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7:35
序論:在您撰寫鄉村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鄉村旅游不僅僅可以讓人們體現到來自鄉村的獨特樂趣,給人們提供一個放松心情的良好場所,更為重要的是鄉村旅游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鄉村旅游對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作用
中所周至,農業要想真正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就必須要有不斷優化農業經濟的結構,而鄉村旅游恰恰可以很好地達成這一目標。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經濟結構中,種植業為主,養殖業和畜牧業以及農產品的加工為輔,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國的農業經濟,但是上述這些往往對自然環境具有很大的依賴性,而且科技性也不強,為此特別需要有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對現有的產業結構起到良好的調整作用。鄉村旅游可以有效拉動農作物的供需關系,同時對于農村一些諸如道路、運輸等硬件設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等,由此可見,憑借鄉村旅游的這些獨特的優勢,恰恰可以很好地優化現有的農業經濟結構。事實上,這種優化與促進是星湖的,因為這些產業的增長和加強反過來也能幫助鄉村旅游進一步發展。因此可以說,鄉村旅游與農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農業、加工業、貿易、以及餐飲業這些產業都能對鄉村旅游有很大幫助,同時鄉村旅游也能拉動這些產業快速增長,從而實現聯動效應。
2.鄉村旅游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
實現農民收入的增加,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鄉村旅游的出現同時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可以讓更多的村民找到合適的工作,實現了農民收入的增加,進一步縮小城市和鄉村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與此同時,由于鄉村旅游的火熱,也拉動了當地其它產業的經濟增長,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發展鄉村旅游振興農業經濟的策略分析
要想更好地發展鄉村旅游,更好地發揮鄉村旅游對農業經濟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進一步加強鄉村旅游產業鏈
實現農業經濟的協調發展提及旅游的產業鏈,我們通常認為它就是以旅游者為核心,以全面滿足旅游者的各種實際需求為主要目的將旅游者最關注的目的定義為鏈核,其他一些如農產品、自然景光、服務質量等相關產業為鏈條,提供給旅游者以一整套的服務整體,幫助旅游者完成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的旅行和游覽。簡單地說,就是以自然景光為產業鏈的鏈核,將旅行社、飯店、住宿、當地特產等行業鏈接成一個旅游鏈提供給旅行者。而通過加強旅游產業鏈的作用就是在于將這些鏈條上的資源強化,比如產業鏈上的飯店就需要主打城市里吃不到的當地特色食物;農業鏈就需要以價格低、無污染的農業產品來吸引旅游者、土特產就需要在質量上和便攜性上做文章;當這些產業鏈條都得以加強時,就會極大的刺激旅游者在鄉村旅游過程中付出消費,從而達到拉動當地農業經濟各個行業協調發展的目的,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向著更高、更強、更廣的方向發展。
2.進一步深化城鄉旅游合作
有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進一步深化城鄉之間的旅游合作,就是要盡可能地實現資源的共享以及優勢的互補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下特別流行的城市的名片效應,就可以有效吸引更多的投資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事實上,鄉村的旅游雖然頗具特色,但是在經營的理念、經營的意識以及信息化的建設等方面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差距,通過城鄉之間的旅游合作,可以有效改善鄉村旅游在上述諸多方面的不足,更好地發揮出其應有的積極效用。
3.發展鄉村旅游循環經濟
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于鄉村旅游而言,最為核心的部分當然要數自然風光了。換句話說,自然風光是鄉村旅游的有效載體,如果這個載體一旦遭受了破壞,勢必會產生某種程度的不良影響。為此,我們一定要有效保護這種自然風光,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為此,筆者認為在對鄉村旅游進行規劃和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秉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對當地的旅游資源和環境進行科學化、規范化和合理化的開發與保護,切忌不可過度開發,真正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一、發起新鄉村運動的社會背景和科學依據
韓國山多,耕地只占全國國土面積的22%,平均每戶只有1公頃多。韓國的人口密度很大,每平方公里480人。由于人口對有限國土面積的壓力日益增大,從而導致地價不斷上漲,這種現象尤以城市近郊最為顯著。此外,韓國資源匱乏,只有勞動力資源。基于這種國情,韓國的決策者們一致認為,依靠人力資源開發發展經濟是韓國得以快速、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
人才資本的形成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有兩項至關重要:(1)國民的科技水平;(2)國民的生活倫理(workethic)水平。1945年韓國光復后,國家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為60年代和70年代的經濟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韓國國民的生活倫理水平嚴重滯后于經濟、科技的發展速度。毀滅性的朝鮮戰爭,加上長年的政治動亂,以及循環往復的通貨膨脹嚴重地破壞了韓國國民勤儉節約、相互信任的良好社會風尚和民風民俗。自60年代以來,韓國工農業發展、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發展嚴重失衡,因貧富差距爆發戶和貧困戶之間的矛盾加劇,社會分配不公、官員腐敗,加上頻繁,社會不斷動蕩,民憤一觸即發。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大批農村年輕人紛紛涌入大城市,一次又一次沖擊著農村原有的傳統文化、倫理和秩序。一到政界選舉之際,政治家們為了增加選票,提出很多不能兌現的口號作為政治資本,腐蝕了農民健康、淳樸、自助、自立精神。
韓國的學者們認為,要想提高人力資本兩個重要因素的水平,必須通過一種措施提高國民的生活倫理水平,使其與國民經濟和科技發展相輔相成、比翼雙飛,才能全面發展農村經濟和推進社會進步(見圖)。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間交流的擴大,從國外引進新科技并不難,但是國民的倫理水平,如勤勉、誠實、節儉、自助、協同等思想、精神、意識是永遠無法用金錢和引進獲取的。國民的生活倫理與本國國民的文化、宗教、道德、民族、民俗等內在的諸多因素密切相關,而且一個國家國民的生活倫理具有必須依靠本國國民樹立與提高的本質特征。如果通過一種具有感召力的活動和國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而不是政治運動,使國民長期受抑制而潛在的良好的社會倫理再次迸發出來,就會釋放出無窮無盡的效能。60年代末,韓國經濟依靠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式,取得了成功,政府已有財力支援農業,以縮小城鄉、工農、區域之間的差距。這種社會背景,從客觀上要求韓國的農民振奮精神,勤勉、自助和合作,官民一體,建設家鄉,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圖:新鄉村運動與韓國國民科技水平和生活倫理的關系(缺)
二、新鄉村運動的發起過程、主要內容和社會效益
(一)新鄉村運動的發起過程
韓國政府自1962-1971年實施了第一、二個經濟發展5年計劃,重點扶持產業發展和擴大出口,但在此期間工農業發展嚴重失調。第一個5年計劃中工業發展速度為7.8%,而農業發展速度僅為5.3%,第二個5年發展計劃中工業發展速度為10.5%,而農業發展速度只有2.5%,前后工農業發展速度之差,從2.5個百分點擴大到8個百分點。城市居民和農民的年平均收入也拉大了差距,1962年的農戶年平均收入是城市居民的71%,而1970年降到61%。當時,在全國農村人口中,經營不足1公頃耕地的農戶占67%,他們的年平均收入還不到城市居民的50%,而且這種差距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導致農村人口的大批流動。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從1950年的70%降到1971年的46%。農村人口的大量無序遷移,帶來了諸多的城市問題和社會難題。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弱質化,農業后繼無人,加上農業機械化發展滯后,導致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業瀕臨崩潰的邊緣。
為解決這一農村與社會問題,韓國政府在實施第三個5年計劃時(1972-1976),把“工農業的均衡發展”、“農水產經濟的開發”,放在經濟發展三大目標之首位(其它兩個目標是擴大出口和發展重化學工業)。在此期間,韓國政府投資20億美元,啟動農村地區的綜合開發。但由于有效利用資金投入的體制和機制尚不健全,加上農民立足家鄉,改變家鄉面貌的信心不足,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意識匱乏,導致資金投入效益并不明顯。根據這種實際情況,韓國政府自1970年開始發起了“新鄉村運動”,并設計實施了一系列的開發項目,以政府支援、農民自主和項目開發為基本動力和紐帶,帶動農民自發的家鄉建設活動。以勤勉、自助、協同為基本精神的新鄉村運動先在農村開展以后,以振興國家為動力,迅速波及工廠、學校及城市,向全國范圍擴大。
1970年11月至1971年7月,韓國政府為全國的所有農村免費平均提供了300袋水泥,并限制農戶不得自行處理水泥,而要用于村里的公共事業。當時韓國的農村平均每村有80多戶農民,每戶4袋水泥,按當時的市價計算相當于4000韓圓的政府支援。地方政府為了利用好這些物質,設計了近20種建設項目,如修建橋梁、公共浴池、洗衣場所,修筑河堤,改善飲水條件和房屋、村級公路等。
村民們得到這些援助物質后,紛紛組織動員起來,共同出力合作完成了村里的公共事業。發起新鄉村運動的第一年,村民的反映比政府預期的還要好。第一年,全國35000個村莊中的16000多個村表現積極,成績顯著;第二年,政府對這些成績顯著的村莊繼續提供援助物質,平均每村增加到500袋水泥和1噸鋼筋。政府還將35000個村劃分成自立、自助、基礎三級,成績最佳劃為自立村,最差的劃為基礎村。政府的援助物質只分給自立村和自助村。1973年,全國農村中的約1/3被劃成基礎村,此后,基礎村迅速減少,到1978年,基礎村基本上消失,約有2/3的村升為自立村。
(二)新鄉村運動的發展過程
韓國政府在組織實施新鄉村運動的過程中,制定了階段性目標,至今已開展30年,取得了超出預期目標的效果,實現了一個發展中國家跨越式、超常規發展的模式。1,基礎建設階段(1971-1973年)
這一階段的目標是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如改善廚房、屋頂、廁所,修筑圍墻、公路、公用洗衣場,改良作物、蔬果、蓄禽品種等。自1970年冬季開始,政府無償提供水泥、鋼筋等物質,激發農民自主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勤勉、自助、協同精神。由中央內務部直接領導和組織實施,建立了全國性組織新鄉村運動中央協議會,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國性網絡,同時建立新鄉村運動中央研修院,培養大批新村指導員。新鄉村運動經過基礎建設階段,初步改變了農村的生活居住條件,引起了廣大農民的共鳴,調動了他們立足家鄉、建設家鄉的積極性,婦女也開始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2,擴散階段(1974-1976年)
在這一階段,新鄉村運動迅速向城鎮擴大,成為全國性的現代化建設活動。原來劃分的自立村,根據村民的收入情況改劃為福利村。新村建設的重點從基礎階段的改善農民居住生活條件發展為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提高,修建了村民會館和自來水設施,以及生產公用設施,新建住房,發展多種經營。政府對新村指導員、國家各級公務員、社會各界負責人分批進行了新村教育;對卓有成就的農村提供貸款,并在各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動員理工科大學和科研院所的教師、科技人員輪流到農村巡回講授和推廣科技文化知識和技術。在這一階段,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農業連年實現了豐收。3,充實和提高階段(1977-1980年)
在這一期間,隨著城鄉差距的逐步縮小,社區經濟的開發日趨紅火,政府推進新鄉村運動的工作重點放在鼓勵發展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特產農業,積極推動農村保險業的發展。同時,為推動鄉村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為廣大農村提供各種建材,支援農村的文化住宅和農工開發區建設。在這一階段,國內政治不斷動蕩,新鄉村運動受到種種批評和責難。經過調整以后,新鄉村運動從政府主導的“下鄉式運動”轉變為民間自發,更加注重活動內涵、發展規律和社會實效的群眾活動。
4,轉變為國民自發運動階段(1981-1988年)
在這一階段,政府大幅度調整了有關新鄉村運動的政策與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全國性新鄉村運動的民間組織,培訓和信息、宣傳工作改由民間組織來承擔。政府只是通過制定規劃、協調、服務,以及提供一些財政、物質、技術支持和服務等手段,著重調整農業結構,進一步發展多種經營,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業、流通業,進一步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環境,繼續提高農民收入等。當時,農村居民普遍認為,他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已接近了城市居民生活水準。5,自我發展階段(1988年以后)
隨著韓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派繁榮氣象從城市開始逐步向四周農村地區擴散,新鄉村運動也帶有鮮明的社區文明建設與經濟開發的特征。政府倡導全體公民自覺抵制各種社會不良現象,并致力于國民倫理道德建設、共同體意識教育和民主與法制教育。同時,積極推動城鄉流通業的健康發展。新鄉村運動轉變為國民自我發展階段以后,為在運動初期啟動農村經濟、文化活動而建立的政府機構、活動內容和形式逐步弱化,而具有客觀生存與發展規律,有助于農村經濟、文化發展的機構、活動內容和形式,如農業科技、推廣、培訓組織,農村教育機構、農協、流通、農村綜合開發、農村經濟研究等組織機構應運而生,并在不斷優化其結構中生機昂然地傳承著新鄉村運動的精神和理念,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三)新鄉村運動的主要內容、形式和社會效益
新鄉村運動初期,政府把工作重點放在改善生活環境上,其理由是:(1)農民當時最為迫切的要求是改善自己的居住生活條件;(2)改善農民基本生活條件,更容易啟發農民并得到廣大農民的積極響應。新鄉村運動就是在這種農村社會背景下發起,又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項目開發和建設工程,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改變了農村的面貌,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擁護和稱贊。
1,改善農村公路
當時的韓國農村,從地方公路到村級公路既狹窄又彎曲,沒有橋梁,各種車輛和農機具無法通過,交通十分不便。新鄉村運動初期,全國大部分農村都組織實施了修建橋梁、改善公路的工程。1971-1975年間,全國農村共新架設了65000多座橋梁,各村都修筑了寬3.5米、長2-4公里的進村公路。到70年代后期,除了個別極為偏僻的農村外,全國都實現了村村通車。村民們又自發起來,修筑了許多政府還沒有顧及到的大小河堤。不少農民無償讓出了自己的土地,供村里修路。新鄉村運動發起后,很多農村婦女積極參與,村里選出男女各1名擔任新村指導員,婦女活動在新鄉村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改善住房條件
1971年,在全國250多萬農戶中約有80%住在苫有稻草的茅草屋,但到1977年,全國所有的農民都住進了換成瓦片或鐵片房頂的房屋,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由于改善了農村周圍的公路,水泥和鋼筋等物質的運費也大大降低,很多農民從外地運來水泥和沙子,改善屋頂工程逐漸轉變成以建新房為開端、建設新農村的事業,政府也積極給予貸款支援農民改善居住條件和環境。
3,農村電氣化
60年代末,在韓國的農村只有20%的農戶按上了電燈,其余的農戶還在傳統的煤油燈下生活。到1978年,全國98%的農戶都裝上了電燈,90年代全國已實現了電氣化。新鄉村運動初期,政府鼓勵競爭,優先給積極參與的農村供電。隨著新鄉村運動的深入開展,農村電氣化得到迅速發展,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在這期間,由政府補助一部分,農民借用低息貸款,加速實現了農村電氣化。農民的生活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家電得到了普及,農民為了購買彩電、冰箱、洗衣機就要儲蓄,這又促進了農村儲蓄業的迅速發展。
4,農民用上自來水
自古以來,韓國農民飲用井水,而傳統的井水既不衛生又不方便,需要花費很多勞動力和時間。當時,能喝上自來水,對農民來說是夢寐以求的夙愿。新鄉村運動開始時,村民們自覺地動員起來,把山上的水引到村里的蓄水池后用水管接到每家每戶。因地勢高,不宜引水的村莊,深挖井,再用水管接到每家廚房,用抽水泵取水。80年代,普及使用汲取地下水的井管挖掘機,農村的飲水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也明顯得到改善。
5,推廣高產水稻品種
新鄉村運動初期,政府開始推廣“統一系”的水稻高產新品種,使韓國的水稻生產跨入劃時代的發展階段。1970-1977年,水稻的每公頃單產從3.5噸增加到4.9噸。農民們在水稻生產中,學到了共同合作的“集團栽培”方式。水土條件相近的10-30戶農民,在掌握先進耕種技術的班組長的帶領下,共同選種、育苗、插秧、施肥、灌水,直到收獲。這種共同協作的“集團栽培”,使得水稻高產品種在極短時間內推廣到各地農戶,提高了全國農民的水稻栽培水平。
6,增加農民收入
在韓國,農戶收入由種植業為主的農業收入和非農收入兩部分組成。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逐步向農村地區擴散,農戶收入中的非農收入所占比重逐步增大,預計到2004年,非農收入所占比重從1994年的35%增加到50%。韓國農民收入的明顯提高是從70年代開始的。1970年,農戶年平均收入為25.6萬圓(當時可折合成824美元),按每戶6口人算,人均收入137美元;1978年農戶年平均收入為3893美元,人均649美元,即使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農戶的實際收入也大大提高。韓國農民的收入急劇提高,得益于如下幾個因素:(1)自1973年以來,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水稻新品種;(2)自70年代中期,政府為保護“統一系”水稻新品種的價格,給予財政補貼;(3)部分農戶改種經濟作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4)政府以新鄉村運動的名義,大量投資,扶持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7,農協組織的迅速發展
70年代的新鄉村運動,對于韓國農協,尤其是基層農協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自古以來,韓國農民因貧困交加而沒有多少儲蓄的習慣,但自7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到農協金融機構儲蓄,而且儲蓄額也不斷增大。1971年每戶農民的儲蓄額只有4300韓圓(時價12美元),而1978年增長到24.5萬韓圓(500多美元)。隨著農民儲蓄額的不斷增加,由農協提供的農業生產資金也不斷增多。60年代中期,由農協提供的生產資金中,70%來自政府的財政資金或金融資金,而到70年代中期,這一比重下降到25%。農協的信用資金主要來源于農民的儲蓄,農協的金融組織在農村金融業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婦女組織在發展農村儲蓄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新鄉村運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金融業外,在流通方面,農協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農民在種植水稻高產新品種的過程中,施用了大量的化肥和農藥,農資、建材、家電等物質也都由農協來組織提供。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協的規模也迅速得到擴大。70年代,全國基層農協數為1500個,大致與邑為單位的行政區域數相近,一個基層農協對1000多戶農民開展業務。一個基層農協的工作人員從1972年的6名增加到1980年的18名;一個基層農協受理的資金從1977年的4300萬圓增加到1980年的23.4億韓圓(330萬美元),其中180萬美元來自信用事業,100萬美元來自經濟活動,50萬美元來自公共福利保險事業。由此可見,基層農協在當時社會經濟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8,興建村民會館
新鄉村運動一般在冬季農閑期間開展,但在當時很難找到村民能集中討論活動的場所。所以,從開展新鄉村運動的第二年開始,各地農村紛紛興建村民會館。農民有了自己的會館以后,不僅用來召開各種會議,還用來舉辦各種農業技術培訓班和交流會。為在農忙期間節省勞動力,提高勞動效率,在村民會館中辦起了公共食堂。婦女會在村民會館中還舉辦了公共交易場,降低了產品的流通費用,節省了村民的購物時間。村民會館收集了包括農業生產統計資料和農業收入統計資料在內的各種統計資料。村民會館還經常向村民展示本村發展計劃和藍圖。在村民會館組織的各種活動中,農民不是只通過書本,而是在各種實況展示和社會實踐中親身體會到了民主決策和管理的真諦,也學會了與各級政府同心協力,共同改變農村落后面貌,進而加快實現農村現代化的實踐能力。
三、新鄉村運動遇到的問題與發展方向
進入90年代以后,韓國的農業與農村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1993年,農村居民的收入已達到城市居民的95.5%,其中,果農、菜農占較大比重的漢城市郊和濟州島的農民收入最高。1993年,農村居民的收入也顯著提高,每100戶農民所擁有彩電率達到123.6%,電冰箱105%,燃氣灶100.4%,電話99.9%,汽車20.9%,計算機6.7%。
新鄉村運動在國家發展和社區經濟開發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出現了各種問題,遇到了種種難關,如新鄉村運動的理論研究落后于社會實踐;在城鎮開展此項活動并不理想;因過分強調政府的統籌作用和依賴行政手段,助長了農民依賴政府號召和組織的思想;農村勞動力后繼乏人日趨嚴重;對烏拉圭回合以后開放農產品市場缺乏研究;對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農業高新技術研究、發展效益農業、農業可持續發展都沒有更為有效的對策等。在這一期間,韓國的新鄉村運動組織也組織開展過一些有效的活動,如“一區一社一村一品運動”、“農產品直銷”、“城鄉姊妹聯系”、“文明市民和家庭活動”,以及敬老、環保、交通安全等活動。這些都無非是城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內容,盡管與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背景、資金投入、科技教育、民間企業和農民的積極性有直接關系,但是農民通過新鄉村運動樹立的勤勉、自助、協同精神和意識仍鼓舞著韓國農民積極向上和奮發進取的主人翁意識和勤勞致富的精神,值得學習和借鑒。
韓國開展新鄉村運動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得到聯合國有關組織的關注和肯定,得到發展中國家的重視,先后有130多個國家派出12000多人參觀、學習和取經,有些國家的總統、各部部長親自帶領考察團組學習、考察。中國農業部、中國農學會在綠色證書培訓、科教興村活動、農村科教扶貧、農村綜合開發等項活動中,與韓國新鄉村運動組織機構、全國大學教授新鄉村研究會有著廣泛深入的聯系、交流與合作,據2002年4月統計,在全國開展科教興村活動的村莊已有3000個。韓國在推進和實現國家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諸多社會問題與我國目前遇到的社會問題極為相似,韓國的新鄉村運動發起過程、主要內容、社會效益及經驗教訓,對我國調整農村政策和產業結構,研究農村與農民問題都會有有益的啟示。
參考文獻:
1,李水山、許泳峰著,《韓國的農業與新村運動》,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12
2,王廣忠、李水山著,《中韓農業教育與區域開發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9
3,韓國全國大學教授新鄉村研究會,《新鄉村運動論文集》,新鄉村運動中央協議會,1982.6
1.進一步走“生態可持續發展道路”
可持續發展,作為人類發展永恒的話題,它“所涉及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環境逐漸變得豐富多元,并且朝向平衡狀態演變的過程?!比欢斚拢覈l村正在面臨這個過程中所迸發出的各種“干擾”元素。鄉村,原本有著豐富多樣的資源能源,但卻因為發展不平衡、開發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環境污染、資源過度開發,生態平衡受損,以至于不能長久應對未來的發展。當代鄉村環境設計,應當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可持續的環境氛圍,以保證其在空間與時間中持續發展。除了必須要掌握的:對土地和植物的理解;對氣候條件的掌握;對水流的通曉;對能源資源的節約方式;等等。之外,還要發展文化可持續,將建筑景觀中注入可持續文化,例如:利用鄉村景觀設計帶動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利用廢棄材料通過科學技術再創新。
2.城鄉一體化、互補化
城市和鄉村的關系,在發展中本應是互補的,而非矛盾的。鄉村擁有城市所沒有的:廣闊的土地、富足的農漁產品、悠久的歷史、傳統的民間技藝,等。自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家已經出臺一系列關于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決策與措施,確定了“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發展策略。但是,政策的主題只強調了城市對于鄉村的作用,而忽視了鄉村本身的優勢同樣可以優化城市。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人就提出了“都市農業”的概念??梢姡谖磥淼泥l村景觀建設中,只有實現城鄉的優劣互補才能夠真正促進城鄉共同發展。上海同濟大學創意設計學院院長婁永琪則將鄉土景觀與創意文化品牌相融合,帶領學生下到農村,組建“設計豐收”團隊,將新鮮血液注入到農村,用現代人的眼光和意識引導農民利用地域特色創建屬于自己的鄉村文化,不僅提高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會吸引城市人回歸農村,緩解“城市化”帶來的壓力。
3.鄉土地域性資源的整合與“再利用”
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并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應該順應時下發展潮流,突顯本土化的同時敢于創新。鄉村需要的不僅僅只是文化,還應該極力發展創意、創新產業,將鄉村的鄉土地域優勢通過跨文化設計的力量注入當代鄉村景觀設計中去,資源整合,將集結村民的智慧、政府的政策、城市的互助、產業的改造升級、品牌的打造、網絡的推廣,等方式,充分保護鄉村鄉土地域景觀特點,傳承鄉土精神。
二、當代鄉村環境設計的意義
1.傳承土地文脈,傳遞場所精神
傳遞當地“扁擔精神”,進行大峽谷傳送,通過美術館及周邊景觀的設計提高石板巖鄉的地域識別性。
2.推動生態可持續建設
對地域資源能源進行保護和創新性利用,保護傳統技術工藝,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開發類型。
3.豐富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提高鄉村生活適應性
置入展覽、教育、休閑等體系,改善和豐富村民和游客的生活娛樂空間,將農田與景觀同時納入公共活動空間之中,將傳統鄉村中曬場、集會地公共空間融和現代設計和現代人需求,使之成為新鄉村環境的新景觀。
4.整合資源,促進共同發展
創立文化品牌,確定衍生產業。吸引外出移民回鄉置業,進一步解決鄉村社會遺留問題;農村產業置入文化整合之后進入城市市場,促進城鄉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三、結語
我國傳統的鄉村聚落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奮斗創造的,是以自然-社會-人關聯起來的居住單元,是由相對單純的城鄉關系,經過自我循環模式和自我發展經歷形成的社會形態,它的結構既復雜又廣泛。鄉村和城市的景觀形成背景不同,不是經由專業設計人員設計的,沒有基礎的“理想的規劃”,它是由當地村民根據地形和農耕文化這些特定元素,充分發揮了其獨立自助、精神思想自由的主觀能動性設計并建設的,是“沒有建筑師的建筑”。鄉村最大、最吸引人的特色就是鄉村田園風光中那種恬靜、優美的愿生態建筑特色。如果這種原始的自然風光能夠被保留,田園環境資源特色被合理的開發利用,讓傳統的民居和農村特色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農耕之美的魅力也將被充分釋放[1]。不管是一望無盡的稻田,還是層層疊疊的丘陵,在景觀中,都是給人視覺的一種強烈沖擊感。
二、鄉村景觀設計的原則
(一)城鄉差別化協調發展原則
就鄉村景觀特色來說,農業、鄉村元素的關鍵詞語是自然、寬廣、傳統,而城市景觀特色的關鍵詞則是現代、娛樂、多元。我國鄉村文化是一種純粹的文化,主要是由于我國當前鄉村文化受農耕文明的影響很深,整個村落和都是以姓氏為紐帶的,如有些村子里的祠堂、宗族長等,鄉村社會中的熟識的人際關系,相較城市而言有很大的不同[3]。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鄉村發展可以給我們以借鑒。以法國為例,其鄉村布局一般圍繞教堂聚集密集分布。而且,其民居大都被農田和樹木所包圍。其他一歐洲國家以及日、韓等國的鄉村景觀和城市之間也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然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鄉村生活非常愜意,許多鄉村地區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最佳人居環境。結合國外城市及農村的發展的經驗,采用城鄉差別化協調發展原則符合我國的城鄉發展當前的實際情況,根據“生產發展模式、生活的富余狀態、民風文明、鄉村整潔干凈、有高效的管理”這一發展要求,不斷實現社會主義農村的新建設,使城鄉實現差異化、協調性發展模式。
(二)整體性原則
鄉村的景觀設計與計劃應當堅持區域經濟建設的組織形態,在設計規劃中必須有整體性意識。也就是說,景觀設計時,首先要對鄉村的地區情形、地理位置、基礎設備建設、旅游性能、鄉村發展狀態機競爭形勢、未來發展需要、上級政府要求、自身定位等不同角度實行全方位、多思維及深層次的研究與分析。在取得充足系統的資料、在保障設計方案的可執行性前提下,確立目標和整體架構。一是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設計鄉村景觀的功能布局,做到從整體布局出發,加強其有機整體的協調性與連接性,盡量使功能、屬性各不相同的各個鄉村空間在整體形象、風貌上保持和諧一致;二是全面系統分析農村生態資源,在景觀布局及生態建設中,不斷完善生態景觀的整體性與持續穩定發展。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則
所有鄉村都有自身的特質。因為地域差異,其自然條件的景觀資源也不同。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對自然山水等地形特點、人文典故、民族風情等因素的通盤考慮,在全面挖掘挑選過程中,通過優勢特征的結合,建立各自全新的主題[4]。這一主題一般都是建立在景觀規劃與設計的基礎之上的,其立意通常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創意,景觀情感與主題建造凸顯得更為真實。鄉村間的差異和自我特性將豐富旅游資源,使旅游者將有更多的興趣體驗,旅游品質將有更高的保障。如川西農耕文化建設,這個主題中就包含了很多內容。根據“耕”“漁”“讀”“樵”這四種涵義不同的農耕思想,就可以從四個角度做相應的主題景區規劃與設計,使其景觀設計有鮮明的特色,整體形象更具創新性。
(四)保護生態環境持續發展原則
由于工業污染與高強度的農業耕作生產,加之資源過度的開采,目前我國部分農村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因此,要想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得到可持續發展,建設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5]。
三、小結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和雙休日的實行,越來越多的人利用節假日外出旅游,特別是近年出現的鄉村旅游讓許多人度過了輕松而有趣的周末。鄉村旅游的出現為城里人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帶動了農村旅游經濟的發展。不過也出現了諸多不如人意的問題,如衛生條件較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整體規劃、產品形式單一雷同等。要想發展農村旅游經濟就必須采取措施,解決鄉村旅游出現的問題。如制定科學的高水平的區域發展旅游規劃,實施“政府主導型”旅游發展戰略,多渠道籌集旅游發展資金,加強宣傳等。
現代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眾性。所謂的普及性和大眾性,實際上就是最大程度按照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和閑暇時間來開展旅游活動,旅游業也采取各種措施吸引盡可能多的人消費自己的產品,使企業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大眾旅游興起以來,經常性的休閑度假已漸漸取代一年一次或幾年一次的觀光型旅游而成為旅游的主要形式,西歐發達國家每人每年外出旅游3至4次,在英國已占到全國人口的55%,瑞典更高達75%,休閑度假已成為發達國家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在我國現階段,雖然人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數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節余卻不足以很風光地遠行逍遙。而社會時尚的召喚、追求生活質量的意識,促使現今中國平民十分渴望休閑度假。但是,國內旅游業卻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視他們的需求。在我國,因為人均收入水平較低,旅游者占總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對大多數人來說,旅游還是奢侈品,只有少數市民節衣縮食一年或幾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這種“打牙祭”式的消費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市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渴望和高漲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對國內游客的旅游熱點,因季節性強、旅游交通擁擠、旺季人滿為患和價格上漲、質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卻步或掃興而歸。旅游熱點的門中門、票套票和部分旅游業的不規范操作行為,也使某些旅游企業聲名狼藉,為人詬病。一邊是豪華賓館的冷若閑置、國家財力的耗費,一邊是廣大工薪階層因阮囊羞澀而無力消費、望洋興嘆;一邊是旅游熱點的季節性人口過密,一邊是大眾化旅游產品的缺少。高漲的旅游需求與旅游產品不如人意之間的尖銳矛盾,使國內旅游市場上形成一個巨大的空白和廣闊的真空地帶。在普遍的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的休閑度假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幾個人自發去郊游,在農家短暫歇腳休息卻產生了國內旅游業一個影響深遠的新生事物——“鄉村旅游”,即以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事生產活動以及傳統的民俗為資源,融觀察、考察、學習、娛樂、購物、度假于一體的旅游活動。
一、鄉村旅游的興起無疑帶動了農村旅游經濟文化的發展。
1.吸納農村多余勞動力,增加農村收入。鄉村旅游以“離土不離鄉”的形式為農民提供了新的就業門路。廣東河源市的蘇家圍景區,自2000年開展鄉村旅游以來,當地農民的人均年收入從當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鄉村旅游,使祖祖輩輩靠老天吃飯的農民,也享受了經濟社會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進農村文化發展。鄉村旅游在城鄉之間架起了文化傳播的橋梁,城市居民在鄉村旅游活動中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風貌,同時傳播了城市文明。農民群眾在旅游服務實踐中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旅游活動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大主要要素,這使得以農業為主的農村經濟結構得到優化和補充,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鄉村旅游出現的諸多問題抑制了農村旅游經濟的發展。
1.各區域“各自為政”,難成規模效益。鄉村旅游一般以戶為單位,沒有統一規劃,盲目開發資源,不做切實可行的旅游發展規劃,導致農村旅游業不能健康持續發展。
2.缺乏宣傳,沒有品牌效應。一些鄉村旅游經營者市場促銷意識不強,缺乏主動宣傳和參加集體促銷的積極性。
3.鄉村旅游開發資金嚴重不足。旅游資源的開發需要強大的資本做后盾,農村旅游資源的開發更需要大量資金做支撐。農村一直以農業經濟為基礎,其經濟實力還很薄弱,由于鄉政府不可能對其旅游發展做大規模投入,加之農民收入有限,因而資金短缺就成為制約農村旅游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4.基礎設施建設仍需不斷加強。由于資金投入不足,一些鄉村旅游點在交通、食宿、衛生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制約著進一步發展。
5.鄉村旅游總體水平不高,資源開發力度小、層次低,特色不夠明顯,內涵不夠豐富,缺乏上規模、上檔次的名牌拳頭產品。尤其是在鄉村文化方面的發掘和運用不夠。一些鄉村旅游點在開發建設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趨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農家本色。
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推動鄉村旅游經濟發展。
1.制定科學的高水平的區域發展旅游規劃。資源要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必須實施科學的規劃。在發展旅游經濟的大好形勢下,鄉村旅游必須適應形勢,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個科學的、高層次的、高水平的旅游發展規劃。在區域旅游發展中突出重點,形成特色,這樣才能保障鄉村旅游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2.加強宣傳,樹立企業良好形象。積極向相關媒體提供新聞線索,想辦法通過電視臺、日報、周刊、廣播電臺、旅游網等媒體的報道(轉載),把一塊荒廢的沙灘從零開始搖身一變成了可以讓農民增加收入的“寶地”,逐步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錢、做較大的宣傳”。
3.多渠道籌集旅游發展資金。制約鄉村旅游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開發資金,因此如何籌集資金發展農村旅游成為鄉村旅游開發中的一個難題。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在融資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資。一是充分利用國家發展農村經濟的大好時機,抓住政策大力發展農村旅游經濟。二是利用各種優惠條件,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各種投資,包括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和利用民間資本等多種形式的投資。
在國際上對于農村金融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的影響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觀點認為它們之間沒有必然關系(羅賓遜、盧卡斯),有的觀點認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農村金融發展(單俏穎),還有的觀點認為農村金融的發展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消極作用(戴蒙德、庫格曼),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國特殊的農村經濟發展形勢下,農村金融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對農村金融的發展有所助益。根據利用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和因果關系檢驗方法對我國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發展之間關系的探討,在我國,農村金融主要通過儲蓄銀行的存款量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金融規模特別是存款規模的擴大
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資源,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農村地區的存貸結構比例失調使得用于發展農村經濟的可用資本相對減少
農村投資的產出效率也不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作用。
(三)農村投資效率一直不高
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于農村金融市場的資金外流導致的,資金外流致使農村的整體投資額增長緩慢,用于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的資金肯定也會減少。
二、農村金融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農村金融要更好地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就必須對當前的農村金融體系進行一定的調整,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應該為農村金融體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助益。
(一)明確農村金融的角色定位
以前,農村金融的定位通常是為城市經濟輸送農村的剩余資源和資本,在農村經濟高度發展,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的今天,農村金融的作用更多地是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資金方面的保障,還要吸引城市資金參與到農村經濟的發展當中去。所以要大力發展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以及民間小額信貸公司等創新農村金融機構,使農村金融市場更加有活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從而促進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結合。
(二)選擇正確的農村金融發展政策
農村金融目前的發展重點不在量的擴大,而是質的提升,目前農村金融中的資本利用效率底下,對農村經濟的發展頗有不利,為了提升農村金融的資本利用效率,應該使用較為合理的手段與政策提高農村市場上金融機構的貸存比率,從而有效防止農村金融機構造成的資金外流,從而使資金流向實現正確的導向,提升農村金融機構對于農村產業發展的促進發展效率,有效吸引和鞏固農村的可用資本。
(三)加強政策和法規的建設
針對三農問題,要通過政策和財稅的扶持增強農村的技術設施建設,引入更多的法律法規來保障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金融市場的合法權益,使其在法律法規上有一定依據,從而在農村市場站穩腳跟,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結語
1引言
鄉村有景觀嗎?鄉村有園林嗎?鄉村需要景觀園林嗎?在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今天,在大地景觀開始深入人心的現代,對于中國規劃建筑界,這些問題已經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眾所周知,鄉村既是人類聚居環境的基本細胞,也是中國絕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區。鄉村園林以鄉村景觀為背景,鄉村景觀在客觀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氣候、動、植物、人工物等,在主觀方面包括經濟發展程度、社會文化、生活習俗,鄉村園林正是在這種綜合的景觀中孕育、演變、發展、生成,所以鄉村園林與鄉村景觀密不可分,故而,鄉村景觀園林也就成為本文的論題。根據人類聚居環境學理論(劉濱誼1999),作為鄉村人類聚居環境的基本背景,鄉村景觀園林作為鄉村規劃的基礎背景,它對整個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態環境的保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的面貌、格局、規劃、建設決定著鄉村環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鄉村景觀園林,表面看上去樸實無華,然而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指導下,其內在卻是豐富多彩、形態各異、耐人尋味的,其中,不乏有許多優點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當今中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鄉村景觀園林在鄉村人類聚居環境規劃建設中的作用、地位日漸重要。對于迅速城市化的鄉村地帶,鄉村景觀園林正處于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而對于當今那些步入病態衰敗的城鎮,理想的鄉村景觀園林無疑將成為“治病”“健身”的一帖靈丹妙藥。
在學術界,德國、荷蘭、奧地利、美國、日本、韓國等工業先進國家早已關注鄉村景觀園林這一領域,而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理論研究與規劃實踐幾乎還是一片空白。
2鄉村景觀園林的含義
“鄉村景觀園林”(RuralLandscapeandGarden)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對其研究的范圍和研究的對象,目前還尚無完整而確切的定義。單單從字面上看,它由“鄉村”和“景觀園林”兩個概念組成。這里用“鄉村”而沒用“農村”一詞,主要因為農村是與農業產業聯系在一起的,是以農業生產為主體的地域,如今在農村,作為農業生產主體的農民,有一部分并不一定從事農業生產而是從事非農事活動,因此,用“農村”來界定范圍具有一定的難度域概念,泛指城市和原始無人聚居地帶以外的一切地域,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鎮)建成區以外的地區,是一個空間的地域系統?!熬坝^園林”的定義可以分解為“景觀”和“園林”兩個方面。對于“景觀”,從景觀規劃設計學科角度,筆者曾有闡述:扼要地講,景觀包含著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類聚居環境,并且與社會、文化、習俗、人類精神、審美密不可分(劉濱誼1990,1996,1999)。對于“園林”,張家驥先生在《中國造園論》一書中匯總了許多專家學者對“園林”的理解和定義(張家驥1991),并在此基礎上對“園林”下了定義:“園林是以自然山水為主題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為物質為表現手段,在有限的空間里,創造出視覺無盡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環境?!币虼?廣義的鄉村景觀園林是非城市化地區人類聚居環境,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審美價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環境。
需要說明的是鄉村景觀園林的界定是相對于城市化而言的,過去許多傳統的鄉村景觀園林目前已成為城市園林,它們不在筆者所研究的范圍內。
3鄉村景觀園林的研究目標
鄉村景觀園林存在著一個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傳統鄉村景觀園林伴隨著農耕文明而出現,隨著工業文明及當今后工業文明的進化,鄉村景觀園林同樣也在走向現代。其演變的根本動力是鄉村人們生活的演變,鄉村景觀園林始終與廣大鄉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環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長期以來一直未引起學術界和規劃設計界的關注重視。
從歷史的演變著眼,就鄉村景觀園林與中國古典園林的關系而論,鄉村園林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長期以來人們普遍以為中國傳統園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這是極為片面的。根據不斷的考古發掘和對古代詩歌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其實全世界最早的園林應該是原始聚落中及周邊的園圃和樹木綠化等實用性的園林化的土地,它也是中國園林最早的雛形,并對后來發展起來的恬淡素靜的文人村居園林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就是明清之際的文人園,也不斷從鄉村園林中得到啟發,從中汲取營養(劉天華1994)。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鄉村園林在中國園林發展歷程中,起著基礎和源泉的作用,尤其是鄉村園林為江南文人園積累了經驗、提供了素材、豐富發展了中國古代園林文化,這是確定無疑的。
從現代人類聚居環境建設入手,目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增長的進程中,村鎮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著。截止1998年底,全國有建制鎮17015個(不含縣城關鎮),集鎮29118個,村莊3557700個,隨著撤鄉建鎮和拆村并點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建制鎮比上一年增加480個,集鎮減少1206個,村莊減少101635個(1998年村鎮建設統計公報)。這種鄉村城市化不是意味著把鄉村變為城市,而是在于節約用地和提高鄉村居民的素質和生活質量。因此,隨著鄉村城市化的不斷進行,鄉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許多傳統的聚居村落也將隨之消失。鄉村城市化使鄉村景觀園林正在經歷著一場歷史性的變革:一方面,一些有研究價值的傳統鄉村景觀園林已經或將要遭到扼殺的命運;另一方面,鄉村城市化已經或將要產生出新型的鄉村景觀園林。新一代的鄉村景觀園林應以什么樣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的鄉土文化,創造出具有鄉村特色而非城市發展模式拷貝的現代鄉村景觀園林,以改變當今新建村落的平庸無味、千村一色的狀況,這是鄉村景觀園林研究的基本目標。
4鄉村景觀園林研究的動態
國外許多工業先進國家在這一領域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如德國、荷蘭、奧地利以及美國和日本在鄉村景觀(RuralLandscape)、鄉村地區的規劃與建設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經驗。但由于現有的資料和技術手段有限,對當前國外在鄉村景觀園林領域的研究成果沒有更詳盡的資料,但僅此還是可以看出,國外非常注重對鄉村景觀的系統研究。
在國內,有關鄉村景觀園林的產生和發展,尤其是對城市化進程中的鄉村景觀園林的研究幾乎都是一片空白。長期以來,人們更多地是關注中國傳統園林的研究。盡管如此,仍然存在與之相關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方面:
4.1傳統地方性鄉村景觀園林研究
結合農村園林的實例對江河流域的農村園林的產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別進行了闡述(舒楠1997,陳志華1999)。此外還有對徽州古典園林有較為詳細的研究(程極悅1987,肖國清1988,殷永達1993,張浪1996),這些文章對鄉村園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例。
4.2傳統鄉土建筑與鄉村景觀園林研究
以彭一剛院士的《傳統村鎮聚落景觀分析》一書(彭一剛1994)為代表,該書的視點不只停留在鄉土建筑上,而是切入到傳統村落的研究,對村鎮的景觀進行了分類和分析,其中包含了構成鄉村景觀園林的一些要素。此外,陳志華教授等人編寫的《浙江省新葉村鄉土建筑》和北京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主持的《諸葛村鄉土建筑》兩套鄉土建筑叢書的有關章節也闡述了鄉土文化和鄉村景觀的關系(陳志華1998)。
4.3歷史文化傳統與鄉村景觀園林研究
以《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古村落:和諧的人聚空間》兩本書為例(劉沛林1995,1997),作者從風水的角度闡述了風水思想與風景、園林、建筑及城市設計的關系,在風水對園林規劃的啟示”一節中,著重論述了鄉村園林的一種類型—水口園林。在中國古村落的景觀建構中,分別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園林、村落點景建筑等進行了闡述。
從上述的研究成果來看,雖然有一些與鄉村景觀園林有關的研究成果,但不成系統、很不完善。鄉村景觀園林尚未作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課題來研究,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進行大量的基礎調查、分析論證。
4.4空間格局演變與鄉村景觀園林研究
從人類聚居環境學的角度,選取從古至今的村落實例,分析鄉村景觀的構成元素,對空間化、時間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分析其演變發展(劉濱誼,毛巧麗1998)。
4.5現代人類聚居環境與鄉村景觀園林研究
以《現代景觀規劃設計》一書為例(劉濱誼1999),以生態意識、大地景觀等現代思想為世界觀,以“設計結合自然、現代宏觀區域景觀規劃等理論方法為導向,書中重點分析闡述了歐、美等國現代鄉村景觀園林的研究與實踐。
5鄉村景觀園林研究的內容
雖然鄉村景觀園林只是鄉村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它卻涉及到社會、經濟、文化的各方面。鄉村景觀園林所要研究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歷史、地理、建筑、民俗、社會結構、景觀、環境、藝術等等。綜合上述分析,筆者提出了下列鄉村景觀園林的主要研究內容:
5.1鄉村景觀園林的產生、發展和演變過程。
5.2鄉村園林在中國傳統園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鄉村城市化和現代化對鄉村景觀園林所造成的影響沖擊。
5.4鄉村景觀園林與社會形態的內在關系。
5.5鄉村景觀園林與鄉村經濟的內在關系。
5.6鄉村景觀園林與鄉土文化的內在關系。
5.7鄉村景觀園林的基本類型。
5.8鄉村景觀園林的空間格局特點。
5.9鄉村景觀園林的藝術處理。
5.10鄉村景觀園林的未來發展模式。鄉村景觀園林研究的重點不在于保護傳統的鄉村園林,而在于尋求鄉村景觀園林規劃建設的規律和特點,嘗試地探索未來鄉村景觀園林的發展模式,以便能切實有效地指導今后鄉村規劃中的鄉村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創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諧的鄉村人類聚居環境。
6鄉村景觀園林研究的方法
國內有關中國造園理論的論著很多,在此基礎上采用文獻資料與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于傳統的鄉村景觀園林,文獻資料是了解鄉村景觀園林形態構成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包括地方史書、地方志、家譜等,這些文獻資料對村落的選址、布局、發展等都有詳細的記載。目前鄉村景觀園林需要大量的基礎性研究,這就必須建立在大量實證的基礎上,然后從社會、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來進行分析、比較,找出規律。由于傳統鄉村景觀園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則,隨著村落的布局而形成,很少受到來自外界人為規范的約束。因此,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鄉村景觀園林進行實地調查和測繪,并結合對當地居民的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在居住方式和價值觀上的變化,以及他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對于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鄉村景觀園林,受到來自村鎮規劃標準和農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響,因此,還需要認真領會政策、法規的精神。通過對鄉村景觀園林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通過實證對傳統的鄉村景觀園林和現代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鄉村景觀園林進行分析、比較,研究鄉村景觀園林的內容和形式的演變;總結歸納鄉村景觀園林的基本類型;分析鄉村景觀園林的構園特色;找出鄉村景觀園林成園藝術的規律和特點。鄉村景觀園林研究不是單一學科所能解決的,它在景觀建筑學、生態學、地理學、城市規劃、建筑學的基礎上進行多學科、多角度交叉綜合研究。鄉村景觀園林的研究方法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還有待于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7鄉村景觀園林研究的意義
鄉村景觀園林有別于城市景觀園林,城市景觀園林是通過人工再現自然,而鄉村景觀園林則是運用自然,更為樸素地保留著更多的自然真跡,從藝術追求而論,如果說,城市景觀園林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那么,鄉村景觀園林則是雖由天作,宛自人開”,各自的藝術傾向不同,并無藝術的高下之分。但是,倘若從自然美的角度來看,鄉村景觀園林遠比城市園林自然優美?!皫煼ㄗ匀弧敝挥袕泥l村景觀園林中才能獲取第一手的靈感源泉,而目前國內的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界在這一領域幾乎還處于一片空白,因此,對于鄉村園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義。
7.1建立鄉村景觀園林的觀念意識
鄉村園林雖然早就出現,但是由于人們理解和認識上的偏差,對鄉村園林沒有產生足夠的重視,以致于長期以來沒有人對它進行系統的研究。因此,通過建立鄉村園林的概念,使人們對鄉村園林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從而激發更多的人從事鄉村園林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以填補國內在鄉村研究領域的空白。
7.2發掘保護傳統鄉村景觀園林環境
中國現存的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大多為明清時遺留下來的,而鄉村園林由于長期以來受外界干擾少,因此,有的鄉村園林還保留著宋元時期的風格,這對中國傳統園林是一個很好的補充。713創造現代中國鄉村景觀園林通過對鄉村園林的研究,探討鄉村居民對園林的需求,以及鄉村園林對大地景觀環境和改善生態的重大作用。鄉村園林不僅具有樸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們的平凡生活保持著最為直接和緊密的聯系,因此,通過對鄉村園林的研究,根據鄉村的功能要求、景觀要求和經濟條件,創造出優美的鄉村園林藝術形象,這對于我國未來鄉村規劃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①劉濱誼,風景景觀工程體系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0
②劉濱誼等譯,圖解人類景觀——環境塑造史論1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③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④張小林,鄉村概念辨析.地理學報,1998,[6]:365~370
⑤張家驥,中國造園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⑥劉天華,中國古典園林之美—畫鏡文心.生活1讀書1新知三聯書店,1994
⑦農村與景觀.臺灣大學農學院農村規劃與發展中心編譯,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⑧舒楠,楠溪江流域鄉土文化與農村園林.建筑師,1997[78]
⑨程極悅,徽商和水口園林——徽州古典園林初探,建筑學報11987[10]
⑩肖國清,論徽州古典園林藝術1中國園林,1988[2].張浪等,徽州古典園林的研究1中國園林,1996[6]
ω彭一剛,傳統村鎮聚落景觀分析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ξ陳志華等,浙江省新葉村鄉土建筑1臺灣省建筑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