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3:33
序論:在您撰寫會展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規劃功能是政府職能在經濟社會領域的延伸和具體體現。從規劃史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可分為指令性、指導性等類型。指令性計(規)劃是以行政命令來調控所有的經濟活動,起到經濟運行中樞的作用。指導性計(規)劃的功能較弱,主要是擔當信息、協調、調控職能。信息功能是指規劃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政府調控意向等信息。協調功能是指規劃編制過程中,協調不同群體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體利益的規劃方案;還包括為達到規劃目標,采取協調一致的措施。調控功能是指通過規劃所確定的政策措施對經濟社會主體進行約束和引導,促使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方向符合規劃目標和發展戰略。調控功能一度被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規劃方式調控經濟的國家初期都獲得了較快增長,如1951~1979年法國GDP年均增長率為4.9%,日本則在5%以上,超過了原聯邦德國(4.7%)、美國(3.6%)和英國(2.6%)。但20世紀80年代后,法、日、韓等國經濟情況并沒有好于其他國家,政府和學術界逐漸意識到規劃的功能是熨平經濟周期,而不是單項的刺激經濟增長。
規劃的調控功能是規劃功能體系的核心,也是關系到規劃存廢的關鍵。從總體上看,社會主義國家的指令性計劃調控功能強,轉型國家的指導性計劃調控功能相對弱;發達國家規劃調控作用較強,而發展中國家調控作用較弱。
規劃的調控功能取決于戰略目標與政策措施的有效組織方式。我國一直在探索加強規劃的調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規劃本身的問題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經濟體制不完善和行政體制改革不到位。這集中體現在政府與市場間界線不清晰、財稅體制改革不徹底、政績考核體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與市場間界線不清晰使規劃內容選擇不科學,許多本應由市場實現的內容,卻被政府強加干預,目標因此落空。再比如,盡管各級政府在改革績效考核方面有較大進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關部門下發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但卻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以GDP等經濟指標為核心的干部考核機制,許多部門追求眼前利益,“領導指揮規劃”、“項目引導規劃”的現象較普遍,產業結構升級、地區協調發展、保護資源環境等戰略性內容統統讓位于經濟增長。
要實現好、完善好我國規劃調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繼續完善五年規劃,包括進一步優化規劃內容設置、目標明確和切實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編制程序進一步科學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堅定不移的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只有理順經濟運行體制、行政管理體制,規劃才有可能真正具備調控功能,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社會運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規劃的內容
各國規劃內容具有較為一致的演變趨勢,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一直是規劃的核心內容。但各國規劃內容的差異也比較明顯。第一,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不同。20世紀50、60年代,各國普遍以經濟增長為規劃目標,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以推動經濟迅速增長作為規劃的基本目標;20世紀70、80年代,發達國家規劃開始轉而強調增加就業、消除貧困和公平分配,重視可持續發展;20世紀90年代后規劃的目標和理念不僅包括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包括文化的多樣性和政治參與等社會、文化和政治目標。我國經過長期的探索,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規劃指導思想,在此基礎上對規劃內容進行調整。第二,規劃的內容涵蓋領域不同。發達國家的規劃一般集中在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領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特點較為突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往往涵蓋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外交等各領域,“總體”規劃特征明顯,但重點又放在經濟建設領域,社會領域尤其是公共服務領域的內容偏少。第三,規劃內容的組織方式不同。規劃目標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標與政策措施的組合方式是決定規劃成敗的關鍵。較為成功的規劃一般都是由明確的戰略目標和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有機組合而成。如,韓國的新五年計劃綱要(1993~1997)對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標都有清晰的界定,這些目標輔以對應的政策措施,組織嚴密。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目標和對策措施不夠明確,五年規劃中的目標多沒有具體分解,各年度實現的目標不清楚,而年度計劃又較少關注五年規劃的目標;而且我國規劃采取了“目標、戰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個領域內都有相應政策措施,這帶來了各類政策如何相互協調和配合的問題;政策措施較為寬泛,許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體的路徑設計,實踐中難以遵照執行;一些支撐政策如投資政策等,與目標間的關系論證不充分,各種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滿足規劃目標的需要。
我國發展規劃內容應“有進有退”,圍繞“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要求,在政府可調控的領域內進行內容選擇,減少經濟等領域的內容,增加公共服務領域內容的比重,增加相應的對策措施。規劃內容應實現“虛實結合”,即一方面將總體規劃作為闡述和落實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遵照發展戰略確定規劃目標,體現規劃的戰略導向性。另一方面,還應包含具體工程項目和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與具體工程項目性質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規劃的“實體內容”,各項政策是保證規劃和內容實現的基本手段。因此,規劃內容與政策的組合優劣是關系規劃成敗的關鍵因素。應逐步推廣“規劃目標+配套政策”的規劃模式,保證各規劃目標都有相應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總體框架和近期具體政策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強化政策對規劃內容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規劃的編制程序
大多數國家編制規劃的程序都包括五個步驟,即前期研究、規劃草案、全面協調、正式方案和公布實施。核心環節是前期研究和協調。其中,協調環節是中外規劃編制程序中差別較大的部分。協調是不同利益主體對規劃方案進行討論、修改、完善來達成共識,促使規劃方案更貼近實際、減少執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協調的范圍和深度是決定規劃成敗的關鍵。發達國家規劃都重視協調,協調的時間要歷時3年,而規劃方案編制僅需幾個月;韓國規劃從開始編制到正式公布,整個過程一般需要兩年時間。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協調;日本一個中長期規劃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審議和決定過程。
從協調對象看。發達國家規劃是與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體進行協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各專業部門、地方政府、各類企業、民眾等進行協調,尤其是與企業、民眾間的協調更為重要。協調工作較好的法國、日本、韓國都側重于企業、民眾的協調。如,法國負責規劃協調的現代化委員會(后改稱為計劃工作委員會)由產業組織的代表、政府有關官員、政府指定的專家及工會組織的代表組成。其中,前兩部分人員占60%~70%。我國總體規劃主要與專業部門、地方政府協調,側重與不同專業部門之間的協調尤其是與財政、土地、建設等部門的協調。但與企業和民眾的協調還不夠。到目前為止,國家規劃的初步方案對企業和民眾都是保密的,只有規劃批準公布后,廣大企業、民眾才能了解規劃方案。編制“十一五”規劃期間,民眾、企業還只能通過發展改革委網站專欄反映意見和建議,或采取郵寄信件、電子郵件方式反映意見看法,還不能直接對規劃方案提出意見。目前,我國正致力于推進企業和民眾“知情權”的建設。
從協調內容看。規劃協調的主要內容包括目標選擇(在眾多可能的目標中選擇最優目標或為大多數群體所接受的目標)、目標與政策手段的配合、討論和修改總體方針和政策建議:最后,形成規劃草案報告。協調是為了確保國家規劃目標的實現,同時又能充分調動地區或企業的積極性,實現國家目標與企業經營活動的協調一致。我國規劃協調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門、各地方對主要發展指標的可行性進行重點論證,對主要措施、重點項目和資金配套關系等進行討論修改,這與國外規劃大體相同。但協調本身追求的是與大多數群體達成一致,由于我國規劃缺少與企業、民眾的協調。所以,實質上協調內容較國外少。
從規劃協調的機構看。許多國家設有專門機構負責規劃協調工作,以提高規劃協調力度,韓國的經濟企劃院是組織規劃協調的主要機構,從第五個計劃開始,在計劃草案報送內閣批準前,必須廣泛征集有關方面對計劃目標和政策的意見。我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是具體負責中長期規劃編制事務的機構。從今后的發展趨勢看,我國應建立專門負責規劃協調的組織機構,以委員會的形式搭建規劃的協調平臺。加強規劃與企業、居民的協調,在進一步加大與專業部門、地方協調力度的同時,逐步加強與企業、民眾的協調,尤其是對戰略性產業的企業代表、不同階層的民眾代表進行協調。
四、中外規劃的評估
較為完善的評估體系包括監測和評估兩部分。監測是對規劃實施的全程記錄,評估可分為定期評估和不定期評估。定期評估包括年度評估、中期評估、最終評估(后評價);不定期評估主要是指應急評估。各類評估的差異很大,年度評估的重點是評價規劃實施的環境和進程,中期評估的重點是規劃實施環境、實施進程、修改建議和對新一輪規劃的建議。應急性評估的重點是重大突發事件對規劃的影響,最終評估的重點是規劃實施效果評價和對新一輪規劃的建議。
目前,我國規劃評估體系還不健全,年度評估、中期評估、應急性評估長期沒有開展。2003年,我國第一次開展五年計劃中期評估,并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提交了“十五計劃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報告”,但該報告總體上是描述式的,沒有對因素進行深度分析來解釋所觀察到的趨勢。
不同類型的規劃評估重點差別很大,評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規劃的基本目標是實現投資、財政、信貸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圍繞經濟增長速度、投資總量等指標來安排具體項目,對其評估的重點是主要指標實現程度和指標之間的平衡趨勢,方法主要是對指標進行定量對比。指導性規劃目標的重點在于闡述和落實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方向及相應對策措施,對這類規劃的評估也集中到落實發展戰略的主要領域,主要是評價各領域的發展是否符合規劃的方向,以及實現的程度如何;評估方法也由單純的定量比較研究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轉變,包括利用定量指標判斷基本指標的實現程度,依靠專家定性判斷經濟社會發展方向與規劃戰略的吻合程度,利用問卷調查評價規劃對企業和民眾的影響等。
我國“十一五”規劃是指導性規劃,而且具有一些新特點: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理念得到較為全面的體現。評估的重點是這一理念的貫徹落實情況,可通過個人、企業等微觀主體在規劃前后的切身感受對比,輔助以必要的統計數據進行評估。二是產業、區域、社會、政治、文化建設等領域“虛實結合”。評估應兼顧戰略方向和具體工程的進度。三是發展指標性質不同。評估應注意到不同類型的指標。應著重從“指標、戰略、滿意度”三方面對“十一五”規劃進行評估?!爸笜恕敝饕窃u估發展指標的實現程度和重大工程項目的進度。“戰略”是評價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的發展是否遵循規劃的戰略意圖。“滿意度”則主要調查企業、個人、政府部門對規劃實施的滿意程度。
“指標”的評估主要可采用數值對比方法,難點在于約束性指標的評估。約束性指標包括可均分性指標和不可均分性指標,即有的指標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等,這些指標均分后通過數據對比直接測度。許多指標包括全國總人口、森林覆蓋率等指標受自然規律影響,工作成效難以逐年體現。為此,一方面,應注重科學合理確定指標年度目標。另一方面,對指標完成情況的測度應放到較長周期考察。還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標如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國家已對每年實現的目標進行了確定,可對照實現程度進行評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類似情況,如,科技創新工程等探索性、試驗性、風險大等項目進程往往具有時間不對稱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況,對其評估應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標進行處理。
“戰略”的評估是中期評估的難點。開展中期評估時,規劃剛執行到中期,從短期發展指標判斷長期發展趨勢是其難點。以前主要采取定性評估的方法,許多人并不認可這種評估方法,認為這種方法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可采取分層評估的辦法評估“十一五”規劃內容。第一層,基于各領域內重點工程的完成情況和統計指標,判斷該領域戰略意圖的實現程度,并對這些工程能否實現該領域的戰略意圖進行反饋性思考。第二層,動態模擬規劃實施效果。按月份采集規劃執行后的相關領域數據,利用定量模擬技術,對當前的政策、措施、工程等在該領域內的效果進行動態延伸,對比該領域規劃編制前的發展情況,綜合考察按照目前發展軌跡能否達到預想目標。第三層,依靠各領域內的專家,通過研討的方式判斷規劃執行后該領域的發展情況與戰略方向的契合度。第四層,結合規劃滿意度的評估,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對該領域內執行效果進行評價。綜合這些評估的結果,對戰略性內容的執行情況作為進行判斷。
“滿意度”的評估方法可采取網上調查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測評微觀主體的滿意度。在發展改革委網站上設立“十一5E"規劃評估專欄,請網友通過網絡評分、留言和建議等,對“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修改建議。同時,還應考慮到困難群體很難接觸網絡的實際情況,需要在全國選擇多個省份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縣、市(在東、中、西、東北地區各選擇兩個或以上省份),或按照四類主體功能區的設想,在各類主體功能區內選擇一定數目的縣、市,圍繞公共服務的普及情況、生活質量、人居環境、就業狀況等,對區域內企業、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獲取微觀主體對規劃的了解情況和規劃實施對他們帶來的影響。
1.依托業務系統,構建非現場監管體系。外匯管理改革后,外匯局對業務系統和數據加以整合,由原來的31個業務系統整合為3個平臺上的多個應用系統,實現了銀行、企業一個門戶入網、一站式辦事,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天津外匯局將利用大數據并結合地區情況,構建起以重點企業監測為基礎、外匯指定銀行結售匯監測為節點、防范外匯風險應急管理為閘門三位一體的貨物貿易非現場監管體系,建立重點企業庫和銀行監測庫,定期進行監測,形成宏、中、微觀緊密銜接監管體制,有效做到抓大放小,實現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服務貿易要在實現全口徑采集業務數據基礎上,建立重點企業核查機制,分階段、分行業、分交易類別確定監管重點,通過系統設置重點企業樣本組,有針對性地開展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核查工作,提高監測工作效率。
2.建立工作制度,完善非現場監測工作機制。外匯管理改革后,監測分析成為常態化工作,天津外匯局要分別建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個人和賬戶非現場監測規程制度,明確非現場監測與綜合分析內容和具體業務流程,并定期形成分析報告作為監測分析常態化重要載體。同時要成立外匯綜合分析工作小組,每季度召開工作例會,對分析報告內容進行充分討論,集體研究確定下一步監測核點,形成一套完善的非現場監測工作機制。
3.優化人員配置,提升綜合監測分析水平。外匯管理改革后,外匯局職能有所轉變,天津外匯局將按照總局要求重新劃分科室、對業務流程再造、整合崗位設置,讓學習能力強、業務水平高、綜合素質過硬的年輕骨干負責綜合分析和非現場監測工作,做好對經常項目外匯形勢分析工作,發現趨勢性和苗頭性問題及時反饋,切實提高綜合監測分析水平。
二、從重事前監管轉變為強調事后管理
1.創新監管模式,實行專人負責的全方位、立體化監管。外匯管理改革后,天津外匯局應不斷探索新型監管模式,將所有需重點監測及關注問題進行梳理,按照業務系統模塊與貿易方式相結合再任務分解的方法,對監測工作進行劃分,明確監測重點和責任,實行專人專領域監管,全方位、立體化監測跨境資金流動,并按月溝通監測情況、集體研究確定核查方向,提高監管有效性。
2.強化事后管理,加大現場核查和分類管理力度。外匯管理改革后,天津外匯局要采取與企業負責人約談等多種方式,對外匯業務存在異常的企業實施現場核查,并將符合分類管理條件的企業及時進行分類,使絕大多數A類企業享受便利,對B、C類企業在單證審核、業務類型、辦理程序、結算方式等方面實施審慎監管,充分體現促進便利化與加強管理并重的監管原則,這也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一人得病,大家吃藥”的管理模式。同時發現異常交易線索向外匯檢查部門移交并積極配合檢查工作,嚴懲違法違規行為。
3.注重專項管理,加強對新外貿企業的幫扶。外匯管理改革后,外匯局對新列入名錄企業實施輔導期管理,為了更好地對新外貿企業進行服務,天津外匯局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培訓,組織專題培訓班全面介紹外匯法規,同時日常提供專門咨詢,另一方面要管理與服務并行,對新企業實行定時提醒、分類管理的措施。這種做法將不僅強化企業守法自律意識,也使外匯局對輔導期企業管理日?;?、制度化,同時也有助于外匯局提供政策服務、依法行政,形成正向激勵,切實做到將服務寓于管理,為新企業保駕護航。
三、從重行為管理轉變為更加強調主體管理
1.建立重點企業聯系服務機制,促進經濟主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天津地區大企業數量少、外匯收支占比高,針對此特點,天津外匯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建立重點企業聯系服務機制,對核心企業實行“一對一”專員聯系制度,及時溝通了解重點企業新動向,并提供政策指導服務,實現從抓全部主體向抓重點主體的轉變,同時也將有效促進市場經濟主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探索銀行主體監管,加強對銀行的窗口指導和核查。外匯管理改革后,銀行將承擔更多真實性審核工作,是外匯局和企業間的重要橋梁,銀行是否能切實履行“展業三原則”是外匯政策能否成功落地的關鍵。天津外匯局將指導銀行制定并完善其內控制度,同時對銀行結售匯情況進行監測,加強溝通聯系,使銀行能及時了解外匯形勢與當前時期需關注的問題,并對其外匯業務加以指導,提升銀行防范外匯風險的能力。
四、從“有罪假設”轉變到“無罪假設”
1.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服務地區實體經濟發展。外匯管理改革重要目的就是進一步促進便利、服務實體發展,天津外匯局也將結合地區實際,因地制宜,首先要提升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業務的政策便利化程度,開展實地調研了解其業務流程和需求,加強培訓和指導并給予專項服務。其次,要穩步開展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工作,指導有需求的公司完成前期相關準備工作。
2.實行差異化管理,確保合規企業享受政策便利。近年來,天津地區外貿企業轉賣業務量迅速擴大,轉賣業務存在資金流與貨物流偏離的特點,如不加以處理,這些指標異常的轉賣企業會被業務系統自動列入重點企業監測庫,進而進入現場核查,這樣不僅會增加外匯局現場核查業務量和審核難度,還將加大相關企業工作量。下一步,天津外匯局將對主營轉賣業務的企業進行調研,并研究措施對其實行差異化管理,實現有效監管的同時,確保合規企業享受政策便利。
五、從“正面清單”轉變到“負面清單”
1.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明確“一事一議”處理機制。對于現行法規中無明確規定的業務,要采取“一事一議”方式,本著“促便利、防風險”原則,集體研究解決方案,必要時向總局報備。
為了使圍場的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各級政府必須本著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國土和自然資源的原則,結合當前農村產業化建設和企業改革的有利時機,制定一個全面、系統、科學的圍場經濟可持續發展規劃。相應地農業、林業、畜牧、水利、科技、教育等行業主管部門,也要編制行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切實做到統一規劃,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各行各業協調發展,避免單打一,孤軍作戰。尤其是對較大的新上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全面的勘查設計,開展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召集有關方面的權威人士進行全面的科學論證。對于舉足輕重的重大項目,完全有必要進行全縣范圍的在討論,聽取來自方方面面的不同意見,進行全面論證,盡量減少和避免決策失誤。無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搞影響生態平衡的工程項目,更不能搞邊呈報、邊審批、邊設計、邊施工的“四邊工程”。并根據社會、經濟、自然和市場需求,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合理利用物質流、信息流、科技流、妥善調整處理好農、林、牧、工、商、貿、科技等諸業之間的比例和發展重點,挖掘農業發展潛力。在不放松糧食生產的情況下,調整產業結構,深化企業和涉農企業的改革,推行普及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地提高農業和民營企業的經濟效益。改善生態環境,當前側重發展林業,以林草促進農牧業的發展。如果在既無草又缺肥缺水的情況下,盲目追求牲畜數量,必須出現夏恢復、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惡性循環。俗話說的好:草肥水美則牛羊壯。所以,大力發展林業是農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林草發展了才能為牧業提供充足的飼草和水源;林業牧業發展了,也就為發展農業奠定了物質基礎。隨著農業、林業、牧業的發展,也就為發展鄉鎮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創造了條件,進而在生態平衡的基礎上,促進全縣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穩定。
2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不斷推進經濟知識化、產業化、市場化進程
當前,我國廣大農村正處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從傳統農業向知識化、產業化、市場化轉化的變革時期。圍場地處塞外,曾是清代著名的皇家獵苑,開圍較晚,科學文化水平比較落后,圍場的農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有計劃有重點,分期分批地建立生態戶,生態示范園區、生態農林場、生態村、生態鄉、生態鎮、最后把整個圍場建設成生態縣。在產業化方面,應在玉米、土豆制種、時差蔬菜、水稻、麥菜兩茬等高產高效產業、小雜糧、山野菜、時差菜、林業及林副產品、山野味、土豆加工、牛、羊、兔畜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大做文章。在市場建設方面,依托棋盤山大牲畜市場和四合永、腰站蔬菜批發市場,加快市場建設步伐,特別在畜產品較多的西三區建立牛、羊、馬、驢、騾綜合交易市場,同時市場所在地鄉鎮政府、鄉鎮經委要與工商部門密切合作,加強對外宣傳,在國際國內增強圍場農產品、畜產品、土特產品的知名度。通過縣外貿部門和趙海樓、劉景文等養殖大戶強化出口,將圍場農產品、土特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3林水結合,強化林業與水利的基礎產業地位
林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尤其是在山區,它不僅為人民生產生活提供原料,還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的、防汛固沙、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功能。同時還能為野生動植物提供棲息場所。人類的愚智,在綠色植物面前分得十分清楚,你掠奪它、毀滅它、大自然就會對你和你的子孫后代進行無情的報復:你管護它,珍惜它,它就讓人們和你的子孫后代受益。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必須把綠化和保持水土放在重要地位。林業與水利的有機結合,是振興圍場經濟的基礎條件,林業水利上去了,圍場經濟也就充滿了生機與希望。水利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水與人類息息相關。水利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全縣8.1萬公頃耕地中公有1.4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6.9%,83.1%的耕地仍然是望天收。因此,水是制約圍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發展圍場的水利事業,必須大力開發利用圍場水資源,為農業業和國民經濟服務。重點建設三種類型的水庫;一是森林水庫。利用林草涵養蓄積水源,進而平衡河川逕流量,變季節性河流為常年性河流。二是工程水庫。通過修建小塘壩、中小型水庫攔蓄大氣降水,以滿足工農業業生產的需要。三是土壤水庫。通過修水池、水窖、魚鱗坑、水平溝、梯田、條田、臺田儲蓄雨水和不失時機的進行引洪淤灌、春灌冬灌,盡可能的讓土壤多儲存水份,以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如今圍場每年約有0.7-1萬公頃土地利用冬季固體水庫蓄水進行冬春灌,效果非常好。
4深化畜牧業改革,推進畜牧產業化進程
圍場的畜牧業,一直是沿襲著傳統的經營方式,長期以來在草場建設上重使用,輕建設;在養殖上重數量,輕質量;在經營上重發展,輕管理,忽視了對草場的保護與建設。圍場草場產草率和承載率均比較低,每公頃草場年出肉率公11.25公斤。而一些先進國家,每公頃產肉率最高450公斤,最低的也是220公斤,是圍場每公頃產肉率的20-40倍。究其原因,關鍵在于科技含量太低。所以必須普及和推廣適用的養殖技術,強化提高飼養管理水平,調整優化好畜群結構,引進和改良牲畜品種,進而提高圍場畜牧業的經濟效益。
5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增強圍場經濟可持續發展后勁
據統計調查表明,全縣29.6萬名從業人員中,僅有1.2萬名為高中和中專學歷,占從業人員總數的3.95,而大專以上的僅116名,占從業人員總數的0.04%。也就是說,圍場農場從業人員中,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6.01%。農民科技人員全縣939人,占全縣農業從業人員總數的0.32%,全縣參加農業科技培訓的2078人,占全部農業從業人員總數的0.7%全縣非農業鄉鎮企業人員素質也不高。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為1599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18.4%初中文化程度4890人,占56.4%小學及以下文化的2182名,占25.2%。初中和初中以下仍占從業人員總數的81.6%在美國25歲以上的人口中,大學學歷占46.5%,中專點44.6%小學為8.2%,文盲和不明學歷占0.6%。目前,圍場國民整體科學文化素質不高,人才的匱乏是制約圍場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v觀古今,國家的興亡,事業的興衰,事業的成敗,核心問題是人才。為了實施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一方面要使用現有“顯人才”挖掘“潛人才”;另一方面必須充分利用縣職教中心、縣技校、縣黨校、縣農廣校、縣電大和鄉鎮夜校以及社會學校培養好18-30歲的從業人員,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做到全縣30歲以下的農民每人要掌握1-2門實用生態技術。對已畢業的初中生,縣教育、人才、勞動人事以及農業、畜牧、水利、鄉鎮企業、科協、科委等部門要統籌按安排,分期分批的進行生態和環保專業技能培訓;對在校的中學生要在鄉鎮初級中學的基礎上,增設半年到一年制的技能培訓,提高初中畢業生走上社會的實際工作能力。只有農科教統籌,正規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相結合,短期教育與專門技能培訓結合,才能從跟本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只有全民生態、環保等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圍場經濟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6結語
關鍵詞:知識經濟;產業結構;經濟增長;調整
1知識經濟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形式下,經濟增長是經濟結構(核心是產業結構)的升級,經濟增長的實質性內容是結構高一檔次的優化,經濟增長是結構升級的一種表現。
1.1需求結構變化快,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知識經濟是以高科技知識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經濟,不僅使增長高質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穩定快速提高,從而導致了社會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消費方式、消費結構的變更。需求結構的變化通過市場這個中介環節影響生產和供給。對生產的直接作用就是資源配置結構發生變化,在總產值來源的產業分布上知識密集的高科技產業和知識密集的服務業的份額相對上升,農業和傳統制造業的份額相對下降。可見,需求結構的快速變化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1.2科技發展迅速,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創新是知識經濟的基石。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研究與開發、在職培訓的投資不斷增加。由于教育的發展,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體勞動者的素質,因而知識的生產、分配和應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資源保證。由于研究和開發活動積極活躍,經費也充足,使新知識、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科技進步速度加快,而技術進步是影響產業結構的首要因素,技術進步與產業結構正相關,科技進步越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速度就越快。
1.3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知識經濟,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由于經濟一體化,使國際間的經濟聯系很緊密。經濟的高速發展,必然加快各類要素、商品在國際間的速度,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在國外消費示范作用的沖擊和帶動下,必然引起國內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化,從而導致企業的生產、技術結構的變化,引起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時,一國對于商品和服務的需求發生變化時,不僅推動了本國的產業結構調整,而且由于國際貿易活躍,引起其他國家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生產的變化,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2知識經濟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2.1知識經濟時代下高新技術發展迅猛,為經濟可持續增長提供了可能知識經濟時代下高新技術產業不僅起先導作用,而且將成為第一支柱。高新技術產業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撐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增長。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決定著知識的生產、傳播及應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識的生產是無窮無盡的,非消耗的,通過知識、信息和技術的投入,帶動了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使高新技術產業無可非議地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下的第一支柱產業,從而改變了工業經濟時代下經濟發展從蕭條、復蘇、繁榮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經濟可持續增長成為可能2.2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成為主體資源,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知識經濟時代下"資源"這個概念的內涵被大大地擴展了,工業經濟時代,資源原來是指自然資源,隨后擴大到社會資源、經濟資源等。在知識經濟時代下,資源已經成為生產活動和經濟活動得以進行和開展的外在條件的總稱,可分為信息資源與實物資源兩大類。經濟活動是永遠離不開實物資源的,但信息資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導了實物資源,信息和知識不僅成為輔助資源,而且成為主導資源,甚至在一定情況下成為主體資源。信息和知識不僅用它來輔助與支配物質生產,而且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資源,進行獨特的生產,形成獨特的產業即信息產業和知識產業。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作為經濟資源,遵循效益遞增規律,即在提高資源效率方面投資越多,獲取的邊際效益越多。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相比,具有四個特征:①非消耗性。知識可經無數次使用而自身并不減少,在使用過程中還會增值,可以被用來創造新知識,知識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來越低。②共享性。知識較少受時空的局限,可為公眾共享并可反復使用和同時使用而價值不被削弱,與其它生產要素結合可大幅度提高勞動力和資本的使用效率。③非稀缺性。物質資源是稀缺的,尤其對不可再生資源來說,它們只能絕對地減少,而知識則可以在使用中產生知識,人類可以無窮盡地創造知識。④易操作性。知識更易于傳播和處理等等。
3經濟增長推動了技術進步,加快了知識經濟的發展
經濟增長對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用,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在市場經濟中,中介貿易是成本最少、風險最小、獲利最豐的產業,商品經濟越活躍,中介貿易越興旺,中介組織越發達。改革開放以來,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指導下,我國科技界先后掀起了三次熱浪,對整個社會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一是技術市場熱。此熱始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走向。其中的理論突破在于:技術成果是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可以在市場上交換;二是信息熱。以1993年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為標志。在這股熱潮中,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得到了極為迅速的推廣和運用。社會信息化、信息社會化的步伐加快,有效的推動了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熱是技術市場熱的繼續;三是知識經濟熱。它是技術市場熱的繼續和深化。社會中介在知識經濟發展過程中,在知識的生產、擴散和轉移等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對社會中介的發展戰略和戰術問題研究的不多。
一、社會中介機構的信用是在承擔風險的實踐中取得的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中介機構大多是從政府機構、大專院校或科研院所中分枝出來的。正因為如此,中介機構與其母體在知識結構、企業文化、素質能力方面雷同。這種線性的同構性使之往往只能是其母體機能的延伸,難以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誠然,經過市場磨練,已培育出少量有著綜合知識機構和現代企業文化及人力資源的社會中介機構,它能夠與科學家、企業家、投資者互補。這種互補已經使這些社會中介機構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但是,對于今天呼之欲出的知識經濟的需要來說,僅是互補還遠遠不夠。它對社會中介機構的要求是能夠起協同作用,即能與科技界、企業界、金融界產生非線性的反饋作用,從而使科技成果的轉化發生質的飛躍。這無疑對社會中介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用一種實踐的觀念來突破傳統的中介服務模式,即中介方和委托方處于一種“互補性”的結構狀態,中介方提供信息收錢,委托方出錢買信息,這種方式在西方也許很有成效,但我國的企業正處于轉軌期,企業自身市場營銷、戰略組織能力一般比較薄弱,即使是很好的“點子”、“很到位”的信息,有時也受到各方面條件的制約而無法發揮作用,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而無法實現。對企業來說,與其說要找人出點子,不如說要找人來操作,幫助他們實現“發明價值”轉為“市場價值”的驚險跳躍。從理論上講就是要形成一種“99+1=100”的協同結構,使之由于中介機構的參與而實現從量變到質變。據此,當前更適合中國國情的中介新概念是“中介方根據所掌握的知識、信息和經驗,根據委托方的要求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并與技術提供方扭合在一起,參與過程性操作,在取得增益后共同分享。”這是一種強調實踐的中介概念。系統論的觀點認為構成系統的要素與結構不同時,也可獲得相同的功能,當中介公司與其服務對象之間的關聯由“協同式”取代“互補式”,在結構上雖有所變化,卻能夠達到與國際標準的中介異曲同工之效能。
二、社會中介機構發揮重要作用的靈魂是信用
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解決中國經濟發展學層次問題和走向知識經濟的迫切需要。而科技創新是以知識產權為前提,產權交易為紐帶,以產業化為目標,以高科技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社會需求、國家安全需求為最終目的。在一個擁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成產業化的高科技產品過程中,社會中介機構扮演了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是科技與應用、生產與消費的服務紐帶。社會中介機構對促進多學科的交融、滲透,形成更高更多的知識產權起著重要作用。社會中介機構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其核心是中介信用。良好的中介服務信用是改善科技創新環境的關鍵。在西方國家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中介服務信用成進程會變得緩慢而無序。為科技成果與產業化之間的紐帶??梢钥隙ǖ卣f,如果沒有社會中介機構的貢獻,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會變得緩慢而無序。
關鍵詞: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經驗;中國
Abstract:The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eryclose.Ontheonehand,economicandsocialenvironmentisanimportantconstraintontheotherhand,the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ntheenvironmentandimprovethedemandisalsoofgreatsignificance.Alongwiththeprocessofhumandevelopment,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ssuesarereceivingincreasingattention.Forboththecurrent,suchastheUnitedStates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stillarisingstarsuchasJapan,SouthKorea,ChinaTaiwan,aswellassomedevelopingcountrie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willhaveexperience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Havehadtheexperienceandlessons.ThisisChina''''smodernizationprocessisa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
Keywords:environment;socio-economic;developmentexperience;China
引言
環境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類生活、作用于人類自身存在和發展過程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體系統。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特別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
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環境和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是逐步被認識的。環境問題也是逐步被認識、重視和解決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們開始辯論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并進而轉向對于環境的關注。197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提出了“生態發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開了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關系的討論會,指出這四者之間是緊密聯系、互相制和互相促進的,新的發展戰略就要處理好這四者之間的關系。1982年2月,《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明確提出了“持續發展”的概念以及實現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1982年5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理事會特別會議提出了新“環境”概念。1992年6月《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發表。到目前環境問題仍然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關乎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幸福和未來。
1、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
1.1.環境問題
人和自然環境是一個復雜的對立統一整體。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環境發展史。自然環境創造了人,人又改變自然環境。人以其社會活動影響和改造自然環境。人類不斷地與外界環境進行、能量、信息交換,以維持其生命過程。在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中,人類社會活動是一個引起生態系統變化強有力的因素。當人類的活動與外界環境相協調時,人類的活動就可以促進人類和環境的共同優化,反之,人類的活動與外界環境不能協調時,將導致外界環境的惡化,而環境的惡化反過來影響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在近代大工業建立之前,環境對于人類作為一種自然界無償提供的公共產品存在著,環境問題只是在大工業發展到相當程度之后才為人們認識。
1.2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問題的普遍性
從大多數國家現代化過程或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環境問題。
19世紀80年代,美國第一次意識到自然界賦予的公共環境產品已相對稀缺。在城市中,飲用水也不能免費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業廢物的排放問題被提到了議會。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開始出現并引起人們的關注。
日本、韓國也有類似的經歷。在“開發的十年”的60年代,韓國的經濟出現了騰飛。被稱為“漢江奇跡”。但同時,以“漢江污染”為代表,韓國的環境、生態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日本于戰后50年代中期,經過經濟恢復之后,進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長時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長9.8%。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業,這一時期的產業技術整體上具有“重、厚、長、大”和高資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規模經濟加上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公害大國。
戰后臺灣經濟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忽視了環境保護,在經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后,被稱為“富裕中的貧困地區”。
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近年經濟也有了較快的增長,但同樣出現了環境惡化等問題。
從這些國家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伴隨著經濟的增長都出現了環境問題。無論是美國這樣的先發展的國家,還是日本、韓國這樣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發展中也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這不能不令我們警醒。
1.3出現環境問題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認識不足。
由于人類缺乏對環境、資源、經濟發展等之間的關系的正確把握,認為資源環境的無限供給性,所以往往單純從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安排活動,這樣不可避免會打破人與外界環境的均衡,導致環境問題。特別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當然后起的工業國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環境問題。
1.3.2.從人類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們可以把一切可以給人們帶來效用的物品分為環境和非環境兩類。由于人類存在邊際效用遞減,所以當環境物品非常豐富時,人們對其的邊際效用接近于零,而對其它非環境物品的邊際效用很大,所以人們往往選擇犧牲環境來生產其它的物品,直到兩者相等。而在這種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犧牲環境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引起環境問題。這在所有的國家都得到了體現。
1.3.3發展過程中一些客觀限制
在發展初期,由于技術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特別對于發展中國家。另外,由于人口等一些原因也會造成對環境資源的過度使用,造成環境問題,如印度等國家。
1.3.4國際經濟秩序的影響
一方面,由于國際分工問題,特別對于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只能利用環境資源的比較優勢,出口初級產品,并接受一些有污染的國外企業。以獲得發展。
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可以將一些污染較重的工業企業搬到發展中國家,這會對發展中國家的環境造成破壞。
1.3.5制度失靈
包括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市場機制可以被理解為配置資源的制度。由于現實的市場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備等問題,市場不能有效的配置資源,導致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政府由于不恰當的行動或缺乏行動,也會導致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
2、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治理過程
2.1.對環境問題的認識過程和治理過程
在當時的開發年代,包括發達國家都未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環境問題為世人所關心,主要在1972年如開聯合國環境大會之后。
美國1899~1948年期間,環境污染在美國尚未成為全局性問題,加上聯邦政府的經濟實力有限,因此,在這一時期的環境保護措施不力。管制職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側重于水資源的保護。從整體來說,各個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時期,1948年頒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聯邦政府開始真正介入環境保護。1970~1980年時期,環境保護政策開始取得成效。1972年頒布了凈水法。由于財政經費充足,加上美國各界對污染問題高度重視,環保手段大大強化,進一不提高了環保系統各層次措施的協調配套能力。但是,巨額環保開支成為美國財政赤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嚴厲的管制措施對整個經濟也產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國朝野的極大關注。
韓國60年代開始“漢江奇跡”,那時,工廠的煙塵被稱為“繁榮的煙塵”。人們陶醉于經濟的發展之中。在經濟增長至上主義的時代,雖然也有一部分輿論強調環境意識的重要性,但占壓倒多數的立場反倒人為經濟增長才是維護環境的先決條件。只有經濟增長國家和個人才能富裕起來,只有富裕了,才能維護環境。進入70年代,由于經濟增長一邊倒政策所產生的社會問題日益暴露,國民也開始切實感受到,經濟增長和環境,大體上處于“相抵消”(trade-off)的關系,這時環境問題得到重視,政府和民間都開始行動起來,但力度還不是很大。環境保護的社會意識到了80年代末,才開始初見成果。到了90年代,環境意識在國民之中極大高漲起來。但韓國的環境保護,總的來說仍只停留在“改良主義”的水平上。
日本和臺灣也大致經歷了相似的過程。所以我們分析,這些國家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是一個“試驗和失誤”(trialanderror)。從環境無知的階段,到環境認識的模糊階段。然后是知到行的過渡階段。最后達到環境保護的官民共同行動階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國環境保護的具體政策措施是多層次的。就整體而言,其特點是以立法為基礎,以行政措施為主,輔之以一定的經濟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責任賠償制4、污染稅制5、津貼制等。
日本現在強調的是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首先在法律和有關政策、計劃中明確社會各部門的環境保護責任。第二,把環境考慮納入政府的政策、計劃和重在公共項目。第三,把環境保護納入企業的綜合決策。第四,日本民眾和NGO的參與及其綜合決策活動。
臺灣的對策有:1、建立自然資源保護區,保護自然環境。2、對城市與重點經濟區、工業區環境進行綜合整治。3、推行“清潔生產”。主要措施:1、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的正常機制。2、較大幅度地增加環保投入,積極治理污染,加快環境保護建設。3、加強以立法為中心的環境保護法制建設,完善法規,強化法治。4、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環保產業,促進污染處理。
從這些國家治理和管理環境的手段、方式來看,都強調了政府的干預。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且,各個國家由于國情的不同,在具體的行動中不盡相同,有各個國家的特色。
3、對中國現代化過程的參考意義
3.1.必須清楚認識我國的國情,如資源稟賦,人口眾多等問題。
從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國家,其資源稟賦不同,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環境問題也不盡相同。同樣,在認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具體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清楚認識我國的國情,選擇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采用適合我們國情的環境策略,處理好我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3.2.采取適合于我國國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是大問題。我們應當結合國情和發展階段,將環境問題放在發展的進程中加以解決。綜合處理環境和發展的關系。
3.3.注意制度設計
制度設計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場機制又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場機制方面可以參考新制度學派的產權管理方式。在目前應注意發揮政府的作用。一方面,加強立法和執法。用行政管制手段,通過國家權力強制執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經濟主體的特定行為。如最低技術標準、排污限額或指標。另一方面,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手段,主要通過創造一定的刺激方式,將資源環境的成本納入各經濟主體的經濟分析和決策過程,從而間接地改變經濟主體的行為。如排污收費、污染稅、生態環境補償稅、財政補貼、排污權交易等等。
3.4.建立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
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也即在決策過程中對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進行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科學決策。從決策開始就要在環境、經濟、社會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這樣才能使三者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改善。
3.5.政府和民眾一起行動。根本在于人們的效用偏好,人們真正認識和感受到環境對自己的效用的影響。
3.6.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的關系。樹立大系統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這些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環境問題中,我們應該吸取經驗教訓。那就是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的關系。樹立大系統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發展目標上,追求單一的經濟近期高速增長逐漸轉換成追求近期與長遠相統一、經濟與資源、環境、人口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路徑上,主要依靠拼資源、上規模擴大生產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換成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在發展內容上,應該注意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
參考文獻:
Pearce,D.W.andWarford,J.J.,Worldwithoutend:economics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JapanEnvironmentAgency.NationalActionPlanForAgenda21.
OECDPlanning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ntryExperience.Paris,1995
UNCED.TheGlobalPartnershipfor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AGuidetoAgenda21.Geneva,1992
Bartelmus,PeterEnvironment,GrowthandDevelopment:TheConceptandStrategiesofSustainability.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4
Carew-Reid,Jeremy(etal).StrategiesforNat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AHandbookfortheir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1994
王金南,《環境經濟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夏光等,《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劉思華,《可持續發展經濟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金炯國,《經濟發展過程和環境問題:現代韓國的經驗》,《當代韓國》第4期,1994,
張俐萍,《美國的環境保護政策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外國經濟與管理》第10期,1994,
張茂法,《論臺灣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5
陳萍,《臺灣經濟成長背后的環境代價臺灣經濟》,《海峽科技與產業》第4期,2000
胡國杰等,《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經濟師》第10期,2002
楊慶發,《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世界經濟》,第9期,1994
馮薇,《環境問題的經濟分析及其局限性》,《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第1期,2002
許云霄等,《經濟增長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關系及政策建議》,《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2002
何全先,《論環境問題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商業研究》,第6期,2002
魏一鳴等,《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多目標集成模型》,《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第8期,2002
李崇陽,《試論經濟增長與環境質量變和博弈》,《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第2期,2002,
[關鍵詞]管理;組織;創新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管理創新和技術進步可以說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兩個基本動力源。隨著知識社會的到來,知識將成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點的生產要素,而對知識的管理更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和提高組織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對組織而言,知識和信息正在取代資本和能源成為最主要的資源,知識經濟迫切要求管理創新。適應此要求,近幾年來,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念——知識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正在國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斷完善。其中心內容便是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知識管理的實施在于建立激勵雇員參與知識共享的機制,設立知識總監,培養組織創新和集體創造力??偨Y和研究知識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將有利于我國企業管理的創新,有利于引導我國企業步入知識經濟時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識管理?一個定義說:“知識管理是當企業面對日益增長著的非連續性的環境變化時,針對組織的適應性、組織的生存及組織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種迎合性措施。本質上,它嵌涵了組織的發展過程,并尋求將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對數據和信息的處理能力以及人的發明和創新能力這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惫P者認為,知識管理雖然廣泛運用于企業管理的實踐,但作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質的公共管理同樣也面臨著知識管理的問題。對于公共部門而言,知識管理的目標與核心就是通過提高人的發明和創新能力來實現組織創新。
知識管理為組織實現顯性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徑。顯性知識易于整理和進行計算機存儲,而隱性知識是則難以掌握,它集中存儲在雇員的腦海里,是雇員所取得經驗的體現。知識型組織能夠對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應、明智地運用內部資源并預測外部環境的發展方向及其變化。雖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組織的發展方向和領導方式,但是其潛在回報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識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區分開來。制定一個有效的信息管理戰略并不意味著實現了知識管理,這正如不能單純從一個組織的設備硬件層面來衡量其辦公自動化水平一樣。要想在知識經濟中求得生存,就必須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人、信息與過程聯系起來,以進行大量創新。庫珀認為:“正是由于信息與人類認知能力的結合才導致了知識的產生。它是一個運用信息創造某種行為對象的過程。這正是知識管理的目標?!睂嵭杏行еR管理所要求的遠不止僅僅擁有合適的軟件系統和充分的培訓。它要求組織的領導層把集體知識共享和創新視為贏得競爭優勢的支柱。如果組織中的雇員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隱瞞信息,如果組織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為了鼓勵保密而非信息公開共享,那么這將對組織構成巨大的挑戰。相比之下,知識管理要求雇員共同分享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并且要求管理層對那些做到這一點的人予以鼓勵。許多成功的知識型組織都建立了對積極參與知識鏈的雇員進行獎勵的激勵機制。庫珀解釋說:“雇員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識,而是因為他們具有不斷創新和創造新的有用知識的能力。”以此觀點來分析現在某些獵頭公司的做法,他們追尋的目標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經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識”,而不看重其創新能力。這是一種短視行為。
任何組織要在知識經濟中求得生存,就必須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人、信息與過程聯系起來,以進行大量創新。但決不能將知識管理簡單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關系體現在: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與發展。信息管理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它把信息作為資源從技術、組織、人力三種因素的結合中進行管理,則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新事物。美國1979年《文書削減法》最先提出聯邦政府的信息管理問題,并在聯邦機構中設立政府信息主管。企業的信息管理則是在8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并在企業首席執行官(CEO)之下增加了企業信息主管(CIO)的職位。其后,信息管理經歷了實物管理、技術管理、資源管理三個時期。按照美國學者馬夏德(D.A.Marchand)與霍頓(F.W.Horton)的劃分,信息管理的發展有五個階段:物的控制、自動化技術的管理、信息資源的管理、商業競爭分析與智能、知識的管理。由此可見,知識管理在歷史上曾被當作信息管理的一個階段。近年來,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管理實踐的發展,知識管理逐漸從信息管理中獨立出來,從而形成一個嶄新的管理領域。此時,知識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內含和外延??梢哉f,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人的管理。知識作為認知過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才能創新。知識管理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結起來,實現知識(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和創新能力,以贏得競爭優勢。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的轉化,是管理理論與實踐中“以人為本”的管理主線進一步體現。知識管理有助于信息處理能力與員工創新能力相互結合,進而增強企業或其他組織的應變能力和預見能力。發達國家的先進企業還在首席執行官與信息主管之間設立了知識主管(CKO)的新職位,并作了適當的分工,信息主管把工作重點放在技術和信息的開發利用上,知識主管則把工作重點放在推動創新和培育集體創造力上。
二、知識管理的目標是創新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進。這一切都改變著社會、經濟和文化,也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
在知識社會,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遠勝過原料與廠房。美國微軟公司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產品”。1997年3月3日美國《財富》雜志定期評出美國最受推崇的企業,創新精神正是其評選標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這樣的背景下,知識管理的目標和任務就必然體現為提高組織的應變和創新能力。
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已有的知識要素與/或新的知識要素的新組合,它包括“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彼得·德魯克則將“創新”概念推廣到管理,提出“社會創新”概念,認為創新就是賦予資源以新的創造財富能力的行為。OECD1996年發表了《國家創新系統》(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文件強調指出了以往的創新都集中于投入—產出分析中,那是一種靜態的線型模型,而在當今的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即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系統的平穩運作依賴于知識流的流動性(ThesmoothoperationofinnovationsystemsdependsonthefluidityofKnowledgeflows)。它強調“國家創新系統是政府、企業、大學、研究院所、中介機構等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會和經濟目標,通過建設性地相互作用而構成的機構網絡,其主要活動是啟發、引進、創造與擴散新技術,創新是這個系統變化和發展的根本動力?!币虼藙撔轮饕w現為不同參與者和機構之間一系列復雜的相互作用過程,即知識的流動。知識流動的類型有:人力資源流;機構鏈;產業群;創新公司行為。知識管理正是要確保知識流動渠道的通暢。
知識管理、創新行為都不單純是一種技術過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創新總要依靠人的創造性和想像力。對于政府而言,要為創造良好的新環境發揮重要作用。企業要在競爭中獲勝,則必須不斷改變自己的戰略策略以適應迅速變化的外部環境。這一切都離不開知識管理,因為其實質就在于充分發揮人文因素的積極作用。
知識是企業保持競爭優勢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重要資源。在當今的許多行業例如金融服務、咨詢和計算機軟件等部門,知識正在作為創造價值的必要前提而發揮作用。然而許多企業并不善于管理知識。具體表現在:有的企業低估了產生和獲取知識的價值,失去或放棄己經擁有的知識產權,有的管理措施阻礙了知識的交流及共享,對已有知識的使用和二次開發的投入不足等。
不少企業在吃了不重視知識管理的苦頭之后,對知識創造價值的巨大潛力的認識逐步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實施知識管理計劃,將知識列為一種資源納入管理體系。
以知識的視角,組織可被看成是一個對知識進行整合的機構。人類的全部生產力都離不開知識,機器只不過是知識的體現而已。因此,要真正實現知識管理,首先必須實現觀念的創新。即將傳統的工業管理觀轉變為現代的知識管理觀。
工業管理觀與知識管理觀的主要區別如下:
1、用知識的觀點看組織,就會把人們看作是收益的創造者,其首要任務是把知識轉化為無形的結構,而在工業時代的組織內,人們時常是被更為簡單的看作是生產成本和生產要素。2、在知識組織內部,學習的目的是創造新的資本和程序,而不僅僅是運用新的工具和技術。
3、在知識組織內部,生產流程是由觀念驅動,并且有時是混沌不明的,這與工業時代生產流程中嚴格的前后次序和機器驅動形成鮮明的對比。
4、工業時代的收益遞減規律讓位于知識遞增規律,工業組織中的規模經濟(economicsofscale)讓位于知識組織中的視界經濟(economicsofscope)。
5、管理的權力基礎取決于他們知識的相對水平,而不是他們在組織中的等級職位。信息流的傳遞是通過可以分享信息的網絡,而不是通過組織的等級機構。在現在的企業管理制度下,各部門都保有自己的知識并需要發展知識,但是并沒有一個合適的知識管理制度以及更高層次的協調機制,知識管理的內容日益復雜化和重要化,導致公司高層管理者產生了設立CKO職位的動機。為了搞好企業的知識管理,CKO應運而生。
CKO(ChiefKnowledgeOfficer),一般譯作“首席知識官”或“知識總監”,是企業專職負責提出、推進和協調各種知識管理計劃或方案的企業高級管理職位。其具體的職責包括:
1、創設知識管理的基本框架。知識管理要求CKO就知識(包括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等)的分類基于知識的工作體系、與知識密集型業務相關的管理過程保護知識和防止外溢等問題從組織機制和技術手段等方面提出相應對策。2、協調部門之間的知識管理,知識管理不是企業某個部門獨立行為所能控制的而只能通過企業整個部門之間的共同行為來協調控制。CKO對要獲得的知識知識的開發和保有方式尤其是知識的交流和共事等問題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解決辦法。這項工作的基礎是信息技術。具體工作有建立知識目錄、開發知識共享的群件,或建設企業內部網,再造知識密集型管理過程等。
3、營造知識創新和交流的內部環境。CKO要在企業內部營造一個適合知識創新與交流的環境,如提供各種便利機會使得平時接觸不多、但是對某一方面有共同興趣的人們能夠通過會議、社團活動等方式相互溝通。相當多的知識是通過適當的、非正式的交流環境得到的,尤其是隱性知識,因此有CKO指出知識管理工作“20%是技術成分,80%是文化成分”。也就是說,CKO作為環境營造者的角色要比他們在技術方面的角色重要很多。
4、防止知識外溢。企業和其合作伙伴、中介機構、供應商以及客戶之間共享知識同樣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對企業競爭優勢也有重要影響。對于那些有知識資本形成意識的企業來說,防止知識外溢已成為一大問題。
西方企業高度重視知識管理工作獨立設置與“首席經營官”(COO)、“首席財務官”(CFO)等并列的“首席知識官”(CKO),這足以證明西方企業對于知識管理的高度重視,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創新是企業前進的不竭動力。國有企業在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要始終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高度重視對知識的開發和利用,注意發展并保護好自主知識產權,把經濟增長的方式真正轉移到領先科學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三、知識管理的兩種策略
MortenT.Hansen等人提出了知識管理的兩種策略,即法典編輯策略和人格化策略。所謂編輯策略是指知識與知識開發者的剝離,以達到知識獨立于特定的個體或組織的目的;而后知識再經仔細地提取進而匯編成法典關存儲于數據庫中,以供人們隨時反復調用的策略。Ernst&Young公司企業知識中心的主任拉爾夫·普勒曾如此描述法典編輯策略:在剔除掉客戶敏感信息后,通過將文檔中零碎的關鍵知識,如面談指導、工作日程和市場劃分分析等加以匯總并儲存在電子知識庫中從而創造出“知識客體”。這種方法使許多人可以搜尋和提取經過編輯的知識,而無需與最初的開發者接觸。這就開辟了知識的反復使用,促進了企業的成長。
人格化策略指知識與其開發者緊密地聯貫在一起,知識主要通過直接的面對面的接觸來進行共享。計算機在這類組織中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更好地溝通知識,而不是儲存。采用人格化策略的Bain公司、波士頓咨詢集團和麥肯錫公司致力于個體間的對話,而不是數據庫中的知識客體。在這些公司中,知識并未被編成法典、知識是在運用頭腦風暴法的研討會中和一對一的交談中發生轉移的。為了使這一策略行之有效,象Bain這樣的公司都重金注資于建立人員網絡系統。知識不僅僅通過面對面的方式,還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和視頻會議等形式進行共享。
遵循法典編輯策略的公司依賴的是“反復使用的經濟學”。一旦知識資產,如軟件編碼或手冊開發出來,且每次使用時又無需大的修改的話,就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反復多次地使用。
與此相反,人格化的策略依賴的是“知識經濟學”的邏輯。戰略咨詢公司向客戶提供的建議是那些豐富的、難以言表的知識。共享深層次知識的活動是極花時間的、昂貴的和緩慢的,而且不能夠被系統化,因而效率較低。
若想正確地選擇知識管理策略,主管或經理必須先回答如下問題:(1)為什么客戶會購買本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而不是向競爭者購買?(2)客戶期望從本公司得到什么利益?(3)蘊藏于本公司的知識如何能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在明確了這些問題之后,應進一步考慮如下問題:1.公司提供的是標準化的產品還是用戶化的產品?如果是前者,那么主導知識管理策略就應是法典編輯策略;如果是后者,則人格化策略更為有效。
2.公司擁有的是成熟的還是新穎的產品?如果企業的策略是基于成熟的產品,那么企業將從反復使用的模型中獲得豐厚的回報,例如微軟的產品;反之,如何擁有的是新穎的產品,則對知識進行管理時應以人格化策略為主。
3.公司的員工在解決問題時依賴的是明確的還是難以言表的知識?明確的知識是可以被編輯的,如簡單地軟件代碼和市場數據。當公司的員工依靠明確的知識去完成工作時,人-文檔的方法最有意義;而難于言表的知識由于很難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是通過個體經驗獲得的,包括科學知識經驗,操作性的“Know-How”(知識如何),對行業的洞察力,商業判斷和技術經驗等。對此,采用人格化策略是明智的選擇。
4.兩種知識管理策略的共存。由于企業開發多元化經營和知識的商品化,知識管理策略的選擇有時變得十分復雜。兩種策略共存的前提,是采用不同策略的單位彼此獨立運作。例如,在通用汽車公司,小轎車部與財務部沒多大關系,因此不同的模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單位中。但如果是高度一體化的企業,則需選擇一種作為主導策略,以另一種作為輔助。至于何者為主,何者為輔則取決于公司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方式、企業的經濟狀況及企業所雇傭的人。正如一些咨詢公司所發現的:強化錯誤的策略或試圖同時使用兩種策略,將會迅速地損害本企業;80/20法則是實際決定主輔關系的一個有益參考。
知識管理兩種策略的差異如下表:
人格化策略
競爭性策略
通過反復使用已編成法典的知識來提供高質量的、可靠的和快速的信息系統實施
通過溝通不同專家關于高水平策略問題的知識經驗來提供創造性的、經過嚴密分析的建議
經濟模型
1.反復使用的經濟學
2.在知識資本上進行一次性投資,而后多次反復使用
3.使用高助手/合伙人比率的大型團體
4.集中注意力于產生較大的整體收入
1.專家經濟學
2.為針對用戶的獨特問題而擬定的高度用戶化的解決方案收取高額費用
3.使用低助手/合伙人比率的小團隊
4、集中注意力于維持較高的利潤率
知識管理
策略
1.人-文檔
2.開發可以編輯、存儲、傳播和允許知識反復使用的電子文檔系統
1.人-人
2.開發連接人們的網絡系統以便共享難以言表的知識
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上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旨在通過可以反復使用的、已編成法典的知識來將人們連接起來
在信息技術上進行適度規模的投資,旨在促進難以言表知識的交流與商談
人力資源
1.雇傭那些能較好地適應知識反復使用和方案實施的新科大學畢業生
2.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計算機進行遠程培訓
3.獎勵那些使用文檔數據庫和為文檔數據庫做貢獻的人
1.雇傭喜歡問題解決和能忍受模糊性的工商管理碩士
2.通過一對一的指導方式進行人員培訓
3.獎勵那些與他人直接共享知識的人
范例
1.安德森咨詢公司
2.Ernst&Young公司
3.德爾公司
·麥肯錫公司
·Bain公司
·惠普公司
[參考文獻]
[1]卷首語.與“狼”共舞管理制勝[J].管理科學,2000,(4):1-1.
[2]維高.知識的革命[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8.209-215.
[3]躍清.知識資本的測量與管理[EB/OL].www.chinajournal.net.cn/
indexqkw.htm,2000-6-18.
[4]魏蜀明.CKO:知識管理拍岸來[N].中國企業報,2000-06-13(3).
[5]楊杰.知識管理的策略[J].IT經理世界,2000,(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