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4 12:31:53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欣賞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參考文獻
[1]理科非數學專業高等數學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課題組人才培養與大學
數學教育改革[J],教學與教材研究1999.2
[2]大學數學課程報告論壇大學數學報告論壇2006論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3]恩格斯反杜林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P35
[4]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P190
[5]張景斌等中學數學教學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2
參考文獻:
[1]陽妮.大學數學分層教學的理性思考[J].高教論壇,2007.(5):87-89.
[2]鄭兆順.新課程中學數學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3]郭德俊,李原.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方法[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4,(3):43-54.
[4]付海峰.在層次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中學數學參考,1997,(10).
參考文獻:
[1]曹之江.現代數學教學的原理和實踐(一)——論數學教學的完全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2]張景中.什么是“教育數學”[J].高等數學研究,2004(06).[3]王青建.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改革芻議[J].數學教育學報,1995(04).
[4][美]莫里斯克萊因(MorrisKline)著,張理京等譯.古今數學思想[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2.
[5]齊民友著.數學與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參考文獻:
[1]陳朝堅.大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途徑[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
(一)書寫格式要求:
1.頁面設置
(1)紙張:A4紙,單面打印。
(2)頁邊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縱向,左側裝訂。
(3)版式:頁眉1.5cm,頁腳1.75cm。
(4)字體:正文全部宋體、五號。
(5)行距:多倍行距為1.25,段前、段后均為0。
2.如用手寫,所有填寫項目必須用碳素或藍黑墨水鋼筆書寫。
3.題目用黑體、小二、單倍行距?!罢焙汀瓣P鍵詞”字樣用黑體、五號、加粗、空兩格,中文摘要內容用宋體,英文摘要內容TimesNewRoman;“摘要”和“關鍵詞”與具體內容之間用冒號相隔,摘要內容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關鍵詞3--6個,關鍵詞間用分號隔開。
4.目錄頁排版只排到二級標題,即章和節或一、二級標題;“目錄”字樣用四號、宋體、加粗、居中,摘要與關鍵詞不標序號、左邊頂格,頁碼號用大寫羅馬數字標注,右頂格;目錄的章、節或一、二級標題左邊頂格,頁碼號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右邊頂格。
5.正文內容首行均空2格,回行頂格,一級標題為“一、”,二級標題為“(一)”,三級標題為“1.”。一級標題單獨占行,標題加粗宋體四號居中段前段后各0.5行,末尾不加標點;二級標題單獨占行,“括號()”用中文半角輸入,標題加粗宋體五號,末尾不加標點;三級標題不單獨占行,與內容之間用句號隔開。
6.致謝字樣用宋體、四號、加粗、居中。
7.參考文獻字樣用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每條參考文獻均頂格書寫,序號加方括號,書寫格式應符合GB7714—19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常用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如下:
(1)期刊。[序號]作者.題名[J].期刊名稱,出版年份,卷號(期號)
(2)書籍。[序號]著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應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3)論文集。[序號]著者.題名[C].編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4)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5)專利文獻。[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日期
(6)國際、國家標準。[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7)電子文獻。[序號]作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文獻作者3名以內的全部列出,作者間用逗號隔開;3名以上則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
8.“附錄”字樣與附錄標題內容間空兩格、宋體、四號、加粗、居中,附錄與論文正文連續編頁碼,每一附錄均另起一頁。
(二)文稿要求:
1.文字通順,語言流暢,版面整潔,便于裝訂。文稿須打印或手寫,手寫文稿須清楚工整準確,不得請人寫作。
2.各種計量單位必須采用1984年2月27日國務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執行。
3.標點符號應符合國家標準G/BT15834-1995《標點符號用法》的規定。
4.外文字母采用我國規定和國際通用的有關標準寫法,要分清正斜體、大小寫和上下腳碼。
5.科學技術名詞術語采用全國自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規范詞或國家標準、部標準中規定的名稱,尚未統一規定或叫法有爭議的名稱術語,可采用慣用的名稱。
6.文中的數字,除部分結構層次序數和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語句中作為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外,應當使用阿拉伯數碼,在同一文中,數字表示方法應前后一致。
7.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編號的公式頂格放置,編號需加圓括號標在公式右邊,公式與編號之間不加虛線。公式下有說明時,應在頂格處標明“注:”。較長公式的轉行應在加、減、乘、除等符號處。
(三)圖紙和曲線圖表要求:
1.圖表內容及其表號、表名或圖號、圖名均用宋體、五號字,所有表號、表名統一列在表的上方,圖號、圖名統一列在圖的下方。
2.表內內容應對齊,表內數字、文字連續重復時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樣或符號代替。表內有整段文字時,起行處空一格,回行頂格,最后不用標點符號。
3.圖紙必須圖面整潔,布局合理,線條粗細均勻,圓弧連接光滑,尺寸標準規范,文字注釋必須使用工程字書寫。
4.曲線圖表的所有曲線、圖表、線路圖、流程圖、程序框圖、示意圖等不得簡單徒手畫,須按國家規范標準或工程要求繪制。
(四)譯文要求:
譯意準確,書寫清楚,內容必須與論文(課題)有聯系,或在擴大專業視野等方面有參考意義。
(五)注釋:
注釋是對畢業設計(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和補充說明。注釋采用頁末注(將注文放在加注頁的頁腳),不可行中加注,注釋編號選用帶圈阿拉伯數字,注文使用小五號宋體字。
大學化學論文范文一:開放式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研究
摘要:針對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適應21世紀科技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以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模式代替傳統式實驗教學的模式。以學生為主導地位,讓學生進行開放式實驗,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
關鍵詞:開放式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而實驗教學又是化學理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學好化學就必須做好實驗教學。化學的四大分支學科之一的無機化學是以無機化學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無機化學實驗是長江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和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各專業跨入大學校園后所接觸的第一門基礎實驗課程,是老師與學生在教學科研相結合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無機化學實驗具有獨特性:一是所用儀器設備、藥品種類等都很多;二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基本操作雖然簡單但是多樣化;三是實驗現象復雜。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有機會多練習實驗操作,必須對以往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讓實驗由封閉式轉向開放式,讓學生開展多開放性、設計性實驗,以達到培養高素質人才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傳統實驗教學模式
無機化學實驗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改革后,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正是這種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使得實驗教學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教學問題,比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是單一的講解式,而且所講內容也是沿用了好多年的陳舊內容;教學課件使用多年,沒有一點創新;學生也只是按老師的要求照方抓藥,沒有一點學習熱情,也沒有學習主動性,更談不上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有創造性思維了;實驗中能力培養差;實驗設備利用不合理;培養出來的學生根本不能達到當今社會對人才需要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綜合素質人才需要越來越多,那么,還按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是培養不出當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的。所以,為了能夠滿足當今社會人才的需要,就必須打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改變這種扼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盡快實現改革創新,以便能更好地給學生以發展空間。
2開放式的教學模式
為了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本課題組對化學化工學院2012級、2013級、2014級一年級學生的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主要從實驗內容、實驗時間、組織方式、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開放。
2.1實驗內容的開放
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都是由老師指定的單一的基礎類實驗,這樣就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行教學改革后,開放式實驗教學內容發生很大的變化。老師將根據新的課程目標提出多個實驗模塊,包括基礎類、驗證類、綜合類、設計類、自主類等等。基礎類和驗證類實驗是每位學生必須做且必須掌握的實驗項目,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基本能力的訓練,為綜合類、設計類、自主類奠定基礎的。綜合類和設計類包括必選和任選實驗,必選實驗是在教師提出的必選實驗項目中,學生自己選擇若干個實驗,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并完成實驗;任選實驗模塊是由教師提出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實驗,教師只是提出問題而不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學生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實驗室的實驗資源擬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并獨立完成實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創新思維。自主類實驗是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選題,自己擬定實驗方案,自主完成的實驗,很具有個性化發展。
2.2實驗時間的開放
時間上的開放分為定時開放和預約性開放:定時開放是指學生在工作時間進入實驗室做實驗;預約性開放是指周末和寒暑假時學生采用集體預約和個人預約相結合的方式進入實驗室做實驗。
2.3教學組織的開放
開放式實驗教學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指導教師的組織。具體方案是:首先給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派一名組長,組長負責管理本小組成員并分配任務。各小組查閱大量文獻后提出問題,接著同小組討論問題,最后自擬題目提出實驗設計方案并交由老師審核。老師審核如果實驗方案沒新意就不能通過,學生將重新立定方案;如果有新意,審核通過,學生再與老師預約實驗時間并完成實驗,提交實驗報告。整個組織實驗過程都由學生自己完成,學生占主導地位,老師只起到引導作用。但是有一點是老師必須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實驗的整體情況,保證師生之間的信息反饋。
2.4教學評價的開放
開放式實驗教學,考試形式應該多種多樣。實驗成績的評定不再是單一的平時實驗報告的成績總評,而是平時成績和每次項目考核相結合。具體的評價方式是:學期課程總成績=平時成績(20%)+項目考核總成績(80%)。平時成績按統一標準從實驗態度、出勤情況、預習等方面進行評定。每次項目考核成績由實際操作、數據記錄、回答問題、實驗結果、完成書面報告等方面評定。每次項目操作過程中及操作完畢后,老師根據學生實驗操作情況、回答老師提出的有關實驗內容的問題情況和實驗結果成功與否即時給出每次項目操作成績。書面報告成績給出以實驗報告為依據。所占分值為:每次項目考核成績=項目操作成績(60%)+書面報告(40%)。項目考核總成績等于多次項目考核成績的平均值。
3結語
通過對2012級,2013級,2014級連續三年的各專業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個教學在教學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目的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改革過程學生是最大的收益者,學生成為了教學的主體,不再是機械式的操作者,這樣就使得學生的協作能力、設計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等綜合素質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這一教學模式的改革,很好的培養了大一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學生在從高中到大學階段的過渡期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越,讓學生明白了學習不是被動而是主動的,同時也很好的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為學生的以后學習階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史銳,成冰.淺談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9(4):206.
[2]曹高娟,蔣文靜.農林院?!秾嶒灮瘜W》教學改革初步建議[J].教育改革,2011,9(24).
一、轉變傳統音樂教學模式,培養影視音樂審美能力
所謂的音樂審美教學是學生通過對音樂的聆聽和感知,從某一角度理解音樂,從而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使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開闊音樂視野。但現在的有些大學音樂課堂,審美教學往往被老師們所忽略,學生們嚴重缺乏對音樂的審美能力,那樣音樂的美感就沒有辦法被學生們所體會。另外,在眾多類型音樂的沖擊下,學生們本來就對音樂的認識很膚淺,許多類型的音樂會被學生們認為是老古板,從而對音樂進行挑剔,對個別音樂種類有偏見。因此,從一開始,老師就應該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讓學生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在音樂課堂上對學生們進行審美訓練,讓學生們產生強烈的審美渴望,對音樂進行評析,體會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音響等教學工具進行播放,也可以老師自己進行演唱,這樣通過不同的表現方式將音樂呈現在同學們面前,有利于學生們更全面地了解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情感變化。在老師的啟發引導過程中,學生們對音樂有了進一步的體驗,想要去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無形中就對音樂產生了興趣,那么這時就順利地進人了情感的欣賞階段,但由于每一個學生對音樂表達的情感不一樣,對音樂方面的知識掌握的不豐富,就會使得對音樂表達的情感不準確。所以,在音樂欣賞時應該積極引人具有視聽功能相結合的音樂作品。學生們可以通過畫面、語言表達等方式對音樂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那樣就會對音樂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體會。
二、通過實踐訓練,形成影視音樂樂感
什么叫音樂樂感?在我看來,音樂樂感即是演唱者對聽眾的感染力。演唱者將對所唱歌曲的曲和詞的理解進行演唱,根據聽眾對演唱過程的投人程度來評價樂感的力量。在一般情況下,聽眾所直觀感受到音樂樂感的方式是對音樂曲的理解,他們喜歡上一首歌的第一原因總是曲調好聽,這不論是對于懂音樂的人,還是不懂音樂的人無一例外,所以這時人們往往對曲的理解先于對詞的理解。在大學音樂課堂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培養音樂樂感,因為我們想通過聆聽的方式去探索音樂給我們帶來的思想感情。培養音樂樂感>J卜不是要把我們每一個大學生都培養成未來的音樂家、藝術家,而是要發掘每一個人潛在的音樂能力,使我們都學會欣賞、體驗和聆聽音樂,通過音樂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從而達到自我調節的目的,創造美好心境,為自己的生活增添樂趣。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我們要掌握音高、節奏等音樂要素,但不能因為單純地追求唱歌技術,而忽略了音樂整體的完美感。在發聲訓練過程中,要注重演唱技巧和對沒有歌詞的練習曲進行一定情感的演唱,這樣有利于發揮學生們對音樂的想象力,有感情的演唱提高了我們的音樂樂感。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指揮手勢、表情等肢體語言,或者通過體態律動和視覺這些輔助手段對樂感進行培養。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它通過聲音的表達讓人感受它的美妙,所以,我們通過多聽音樂,來為每一個音樂作品進行評析,達到審美效果。我們要大量的聆聽各種類型的音樂,通過大量的聆聽,使音樂素質在無形中提高。還要多看些音樂家傳記,走進大音樂家的內心情感世界。另外還要多思考,通過多聽音樂多看記錄,從而養成自己多思考的習慣,使我們對音樂的美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從而培養我們的樂感。
三、提高影視音樂綜合素質能力
音樂是一門美的藝術,能陶冶人們的情操,使我們身心愉悅,忘記生活和工作中帶來的疲憊。通過聆聽美妙的曲段,讓我們融人美妙的音樂世界。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如果我們只知道苦讀于枯燥的課本中,不懂得去欣賞音樂,豐富我們業余的課外時間,那么我想他的大學生活是有所缺憾的,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德智體美齊發展的環境中,那么,音樂是一齊愈合心靈的良藥,它可以在你心情低落的時候,吞噬你那不快樂的細胞,種下快樂的種子,使快樂的種子在你的內心深處生根發芽,將不愉快的情感全部趕走,最終讓你感覺到心情的愉悅,這就是音樂的力量。所以,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是離不開音樂欣賞的,音樂為我們帶來的太多了,使我們內心豐富起來,使我們得到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應該注重音樂素質的培養,提高音樂素養,可以加強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首先,我們應該加強音樂理論的教學。理論作為指導實踐的一個工具,只有掌握好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我們才能更準確地去實踐。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掌握好音樂理論也就是打開了音樂的大門,在授課中,老師們應該更加注重音樂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
通過對音樂理論的理解,才能更深意義更深層次的理解學習音樂。如果學生們僅僅只是局限于唱歌和音符,沒有以音樂的理論知識做引導,那樣很容易造成音樂的誤區。在音樂教學中,老師們應該采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工具,提高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將音樂以圖像、聲音和短片等多種形式更加直觀地讓學生們享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使學生們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印象更深刻,增加了記憶的效果,提高了音樂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教學營造教學氛圍,創造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素質的培養。其次,老師們應該重視學生們對音樂的創造性思維,在學生們體驗聆聽音樂的同時,老師們應該善于發現,創辦更多的創造性音樂活動,讓學生們在學習音樂過程中,不僅學習和體驗別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自己運用音樂知識去表達自己的音樂思想,創造出屬于自己的音樂。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們自己體驗音樂的樂趣,激發學生們對音樂的表現欲望,發展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是學生們提高音樂素養的良好途徑。
四、拓展相關音樂常識,鞏固音樂知識
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不應該僅僅只局限于課本上的音樂理論知識,應該將學習的面攤開,將音樂知識的學習擴大化,學習課外相關的音樂常識,如影視音樂以提高我們的音樂素養。但是,凡事皆有度,對于課外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我們應該掌握好“度”,不可以盲目接收所有的知識,否則將會使我們的音樂學習陷于泥潭,對知識的理解混淆不清。音樂來自于生活,在老師進行音樂教學拓展的過程中,可以實現教師、學生、教具、教學環境和生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實現音樂回歸生活、回歸自然。老師們可以通過教材中的內容和身邊的事物特征讓學生們經過思考和體會進行歌詞創作。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音樂課的形式發生著巨大變化,老師們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廣泛的音樂視頻、不同曲風的音樂歌曲、影視音樂等多種音樂教學資源,使學生們通過觀看和聆聽音樂資源,在他們自己心中對音樂有一定的理解,對音樂鑒賞達到一定效果。畫面的生動、音效的震撼,直接刺激著學生們的神經,使學生們沉浸在音樂的海洋,張開想象的翅膀去欣賞感悟作品所帶來的震撼。其次,音樂的教育要注重多元化教育,這需要廣大音樂教師不斷完善、貫通各學科領域的知識結構。只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知識結構,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科優勢,從而提高音樂的教學質量。作為音樂教師,必須將傳統的音樂專業知識、音樂基礎知識和現代化的技術知識相結合,拓展藝術視野,將中外音樂知識相結合以滿足現代人才的培養。我們應該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適度的拓展音樂欣賞教材,使音樂的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學生們的音樂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學生們音樂素質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一)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藝術的學習與各種音樂活動的參與,實際上是一種在音樂審美需要的支配下,在音樂審美意識的調控下,調動音樂審美能力而進行的音樂審美體驗。馬克思曾經說過:“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痹谶@種令人愉悅的音樂審美體驗中,人的音樂審美能力會得到極大的調動、鍛煉和提高。關于音樂審美能力,它既包括感受美、領悟美的能力,又包括了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真正的音樂欣賞活動需要以審美為目的,而審美就是以感性體驗的適宜為基礎所獲得的精神愉悅。通過音樂欣賞這種特定的審美活動,我們在聽覺對象上所獲得的并不是任何外在的客觀知識,而是一種內在的意識。音樂確證了我們的聽覺審美能力,使我們從外在的對象中意識到自身的本質。總之,我們從音樂欣賞中所獲得審美體驗,就是我們對自己生命的一種客觀化的體驗,我們在音樂欣賞中所聽到的音樂之聲,其實正是我們自己內在的“心聲”。
(二)有利于塑造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
關于音樂藝術教育的審美功能,它不僅僅能夠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首先,在音樂欣賞的教育活動中,學生接觸一部音樂作品,以“聽”的形式融入到該作品中,在“聽”的過程中感受該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最終也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或是愉悅或是悲傷,這與作品的主題有關,但是無論學生體會到的是什么樣的情感,這都是學生的審美享受,透過這種情感,學生會對當下的生活、未來的生活等產出思考和感悟等,這種感悟會直接深入到學生的潛意識中,震撼學生的心靈的同時還起到了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學生在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的時候,應該要了解該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創作內涵等基本知識,從而更深入地品味該作品,在音樂中找到另一種美,激起對生活的熱愛,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還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愉悅起來,遠離煩躁、遠離喧囂,自然而然地,學生的情感得到調節,其精神也會得到升華,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成為有思想、有文化、有內涵的一代新人。
(三)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之所以說音樂審美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因為音樂本來就具有創造性的特點,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音樂感性材料的創造性、音樂形式存在方式的創造性和音樂內容的創造性。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聲音本身是感性的、非具體的材質,而音樂的聲音又是一種非自然地、經過了加工的藝術化的聲音,在現實中找不到模本,它完全是通過作曲家豐富的想象力,將各種音響材料進行綜合、分析、提煉并排列組合,在內心建立起一座宏偉的音響大廈,再將其表達出來。因此,當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音樂允許學生在聆聽音樂的時候充分地、充滿創造性地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這樣才能進一步理解樂音所表達的內容和情感。又由于音樂內容具有創造性的特點,音樂不像小說或是一幅畫一樣具有具體的內容,音樂的內容是直覺的、非想象的內容,它包括基本情緒、風格體系、精神特質三個方面。而這三者都是要靠欣賞者根據各自的音樂素養來感受到,由于每一位學生的音樂素養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他們每個人所獲得的音樂內容都是不固定的。更多的是當學生進行音樂欣賞,其實是對音樂的“三度創作”,由于音樂具有很強的感受性,對音樂的欣賞歸根到底是主體的創造性意識活動,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會滲透自己的主觀意愿,同一部音樂作品,有人會感到恬淡,有人會感到憂郁,這正是對音樂作品的再創作,在這個過程,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是會得到提高的。
(四)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大學生是我國國家建設的未來希望,他們肩負著建設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責任,要承擔起此項任務,學生首先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如愛國情懷。要想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可以以音樂教育為手段,因為我國有眾多以愛國為主題的歌曲,如《我的中國心》、《團結就是力量》、《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愛我中華》等,這些都是激情的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歌曲。當學生欣賞這些音樂作品,他們會了解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創作內涵。欣賞這些歌曲,學生能夠感受到作品所傳達的愛國情感,這種音樂欣賞教育對大學生既是的一種愛國教育,又能夠在無形中幫助學生樹立起崇高的革命理想,在音樂的潛移默化中培養愛國精神,使學生逐漸成為一個愛祖國、愛社會的人。除此之外,一般的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歌曲,都是一些積極向上的歌曲,因此當學生欣賞這些音樂作品的時候,還能夠從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從中汲取力量,將這股力量運用到生活中去,不斷推動著學生的前進。久而久之,學生也將會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結語
1.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能夠對學習知識感興趣,愿意去探索相關的理論知識。
2.學生對音樂感興趣
可以通過對音樂作品背景進行了解的基礎上去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理解音樂詞曲內容。
3.保證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合理的運用自己的想象
體驗式音樂欣賞活動中,學生要理解歌曲內容,可以通過課件或者學生的想象力對歌詞進行分析和理解。通過生活經驗和情感的經歷來對比音樂的含義,會有更深層的感悟,這也是生活和學習相結合的最好效果。
4.有自身獨特對音樂的理解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和情感體驗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對同一音樂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不要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去圈住學生的思維。學生的生活、家庭、情感方面都有著不同的經歷,每個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也是不一樣的。通過體驗音樂的過程培養學生可以透過自身的經歷,去感受欣賞音樂帶來的魅力,去理解音樂的內容。有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和理解,領悟歌曲要表達的情感。
二、體驗式音樂教學的方法
音樂欣賞在大學音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技巧,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等多方面能力得以提高,具體提高體驗式音樂教學效果的方法如下:
1.興趣的培養
確保教學活動中學生占有主體地位,教師作為教學的設計者、實施者和引導者等多種角色要進行適當的轉換,以自身的職業素養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喜歡音樂教學內容,喜歡音樂,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對待感興趣的事情可以非常用心,會主動學習,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投入到音樂體驗教學中。
2.因材施教
體驗式音樂教學,學生在教學中作為主體,進行主動學習。教師在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給予每名學生均等的發展空間和條件去展示自己。關注個體差異,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做到公平公正,建立每個能力層次的學生的自信心,要相信自己的潛能是無限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過程,可以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進行對音樂的欣賞,培養學生音樂的情感體驗。
3.重復體驗音樂
音樂體驗是通過學生本身投入到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切身體驗,是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進行思想整合的過程。通過學生的情感體驗,將自身的生活和情感經歷融入到音樂中,幫助學生理解音樂表達的情感。通過反復的訓練,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能切身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提高音樂的素養和審美能力。
三、體驗式音樂教學的應用
為保證學生能夠對音樂感興趣,對音樂能夠理解,并有好的鑒賞和欣賞的能力,需要具體教學具體分析?,F將一節具體的體驗式音樂欣賞教學課程進行分析,如:肖邦的《C小調革命練習曲》,教師可以通過任務的方式布置作業,讓學生提前預習明天上課的內容,要求要對歌曲背景、創作的意義和作家進行了解。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教師可利用CD或媒體課件播放音樂,請學生進行欣賞。第一次欣賞完音樂,請學生說說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激發學生的音樂欣賞和鑒別的能力。然后可反復進行對音樂的欣賞,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通過音樂曲調的變化理解作曲的意義和情感的發泄。另外,通常情況下,如肖邦的《C小調革命練習曲》的節奏都較強,學生領悟和理解的程度都較高,因此對作品的賞析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能體會的旋律的美妙,亦可根據歌詞的理解,對曲中的意境和抒發的感情進行良好把握,提高其音樂賞析水平的同時,也能使其通過對革命練習曲的欣賞,提升其自身修養。而教師則可根據此類音樂的賞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在賞析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狀態、流露情感的觀察和把握,以及賞析后對《革命練習曲》的總結和感想,找到學生的問題及優點,進而針對學生的不同問題采取不同的對策,以更好地鼓勵學生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質。沒有感情的音樂是很難打動人的,而動情的音樂,哪怕無詞也可以沁人心脾,深入心腹,所以將這種情感和音樂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可形成堅韌而有力的氣場感染學生、鼓舞學生,使學生在感受音樂的美的同事,心靈和歌曲學習能力都得到升華。學校必須對體驗式音樂欣賞教學給予大力的重視和支持,保證開始音樂教學的實際意義,透過音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情感陶冶。通過音樂表達情感,抒緒,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發展健全人格。體驗音樂不僅能幫助學生將自己的感受感悟和生活情感的經歷進行整合,和音樂進行結合,幫助理解歌曲大意并能感受音樂帶來的情感,結合自身有一定的幫助,可以不斷建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和音樂對自己的鼓勵都是有很多的影響的。每個人都是一件藝術品,需要音樂的熏陶,長期在音樂的啟發下,能使學生的性格、語言表達和整體素質都得以提高。學生應該在音樂的啟發下,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審美能力,完善自身品質。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利用時代性強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去鼓勵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和體驗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建立學生長久的音樂教育。透過音樂將學生潛在的音樂情感激發出來,將抽象的情感轉變成具體真實的感情。能夠準確的理解歌曲表達的情感,理解詞曲背后的故事,結合自身情感體驗去感受這種情感,真實的情感體驗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課題的提出
緊張、繁忙、競爭的氣氛也同樣籠罩中小學校園。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教師不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片面追求分數;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臉上寫滿稚氣和青春的孩子們,背負著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該悠閑的雙休日,奔波于各種為他們特設的學習場所。經過了一天的學校生活,疲憊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們都在悠閑自在地欣賞電視節目,而小小的孩子還要伏案對付那似乎永遠也做不完的習題,電視中精彩的節目對他們來說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們的負擔實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開始厭學,有些孩子因為不堪忍受而逃學拒學,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殺的方式來逃避煩惱。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起跑線上的教師,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急需解決,我們肩負的任務重如泰山。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就是對學生中出現的厭學情緒要及時的分析與研究,找出問題的根源,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在學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給他們一片蔚藍的天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厭學是目前中小學生諸多學習障礙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險性的問題,是青少年最為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導致輟學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導和控制,就會發展為厭學癥?;加袇拰W癥的學生往往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怕考試,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曠課逃學。嚴重者一提到學習就惡心、頭昏、脾氣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厭學癥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渠道對小學生厭學現象進行分析與研究,探尋其厭學原因,針對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決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希望通過實踐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2、班主任工作更加細致、合理、有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3、家長的教育方法更得當,與子女之間的交流更密切。
4、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有所提高。
意義: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盡快從厭學情緒中掙脫出來。
三、研究內容
本課題以研究本校厭學學生為主,以研究家長的教育方式、教師的教學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為輔,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學生的厭學原因,尋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幫助厭學學生更好地學習,健康全面地發展。
四、研究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對學生厭學現象的分析與研究中樹立系統觀、整體現,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分析,包括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及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因素,透過各種錯綜復雜的現象從中找出主導性的因素與線索,從而作出更有效的決策。
2、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要求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始終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動態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教師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小學生,力求通過動態考查把握學生出現厭學情況的來龍去脈和問題癥結,不能靜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現象或行為表現,應由果溯因,以動態的視野尋求其心理機制的運行和外部影響的發展脈絡,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綜合性原則
綜合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分析與研究中,既要重視心理學方法和技術的使用,又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的方法和技術,以利于發現厭學的根源,采用有效的措施。
5、指導性原則
教師在找到學生厭學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確的判斷之后,要組織力量(或家長或老師或其他重要人物)對研究的對象進行必要的指導與教育,以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解決問題,走出困境,更好地促進他們發展。
6、異同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在研究中,既要注意掌握對象的一般心理特點和行為發展規律,又要充分考慮年齡差異、性別差異、知識水平差異,理解接受能力差異、家庭環境差異等影響,努力做到共性、個性的有機結合和統一。
7、保密性原則
在研究過程中,教師有責任對學生的談話內容結果予以保密,強調對研究對象的人格與利益的關系,學生的名譽和隱私權應受到道義上的維護和法律上的保證。
8、主體性原則
在研究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承認和尊重學生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自覺和積極性。
五、研究方法
1、調查法(談話與問卷)
通過談話與問卷了解各班級中有哪些學生有厭學現象及厭學的原因,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學生更客觀地了解自己,讓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制訂具體的教育目標和方法。
2、觀察法
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言語、表情、動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學習、勞動、游戲中的活動表現,了解存在的問題,在掌握比較詳實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分析與研究。
3、個案法
教師通過詳盡搜集厭學學生的有關資料,系統整理,綜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與合理性。
4、資料文獻法
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加強理論探討,為實踐指明方向。
5、經驗總結法
總結研究中的有效經驗,提煉概括,撰寫論文。
六、課題研究的難點
受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拼命灌輸,課外則布置大量的作業,通過大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應付考試;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過大,教育不得法。一些教師已經意識到應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但家長不同意。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平,許多家長在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以后,還要布置額外的作業讓孩子做。
七、預期的目標和結果以及創新之處
1、加強家校聯系
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做到聯手共管,使學生有個引導和支持。同時端正家長對子女讀書的看法,使其與校方達成共識。家長要根據孩子成長的規律,根據孩子學習情況、思維特點、興趣特長等,把握其“最近發展區”,在此基礎上,選擇符合孩子實際的階段性期望目標,為孩子規定的目標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圍之內,使孩子能夠并樂于努力去達到目標。另外,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般要多表揚,少批評。還有,家長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簡單、粗暴,動輒棍棒相加,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溝通,了解其思想動態,給予及時的關心、指導。
2、加強師生聯系
有人說“教師是學生在學校里的家長”??梢娊處煂W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師應該走近學生,關心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內心世界,并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他們以信心與關愛,讓他們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能夠與學生交朋友的教師是出色的教師。教師絕對不能歧視學生,而應該正確引導學生。
3、上好學習心理課
厭學學生大多沒有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習缺乏內在動力,學習上缺乏堅韌不拔的意志,上好學習心理課,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指導課余生活
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合理地選擇自己的課余生活,禁止學生上網吧、游戲室等娛樂場所??梢哉匍_“我的課余生活”、“做文明的網絡使者”等主題隊會,使學生受到啟迪和教育。
八、課題研究任務分工
九、研究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研究論證階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1、確立研究方案;
2、開題論證;
3、進行學生學習能力分項調查(問卷法、談話法)。
階段成果:調查報告、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09年11月~2010年2月)
1、進行實驗,個案研究;
2、適時反饋,調整研究策略;
3、課題研究小組進行論證,并設計有效的評價手段和方法。
階段成果:創造性學習個案及教學實踐階段經驗總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整理相關資料??偨Y得失,繼續深入研究。
2、收集小課題研究成果,撰寫實驗論文及研究報告。
3、展示課題成果。論文、案例、隨筆等。
4、整理分析研究結果,結題論證。
第四階段:反思提高
最終成果形式:實驗報告、經驗論文和有一定推廣價值的開放性學習案例。
十、參考文獻
1、楊心德:《學生的自我有效感與學習動機》,《教育研究》
當前許多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高度重視理論教學,專業理論課的開設越來越多,而傳授應用性知識、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實踐環節嚴重不足,有些課程設置了實踐環節,但普遍沒有開齊開足。其結果是,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越來越差。由于大學擴招,特別是一些地方高等學校,實驗實踐條件比較差,但招生多,工商企業實習接受能力有限,客觀上形成了工商管理大學生實踐實習經驗嚴重不足。同時由于資金短缺,工商管理專業模擬教學軟件配套不足,學生缺乏必要的模擬訓練,所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應用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大學生社會實踐內容,形式單一,社會實踐活動創新意識不強,部分高校對社會實踐創新認識不夠、思想觀念落后、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嚴重制約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大學生應用技能比較差。部分高校,特別是新建高等學校缺乏社會實踐創新,組織管理缺位,實踐工作開展不到位,教學計劃安排的社會實踐形式單一,實踐實訓不全面,不能完成實踐實訓任務,同時學生對實踐缺乏認識,重視不夠,不能全面完成實踐工作,學校缺乏必要的評價機制,因此大學生的實踐經驗缺乏,實踐技能比較差,就業競爭力不足。
二、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路徑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系統改革,以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工商管理專業新課程體系,形成新理念,將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為出發點的新理念貫穿于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全過程,使大學生不僅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學生的應用能力、職業素質和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根據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寬泛性特點,根據營銷類、財務類、運營類、人力資源類、物流類、行政管理等企事業單位的就業崗位的要求,培養和提高學生就業崗位所要求的理論知識、職業道德素質、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其提高途徑如下。
(一)創新提高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分析入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形成應用技術型培養模式,主要構建培養學生的學科知識素質、管理工作技能、復合管理能力、實踐體驗和個性特征五種能力。為提高學生的五種能力,構建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科知識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學生的學科基礎素質教育模式、專業基礎知識素質提高模式和專業方向知識素質提高模式;構建了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應用技能模式,主要包括應用文寫作模式,形象禮儀教育、ERP沙盤課程與實踐,到工商企業體驗等;構建了提高管理人才復合能力的培養培訓模式,主要構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問題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根據教育現代化和國際化的要求,構建了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必需的英語素質、計算機素質、普通話素質等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實驗和實踐,讓學生進行管理體驗,構建提高應用型技術型管理人才的經歷、經驗模式。從學生的個性出發,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形成學生的鮮明特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鮮明特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比較低,特別是職業素質比較低,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從企業對大學生就業要求的調研中可以看出,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最看重的不是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而是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品德,特別是工商管理專業相關工作崗位的職業道德素質,如在管理中體現的誠信的道德品質、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持久的吃苦耐勞精神等核心競爭能力的職業要求。
(三)全面提高學生的崗位管理能力。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就業崗位具有多樣性,主要從事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財務管理和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因其工作性質不同,崗位要求不同,層級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大學生應根據崗位要求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例如,營銷類崗位看學生是否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談判能力及公關能力;財務類崗位看學生是否具有成本費用控制能力、財務分析能力及風險控制能力;運營類崗位看學生是否具有質量管理與控制能力、成本分析能力及流程控制能力;人力資源類崗位看學生是否具有人才培訓、人才招聘及職業規劃能力;物流類崗位看學生是否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計算機信息處理能力;行政管理類崗位看學生是否有良好的辦公室事務管理能力、文字處理能力及信息與檔案管理能力,這些能力的體現必須建立在學生愛崗敬業的基礎上,因此,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是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前提。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專業應從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入手,在大學生入學教育中通過實驗教學和到實踐基地參觀體驗,體驗職業要求及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促進學生愛崗敬業,在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把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貫穿在大學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四)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能力。要深入調查研究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構成,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構建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培訓和考評方式,要求學生必須參加工商管理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考試和考評,獲取從業資格證書,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要形成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理念,在全體教師中形成提高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共同愿景,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把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貫穿于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同時,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要積極參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的工商管理專業從業資格證書測評師的培訓,參加測評師的考試,取得核心能力授課資格,開設核心能力的通識和選修課程,同時將核心能力的思想融入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以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基于核心能力的人才為目標,以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為基礎,提高學生的獲證率。
(五)增強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工商管理崗位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職業,而當前的畢業生又比較缺乏實踐經歷,針對大學生缺少實踐體驗和實踐經驗的特點,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專業要加強學生的實驗、實踐教學活動,加大學生的實習、實踐力度,在實習過程中增強體驗和增強工作經驗,形成校企聯合培養模式,讓學生在實習和實踐中增強體驗和實踐經歷,通過聘請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為特聘教授,指導學生參與工商管理專業的相關工作;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有機結合起來,探索和發現實際工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專業實習或實踐基地,為大學生提供固定的寒暑假實習崗位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