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5:34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職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職業職業化措施
1職業教師所須具備的職業素質
1.1熟悉一線,注重
有,會教學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必要條件。但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又有不同于高等學校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它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基礎理論適度夠用的前提下,著重于實際運用。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近半數的是實踐課,即使是理論教學其應用色彩也十分強烈。因而,熟悉一線,掌握并注重技術的應用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顯著特征。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都應是理論或技術的“應用型”教師。無論是教授技術基礎理論課還是教授技術專業理論課,著眼點都是“應用”。他們具有較強的將理論闡釋淺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較強的應用理論解決實際技術的能力、較強的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
1.2重職業道德,具有“關鍵能力”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無不重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品德風范感召學生。教師只有重視個人的師德修養,做到為人師表,才能做好教書育人工作。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畢業后將直接進入生產、管理、經營一線上的崗位。他們所從事的崗位要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關鍵能力”。所謂“關鍵能力”是指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關能力等非技術性的職業素質?!瓣P鍵能力”是20世紀80年代初首先由德國界提出來的,“企業界歡迎的是技能和關鍵能力兩方面都好的員工”。如何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如何培養關鍵能力?這幾個方面是高等職業教育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這項教育內容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提出了相應要求,即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必須是一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關鍵能力的群體。這個群體的高雅舉止、優良作風本身就是一種足以打動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生的巨大力量,使學生終身受益。
1.3不斷獲取新的知識,樹立終身的觀念
創新是一種高級思維活動,所以需要有大量的知識來支持。正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的學生,一般都對未來充滿憧憬,同時也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他們在與周邊世界的接觸中,產生了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吸引著他們去分析、去探索。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在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為此,教師必須有多方面的知識。雖然教師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回答學生所有提問,但是,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1.4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教育特點、教育目的、教育原則、教育過程和教育等方面的理論和方法目前并不完善或不很清楚。教師進行教學實踐,并無現成的經驗和模式。研究先行,可以減少盲目性,少走彎路。職業教育教師應該能結合實踐和親身體會,善于發現問題,通過研究解決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立即付諸教學實踐并進行修正。用研究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
2現今職業教育教師存在哪些差距
2.1素質有余而“職業”不足
2.1.1缺乏系統的先進的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的教育理論和理念
大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培訓,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從事職業技術教育也是頭一次。關于職業教育的理論和理念的接觸比較少,而且這些理論的理念本身也處于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所以大家對職業教育這一新生事物知之寥寥。由于缺乏系統的的正確的職業教育理念的指導,導致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有的教師靠自己對職業教育的主觀理解來進行教學工作;有的甚至墨守陳規,以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觀念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那么工作效果與職業教育所要求的目標之間的偏差可想而知??梢哉f許多教師缺乏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特別是關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職業理念。
2.1.2對課程的把握理論多于實踐,而且理論落后于實踐
由于許多教師對實際接觸較少,在許多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理論的闡述比重多于對實踐的介紹。被動地陷入重理論輕實踐的泥潭中。而多數職業技術課程的理論知識是對實踐的。理論知識總是滯后于實踐的發展。因而理論知識是相對過時的、滯后的。
2.1.3對職業實踐課程知之甚少,操作動手能力差
因為條件和時間的限制,大部分教師少有甚至沒有動手事先親自參加職業技術課程實踐。關于實踐的了解較少,而且落后于實踐的最新進展。課程安排的時間緊迫,使得老師也沒有充分的時間去第一線調查、聯系、準備。往往就是和學生打打時間差,邊摸索邊指導。教師中有相關職業資格證的寥寥無幾,熟練的操作技能也就談不上。
2.2對學生的特點了解不夠,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近幾年,由于高校擴招和民辦的興起,職業技術學院的生源不足,生源質量下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有的學校里既有高中生,還有初中生,中專畢業生,也有成人教育的學生。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基礎特點復雜化和參差不齊。但一些老師還有些不太適應這一轉變。在教學這一方面,體現出以成人教育或者以普通高校教育所要求的、、手段來教育學生,有的甚至采用高中教育的方式和套路。未能做到與時俱進。由于對學生的實際了解不夠,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這些或那樣的偏差。
2.3部分教師對職業二字有思想顧慮
職業技術教育主要培養在生產第一線工作的員工,畢業生主要從事技術性甚至有一些體力含量的工作。雖然許多都迫切需要這種類型的人才,但受到傳統價值觀的,上有人認為做生產第一線的工作是藍領員工,低人一等,比不上白領和金領等。這種思想不僅影響到學生選擇職業院校和職業教育專業,而且有些老師特別是從普通高等院校轉制過來的老師,對職業教育有一些思想顧慮,總覺得是培養藍領工人,技術含量低,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上有些偏差,部分教師缺乏從事職業教育的榮譽感和相應的崇高責任感使命感,這種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從事職業技術教育的態度并影響到他們的教學與管理的效果。
2.4教師結構不合理
教師偏多而實習實踐指導教師不足。大部分職業技術學院都存在這種現象。不僅老師的知識結構上理論部分強于實踐部分,而且從教師總量的結構上來看,合格的從事實習實踐指導的老師偏少。即使有些專職實習實踐教師也是轉型和客串。這樣勢必影響到實習實踐課程的效果。
3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
3.1樹立和強化教師的職業觀念和職業意識
職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有其自身的獨特的特點和內容。它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也有所不同。這些知識不是不會知道的。只有正確的理論和觀念的指導才有正確的行動。我們應該鼓勵教師加強關于職業教育的理論的學習,樹立起職業教育的觀念,并不斷強化這種觀念。建議有關院校可以將職業教育的一些理論知識收集匯編后下發給師生員工學習,并納入考核的范疇。
3.2建立雙師型、全能型教師團隊
“雙師型”是指一個教師同時具備高等學校教師職務任職資格和工程技術人員職務任職資格,比如是講師又是工程師、是教授又是高級工程師。在教師隊伍總體上應該努力增加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除了文化基礎課的教師之外,專業理論課教師和職業實踐課教師起碼應具有雙師性質。各職業院校還應該鼓勵教師全面,在自己的相關領域內拓展知識和技能。另外,職業院校的具體現實情況也要求教師是領域內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因為各學校專業教師人才總體上來講是匱乏的,在短期難以引進的情況之下,通過教師自身的努力和挖潛,可以彌補這一方面的空缺,并可以相應的節約支出。第三,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往往根據市場人才需求的變動在不斷地進行調整,但萬變不離其中。一些專業核心課程是不會有多大的結構改變的,還有一些專業課程往往是領域內的知識點的一些變化和發展,老師們如果事先就進行了這方面的準備,可以做到未雨繆繆,在開設新課程時可以很快進入角色。
3.3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要注重從企業、產業部門引進一些有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建立一支質量高的兼職教師隊伍。讓他們經過教師的基本培訓,取得任教資格。他們更適于做技術實踐課的教師,也可以做技術專業理論課的教師。本校專職教師在和兼職教師的交流與合作中,可以不斷充實完善自己。同時通過和產業部門的聯系,為學生的實習鍛煉開辟渠道,為學生就業拓寬信息來源。也可以宣傳職業院校的學生和形象,借此提高知名度。
3.4探索教師職稱評定的新方法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教師比如高職教師職稱評定尚無政策,其標準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師,過分強調科研論文的數量與質量。這樣一來,高職教師就處在教學(理論、技能)、科研雙重壓力之下,精力相對不濟。也就往往疏于對知識、技能結構的梳理,傳授知識、技能缺乏集成性,這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相當不利。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在政策上應做到與科研成果同樣對待。在評職稱,申報相關成果獎時同樣有效。
為了激發教師的進取精神,職業院??梢钥紤]出臺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引導他們參加“雙職稱”的評定。實行兩種職稱評定時可交替進行?;A理論課和專業課理論課教師以偏重于教師職稱系列為主。如教授—工程師型。職業實踐課教師以偏重于技術職稱系列為主,如高級工程師—講師型。職業實踐課教師的待遇按與技術職稱級別相當的教師職稱級別來考慮,如一個高級工程師—講師型教師,與一個教授—工程師型教師享有同等待遇。
1陳樹梅.實施創新教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職教論壇,2002(6)
1.1具備跨學科的綜合知識結構
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應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它應是一個整體、系統的教育,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和跨學科的特點,不能被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學科,而是與各學科相互交融,因而作為職業教育的教師不僅要有精深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交叉學科、新興學科、跨學科的綜合知識結構。
1.2具備習慣思辨,善于想象的思想
作為教師應具有習慣思辨善于想象的靈活思維。教師應經常審視自我,反思自己的行為、作風是否符合一名教師的準則和規范,是否做到了為人師表的要求,應會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為學生發展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1.3具備敏銳的信息素養
為了使學生獲得更多、更新、更準確的信息,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教師的信息素養主要包括:①有強烈獲取新信息的意識;②對信息具有較強烈的敏感性,能夠迅速、準確地對信息進行選擇;③能高效地利用信息去解決實際問題;④能以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課程的載體,使學生對教學內容了解更透徹。
1.4個性心里,人格魅力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師本人在長期的教育事業中,逐步形成的,獨特鮮明的人格,是思想、氣質、風度、知識及能力等眾多因素的綜合。教師可以將個人的一部分生活化特質折射到教學過程中,在人格上與學生平等,以誠相見。通常生活化的教師更容易讓學生接近,更容易展現個人魅力,從而使學生樂于對教師的信任和期望作出積極的反應。學校教師隊伍的職業素養與能力決定了學校的辦學水平與質量,決定了人才培養質量,反映了學校的學術水平和綜合實力。
2職業院校教師職業素養的培養目標
2.1基于職業院校教師持續發展要求,應具備“學習型”職業素養
作為從事職業的教師應構建自己善于學習、博與專相結合的多層次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在知識經濟時代,教師必須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形成基礎文化知識寬廣、專業知識扎實,又具備一定相關知識的“T”型知識結構。基礎文化知識主要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方面,是教師知識結構中的基礎部分,是教師進行學習和創新的原動力。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知識,是教師在理論知識傳授和實際操作指導時應掌握的知識,其它知識是與專業密切相關的一些知識。以上三方面的知識不是并列的,其中,專業知識是核心層次,基礎文化知識是基礎層次,其它知識是層次。
2.2基于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要求,應具備“雙師型”職業素養
職業學校的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造就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理論扎實、技藝精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不僅是適應當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學校能更好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實用型人才,因此,指導學生進行實際專業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是教師最主要的教學內容。職業教育的這種特殊性,要求教師不僅需要有較強的理論功底,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而實踐教學的能力又直接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3基于職業院校教師學術水平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應具備“研究型”職業素養
打造“研究型”的師資團隊既是院校的需要,也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由于技術的不斷更新,對于人才的需求走勢也是向著技術型、實用型和創新型發展。職業教育也應按照職業的需求作出相應的調整,以提高辦學質量。這就要求教師應具備對自身知識結構進行重組和更新的能力,培養直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應具備“研究型”的能力和素質,即在教學中要研究職業崗位需求、研究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鍛煉和培養自身職業分析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不斷地更新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3提升職業院校教師職業素養的途徑與方法
3.1構建良好的師資培訓機制
學校應制定措施保證師資培訓的順利進行。為了保證教師的不斷再學習,學校應該建立一系列的培訓機制,例如鼓勵青年教師再進修,提高學歷與知識水平;鼓勵在職的教師多申報教學與科研課題,通過課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鼓勵教師到兄弟院校調研,學習好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應將教師的培訓情況納入考核檔案,為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政策保證。
3.2“校企交流,人才互用”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學??沙浞掷闷髽I的有利資源,通過校企聯合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每年可派一定數量的專業教師到企業鍛煉,以提升教師實踐技能,同時把企業一線優秀的技術骨干調到學校任教。通過校企聯合,良性互動,加快教師隊伍的培養步伐。通過交流,學校為企業送教上門,通過調研分析,把實踐鍛煉中的收獲有計劃地運用到教育、教學、科研中去,以充實實踐教學中的實踐內容,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3.3實施“研究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學術水平
3.3.1積極鼓勵教師從事科研活動,不斷提升學術水平
教師的發展能力是指善于獨立思考、敢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教師能力的最高層次,其特征是不斷進取和創新。只有發展研究型的教師才能成為職業教育的專家型教師。所以學校應積極鼓勵教師參與專業課程開發、改革和建設,主動承擔課題,撰寫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等,來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課程設計、改革和開發能力。
3.3.2積極培養專業帶頭人,發揮教學團隊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化措施
1職業教師所須具備的職業素質
1.1熟悉一線,注重應用
有理論,會教學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必要條件。但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內容又有不同于高等學校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它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基礎理論適度夠用的前提下,著重于實際運用。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近半數的是實踐課,即使是理論教學其應用色彩也十分強烈。因而,熟悉一線,掌握并注重技術的應用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顯著特征。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都應是理論或技術的“應用型”教師。無論是教授技術基礎理論課還是教授技術專業理論課,著眼點都是“應用”。他們具有較強的將理論闡釋淺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較強的應用理論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較強的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
1.2重職業道德,具有“關鍵能力”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無不重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品德風范感召學生。教師只有重視個人的師德修養,做到為人師表,才能做好教書育人工作。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畢業后將直接進入生產、管理、經營一線上的崗位。他們所從事的崗位要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關鍵能力”。所謂“關鍵能力”是指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關能力等非技術性的職業素質?!瓣P鍵能力”是20世紀80年代初首先由德國企業界提出來的,“企業界歡迎的是技能和關鍵能力兩方面都好的員工”。如何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如何培養關鍵能力?這幾個方面是高等職業教育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這項教育內容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提出了相應要求,即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必須是一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關鍵能力的群體。這個群體的高雅舉止、優良作風本身就是一種足以打動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巨大力量,使學生終身受益。
1.3不斷獲取新的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創新是一種高級思維活動,所以需要有大量的知識來支持。正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的學生,一般都對未來充滿憧憬,同時也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他們在與周邊世界的接觸中,產生了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吸引著他們去分析、去探索。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在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為此,教師必須有多方面的知識。雖然教師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回答學生所有提問,但是,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1.4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教育特點、教育目的、教育原則、教育過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理論和方法目前并不完善或不很清楚。教師進行教學實踐,并無現成的經驗和模式。研究先行,可以減少盲目性,少走彎路。職業教育教師應該能結合實踐和親身體會,善于發現問題,通過研究解決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立即付諸教學實踐并進行修正。用研究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2現今職業教育教師存在哪些差距
2.1素質有余而“職業”不足
2.1.1缺乏系統的先進的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的教育理論和理念
大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培訓,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從事職業技術教育也是頭一次。關于職業教育的理論和理念的接觸比較少,而且這些理論的理念本身也處于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所以大家對職業教育這一新生事物知之寥寥。由于缺乏系統的科學的正確的職業教育理念的指導,導致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有的教師靠自己對職業教育的主觀理解來進行教學工作;有的甚至墨守陳規,以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觀念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那么工作效果與職業教育所要求的目標之間的偏差可想而知。可以說許多教師缺乏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特別是關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職業理念。
2.1.2對課程的把握理論多于實踐,而且理論落后于實踐
由于許多教師對實際接觸較少,在許多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理論的闡述比重多于對實踐的介紹。被動地陷入重理論輕實踐的泥潭中。而多數職業技術課程的理論知識是對實踐的總結。理論知識總是滯后于實踐的發展。因而理論知識是相對過時的、滯后的。
2.1.3對職業實踐課程知之甚少,操作動手能力差
因為條件和時間的限制,大部分教師少有甚至沒有動手事先親自參加職業技術課程實踐。關于實踐的了解較少,而且落后于實踐的最新進展。課程安排的時間緊迫,使得老師也沒有充分的時間去第一線調查、聯系、準備。往往就是和學生打打時間差,邊摸索邊指導。教師中有相關職業資格證的寥寥無幾,熟練的操作技能也就談不上。
2.2對學生的特點了解不夠,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近幾年,由于高校擴招和民辦教育的興起,職業技術學院的生源不足,生源質量下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有的學校里既有高中生,還有初中生,中專畢業生,也有成人教育的學生。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基礎特點復雜化和參差不齊。但一些老師還有些不太適應這一轉變。在教學這一方面,體現出以成人教育或者以普通高校教育所要求的方法、內容、手段來教育學生,有的甚至采用高中教育的方式和套路。未能做到與時俱進。由于對學生的實際了解不夠,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這些或那樣的偏差。
2.3部分教師對職業二字有思想顧慮
職業技術教育主要培養在生產第一線工作的員工,畢業生主要從事技術性甚至有一些體力含量的工作。雖然目前許多企業都迫切需要這種類型的人才,但受到傳統價值觀的影響,社會上有人認為做生產第一線的工作是藍領員工,低人一等,比不上白領和金領等。這種思想不僅影響到學生選擇職業院校和職業教育專業,而且有些老師特別是從普通高等院校轉制過來的老師,對職業教育有一些思想顧慮,總覺得是培養藍領工人,技術含量低,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上有些偏差,部分教師缺乏從事職業教育的榮譽感和相應的崇高責任感使命感,這種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從事職業技術教育的態度并影響到他們的教學與管理的效果。
2.4教師結構不合理
理論教師偏多而實習實踐指導教師不足。大部分職業技術學院都存在這種現象。不僅老師的知識結構上理論部分強于實踐部分,而且從教師總量的結構上來看,合格的從事實習實踐指導的老師偏少。即使有些專職實習實踐教師也是轉型和客串。這樣勢必影響到實習實踐課程的效果。
3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
3.1樹立和強化教師的職業觀念和職業意識
職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有其自身的獨特的特點和內容。它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也有所不同。這些知識不學習是不會知道的。只有正確的理論和觀念的指導才有正確的行動。我們應該鼓勵教師加強關于職業教育的理論的學習,樹立起職業教育的觀念,并不斷強化這種觀念。建議有關院校可以將職業教育的一些理論知識收集匯編后下發給師生員工學習,并納入考核的范疇。
3.2建立雙師型、全能型教師團隊
“雙師型”是指一個教師同時具備高等學校教師職務任職資格和工程技術人員職務任職資格,比如是講師又是工程師、是教授又是高級工程師。在教師隊伍總體上應該努力增加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除了文化基礎課的教師之外,專業理論課教師和職業實踐課教師起碼應具有雙師性質。各職業院校還應該鼓勵教師全面發展,在自己的相關領域內拓展知識和技能。另外,職業院校的具體現實情況也要求教師是領域內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因為各學校專業教師人才總體上來講是匱乏的,在短期難以引進的情況之下,通過教師自身的努力和挖潛,可以彌補這一方面的空缺,并可以相應的節約支出。第三,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往往根據市場人才需求的變動在不斷地進行調整,但萬變不離其中。一些專業核心課程是不會有多大的結構改變的,還有一些專業課程往往是領域內的知識點的一些變化和發展,老師們如果事先就進行了這方面的準備,可以做到未雨繆繆,在開設新課程時可以很快進入角色。
3.3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要注重從企業、產業部門引進一些有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建立一支質量高的兼職教師隊伍。讓他們經過教師的基本培訓,取得任教資格。他們更適于做技術實踐課的教師,也可以做技術專業理論課的教師。本校專職教師在和兼職教師的交流與合作中,可以不斷充實完善自己。同時通過和產業部門的聯系,為學生的實習鍛煉開辟渠道,為學生就業拓寬信息來源。也可以宣傳職業院校的學生和形象,借此提高知名度。
3.4探索教師職稱評定的新方法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教師比如高職教師職稱評定尚無政策,其標準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師,過分強調科研論文的數量與質量。這樣一來,高職教師就處在教學(理論、技能)、科研雙重壓力之下,精力相對不濟。也就往往疏于對知識、技能結構的梳理,傳授知識、技能缺乏集成性,這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相當不利。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在政策上應做到與科研成果同樣對待。在評職稱,申報相關成果獎時同樣有效。
為了激發教師的進取精神,職業院??梢钥紤]出臺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引導他們參加“雙職稱”的評定。實行兩種職稱評定時可交替進行?;A理論課和專業課理論課教師以偏重于教師職稱系列為主。如教授—工程師型。職業實踐課教師以偏重于技術職稱系列為主,如高級工程師—講師型。職業實踐課教師的待遇按與技術職稱級別相當的教師職稱級別來考慮,如一個高級工程師—講師型教師,與一個教授—工程師型教師享有同等待遇。
參考文獻
1陳樹梅.實施創新教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職教論壇,2002(6)
1.苛刻的準入門檻
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典型方式是分段接受學校教育與實踐教育,起點是接受了中等教育(例如高中教育)的畢業生。畢業生接受職業培訓或者至少6個月的實踐工作;第一階段是大學階段,進入大學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學制為4年;第二階段是預備實習階段,通過第一次國家考試后,進入為期兩年的實習期;第三階段是國家考試階段,一共有兩次國家考試,經過第二次國家考試,獲取教師資格證書。如此完成一個職教師資的培養過程,才有資格受聘擔任職教師資工作。大學學習階段:在高校培養職教師資一般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本科學習階段:入學者至少有26周的企業實習等工作經歷。二是碩士學習階段:碩士階段不再設置單獨的碩士學位考試,而是將第一次國家考試作為學位考試,通過了第一次國家考試也就意味著獲得了碩士文憑。預備實習階段:大學學習結束后即開始了教師的預備實習,預備實習為期兩年,主要在教師進修學院和職業學校進行。在教師進修學院主要進行師范專業課程學習,由教育學、專業教學等課程組成。在職業學校主要開展實習培訓,采用的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教學形式主要有三種:學生旁聽、有教師指導的授課、單獨授課。每周為8至12學時,其中學生每周應旁聽2學時。國家考試階段:第一次國家考試合格者取得見習教師資格方可進入預備見習階段。在教師的預備實習結束之前,新教師須通過第二次國家考試,即取得政府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即大學學習成績、論文、所學第一專業的試講、所學第二專業的試講、專題座談等。國家考試要求十分嚴格,對于以上五個方面,考生均須達到一定的標準,并且總成績也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否則視為不及格。據德國近年來的統計,有約20%的實習教師無法通過第二次國家教師資格考試。
2.嚴格的在職培訓
按照德國的法律規定,教師參加工作后必須接受師資培訓。每年每位教師有5個工作日可脫產帶薪參加繼續教育,每年至少有2周時間到企業實習。德國職業學校教師是分級分類接受培訓的,包括州、地區和學校三種層次的培訓。全州范圍內的進修由州文化部組織,每個課程培訓時間為一周左右,內容為通識培訓和企業鍛煉兩部分構成。地區性的進修是相鄰學校的聯合培訓,由區政府組織,每個課程時間為一至三天。學校組織的教師培訓則是缺什么補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德國非常重視對新入職教師的培訓。此外,高學位課程也為在職教師開設,目的是為他們提供進一步研修的機會。以柏林大學為例,教師可以在任何相關學院注冊博士、碩士學位課程。
二、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特色
1.完善的培養培訓體系
從培養體系看,德國,職教教師是一種獨立的、專門化程度極強的職業,已經形成了系統化的從本科到碩士,甚至是到博士生培養的專業設置。本科階段的學習更注重的是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而碩士階段的學習更注重的是一般教育理論與教學法的學習。大學階段的學習與兩年的預備實習階段、兩次國家考試相輔相成。整個流程下來學生既學到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充分保證了預備教師已具備了作為一名職教師資所需的知識與能力,形成大批既懂專業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人才。從培訓體系看,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培養培訓渠道多樣化。如:有專門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機構,職業教育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內部成立的教師培訓機構,職教教師聯合會,大學的教育系,學校與學校之間、企業與學校之間聯合的培訓機構等等。
2.高度重視專業教學法
在大學學習中,無論是本科階段還是碩士階段均設置了專業教學法模塊,在碩士階段學生還需進行專業實踐,目的是加強對專業教學法的理解及實踐運用能力。在教師的預備實習階段,實習教師需在教師進修學院學習高達140-280學時的專業教學法。通過專業教學法的學習,教師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才能將專業知識最好的傳授給學生,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3.注重實踐能力綜合培養
在德國,學生若想進入大學學習職教師資專業,必須具備至少26周的企業實習經驗。并且學生在大學期間也要完成為期26周的企業實習,這樣才有資格參加第二次國家考試。在為期兩年的預備實習階段,在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指導下,基于問題導向去嘗試進行授課。另外,德國政府對于愿意提供教師培訓的企業給予了許多政策上的支持,從而吸引了大批的企業參與到教師的在職培訓中來。
4.考試要求非常嚴格
寬進嚴出。在德國要想成為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需要首先通過本科學位考試、然后先后通過兩次國家考試??荚囉煽荚囄瘑T會按照考試條例進行,委員會由大學教授、職業學校校長、企業專家及有關考試機構的代表組成。考試不再局限于理論知識,同樣重視對考生實踐能力的考察??荚囆问降亩鄻有约翱荚囘^程的嚴格性充分保證了對考生的全面考察,能夠較準確、真實地反映出考生是否具備成為職教師資的能力資格。
5.強有效的法律支持
法律健全使德國職業教育界和企業界都有法可依。德國政府通過了一系列新的職業教育法案,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職業訓練法》、《聯邦職業教育保障法》,確保“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正常運行。另外德國對職業教師培訓也有明確的法規——《職業教育培訓師資規定》,還有370多種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的培訓條例,對于職業教育教師的學歷資格、考核、繼續教育等方面都有具體而嚴格的法律規定。
三、德國職業教育教師的高地位
在德國,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師都必須是大學畢業生。他們不但應當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豐富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以及教育和教學的實踐能力,而且應當處處為人師表。
1.公務員的身份
德國職業學校的教師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聯邦政府規定,教師是國家公職人員,與政府官員享有同等的社會地位,不受解雇的威脅,并享有免繳勞動保險費等權利。國家公職人員的工資分三類,中小學和職業學校教師的工資均在第一類中。在德國人眼中,教師職業是一種相當崇高的職業。教師職業受到青睞。每個教師都是國家公務員,只要不犯法就終身不會失業。
2.豐厚的薪酬待遇
德國職業學校的教師享有優厚的工資待遇。無論與歐洲其他國家同行相比,還是同國內其他職業工作者相比,都是比較高的,并超過國內平均水平。職校教師的工資一般相當于工人工資的1.5至2倍,其中工作五年左右的理論課教師6470歐元/月,換算成人民幣約51760元/月(按照1:8匯率計算)。除基本工資外,教師的收入還包括地區補貼、婚姻子女補助、職務補貼和房租補貼等。考察表明,在德國當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可謂是“上大學容易畢業難”,大學生從入校到畢業,平均需要7年,4-5年能畢業的人很少。難度最大的是國家教師資格考試,這大約要花3年左右的時間,德國的制度設置杜絕了“走后門”的陋習,競爭和篩選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熱愛教育而又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成為教師,而一旦實現當教師的夢想時,年齡已經在30歲上下了,基于這樣的背景,教師職業備受尊重,教育界人才薈萃。
四、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對我們的啟示
1.緊扣職業熱情主題,加強職業引導工作
在德國考察學習期間,不萊梅大學研究院的Hauschild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德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培養的投入與產出成本測算和職業教育的定位。通過調查問卷研究職業熱情、企業熱情和道德熱情對職業定位的影響,經研究發現三者之間職業熱情影響最大。反觀職業教育現狀,如何提升學生對職業的歸宿感和認同感?如何提升職校教師的職業熱情?研究顯示教師的能力、素養直接決定了職業教育學生的選擇和定位是否長久、穩定并充滿激情,而非全部受制于收入的多少來決定職業熱情的高低。教師的職業熱情從根本上影響學生的職業熱情和定位,通過培養教師的職業熱情和歸宿感,最終實現學生的職業熱情和歸宿。基于此,建議學院從兩個方面,加強職業引導工作。一方面加強對在崗教師的職業引導工作,通過教育、培訓、實踐、考核、待遇、事業等多方途徑,制定教師的成長計劃,培養教師的愛崗敬業、愛校興校、為人師表的職業熱情、企業熱情和道德熱情。另一方面,在人才引進時,一定要考察教師的在職業引導上接受到的教育,加大對教師在職業熱情、企業熱情和道德熱情三方面的考核力度,認真分析其入職擔任教師崗位的工作動機,防止投機教師職業以及不具備為人師表素養的人員混入到教師隊伍中來,為教師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在人才引進上把好選人的第一道關。
2.緊扣實踐能力主題,加強學歷提升工作
基于學歷層次不高、年輕教師比重較大的現狀,學院要不斷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但是學歷提升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拿一個文憑,而應該將重點放在提高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上。在教師學歷提升期間(例如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要對下企業實踐鍛煉提出具體的要求。在職稱評定時,要注重實踐能力的職稱評審制度建設。以往職業院校教師評職稱依據綜合性大學教師升職稱評等級標準實施,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差異性。強化教師以專業實踐能力為導向之升職稱評等級,把“教師到一定的企業事業單位服務的實踐成果”作為評職稱的依據之一。此外,學院引進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要在職稱評審領域給予政策傾向。
3.緊扣產業園區主題,加強各類培訓工作
一是要加強新入職教師的師范素質和教師基本功培訓。德國的職業學校教師,都經過了為期兩年的預備實習。當前我們基本上是直接選用大學畢業生(碩士為主)來擔當職教專業課教師,因此,必須對新教師進行師范專業培訓和專業教學論方面的培訓。對新入職的教師采用集中培訓的方式,聘請校內外的專家進行師范技能的培訓,主要在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教學理念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的集中訓練,實踐一般為1-2周。培訓結束時要進行達標考核,并將考核的結果和年度考核、職稱晉升等掛鉤,存入個人業務檔案里。二是要加強雙師素質隊伍培訓。可以采取以下途徑:第一,選送新入職專業教師到園區合作企業進行1年的實習,熟悉生產流程、業務流程,掌握實訓設備的操作規程,提高其專業實踐能力,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第二,認真組織實施兩年一個周期的專業教師到園區企業、科研單位進行專業實踐。系部結合專業和師資實際情況,了解所從事專業目前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教師帶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提高推廣和應用新技術開發的能力。第三,依托園區企業進行師資培訓。我們可以借助園區搭臺,主動積極地邀請企業參與到教師培訓中來。園區可以來協調企業和學校在整個職業教育的領域達成協作關系,保障雙方有充分的話語權,能夠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解決具體問題。
4.緊扣國際接軌主題,加強國際項目合作工作
論文摘要:學者們用“成熟度”來衡量一個人的生命發展狀況的標準,同樣用職業成熟度來作為教師職業發展情況的標準。教師的培養和提高其實質就是促進教師職業成熟的過程,提出了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標準,進而指出如何促進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措施。
一、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意義
成熟是個體生命發展的質量標準。成熟者是指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精神力量,與環境建立和諧關系的人。成熟是一個過程,一個階段。任何一種成熟,都孕育著一種新的起步。成熟對于個人來說,是一個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又是一個人自強不息的過程。
教師的職業成熟度是指教師在職業認識、情感和個性品質等方面所達到的對教師工作的適應程度。教師的職業成熟過程是從進入教師職業準備時開始的,以后不斷發展完善,教師職業成熟度越高,其教育工作質量也就越高。教師的培養和提高其實質就是促進教師職業成熟過程。
二、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標準
教師職業成熟度的衡量標準的總的原則是既考慮到作為成熟者的普遍特征,又考慮到職業特點。由于社會和個人的價值觀的不同,對教師職業的理解也不同。因此,衡量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標準也有較大差異。下面就共性的東西討論一下。
1.職業理想與責任感。成人的成長與發展,主要在職業實踐中進行的。那么對于他所從事工作的態度即職業理想與責任感,就成為衡量其職業成熟度的首要標準。由于教師職業的神圣與偉大,教師必須具有獻身教育事業的理想,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教師才能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傾注于培養人的目標上,這就是成熟度高的表現。
2.職業能力。教師工作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同時又是一種復雜的工作,這就要求除了具有一般能力外,還要具有一種綜合的特殊能力。主要表現為觀察了解學生的能力,信息組織與轉換能力,信息傳遞能力,管理組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這些職業能力的提高是教師職業成熟度的表現。
3.成就感。教師的成就感是指工作所追求的結果獲得成功并帶給他本人需要滿足時的內心感受。任何人都有成就需要,而且成就需要有高低之分。職業成熟度高的教師,不斷提高職業修養,樹立積極的長遠目標,當這些目標通過努力實現后,他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因此,成熟度高的人,往往成就感也高。
4.獨立性與自主性。獨立性與自主性不僅標志一個人已經掙脫了對他人的依賴,走上了通過自強不息的奮斗,實現人生目標的道路,而且是成熟的人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成熟的教師具有創新的意識和自主精神,能夠獨立地和主動地開展多項復雜工作,能夠變通地處理事情。
5.意志力。人生際遇坎坷、遭逢風浪,是常有的事。一個成熟的教師,不僅在順境時,對生活充滿熱情,而且在逆境時,對人生也不喪失希望。堅強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產生形成的。教育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周期長,見效慢,影響因素復雜,而這些也是對教師意志力的考驗??朔щy越多越大,意志就越堅強,表明其成熟度越高。
6.適應能力。適應能力是人最基本的成熟標準。適應是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一種互動關系。教師職業雖然相對穩定,但教育內部的變化還是很多的。教師的適應能力,首先表現為遇到困難與挫折的耐受力及對其的調節力。其次表現為正視現實的不可改變性和自己本身不可改變的弱點,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重新獲得對生活、工作及未來的控制。因此,成熟的教師應該把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
7.自我意識與自我發展系統。成熟的教師應該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識和獨特的自我發展系統。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及自我調控。清晰準確認識自我是成熟的第一步,也是個體順利發展的基礎。成熟的教師對工作和生活的自我具有反思能力,同時具有接受自我的能力以及具有運籌、調控自我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思想發展的動力系統。如果說認識自我是人類永恒的追求的話,那么發展自我則是人類本能的需求。教師的自我發展系統既能體現職業特色,又能表現個人才能、智慧的發揮。成熟的教師有一種不斷進取、接受挑戰的精神,不斷尋找機遇,尋求“高峰體驗”,善于尋求催化自我成功的刺激物,善于變化行為方式,使工作和生活豐富多彩。
三、教師職業成熟度的促進
1.教師積極性的激勵。教師職業成熟度是在具體教育教學實踐過程形成和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積極性有重要作用。積極性是人的活動的一種動力狀態。它表現為內部心理活動(認識的、情感的、意志的和個性的)和外部活動(行動的)的發生及其努力程度。積極性具有主動性、自覺性、目的性及能動性。積極性不會自動產生,它要有內部需要、外部誘因以及由需要轉化行動的動機。所謂“激勵”就是指激發人的動機,發揮人的內在潛力,使人們工作行為向著所期望的目標而努力的過程。
激勵教師積極性途徑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三類,一是借助目標的吸引去激發工作動機,如目標激勵法;二是靠獎勵的吸引與懲罰的壓力去激發工作動機,如強化激勵法;三是通過改變主體態度來激發工作動機,比如感情激勵法與參與激勵法。
2.教師職業培訓。從某個角度說,社會的人的成熟過程,實際上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學校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教師的社會化主要在學校中實現,教師的成熟度也在學校情境中體現。因此,教師的職業培訓就會成為促進教師職業成熟的一種方法。雖然許多教師在進入職業之前曾受到專業訓練,但是工作以后,特別工作多年以后,進行職業培訓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教師職業培訓可以豐富或更新專業知識。其次,可以利用培訓時間,反思自己工作歷程,提高對職業工作的認識,這也間接為教師成熟提供一個時機??傊?人生就是無止境地完善學習的過程。教師職業培訓的形式是多方面的。例如,職前培養,在職業培訓(分為脫產進修和在職學習)、自學及學校有計劃地對個體教師的幫助。
3.加強教學、科研活動。教學與科研活動是教師提高業務水平的一條主要途徑。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能幫助教師掌握所教學科的教材和教學方法,總結和學習先進教學經驗,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師實際工作能力。同時經常搞科研活動,可以加深專業知識的理解,形成教學帶動科研,科研促進教學局面。所以,學校領導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和指導教師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的職業能力。
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活動一般方法有教材教法研究,舉辦教育教學專題講座,總結交流先進教育教學經驗,教學改革實驗,科研調查與實驗,科研論文的寫作與學術交流等。
4.完善教師職業的管理措施。教師的職業成熟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措施,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師職業成熟度。
一般的管理措施:1.制定恰當的成熟度標準。這些標準要體現教師個別差異、注重教師連續性與發展性,同時提高教師角色意識。2.完善教師的考核制度。如要樹立正確的考核指導思想,要有可行的考核標準,對教師考核要經?;?、制度化,要有系統的考核、評估資料等。3.運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制定一套循序漸進的繼續教育的計劃,組建相應的機構,對教師提供系統的終身教育。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化措施
1職業教師所須具備的職業素質
1.1熟悉一線,注重應用
有理論,會教學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必要條件。但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內容又有不同于高等學校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它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基礎理論適度夠用的前提下,著重于實際運用。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近半數的是實踐課,即使是理論教學其應用色彩也十分強烈。因而,熟悉一線,掌握并注重技術的應用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顯著特征。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都應是理論或技術的“應用型”教師。無論是教授技術基礎理論課還是教授技術專業理論課,著眼點都是“應用”。他們具有較強的將理論闡釋淺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較強的應用理論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較強的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
1.2重職業道德,具有“關鍵能力”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無不重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品德風范感召學生。教師只有重視個人的師德修養,做到為人師表,才能做好教書育人工作。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畢業后將直接進入生產、管理、經營一線上的崗位。他們所從事的崗位要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關鍵能力”。所謂“關鍵能力”是指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關能力等非技術性的職業素質?!瓣P鍵能力”是20世紀80年代初首先由德國企業界提出來的,“企業界歡迎的是技能和關鍵能力兩方面都好的員工”。如何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如何培養關鍵能力?這幾個方面是高等職業教育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這項教育內容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提出了相應要求,即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必須是一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關鍵能力的群體。這個群體的高雅舉止、優良作風本身就是一種足以打動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巨大力量,使學生終身受益。
1.3不斷獲取新的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創新是一種高級思維活動,所以需要有大量的知識來支持。正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的學生,一般都對未來充滿憧憬,同時也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他們在與周邊世界的接觸中,產生了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吸引著他們去分析、去探索。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在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為此,教師必須有多方面的知識。雖然教師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回答學生所有提問,但是,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1.4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教育特點、教育目的、教育原則、教育過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理論和方法目前并不完善或不很清楚。教師進行教學實踐,并無現成的經驗和模式。研究先行,可以減少盲目性,少走彎路。職業教育教師應該能結合實踐和親身體會,善于發現問題,通過研究解決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立即付諸教學實踐并進行修正。用研究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2現今職業教育教師存在哪些差距
2.1素質有余而“職業”不足
2.1.1缺乏系統的先進的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的教育理論和理念
大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培訓,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從事職業技術教育也是頭一次。關于職業教育的理論和理念的接觸比較少,而且這些理論的理念本身也處于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所以大家對職業教育這一新生事物知之寥寥。由于缺乏系統的科學的正確的職業教育理念的指導,導致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有的教師靠自己對職業教育的主觀理解來進行教學工作;有的甚至墨守陳規,以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觀念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那么工作效果與職業教育所要求的目標之間的偏差可想而知??梢哉f許多教師缺乏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特別是關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職業理念。
2.1.2對課程的把握理論多于實踐,而且理論落后于實踐
由于許多教師對實際接觸較少,在許多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理論的闡述比重多于對實踐的介紹。被動地陷入重理論輕實踐的泥潭中。而多數職業技術課程的理論知識是對實踐的總結。理論知識總是滯后于實踐的發展。因而理論知識是相對過時的、滯后的。
2.1.3對職業實踐課程知之甚少,操作動手能力差
因為條件和時間的限制,大部分教師少有甚至沒有動手事先親自參加職業技術課程實踐。關于實踐的了解較少,而且落后于實踐的最新進展。課程安排的時間緊迫,使得老師也沒有充分的時間去第一線調查、聯系、準備。往往就是和學生打打時間差,邊摸索邊指導。教師中有相關職業資格證的寥寥無幾,熟練的操作技能也就談不上。
2.2對學生的特點了解不夠,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近幾年,由于高校擴招和民辦教育的興起,職業技術學院的生源不足,生源質量下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有的學校里既有高中生,還有初中生,中專畢業生,也有成人教育的學生。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基礎特點復雜化和參差不齊。但一些老師還有些不太適應這一轉變。在教學這一方面,體現出以成人教育或者以普通高校教育所要求的方法、內容、手段來教育學生,有的甚至采用高中教育的方式和套路。未能做到與時俱進。由于對學生的實際了解不夠,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這些或那樣的偏差。
2.3部分教師對職業二字有思想顧慮
職業技術教育主要培養在生產第一線工作的員工,畢業生主要從事技術性甚至有一些體力含量的工作。雖然目前許多企業都迫切需要這種類型的人才,但受到傳統價值觀的影響,社會上有人認為做生產第一線的工作是藍領員工,低人一等,比不上白領和金領等。這種思想不僅影響到學生選擇職業院校和職業教育專業,而且有些老師特別是從普通高等院校轉制過來的老師,對職業教育有一些思想顧慮,總覺得是培養藍領工人,技術含量低,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上有些偏差,部分教師缺乏從事職業教育的榮譽感和相應的崇高責任感使命感,這種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從事職業技術教育的態度并影響到他們的教學與管理的效果。
2.4教師結構不合理
理論教師偏多而實習實踐指導教師不足。大部分職業技術學院都存在這種現象。不僅老師的知識結構上理論部分強于實踐部分,而且從教師總量的結構上來看,合格的從事實習實踐指導的老師偏少。即使有些專職實習實踐教師也是轉型和客串。這樣勢必影響到實習實踐課程的效果。
3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
3.1樹立和強化教師的職業觀念和職業意識
職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有其自身的獨特的特點和內容。它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也有所不同。這些知識不學習是不會知道的。只有正確的理論和觀念的指導才有正確的行動。我們應該鼓勵教師加強關于職業教育的理論的學習,樹立起職業教育的觀念,并不斷強化這種觀念。建議有關院??梢詫⒙殬I教育的一些理論知識收集匯編后下發給師生員工學習,并納入考核的范疇。
3.2建立雙師型、全能型教師團隊
“雙師型”是指一個教師同時具備高等學校教師職務任職資格和工程技術人員職務任職資格,比如是講師又是工程師、是教授又是高級工程師。在教師隊伍總體上應該努力增加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除了文化基礎課的教師之外,專業理論課教師和職業實踐課教師起碼應具有雙師性質。各職業院校還應該鼓勵教師全面發展,在自己的相關領域內拓展知識和技能。另外,職業院校的具體現實情況也要求教師是領域內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因為各學校專業教師人才總體上來講是匱乏的,在短期難以引進的情況之下,通過教師自身的努力和挖潛,可以彌補這一方面的空缺,并可以相應的節約支出。第三,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往往根據市場人才需求的變動在不斷地進行調整,但萬變不離其中。一些專業核心課程是不會有多大的結構改變的,還有一些專業課程往往是領域內的知識點的一些變化和發展,老師們如果事先就進行了這方面的準備,可以做到未雨繆繆,在開設新課程時可以很快進入角色。
3.3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要注重從企業、產業部門引進一些有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建立一支質量高的兼職教師隊伍。讓他們經過教師的基本培訓,取得任教資格。他們更適于做技術實踐課的教師,也可以做技術專業理論課的教師。本校專職教師在和兼職教師的交流與合作中,可以不斷充實完善自己。同時通過和產業部門的聯系,為學生的實習鍛煉開辟渠道,為學生就業拓寬信息來源。也可以宣傳職業院校的學生和形象,借此提高知名度。
3.4探索教師職稱評定的新方法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教師比如高職教師職稱評定尚無政策,其標準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師,過分強調科研論文的數量與質量。這樣一來,高職教師就處在教學(理論、技能)、科研雙重壓力之下,精力相對不濟。也就往往疏于對知識、技能結構的梳理,傳授知識、技能缺乏集成性,這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相當不利。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在政策上應做到與科研成果同樣對待。在評職稱,申報相關成果獎時同樣有效。
為了激發教師的進取精神,職業院校可以考慮出臺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引導他們參加“雙職稱”的評定。實行兩種職稱評定時可交替進行?;A理論課和專業課理論課教師以偏重于教師職稱系列為主。如教授—工程師型。職業實踐課教師以偏重于技術職稱系列為主,如高級工程師—講師型。職業實踐課教師的待遇按與技術職稱級別相當的教師職稱級別來考慮,如一個高級工程師—講師型教師,與一個教授—工程師型教師享有同等待遇。
參考文獻
1陳樹梅.實施創新教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職教論壇,2002(6)
在古典德性社會里.對“美好生活”的探討成為古典作品的主題。柏拉圖的《理想國》以戲劇的形式探討了人的德性生活得以最高展現的可能性的社會.盡管柏拉圖深深知道這樣一個最高可能性的社會的實現要靠運氣亞里士多德沒有看到他的老師建立起來的美好城邦只是一個樣板城邦.在他看來.這樣的城邦無法實現.于是他把柏拉圖的哲人工城邦轉變為一個賢人城邦.這大概相當于中國儒家追求的君子社會然而.亞里士多德追求的社會仍然是一個美德社會自馬基雅維利以來.現代性的思想家不再相信人性的最高可能性.他們把人性降至最低.人性惡成為現代人一切制度設計和道德設計的邏輯起點。在馬基雅維利那里.根本的道德事實變成了一種自我保全的權利.而不是一種義務囝霍布斯等作家繼承了馬基雅維利開創的現代的精神霍布斯把道德奠定在人的激情之上.將道德問題還原為技術問題.用人的權利取代了自然正當.把應當拉回到世俗的存在由于在現代性思想家那里已經沒有了好壞與善惡之分.人性的根本在于自我保全.因此.他們不愿意相信柏拉圖式的美好城邦.更愿意相信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于是.他們為了使自己相信成功.確保實現最好的社會秩序.他們必須降低人的目標.這樣就致力于“以普遍的承認來替代道德德性,或者.以從普遍的承認獲得的滿足來替代幸?!庇谑牵R梭提出了普遍意志之說.康德用形式上的合理性、也即是普遍立法之原則來檢驗行為準則之善性.而不必要訴諸任何實質內容的考慮普遍承認的就是正義.就是善性。
就現代性思想家的設計而言.不是不道德而不是更道德應該是現代性道德的命運如此.不是不道德應當成為現代社會對人的道德要求的標準或所謂的底線.就象有人講的.我們無法要求別人崇高但不能允許誠如霍布斯所說的.自我保全是人的本能和基本權利.我們又有什么權利要求他人放棄自我保全之權利做出道德崇高之事呢?要求他人崇高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特別是.道德崇高本來就是一種偶然性的東西.更不是某種經由理性規劃而得以培養起來的東西.那么.如何能用某種偶然性的東西來要求人性的必然性的道德行動呢?
在現代性條件下.現代道德已經放棄了何為對錯與好壞的追問.普遍承認的就是合乎道德的:或者說,道德不是關于人應當如何生活.而是實際上如何生活的問題這是馬基雅維利開創的現代性方案的基本精神古典德性充分展示了人性得以最高實現的可能性.始終探討何為美好生活的問題:而現代道德完全背離了這些:現代道德用權利置換了古典美德.不再相信人性美好可以建立起來的社會.不愿相信人性的卓越與光輝。其實,柏拉圖當然知道一個美好城邦的建立需要靠運氣.正因為如此他才展示了一個樣板而不是一個理想我們現代人誤把他的樣板當成理想或烏托邦.所以我們連運氣也不相信?,F代人相信的是普遍的民主平等.以及降低道德目標下的集體平庸如果現代道德還相信人性的最高可能.重新拾起古典美德.道德虛無似乎可以避免,“更道德”似乎也能找到合理的依據。
道德的現代性境遇或者說現代性道德對古典德性的背離并不完全在于現代道德完全放棄了對好壞與對錯的追問.用形式上的普遍承認代替實質內容的考慮.還在于現代性道德把古典德性泛化古典德性是指哲人美德而不是現代社會美德用社會美德取代哲人美德是現代性與古代性之間最為重大的決裂之一在此需要注意柏拉圖意義上的哲人美德的內涵。柏拉圖的《理想國》被稱為哲學戲劇.其形式也是其實質的最大特點在于文本展示了兩種聲音.一種是哲人的.一種是政治家的或大眾的柏拉圖的探索也就在于哲人如何在大眾面前獲得自身的生存方式.即對“美好生活”的追問柏拉圖為我們確立了一個樣板城邦.即哲人美德統治的城邦.由此柏拉圖展示了一個人性最高可能性的城邦柏拉圖的蘇格拉底對“美德是否可教”在不同的篇章里表達不同的說辭.真的是因為在理論上無法探討清楚嗎?恐怕不能這樣說。我們需要注意柏拉圖的寫作安排.尤其要注意區別兩種聲音或公開的教誨和隱微的教誨.即搞清楚哪些是“謊言”哪些是“真理”閘從柏拉圖確立的樣板城邦來看.對于大眾而言.美德難教:但對于哲人而言,美德有可教的可能性.哲人美德有望接近在施特勞斯看來,古代經典確立了一個人性在其中有最高可能的社會樣板.但他們知道由于人性的軟弱或有限性.這個樣板的實現要靠運氣:而現代人則試圖確保實現最好的社會秩序.為此它必須降低人的目標于是.現代人把原屬于少數人的道德卓越推及到全體民眾.把原屬于哲人的自由教育或德性教育推及到全體公民現代人不再相信人的自然不平等,不再相信少數人的德性卓越與多數人的平庸之間的區隔,而寧可相信人人平等的大眾性社會。所以,現代人在道德領域只用道德與不道德來分類并依此提出人的道德要求。所謂“更道德”在現代性條件下實在是個虛假的命題。只有重返古典.它才可能是一個真實的命題。
二、兩個錯誤的前提性假定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之所以注入了德性上的要求,是與附加在教師身上的更高的道德要求這樣一種認識有關。而這種認識存在兩個前提性的假定:一個是道德可以分層次.大致可分為道德水準高和低兩類.或者社會上一部分人道德水準高.還有一部分人道德水準低;一個是道德水準高的人有利于養成學生的道德情操與道德行為因而更適合擔任道德教育者身份這兩個前提在現代性方案中是頗成問題的。
先看看第一個前提道德可不可以在水準上分層次或者有無水準之說?以往都把大公無私或先人后己看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不錯,大公無私的行為確實存在,但并不能因此把它升為最為道德的品性。因為這樣一種行為本身是一種偶然的行為.因而不能把一種偶然性的行為當作一種普遍的理性要求休謨就把道德的基礎奠定在情感之上.但我們知道情感具有任意性和偶然性.由情感激發出來的道德顯然不具有真正的道德價值??档乱膊怀姓J一種偶然性的行為具有真正的道德價值.因為在康德看來.任何經驗或情感的東西都不具有真正的道德價值.只有合乎純粹的實踐理性的要求才具有真正的道德價值。
從道德的特性來看.道德是一種非理性下的行為按照康德的觀點.真正的道德價值在于.道德是超脫于任何功利和經驗的,或者說,道德既不是理性的產物,也不是非理性的產物因為道德行為有了理性的考慮必然就有了經過計算的功利因素.而任何情感或經驗下的道德行為必然是因具有了偶然性而不具有真正的道德價值于是.康德把真正的道德價值看作是純粹的實踐理性的產物但人何以具有純粹實踐理性呢?或者說.人何以預先知道某一規范必然會成為眾人共同遵守的規范呢?康德給出了一個絕對命令.但他沒有回答人何以具有這種能力的問題所以.康德要為道德奠定~個基礎的努力實際上是失敗了——他既不相信理性可以成為道德的基礎.也不相信非理性可以成為道德的基礎。最終,純粹的實踐理性因為無法謀求“他人的行動規范同時成為你的行動規范”這樣的命令而轉向為一種非理性.真正的道德也就成為了一種偶然性的行動結果。
從康德的觀點來看.道德可以區分為具有真正道德價值的和沒有真正道德價值的兩種所謂沒有真正道德價值的并不是不道德.它也是一種道德。由此我們可以用道德與不道德來區別某種道德上的行為.而不宜用道德與更道德或對道德做出水準上的分層。從實踐上看,我們也無法準確地區分出有德之人與更道德之人.事實上.我們在選拔教師之時并沒有把最有德之人作為首選。因為在理論上很難做出道德水準上的分層.因而也無法找到具體的考量標準。所以,第一個假定是存在問題的。
第二個假定也相應地存在問題如果真正的道德是一種偶然性的東西.我們道德教育上的理性規劃必然與這種偶然性相沖突:換言之。道德無法通過知識的傳授直接獲得,它只可能是在教育中的偶然性的獲得。如此的話.我們學校道德教育恐怕“就得培養這種籠罩學生周遭的自學的神秘氛圍.而貶低教師的任何公認的貢獻?!本W至少.是否可以培養道德崇高之人無法在理論上找到確鑿的根據從經驗上看.任何一所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都可以分為有道德之人與不道德之人兩種,這充分表明:有德之人與無德之人都不是學校教育的必然性結果.換言之.我們不能把有德之人歸結為學校教育之結果.把無德之人歸結為其他因素影響之結果道德教育存在很多復雜的影響因素.正如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推斷道德水準高的教師必然培養出道德水準高的學生所以.第二個假定也存在問題。但是,反過來說,不道德之師肯定不適合擔當道德教育者身份。所以,教師職業需要有一個道德要求,但并非是更道德的要求進一步考察.所謂道德與不道德都不能成為某種品性的判別.而只能成為具體行為的判斷物這意味著一個人很難在任何時候都是道德的或都會做出道德的行為我們}j常對一個人進行道德上的考察時.通常只是依據他人有限的既往過去做出一種暫時性的、同時也是大體上的判斷。因此.某人是否適合擔當道德教育者身份并沒有科學的考量標準.因而對教師提出的道德要求應該是針對教師的專業行為而不是針對教師的個人品性對教師提出的“道德”要求以及“更道德”的要求在理論上都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
看來.對教師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在理論上是沒有說服力的.或者說還有待于從理論上做出合理的解釋所謂的“底線倫理”、“可以不崇高但不可以”、道德與不道德兩分法都是現代性道德的真實定位與理論辯護換句話說,在現代性方案中,只有道德與不道德之分界,降低了的道德目標實質上就是一個“合乎道德”的問題.所謂“更道德”在現代性方案中是缺席的因此.現代性道德理論無法對教師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惟有以合乎道德作為教師專業的道德標準
三、回到現代性中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從教育學上看.人們對教師專業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盡管有德教師不一定培養出有德的學生但在現代性條件下.人們對教師專業的更高的道德要求面臨著理論困境其出路在于.或者著眼于現代性,用道德與不道德兩分對教師專業提出道德要求:或者回到古典德性的視野.相信一個人性最高可能性的社會.惟此才可能對教師專業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但由于在現代性條件下教師無法承擔起人性最高可能的表現者.在重返古典之時.“教師”也同時回到了古典自由教育下的哲人教師古典哲人教師顯然與現代的大眾教育不相稱所以.回歸古典德性視野恐怕很難行得通惟一的出路就在于遵循現代性的設計方案.以道德與不道德(非道德領域除外)作為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制定的分界標準.以合乎道德作為教師道德規范的根本要求為此.要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定必須嚴格遵守規范所具有的邊界如果以合乎道德審察現有的教師專業道德要求.我們會發現一些不合適的、甚至是虛空的加在教師身上的道德信條。不錯,教師專業是有特殊的道德要求.因為教師必定是道德教育者但在現代性條件下.教師專業的更道德的要求在理論上存在困境特殊的道德要求并不等于更道德的要求對教師專業的道德要求來說.也必須是合乎人性的人性固然是有卓越之處.但并非可以因此做出普遍的理性規定教師專業的特殊的道德要求在于.在其他人或專業看來是非道德的東西.但對教師或教師專業而言則是一個道德的問題比如.在危機關頭,一般人自顧逃生并非是一個道德問題.但對教師而言則可以成為一個道德問題然而這也僅僅是一個合乎道德的問題而不是“更道德”的問題因為“更道德”是在比較的意義上而言的.上面的例子并沒有一個比較的坐標以合乎道德作為教師專業的道德要求既避免教師專業道德要求可能走向虛空或脫離人性.同時也可以依此對不合乎道德的教師行為進行令人信服的批評。
在現代性條件下.以“合乎道德”作為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總體要求并不反對我們對教師提出的德性上的要求.我們甚至可以把教師的道德追求界定為道德崇高,但這僅僅是一種口號或者說是人們的期望所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定特別要注意口號與規范的區別。
參考文獻
[1]泰西托雷.亞里士多德對最佳生活的含混解釋[A].劉小楓陳少明.政治生活的限度與滿足[C].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60.
[2]施特勞斯.馬基雅維里[A].施特勞斯.克羅波西.政治哲學史[c].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327
[3]施特勞斯.重述色諾芬《希耶羅》,旌特勞斯.科耶夫.論僭政——色諾芬《希耶羅》義疏[C].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21;施特勞斯.現代性的三次浪潮[A].賀照田.西方現代性的曲折與展開[C].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86—97.
[4]潘希武.學校道德教育的路徑轉變與作用界定[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后研究報告.2008.
[5]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472E—D.
[6]施特勞斯.迫害與寫作的技藝(節譯)[A].林國榮譯,賀照田西方現代性的曲折與展開[C].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7]特雷安塔費勒斯.美德可教嗎:政治哲學的悖論[A].劉小楓陳少明.美德可教嗎[C].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