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4 22:16:20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采訪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字】改進學習方式“觀察”“思考”“探究”“實習作業”閱讀自學合作交流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分析和解決問題
【正文】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高中數學課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對概念、結論和技能的記憶、模仿和接受,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提出的要求。
一、概念課中,培養學生閱讀自學、合作交流能力
很多教師都認識數學的概念課較難上,用傳統的講授法來教學,當然是難上的,且學生要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后又沒去認真的看書復習,效果也就不好,若教師能夠根據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自學,合作交流,也就好上多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對概念的理解、記憶也就更加深刻了。
例如,高中數學的第一課,即必修1的第一節“1.1.1集合的含義與表示”,這一小節的新概念、新符號較多,教學時可以根據教材的這些點,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然后進行交流,讓學生在閱讀與交流中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號的使用,要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讓學生交流閱讀后的認識,也可以由教師給出問題,讓學生閱讀后回答題,再由教師給出評價。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與理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二、“觀察”、“思考”及“探究”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能力
教材中設置大量“觀察”、“思考”及“探究”欄目,若能在教學過程中很好地使用這些欄目設置的問題,對實現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的上述要求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稍诂F實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基礎差,懶性強,再加上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很多教師都勿視或淡化了這些欄目設置的問題,使新課程的教學又回到了課改前的老路上了,也就談不上去實現新課標提出的要求了。
在數學教學中,若能在知識形成過程的“關鍵點”上,在運用數學思想方法產生解決問題策略的“關節點”上,在數學知識之間聯系的“聯結點”上,在數學問題變式的“發散點”上,在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內,通過“觀察”、“思考”、“探究”欄目,提出恰當的、對學生數學思維有適度啟發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使他們經歷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維的基本過程,就能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問是創新的開始,“看過問題三百個,不會解題也會問”,通過恰時恰點地提出問題,提好問題,給學生示范提問的方法,使他們領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藝術,引導他們更加主動、有興趣地學,富有探索性地學,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孕育創新精神。
1、觀察。例如,在教材中的“1.3.2奇偶性”這一節的開始就設置了一個“觀察”:
觀察圖1.3-7(函數f(x)=x2與f(x)=|x|的兩個圖象),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
圖1.3-7
(1)這兩函數圖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2)相應的兩個函數值對應表是如何體現這些特征的?
x-3-2-10123
f(x)=x29410149
x-3-2-10123
f(x)=|x|3210123
這個“觀察”意在讓學生通過函數圖象直觀獲得函數(奇)偶性的認識,然后利用表格探究數量變化特征,通過代數運算,驗證發現的數量特征對定義域中的“任意”值都成立,最后在這個基礎上建成立(奇)偶函數的概念。在教材的P38同樣設置了一個函數f(x)=x和相類似的觀察來幫助學生學習奇函數。
2、思考。例如,在教材中的“1.1.2集合的基本關系”這一節的開始就設置了一個“思考”:
數有相等關系、大小關系,如5=5,5<7,5>3,等等,數比實數之間的關系,你會想到集合之間的關系?
教材用這一“思考”來啟發學生類比熟悉的兩個實數之間的關系,聯想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這種由某事物已有的性質,以類比、聯想的方式猜想另一類相似事物的性質,是數學邏輯思考的重要邏輯思難方法。這種“思考”出現在教材的很多地方,教學時應抓信機會讓學生充分思考和積極探,并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探究。例如,在教材中的“2.1.1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這一節的的學習中我們知道,根式的概念源于方根的概念,根據n次方根的意義就能得到常用的等式,但“是否對任意的正整數n都成立”是不能由n次方根的意義直接得出的。因此教材P54安排了一個“探究”活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結合教材P54的例1進行自已探究,從而歸納出以下結論來,
當n為奇數時,;當n為偶數時,
三、實習作業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普通高中課程培養目標中提到,普通高中課程應創設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板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以至用”,“學”的終極目標在于“用”。在人教版的高中數學教科書中,許多章節后都設置了“實習作業”這一欄目。筆者在必修1的教學過程中,借學校10月份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時機,把這教材P44題目為“親自了解函數的發展歷程及其應廣泛應用”這道實習作業作為一個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在設計好學習任務、學習基本流程、實習作業評價標準并對學生進行分組后布置給全一年級的學生。這一實習作業體現了數學文化方面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函數的發展歷史及在這個過程中起重大的歷史事件和人物。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直接到圖書館、閱覽室、電腦室等獲得第一手資料,經過自己的收集、篩選、整理,形成簡明的文字材料——實習報告,更好地理解函數概念的形成發展過程;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也品嘗分享得知識的快樂;在學生方式上也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也實現了“讓教師做最好的導演,讓學生做最好演員”的目的,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經備課組評價后,做得較好的作品也在學校集中展示和收藏。
以上僅是筆者為貫徹高中新課程改革理念,為實現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充分使用教材的幾個例子。在高一年所學的數學必修1、2、3和4的教材中設置了許許多多的“觀察”、“思考”、“探究”及“實習作業”的欄目,我們不能在”怕麻煩、時間緊”的借口中加以略過,且應在教學過程中多花點時間來研究如何充分地利用,創造性地使用這些欄目,來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去實現高中數學課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
參考資料: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必修1(人教版)
激勵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鉆研教學技術,改進教學方法。需要教師掌握策略性知識,以便從事學分制教育,而且必須掌握一定的綜合性知識,以便于面對具體教學情景時做出最明智的選擇。譬如,課程開發的基本功、教學策劃與設計的基本功、與學生溝通的基本功等。
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涵義與特征
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涵義就是指實驗教學的開放性,也就是說實驗教學的目標開放、主體開放、方式開放、時間開放、內容開放、資源開放及評價開放。(一)過程靈活。開放式實驗教學以學習過程的差異去調節學生個體的差異,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靈活,每個學生獲得最大收益。開放實驗時間,學生可以在實驗室進行預習,實驗技能不強的可以反復操作強化練習,實驗結果不理想的可以隨時重做實驗,實驗能力強的可以深入探索研究。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幻燈片、錄像、計算機軟件和網絡等輔助實驗教學,提高實驗設備的利用率。管理過程也進行了活化,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二)目標強化。開放式實驗教學在強調教學靈活的同時,也必須強化對教學目標的管理。在要求學生能力提高的總目標下,細分具體目標,促使每個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能夠有的放矢。實驗目標多層次,具有良好的及切合實際的結構。改變只從課程角度出發孤立地設置實驗教學內容,打破課程界限。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實驗教學的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形成動態實驗教學內容體系。(三)學生為主。開放式實驗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得到最大發展是其目標。根據學生各自的實驗基礎、能力差異和個性區別教學,發揮學生在實驗教學的主體地位,達到實驗教學的最佳效果。改變傳統的“授之以魚”的教學方式,強調“授之以漁”,鼓勵學生嘗試,通過啟發、引導,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
傳統財經類實驗教學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一)傳統財經類實驗教學的弊端1.教學地位尷尬。目前高校傳統財經類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理論教學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課程時間都超過了實驗教學,傳統財經類實驗教學實際上形成了從屬地位。2.管理模式落后。傳統財經類實驗教學管理模式按課程管理,造成實驗教學內容、方法重復,在儀器維護、內容設置、成績考核、網絡建設等方面落后,不僅增加了實驗室管理難度,還導致人、財、物等教學資源的浪費。實驗設備在實驗課外閑置,利用率不高,無形中造成了隱形的資源浪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3.學生發展受限。傳統財經類實驗教學規劃了課程實驗總學時,創新性實驗空間小,難以面對學生的要求,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受到限制,難以個性化發展。并且學生自主選擇教師與教師資源不足、工作時間調配等矛盾越顯突出。(二)傳統財經類實驗教學產生弊端的原因分析1.落后的教學理念。我國傳統文化歷來強調尊師重教,過于推崇老師。這種師生關系不利于師生間的交流,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對實驗內容沒有發言權和選擇權,實驗教學無視學生能力差異和個性發展。2.集權的管理體制。傳統實驗教學的管理方式延續行政部門的科層管理方式。對教學活動的規劃、組織進行了明文規定,自主教學空間不大。3.有限的教學資源。中央和地方不可能滿足高校教育所需全部經費,用于開展傳統實驗教學的經費更少,學生數量的增加又造成了實驗儀器的短缺,校園資源緊張、師資力量不足更加制約傳統實驗教學的開展。4.缺失的教學體系。傳統實驗教學缺少分析問題的現實參照標準體系,實驗教學無從下手。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實驗教學體系,缺少實驗教學目的、實驗項目設計、實驗指導手冊、實驗環境布置、實驗總結與評議等若干不可缺少的環節。
工程測量課程建設的具體措施
1.師資隊伍建設與師德、教風建設。①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為每名青年教師配備具有豐富經驗的老教師作為導師,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給予指導。中青年教師已經發揮出重要的作用,逐步成為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的骨干,形成良好的學術梯隊。②形成良好的教師風范,愛崗敬業,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在課堂上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活躍課堂學術氣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③教師要加強業務學習,及時了解學科新動態、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方法。為青年教師提供進修機會,支持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教學授課競賽。不斷提高教師自身業務水平。積極提倡、鼓勵任課教師進行教學立項,開展專項研究,創造條件使專任教師承擔各級教學研究的項目。
2.課程教學大綱的修訂與完善。①定期修改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大綱和實綱,以便更好地迎合各相關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要求,并且充分體現測繪學科發展的新技術、新成果,使測量課程的設置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②要精心組織課程教學大綱論證和教學方法改革的專題研討,研究所承擔的課程在人才培養和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與銜接等內容,力求課程內容重點突出、教學環節安排合理、教學效果良好。
3.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探索。教學內容在確保先進性、實用性的前提下,積極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強化儀器操作和施工放樣能力,尤其是在每年的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修訂中,充分考慮,合理設計實驗及實習等關鍵環節。具體而言,教學內容以“地面點位的確定”為核心,在介紹了測量的基本工作以及數據處理的基礎上,闡述了控制測量到地形測量的全過程,最后重點落到工程測量上。將“地面點定位”與各種工程建設中需要的“點位確定”緊密地聯系起來,強調測量技術在各種工程中,尤其是土木類工程中的位置,強調測量技術原則在工程上的具體表現形式,強調測量技術原理在工程上的應用,強調測量技術方法與工程的勘測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運營階段的密切聯系。
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測量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盡可能多地介紹符合現代測繪發展方向的新內容、新技術、新儀器和新方法。為此增加了GNSS技術、測繪數字化技術等,將全站測量技術由原來的一節增加為一章,把當今工程測量技術集中到現代“全站測量”的意義上,充分地體現了測量技術的最新發展。
4.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學方法的改革。①教學方法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為實現教學目標,利用一定的教學手段,傳授教學內容進行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培養。針對目前教學對象為“90后”的特點,必須轉變教學理念,研究教學方法,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的改革與創新,網絡、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的靈活運用及其與傳統教學方法的關系。②面對學時少,內容多,實踐設備、條件有限的問題,需大膽改進測量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課堂教學做到少而精,突出重點、難點和疑點。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將相關的教學資料上網供學生查詢與使用。
5.課程考試與考查改革方案及其實施。①工程測量課程的考核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考試,二是考查。無論用哪種方式考核都要建立一套嚴格科學的測量課程考核辦法和評分細則,要求由命題組(不少于三人)出題,命題符合大綱要求,努力做到考核合理、嚴謹。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查,試題的覆蓋面、難度安排合理,考核出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②對課程考試、考查的方法進行改革和探討。嘗試閉卷與開卷、筆試與口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多種考試、方式;嘗試隨堂作業與課后作業、課上表現與課后作業、實驗操作與實習表現相結合的多種考查方式,引領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實行教考分離,規范教學過程和考試管理,認真進行考試、考查工作的總結。
6.教材建設。①教材不僅僅要為教學服務,也要為畢業生今后從事測繪方面相關技術工作服務。選用新近出版的自編教材《工程測量》,該教材與目前測繪科學發展水平相適應,充分介紹了符合現代測繪發展方向的新內容、新技術、新儀器和新方法;針對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重新編寫出版了《工程測量實驗實習指導與報告》。②選取與課程教材相配套的期刊雜志、新儀器音像資料、教學軟件等輔助教材和參考文獻,并注意保持教材的先進性和適用性。
7.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①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建設,采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的聯系與合作,尤其是加強與測繪儀器經營公司的合作,應用測繪新儀器、新技術和新方法,豐富實踐性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切實提高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②充分發揮學會、協會,尤其是測繪教育委員會的作用,積極參加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測繪之星”競賽,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廣泛吸取外校的成功經驗,取長補短,切實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實現目標的保障
明晰現在和將來的環境政策是很重要的,有關溫室氣體排放和環境變化的法規和政策正在逐年增加。相關律法規的增多表明了我國對企業報告溫室氣體和減排的愿望。企業在進行長期經營計劃和資本投資時,面臨著各種問題的分析、實際操作的挑戰和許多的不確定性。然而,一般企業都會忽視與碳排放有關的風險和機遇。因此,企業必須自上而下地重視碳排放這個問題,企業可以通過發行碳影響報告書約束決策者,同時在進行資本預算時考慮到碳排放的因素。發行碳影響報告書對于企業決策者、業務經理和生產部門人員產生了很好的約束作用,使得企業自上而下地重視起碳排放引起的成本問題。同時通過碳影響報告書,企業的股東、投資者、利益相關者、客戶與監管機構能夠很好的了解企業的碳足跡,從而監督約束企業的行為。
(一)企業實行低碳、可持續發展戰略
我國的環境政策是影響碳密集企業資產和負債的重要因素。2011年3月,“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只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11.4%。該約束性指標更清楚地表明了中國發展新能源的決心。為了推進企業實行低碳,淘汰落后產能,國務院頒布了《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加大對小煉鐵、小火電關停力度,由此可見碳排放的治理顯示出它重要的位置。同時,我國碳市場的法律法規有了較大進步。2012年11月9日《深圳經濟特區碳排放管理若干規定》已出臺并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規范碳排放權交易的地方法規,使困擾我國碳排放交易有關主體、配額、交易方式、處罰等諸多問題得到了明確。同時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促進企業實行低碳,包括獎勵和懲罰措施。“十一五”以后,我國在節能減排項目上投入了大量的專項撥款資金。如今,國家低碳技術創新專項資金最高可獲2000萬元扶持同時我國對再生資源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風力發電、垃圾發電和燃料乙醇等實行增值稅、消費稅的優惠政策。在處罰力度上,顯得略為單薄。例如在深圳,違反低碳生態精神,違背可持續發展的,最高罰款為20萬元。
(二)碳戰略管理現狀
(1)我國缺乏碳披露相關的法律法規。
碳信息披露項目(CDP)是英國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旨在推動企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在2011年CDP對全球企業進行的碳披露項目中,54%的被調查中國企業(100家樣本企業)不愿意披露自己的碳信息。500強報告中的10個“未回復大企業”中,光中國企業就有3家。事實上,負責CDP項目的人員與企業溝通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如上市企業不明白什么是碳信息披露以及為何要進行碳披露。不僅如此,企業部門缺少碳戰略智能部門,導致無人填寫問卷。目前為止,我國并未出臺系統的有關碳披露的法律法規,導致與國外碳信息披露標準的脫軌。然而,隨著我國碳市場的興起,有關碳信息披露的政策必將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發展,特別是一些碳密集型企業。
(2)企業內部缺乏碳法規和相關職能部門應對新型的低碳經濟。
我國企業對與如何進行碳管理仍然停留在概念層面。在2011中國CDP報告中僅有15%(100家樣本企業)成立了專門應對溫室氣體的治理機構,16家企業披露了其溫室氣體的績效及激勵機制,23%的企業披露了應對溫室氣體變化風險的方法體系。然而,外界希望企業實行碳信息披露制度的情緒高漲,為了滿足政府和社會公眾當前和未來對于“溫室氣體排放及其影響”相關信息的需求,有必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自上而下的溫室氣體排放信息框架體系以及相應的信息披露平臺。
二、企業內部“自上而下”的碳影響報告書建立
(一)編制碳影響報告書的前提:編制溫室氣體清單
為了有效應對溫室氣體變化和碳市場的出現,企業必須通過持續、透明的操作過程去建立一個有登記制度和全面審查制度的溫室氣體清單,這個清單能夠幫助公司去測量其碳足跡。建立清單的第一步在于理解現有的溫室氣體會計準則。由于我國缺乏完善健全的碳會計體系,可以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和環境會計準則中有關溫室氣體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披露。通過此舉,可以確信企業的碳足跡計量和披露的標準是恰當的,也就是說確認計量溫室氣體排放的標準必須和相應的會計政策相吻合。由此,企業有關碳的披露報告是公允且準確的,能夠被公司管理層、股東和政府機構相信和理解,從而衡量企業是否遵守了國家的法律法規。關于如何建立溫室氣體會計標準,我國企業可以借鑒世界資源研究院(WRI)的“溫室氣體協議:企業計量和報告準則(企業標準)”。要想充分利用相關會計準則,必須對物理碳足跡和溫室氣體排放成本有深刻的了解。完成第一步以后,便可以開始企業碳影響報告書的建立。
(二)碳影響報告書編制要求
(1)碳影響報告書通過將碳信息轉換成財務信息幫助企業進行決策分析。
企業的碳影響報告書應當實質有效地反應碳資產和碳負債。這一體系將幫助企業決策者將物理碳排放信息轉化成財務上的信息。鑒于無論是GAAP還IFRIS都缺乏可指導的碳排放交易、碳匯、碳抵消等財稅準則,這里建立的企業碳影響報告書將有效地處理物理碳信息和財務信息之間的鴻溝。碳影響報告書能夠幫助企業決策者分析物理數據上的碳足跡并將其轉化為財務上的指標,從而分析碳排放對企業利潤的影響。關于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碳報告體系,企業必須在一段時間內建立一個合理而透明的估價機制,從而評估出有關的碳資產和碳負債。然而,建立這樣的估價機制到目前來說是有很大困難的,主要在于沒有有關碳抵消信用額度和碳排放分配額的市場價格。以下是在建立碳影響報告書時遇到的一些會計計量上的問題。
(2)碳影響報告書中影響會計計量的因素。
主要包括:一是碳抵消的市場價格。碳抵消的價格是受地理因素、碳抵消標準和碳信用影響的。公司應當采用當前市場價格或者采用碳市場交易下明確標明的價格。然而,在用它情況下,企業必須采取較低的價格從而減少企業對利潤的操縱。這樣使得企業對碳信用的估價是準確公允的。二是碳的社會成本。碳的社會成本是指企業由于排放溫室氣體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而造成的潛在成本。通常是指企業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對社會環境造成破壞而形成的經濟上的代價,如罰款。目前在我國,企業由于碳排放污染的最高罰款相較于發達國家顯得較少,但由于我國將越來越重視循環低碳經濟,企業的社會成本必將增加。社會成本的估價在碳減排和碳排放市場無確定交易價格時顯得尤為重要,社會成本的計量將減少企業由于碳排放的不確定性和交易價格不穩定性而造成的財務風險。社會成本是確認計量企業較長時期內的成本,這將提高溫室氣體披露報告的質量和可信度,同時有助于企業進行相關的碳資本預算。三是溫室氣體的分類操作。溫室氣體來源的分類是很重要的,能夠確定什么樣的活動排放碳,排放出來的碳屬于哪個排放種類。確定溫室氣體的種類是為了根據公式計算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排放種類可以被分為三類:一號直接排放源(化石燃料、交通燃料、加工等)、二號間接排放源(購買的電力、暖氣、冷氣等)與三號間接排放源(生產采購的原料、商務出差、雇員上下班等)。每個企業的性質不同則關注的重點排放種類也是不同的,例如電力企業應當關注一號直接排放源,而一個零售商應當注重三號間接排放源。通過分類計算并結合相關部門、法規和股東的因素,可以得出哪些部門或者業務的碳風險是較高的。四是能源成本。與確認計量有關的碳減排一樣重要的是能源資源成本。這樣使得低碳清潔項目在企業有了優先執行的機會,從而減少由于執行高碳項目而帶來的損失,使得企業減少資本預算并增強了競爭力。五是碳資產。碳資產=社會成本的減少+碳抵消+碳減排。六是碳負債。碳負債=社會成本的增加+碳排放違法相關法律法規的成本+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成本。七是碳定價機制。在碳資產方面,應當以貨幣計量每噸碳減排量帶來的經濟效益。在碳負債方面,以貨幣計量每噸碳排量帶來的損失??傊加绊憟蟾鏁仨毎ㄋ械奶蓟顒?,包括碳減排和購買碳排放量。碳資產與碳負債之差得出一個凈額,這個凈額為碳所有者權益,即為凈碳。凈碳是作為企業進行長期碳管理的目標和碳資本預算的標準,通過此舉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
三、溫室氣體排放的全面管理
(一)建立碳全面管理模型,將碳管理融入到企業資本預算決策中,分析與碳排放有關的機遇與風險
有關溫室氣體的政策和碳排放市場充滿危機的同時,也賦予了很多機遇。危機包括罰款和社會不良效應,機遇包括了成本的節約、商譽和罰款的避免。如企業能夠嚴格執行編制溫室氣體清單表,并通過編制碳影響報告書去了解碳排放對公司財務的影響和相關的碳資產和碳負債,那企業就能有效的管理和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的風險和機遇。企業之所以要衡量與碳排放有關的風險、或有負債和機遇,是因為企業通過此舉能夠做出更為完善的決定,比如在對相關碳密集企業的合并與收購時進行的風險評估調查,從而確定在該能源產業的投資是否正確。由此可得,一個對碳足跡有著深刻理解的企業在未來是有很強的競爭力的。為了充分利用這一競爭優勢,企業應當保證對碳的決策分析是融入到企業決策的整個過程中的,即企業應當對碳排放進行全面的管理。企業建立的碳全面管理的模型,可以通過相關的財務管理工具和方法去分析和管理碳排放的成本、相關風險和機遇。
(二)將碳排放納入資本預算的指標、影響因素與具體的影響
(1)碳排放相關的現金流量和測量碳風險的指標。
有效的管理與碳排放有關的風險、或有負債和機遇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得出碳排放的現金流,從而將碳排放融入到資本預算的決策中去。資本預算是根據項目的正負的現金流量與項目的折現率算出投資項目的價值,從而判斷該項投資是否值得。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投資回報率、投資回收期、碳排放影子價格都將成為投資項目碳風險的財務指標。
(2)影響碳排放現金流量的因素。
碳足跡對項目現金流的影響有兩方面。首先,在進行一項新的投資時,必須了解這項投資的碳足跡對整個公司的影響。其次,在進行企業合并收購時,將溫室氣體成本的資本預算融入到被合并方現有資產和負債中,從而掌握一項投資的真正成本。
(3)目前溫室氣體成本對企業的影響大大被忽視了,然隨著社會進步,有關碳的成本將對企業造成重要影響。
不管是項目的投資還是企業間的合并,項目的資本預算都應當考慮為了遵守溫室氣體減排的相關法律法規,而產生的預計現金流量。比如,若潛在投資項目每單位生產量產生的溫室氣體超過了企業其他項類似的資產,那么潛在投資項目的資本預算應當包括為了碳減排而發生的成本。如果潛在投資項目每單位生產量產生的溫室氣體低于了企業其他項類似的資產,那么資本預算應當包含相關碳減排成本的節約。目前為止,溫室氣體成本對于資本預算的影響大大被忽視了。然而,隨著碳市場和相關法規的持續發展,有關碳的成本將對企業造成重要的影響。
(4)碳排放是影響市場份額的重要因素。
除了溫室氣體排放對現金流造成的影響外,如果一個企業的單位生產力產生的溫室氣體較多,會對其市場份額產生不良影響。這樣的企業從內部管理的角度,是缺乏效率的。相較于其他碳減排顯著的企業而言,碳排放量較高的企業缺乏競爭力。因此,企業應當將碳排放管理納入內部控制管理。比如,沃爾瑪成為了碳減排的楷模,沃爾瑪力爭在供應鏈上減少碳排放量帶來的成本。它認為污染代表著沒用被利用的資源,從而會給企業帶來成本。長期以往,高成本的供應鏈會因為競爭對手的低成本供應鏈而喪失客戶市場。面臨環境問題的企業也會因為遵守相關溫室氣體法規而帶來較高的成本。市場上也會發覺這些風險,從而對債務和股票有更高的收益要求,從而對企業造成更大成本負擔。
四、碳風險評估與全面管理模型應用
企業首先應當根據自己的性質建立建立一個高標準、登記制度的溫室氣體清單。其次,了解與溫室氣體減排有關的簽字優勢,從而建立一個自上而下得碳影響報告書,用來約束企業內部的每個人員。最后,將碳排放納入企業資本預算,實行全面管理制度,測量碳風險和財務評估。以下礦物燃料發電力企業進行模擬。
五、結論
關鍵詞:企業;繼續教育;培訓
1繼續教育的內涵
繼續教育是指已經脫離正規教育,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
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推動各大企業不斷加大對現有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繼續教育成為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我國企業要參與全球性競爭,改善人才的貢獻率,推進企業增長方式的根本變革,必須努力尋求一種廉價高效的繼續教育方式,高度重視人才資源的開發、使用和管理,重視繼續教育對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作用,使繼續教育的投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我國企業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近二十多年來人力資源開發有了很大進步,但人才數量短缺、結構不合理、素質較低、不能滿足市場和知識經濟需要等問題依然突出,這就使得企業繼續教育的任務更加艱巨。我國企業繼續教育許多方面亟待提高和改進,主要表現在:
(1)觀念落后,認識不足。相當一部分企業將繼續教育看作單純的投入,盡可能地減少繼續教育人數和費用,也有管理者認為繼續教育是務虛,不但耽誤時間、影響工作,而且需要增加更高的成本支出,很多管理者認為員工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即可,不需要繼續教育。
(2)繼續教育內容落后。企業繼續教育的內容很多,一般由知識繼續教育、技能繼續教育和素質繼續教育三個層次組成,我國的企業繼續教育主要停留在員工的知識與技能繼續教育方面,不注重員工的素質繼續教育,不注重向縱深層次發展忽視與企業文化的結合。
(3).繼續教育方式單一。在繼續教育方式上企業大多采取傳統的授課模式你講我聽,多由企業內部人員實施,很少借助外腦,單調枯燥的方式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另外,企業員工繼續教育需求各異,繼續教育不能兼顧所有員工,造成一部分素質高、有潛力的員工,因工作繁忙難以脫身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
(4)保證機制缺乏。企業繼續教育僅從當前的需要出發,繼續教育后的考試流于形式,沒有有效的評估或激勵措施。
(5)注重職業繼續教育忽略發展繼續教育。職業繼續教育主要是針對操作人員的,而發展繼續教育主要是針對管理人員進行的。
3提高企業繼續教育效果的對策
實施企業繼續教育,必須樹立人力資源開發的戰略意識,突破傳統的繼續教育模式。既吸取國外企業繼續教育的先進經驗又結合我國文化特點,針對企業的實際需要,選取靈活多樣的繼續教育方式。
3.1更新培訓觀念
培訓需要占用一定的時間,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但不能因為這些而投鼠忌器,調查發現平常不培訓的企業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要遠遠低于經常培訓的同級企業。也就是說即使員工已經掌握了基本技能,也要通過培訓來強化企業的經營理念,讓員工了解企業最近的經營狀況,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
3.2成立專職的培訓部門
企業應該設立專職的培訓部門,由專職人員負責制定培訓規劃,確保培訓內容、時間、人員、經費等關鍵問題的合理安排和落實。同時,對培訓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嚴格把關。只有成立了專職培訓部門,才能使企業的整體培訓系統化。成立專職的培訓部門,就是讓該部門負起責任,制定出合適的培訓計劃和方法,讓員工了解市場,了解最新的技術走向,激發員工主動探索的積極性3完善培訓制度
(1)制定有效的培訓計劃。不少企業對員工培訓足夠重視,但卻頗具盲目性,缺乏連貫性、系統性、計劃性,這樣就存在各種問題。因而,要使培訓工作高效率,就需要制定一個有效的培訓計劃,它包括一些具體內容:第一,具體實用的培訓主題,如質量管理培訓、項目管理培訓、專業技術培訓等。每個培訓都有具體的要求和適用范圍,因此就決定了培訓的方式、方法和人員組成。第二,廣泛的員工參與。認清員工的需求,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采用適當的深度及培訓形式和方法。
(2)選擇適宜的培訓方法。
培訓方式的選擇是企業繼續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培訓方式層出不窮,如自學、課堂講授、現場學習、角色扮演、案例研究、情景模擬等,每一種方式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場合,應該根據繼續教育目標、企業和受繼續教育者的具體情況科學地選擇方式。不同的方式具有的不同的效果,企業應不斷改進傳統的繼續教育模式,建立一個科學的繼續教育體系,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新要求。
(3)確定科學的考核方法。
建立有效的繼續教育考核、激勵制度,調動員工接受繼續教育的積極性。為保證企業繼續教育的有效性,企業對員工的繼續教育應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繼續教育計劃和繼續教育制度。另外,為了保證受訓者的積極投入,繼續教育后要進行嚴格考核,制定獎勵措施,作為職稱評定、聘用、增加薪酬的依據,以保證繼續教育的有效性。
(4)建立跟蹤評價系統。
培訓應該成為企業內部積蓄與分享力量的源泉,要及時反饋與總結,為以后的有針對地開展培訓活動提供參考。針對每次培訓的員工,要形成一個基本的培訓效果評估。每次評價后要對員工進行跟蹤調查,以掌握培訓后的落實情況,要使培訓效果落到實處。
(5)提高培訓人員的專業素質。
開展培訓首先要使培訓人員接受專業系統的培訓,內容包括培訓需求的發掘、培訓方法的選擇、培訓計劃的制定、培訓效果的考核等等。只有培訓人員經過專業的培訓管理和實施計劃的訓練,才能有效地開展企業的培訓工作,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培訓計劃,保證培訓的效果。
(6)職業培訓和發展培訓并重。
在對企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時除注重職業技能培訓以外,還要增加一些發展性培訓,即管理觀念培訓,這樣可以讓員工看到自己的發展空間,激勵員工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同時也為將來儲備了基層的管理人員。在對管理人員進行發展培訓的同時也要增加一些操作技能培訓,以使管理人員也非常明確一線各崗位的操作程序和正規的操作方法,使其能夠及時地發現員工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改善和提高服務質量。
6結論
通過企業繼續教育,提高員工的基本技能、知識水平,企業把繼續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投資而不是費用?,F代企業的發展需要員工具有積極參與意識,員工不僅要掌握完成本職工作所需的技能,還需對企業的發展目標有明確的認識,加強企業繼續教育,營造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的組織氛圍,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企業留住人才,增強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忠明.當前企業管理人員素質狀況及其教育培訓[J].中國培訓,1999.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和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藍本。對于學校地理教材,如何選用現代地理知識,進行科 學的、創造性的編裁,使之既有利于學生感知和鞏固知識,提高學習質量,又有利于教師開展教學,提高教學 效果,成了改變地理教學現狀,擺脫地理教學困境的根本之路。本文從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結合作者 多年的實踐,對地理教材的編裁方式作些粗淺探討,以求拋磚引玉之效。
一、地理教材編裁應以什么為主線
(一)傳統地理教材表述中的問題
長期以來,地理教材以描述性的課文為主體,語言平鋪直敘,表述方式沉悶。近幾年的教材改革雖然強調 了圖文并茂,增加了閱讀材料,但仍顯得靈活性、趣味性不夠強,尤其是留給教師處理和加工的余地不大,缺 乏與教學內容配套、互補的練習系統,練習系統的地位、功能仍然偏弱。而且地理教材的教學內容、知識容量 偏多,顯得面面俱到,知識點過分分散,重點不突出,關鍵不明顯,使學生感知淺,鞏固差,對重點內容無法 學深學透,使地理學習陷于“淺嘗輒止”的境地。
(二)數學教材表述方式的啟示
綜觀中學數學教材,其主要表述方式是“四環節”結構。即由公理(定理、定義)表述與論證系統,例題 分析與解答系統,課堂練習與提示系統,課外習題與校正系統四部分組成。這種表述使編裁能突出基本原理, 以練習為主線,自覺遵照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原則,遵循了人的認識規律,體現了客觀的教學規律。
(三)借鑒數學方法編裁地理教材
地理是一門融自然、社會、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學。地理知識既有地理名稱、分布和數據等感性知識, 也有地理特征、規律和成因等理性知識;既有地理事實和材料(即“地”),也有地理原理和規律(即“理” ),“地”與“理”的密切結合,使地理學科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這里的“理”就象數學中的公理、定 理、定義一樣,具有普遍的適用于“地”的特點。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地理環境諸因素的密切聯系,使地理知 識頭緒繁雜,況且地域具有廣泛性、交叉性的特點。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借鑒數學方法,抓住原理和規律等 關鍵知識,采取精講多練的方法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二、地理教材“四環節”編裁方式的內容和原則
(一)“四環節”編裁方式的構成內容
1.抽取原理與分析論證 地理原理是在地理學習中起基礎作用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如地形、氣候等地 理要素的形成、變化和分布規律,工業、城市等的分布特點和布局原則。地理原理是我們認識地理事物特征、 分析地理成因、進行地理評價、形成地理觀念和環境意識的理論基礎。抽取地理原理并加以分析論證,要求學 生掌握地理名詞概念,了解各種地理規律及其相互關系,以深化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促使知識的條理化 和系統化。
2.實例解釋與個案解答 教學的具體化、形象化都離不開實例解釋。地理原理是對各地地理事象的概括, 各地都有一定的地理事象或特殊事象(個案)能“驗證”有關地理原理?!八沫h節”編裁教材要求地理教師能 選取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實例或個案,提供一定的區域或鄉土素材,幫助學生消化和鞏固地理原理。
3.課堂練習與自學輔導 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關鍵,自學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教材要明確提供 不同層次的練習內容,供學生去練習、去思考、去自學。加強課堂練習與自學輔導,有利于調節課堂教學節奏 ,改變地理課教師“滿堂灌”的現象。把課堂練習與自學輔導納入課堂教學的必備環節,而不是教學的“附庸 ”,是“四環節”編裁方式的突出特點。
4.課外習題與反饋校正 課堂教學必須配有一定的課外習題,使學生的練習得以延伸。由于受地理是“副 科”等思想的影響,地理課外習題往往很少,或是習題僅是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應確立課外練習也是學生學 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想,使學生通過課外練習和教師的校正反饋,達到熟能生巧的功效。
(二)運用現代教學理論,體現三大編裁原則
1.突出教學重點的實用性原則 傳授地理知識、發展學生智能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地理教學的三大職能 ,這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交融。地理教學內容偏多,授課時間偏緊,教材編裁必須重視精選教學內容,堅持把 地理原理和規律擺在主導地位。例如,在教材整體上要突出大氣環流和氣候規律,板塊構造學說及應用,自然 帶的特征和分布規律,影響工農業生產布局的因素等規律性的關鍵知識。同時,運用的事實和材料要典型,能 說明主要問題。具體的知識學生往往不可能完全記住,終生不忘,而能力和科學方法卻會在各方面長期起作用 。地理智能要讓學生掌握地理思維方法,培養讀圖填圖繪圖、天象氣象地質觀測、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等實際 操作能力,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進一步學習、研究地理的方法。
2.強化練習系統的鞏固性原則 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熟練基本技能,主要是通過經常、有效的練習和復習 鞏固的。地理練習要具層次性、啟發性和階段性,要精選具有代表性、覆蓋面大的習題,使每練一題都有收獲 。如在編裁《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一節教材時,我們抓住了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規律這個關鍵性的問題讓學 生練習,使學生牢牢掌握“二分”、“二至”點的太陽直射情況,再學習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時就 比較容易了。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化,既可以是填圖、解答、計算等書面作業形式,也可以是自學、閱讀及考察 、調查等實踐活動的形式。
3.緊密聯系實際的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學生勤奮學習、發展智能的直接動力。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是學 習的基本動力。人生活在地理環境中,每個人都能體驗到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與自己的密切關系,這是學生最 關心、最有興趣的內容。地理教學要注意將趣味性有機地與科學性、思想性和實用性結合起來,深入挖掘與生 產、生活實際有關的知識,或者把近期發生的與地理有關的現象引入教學中,用教材的理論予以科學解釋。如 講水能的特點可結合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利弊,講西亞可結合海灣局勢等內容。此外,還可以安排一定的實地 考察或社會調查,在具體實踐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三、關于構建新的地理教材表述體系
地理教材“四環節”編裁方式是對傳統地理教材表述及編裁方式改革的一種探索。無論是區域地理,還是 系統地理,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均可以采用“四環節”方式編裁,因為任何一個地理教學單元均具有一定 的原理和規律,均可找出關鍵性的授課因子。比如氣候形成因素與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農業生產兩個單元的 教材編裁可如下表(見本文后附表)所示?!八沫h節”編裁的核心問題是抽取原理(規律)和設計練習。抽取 原理也即是抓住教學重點和關鍵、尋找教學突破口的過程,設計練習主要是幫助學生學習和鞏固知識?!八沫h 節”編裁方式必然帶來對傳統教材的重大調整和處理。比如我國的行政區劃單元教材,傳統的只安排了0.5課時 ,學生的鞏固程度較差。我們在編裁中作了如下處理:課時增到1.5節,先闡明我國的區劃方案和體系,31個省 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分布及政府駐地城市。再設計了下列例題和練習:(1)家鄉所在省級區相鄰的?。ㄊ?、 區)名稱;(2)北回歸線、北緯30°線、北緯40°線、東經105°線各穿過哪些省區?(3)我國最東、南、西、北 省(區)的政府駐地城市是什么?(4)我國相鄰的?。ㄊ小^)最多的?。▍^)是什么?(四川、內蒙古)說出 它們的鄰?。▍^)名稱(各八個)。(5)說出有關?。ㄊ小^)的鄰?。▍^)名稱。等等。我們認為學校教材在 合理選擇現代科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如何組織合理的教材結構和表述體系,以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這應是教 材革新的重大課題。
(附表)
環節 氣候成因與氣候類型 農業生產 抽取原理 1.太陽輻射、 大氣環 1.自然條件(氣候、水源、
與 流、地面狀況在氣候形 地形、土壤)、社會經濟條 分析論證 成中的作用。 2.家鄉 件、農業技術改革對農業生
所屬氣候類型的特征 產的影響。2.家鄉或某地
成因。 某些農作物的生產情況分析
及評價。 實例解釋 亞歐大陸亞熱帶兩種 我國農業“南稻北麥”、“
與 氣候類型和青藏高原 東農西牧”等事實材料。 個案解答 高原氣候的形成、特
征和分布。 課堂練習 熱帶、極地氣候類型 世界若干地區的農業生產條
關鍵詞: 英語論文寫作 教材編寫 高原理論 知行結合通變律 母語正負遷移
引言
從2005年開始,各高校陸續進行了英語課程設置改革,使得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基本思路是在綜合英語的基礎上,增加文獻閱讀、英語文化與論文寫作等課程,形成基礎+文化+論文寫作的課程設置模式。筆者從2012年開始對學生需求進行調查,并從學院學報入手,分析非英語專業科技人員在論文寫作方面的短板,從而明確學生需求和教學努力方向,于2013年完成了科技論文寫作教材的編寫,并已在學院正式使用。
一、市售通用英語論文寫作教材簡介
目前市售英語論文寫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陸效用的《研究生英語論文及應用文寫作》、戴福林的《英語論文寫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程》。上述寫作教材針對所有研究生,在語言水平和專業材料的選編上沒有很強的針對性。另外,由于傳統教材一般將各項規則和常用語句羅列在文中,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引起疲勞。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編教材,提高專業和語言水平的對應性,如俞炳豐的《科技英語論文實用寫作指南》面對的就是本校制冷與空調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選用的示范及練習材料均為制冷與空調專業材料;而陳蘇、黃彥的《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則針對材料化學化工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業大學相關專業。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軍校沒有專為博士生開設的用英語講授的論文寫作課,且由于專業設置的特殊性,往往沒有合適的市售教材,因此,相關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學校專業的設置,自行編寫適合本校使用的英語論文寫作教材。
二、教材編寫的理論依據及實現方法
(一)理論依據。
英語論文寫作教材的理論依據主要有:
1.高原現象。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語言的綜合應用和抽象的歸納能力成為語言水平的體現。在高級階段,語言水平的進度明顯放慢,此稱為高原現象。心理學家將學習劃分為六個階段:無進步階段、迅速進步階段、學習速度逐漸減慢階段、高原階段、再次緩慢進步階段、進步再次減慢并臨近極限階段。博士生英語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階段,即高原階段。到碩士階段,學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書面詞匯,并以英語知識的形式保留在學生記憶中,但并沒有固化為學生的語言技能。這些英語知識正是博士階段英語論文寫作中需要大量運用東西,如果在博士階段沒有及時、足夠地應用,這些知識將很快遺忘。
2.寫作過程中的知行結合通變律。路德慶認為,寫作理論與寫作實踐必須結合起來,將詞匯和寫作知識綜合應用到實踐中,才能最終將語言知識轉變為真正的技能。寫作具有實踐性、操作性、綜合性和動態性的特點,是一個逐漸積累提高的過程。
3.學習過程中的母語遷移。根據二語習得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克服”母語規則,以避免對目標語的學習造成影響,此為母語負遷移;如果母語固有的語音、詞法、句法與目標語相同,學生就可借助母語順利進行目標語的學習,此為母語正遷移。
(二)實現方法。
根據以上理論,我們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現象。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不再進行單一的知識灌輸和條框羅列。本教材每一課分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組成,通過這些task的練習,學生由被動方轉為主動方,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枯燥,在練習過程中有很強的成就感,學習樂趣和教學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據寫作教學規律進行教材內容設計。筆者根據知行結合通變律和寫作活動的四個特點,在設計練習時環環相扣,逐步提高。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大量操練,對科技論文的結構、常用句型有了較深刻了解,可積極運用學到的知識寫出合格的英語論文。
3.利用母語正遷移,克服母語負遷移。博士生對漢語論文的結構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對照英語論文范文進行語篇結構的構筑。范文材料全部選自權威期刊,語言簡潔準確流暢,一些常用語句,如文獻綜述、論文結構敘述、研究結果的表述和結論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對應段落,對學生掌握英語論文結構和以上部分語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國學生在進行論文寫作時,很容易受到漢語的影響,在題目翻譯、摘要翻譯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筆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學生推敲、評判和改進。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選自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學術期刊,具有語言錯誤比較典型的特點,可對學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據以上理論所編教材的特點
(一)實用性。
本教材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和寫作規律理論,參照國家教委《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英語學位課程考試大綱》的要求,在語言上符合非英語專業博士生的外語水平,適合課堂應用。
(二)專業針對性強,具有鮮明的軍事特點。
本教材所選材料覆蓋了本院博士生各專業,對于學生熟悉本專業論文結構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符合寫作課程教學規律,針對中國人學習英語語言的特征設計練習。
本教材選材精細,學生可通過閱讀范文較快掌握英語論文的結構和常用句法,并接觸大量的專業詞匯。另外,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評判和改進,可讓學生在今后的論文寫作過程中避免中國式英語的錯誤。
(四)理論講述和練習不枯燥。
本教材用大量的引導性、適應性和提高性練習克服了傳統寫作教材的沉悶枯燥,學生通過練習熟悉了寫作理論,強化了成就感,提高了學習論文寫作的興趣。
結語
博士研究生論文寫作教材的編寫是一個比較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針對學生所學專業進行內容上的選編,在編寫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實際水平,又要避免課程內容的枯燥。按照高原理論、寫作過程中的知行結合通變律和母語正負遷移規律編寫的論文寫作教材針對性強,趣味性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浸潤在本學科或相近學科的語言材料中,有利于熟悉專業詞匯和句法,避免中國式英語,寫出符合國際規范的英語論文。
參考文獻:
[1]胡庚申.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陸效用.研究生英語論文及應用文寫作[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