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8:07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學研究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許多國家的大百科全書中,對社會學研究對象的定義不盡相同。如1976年版的《美國大百科全書》認為“:社會學被描述為對人的社會行為進行的一種科學研究,或對人群的研究?!恫涣蓄嵃倏迫珪氛J為,社會學是關于人類行為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旨在探索個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以及個人之間和群體之間相互交往和相互影響的原因及其結果?!短K聯大百科全書》認為,社會學是一門關于社會這一完整體系以及論述與整個社會有關的各種社會法規過程和人群的科學。另外,現代年代社會學家對社會學的定義和理論有各種不同的意見。一些觀點認為,社會學是社會的科學;另一種觀點認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就是所有其余的學術領域;第三種觀點主張對‘社會問題’進行調查;第四種觀點認為社會學是一門有關社會制度的科學?!?/p>
國內對于建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研究成果。中國在20世紀初就已經開始了社會學研究的歷程,由于社會學源于國外,因此當時的社會學研究基本上是從西方國家直接移植過來,并沒有開始社會學的本土化發展。社會學在我國發展之初,主要是將中國的人口、婚姻家庭以及農村等具體問題做出了一定的研究,并沒有形成本土化的社會學研究對象。
1979年至1985年的對象建構。自1979年社會學重歸學術界以來,各學者對于該問題的討論一致沒有間斷過。學者們對此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觀點,《社會科學爭鳴大系•社會學卷》進行了簡單的歸納。于光遠等人認為,社會學是在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研究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科學,是以研究社會問題為中心的一個“社會群”。該主張認為,社會問題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杜任之認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社會,包括社會結構、社會發展動力以及社會生活現象及其規律性,范圍十分廣泛。楊心恒將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界定為:發生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里的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并從中探索人類社會行為的規律。此外,還有一種觀點指出,社會學沒有固定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
1985年至今的對象建構。1985年至今是社會學重建之后的第二階段,此時對于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界定基本上趨于一致: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整體。在此基礎上,學者們的思路更加開闊,提出了以下觀點:第一,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定的社會關系,而對于社會關系進行具體的研究構成了應用社會學,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理論分析和科學抽象形成了理論社會學。第二,鄭杭生認為,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以及機制的綜合性的具體社會科學學科。第三,陳頤認為,制度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以上是對于社會學研究對象界定的主要觀點,此外還有其他界定,如:將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界定為社會行為、市民社會、社會生活等等,這里不詳細闡述。從國內以上學者們的表述中,我們不但可以看到各社會學家對于研究對象建構各不相同,也看到了其中一致的成分:第一,建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始終圍繞著“社會”;第二,該研究大致分為兩種類型:靜態研究和動態研究,并力圖將二者結合起來。
國外學者對于建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研究成果。社會學自創立以來,國外社會學家對于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的建構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下面筆者將從社會學創立至今的不同階段對此進行梳理。
初創時期社會學的研究??椎掠?839年在《實證哲學教程》一書中正式使用“社會學”這個名稱,標志著社會學的誕生??椎抡J為社會學是一個相互聯系、復雜程度不斷提高的科學系統的最后一環,前幾環依次為: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由于社會學和以上學科共處一個科學體系,且聯系密切,因此社會學在本質上應當和這些學科具有相同的性質和方法論,只是研究對象不同??椎聞摿⒌纳鐣锢韺W“是指專門研究社會現象的科學,它本著和天文現象、物理現象、化學現象、生物現象同樣的精神來考察社會現象。也就是說,社會現象受到不可變更的自然規律的制約,揭示這些規律是社會物理學所研究的特定目標”。這段話包含了三層含義:第一,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切社會現象。第二,社會現象的背后存在著穩定的規律。第三,這些規律是可以用類似自然科學的原則來研究。當時,孔德的社會學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一切社會科學學科的綜合,不能與我們目前理解的社會學完全劃等號。此外,孔德還提出了具體的研究方法,即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以及社會學的主要方法———歷史法。綜上所述,創立時期的社會學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尋求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學科。一方面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被提出來了,另一方面它又沒有真正確立自己特有的對象。與其他社會科學相比,社會學并不處在同等地位上,而是具有指導意義式學科。
形成時期的社會學研究。在社會學史上,一般把19世紀末20世紀初稱為社會學的形成時期。這一時期是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期,即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時期。這時需要新的社會學理論方法論的指導。從19世紀40年代產生到19世紀末的近半個世紀中,社會學得到了相當的發展,但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卻一直沒能在大學或學院中占據一個獨立的席位。造成這種現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學從產生以來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對象,因此,擺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摘要:任何一門學科的研究,首先是從了解它的研究對象、研究范圍開始的,現對社會學研究對象客觀性進行討論。關鍵詞:社會學;研究對象;客觀性社會學家面前的主要任務之一即是確定社會學的研究對象,這一階段做出巨大貢獻的社會學家應首推涂爾干和韋伯。
(1)涂爾干的社會事實。涂爾干認為,哲學應研究宇宙中所有現象的普遍性,而社會學只研究“特殊的社會性質”,社會學必須從哲學的普遍性中走出來,尋找自己特有的研究對象。涂爾干把“社會事實”定義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即強調社會現象獨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觀性。他認為,我們必須要擺脫一切預斷性的概念與主見,把社會現象當成客觀事物來考察;對于社會現象,只能通過社會現象去解釋。涂爾干對社會現象進行了嚴格的界定“:所有‘動作狀態’,無論固定與否,只要是由外界的強制力作用于個人而使個人感受的;或者說,一種強制力,普遍存在與團體中,不僅有它獨立于個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個人,使個人感受的現象,叫社會現象?!痹摱x應從以下三方面理解:第一,涂爾干在確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時特別反對社會唯名論,主張社會一旦形成,就有超乎個人之上的特征和作用。所以,必須用一種社會現象去解釋另一種社會現象。第二“,強制”的含義與日常生活中對它的理解不同。第三,涂爾干的“社會現象”指的就是社會制度。他甚至直接認為“,社會學是研究社會制度的科學”。
(2)韋伯的“社會行動”。與涂爾干不同,韋伯將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確定為社會行動。他認為“,社會學就是這樣一門科學,即它試圖用解釋的方式來理解社會行動,據此通過社會行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對社會行動作因果解釋”。因此在研究層次方面,韋伯所指的社會行動是個體的“社會行動”。而不是社會結構。韋伯所講的“社會行動”具有三個特征:第一,具有行動者所賦予的某種意義;第二,涉及到他人的行為;第三,行動的目標與他人相關。韋伯進一步把行動分為四種:第一種是目標導向的行動,第二種是價值合理的行動,第三種是情感導向的行動,第四種是傳統導向的行動。韋伯認為,只有前兩種行動才是嚴格意義上的社會行動。在社會學形成時期,涂爾干和韋伯為社會學知識的客觀性對研究對象進行了系統的界定。社會事實和社會行動都具有客觀性和社會性,與初創時期的研究對象相比更具有系統性和客觀性,在社會學研究方向的引導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為社會學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社會學研究過程的客觀性
涂爾干:《社會學方法的準則》。涂爾干將社會事實界定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之后,進而發展出社會學研究的準則,涂爾干在《社會學方法的準則》中的首要原則是:要把社會事實作為物來考察,系統地摒棄各種先入為主之間,必須是在從主觀立場上對世界作實踐領悟的分析之前。涂爾干發展了實證主義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涂爾干的實證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最基本準則是要將社會現象當做客觀事物來研究,把社會現象作為構成社會學研究的出發點的實物論據來研究。在著手研究事實時,要采取一種對事實的存在持完全不知的態度,事實所特有的屬性以及這些屬性所賴以存在的原因,不能通過主觀臆測去探尋,而是通過研究者的實證研究去判斷。實證社會學應該把社會現象當作事物來研究,力求運作上有效地程序及規則,嚴格保證社會學研究的客觀性,力求和自然科學別無二致。涂爾干提出的社會研究的完全客觀中立性是一種不能達到的理想狀態,因為社會科學的研究不僅僅包含研究對象,另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研究者。個體之間是有差別的,其看待社會、事物的角度也是有差異的,從客觀世界中所獲得的信息經過個體的主觀理解形成的印象也是不同的。而涂爾干僅僅從研究對象的構建方面來保證社會學研究的客觀性是不夠的,仍存在值得探索和反思之處。
1.經典社會學的空間論述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第三卷中集中探討了地理空間之于法律制度的影響,他認為法律和所在地理空間的氣候是息息相關的。這樣的相關性是通過氣候本身對人們性格的影響而發揮作用的,生活在寒冷地區的人們充滿精力,冷淡,他們的立法者往往樂于迎接挑戰,但是民眾卻因為長期冷靜培養下來的理性達到自我約束。生活在炎熱地帶的人們精神萎靡,但是卻充滿,故而南方往往恪守傳統法律千年不變。他同時探討了土壤和法律制度的關系。孟德斯鳩重視地理空間對于人文社會的影響。齊美爾比較系統的論述了空間的特征,他認為空間具有排他性、可分性、固定化以及可以構成人們生活關系外在關系的第四種類型,他探討了劃分空間界限的方式,確定了研究空間的思路,他認為空間是社會形式的一個類型,從繁雜社會事務中可以抽離出來進行分析的對象。
2.芝加哥學派對于空間的闡述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是帕克,他創立了人文生態學的研究方法,將生態學的分析視角引入城市空間研究。首先,在城市的空間結構和空間布局的形成過程中,存在生態學上的競爭和共生的關系,共生是群體之間的分工協作和互相依存,在城市的空間內部表現為功能互補的機構分布在臨近的位置。而競爭機制是由于空間的資源的有限以及個人或人群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產生的彼此爭奪的關系。競爭和共生構成了城市結構的基本機制,芝加哥學派用了濃縮、離散、隔離、侵入、接替五個過程來描述城市空間布局的形成。
3.新城市社會學的觀點新城市社會學對芝加哥學派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認為芝加哥學派忽視了政府和經濟的原因。他們將的理論引入城市空間分析,重點關注資本的積累,權利的集中以及政府角色。新城市社會學的代表人物有卡斯特爾、哈維和雷克斯??ㄋ固貭栒J為,城市的空間是社會結構的體現,社會結構是包含了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系統,城市空間本身是資本主義生產要素和消費要素集中的場所,是資本產生和消費的場所,因此城市空間內部存在資本積累和階級斗爭,政府管理者對城市資本生產的介入將導致城市空間形態的變動。哈維贊同卡斯特爾對于城市的分析,認為城市的空間布局是階級斗爭的結果,這些斗爭常常在租金、補貼政策和土地開發表現出來,富有階級可以通過自身的經濟政治地位使得政府管理制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政策。雷克斯認為城市中空間內部住宅的集中和隔離現象的形成,是由自由市場機制和科層制綜合運作過程的產物。他通過國家具體制度的制定和運作過程來分析空間布局的形成,并且分析得出在爭取住宅過程中產生的階級斗爭需要政府的調節。
二、空間研究的方法和現實意義
1.空間研究的分析方法在具體的空間研究層面,可以將空間研究本身區分為兩種,將空間作為研究對象的空間研究和以空間作為分析視野的研究。將空間作為研究對象,既包括空間內部的自然物和資源,也包括空間布局本身,這兩者都具有研究和探討的價值。把空間內部的自然物及資源納入社會學的考察范圍內,即是研究內容物如道路,橋梁,以及公共場所對人們生活行為的影響,對人們生活態度的型塑,目前社會學領域對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見,更多的是建筑設計方向對于建筑本身的考察。將空間作為對象的研究更多可以采取對比的思路,可以在時間上進行縱向對比,在地域內進行橫向對比。如城郊間的道路修建,在時間的向度上可以通過對比修建前后郊區對人們通勤上班的影響來得出結論,在地域的向度上,可以考察不同地域有城郊道路和無城郊道路的情況來進行分析。對于空間布局的分析和研究比較多見,芝加哥學派對于城市空間的分析,城市地理學對于城市居住區隔的研究,在國內,這樣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編著的《中國城市化—格局·過程·機理》中,對于中國城市化過程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在宏觀層面,建立了中國城市化體系的空間格局,通過對中國城市發展的統計分析,得出了城市化過程中,城市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在《社會空間重組與生活方式變遷》中,以大連市為例,深入研究了我國城市社會空間的重組,針對傳統“單位”社會職住結合的居住空間在現生的轉變進行探討,認為現代的社會空間重組一方面減少了職住結合的居住區,另一方面帶來了城市居民多樣的通勤移動和消費移動的空間模式。
2.這些研究首先繪制了一個社會學意義上的空間地圖,然后結合動態的對比過程,觀察空間布局的變革以及變革背后的原因。在空間布局的研究的分析過程中,要掌握動態的分析方法和空間制圖的分析方法:動態的分析方法是為了更加清楚地明確空間布局形成的機制而采取歷史的分析方法。從時間流的單向流動中緊抓空間格局的變化。城市空間區域的格局變遷經歷了個緩慢的過程,搜集整理這些緩慢過程中的格局變動的時間點,并且通過對與研究目的相關的因素的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在這些點上開展橫向的分析,探討社會因素對空間格局形成的影響,然后將其置于城市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考察空間格局的形成以及格局本身會對社會造成怎樣的后果??臻g制圖的分析方法直觀了然,是通過對城市社會進行社會統計調查處理后對數據進行綜合處理的過程,可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統等相關軟件,建立空間分析的指標系統,將空間分析整合在地理信息的圖表之上。運用空間制圖可以清晰展現城市區域內的空間格局的社會指標的變遷和變化,有利于進一步對空間格局變化的原因進行分析,有利于空間研究結論的展示。
論文關鍵詞:SSK;實驗室研究;社會建構論
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科學知識社會學代替了默頓的科學社會學,并以其激進的社會建構論知識主張在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盡管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目標是要揭示科學知識是社會地建構起來的,但研究進路卻是多元的,先后出現了以巴恩斯、布魯爾為代表的愛丁堡學派和以科林斯、平奇、特拉維斯為代表的巴斯學派的科學爭論研究;以拉都爾、伍爾加、謝廷娜為代表的實驗室研究;以馬爾凱和他的約克小組為代表的文本與話語分析研究。這些都是科學知識社會學的主要研究場點,但實驗室研究在這些研究場點中是較少受到批判的一種,且它與科學知識社會學社會建構論主張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實現SSK目標的重要途徑。鑒于實驗室研究在科學知識社會學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擬就其研究的基本理論策略、研究方法、主要代表人物及研究進路進行敘述并作簡要評價。
一、從傳統知識觀到社會建構論
科學知識社會學把實驗室研究引人其研究范圍并作為重要研究場點是與整個科學知識的認識轉向有關的,它是傳統的知識觀和科學標準受到普遍的懷疑和挑戰的結果。傳統的知識觀認為,知識是對自然界的客觀描述,科學是由自然界決定的,人只是被動地反映自然;科學知識是被證明為真的命題,是客觀的、標準的、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不帶有任何主觀性和直覺的成分,也與社會因素無關。而科學知識社會學則一反傳統的把科學知識看作“自然之鏡”的觀點,認為原先被認為是純粹的、客觀合理的科學知識實際上是社會建構的產物,科學更多的是社會建構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自然在知識的產生及確定其真理性的問題上是無發言權的,正如科林斯所說的:“在科學知識的建構中,自然世界只起很小的作用或不起作用。
1962年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開拓了對科學的社會學研究的新視野,其知識的社會學轉向的主要含義說明,知識不再是純粹真理的載體,而包含了許多社會的因素,對知識的研究必須置于一個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之下??茖W知識社會學承襲了庫恩的社會學研究傳統并對其進行激進的解讀,把實驗室研究提高到一個戰略地位,這是與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目標綱領分不開的??茖W知識社會學的全部工作重心是說明科學知識的認識因素與社會因素的結合,說明在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無不包含著社會方面的成分。為了揭示科學知識的社會構成,打開“既成科學”的黑箱,一些人繼承庫恩的相對主義認識論,選擇案例進行爭論研究,認為知識社會學應當公平同等地對待真理與謬誤、理性與非理性、成功與失敗,這些對立的兩方面都應當得到說明,從而認為科學知識是科學共同體談判和妥協的結果;一些人把文本與話語作為分析單元,更多地采用了符號學、修辭學、解釋學和文學批評的理論和方法;一些人則走進實驗室對科學家的日常生活實踐進行人類學方法研究,通過觀察科學家做了些什么、怎么做來揭示知識的制造過程。真正能夠更好地貫徹SSK社會建構論主張的正是后者,因為科學知識社會學“主要研究科學對象如何在實驗室中被生產出來,而不是事實如何被保存于關于自然的科學陳述過程中”。
二、知識的實驗室制造
實驗室研究是人類學方法(民族志方法)在科學社會學研究中的創造性運用。它最早起源于人們對化學、高等物理學、生物學、生物化學、神經心理學和野生生態學的觀察報告,與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社會建構論有著密切的聯系。20世紀80年代初,一度成為科學知識社會學社會建構論的主要研究進路并成為科學知識社會學的著名亞綱領。
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斯華茨在加州大學實驗室、加拿大人類學家安德森在費米實驗室,最早將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運用于“實驗室研究”,但他們的工作沒有重視實驗室的常規實踐,沒有對科學家的日常生活及交談進行分析。80年代實驗室研究迅猛增長,形成了一個強大的人類學領域。其中,拉都爾和伍爾加、謝廷娜的研究成果最為顯著。他們用人類學的民族志方法研究知識哲學和知識社會學的問題,把實驗室看作原始部落,對之直接觀察和描述,獲得豐富的資料,包括筆錄、實室論文分析、實驗室成員的手稿、通信、談話、備忘錄和其它由實驗室科學家們提供的資料。
從1975年10月到1977年8月,拉都爾以陌生人的身份去薩爾克研究所參與觀察,并根據調查的資料寫成著名的《實驗室生活》。在此書中,他描述了實驗室內部的分工及操作的流程,描述了科學知識是怎樣在實驗室內被建構出來的,科學家應該怎樣說明這些建構。他把個制造現代文明的新“部落”看成是“文學銘”系統。認為“人類活動是一種銘文的活動,
類歷史應當看作是一套碑銘整體”。文學銘寫暗示了科學實踐主要是一種文學的和解釋的勸服活動,科學事實是以書面陳述的形式被建構、傳播和評價的。拉都爾和伍爾加認為科學家所研究的不是事實本身,而是由技術人員在實驗中得出的經驗陳述??茖W家就是要勸說論文的讀者相信,他的陳述應當被接受為事實。
如何才能使陳述被接受為事實,這就需要進行爭論,其“成功與否要取決于該爭論場中的人數、觀點和立場、作者的個性和他所屬的機構,以及論文本身的風格等”。這就是說,自然事實是科學家根據實驗制造出來的數據進行爭論的結果,實在是爭論解決的結果而不是其原因,即事實是科學家進行實驗和磋商的結果。
拉都爾和伍爾加非常重視環境在科學實踐中的重要作用。他們認為,環境不是像過去被認為的那樣與科學實踐是不相干的,環境不但影響對科學事實的建構,而且整個科學就是由環境制作而成的。環境與科學實踐是不可分的、一體的。環境決定著科學家的地位、生活、工作、行為及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實驗對象、材料來源,從而決定著所生產出的產品,并且環境是不確定的,可變的,有很大的權宜性。
對實驗室場點進行研究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是謝廷娜。她于1976年10月至1977年10月對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中心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田野調查。她通過日常觀察、訪談、收集實驗室備忘錄、論文手稿和相關出版物,積累了豐富的材料。謝廷娜與拉都爾和伍爾加一樣,主張對實驗室知識生產實踐進行研究。在建構主義論題上,她認為,“它把現實的總體看成是裝配而成的,現實的齊一性是異質的,現實的光滑外表包裹著一種內在結構。對建構主義者來說,不存在最初的、未加掩飾的事實”。但她更強調科學的復雜性,認為科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科學家也處于不同的環境之中,因而實驗室知識的生產也具有不確定性。在《知識的制造》這本書中,謝廷娜表述了她的經驗的建構主義認識論思想。她把實驗室比作是生產知識的工廠,認為知識是在實驗室中人為地生產出來的。實驗室里的一切都人工化了。實驗儀器、工具是早已制造好的,實驗對象也是經過精心挑選或人工培育出來的,因而產品(知識)也就無涉于自然,完全是人工制造出來的。她還認為知識的生產過程是決策負荷的,科學實踐中包含著選擇機制。它貫穿于整個知識生產過程和結果之中。
實驗室研究從發生學視角對科學知識的生產進行分析,著重從內部探討了科學知識形成的實踐過程,實現了科學知識社會學從宏觀到微觀的視角轉換。在這種轉換中,科學家的主體主動性得以突顯,而不是被動地受環境的約束,直觀地描述客觀外在世界。他們認為實驗室研究場點的開辟為打開科學“黑箱”找到了一把新的鑰匙。實驗室研究的最顯著的特點是研究者能直接觀察到科學家日常實踐的微觀互動過程,探究科學知識是如何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內被具體地生產出來的。從而揭示了科學家的研究活動不僅“介入”了自然界,而且也深深地“介入”了社會世界,科學知識本身是一種文化存在而不是被“發現”的自然給定。
三、評價
科學知識社會學實驗室研究是社會建構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在批判傳統的科學觀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盡管它在所有的研究場點中是較少受到批判的,但它與其它研究場點一樣,面臨著自身無法克服的問題和困難。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其優點和不足,以便為我們找到科學的方法論提供新的思維視角。社會學家通過對實驗室的研究發現科學知識的生產是受到社會各利益團體制約的,如政府、工商界、出版界、科學基金組織、慈善機構等。這一點,對批判傳統的、與社會因素無關、價值無涉、情感中立的科學觀,打破對科學的盲目崇拜和科學霸權,有著積極的意義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知識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其中必定包含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種因素。如果知識的研究忽視了這些社會的組成部分,就會導致對虛妄的研究。傳統的知識觀把知識看作是自然的給定,這是一種祛魅的世界觀。它排斥了自由、價值,崇尚物質主義、決定論、還原論及虛無主義。這種知識理性的無限擴張及對科學方法的無限信仰,導致了主體對自身歷史存在的“自我遺忘”。也就是說,它失去了主體的性質。實際上,知識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性質。這就是建構論者所主張的,也是其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
社會學家通過對實驗室的考查發現,實驗室“實在”是社會建構的,即實驗所需要的一切都是社會建構的。這一視角的切人非常新穎,但問題是這種建構的成分有多大,實驗者可以根據需要挑選儀器、對象、原料,這是一個建構過程,但被挑選出來的一切又是否是被建構的呢?即使所有的“實在”的建構性都比較強,那么,必定無疑,實驗產品——知識,也是建構的,這樣知識的確證無誤的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
因為沒有了客觀性,所有的知識都是社會建構出來的,也就不存在普遍有效的評判知識的標準,知識也就不存在了。從另一個方面講,每個實驗室都有自己的建構體制,即使它們所使用的儀器、對象、材料,物理環境及人力資源都是一樣的,得出的結論也是完全不相同的。按照庫恩的“范式”的不可通約性,所有的知識就不具有可比性了,那么知識不就成了誰說了都算、“怎么都行”了嗎?可見建構主義者在這一點上走得太遠了。
論文摘要: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的科學,這只是一個粗淺的論斷。那么作為一門學科的社會學其核心命題是什么?這個問題是自社會學成為一門學科以來一直被人們探討和思考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社會學側重以社會為對象,重在研究社會的結構和過程,社會的運行和發展,社會的秩序和進步等命題,而另一種觀點認為社會學側重以個人及社會行為為研究對象,重在研究人的社會化,社會群體,社會組織等的命題。本文主要探討經典時期三位主要的社會學大師:埃米爾·迪爾凱姆、馬克斯·韋伯以及格奧爾格·齊美爾對社會學核心命題的論述,從而折射出社會學的核心命題。
一、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何為社會學?社會學的核心命題是什么?在社會學發展史上,對于這兩個問題一直以來是爭論不休的兩個問題。社會學自創立之日起,就是一門邊界模糊的學科。明確了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問題也就明確了社會學的核心命題,這兩個問題是一致的,所以本文試圖在探討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中折射社會學的核心命題。社會學一詞來源于拉丁文的“社會”和希臘文的“言論”“學說”的結合。
就其一般的意義而言,社會學是一門關于社會的科學。1838年,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西方社會學的創始人孔德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首先提出并使用社會學概念的,目的是要表明一種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種思辨的社會哲學或歷史哲學的實證社會學說。但是由于社會概念本身含義的廣泛性和不確定性,使得社會學的研究對象長期以來總是顯得模糊不清。因此對于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問題也是眾說紛紜,大家莫衷一是。與此同時對社會學的核心命題也沒有統一的定論。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指出:“社會學是一門試圖說明性的理解社會行為,并由此而對這一行為的過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釋的科學”。[1]這是從行為角度對社會學所下的定義。而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迪爾凱姆指出:“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最基本規則是要將社會現象當作客觀事物來看待”。[2]顯然,他把社會現象作為社會學專門的研究對象。即他是一種以社會事實作為社會學研究對象的觀點。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則指出:“社會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觀察我們的社會世界,提供一種客觀和不偏不倚的方法。這一目標不是政治性的,而是科學性的。它是認識的導向”。[3]即社會學是對于人類社會和社會互動進行系統客觀研究的一門學科。無論是古典社會學家還是近代社會學家以致現當代的社會學界對于此問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提法。但是通過分析他們的社會學思想還是可以窺見其中所反映的社會學的核心命題的。
二、社會學區別于其他各學科的特征:研究對象的不同
社會學是一門試圖用科學的思維邏輯來討論人類社會和社會生活的學科。這也是嚴復對社會學的基本定義。與心理學比較,社會學不關注心理過程,而關注客觀的、可測量的社會現象;與政治學比較,社會學不單純關注國家和政體,而是把兩者都當做人類的組織活動,關注組織所具有的共同屬性;與經濟學比較,社會學不關注所謂的經濟現象,譬如價格、競爭、壟斷,但卻關注經濟現象的社會基礎及其相互關系;與人類學比較,社會學不關注所謂地方性的文化、象征和意義,而關注具有普遍意義、可解釋的文化現象。這些不同都體現了社會學的獨特之處。這些都是社會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征,由此可見,社會學的核心命題存在于一定的社會現象之中。
三、從經典時期的社會學家對社會學研究對象的論述窺見社會學的核心命題
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中,古典始終占核心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古典通過社會傳播機制在漫長的歲月中成功的建構了人們認識和想象自己以及社會的問題意識、基本框架,如野蠻與文明、秩序與進步、身體與靈魂等等,這些都是人類難以掙脫的思維模式。所以雖時過境遷,可古典的生命總是歷久彌新,向古典的回歸是一種重要的學術方式[4]。
研讀經典時期的社會學著作對我們澄清社會學的核心問題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可以從埃米爾·迪爾凱姆那里學到社會事實的經典命題,從馬克斯·韋伯那里學到社會行為以及理想類型的經典命題,從格奧爾格·齊美爾那里學到社會學被形式化的經典命題。從三位經典社會學大師那里可以看出社會學的核心命題。
(1)埃米爾·迪爾凱姆:迪爾凱姆認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事實[5]。迪爾凱姆把在社會層次上發生的種種現象稱為社會事實或社會現象。在笛爾凱姆看來,正是這些社會事實或社會現象構成了社會。因此,笛爾凱姆把這些社會事實視為社會學的獨特研究對象。他在《社會學方法的規則》一書中寫道:“社會事實是任何可以對個人施以外在制約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為方式,或在一個社會中普遍出現的、同時不依賴于個人而獨立存在的任何行為方式”。[6]這就是說,社會事實是這樣的一種獨立存在,盡管它們常常分布在個體身上或采取個體的形式,但絕不能把它們等同于純粹的個體事實。對笛爾凱姆來說,一種思想和一種行為,如果僅僅發生在單獨的個人身上,不能算作是社會事實,只有通過某種方式或過程成為多數人的共同思想和行為時才獲得社會事實的性質。這一點和前面米爾斯在《社會學想象力》中提到的社會學想象力的心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并且他們都道出了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在笛爾凱姆看來,社會事實,即社會學獨特的研究對象,僅僅由有限的一組現象構成。這些現象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第一類是屬于社會形態學方面的社會事實。包括:社會群體的地理環境、人口的分布、數量及密度、人們之間的交往情況、交通狀況、住房樣式等等。這些社會事實屬于物質性社會事實,它們共同構成了社會的“解剖結構”。對這類社會事實的研究構成了社會學的一個特有門類:社會形態學。
另一類是屬于社會生理學方面的社會事實。包括:宗教、道德、法律、習慣、風俗。時尚、輿論、公共情感等制度性或非制度性文化,笛爾凱姆把他們統稱為“集體意識”或“集體表象”,屬于非物質性社會事實。它們在社會生活中各自發揮著特有的功能,維持或調整著人們之間的關系,使社會聯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集體意識構成了社會的“生理結構”。對它們進行的專門研究構成了社會學的又一個門類:社會生理學。
將社會事實的性質做了詳細的說明和規定后,社會學的特定解釋層次、研究領域以及它的學科性質也就隨之確定了。社會學是對社會事實進行實證研究的一門社會科學。它既不同于孔德所建立的那種包羅萬象的帶有哲學思辨色彩的宏大理論體系,也不同于那種在個體生理學和心理學基礎上對社會現象所作的推演和解釋。笛爾凱姆找到了社會學的獨特對象,從而使社會學成為具有堅實基礎的獨立學科。
(2)馬克斯·韋伯:以解釋的方式來理解社會行動[7]。馬克斯·韋伯是人文主義理論的傳統主要代表。在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問題上他提出:“社會學是指這樣一門科學,即它以解釋的方式來理解社會行動?!盵8]由此可見,韋伯把社會學的研究對象集中到人的社會行動上面,并把對社會行動的“解釋性理解”視為社會學的重要方法。
在韋伯看來,社會學研究人的行動,是因為每個人都賦予它一定的意義。行動之所以是有意義的,是因為某個或若干個行動者將其主觀意義與其行動聯系起來,不論這種行動表現為內心活動還是外部行為,表現為對某件事情的放棄或是對某件事情的忍受。韋伯的理解社會學的對象是社會行動。理解不可能在沒有作為被理解對象的社會行動的條件下而獨立存在。
關于社會行動,韋伯認為,社會行動應該稱作這樣一種,即行動者以他主觀認為的意義而與他人的行為相關,即以過去的、現在的或將來所期待的他人行為為取向。按照韋伯的理解,作為社會行動,需要具備以下條件:第一,行動者個人賦予其行動以意義,即行動者個人采取行動的動機。第二,行動者所采取的行動包含著以他人的行為為目標,即行動者主觀意識到與他人的聯系。只有具備這兩個條件,個人的行動才可以稱為社會行動??傊?在韋伯看來,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在于人們社會行動,因而社會學的核心命題就落到了社會行動上。
(3)格奧爾格·齊美爾:社會交往的形式和過程——社會互動[8]。格奧爾格·齊美爾理解的社會學主要是“社會化”的過程和形式。這種社會學思想受康德哲學先驗范疇認識論的影響,著重研究社會中剝離了具體內容而普遍存在的社會形式,用形式規約繁雜的社會內容。齊美爾仿照康德的提問“自然如何可能”,提出“社會如何可能?”他對此的回答是社會互動關系。齊美爾分別分析了基本的、體制化的乃至游戲的互動形式,如上級下級的秩序、競爭、秘密和秘密社會、窮人、(書信)交往、群體的量和規模與個體的關系等。正在于此,齊美爾成了“形式社會學”以及后來“社會沖突論”的奠基之父。齊美爾認為,社會學作為一門科學就要研究人類面臨的問題和他們的行為規律。社會學要闡明的是一種社會事實,即個人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了群體,同時個人被群體所決定。由此可以看出他強調的是一種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即社會學要研究各種社會交往的形式。
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象力》中指出,社會學的想象力是一種心智的品質,這種品質可以幫助人們利用信息增進理性,從而使他們看清世事。即“個人只有通過置身于所處的時代之中,才能夠理解他們自己的經歷,并把握自身的命運,他只有變得知曉他所身處的環境中所有個人的生活機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機遇”。[9]因此,具有社會學想象力的人能夠看清更廣闊的歷史舞臺,發現現代社會的構架,通過這種想象力,個體性的焦慮不安就被體現為明確的社會性困擾,公眾再不漠然,而是參與到這樣的公共論題中??傊?社會學的想象力使我們看到,一些看起來是個體的事情,當把他放到一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中去的時候,卻成為社會的現象。在這一點上,米爾斯的“社會學想象力”與涂爾干的“社會事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社會學的核心命題
對于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即它的核心命題的認識是多種多樣的。但是這許多的關于社會學的獨特的研究對象主要有以下兩類[9]:
1.側重以社會為對象
這一觀點重在研究社會的結構和過程,社會的運行和發展,社會的秩序和進步等,主要體現了社會學史上的實證主義傳統。這種觀點認為社會學主要研究社會文化、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社會變遷、社會控制、社會保障。
2.側重以個人及社會行為為研究對象
這一觀點主要體現了社會學史上的反實證主義傳統,它認為社會學主要研究人的社會化、社會群體、社會組織、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社區、社會生活方式。
對二者進行一定的綜合應該是必然趨勢。也就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活”的社會有機體,是現實的、具體的、作為整體的社會。它研究的不是一般抽象的社會形態及其變化發展的普遍規律,而是由具體的個人通過各種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所結成的現實的社會,以及這個現實的社會的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
總之,社會學的核心命題就在于這些社會事實、社會行動以及社會交往的形式是否具有社會學意義,并且在其背后所映射的社會學意義。我們學習社會學,就是要運用社會學的想象力來分析我們周圍的社會,包括社會事實、社會行動、社會交往的形式,它是我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一門學科。
參考文獻:
[1][8][15][16][德]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M].林榮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法]埃米爾·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的規則[M].胡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16.
[3][13][美]戴維·波普諾.社會學[M].李強,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3.
[4][22]肖瑛,曾煒.中國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挑戰、危機和超越的尋求[J].社會,2007(2).
[5][7][9][19]賈春增.外國社會學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31,105,84.
[6][14][法]E.笛爾凱姆.社會學方法的規則[M].胡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13.
[10][17][美]C·賴特·米爾斯.社會學的想象力[M].陳強,張永強,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11][20]吳增基,吳鵬森,蘇振芳.現代社會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論文摘要]近些年,學者們對國企工人階層的關注和討論越來越多。本文用社會學的視野對國內關于國企改革過程中工人階層的研究進行歸納總結,并在總結中發現,對于工人的內部分化、行動回應和失業下崗職工的研究較多,而對于國企工人的整體分化研究較為欠缺,工人的階層意識研究還應得到進一步的深入。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遷,國有企業也在順應社會與市場轉型的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從企業的產權制度、領導機制、經營制度到勞動就業、工資、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變革。直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國有企業改革已經把每個工人的利益深深地卷入其中,同時給企業自身和整個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在分析國內關于國企改革過程中工人階層研究的部分文獻基礎上,用社會學的視野進行歸納總結,以期對工人階層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和幫助。
一、國有企業工人階層的地位變遷及內部階層的分化
從50年代到70年代,國有企業的工人階層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聲望以及政治待遇、經濟收入和身份高于其他階層。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國企工人在三資企業和鄉鎮企業的外部沖擊以及企業內部改制的雙重壓力下,其政治、經濟地位的優越感已消失,代之以經濟上陷入“相對貧困”、精神上面臨來自外界與自我的雙重輕視,并且還面臨著越來越重的失業威脅。馮同慶把這種地位的下降具體表述為勞動權益的失落、資本利益的失落和政治權利的削弱,認為導致這種階層地位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改革建立起的新的階層結構與公有制深層制度化結構沒有有機的結合,處于一種矛盾狀態。李亞雄則認為“權利與市場混合機制”是塑造了工人階層的地位的最重要的結構化因素。周長城1997年在對某大型國有企業的調查時,先將職工按照勞動方式的不同分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普通工人三個層次,并研究發現:無論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處在轉型期的工人階級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在下降,工人階級內部也出現了分化。同時,很多研究已經表明不同層次的工人在經濟收入、社會地位、政治地位、職業心理、行為取向等方面上存在顯著差異。
二、國有企業工人的心理研究
國有企業工人的心理研究包括心態、滿意度、社會心理承受力和階層意識等方面。企業改革關乎每個工人自身的利益,其對工人階層心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郭星華根據2000年一項對北京市國有企業職工的調查結果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國企職工關心的首要問題是自身的經濟利益;安全與穩定是他們十分重要的社會需要;同時,一些國有企業職工存在著失落與失衡的心態。畢素華認為國企職工對經濟體制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強,但其適應性還不強。他們對改革中出現的腐敗現象、兩極分化和分配不公、社會風氣滑坡、社會治安不穩定等社會不良現象存在著較大甚至強烈的不滿。這些都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表達機制,以防止不滿情緒的膨脹和社會的不穩定。階層意識體現的是社會階層的主觀性建構,現在已經成為社會分層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趙煒從對國有企業職工階層意識的分析來看,職工的階層意識和職工所處的經濟、社會地位基本上一致,但相對于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變化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羅忠勇在提出工人的階層意識的基礎上,通過調查發現:工人有明確的階層認知,大多數工人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處在社會結構的中下層和下層,工人對本階層的利益有明確的認同,但工人的階層利益維護意識淡薄。這反映出當前國企工人普遍對自身地位評價較低,相對剝奪感較強。
三、失業下崗職工的研究
目前,國內關于失業下崗職工的研究主要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入手。宏觀方面主要包括通過經濟制度和社會結構的分析,來尋找導致失業下崗的原因以及政府治理失業問題的政策選擇研究。
微觀方面包括:第一,影響下崗職工再就業選擇的因素,其中,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甚至是政治資本在再就業中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早在1998年,風笑天在對武漢市四家“下崗”情況較為嚴重的企業職工的調查研究發現:在社會資本變量中對職工能否再就業起決定作用的是:親戚和朋友的社會地位,而和自己具有同質性的父母和配偶的社會地位、社會網絡的規模等因素沒有顯著影響。社會資本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再就業信息和機會的獲取以及資金的供給。另一方面,個人的職稱或技術級別,教育程度等人力資本對于再就業也有顯著作用。然而在2002年,趙延東的研究表明:盡管社會資本對職工再就業的作用是相當明顯的,但這種作用的發揮受到制度背景的制約,隨著勞動力市場制度的逐漸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的重要性日益下降。更為嚴重的是,對于那些處于社會底層的下崗職工來說,社會資本帶來的卻是“負面效應”。與社會資本形成對照的是,人力資本隨著勞動力市場制度的建立完善對勞動力資源配置的作用則表現得越來越顯著。可是,李培林基于一項調查發現,與一般的常規推論相反,在下崗職工的收入決定、階層認同和社會態度等方面,存在著“人力資本失靈”現象,即下崗職工以往的人力資本積累對提高收入水平和促進社會態度的理性化不再發揮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市場轉軌和產業結構改造的大轉折時期,會發生勞動力市場“知識技能系統”的改變,從而導致人力資本的斷裂。謝桂華則把人力資本的作用更細致的描述為:教育程度高的工人更有可能再就業,工人下崗前所獲得的工作經驗和技能無助于他們再就業。政治資本對再就業的概率沒有影響,無論是黨員還是前干部在再就業方面都沒有優勢。在我看來,“人力資本的失靈”更是把職工培訓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擺在了企業和社會的面前。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工人要想保住自己的“飯碗”,沒有一定適應企業發展的知識素養和工作技能是不行的。這就需要企業和社會能夠給工人提供學習的機會和場所。
第二,失業下崗職工的轉型適應心理。很多學者在研究失業下崗職工時都提到他們的“等、靠、要”思想,并將之歸因于“單位習性”。單位習性即是在國有企業中形成的感受、經濟收入、生活方式、語言使用、社會交往等固有的社會習慣,它包括相對固定且封閉的生活交際圈、規律性的休假制度、豐厚而穩定的經濟收入、良好的社會保障及身份上的優越感等等。而國有企業失業下崗人員在原單位體制內形成的“單位習性”制約著失業者轉型適應和社會認同的進度和深度,進而影響著失業者再就業路徑的選擇。劉愛玉認為差異性資源賦予工人不同的市場能力,越是擁有市場相容性資源的工人,越是表現出對市場的適應和對集體行動的回避。越是擁有市場排斥性資源的工人,越是表現出對企業的依賴,一旦企業依賴難以為繼,若缺失預防性正式制度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則集體行動的可能性較大。
四、國企工人的行動回應
以破產、倒閉、出售、兼并和股份制改造等手段進行的國有企業改制引起了大規模的減員,這類群體必然會對正在生長形成中的新體制和結構產生行動回應。李靜君通過對20世紀90年代初廣州一些國有企業的調查,認為“集體無行動”是國有企業工人的勞動政治形式,這種集體無行動表現為:冷漠、不合作、公共責任的侵蝕、積極性缺乏、缺工、工作場所的無效率。她認為社會主義工作生活的經歷影響了工人對制度變革過程中的回應與解釋。然而,1995年之后,國企進一步的改革使得國有企業工人行動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集體行動已經成為工人表達其利益訴求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這種集體行動是有限的。馮同慶認為,工人是具有認知能力的社會行動者,中國的企業改革使工人以“主人翁”形式體現的特殊利益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這雖然是工人始料未及的,但以往的“主人翁”地位升華出的自尊并不會同步失去。作為社會行動者的工人地位越是下降,反而越強化了自尊。工人的社會行動具有明顯的以實現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的自尊和自信特征,他們的行為選擇在不滿與容忍中更傾向于后者。工人總體上希冀的是有基本保障的工作和生活。劉愛玉依據大量豐富的個案訪談資料發現,工人在因制度變革而利益受損的情況下,沒有利益組織起來的公開的集體行動,工人的行動回應方式主要是服從、消極退出、個人傾訴,集體無行動不是企業政治的主要形式,這種選擇的集合構成了中國社會總體的穩定,使得改革得以繼續推行。而佟新在研究工人的集體行動時更注重的是行動的文化基礎。她認為工人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負面經歷凸顯了他們對社會主義文化傳統的認同,兼并式改革所具有的私有化性質激發了工人們的“主人”觀念,加劇了工人對“共同體”和“家園”的留戀與集體認同。事實上工人們意識到自己所留戀的,能夠提供生存保障的傳統國有企業的“庇護”已經逝去,但他們可能借助那個時代的文化傳統來為其群體利益的實現尋找合法性和可能性。這種延續著的社會主義文化傳統亦可能改變中國市場化發展的路徑。五、國企工人的社會流動
社會流動是社會分層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的議題,它關注的是社會不平等結構的形成過程和結構狀況的變化。90年代以來,我國工人的社會流動與農民的流動相比,更多的是表現為體制的變動和收入的變化。體制的變動,是指工人從“體制內”單位即全民和集體等公有制單位向“體制外”單位即個體、私營、外資等非公有制經濟單位的流動。收入的分化,是指工人階層或群體中的一小部分通過崗位競爭或重新擇業等途徑進入社會的較高收入層,而有些工人會隨著經濟分配結構的轉變進入社會低收入層甚至是貧困層。這種分化又稱為結構性社會流動。影響工人社會流動的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力資源,包括體能和智能型資源、整合性資源和勤力性資源;二是社會資源,包括先賦性社會資源和后致性社會資源。鄭路則通過數據分析進一步指出:勞動力從國有部門向非國有部門的轉換體現出市場化改革的階段性特征。隨著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推進,從業人員從國有部門流入非國有部門的趨勢呈上升性態勢,且教育因素發生了從阻礙轉換到促進轉換的變化;單位級別的意義減弱,而單位類型的制約日益明顯;政治資本中黨員身份的阻礙作用依然明顯,家庭出身和干部身份的作用日漸消失。
國企改革從開始至今已經有二十年了,從以上綜述看,學者們對于國企工人的地位變遷、內部分化、行動回應和社會流動的關注是頗多的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論體系。尤其是對失業下崗職工的研究更是成為了國企工人社會學研究的焦點。這也是符合社會學把解決社會問題作為其學科宗旨的要求。但是,對于國企工人在改革后社會身份的重構過程以及由此引起的工人階層的整體分化研究較為欠缺,工人的階層意識研究還應得到進一步的深入。此外,隨著市場轉型和國企改革的深入,國企工人的研究角度應該是歷時態的,這就需要學者們對這個階層投以不斷的關注,并為解決他們切實的問題提供理論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馮同慶.工人階級內部階層關系的變化與工人階層的地位[J].工會理論與實踐,1997,(3).
[2]李亞雄.轉型期的社會分層機制與工人階層的地位變遷[J].江漢論壇,2002,(12).
[3]周長城.國有企業中職工的社會地位與層化[J].社會科學研究,1999,(2).
[4]郭星華.北京國企職工心態調查[J].工會理論與實踐,2000,(5).
[5]畢素華.轉型期國企職工社會心理承受力探析[J].中州學刊,2002,(6).
[6]趙煒.國有企業職工階層意識研究-對一家國有企業階層關系的調查與分析[J].工會理論與實踐,2002,(5).
[7]羅忠勇.轉型期工人的階層意識[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3,(3).
[8]風笑天,趙延東.下崗職工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與其再就業機會獲得的關系[J].理論月刊,1998,(8).
[9]趙延東.再就業中的社會資本:效用與局限[J].社會學研究,2002,(4).
[10]李培林,張翼.走出生活逆境的陰影-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中的“人力資本失靈”的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03,(5).
[11]謝桂華.市場轉型與下崗工人[J].社會學研究,2006,(1).
[12]趙定東.論大型國有企業失業人員的轉型適應與社會認同-基于遼寧省的個案訪談[J].社會,2006,(3).
[13]劉愛玉.適應、依賴與社會結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國企工人[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4).
[14]劉愛玉.國企變革與工人生存行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社會教學應該更好地體現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立足于社會生活實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不斷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結合相關社會現象了解社會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生活,感悟社會,培養學生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譬如,面對危機,面對南海危機以及菲律賓越南等國的挑釁,中國政府應該如何來應對,中國政府所作出的決策體現了中國睦鄰友好的態度,同時也表明國家神圣不可侵犯,維護國家和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搜集更多的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的科技和現代化的發明創造,自然就會了解中國的偉大,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中國人對社會的貢獻,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導學生橫向相比,中國在計算機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也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輕武器,超級計算機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中國的高鐵從無到有到,成為世界上最成熟的、發展速度最快的高鐵。還有很多發明創造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感知中國的社會發展,不斷地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主動學習過程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組合
教無定法,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真正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很好地培養。尤其是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多種教學方法的穿插運用,防止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同時,學無定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基礎,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比如在通過主持人法、放風箏法、捉迷藏法、參賽法等具體學習方法,不斷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增強學生探究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靈活組織教學形式,提高其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學科對話,沖突
引言
我們正處于一個非常需要學科對話的時代,然而人為因素導致學科之間彼此分隔甚至于沖突乃至歧視,這種學科間的互動關系往往造成兩敗俱傷而非雙贏。立于經濟學此岸,因而對與其關系極為密切的社會學彼岸充滿好奇,期望到達彼岸而不是隔岸觀花。本文主要探討經濟學與社會學三次重要對話。
第一次對話:從“學科一統、不分你我”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經濟學與社會學尚未獨立之前并不存在溝通問題,當時呈“學科一統、不分你我”之勢,此后分別從統一體中分化出來并開始了長達近200多年的沖突—對話—沖突—新一輪對話。實際上,從兩者的源頭就開始了學科沖突?,F代經濟學開山祖師亞當•斯密,其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1776年)成為現代經濟學源頭,社會學開山祖師奧古斯特•孔德的代表著作《實證哲學教程》(第四卷,1839年)要晚63年,盡管這一段時間也曾有過一些溝通,但更多的是沖突。
當第一次工業革命席卷西方世界時,人們看到的現代工業具有六個特點:
(1)工業建筑在科學的勞動組織上并以獲得最大效益為目的,而不是按照習俗進行組織;(2)由于科學組織勞動人類得以大量開發資源;(3)工業生產要求在工廠和城鎮集結大量工人;(4)職工與雇主、無產者與企業主或資本家之間潛在或公開的對立開始顯現;(5)財富由于勞動的科學性而不斷增加,生產過剩危機日益增多,物質豐富的同時伴隨著貧困;(6)與勞動組織工業化和科學化相聯系的經濟制度表現為自由貿易和商人追逐利潤。1
奧古斯特•孔德緊緊抓住第一、二、三個特點,認為工業是科學的勞動組織,然后才是財富不斷增加和工人在工廠集結。他指責自由經濟學派過高估計貿易或競爭機制在財富增加中的效力,同時還指責自由經濟學家為形而上學者。自由經濟學派則緊緊抓住第六個特點,認為自由貿易和經濟調節的競爭手段是經濟進步的決定性原因;斯密從經濟人的假定出發導出放任的自由市場制度,指出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自由地調節著,使得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神奇般達到了統一。馬克思則以第四、五兩個特點為基礎創建資本主義理論并對其作出歷史性闡釋。這些分歧導致社會學家對經濟學家持敵視態度,尤其在法國的大學里。
在熊彼特和韋伯時代出現了一次大轉機,經濟學與社會學有了一次對話,他們分別使用“經濟社會學”和“社會經濟學”之名,熊彼特使用“經濟社會學”旨在說明經濟分析的“基礎學科”,他認為有四門:經濟史、統計學與統計方法、經濟理論和經濟社會學,他所認為的“經濟社會學”與后來的新制度經濟學類似;韋伯使用“社會經濟學”,并非從經濟學角度研究社會問題,而是與當時德國的歷史背景有關。19世紀末,英美等國“政治經濟學”被“經濟學”取代,而德國更多的使用“社會經濟學”一詞,韋伯是大力推廣者,因此才有這一門分支。同為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的韋伯不僅在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成就,而且成為從社會學角度研究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典范。概而言之,熊彼特和韋伯完成了經濟學與社會學的第一次對話。在此階段,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用熊彼特的話說,“無論經濟學家或社會學家,他們走不多遠就會互相踩著腳跟”。
第二次對話:從“你在里頭、我在外頭”到“你在這頭、我在那頭”
在帕森斯時代,社會學由于帕森斯的貢獻而如日中天,他本人及其學生斯梅爾瑟實現了經濟學與社會學的第二次對話。然而此前經濟學在當時的主流經濟學家們看來已然盡善盡美。在19世紀50年代,經濟學者開始了其“經濟學帝國主義”的擴張行動,既有“社會經濟學”的研究,又有“經濟學的社會學化”,大大拓展了經濟學疆土;社會學的研究空間卻非常狹小,原因在于世紀之交兩門學科對大學位置的競爭,結果社會學慘遭失敗,并被迫與經濟學家達成協議:社會學者必須滿足于經濟研究以外的剩余領域,如婚姻、家庭、犯罪等,故社會學有“剩余科學”之稱2。帕森斯不滿于當時社會學學科地位之現狀,開始涉足所謂的,于1932年著有《經濟學與社會學:馬歇爾同時代思想的關系》,1956年與及其學生斯梅爾瑟合著了《經濟與社會》一書,試圖用其結構功能理論框架分析經濟問題,后斯梅爾瑟又于1964年發表了《經濟生活社會學》一書,詳細分析了社會學對經濟問題研究的各方面貢獻。第二次對話并沒有引起主流經濟學的認可,其原因主要在于帕森斯等構建的社會大系統僅把經濟作為一個子系統,令主流經濟學家們大為光火,并認為帕森斯及其社會學是在進行“社會學帝國主義”擴張。相互之間的學科擴張行為導致都企圖包容對方,形成“你在里頭、我在外頭”之格局,但結果卻是漸行漸遠,沖突日甚,形成“你在這頭、我在那頭”的態勢。
第三次對話:經濟學的“社會學化”和社會學的“經濟學化”
后帕森斯時代,現代西方經濟學有兩大發展趨勢:其一為經濟學的數量化趨勢,其二為經濟學的“社會學化”趨勢。1969年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經濟計量學奠基人拉格納•弗里希,是學術界肯定經濟學數量化趨勢的標志;1974年瑞典人岡納•繆爾達爾榮獲第六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學術界肯定經濟學“社會學化”趨勢的重要標志,后者是“新制度學派”創始人,提出經濟學者分析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時不宜將該國的歷史源流、政治文化與意識形態、經濟結構與活動水平、社會階層與社會組織等各項非經濟因素視為孤立變數,而應將彼此相互依存的關系列入考慮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義;他還提出“社會過程理論”,認為經濟關系變化與發展過程是社會關系變化與發展過程的一部分,是科技進步及其誘發的文化、社會與經濟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的。另一位199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貝克爾則突破傳統經濟學的局限性,將經濟分析從物質產品延伸到非物質產品,并發表了家庭經濟與人類行為分析的研究成果。此后社會學者不再沉默,開始將觸角伸入經濟學領域,如1970年代中期,美國哈里森•懷特首先嘗試用社會學觀點解釋市場,認為市場是社會網且首先是社會關系,“社會網是經濟交易的基礎”;他關于角色結構的市場分析是一種開拓性的社會學研究。3諸如此類的經濟學與社會學的交叉融合不勝枚舉,可見兩門學科的新一輪對話已然開始并將深入持續。我們有理由相信,經濟學與社會學可以也必須對話,因為“不同學科的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自由競爭,能夠形成有效的矯正機制,完全有助于學科的進步。”4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塔•森曾指出,經濟學未來的發展方向要“融合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甚至是文學和文化研究,更不用說哲學方面顯現出來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這不是為跨學科研究辯護,那是(注:指非跨學科研究)是一種機械的研究。我非常喜歡在每個學科內部進行的學科訓練。”5如有可能,相關領域的研究者理應作這方面的努力。主要參考文獻
[1][法]雷蒙•阿隆著,葛智強等譯,社會學主要思潮,華夏出版社
[2]朱國宏,經濟學與社會學的對話:意義及其可能性,復旦學報社科版1999/05
[3]宋林飛,經濟社會學研究的最新發展,社會學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