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2:55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思想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恰當的鼓勵能夠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學習中,所以教育評價不能夠泛泛而談,應當緊緊圍繞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以鼓勵為目的對其進行教育評價。教師要對班級學生擁有足夠的了解,盡可能地用一些帶有贊美感情的詞語去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甚至要在全方位的考察之后再針對具體情況展開評價,從內心層面賞識班級學生,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學生,讓教育評價與思想政治相結合,突出課程特色,讓個體的感情能夠融入到集體,使學生能夠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感受與喜悅心情,堅持發展性原則,最終實現自主學習思維的植入。此外,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概念,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調動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認識與情感,讓思想活動與政治課堂結合在一起,取得最為理想的學習效果,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完善思想政治課堂中的探索精神
在思想政治課程學習中,善于提出問題,將問題合理歸納,尋找解決途徑,是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探索精神的完善,對于實現自主學習來說十分關鍵。對問題產生質疑,從問題中獲得思考,在思考中總結經驗,這是我國自古以來便有的學習探究精神:“無疑不思,無思不悟,無悟不進?!?/p>
(一)在批判中探索學習
盡管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對思想政治教材的把握非常關鍵,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亦不可忽視教材存在的局限:在標準化與模式化的前提下,長期使用的教材必然會與現實情況產生脫節,尤其對于政治來說,新的觀點與思維在外界日新月異地上演,而我們卻在課堂中固步自封,顯然難以對應實際需求。因此應當以教材為基礎,積極接納新的思想,對于已經失去時效性或者不足以解決現實問題的教材內容,要敢于批判與質疑,教師要在探索學習中進行配合。不能讓大同小異的教材限制了學生們的思想政治觀點。如果有學生對教材內容產生質疑,教師應當站出來接納不同的聲音,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將自己的見解公之于眾。教師要帶領大家思考,這一部分的內容是否已經落后于時代,即使學生的思想陷入了誤區,也要在聆聽之后再予以糾正。例如以下教學情境:教師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對某一探討主題展開講解,引導大家進行自主學習,如果有學生對教材內容產生了疑問,則邀請其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與學生們一道,重新審視教材結構布局,對于確實已經落后的觀點內容進行分析,帶領大家重溫這段觀點所處的時代背景,然后結合當前社會環境對觀點重新歸納,鼓勵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進行批判。
(二)在思考中總結問題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思想政治課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指出“本課程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人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研究性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的選題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彼枷胝握n的選題工作,是中學思想政治學科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選題的恰當與否是研究性學習開展成敗的關鍵。因此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在引導學生選題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觀念,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第一個基本目標。高中思想政治課要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就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即培養他們發現問題、明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1.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
中學生的思維發展還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發展階段,他們對課題研究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的。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創設研究性學習,如果一開始便從概念、原理、法則等人手,往往因其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使學生感到高、難、空,影響其研究情緒。因此,可把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聯系起來,激發他們的研究欲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尋找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從中發現問題.形成研究課題。這樣的研究課題。是變“要我研究”為“我要研究”,變“任務”為“興趣”,從而提高研究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2.從社會生活中發現問題
學生在社會生活中也會對某些現象產生探究的欲望.從而發現問題。主要可從時政的熱門話題中提出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學生感興趣的,而且具有新穎性和實用性。時政熱點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與學生距離比較近、可信度高、感染力強、影響深遠。學生喜歡在課外談論,但由于原有的知識的限制和認識的局限,常常過于片面??梢?,學生對時政熱點有豐富感性認識,能激活學生思維。時政熱點中的材料分析的觀點叉往往涉及到中學政治課中的知識,這就為時政引進政治課創造了必要條件。由此可見,時政熱點是學生自己要選擇的內容.把時政熱點引入思想政治課,更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3.從學科學習或閱讀中發現問題。
學生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和閱讀中,有許多現象只要善于與學科間知識內容加強聯系,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就可以從中發現問題。如“WT0與高中教育”問題,教師就可以從經濟學、政治學、哲學等的知識,多角度去引導學生.對中國加入WT0的相關問題進行剖析,讓學生提出問題,從而達到中學思想政治課發現問題階段的選題策略要求。
(二)明確問題.確定研究目標。
教師在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后,學生的研究積極性已被激發。但要正確、適當地選好題目,就必須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引導,使學生明確問題。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問題意識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意識到的問題,也就是把問題上升到主體的自覺意識水平上來;另一方面是明確問題。即從自己的困惑中努力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使問題逐漸清晰、明朗起來,從而使接下去的研究活動目標更明確。中學生由于其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明確問題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思想政治學科的研究性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明確問題時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問題明確在一個可操作的范圍.而不是“泛”而“空”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所要研究的問題的方向或目標得以明確.學生則按照既定的這一目標去進行有效的研究性學習。
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該題目中隱含的爭議性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組,共同討論和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包括確定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獲得的信息、準備調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動和可能得到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反思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是否合適.是否須要改變問題等。
(三)分析指導,確立選題。
學生明確問題、確定研究目標后,學生提出的問題并不是都可以形成研究課題.對于中學生來講,他們受到研究能力和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教師必須對其問題進行分析指導。才能確立可操作性的課題。教師在分析指導、確立課題時,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分析、區別問題的真假。
問題有真假之分。真問題是可以從各個方面進行細化、分解并加以研究的.而假問題則無法展開深入研究。假問題有時也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的,但它沒有可行性,即不能深入地探討和研究。如思想政治課中對經濟學、政治學、哲學原理的常識性問題的研究,是沒有必要的。一方面,這些常識性的問題可以通過查閱資料所得,是現成的;另一方面,有的太深太廣.學生的研究能力和知識水平都還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故不能研究。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確立課題時,一定要幫助他們判定課題研究的可行性,不光要從學生本身的研究能力和智力水平去分析,還要從社會環境和滿足的條件等多方面去分析。
2.分析問題的研究價值。
問題有真假之分.同時也存在有無研究價值之分。研究性學習從本質上講,仍屬于教學范疇.不屬于科學研究范疇,它是通過探究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發展的。因此,在確定研究課題時的一個首要的判定標準就是該課題是否對學生的發展有價值。學生的課題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創新性或學術性,只要它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索能力,就可以說是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學生課題的選擇,教師充當的是“把關人”的角色。在對學生課題的審核中,切忌選擇那些大而空,或者是多而繁的題目。同時,也要注重課題的研究價值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相符合。這樣才能選出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現實價值性的課題。
二、研究性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實施與交流策略
(一)課題的實施策略。
由于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具有開放性、時間周期較長等特征.思想政治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就更需要教師或學校創設有利的條件,充分利用起校內外的各種資源,合理地引導和挖掘學生的潛能
1.營造良好的研究性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
第一,改變教學空間的組織形式。通常把學生分成小組,實行小組合作研究;或者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共同完成研究任務。這種空間布置,有利于學生敢說敢想.無拘無束,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學們交流自己對議題的所感、所疑,并聽取大家的意見,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創設良好的研究情景。作為情景的創設者,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向學生展示充分的信息渠道平臺,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內容或信息來源,從而實現學生的“同化”過程。主要包括科普講座、參觀訪問、調查問卷、上網搜索等形式進行.這其中既可以是直接的信息提供,也可以是信息渠道獲得的講授,亦可以是二者的同時進行,關鍵在于信息獲得的客觀性、全面性與針對性。問題的選擇上,既可以是教師自身專業問題的延伸,又可是多學科的綜合;既可是人文歷史藝術.也可是時事熱點。但應注意問題的實用性。
第三,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如果教師缺乏平等意識和民主作風,也就難以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現能力真正落到實處。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表自已的不同見解.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只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才談得上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轉變。在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應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關系:要學會合作,善于協調;要能自主開發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構建符合本校本班特色的“研究性學習”課程體系。
2.注重研究過程的設計.挖掘學生的研究潛能。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對教材的研究。在中學思想政治課中,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研讀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的目錄、序言和課堂小結,對教材有一個系統的認識。然后,在逐課、節、框、段進行分析,理順其中的結構、脈絡,把內在的聯系,學會圍繞“黑體字”,鉆研“宋體字”,了解“楷體字”。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及實際經驗.去進一步思考和學習,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新見解。讓學生通過自己讀研教材,掌握課本知識。
第二,加強學科之間的“內聯”,拓寬學生的眼界。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時.不光要注意本學科內容之間的聯系.還要注意本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結合和滲透,實行“跨學科”研究。在思想政治課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教師應鼓勵學生把思想政治課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指導其他學科的學習實踐中,以此增強學生濃厚的研究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把知識能力“整合”起來。
第三,開展專題講座、進行實地調查,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邀請從事實際工作的人員來給學生做專題講座,并與學生展開交流,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增強。教師還可以選擇合適的場所或機會讓學生深入實地調查研究,把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做到學有所用,這是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關鍵,也是思想政治學科研究性學習所采用的重要研究過程。
(二)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展示——“班級共享”與“年級共享”相結合的策略。
讓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這也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交流、研討中.不但有利于學生學會理解和寬容、贊美與分享,而且有利于學生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論地思考,敢于和善于申辯,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成果共享。研究性學習一般都是以課題組的形式進行的,各組之間研究的內容各不相同,采用的形式也不同,獲得的研究成果也不同,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共享同伴的研究成果,在交流階段,我們采取先班級交流,然后評選出成果顯著的課題組再進行年級交流,年級交流時可采取集會式.也可采取電視交流式等。
高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的一些轉變的階段,生理和心理變化最快,同時也是學習壓力最大的階段。所以對高中學生的各種教育都要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思想狀況直接影響著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所以學校、家庭和社會要注重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在學校里面,除了思想政治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之外,在學校和學生接觸相對較多的班主任及有關的工作人員也要相互配合,給學生營造一種很好的思想教育的氛圍,更好地有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走出學校,家庭要主動學會配合學校的工作。教師也可以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具體情況,指導學生在家庭或生活的周邊開展一些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接觸社會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思想素質。從而,促進學生對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
二、改進思想政治的教學模式,適應當前的教學改革的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教育教學的各種動態,更新自己頭腦里原有的教學思想和模式,從而實現教學成果的最大化。第一,教師教學模式的改變,一定要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為考慮的主要因素。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接受并理解教學內容。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少了學生的參與,再好的教學模式也是無用的。所以,一切的改變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思想意識,一定要在教師的思想中樹立起來。第二,教學模式的改進要依據具體的內容而定。如果一種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應用一些材料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概念和一些理論,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這種教學模式就是一種適合高中政治教學的。第三,教學模式的選擇要以培養學生的能力檢驗標準。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主要包括理解知識、概括知識和應用知識等的能力。高中階段是學生一生的重要的階段,思想政治的教學既要培養符合學科內在特點的能力,也要注重學生對當前高考考查能力的培養。所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任務。第四,要遵循學科知識為基礎的宗旨。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是學生思想轉變的一個跳點。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科的基礎知識、重要的理論和基本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學習高中思想政治,提升學科的學習能力。教師不管選擇怎樣的教學模式,都要講清楚、講明白基本的概念、理論和方法的內容,根據知識間的聯系,把知識點真正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很好的知識網絡。第五,教學模式的選擇要以培養學生的各種方法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法能力的培養,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獲得知識,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腦海里的知識架構。
三、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效果最優化
高中階段,學習的內容比較多,學生的負擔很重,很容易出現一些學習疲乏的現象。而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又是比較枯燥的,傳統的教學往往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只是一味地空談理論,根本激發不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在教學過程當中,首先,教師要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氣氛。思想政治的課堂,應該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學習一些概念。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應該轉換成朋友的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一起來探討相關的問題。教師對學生的見解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積極性的評價,這樣就會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很好的根基。其次,教師要學會在課堂上營造很好的情景,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積極參與討論。此外,教師要開展一些具有針對性的課外活動,通過課外調查,更好地理解課堂上的理論。
四、結語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五環節高中思想政治
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曾提出課堂教學的五環節:組織教學、復習提問、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雖然該理論在20世紀50年代盛行一時,但后因把教學引入程式化的軌道而受到批判,漸漸地被人們所遺忘。
誠然,現在教學理論“百家爭鳴”,各有創新,但如果就課堂教學本身來看,課堂教學五環節始終沒有過時。如果中學政治教師在對“五環節”不甚了解的情況下,就開始雜合運用不同教學法,就容易陷入課堂教學組織混亂的誤區。所以,切實掌握好“課堂教學五環節”,非但沒有過時,而且是當前中學政治教師把握好課堂的“必學技”。
因此,筆者將就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五環節如何開展進行初步探討,希望能對實際的課堂教學有所啟示。
一組織教學
組織教學,是指教師隨著鈴聲進人教室,走向講臺開始課前的準備環節,并貫穿始終。
作為五環節中的首要環節,組織教學具有安定學生情緒、督促學生準備、集中精神上課等作用,對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樹立全局觀點具有重要意義。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組織教學尤為重要。高中政治課,不像語文課一樣以情感文字吸引學生,也不像數學課一樣以公式練習串聯課堂,而是以邏輯分析為主,這樣的課堂,學生一旦走神或者沒有聽懂,就容易使得課堂死氣沉沉,或者因為學生沒有反應而中斷,所以組織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復習提問
復習提問,指教師在講授新課前,用提問或測驗的方式導人新課的環節。
一般說來,高中政治課本在內容編排上前后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找準這種關系是復習提問環節的基礎和前提。復習提問的主要目的是由舊課導入到新課,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從總結舊課人手,導人新課;從檢查提問舊課人手,導入新課;向學生提示問題,引導回憶舊課,導人新課。復習達到“溫故”,提問則起到承上啟下“知新”的效果。
高中政治課邏輯性、關聯性強,如果上新課前能對上一節課進行復習,并且通過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說出本節課要講解的內容,一舉兩得,可以達到以下效果:鞏固學過的知識、點出本課的重難點;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促進師生雙方的互動,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理清知識脈絡。
三講授新課
講授新課,是教師在對復習提問做了講評小結后,用簡練的語言揭示新舊課的內在聯系,從而引入新課(或其他方式亦可),板書課題后進行的講練活動,實現傳授新知識任務的教學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
講解知識點才是重頭戲,相比之下,導人顯得不那么重要了?!耙粋€簡單明了的導人”加上“一個精彩的講解”,這才是名師的境界。知識點注意詳略和重難點,點的獨立和之間的串聯,講解環節要根據知識點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是教學法最有施展和運用空間的環節。所以,我認為講解環節最重要,講解每個知識點,是最需要創意和素材的,想學生之所想,這才是最應重視的。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個理論性、知識性極強的學科,其中概念甚多,有些教師往往對此缺乏應有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只懂得死記硬背,不能全面理解概念的基本內容,這與高考中有關注重能力考查的要求相悖。
概念講解。概念是思想政治課中的最基本的知識,培養能力、適應高考能力要求的前提是要完整準確地把握概念。概念講解是否得當是關系到思想政治課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當然一個概念的講解并不一定局限于某種方法,也可以用多種方法多管齊下,主要有四種方法:分層法、對比法、關系法、屬和種差法。
板書。此外,現在的政治課堂,多媒體以其生動活潑的形式備受師生歡迎,久而久之,“一支粉筆打天下”的傳統板書教學漸漸退出政治課堂,尤其是青年教師,不太重視傳統教具的使用。
其實,要組織好教學,筆者認為板書必不可少,板書能夠最簡潔而清晰地呈現各個知識點的實質及其之間的邏輯關系,即使學生走神,一看板書還能以最快的速度跟上教師的講課思路。
如果不能關注學生的認知,忽視學生情感,或者過于關注學生的達成,將會忽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課堂應是讓學生帶著問號來,帶著問號走。好的課堂總結,既能使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得到升華和總結,也能為學生的繼續學習拓展新的道路。
四鞏固新課
鞏固新課,是指教師在講授新課后,當堂對所學知識進行檢查、復習,達到強化知識的環節。
由艾賓浩斯的經典遺忘曲線知道,在學習剛結束的一段時間遺忘的速度最快,之后遺忘繼續發生,但是要緩慢得多。因此,當堂鞏固新課十分必要,鞏固的目的就是強化。
對于高中政治課來說,我們可以通過強化記憶、政治原理運用、現實問題解決甚至鼓勵學生創造性運用。當堂練習測試是鞏固新課的有效方法,而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自己對練習已經爛熟于心,對所屬知識點胸有成竹,這樣才能對學生的練習效果進行正確評價,并指出問題所在,才能對癥下藥,鞏固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在鞏固新課的過程中,如果還能教會大多數學生解題的方法,這樣的課堂效率更高。
五布置作業
布置作業,是指教師在完成以上四個教學環節后,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后完成的作業。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同課異構;課程改革
同課異構是指選用同一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為了進一步推進新課程改革,我們開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課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教研組統一確定一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課題,任課教師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發揮自己的特點從不同角度理解課程,然后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同時教研組組織政治教師觀摩聽課,課后組織大家說課和評課,提出改進意見,然后在觀摩的基礎上推出一節優課,再二次上課,再次研討,集聚集體智慧,形成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效課堂的理解和認識,從而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觀摩異彩紛呈的課堂教學,通過兩次教研交流活動,我們對于進行中的新課程改革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認識。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要切實貫徹新課程理念,課程和教學要適應學生成長的需要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我們所處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學生的生活體驗也發生了變化,作為學習主體,學生需要學習什么?怎么去學習?成為新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起點。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我們的課程也只能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構建,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學要貫徹好“三貼近”原則。在教學觀摩中我們發現,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選擇,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今后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學更應關注和了解學生實際,從學生發展需要的角度出發,選用恰當的教法和學法,優化教學過程,創新教學設計,更要注重學生的成長。在聽課過程中我們發現,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聽著無味,教師講課好像是教材解讀,課堂生活缺乏生機和活力,最終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而通過創新和認真研摩的課,優化了教學策略,讓人耳目一新。這類課堂教學設計從學生生活體驗出發,通過創設情景或案例教學,以問題為引導,啟發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在發現和交流中生成課程。在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信息廣泛交流,呈現出生動的、生成的、充滿活力的和諧課堂生活畫面。這種課堂學生學得津津有味,教師有參與、有點撥、有鼓勵,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教師也能其樂無窮。更可喜的是一部分任課教師在反思總結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有個性的教學風格,教學更具有藝術魅力。這些都啟發我們今后教改教研要進課堂,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不斷貫徹新課程要求,建設有生命力的課程,不斷適應新時期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需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整合好課程資源,優化問題設計和教學手段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同一節課在建構過程中,教師對課程資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部分教師局限于運用教材,也有一部分教師補充了課程資源,同時對課程資源的利用和呈現方式也有區別,最終導致課堂學習效果存在明顯差別。我們研究認為課程資源的使用要從學習需要出發,不斷整合各種課程資源,不僅要利用好和處理好教材資源,還應合理利用校本資源和鄉土資源,師生信息交流的資源,而且要合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恰當呈現和運用好這些資源。例如,在情景創設、案例教學和新課導入時,我們發現,使用的課程資源越是直觀的、生動的、有趣的、貼近生活的圖片和視頻越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探究的動力,而且它們能誘導學生思考問題,提高注意力,這比單純的文本資源的效果要好,特別是學生在開展主題活動時學生學習效果更好。例如,在學選舉這一課時,任課教師指導學生組織選舉活動,選擇恰當選舉方式。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任務,匯報成果生動有趣,從而實現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課堂的人文關懷
在聽課和教研活動中我們發現,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以及課堂中的師生關系也會影響學習效果。一部分任課教師只關注學生對知識或技能的習得,熱衷于學生考試能力的培養,久而久之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學習效果實際上大打折扣。我們反思,學習者都是有生命的個體,知識傳遞和能力培養都有非智力因素的參與,正如有些教育家提出的,學生不是容器和木偶,而是需要我們點燃的火把。所以課堂內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諧的。在這種氛圍中,才能實現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而且我能學,我會學的轉變。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甚至一點風趣或幽默都會使學生感到教師更親切、更真實、更值得信任,課堂生活也會更生動,更有吸引力。因為這里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看到了希望,而最本質的則是民主、尊重和愛,這也正是我們尋找的課堂生命的支撐點??傊?,通過這種同課異構的校本教研活動,我們發現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任課教師的觀念有所轉變,都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開始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努力構建高效課堂。多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交相輝映無不滲透著教師的創新和努力,一部分教師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課堂生活魅力無窮。但同時我們也發現,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差異在不斷擴大,不同的教學理念也在激烈的碰撞。而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剛好提供了一個真實的交流平臺,通過實踐和比較,得到一些共性的認識,能夠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通過這種探索,任課教師既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又能發現自己的不足,特別是有利于我們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今后我們更需要不斷完善這種教研方式“,同課”要加強集體備課“,異構”要求教師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鉆研教法和學法,以便各顯風采,各具特色,切實把它建設為集體教研的平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從而切實提高我們整個教研團隊的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推動新課程改革。
作者:王學軍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長期以來,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一直是學校教學的死角,教師往往對思想政治課教學沒有積極性,在課堂內容的設置和教學方案的制作時僅僅是照搬硬套,不會創新。教師課堂內容的單調傳授,則大大影響了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喪失了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度。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學生不認真聽課或者不配合的現象非常嚴重,甚至連學生家長也認為思想政治課程不重要。改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方法可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相互統一,相互結合,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樹立正確合理的思想覺悟。通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在增加學生思想政治課堂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和提升思想覺悟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能力,使思想政治課堂高效學習獲得長遠發展。
二、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思想政治課程雖然簡單枯燥,但教師在課堂上不能照本宣讀,不可以僅僅針對字面意思進行陳述,而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師生對思想政治的重視程度。而且,將課堂內容聯系實際,可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實際,幫助學生更容易去理解課本內容。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將課本知識聯系到其最熟悉的生活中,轉化為自身的思想覺悟和素質水平。例如,針對當前的時事政治,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分析。如針對近期大家所關注的APEC藍現象來討論環保與國家的榮辱一致性;針對主席的反腐貪污行動總結當前的社會現象,以及我們需要牢記的政治思想。
(二)堅持思想政治繼承與創新相互統一
學生是一群新生力量。對此,教師要不斷創新,設置課堂教學內容,融入多種教學元素,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添加網絡教學環境,幫助學生學會創新思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教會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肯定和自我批評,并使學生不斷創新思維,將良好的思想政治繼承下來并合理運用。教師必須要學會推陳出新,用于幫助學生總結和創新。教師還要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在課堂教學中的及時總結和相互反思。同時,教師不能盲目否定一切舊有的思想傾向,而要善于總結、創新結論,積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如若不然,走老路,走彎路,過于盲目地學習思路,就會減少課堂教學時間,達不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課堂教學手段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如可以融入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視頻教學、語音教學相互統一,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思想政治課程內容;可以引入“微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學的積極性。通過“微課”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打造出全新的翻轉課堂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三)堅持教學改革,堅持有效“教”與有效“學”
新的教學理念提倡學生積極獨立思考,要求學生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之間展開相互交流,各抒己見,并要求學生針對當前各種社會現象和課本知識開展一系列討論、質疑、觀察,對社會現象進行探究,總結事物的辯證性,總結如何改善社會的不良現象。通過課堂上提供給學生積極交流的溝通機會,教師可以觀察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因此,教師應積極帶動學生積極參與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提高課堂上的知識傳授進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有效性的同時,教師應促進學生產生終生學習的思想理念,拓寬思想政治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從自身出發將“教”與“學”相互統一結合。思想政治課程較為抽象,但教的核心思想是學以致用,所以必須要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如可以讓學生到敬老院踐行愛護老年、尊老愛幼的傳統思想;同學之間心連心,盡量多地舉辦各項團體活動;到醫院、社區做志愿者義工,使學生產生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美德。
三、結語
物理模型和物理概念的形成有其源泉,這個源泉就是客觀的運動著的事物,然而它們與事物的原型卻又不同.這就是物理思想方法的核心與靈魂,也自然成為了學生在理解與把握上的難點.對于紛繁復雜、紛至沓來的物理概念,學生的心理準備就暴露出了明顯不足,他們對物理概念的理解與把握因此而顯得淺顯而不深邃,零碎而不完整,平面而不立體.所以,促使學生懂得引入新概念的目的是物理概念教學的關鍵問題和當務之急,要讓學生充分明確物理新概念的教學要研究和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物理新概念的內涵及其外延說明了什么問題;啟發學生比較和區別新老概念的不同.形成概念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深入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新概念置于不同的物理狀態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并不斷地完善和充實,從而使學生在主動學習和具體的物理情境中加深對概念的認識與理解,并向立體發展.
二、重視研究方法教學,切準物理定律定理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著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一些學生在學習定律和定理過程中,把興趣和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它的最后結果上,而對定律和定理的研究對象、對定律和定理所適用的范圍以及使用的條件都忽視了,并且把定律的實驗過程和定理的推導過程以及實驗及推導過程的物理思想方法也忽視了.結果導致亂套公式,出現錯誤.眾所周知,定律和定理是一種在“理想狀態”下形成和產生的結論,因此其既是有一定的條件,也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其在物理過程中把各物理量之間的變化規律都反映了出來,因此它既有一定的對象,也是有動態的.在定律和定理的教學中要凸顯其本質,教師就必須認真確定好研究的對象、詳細分析好物理過程、深入討論好適用的條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高中物理教學應切實重視滲透物理定律和定理,這是一個學好物理的重要環節,教師應有效扭轉學生把“求什么”作為解決物理問題時首要思維的現象,對于遇到的問題要引導學生首先對物理過程、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和確定,在此基礎上再判斷和確定適用何種原理.這是一種相對規范的物理思想方法,對一般的物理問題和困難的物理問題的解決都有很好的作用.學生只有掌握和學會運用了物理思想方法,面對難題就會胸有成竹.
三、注重科學方法滲透,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要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教師應將科學方法滲透和運用于教學之中.以物理知識為主要內容是物理課程的標志性特點,而科學方法的滲透與運用則是促進物理教學向更高效率發展的助推器.物理教學中運用科學方法不但需要潛移默化地滲透,而且更需要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和培養.滲透、訓練、培養科學方法要將其與物理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并有機地融為一體.如果將兩者割裂開來,或者在闡述科學方法時拋開物理知識,那這就如同空中閣樓,導致理論與實際的嚴重脫節;而如果一味地講授物理知識,不注重科學方法的教育,那就如同給學生一堆建筑材料,而不教會他們建造樓房的方法,也只能是沒有基礎支撐的樓房.只有兩者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才能事半功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好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從一定的意義上說,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知識的體現,學生要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就必須親自參加解決問題的實踐.因此,教師應創設好物理問題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有效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