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5:19
序論:在您撰寫混凝土技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大體積混凝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混凝土大壩、高層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而成的。但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有關因出現裂縫而影響工程的質量甚至導致結構垮塌的事故也時有發生合理選擇施工材料,優化混凝上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較大的抗裂能力。
(一)施工材料的選擇
1.水泥的選擇。內部混凝土主要考慮抗裂性能好、兼顧低熱和高強兩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低熱礦渣水泥,中熱硅酸鹽水泥摻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外部混凝土,除抗裂性能外,還要求抗凍融性、耐磨性、抗蝕性、強度較高及干縮較小,因此一般采用較高標號的中熱硅酸鹽水泥。當環境水具有硫酸鹽侵蝕時,應采用抗硫酸鹽水泥。
2.骨料的選擇。選用結構致密,并有足夠強度的優良骨料,特別是粗骨料,具體應符合有關的標準、規范和規程。除此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問題:①骨料要求表面潔凈,不含雜質。②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徑的卵石或碎石。③砂子含泥量不得超過3%,石子含泥量不得超過1%。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對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有益。在混凝土工程中,摻人粉煤灰時應滿足:選用細度合格、質地優良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摻量一般以15%~20%為宜。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與優化
通過試驗室進行多種配合比的試驗和研究,選用最佳配合比作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最佳配合比應滿足以下要求:
1.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不少于6小時。
2.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離子含量為0.06%。
4.混凝土中的最大堿含量為3.0kg/m3。5.水泥中鋁酸三鈣含量<8%。
二、優化混凝土的供應
大體積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攪拌站供應,混凝土原材料計量要準確,以保證配合比的準確性。
(一)計量。要求使用檢定過的計量器具,保證計量正確。每工作班正式稱量前,要求對計量設備進行零點校核。
(二)拌制。控制原材料投入攪拌機順序,不得采用“外摻”、“后摻”等作法?;炷帘仨殗栏窨刂瓢柚茣r間,駐站工程師每一班抽測2次。攪拌完成后裝入運輸車時,即要求每車測定坍落度,同時觀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存在離析、分層等現象,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能出站。
(三)運輸。根據路線的比短、交通的狀況,隨時增減車輛,保證混凝土的正常供應,連續澆注,避免因混凝土供應不上而出現冷縫?;炷吝\輸時間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大于180min,對到達澆筑點超過210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炷吝\輸車離開攪拌站后不得摻加任何材料,包括水、外加劑等?;炷撂涠仍谶\輸過程中損失超過40mm或混凝土到達澆筑點溫度大于25℃,不得澆筑到作業面。要求從每個攪拌站每隔一段時間就派出一輛混凝土罐車,保證混凝土供應的均衡性。因大體積混凝土方量較大,要求攪拌站派管理人員進駐現場指揮、聯絡、協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采用合適的施工方法
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有效措施。(一)混凝土澆筑方法。混凝土的澆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層、連續逐層推移、一次到頂的方法進行?;炷翝仓^程中,每層混凝土初凝前都確保被上層混凝土覆蓋,保證上下層澆筑間隔不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避免施工裂縫出現。依據設計圖紙中的后澆帶將整個大底板劃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區段,每個區段將獨立一次澆筑完成。
(二)混凝土振搗方式?;炷琳駬v時布置三道振搗,第一道設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設在混凝土的坡中間,第三道設在混凝土的坡頂。每道設2臺振搗器,三道振搗相互配合,確保振搗覆蓋整個坡面。使用振搗棒振搗,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搗棒移動的間距以400mm左右為宜,振搗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漿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實抹平。
(三)泌水處理。混凝土在澆筑、振搗過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漿順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過側模底部開孔將泌水排出基坑。當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頂端模板時,改變混凝土澆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時用水泵將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質量,減少表面裂縫。
(四)表面處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漿較厚,在澆筑后2~8h,初步按標高用長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板反復壓數遍,使其表面密實,再用鐵面板收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
(五)加強施工管理。在混凝土結構中,強度不是均勻的,裂縫總是從強度最低的薄弱處開始,當混凝土質量控制不嚴,混凝土離差系數大時裂縫就多。為防止裂縫,必須加強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四、加強混凝土養護
降低大體積混凝土塊體里外溫度差和減慢降溫速度來達到降低塊體自約束應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以承受外約束應力時的抗裂能力,對混凝土的養護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進行養護(保溫層材料和厚度待定)?;炷帘砻鎵浩胶?,先在混凝土表面灑水,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蓋保溫材料進行養護,保溫材料夜間要覆蓋嚴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氣溫較高時可以揭開保溫材料適當散熱。底層塑料布下預設補水軟管,補水軟管間距68m,沿管長度方向每100mm開5mm水孔,根據底板表面濕潤情況向管內注水,養護過程設專人負責。混凝土泌水結束、初凝前為了防止面層起粉及塑性收縮,要求進行多次搓壓。最后一次搓壓時采用“邊掀開、邊搓壓、邊覆蓋”的措施。對底板面不能連續覆蓋的部位,如墻、柱插筋部位、鋼柱等采用掛麻袋片、塞聚苯板等方式,盡可能進行覆蓋,避免出現“冷橋”現象。混凝土澆筑完成12小時,嚴禁上人踩踏,澆筑完成24小時內,除檢測測溫設備及覆蓋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溫層在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并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要小于20℃時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氣溫比較高時才可安排保溫拆除。
五、結束語
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合理選擇施工材料,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優化混凝土的供應,采用科學的施工方法,嚴格施工管理,加強大體積混凝土養護,就可以低混凝土溫度應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牛紫龍,混凝土施工中溫度裂縫的分析與控制,工程建設,2006.
關鍵詞:混凝土技術現狀發展
混凝土是當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也是最主要建筑材料。目前,世界水泥年產量已超過12億t,我國在數量上占居首位,其產量約為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混凝土年使用量雖未見準確的統計資料,但如以水泥產量推測,估計在我國混凝土年使用量可達6億m3以上,其工程量之多,社會與經濟意義之大,是人所共知的。針對我國今后發展的需要,本文擬在三個方面予以論述。
1預拌混凝土的現狀與發展
混凝土的集中攪拌是建筑工程生產管理方面一項意義重大的改革。預拌混凝土應用量比重的大小,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混凝土生產工業化程度的高低。國外實踐表明,采用預拌混凝土之后,一般可提高勞動率200%~250%,節約水泥10%~15%,降低生產成本5%左右,還具有保證質量、節約施工用地、實現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優越性。世界上第一座預拌混凝土工廠出現在德國,建造于1903年,以后受到各國的重視,得到迅速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初,統計結果表明,在經濟發達的國家里,預拌混凝土的供應量,已達到全部混凝土生產量的60%~80%。
在我國混凝土攪拌站始建于80年代初的上海、常州兩城市。20年來,由于建設規模逐步擴大,尤其是北京和東南沿海地區一些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采取了一些扶植政策和措施,使城市的預拌混凝土產量每年以12%~15%幅度遞增。上海、北京、廣州、大連、常州等城市應用預拌混凝土量已達到該城市混凝土總用量的80%以上,接近經濟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預拌混凝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就全國而言,預拌混凝土占現澆混凝土量的比重還不到30%,有的地方甚至還沒有預拌混凝土站,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預拌混凝土尚屬起步階段。而且我國已建成的預拌混凝土站,多屬建筑企業或企業集團管理,而經濟發達國家預拌混凝土已成為獨立的新興行業,有許多專業公司專門生產和供應預拌混凝土。
在預拌混凝土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需要重視的問題。如:混凝土定價不合理以及混凝土供需雙方配合不密切,出現供大于求而導致降低價格出售,因而無法保證預拌混凝土的質量。這樣惡性循環不利于預拌混凝土的長遠發展。
為了保證預拌混凝土的健康發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預拌混凝土廠的合理規劃和布置,預拌混凝土的生產規模應與當地的建筑和市場需求相匹配,避免盲目發展過度集中。
2)有計劃的組織在職人員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及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加強有關標準的宣傳貫徹力度。
3)規范市場,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督,使供需雙方必須遵守合同,增強合同的法律效力;并制定出合理的預拌混凝土價格體系。使預拌混凝土能在正常的競爭條件下得到發展。
2高性能混凝土的現狀和發展
為了弄清當前混凝土在不同用途中存在的缺點和薄弱環節,美國于80年代曾對很多土建工程單位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從調查結果可知,在眾所關注的抗壓強度以外,亟待改進提高的混凝土性能,依次為體積穩定性、抗滲性、流動性、抗折(拉)強度、護筋性、線膨脹系數等,當然還須降低成本。上述各種性能歸納起來就是強度、工作性和耐久性3大類,這正符合十幾年來幾個發達國家正在研究開發中的高性能混凝土(HPC)。
HPC的誕生與發展是近代工程發展的需要。例如高層、大跨度、大荷載、特殊使用條件和嚴酷的環境(如海上石油鉆采平臺、海底隧道等)以及對建設速度、經濟、節能等有更高要求;同時也由于混凝土技術的提高使HPC成為可行。HPC的先進性使混凝土的應用范圍得到擴大,使混凝土的社會經濟效益得到不斷增長。
發展HPC的主要途徑有:
1)高性能的原材料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工藝。2)復合化:混凝土本身是水泥基復合材料。HPC必須有活性細摻料和外加劑特別是高效減水劑的加入,常常不僅需要二者同摻,有時還必須同時采用幾種外加劑以取得要求的性能,充分發揮復合化的作用,將是HPC取得更大效益的努力方向。
在我國當前條件下,HPC可采用下列原材料:
a)水泥。以42.5#或42.5R硅酸鹽水泥為主,也可選用某些特種水泥如鐵鋁酸鹽水泥,堿—礦渣水泥等,但水泥用量過大或細度過細均不利于耐久性。
b)集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堅潔,粒徑、粒形、級配和強度與工作性有關,宜先經過試驗。工地必須改變不重視集料的壞習慣。
c)活性細摻料。不僅為了節省水泥更重要的是為了滿足工作性(如易泵性)與耐久性的要求。因此,優質活性細摻料如硅灰或粉煤灰、沸石粉以及磨細礦渣已成為HPC的必需組分。二種細摻料復合作用,有時能帶來很好的效果。
d)外加劑。首先是高效減水劑,是HPC的必需組分。為的是大幅度減水以提高強度與耐久性。使HPC有足夠的流動性、易泵性和填充性,也使是泌水減到最小。摻加活性細摻料時必須摻加足夠的減水劑或高效減水劑;為了減少坍落度損失還必須摻加緩凝劑與引氣劑;為了早強,可摻加早強劑或采用早強減水劑;為了預防早期收縮可摻加適量膨脹劑。所以,外加劑的復合作用對HPC滿足各種功能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HPC的復合化途徑除已用得很多的活性細摻料與高效減水劑的復合使用外,還有優質粉煤灰與磨細礦渣的復合,硅
灰與粉煤灰或稻殼灰的復合,沸石粉與粉煤灰的復合等。加入多種外加劑的復合在國內也愈來愈普遍。
我國現在已有條件在不同用途上采用HPC。如世界跨度最長斜拉橋—楊浦大橋和亞洲最高的建筑—東方明珠電視塔,以及龍羊峽、葛洲壩等水電站建設。只要我們掌握好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運用已有的經驗,經過試驗,重視質量,我們完全有能力做好和用好不同用途的混凝土,滿足各種工程和制品的要求。在此基礎上繼續改進提高、不斷創新,在混凝土技術上、數量上和質量上走在世界前列。
此外,美英日等國近幾年在研究開發幾種特高性能水泥基新材料。其主要力學指標,大大超過高強度混凝土,而可與陶瓷、鋁、鋼等相比擬。例如抗壓強度可達300MPa,抗折強度可達150MPa,彈性模量可達50GPa。從這些新的發展,可以說明混凝土性能還有很大潛力,混凝土技術應用方面還有很大開發的余地,有待我們去努力。
3原材料的現狀和發展
1)水泥。由于我國水泥工業發展太快,粗放型帶來了嚴重后果,其中經過認證可用于結構工程的不到三分之一,小水泥廠水泥性較差,且不穩定,通過提出“限制、淘汰、改造、提高”,改變檢驗方法與ISO接軌。增產42.5#水泥和某些特種水泥,來滿足工程需要。
水泥摻加混合材是正確的、必要的,對性能、經濟、環保均有利。礦渣由于細度不足,活性未充分利用,應研究超細磨,將能夠節約更多水泥熟料,用作高性能混凝土。
其他如粉煤灰、磚灰、沸石巖、稻殼灰等活性細摻料均有利于混凝土性能的提高和經濟效益?,F在國內正大力開發節能水泥、堿—礦渣水泥,低需水量水泥等,也將取得巨大的社會、經濟與環境效益。
2)集料。集料質量對混凝土的性能與經濟十分重要,我國混凝土質量不高、不穩定,影響工程質量與安全使用,這與集料的現狀有一定的關系。我國除少數大工地與大城市外,均以分散無計劃開采為主。
優良天然集料來源日蹙,資源浪費,環境破壞。因此必須重視集料的計劃生產加強質量控制與供應工作。否則要普遍提高混凝土工程質量與水平是不可能的。我國堿活性集料分布范圍較大,水泥含堿量也高,必須檢驗集料堿活性,及早預防堿集料反應的破壞,對于輕集料、人工集料,再生集料以及海砂利用也應重視。
3)外加劑。半個世紀以來,外加劑用得愈來愈普遍,我國在解放初即創造引氣劑與減水劑。到如今已發展到20類幾百個品種的外加劑。主要有減水劑系列、泵送劑、速凝劑、早強劑、緩凝劑、防凍劑、膨脹劑、防水劑、阻銹劑、引氣劑、消泡劑、著色劑等等。
在混凝土應用中,減水劑尤為重要,減水劑又分為普通型和高效型,高效減水劑具有以下特性:
1)減水率高,可減水18%~20%。
2)減少坍落度損失。
3)在保持強度恒定值時,則能節約水泥10%以上。
4)不含氯離子,對鋼筋無銹蝕作用。
關鍵詞:碾壓混凝土;碾壓混凝土壩;施工工藝
1.碾壓混凝土技術
碾壓混凝土技術是采用類似土石方填筑施工工藝,將干硬性混凝土用振動碾壓實的一種新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混凝土大壩施工中采用這種技術,突破了傳統的混凝土大壩柱狀法澆筑對大壩澆筑速度的限制,具有施工程序簡化、機械化程度高、縮短工期、節省投資等優點[1]。
2.碾壓混凝土施工工藝
碾壓混凝土施工普遍采用了通倉薄層碾壓連續上升的施工工藝。所采用的倉面平倉機、切縫機、振動碾、倉面吊及噴霧機、預埋冷卻水管的材料和方法、預埋件的施工工藝等也隨著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發展而發展,設備性能均能保證高強度連續碾壓施工。
2.1攤鋪及平倉、碾壓工藝
碾壓混凝土攤鋪一般采用自卸汽車卸料,推土機或平倉機進行平倉攤鋪。為減輕骨料分離,采用疊壓式卸料和串鏈攤鋪法,對局部出現的骨料分離,輔以人工散料處理,取得了較好效果。
2.2薄層碾壓連續上升施工工藝
大朝山水電站上游碾壓混凝土拱圍堰施工時,采用連續上升的工藝,最大澆筑升層達21m,在兩個月施工期內拱圍堰全線升高40.5m,滿足了安全渡汛的需要。三峽三期工程上游圍堰堰高121m,僅4個月完成了110萬m3碾壓混凝土施工,充分體現了碾壓混凝土快速施工的優勢。索風營工程采用分塊連續上升工藝,設計配制了符合碾壓混凝土連續澆筑特性的連續翻升模板及下游面臺階模板,采取分塊平層連續上升的方式進行大壩碾壓混凝土澆筑,創下了在主體大壩中連續上升31m的記錄[2],其后大花水拱壩施工又創下了連續上升34.5m的新記錄,說明了在確保模板工藝、混凝土入倉、溫控技術及施工措施得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碾壓混凝土快速施工,保證施工質量,縮短工程的建設周期,節約工程投資。
2.3新的誘導縫、橫縫成縫方式,更有利于碾壓混凝土的快速施工
成縫方式:碾壓混凝土重力壩一般采用切縫機成縫或預埋分縫板成縫等。誘導縫成縫方式:普定等工程的誘導縫是采用誘導板成對埋設的方式形成,存在要挖槽埋設和不好固定的問題。為克服這些缺點,結合沙牌碾壓混凝土拱壩開展的誘導縫成縫機理,我們在沙牌碾壓混凝土施工中采用了重力式的混凝土預制件型式,誘導縫預制件成對埋設,并設有重復灌漿系統;同時沙牌拱壩橫縫也采用了重力式混凝土預制件,外形與誘導縫預制件稍有區別,且因橫縫灌漿的需要,每一條橫縫由4種不同的預制件組成。這種新的成縫形式比普定等工程有了較大改進,安裝更簡單方便,且結構更可靠,由于構造輕巧,適合人工進行安裝,已推廣應用于國內招徠河、大花水等工程。
2.4變態混凝土使用范圍擴大到了岸坡建基面,進一步簡化了施工,加快了進度
變態混凝土是在碾壓混凝土拌和物中鋪灑一定量的水泥粉煤灰凈漿,用振搗器振搗密實的混凝土。在"八·五"攻關的普定碾壓混凝土拱壩施工中,已成功地將變態混凝土應用于振動碾碾壓不到的死角及模板周邊,為了進一步發揮變態混凝土的作用,在沙牌大壩的施工中,結合"九·五"攻關項目的研究,已成功地將與兩岸岸坡基巖面接觸的墊層混凝土和壩面上所需的常態混凝土絕大部分改用變態混凝土代替,整個大壩除了河床部位壩基墊層以及廊道底板為常態混凝土外,均不再澆筑常態混凝土。
2.5墊層混凝土施工優化
早期大部分碾壓混凝土壩墊層混凝土一般采用常態混凝土澆筑,需配置專門垂直運輸設備進行常態混凝土分塊跳倉澆筑,通過施工實踐和研究,目前已經常用在基巖水平面上澆筑找平層后,直接澆筑碾壓混凝土,采用碾壓混凝土替代墊層常態混凝土,不僅有利于加快施工,同時也利于壩基強約束區混凝土溫度控制。
2.6重復灌漿系統研究應用
碾壓混凝土拱壩在蓄水時一般尚沒達到穩定溫度,但為使拱壩成為整體受力,就需對橫縫或誘導縫進行灌漿。但隨著壩體溫度的下降,壩體收縮有可能使已灌漿的縫面重新拉開,故需進行第二次(或多次重復)灌漿。普定和溫泉堡等碾壓混凝土拱壩均采用預埋兩套灌漿管路的辦法來實現兩次灌漿。沙牌拱壩施工中,結合沙牌碾壓混凝土拱壩開展的誘導縫成縫機理、縫面構造尤其是拱壩接縫的重復灌漿技術的研究有了關鍵性的突破,解決了碾壓混凝土拱壩重復灌漿的技術難題。由于沙牌大壩誘導縫采用重力式預制件成縫,所以灌漿管路及排氣管的埋設十分方便,采用了更為先進的單回路重復灌漿系統,可實現大壩的多次重復灌漿。單回路重復灌漿系統具有構造簡單,造價低,安裝容易,可實現多次重復灌漿的特點,是碾壓混凝土拱壩接縫灌漿技術的重大突破,該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并已推廣應用到國內其它拱壩工程[3]。
2.7模板
模板是能否確保碾壓混凝土連續上升的關鍵之一。碾壓混凝土施工模板普遍采用了在普定拱壩成功采用的可上下交替上升的全懸臂鋼模板型式,其上、下兩塊面板可脫開互換,交替上升,滿足了壩體快速施工要求。在大朝山和沙牌、索風營、彭水、大花水等工程施工中,又在其基礎上進行了不斷改進和優化,同時在部分工程壩體碾壓混凝土連續上升過程中,采用連續上升式臺階模板,使溢流消能臺階一次澆筑成型。索風營工程采用分塊連續上升工藝,設計符合碾壓混凝土連續澆筑特性的連續翻升模板及下游面連續上升式臺階模板,采取分塊平層連續上升的方式進行大壩碾壓混凝土澆筑,創下了在主體大壩中連續上升31m的記錄。針對壩體體形復雜、曲率變化大的特點,招徠河拱壩工程施工中專門研制了收縫式雙向可調節連續翻升模板,為壩體快速施工創造了條件。
3.研究展望
隨著我國各項科研工作的深入、設計理論的完善、施工方法的改進,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取得了飛快的發展。就當前國內已建和在建工程而言,結合我國氣候特征及當前研究成果,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探索,部分工程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①碾壓混凝土裂縫是一個普遍性問題。在確定氣溫、大氣相對濕度、風速及太陽輻射等條件下,研究裂縫開展機理、發展規律及相應的解決方法將是未來的研究內容;此外由于碾壓混凝土壩的獨特施工方法,層間接觸面是壩體的薄弱環節,層間裂縫及滲水是關鍵問題,應從材料研究入手,解決新型材料、新老材料層面的粘結性、防滲性問題[4]。
②針對嚴寒干旱地區的氣候條件及寒冷干旱地區碾壓混凝土壩特殊的施工方法,研究其溫度場及溫度應力的時空分布變化規律,就干旱條件下水分散失理論進行深入研究,以確定現場碾壓混凝土的各項指標(VC值、水膠比及單位用漿量等)滿足實驗室的設計要求。
③目前對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期及運行期的溫度、徐變應力仿真計算研究的框架己基本建立,但仿真計算參數的選取存在不穩定性,尚待深入研究。
解決上述問題能為我國已建、在建碾壓混凝土工程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持和技術保障,是推動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發展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蘇勇.我國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的發展及碾壓拱壩設計技術[C].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碾壓混凝土專業委員會.2004全國RCCD筑壩技術交流會議論文集,2004.
[2]李春敏.碾壓混凝土壩筑壩技術綜述[J].中國水利,2004.
關鍵詞:混凝土;裂縫;干縮;收縮;骨料;水灰比;硬化;添加劑
1.引言
大體積混凝土由于水泥凝結硬化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水化熱,形成較大的內外溫差,當溫差較大超過25℃時,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應力有可能超過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從而產生溫度裂縫,同時混凝土降溫階段如果降溫過快,由于厚板收縮,又受到強大的摩阻力,可能導致收縮貫穿裂縫。此外,混凝土本身的收縮也可能造成裂縫的產生。因此大體積混凝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裂縫的控制。
2.大體積混凝土的概念
目前國內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尚無一個明確的定義。我國有的規范認為,當基礎邊長大于20m,厚度大于1m,體積大于400m3時稱大體積混凝土;有的則認為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預計會因水泥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導致裂縫的混凝土為大體積混凝土。
3.大體積混凝土的主要類型
目前主要根據混凝土的種類和要求的性能進行分類。按照混凝土種類主要分為不含鋼筋的素混凝土、含鋼筋的鋼筋混凝土或摻入鋼纖維的鋼纖維混凝土;按照要求的性能主要分為干硬性混凝土、低流態混凝土、高流態混凝土和常態混凝土等。
4.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及施工技術要求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厚、體形大、鋼筋密、一次澆注量大、施工時間長、施工工藝要求高、受環境影響大,澆注完畢后,由于體積過大,造成混凝土水化熱大,溫度場梯度大,混凝土“內熱外冷”極易產生裂縫。工程實踐證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難度比較大,混凝土產生裂縫的機率較多。
5.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主要類型
5.1干縮裂縫
混凝土干縮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質和用量、外加劑的用量等有關。是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程度不同而導致變形不同的結果:混凝土受外部條件的影響,表面水分損失過快,變形較大,內部濕度變化較小變形較小,較大的表面干縮變形受到混凝土內部約束,產生較大拉應力而產生裂縫。
5.2塑性收縮裂縫
塑性收縮裂縫一般在干熱或大風天氣出現,裂縫多呈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互不連貫狀態。常發生在混凝土板或比表面積較大的墻面上,較短的裂縫一般長20~30cm,較長的裂縫可達2~3m,寬1~5mm.從外觀分為無規則網絡狀和稍有規則的斜紋狀或反映出混凝土布筋情況和混凝土構件截面變化等規則的形狀,深度一般3~10cm,通常延伸不到混凝土板的邊緣。
5.3沉陷裂縫
沉陷裂縫的產生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勻、松軟,或回填土不實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勻沉降所致?;蛘咭驗槟0鍎偠炔蛔悖0逯伍g距過大或支撐底部松動等導致混凝土出現沉陷裂縫。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后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
5.4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多發生在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或溫差變化較大地區的混凝土結構中?;炷翝沧⒑?,在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產生大量的水化熱。由于混凝土的體積較大,大量的水化熱聚積在混凝土內部而不易散發,導致內部溫度急劇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這樣就形成內外的較大溫差。較大的溫差造成混凝土內部與外部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產生一定的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這種裂縫多發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6.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材料控制技術
6.1水泥的合理選取
優先選用收縮小的或具有微膨脹性的水泥。因為這種水泥在水化膨脹期(1~5d)可產生一定的預壓應力,而在水化后期預壓應力部分抵消溫度徐變應力,減少混凝土內的拉應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6.2骨料的合理選取
選擇線膨脹系數小、巖石彈性模量低、表面清潔無弱包裹層、級配良好的骨料,這樣可以獲得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積,從而減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熱,減少干縮,減小了混凝土裂縫的開展。
6.3盡可能減少水的用量
水對混凝土具有雙重作用,水化反應離不開水的存在,但多余水貯存于混凝土體內,不僅會對混凝土的凝膠體結構和骨料與凝膠體間的界面過度區相的結構發展帶來影響,而且一旦這些水分損失后,凝膠體體積會收縮,如果收縮產生的內應力超過界面過度區相的抗力,就有可能在此界面區產生微裂縫,降低混凝土內部抵抗拉應力的能力。再者,大體積混凝土一般強度都不是很高。
7.混凝土凝結硬化過程的控制
宏觀上,硬化混凝土在約束條件下,收縮變形會產生彈性拉應力,拉應力的近似值最初可假定為楊氏模量和變形的乘積,當誘導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混凝土材料就會開裂。但事實上,由于混凝土是一種兼具粘性和延展性(徐變)的復雜相組成的非均質材料,一些應力被徐變松弛所釋放,混凝土是否產生裂縫是徐變應力松弛后的殘余應力所決定。
8.外加劑與摻合材料的控制
8.1粉煤灰
混凝土中摻用粉煤灰后,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耐久性,減少收縮,降低膠凝材料體系的水化熱,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抑制堿集料反應,減少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等。這些諸多好處均將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但是同時會顯著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對抗裂不利。試驗表明,當粉煤灰取代率超過20%時,對混凝土早期強度影響較大,對于抗裂尤其不利。
8.2硅粉
(1)抗凍性:微硅粉在經過300~500次快速凍解循環,相對彈性模量隆低10~20%,而普通混凝土通過25~50次循環,相對彈性模量隆低為30~73%.(2)早強性:微硅粉混凝土使誘導期縮短,具有早強的特性。(3)抗沖磨、控空蝕性:微硅粉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抗沖磨能力提高0.5~2.5倍,抗空蝕能力提高3~16倍。
8.3減水劑
緩凝高效減水劑能夠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并對減少混凝土單位用水量和膠凝材料用量,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學、熱學、變形等性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8.4引氣劑
引氣劑除了能顯著提高混凝土抗凍融循環和抗侵蝕環境的能力外,能顯著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泌水,提高混凝土的工作度,降低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優化混凝土體內微觀結構,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能。
9.結語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各類裂縫產生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幾種:一是結構型裂縫,由外荷載引起的。二是材料型裂縫,主要由溫度應力和混凝土的收縮引起的。目前控制和解決的重點是溫度應力引起的混凝土裂縫。
參考文獻:
槽孔清理完成后需要進行接頭管的設置,即在槽孔的端孔處進行接頭管的設置。需要注意,在使用接頭管時需要在使用接管進行標注和記錄,繼而使用吊車將接頭管吊裝到槽孔底部,繼而使用膠圈對接頭管進行密封,并使用銷子、螺栓等結構進行連接,將接頭管固定好。澆筑時間是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必須對澆筑時間進行有效控制。槽孔清理完成后,需要在四個小時內進行澆筑。由于澆筑所使用的混凝土砂漿具有流動性,因而還需要在澆筑過程中對材料高度進行關注。澆筑的高度會在導管內外形成一定的壓力差,從而將混凝土灌注到需要的位置,混凝土墻便具有了連續性。
2接頭管的起拔
施工過程中接頭管的起拔是施工的重要環節,施工過程中進行接頭管起拔的設備主要有專業的起拔機以及吊車。對此需要注意,在進行接頭管的起拔過程中,起拔時間必須予以重視,接頭管起拔時間大多會依照混凝土初凝時間進行確定。因此對接頭管起拔時,應當考慮到混凝土初凝問題,采取上下微動的方式對接頭管的起拔進行操作,勤拔、少拔是接頭管起拔的主要原則。通過這一原則,接頭管對混凝土的破壞降至最低,且二者之間的粘結力也逐漸降低,從而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完整性。一旦接頭管起拔工作完成,則顯示二期槽孔作業應當開始了。在完成墻體施工以后,應按照國家標準,對其質量進行評估。在評估中也需與實際相結合,槽孔的精度應略高于國家標準。另外,墻的深度和孔斜率也息息相關,若是墻的深度大于25m時,孔斜率應小于6%,若是墻的深度小于25m時,那么孔斜率應控制在8%以內。
3質量控制有效措施
3.1原料方面
對于制備混凝土的原材,應進行擇優選用。選擇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應具有較低的標號,選用的砂子最好為純凈的天然細砂,選用的骨料應將其直徑控制在設計要求的范圍內,一般采用天然礫石或是卵石等材料。為了適當地延長混凝土初凝時間,可在拌和混凝土時,摻雜一些粉煤灰進去。此外,質量合格的混凝土應具備和易性好、流動性好、防滲性高、強度高、以及彈性好的特點,只有使用這樣的混凝土,才能滿足混凝土防滲墻澆筑的需要。
3.2泥漿方面
泥漿在混凝土防滲墻的建筑中是非常關鍵的,它的主要作用是穩定槽孔壁,也可以讓槽孔內的殘渣懸浮起來,還能和冷卻鉆具。當泥漿用來固壁時,它需要具備較好的流動性、化學穩定性以及物理性能。在其充當固壁時,應盡量將泥漿中的細砂顆粒除去,以防其影響到固壁效果。若是在地質較為特殊的地段進行施工,可選擇添加一些外加劑在泥漿中,也可選用膨潤土來代替,確保泥漿的穩定性能達到標準,從而提高孔壁的穩定性能。
3.3槽孔施工方面
若是出現槽口坍塌或是導墻斷裂的現象時,應及時地移走鉆孔設備,且回填槽孔,還應將斷裂的導墻進行拆除,然后再對孔口的土體做加固處理,并重新修筑導墻。若是槽孔內導墻下出現局部坍塌時,則應先用粘土回填坍塌的部位,然后回填低標號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凝結固化以后,才重新挖掘槽孔。需要注意鉆頭、鋼絲繩以及鉆頭梁的狀況,若是發現磨損,應及時進行補焊,防止卡鉆。
4結束語
鋼筋銹蝕是混凝土構件老化中常出現的一種現象,首先銹蝕的部位是箍筋,當縱筋銹蝕截面損失率在5%~10%左右時,很多箍筋就已經銹斷?,F場檢測水閘鋼筋混凝土構件時同樣發現了這個問題,主筋的外面是鋼筋混凝土土梁構件的箍筋位置,且直徑相對較小,如果發生界面損失,會比其他部位更加敏感。箍筋銹蝕后往往會造成以下幾種情況:①混凝土保護層銹脹開裂;②箍筋截面面積減小的同時,其彈性模量和屈服強度都會下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箍筋銹蝕會影響鋼筋混凝土抗剪承載能力。
2水閘混凝土結構老化加固處理技術
2.1結構構件加固處理
(1)外包鋼加固法。外包剛加固法是采用型鋼外包于構件四角,此方法在我國屬于應用廣泛的傳統加固技術,優點為受力較為可靠,施工簡便,工作量小,一些不允許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卻要求大幅度提高界面承載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運用此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外包鋼加固法分為干式外包鋼加固和濕式外包鋼加固,前者原構件與型鋼之間無任何縫隙的粘連,雖然有時會用砂漿水泥填充,但結合面剪力和拉力的有效傳遞卻不能保證,外包鋼架只能單獨受力,不能與原構件協同整體工作。濕式外包鋼采用環氧樹脂化學灌漿等方法粘連構件和外包鋼,讓兩者協同受力。兩種加固方法相比,干式外包鋼的承載能力不如濕式外包鋼,但在施工方面工藝簡單,較為方便。
(2)粘鋼加固法。粘鋼加固法的效果主要取決于粘結施工質量,所以應做好表面處理,卸荷、配膠、涂覆膠劑粘貼固定與加壓及固化等措施。首先表面處理是粘鋼加固施工過程中最關鍵的程序,它包括鋼板貼合面和加固構件結合面處理,用高強度水泥砂漿修補局部有破損的部位,之后再繼續處理。其次是卸荷,粘鋼前宜對構件進行卸荷是為了減輕粘鋼板的壓力和應變滯后現象,針對有次梁作用的主梁如果采用千斤頂頂升的方式進行卸荷,可在每根次梁下設1個千斤頂,直到頂面不出現裂縫為準。第三是配膠,粘鋼使用的粘結劑應在使用前做好檢驗工作,合格方可使用。配制過程中要遵照產品說明書,通常采用軸式攪拌器進行攪拌,色澤均勻后可以停止攪拌。應避免在攪拌時有油污進入容器,保持容器內的干凈,按照同一方向進行攪拌是為防止容器內進入空氣而形成氣泡降低粘結性能。第四是涂覆膠劑粘貼,用抹刀把配制好的粘結劑涂抹在已經處理完畢的鋼板或混凝土表面,使結合面可以充分擴散、浸潤膠液,之后將鋼板貼于預定位置并用手輕輕敲擊鋼板,如聲音顯示無空洞聲,表現粘貼密實,反之應重新粘貼。第五是固定、加壓、與固化,用卡具支撐粘貼好的鋼板適當加壓,迫使膠液從鋼板邊擠出為度。粘接劑可在20℃以上的常溫下固化24h即可拆除支撐,3天便可受力使用。如溫度無法達至常溫,一般用紅外線燈等人工加熱。在固化期間不得擾動鋼板,保證良好的固化效果。
(3)噴射混凝土加固。噴射混凝土常用于灌筑墻壁、天棚等薄壁結構的襯里及鋼結構的保護層,當構件表面出現露筋、蜂窩、狗洞等破損現象但沒有損害到鋼筋時,可采用鋼纖維混凝土和噴射混凝土進行加固。采用鋼纖維噴射混凝土做初期支護時,應滿足圍巖的地質條件和變形量級的韌度指標,確定噴層厚度,不宜大于150mm。鋼纖維不得有明顯的銹蝕或油漬等妨礙鋼纖維與水泥粘結,如果內部含有因加工不良造成的表面嚴重銹蝕,銹蝕的纖維和鐵銹粉等雜質的總重量不應超過鋼纖維重量的1%。鋼纖維噴射混凝土攪拌工藝應確保在拌合物中鋼纖維不產生結團,分散均勻,可采用水泥、粗細骨料干拌后加水濕拌的方法??傊?,外包型鋼加固法屬于傳統加固方法,優點是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小,適用于不允許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卻又要求大幅度提高界面承載力的砌體柱的加固。缺點是會產生較高的加固費用,還需類似鋼結構的防護措施。粘鋼加固法最大的優點是施工快速,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顯著影響,適用于一些承受應力作用且處于正常濕度環境中的受拉混凝土構件。噴射混凝土加固技術的優點在于獨特的效應和簡單的工藝,施工快捷,經濟適中,粘結力強,耐久性、抗凍、抗滲性好。與混凝土、磚石、鋼材有很高的粘結強度,能大幅度地提高砌體承載力,加強整體性。
2.2混凝土碳化的處理
混凝土碳化部位、程度、處理方法都存有很大的差別。鋼筋銹蝕會因過大的碳化深度而威脅到結構安全,碳化層較堅硬的可采用優質涂料封閉。防碳化處理的目的是要阻止或盡可能地減緩外界有害氣體對混凝土內部的侵蝕,使鋼筋和混凝土內部一直處于密實環境中。所以,混凝土碳化處理措施有以下幾點:首先是表面處理,處理混凝土表面應先除掉上面的浮物和污跡,一般會采用機械處理和手工處理。機械處理常用高壓氣和高壓水沖洗,以不損傷混凝土表層為前提。手工清理是在混凝土上用鋼絲刷來回拉刷到除掉混凝土表面的污跡為準,之后再用清水沖洗。處理完表面后修補混凝土上顯露出來的裂縫和麻面等缺陷,修好才能涂裝,有利于保護混凝土。其次是涂料使用要求,使用環氧原漿的涂料一般按照甲、乙兩組以7∶1混合均勻后使用,根據要求配置涂料,便于及時取用。此外,還有聚脲彈性體防碳化處理,此處理技術是繼水性涂料、光固化涂料、粉末涂料等低污染涂裝技術后,適應環保需求而研發的一種無污染的綠色材料,對環境溫度、濕度都不敏感,尤其適用于水閘混凝土等外部使用,施工時受環境溫度、濕度影響小。噴涂聚脲材料時,底材在-40℃的低溫、高濕度時也可施工,甚至可在水面和冰面固化。
2.3混凝土裂縫的處理
水閘混凝土構件出現裂縫是比較常見的,通常鋼筋混凝土的結構設計是以限裂為準,當工程遭受到裂縫危害時才需要處理。原則上裂縫寬度超過規范要求或有貫穿性裂縫時必須處理。首先是貫穿性裂縫的處理:結構分縫不合理是引起貫穿性裂縫的主要原因,如果按照死縫處理,在附近仍然會出現同樣的裂縫,所以,需作為活動縫隙處理,以此來滿足耐久性和防滲的要求。常規處理方法為:表面鑿槽埋灌漿管表面封閉灌丙凝(聚氨脂)漿液。如果按照死縫處理,則必須恢復結構強度,處理方法為:鑿槽埋灌漿管表面封閉環氧灌漿。采用粘貼碳纖維布和芳綸纖維布等加固型材料封閉表面。其次是一般性淺表裂縫處理:若縫寬小于規范要求,處理方式可采用一種水泥基的涂抹材料,其高抗凍性功效可加快裂縫愈合。若縫寬超過規范要求,一般采用在鑿槽后用水泥砂漿封閉,采用聚合物砂漿,和調試砂漿顏色而增強裝飾效果。
3增強混凝土構件加固技術建議
根據目前水閘混凝土構件老化現狀,首先在技術材料控制方面,應關注水泥的品種和其具體性能,以堿性含量小、水化熱度較低、干縮性好,耐熱性強、抗腐蝕性強等優質品種水泥,選擇基料時要考慮其堿活性,避免堿基料發生反應而造成其他方面的隱患,還應充分考慮基料的吸水性和耐蝕性,改善其和易性和密實度,其次,確?;炷恋氖┕姸龋途眯院蛷姸缺举|聯系是建立在混凝土內部結構之上的,會直接影響水灰比。如果水灰比有所降低,那么隨之下降的就是孔隙率。與此同時,混凝土的抗滲性會在孔隙率降低之后得到提升,保證相關耐久性指標。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在已有的技術條件下摻入某些活性化的礦物材料,既能降低游離氧化鈣的含量,還可提高混凝土構件的強度和密實度。第三,主管部門定期檢查所有水閘建筑物,建立水閘構件老化檔案,便于及時補救,對于構件嚴重老化水閘則建議拆除重建。此外,還要加強工程管護,做好工程日常養護工作,延緩工程老化周期,運用計算機等先進管理技術管理重要大中型水閘,實現水閘安全高效管理。
4結語
二、反射裂縫的防治
反射裂縫是指下層混凝土板的接縫或裂縫,由于溫度和濕度的不斷變化與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在加鋪層的相應位置上產生裂縫。就瀝青混凝土路面開裂的原因,可分為兩大類,即荷載型裂縫和非荷載型裂縫。通常是由于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裂縫處的豎向和水平位移所致。因此,需要對瀝青混凝土面層反射裂縫進行綜合防治。
根據反射裂縫的機理,主要應從結構和材料兩方面進行考慮。面層厚度應保證超過10cm,可有效防止受拉疲勞產生的裂縫,還可以降低車輛荷載引起的剪應力。材料中適當增加瀝青用量,減小混合料空隙率,可延緩裂縫的擴展。設計采用應力吸收層,可用APP改性瀝青油氈、鋪設玻璃纖維格柵加強混凝土的抵抗差動位移(剪切強度)的能力。APP改性瀝青油氈貼在舊水泥混凝土板上,有效地防止地表水通過舊水泥混凝土板縫下滲到土基,又能減少地下水通過舊混凝土板間接縫進入加鋪層而浸濕加鋪結構層材料,防止無機結合料處治的粒料層強度降低,延緩瀝青混凝土面層出現剝落和松散。APP改性瀝青油氈鋪設在舊水泥混凝土板與加鋪層之間,能起到應力吸收夾層的作用,并將反射裂縫應力由垂直方向轉為水平方向,起到了消散水平應變和傳遞豎向荷載的作用,增強瀝青混凝土的整體抗拉強度,延緩反射裂縫的產生。
三、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厚度控制
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厚度由行車荷載和防止反射裂縫兩個因素控制。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基層,強度較高,其上鋪筑瀝青混凝土結構層,強度滿足行車荷載需要,關鍵是防止反射裂縫的產生。多年的研究表明,過厚的瀝青混凝土面層由于溫度影響會產生裂縫。因此,設計厚度標準應與一般的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一樣,在滿足承載能力的前提下,路面結構層厚度應有良好的水穩定性和高溫強度,瀝青混凝土面層應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加鋪層厚度首先要滿足原路面縱向線型,同時為避免過多的破碎和替換混凝土板,考慮舊路局部地方下沉、部分板翹曲、舊路路面橫坡度變化等情況,注意將調坡與路面現有承載力調查法相結合。舊路改造一般采用兩層密實型瀝青混凝土結構,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最小厚度為8~10cm比較理想,一層為最小厚度5cm的瀝青混凝土整平層,一層為4cm左右的抗滑表層,實現與其他瀝青路面一樣,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構造深度和密實度等。
四、瀝青混凝土面層材料的選擇
原材料是影響瀝青混凝土質量的根本所在,嚴格把好進場材料關,對瀝青混凝土生產質量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生產瀝青混凝土所需材料為瀝青、石料、填料。關鍵的材料瀝青要選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改性瀝青,其性能、指標必須符合高等級路面施工要求。集料在瀝青混合料中起到一個整體骨架作用來抵抗路面的變形,集料本身的強度特性、集料與瀝青的粘附性、集料的棱角性和集料的級配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強度、高溫穩定性和水穩性起決定性作用。石料應結合當地的地材情況,根據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要求確定。要采用優質石料用先進的錘式破碎機生產??刂剖现械谋馄綘詈?,扁片顆粒含量多會增加石料的表面積和瀝青用量,也會降低混合料的抗形變能力。一般選破碎面較多、扁平顆粒較少的石料,并且必須達到潔凈、無雜質、無風化,具有良好的顆粒形狀,抗壓強度應不低于三級,壓碎值小于25%,與瀝青材料粘結力不低于三級。礦粉要潔凈、干燥、無雜質,有30%能通過0.074mm篩,親水系數小于1.0,外觀無團粒、結塊。砂的細度模數為2.3-3.0,含泥率小于1%。
五、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滲性能
要保證路面結構的水穩定性和耐久性,預防水破壞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應將路面抗滲性能作為一個重要指標來控制。尤其是粘附性有利于提高抗滲性。采用改性瀝青、摻加抗剝落劑、在礦粉中摻加一定量的水泥,對抵抗剝離以提高瀝青混合料水穩性都有明顯效果。但要注意不同抗剝落劑與各種石料之間的匹配問題。當選用摻加水泥時,應注意確保施工實際摻加劑量的準確性。此外,要選擇適當的級配范圍,提高瀝青用量及提高4.75~9.5mm規格集料的用量相應地都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抗滲性能。
舊水泥混凝土上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是改造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公路的改建和擴建中大部分地區已普遍采用。雖然目前我國尚未有比較成熟的相關設計規范和方法,對加鋪瀝青混凝土的板塊未提出相應的評價指標,對于特重交通路面結構設計的經驗也很不足,但近年來國內許多科研、設計單位面對廣大工程改造的迫切需要,在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有益的、值得借鑒的經驗,成功的關鍵在于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同樣厚度的瀝青加鋪層,采用不同的瀝青材料、不同的結構層,其抗反射裂縫能力就不同。我們要對原有路面破損的成因進行細致的調查和深層次的分析,為材料組成設計和結構組合設計提供可靠的依據。此外,在加鋪層施工中必須在試驗指導下對整個生產進程實施科學的監測,參照施工技術規范規定的頻率進行抽提、篩分和做馬歇爾試驗,指導拌和站對生產參數作相應的調整,進一步加強設計、施工的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