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7:13
序論:在您撰寫土木建設工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陳舊,實驗儀器落后
傳統的土木工程實驗教學屬于理論教學的一部分,并按其分類,每個實驗項目相互獨立,缺乏目標性、整體性、層次性、系統性、創新性及綜合性,導致實驗教學內容更新滯后。實驗的基礎理論知識決定了實驗儀器種類和型號,由于實驗內容更新滯后,導致實驗儀器也未能得到及時更新。
2.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驗教學
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重視土木工程的理論教學,輕視實驗教學環節。有的將實驗課程的成績計入到理論教學的成績當中,有的甚至不統計實驗課程的成績。多數學生認為實驗課程不重要,只是走一個程序而已,只要“照貓畫虎”完成操作步驟即可,并沒有真正將實驗與工程實際相結合,所學知識也難以致用。
3.傳統教學方式單一,使學生喪失實驗操作的主動性
土木工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常是先進行理論教學,然后再安排具體的實驗操作,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不能及時體現在實驗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在實驗教學開展之前,就設計好試驗加載方案,編寫出非常詳細、具體的實驗指導書,調試好試驗儀器,規定好實驗步驟、測試方法,并設計出實驗數據記錄表格等。而學生只需要按教師規定好的步驟進行加載并讀取數據,就可以得出早已預知的結論。這種實驗教學方法使學生喪失了主觀能動性。
4.傳統考核方式單一,不能體現學生對實驗知識的掌握程度
大多數實驗課程的成績僅憑一份實驗報告來決定。同組成員所得到的實驗結果是相同的,所以,實驗報告也是大致相同,組內成員的成績也都差不多。實驗報告不能客觀考察每一個學生對實驗內容掌握的程度。
二、“模擬地震環境下結構模型加載
實驗”項目介紹實驗項目開設的初衷是為了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求學生在學習理論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抗震課程之后,自行設計一個結構受力體系,并進行加載,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加深對結構抗震課程的理解,加強對動手能力的培養,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整個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還要求學生們集思廣益,發揚集體智慧和團結協作精神。2008年汶川地震后,社會對抗震知識的需求大為增強,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更甚。因此,土木工程系依據教學大綱自創了模擬地震環境下結構模型加載實驗項目。2009年,依托該實驗項目,學校成功舉辦了“山東省第三屆結構設計競賽”,學校的參賽隊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10年,該項目被確定為學校實驗教學改革的一般項目。2012年10月,該實驗教改項目順利通過驗收。2011年,依托該實驗項目選拔的參賽隊伍在“山東省第四屆結構設計競賽”中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驗證了模擬地震環境下結構模型加載實驗臺應對不同結構模型的適應性。
三、實驗項目總體設計方案
1.實驗儀器設備、材料
實驗采用土木工程系自主研發的“結構抗震模型加載實驗臺”。該試驗臺主要由控制系統、動力系統、實驗臺面以及防護架等組成。
2.實驗教學方法
采用了研究式、討論式和互動式的教學方式。研究式教學:學生通過查閱教材、期刊文獻,收集與實驗內容相關的文獻,進行結構模型設計。有利于啟發學生的科學思維和自主創新意識。討論式教學: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研討結構模型設計方案,鍛煉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搭建和自主完成實驗的能力,深受學生歡迎?;邮浇虒W:課程開始首先由任課教師給學生們講解,發放實驗任務書、材料和工具。在講解中,著重講清實驗的目的、意義、任務和要求,制作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和加載方法。之后,各小組討論方案,進行結構模型的設計和制作。在這個階段,每天都安排教師答疑。由于實驗活動是分組、分散進行的,而且每組又基本上是以寢室為單位,學生們的制作活動基本是在寢室內進行,因此,教師有時到寢室走訪,幫助學生解決制作中的問題。
3.實驗組織形式
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4人~5人。每個小組的成員要求動手能力強、組織能力強、創新能力強的學生各1名,這樣可以達到能力互補、相互學習的目的。
4.實驗成績評定
建立了一套科學、規范的實驗考核方法,兼顧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合理運用了多種考核評價方式。結構最大承載力與所耗材料重量之比(比強)以大為佳,占50%;實驗結果與理論計算結果的相似程度,占10%;結構造型美觀,占20%;實驗報告完成情況,占20%。
5.實驗激勵機制
實驗項目采用“金字塔”模式的激勵機制。首先面向全校學生開放本實驗項目,同時為校級結構設計競賽選拔人才。每年約有50個小組參加校級結構設計競賽。校級競賽中選出2個~3個小組參加省級結構設計競賽。省級結構設計競賽獲得一等獎的小組參加國家級結構設計競賽。該激勵機制已經顯現出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通過該實驗項目選拔培養的學生在歷屆山東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并有一支參賽隊伍于2010年代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參加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
四、鍛煉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啟發探究性思維
實踐能力的鍛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親自動手制作模型,這是大學生進入大學后首次制作的模型,需要相互配合,集體完成一件作品。二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是一個知識活化的過程。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創新,重視創新意識的培養。制作開始時,學生們知道結構形式大致有三角形、梯形、拱形等幾種,但對于桿件如何搭建成結構并沒有概念。通過方案討論才形成了結構的形象,再把結構制作出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行為。其次,鼓勵學生進行結構形式的創新,不要受之前幾種結構形式的禁錮。第三方面是計算工作的創新,這是較高層面上的創新活動。雖然計算理論和方法是學過的,但是在計算模型的建立,以及已知條件的選取,近似和簡化方面,仍然需要創新思維。《實驗項目指導書》提供了探究性內容的引導和要求。
五、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實驗效果
1.1課程內容完善了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學知識的內容體系
土木工程專業的建筑方案設計課程是在房屋建筑學課程基礎上,講解現行建筑設計規范、不同類型建筑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通過具體的設計專題,培養學生正確的設計思維,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的設計方法。雖然土木工程專業房屋建筑學課程包含了關于建筑設計的知識,但內容只有4學時,而畢業設計環節中涉及建筑設計的環節為4-5周。如果沒有建筑方案設計課程的內容對房屋建筑學課程中的設計知識做進一步的深化和完善,那么學生將嚴重缺乏建筑設計方面的知識,從而影響畢業設計的進度和質量。因此,開設建筑方案設計課程,從課程內容上完善了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學知識的內容體系。
1.2課程設置保證了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學類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和延續性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開設的建筑學類的課程有建筑制圖、房屋建筑學、計算機輔助設計、建筑美術等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較為獨立,彼此之間缺乏關聯性,缺少過渡和呼應。建筑方案設計課程的開設可以將這些建筑類的課程統籌和協調起來,加強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通過學習建筑制圖和房屋建筑學課程,學生掌握了建筑制圖的標準和要求、建筑細部的構造要求及淺略的建筑設計知識。在此基礎上,開設建筑方案設計課程,通過講解理論性的設計原理和方法、進行具體題目的實踐設計,可以進一步讓學生開拓視野、掌握正確的設計方法,能夠獨立地分析、解決設計問題。在建筑方案設計課程之后開設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建筑美術課程,可以有助于學生運用建筑美學原理強化建筑平、立面設計,并通過計算機技術準確的將設計方案轉化為二維或三維圖形,形成更直觀的建筑表達效果,加強學生對空間的理解和組合能力。因此,開設建筑方案設計課程,有助于加強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學類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和延續性。
1.3課程開設有助于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在工程設計領域,建筑、結構和設備是緊密結合的三個部分,建筑設計控制著建筑室內外空間的舒適度和建筑外立面的藝術效果,結構設計在此基礎上實現建筑的安全和穩定,設備從水、電、空調三個方面來實現建筑使用的舒適度。這三個部分合作的好壞決定了建筑設計成果的優劣,因此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應當掌握建筑設計和設備設計的知識,以實現三方在實施工程項目時能合作共贏。當前,建筑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大趨勢下,更加迫切要求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掌握相關的建筑設計知識,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開設建筑方案設計課程有助于拓寬和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和理論素養,有助于培養應用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2建筑方案設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的理論課時偏多,造成了學生實踐設計課時偏少,從而無法實現老師一對一的輔導學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偏少,學生學習較為被動。同時,在實踐課時中,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也較少,很多學生都是悶著頭自己做。2)、學生在實踐設計中,不善于查閱資料,缺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例如在設計過程中,任務書中只規定了每種房間的面積,房間具體的開間和進深尺寸要由學生確定。很多學生在確定房間開間和進深尺寸時,不考慮房間的使用功能,只憑空想隨意確定,最后設計出來的房間完全無法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其實只要學生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慮房間的使用對尺寸的要求,并查閱相關的設計規范或建筑設計資料集,都能夠確定較為合適的尺寸。3)、學生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偏重建筑平面設計,忽略立面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學生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建筑平面的設計,導致沒有太多時間進行建筑立面的設計。同時,由于缺少一定的建筑美學基礎,學生設計出來的建筑立面比較簡單、呆板。最終出來的圖紙往往是平面設計達到了深度要求,立面只是在平面的基礎上生成的,毫無美感可言。
3建筑方案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措施
3.1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形式,重新定位老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角色。
土木工程專業的建筑方案設計課程應該由傳統的以老師為主體的偏重理論教學的思路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以實踐設計為主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思路。教學形式由以老師集中的理論授課為主的轉變為以學生進行多個專題的實踐設計為主要內容,理論知識的講授穿插在各個設計專題中。在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形式下,老師角色由傳統的教學主體轉變為學生設計過程中的協助者、引導者,在學生完成各個設計專題的過程中一對一的輔導學生,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不同問題做具體的指導,啟發和引導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學生的角色由傳統的知識被動接受者轉變為教學中的主體,能夠主動地根據老師下達的設計任務書,查閱相關資料、制定設計進度安排,并進行實踐設計,最終完成專題設計的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老師和學生共同研究學習,一起合作解決問題。
3.2采取啟發式、案例式的教學方法,拓展學生的思維
土木工程專業的建筑方案設計課程中理論教學部分可采取啟發式、案例式的教學方法,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老師引導學生發現并把握設計中的主要矛盾,選擇可行的解決方法,尋找設計的切入點。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分析、對比不同方案的優劣,為提高設計能力打下基礎。參觀加實例分析的案例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設計專題相關知識的印象。老師通過方案圖片介紹多個相關建筑設計實例,研究其功能組織、立面細部做法、建筑形體與色彩等方面的內容,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各個方案的設計思路及其優缺點,不僅能夠讓學生全方位的了解設計專題,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除了通過圖片展示開展案例式的教學,也可以將上課地點移至真實的建筑空間內,更直觀地從功能設計、形態設計、空間設計等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更直接的接觸和感受建筑空間,并進行對比分析。
3.3教學內容應選擇適合土木工程專業的設計專題,嚴格控制設計進度
土木工程專業的建筑方案設計課程作為專業選修課,從深度和廣度上無法與建筑學專業的建筑設計課程相提并論,因此課程內容應以大量性建筑作為設計專題以培養學生具備建筑設計的基礎知識。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應當將現行的建筑設計標準和規范最大限度的融入教學和設計中,不僅能夠端正學生嚴謹和規范的設計態度,也能夠培養學生在設計過程中查閱規范的良好習慣。此外,在設計過程中,老師對設計構思的過程要進行層層控制,嚴格檢查各階段設計草圖,以實現學生在每個設計階段都能有所收獲。為保證設計質量,老師要嚴格按照設計控制學生的設計進度,,學生的最終成績也應涵蓋學生平時的表現。
4結語
1.1土木工程專業實訓室建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專業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從土木工程學的發展歷史來看,土木工程學可以說是實踐先于理論的學科。高職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相比,教育目的具有鮮明的特點,是培養具有較強實踐操作能力、為企業基層服務的專門技術型人才。高職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的特點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實訓室是實踐教學的場所,實訓室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實踐教學的質量。
1.2土木工程專業實踐室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大力推進高職實踐教學的形勢下,很多高職院校都加大了實訓建設的力度。但是土木工程專業實訓室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①實訓室建設“仿真性”差,沒有為學生提供真實性的工作崗位環境,學生缺乏實際操作感;②學生增長速度遠遠快于實訓設備投入,加之實訓設備更新速度慢,學生無法在現有的資源上學到最新的專業技能;③實訓室建設與實訓教學模式不同步,以及實訓教學計劃、實訓教學大綱、實訓指導教材的開發,但實訓室未建立,導致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④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熟練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力度不夠。
2“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建設
2.1“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建設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的緊密結合。因此“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也成為各大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敖虒W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突出“做”,要真正實現“做”就要有與之配套的實訓室。建設“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室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性強,學生通過在“教學做”一體化實訓中的實踐學習,可以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場所。
2.2“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建設的思路
根據麥可思公司的分析報告,滁州職業技術學院2012屆和2013屆畢業生認為對主要課程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均是“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根據該校畢業生的反饋建議,該校應加大實訓室建設力度。為此,根據“工學結合”的思想和土木工程專業特點,以校企開發為基礎,構建功能與企業生產流程一致的實訓室,實訓室融教、學、做為一體。
2.3“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建設的措施
2.3.1實訓室環境的建設
實訓場地的布置方案與企業生產模式一致,實訓室的環境與企業生產、技術管理的要求高度吻合,使實訓室真正發揮教學和生產的作用。同時,把現代企業生產管理的“7S”理念應用于實訓室建設中。真實的企業生活環境和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使學生迅速地容入到企業生產中去,同時實訓教學圍繞學生職業崗位進行,更深層次地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實訓操作等綜合素質。該?,F有力學實訓室、工程測量實訓室、道路瀝青材料實訓室、瀝青混合料實訓室、混凝土實訓室?;炷翗藰邮摇⒛z材料分析室、砂石原樣分析室等土木專業實訓室。實訓室在建設過程中,應參考企業技術人員的意見,按照企業生產的模式進行設置。
2.3.2實訓教學內容的構建
在實訓教學內容的構建上,學校要把握教、學、做三個方面。教:主要是教師講解,在實訓項目實施之前,教師根據實訓的內容,有針對性地講授理論知識、操作步驟及操作要點;學:教師對項目進行示范指導,學生學習和領會教師的操作過程,掌握操作流程,明了操作原理;做:學生按照教師的操作過程,自行完成實訓操作流程,這個環節學生為主導,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分析和解決問題,最終完成整個實訓項目。
2.3.3實訓室管理的規范性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實訓設備較多,而實訓教師較少,實訓室管理較為困難。所以,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一帶一”的方法,即教師帶學生,學生帶學生的實訓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既可以減輕教師實訓教學的負擔,又可以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實訓室在管理過程中應推行“7S”管理模式,通過實訓室的規范化管理,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
2.3.4實訓師資隊伍的培養
實訓教師豐富的實踐教學水平是實訓教學質量的保障,教師熟練的操作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打下了基礎。該校建立并完善師資隊伍管理制度和優秀人才成長機制,采取引進、培養、提高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強化雙師素質培養,針對每一位專業教師制訂“雙師素質”培養計劃。以教師進企業掛職鍛煉為主,多措并舉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3“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預期效果
3.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障實訓教學效果每個實訓內容的設置都以實際的實訓項目為載體,這些項目的實施就是學生以后工作所需要的,學生認識到所學的東西工作要用到,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高漲,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2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教學,重點突出學生的做。所以,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討論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等方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實訓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有利于教學改革的實施
“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室既可以作為實訓場所,也可以是教學場地,同時實訓內容的選取也是實際的項目,這可以與項目化教學改革密切聯系,推進該校教學改革的實施。
3.4實現實訓教學與企業崗位的無縫對接
實訓室從建設到管理都與企業一致,學生從著裝到操作均按照企業的要求,學生始終在仿真性的環境中進行實訓訓練,使學生在校就能感受和體會到企業員工的角色,這為學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迅速融入企業打下基礎。
4結束語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工程教育,在工程師培養方面大致分為兩大模式:一是在校期間著重培養學生的工科基礎能力,畢業后由企業完成工程師職業方面的教育。二是在校期間對學生進行工程師的基本技能訓練,畢業時獲得具有職業資格的工程師學位。以上兩種模式,都需要企業的參與和支持,企業與學校結合,接受大學生實習,參與工程師人才的培養。民族院校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要體現為民族地區和區域經濟服務的特征。本文主要以筆者所在學校大連民族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教育理念、實驗實踐基地建設、專業培養方案、“應用創新”人才培養理念的實踐等工作為例,探索民族院?;?ldquo;應用創新”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規律。
二、“應用創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
近年來,大連民族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結合國家“卓越計劃”,立足于“應用創新”理念,以遼寧省專業評估為契機,發揮已有專業的優勢,大力開展土木工程專業建設。在2009培養方案和2013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論適度,重在應用”的教學指導方針,在培養方案中體現應用和創新的教學理念。學校土木工程專業2000年開始招生,經過14年的辦學歷程,發展迅速。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1年被評為“大連市三育人先進集體”;2012年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2013年參加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估,位列全省第三。為實現“應用創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學校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建設、創新教育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培養方案的修訂等工作。在此基礎上,立足沿海,服務民族,努力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土木工程專業。
(一)加強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建設
1.強化校內實驗設施建設,發揮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2011年學校土木建筑工程綜合實驗中心被評為“遼寧省示范性實驗中心”。2013年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借搬遷新校區之際,在新教學實驗樓的建設中,對實驗條件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善,增大了實驗室的使用空間,購置了大量用于本科教學的實驗設備,以滿足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創新”理念的教學要求,為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此外,積極鼓勵教師結合生產實際開展科學研究,將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形成科研促教學的良好局面。在實驗教學中,為培養和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當增加了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內容。并結合各種學科大賽,鼓勵并組織學生參與準備性試驗。近年來,該專業學生參加各種級別的學科競賽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時,以專業導師工作室制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導師工作室的課題研究,增加科研實驗比例,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工程能力。
2.校企合作,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參照“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建立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的培養模式。校企雙方協議建立校企聯合辦學的組織機構,制定相關管理條例、培養方案和培養標準等。近年來,該專業與大連市8家設計單位和施工企業及大型監理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辦學的實踐基地,除頂崗實習外,企業還接收30余名學生參加“3+1”試點班的企業學習。此外,學校還聘請了有經驗的工程師作為校外指導教師,結合工程實際項目對學生的畢業設計和生產實習進行指導。多年的實踐教學證明,學生在企業實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和團隊合作精神,強化了創新創業意識。
(二)加強創新教育建設
學校土木工程專業重視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近年來,為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以及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建立了“創新工作室制”的創新能力培養機制;以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為目的,建立了“土木工程結構設計創新工作室”;以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混凝土配合比大賽為目的,建立了“混凝土材料性能創新工作室”;以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測繪大賽為目的,建立了“土木工程測繪技術創新工作室”等。近期,又開設了“力學應用創新工作室”、“土工實驗創新工作室”等。各創新工作室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并配有相應的設備,由專業指導教師進行指導。通過創新工作室的訓練,學生獲得了工程實踐和應用創新能力的鍛煉。近年,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還多次主辦市級大學生學科競賽,并組織學生參與全國混凝土配合比大賽,省、市級結構大賽和測繪大賽、力學大賽,各種級別的“挑戰杯”大賽等,均取得了優異成績。開展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創新積極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培養方案
大連民族學院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直屬院校,學生來自全國56個民族。木工工程專業2000年開始招生,為滿足民族地區及周邊地區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要,土木工程專業下設兩個專業方向:建筑工程方向和交通土建方向。學校60%以上的學生來自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在語言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學中主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分層教學,即對將來繼續從事土木工程科學研究準備考研的學生,著力加強其理論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對畢業后直接就業的學生,則加強其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方案還設置了基本能夠滿足各類學生自主選擇需要的選修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應用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理論適度,重在應用”的原則,在課程設置上增加能夠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課程。2009培養方案對原來的培養方案進行了改革,將培養方案分為三大平臺,即通識教育平臺、專業類教育平臺、專業教育平臺。尤其在專業教育平臺的設置中,開設了一些新的能夠培養學生應用和創新能力的課程,如土木工程實踐能力訓練、土木工程技術工作室課程、道路測試技術工作室課程等,并設置相應學分,使應用創新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近年來,在培養方案中增加了“3+1”的培養計劃,使校企聯合辦學的培養模式更加規范化。在編寫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深入企業進行調查,結合企業的工程實際,調整部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改革“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增加課程設計、實驗、實習等實踐課的內容和學時數。如在畢業設計之前,增加畢業實習的環節;在混凝土課程設計中,增加混凝土雙向板的設計內容,以滿足工程實際需要;在高層建筑結構課程中,增設了高層建筑結構課程設計;在交通土建方向的限選課中,增設地下結構課程設計;在專業選修課中,增設3D掃描技術在民族建筑保護中的應用和結構無損檢測等實踐課??傊η髮嵺`環節的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并具有時代專業特色。
三、結語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結構設計;問題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計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其主要內容不僅包括設計、維修、施工等技術類活動,也包括房屋、道路、管道、橋梁以及電站和港口等一系列工程建設對象等,在工程項目建設中極為重要?,F階段,經多項工程項目研究發現,土木工程建筑的結構設計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不僅影響工程施工進度,甚至可威脅到建筑項目的安全性,后果嚴重。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需重視并有效設計土木工程建筑結構,防治以往結構設計中存在的重點問題,以增強工程施工安全性,保證工程項目施工的順利開展。
1 土木工程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工程選址問題
工程選址是開展土木工程建筑項目的基礎,與其結構設計關系密切,這就需要項目負責人員積極做好選址工作,保證工程項目結構設計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但是現階段,許多土木工程并不重視選址問題,甚至有些工程項目的建設方單純依賴于風水或迷信等,做不到科學選址,不僅可影響到項目結構設計效果,嚴重者工程施工后期甚至可造成坍塌等,破壞性較大。
1.2基礎結構設計問題
土木工程建筑的基礎結構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與上述1.1中的工程選址聯系緊密,而且與工程施工方案也具有一定的聯系,而施工方案的選擇則是項目工程結構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問題,目前許多土木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均無法完全實現其原有的結構設計要求,尤其是基礎結構,其穩定性與強度均未達標,嚴重影響工程結構設計效果與實際施工質量。
1.3房屋建筑中承重柱與構造柱的區別問題
一般來講,在土木工程項目施工中,為了增強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需科學地對柱梁構造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避免形成裂縫,以提高施工質量。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許多結構設計者對承重柱和構造柱認識不清,有的設計者甚至會把承重柱設計方式插入至構造柱結構設計中,導致構造柱的有些設置喪失原有根基,一旦發生強震,工程結構可發生劇烈沉降,且裂縫還會導致建筑物倒塌。同時,有些工程結構設計將承重柱截面面積設計太小,當受到外力時,梁柱易發生開裂,影響工程質量。
1.4環境因素影響問題
在對土木工程建筑進行結構設計時,不僅需要考慮其耐久性與安全性,還需考慮工程施工地的土壤溫度與水土酸堿度等相關環境因素,但是部分建筑工程項目往往忽略這些關鍵內容,導致結構設計僅限于理論中,當實際施工時易發生安全事故,危害性較大。
2 對土木工程建筑結構設計的建議
2.1施工前測量工程地基
工程施工前,可先采用計算機與GPS技術對工程地基進行科學測量、核算,確保工程施工的可行性與安全性。同時在高樓作業時需快速發展管理信息系統MIS技術,并結合計算機以輔助CAC科技,完善高樓建筑施工系統及其相應的管理體制,在減少經濟投入的基礎上,保證建筑質量。
2.2結合力學知識,于工程建筑結構設計中融入施工工藝
當前環境下,隨著先進科學技術研究的逐漸深入與施工技術的不斷革新,傳統的結構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目前土木工程建筑項目施工的需要,所以在現階段的工程施工中,結構設計人員需在傳統施工技術的基礎上,增添新元素,充分結合力學知識,并將先進的施工工藝融入至結構設計過程中,不斷更新設計方法,防治工程質量問題。
2.3選用適當的建筑材料
現階段,由于建筑材料市場在不斷發生變化,材料的利潤逐漸減小,同時人們日常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社會大眾對房屋建筑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情況下,土木工程建筑也迎來了新的挑戰,施工材料是土木工程建筑的基礎原料,所以其建筑材料的選用十分重要,可在施工過程中有選擇性地選用安全性較高的新型材料,以保證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2.4充分應用先進科學技術
21世紀是新知識經濟的時代,土木工程建筑也要隨之發展,保持與時俱進,就目前情況來看,土木工程建筑行業中已經出現了許多新型的高科技產品以及繪圖工具等,均大大提升了工程建筑結構性能,且科學、精準的設計施工圖紙能夠有效減小施工誤差,減少意外情況,同時還可優化工程項目施工的結構設計,增強其可行性與安全性。另外,在工程項目進行施工時,還需增強施工信息化建設,科學管理結構設計程序,選用適當的施工材料,并把握合理的施工進度,提前做好工程預算工作,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以盡量縮短工期,保障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我國土木工程也同樣存在信息化建設問題。隨著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以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大開發和國家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礎設施項目,以北京奧運工程為代表的各大中城市的基礎設施項目,還有量大面廣的城鄉住宅建設項目正處在建設之中,再加上我國已加入WT0,進入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實施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的大戰略,土木工程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這重要的發展機遇中肩負重任,必須把握住大課題,即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設,實現更高層次的技術創新和素質提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計算機、通信、自動控制等信息匯集處理高新技術對傳統土木工程技術手段及施工方式進行改造與提升,促進土木工程技術及施工手段不斷完善,使其更加科學、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實現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將引起土木工程企業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動企業團隊的重組及施工流程的優化,促使企業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場發展的高級階段,必定融入現代物流業、電子商務業和信息產業,從而實現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設須致力建設三大系統。
一、建立土木工程設計、施工的技術和控制信息系統
信息技術是計算機、通信、控制及信息處理等技術的集成。應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設備,現代建筑師可以充分直觀地展示新時代的設計理念和建筑美學,可以盡情地表達大膽的創意和神奇的構思,超越時間和空間,塑造并優化創作成果,使其創作成果達到傳統創作方式無法比擬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為對象的三維協同設計模型,采用了模塊化的模型設計技術,使得設計方法從平面設計走向模型設計,由于模型設計采用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從而實現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設計人員(多專業)在同一個模型上工作,減少了不必要的條件傳遞和確認,信息資源得到了充分共享。這些信息資源將貫穿于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設計、采購和施工),圖形由計算機系統自動產生,使得設計人員可以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優化設計方案上,設計過程更為直觀形象。而以可視化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化設計環境,在三維模型設計技術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可視化技術以及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技術,以專家庫、知識庫為支撐,研究新的設計管理和設計模式,構造一個更易于操作、具備智能化的設計環境。目前許多工業項目的模型設計過程已初步應用了可視化技術,比如,實體建模,使設計過程更為直觀有效,并易于修改;可視化的設計校審,使校審更為形象,并可與設計深度交叉;可視化的進度審核,將設計的三維模型與項目進度資源數據庫相連,從項目進度資源數據庫抽取信息來可視化地展現和分析項目管理的各種狀態。
在施工中推廣應用自動化控制技術,可有效地完成用傳統控制方式難以實現的高難度施工項目。例如高層建筑的垂直度的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預拌混凝土的上料自動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術進行大型構件和設備的整體吊裝和安裝控制、整體模具的爬升和大型腳手架的提升控制;大型橋梁懸索受力的控制;幕墻的生產和加工控制;高溫高壓的焊接質量控制;建筑物的爆破、整體搬遷、以及沉降觀測和數據采集,大型工業設施的三維空間管線布局的計算機模擬等等。信息化技術將全面革新設計技術和施工技術,其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應用程度將越來越深,建筑工業化水平將越來越高。
二、建立土木工程標準、行業管理、工程管理、企業管理的信息系統
信息技術是一項各行業普遍適用的高新技術,必須與行業技術有機結合方能發揮作用。為使信息技術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規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進,須準確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術應用標準和標準化管理信息系統,及時修編標準,便于檢索查詢和管理有關標準,隨時隨地選用標準和對標準的執行進行檢查驗收,從而有效地推進標準化管理。
土木工程行業涉及的門類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設備管線安裝業、裝飾裝修業,以及相關的房地產業、勘察設計業、設備半成品、鋼結構加工業等,包含的企業眾多,構成了一個龐大而復雜的行業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沒有一個規范有效的行業管理體系和高效的運作機制,將難以保證這個行業的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發展。傳統的管理方式及信息處理手段難以實現這一目標。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高效的行業管理、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方便有效地對行業的有關情況
進行統計分析,制定合理的產業發展政策、產業技術政策、產業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提供了全新的條件與可能。目前,信息技術的應用已使得全球產業信息的獲得非常便利,可非常方便地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同時研討,掌握人類最新管理成果,使得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密切關聯的土木工程業的管理提供了前瞻性、戰略性和更為科學的依據,使建筑行業管理上一個新的水平。
信息技術給實體的數字化、時間的縮短、空間的縮小,對實體本質的把握更為科學,工程項目的單件性、時代性、環境性、多要素性決定了項目信息的大規模性、變動性、多門類性,信息技術使工程成為數字工程。而數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進入新階段,包括項目融資拓寬渠道、項目策劃優選優化、項目設計電腦化,項目施工管理中運籌學在工期控制上的應用,多因素分析在質量控制上的應用,動態進行投資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檔案化、數字化、動態化,為工程的策劃和融資、設計、施工、運行和維修等全過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條件、全新方法和手段。
信息技術實現更寬范圍的人力資源管理,更準確的會計管理、成本管理、融資管理、投資管理,更優化的決策管理、計劃管理,更高效的項目施工管理。信息技術也使建筑師、結構工程師、監理工程師以及項目經理的信息更為豐富,為新產生的團隊合作關系甚至跨國的伙伴關系提供了前提。高技術的辦公環境,促進新技術的采用和人力管理理念的創新,對更有效地提高生產率提供了可能,也促進了企業文化的升級。關于工程項目管理,正如山西太原化學工業設計院于萬里同志的文章《從國外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看國外工程項目管理》所言:工程項目的管理是一個多目標、既分別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多工序、多復雜又龐大的系統工程。一個大型復雜的工程項目的管理實際上就是利用能夠控制的資源(人力、機具、材料、資金、工期)在一定的條件下對一個既定目標(進度、質量、費用)進行科學的計劃和以更多的定量數據做深入動態分析,對于工程實施有效地調整控制,以盡可能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工程項目的管理必須依靠整套先進的管理理念,這種管理在國外的工程項目管理軟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些軟件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1.項目計劃的編制。
在工程項目的招投標階段以及中標授標之后的合同條件都要求承包商編制切實可行的“細化的施工進度計劃”,對工程進行詳細的剖析。軟件對一個工程項目的所有任務做出精確的時間安排,同時還對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原材料、勞動力、設計和投資進行分析和比較,在千頭萬緒的任務中找出關鍵要緊的任務(關鍵線路)以及對任務做出合理的工期、人力與物力、機具等資源的安排。
2.項目跟蹤過程。
軟件對于工程進度能夠進行動態管理和控制,它要求項目各級管理人員根據所制定的計劃和目標,要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對影響項目進展的內外部因素隨時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及時、連續、系統的紀錄和報告并輸入計算機,也就是真實、實時地反映工程進度,分析工程進度數據,及時反映工程項目的變化。
3.項目的分析、控制與優化。
由于管理軟件實現了廣義的網絡技術,項目管理者根據跟蹤提供的信息,對比原計劃(或既定目標),找出偏差,分析原因,研究糾偏對策,實施糾偏措施。軟件不但考慮時間問題還根據資源和費用進行分析求得一個時間短、資源耗費少、費用低的計劃方案,并通過軟件進行網絡計劃的優化,也就是利用時差不斷改善網絡計劃的最初方案使之獲得最佳工期、最低費用和對資源的最有效利用。軟件有對工程數據與作業活動的強大過濾功能,將現行計劃執行情況與目標計劃進行數據庫比較,然后再將滯后于目標計劃的所有工作活動過濾出來,進行單獨的追趕或特別跟蹤。對于發現工期滯后的工作項目及時地采取補救措施,制定相應的追趕計劃。對于現行超前于目標計劃的工作可有意識地放慢部分超前工程項目的施工速度來降低工程成本或使總體計劃更趨于合理。
三、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聯網的方案優選、施工招投標、材料設備采購、人才招聘的企業商務貿易信息系統
互聯網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務方面發揮越來越大、越來越廣泛的作用,同時又為設計方案、施工組織方案、技術措施方案、種種合作方案有效進行比較,高效進行優化,將大大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和水平。
通過電子郵件、互聯網傳遞,使建筑項目和承建商、材料供應商的信息溝通有效克服招投標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狀態,同時增強透明度,推進公開化,網上招投標相當規模業務的開展將會更加規范市場行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使招投標的競爭在更廣范圍更高的層次上進行。
電子商務對建筑材料、機械設備、機具的采購顯得更為寬范圍、廣領域,甚至會進入貨物及其流通的細微部分,使需求方對貨物的質量、價格、生產方式、供貨方式、市場信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透徹的把握。網上交易為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果、監督交易全過程提供了可能,同時還為買賣雙方的合作經營伙伴關系起主導作用。對不正當競爭行為、誠信失缺行為進行有力遏制,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人才上網,網上各專業專家組在網上會診技術難關和質量難題,對土木工程人力資源開發提供巨大的力量。也可以說,現代建筑企業更加依賴網上技術研發,依賴網上人才庫,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企業做大做強。
利用項目管理信息平臺、電子郵件、視頻會議系統三種體系,為項目提供了一種先進的現代化信息傳遞和交換手段,使項目信息共享更及時、更靈活、更廣泛,并具備了實施異地交互討論的環境,參與項目的人員在世界范圍內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的查看項目管理信息,總部管理人員也可以同時訪問其他地方項目管理信息,隨時了解項目總體情況,通過這個數據庫把公司本部、公司分部、施工現場、分包商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創造了一個異地協同工作的環境,并可實施異地指揮和控制。
我校是以城市建設類專業為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是我校的主干專業,也是國家特色專業,其工程實踐性強,與國家建設關系密切,社會需求大.在新形勢下,如何進行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實際工程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爭創市級、國家級精品課程,是我校面臨的新課題.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課程承上啟下.同時,它也是很多與土木工程相關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涉及專業多,學生人數多,受益面大.因此,筆者以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為基點,對其精品課建設的課程體系構建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2土木工程材料課程體系構建
2.1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精品課建設的前提條件,也是教學質量的關鍵與保障.精品課的建設首先需要有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良好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在制定精品課建設規劃時,應以課程為單位合理配備師資,形成一支以主講教授負責、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梯隊,并按一定比例配備輔導教師和實驗教師.主講教授應了解學科前沿知識以及學科和課程的發展趨勢,能把握學科的發展動向,對課程的內容有合理定位;梯隊主講教師應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在教學一線貫徹教學意圖并有效地實施教學活動;實驗教師除應能指導學生進行基本的、綜合性的試驗外,還應在此基礎上開展一些創新研究實驗.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應使課程組教師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形成合理梯隊,并采取相應的評價機制、激勵機制和用人機制等,確保課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當前不能滿足要求的教師應制定培養計劃,有計劃地實施培養,使得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的延續性,以確保精品課建設的持續進行.
2.2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
課程知識體系與內容的確立,即教學大綱的制定是否得當,對于教學效果、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程教學內容要具有基礎性、普遍性、科學性、先進性,能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以達到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的教學目標,這對于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尤為重要.
2.2.1理論教學
(1)教學內容的設計.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均較強的學科基礎課,它涉及土木工程建設中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及其制品.由于材料的種類繁多,涉及的學科領域廣,因而形成了龐大的土木工程材料內容體系.為此,在課程教學設計、內容規劃方面,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對課程的內容體系進行適當的分解、深化、組合與重構;并著力解決好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課堂學時的有限性,教學內容的基礎性與材料科學的發展性,材料知識的理論性與材料的應用性之間的矛盾.例如: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應對水泥、混凝土的有關內容進行加深加寬,適當增加水泥凈漿、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的設計、生產、檢測等內容,并加強材料耐久性知識的講授;對于道路工程專業,則應增加無機結合料、瀝青混合料、土工合成材料等內容,并對石材、集料的內容適當多作介紹;而對工程管理類的專業,教學內容的面要廣但深度要適當.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標準的不斷出現,教學內容要及時進行更新和補充.如高分子材料品種很多、發展很快,各種新型砌塊、環保墻板的涌現,以及各種性能優異的新型防水材料的應用等,都應及時引入課堂,進行補充加強;而對于逐漸淘汰的,如燒結黏土磚等高能耗、非環保材料則應予以簡略,或采用對比的方法講述.此外,材料科學的理論性深度應適當,要與應用性緊密結合,體現出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的相互作用.如教師在講課中及時補充了“鳥巢”、“水立方”等工程中所采用的新材料、新技術,在充分體現工科院校特色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工程實踐知識.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內容的傳授需要好的教學方法來體現.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逐步形成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學課件圖、文、像并茂,信息量大和直觀形象的優勢,同時積極開展工程實例法教學,形成一套有特色和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夯實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加強與工程實踐相結合,以工程實例來說明相關的知識點;要加強材料的應用性知識,強化學生作為卓越工程師的工程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學生具備依據工程特點、材料性能合理選用材料、正確使用材料的能力.例如,在講授混凝土骨料的質量與級配理論時,引入了汶川地震中最牛小學的工程實例,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強化了學生的工程意識、責任意識.學生反應這種教學法很鮮活,時代感強,有利于提高思維能力.課堂教學中,還應重視研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協作學習等現代教育理念在教學中的應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如在講授水泥的性質、品種與應用時,提出了大體積混凝土的工程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選擇適宜的水泥品種,并進行課堂討論,將工程實踐與理論知識聯系起來,使所學知識也活起來.
2.2.2實踐性教學
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工科院校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也是國家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重要的加強訓練環節.
(1)實驗教學.
教學實驗是課程教學體系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按照基本技能、應用能力、綜合素質培養的目標,要重點改革實驗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在土木工程材料課程中設置了基本性能實驗、綜合實驗及設計創新實驗三個模塊.通過基本性能實驗,應使學生掌握材料基本性能的檢驗方法及相應的試驗技能;通過綜合實驗,應使學生能根據不同情況下不同的試驗結果,對材料的性能進行綜合分析;設計創新型試驗可根據學生的需求展開,實驗室對學生開放,為學生進行課外科技活動提供平臺.在這種設計創新型試驗中,教師可為學生安排一些設計型、創新型、研究型的實驗,可以針對某一問題進行較深入的試驗研究,如減水劑或摻合料對混凝土強度、流動性、耐久性的影響,混凝土裂縫影響因素分析,聚丙烯纖維對砂漿抗裂性能的影響等.學生在對所研究問題進行充分思考后,自己設計出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并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試驗現象的觀察、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試驗結果的總結以及試驗報告的編寫等一系列環節,得到一次全面的系統的訓練.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對材料科學研究的興趣,又為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提供了方法論,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創造條件.
(2)結合工程的實踐教學.
普通本科高校的定位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加快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進程,應使教學活動更加接近工程實踐,讓學生在工程中得到鍛煉,畢業后才能盡快適應和勝任實際工作.一方面,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設計創新型試驗的同時,還應鼓勵他們參與具體的科研活動.學生可以參加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中,也可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確立科研課題,并在實驗室或借助實際工程開展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教師還應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程實習.如組織學生到水泥廠、混凝土攪拌站及典型的實際工程現場去參觀(如參觀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等),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引導學生善于在實際工程中發現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去尋求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也可邀請有關專家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工程中有哪些關鍵問題需要解決,解決的思路是什么,需運用哪些相關知識等.學生在與實際工程的緊密接觸中,感到學以致用,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開闊了思路,激發了創新意識,進而使其研究、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素質顯著提高.這些都對盡快達到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2.3網絡教學資源建設
在當前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的今天,網絡資源賦予精品課建設以強大生命力.理論教學、實驗教學以及實際工程現場的學習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的,要想將課堂延伸,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即通過網絡課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很好的補充.我校在土木工程材料課程中建立了課程網站,其資料豐富、圖像鮮明、信息量大,已設有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新材料博覽、技術標準及工程實例等幾個專欄.理論教學欄目包括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課件、習題等各種教學文件及豐富的課程資料,便于學生隨時查閱;實驗教學專欄設有實驗室介紹、基本的實驗項目、實驗指導書及相關的實驗視頻等有關實驗教學的文件及資料;新材料博覽欄目設有大量的土木工程材料樣本、應用圖片及圖像,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多方面的補充與延伸,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并極大地擴展了課堂知識;技術標準欄目收集了各種現行的材料技術標準,還直接與國家各標準網站鏈接,便于學生和教師及時查看最新的標準與規范,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為加強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的聯系,網站還設置了工程實例專區,有各種工程實例供學生隨時了解查看,既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也使其體會到肩上責任的重大,增強了工程意識、責任意識與創新意識.此外,為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網站中還搜集了各種參考教材、科技文獻目錄及相關網站資料;并設置了試題庫專欄,有大量的習題供學生練習;為加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還設置了交流欄,使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總之,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給課程提供的強大支持,使課程的知識體系延伸,加強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2.2.4教材建設
精品課程的建設,是許多項課程建設的糅合,精品教材建設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目前,土木工程材料教材的版本很多,選用合適的教材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對于推進教學改革,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在選擇教材時,首先要看其課程體系能否反映先進的教學思想,體現教改的意圖,教材不能僅僅是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介紹,而應該有課程建設的創新點出現.如:為加強實踐性教學,教材應體現與工程實際緊密結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教材內容應能反映學科前沿成果,并不斷更新;教材應具有鮮明的特色,要與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和創新教育的教學方法相吻合.課程組經過多年持續深入的課程建設與改革,通過對不同專業教學內容進行分解、組合及深化,編制出版了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具有專業特色的教材,并包括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實驗指導書及相關的習題指導書等.由于擁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立體化先進教材,從而保障了培養卓越工程師教學的基本需要.這套教材的編寫也體現了課程組教師的學術思想、學術風格和教學水平,使精品課程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