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6 05:46:38
序論:在您撰寫教學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以下為求學網為您編輯的:“物理教學論文初中物理教學論文”,敬請關注!!
物理教學論文初中物理教學論文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物理教學論文初中物理教學論文”,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1提高教學水平、發現優秀人才的雙贏平臺
參加競賽的青年教師從比賽的準備階段開始就得到老教授甚至教學名師們的耐心指導。正式比賽時,專家評委的評語通過相關途徑反饋給青年教師,也成為他們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的一面鏡子,為今后繼續努力指明了方向。初賽、復賽和決賽等多次比賽的實踐,對這些思維活躍、學歷層次高、專業基礎知識扎實、熟悉多媒體技術但基本教育理論和教學法稍顯不足的青年教師來說,無疑是一次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的絕佳機會。同時,教學競賽也是全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一次集中匯報。各級領導及有關職能部門可以全方位地看到青年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的亮點和不足,從而使更多優秀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從這種意義上說教學競賽也是培育名師、發現名師和推薦名師的重要渠道。
2促進教學方法交流和改革的發展平臺
教學競賽本質是一種“百家爭鳴”式的交流。參加教學競賽的青年教師來自不同的學科、專業,所教課程也不盡相同,加上參賽的青年教師都是經過逐級選拔推薦來的,教學水平相對較高,比賽時,參賽教師也都盡力展現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特點。在競賽過程中青年教師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吸納彼此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逐步形成一套既適合自己所教課程,又具有自身教學風格、教學理念的教學方法。另外,競賽中出現的受到評委和學生青睞的教學方法,會被其他教師效仿,并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改革,從而促進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
二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成效及具體做法
我校從2002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從總的情況看,這幾屆教學競賽開展得很有活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批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其中,有的成為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有的走上學校教學管理領導崗位;有的成為教學名師;有的則代表學校參加省教學競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更多的成為學院教學和學科發展的骨干教師。這批青年教師不僅是學校發展的希望,也是學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中堅力量。具體做法如下:1)參賽對象:年齡在40歲以下的教師,至少獨立完成過一門本科生課程的教學。2)參賽步驟:分學院初賽、學部復賽和學校決賽三個階段進行。學院初賽由各學院系自行組織,嚴格選拔。學校組織專家對選的選手進行聽課、評課考核,同時分學部組織復賽。3)參賽內容:選題內容應是所授課程正常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授課時間30分鐘。每位選手需準備三個選題,復賽、決賽時選手現場抽簽決定所講內容。4)評委組成:復賽評委由學校聘請的專家教授組成。決賽評委由專家評委和學生評委組成,專家評委分人文社科組和理工醫信息組。5)評分規則:評委在參賽選手講課完畢后當場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后,求和平均。決賽成績由日常聽課、教案、現場講課三部分組成。6)獎勵辦法:設一等獎6名、二等獎12名、三等獎若干名,學校對獲獎者進行表彰,給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和相應的獎金。
三目前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存在的問題
1個別學院和參賽教師對比賽的認識不到位
初賽由各院系根據學校統一部署及自身實際情況自行組織,并確定參加復賽的選手名單。由于對教學競賽活動的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個別院系對預賽工作動員不足,組織不力,無法達到通過準備比賽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的目的。
2評分標準與參賽教師學科差異的兼顧性不夠
雖然我校將體育課部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單獨組織,在決賽時也將評委按學科大類進行分組,盡量避免因學科差異而影響公平。但是,競賽的評價指標往往趨于同一,學科間的區分度不夠,或是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教學等。
3部分選手現場講課的“表演”成分較重
雖然我們一再強調參賽內容應是所授課程正常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以避免個別教師為了比賽而設計容易講授但與正常教學內容相脫節或者一味迎合評委喜好的內容。但在實際比賽時,有的選手“表演”成分依然較重,所講內容與該課程教學大綱要求不符。
4競賽成果的鞏固推廣不夠
教學競賽一般兩年一次,比賽當年學校和學院都非常重視此事,但是比賽過后,只對獲獎選手進行了表彰,沒有繼續組織經驗交流、示范課堂觀摩、號召青年教師向他們學習等活動,也沒有推廣他們的教學經驗,展現他們的教學風采。而對獲獎教師而言,這個獎項對他們的職稱評審等沒有太大幫助,也影響了青年教師參賽的積極性。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改革
1完善指標體系
在教學競賽尤其是決賽階段,參賽教師從事不同學科的教學,所有的參賽者都使用相同的評價指標,不夠科學。因而有必要根據學科差異制定相對細化而又具操作性的競賽評價指標。同時,競賽不僅僅要重視理論教學,也要適度考查實踐教學的開展情況。學校還可以舉辦或者鼓勵學院系舉辦不同類型的教學競賽,如雙語教學、多媒體技術應用、實踐教學等等。
2加大平時聽課、教學研究比例
對參賽內容進行嚴格審查單憑30分鐘的講課比賽往往不能反映教師的正常教學狀態,因而有必要加大平時聽課、教學研究的比例,對參賽內容進行嚴格審查。為了更好地反映教師的正常教學狀態,可以組織專家直接進入課堂聽課,加大平時聽課所占比例。同時可將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如申請教改項目、發表教學論文)或對教學工作總結改進等方面的內容,也納入到教學競賽指標體系中。另外,對于現場講課的內容要進行嚴格審查,必須是所承擔課程內容的一部分,且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正確引導青年教師通過教學競賽形成和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研究教學方法,苦練教學基本功,以適應國家和社會對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使競賽真正起到促進和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從而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3建立鞏固競賽成果的長效機制
學校可設立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專業機構,如教學中心(CRLT),全面負責培訓和指導青年教師提高授課能力。相關部門應將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列入教師培訓工作的考核內容,加大對獲獎教師的獎勵力度和覆蓋面。除設立校級獎勵外,學院還要設立院級獎勵,樹立教學標兵,號召青年教師向他們學習;組織舉辦獲獎教師教學示范課堂,展現他們的教學風采,推廣他們的教學經驗;在學校決賽中獲得一等獎的教師破格晉升高一級職稱或提一級工資,以激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比賽。通過學校、學院系和教師共同努力,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五結論
論文關鍵詞:數學應用意識 能力培養 數學應用能力
論文摘要:數學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思想方法向一切領域滲透,數學的應用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具備應用數學的能力,這是把數學教育轉到提高公民素質教育軌道的一項重要措施。
目前,大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差,應用意識弱。長此以往,必將學而無用,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育中尤為重要。
一、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要性
時代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他們除了要學好豐富的理論知識之外,還必須學以致用,這樣才能推動時代的發展,我們學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刻不容緩。
二、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基本途徑
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多的強調定義的解釋,定理的證明和命題的推導,卻忽略了從生活經驗去理解數學的需要,因而學生對數學的作用產生疑惑也就不難理解。事實上,我們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修養,恐怕不能單單地強調“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而應該從更廣闊的范圍上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來做:
1.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知識的應用是廣泛的,大至宏觀的天體運動,小至微觀的質子、中子的研究,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甚至某些學科的生命力也取決于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程度。馬克思曾指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時,才算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鄙钪谐錆M著數學,人們的吃、穿、住、行都與數學有關。例如,通過人們吃的糕點可認識到豐富的幾何圖形;在商場買衣買鞋時經常會遇到打折的問題;住房轉讓和新房購買時的收入和支出;行程中的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等,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2.用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那么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就越快,接受的程度也越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結合起來,概念從實際引入,公式、法則結合實例抽象提出,公理、定理從實際需要提出,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理論聯系實際,使實際問題數學模型化
數學模型就是根據研究的目的,對所研究的過程和現象的主要特征、主要關系采用形式化的語言,概括地、近似地表達出來的一種結構。要突出數學應用,就應站在構建數學模型的高度來認識并實施應用教學,要更加強調如何從實際問題中發現并抽象出數學問題(這是數學應用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點),然后試圖用已有的數學模型(如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量等)來解決問題,最后用其結果來闡釋這個實際問題,這是教學中一種“實際——理論——實際”的策略。通過實際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4.精心編制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當前我國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和考題多半是脫離了實際背景的純數學問題,或者是看不見背景的應用數學問題。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使學生求解現成數學題的能力很強,而把實際問題抽象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卻很弱。因此,教師可在遵循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編制一些與生活、科學有關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周圍處處有數學,從而使其萌發學好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愿望,把學和用結合起來,達到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效果。
5.加強課外實踐,帶著數學知識走進生活
俗話說:“教無定法”,而在所有的教學方法 中,趣味性較強的方法總是能夠脫穎而出的,一方面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指引下快樂地學習。數學學習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以下是我在“開展趣味教學,打造高效課堂”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大家共勉。
一、 趣味性較強的課堂導入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保證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庇纱丝梢?,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么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么?”“那么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征。這樣創境入課,像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再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粘貼一個小動物,然后說在小動物的三點鐘方向有一只羊,九點鐘方向有一只狗……讓學生試著找到羊、狗等動物的位置。相信不認識鐘表的小朋友們肯定一頭霧水,這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開始認識鐘表了,在前面導入的鋪墊下,學生對認識鐘表充滿好奇,急于知道幾點鐘方向究竟在哪里,這樣整個課堂就會充滿活力且更加高效了。
二、新授部分的趣味性教學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學生興趣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情景教學法就能提高學生興趣,達到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進行分數大小比較的教學時,可以準備兩塊同樣大小的蛋糕,一個切成四塊,一個切成八塊。先引入幾分之幾的概念,然后做一個游戲,贏了的學生可以上臺來選取蛋糕吃,選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自主挑選,但在拿蛋糕的時候說出自己選擇的是幾分之幾蛋糕。相信先選的學生都會選擇四分之一蛋糕,問他們原因,學生都會說四分之一的蛋糕比八分之一的蛋糕大很多。在這樣的鋪墊下,分子相同的情況下,分母越大分數越小的數學道理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這就是情景教學法,它來源于生活,緊密結合于生活,能夠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既有興趣又能夠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應用情景教學法教學是構建高效數學課堂中最有效的方法,一方面響應了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另一方面契合了小學生好動好奇的身心特點,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當然這里提供的只是新授教學的一個小小的例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合理有趣的方法,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就真的拿出鐘表讓學生實操,在學習七巧板時真正帶領學生制作七巧板等等,總之教師要設置合理的生活情境,這樣才能夠達成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目的。
論文關鍵詞:也思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最近這幾年才出現的新名詞,其實在出現之前教師對自己的教學也有過反省,只不過沒有現在這樣有針對性,這樣有目的性罷了。在素質教育全面鋪開的今天,追求完美而高效的課堂是每一個教育工作的歷史使命,而我們的每一堂課幾乎都是不完美的,教學反思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顯得越發重要了。在教學中通過對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課堂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審視可以發現在我們的課堂中確實存在著許多的誤區和不足之處,在課前或課后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總結,避免下一次的錯誤。通過這樣的反思,教師能夠對自己的教育觀念進行客觀的、理性的認識、判斷、評價,進行有效的調節,并最終形成教師個人化的、獨特的、帶有新質特點的教育觀念??删烤乖鯓臃此?,反思什么的呢?
首先教師要對對教學反思有明晰而正確的認識,了解教學反思的作用,才能真正接受反思,從而激發起反思的內在動力,進而產生具體的反思行為。教師只有以自己教學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識強的教師會經常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通過不斷地解決問題,使自己不斷完善。在長期的反思實踐過程中,自己的反思習慣也就會慢慢養成。 其次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反思總結的形式可以是日志、敘事和教學案例,也可以是札記、體會和教學后記等。可以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讓自己困惑不解的問題寫出來,也可以針對教學中的某一閃光點或某一失誤進行總結。這些都屬于教學反思。通過反思,提高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認識,找出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的缺陷和自己在哪些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上存在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斷加強學習教育教學論文,從而達到促進自己向專業化、學者型教師發展的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學反思的時效性,即總結反思要及時。教學實踐剛完成,此時教學感受最深刻、最清晰,成功在哪里、失敗在何處最有體會,此時進行總結和反思為最佳。否則,時間一久,真情實感就淡化了。
下面就如何從課堂的不同角度進行反思談一點個人的體會和感受。
1、教學目的、目標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目的著眼的主體看,教學目的是對教師要教什么的說明,著眼于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描述的,是對教師的活動的一種期望,但其結果是否符合這種愿望,卻難以預料和檢測。教學目標則著眼學生學習的結果,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描述;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結果的一種規定,是學生必須達到的要求,它不僅對教師實用,對學生也是必要的、適用的。 所以在教學反思中,首要的是反思“教”與“學”的 雙邊關系是否融洽,是否達到了各自的目的雜志網。
2、教學方法的反思。 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在課堂上采取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曾經聽過一個教師的公開課,整個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完全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課后教師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與我以前用的方法一樣??!為什么區別這么大!在傳統的教學中經驗是教師教學的一大法寶,但是隨著教育體制的發展,對于過去的一些教學方式、方法到現在的學生課堂中使用,會有一些教師發現完全沒有了效果,過去的法寶到現在卻沒有了用處。這使得一部分教師對于教學的技能和教學方法產生不理解,并且無技可施,造成教學效果顯著下降,學生對老師也有著不好的評論與態度,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我們的教育質量。因此教師的教學技能與教學方法的變通,成為面對不同時期,特別是所處家庭、社會、經濟環境完全不同的新時代學生,如何變通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也同時使教師不斷的適應運動變化著的社會環境,是教育中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3、課堂教學管理的反思。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有效而適宜的方法約束學生的行為,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保持課堂良好的教學秩序。教師要高瞻遠矚,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要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并采取快捷有效的方式處置,且采取的方式既不能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又不妨礙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最好更能增加是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一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課堂是師生共同進行的、充滿溫暖、師生之間彼此熟悉、相互接納、安全輕松的學習場所。因此,教師課堂的管理應是引導、對話與活動,教師對學生的行為首先應該是理解和尊重。 現實中往往會出現因溝通協調不夠,處置方法不恰當,造成教師課堂教學積極性大幅度降低,甚至中途停止的現象,無法完成當堂課的即定目標,直接影響教學的進展和效果教育教學論文,同時也造成師生關系緊張,長期下去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4、學生學習指導技能的反思。在課余常聽老師們抱怨,“這個班的學生太笨了”“這么簡單的題都做不起,孺子不可教也”,可是我們有沒有認真的去反省:該怎樣指導他們學習?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的學習方式強調,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但這并不表示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無所作為。在處理教學中的“教”與學生的“學”這兩者關系時,新的教學理念固然重要,但“指導”的技能也是致關重要的。比如,在以知識傳遞為主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主要是圍繞聽課、記憶、遷移、背誦、演練等接受型活動而新課程則強調了學習的探究性,教師對學生需要進行問題發現的指導、問題解決的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則需要個別指導、小組指導等。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平等、自由、快樂的課堂環境,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供空間。
在實際教學中每次講完課后,我都認真的從不同的角度反思這堂課的得與失,不僅可以促使我們克服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有助于防止某些失誤的再次出現,同時根據課堂上反映出來的問題,采取“對癥下藥”,能迅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可課堂藝術。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于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的思維加工中,才能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得到升華,從而有效的發揮反思的作用,使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
當代社會的競爭日益加劇,更加突出地強調著未來人才的心理素質要求,高學歷并不代表高素質,真正的人才不僅要有真才實學,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對小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基礎教育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一項重要內容。
作為小學生在校時間呆得最長的地方——教室,無疑又是所有校園文化環境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群體,離不開學校環境,也離不開教室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說,與教室環境關系更為密切。教室文化,是小學校園中獨特的風景,是時尚、社會心態和時代精神的體現和反映,是小學生文明的窗口。因此,筆者認為教室文化對小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尤為重要。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心理斷乳期和自我意識萌發階段,小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快速發育和發展的時期,可能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在此階段,外界的引導和影響對其心理素質的形成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室作為學生最主要的學習場所,其文化環境是以學生為主體創造出來的,又反過來決定和影響學生的成長。
1. 教室文化有助于小學生道德情操的陶冶
第一,提高審美水平。 教室文化體現的是教室這>:請記住我站域名/
第二,培養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小學生是一群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群體。教室作為一群生龍活虎的小學生的聚集地,必然呈現出一派活躍、生動、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氛圍。圍繞教室文化建設,學生課余生活色彩斑斕,文體活動和各項知識競賽豐富多彩。諸如教室聯誼制度的建立,“教室杯”各類球賽,文娛比賽,知識競賽,科技成果展等等,使學生精神飽滿,熱情洋溢,處處顯示青春氣息。生動活潑的氛圍使學生不墨守成規,勇于創新,激勵小學生奮發進取,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熱情。
第三,激勵學生奮發進取。學生是以學習為主的人,教室文化在發揮以上功能的同時,也發揮著熏陶、感染和鞭策學生求學上進的作用。筆者在調查問卷中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看到教室里張貼的‘比比誰最棒’的公示欄,你得到的星星最少,你會怎么辦?”,有67.14%的學生選擇“努力表現,認真學習,爭取得到更多星星”,這表明教室文化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追求學問、爭取進步的意識。
2. 教室文化有助于小學生協作、競爭意識的培養
教室成員朝夕相處,除了要受共同遵守的校紀校規、教室管理制度等的約束外,相互之間也形成一系列約定俗成不成文的互動規則,如語言習慣、消費結構、作息時間、教室及其成員的外觀形象,也即教室成員的行為趨于一致的成分。既然是約定俗成,就具有相當大的制約力。如果違反規則,就會被同學排斥,視為異端。這有助于形成一種和諧一致的教室氛圍,這種氛圍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與人協作、合作精神。同一教室學生在相互協作、共同進步的同時,相互之間也存在著競爭。由于小學生之間的競爭最集中地表現在學習技能的競爭上,帶有功利色彩的因素較少,因此他們之間的競爭是一種良性競爭,表現為積極向上,爭取優異成績,獲得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等榮譽稱號。這種競爭是主流,往往成為推動全體成員追求進步的巨大動力,有利于小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奮發成才,是值得提倡和肯定的。
小學數學評價教學論文一隨著時代的發展,關于評價這個話題,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常常被提起。在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評價是聯系教師與學生思維、情感的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多重性的評價,有利于學生學習信息的多方位、多角度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主題地位,提高教學效率,因材施教,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體驗成功,建立自信,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F就評價在教師教學中的實施方法,談談自己的想法。
營造氛圍,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評價
尊重學生的情感,營造和諧、快樂、寬松的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樂于發表意見,大膽質疑,勇于探索。這樣的情景下教學,能最大程度地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尊重學生,并進行鼓勵、表揚,傾聽學生的心聲,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開展生動的自評、互評,營造寬松的評價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相信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方法指導,讓學生學會評價
評價的本質是價值判斷。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回答一個問題或提出一個問題時,教師總是下意識地給予學生對與錯、好與壞的評價。這樣一來,教師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也使學生失去了自我評價的機會。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性,失去了學習的個性化。由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心理、肯定學生的價值、呵護學生的自信心,以激勵學生在學習中最大限度地發展其主觀能動性。
創設情境,讓學生善于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基本理念就是強調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因材施教,照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結構,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感,增強他們探索知識的信心,較好地解決了教材中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的矛盾,促進了全體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命題時,教師盡量選學生身邊的、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并注重開發性。同時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評價積極性。正因為此,才要求教師提出的問題更具有吸引力,學生解答時的熱情空前高漲,吸引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更加積極主動。這樣的過程不僅讓學生鞏固了學習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豐富了學生的解題策略,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評價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依托。
借助多個目標,讓學生參與并樂于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從過去的日常生活中更多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狀況到同時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察,學生的個人潛能之間不但存在著質與量上的差異,而且在潛力發揮的程度上不一樣。只一把尺子拋在學生中,孩子們得到的概率很小,很輕易地就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不言而喻,這對大部分的學生的個性發展是弊大于利的。假如多拋幾把尺子,多給學生成功的機會,學生就會努力向前走,就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績。
總之,實踐充分證明:教學評價是以促進學生發展和達到教學目的為中心的評價,它能有效的促進教與學雙方的互動相長,對學生的主動發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大有益處。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具有發展性,充滿生命力。
小學數學評價教學論文二摘要: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了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教師應該注重教學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教學中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以及學生互評等評價方式,評價應該充滿激勵、關懷、導向的作用,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無聲的評價
談起課堂教學評價,我馬上就想起了一件事。那一次我在講一道數學題,當我講過之后,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這道題這樣做行嗎?”我看了看那道題的另一種解法,沒多想,隨口說了聲:“也行?!边@時,本來挺高興的那個學生,一下子蔫了。而且還小聲說了一句:“怎么是也行,就是行”,這時我才意識到剛才說“也行”時,語氣不夠肯定,打擊了那位學生的積極性。如果換成:“行,你真聰明!”效果會截然不同,這件事一直都影響著我,促使我對學生的評價做到字斟句酌。下面我就對小學數學課堂評價的多樣性談幾點我的體會。
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一)教師的評價還要有藝術性
說到藝術性,使我想起一則小幽默:余先生和幾位朋友去一家飯店吃飯,服務員很熱情地上前問道:“幾位要飯嗎?”眾人一愣,余先生很幽默地反問:“女士,我們很像洪七公嗎?”余先生這句話很機智,也很藝術,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比如,你已是一個勇敢的小男子漢,能大聲地把這個問題再說一遍嘛?你的想法,思路都很新奇,同學們都想聽,你能給大家講講嗎?再比如,你真聰明,如果你寫的字像你一樣漂亮,那就太棒了!你回答的與眾不同,老師和同學都很佩服你!你回答的問題老師聽明白了,你能再說慢些,讓同學都聽明白嗎?……像這些評語就具有一定的藝術性,讓人聽起來很舒心,比起那些諷刺、挖苦語言豈不是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的評價要有愛心
有一次,聽我們學校一位數學教師的公開課,教師提了一個問題(樹上有幾只小鳥?),有一個小男孩手舉得特別高,都快舉到教師臉上啦,于是教師讓他回答,他聲音特別大,“樹下有6只小螞蟻”,話音一落,全班學生哄堂大笑,是啊,錯得也太離譜了,要在平時有些教師肯定會狠狠地批評這個學生,以解心頭之恨。可是,這位教師很平靜,依舊帶著笑容,充滿愛意地看著這位學生說:“剛才手舉得那么高,有積極性,很好。不過,你知道同學們笑什么嗎?”生回答:“老師,我錯了。”教師:“怎么錯了?”生:“不知道?!苯處煟骸澳阕约簡枂柾瑢W,怎么錯了。”生:“老師,我知道了,我以后會認真聽課。教師:“知錯能改還是個好孩子,老師相信你?!苯處煂π∧泻⒄f的每一句話都充滿親切感,使學生信服他。后來,這個學生坐得端端正正,聽課非常用心,一直堅持到下課。這不就是愛心評價的作用嗎?曾經有人說,杰出的人物之所以杰出,是因為其巨大的潛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部分學生的落后是暫時的,是因為其潛能沒能得到很好的開發。所以教師在評價時應從鼓勵的角度出發,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不要在學生失敗時去批評他們,而是要在他們取得成功時去評價他們,評價的語言要有激發性,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契機,及時鼓勵評價,使評價能真正地起到作用。
二、學生的自我評價
目前,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較多的是由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評價內容主要是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以及學生課堂上參與學習活動的各種表現等。在更多的情況下,教師扮演著“裁判員”的角色,長期地由教師進行“裁判”,容易造成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影響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反思能力。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更要重視學生對自己學習活動的反思和自我評價,如:現在你可以自己來判斷一下,自己原來的猜測對嗎?如果有錯,是什么地方錯了?你覺得自己這種解法能讓別人信服嗎?還有其他的解法嗎?在我們數學課堂上,有小教師講解這一環節,講完以后還有自我評價這一環節,如:哪里講得清楚,哪里講得不清楚,聲音大了還是小了,講課時哪些同學聽了,哪些同學沒聽等等。通過講析和自評,小教師成長得很快,聽過我們課的教師都說:“現在的學生太厲害了,真棒!”“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苯虒W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體驗。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足夠的機會去思考,還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反思,去體驗,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善于認識自己的各種需求。
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
在教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合作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某個學生所表現出的包括合作的態度等素質,其他學生有一定的發言權。因此,學生之間的互評也不可忽視。比如,我在講“軸對稱圖形”這節課時,設立了這樣一個環節“你說,我說,大家說”,給學生創造一個互評的機會。先分成六個組,每人畫三個對稱圖形,先在小組內評出畫得最好的!再在全班之內評出最好的,最后把優秀作品貼在黑板上,再評好在什么地方?就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教學效果特別好,每個學生都能在大家的幫助下工整地畫出三個對稱圖形,而且有的學生還畫出了像蝴蝶、蜻蜓、樹之類的美麗圖案。我們現在數學課堂上是小組教學,小組教學最有利于互相評價,如:小組中第一個寫好作業的學生,就可以去幫助其他學生,檢查其他學生的作業,告訴他們對了還是錯了,錯哪里了,包括字寫得不工整,答語寫得不完整等等,像這些是可以互相的,你檢查我的,我檢查你的,有時候會因為一道題而爭執不下,這時候可以找一號組長評判,一號組長很厲害的,就是一個小教師,當然了,也可以找教師最后評判。通過這樣的互評,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空間,都在進步。