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5:08
序論:在您撰寫語言文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陜西理工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由漢中大學中文系發展至今已經有55年的歷史,在如何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具有地方院校師范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是陜西省特色專業,專業具有省級精品課程,并且有“陜西省人文社會科學漢水文化重點研究基地”和省級教改課題立項研究作為支撐。在培養語文教師技能方面,有校外長期合作的實踐基地,為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平臺。經過十年的探索創新,本專業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例如:《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與實踐活動規定》、《教育實習工作細則》、《學生綜合素質和師范技能訓練實施辦法》、《實驗教學實施辦法》等,從而使本專業人才培養能夠有制度上的保障進行循序漸進的改革創新。
2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內容
本專業自2003年實施2+1+1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通過一、二年級進行學科基礎和專業基礎培養,三年級進行專業必修和個性化方向培養,四年級主要培養畢業論文寫作、示范課實習、教育實習和其他職業崗位的能力,使本專業的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基礎教育適應能力。2010版培養計劃制定時減少了總學時,增加了專業選修課比例以及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在課程設置上,開設了“語文教材研究”、“教學藝術論”和“文學作品的審美解讀”等課程,強化了師范技能的培養。在優化課程體系方面,本專業在最新的培養計劃里除了保留“微格教學與教育實習試講”、“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社會實踐”等,還新增加了“專業調研”、“中學語文教學名師示范課”等內容,大大增強了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程度,在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使學生的能力發展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
另外,本專業結合自身特點展開各種實踐活動,開展學生的教師技能訓練,舉辦詩歌朗誦大賽、演講大賽、師范生講課大賽、師范生技能大賽、微格教學、實習基地課堂教學、三筆字大賽,以及量化的閱讀和寫作訓練,例如:每學期不少于10部理論書籍和30篇文學作品,一、二年級學生每人每學期必須完成30篇千字文。除此之外,本專業數次邀請中學優秀語文教師為本專業學生做示范課,并且與學生對課堂實踐進行探討。除此之外,學院從2012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中,選拔了一批優秀學生,組成了實驗班,并且配備了教學經驗豐富的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一對一指導,讓學生們更好的享受教育資源,更快的掌握教學應用技能。
3結語
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知識,注重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技能,忽略了對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了解和領悟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理念,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實際意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師當中,絕大多數教師對漢語言文學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存在理解上的誤區,不能準確地把握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培養方向,無法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上培養學生的文學知識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解決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1.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
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觀念,重視在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2]。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要積極探索新的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課堂上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比如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分組去研究自己喜愛的現當代文學作品,然后在課堂可以通過話劇表演,多媒體課件演示,以及小論文等方式,展示合作研究的效果,教師對學生的研究結果做出評價和總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知識內容。
2.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
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樹立科學的課程結構觀念,建立起完善的課程結構體系,從大的角度思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積極優化課程的教學設計,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的整體效應。在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課程結構體系的重心,通過為學生預留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與空間,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實踐探究,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能夠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提高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3.深入領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的要求中,高職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教學要充分培養學生文學素養,通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創建活躍的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許多教師過分注重對漢語言文學課程專業技能知識教學,這和漢語言文學重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有很大的沖突。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出現錯誤,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師要深入去領會漢語言文學在當今社會的教學理念,把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本質,認識到漢語言文學是由語言、文學等元素組成的一門課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對語文工具的應用,更是培養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運用漢語言文學的知識能力[3]。
三、結語
通過對漢語言專業傳統理論課程的實踐改革,學生的能力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問題在于課堂課程實踐效果往往具有零散性、短期性,因此,應該建立一種長效性的素質培養模式,將零散、短期的課堂實踐效果進行延展和深化,組成一條橫貫大學四年始終的實踐教學主線。燕山大學文學與傳播學系自2001年起,就推出“中文專業‘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在素質培養模式的長效性建構上進行了一定的探索。此方案具體如下:
(一)五十部名著(包括文學理論類、哲學類、文學作品類)
即要求學生在每個學期(共八個學期)閱讀中文教研室指定的5—7本必讀書目。考核目的: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知識素養??己宿k法:由專業教師定期參照讀書筆記進行基本考核,其成績作為“‘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最后考核的參數(20%)。寫夠50部書的讀書筆記者合格,否則不合格。第一學期開始考核,第八個學期之前考核完畢。
(二)二百首詩詞(包括古代詩詞,現當代、外國詩歌)
即要求學生在每個學期(共八個學期)背誦中文教研室指定的25首詩詞??己四康模和卣箤W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知識素養??己宿k法:由專業教師定期進行現場背誦考核,其成績作為“‘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最后考核的參數(20%)。能夠全部背誦者合格,否則不合格。第一學期開始考核,第八個學期之前考核完畢。
(三)五十篇文章(包括文學類、新聞類、學術類文體)
即要求學生在每個學期寫作(共八個學期)6—7篇文章。前四個學期以文學類作品寫作為主,后四個學期配合“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的科研實踐訓練程序和其他應用性強的課程,以學術類和新聞類的寫作為主??己四康模涸鰪妼W生的寫作能力??己宿k法:由專業教師定期進行考核,其成績作為“‘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最后考核的參數(20%)。寫夠50篇者合格,否則不合格,能夠在公開刊物上發表文章者考核計優。第一學期開始考核,第八個學期之前考核完畢。
(四)一場大型匯報演出
即要求全體學生在“‘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的考核中期(第五學期或第六學期)自行組織大型的匯報演出,或演、或唱、或舞,以專場的形式匯報“‘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中的所學。考核目的:增強學生的寫、說、演等的綜合能力??己朔椒ǎ河山萄惺医處熂w進行考核,其成績作為“‘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最后考核的參數(40%)。此方案分年級、分階段實施,可操作性極強,在實施過程中并未將能力的培養孤立化或簡單化,或停留于階段性效應或一般“課外活動”的層次,而是融合在專業理論知識的逐步學習與提高之中,形成一種比較全面的、持續的、漸次深入的過程。在“‘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推行的14年期間,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讀、說、寫、演等綜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例如,2001—2005年5年間文學與新聞傳播學系學生在包括省級在內的各級報刊上發表了各種樣式的文學與新聞作品120余篇(占學生比例的48%)。2004級白幸等10名同學獲得權威文學月刊《人民文學》首屆“新人杯”作文大賽獎。2001級范瑞賓獲得河北省文學院征文二等獎,并被中國校園文化藝術研究中心授予“中國文壇之星”稱號,同時他的長篇小說《玩著笑著哭》由時代文藝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2009級陳金龍獲得2011年“河北省大學生青春原創征文大賽”一等獎。2001級劉妍獲得“2003中國小姐風采大賽”“河北省總決賽冠軍”及“最具才智獎”,并獲選參加中央電視臺“挑戰主持人”節目比賽,表現超群。2003級劉純等組織成立燕山大學話劇團,在學校并到部隊演出經典話劇《雷雨》,受到廣泛好評。
二、營造自主學習的策略氛圍
所謂自主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主動積極地創造性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的發展”。其本質是把學習的自由還給學生,充分信任并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采取各種手段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己想學,并樂于學習。自主性學習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品質,也是真正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學習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們要教育培養具有個性健全和人格獨立的人才,培養具有自主性和開拓性的人才。自主學習不僅是學生實現自我發展的需要,更是構建創新型社會的迫切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漢語言文學這種非技術的專業實踐教學而言,尤其需要如此。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科學性和實踐性,燕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全體教師參照國內外相關學科的教學改革研究文獻,結合本學科的具體特點,力圖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圍繞開發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實踐訓練,創造出一套富有專業特色的教改研究體系,推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進程,具體做法如下:
(一)以演促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豐厚的文本資源,在講授基礎理論的同時,教師會鼓勵學生將本課程的經典篇目改編成話劇或歌劇,并排演。例如,在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中,學生曾改編了經典劇目《西廂記》,并全部用昆曲形式演出,在校內引起了良好的反響。再如,在中國當代文學史課程中學生根據蘇童的《妻妾成群》,創作了話劇《妻妾成群》,并在2010年的“‘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匯報演出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鼓勵學生參與經典篇目的排演,極大地激活了學生的表演欲望,調動了其積極研讀原著的興趣,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既很好地體悟了專業知識,又鍛煉了寫作、語言表達、心理等綜合素質。
(二)以問促思
“問題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由探討,積極思考,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皢栴}式”教學是實踐型和創造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之一。例如,在文藝理論課程中,教師在課前都會設計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學習,拓展了學生在課前、課堂思考、討論問題的空間,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慢慢使學生消除了對原本枯燥的理論知識的隔膜,并且在思考和創新中,培養了良好的素養。再如,在中國現代文學課程中,教師會利用課外時間,通過QQ談等方式及時將學生問題公開解決,或者設置一個問題進行網上集體討論,在對問題的深度探討中引發了學生的探索熱情。
(三)以比促趕
要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充分開拓、挖掘第二課堂的空間。針對辦學的實際條件,我們會定期聘請眾多文化藝術界的著名人士,進行專題學術講座,并且發動本系教師自身的專業特長定期在全校范圍內舉辦“文學大講堂”,在專業教學的基礎上拓展了學生的人文視野。除了上述常規的學術性活動之外,我們在第二課堂空間中以大量的精力設計了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比賽、文學沙龍、讀書報告等環節。事實證明,這直接啟發了學生的思路,使學生之間相互激勵比,學、趕、超,從而加快了學習的進程。例如,一年一度的“張永琛文學獎”的評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潮,在互為競爭的氛圍中提高了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
三、樹立創新型的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文化產業和創意經濟的大趨勢下,教育是培養人才和增強民族創新能力的基礎。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踐教學而言,必須由過去的那種單一型的中文專才培養,轉向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必須由過去的知識型人才培養,轉向高素質、多途徑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燕山大學文學與傳播學系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完成對實踐教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實踐能力是創新人才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我們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任務。例如,每年的“‘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大型匯報演出全部都是由學生獨立操作完成,從多功能活動場地的聯絡到音響設備的租借,從服裝道具的準備到舞臺布景的搭配,從海報廣告的宣傳到觀眾的引導入席等,都是學生在征求專業教師意見的基礎上自行策劃籌謀。匯報演出的節目也全部是由學生自編、自導完成。例如在2003級的“‘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匯報演出中,學生自編了舞蹈《弟子規》,自創了話劇《中文系女生》和《時間砂》,改編了經典話劇《等待戈多》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自2001年起,在十四年的“‘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大型匯報演出中,燕山大學文學與傳播學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共原創了20部話劇、6部相聲、13支舞蹈,改編了經典文學篇目18部。除了創新能力之外,我們還重視對學生創新情感和人格的培養?!皠撔虑楦泻蛣撔氯烁衽囵B重點是培養學生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務實的作風、無畏的膽識、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情感和濃厚的興趣。”例如,配合“‘五二五’讀書寫素質培養工程”,我們鼓勵學生深入社會進行調查研究、到有特色的傳統文化地區采風,在社會調查和采風過程鍛煉了學生的膽識和對社會深刻的體悟,也促使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傳達出大學生應有的社會責任感。2003級劉純曾在暑假期間騎自行車從烏魯木齊至西安采風,歷程3000千米,以實際行動詮釋出當代大學生對于“環?!边@個時代主題的理解。
(二)提高教師的創新素質
一、基本要求:
1.畢業論文應由學生本人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不得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3.畢業論文選題原則上一人一題。
4.畢業論文應當具備學術文體的一般特征。調查報告、工作總結及文學作品等各類非學術文體的文章不能作為畢業論文。
5.畢業論文字數要求:正文字數本科6000字以上,???000字以上(指論文主體部分,不包括前置部分和附錄部分)。
二、進程計劃
1、7月布置論文寫作進程。
2、9月15日前,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初稿,將初稿交至班主任。
3、10月15日前,指導教師通知學生修改,學生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修改二稿,并做修改記錄;
4、11月15日前,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完成論文的三稿。
5、12月1日前最終定稿。
6、12月中旬本科學生參加論文答辯。(具體時間再另行通知)
三、注意事項
1、每周主動和指導教師聯系一次,匯報進展,聽取指導教師意見,中期將書面報告材料交指導教師。
2、獨立完成任務,杜絕抄襲、網上下載、請人等弄虛作假的行為。
3、若不能按進程要求完成的,指導教師將取消學生本學期畢業論文寫作資格。
4、論文字數、論文格式嚴格按有關要求執行。
1.引言
1.1制定本標準的目的是為了統一規范我省電大漢語言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的格式,保證畢業論文質量。
1.2畢業論文應采用最新頒布的漢語簡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由作者在計算機上輸入、編排與打印完成。
1.3畢業論文作者應在選題前后閱讀大量有關文獻,文獻閱讀量不少于10篇,將其列入參考文獻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內容處注明參考文獻編號(按出現先后順序編排)。
2.編寫要求
2.1頁面要求:畢業論文須用A4(210×297mm)標準、70克以上白紙,一律采用單面打??;畢業論文頁邊距按以下標準設置:上邊距(天頭)為:30mm;下邊距(地腳)25mm;左邊距和右邊距為:25mm;裝訂線:10mm;頁眉:16mm;頁腳:15mm。
2.2頁眉:頁眉從摘要頁開始到論文最后一頁,均需設置。頁眉內容: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居中,打印字號為5號宋體,頁眉之下有一條下劃線。
2.3頁腳:從論文主體部分(引言或緒論)開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頁碼編寫方法為:第x頁共x頁,居中,打印字號為小5號宋體。
2.4前置部分從內容摘要起單獨編頁。
2.5字體與間距:畢業論文字體為小四號宋體,字間距設置為標準字間距,行間距設置為固定值20磅。
3.編寫格式
3.1畢業論文章、節的編號:按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
3.2畢業論文的構成(按畢業論文中先后順序排列):
前置部分:封面;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摘要,關鍵詞(申請學位者)];目次頁(必要時)主體部分:引言(或緒論);正文;結論;參考文獻
漢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通過漢語言文學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與人文修養,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教學方法上的不合理,影響了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有效開展,對此在本文中,筆者將從現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出發,提出可以促進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的開展策略。以下是學術參考網小編為朋友們搜集整理的漢語言文學論文致謝,歡迎閱讀!
四年的讀書生活在這個季節即將劃上一個句號,而于我的人生卻只是一個逗號,我將面對又一次征程的開始。四年的求學生涯在師長、親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卻也收獲滿囊,在論文即將付梓之際,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偉人、名人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贊美獻給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導師。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學生,而您卻是我最尊敬的老師。您治學嚴謹,學識淵博,思想深邃,視野雄闊,為我營造了一種良好的精神氛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置身其間,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使我不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觀念,樹立了宏偉的學術目標,領會了基本的思考方式,從論文題目的選定到論文寫作的指導,經由您悉心的點撥,再經思考后的領悟,常常讓我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養育之恩,無以回報,你們永遠健康快樂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的心情無法平靜,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師長、同學、朋友給了我無言的幫助,在這里請接受我誠摯謝意!
同時也感謝學院為我提供良好的做畢業設計的環境。
最后再一次感謝所有在畢業設計中曾經幫助過我的良師益友和同學,以及在設計中被我引用或參考的論著的作者。
(一)提煉漢語言文學核心課程的理論精華,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漢語言文學最基本的教育責任擔當,也是漢語言文學成為一切學科的基礎,并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最根本的差異所在。要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必須以科學、合理的人文類課程為知識載體,因而制定相應的課程并完善相應的課程內容,這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前提。從目前的專業現狀來看,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反映在課程內容上的要求主要在于:
1.整合課程內容,合理取舍,“有所為,有所不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中往往蘊含著深刻道理,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因而在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問題上,應該主要抓好“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理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核心課程內容的建設,舍棄一些跟專業無關的課程。
2.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課程的教學。在課程內容的改革中,著力打造漢語言文學專業骨干課程的核心價值,在教學內容上充分挖掘核心課程在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如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整體規劃式的修訂,并進一步建設成校級精品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核心課程中蘊含人文素養的理論核心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在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自信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與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對接,整合優化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1.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文學思辨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發掘藝術潛能,培養藝術氣質的重要素質,也是一切文學作品創作的思想源泉。因此,課程內容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相適應。課程內容應該凸顯理論歸納。如從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課程的文選、語法、詞匯的講授中給學生歸納出漢語言的發展規律;從《水滸》、《紅樓夢》等經典名作的講述中,結合故事情節給學生歸納總結文學創作方法及經典中表現出的處世哲學,并且要把這些歸納和總結在教學目的中有所體現。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是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應用素質要求之一。由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往往要從事文秘、記者、編輯、行政管理人員、語文教師等工作,這些行34業都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為了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一方面在課程的設置上,應該安排說話類課程群,如“演講與口才”、“普通話訓練”、“辯論技巧”等課程;另一方面在其他課程內容的安排上,應該適當安排相應的內容讓學生自覺練習“讀”、“講”、“說”、“辯”等技巧,以提高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
3.發揮寫作課程的理論優勢,加強學生的寫作實踐訓練,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寫作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之一。在課程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強調寫作基礎知識的同時,應該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生寫作實踐訓練。在目前的實際教學中,雖然漢語言文學專業安排有“基礎寫作”、“新聞采訪與寫作”、“文書寫作與處理”等寫作類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學時有限,教師能在有限的學時講完寫作理論部分已屬不易,留給學生寫作訓練的機會就更少,學生實際寫作能力并沒有因為有這些課程的開設而有所提高。因此,培養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在發揮寫作課程理論優勢的同時,增加寫作類的實踐作業,加強學生的實踐寫作環節。與此同時,開設寫作實踐課作為專業選修課,增加寫作訓練的課時,要求進行寫作訓練,并對寫作的作業進行檢查考核,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4.加強公共必修課與學科基礎課內容的實用性,強化學生辦公、制作等操作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1)課程設置與內容應與初衷相結合。如公共選修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設置的初衷是教會漢語言文學學生如何利用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完成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如一些文秘工作中常用的復印機、傳真機、掃描儀等辦公設備的正確使用技巧。但在具體的課程內容中,只安排了日常軟件使用技巧的學習內容,而忽視了教授學生利用現代化的辦公設備。
(2)避免學科基礎課程的理論化。如“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等課程本應給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參與實際調查,但其教學內容卻主要是課堂理論教學,使實踐課變成了理論課?;谝陨系姆N種問題,筆者以為,培養漢語言文學應用性專業人才應該積極加強課程的實用性。
5.課程內容凸顯“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調查研究能力。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知識的不斷涌現使學習成為每一個社會公民所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在課程教學內容中應該體現學習方法的教授。如在“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中應該有文獻檢索技巧的相關內容;在“文學批評方法”、“文學理論”等課程中也應該給學生講授文學批評和評論方法。在“中國古代文學的講授”中,結合《文心雕龍》、《詩品》的相關理論以及歷代的文學評論家的評論技巧教給學生鑒賞和評論文學作品的方法。
(三)立足農業院校實際,進行課程改革,走具有農業特色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辦學之路
從農業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實際效果來看,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普及中文專業知識的作用,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也較為廣泛,如中學教師、企業文秘、村官、出版社及廣播電臺的文字編輯等。但是,作為農業院校的中文專業,在農業院校中處于邊緣化的尷尬地位,和綜合類大學、師范類大學相比,差距極大,沒有明顯的辦學特色。在以農為主的大環境下,存在著專業辦學歷史太短,積淀太淺,基礎設施薄弱等現實問題,不能在農業院校的大環境內取得廣泛的影響和輻射作用,以至于專業教師缺少教學動力和支持,學生與其他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相比,無形中有自卑感。因此,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彰顯農業院校的中文專業的特色和優勢。
1.探索和改革教學內容,體現“農”與“文”的結合。高等農業院校一般都有著自己的農業特色和優勢,農業方面的相關教學資料也相對比較充實。因此,教師在中文專業的教學中,應將農業院校的優勢與文學結合起來,形成“農”與“文”的交融,凸顯出高等農業院校中文專業的特色與優勢。如在古代文學課教學中,就可以嘗試“農”與“文”的結合。歷代文學作品中有大量和農業相關的作品,且非常豐富:《詩經》中有大量的農事詩,全唐詩、全宋詩中也有大量的農事詩,教師在教學中,應在保證基本的文學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重視與農業相關的作家作品的講授。如在講授農業文學作品時,把勞動工具、勞動場面、植物品種的圖片、農耕習俗等運用在多媒體教學中,以增加教學效果。當然,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在“農”與“文”的結合中,要注意適度,不能偏廢“文”的根本,極端地一味強調“農”和“文”的結合,而忽視中文的“當行本色”,那就過猶而不及了。
2.進行課程改革,突出農業特色。農業院校的課程設置應以培養為農村、農業、農民服務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其課程設置應結合自身優勢,設置一些農業文化、農業歷史、中國農耕文化概論、農業文獻、民間文學等課程,甚至建議開設本省地方文化課程,以體現農業院校的獨特優勢和特色。這樣,就能立足農業院校實際和特色,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農大漢語言文學的獨特道路。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思路
(一)針對學生學習實際,適當調整課程科目
調整必修課科目,在必修課中增加“中國農耕文化概論”、“社會調查研究”等課程,以提高整個課程體系的綜合程度。同時,取消課程內容不適合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實際情況的課程。如“高等數學”課程的設置,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與高等數學相關工作的寥寥無幾,且學習起來也比較困難,對學生并無大益。因此,課程設置應符合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實用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教學效果。
(二)眷顧市場需求,調整課程內容,突出實踐課程
課程內容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課程內容應與人才培養目標對接。但農業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往往向其他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實踐課程設置較少,理論課程較多。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必然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等能力,因此在教學計劃制定和課程內容設置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教學和個性化的教學平臺,如開設“三字一話”、“演講與口才”、“新聞采訪與編寫”等實踐課程,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強化基礎課程,厚基礎,寬口徑
農業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設置還要考慮生源基礎和當地社會經濟實際。因為農業院校的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或者文化落后的偏遠地區,且因為多年的應試教育,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實用性文書的寫作更是弱項。因此,農業院校在辦中文專業時,就必須夯實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加強學生的文字基本功,以適應社會各行各業的處理文字的需要。因此,應在加強現代漢語、口語交際等課程的教學的基礎上,從基礎寫作到應用文寫作、文學創作、畢業論文寫作循序漸進地對寫作課程進行改革,并要求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為校報和院刊投稿;另外,為拓寬就業渠道,應專門設置新聞類課程,如“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學”、“傳播學概論”等,培養學生新聞寫作綜合素質。只有這樣,培養的學生才能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不論將來去何種部門工作,學生都可從事辦公室、文秘、新聞宣傳等綜合性工作。
(四)轉變觀念,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跟理工科學生相比,文科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在課程體系優化方面,必須在保證中文理論課程體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考慮農業院校實際,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教學和學術資源,文理交叉,重視電子信息類課程(如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與政務、網絡營銷等)的開設,增加社會學類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傳媒社會學等),擴充專業實踐課程(三字一話綜合實踐,經典影視作品鑒賞與評論、經典文學作品閱讀與寫作等),從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教會學生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專業綜合素質。
三、結語
針對我國目前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關于寫作能力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應當要從課程設置上進行改革。我國目前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寫作方面的課程包括基礎寫作和應用文寫作兩部分,以寫作基礎理論為體,以文學寫作和實用寫作為翼,稱作“一體兩翼”。在教學安排上是先學習寫作基礎理論,然后進行文體寫作教學,包括新聞、文學和評論類的寫作,最后開始學習應用文寫作,包括公務文書、事務文書和學術論文的寫作。由于作為“體”的寫作基礎理論是對文章的寫作方式進行提煉和總結而來,而文學寫作講究創意,公文寫作要求規范,因而這種“體”和“翼”難于協調,因此要進行改革。漢語言文學專業除了寫作課程要求寫作之外,其他的課程都是以提高文學修養為主,像“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和“文學概論”,這些課程與寫作沒直接關系,這樣對于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影響。關于寫作教學的分類,目前這種寫作分類顯然有不科學的地方,應當根據寫作的內容分為創作型和應用型兩大類,那些有感而發不拘于形式的的文體可稱為創意型,像新聞、文學類、評論類,公文和學術論文因為有固定的格式才可以納入到實用型。由于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漸進,因此要改變目前這種學一學期理論再寫一學期的做法,應該在大學四年中,每一學期都要安排寫作,從大一開始,先安排實用型的應用文寫作,然后再根據學習內容安排新聞類、文學類這些具有創意性的文體,最后再學習寫學術論文。這樣不間斷地寫作,比在一個時期集中寫作效果好。在學習“古代文學”“現代文學”這些課程的同時,不能光學習,可以邊學習邊進行文學評論之類的寫作,這樣在提高文學修養和鑒賞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寫作能力。
2利用網絡平臺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的提高與個人興趣有極大的關系,為興趣而寫和為完成任務而寫效果是不一樣的。在目前,由于網絡的普及,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和過去相比都有明顯的改善,網絡上的新聞也不完全是記者采寫的,人人都能成為記者和編輯,過去文學愛好者的作品發表非常困難,而現在文學愛好者不僅自己可以開博客,還有各種文學網站可以發表小說、詩歌和散文,這些對于提高寫作能力都有幫助,可以鼓勵學生開博客,這樣既可以閱讀別人的作品并進行評論,自己的文章也可以讓別人欣賞。通過欣賞別人的博客、評論別人的博客、時常更新自己的博客,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也能增加寫作興趣。
3功夫在詩外
古人常說的“功夫在詩外”,指的是善于積累、善于觀察生活,這樣寫起來才形象生動。寫詩如此,所有的寫作都如此。提高寫作能力,除了要多練之外,更要多積累,這種積累包括文學修養的積累和生活的積累。文學修養的積累就是要多讀書,不僅要讀中外名著,還要讀一些名著的評論文章,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名著的優點。除了名著之外,對于各種文學體裁的作品都要涉獵,像詩歌、散文以及歷史、自然科學甚至人物傳記等等,只有知識儲備豐富,寫作起來才能觸類旁通,文思泉涌。觀察生活不僅要觀察人,還要觀察大自然,包括各種動物植物以及生活環境,這樣寫作起來才有東西可寫,避免閉門造車,寫一些無病的作品來貽笑大方。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