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4:20
序論:在您撰寫習題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相遇點變形式同一時刻的位置連線穿越平行線
科學探究被納入課程標準,充分體現了課程的創新教育理念,強調了學習過程與學習的方式、方法的重要性。
物理習題教學是整個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習題教學的職能一直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所重視。
科學探究滲透在教材和教學過程的不同部分,在物理習題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能體驗科學探究,把握科學探究的原則,對于物理教師來說是極富有創造性的。
如圖1,某人站在距公路40m的B處,發現公路上有一輛汽車以10m/s的速度從A處沿AC方向勻速行駛,A與人相距100m,問此人要以多大速度沿什么方向奔跑才能與汽車相遇?
探究過程:
一、提出問題
1.放手讓學生在平等自由的條件下發表見解,商討問題,教師當好“配角”,將自己作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一起,從學生的角度去參與討論,注意收集學生討論中的有用信息。
部分學生認為相遇點在點D(如圖2所示),理由是此人沿BD方向奔跑,走的路程最短;部分學生認為相遇點不是唯一的,可能有多個答案,理由是多跑或少跑路程并不要緊,只要人有可能趕得上汽車就行。還有部分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總感覺到題目好象少條件。相互交流后,普遍認為汽車與人的相遇點是目前大家共同關心的焦點。
2.教師針對學生討論中的普遍關心的焦點問題,以“優秀生”的身份切入其中,向同學們提出建議性解題方案,用以聚合學生的思維。
雖然,我們在相遇點上存在些分歧,但目前我們至少可以肯定此人與汽車在圖3的點E相遇是不可能的,你們認為這種肯定有理由嗎?學生們集體思考,在相互討論中尋找事實依據:百米賽場上,跑在前面的一定是跑得快的,因為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遠的速度快。汽車與人所用時間相同,汽車速度比人快得多,因此,AE比BE大得多。而圖3中AE<BE,所以在點E相遇是不可能的;點E必須向右移動,以滿足AE比BE大得多。
3.教師再一次扮演“優秀生”的角色,點撥學生,把他們的思考引向深入。
接下來,我們自然會這么想,如果相遇點點E向右移動,滿足AE>BE是否就行呢?或者是滿足了它的變形式>1就行嗎?
學生們深入思考、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汽車行駛的速度比人快得多,所以,AE>BE還不夠充分,受變形式>1的啟發,相遇點應滿足的比值大得多才行。并進一步提出需共同探究的問題:點E在向右移動中,的比值有什么變化規律?
二、猜想和假設
教師此時引導學生大膽地猜測和假設,然后,作必要的聚合思維整理歸納。
學生就本題的意思反復推敲,討論中大膽猜想出:當點E向右移動時,的比值“肯定”會存在一個極大值。教師接過學生們的話題,肯定學生猜想得有道理,并提出這一猜想能否肯定還需同學們進行探究?,F在為讓同學們看到思路發展的進程,便于今后的學習和借鑒,有必要把前面的思維“成果”作經驗小結。
1.思維進程小結。以上討論,我們弄清了點E必須向右移動;的比值應取最大值。
2.思維方法變通小結。由AE>BE變為>1進而找到了能較準確地反映題意的的比值應大得多的數學表達式。這是思維發生轉向、變通的一種思路,有利于創新思維的靈性勃發,應值得同學們學習借鑒。
3.問題轉化小結。由否定相遇點展開了思維,續而轉向論證相遇點必須滿足的條件,思維拓寬中漸漸悟出了玄機—相遇點應是滿足比值取最大值的那一點。找到了相遇點就解決了本題提出的問題,這確實是一種問題轉化的方法,即把意向上朦朦朧朧的含含糊糊的問題,機智地引渡為可感或思考的問題,這種方法同學可要好好地領會。
4.教師先讓同學們就上面提出的猜想──當點E向右移動時,的比值“肯定”會存在一個極大值如何探究作方法上的建議,引導學生用數學上的圖像法,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并為下一步探究活動的展開提供方法,當好“導演”這個角色。
三、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
1.列表
用圓規的兩腳量取每次點E移動后,線段AE、BE的長度,并用計算器把求出來,填入表中。
AE/cm
2.畫圖
以點A為坐標原點畫好縱橫坐標軸。以AE的長度和的比值分別作為橫坐標、縱坐標繪制出各點。把各點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然后,觀察曲線上點的變化規律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四、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學生用數學方法動手繪圖時,教師應當好已進入角色的“演員們”的“配角”,甘做學生的助手,讓學生們自己在動手、動腦中,尋找規律,收集證據。
學生們繪制出如圖4的動態圖,并由圖可以看出,的最大值確實存在,但相遇點的位置并不是起初圖2中D的位置。學生們在動手繪制過程中,能真切地感知到取最大值的位置應還在點D的右邊。也可以讓學生從圖4中量取AE距離,比較得出并不是AD的距離,加以證實。
五、物理本質的分析與論證
在學生們自己排除了種種疑慮后(起初,部分學生堅持相遇點一定是點D,部分學生以為有多種答案。),教師接下來應作進一步要求,把探究引向深入,引向問題蘊藏的物理本質。
考慮到這樣的事實,汽車與此人最初的位置是確定的,同學們會習慣性地把點A和點B連成線段AB(如圖5),那為何不把它們后來同一時刻的位置也連成線呢?細想一想,這樣做,我們是不是至少能真切地感知到汽車和人在行駛過程中的位置關系,進而也就會自然地去追問這種連線的位置關系客觀上存在著什么規律?這種尋求問題解決的思維方式,不正是我們平時反復強調并提倡的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客觀地分析物理事實的具體體現么。為分析汽車與人在不同時刻的位置關系這個物理事實,現在就應該考慮怎樣把它們同一時刻的位置連成線呢?是不是可這樣切入其中:最初時刻的位置連接為圖5中的AB,接下來的,如時刻它們的位置連線在哪兒?,呢?學生們認真思考,相互交流,運用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線定理,得出老師意料中的位置圖,如圖5所示。并且,同學們一致驚喜,發現了意外的從來沒有的規律:相遇過程中汽車與人的位置連線與最初的位置連線平行。
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小結并作下一步引導:這種位置關系就構成了相遇中的平行現象。由于點E是任意的,所以這一規律適用于此題中每一種可能的相遇點。既然如此,請同學們看住圖進行猜想,此人沿什么方向穿越平行線與汽車相遇才是最佳的選擇?
學生們進一步探究,通過圖形觀察,合理想象得出:此人沿垂直與AB方向穿越平行線與汽車相遇才算是最佳的選擇,即為圖6中的BP方向。理由:1.只有沿垂直與AB方向穿越平行線,才會使汽車走的是斜邊,而他走的是較短的直角邊,所以,他能從容不迫地與汽車相遇。2.用圓規量取AP的長度,發現正好與圖4曲線的極值所對應的橫坐標AE的長度相吻合。
教師作集體性小結:點P相遇點的簡潔確定,可以算是物理解法的共同特點──探究過程規律求解,比抽象的數學求解易為學生所接受和樂道。這也是我們應該倡導的方法。但是,物理與數學是不分家的?;剡^頭來,現在有了點P(如圖7),你是否能論證前面苦于拿不出證據的點D為相遇點的提法的錯誤?其它位置的相遇點,你是否也能證明它們都不是最佳的選擇?這些就留給同學們課后去完成,以鞏固和加深我們所得的認識和方法。最后,請同學們求出此人沿BP方向奔跑的速度。如圖8,BP·AB=BD·AP則(這個速度一般人都可以達到)。
六、評估
1.在取點畫圖時,部分學生因取點范圍小,后來從圖像曲線的走向上,發現還需擴大取點范圍,自我調適中既完善了思維,又發現了結論的真實可信;部分學生取點間隔大,經交流補救后,都認為的最大值的存在是真實可信的。
2.物理本質的理論探究,讓同學們感到非常地著迷,不曾料到會有這種平行現象。經過參與探究,學生們更加堅信結論的真實可信,并更加樂于知道獲取此規律的分析方法,懂得努力尋找規律的價值。這顯然比獲得的知識更有價值,更能培養學生的學習志趣。
七、交流和合作
1.相互交流探究中所作的圖象,用以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2.要求同學們交流科學探究成功的體會,激發科學的探究精神。
關鍵詞基礎知識,精選習題,指點,引路
中圖分類號G633.7
在物理教學中,習題課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課型,它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的始終.本文談談筆者在習題課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及體會.
1從物理基礎知識著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礎的知識,也是每堂習題課前必掌握的知識.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筆者要求學生從5個方面(公式名稱、公式、適用條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單位及符號)進行全方位復習.其次,根據認識規律要讓學生能靈活應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決實踐問題,教師應該先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基礎知識,并通過對基礎習題的解答訓練,使學生掌握應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題的基本方法及運用物理量時單位必須統一的要求,進而使學生形成解答物理習題的基本模式,培養學生牢固掌握解題的規范和程序,為進一步深化做好準備.
2認真鉆研教材精選習題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和解題能力是習題課的核心任務.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對習題的選擇是關鍵.
2.1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
理論聯系實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現象是趣味性習題的好素材.例如,在運用速度公式解題時,筆者編了這樣一道題目:上午7∶35早讀課,老師家到校的距離是3km,如果騎車的平均速度是5m/s,問老師7∶30從家動身會遲到嗎?學生解題后發現老師遲到了.筆者接著提出如果要不遲到必須在什么時刻前動身.這樣編排的習題不僅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指導學生把理論運用于實際,使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
2.2注意一題多解
擴展學生思路“一題多解”是指通過不同的思維途徑,采用多種解題方法解決同一個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啟迪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密度應用練習,筆者選用這樣的一道題:實驗室需要購買4kg的酒精,用容積為4.5L的容器夠裝嗎?先讓學生解答,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用求4kg酒精體積的方法來判斷.為了起到一題多解的作用,筆者進而啟發學生從4.5L的容器能裝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種液體體積為4.5L,這種液體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擴散思考.通過練習,促進知識遷移,并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2.3注意一題多變誘導學生思路
在習題課中的“一題多變”是指從多角度、多方位對例題進行變化,引出一系列與本例題相關的題目,形成多變導向,使知識進一步精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生解答了“一列火車長200m,以15m/s的速度通過一座長1.6km的大橋,問需要用多少時間?”這道題后,教師把題目改為:“如果這列火車以相同的速度,通過另一座橋用150s,那么橋有多長?”還可以把這道題改成:已知火車長、橋長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過橋速度;已知橋長、火車速度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長等題目.通過這種“一題多變”的習題探討,開拓學生思路.
3習題課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摘要本文介紹初中物理習題課的教學從基礎知識著手,精選習題,進行優化組合,以“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方法,提高學生思維素質,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的教學方法及體會.
關鍵詞基礎知識,精選習題,指點,引路
中圖分類號G633.7
在物理教學中,習題課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課型,它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的始終.本文談談筆者在習題課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及體會.
1從物理基礎知識著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礎的知識,也是每堂習題課前必掌握的知識.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筆者要求學生從5個方面(公式名稱、公式、適用條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單位及符號)進行全方位復習.其次,根據認識規律要讓學生能靈活應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決實踐問題,教師應該先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基礎知識,并通過對基礎習題的解答訓練,使學生掌握應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題的基本方法及運用物理量時單位必須統一的要求,進而使學生形成解答物理習題的基本模式,培養學生牢固掌握解題的規范和程序,為進一步深化做好準備.
2認真鉆研教材精選習題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和解題能力是習題課的核心任務.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對習題的選擇是關鍵.
2.1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
理論聯系實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現象是趣味性習題的好素材.例如,在運用速度公式解題時,筆者編了這樣一道題目:上午7∶35早讀課,老師家到校的距離是3km,如果騎車的平均速度是5m/s,問老師7∶30從家動身會遲到嗎?學生解題后發現老師遲到了.筆者接著提出如果要不遲到必須在什么時刻前動身.這樣編排的習題不僅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指導學生把理論運用于實際,使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
2.2注意一題多解
擴展學生思路“一題多解”是指通過不同的思維途徑,采用多種解題方法解決同一個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啟迪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密度應用練習,筆者選用這樣的一道題:實驗室需要購買4kg的酒精,用容積為4.5L的容器夠裝嗎?先讓學生解答,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用求4kg酒精體積的方法來判斷.為了起到一題多解的作用,筆者進而啟發學生從4.5L的容器能裝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種液體體積為4.5L,這種液體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擴散思考.通過練習,促進知識遷移,并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2.3注意一題多變誘導學生思路
在習題課中的“一題多變”是指從多角度、多方位對例題進行變化,引出一系列與本例題相關的題目,形成多變導向,使知識進一步精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生解答了“一列火車長200m,以15m/s的速度通過一座長1.6km的大橋,問需要用多少時間?”這道題后,教師把題目改為:“如果這列火車以相同的速度,通過另一座橋用150s,那么橋有多長?”還可以把這道題改成:已知火車長、橋長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過橋速度;已知橋長、火車速度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長等題目.通過這種“一題多變”的習題探討,開拓學生思路.
3習題課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習題課教學方式要多樣
計算方面的題目,可先讓學生估算然后再讓個別學生板演,并說出他們的算理,其他學生與黑板上的學生比賽,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也進一步發展了他們計算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計算速度;應用題和文字題可采用談話的方式;題目中用哪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分別說明了什么?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據這幾個條件能求出什么問題?一層一層延伸,深入挖掘,有意識地把學生的思維向深度引領,再看題目中的問題如何解決,這樣讓學生從一道題學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從而解決一類這樣的題。
(二)練習設計要有層次性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背景、家庭環境、特定的生活與社會文化氛圍,這些不同導致了學生個人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發展潛能。人的差異是絕對的,在教學中應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特別是數學方面,所以練習題的設計要有梯度。有層次,有鞏固性的只列式不計算、列式計算的例題原題的還原,又有較高層次的拓展練習,層層遞進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這樣使得后進生不至于“陪坐”,優生也能“吃飽”,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習題課要盡可能多選擇一些貼近實際生活的練習題
課本中的題目都是編者設計好的,這樣學生的思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創新,學生也不喜歡一味的做題,老師盡量要選擇一些與生活接近的實例,和學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相聯系,從直觀的和容易引起學生想象的問題出發,提起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學生就愿意去嘗試解決這個問題,然后老師看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暴露出思維的缺陷,老師再有針對性的講解,這樣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高興,關心學生就是讓學生敢想,敢說,敢質疑。敢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四)習題課的教學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發揮主體能動性,所以應該讓學生在交流探討中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化,在探討交流中逐步學會合作學習,在探討交流中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與他人合作、他人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一個自由的空間,他們就會在這個嶄新的舞臺上,活得更精彩。
二、優化小學數學聯系教學的幾點策略
(一)數學教學要有趣味性
我們要緊密把握住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在數學教學中設計一些可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游戲來輔助教學。游戲的設計與選擇要切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喜聞樂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組織小朋友開展他們特別喜歡的游戲活動,才能提高他們的參與興趣。例如小朋友最喜歡猜謎語則組織小朋友分小組來猜,每一小組猜一則謎語,結果他們幾乎都猜出了謎語所代表的數字,猜對謎語的小朋友會得到一個紙折的小飛機的獎勵。沒有猜對的小朋友也會得到一個小紙人,上面寫著“加油”。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點,設計出了他們喜愛的猜謎語游戲,并且把他們剛學過的數字和謎語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既鞏固了數字的特點,復習了相關的知識,達到了教學目的,又活躍了氣氛,調動了小朋友的學習積極性,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由這個教學實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愛的游戲活動運用到教學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情境,激起參與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本毩曊n中如能根據教材特點,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或問題情境,設置懸念,學生就會產生試一試的愿望,從而有效提高練習的參與性。
(三)挖掘內涵,激發探究
自主探索是現代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要素之一。新授課中有探究,練習課中通過深挖練習內涵,能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獲得學習方法、解題策略和數學思想。下面試以《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練習課為例,加以說明。
(四)數學教學生活化
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帶有一定的情緒化,只有對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感興趣。所以我們在設計課程內容時,要用他們喜歡的樂于接受的生活情境作為背景,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之的思維活動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針對身處農村小學的現狀,我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是這樣安排的:請學生用手指表示每只兔子分到的胡蘿卜的根數。并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根胡蘿卜,平均分給你和同桌喂養的兩只兔子,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只兔子分到的胡蘿卜根數,學生很快伸出2個手指。教師接著說現在有一根胡蘿卜,還是平均分給你們的兔子,請用手指表示每只分到的胡蘿卜根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著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說,因為每只兔子分到半個胡蘿卜,教師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激起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欲望。為了使學生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對于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為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臺,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教室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于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時,我帶著學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簽,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學習實際測量時,我帶著學生拿著測量工具到操場上去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并組織學生利用步測方法來計算操場面識。經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物理習題課從基礎著手精選習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Abstract】Learnsthephysicalexerciseclassislearnsthephysicalknowledgeanimportantlink.Theteachershouldinstructthestudenttounderstandcorrectlyfirsttherequestwhichtheelementaryknowledge,andthroughtothefoundationexerciseexplanationtraining,causesthestudenttograspapplicationphysicslaworwhenformulaproblemsolvingessentialmethodandutilizationphysicalquantitytheunitmustunify,thencausesthestudenttoformtheexplanationphysicsexercisethebasicpattern,trainsthestudenttograsptheproblemsolvingreliablythestandardandtheprocedure,forfurtherdeepenspreparesfor.
【Keywords】PhysicalexerciseclassBeginsfromthefoundationSelectionexerciseRaisesunderthegoodstudycustom
在物理課教學中,習題課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課型,它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的始終。下面我談談在習題課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及體會。
1從物理基礎知識著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礎的知識,也是每堂習題課前必掌握的知識。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要求學生從五個方面(公式名稱、公式適用條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單位及符號)進行全方位復習。其次,根據認識規律要讓學生能靈活應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決實踐問題,教師應該先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基礎知識,并通過對基礎習題的解答訓練,使學生掌握應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題的基本方法及運用物理量時單位必須統一的要求,進而使學生形成解答物理習題的基本模式,培養學生牢固掌握解題的規范和程序,為進一步深化做好準備。
2認真鉆研教材精選習題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學生思維和解題能力是習題課的核心任務。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對習題的選擇是關鍵。
21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
理論聯系實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現象是趣味性習題的好素材,例如,在運用速度公式解題時,我編了這樣一道題目:上午7:35早讀課,老師家到學校的距離是3km,如果騎車的平均速度是5km/h,問老師7:30從家動身會遲到嗎?學生解答后發現老師遲到了。我接著提出如果要不遲到必須在什么時刻動身?這樣編排的習題不僅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指導學生把理論運用于實際,使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22注意一題多解。擴展學生思路“一題多解”是指通過不同的思維途徑,采用多種解題方法解決同一個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
生的應變能力,啟迪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密度應用練習,我選用這樣的一道題:實驗室需要購買4kg的酒精,用容積為4.5L的容器夠裝嗎?先讓學生解答,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用求4kg酒精體積的方法來判斷,為了起到一題多解的作用,我進而啟發學生從4.5L的容器能裝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種液體體積為4.5L,這種液體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申擴散思考。通過練習,促進知識遷移,并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23注意一題多變誘導學生思路。
在習題課中的“一題多變”是指從多角度、多方位對例題進行變化,引出一系列與本題相關的題目,形成多變導向,使知識進一步精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生解答了“一列火車長200m,以15m/s的速度通過一座長1.6km的大橋,問需要用多少時間?”解完這道題后,教師把題目改為:“如果這列火車以相同的速度,通過另一座橋用150s,那么橋有多長?”還可以把這道題改成:已知火車長、橋長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過橋速度;已知橋長、火車速度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長等題目。通過這種“一題多變”的習題探討,開拓學生思路。
3習題課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物理習題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筆或動口解答物理問題。大部分時間是學生活動,而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指導、引路兩個方面:31指點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由于對物理知識理解不透,往往會出現生搬硬套現象,這時教師應抓住時機,找準癥結,予以指點。例如,學生在學過二力平衡后,我讓學生討論:“起重機將重為GN的物體在勻速提起、靜止空中、勻速下降3種情況下起重機對物體的拉力分別是多少?”大多數學生總認為勻速上升時拉力大于重力,勻速下降時拉力小于重力,這就說明學生被物體“上升”和“下降”所迷
惑而忽略“勻速”。找到癥結后,教師提出:“如果物體受平衡力作用,它將如何運動?”從而解開這個教學難點,使學生對概念有了進一步認識。
32引路對于難度較大的綜合題,教師應采用降低梯度,分設疑點的方法,突出解題思路,把學生引上正確軌道。例如,學生在做“用一動滑輪把重為100N的物體提高到9m高的樓臺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剛學到機械效率的知識,很多學生無法解題,我便采用“分解肢體,化難為易”的方法分為3步解題:①求總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機械效率,并引導學生重溫在動滑輪使用過程中,物體上升高度和手拉繩子上升
探究式習題教學需要循序漸進地展開.要想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知識應用和實踐能力,就需要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保障學生對于課本知識有良好的理解與掌握.教師要活用課本中的隨堂練習,這些習題通常能夠對于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有效考查,能夠夯實學生的知識網絡與知識結構.在習題教學中,有些教師忽略對于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一開始就讓學生接觸那種難度大且綜合性強的問題.這不僅會讓學生覺得思考起來非常困難,找不到問題解決的突破口,也會給學生的心理帶來一定的負擔,這種做法顯然不太合理.教師要轉換自己的思維,習題教學要從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做起,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在習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題目選編時要優先考慮課本中例題與習題,適當拓展、演變,使其源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比如,一些物理規律的講授,有時不是在課堂上直接給出,而是在課后習題上讓學生通過解題發現相關規律.例如,平拋運動中的兩個推導結論,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推導得出,進而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二分之一個初速度加末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這個重要規律,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推導.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于這些重要的內容記憶深刻,并且更加靈活地展開實際運用.教師不能為了追求習題教學的難度或者深刻就忽略課本中的這些基礎練習題,這些題目非常有價值,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只有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學生才能夠展開對于知識的靈活應用,學生的解題技巧才會得到發展與構建.
二、培養學生掌握良好的解題技巧
在習題的探究式教學中,培養學生對于各種解題技巧有良好的掌握非常重要,這也是高效的習題教學中應有的一個基本教學理念.現在仍然有教師為了豐富學生的解題技能而讓學生采取題海戰略,這種做法沒有太大的可取性.在龐大的練習題中,會讓學生非常疲憊,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很容易在這些題目中被淹沒,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教師要讓學生會學習,更樂于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各種良好的解題技能便是一個有效途徑.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要讓學生對于每一個知識點都有透徹的理解,并且能夠靈活地應用這些知識,這才是習題的探究式教學應當收獲的教學成效.為了讓學生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教師要注重對于解題技巧的講授,要讓學生透過解題能力的培養高效地學習.有很多值得學生學習的解題技能,一題多解便是一個很好的典范.一題多解是指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法,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例如,在習題教學中提出這樣的問題:現有兩個透鏡,請根據相關光學知識來辨別哪個是凸透鏡,哪個是凹透鏡?從這樣的題型中,可以看出該題型屬于一題多解的開放性問題,其問題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采用一題多解的習題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注重解題方法的傳授,這比起題海戰術往往有著更大的教學意義,這才是對于習題探究式教學的良好體現.
三、圖畫策略在習題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在具體問題的解答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具備靈活的解題思路,要善于透過各種良好的解題方式與解題模式來輔助問題更加高效地得以解答.畫圖策略在物理習題教學中有著實際應用,無論是力學問題、運動問題,還是一些其他的版塊,畫圖往往能夠為學生的思路帶來很好的引導,能夠讓學生以清晰的思維準確地解答問題.因此,教師在習題教學中要強化對于學生畫圖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有推動作用.例如,一輛貨車以72km/h的速度行駛,正前面有一座山,汽車鳴笛后,經過3s后聽到汽車鳴笛的回聲,問:汽車鳴笛時,汽車距離山有多遠?在分析過程中,學生應確定各個物理量的關系,通過繪制過程簡圖,就可以計算出汽車與山的距離,隨后通過公式s=vt,就可以算出鳴笛時汽車與山的距離為360m.從這個問題中,可以直觀地看到畫圖對于很多實際問題的解答能夠起到輔助功效.因此,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畫圖能力的培養,從而提升習題教學效率.
問題是數學教育的心臟.余元慶教授說過:“習題是中學數學課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習題配備的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許多優秀中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所以高,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習題選擇和處理得恰當.”當代最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波利亞也強調指出:“中學數學教學首要任務就是加強解題訓練.”為什么這些名人名家都如此的重視習題的配備和講解呢?這是因為數學習題確實存在著多種功能,當學生一旦進入解題這一活動情景之中,他就接受著一種“思想的體操”的訓練,從技能的或思維的;智力的或非智力的,從各方面塑造著自己.但是,我們也應該嚴防課堂解題教學進入這樣的誤區:一部分中學數學教師沉湎于解題之中,忘記了“解答數學的習題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種訓練手段.”他們不是把解題看成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機會,而是要求死記硬背各種套路和模式,把學生訓練成對習題作出“快速反應”的解題機器.這種危害性正如柯朗所說:“數學的教學,逐漸流于無意義的單純的演算習題的訓練,固然,這可以發展形式演算的能力,但卻無助于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看來,的確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明智之舉乃是揚長避短,講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數學課堂教學離不開講題.如何講題?怎樣講題?這自然是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新老教師普遍關心,最不好把握的問題.我認為,從戰略上講:教師的定位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及合作者.教師首先要關心備侄的、深思熟慮的、小心翼翼地去觸擊年輕的心靈.以前,我總認為:講題就是把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最多的、最精彩的、最與眾不同的、最有體會的東西,用最直接、最明了、最簡捷、最完整的方式交給學生.其實,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這并不一定好.后來我發現,其實我們常常應該逆向思考以下,想一想把什么不交給學生,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怎么以最小的知識代價,引起學生最多的思考?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往往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和提高的.從戰術上講:在解題教學中,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又是決定解題教學成敗的關鍵.
一、講題應突出思路分析,不要開門見山
僅從解題角度講,給學生講習題是教給學生如何去發現一道題目的解題方法,講的關鍵是展示思路發現的過程,在這個發現過程中,解題人思緒萬千,念頭百出,有時靈機一動,毛塞頓開,有時山窮水盡,突然峰回路轉,有時步入歧途,有時不能自拔…….我們做教師的應該把這些生動的思維過程充分的展現出來,不能只展示分析的“成品”,“優品”,還應該把分析的“廢品”,“次品”展示出來,并且要好好的講一講怎樣從“廢品”到“次品”,進而到“成品”,“優品”.講題應把主要精力放在題意分析和思路發現上.教師不應該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指揮員、講解員、裁判員,而應該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二、講習題應潛心設誤布疑,避免平鋪直敘
講習題時,由于知識密度大,信息量多,應將講、練、思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口、動手和動腦,激發學生全方位“參與”.我的做法是:(1)進行開放式的習題課堂教學,給學生出錯的機會;(2)傾聽學生的發言,捕捉學生的錯誤想法;(3)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的錯誤顯現出來;(4)做好經過探究學生進行自我否定的經驗積累.教師要敢于放手而且必須大膽放手,讓學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思維方式去嘗試解決問題.這樣做,不但可以激發學習興趣,還可以把學生學習數學時認識上的錯誤,理解上的偏差,技能上的缺陷,都表現出來.其實,學生中的智力潛能往往是巨大的,有些獨特的思考方法還是教師未能想到的.因此,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學生的的思維狀況,摸清學生易犯的錯誤,正確導航,把握進程,時時點撥.講習題時有意識設疑布陷,警示學生,這樣往往比正面強調效果更好.
一、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學習情景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如:在“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中,先從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入手,在求四邊形的內角和時轉化為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的和(計算機圖形演示:從四邊形的一個頂點引出的對角線把四邊形分成兩個三角形),然后提問五邊形內角和的求法.在這兒提出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對四邊形內角和的求法的回顧與進一步的思考,可知用同樣的方法把五邊形分成三個三角形,那么,六邊形,七邊形呢?適當的提問,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引起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這就為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的證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運用多媒體講授新課,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傳統的教學往往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教學手段.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推導這一重點,電腦演示把一個圓柱形的蛋糕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蛋糕切開,通過動畫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于長方體).反復演示幾遍,由蛋糕抽象出圓柱體,讓學生自己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原來的圓柱的體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么?通過動畫演示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底面積、高與圓柱的底面積、高的關系,從而推導出求圓柱的體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三、運用多媒體鞏固練習,增強訓練密度,提高教學效果在練習鞏固中,由于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容量大大增加.這時可以預先擬好題目運用電腦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突出重難點.當學生出錯后(電腦錄音)耐心地勸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來一次,這符合中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生動有趣地復習鞏固了新識.四、運用多媒體吸引學生,調整學生情緒,激發學習興趣根據心理學規律和中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總之,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還可以讓數學走進中學生的生活,發展學生的能力,做到“數學知識生活化,生活知識數學化”.恰當地選準多媒體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就會起到“動一子而全盤皆活”的作用,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
三、講習題應該滲透數學思想,切忌舍本求末
比公式更重要的是數學思想方法,它是解題的指路明燈.數學思想方法,就是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觀點、方法.它是數學的“靈魂”.“在解決具體問題中,數學思想往往起著主導作用,尤其是他對產生一個好‘念頭’,一種好‘思路’,一種好‘猜想’提供了方向”.數學思想是‘綱’,綱舉目張.中學數學主要涉及的數學思想是:轉化的思想;化簡的思想;邏輯劃分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在講題時,教師不僅要告訴學生有那些數學思想和方法,它們各自有什么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展現數學思想和方法的產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展現應用過程的豐富背景.否則學生當遇到新問題時,盡管頭腦中也知道要在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指導下解決,但卻仍然不知從何處入手.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我們總結出兩條有效的經驗:(1)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的側重應有所不同,在低年級介紹較低層次,在高年級介紹較高層次;新授課階段介紹較低層次,復習鞏固階段介紹較高層次.這就是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按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的順序進行.(2)在解題教學中,重點是展現知識與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應用過程,使學生從中學到創造性數學活動的經驗,并經過多次強化鞏固下來.問題解決的過程大致如下:當遇到新問題時,首先要把條件和結論轉化成與原有知識結構相吻合的形式(這是同化過程);再在數學思想的指導下把原數學認知結構中的概念、定理、法則等重新組合成新的法則,以便適應問題的解決(這主要是順應);最后選擇適當的數學方法實施解題手段,實際操作解決問題.這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數學思想方法的特點,按由高層次到低層次的順序進行.總之,在講解習題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要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進行,要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學思想對解決問題的巨大指導作用,從根本上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