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4:15
序論:在您撰寫機械專業技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各專業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后,都要進行畢業設計及其答辯考核。畢業設計成果及答辯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考試畢業文憑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層次相同專業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由于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設計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動手。因此,對計算機專業學生這一特定群體,就畢業設計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就如何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簡要論述,供大家參考。一、選好課題畢業設計是高等教育考試計算機專業應考者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完成畢業設計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設計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設計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設計什么”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設計什么”不明確,“怎么設計”就無從談起。教育部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設計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設計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后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設計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設計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設計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設計成功的一半。
㈠、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茖W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設計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學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
⒈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⒉,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后,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于豐富、完善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㈡、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設計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于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設計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恒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后,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二、進行系統的設計工作:學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到實習單位或企業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于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稿、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三、 論文的組織安排 依據上述的論文類型,由于各類工作特點的不同,在搜集整理論文的素材、組織安排論文的結構方面,應有所不同,做到有的放矢。3.1 系統實現型論文:重點收集整理系統體系結構,程序模塊調用關系,數據結構,算法,實驗或測試等內容,論文結構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或背景 (概述題目背景,實現情況,自己開發的內容或模塊) 一般談課題意義,綜述已有成果,如”誰誰在文獻某某中做了什么工作,誰誰在文獻某某中有什么突出貢獻“,用“但是”一轉,分析存在問題,引出自己工作必要性、意義和價值、創新點和主要思想、方法和結果。然后用“本文組織如下:第二節第三節.... ,第四節....." 作為這段結束。(2)系統體系結構(強調系統的整體性,突出自己工作在整體中的位置)(3)主要實現功能的描述(包括模塊調用關系,數據結構,算法說明,依據內容多少此部分可安排兩到三節)(4)實驗或測試(5)總結3.2 應用開發型論文:重點收集整理應用項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臺選型,分塊,設計部分模塊的細化,使用的開發工具的內容。論文結構一般安排如下:引言(重點描述應用項目背景,項目開發特色,工作難度等)項目分析設計(重點描述項目的整體框架,功能說明,開發工具簡介等)項目實現(重點描述數據庫設計結果,代碼開發原理和過程,實現中遇到和解決的主要問題,項目今后的維護和改進等,此部分可安排兩到三節)總結3.3 分析比較型論文:重點收集整理有關的最新論文或軟件,分析比較心得,實驗數據等內容。論文結構一般安排如下:引言(重點描述分析對象的特點,分析比較工作的意義,主要結果等)分析對象的概括性描述分析比較的主要結果(如果是技術分析,給出主要數據,如果是軟件分析,給出代碼分析結果,實驗過程等)分析比較的評價和系統應用(可以給出基于分析比較的結果,提出某些設計實現方案,和進行一些實驗工作結論3.4 理論探索型論文:重點收集整理問題的發現,解決問題所用到的基本知識,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定理證明,算法設計和分析。論文結構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重點描述要解決的問題的來源,難度,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等)(2)基本知識(解決問題涉及的基本定義,定理,及自己提出的概念等)(3)推理結論(給出問題解決方案,包括定理證明,算法設計,復雜性分析等)(4)結論上述論文結構的安排和劃分不是絕對,可依據各自工作的實際情況,采用某一種或某幾種混合的方式指導自己論文的寫作。但無論采用什么樣的結構,一定要作到心中有數,貫穿一條邏輯線索,切不可泛論成文或堆砌成文,時刻突出自己的工作內容。 四、論文格式及目錄系統每個作者有自己的風格,格式不必強求一致,但科技論文不能像寫小說劇本那樣,一般不能用倒敘,插敘,不設懸念,不用意識流,多線索方式等。例如,可在下列格式基礎上適當修改: 科技論文目錄體系一般不用中文的 “一 二 三”,而用下列的編排方式 扉頁摘要(中英文,200-300字為限)目錄正文1.前言(背景,動機,前人工作) 1.1……… (1) (a) (b) (c) (2) (a) (b)(c) 1.2 ……… 2.項目框圖 及 本工作在項目中的地位3.項目特色(特殊功能,困難)4.方案選擇(前人方案,現可選方案,為什么選這一方案)5.實現技術 數據結構 程序片段6.特殊問題解決方法6.1 問題16.2 問題2 ......7.結果測試,性能分析(圖表等)8.結束語(或結論、小結)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目錄可以用Word 插入—目錄功能 實現,可自動編頁自動更新五、寫作技巧和注意事項5.1 學術論文要求文字流暢,層次清晰,詞藻不能過分華麗,近年國內外在計算機方面的論文的語言較以前生動,但用詞都以準確,不過分夸張為度。5.2 標題要能反映內容。如有新意更好。例如,下面題目是個不好的題目:“圖像處理的某些問題的研究”, 論防火墻技術”等,其中的“某些問題”不如換成最中心的詞匯。論防火墻技術題目太大,不適合本科生作。5.3 學術刊物上論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需要較高的綜合能力。而學生畢業論文摘要可以寫一頁(1000字左右),因此活動空間較大,要好寫一些。摘要可以在全文寫完后再寫。要簡明,中英文摘要 應一致,要突出自己的工作,要提供幾個key words。寫英文摘要時,可先用英文的習慣和用語寫摘要(可以借助于電子詞典),然后英譯漢,用中文摘要去將就英文摘要。反過來,如果先寫好中文摘要,再漢譯英,則很難把英文摘要寫得地道。為了使得英文表達地道、準確,可以讀十幾篇相關研究方向的論文的摘要,注意一些表達詞的使用,如present, implementation, propose, give, argue等。平行的內容宜用平行的句型。例如下面的例子中,一句主動,一句被動,語感就非常糟糕:"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lgorithm and a prototype is presented.....".5.4 前言部分要寫問題背景,動機,要說明自己工作的工作有用,有意義(才能鼓勵讀者讀下去),通常在介紹國內外工作后,用“但是”一轉,指出前人工作的不足,引出自己的工作。在前言中簡述自己作的主要結果,(例如明確地列出幾條,說明本文的主要工作,主要成果)。前言部分的末尾介紹文章的組織情況,各節內容。5.5 突出特色,一個項目中工作很多,有些是同行皆知,自己也無創新的,可以略寫,要多寫自己遇到的特殊困難和創造的特殊解決方法。使人家讀了能學到東西,看到作者的創意。為了突出特色,還可以在一節中分成小標題寫,一個問題一小段,與計算機相關的論文中還可以把數據結構和程序片段夾敘夾議呈現出來,比只用漢字解釋得更清楚。5.6 上升到理論,一般碩士論文會要求這一點。如果本科生能夠在畢業論文中得出有意義的定理或命題,一般會認為是好成果??赡軙煌扑]到雜志上發表,或在考研、求職中得到承認。5.7 各部分應詳略得當。 一般地,畢業論文應該主要寫作者的見解和工作, 把自己的創新寫深寫透。綜述要有述有評有比較。只要是作了實驗,寫了程序,一般是想寫的太多,寫不完。反之,會感到空虛,沒有寫的,有的學生抄書來充篇幅,效果不好。一般地介紹相關工作(前人的成果)部分不應該超過總篇幅的1/6。5.8 完整的論文應包括測試、運行結果及分析(圖表或曲線)。5.9 結論,小結。說明解決了什么問題,有什么創新,下一步工作主要內容等。返回目錄六、參考文獻及引用參考文獻是論文寫作中的重要一環,帶著問題讀文獻或雜志上的論文,不但注意學習學術內容,同時也注意學習選題方法、格式、標準的套話、起承轉合的語言和方式,參考文獻的寫法,字體的運用等等。在論文中明確給出參考文獻的出處,既代表著對前人成果的繼承,也代表了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尊崇,是科學研究中應培養的正確的科學態度和做人準則。參考文獻的寫法:按參考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順序,用編碼的方式給出,如[1],[2],等。參考文獻包括專著、學術期刊、學術會議、技術報告等。七、 摘要樣板 學術刊物上論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需要較高的綜合能力。而學生畢業論文摘要可以寫到1000字,因此活動空間較大,要好寫一些。下面是可行寫法之一。1.介紹項目意義背景,100-200字。2.本文作的主要工作, (1),(2), (3),..... , 400—600字3.本文組織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 ( 200字)
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由于經濟相對落后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尋求校企深度合作確實不易。但就是因為存在一些客觀困難,造成了觀念上的陳舊和行動上的猶豫不決,表現在教學形式上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安排上先理論、后實踐。企業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只局限在實訓教學的某個方面,不夠深入,甚至把一些不作為歸因為“條件不足”,有的把校企合作簡單理解為就業合作,認為校企合作就是聯系實習見習單位;有的把校企合作當作校內產業合作,認為校企合作就是建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等。而更為關鍵的還是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滯后。教師是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直接力量,隨著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教育對象不斷變化,教育需求不斷更新,人才培養規格進一步趨向實用。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學習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理論,主動探討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校企合作內容、形式、內涵以及實施路徑,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重新認識教學關系。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面對薄弱的硬件條件,更應該進一步主動適應職業崗位能力要求,提高自身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職業素養,豐富實踐案例,掌握靈活實用、適合學情的教學方法,量力而行,正視差距,踐行校企合作,樂于實踐,善于實踐。實現傳授知識向促進學生學習的轉變;實現管理學生向培養學生的轉變;實現儲備知識向終身學習的轉變;實現課堂講授向實踐操作的轉變;實現教書向教育的轉變;實現知識向技能的轉變,為校企合作儲備夠用的軟條件基礎。
二、緊貼崗位,構建柔性化課程體系
無論哪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最終的目的是實現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的結合。因此,構建與機械類專業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職業崗位能力,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了解機械類專業職業崗位的工裝設備、工作要求、工作對象、工作內容與流程,構建柔性化課程體系是校企合作的基礎內容。
(一)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機械類專業立體化課程體系
高職課程體系的主要特征是針對工作崗位的實踐性、適應性。具有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崗位技能要求,適應工作崗位,能夠獲得合作企業的認可,是決定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條件。因此,要從課程內容著手,遵循認知規律,依據職業崗位能力要求,設計諸多“知識點”,構建一條“能力線”,形成“復合職業面”,完成立體化課程體系的建設。
(二)整合課程內容,完成機械類專業“教材”向“學材”的過渡
“學材”的內容要求以職業崗位的具體任務或工作情景為主,給出完成任務的思路、提示、步驟、參考資料以及具體操作環節的注意事項等[3]。職業教育機械類專業應脫離傳統教育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方式,根據職業崗位能力對“知識點”的要求重新組合相關知識,結合合作企業實際、學校硬件設備和師資隊伍等,設計和開發一些難度適中,能夠體現完整工作過程的實際任務或模擬工作任務,保證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任務獲取、任務分析、任務實施、任務完成到任務評價的完整過程,達到學技術、煉能力的效果。
(三)突出機械類專業實踐性內容在課程體系中的主體地位
理實一體化教學集“教、學、做”于一體,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邊聽、邊學、邊練,能有效地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是適合高職機械類專業教學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針對行業企業對機械類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引入行業技術標準,參照職業證書考核標準,按照“理實一體化”課程要求開發課程,調整理論與實踐所占時間比例,突出實踐性內容在課程體系中的主體地位,提升實踐教學效果。機械類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實施,一方面要求打破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截然分開,理論實踐兩層皮的現象,理論主講教師與實訓指導教師必須樹立團隊協作意識,樹立以生為本、以教學效果為本的教學質量意識,保證理實一體化課堂教學效果[4];另一方面要求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實踐鍛煉,熟悉生產環節,豐富實踐經驗,鉆研實用技術,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升雙師素質,成為行家里手。
三、聚焦技能,打造“雙師”隊伍
“雙師型”教師是教學改革的承擔者,也是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的實施者,直接決定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是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直接力量。機械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借助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了解社會及行業人才需求情況,參與區域經濟建設;另一方面,把生產實踐緊密嵌入教學過程中,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打造一支“上得了講臺,進得了企業”的職教雙師隊伍,發揮“雙師型”教師的作用,才能真正抓住高職機械類專業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關鍵點[5]。
四、多方合作,開展校企合作實踐
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有實習、就業層面上的淺層次合作;有訂單式培養,工學交替,產、學、研、培多位一體等深層次合作。因此應該根據專業的不同、產業的不同、行業的不同,有針對性地探索多種途徑、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精準定位專業,實施“就業導向”型工學交替
實施“工學交替”意味著走出純理論講授的教室,以“職業人”身份參與實際工作,使學生在學習與工作交替中成長。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將要從事的職業生涯盡早連接起來,實現學生角色向職業人角色的轉變。對企業來說,可以借助學校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貫穿到學生教育培養過程中,從而招到企業所需要的實用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高質量人力資源。對學校來說,可以充分利用企業設備條件和職業氛圍強化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培養,把教育培養的課堂擴展到生產現場,實現生產育人的目的,充分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2006年開始,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專業與蘭州瑞德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組建第一屆“瑞德”冠名班,實踐了“1+1+1”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第一學年在校內集中學習理論知識,在校內實訓室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第二、三學年在企業集中教學,進行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其中第二學年由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的課堂理論課教學與實訓課完全在企業交叉進行,由學校、企業共同教育和管理并共同組織相關專業教學和技能訓練,企業為學生提供了專業教室和專業機房,采用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及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分組實施。學生和企業員工一樣,嚴格執行企業上下班制度。第三學年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式,學生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接受企業管理及企業文化教育,進一步提高職業技能。學院委派專業教師常駐瑞德公司,瑞德公司委派專門輔導員,校企雙方共同管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一方面解決學院實訓條件有限、師資短缺等問題,節省了隱性成本;另一方面彌補了專業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而且還培養鍛煉了師資隊伍。這種培養方式企業需要、學校樂意、學生滿意,三方受益。
(二)多層次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
學院時刻關注企業需求的變化,調整專業方向,開發、設計、實施靈活的培養方案,開展多層次、多途徑、多形式校企合作。2004年以來,學院先后與寧夏小巨人機床有限公司、蘭州海紅通信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聯邦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關系,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先后成功組建了12屆企業訂單班。2014年學院同寧波北侖區政府溝通,就建立高校、政府以及企業之間校企合作模式進行了探索,在實踐中形成了政府、學校、企業“三方聯動”,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三位合一”的辦學模式?!叭铰搫?、三位合一”構建了政產學共謀、共贏、共發展的新型運行機制。這種合作模式靈活、可操作性強,可以進行專業層面的合作或者課程層面的補充強化,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由校企雙方根據實際需要共同研究,共同參與培養的各個環節,緊貼企業崗位需求,確保“訂單”的規格與質量,同時通過有計劃地分散學生,減輕了單個企業接受學生的難度。學生的專業基礎與技能訓練課程在校內完成,核心職業技能課程和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在企業完成,畢業后直接在企業就業。在“訂單培養”的教學過程中,校企雙方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作為首要任務,積極探索“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企業充分發揮設備等資源優勢,為學校提供教學基地進行實戰訓練,解決了學院實訓設備不足等問題,學生有了穩定的就業渠道,企業減少了崗前培訓成本。通過聘請企業技術人員講課,聘請企業一線技術工人進行實踐教學指導,“雙師聯手”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實現了“零距離”就業。
(三)產教互補,構建“前校后廠、產學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校內實訓基地功能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在發展戰略上基本達成共識:專業建設要突出重點、摁住底線,即通過一個核心樣板專業(實力強、就業率高)來示范輻射,帶動專業群(工程對象相同、技術領域相關、學科基礎相近的專業)建設,實現整合資源、提高績效、分層分類教學。
(一)“特色專業輻射示范、相關專業優勢互補”,組建現代制造技術專業群
國內機械制造企業眾多,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借助產業集群,企業間相互支撐,優勢互補,大大降低了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周期,同時催生了大量綜合性強的技術型產品,促進了工業4.0時代的正式到來。高職院校的發展必然要適應產業集群的需要,走專業群路線。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特色專業輻射示范、相關專業優勢互補”的方式,組建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涵蓋從原材料組織搬運、產品設計、機構設計、數控加工、夾具制造、模具設計制造、電氣控制、氣動技術、光感技術、工業視覺、產品裝配等一系列技術技能要求,并結合目前裝備制造產業技術升級,涵蓋高端技術集成等技術領域。整合后組建的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包括: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側重流程控制、裝調維修)、計算機輔助設計(側重造型設計、結構設計)、數控技術(側重工藝、材料、加工)、模具設計與制造(側重模具設計與成型)、檢測技術及應用(側重產品檢測、品質管理)以及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側重現代焊接與裝配)等。
(二)構建“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拓展模塊”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在設定專業培養層次與目標時,離不開國家強調的現代職教體系構建總的思路。核心牽頭專業設計時結合專業和社會需求,在輻射、帶頭功能的指引下,以培養技術能人、素質國人(生活+技能)來匹配現代產業體系,進而規劃專業群發展版圖。我院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密切依托機械裝備產業,跟蹤光機電氣綜合性前沿技術,提升人才技術技能含金量。通過多次下企業觀摩和學習,結合目前制造業發展現狀,圍繞機械裝備制造業核心崗位的工作領域構建專業群核心課程和拓展課程,按照工作崗位涉及的工作內容確定課程內容,最終形成“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拓展模塊”相互滲透、共享開放的課程體系。
二、創新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實訓條件與實訓手段
(一)通過跨界合作和資源共享,拓寬專業群實踐教學條件
建設適應專業群各專業內在共性需求和特色化發展的實踐資源體系,通過專業群內專業之間相互交叉、滲透、融合,降低實訓師資和實驗實訓設備等軟硬件方面的投入。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開放共享專業建設全部資料,滿足個性化學習和企業培訓需求,提高資源開放共享效益,
(二)深化校企共建模式,提升實踐教學內涵
在專業群實踐實施方面,通過校企資源互補,夯實企業職工培訓、職教師資培訓以及企業技術服務平臺,使得專業群在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師資培訓、產品開發、技術革新、設備維修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全面提高,為行業企業發展和兄弟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依托專業技能抽查標準題庫,真刀真槍開展項目訓練
針對職業院校來說,規范與優化專業技能考核標準是提高教育質量尤為重要的舉措之一。以“貼近企業行業實際需求、引導教學和專業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宗旨,湖南省于2010年12月在全國率先啟動了首輪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抽查工作,反響強烈。構建并優化與高職日常教學相輔相成、凸顯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過程監控的專業技能考核標準與抽查制度,已經成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的一個關鍵。
(四)構建“大綜合+小項目”為特征的實訓體系
為適應現代機械裝備制造業崗位群能力要求,結合職業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整合實踐教學資源,在專業群內廣泛開展跨專業實踐,系統設計實訓體系。在專業群實踐平臺基礎上,分類組建實訓基地,形成滿足專業群共性需求與專門化需求的、校內校外相結合、以“大綜合+小項目”為特征的實訓體系。
三、逐步健全專業群教學體系保障發展機制
(一)校企實現資源共享,共建專業群
我院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整合行業企業和職業教育資源,逐步形成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校企合作模式。通過聯合國內知名機械裝備制造行業企業,“校企雙主體”建立以專業群負責人、專業帶頭人和課程負責人主導的專業建設組織運行構架。建立專業群校企共建制度、教師企業頂崗制度、技術研發與推廣制度以及培訓中心運行管理制度等。通過實時跟蹤職業崗位新技術、新技能要求,主動適應產業群中典型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人才需求,強化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實訓基地的集約化管理,建立校內、外共享機制,對實訓基地逐步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營造企業化的職業氛圍,逐步實現實訓方式、過程企業化。
(二)完善教學評價,改進質量監控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在發展戰略上基本達成共識:專業建設要突出重點、摁住底線,即通過一個核心樣板專業(實力強、就業率高)來示范輻射,帶動專業群(工程對象相同、技術領域相關、學科基礎相近的專業)建設,實現整合資源、提高績效、分層分類教學。
(一)“特色專業輻射示范、相關專業優勢互補”,組建現代制造技術專業群
國內機械制造企業眾多,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借助產業集群,企業間相互支撐,優勢互補,大大降低了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周期,同時催生了大量綜合性強的技術型產品,促進了工業4.0時代的正式到來。高職院校的發展必然要適應產業集群的需要,走專業群路線。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特色專業輻射示范、相關專業優勢互補”的方式,組建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涵蓋從原材料組織搬運、產品設計、機構設計、數控加工、夾具制造、模具設計制造、電氣控制、氣動技術、光感技術、工業視覺、產品裝配等一系列技術技能要求,并結合目前裝備制造產業技術升級,涵蓋高端技術集成等技術領域。整合后組建的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包括: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側重流程控制、裝調維修)、計算機輔助設計(側重造型設計、結構設計)、數控技術(側重工藝、材料、加工)、模具設計與制造(側重模具設計與成型)、檢測技術及應用(側重產品檢測、品質管理)以及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側重現代焊接與裝配)等。
(二)構建“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拓展模塊”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在設定專業培養層次與目標時,離不開國家強調的現代職教體系構建總的思路。核心牽頭專業設計時結合專業和社會需求,在輻射、帶頭功能的指引下,以培養技術能人、素質國人(生活+技能)來匹配現代產業體系,進而規劃專業群發展版圖。我院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密切依托機械裝備產業,跟蹤光機電氣綜合性前沿技術,提升人才技術技能含金量。通過多次下企業觀摩和學習,結合目前制造業發展現狀,圍繞機械裝備制造業核心崗位的工作領域構建專業群核心課程和拓展課程,按照工作崗位涉及的工作內容確定課程內容,最終形成“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拓展模塊”相互滲透、共享開放的課程體系。
二、創新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實訓條件與實訓手段
(一)通過跨界合作和資源共享,拓寬專業群實踐教學條件
建設適應專業群各專業內在共性需求和特色化發展的實踐資源體系,通過專業群內專業之間相互交叉、滲透、融合,降低實訓師資和實驗實訓設備等軟硬件方面的投入。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開放共享專業建設全部資料,滿足個性化學習和企業培訓需求,提高資源開放共享效益,
(二)深化校企共建模式,提升實踐教學內涵
在專業群實踐實施方面,通過校企資源互補,夯實企業職工培訓、職教師資培訓以及企業技術服務平臺,使得專業群在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師資培訓、產品開發、技術革新、設備維修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全面提高,為行業企業發展和兄弟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依托專業技能抽查標準題庫,真刀真槍開展項目訓練
針對職業院校來說,規范與優化專業技能考核標準是提高教育質量尤為重要的舉措之一。以“貼近企業行業實際需求、引導教學和專業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宗旨,湖南省于2010年12月在全國率先啟動了首輪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抽查工作,反響強烈。構建并優化與高職日常教學相輔相成、凸顯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過程監控的專業技能考核標準與抽查制度,已經成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的一個關鍵。
(四)構建“大綜合+小項目”為特征的實訓體系
為適應現代機械裝備制造業崗位群能力要求,結合職業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整合實踐教學資源,在專業群內廣泛開展跨專業實踐,系統設計實訓體系。在專業群實踐平臺基礎上,分類組建實訓基地,形成滿足專業群共性需求與專門化需求的、校內校外相結合、以“大綜合+小項目”為特征的實訓體系。
三、逐步健全專業群教學體系保障發展機制
(一)校企實現資源共享,共建專業群
我院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整合行業企業和職業教育資源,逐步形成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校企合作模式。通過聯合國內知名機械裝備制造行業企業,“校企雙主體”建立以專業群負責人、專業帶頭人和課程負責人主導的專業建設組織運行構架。建立專業群校企共建制度、教師企業頂崗制度、技術研發與推廣制度以及培訓中心運行管理制度等。通過實時跟蹤職業崗位新技術、新技能要求,主動適應產業群中典型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人才需求,強化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實訓基地的集約化管理,建立校內、外共享機制,對實訓基地逐步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營造企業化的職業氛圍,逐步實現實訓方式、過程企業化。
(一)摘要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要陳述,它要盡量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應當包括研究意義、目的、方法、成果和重要結論,以及論文內容中最重要的部分,以供讀者了解論文全貌并吸引其通讀全文。摘要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其間不應含圖表和注釋。若論文摘要中需分層次表述內容時,一般應采用文字表達的方式,而不宜使用數字表達的方式。論文的中文摘要字數一般控制為按照論文總字數的5%,即200~800字。摘要放在論文之前,但其撰寫應當是在論文完成之后。注意在摘要中要適當地運用一些過渡性和串連性語言,以避免句子的結構過于呆板。外文摘要項的英文標示詞用“Abstract”,其摘要內容應當與中文基本一致。
(二)關鍵詞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是供文獻檢索使用的重要信息。關鍵詞的詞條應為通用詞匯,一般要求使用《世界漢語主題詞表》中所羅列的專有名詞,不得自造關鍵詞。關鍵詞一般為3~5個,每個關鍵詞為2~6個字,按其外延層次(學科目錄分類)由高至低順序排列。中文“關鍵詞”應當排在“摘要”正文下一自然段,每個關鍵詞間用分號“;”分隔。外文關鍵詞排在外文摘要正文下一自然段,且與中文關鍵詞嚴格一致。英文關鍵詞用“Keywords”,后接英文狀態下的冒號“:”,其間用英文狀態下的分號“;”分隔。第一個關鍵詞的第一個字母可大寫。
(三)目錄
目錄是論文內容的主要線索,它的功能是為了幫助閱讀者極快地了解論文的主體結構。一般論文不需要目錄,但是較長的論文在必要時可以考慮加一個目錄。按照現在學士以上學位論文的篇幅要求,需要增加一個目錄。目錄內容應當層次清晰,并與正文題序層次、標題內容與所處論文的頁序完全一致。主要包括引論(或導論、緒論)、正文主體(一般只到二級標題,即條次與款次)、結語(或結論)、主要參考文獻、附錄和后記等項。若論文中專設目錄時,目錄應單設一頁。目錄下各項內容應標明與論文正文中相應內容相互對應的頁序,標題與頁序之間的空格應當用中圓點填充。
(四)正文
論文正文部分包括引論(或導論、緒論)、論文主體及結語(或結論)三個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基本要求如下:
1.引論(引言)。論文的引論部分主要說明論文選題的目的和意義、國內外相關文獻的簡要評述,以及論文所擬研究的主要內容?!耙摗笨勺鳛橐粋€單獨條(如“一、”)次排列,但在標題前不加題序。一般情況下,論文應當有“引論”項,但其內容不宜分設款(如“(一)”)和目(如“1.”)來表達作者觀點,但可用文字表達必須的層次。如果引論內容不長,也可不列“引論”字樣作為標題,只用一個自然段綜合表達即可。引論的內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和背景;前人已取得的成果,尚未解決的問題,目前研究態勢;研究的理論意義、政策意義與現實意義。引言要開門見山,言簡意賅并揭示主題;不要云遮霧障,不見天日,難見主題;避免自我吹噓,貶低別人。
2.本論。它亦稱正文,是論文的主體與主干,是論文的主要組成部分,要求緊扣主題,層次清楚,邏輯性強,文字簡練,表達通順,標點符號使用得當,文法規范,圖表規范、整潔、美觀,引注準確,重點突出。在本論寫作中,要依據擬定的提綱和搜集的資料,圍繞主題和論點安排材料,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進行充分的論證,表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論一般有三種結構:一是并列式,即各個大層次(大標題)之間,在論述問題的若干方面為并列、平行關系;二是遞進式,即各個大層次(大標題)之間,在對所論述的問題呈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遞進關系;三是總分結合式,即各個大層次(大標題)之間,對所論述的問題,先總體論述、后作分別論述的總——分結合式,或先作分別論述、后作綜合論述的分——總結合式。由于本論內容豐富,若篇幅較長時,可以采用多層結構,內部劃分若干部分,再列明幾級標題(大標題、小標題)或用層次級別順序號來表示;內容簡單,篇幅較小時,也可以采用一層結構,只劃分大的部分,僅列明大標題,或用一級順序號來表示即可。
3.結語。對于內容豐富、篇幅較長的學術論文,可以在本論之后寫結語。它是整個論文的總結,應以簡練的文字說明論文所做的工作以及所得到的主要結論,也可涉及論文存在的研究局限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等。結論是論文創造性研究的結晶與精華,要以嚴肅的態度,準確的文字和適當的詞語來如實表達。結語一般不宜過長。它可以作為一個單獨條次排列,但在標題前不加題序。如果結語內容不長,也可不加“結語”字樣,而只是在正文后另起自然段寫出結語類的文字即可(如:綜上所述……),但宜在段前空一行。對于一般性篇幅不長的學術論文,可以不寫結論,僅視與前言和本論的需要相銜接而寫相應的結尾。
(五)注釋
在學術論文寫作中,注釋項目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歷史源遠流長,它體現了對他人研究成果的一種尊重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早在我國古代,對典籍的注釋就曾采用了注、解、傳、箋、疏、章、句等多種形式,在現代學術論著中的注釋項雖然已經相對簡化,卻仍然是論著文本的一個重要附屬部分。論文中在運用注釋方式時,要注意如下問題:
1.注釋范圍。論文中的注釋主要用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直接引文注釋,即文中引用他人原話和相關資料所載數據時對出處的交待;二是間接引用注釋,即文中吸收他人觀點時對出處的交待;三是內容說明注釋,即對文中需要補充說明而在正文中又不便詳細闡述的其他問題所做出的解釋。一般情況下,不能采用轉引方式。
2.注釋形式。注釋的形式有三種:一是腳注(置于每頁頁腳,可每頁重新編序號或者全文總編序號);二是尾注(置于全文末尾,全文總編序號);三是旁注(用括號說明前面的某一內容)。但現代論文中的注釋一般采用隨文加注,并多以腳注形式標注。
3.注釋序號。注釋序號一般以帶圈的數字用上標編號,如“XXXXX①,……”(提倡用word軟件的“插入”——“腳注”中的自動編碼功能)。注釋的序號每頁從“①”起重新編號,且不宜直接置于單列一行的條、款、項、目上,也不宜直接置于相關表格名、插圖名以及公式之后,而應當置于相應的導入性文字中。除直接引注外,注釋序號一般宜插于文尾的標點符號內。
4.注釋格式。注釋的內容用小五號宋體(即通用word軟件的默認標準)。注釋中凡是涉及引用相關文獻時,其標示內容及格式規范與后述參考文獻的要求相同。
(六)主要參考文獻
在論文篇后附參考文獻,表明作者在研究過程中參閱其他資料情況,表明學術界對該論文題目的研究情況,為他人繼續研究提供線索。論文中的參考文獻項,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選題
選題是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第一個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谂囵B應用型學生的目的,畢業論文的課題主要來源于生產應用。55個畢業論文選題中有50個選題和具體企業相聯系?!霸谶M行畢業論文選題時,你主要考慮哪方面因素”的調查中,46%的學生選擇“與畢業實習內容有關”30%選擇“與自己的興趣與特長有關”12%選擇“與就業有關”10%選擇“與指導老師有關”2%選擇“其他”。
畢業論文選題的關鍵在于“小題大做”與聯系實際。論文題目偏大偏空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在前期的畢業論文中,出現了一些類似“芻議我國零售業增長方式轉變”“湖北省中小型家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探析”、“跨國公司組織結構變更對我國企業的啟示”等不適合應用型本科畢業生的論文選題。聯系實際(包括聯系畢業實習、就業、興趣等)是使題目“變小”、“變實”的有效手段。如筆者指導的2007級某學生畢業論文題目一開始擬定為“XX企業營銷人員績效考核方案的設計”,后來這個學生到某企業工作后撰寫畢業論文時是在車間實習,結合該學生的實際狀況,題目調整為、某企業預處理車間基層員工績效考核方案設計”該論文被評為2011年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學生的選題可以根據實習、就業情況進行調整,盡量與從事的工作聯系起來。
2.開題
開題報告需要闡述畢業論文的目的及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基本內容和技術方案、進度安排。要寫好開題報告,學生需要查閱很多相關文獻,同時也是為撰寫畢業論文收集資料。要在充分理解指導老師下達的畢業論文任務書的基礎上,按要求撰寫開題報告。
在“畢業論文資料最主要來源”的調查中,30%選擇“期刊雜志(含電子版)”26%選擇“網絡”24%選擇“教材、著作”22%選擇“在工作中收集的企業資料”。根據要求,畢業論文參考文獻數量不少于15篇(其中,近三年出版10篇以上,英文文獻2篇以上),參考文獻主要是期刊論文、教材著作、碩博士論文。從網絡上收集的資料一般學術性不強,教材、著作存在理論性過強的特點。沒有一定量相關學術論文(30篇以上)的收集、整理與研究,難以保證論文質量。不少學生在寫作畢業論文前,很少瀏覽學術期刊。開題報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對學生所收集、整理學術期刊論文檢閱的作用,讓學生了解學術論文寫作的章法,參悟學術論文到底該怎樣寫。
在前面統計的“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主要原因”中,有38%選擇“缺乏必須的圖書文獻資料,難以查找”,更多的原因在于學生查找資料的意識和能力需要加強。
3.論文撰寫
論文撰寫是畢業論文花費時間最長的一個階段,也是最主要的階段。在“從開始準備到完成畢業論文實際花費的時間”的調查中,選擇“大約1周”為0,“大約2周”為6%,“大約1個月”為24%,“大約2個月”為54%,“3個月及以上”為16%。70%的學生在寫作畢業論文過程中花費了較多時間,花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達到了學校的要求(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畢業論文的時間為9周,但布置論文是在答辯前大約7個月)。
“畢業論文是修改出來的”這句話廣受認可。學生與指導老師的溝通狀況是影響畢業論文撰寫進展、論文質量的重要方面。在“你和指導老師之間的溝通頻率大概多久”的調查中,“1周1次”為22%,“10天1次”為28%,“15天1次”為26%,“20天1次”為16%“30天1次”為4%“很少聯系老師”為4%。在“從初稿到答辯前定稿,指導老師對你的論文修改次數(不包括簡單的格式修改”的調查中,選擇3次、4次、5次、6次及以上分別為12%、38%、30%、20%。在“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指導老師對論文寫作的幫助”的調查中,選擇“很全面,對論文中問題的解決很有幫助”為58%,“較全面,對論文中問題的解決有參考價值”為34%“一般,只是從框架上大致要求了一下”為8%,沒有學生選擇“幫助較少,主要是完善了一下格式”。從這三個調查數據來看,指導老師比較負責任,與學生聯系較多,對學生要求較高。在實際指導過程中,大多是“兩頭緊、中間松”,即剛剛布置了論文和論文答辯前指導老師抓的比較緊,中間時間段相對比較寬松,從開題結束到完成初稿這個較長時間段一般溝通較少。
在“你和指導老師之間溝通的主要方式”的調查中,選擇的依次分別是QQ(占30%)、面對面(占28%)、電話(占26%)、E-mail(占16%)。在“你最喜歡和指導老師的溝通方式”的調查中,選擇的依次分別是面對面(占48%)、QQ(占30%)、E-mail(占18%)、電話(占4%)。不少學生因為實習、就業等原因,與指導老師面對面溝通的機會較少。面對面溝通是效果最好的方式,電話溝通效果相對較差,不太被學生接受。QQ因為具備雙向溝通、即時溝通等特點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但也有一些年齡偏大的指導老師不會、不喜歡用QQ和E-mail。
【關鍵詞】論文分類;主要任務;寫作步驟指導;典型題目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1―0018―03
教育部高教司2001年編寫的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對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是通過畢業論文鞏固所學理論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各項基本技能、實踐能力和決策能力[1]。教育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是綜合考查學生運用教育技術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教育教學問題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現有很多畢業論文缺乏科學和規范,論文質量并不高。本文參照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嘗試將論文分類,并就每類的主要任務和具體寫作步驟展開探究,列舉出典型題目,以求為畢業生提供參考。
一 綜述/評述類論文
1 定義
查閱某一專題在一段時期內的相當數量的文獻資料,經過分析研究,選取有關情報信息,進行歸納整理,作出綜述或評述的文章[2]。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選題
選題首先要內容新穎,且近幾年確有進展,為本專業所關注的焦點;其次題目不要過大,面面俱到的文章很難深入研究核心問題,往往流于泛泛而談。
(2) 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
一方面,需要搜集權威性的參考書,如專著、教科書、學術論文集等。另一方面是查找期刊和文獻資料。
(3) 提出綜述/評述的問題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問題。指明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闡述所綜述/評述問題的資料來源、歷史、現狀及發展動態。如果所選題目屬于爭論性課題,需要指明爭論的焦點所在。
(4) 進行具體綜述/評述
首先,通讀、細讀、精讀文獻資料,分析每篇文章的主要論點,分類摘記其主要內容,包括技術方法、重要數據、主要結果和討論要點。其次,對摘記的資料進行加工處理,使之系列化、條理化??梢詮囊韵马樞蜻M行綜述[3]:①歷史發展:按時間順序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及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體現各階段的研究水平。②現狀分析:介紹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各家觀點,詳細介紹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或假說,并引出論據;對有爭論的問題要指出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對一般的、過時的或已被否定的觀點可從簡描述。③趨向預測:在縱橫對比中肯定所綜述/評述課題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
(5) 總結
對綜述/評述所得出的結論進行評議,對文章的特色和不足進行總結。
(6) 參考文獻
依引用先后次序或參考程度排列參考文獻,引用的國內外文獻必須真實。由于現在的綜述/評述多為“現狀綜述/評述”,所以70%的引用文獻應為3年內的文獻。
3 典型題目
美國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綜述/教學設計的國際前沿研究/從網絡教育的發展看回歸教育現象/面向學習者的教學設計評述/教育技術研究范式與發展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現狀與趨勢分析/教育游戲的國際研究動向以及啟示。
二 實證類論文
1 定義
針對教育技術領域的某一問題或專題,有目的地進行調查與考察、試驗與分析,或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得到系統的觀察現象、實驗數據或效果比較等重要的原始資料和分析結論的論文。實證研究分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近年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兩者,主要研究方法有調查問卷/量表(常伴有訪談)、文本分析、觀察法,實驗法等[4]。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確定研究的問題
明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分析課題是否具有創新性、可行性,影響可行性的一般因素是什么。
(2) 分析研究的問題
首先,界定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搜集相關支持理論。其次,分析所研究的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導致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可借鑒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再次,說明作者擬從哪些創新角度對此問題進行研究,建立研究假設。
(3) 制定研究的方案
運用實證方法展開的研究,需要事先作好周密的設計,以求對實施研究進行嚴格的控制,盡量排除研究者、被研究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具體做法如下:確立研究中需要考慮的相關因素和觀測指標;確定研究方法;明確已具備條件和尚需創設的條件;明確研究的具體步驟和時間安排;設計必要的問卷、調查表、測驗題、實驗過程等。
(4) 實施實證研究
依據方案進行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時,研究過程也有差異。例如在以調查/訪談為主的實證研究中,首先需要進行預調查,然后根據預調查結果修改調查設計;實際調查中注意尊重客觀事實,如實記錄,不把主觀傾向帶到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在以實驗為主的實證研究中,首先,進行實驗前測;控制實驗的各個環節、實驗對象、實驗時間和場所的安排等因素;其次,如實記載自變量的操作情況、無關變量的控制情況、因變量的變化情況和其他相關情況;再次,進行實驗后測,了解實驗后被試在所研究的特質上達到的水平[5]。
(5) 整理資料,作出總結
對研究過程進行總結;用適當統計方法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并詳細分析;得出研究結論,以量化資料反映客觀屬性,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指導性或改進性的策略或建議。
3 典型題目
(1) 課程/課堂教學
幼兒園動漫環境創設效果的研究/非語言符號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小組討論學習在**課堂中的效率研究/**市高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現狀分析/《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現狀調查和研究。
(2) 學生學習
**地區高中學生研究性學習情況與調查研究及推廣措施/概念地圖支持學習困難學生寫作的實驗研究/**市在校大學生博客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大學生信息技術技能的調查研究。
(3) 教師專業發展
對**市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方式的研究與建議/中學對教育技術師范生能力與素質需求調研/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職業倦怠調查研究及應對策略/**地區高中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的調查與分析/教育Blog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研究與展望――以**地區為例。
三 設計類論文
1 定義
本文界定的設計類論文是設計課堂活動、模型、系統等一些應用性研究的文章;它重在應用或檢查理論,并依據理論進行分析設計,得出直接的設計成果。本類主要是設計課堂活動及一些應用平臺模型,對于以編程實現的應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將在第四類論文中闡述。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對選題背景和依據理論進行概述
對選題背景進行描述,指出設計的目的;對相關概念和支持理論進行概述。
(2) 對相關研究現狀進行深入調查
深入調查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現狀,從已有研究成果提煉出本課題可以借鑒的具體內容和要素,并重點指出已有研究成果中的不足之處,分析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初步確定本論文中的設計需要解決什么實際問題。
(3) 對設計進行需求分析
在上一步中已經初步確定所做的設計需要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后,緊接著就要對設計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如果可行,則要進一步具體回答“本設計要做什么”的問題,細化設計任務。
(4) 進行具體的設計
根據細化的設計任務來進行具體的設計,作者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詳細描述具體的設計過程。
(5) 應用所做的設計
應用分兩個階段:試應用和真正應用。前者主要檢測所做的設計是否完善;后者是根據試應用結果對設計進行改進和完善,直接檢測所做設計的應用效果。不管是哪種應用,都需要記錄應用的具體過程。
(6) 分析成果,總結和展望
對應用成果進行分析,將成果與目的對照,看有沒有實現設計目的;指出具備更完善的條件時設計還能改進的地方。
3 典型題目
基于三維動畫技術的視頻課程片頭設計/基于協作學習的課堂活動設計/中學信息技術網絡學習社區的分析與設計/多媒體界面的創意設計/網絡教學平臺的整體設計/績效觀下的企業培訓教學系統設計。
四 開發類論文
1 定義
本文界定的開發類論文是描述為解決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而設計的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及應用過程的文章。由于是教學應用軟件的開發過程,所以可以參考各類軟件生命周期模型,在模型指導下融入對教學過程的思考,實現教學過程思想對軟件開發的指導,以及軟件應用對教學過程的反饋與建議。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對選題背景和依據理論進行概述
同“設計類論文”,著重描述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性質、簡要解決辦法及對系統功能的大概要求。
(2) 對相關研究現狀進行深入調查
同“設計類論文”,并對該軟件系統解決特定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預期。
(3) 進行軟件需求分析,
首先進行可行性分析;其次確定系統可以實現怎樣的功能,即系統“要做什么”,從該步驟開始,可以參考幾種常見的軟件工程生命周期模型來安排系統開發的過程和進度,采用常用的結構化分析方法來進行分析,并且撰寫相應的文檔,例如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說明以及補充材料等[6],為設計過程做好充足的準備。
(4) 設計過程
包括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過程。對(3)中的系統功能進行細化,進行系統總體結構設計,數據結構以及數據庫的設計,產生若干獨立的功能模塊,然后再對每個模塊進行詳細設計。
(5) 編碼與測試
即軟件開發中實現的環節,可以獨立進行,撰寫相應的文檔,總結一些實現方法和技術優化上的體會。
(6) 系統的應用和反饋
類似于系統開發的調試階段,即讓系統在實際環境中運行,看系統的運行是否能夠適應軟硬件環境,是否真正滿足預期的要求,并記錄反饋信息,以再回到階段(4)進行優化設計,改善系統的性能;在最終成品的應用中記錄最終的應用效果。
(7) 總結和展望
對開發成品及其應用成果進行評價,將成果與開發目的對照;對比目前同領域中的其它系統,總結過人之處和不足之處,指出具備更完善的條件時開發還能改進的地方。
3 典型題目
網絡教學交互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基于.net的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開發/基礎教育研究性學習平臺的設計與開發/基于Web2.0的在線搜索系統的開發/基于Web2.0的網絡學習平臺的開發。
五 比較類論文
1 定義
比較研究法是通過審查、判斷并列舉事物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的方法,可分為橫向與縱向、同類與異類、定量與定性比較;比較的對象可以是同一事物在時間序列上的特征或現象,也可以是不同事物在同一時間序列、不同空間結構上的特征或現象[7]。它廣泛存在于上述四類論文中,本文探討的比較類論文是指通篇以比較為主要手段,展現和分析比較的內容,以揭示事物本質的論文。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確定比較的主題
首先,選擇比較對象,確定比較的主題。其次,在頭腦中產生對此主題比較目的的假想,比較目的需要立足實際,且在比較研究中可驗證。再次,確定比較的具體內容和比較標準。
(2) 獲取相關資料
搜集和初步整理資料??梢酝ㄟ^實地考察、閱讀文獻、調查訪問、座談討論、實驗等多種渠道收集資料,但考慮到所選材料對達到比較目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選擇最優的渠道以保證材料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3) 描述比較內容并進行差異分析
對每一項比較內容進行描述,進而列舉比較對象間的異同,站在歷史、辨證、多維的視角上來分析比較對象間形成異同的原因。
(4) 得出比較結論
對所比較事物的本質進行進一步揭示,并驗證筆者的假想有沒有實現,得出比較結論。
3 典型題目
信息時代電視傳播的嬗變/論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多媒體信息傳播與大眾傳播的比較/網絡課程與精品課程的對比研究/大眾傳媒信息與學校教育信息比較研究/Web2.0應用國內外現狀比較研究/現代遠程教育監督機制中外比較研究/農村受眾媒介素養習得差異性研究/**和**區域信息化差異比較/**市重點小學教育網站主頁設計比較研究。
六 總結
本文探索出的教育技術本科畢業論文的幾種分類及各類的主要任務和具體寫作步驟,只是在為提高畢業論文質量上的一種探究,必有不足之處。在論文實際寫作中學生還需綜合地、靈活地選用各種研究方法,在各類論文具體寫作步驟基礎上學會變通,不能固化在這些框架中,這樣才能寫出創新的、高質量的畢業論文。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管理卷/理學卷/電子信息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1-6.
[2][3] 如何寫綜述論文全攻略[EB/OL].
[4][5] 馬云鵬.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7,19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