成本會計實踐更好地應用。
【參考文獻】
[1]尹瑜.試論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8,(1).
成本會計的發展要適應新的經濟環境,以滿足現代經營管理的需要.成本會計工作已不再局限于成本核算,其角色發生了變化.成本會計新的工作特點和工作方法,決定了成本會計人員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必須具備多種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如社會工作能力、調查分析問題的能力等,因此要求我們培養的是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具備多種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然而,在成本會計教學中,普遍出現注重對現成資料成本的核算,而對原始資料的取得、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關注度不夠,這就容易導致高分低能,降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現代社會需要的是能容身于社會、能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科研型、技能型人才,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面向社會,從“我能做什么,我能培養出什么樣的人”走向“需要我做什么,需要我培養出什么樣的人”,這種觀念更貼近于社會,易得到社會的認同,而且能實實在在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育觀念的轉變隨之帶來的是教學方法的改革,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尤顯重要.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工作內容為載體來設計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具體到成本會計來說,就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設計具體的成本會計項目方案,學生根據設定的企業經營成本資料,進行成本項目核算的實踐.整個過程由學生自己完成,老師只是參與者和引導者,所以能真正提升學生會計各層面的軟技能.因此,在成本會計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有其重要意義.
2項目教學法在成本會計教學中的實施
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工作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整個工作過程中,教師起引導和輔助作用,具體到成本會計教學,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問題的要求搜集、選擇信息資料,從成本會計工作的實際出發設計典型性的案例,通過小組的共同努力研究,具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或完成任務.項目教學法按照三大步驟進行:確定項目任務、項目的組織和實施、項目的總結和評價,具體如下:
2.1確定項目任務
2.1.1任務分組.
項目教學法通常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在分組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采用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分組,一般而言,按照項目的實際情況,可參照團隊分工協作的模式進行分組.
2.1.2項目的選擇與設計.
項目選擇的好壞決定了項目教學法的成敗.在立足于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由教師或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幾個項目任務,結合可行性,最后通過討論,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根據提出的待解決的問題設計項目.比如,可選擇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項目.在設計上,應遵循基本理論,由淺入深,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
2.2項目的組織和實施
項目確定后由學生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由教師審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針對設計好的項目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搜集整理資料并針對項目進行討論.比如,在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項目中,學生通過討論可以了解到制造費用的內容以及如何利用制造費用降低企業的成本.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要做到分工協作,信息共享,提高效率.實務中,成本核算工作分工細致,流程明晰.因此,成本會計的項目也分層次分步驟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遵循邊理論邊實踐,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用理論指導實務,用實務增強對理論的認識.以生產費用的分配為例,詳細說明具體工作安排.
2.3項目的總結和評價
教學項目的工作任務完成后,要對學生提交的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以利于學生實踐技能的進一步提升.評價過程要師生雙方共同完成,可先由學生對自己的成果進行講解,然后組織學生對該成果進行互評,最后由教師對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實踐能力.
3項目教學法在成本會計教學中應用需注意的問題
3.1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換
在項目教學法教學中,教師承擔著更重要的角色.老師由傳統的課堂主演者轉變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學生由學習的被動者變為學習的主動者.教學過程更注重“授人以漁”,并遵循教師理論引導在先,學生實踐學習在后的原則.為此,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2項目案例設計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