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4:01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語文教研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通過啟發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文言文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多閱讀淺顯易懂的文言文,同時借助注釋和相關文言文翻譯的工具書,對文章中的字詞句進行理解,從而讀懂文章的內容。同時還要整理文言文中的文言實詞、文言虛句、文言句式的意義及其用法。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自己自主動的去摸索,還要找出并掌握其中具有規律性的東西,有助于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例如在教學《滕王閣序》中,對“目吳會于云間”中的“目”分析其在此的用法,同時讓學生在回憶之前所學的《鴻門宴》中的“數目項王”中的“目”的用法,通過比較看得出來“目”字后面都是用的名詞(n),從而得出“在一個句子中若是有連個n連用,那么其中的一個n或用為v(動詞)。接著讓學生舉一反三,《滕王閣序》中“襟三江而帶五湖”中的“襟”、“湖”,《師說》中的“吾師道也”中的“師”等。又如比較《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采星弛”、《歸去來兮辭》“園日涉以成趣”、《逍遙游》“水擊三千里”中的“霧、星、日、水”等從中就可以找出“n在v前面并不一定就是主語”的規律。通過這樣的教學,逐漸培養和提升學生對文言文中n的使用規律。又如:《勸學》中的“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就是將n放在能愿v后面從而活用為v;《寡人之于國也》中“樹之以?!敝袑放在“之、而”前面使其活用為v等。
通過這樣的比較、啟發、引導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使課堂的氣氛活躍,也提升了教學的效率。
2導入式的文言文教學提升學生的興趣
對文言文傳統的教學方式總是按部就班,首先是介紹作者、背景,接著就是逐字逐句的翻譯,最后進行分析和總結。這種枯燥、沉悶的教學方式讓學少變得疲憊,同時課堂也是“一潭死水”;因此我們要打破這種教學模式,根據學生所熟悉的內容導入教學。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調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例如《鴻門宴》的教學中,首先我講了一個傳說導入該堂課:紀曉嵐的一首祝壽詩“這個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塵。生的兒子都是賊,偷得蟠桃敬母親”。然后,我結合了《黃河九曲寫事要有點波瀾》中的知識點,再讓學生對“宴會中”的那部分進行了通讀,并分析文章的動人之處。最后再進行總結。類似這種切入時式的文言文教學,讓學生在上課一開始就投入到質疑的氛圍中,同時還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放開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大膽去創新
為了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始終堅持讓學生自主學習,借助工具書、注釋等,翻譯內容,理解全文。
3.1閱讀全文
新課標的要求:閱讀文言文和古詩詞,并背誦經典的名篇。因此,閱讀是學好文言文的基礎、關鍵。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翻來覆去的閱讀,積極的調動自己的大腦思維,借助相關字詞句的預感來回憶之前所學知識,從而更好的認識、分析、理解、感悟全文。針對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問教師或者是借助工具書等。
3.2不斷的積累
語文教材無非就是例子,學生要憑借著這些例子舉一反三。對于學生來講,該篇課文中的字詞句等就是例子,學生只有不斷的積累名言絕句,并掌握它們的用法和意義,才能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鞏固性的積累不僅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好的吸收,還能提升思維的靈活性和散發性。時常讓他們抄襲部分課外的文言文語段進行熟讀、背誦,以便于幫助他們解決課堂上的新問題,完成知識的遷移。
3.3歸納和總結
針對學生的知識面相對來講是比較狹窄的,加之部分的實虛詞句等在文章中體現得不夠充分,那么,這就需要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有助于其他文章的學習。例如教學這篇《寡人之于國也》,本篇文章有4處用到了介詞“于”,根據學生的歸納、查閱工具書之后,對“于”字的有四種用法:表示對象;地點、時間;被動;比較。又如讓同學們總結被動句型,借助《廉頗藺相如列傳》這篇文章中的“而君幸于趙王”、“徒見欺”、“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這幾句被動句,學生的總結:“于”、“為……所”、“見”、“見……于”以及用主動進行表示,如“帝感其誠”。這些都是表示的被動。
[關鍵詞]高中教育;學校評價;教育質量;學校效能;自主變革
一、問題的提出
因角度不同、立場不同,每一個人看待教育質量的標準和要求都不同,其結果隨之也就存在差異。就同一所高中,不同的人對其教育質量的評價甚至可能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如果站在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角度,“教育質量”可以說是一個“定義最差”的概念。另一方面,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國家教育質量標準,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評價沒有統一標準可依。雖然“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國家教育質量標準”,但是國家已經認識到了“只重視數量忽視質量的價值理念與行為實踐導致了各類問題,使人們對我國的學校教育辦學質量提出質疑。教育質量問題開始進入社會各界的關注視點,并成為教育理論研究的一個熱點。”[1]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要“建立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標準和評估指標體系。各地教育部門要把檢查評估學校教育質量作為一項經常性的任務”。2007年11月國家正式成立了“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在成立大會上,周濟部長指出:“要通過監測,全面準確把握我國基礎教育的質量狀況,科學診斷我國基礎教育質量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為教育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基礎教育發展的規律、人才成長的規律和教育管理的規律,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通過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盵2]
對高中教育質量的評價,邏輯上講,評價主體可分為教育行政部門、主要由家長構成的社會、學術團體(或中介機構)、學生(作為受益者)以及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的行政性評價,強調教育要為國家未來發展服務,強調學校對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執行以及學校是否能培養合格的國家需要的人才,注重整體的、長遠的利益,是一種較為宏觀的評價;學術團體的評價,注重理論及其體系,強調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常帶有一種理想主義的色彩,是一種說服力較弱的評價;學生理應是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主體,是最有發言權的,是一種最為真實的評價,但往往比較膚淺也比較片面;學校的自我評價,對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對學校的發展方向有著不容忽視的導向作用。在我國目前學校教育質量評價的現實中,缺乏學術團體或中介機構的評價,學生也很少成為評價的主體,行政性評價表面上處于主導地位,實際上是社會性評價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社會性評價與行政性評價之間出現了明顯的沖突,這種沖突已經導致學校處于兩難境地,結果出現了“學校究竟聽誰的”[3]的僵局。因此,學校作為自身變革和發展的主體,要在整合行政性評價與社會性評價之間平衡的基礎上,確立一種自己的教育質量觀和教育價值觀。
二、樹立“整體動態”的全面教育質量觀
在我們看來,教育質量應該按照“輸入—過程—結果”模型來進行整體分析和動態分析。學校教育的輸入要素主要包括:課程和教材、學生、教師、管理者、教育教學設備設施和辦學經費等;學校教育的過程要素主要包括:教與學、教務管理、學生管理、考試、評估等;學校教育的結果要素主要包括:學生的學業成績、高考成績、升學、學生獲得的知識和技能以及道德、社會性、適應性、創造性等。在上述多種要素中,我們更進一步認為,衡量高中教育質量的核心要素,主要是以下五個方面及其發展潛能和發展程度。
(一)學生素質及其發展潛能和程度
就學生素質的內涵,國家提出了具體的高中培養目標,這是國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學校教育質量評價的基準。學生的考試成績只代表著學生素質的一個方面,絕不是全部,比如考試考不出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也考不出學生的情感和心理特征。所以我們這里更加強調的是學生素質的全面性、基礎性、和諧性和潛在性。身體不健康、心理不正常、道德低下、自私自利、高分低能等這樣的學生都不符合國家的基本要求。另外,教育質量的高低,一定還要看學生的進步程度和未來的發展潛能。畢業時學生水平相差無幾的兩所學校,由于入學時水平相差很多,這兩所學校的教育質量是不同的,尤其要看這兩所學校學生的理想追求、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創造精神等相關的發展潛能。
(二)課程教學及其發展程度
課程及其結構是決定學生素質的重要因素,是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是學校建設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學校課程體系的標準不外乎就是合目的性、針對性、均衡性、彈性、實效性、發展性等。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學校課程必須體現國家意志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確保國家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規格;另一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為學生的充分發展提供足夠的資源,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足夠的空間。課程能否對學生產生影響、怎樣產生影響、產生多大的影響又取決于教學。對教學的要求,應該包括目標的明確性、內容的豐富性、方法的適切性、形式的多樣性、師生的交互性、過程的生成性、課堂的生態性以及生命性。
(三)教師專業化及其發展潛能和程度
教師專業水平是決定教學成效和影響學生成長的主要因素,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管理的重要部分。一所學校的教師專業水平低下,肯定不可以說這所學校有很高的教育質量,教師專業水平和素質必將成為教育質量的重要部分。教師專業一般要包括職業道德、專業理念、專業精神、學科知識和文化知識以及教育教學能力等諸多方面,而且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得益彰。比如一個教學能力比較強的教師,如果他的師德很差,或者缺乏專業精神,他都不會受學生歡迎,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顯然,在不同的學校里,教師接受不同的培訓和教育,自身發展的程度也不同。教師專業化應著眼于教師自我更新、自主建構、自覺反思的意識和能力的發展。
(四)物質資源及其發展程度
這主要是指課程和教學中需要的教學設施和設備,圖書和相關的信息資源,以及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專用教室等,這也將成為教育質量的組成部分。學校每年應劃撥一定比例的發展資金,添置物質資源,充實信息資源,并合理配置,不斷地提升硬件建設水準,以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和學生不斷增長的發展需要。
(五)組織文化及其發展潛能和程度
這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標志,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顯而易見,一所學校連校風、學風、教風都不好,能說這所學校有較高的教育質量嗎?學校組織文化,不僅包括辦學理念、價值取向、教育思想、管理觀念,也包括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規范,以及物質環境;常常表現為課程文化、教學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學校文化有低級與高級、膚淺與深刻、弱與強、小與大之分,是一個不斷提煉、豐富和發展的過程。
三、確立以“主體發展性教育”為核心的學校教育思想
對學校生存和發展而言,“教育質量只是一個基礎,只有質量是遠遠不夠的,只重視效率也是不行的,還必須把握教育的發展方向,不僅要正確的做事,努力把事情做好,更要注意做正確的事情,不要犯方向性的錯誤。它將引領人們去探索什么是正確的教育,什么是正確的教學,什么是正確的教育領導,什么是正確的教育管理”,也就是要確立“學校效能”[4]的理念,學校要承擔起教育學生、培訓教師以及自身發展的三重責任(三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其中某一種責任;要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體系和管理思想體系(按照教育規律辦學),而不能僅憑借經驗(苦干)和熱情(蠻干);要在確保教育質量的基礎上,樹立強烈的學校自主改進的意識,提升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培育學校自主變革的文化。在教育價值多元化的社會里,我們仍然要堅持素質教育的目標觀(全體性、全面性、基礎性、發展性等)、主體教育的過程觀(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教育是主體與客體的一種對象性活動、主體間的一種意義活動、主體自身的一種建構活動),以及終身教育的結果觀(強調開發人的潛能、學習能力、自立能力、交往能力、選擇能力等)。以此為基礎,我們應該確立如下的教育思想體系:
關照人的教育活動觀。開發潛能,夯實基礎,揚長補短,持續發展;尊重與信任,溝通與理解,體驗與建構,合作與互動;課堂與課外,計劃與無計劃,顯性與隱性,校內與校外。
著眼于發展的學生觀。學生是獨特的對象(有潛力、有差異、有個性、獨立性、向師性、對象性);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自主活動);學生是發展中的人(主動發展、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健康發展)。
追求幸福的教師觀。教師是職業,教師是專業,教師是主體。
基于手段的課程觀。課程是為學生發展與成長所提供的時間與空間,課程是學科與活動、知識與經驗、過程與結果、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統一,課程是一個含有設計(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實施、評價的系統工程。
體現生命活力的教學觀。教學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教學是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的統一,教學是教與學耦合互動的過程。
發展性的評價觀。評價功能多樣化,評價方法多元化,評價內容全面化。
四、建立“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機制
為確保上述教育思想及其體系的貫徹和實踐,學校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這里的人包括學生和教師;“以人為本”,就是要確立“人”是目的,“人”又是主體,就是要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就是要合理認識和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事、人與自我的各種關系和矛盾。為此,學校首要的是確立自己的建設目標和辦學思路。比如我校的辦學目標是:專家型校長,智慧型師資,多樣化課程,鮮活的課堂,人文化環境,健全的學生;辦學思路是:以人為本,依法治校,按章辦學,科研強校,服務社會。在此基礎上,建立學校管理機制。
在課程管理上,要有清晰的課程意識,明確課程的意義和價值;課程結構和設置一定要符合國家的要求;適度開發校本課程,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展需要;要努力開發、利用、推廣課程資源;要樹立“教師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的觀念。
在教學管理上,要確立教學常規活動(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后輔導、考試等)的相關制度;正確地處理教材與教學內容的關系,樹立“用教材教”的觀念;要明確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點;要充分發揮課堂管理的教育作用;要鼓勵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實驗,課堂也是教師探索教學、自身發展的平臺。
在學生及其活動管理上,要明確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和要求;學校要有目的、有計劃設計并組織豐富多彩的多種性質的活動;為學生的自主活動創造條件和平臺;要制訂相關的學生獎勵和處罰條例和辦法;把管理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在教師及其教育管理上,對教師的管理要把科學與人文、定量與定性、結果與過程結合起來;把對教師的管理寓于教師教育之中;學校要有明確而具體的教師教育的目標、內容、措施和制度;教師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轉化為教師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要把校本教師教育與教師的教育實踐有機統一起來。
在人際關系的管理上,要營造“積極向上、勤奮工作、團結合作、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工作氛圍;讓教師產生“歸屬感、責任感、榮辱感、危機感、幸福感”的生活體驗;創設“尊重、誠信、寬容、關心、共生”的人際環境;學校領導干部要做好人際關系的表率,協調好不良的人際沖突;建立起民主、平等、寬容、和諧、互助的師生關系。
在物質資源的管理上,制訂各種資源的保管和保養制度;優化配置各種資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種資源;充分挖掘資源的教育意義;盡可能地使物質資源增值。
五、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學校自主變革文化
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學校自主變革文化主要是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教育質量的保障與提高,教育思想的形成與實踐,學校管理的執行與監控,都是一個改進與變革的過程,一個發展與完善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校既充當客體,又充當主體,學校是主客體的有機統一,在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主體客體化、客體主體化,從而實現學校有序、和諧、高速、安全、持續的發展。
學生主體能力的提升。學生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學生是被管理者,也是學校管理的主人;課堂教學要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終身學習的能力;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校和班級的管理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會和其他社團組織在學校管理和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教師主體意識的覺醒。教師是學校組織的重要人員,是學校建設和管理的主體,教師要把學校建設與發展看作是自己的事情;學校是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場所,也是教師生活的場所,教師要把學??醋髯约旱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之一,要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并把教育和對學生的管理結合起來;教師是自身發展的主體,要高度重視自己的成長和提升,把自身發展與學校發展有機統一起來;教師對待學校變革,既不能觀望,更不能成為阻礙,而是積極的倡導者和能動的參與者。
學校自組織文化的生成。學校辦學自的合理把握和恰當運用,校長正確的價值引領和指導,校長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宣傳與推進;一切變革都建立在已有優秀傳統的基礎上,要倡導反思文化;所有問題的解決都是一個研究的過程,要努力打造探究文化;樹立團隊意識,弘揚團隊精神,體驗合作文化;熔鑄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
學校特色的創建。學校特色是學校辦學目標和教育價值的集中體現;學校特色要張揚教師和學生的個性,體現教師和學生的優勢;特色建設是一個漸進的形成過程,需要規劃、設計、需要經營、打造;特色建設不能脫離學校教育活動而“別具一格”,不能為了特色而特色;特色建設追求的是一種境界,一種更好的境界,一種完美的境界。
學校影響力的擴大。要不斷地提升教育質量;不斷增強學校成員的內部凝聚力;樹立學校師生員工的外部良好形象;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爭取更多的社會榮譽;學校要為教育改革做榜樣,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
校長知名度的增強。校長要有職業理想,把辦學作為一種事業,而不是追求一種政績;校長要學教育、懂教育、研究教育,按教育規律和教育政策辦事;校長要引領學校不斷變革,培育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學校的創新精神;校長要有人格魅力和學術水平,樹立領導者和管理者的權威;校長要在自己的領導和管理實踐中,不斷增長自己的學識,提升自己的能力,培育教育家精神。
[參考文獻]
[1]樂毅.關于制定我國國家質量教育標準的幾點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3):17-20.
[2]周濟.全面開展質量監測建立健全基礎教育質量保障體系[N].中國教育報,2008-2-14(1).
一、前言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的課程目標、實施、結構、內容、評價等方面都做出了與以往不同的、創新的要求,這些看似與教學語言沒有關系,然而深究之中,就會發現教學語言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都是無法忽視的。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敝灰處熑孕枰c學生交流,就離不開教學語言。一方面好的教學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語文是非常具有人文氣息的學科,古人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見語言的交流對于一個人內在精神世界的影響不容小覷。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更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內涵和專業素養,提高教學語言表達能力,這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因為教學語言還是與時俱進的,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不斷更新自己,充實自己。因此去探究新課改要求下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二、教學語言的內涵概述
通常的研究認為教學語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學語言既包括有聲的教師教學的口頭語言,亦包括無聲的神態和體態、教材、講義以及板書甚至于課堂環境和氛圍等等。狹義的教學語言指的就是教師在課堂上組織教學的口頭語言,本文的論述中使用的是狹義的教學語言。借用大教學家夸美紐斯的話:“教師的嘴好似源泉,知識的溪流由之流淌?!睂τ趯W生而言,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最直接的接受知識的渠道,好的教學語言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激蕩著學生的思維,更能鮮活知識,使教學過程水到渠成,使學習過程愉悅而輕松。
最直觀的教學語言的要素是口頭語言,這是教師思維的直接體現,除此之外教學語言的要素還包括語調、語氣、節奏等方面,這些亦是教師在磨煉和提高自己的教學表達能力時不可小覷的。試想若教師講話有氣無力,那么無論多么氣勢磅礴的語言也無法發揮出它本身的感染力,而若教師在表揚學生的時候語氣卻是非常平淡,無論多么叫人開心表揚也會失去它的色彩吧。
教學語言的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恰如其分的“教”,即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具有教學意義,教師不要講無意義的空話,更不要講無依據的大話。教學語言要能夠反映教學設計的內容,要具有啟發性。其二是富有感染性的“學”,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富有神采和感情,促進學生的成長和對知識的理解。
三、新課改對高中語文教學語言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師與生的對話,是信息與情感的溝通和交流。”筆者認為這一觀念對于教師的教學語言做出了以下期望:
1.教學語言體現師生平等
新課改下的教學觀念是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權威,而是走下神壇可親可近的溝通交流者,善意引導的迷津指點者。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能夠體現師生平等,比如說我們從前提問的時候會說:“同學們思考并回答我的問題?!比绻覀儞Q一種說法:“下面老師想請幾位同學來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毕噍^之下,第二種說法平易近人許多。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通過教學語言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應當受到非常的重視的,因為教學時的口頭表達是學生接近教師的最直接方式,如果教師自筑高臺學生親近不得,自然會對語文失去興趣。
2.教學語言體現人文素養
語文是充滿人文主義情懷的一門學科,尤其是對于高中生來說,繁重的課業和不小的高考壓力往往使他們容易對學習產生倦怠,在參加高考的所有科目中,語文是唯一具有藝術性和人文情懷的學科,因此應該是能夠陶冶情操的,能夠放松身心的,能夠培養審美意識的??梢哉f高中語文教學對教師的人文素養有著很大的呼喚,只有胸中有天地的教師方能談吐優雅吸引人,只有腹有詩書的教師方能課堂當中氣自華。談吐間能夠讓學生增長見識,開闊胸懷的語文教師,他的教學語言一定是具有人文素養的。
3.教學語言具有邏輯性
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學生,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邏輯性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教師自己就顛三倒四、前后矛盾,那么學生也會失去對教師的信任從而對學科產生排斥心理。尤其是對于已經具備相當的判斷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來說,更要求教師做到語言縝密不出漏洞,不說空話和沒有依據的話,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才能建立教師的引導者角色。而對于語文教師而言,缺乏邏輯的教學語言可能使學生對課文或者語文知識的學習產生困惑或者歧義,把握不到教師所要講解的內容。
4.教學語言機智幽默
一個能夠將幽默感帶入課堂的教師一定會贏得學生的喜愛,為此,不少學者研究了幽默的教學語言在課堂中的運用和作用。舉個例子來說,一位教師在講授“對對子”時候出了這樣一對上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睂W生在嘗試對出下聯的時候冥思苦想良久仍沒有答案,教師靈機一動說“男同學女同學,男女同學生男女?!边@一對不但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緩解了沒有學生對出下聯的尷尬,還給同學們開了個好頭,啟發了他們的思維,最終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對出工整的下聯。機智幽默的教學語言不但能夠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更能夠使教學生動活潑,增加課堂的吸引力。
關鍵詞:高職教育;英語教學;德育教育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蓬勃發展。它是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以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的培養為目的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培養對象將直接從事一線生產、基層服務和管理工作。這就要求他們不但要有扎實的實用知識而且更要具備高尚的品德。蒙牛公司總裁牛根生的用人觀是: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使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他還說:一個人智力有問題,是次品;一個人的靈魂有問題,就是危險品。
我們的教育方針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合格人才。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迅猛發展,職業院校招生規模迅速擴大,高職院校學生德育教育的問題日漸突現。如何發揮英語教師特殊的育人作用,是擺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包含著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因此,語言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英語教學的同時,不但要教授學生語言知識,諸如詞匯、語法、語音、語調、翻譯和寫作技巧,等等,還要結合所教材料,充分挖掘其文化內涵,自然而然地將德育教育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奮發向上,努力進取,學有所成,為祖國建設服務。作為一線的英語教師,多年來我不僅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其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以下筆者將略作陳述,以期拋磚引玉,共同探討。
一、結合教材,深挖主題
根據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和特點,高職英語教材所選課文大多是英文原著的縮寫、摘錄或精彩片斷,大多比較實用,但不乏說情明理,既樸實無華又透析著哲理的精美篇章。例如,《當代應用英語》第一冊第八單元WaystoImproveManners(如何改進舉止風度)一文,講述了得體舉止所包含的基本因素——astrongsenseofjustice;nothingmorethanahighlydevelopedsenseoffairplay…(強烈的正義感和高度文明的公平意識的體現,等等),并且闡述了能夠改進一個人舉止風度要做的三件事。在學習該課文之前,筆者在黑板上寫了幾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Warm-upquestions讓同學們討論。WhatdoesPolitenessmean?Whatattitudewouldyoutakeifyouwerefacingdifficulties?同學們舉事例講道理,用身邊的人和事說明“禮貌是什么”——關愛他人;待人接物要謙遜大方;處世要謙讓;與人碰面要sayhello;與人道別要saygoodbye;得到他人幫助應saythanks,等等,不一而足。在講課文時,遇到精彩閃光的片段,筆者會讓同學們背下來,鞭策自己的行為,陶冶自己的情操,比如,本篇課文中有一段文字文筆很精美,語言很簡練,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同學們也非常喜歡這樣的片段?!癇utsomeofthemostpreciousgiftsinlifecomewithnostringsattached.Youcan’tachieveabeautifuldaythroughanyeffortonyourpart.Youcan’tbuysunsetsoreventhescentofarose.Thosearetheworld’scourtesiestous,offeredwithloveandnothoughtofrewardorreturn.…”(生活中一些最珍貴的禮物是沒有附帶條件的,任憑單方面怎么努力,你也不可能創造一個陽光明媚的佳日。你不能買到落日,甚至玫瑰的芳香。這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伴隨著關愛,不求任何回報。得體的舉止是或應該就是這樣的吧。)
在學習第二冊第六課TheKeystoBuildingSelf—Confidence(自信的價值)時,課文講述Joe因為“把握自我,擁有自信”而成功的故事,我們邊講邊討論,同學們各抒己見,用流暢的英語表述著自己的觀點,“充滿自信和高度自尊會在自己生活中無處不起作用。雖然我們不是生來就有自信或自尊,但是我們可以在以后的日子培養這些品質”等等。這樣不但練習了同學們的英語口語能力,語言組織和相互交流能力,而且使他們意識到自信的力量、魅力與價值。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滿懷激情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在談到節日時諸如ThanksgivingDayandChristmas(感恩節和圣誕節)、Easter(復活節)、Halloween(萬圣節前夜)等,筆者會不失時機地引導同學們將英美國家的節日和中國的傳統佳節進行比照TheSpringFestival,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NationalDay等等,了解西方人的節日禮儀,風俗習慣,但不盲目地崇洋,照搬照抄,而要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我們中國人的節日淵源,節日意義,繼承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弘揚中國人的風俗禮儀,將中國的文化發揚光大。
二、話題討論,啟發引導
在英語口語課堂上,筆者經常讓同學們分成小組,4人一組或6人一組,給出貼近學生生活的Topic(話題)進行討論,使其自覺地“悟道,明理”。例如:Whydoyougotocollege?WhydoyoustudyEnglish?Ishonestyimportantinanexam?同學們開動腦筋,熱烈討論,積極發言,Inordertofindagoodjob,toearnmuchmoney,為祖國作貢獻,為有一個美好未來,為2008年奧運會……這時筆者順勢利導,啟發引導,使同學們明白青年學生所擔當的社會責任,從而刻苦努力,奮發學習。在談到考試中作弊問題時,同學們坦率地表明了對作弊行為的看法,剖析了自己試圖作弊的動機,也有的同學尖銳地指出了社會上的不誠實風氣對校園的不良影響等問題。通過討論,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對作弊行為統一了認識,大家紛紛表示要告別作弊,做一個誠信正直的青年。
在學習CollegeLife時,讓同學們討論“如何過好大學集體生活?”“如何和師友和睦相處?”同學們聯系切身感受,暢所欲言,寢室猶如一個大家庭,我們要學會分享空間,相互關愛,處事靈活,多為他人著想,還要有耐心,心胸開闊,樂于謙讓,等等。經常進行這樣的話題討論,同學們用英語進行會話的能力顯著提高,并且提高了認識,陶冶了情操,比單純“說教”式的思想教育更有利于學生高尚品德的養成。中國-三、讀名著、看電影,培養高尚愛情觀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大學生正值青春韶華,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家庭觀,處理好復雜的感情和人際關系,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順利成才。
長久以來,大學生談戀愛是人們諱莫如深的話題,擔心影響學習,帶來諸多麻煩問題,總是想方設法禁止,但又屢禁不止,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人們已經意識到“啟發引導”比“禁止”、“堵塞”是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筆者經常利用英語視聽課的特殊優勢,讓同學們觀看英文經典電影,比如,《簡愛》、《泰坦尼克號》等。向他們推薦世界名著如《傲慢與偏見》,讀后、看后用英語討論或寫出讀后感、觀后感,也可對某一細節發表評論。使同學們懂得愛情是美好的,但愛情需要付出、需要責任、需要理想,愛情尊重人格平等……不要一味的追求金錢,追求一時的快樂而自欺欺人,大學時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同學們要妥善對待大學時代的戀愛問題。筆者經常開導他們要把對異性的好感和仰慕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學好知識、掌握技能,畢業之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再談戀愛也不遲,對他人、對社會要有一種責任感和獻身精神。
四、名句格言常伴左右,激勵自己奮發向上
有很多學生將名人名言當作自己的座右銘,以此來時刻提醒自己,激勵自己,堅持不懈,發奮圖強,實現自己心中既定的遠大目標,或激勵自己的日常行為。因此,名人名言的翻譯倍受學生的青睞。筆者經常給學生挑選一些人格高尚、志向遠大的名人名言,或英譯漢,或漢譯英,內容大多是關于積極的人生態度、鍥而不舍、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具有強烈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的警句格言。例如,漢譯英:“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造成差別的不是門第,而是美德?!薄叭嗣窭娓哂谝磺小!薄翱茖W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薄盎侍觳回撚行娜??!庇⒆g漢:“Thevalueoflifeisnotwhatyougain,butwhatyougive.”“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Geniusisonepercentinspirationandninety-ninepercentperspiration.”學生們每次都熱情高漲,加上及時的鼓勵,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紛紛提出不同的翻譯方案,并寫在黑板上,讓他們在討論、比較,表揚他們哪些詞用得生動貼切,提醒他們哪些句式更適合格言的翻譯,并且說明格言警句常用現在時態等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同學們不但練習了翻譯技巧,激發了學習熱情,又陶冶了高尚的情操,真可謂一舉多得。
五、結合形勢,樹立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情懷
Beijinghostedthe29thOlympicGamesintheyear2008.(北京于2008年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這是舉世矚目的一大盛事,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是第一次舉辦這樣盛大的賽事,風格獨特、形式別致的開幕式,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一致贊賞,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五千年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示了偉大中國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昌明的政治體制。從申辦到成功舉辦,我們做了巨大的努力,奧運會是全世界各民族的體育盛會,來自世界220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齊聚北京,他們的共同語是英語。同學們通過現場或看電視真切體會到英語語言及交際的重要性。奧運會后,我們舉行了奧運英語專場討論,同學們用他們飽蘸激情的話語,標準流暢的英語表達著對我們偉大祖國的自豪與驕傲,表達著對奧運冠軍的敬佩與贊賞。通過這樣的探討,同學們不但學習了英語知識,培養了綜合應用英語進行有效交際的能力,同時也樹立了民族自豪感,使愛國主義思想在潛移默化中養成。
綜上所述,語言學習和德育教育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協調統一的。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語言這一文化載體,在進行聽、說、讀、寫、譯語言技能訓練的同時,充分挖掘教材所蘊涵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思想品德的引導,寓德育教育于日常英語教學之中,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為社會培養品德優良,知識豐富,動手能力強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1創新教育的概念
創新教育的實質就是在教育中貫徹創新精神,要求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基本目標。創新教育的核心是依托九年義務教育,通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在創新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受教育者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受教育者形成獨立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根據不同研究目的,創新教育教育又可分為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人格三個方面。
1.2創新教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生物是一門探究性很強的學科,如何打破傳統生物實驗教學,創新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本研究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結合創新教育精神,本研究設計創新教學小組進行生物實驗課教學,通過實驗驗證“創新教育小組”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在之前的教學中,雖然也嘗試過運用創新教育的理念進行生物實驗教學,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導致這種理念無法在教學中得到落實,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本研究是在精心設計實驗的基礎之上,結合比較清晰的教學目的完成的,可以說在過程上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2.研究對象與實驗設計
2.1研究對象
根據研究需要,選取筆者所帶的班級為研究對象,隨機進行自然分組,選兩個班為實驗班,兩個班為對照班,根據研究需要,設計高中生物實驗知識基本調查表,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高中生物實驗知識基本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知識方面之間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滿足實驗需要。
2.2實驗設計及實驗內容
結合高中生物教學大綱規定,選取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三個實驗內容。為了排除非實驗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前對學生講明實驗實施步驟,取得學生的理解和支持。為了減少教師教學經驗對實驗的影響,實驗期間兩組教學由同一名教師負責,實驗期間兩班嚴格執行教學大綱和實驗內容,兩組唯一的區別是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同,實驗組采用創新教育精神設計的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實驗結束后由生物教研組選取教師出題并進行考試,考核內容限定于實驗內容。
3.結果與分析
實驗后兩組卷面成績P<0.05,說明兩組卷面成績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實驗班成績好于對照班,實驗班的平均成績比對照班高10.6分。實驗后兩組實驗操作能力P<0.05,說明兩組實驗操作能力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實驗班成績好于對照班,實驗班的平均成績比對照班高11.5分,說明傳統生物實驗教學方法和依托創新教育設計的“創新教育小組”教學模式在促進學生掌握生物實驗知識的方面存在差異,實驗組所采用的創新教育模式優于對照班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模式。這可能是因為傳統實驗教學方法只是注重學生對已由知識點的理論化記憶,沒有調動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而實驗班因為進行“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寫作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和創新能力,所以實驗知識掌握和操作能力掌握得比較好。
4.實驗結果分析
4.1“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優于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原因分析
首先實驗班教學理念教學領先于對照班。實驗班依托創新教育設計“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在教學理念上打破傳統生物實驗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對已有實驗成果的強化記憶,導致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和掌握只停留在理論的知識記憶上。實驗班采用“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學習能力。具體來說,“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點,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基本出發點,課前老師認真研究教材,分解教學任務,營造教學氛圍,提供創新舞臺,充分利用多種因素調動學生互幫互學。在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到所有組員為實現一定的實驗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運用“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能訓練學生團隊協作、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交流、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及創造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4.2“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的實施辦法
“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以創新教育為基本出發點,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基本目標,通過適當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體來說,就是在實驗內容教學設計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因素引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皠撔陆虒W小組”教學模式的實施辦法如圖1所示,“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教師要對教學條件有客觀的認識,教學條件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和實驗基本情況(生物教學實驗內容、實驗條件等),提前做好實驗各項準備工作。其次根據教學條件和教學大綱規定確立實驗內容,設計生物實驗教學方案,力求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選取和設計教學實驗,預設各種實驗環節啟發引導學生及出現問題時的應對策略。最后制定并完成“創新教學小組”分組和實施策略。在實施過程中,“創新教學小組”模式以教師集中進行課堂教學為開始。在實施“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時,實現分組是最關鍵的一部分,應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控制,盡量均衡搭配,避免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傷害??偟膩碚f,如何進行正確分組,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對學生的正確認識和評價。
5.結論和建議
1巧設語言疑問,激發學生學習情趣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語言來激發學生高昂的學習情趣和興奮地智力內心狀態,才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在使用語言技巧的的時候應該巧設懸疑,并采用提問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突破學生受固定知識的限制,變無疑為有疑,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吸引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探索思維,使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的開展。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充分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緒、掌握知識的能力以及掌握體育的基本動作技能情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思維方面出發,結合實際的教材內容,巧設語言懸疑,體現教師語言藝術性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如:在武術練習的課堂上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編一些比較順口的詞語或順口溜,使學生能夠有效地記住武術的基本動作和名稱,比如說"馬步橫打"、"掄臂砸拳"等等,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教學。
2在教學中要適時、有節奏的運用語言
突顯語言的藝術性價值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在重視課堂語言運用的同時,還應該重視語言的節奏和在什么時候運用什么語言,不同的情境下采用不等同的教學語言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更能突顯教師語言的藝術性價值??焖俚亟虒W語言是不可取的,不能被廣大學生所接受的,因此,在實際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慢節奏的使用語言,并通過一定的動作技巧來伴隨著課堂教學的開展,這樣既突顯了語言的藝術性,又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和訓練情趣。所謂慢節奏的教學語言不是漫無目的"慢"教學語言,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掌握基本體育技能的情況來確定的。如果教師能夠做到適時、有節奏的運用教學語言,突顯教學語言藝術性的價值,這樣在教學開展過程中就能夠有效地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授體操運用中的跨跳拋繩的動作的時候,眾所周知,這一個動作具有很高的要求,既要將繩子拋到一定的幅度,又要要求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優美的動作和姿態。此時,就需要教師及時的運用準確、規范、標準、激勵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提示與鼓勵,使學生在教師的支持與鼓勵下,快速的掌握拋繩的動作與技巧,使學生能夠對拋繩的力度、順序等基礎性知識有效地掌握,進而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為學生的體育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結語
一 、反復誦讀,感受作品語言魅力
語言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必須建立在對語言現象條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礎之上的。它具有直覺性的特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典范的語言材料進行感受,獲得認知上的直覺能力。這種直覺感受最有效的途徑是大量反復的誦讀。
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在教這首小令時,筆者沒有立刻進入分析講解,而是讓學生投入地誦讀幾遍。由于這首小令前三句是景物的排列,景物的特點也很明顯,所以學生就會或多或多少地感受到詩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蕭瑟、悲涼的意境。這就是客觀事物激起的主觀感受。這是認知上的感性直覺,這是獲得語感的前提。這時候再引導學生聯系最后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句,學生就會很容易地體會出這首小令所要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而這些恰恰是建立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之上的,因為讀本身就是一 種琢磨和體驗過程。通過誦讀吟詠,學生把握了它的感情基調,感受到了語言的優美,領略了文章的韻味,省去了許多環節。因為,講解是死的,而誦讀卻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中學課本中有不少文質兼美的抒情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解放思想,減少煩瑣的講解,刪除一些繁重的練習,淡化一 些知識的傳授,適當引導學生誦讀吟詠,以觸發學生的語感。
具體方法有:(1)示范美讀:重在以情感人,讀出理趣,葉老認為,“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了,無論興味方面、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像《荷塘月色》、《再別康橋》、《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課文,或由老師范讀,或播放配樂詩朗誦,引導學生進入“意會”境界;(2)指導誦讀:誦讀時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調動學生全身心多種感官功能,讓學生的感受達到準確、細膩、真切,使學生受到感染,引發感情,而后有節奏、有感情地投入誦讀。
二、整體感知,把握作品語言特色
語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對語言材料從整體上感知,既要“入乎其內”,評點分析,品味語句,又要“出乎其外”,綜合相關內容,聯系寫作背景、材料,從本質上認識語言材料。它要求認知者有更高的立足點和廣闊的視野,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體會作家情感和語言風格,從而獲得強烈的語言感受,把握作品的語言特色,學習其中的語言奧妙。如在《沁園春?長沙》一詞的教學中,筆者首先要求學生通過品讀“看”、“悵”、“怡”等詞來感受作品的語言特色;然后引導學生聯系全篇,想象詩人筆下的人是雄姿英發、氣概豪邁,秋景是活潑、美好、壯麗;最后,筆者讓學生把這些內容與當時的寫作背景聯系起來看,引導學生理解所表達的詩人改造舊中國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壯志。如果缺乏總體感知,就可能一葉障目,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難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形成學生個性化的語言風格。
三、揣摩咀嚼,品味作品語言
葉老說:“一 篇作品只讀一 兩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須多揣摩?!边@句話點出了咀嚼、推敲的重要性。而語感的會意性就決定了人們要領悟語感,就必須揣摩、體味。首先,具體品味語言還要注意調動生活經驗,體會意蘊。人們常說:“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蔽覀儗W習語文,一 定要把生活中的“一 點一滴”積累起來,積累得越多,了解得越真切,遇到一 篇文章,便會引起你的共鳴,仿佛身臨其境,感受深切。如《我與地壇》的第二節,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親身經歷母愛的生活,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作者當時傳達出來的對母親深深地沉痛的悼念。其次,品味語言一定要馳騁想象,意會言語,聯想和想象是語感騰飛的翅膀,因此教學中教師一 定要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想象。如《致大?!?、《雨巷》、《春》等散文詩歌,讓學生腦海中浮現出一 幅幅畫面,盡情馳騁于想像之中,才能感受文學意境。
四、從實踐中強化語言能力培養
從一 定程度上說,語言能力的培養,還要使學生自己進行實踐,使他們養成聽說讀寫的習慣,使其在不斷地運用語言中,激發自身的語言積淀,促進語言能力的形成??梢酝ㄟ^課前演講、口頭作文、書面作文訓練和課后故事會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