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3:37
序論:在您撰寫公共管理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內容提要:該文提出了公共管理的簡明概念;并把公共管理劃分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在此基礎上,闡釋了社會性是三大公共管理學科共同內涵。另外,簡要闡述了社會性與政治性的相互關系,提出了有關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共管理;管理學;社會管理論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边@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睹绹倏迫珪分赋觯骸罢辉~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應當指出,這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械!N頤?nbsp;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
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彼€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边@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边@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形枷潁?nbsp;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
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
1.課程教學定位模糊公共管理學是一門既具有理論性又具有實踐性的專業必修課程,通過教學能使學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能形成較為專業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但在課堂教學中主要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我們不難看到,在一些公關管理學教材中,講的都是一些基本原理。而針對當前正在進行的中國改革現實問題的論述并沒有多少分量?!雹俦究齐A段的學生不同于MPA(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生,本科學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對理論知識難以理解和消化。尤其是在應用型本科學校,過于強調公共管理的理論學習,既難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和相關技能,也無法像研究型大學一樣激發學生從事學術研究的興趣。課程教學定位的不明確導致課程內容設計無法凸顯對應用型技能的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難以得到有效訓練。整體教學內容安排不夠科學合理,不但會影響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甚至會影響學生對公共管理類專業整體的學習興趣。
2.教學方式單一在傳統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主要還是以教師傳授、學生聽講為主,教師在課堂中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很少得到發揮。由于公共管理學課程通常是安排在大一、大二進行學習,該階段學生對公共管理問題的認知還處在較低層次,因此對于學生而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易使得課堂內容枯燥且內容較難理解。課堂中也會設計一些互動環節,如提問、案例討論等,但這些互動內容的核心主體仍然是教師,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起“配角”的作用。在傳統的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方式主導下,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被動性。
3.案例教學不夠深入“案例教學是一種在教師的安排和指導下,學生通過閱讀、討論對已被整理出來的個別事物某一時段、某一方面的具體情況來理解同類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教學方法”,“組織得當可以取得如下積極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求知和應變能力?!雹诘趯嶋H的應用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案例的有效設計和對學生的合理引導,教師在使用案例教學時主要還是運用例證法,通過舉例子的方式來作為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和補充,或者以提問的方式試圖引起學生對案例的深入思考,但學生難以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案例,對案例的思考也缺乏深度。從實際效果看,學生難以從案例教學中培養分析和解決公共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4.考核方式單一目前,對學生的課程考核主要還是通過期末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卷面題目較大一部分內容是書本上一些記憶性的基本知識點,學生只要在期末進行突擊復習就能通過甚至還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不少學生通過與本專業的學長們交流,在掌握這一規律后,往往會出現平時學習不努力期末考試“抱佛腳”的情形,學生重結果、輕過程,更加重了對平時學習不夠重視的情緒,陷入課堂教學效果欠佳的惡性循環。
二構建應用導向的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
1.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重新定位課程教學目標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本教學團隊認為公共管理學教學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明白公共管理的相關概念、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理論與原理,更重要的是,能將公共管理理論應用于實踐,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才能體現公共管理學學習的價值。在此教學目標引領下,需要調整以往授課的教學內容。在基本理論教學外,特別增設具有實踐性的案例討論、團隊學習、成果展示、公文寫作、實踐調查等內容,以培養學生公共管理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在課程實踐中加深對管理的體驗和感悟。由于學時限制,教學內容增加后,必須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可以采用“課堂教學+團隊式學習與管理+課堂團隊展示”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以理論教學與團隊展示點評以及案例討論為主,而將關注公共管理熱點問題、讀書報告等實踐性活動交由學生團隊在課外開展完成。這一教學模式的創新能使教學改革收效明顯,主要表現在:學生課外學習投入明顯增加,自主學習意識增強;團隊意識逐步形成,合作能力提高;科研及實踐應用能力提高。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方式,而是側重于培養教師引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互動氛圍。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在具體角色扮演中感知公共管理問題的復雜性;通過情景模擬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培養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通過現場觀摩,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充分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學習興趣等。另外,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把課程信息、電子課件、教學素材上傳至共享平臺,并設立BBS討論模塊,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課余的互動交流,使有限的課堂討論延伸至線上交流,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能更及時地實現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厘清理論知識、掌握調研方法等。尤其對于課程中涉及比較抽象的概念,堅持科研成果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的思路,主講教師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科研成果資料和學生學習反饋信息,形成對知識點的有效補充,從而使理論聯系實際,并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開發多層次、分類別的案例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是一種側重于理論聯系實際,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一般分為案例設計、學生準備、案例討論、討論總結點評幾個階段。其中案例設計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學生的特點,在課程導入階段,案例教學以教師舉例為主,通過講解實際發生的公共管理案例,引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正確理解現實公共管理實踐中包含的各種理論。在課程進入重要知識點的講授時,通過案例的引入、案例的討論和案例的總結點評等形式,全面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在課程卷面考試中,合理設計理論考核與理論應用考核的比重,將案例分析作為考核學生理論應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分層次的案例教學,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公共管理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較好地解決了以往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對案例分析討論中存在的認識模糊、理論應用困難的問題。同時,注重發揮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主動作用,即可以讓學生參與搜集、設計和制作經典案例,并注重發揮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反饋、改進作用。
4.采用團隊式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在課程學習開始,由學生自由組合成4~6人的學習團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團隊為單位,開展實踐調研、案例分析討論、成果展示等教學活動,因此,該團隊不僅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平臺,更是一個學生自我管理和進行管理實踐的平臺。通過團隊式學習,學生不僅對公共管理理論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培養和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溝通交流、協調平衡的能力。
5.嘗試全課堂開放教學模式這是一種將教學過程由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將學生目光由書本轉向社會、并全方位地組織教學素材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實際操作中采用經典閱讀、實踐調查、案例搜集及討論、團隊自我管理等方式加以實施,并將部分課堂搬至校外實踐基地。校外實踐基地的教學能將學生置于真實的公共管理情境之中,使抽象的公共管理問題變得具體而真實。對于學生而言,在校外實踐基地開展這些活動,能成功地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結合,同時也將學生學習的目光由書本轉向了整個社會,引導他們關心社會,運用課堂中的理論知識去觀察分析社會中的各種現象與問題,開闊了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專業素養。
關鍵詞:共管理;管理學;社會管理論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边@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美國百科全書》指出:“政府一詞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睉斨赋?,這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承擔。我們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他還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边@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边@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行為導向,納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
論文名稱:基于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與評估模型及其應用研究
課題來源:單位自擬課題或省政府下達的研究課題
選題依據:
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是企業技術創新決策的前提和依據。通過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 可以使企業對未來的技術發展水平及其變化趨勢有正確的把握, 從而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以減少技術創新決策過程中的主觀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確把握技術創新發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才能沿著正確方向開展,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才能得到不斷加強。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商業中, 企業的技術創新決定著企業生存和發展、前途與命運, 為了確保技術創新工作的正確性,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預測和評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現有的技術創新預測方法可分為趨勢外推法、相關分析法和專家預測法三大類。
(1) 趨勢外推法。指利用過去和現在的技術、經濟信息, 分析技術發展趨勢和規律, 在分析判斷這些趨勢和規律將繼續的前提下, 將過去和現在的趨勢向未來推演。生長曲線法是趨勢外推法中的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技術創新預測方法,美國生物學家和人口統計學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線(數學模型為: Y=L∕[1+A?exp(-B·t)] )及英國數學家和統計學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線(數學模型為: Y=L·exp(-B·t))皆屬于生長曲線, 其預測值Y為技術性能指標, t為時間自變量, L、A、B皆為常數。Ridenour模型也屬于生長曲線預測法, 但它假定新技術的成長速度與熟悉該項技術的人數成正比, 主要適用于新技術、新產品的擴散預測。
(2)相關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條件、參數、因果關系數據和其他信息, 建立預測對象與影響因素的因果關系模型, 預測技術的發展變化。相關分析法認為, 一種技術性能的改進或其應用的擴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關的, 這樣, 通過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對該項技術進行預測。相關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導前-滯后相關分析、技術進步與經驗積累的相關分析、技術信息與人員數等因素的相關分析及目標與手段的相關分析等方法。
(一)對于效率的追求
二者共同的價值取向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完成了自身的資本原始積累,在19世紀末進入了托拉斯等壟斷型資本主義階段。雖然資本主義在其發展中創造出了巨大的生產力,但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嚴重的社會矛盾隨之產生。而管理學的發展主要就是解決這一方面的社會矛盾,關鍵是對社會生產提供更多的效率支持和解決思路。在這樣的過程中,以管理學家泰勒為主要代表的科學管理對于這一時期的工業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泰勒圍繞生產力效率提升的問題進行研究,從生產者的各個工作環節入手,從工作的時間、工作的環境等采取標準化的研究方式,進而提出了科學的工作定額方式,并且限定科學的標準工具。泰勒認為工人應該在標準化的作業環境當中開展,并且采取激勵性的薪酬制度,鼓勵員工在生產單位內發揮自身的生產潛力,提升勞動生產率??茖W管理提出了一種標準化的觀點,并且對此后管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與標準化管理等觀點同時發展起來的還有關于公共管理的觀點。公共管理領域的研究者對于政府職能的專業化及其擴大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并圍繞政府的行政運行問題展開了管理學方面的考量。伴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政府的行政職能也逐漸復雜起來。過去的行政機構往往是少數人控制,但是隨著管理越來越復雜,大批人員進行主管已成為常態。因此,過去的行政管理理念已經無法滿足逐漸膨脹擴大的行政機關的實際。傳統的公共管理理念是樸素的、碎片化的,無法對不斷擴大的行政公共事務領域提出有益指導,因此,公共管理的系統化和科學化有重要的現實價值。科學管理提出了效率的分析方法,它是人類與組織結構之間的典型結合范式。公共管理也關注到這一方面,即是對于政治行為當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行抽離,進一步追求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高效性。威爾森在其行政學著作中提出了對于獨立的公共行政學形成的思考,認為獨立的行政科學能夠促進行政和政治思維的分離,將行政管理作為一項技術性活動。這也是后期一些行政管理學的研究者提出“技術官僚”概念的原因。因為行政管理是具備通用性的,某一領域的承接工作需要一些人員提供公共服務,但是政治卻具備特殊性,政治本身是一些政治家提出個別政治主張的思想和行為活動,所以在威爾森的觀點中,行政管理的目標與執政黨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是政治不需要直接干預具體的行政行為,特別是在社會服務等方面,這能夠大大提升公共事務服務的水平。行政事務和政治事務的二元區分在威爾森之后得到了進一步的演繹。在很多政權模式中,國家的意志與政府的執行能力二者存在明顯的功能區別,這種功能區別可以理解為上層建筑的政治功能和行政功能。因此,依弗蘭克的觀點,行政本身就包含司法、商業引導行為等具體的工作,行政本身是為社會各個層面的人士提供公正的服務,這種服務也需要納入效率之中,這也就是行政效率的體現。被賦予效率概念的行政服務行為就進入到技術的衡量當中,也就是政治通過民主進行決策,而行政通過標準加以執行,二者在目標上是一致,但各自具備功能定位。這表明,公共管理學已經發展出效率的觀點。這一點和各種所有制企業的效率管理、標準化管理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
(二)公共管理學與管理學的學科演進
公共管理學顯然是從管理學的母體中產生的,但在公共管理學的發展中,二者有密切的聯系,又存在客觀的學科抽離狀況。公共管理學是針對公共事務管理進行研究的一門科學,因此,與管理學逐漸產生了區別。新公共行政學的研究者則是針對公共行政本身,缺乏一定的哲學框架,在具體的實現過程中也缺乏指導思想,認為新公共管理學應該從效率的層面轉移到對社會公平的重新關注,并且把社會的公平性作為考察公共事務部門的一項重要的根據。雖然這樣的一種發展能夠促進公共管理學逐漸形成哲學的框架,但實際上公共管理學仍然沒有實現理想的成長。特別是在20世紀60年代這一新公共行政學觀點提出后,更多傳統的公共管理學者仍然認為效率對于行政部門是至關重要的,而且認為公共行政管理的價值就在于高效地運轉,特別是美國的公共行政部門尤為重視效率,因此,在社會公平概念剛剛提出時,公共管理學并沒有和傳統的管理學產生真正的分野。公共管理學的社會公平價值觀,最終在官員的民選過程當中逐漸受到公共管理學研究者的關注。因為文官系統的職位任免,并不能夠用單純的行政命令來實現,雖然行政命令能夠讓文官系統任免更加高效,但實際上非公平選拔的文官其最后的行政效率是十分低下的,負責社會服務的技術型文官應該通過合理的形式進行選拔,這一點也正是社會公平的題中應有之義。即便如此,社會公平價值觀并沒有納入到公共管理學的哲學思想中,因為公共管理學在學科形成的過程中,仍然側重對政治倫理以及標準化問題的思考,因此,社會公平觀點并沒有形成一種具體的方法論,對公共管理學科的影響仍然是有限的。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學雖然已經發展出自我的學科意志,但這種學科意志并沒有完全蘇醒,尤其是在從管理學母體中抽離獨立的形式上,公共管理學還缺乏真正的獨立的核心,仍然對管理學的基礎存在一定的依賴。學者在批判公共管理學缺乏獨立性的同時,也認為企業的管理模式能夠對行政管理提供一些積極的幫助,特別是績效考核、層級控制等,能夠對權力均等化的現象進行反對,從而保障行政機關的高效率。
二、公共管理學的發展
公共管理學對管理學的揚棄行政機關并不是單純的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產出的企業,因此,對于公共管理學而言,傳統管理學的理論必然被揚棄,公共管理學必須處理行政機關特有的技術問題。對于公共管理學當前所出現的管理主義傾向,實際上很多學者已經開始思考如何進行合理的揚棄,重新塑造科學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并且凸顯公共管理學的公共性質。因此,公共管理學對管理學的重新審視和批判,能夠讓公共管理學逐漸發展出獨立的學科意志,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對公共管理行為提出理論支撐。
(一)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回歸
公共管理的服務對象應定位于公共事務,而公共事務的本質就是對公共利益的維護。當前,對于公共利益的定義從本質上仍然是不清晰的,這也就很難在公共管理學的科學范疇中對其進行具體化的操作。公共利益不同于企業營利,不具備標準化的特征。企業營利通常可以采用貨幣形式進行表現,例如,傳統的資產以及新興的品牌價值,都可以采用這種形式表達。而公共利益并不能夠進行直接的市場兌換,往往是一種無形的觀念,更會隨著行政區域的變更而產生變化。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一種具體的服務項目,而是公共管理學的精神與價值追求,其本質的推動力是公共管理部門對于公共事務負責的態度。僅憑管理學的效率至上觀點,并不能完全解決公共管理問題。因此,公共管理學的價值評估尺度并不是純粹從效率高低進行出發,關鍵在于政府的服務對象以及服務定位等問題。因此,從新公共管理開始走向效率至上的觀點后,對公共利益價值觀的回歸是公共管理學重新找回使命的重要支點。
(二)公共管理的主客體塑造與定位
對于公共管理而言,實現公共利益的主體不僅是行政機關,而是一個復合型的治理網絡。這種治理網絡的主體塑造以及定位,是公共管理學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轉型。傳統的政府單一治理公共事務、實施公共管理的模式已經逐漸顯現出疲態,現今出現了公民、第三方的非政府組織以及企業等更多個體與組織的介入,從而呈現出公共管理的復合主體格局。一個互相之間可以分享權力以及進行功能補充的公共管理格局是公共管理發展的重要趨勢。產生這樣一種系統結構化的管理結構,也要求傳統的公共管理學不能純粹在管理學的基礎上停留,而應該有自身的學科意志。同時,公共管理的服務對象定位于社會公共事務,也對公共管理學科發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學科探索路徑。公共事務不能如同企業的事務一樣采用標準化進行管理,其在管理上的技術以及方式具備特殊性。公共事務所接觸的廣大人民群眾,其意識、情感以及文化程度不同,對于政策的自我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公共事務管理相對于企業事務管理而言,不僅僅在內容上有所差異,在管理方法上也存在客觀的分野。公共管理在對公共事務介入的過程中,更需要采用柔性的手段,這也表明了公共管理必須發展獨特的管理藝術。
三、總結
公共管理論文難度不大,但是取材和選題一定要新。對于論文而言,題目就是論文的眼睛,所以選擇好論文的題目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公共管理而言,論文需要體現出其研究中實踐和分析內容,特別是一些結合案例的論文,更需要深入的體現出具體研究內容。
公共管理論文選題需要參考下面三點:第一、選題與本身工作符合.還有熟悉自己的工作寫出的管理論文才有事實根據,在進行論文的時候才能應對老師的提問,進行更好的論文答辯的回答。第二、上學吧論文建議大家不要盲目抄襲他人論文題目。很多公共管理的學生,一拿到公共管理論文選題的通知,因為第一次接觸公共管理論文,所以還是沿用以前大學本科時候學生時代的那套做事風格,就直接上網百度、知網等網站去搜索現成與自己專業工作相符合的題目。這種現象的形成,造成了一個情況,就是大部分的公共管理學生選題后,且準備好開題報告了,進一步交付導師進行選題與開題。
第一,明確研究對象。案例研究以企業或行業的事件為依據和研究對象,了解案例的價值,內容具有代表性和現實性。
第二,資料真實可靠。案例研究管理論文應具有所收集的第一手資料、訪談內容和統計資料,反映較為全面的信息。
第三,理論結合實踐,從問題分析出發,提出解決措施。
企業診斷研究是運用管理理論及方法,可以是企業綜合診斷或專題診斷,在企業或行業分析的基礎上,找出所診斷的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或改進方案。診斷研究的基本要求為:
第一,確定診斷對象。診斷研究對象應為某個企業(不得虛擬),診斷內容應是企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第二,掌握企業診斷理論和方法,對所診斷的企業進行準確描述。
第三,根據診斷內容設計診斷方法,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科學分析,并在理論運用和與企業進行必要溝通的基礎上,提出可行性的改進方案。
調查研究是運用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和統計方法,企業或行業值得總結的經驗或教訓進行調查研究、分析,提出有意義的見解,寫成調查研究論文。調查研究的基本要求為:
第一,確定調研對象和目的。調研對象以企業或行業為主,調研目的具有現實意義。
第二,選擇調查和論證方法。擬定調研大綱,選擇確定科學、合理的調査方法和調查工具,調查數據應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
1.教學方式單一在傳統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主要還是以教師傳授、學生聽講為主,教師在課堂中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很少得到發揮。由于公共管理學課程通常是安排在大一、大二進行學習,該階段學生對公共管理問題的認知還處在較低層次,因此對于學生而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易使得課堂內容枯燥且內容較難理解。課堂中也會設計一些互動環節,如提問、案例討論等,但這些互動內容的核心主體仍然是教師,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起“配角”的作用。在傳統的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方式主導下,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被動性。
2.案例教學不夠深入“案例教學是一種在教師的安排和指導下,學生通過閱讀、討論對已被整理出來的個別事物某一時段、某一方面的具體情況來理解同類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教學方法”,“組織得當可以取得如下積極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求知和應變能力?!雹诘趯嶋H的應用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案例的有效設計和對學生的合理引導,教師在使用案例教學時主要還是運用例證法,通過舉例子的方式來作為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和補充,或者以提問的方式試圖引起學生對案例的深入思考,但學生難以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案例,對案例的思考也缺乏深度。從實際效果看,學生難以從案例教學中培養分析和解決公共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3.考核方式單一目前,對學生的課程考核主要還是通過期末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卷面題目較大一部分內容是書本上一些記憶性的基本知識點,學生只要在期末進行突擊復習就能通過甚至還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不少學生通過與本專業的學長們交流,在掌握這一規律后,往往會出現平時學習不努力期末考試“抱佛腳”的情形,學生重結果、輕過程,更加重了對平時學習不夠重視的情緒,陷入課堂教學效果欠佳的惡性循環。
二構建應用導向的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
1.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重新定位課程教學目標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本教學團隊認為公共管理學教學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明白公共管理的相關概念、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理論與原理,更重要的是,能將公共管理理論應用于實踐,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才能體現公共管理學學習的價值。在此教學目標引領下,需要調整以往授課的教學內容。在基本理論教學外,特別增設具有實踐性的案例討論、團隊學習、成果展示、公文寫作、實踐調查等內容,以培養學生公共管理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在課程實踐中加深對管理的體驗和感悟。由于學時限制,教學內容增加后,必須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可以采用“課堂教學+團隊式學習與管理+課堂團隊展示”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以理論教學與團隊展示點評以及案例討論為主,而將關注公共管理熱點問題、讀書報告等實踐性活動交由學生團隊在課外開展完成。這一教學模式的創新能使教學改革收效明顯,主要表現在:學生課外學習投入明顯增加,自主學習意識增強;團隊意識逐步形成,合作能力提高;科研及實踐應用能力提高。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方式,而是側重于培養教師引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互動氛圍。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在具體角色扮演中感知公共管理問題的復雜性;通過情景模擬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培養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通過現場觀摩,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充分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學習興趣等。另外,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把課程信息、電子課件、教學素材上傳至共享平臺,并設立BBS討論模塊,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課余的互動交流,使有限的課堂討論延伸至線上交流,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能更及時地實現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厘清理論知識、掌握調研方法等。尤其對于課程中涉及比較抽象的概念,堅持科研成果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的思路,主講教師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科研成果資料和學生學習反饋信息,形成對知識點的有效補充,從而使理論聯系實際,并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開發多層次、分類別的案例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是一種側重于理論聯系實際,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一般分為案例設計、學生準備、案例討論、討論總結點評幾個階段。其中案例設計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學生的特點,在課程導入階段,案例教學以教師舉例為主,通過講解實際發生的公共管理案例,引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正確理解現實公共管理實踐中包含的各種理論。在課程進入重要知識點的講授時,通過案例的引入、案例的討論和案例的總結點評等形式,全面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在課程卷面考試中,合理設計理論考核與理論應用考核的比重,將案例分析作為考核學生理論應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分層次的案例教學,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公共管理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較好地解決了以往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對案例分析討論中存在的認識模糊、理論應用困難的問題。同時,注重發揮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主動作用,即可以讓學生參與搜集、設計和制作經典案例,并注重發揮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反饋、改進作用。
4.采用團隊式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在課程學習開始,由學生自由組合成4~6人的學習團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團隊為單位,開展實踐調研、案例分析討論、成果展示等教學活動,因此,該團隊不僅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平臺,更是一個學生自我管理和進行管理實踐的平臺。通過團隊式學習,學生不僅對公共管理理論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培養和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溝通交流、協調平衡的能力。
5.嘗試全課堂開放教學模式這是一種將教學過程由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將學生目光由書本轉向社會、并全方位地組織教學素材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實際操作中采用經典閱讀、實踐調查、案例搜集及討論、團隊自我管理等方式加以實施,并將部分課堂搬至校外實踐基地。校外實踐基地的教學能將學生置于真實的公共管理情境之中,使抽象的公共管理問題變得具體而真實。對于學生而言,在校外實踐基地開展這些活動,能成功地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結合,同時也將學生學習的目光由書本轉向了整個社會,引導他們關心社會,運用課堂中的理論知識去觀察分析社會中的各種現象與問題,開闊了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